TWI774202B - 生物感染檢測方法、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與生物感染應變系統 - Google Patents

生物感染檢測方法、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與生物感染應變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4202B
TWI774202B TW110102071A TW110102071A TWI774202B TW I774202 B TWI774202 B TW I774202B TW 110102071 A TW110102071 A TW 110102071A TW 110102071 A TW110102071 A TW 110102071A TW I774202 B TWI774202 B TW I77420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ed
state
person
biological
identification c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2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29863A (zh
Inventor
張文瀚
Original Assignee
張文瀚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張文瀚 filed Critical 張文瀚
Priority to TW1101020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4202B/zh
Priority to US17/350,056 priority patent/US20220044827A1/en
Publication of TW202229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9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42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4202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生物感染檢測方法,係包含步驟(a)提供具有一識別碼與一檢測區的一篩檢套件;步驟(b),係綁定識別碼與一被篩檢者的身份,經綁定身份的識別碼界定為一關聯識別碼;步驟(c),係設置被篩檢者之一生物樣本於檢測區;步驟(d),係檢測區顯示經檢測生物樣本的一檢測結果;步驟(e),係比對關聯識別碼以確定是被篩檢者的檢測結果;以及步驟(f),係根據檢測結果,以判斷生物樣本屬於一第一狀態、一第二狀態或一無法判定狀態。本發明也提供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和生物感染應變系統。

Description

生物感染檢測方法、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與生物感染應變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生物感染檢測與管制的技術領域,尤指一種生物感染檢測方法、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與生物感染應變系統。
在環境中充斥著許多對人體有害的病毒,當人類對於病毒沒有抵抗能力時,將會危及到人類的生命。近年來,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所引發的大流行疫情,造成許多人類死亡。
人類都需要透過呼吸才能夠生存,因而在未有任何防護措施下,病毒往往很容易透過空氣進入到人類的呼吸道進而感染人類;但是,人類可以透過例如疫苗、自我防護等方式,降低感染的風險。
然而,有時候病毒存在潛伏期讓感染者不知道自身已經感染了病毒或是感染者自身雖不受到病毒的影響但是卻能夠散播病毒,若這樣子的感染 者無法及時地被察覺或是管制,將會對其他健康的人類造成重要的影響,進而造成大量的感染。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生物感染檢測方法、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與生物感染應變系統,用以解決前述的問題。
本發明之第一目的提供一種生物感染檢測方法,係用於檢測被篩檢者是否受到感染,並且根據檢測結果判斷生物樣本屬於第一狀態、第二狀態或無法判定狀態。
本發明之第二目的係根據前述的生物感染檢測方法,藉由綁定識別碼與被篩檢者的身份,以確認篩檢結果的唯一性。
本發明之第三目的係根據前述的生物感染檢測方法,執行人工智能演算法或圖像識別演算法演算檢測結果的影像,以判定被篩檢者的生物樣本屬於第一狀態、第二狀態或無法判定狀態。
本發明之第四目的係根據前述的生物感染檢測方法,藉由提供電子裝置掃瞄識別碼和被篩檢者的身份(例如證件、個人資料、生物特徵及/或行為特徵等),使得篩檢套件綁定電子裝置以形成該關聯識別碼。
本發明之第五目的係根據前述的生物感染檢測方法,紀錄將被篩檢者之生物樣本採檢與設置檢測區的執行者,例如執行者為被篩檢者自身或非被篩檢者,用以判斷生物樣本是否為可信任的樣本可供檢測。
本發明之第六目的係根據前述的生物感染檢測方法,電子裝置提供影像擷取單元,以擷取該執行者的操作影像,且在影像擷取單元擷取操作影 像的過程中,載入引導影像以引導執行者取得生物樣本,並且比對引導影像與操作影像之間的影像差異,以判斷採樣的過程是否正確。
本發明之第七目的係根據前述的生物感染檢測方法,若執行者為非被篩檢者,則執行者需提供第三方憑證以設置被篩檢者之生物樣本於檢測區,而執行者未能提供第三方憑證,則等待執行者提供第三方憑證、改由被篩檢者自身進行檢測或取消檢測。
本發明之第八目的係根據前述的生物感染檢測方法,在檢測結果被判定為第一狀態時,執行通報應用程序;在檢測結果被判定為第一狀態時,執行回報應用程序;以及,在檢測結被判定為無法判定狀態時,執行重驗應用程序。
本發明之第九目的係根據前述的生物感染檢測方法,要求被篩檢者提供輔助判斷資料,例如輔助判斷資料為旅遊歷史、病史、接觸歷史或健康證明,以維持非異常訊息,或是在潛伏時間內或之後重新執行生物感染檢測方法。
本發明之第十目的係根據前述的生物感染檢測方法,回報應用程序能夠發出通行憑證,且通行憑證選擇性附加有效時間,以決定憑證失效或有效的,當逾越有效時間,通行憑證失效。
本發明之第十一目的提供一種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係用於檢測被篩檢者是否受到感染和針對被篩檢者選擇性實施行動管制。
本發明之第十二目的係根據上述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根據第一狀態、第二狀態或無法判定狀態選擇性對被篩檢者實施行動管制。
本發明之第十三目的係根據上述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在虛擬地圖劃定被被篩檢者的活動範圍和藉由比對被篩檢者在實際地理位置的座標,以判斷被篩檢者位於活動範圍。
本發明之第十四目的係根據上述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在虛擬地圖標記屬於第一狀態或無法判定狀態之被篩檢者的該座標,以選擇性推播與顯示於任何人或指定人。
本發明之第十五目的提供一種生物感染應變系統,係提供具有識別碼與檢測區的篩檢套件檢測被篩檢者是否受到感染與針對被篩檢者選擇性實施行動管制。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與其他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生物感染檢測方法,係包含步驟(a),係提供具有一識別碼與一檢測區的一篩檢套件;步驟(b),係綁定識別碼與一被篩檢者的身份,使得篩檢套件關聯於身份,其中經綁定身份的識別碼界定為一關聯識別碼;步驟(c),係設置被篩檢者之一生物樣本於檢測區,其中生物樣本係直接採檢被篩檢者的一組織或一體液所獲得,或者生物樣本係在採檢被篩檢者的組織或體液後進一步混合一試劑所獲得;步驟(d),係檢測區顯示經檢測生物樣本的一檢測結果;步驟(e),係比對關聯識別碼,以確定是被篩檢者的檢測結果;以及步驟(f),係根據檢測結果,以判斷生物樣本屬於一第一狀態、一第二狀態或一無法判定狀態。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與其他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更包含步驟(a1),係提供具有一識別碼與一檢測區的一篩檢套件;步驟(b1),係綁定識別碼與一被篩檢者的身份,使得篩檢套件關聯於身份,其中經綁定身份的識別碼界定為一關聯識別碼;步驟(c1),係設置被篩檢者之一生物樣本於檢測區,其中生物樣本係直接採檢被篩檢者的一組織或一體液所獲得,或者生物樣本係在採檢被篩檢者的組織或體液後進一步混合一試劑所獲得;步驟(d1),係檢測區顯示經檢測生物樣本的一檢測結果;步驟(e1),係比對關聯識別 碼,以確定是被篩檢者的檢測結果;步驟(f1),係根據檢測結果,以判斷生物樣本屬於一第一狀態、一第二狀態或一無法判定狀態;以及步驟(g1),係根據第一狀態、第二狀態或無法判定狀態選擇性對被篩檢者實施一行動管制。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與其他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生物感染應變系統,係提供具有一識別碼與一檢測區的一篩檢套件檢測一被篩檢者是否受到感染與針對被篩檢者選擇性實施一行動管制,其中被篩檢者之生物樣本設置於檢測區,且生物樣本係直接採檢被篩檢者的一組織或一體液所獲得或生物樣本係在採檢被篩檢者的組織或體液後進一步混合一試劑所獲得。生物感染應變系統包含一輸入元件與一處理元件。輸入元件係取得檢測區顯示檢測結果,其中檢測結果為一影像型態與一文字型態之至少一者。處理元件執行一生物感染檢測程序綁定識別碼與被篩檢者的身份以關聯篩檢套件與身份,以及執行生物感染檢測程序以判斷生物樣本屬於一第一狀態、一第二狀態或一無法判定狀態。
相較於習知技術,本發明提供的生物感染檢測方法、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與生物感染應變系統,可以由合格的採檢生物樣本的人員對於被篩檢者進行採檢或是由被篩檢者自行進行採檢,而透過採檢之後的結果,可以根據採檢結果判斷被篩檢者是否感染,且可以同時確定篩檢結果是唯一屬於被篩檢者,其可以有效地確定採檢結果來自於被篩檢者。另外,本發明還可以透過影像識別的技術,對篩檢結果的影像進行分析,以判斷篩檢結果,例如呈現陽性、陰性或不明確等。再者,本發明可以對具有正常篩檢結果的被篩檢者發出通行憑證或根據異常的篩檢結果限制被篩檢者的活動範圍,以有效地對被篩檢者進行管制,避免疫情的擴散。此外,本發明提供生物感染應變系統以達到執行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的目的。
S11-S16:方法步驟
S31-S32:方法步驟
S51:方法步驟
1:電子裝置
2:篩檢套件
22:識別碼
24:檢測區
4:被篩檢者
42:生物樣本
10、10’:生物感染應變系統
12:輸入元件
DR:檢測結果
BIDAPP:生物感染檢測程序
BIPCAPP:生物感染人員管制應用程序
ID:身份
FS:第一狀態
SS:第二狀態
LOJS:無法判定狀態
GS:引導畫面
OS:操作畫面
圖1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生物感染檢測方法之流程圖。
圖2係說明本發明圖1之篩檢套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生物感染檢測方法之流程圖。
圖4係說明本發明圖3之電子裝置的引導畫面示意圖。
圖5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之流程圖。
圖6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生物感染應變系統之方塊圖。
圖7係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生物感染應變系統之方塊圖。
由於各種態樣與實施例僅為例示性且非限制性,故在閱讀本說明書後,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知在不偏離本發明之範疇下,亦可能有其他態樣與實施例。根據下述之詳細說明與申請專利範圍,將可使該等實施例之特徵及優點更加彰顯。
於本文中,係使用「一」或「一個」來描述本文所述的元件和組件。此舉只是為了方便說明,並且對本發明之範疇提供一般性的意義。因此,除非很明顯地另指他意,否則此種描述應理解為包括一個或至少一個,且單數也同時包括複數。
此外,於本文中,用語「包括」、「具有」或其他任何類似用語意欲涵蓋非排他性之包括物。舉例而言,含有複數要件的元件或結構不僅限於本 文所列出之此等要件而已,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確列出但卻是該元件或結構通常固有之其他要件。
請參考圖1,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生物感染檢測方法之流程圖。在圖1中,生物感染檢測方法係起始於步驟S11,係提供具有一識別碼與一檢測區的一篩檢套件,一併可以參照圖2的示意圖,圖2係說明本發明圖1之篩檢套件的結構示意圖,例如識別碼可為QRcode、條碼、圖案碼等可視碼或是非可視的RDIF碼等。在圖2中,顯示篩檢套件2、識別碼22與一檢測區24。
步驟S12,係綁定識別碼與一被篩檢者的身份,使得篩檢套件關聯於身份。其中,經綁定身份的識別碼界定為一關聯識別碼。值得注意的是,識別碼經綁定形成關聯識別碼之後,識別碼禁止再次被綁定。又,綁定的方法例舉如下:
方法一、提供電子裝置掃瞄識別碼,使得篩檢套件綁定電子裝置以形成關聯識別碼。其中,電子裝置預先地綁定被篩檢者的身份,換言之,電子裝置可以是由被篩檢者所擁有,且電子裝置已經預先的綁定被篩檢者,例如電子裝置可以是智慧型手機、平板等,藉由使用者身分模組(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媒體存取控制位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 address)、國際行動裝置辨識碼(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綁定被篩檢者的身份,使得具有唯一性的使用者身分模組、媒體存取控制位址或國際行動裝置辨識碼用來綁定被篩檢者的身份。
方法二、提供電子裝置掃瞄識別碼與被篩檢者的證件,例如證件可為身分證、護照等可以證明或記載有被篩檢者的文件,藉由掃瞄識別碼與證件 進而使得篩檢套件可以藉由綁定證件以形成該關聯識別碼,其中該證件預先地綁定該被篩檢者的該身份。
方法三、提供電子裝置掃瞄識別碼與取得被篩檢者的個人資料、生物特徵與行為特徵之至少一者的身份,以使得篩檢套件綁定身份、生物特徵或行為特徵而形成關聯識別碼。其中,個人資料可為姓名、年齡、地址、病史、旅遊史等;生物特徵可為指紋、掌紋、掌型、虹膜、面容、聲紋、去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以及,行為特徵則有走路姿勢、心跳、簽名、手勢等。
上述方法中,可以在步驟S12之前,執行步驟S31,可一併參考圖3,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生物感染檢測方法之流程圖。在步驟S31中,係提供註冊程序取得被篩檢者的身分,以綁定電子裝置與身分。舉例而言,註冊程序提供網頁的介面,能夠提示被篩檢者提供相關於身份的資料與特徵,例如姓名、年齡、地址、病史、旅遊史、指紋、掌紋、掌型、虹膜、面容、聲紋、去氧核糖核酸、走路姿勢、心跳、簽名、手勢等,以及被篩檢者所使用的之電子裝置之使用者身分模組、媒體存取控制位址、國際行動裝置辨識碼、相關於該身份的與該被篩檢者的生物特徵之至少一者。
又,於另一步驟中,可以在執行步驟S12之前,先執行以下的步驟,以確定是否要執行步驟S12。
提供調查表格,以供該被篩檢者填寫。其中,調查表格為個人資料、旅遊歷史、接觸歷史與疾病歷史之至少一者和判斷調查表格的完成度,以決定執行步驟S12與後續步驟S13至步驟S16。
步驟S13,係設置被篩檢者之一生物樣本於檢測區。其中,生物樣本係直接採檢被篩檢者的一組織或一體液所獲得,或者生物樣本係在採檢被篩檢者的組織或體液後進一步混合一試劑所獲得。
又,在執行步驟S13之前,可以執行步驟S32,係可以先記錄執行採樣被篩檢者之生物樣本並設置檢測區的執行者,例如執行者為被篩檢者自身或非被篩檢者,以非被篩檢者而言,例如可為醫生、護理師、經過訓練合格的人員。紀錄的目的,是可以進一步判斷被篩檢者的生物樣本在採集生物樣本的過程中是否正確,正確的取樣才能夠有正確的檢測結果;反之,則反。又,紀錄的方式,除了文字或是圖片的形式之外,還可以提供影像擷取單元取得執行者的影像或是操作過程的影像,例如攝影機或是電子裝置的攝影鏡頭。
又,於另一實施例中,在步驟S32中,可以提供一個引導教示的文字、圖片或影像引導執行者,特別是執行者是被篩檢者自己本身。舉例而言,被篩檢者可以藉由電子裝置提供影像擷取單元以擷取執行者採取生物樣本的操作過程的操作影像,且同時在電子裝置顯示引導影像以引導執行者正確的採取生物樣本。因此,引導影像是相關於執行者採取生物樣本的方法步驟。可一併參考圖4,係說明本發明圖3之電子裝置的引導畫面示意圖。在圖4中,顯示電子裝置1、引導畫面GS與操作畫面OS。又,於本實施例中,比對引導影像與操作影像之間的影像差異,進而決定是否需要重行執行步驟S11與S12。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所提及經過訓練合格的人員,在步驟S13可以進一步要求執行者提供第三方憑證且經比對第三方憑證為有效憑證之後,才可以執行步驟S31;反之,若執行者未能提供第三方憑證或第三方憑證無效時,則等待執行者提供第三方憑證或取消檢測。
關於第三方憑證的發出,可以透過第三方機構的專業訓練與專業認證,進而發出可以從事採取生物樣本的第三方憑證。第三方憑證可以提高採樣的精確性與判讀的正確性。
回到圖1,步驟S14,係檢測區顯示經檢測生物樣本的一檢測結果。在本步驟中,還可以更包含一等待時間,以提示與計數之至少一者的方式,讓生物樣本在等待時間或在等待時間之內於檢測區呈現檢測結果,換言之,生物樣本需要有足夠的時間跟篩檢套件進行作用,才能夠顯示出正確的檢測結果。等待時間的設定依照篩檢套件的不同而設定,例如等待時間為數十秒、數分鐘或數十分鐘。藉由提示或是計數的方式,可以讓執行者可以知道還需要多長的時間或是自行計算需要多長的時間等待檢測區顯示檢測結果。
步驟S15,係比對關聯識別碼,以確定是被篩檢者的檢測結果。於本步驟中,藉由確定關聯識別碼以能夠確定檢測結果是屬於被篩檢者。
步驟S16,係根據檢測結果,以判斷生物樣本屬於一第一狀態、一第二狀態或一無法判定狀態。於本步驟中,可以進一步描述如下:
(1)在檢測結果被判定為第一狀態時,執行通報應用程序。通報應用程序是向預設的指定對象進行通報與警示,以及選擇性向被篩檢者發出檢出異常訊息。其中,第一狀態可為陽性、偽陽性等狀態。
(2)在檢測結果被判定為第二狀態時,執行回報應用程序。回報應用程序是向被篩檢者發出檢出非異常訊息。其中,第二狀態可為陰性、偽陰性等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於此所述的第二狀態,有可能因為潛伏時間(或稱潛伏期)未被檢出或是採樣過程有誤而出現例如陰性或偽陰性的情況,故在(2) 中,回報應用程序更進一步要求被篩檢者提供輔助判斷資料,例如旅遊歷史、病史、接觸歷史、活動軌跡、健康證明等,以維持非異常訊息。於另一實施例中,若已經知道潛伏時間,可以在潛伏時間之內或之後,要求被篩檢者重新執行步驟S11至S16。
又,回報應用程序還可以發出通行憑證,例如通行憑證可為QR code、條碼、圖案碼等。在另一實施例中,前述通行憑證可以另外附加有效時間,當逾越有效時間,則通行憑證失效。實際的方式,可以透過伺服器管理通行憑證,通行憑證可以包含發出時間、截止時間、延長次數、延長時間等設定,藉由前述該等時間演算,例如當前時間與截止時間的比對,可以決定通行憑證的有效性,以此類推。
又,回報應用程序還可以不定時地要求受被篩檢者提供自我健康管理內容或執行步驟S11至S16,以決定延長有效時間,例如自我健康管理內容為呼吸、體溫、嗅覺、味覺、疲倦、氣喘等。
(3)在檢測結被判定為無法判定狀態時,執行重驗應用程序。重驗應用程序是向被篩檢者發出重新執行步驟S11至S16的重新檢測訊息。其中,無法判定狀態可為無法正確顯示陽性或陰性狀態,以及偽陽性與偽陰性等狀態。
又,在步驟S16中,更包含執行人工智能演算法或圖像識別演算法演算檢測結果的影像,以判定被篩檢者的生物樣本屬於第一狀態、第二狀態或無法判定狀態。
前述中,通報應用程序、回報應用程序與重驗應用程序等程序可為程式碼所構成以驅使電子裝置之軟體或硬體而達成該等應用程序所欲達成的目的。
此外,因應不同的使用場域,前述的身份、識別碼、關聯識別碼、檢測結果、第一狀態、第二狀態、無法判定狀態等可以被儲存在本地伺服器及/ 或雲端伺服器。又,識別碼經綁定形成關聯識別碼之後,藉由儲存在本地伺服器及/或雲端伺服器,可以驗證識別碼在本地伺服器與雲端伺服器禁止再次被綁定。
請參考圖5,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之流程圖。在圖5中,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除包含步驟S11至S16之外,更包含步驟S51。
步驟S11至S16的描述同前所述,於此不贅述。
步驟S51,係根據第一狀態、第二狀態或無法判定狀態選擇性對被篩檢者實施一行動管制。本步驟可以依照第一狀態、第二狀態或無法判定狀態,對該等狀態對應的被篩檢者進行管理、管制、控管等。
舉例而言,在虛擬地圖劃定被篩檢者的活動範圍,以在虛擬地圖所對應的實際地理位置建立虛擬電子圍欄。在建立虛擬電子圍欄之後,取得被篩檢者在實際地理位置的座標,以及比對座標與虛擬地圖,以判斷被篩檢者是否位於虛擬電子圍欄,進而達到將特別具有例如陽性檢測結果或是無法判定檢測結果的被篩檢者限制或隔離在虛擬電子圍欄內,以避免感染其他人。
於另一實施例,被篩檢者也可以自行確認自身的座標與虛擬電子圍欄的關係,也就是被篩檢者可以透過顯示自身的座標與虛擬電子圍欄而確定自身的活動範圍。另外,還可以藉由連續地紀錄被篩檢者的座標,以建立被篩檢者的移動軌跡,以提供調查被篩檢者行走過的路徑,進而可以了解被篩檢者可能觸及過的人、事、地與物。
在另一個情境中,針對一般民眾或是被篩檢者屬於陰性的人而言,若能知道屬於陽性或無法判斷的被篩檢者的位置,則可以避免前往或是遠離 存在陽性或狀態不明的被篩檢者所處的位置或所觸及的人、事、地與物,具體的實施的方式可舉例如下:
方式一:若所有經過篩檢的被篩檢者都提供自身的座標,使得該等坐標可以伴隨著檢測結果,而能夠確保彼此的安全距離。具體的作法舉例為取得複數被篩檢者之每一者的座標。藉由演算屬於第一狀態或無法判定狀態之該等被篩檢者的第一座標與屬於該第二狀態之該等被篩檢者的第二座標,以計算出距離;以及判斷距離不大於預定安全距離,例如預定安全距離為數公尺,且進一步執行警示應用程序,以將通知屬於第一狀態或無法判定狀態之該等被篩檢者與屬於該第二狀態之該等被篩檢者保持在預定安全距離或大於預定安全距離。其中,執行警示應用程序,可以發出警報通知第二狀態之該等被篩檢者,其接近第一狀態或無法判定狀態之該等被篩檢者的距離已經鄰近或是在預定安全距離,應該遠離;或是,於另一實施例中,在地圖上可以判斷哪些位置有第一狀態或無法判定狀態之該等被篩檢者,具有高風險性,提醒第二狀態之該等被篩檢者不要前往地圖上標示有高風險性的位置。
方式二:在該虛擬地圖標記屬於第一狀態或無法判定狀態之被篩檢者的座標,以選擇性推播與顯示於任何人或指定人。
在對被篩檢者實施一行動管制的過程中,若被篩檢者需要取得幫助,可以藉由執行救助應用程序,以將被篩檢者持有電子裝置的位置資訊發送至預設的接收者,例如接收者可為醫院、消防局、疾病管制署、警察局等。舉例而言,救助應用程序可以在被篩檢者執行之後,啟動撥接功能,自動發出位置資訊,供接收者根據位置資訊,找尋被篩檢者。於另一實施例中,可以讓被篩檢者留在原地,讓醫院利用隔離艙或發燒帳的隔離方式送醫院檢查。
參考圖6,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生物感染應變系統之方塊圖。在圖6中,提供生物感染應變系統10能夠提供具有一識別碼22與一檢測區24的一篩檢套件2檢測一被篩檢者4是否受到感染與針對被篩檢者4選擇性實施一行動管制。其中,被篩檢者4之生物樣本42設置於檢測區22,且生物樣本4係直接採檢被篩檢者4的一組織或一體液所獲得或生物樣本42係在採檢被篩檢者2的組織或體液後進一步混合一試劑所獲得,例如生物樣本42可以是呼吸道粘膜、唾液、細包膜、呼出氣體、飛沫、組織細胞、DNA等。舉例而言,以新冠病毒(COVID-19)的檢測方式為例,其檢測的方法包含但不限於核酸檢測、血清抗體快篩、抗原快篩等方式。
生物感染應變系統10包含一輸入元件12與一處理元件14。
輸入元件12取得檢測區24顯示檢測結果DR。其中,檢測結果DR為一影像型態與一文字型態之至少一者。舉例而言,輸入元件12為影像擷取元件,藉由影像擷取元件掃描識別碼22以提供處理元件14綁定識別碼22與被篩檢者的身份ID。
處理元件14執行一生物感染檢測程序BIDAPP綁定識別碼22與被篩檢者4的身份ID以關聯篩檢套件2與身份ID。生物感染檢測程序BIDAPP綁定識別碼22與身份ID的方式可以參照前述時施力的說明。
又,處理元件14執行生物感染檢測程序BIDAPP還可以進一步判斷生物樣本2屬於一第一狀態FS、一第二狀態SS或一無法判定狀態LOJS。其中,關於第一狀態FS、一第二狀態SS或一無法判定狀態LOJS可以參照前述實施例中的說明。
參考圖7,係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生物感染應變系統之方塊圖。在圖7中,提供生物感染應變系統10’除包含第四實施例的輸入元件12與處理元件14的硬體元件且處理元件14執行生物感染檢測程序BIDAPP之外,處理元件14更執行生物感染人員管制應用程序BIPCAPP,以根據第一狀態FS、第二狀態SS或該無法判定狀態LOJS選擇性對被篩檢者4實施行動管制。舉例而言,生物感染人員管制應用程序BIPCAPP可以在虛擬地圖(例如Google提供的圖資等)劃定被篩檢者的活動範圍,而在虛擬地圖對應的實際地理位置建立虛擬電子圍欄,以將被篩檢者4管制於虛擬電子圍欄。值得注意的是,於此所稱的虛擬電子圍欄並非實際在現實的地理位置上產生一片牆面,而是用來說明在虛擬地圖規劃一個活動範圍之後,可以理解到,這個活動範圍所圍繞的邊界,是由許多點座標所構成,又連續的點座標形成線段,當生物感染人員管制應用程序BIPCAPP演算被篩檢者4的座標與邊線的每一座標或線段時,生物感染人員管制應用程序BIPCAPP可以判斷被篩檢者4的座標鄰近、在邊界上的任一座標或是越過邊界座標,由於在虛擬地圖對應真實地理位置,因此,在虛擬地圖的判斷也可以轉換成真實地理位置的判斷。因此,在真實地理位置對於被篩檢者4是具有看不到的虛擬電子圍欄。
於另一實施例中,生物感染人員管制應用程序BIPCAPP更可以在被篩檢者4為複數者時,演算屬於第一狀態FS或無法判定狀態LOJS之該等被篩檢者4的第一座標與屬於第二狀態SS之該等被篩檢者4的第二座標,以計算出第一座標與第二座標之間的距離,且在判斷距離不大於預定安全距離時,透過處理元件14通知屬於第一狀態FS或無法判定狀態LOJS之該等被篩檢 者4與屬於第二狀態SS之該等被篩檢者4保持在預定安全距離或大於預定安全距離。
於另一實施例中,生物感染人員管制應用程序BIPCAPP可以演算屬於第一狀態FS或無法判定狀態LOJS之被篩檢者的第一座標並標記於虛擬地圖,以選擇性向任何人或指定人推播與顯示具有第一狀態FS或無法判定狀態LOJS之被篩檢者的第一座標。藉由向任何人或指定人推播與顯示第一座標,可以避免任何人或指定人向具有第一狀態FS或無法判定狀態LOJS之被篩檢者4移動,減低被具有第一狀態FS或無法判定狀態LOJS之被篩檢者4感染的風險。
以上實施方式本質上僅為輔助說明,且並不欲用以限制申請標的之實施例或該等實施例的應用或用途。此外,儘管已於前述實施方式中提出至少一例示性實施例,但應瞭解本發明仍可存在大量的變化。同樣應瞭解的是,本文所述之實施例並不欲用以透過任何方式限制所請求之申請標的之範圍、用途或組態。相反的,前述實施方式將可提供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一種簡便的指引以實施所述之一或多種實施例。再者,可對元件之功能與排列進行各種變化而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的範疇,且申請專利範圍包含已知的均等物及在本專利申請案提出申請時的所有可預見均等物。
S11-S16…方法步驟

Claims (31)

  1. 一種生物感染檢測方法,係包含步驟:(a)提供具有識別碼與檢測區的篩檢套件;(b)綁定該識別碼與被篩檢者的身份,使得該篩檢套件關聯於該身份,其中經綁定該身份的該識別碼界定為關聯識別碼;(c)設置該被篩檢者之生物樣本於該檢測區,其中該生物樣本係直接採檢該被篩檢者的組織或體液所獲得,或者該生物樣本係在採檢該被篩檢者的該組織或該體液後進一步混合試劑所獲得;(d)該檢測區顯示經檢測該生物樣本的檢測結果;(e)比對該關聯識別碼,以確定是該被篩檢者的該檢測結果;以及(f)根據該檢測結果,以判斷該生物樣本屬於第一狀態、第二狀態或無法判定狀態;其中在步驟(f)之後,更包含以下步驟:(g)在該檢測結果被判定為該第一狀態時,執行通報應用程序,以向預設的指定對象進行通報與警示,以及選擇性向該被篩檢者發出檢出異常訊息;(h)在該檢測結果被判定為該第二狀態時,執行回報應用程序,以向該被篩檢者發出檢出非異常訊息;以及(i)在該檢測結被判定為該無法判定狀態時,執行重驗應用程序,以向該被篩檢者發出重新執行步驟(a)至(f)的重新檢測訊息。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感染檢測方法,其中在步驟(f)中更包含: (j)執行人工智能演算法或圖像識別演算法演算該檢測結果的影像,以判定該被篩檢者的該生物樣本屬於該第一狀態、該第二狀態或該無法判定狀態。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感染檢測方法,其中在步驟(b)中,更包含提供電子裝置掃瞄該識別碼,使得該篩檢套件綁定該電子裝置以形成該關聯識別碼,其中該電子裝置預先地綁定該被篩檢者的該身份。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感染檢測方法,其中在步驟(b)中,更包含提供電子裝置掃瞄該識別碼與該被篩檢者的證件,使得該篩檢套件綁定該證件以形成該關聯識別碼,其中該證件預先地綁定該被篩檢者的該身份。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感染檢測方法,其中在步驟(b)中,更包含提供電子裝置掃瞄該識別碼與取得該被篩檢者的個人資料、行為特徵與生物特徵之至少一者的身份,以使得該篩檢套件綁定該身份、該行為特徵或該生物特徵而形成該關聯識別碼。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感染檢測方法,其中在執行步驟(b)之前,提供註冊程序取得該被篩檢者的該身分,以綁定電子裝置與該身分。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生物感染檢測方法,其中該註冊程序綁定該電子裝置之使用者身分模組(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媒體存取控制位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 address)、國際行動裝置辨識碼(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該被篩檢者的生物特徵與該行為特徵之至少一者。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感染檢測方法,其中在步驟(c)之前,更包含紀錄執行採樣該被篩檢者之生物樣本與設置該檢測區的執行者,其中該執行者為該被篩檢者自身或非被篩檢者。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生物感染檢測方法,更包含步驟:(k)藉由電子裝置提供影像擷取單元以擷取該執行者採取該生物樣本的操作過程的操作影像,同時在該電子裝置顯示引導影像以引導該執行者採取該生物樣本,其中該引導影像是相關於該執行者採取該生物樣本的方法步驟。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生物感染檢測方法,其中比對該引導影像與該操作影像之間的影像差異,以決定重新執行步驟(a)至(b)。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感染檢測方法,其中在步驟(c)中,更包含要求該執行者提供第三方憑證,且經比對該第三方憑證為有效憑證之後,決定執行步驟(c)。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感染檢測方法,其中在步驟(d)中,更包含一等待時間,以提示與計數之至少一者的方式,讓該生物樣本在該等待時間或在該等待時間之內於該檢測區呈現該檢測結果。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感染檢測方法,其中在步驟(h)中,該回報應用程序更包含要求該被篩檢者提供輔助判斷資料,以維持該非異常訊息、或是在潛伏時間之內或之後重新執行步驟(a)至(f),其中該輔助判斷資料為旅遊歷史、病史、活動軌跡、接觸歷史與健康證明之至少一者。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生物感染檢測方法,其中該回報應用程序發出通行憑證,其中該通行憑證選擇性附加有效時間,當逾越該有效時間,該通行憑證失效。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生物感染檢測方法,其中該回報應用程序要求該篩檢者提供自我健康管理內容或執行步驟(a)至(f),以決定延長該有效時間,其中該自我健康管理內容為呼吸、體溫、嗅覺、味覺、疲倦與氣喘之至少一者。
  1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感染檢測方法,其中該身份、該識別碼、該關聯識別碼、該檢測結果、該第一狀態、該第二狀態與該無法判定狀態之至少一者被儲存在本地伺服器與雲端伺服器之至少一者。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生物感染檢測方法,其中該識別碼經綁定形成該關聯識別碼之後,該識別碼在該本地伺服器與該雲端伺服器禁止再次被綁定。
  18.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物感染檢測方法,在執行步驟(b)之前,更包含步驟:(l)提供調查表格,以供該被篩檢者填寫,其中該調查表格為個人資料、旅遊歷史、接觸歷史與疾病歷史之至少一者;以及(m)判斷該調查表格的完成度,以決定執行步驟(b)至步驟(f)。
  19. 一種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更包含步驟:(a1)提供具有識別碼與檢測區的篩檢套件;(b1)綁定該識別碼與被篩檢者的身份,使得該篩檢套件關聯於該身份,其中經綁定該身份的該識別碼界定為關聯識別碼; (c1)設置該被篩檢者之生物樣本於該檢測區,其中該生物樣本係直接採檢該被篩檢者的組織或體液所獲得,或者該生物樣本係在採檢該被篩檢者的該組織或該體液後進一步混合試劑所獲得;(d1)該檢測區顯示經檢測該生物樣本的檢測結果;(e1)比對該關聯識別碼,以確定是該被篩檢者的該檢測結果;(f1)根據該檢測結果,以判斷該生物樣本屬於第一狀態、第二狀態或無法判定狀態;以及(g1)根據該第一狀態、該第二狀態或該無法判定狀態選擇性對該被篩檢者實施行動管制;其中在步驟(f1)之後,更包含以下步驟:(f11)在該檢測結果被判定為該第一狀態時,執行通報應用程序,以向預設的指定對象進行通報與警示,以及選擇性向該被篩檢者發出檢出異常訊息;(f12)在該檢測結果被判定為該第二狀態時,執行回報應用程序,以向該被篩檢者發出檢出非異常訊息;以及(f13)在該檢測結被判定為該無法判定狀態時,執行重驗應用程序,以向該被篩檢者發出重新執行步驟(a1)至(f1)的重新檢測訊息。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其中在步驟(g1)中,更包含步驟:(h1)在虛擬地圖劃定該被被篩檢者的活動範圍,以在該虛擬地圖所對應的實際地理位置建立虛擬電子圍欄;(i1)取得該被篩檢者在該實際地理位置的座標;以及 (j1)比對該座標與該虛擬地圖,以判斷該被篩檢者位於該虛擬電子圍欄。
  21. 如請求項20所述之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其中在步驟(i1),更包含顯示該被篩檢者自身的該座標與該虛擬電子圍欄。
  22. 如請求項20所述之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其中在步驟(i1)中,更包含連續地紀錄該被篩檢者的該座標,以建立該被篩檢者的移動軌跡。
  23. 如請求項20所述之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其中在步驟(j1)中,更包含步驟:(k1)取得複數該被篩檢者之每一者的座標;(l1)演算屬於該第一狀態或該無法判定狀態之該等被篩檢者的第一座標與屬於該第二狀態之該等被篩檢者的第二座標,以計算出距離;以及(m1)判斷該距離不大於預定安全距離,執行警示應用程序,以將通知屬於該第一狀態或該無法判定狀態之該等被篩檢者與屬於該第二狀態之該等被篩檢者保持在該預定安全距離或大於該預定安全距離。
  24. 如請求項20所述之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其中在步驟(j1)中,更包含步驟:(n1)在該虛擬地圖標記屬於該第一狀態或該無法判定狀態之該被篩檢者的該座標,以選擇性推播與顯示於任何人或指定人。
  25. 如請求項19所述之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更包含步驟: (o1)執行救助應用程序,以將該被篩檢者持有電子裝置的定位資訊發送至預設的接收者。
  26. 一種生物感染應變系統,係提供具有識別碼與檢測區的篩檢套件檢測被篩檢者是否受到感染與針對該被篩檢者選擇性實施行動管制,其中該被篩檢者之生物樣本設置於該檢測區,且該生物樣本係直接採檢該被篩檢者的組織或體液所獲得或該生物樣本係在採檢該被篩檢者的該組織或該體液後進一步混合試劑所獲得,該生物感染應變系統包含:輸入元件,係取得該檢測區顯示檢測結果,其中該檢測結果為影像型態與文字型態之至少一者;以及處理元件,係執行生物感染檢測程序綁定該識別碼與該被篩檢者的身份以關聯該篩檢套件與該身份,以及執行該生物感染檢測程序以判斷該生物樣本屬於第一狀態、第二狀態或無法判定狀態;其中,在該檢測結果被判定為該第一狀態時,執行通報應用程序,以向預設的指定對象進行通報與警示,以及選擇性向該被篩檢者發出檢出異常訊息;在該檢測結果被判定為該第二狀態時,執行回報應用程序,以向該被篩檢者發出檢出非異常訊息;以及在該檢測結被判定為該無法判定狀態時,執行重驗應用程序,以向該被篩檢者發出重新執行檢測的重新檢測訊息。
  27. 如請求項26所述之生物感染應變系統,其中該輸入元件更包含掃描該識別碼以提供該處理元件綁定該識別碼與該被篩檢者的身份。
  28. 如請求項26所述之生物感染應變系統,其中該處理元件更包含執行生物感染人員管制應用程序,以根據該第一狀態、該第二狀態或該無法判定狀態選擇性對該被篩檢者實施行動管制。
  29. 如請求項28所述之生物感染應變系統,其中該生物感染人員管制應用程序更包含在虛擬地圖劃定該被篩檢者的活動範圍,而在該虛擬地圖對應的實際地理位置建立虛擬電子圍欄,以將該被篩檢者管制於該虛擬電子圍欄。
  30. 如請求項26所述之生物感染應變系統,其中該生物感染人員管制應用程序更包含當該被篩檢者為複數者時,演算屬於該第一狀態或該無法判定狀態之該等被篩檢者的第一座標與屬於該第二狀態之該等被篩檢者的第二座標,以計算出該第一座標與該第二座標之間的距離,且在判斷該距離不大於預定安全距離時,透過該處理元件通知屬於該第一狀態或該無法判定狀態之該等被篩檢者與屬於該第二狀態之該等被篩檢者保持在該預定安全距離或大於該預定安全距離。
  31. 如請求項26所述之生物感染應變系統,其中該生物感染人員管制應用程序更包含演算屬於該第一狀態或該無法判定狀態之該被篩檢者的第一座標並標記於該虛擬地圖,以選擇性向任何人或指定人推播與顯示具有該第一狀態或該無法判定狀態之該被篩檢者的該第一座標。
TW110102071A 2020-08-07 2021-01-20 生物感染檢測方法、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與生物感染應變系統 TWI7742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2071A TWI774202B (zh) 2021-01-20 2021-01-20 生物感染檢測方法、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與生物感染應變系統
US17/350,056 US20220044827A1 (en) 2020-08-07 2021-06-17 Biological infection detection method, biological infection detection and personnel control method and biological infection response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2071A TWI774202B (zh) 2021-01-20 2021-01-20 生物感染檢測方法、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與生物感染應變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9863A TW202229863A (zh) 2022-08-01
TWI774202B true TWI774202B (zh) 2022-08-11

Family

ID=83782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2071A TWI774202B (zh) 2020-08-07 2021-01-20 生物感染檢測方法、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與生物感染應變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7420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7817A (zh) * 2015-07-27 2015-12-02 上海原能细胞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生物样本库应用管理系统
WO2017172644A2 (en) * 2016-03-28 2017-10-05 The Charles Stark Draper Laboratory, Inc. Bacteria identification and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profiling device
TWM563015U (zh) * 2017-12-28 2018-07-01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身分驗證系統
CN110781725A (zh) * 2019-09-11 2020-02-11 北京戴纳实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验室数据采集及管理系统
CN111370134A (zh) * 2020-02-19 2020-07-03 李桂芹 利用移动互联网和gps定位的传染性疾病防控系统及其应用
TW202044116A (zh) * 2019-05-23 2020-12-01 保康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辨識標籤補償功能之檢測系統
TWM616223U (zh) * 2021-01-20 2021-09-01 張文瀚 生物感染應變系統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7817A (zh) * 2015-07-27 2015-12-02 上海原能细胞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生物样本库应用管理系统
WO2017172644A2 (en) * 2016-03-28 2017-10-05 The Charles Stark Draper Laboratory, Inc. Bacteria identification and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profiling device
TWM563015U (zh) * 2017-12-28 2018-07-01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身分驗證系統
TW202044116A (zh) * 2019-05-23 2020-12-01 保康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辨識標籤補償功能之檢測系統
CN110781725A (zh) * 2019-09-11 2020-02-11 北京戴纳实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验室数据采集及管理系统
CN111370134A (zh) * 2020-02-19 2020-07-03 李桂芹 利用移动互联网和gps定位的传染性疾病防控系统及其应用
TWM616223U (zh) * 2021-01-20 2021-09-01 張文瀚 生物感染應變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9863A (zh) 2022-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03006B (zh) 一种微生物检测系统及装置
EP418104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JP2020080083A (ja) 病原体情報管理システム、病原体情報管理方法及び情報端末
TWM616223U (zh) 生物感染應變系統
TWI774202B (zh) 生物感染檢測方法、生物感染檢測與人員管制方法與生物感染應變系統
Schlicting Validity of injecting drug users' self-report of hepatitis B
Chen et al. Using computer vision and depth sensing to measure healthcare worker-patient contacts and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adherence within hospital rooms
US20220044827A1 (en) Biological infection detection method, biological infection detection and personnel control method and biological infection response system
JP6853522B1 (ja) 感染症対策システム
Singh et al. Combating COVID-19 Crisis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Based Approach: Systematic Review.
Khan et al. Harness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to curb COVID-19 pandemic: taxonomy and open challenges
Radhi Use QR Code and IoT Mobile Devices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an Epidemic (COVID-19).
Makde et al. A Review on Detection of Covid Symptoms
CN208892555U (zh) 体温测量系统
TWM606799U (zh) 體溫監控裝置
Jack et al. Development of a Remote Visitor’s Health Assessment and Documentary Model for Coronavirus Applications
JP7112691B1 (ja) 感染症対策システム、隔離管理装置、および隔離管理プログラム
KR102485383B1 (ko) 현장진단검사에 기반한 관제시스템, 서버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현장진단검사방법
AU2021102693A4 (en) Cloud-bas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arly detection of pandemic diseases through smart phone sensors
Biswas et al. COVID-19 on spot detection as a service (COSDaaS)–A cloud-based pandemic service approach by means of a smart screening device for mass screening to minimize the spread of infection efficiently.
US2022029121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sting the Health Condition of Animals and/or Human Beings
Tsai et al. Reviewing the trend of heal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in COVID-19 pandemic prevention
Sahoo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people affected from Corona virus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US2024015361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Babu et al. Programmes: What Does It Ent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