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1413B - 無線通訊方法和設備 - Google Patents

無線通訊方法和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1413B
TWI771413B TW107114994A TW107114994A TWI771413B TW I771413 B TWI771413 B TW I771413B TW 107114994 A TW107114994 A TW 107114994A TW 107114994 A TW107114994 A TW 107114994A TW I771413 B TWI771413 B TW I7714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rs
resource group
srs resource
path loss
loss valu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49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2270A (zh
Inventor
陳文洪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2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2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1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141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5Power control of control or pilot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6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sounding signals per 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2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 H04L5/06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the signals being represented by different frequencies
    • H04L5/10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the signals being represented by different frequencies with dynamo-electric generation of carriers; with mechanical filters or de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ath lo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2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systems with time, space, frequency or polarisation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layers above the physical layer, e.g. RRC or MAC-CE signa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和設備,能夠對SRS進行合理的功控。該方法包括:根據探測參考訊號(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資源組對應的第一上行訊號、第一下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路損值;根據所述目標路損值,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發送功率;按照所述目標發送功率,在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上,向網路設備發送SRS。

Description

無線通訊方法和設備
本申請涉及通訊領域,並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和設備。
在新無線(New Radio,NR)系統中,可以基於探測參考訊號(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進行上行的波束管理,包括發送波束管理和接收波束管理。對於發送波束管理,終端設備會在多個SRS資源上採用不同波束發送SRS,網路側基於多個SRS資源上的接收訊號強度選擇至少一個SRS資源指示給終端,從而令終端採用該SRS資源對應的波束傳輸資料。對於接收波束管理,終端會在一個或者多個SRS資源上採用相同波束發送SRS,網路側基於不同接收波束接收多個SRS資源上的SRS訊號,根據接收訊號強度選擇用於接收資料的接收波束。
SRS訊號的發送功率的選擇,對波束管理中接收波束和發送波束的選擇有著重要的影響。
因此,如何對SRS訊號進行功控是一項極待解決的問題。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和設備,能夠對SRS進行合理的功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包括:
根據探測參考訊號SRS資源組對應的第一上行訊號、第一下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路損值;
根據所述目標路損值,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發送功率;
按照所述目標發送功率,在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上,向網路設備發送SRS。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路損值,包括:
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相同的目標路損值。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根據探測參考訊號SRS資源組對應的第一上行訊號、第一下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路損值,包括:
根據相同的所述第一上行訊號、所述第一下行訊號、所述第一波束或所述第一波束對,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所述目標路損值。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發送功率,包括:
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相同的目標發送功率。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所述根據探測參考訊號SRS資源組對應的第一上行訊號、第一下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路損值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的第一指示訊息,所述第一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SRS資源組對應的所述第一上行訊號、所述第一下行訊號、所述第一波束或所述第一波束對,或用於指示承載所述第一上行訊號的資源、承載所述第一下行訊號的資源或利用所述第一波束或所述第一波束對進行訊號接收或發送的資源。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根據探測參考訊號SRS資源組對應的第一上行訊號、第一下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路損值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根據第一預設關係,確定所述SRS資源組對應的所述第一上行訊號、所述第一下行訊號、所述第一波束或所述第一波束對。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訊號為SRS、物理上行共用通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物理上行控制通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物理隨機接入通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解調參考訊號(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或相位跟蹤參考訊號(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PTRS)。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上行訊號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一個SRS資源傳輸的SRS;或,
所述上行訊號為最近接收到的SRS資源指示訊息所指示的SRS資源上傳輸的SRS。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根據探測參考訊號SRS資源組對應的第一上行訊號、第一下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路損值,包括:
將計算所述第一上行訊號的發送功率時使用的路損值,確定為所述目標路損值。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根據探測參考訊號SRS資源組對應的第一上行訊號、第一下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路損值,包括:
基於所述第一上行訊號、所述第一波束或所述第一波束對相關聯的第二下行訊號,進行下行路損估計,得到所述目標路損值。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所述基於所述第一上行訊號、所述第一波束或所述第一波束對相關聯的第二下行訊號,進行下行路損估計,得到所述目標路損值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二指示訊息,所述第二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上行訊號、所述第一波束或所述第一波束對,與所述第二下行訊號的關聯關係。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所述基於所述第一上行訊號、所述第一波束或所述第一波束對相關聯的第二下行訊號,進行下行路損估計,得到所述目標路損值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根據第二預設關係,確定與所述第一上行訊號、所述第一波束或所述第一波束對相關聯的下行訊號為所述第二下行訊號。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基於所述第一上行訊號、所述第一波束或所述第一波束對相關聯的第二下行訊號,進行下行路損估計,得到所述目標路損值,包括:
根據所述第二下行訊號的接收功率和發送功率,得到第一路損值;
將所述第一路損值,確定為所述目標路損值。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下行訊號為(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Information,CSI-RS)、同步訊號(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同步訊號塊(SS block)、時頻同步參考訊號(Time-frequency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TRS)、PTRS、物理下行共用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物理下行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或DMRS。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根據SRS資源組對應的第一上行訊號、第一下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路損值,包括:
根據所述第一下行訊號的接收功率和發送功率,得到第二路損值;
將所述第二路損值,確定為所述目標路損值。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目標路損值為下行路損值,所述根據所述目標路損值,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發送功率,包括:
根據所述下行路損值,估計得到上行路損值;
根據所述上行路損值,確定所述目標發送功率。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SRS資源組包含多個SRS資源,所述按照所述目標發送功率,在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上,分別向網路設備發送SRS,包括:
按照所述目標發送功率,在所述SRS資源組中的不同SRS資源上,採用不同的發送波束,分別向所述網路設備發送SRS。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SRS資源組為用於上行波束管理的SRS資源組。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SRS資源組用於承載一個非週期SRS觸發訊號觸發的一組非週期SRS傳輸;或,
所述SRS資源組用於承載一個持續性SRS啟動訊號啟動的一組持續性SRS傳輸。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終端設備,用於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具體地,所述終端設備包括用於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組。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該終端設備,包括處理單元和通訊單元;其中,
所述處理單元用於:根據探測參考訊號SRS資源組對應的第一上行訊號、第一下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路損值;根據所述目標路損值,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發送功率;
所述通訊單元用於:按照所述目標發送功率,在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上,向網路設備發送SRS。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處理單元進一步用於:
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相同的目標路損值。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處理單元進一步用於:
根據相同的所述第一上行訊號、所述第一下行訊號、所述第一波束或所述第一波束對,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所述目標路損值。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處理單元進一步用於:
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相同的目標發送功率。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通訊單元進一步用於:
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的第一指示訊息,所述第一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SRS資源組對應的所述第一上行訊號、所述第一下行訊號、所述第一波束或所述第一波束對,或用於指示承載所述第一上行訊號的資源、承載所述第一下行訊號的資源或利用所述第一波束或所述第一波束對進行訊號接收或發送的資源。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處理單元進一步用於:
根據第一預設關係,確定所述SRS資源組對應的所述第一上行訊號、所述第一下行訊號、所述第一波束或所述第一波束對。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第一上行訊號為SRS、物理上行共用通道PUSCH、物理上行控制通道PUCCH、物理隨機接入通道PRACH,解調參考訊號DMRS或相位跟蹤參考訊號PTRS。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上行訊號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一個SRS資源傳輸的SRS;或,
所述上行訊號為最近接收到的SRS資源指示訊息所指示的SRS資源上傳輸的SRS。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處理單元進一步用於:
將計算所述第一上行訊號的發送功率時使用的路損值,確定為所述目標路損值。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處理單元進一步用於:
基於所述第一上行訊號、所述第一波束或所述第一波束對相關聯的第二下行訊號,進行下行路損估計,得到所述目標路損值。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通訊單元進一步用於:
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二指示訊息,所述第二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上行訊號、所述第一波束或所述第一波束對,與所述第二下行訊號的關聯關係。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處理單元進一步用於:
根據第二預設關係,確定與所述第一上行訊號、所述第一波束或所述第一波束對相關聯的下行訊號為所述第二下行訊號。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處理單元進一步用於:
根據所述第二下行訊號的接收功率和發送功率,得到第一路損值;
將所述第一路損值,確定為所述目標路損值。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第一下行訊號為CSI-RS、同步訊號、同步訊號塊、時頻同步參考訊號TRS、相位跟蹤參考訊號PTRS、物理下行共用通道PDSCH、物理下行控制通道PDCCH或DMRS。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處理單元進一步用於:
根據所述第一下行訊號的接收功率和發送功率,得到第二路損值;
將所述第二路損值,確定為所述目標路損值。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處理單元進一步用於:
根據所述下行路損值,估計得到上行路損值;
根據所述上行路損值,確定所述目標發送功率。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通訊單元進一步用於:
按照所述目標發送功率,在所述SRS資源組中的不同SRS資源上,採用不同的發送波束,分別向所述網路設備發送SRS。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SRS資源組為用於上行波束管理的SRS資源組。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所述SRS資源組用於承載一個非週期SRS觸發訊號觸發的一組非週期SRS傳輸;或,
所述SRS資源組用於承載一個持續性SRS啟動訊號啟動的一組持續性SRS傳輸。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終端設備,包括處理器、記憶體和收發器。所述處理器、所述記憶體和所述收發器之間通過內部連接通路互相通訊,傳遞控制和/或資料訊號,使得所述網路設備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媒介,用於存儲電腦程式,所述電腦程式包括用於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指令。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包括指令的電腦程式產品,當其在電腦上運行時,使得電腦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選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因此,在本申請實施例中,終端設備根據SRS資源組對應的第一上行訊號、第一下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路損值;根據所述目標路損值,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發送功率,從而可以選擇合理的發送功率進行SRS的發送。
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圖式,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申請保護的範圍。
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可以應用於各種通訊系統,例如:全球移動通訊(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簡稱為“GSM”)系統、分碼多重存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簡稱為“CDMA”)系統、寬頻分碼多重存取(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簡稱為“WCDMA”)系統、通用分組無線服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簡稱為“GPRS”)、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簡稱為“LTE”)系統、LTE頻分雙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簡稱為“FDD”)系統、LTE時分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簡稱為“TDD”)、通用移動通訊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簡稱為“UMTS”)、全球互聯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簡稱為“WiMAX”)通訊系統或未來的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術(5th-Generation,5G)系統(也可以稱為新無線(New Radio,NR)系統等。
圖1示出了本申請實施例應用的無線通訊系統100。該無線通訊系統100可以包括網路設備110。網路設備100可以是與終端設備通訊的設備。網路設備100可以為特定的地理區域提供通訊覆蓋,並且可以與位於該覆蓋區域內的終端設備(例如UE)進行通訊。可選地,該網路設備100可以是GSM系統或CDMA系統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統中的基站(NodeB,NB),還可以是LTE系統中的演進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是雲無線接入網路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無線控制器,或者該網路設備可以為中繼站、存取點、車載設備、可穿戴設備、未來5G網路中的網路側設備或者未來演進的公共陸地移動網路(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網路設備等。
該無線通訊系統100還包括位於網路設備110覆蓋範圍內的至少一個終端設備120。終端設備120可以是移動的或固定的。可選地,終端設備120可以指接入終端、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使用者單元、使用者站、移動站、移動台、遠方站、遠端終端機、移動設備、使用者終端、終端、無線通訊設備、使用者代理或使用者裝置。接入終端可以是行動電話、無繩電話、會話啟動協定(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電話、無線本地環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個人數文書處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無線通訊功能的手持設備、計算設備或連接到無線數據機的其它處理設備、車載設備、可穿戴設備、未來5G網路中的終端設備或者未來演進的PLMN中的終端設備等。
可選地,終端設備120之間可以進行終端直連(Device to Device,D2D)通訊。
可選地,5G系統或網路還可以稱為新無線(New Radio,NR)系統或網路。
圖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個網路設備和兩個終端設備,可選地,該無線通訊系統100可以包括多個網路設備並且每個網路設備的覆蓋範圍內可以包括其它數量的終端設備,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
可選地,該無線通訊系統100還可以包括網路控制器、移動管理實體等其他網路實體,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應理解,本文中術語“系統”和“網路”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換使用。本文中術語“和/或”,僅僅是一種描述關聯物件的關聯關係,表示可以存在三種關係,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同時存在A和B,單獨存在B這三種情況。另外,本文中字元“/”,一般表示前後關聯物件是一種“或”的關係。
圖2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圖。該方法200可選地可以應用於圖1所示的系統,但並不限於此。該方法200可選地可以由終端設備執行。
如圖2所示,該方法200包括以下內容中的至少部分內容。
在210中,終端設備根據SRS資源組對應的第一上行訊號、第一下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為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路損值。
可選地,該SRS資源組可以包含一個或多個SRS資源。
可選地,網路設備可以對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進行配置,或者,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的配置是可以預設的,例如,可以是出廠預設的。
可選地,SRS資源組中的每個SRS資源的配置可以包括對以下中的至少一種的配置:在該SRS資源發送SRS的週期、佔用的時域資源、佔用的頻域資源、佔用的空域資源、採用的碼域資源和/或收到觸發訊號後發送SRS的次數等。
可選地,該SRS資源組中的每個SRS資源與該SRS資源組的其他SRS資源的配置不同,例如,SRS的發送週期不同、佔用的時域資源不同、佔用的頻域資源不同、佔用的空域資源不同、採用的碼域資源不同和/或收到觸發訊號後發送SRS的次數不同等。
可選地,SRS資源組為用於上行波束管理的SRS資源組。
具體地,基於SRS進行的上行波束管理可以包括發送波束管理和接收波束管理。
對於發送波束管理,終端設備會在多個SRS資源上採用不同波束發送SRS,網路設備基於多個SRS資源上的接收訊號強度選擇至少一個SRS資源指示給終端設備,從而終端設備可以採用該SRS資源對應的波束向網路設備傳輸資料。
對於接收波束管理,終端設備可以在一個或者多個SRS資源上採用相同波束發送SRS,網路設備基於不同接收波束接收多個SRS資源上的SRS訊號,根據接收訊號強度選擇用於接收資料的接收波束。
可選地,SRS資源組用於承載一個非週期SRS觸發訊號觸發的一組非週期SRS傳輸。
具體地說,網路設備可以按需觸發非週期SRS觸發訊號,在接收到該非週期觸發訊號之後,終端設備可以利用該SRS資源組傳輸一組非週期的SRS傳輸。其中,所述非週期SRS觸發訊號可以通過DCI承載。
可選地,SRS資源組用於承載一個持續性SRS啟動訊號啟動的一組持續性SRS傳輸。
具體地說,網路設備可以利用SRS啟動訊號對持續性SRS傳輸進行啟動,在接收到該SRS啟動訊號之後,終端設備可以利用該SRS資源組傳輸一組持續性SRS傳輸,其中,持續性SRS傳輸可以是週期性的SRS傳輸。
可選地,終端設備可以為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相同的目標路損值。
應理解,如果每個SRS資源採用的路損值是相同的,則可以一個SRS資源組只確定一個路損值,不一定要給每個資源確定一個路損值。
具體地說,對於發送波束管理還是接收波束管理,終端設備可以在不同SRS資源上發送的SRS訊號採用相同發送功率,在此情況下,網路設備可以根據接收訊號強度選擇更為合適的發送/接收波束。如果為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相同的路損值,則可以確定相同或相近的發送功率,從而終端設備可以利用相同或相近的發送功率發送SRS資源。
可選地,根據相同的第一上行訊號、第一下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為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路損值。
具體地說,為了確定相同或相近的目標路損值,終端設備可以根據相同的第一上行訊號、第一下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來為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路損值。
可選地,在終端設備根據SRS資源組對應的第一上行訊號、第一下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為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路損值之前,終端設備可以選擇用於確定該目標路損值的第一上行訊號、第一下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
在一種實現方式中,終端設備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一指示訊息,第一指示訊息用於指示SRS資源組對應的第一上行訊號、第一下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或用於指示承載第一上行訊號的資源、承載第一下行訊號的資源或利用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進行訊號接收或發送的資源。
具體地,網路設備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指示終端設備確定目標路損所採用的第一上行訊號、第一下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或用於指示承載第一上行訊號的資源、承載第一下行訊號的資源或利用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進行訊號接收或發送的資源。
例如,假設網路設備需要終端設備利用較高的發射功率進行SRS的發送時,可以將可以計算得到更高的路損值的上行訊號、下行訊號、波束或第一波束對、承載該上行訊號或下行訊號的資源或利用該波束或該波束對進行訊號接收或發送的資源指示給終端設備。
可選地,在第一指示訊息指示承載第一上行訊號的資源、承載第一下行訊號的資源或利用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進行訊號接收或發送的資源時,終端設備可以根據該第一指示訊息指示的資源確定第一上行訊號、下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
其中,該第一指示訊息可以與SRS資源組的配置訊息一起通過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訊號配置給終端設備,或者,該第一指示訊息可以與該SRS資源組的觸發訊號或者啟動訊號一起通過下行控制訊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或者媒體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控制單元(Control Element,CE)指示給終端設備。
可選地,該第一指示訊息用於指示SRS資源組一個SRS資源,從而終端設備可以基於該SRS資源確定第一上行訊號(即通過該SRS資源發送的SRS)。
或者,該第一指示訊息用於指示SRS資源組對應的一個上行訊號或者一個下行訊號或一個波束或一個波束對(Beam Pair Link,BPL)。
例如,第一指示訊息指示:該SRS資源組中的某個SRS資源承載的上行訊號,或者,該SRS資源組中的某個SRS資源對應的CSI-RS資源承載的下行訊號,或者,發送該SRS資源組中的某個SRS資源上的訊號所採用的波束,或者,該SRS資源組中的某個SRS資源對應的CSI-RS資源上的CSI-RS的接收波束和發送波束組成的波束對。
在另一種實現方式中,根據第一預設關係,確定SRS資源組對應的第一上行訊號、第一下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可選地,該第一預設關係為出廠預配置的。
可選地,該第一預設關係可以指示用於為SRS資源組確定目標路損值的第一上行訊號、第一下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為哪些(個)上行訊號、下行訊號、波束或波束對,基於該關係,可以為該SRS資源組,選擇第一上行訊號、第一下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
例如,第一預設關係指示為SRS資源組確定目標路損值的第一上行訊號為最近發送的PUSCH或者PUCCH訊號,則終端設備可以將最近發送的PUSCH或者PUCCH訊號作為該第一上行訊號。
例如,第一預設關係指示為SRS資源組確定目標路損值的第一下行訊號可以是終端設備最近用於確定上行發送波束的下行訊號,則終端設備可以將最近用於確定上行發送波束的下行訊號作為第一下行訊號。
例如,第一預設關係指示為SRS資源組確定目標路損值的波束可以是終端最近用於發送PUSCH或者PUCCH的波束,或者終端最近用於接收下行訊號的波束,則終端設備可以將最近用於發送PUSCH或者PUCCH的波束,或者終端最近用於接收下行訊號的波束。
例如,第一預設關係指示為SRS資源組確定目標路損值的波束對可以為終端當前被啟動的下行波束對(例如,發送CSI-RS的波束和接收CSI-RS的波束組成的波束對),則可以將該當前被啟動的波束對作為第一波束對,其中,在當前被啟動的波束對為多個波束對時,可以從中選擇一個波束對作為第一波束對。
可選地,該第一上行訊號為SRS、PUSCH、PUCCH、PRACH, DMRS或PTRS。
可選地,第一上行訊號為SRS資源組中的一個SRS資源傳輸的SRS。
例如,網路設備可以指示所述SRS資源在該SRS資源組中的索引,該SRS資源組中的其他SRS資源都採用和該SRS資源相同的路損估計。
可選地,第一上行訊號為最近接收到的SRS資源指示訊息(SRS Resource Information,SRI)所指示的SRS資源上傳輸的SRS。
具體地,終端設備在接收所述SRI之前,可以在包含所述SRI所指示的SRS資源在內的一個SRS資源集合(可以為本申請實施例提到的資源組)上傳輸SRS訊號,每個SRS資源可選地可以採用一個波束傳輸。所述SRI一般通過調度上行資料傳輸或調度上行控制訊息傳輸的DCI指示給終端設備。例如,可以通過觸發所述非週期SRS的DCI指示給終端。
可選地,第一下行訊號為CSI-RS、同步訊號、同步訊號塊、TRS、PTRS、PDSCH、PDCCH或DMRS。
例如,網路設備可以通過高階訊號預先配置多個CSI-RS資源,再指示其中的一個CSI-RS資源的索引用於下行路損估計。
例如,網路設備可以發送多個同步訊號塊,並指示其中用於下行路損估計的同步訊號塊的時間索引,從而終端設備可以基於所述索引對應的同步訊號塊中的同步訊號或者所述同步訊號塊中的PBCH的DMRS進行下行路損估計。
可選地,該第一波束可以是上行訊號的發送波束或者下行訊號的接收波束。
可選地,該第一波束對是一個訊號的發送波束和接收波束組成的一對波束。
為了便於理解,以下將結合幾種實施例中,描述如何進行目標路損值的計算。
在一種實現方式中,將計算第一上行訊號的發送功率時使用的路損值,確定為目標路損值。
例如,在第一上行訊號為最近發送PUCCH時,可以將該計算該PUCCH的發送功率時所使用的路損值,確定為該目標路損值。
例如,在第一上行訊號為SRS資源組中的一個SRS資源傳輸的SRS時,可以為該一個SRS資源計算路損值,並將計算的路損值作為SRS資源組中所有SRS資源對應的路損值。
例如,在第一上行訊號為最近接收到的SRI所指示的SRS資源上傳輸的SRS時,在終端設備接收到該SRI時,可以確定在該SRI所指示的SRS資源上發送SRS時所採用的路損值,將該路損值作為SRS資源組中所有SRS資源對應的路損值。當然,在終端設備接收到該SRI時,也可以為該SRI所指示的SRS資源重新進行路損值的計算,將計算的該路損值作為SRS資源組中所有SRS資源對應的路損值。
可選地,為SRS資源計算對應的路損值可以是在該SRS資源對應的CSI-RS資源上接收CSI-RS,並基於該CSI-RS的發送功率和接收功率計算路損值。
可選地, CSI-RS資源可以與SRS資源一一對應,或者,一個CSI-RS資源可以對應多個SRS資源。
在一種實現方式中,對第一下行訊號進行路損估計,得到目標路損值。
具體地說,根據第一下行訊號的接收功率和發送功率,估計得到路損值;將該估計得到的路損值,確定為目標路損值。
例如,接收功率為P1,發送功率為P2,則路損值表示為PL=P1/P2。路損估計值通常用dB表示,即PL(dB)=10*lg(P1/P2) (dB)。
可選地,第一下行訊號的發送功率由網路設備可以預先通過下行訊號通知終端設備,例如在第一下行訊號為CSI-RS時,該發送功率可以包含在發送該CSI-RS的CSI-RS資源的配置訊息中通知終端設備。
在另一種實現方式中,基於第一上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相關聯的第二下行訊號,進行下行路損估計,得到目標路損值。
例如,終端設備可以基於第一上行訊號關聯的第二下行訊號進行下行路損估計。其中,終端設備基於某個下行訊號的接收波束得到第一上行訊號的發送波束,則可以將該下行訊號作為與所述上行訊號關聯的第二下行訊號。可選地,第二下行訊號的接收波束與該第一上行訊號的發送波束可以是相同的波束
例如,終端設備可以基於第一波束關聯的第一下行訊號進行下行路損估計。具體地,網路設備可以為每個波束配置相應的下行訊號來得到該波束對應的路損值,則該第一波束關聯的第二下行訊號即為配置用於得到該第一波束的路損值的下行訊號。或者,第二下行訊號為使用該第一波束作為發送波束或者接收波束的下行訊號。
例如,終端設備可以基於該第一波束對關聯的第二下行訊號進行下行路損估計。具體地,網路設備可以為每個波束對配置相應的下行訊號來得到該波束對對應的路損值。或者,所述第二下行訊號為使用該第一波束對作為發送波束和接收波束的下行訊號。
可選地,終端設備可以根據第二下行訊號的接收功率和發送功率,得到第一路損值;將第一路損值,確定為目標路損值。
例如,接收功率為P1,發送功率為P2,則路損值表示為PL=P1/P2。路損估計值通常用dB表示,即PL(dB)=10*lg(P1/P2) (dB)。
可選地,第二下行訊號的發送功率由網路設備可以預先通過下行訊號通知終端設備,例如在第二下行訊號為CSI-RS時,該發送功率可以包含在發送該CSI-RS的CSI-RS資源的配置訊息中通知終端設備。
可選地,終端設備可以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二指示訊息,第二指示訊息用於指示第一上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與第二下行訊號的關聯關係,從而終端設備可以根據該第二指示訊息,確定與第一上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相關聯的第二下行訊號。
可選地,根據第二預設關係,終端設備可以確定與第一上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相關聯的下行訊號為第二下行訊號。其中,該預設關係用於預設第一上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相關聯的下行訊號為哪些(個)下行訊號。可選地,該第二預設關係可以是出廠預配置的。
可選地,第二下行訊號為CSI-RS、同步訊號、同步訊號塊、TRS、PTRS、PDSCH、PDCCH或DMRS。
在220中,根據目標路損值,終端設備為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發送功率。
可選地,終端設備為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相同的發送功率。
應理解,如果每個SRS資源採用的發送功率是相同的,則可以一個SRS資源組只確定一個發送功率,不一定要給每個資源確定一個發送功率。
可選地,可以根據公式Pt = min{Pmax,a*PL+b} (dB)計算發送功率。
其中,Pt為所述發送功率,Pmax為上行允許的最大發送功率,PL為路損估計值(dB為單位),a為路損補償因數,通常由網路側指示給終端,b代表其他功率控制參數。
可選地,目標路損值為上行路損值,終端設備可以直接將下行路損估計作為上行路損值,或者基於下行路損估計通過一些運算得到上行路損值。
可選地,目標路損值為下行路損值,根據下行路損值,估計得到上行路損值;根據上行路損值,確定目標發送功率。
可選地,網路設備可以預先配置路損偏移值,終端根據下行路損估計值和所述路損偏移值得到上行路損估計值,從而計算發送功率。
例如,PL_UL = PL_DL + k,其中PL_UL為上行路損估計值,PL_DL為上行路損估計值,k為網路側配置的路損偏移值。
在230中,按照目標發送功率,在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上,向網路設備發送SRS。
可選地,終端設備可以按照目標發送功率,在SRS資源組中的不同SRS資源上,採用不同的發送波束,分別向網路設備發送SRS,從而網路設備可以利用相同的接收波束分別在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上接收SRS,基於多個SRS資源上的接收訊號強度選擇至少一個SRS資源指示給終端設備,從而終端設備可以採用該SRS資源對應的波束傳輸資料。
可選地,終端設備可以按照目標發送功率,在SRS資源組中的不同SRS資源上,採用相同的發送波束,分別向網路設備發送SRS,從而,網路設備基於不同接收波束接收多個SRS資源上的SRS訊號,根據接收訊號強度選擇用於接收資料的接收波束。
因此,在本申請實施例中,終端設備根據SRS資源組對應的第一上行訊號、第一下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路損值;根據所述目標路損值,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發送功率,從而可以選擇合理的發送功率進行SRS的發送。
圖3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終端設備300的示意性框圖。如圖3所示,該終端設備300包括處理單元310和通訊單元320。
所述處理單元310用於:根據探測參考訊號SRS資源組對應的第一上行訊號、第一下行訊號、第一波束或第一波束對,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路損值;根據所述目標路損值,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發送功率;
所述通訊單元320用於:按照所述目標發送功率,在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上,向網路設備發送SRS。
可選地,所述處理單元310進一步用於:
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相同的目標路損值。
可選地,所述處理單元310進一步用於:
根據相同的所述第一上行訊號、所述第一下行訊號、所述第一波束或所述第一波束對,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所述目標路損值。
可選地,所述處理單元310進一步用於:
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相同的目標發送功率。
可選地,所述通訊單元320進一步用於:
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的第一指示訊息,所述第一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SRS資源組對應的所述第一上行訊號、所述第一下行訊號、所述第一波束或所述第一波束對,或用於指示承載所述第一上行訊號的資源、承載所述第一下行訊號的資源或利用所述第一波束或所述第一波束對進行訊號接收或發送的資源。
可選地,所述處理單元310進一步用於:
根據第一預設關係,確定所述SRS資源組對應的所述第一上行訊號、所述第一下行訊號、所述第一波束或所述第一波束對。
可選地,所述第一上行訊號為SRS、物理上行共用通道PUSCH、物理上行控制通道PUCCH、物理隨機接入通道PRACH,解調參考訊號DMRS或相位跟蹤參考訊號PTRS。
可選地,所述上行訊號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一個SRS資源傳輸的SRS;或,
所述上行訊號為最近接收到的SRS資源指示訊息所指示的SRS資源上傳輸的SRS。
可選地,所述處理單元310進一步用於:
將計算所述第一上行訊號的發送功率時使用的路損值,確定為所述目標路損值。
可選地,所述處理單元310進一步用於:
基於所述第一上行訊號、所述第一波束或所述第一波束對相關聯的第二下行訊號,進行下行路損估計,得到所述目標路損值。
可選地,所述通訊單元320進一步用於:
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二指示訊息,所述第二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上行訊號、所述第一波束或所述第一波束對,與所述第二下行訊號的關聯關係。
可選地,所述處理單元310進一步用於:
根據第二預設關係,確定與所述第一上行訊號、所述第一波束或所述第一波束對相關聯的下行訊號為所述第二下行訊號。
可選地,所述處理單元310進一步用於:
根據所述第二下行訊號的接收功率和發送功率,得到第一路損值;
將所述第一路損值,確定為所述目標路損值。
可選地,所述第一下行訊號為CSI-RS、同步訊號、同步訊號塊、時頻同步參考訊號TRS、相位跟蹤參考訊號PTRS、PDSCH、PDCCH或DMRS。
可選地,所述處理單元310進一步用於:
根據所述第一下行訊號的接收功率和發送功率,得到第二路損值;
將所述第二路損值,確定為所述目標路損值。
可選地,所述處理單元310進一步用於:
根據所述下行路損值,估計得到上行路損值;
根據所述上行路損值,確定所述目標發送功率。
可選地,所述通訊單元320進一步用於:
按照所述目標發送功率,在所述SRS資源組中的不同SRS資源上,採用不同的發送波束,分別向所述網路設備發送SRS。
可選地,所述SRS資源組為用於上行波束管理的SRS資源組。
可選地,所述SRS資源組用於承載一個非週期SRS觸發訊號觸發的一組非週期SRS傳輸;或,所述SRS資源組用於承載一個持續性SRS啟動訊號啟動的一組持續性SRS傳輸。
應理解,該終端設備300可以執行圖2所示的方法中終端設備執行的相應操作,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圖4是本申請實施例的系統晶片400的一個示意性結構圖。圖4的系統晶片400包括輸入介面401、輸出介面402、所述處理器403以及記憶體404之間可以通過內部通訊連接線路相連,所述處理器403用於執行所述記憶體404中的代碼。
可選地,當所述代碼被執行時,所述處理器403實現方法實施例中由終端設備執行的方法。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圖5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通訊設備500的示意性框圖。如圖5所示,該通訊設備500包括處理器510和記憶體520。其中,該記憶體520可以存儲有程式代碼,該處理器510可以執行該記憶體520中存儲的程式代碼。
可選地,如圖5所示,該通訊設備500可以包括收發器530,處理器510可以控制收發器530對外通訊。
可選地,該處理器510可以調用記憶體520中存儲的程式代碼,執行方法實施例中的終端設備的相應操作,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應理解,本申請實施例的處理器可能是一種積體電路晶片,具有訊號的處理能力。在實現過程中,上述方法實施例的各步驟可以通過處理器中的硬體的集成邏輯電路或者軟體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處理器可以是通用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專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現成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分立門或者電晶體邏輯器件、分立硬體元件。可以實現或者執行本申請實施例中的公開的各方法、步驟及邏輯框圖。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或者該處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規的處理器等。結合本申請實施例所公開的方法的步驟可以直接體現為硬體解碼處理器執行完成,或者用解碼處理器中的硬體及軟體模組組合執行完成。軟體模組可以位於隨機記憶體,快閃記憶體、唯讀記憶體,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或者電子抹除式可程式設計記憶體、寄存器等本領域成熟的儲存媒介中。該儲存媒介位元元於記憶體,處理器讀取記憶體中的訊息,結合其硬體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驟。
可以理解,本申請實施例中的記憶體可以是易失性記憶體或非揮發性記憶體,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揮發性記憶體兩者。其中,非揮發性記憶體可以是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rasable PROM,EPROM)、電可擦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快閃記憶體。易失性記憶體可以是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快取記憶體。通過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說明,許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tatic RAM,S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ynamic RAM,DRAM)、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ynchronous DRAM,SDRAM)、雙倍數據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強型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連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記憶體匯流排隨機存取記憶體(Direct Rambus RAM,DR RAM)。應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統和方法的記憶體旨在包括但不限於這些和任意其它適合類型的記憶體。
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意識到,結合本文中所公開的實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單元及演算法步驟,能夠以電子硬體、或者電腦軟體和電子硬體的結合來實現。這些功能究竟以硬體還是軟體方式來執行,取決於技術方案的特定應用和設計約束條件。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對每個特定的應用來使用不同方法來實現所描述的功能,但是這種實現不應認為超出本申請的範圍。
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瞭解到,為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系統、裝置和單元的具體工作過程,可以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統、裝置和方法,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多個單元或元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徵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訊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介面,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訊連接,可以是電性,機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實體單元,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佈到多個網路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請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軟體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並作為獨立的產品銷售或使用時,可以存儲在一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介中。基於這樣的理解,本申請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或者該技術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軟體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電腦軟體產品存儲在一個儲存媒介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電腦設備(可以是個人電腦,伺服器,或者網路設備等)執行本申請各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儲存媒介包括:U盤、移動硬碟、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碟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式代碼的媒介。
以上所述,僅為本申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申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申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申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申請的保護範圍應所述以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准。
100‧‧‧系統110‧‧‧網路設備120‧‧‧終端設備200‧‧‧方法210、220、230‧‧‧步驟300‧‧‧終端設備310‧‧‧處理單元320‧‧‧通訊單元400‧‧‧系統晶片401‧‧‧輸入介面402‧‧‧輸出介面403‧‧‧處理器404‧‧‧記憶體500‧‧‧通訊設備510‧‧‧處理器520‧‧‧記憶體530‧‧‧收發器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圖式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圖式僅僅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圖式獲得其他的圖式。 圖1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系統的示意性圖。 圖2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 圖3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終端設備的示意性框圖。 圖4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系統晶片的示意性框圖。 圖5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通訊設備的示意性框圖。
200‧‧‧方法
210、220、230‧‧‧步驟

Claims (9)

  1. 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其中,包括:接收網路設備的第一指示訊息,所述第一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探測參考訊號SRS資源組對應的第一下行訊號,其中,所述SRS資源組為用於上行波束管理的SRS資源組並包含多個SRS資源;根據所述SRS資源組對應的相同的第一下行訊號,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多個SRS資源,確定相同的目標路損值;根據所述目標路損值,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發送功率;以及按照所述目標發送功率,在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上,向網路設備發送SRS。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發送功率,包括: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多個SRS資源確定相同的目標發送功率。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根據探測參考訊號SRS資源組對應的相同的第一下行訊號,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多個SRS資源,確定相同的目標路損值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根據第一預設關係,確定所述SRS資源組對應的所述第一下行訊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下行訊號為CSI-RS、同步訊號、同步訊號塊、時頻同步參考訊號TRS、相位跟蹤參考訊號PTRS、物理下行共用通道PDSCH、物理下行控制通道PDCCH或DMRS。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據SRS資源組對應的相同的第一下行訊號,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多個SRS資源,確定相同的目標路損值,包括:根據所述第一下行訊號的接收功率和發送功率,得到第二路損值;以及將所述第二路損值,確定為所述目標路損值。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目標路損值為下行路損值,所述根據所述目標路損值,為所述SRS資源組中的SRS資源,確定目標發送功率,包括:根據所述下行路損值,估計得到上行路損值;以及根據所述上行路損值,確定所述目標發送功率。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SRS資源組為用於上行波束管理的SRS資源組。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SRS資源組用於承載一個非週期SRS觸發訊號觸發的一組非週期SRS傳輸;或,所述SRS資源組用於承載一個持續性SRS啟動訊號啟動的一組持續性SRS傳輸。
  9. 一種終端設備,其中,包括處理器、記憶體和收發器,所述處理器、所述記憶體和所述收發器之間通過內部連接通路互相通訊,傳遞控制和/或資料訊號,使得所述終端設備執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
TW107114994A 2017-05-27 2018-05-03 無線通訊方法和設備 TWI7714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86305 WO2018218415A1 (zh) 2017-05-27 2017-05-27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PCT/CN2017/086305 2017-05-27
CNPCT/CN2017/086305 2017-05-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2270A TW201902270A (zh) 2019-01-01
TWI771413B true TWI771413B (zh) 2022-07-21

Family

ID=64454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4994A TWI771413B (zh) 2017-05-27 2018-05-03 無線通訊方法和設備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2) US11140638B2 (zh)
EP (1) EP3637873A4 (zh)
JP (1) JP7091370B2 (zh)
KR (3) KR102331610B1 (zh)
CN (2) CN110612750A (zh)
AU (1) AU2017416807B2 (zh)
BR (1) BR112019024799A2 (zh)
CA (1) CA3064628C (zh)
IL (1) IL270621B2 (zh)
MX (1) MX2019014152A (zh)
PH (1) PH12019502632A1 (zh)
RU (1) RU2735860C1 (zh)
TW (1) TWI771413B (zh)
WO (1) WO2018218415A1 (zh)
ZA (1) ZA2019083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32855A1 (en) * 2017-08-11 2019-02-14 Intel IP Corporation CONTROL SIGNALING FOR SURFACE REFERENCE SIGNAL (SRS)
CN108111278B (zh) 2017-08-11 2020-09-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US11259252B2 (en) 2018-07-20 2022-0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design for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CN110913483B (zh) * 2018-09-18 2022-06-2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64273B (zh) * 2019-01-18 2023-01-1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基于码本传输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的指示方法及设备
EP3925316A4 (en) * 2019-02-15 2022-03-16 ZTE Corporation INDICATION OF POWER CONTROL PARAMETERS
CN111867029B (zh) * 2019-04-29 2023-05-0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上行开环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US10856236B1 (en) * 2019-05-20 2020-1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llback procedures when the path loss or spatial transmit quasi-collocation (QCL) reference from neighboring cells is failing for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SRS) for positioning
CN112491515A (zh) * 2019-09-12 2021-03-1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探测参考信号传输的方法、相关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EP3840450B1 (en) * 2019-12-20 2022-12-14 Commissariat à l'énergie atomique et aux énergies alternatives Joint beam selection and resource partitioning in a mm-wave network
CN115150026B (zh) * 2021-03-31 2024-04-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5643134A (zh) * 2021-07-18 2023-01-24 上海推络通信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30256B2 (en) 2006-12-05 2014-0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backhaul utilization during base station handoff in wireless networks
US8437792B2 (en) 2007-02-14 2013-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LTE
US7986959B2 (en) * 2007-02-14 2011-07-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amble based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LTE
EP2316240B1 (en) 2008-08-08 2013-01-16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 of a mobile station
AR075865A1 (es) 2009-03-17 2011-05-0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Metodo y aparato para control de potencia de transmision de senal de referencia de sonido (srs)
GB2472597B (en) * 2009-08-11 2012-05-16 Ubiquisys Ltd Power setting
CN102858147A (zh) * 2011-06-30 2013-01-02 王捷 电磁吸取贴片头
JP5927802B2 (ja) * 2011-08-02 2016-06-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2291811B (zh) * 2011-08-11 2013-11-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2938930B (zh) * 2011-08-16 2015-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CoMP系统中上行功率控制的补偿方法及基站、用户设备
CN106413067B (zh) * 2011-08-18 2019-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209470B (zh) * 2012-01-13 2018-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
WO2013141505A1 (ko) * 2012-03-17 2013-09-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운딩 참조 신호의 송신 전력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2013236289A (ja) 2012-05-10 2013-11-21 Sharp Corp 端末、基地局、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KR101589911B1 (ko) * 2012-08-03 2016-02-18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랜덤 액세스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9596065B2 (en) * 2012-10-24 2017-03-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SRS transmission for MIMO operation in LTE-A
CN103036663B (zh) 2012-12-06 2015-09-09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中分配srs资源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US9210670B2 (en) 2013-03-18 2015-12-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daptively configured TDD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5359594B (zh) * 2013-07-12 2019-09-27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WO2015034300A1 (en) * 2013-09-04 2015-03-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power headroom repor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70230913A1 (en) * 2014-08-07 2017-08-1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9923371B1 (en) 2014-08-13 2018-03-20 Rosendin Electric, Inc. Shared resource system
CN116155324A (zh) * 2017-01-04 2023-05-23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多输入多输出无线系统的探测参考信号功率控制
US10560851B2 (en) * 2017-01-13 2020-02-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beam management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
CN108365930B (zh) * 2017-01-26 2021-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测量参考信号的功率控制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AU2017415762A1 (en) 2017-05-26 2019-12-1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網路文獻 CATT: "SRS Power Control In Multi-Beam Configuration", 3GPP 2017/05/06 , 3GPP R1-1707531,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89, Hangzhou, China, May 15th–19th , 2017; *
網路文獻 Huawei, HiSilicon: "UL beam management", 3GPP 2017/05/06 , 3GPP R1-1706925,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89, Hangzhou, China, May 15th–19th , 2017 *
網路文獻 OPPO, Xinwei, Xiaomi, Coolpad, Spreadtrum, Nokia, ASB, CATT, China Telecom, Intel, Samsung, MediaTek, CATR, DoCoMo, Ericsson, Huawei, HiSilicon: " WF on aperiodic SRS for UL beam management", 3GPP 2017/05/18 , 3GPP R1-1709554,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89, Hangzhou, China, May 15th–19th , 201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07060A1 (en) 2021-01-07
KR20210147089A (ko) 2021-12-06
KR20200009014A (ko) 2020-01-29
AU2017416807A1 (en) 2019-12-12
CN111132294B (zh) 2021-03-09
CA3064628C (en) 2022-05-24
CN111132294A (zh) 2020-05-08
RU2735860C1 (ru) 2020-11-09
WO2018218415A1 (zh) 2018-12-06
IL270621B2 (en) 2023-09-01
PH12019502632A1 (en) 2020-06-08
BR112019024799A2 (pt) 2020-06-09
ZA201908317B (en) 2021-04-28
JP7091370B2 (ja) 2022-06-27
KR102423365B1 (ko) 2022-07-21
KR102331610B1 (ko) 2021-12-01
US20220015042A1 (en) 2022-01-13
US11140638B2 (en) 2021-10-05
US11805487B2 (en) 2023-10-31
MX2019014152A (es) 2020-02-07
KR20220103207A (ko) 2022-07-21
IL270621B1 (en) 2023-05-01
IL270621A (zh) 2019-12-31
EP3637873A1 (en) 2020-04-15
TW201902270A (zh) 2019-01-01
AU2017416807B2 (en) 2022-09-08
CA3064628A1 (en) 2018-12-06
EP3637873A4 (en) 2020-05-20
JP2020522160A (ja) 2020-07-27
CN110612750A (zh) 2019-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71413B (zh) 無線通訊方法和設備
TWI779114B (zh) 無線通訊方法和設備
US11425663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0574455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19024101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KR20230010849A (ko)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단말기
US11129114B2 (en) Method for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