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0942B - 呼吸支持的方法及相關裝置 - Google Patents

呼吸支持的方法及相關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0942B
TWI770942B TW110113728A TW110113728A TWI770942B TW I770942 B TWI770942 B TW I770942B TW 110113728 A TW110113728 A TW 110113728A TW 110113728 A TW110113728 A TW 110113728A TW I770942 B TWI770942 B TW I77094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rm
regulator
gas
check valve
mas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3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40098A (zh
Inventor
正綸 林
Original Assignee
正綸 林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正綸 林 filed Critical 正綸 林
Publication of TW202140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0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09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094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20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o medical respiratory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61M16/0666Nasal cannulas or tubing
    • A61M16/0672Nasal cannula assemblies for oxygen therap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0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57Pump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57Pumps therefor
    • A61M16/0063Compres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1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naesthetis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005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with O2 features or with parameter measurement
    • A61M16/101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with O2 features or with parameter measurement using an oxygen concentrat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05Filters
    • A61M16/106Filters in a path
    • A61M16/1065Filters in a path in the expiratory pa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2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by mixing different g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20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o medical respiratory devices
    • A61M16/201Controlled val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20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o medical respiratory devices
    • A61M16/208Non-controlled one-way valves, e.g. exhalation, check, pop-off non-rebreathing val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57Pumps therefor
    • A61M16/0078Breathing ba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0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 A61M2016/00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with a flowmet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5Communication
    • A61M2205/3576Communication with non implanted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s, e.g. using external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 A61M2205/3592Communication with non implanted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s, e.g. using external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using telemetric means, e.g. radio or optical transmis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5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with microprocessors or compu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5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with microprocessors or computers
    • A61M2205/502User interfaces, e.g. screens or keyboar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58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 A61M2205/583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by visual feedback
    • A61M2205/584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by visual feedback having a color co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75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with fil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75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with filters
    • A61M2205/7509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with filters for vir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82Internal energy supply devices
    • A61M2205/8206Internal energy supply devices battery-opera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30/00Measuring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61M2230/40Respiratory characteristics
    • A61M2230/43Composition of exha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30/00Measuring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61M2230/40Respiratory characteristics
    • A61M2230/43Composition of exhalation
    • A61M2230/432Composition of exhalation partial CO2 pressure (P-CO2)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呼吸支持裝置的方法及相關的呼吸支持裝置。所述方法可能包括第一步,在用戶吸入期間,僅將來自氣源的呼吸氣體傳輸到調節器的調節器腔,以及第二步,在所述用戶所述吸入期間,將來自周圍環境的環境空氣傳輸到所述調節器腔。所述第一步和所述第二步按順序進行,從而在所述第一步中將所述的呼吸氣體傳輸到所述用戶的肺部,並在所述第二步中將所述環境空氣傳輸到所述用戶的不進行氧氣交換的區域。

Description

呼吸支持的方法及相關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為用戶提供可呼吸氣體的裝置和相關方法,具體而言,係關於為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用戶提供呼吸支持的裝置和相關方法。
舉個需要呼吸支持的例子,導致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SARS-CoV-2冠狀病毒,是一種高傳染性、致命性的冠狀病毒,其死亡率可能高於流感。每個人都很容易遭受病毒的攻擊,其中有潛在疾病的老年患者風險更大。嬰兒和健康的成年人都曾死於這種好發於呼吸道的病原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致命的特徵是可能很快發生嚴重的呼吸衰竭。即使看似無症狀的患者,血氧飽和度也可能低得驚人。例如,血氧飽和度從近99%下降到85%的患者,可能視為有心肺驟停的緊急危險。也有些看似年輕健康的、沒有呼吸短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血氧飽和度在70%的範圍內。因此,這些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安全可能根本無法得到保證,應儘早接受積極的氧氣支持。
該病毒不僅攻擊患者的肺組織,也攻擊心臟、肝臟和血管內壁的內皮,並導致併發症。在患者的肺部,血漿從血管樹滲出,進入了肺泡腔,進一步阻礙了氧氣交換。這部分患者相繼陷入呼吸衰竭,對呼吸支持有抵抗力,死亡率約52%至85%。
呼吸衰竭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可能需要長時間的呼吸機支持。呼吸機是一種複雜的機器,需要深厚的醫學知識進行操作,通常用在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呼吸機可能需要每分鐘約200升到每分鐘約250升的氧氣供應。雖然有時呼吸機可能挽救生命,但也可能導致嚴重的併發症,例如肺穿孔和血流動力學的崩潰。在緊急情況下,可能需要使用鎮定劑和麻痹藥物,來防止患者因需要插管而抗拒使用呼吸機。由於患者脆弱、受損的肺很難應對強制呼吸帶來的創傷,所以絕大多數使用呼吸機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死於難治性缺氧。除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外,患有嚴重末梢器官疾病的患者,例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同樣需要有效的供氧,來保護和維持有意義的生活品質。
高頻鼻導管(HFNC)可能作為呼吸機的替代品。高頻鼻導管依靠自主呼吸,但氧氣的供應約為60-80升/分。高頻鼻導管通常用於醫院的重症監護室。
肺泡如果要實現接近100%的氧合作用水平,通常認為必須使用呼吸機或高頻鼻導管(HFNC)之一者。然而,醫院裡有時甚至連一個床位都很難得到,更不用說要接受這樣的治療,需要重症監護室的病床,這可能會導致額外的痛苦以及生命的損失。
另一種極端情況,例如職業運動員、登山運動員和需要部署在高海拔地區的軍事人員等,為了誘導紅細胞生成素的產生,可能需要在相對低氧的環境中進行訓練。促紅細胞生成素刺激骨髓產生更多的紅細胞。紅細胞數量的升高增加了血液的攜氧能力,但這個過程需要1-2個月。例如,在特殊的軍事訓練條件中,通過每天多次將士兵暴露在10%-17%的氧氣濃度範圍內長達1.5小時,來模擬這種相對缺氧的情況(週期性/間歇性低氧治療(IHT))。這種適應訓練通常需要結隊行動,需要特殊的裝備設施和部署,而裝備設施和部署可能不總是與訓練時間相匹配。倉促的部署可能意味著士兵並沒有獲得最佳的訓練環境。
高海拔疾病包括可能在高海拔發生的急性高原病(AMS)、高海拔腦水腫(HACE)和高海拔肺水腫(HAPE)。例如,當士兵得了急性高原病時,他們不僅要承受低氧環境,而且還要承受低壓環境造成的不同程度的高海拔肺水腫,由於環境的低壓力不足以對抗血管樹向外的靜水壓力,從而導致血漿滲入肺泡腔。在面對本已經很低的環境氧氣時,這種滲入進一步破壞了氧氣的交換。受影響的士兵通常不得不冒著任務目標無法完成的風險,返回到較低的海拔地區以便恢復。
因此,需要改進呼吸支持的方法以及相關裝置。這種改進的呼吸支持方法和相關裝置,例如,可能用於治療缺氧,可能避免使用呼吸機支持的需求,也可能適用於為專業目的而進行的低氧訓練,以及高原反應的治療等。
這些和其他的需求和缺點可能通過本發明揭露的方法和相關裝置滿足和克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通過研究本專利公開後,可能會認識到其他的改進和優點。
於不同面向中,該等方法可包括,在用戶吸入期間,僅將呼吸氣體從氣源傳輸到調節器的調節器腔,調節器腔與面罩的面罩腔連通,面罩用於在用戶吸入口上方進行安全保護。於不同面向中,該等方法可包括,在用戶吸入期間,將環境空氣從周圍環境傳輸到調節器腔,隨後在用戶吸入期間,將呼吸氣體從氣源和氣袋儲氣空間傳輸到調節器腔。於不同面向中,該等方法可包括順序進行以下步驟:將呼吸氣體從氣源傳輸到調節器腔、將環境空氣從周圍環境傳輸到調節器腔,從而將呼吸氣體傳輸到用戶的肺,和將環境空氣傳輸到用戶不進行氧氣交換的區域。
於不同面向中,在用戶吸入期間,僅將呼吸氣體從氣源傳輸到調節器的調節器腔的步驟中,可能包括在用戶吸入時打開止回閥。當用戶吸入時,止回閥可能被打開。於不同面向中,在用戶吸入期間,將環境空氣從周圍環境傳輸到調節器腔的步驟中,可能包括在用戶吸氣時打開防窒息閥。當用戶吸入時,防窒息閥可能被打開。用戶吸入時止回閥的打開,和用戶吸入時防窒息閥的打開,可能是順序進行的,從而僅傳輸呼吸氣體到用戶的肺,傳輸環境空氣到用戶的不進行氧氣交換的區域。環境空氣可能傳輸到面罩的面罩腔和調節器的調節器腔。
於不同面向中,例如用戶吸入期間,約有350ml的呼吸氣體進入調節器腔,隨後在用戶吸入期間,約有150ml的環境空氣進入調節器腔。於不同面向中,氣袋可能與調節器進行流體傳輸,氣袋定義了氣袋儲氣空間,氣袋儲氣空間內呼吸氣體的減少可能啟動打開防窒息閥。該等方法可包括定義氣袋儲氣空間的容積,以在呼吸氣體完全填充肺的同時,啟動打開防窒息閥。氣袋儲氣空間的容積可能根據用戶的解剖結構進行調整。
呼吸氣體可能包括氧濃度高於環境空氣的氧氣。於不同面向中,例如,呼吸氣體可能由氧氣濃縮器提供,氧氣濃縮器可能以5升/分鐘的連續流量,供應氧濃度約85%至約94%的氧氣。於不同面向中,呼吸氣體可能以5升/分鐘左右到10升/分鐘左右的連續流量提供。
本概述的呈現是為了提供對本文公開的裝置和方法的一些面向的基本理解,作為下面詳細描述的序言。因此,本概要並非意圖限定此處所揭露的裝置和方法的關鍵元件或限定其範疇。
本發明揭露一種呼吸支持裝置,該裝置包括連接在面罩上的調節器,用於在由調節器定義的調節器腔和由面罩定義的面罩腔之間進行流體傳輸。於不同面向中,面罩和調節器之間的連接是剛性的。於不同面向中,呼吸氣體從氣源進入調節器。於不同面向中,在用戶呼吸時,設置在調節器腔內的止回閥,控制進入面罩腔內的呼吸氣體的流量,和從面罩腔的流出氣體的流量。於不同面向中,一個呼吸末正壓閥(PEEP閥)可以選擇性地安裝在流出氣體的通路內,在用戶呼氣時,維持調節腔內選定的基線壓力pBL。於不同面向中,抗病原體模塊可能包含在呼吸支持裝置中,用來過濾或消毒流出氣體。抗病原體模塊的設置可能降低病原體傳播的風險,或者可能避免在用戶所在的房間中需要使用負壓空氣通風系統來控制病原體的需求。
於不同面向中,面罩可以是,例如,標準麻醉面罩,復甦面罩,或其他包含或不包含充氣墊的防漏面罩。調節器可能連接面罩的面罩管道。當調節器與麻醉面罩一起使用時,例如,調節器可能和麻醉面罩在麻醉後護理單元(PACU)中重複使用,以供患者術後的持續供氧成為可能。在麻醉後護理單元(PACU)中使用帶有調節器的麻醉面罩,通過消除在麻醉後護理單元(PACU)中需要額外面罩的需求,可能會減少成本和醫療廢物的產生。這種通過結合調節器與麻醉面罩的使用,可能比目前在麻醉後護理單元(PACU)中提供更高氧濃度的氧氣吸入。
於不同面向中,本發明所公開的呼吸支持裝置可能用於自主呼吸用戶的供氧。在這種應用中,該呼吸支持裝置可能會提供比鼻插管(氧濃度約35%)更高值(高達100%)的吸入氧,同時無創。於不同面向中,由於呼吸支持裝置是無創的,依靠用戶的自主呼吸,該呼吸支持裝置可能會提供比呼吸機更多的優勢,包括:[1]消除假如氣管導管脫落而用戶依然處在癱瘓和/或鎮靜狀態下,呼吸停止的風險;[2]消除呼吸機的依賴性,消除無法脫離機械通風的風險;[3]無需規避通過鼻甲、淋巴組織、和咽黏膜提供的空氣過濾和免疫防禦,當使用的是氣管內導管時,高風險發生氣管內導管與院內的感染;[4]減少呼吸機使用的費用和重症監護室住院的費用。於不同面向中,由於呼吸支持裝置可能是單獨使用的,使用後的處理可能有助於控制感染。
本發明揭露的呼吸支持裝置可能用於多人佔據的密閉空間且至少有一人患有傳染病的情況。例如,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中,感染者可能缺氧但無症狀。這些缺氧的人可繼續履行他們的職責,特別是當他們的缺氧得到治療時。例如,在科學或軍事任務中,每個人都有重要任務,感染的傳播導致任務失敗,呼吸支持裝置可能為每個人提供安全邊際,並提高任務成功的可能性。於不同面向中,在這種情況下,氧氣可能從液氧罐輸送,通過軟管分配到工作站,軟管允許一定的自由移動。
在本文中,用戶係定義為呼吸支持裝置的面罩所連接的人。於不同面向中,醫療保健提供者可能使用呼吸支持裝置來治療用戶,或者醫療保健提供者可能也是防止來自他人傳染的用戶。醫療保健提供者可能是例如內科醫生、內科醫生助理、護士或呼吸治療師。
在本文中,術語遠端和近端,是從醫療保健提供者用呼吸支持裝置治療用戶的角度來定義的。呼吸支持裝置的遠端部分面向用戶,呼吸支持裝置的近端部分面向保健提供者。通常,結構的遠端部分可能最接近用戶(例如患者),而結構的近端部分可能最接近治療用戶的醫療保健提供者。
本文的環境壓力pamb ,是指呼吸支持裝置周圍區域的壓力。環境壓力pamb ,例如,可能指大氣壓力、使用呼吸支持裝置的飛行器內的船體壓力、或使用呼吸支持裝置的建築物或其他結構內保持的壓力。環境壓力pamb 可能隨海拔或天氣條件而變化。除非特別說明,本文使用的壓力是表壓,即相對於環境壓力pamb 的壓力。正壓指的是壓力大於環境壓力pamb ,負壓指的是壓力小於環境壓力pamb
本文所指的電腦包括處理器,可能通過處理器可操作的接收,來執行電腦可讀指令。電腦可能是,例如單處理器電腦、多處理器電腦、多核心電腦、小型電腦、大型電腦、超級電腦、分布式電腦、個人電腦、手持式計算設備、平板電腦、智能電話和虛擬機、和可包括彼此聯網通信的多個處理器的電腦。於不同面向中,電腦可包括記憶體、螢幕、鍵盤、滑鼠、存儲設備、I/O設備等等,可操作的與網路連接。電腦可能執行多種操作系統(OS),例如Microsoft、Windows、Linux、UNIX、MAC OS X、實時操作系統(RTOS)、VxWorks、INTEGRITY、Android、iOS或者無傳統操作系統的單體式軟體單片軟件或韌體實施。本發明公開的物質組成包括非暫時性媒體,包括電腦可讀指令的非暫時性媒體,這些指令在執行時,可能導致一台或多台電腦作為本發明公開的裝置的至少一部分運行,或者實現本發明公開的方法步驟的至少一部分。
本文所指的網路,可能包括互聯網(Internet)、和其他本地到全球範圍的網路。網路可包括,例如數據存儲設備、輸入/輸出設備、路由器、數據庫、包含服務器的電腦、移動設備、無線通信設備、蜂窩網絡、光學設備、電纜和其他硬體和可操作的軟體,很容易被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研究本公開時所認識。網路可能是有線的(例如光學的、電磁的)、無線的(例如紅外(IR)、電磁的)、或有線和無線的組合,網路可能至少部分的符合多種標準(例如,藍牙FDDI、ARCNET IEEE 802.11、IEEE 802.20、IEEE 802.3、IEEE1394-1995、USB等)。
圖1A、1B和圖2圖解說明瞭示例的呼吸支持裝置10,包括以樞轉方式連接到面罩14上的調節器30。如圖所示,面罩14包括穹頂18,墊16包圍在穹頂18的周圈,面罩管道19從穹頂18延伸出來,面罩管道19定義了管道通道21。當用戶例如用戶199(見圖13)通過頭部綁帶(未顯示)與頭部綁帶掛鉤17a、17b、17c、17d,將面罩14固定到用戶上時,面罩14定義了面罩腔15,面罩腔15覆蓋住用戶的鼻子和嘴。於不同面向中,面罩14可能由麻醉面罩形成。穹頂18可能由例如剛性透明的聚合物,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共聚酯(如伊士曼Tritan®)或聚碳酸酯形成。墊16可能由柔軟的聚合物如聚氯乙烯或矽酮形成。於不同面向中,墊16可能可以充氣。如圖1B所示,周圍環境97具有環境壓力pamb
調節器30包含支臂33a、33b、33c,一般以“Y”或“T”的形式配置在同一平面上,支臂33d一般垂直於支臂33a、33b、33c形成的平面。於不同面向中,支臂33a、33b、33c、33d之間可能有其他的的方向。如圖3所示,調節器30定義了調節器腔35,支臂33a、33b、33c、33d分別定義了支臂通道38a、38b、38c、38d,用於分別與調節器腔35進行流體傳輸。如圖2、3所示,在支臂通道38a、38b、38c內,分別設置了止回閥50a、50b和防窒息閥70,用來控制調節器腔35和面罩腔15的流體傳輸。調節器30(包含支臂33a、33b、33c、33d)的至少一部分,止回閥50a、50b的至少一部分,和防窒息閥70的至少一部分,可能由合適的塑料,通過例如三維打印技術,包括其他複製技術,或可能促進生產的添加技術,包括現場生產等形成。
如圖1A所示,面罩腔15罩住用戶的嘴巴和鼻子,來保護嘴巴和鼻子,呼吸支持裝置10包括防護物31,防護物31連接在調節器30上,用來形成屏障,例如,來防禦可能對準用戶眼睛的感染性氣溶膠。需要注意的是,為了說明清楚,在其他的圖示中省略了防護物31。防護物31可能由透明材料構成,例如亞克力板等。於不同面向中,防護物31是可選和可能省略的。
如圖2所示,調節器30是以流體密封的方式,通過支臂33d和面罩管道19的連接,可旋轉的安裝在面罩管道19上,來允許調節器腔35和面罩腔15,通過支臂33d的支臂通道38d和面罩管道19的管道通道21,進行流體傳輸。例如,調節器30的支臂33d,可根據ISO標準,通過過盈配合或壓縮配合,連接在面罩14的面罩管道19上。在本實施中,支臂33d和面罩管道19是剛性的,因此調節器30是與面罩14是剛性連接。於不同面向中,調節器30與面罩14可能是軟性連接。可以考慮到的是,調節器30可能貼近面罩14進行設置,以促進面罩腔15和調節器腔35之間的流體傳輸。當調節器30連接到面罩14上時,調節器30可能以支臂33d作為軸旋轉,當面罩14固定在用戶身上時,讓支臂33a、33b、33c以相對於用戶的不同方向進行定位。面罩管道19,包括管道通道21,可能是標準尺寸和標準配置,例如ISO5361:2016規定的標準的麻醉面罩和呼吸裝置。支臂33d可能以特定的尺寸和其他配置安全連接在有標準尺寸的面罩管道19上。例如,支臂33d的尺寸可能設置為安全嵌入進面罩管道19的管道通道21內。於不同面向中,相應地,調節器30配置成適用於現有的面罩14,來形成呼吸支持裝置10的一部分。
如圖1A、1B、2所示,氣袋20安裝在調節器30的支臂33a的支臂末端34a,例如,通過氣袋管道39和支臂33a的壓縮配合,來允許氣體在由氣袋20定義的氣袋儲氣空間25和調節器30的調節器腔35之間進行流體傳輸。如圖所示,氣袋20附在氣袋管道39上,氣袋管道39定義了氣袋管道通道46,氣袋儲氣空間25通過氣袋管道通道46,與支臂通道38a進行流體傳輸。在圖1A中,氣袋20顯示為塌扁狀態22,該狀態可能在用戶吸入的後期,當呼吸氣體11(如圖3)從氣袋儲氣空間25中輸出時發生。在圖1B中,氣袋20顯示為膨脹狀態26,這種狀態可能會在用戶呼氣快結束時,當氣袋儲氣空間25充滿呼吸氣體11時發生。氣袋20可能由各種滿足流體不滲透的材料形成,諸如聚乙烯薄膜等,氣袋20可能具有顯示色24,來增強氣袋20的視覺理解效果,以允許對呼吸功能進行可視化評估。顯示色24可能是,例如安全橙色、安全紅色、安全綠色、或者其他顏色明亮的霓虹色、圖案、或顏色和圖案的組合,來幫助醫療服務提供者感知氣袋20在塌扁狀態22,膨脹狀態26,和在塌扁狀態22和膨脹狀態26之間的轉換。
舉個例子,醫療保健提供者通過觀察胸壁的偏移,並根據胸壁的偏移來評價呼吸系統的狀態,例如用戶的潮氣量和呼吸頻率。例如,如果用戶患有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肥胖,醫療保健提供者可能難以評估胸壁偏移,胸壁偏移如在很短的距離內,也可能無法評估出來。氣袋20的顯示色24可能允許醫療保健提供者通過評估氣袋20在塌扁狀態22和膨脹狀態26之間的切換時,氣袋20的過渡情況,來評估用戶的呼吸狀況。膨脹和塌扁的量,例如用來估計潮氣量。例如,在有許多用戶的病房中,氣袋20的顯示色24可能允許醫療服務提供者幾乎同時更準確地評估許多用戶呼吸的充分性。例如,某個用戶的袋膨脹-塌扁急速,可能表明呼吸困難;或者袋膨脹-塌扁異常淺,可能表明呼吸不足,則需要立即關注用戶的狀態。
如圖2、3所示,流入接口36作為支臂33a上的凸起,定義了流入通道37。管道,包括各種管道、軟管、連接頭,和其他用於傳輸呼吸氣體11的流體輸送裝置(未顯示),可能連接到流入接口36上,通過流入通道37將呼吸氣體11傳輸到調節器腔35中。於不同面向中,呼吸氣體11包括例如氧氣、或氧氣與其他氣體的組合。於不同面向中,呼吸氣體11的氧濃度可能大於環境空氣12,環境空氣12的氧濃度按體積計算約為20.95%。於不同面向中,呼吸氣體11的氧濃度範圍可能約為85%至94%。
調節器30上的傳感器接口27,定義了傳感器通道28,傳感器通道28用於調節器30與調節器腔35之間的通信。傳感器29(如圖7)可能設置在傳感器通道28內,以檢測某種屬性,例如調節器腔35內,支臂通道38d內,和/或面罩腔15內的屬性44。屬性44可能包括,例如,EtCO2(呼氣末二氧化碳,用於監測通氣充分性),FE NO(呼氣態一氧化氮,用於監測氣道炎症、肺動脈高血壓和心力衰竭)或其他代謝性氣體,例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酮、一氧化碳或核心溫度。屬性44可能包含整個呼吸週期的變化,例如,可能顯示呼吸不足,可能提示壓力損失,壓力損失可能表示呼吸暫停或面罩鬆動。
如圖2所示,防窒息閥70設置在調節器腔35內,防窒息閥70設置在支臂33c的支臂末端34c,用來控制來自周圍環境97的環境空氣12進入調節器35。
如圖所示,抗病原體模塊101設置在調節器30的支臂33b中,用於在與調節器30的調節器腔35進行流體傳輸過程中,去除流出氣體13中的病原體。此處所指的病原體,例如,可能包括病毒、細菌和真菌等病原體,以及體液和可能包含在流出氣體13中的各種有毒、惡臭或不良物質。於不同面向中,抗病原體模塊101可能省略。如圖所示,監測組件40固定在抗病原體模塊101上,用於在與調節器35進行流體傳輸中,來監測流出氣體13的屬性44。於不同面向中,監測組件40可能省略。如圖所示,氣末正壓閥90位於監測組件40的後端,在與調節器30的調節器腔35進行流體傳輸時,維持調節器腔35內選定的基線壓力pBL(當用戶呼氣時)。於不同面向中,氣末正壓閥90可能省略。在圖示實施中,流出氣體13從調節腔35經過抗病原體模塊101,再經過監測組件40,再通過氣末正壓閥90,從氣末正壓閥90排放到環境大氣中。於不同面向中,抗病原體模塊101、監測組件40、氣末正壓閥90,可相對於流出氣體13按其他的順序排列設置。抗病原體模塊101、監測組件40、氣末正壓閥90都是可選的,因此,於不同面向中可能包含也可能不包含。
基線壓力pBL 可能選定來維持最遠端氣道足夠的壓力,以防止呼氣時肺泡破裂。肺泡破裂可能通常是由於肺泡囊吸收氧氣引起的,除非肺泡擴張打開,否則不匹配的通氣灌入和分流會導致氣體交換能力喪失。在ARDS(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中,肺順應性的喪失可能需要使用氣末正壓閥90來改善氧合作用。氣末正壓閥90可能在例如5-25釐米水柱之間調整,以對應設置選定的基線壓力pBL ,此為具本領域通常知識者於研究本發明時可輕易理解。氣末正壓閥90可能通過如:美國貝克頓·狄金森公司、美國新澤西州富蘭克林湖公司、丹麥AmbuA/S公司、臺灣新北市Besmed公司等生產製造。
如圖3所示,止回閥50a配置在支臂33a的支臂通道38a內,來控制呼吸氣體11從支臂通道38a進入到調節器腔35的流動,止回閥50b配置在支臂33b的支臂通道38b內,來控制流出氣體13從調節器腔35通過支臂通道38b的流動。
如圖4A、4B所示,止回閥50a包括閥件56,可插入地放置在銷54a上,銷54a從閥座52a延伸出來,來連接閥件56和閥座52a。在本實施中,止回閥50b,包含從閥座52b延伸出來的銷54b(見圖3),結構與止回閥50a類似,因此,止回閥50b可能與止回閥50a類似運作。於不同面向中,閥座52a、52b可能由硬質塑料製成,止回閥50a、50b的閥件,如閥件56,可能由柔軟、彈性的材料製成,例如橡膠或矽酮等。需要注意的是,為了說明清楚,圖3省略了止回閥50a、50b的閥件,例如閥件56,也省略了監測組件40、氣末正壓閥90和抗病原體模塊101。
如圖所示,閥座52a包括圍繞周邊邊緣形成的止動裝置63,與相應的止動裝置(圖中未顯示)配合,來確保止回閥50a固定在支臂33a的支臂通道38a內。在本實施中,在閥座52a上的孔,例如孔58a、58b,允許氣體從閥座52a通過。如圖所示,在本實施中,止回閥50a的方向是確定的,使得閥件56的表面62位於止回閥50a的下游端61,閥座52a的表面68位於止回閥50a的上游端59。本實施中,銷54a、54b分別與閥座52a、52b向前延伸的方向一致,對應於呼吸氣體11和流出氣體13的流向。
止回閥50a可位於圖4A所示的關閉狀態51和圖4B所示的開啟狀態53。在如圖4A所示的關閉狀態下,調節器腔35(位於止回閥50a下游端61)內的調節器壓力pR 大於支臂通道38a(位於止回閥50a的上游端59)內的壓力pa ,來維持閥件56的表面64的一部分,與閥座52a的表面66的一部分的連接。在本實施中,表面64的部分,與表面66的部分的密封連接,可使得閥座52a與閥件56密封連接,從而阻止氣體流過止回閥,和經止回閥50a從下游端61(例如調節器腔35)到上游端59(例如支臂通道38a)。
在本實施中,在圖4B所示的開啟狀態53,支臂通道38a(位於止回閥50a的上游端59)內的壓力pa 大於調節器腔35(位於止回閥50a的下游端61)內的的調節器壓力pR ,來彎曲閥件56的表面64的一部分,與閥座52a的表面66的一部分形成空間關係。在開啟狀態53下,當表面64的部分與表面66的部分形成空間關係時,如圖4B中的箭頭67a、67b所示,呼吸氣體11可能從上游端59(例如支臂通道38a),經過閥座52a的孔(例如孔58a、58b),經過閥件56的表面64的部分與閥座52a的表面66的部分之間的間隙57,通過止回閥50a,到下游端61(例如調節器腔35)。
如圖1B、2、3、5A、5B、5C所示,防窒息閥70配置在支臂33c的支臂通道38c內,來控制環境空氣12從周圍環境97通過支臂通道38c進入調節器腔35的流動。如圖5A、5B、5C所示,防窒息閥70包括閥件76,通過閥件支臂89插入且安全地連接在支臂制動裝置74,使得閥件76安裝在閥座72上,支臂制動裝置74在閥座72的外圍。在本實施中,閥件支臂89與閥件76在結構上是一致的,閥件支臂89通常沿閥件76表面84的徑向向外延伸,順著表面84的圓周外圍部分。在本實施中,閥件支臂89從閥件76上懸臂出來。於不同面向中,閥座72的表面86可能略微凹陷,來加強閥件76的懸臂作用。閥座72可能由硬質塑料製成,閥件76可能由橡膠或矽酮等柔性材料製成。
如圖所示,閥座72包含止動裝置83(止動裝置83沿著外圈的至少一部分),與相應的止動裝置(圖中未顯示)配合,在支臂通道38c內,固定防窒息閥70在支臂33c上。在本實施中,閥座72中形成的孔78a、78b、78c、78d,允許氣體通過閥座72。如圖所示,防窒息閥70方向是確定的,這樣閥件86的表面82是在防窒息閥70的下游端81(例如調節器腔35),閥座72的表面88位於防窒息閥70的上游端79(例如周圍環境97)。
防窒息閥70可通過操作定位在如圖5B所示的關閉狀態71和圖5C所示開啟狀態73。如圖所示,在關閉狀態71中,調節器腔35(位於防窒息閥70下游端81)內的調節器壓力pR 大於周圍環境97(位於防窒息閥70的上游端79)的大氣壓力pamb ,來保持閥件76的表面84的部分偏向連接閥座72的表面86的一部分。在關閉狀態71中,表面84的部分與表面86的部分的密封配合,使閥件76與閥座72密封配合,從而阻止氣體流經防窒息閥70,從下游端81傳輸到上游端79。
如圖5C所示的開啟狀態73,環境壓力pamb (防窒息閥70的上游端79)大於調節器腔35(防窒息閥70的下游端81)內的調節器壓力pR ,來彎曲閥件76(閥件76從閥件支臂89懸出)的表面84的一部分,與閥座72的表面86的一部分形成空間關係。當在開啟狀態73下,表面84的一部分與表面86的一部分形成空間關係,如圖5C的箭頭87a、87b、87c所示,環境空氣12可能從上游端79(例如周圍環境97),通過流經位於閥座72的孔78a、78b、78c、78d,和通過介於閥件76的表面84的部分和閥座72的表面86的部分之間的間隙77,通過防窒息閥70,到下游端81(例如調節器腔35)。
圖6A、6B、6C圖解說明瞭抗病原體模塊101的過濾器120a、120b的實施,可能可選擇性地包含在呼吸支持裝置10中。如圖所示,抗病原體模塊101具有圓柱形的主體110,其頸部112設計成可安全地插入安裝在支臂通道38b內,支臂通道38b位於支臂33b的支臂末端34b。如圖6A、6B所示,抗病原體模塊101定義了腔125,過濾器120a位於腔125內。在本實施中,流出流體13流經過濾器120a,在將流出氣體13排放到周圍環境之前,過濾器120a將流出氣體13中的病原體去除。
如圖6A、6B所示,過濾器120a為一個整體結構。於不同面向中,過濾器120a可能包括任何一種可用的抗菌過濾器,例如,微孔疏水膜(如來自Pall過濾器)或熔體吹製聚乙烯纖維。於不同面向中,過濾器120a可能包括活性碳。於不同面向中,過濾器120a可能包括各種材料的組合。例如,位於腔125內的過濾器120a的長度123可能選配,來使得抗病原體模塊101符合HEPA標準。
於不同面向中,過濾器120a可能用溶液116處理,當流出氣體13通過過濾器120a時,增強對病原體的去除。溶液116可能具有多種抗病原體的特性,普通情況下可流動。溶液116可能包括例如過氧化氫。如圖6B所示,溶液116儲存在溶液池135中,與過濾器120a連接,流向過濾器120a。通過主體110定義的溶液池135,在溶液池135和過濾器120a之間可有一個或多個孔(未顯示),用於控制溶液116從溶液池135傳輸到過濾器120a,例如,通過毛細管作用、通過擴散作用、或同時通過毛細管作用和擴散作用。於不同面向中,溶液116可能直接應用於過濾器120a。由於抗病原體模塊101位於止回閥50b的下游,用戶可能很少或根本不會接觸到溶液116,包括可能來自溶液116散發的氣體。
如圖6C所示,過濾器120b可能替代過濾器120a,包含在抗病原體模塊101中。在圖6C的示例性實施中,如圖6C所示,過濾器120b包括膜140a、140b、140c、140d、140e、140f、140g,膜之間的空間關係定義了間隙142a、142b、142c、142d、142e、142f。於不同面向中,過濾器120b可能包括更多或更少的膜,因此,會有更多或更少的間隙。溶液116可能從溶液池135傳輸到膜140a、140b、140c、140d、140e、140f、140g上。間隙142a、142b、142c、142d、142e、142f可能含有溶液116散發的氣體,當流出氣體13流經間隙142a、142b、142c、142d、142e、142f時,這些氣體可能增強對流出氣體13中的病原體的清除。於不同面向中,抗病原體模塊101可能包括,例如,過濾器120a、120b的組合。
圖7繪示監測組件40與支臂通道38b(支臂33b內)可操作性的通信。當流出氣體13流經支臂通道38b時,監控組件的檢測器41可操作地檢測流出氣體13的屬性44。將檢測器41放置在止回閥50b的下游,特別是當採樣時間設定在呼氣流量或壓力峰值時,可能會獲得屬性44的測量值(在屬性44沒有被呼吸氣體11稀釋的情況下)。對屬性44的測量和分析可能得到有用的信息,例如根據呼氣的力隨時間變化的鐘形曲線計算出潮氣量、呼吸頻率、核心體溫等。屬性44的變化,可警示醫療保健提供者關於用戶狀態的變化。
檢測器41與控制器43可進行操作通信,來允許控制器43通過檢測器41,控制對流出氣體13的屬性44的檢測,並將數據42(流出氣體13的屬性44的數據)從檢測器41傳輸到控制器43。通信接口47通過網路48與電腦49通信。例如,控制器43與通信接口47通信,通過通信接口47,來進行數據42(流出氣體13的指示的屬性44數據)和電腦49之間的通信。電腦49,例如可能與通信接口47和控制器43進行通信,來控制通信接口47、控制器43和檢測器41的運行。圖7還包括傳感器29,傳感器29可能通過523與電腦49進行通信。於不同面向中,傳感器29可能通過網路路23與通信接口47通信,然後通過網絡48與電腦49進行通信。
控制器43可能包括微處理器、計時器、存儲器、A/D轉換器等等,此為具本領域通常知識者於研究本發明時可輕易理解。通信接口47可能是通過網絡48與電腦49進行的無線的、有線的、或同時無線和有線通信的方式,此為具本領域通常知識者於研究本發明時可輕易理解。監測組件40與電源(未顯示)通信,該電源可能是市電或電池,電源可能包括在監測組件40中。於不同面向中,監測組件40可能包括殼體以及各種耦合器、連接器、開關、輸入或輸出接口、電氣通道等,此為具本領域通常知識者於研究本發明時可輕易理解。
圖9、10、11圖解說明瞭示例性的呼吸支持裝置200,包括固定在面罩214上的調節器230。如圖所示,面罩214包含外圍由墊216包圍的穹頂218,面罩管道219從穹頂218延伸出來,面罩管道219定義了管道通道221。當安裝在用戶身上時,面罩214覆蓋在用戶的鼻子和嘴巴上,面罩214定義了面罩腔215。
在圖示的實施中,調節器230包括支臂233a、233b、233c,通常以“Y”或“T”的形式配置在同一平面,支臂233d通常垂直於支臂233a、233b、233c配置的平面。如圖9所示,調節器230定義了調節器腔235,支臂233a、233b、233c、233d分別定義了與調節器235流體連通的支臂通道238a、238b、238c、238d。支臂233d可能在支臂通道238d內插入面罩管道219的一部分,或支臂233d可能插入管道通道221內,通過與面罩腔215的過盈配合,將調節器230固定到面罩214上,面罩腔215和調節器腔235可進行流體連通。
如圖10所示,氣袋220定義了氣袋儲氣空間225。如圖所示,氣袋220連接到氣袋管道243上,氣袋管道243定義了氣袋管道通道248,氣袋管道通道248與氣袋儲氣空間225可進行流體傳輸。如圖10所示,止回閥250a位於氣袋管道通道248的內部,氣袋220的對面,且靠近氣袋管道末端244。如圖11所示,氣袋管道末端244和一部分氣袋管道243可能插入到支臂233a的支臂通道238a內,來在支臂通道238a內放置止回閥250a。氣袋管道243的一部分通過過盈配合,放置在支臂通道238a內。這與示例性的呼吸治療裝置10形成對比,呼吸治療裝置10的止回閥50a配置在通道38a內,與氣袋管道39分離。當如此放置在支臂通道238a內時,止回閥250a控制呼吸氣體從流入通道237和氣袋儲氣空間225,進入調節器腔235。如圖9和10所示,呼吸氣體211可能通過流入通道237進入支臂通道238a,然後進入調節器腔235和/或進入氣袋220的氣袋儲氣空間225,通過止回閥250a。這樣,在示例性的呼吸支持裝置200中,在支臂通道238a、238b、238c內分別設置止回閥250a、250b和防窒息閥270,來控制與調節器腔235之間的流體傳輸,從而控制和面罩腔215之間的流體傳輸。如圖11所示,氣末正壓閥290在止回閥250b下游的支臂末端234b處,可能插入到支臂通道238b內,通過過盈配合進行連接。於不同面向中,氣末正壓閥290可能進一步包括監測組件和/或抗病原體模塊。於不同面向中,氣末正壓閥290可能省略。如圖9所示,在支臂233a上形成凸起的流入接口236,定義了流入通道237。
在呼吸支持裝置例如呼吸支持裝置10、200的示範性操作中,面罩,例如面罩14、214,可能固定到用戶身上,來在用戶的鼻子和嘴巴上方定義面罩腔,如面罩腔15、215,用戶從面罩腔吸入氣體和向面罩腔呼出氣體。調節器,例如調節器30、230,可能固定在面罩上,調節器可能包含氣末正壓閥,如氣末正壓閥90、290,和抗病原體模塊,如抗病原體模塊101,以及監測組件,如監測組件40。氣末正壓閥可能選擇設定調節器的調節器腔(例如調節器腔35,235)內的基線壓力pBL,從而設定用戶呼氣時,面罩室腔內和用戶的肺194內的壓力。調節器可能包括氣袋(例如氣袋20、氣袋220),氣袋定義了氣袋儲氣空間,例如氣袋儲氣空間25、225。呼吸氣體,例如呼吸氣體11、211,可能通過流入接口(例如流入接口36、236)與調節器連通。
於不同面向中,面罩、氣袋和氣末正壓閥可能作為單獨的元件提供,也可能通過過盈配合連接在一起。例如,面罩管道(如面罩管道19、219)可能與支臂(例如支臂33d、233d)連接,通過過盈配合來將面罩連接在支臂上。氣袋管道,例如氣袋管道39、243,可能與支臂33a、233a連接,通過過盈配合來將氣袋連接到支臂上。通過過盈配合,氣末正壓閥、監控組件和/或抗病原體模塊可能連接在支臂上,例如支臂33b、233b。於不同面向中,各種導軌、鍵槽、堵頭、魯爾接口等等,可能提供了面罩管道和支臂、氣袋管道和支臂、氣末正壓閥和支臂、氣源(如氣源99)和流入接頭的正確的連接方式,此為具本領域通常知識者於研究本發明時可輕易理解。
圖8A、8B、8C為呼吸支持裝置10的操作示意圖。呼吸支持裝置200的操作方式與呼吸支持裝置10相似。如圖8A、8B所示,呼吸氣體11從氣源99通過流入接口36的流入通道37流入支臂33a的支臂通道38a。氣源99可能是,例如,壓縮氣體的鋼瓶,或管道氣體。於不同面向中,氣源99可能包括氧氣濃縮器,例如使用沸石分子篩的氧氣濃縮器。氧氣濃縮器可能以5升/分鐘(LPM)的連續流量供應氧濃度為85-94%的氧氣作為呼吸氣體11,這對於70公斤的成年人的肺泡呼吸是足夠的。具有10升/分鐘的連續流量的氧氣濃縮器已經能夠採購和應用於有較高潮汐呼吸的人員。於不同面向中,氣源99可能包括氧合成器,例如使用電解或燃料電池化學結合PEM(質子交換膜)來生成氧氣的氧合成器。氣源99可能包括壓力調節器,例如,當止回閥50a處於關閉狀態51時,壓力調節器允許在支臂33a的支臂通道38a內調節壓力pa。
如圖8A、8B、8C所示,示例性的呼吸支持裝置可能在示例性第一個操作狀態92,在第二個示例性操作狀態94,和在第三個示例性的操作狀態96之間操作,分別對應第一個操作狀態92、第二個操作狀態94和第三個操作狀態96的中間狀態操作。呼吸支持裝置10在第一個操作狀態92、第二個操作狀態94和第三個操作狀態96之間,根據用戶自發的吸入和呼氣,進行轉換。例如,當用戶吸入時,呼吸支持裝置10以圖8A所示的第一個操作狀態92運行,當用戶呼氣時,呼吸支持裝置10以圖8B所示的第二個運行狀態94運行。如圖8C所示的第三個操作狀態96,防止用戶因呼吸氣體11不足而窒息,或可允許控制減少氣源99的用氣量。需要注意的是,在圖8A、8B、8C所示的典型應用中,只需根據用戶的自主呼吸,無需輔助,例如無需通過機電設備類似電磁閥等輔助,止回閥50a、50b可處於關閉狀態51或開啟狀態53,防窒息閥70可處於關閉狀態71或開啟狀態73。於不同面向中,調節器腔35內的調節器壓力pR 、支臂通道38a內的壓力pa和支臂通道38b內的壓力pb的壓力差,分別定位止回閥50a、50b在關閉狀態51和開啟狀態53。於不同面向中,調節器腔35內的調節器壓力pR 和周圍環境97的大氣壓力pamb 的壓力差,可定位防窒息閥70在關閉狀態71和開啟狀態73。因此,例如,無需電能的電源來定位止回閥50a、50b,使之相應位於關閉狀態51和開啟狀態53,和定位防窒息閥70,使之位於關閉狀態71和開啟狀態73,從而讓呼吸支持裝置10在第一操作狀態92、第二操作狀態94和第三操作狀態96之間轉化。
如圖8A所示,當用戶吸入時,呼吸支持裝置10在第一操作狀態92下運行。如圖8A所示,當處於第一操作狀態92下,來自氣源99的呼吸氣體11通過流入接口36進入支臂33a的支臂通道38a,呼吸氣體11從氣袋20的氣袋儲氣空間25進入支臂33a的支臂通道38a。在第一操作狀態94中,呼吸氣體11從氣袋儲氣空間25中導出進入到支臂通道38a,從而增加來自氣源99中的呼吸氣體11的流量,來為用戶吸入提供足夠的呼吸氣體11。當第一操作狀態92啟動時,氣袋20處於膨脹狀態26,由於第一操作狀態92期間,隨著來自氣袋儲氣空間25的呼吸氣體11的導出,當呼吸支持裝置10完成第一個操作狀態92時,氣袋20處於塌扁狀態22。
當用戶吸入時,調節器腔35內的調節器壓力pR 下降到支臂通道38a內的壓力pa 以下(例如pa >pR ),從而將止回閥50a置於開啟狀態53,調節閥腔35內的調節器壓力pR 下降到支臂通道38b內的壓力pb 以下(例如pb >pR ),從而將止回閥50b置於關閉狀態51。處於開啟狀態53的止回閥50a,允許呼吸氣體11從支臂通道38a,通過止回閥50a,進入調節器30的調節器腔35。然後呼吸氣體11從調節器腔35流向面罩14的面罩腔15,供用戶吸入。
由於止回閥50b在第一操作狀態92下處於關閉狀態51,所以沒有流體從調節器腔35,通過止回閥50b,進入支臂33b的支臂通道38b。在第一個操作狀態92下,呼吸氣體11流入調節器腔35,來維持調節器腔35內的調節器壓力pR 高於周圍環境97中的環境壓力pamb (例如pRpamb ),來使防窒息閥70處於關閉狀態71。因此,在第一操作狀態92下,沒有環境空氣12通過防窒息閥70進入調節器腔35。
如圖8B所示,當用戶呼氣時,呼吸支持裝置10處於第二操作狀態94。如圖所示,在第二操作狀態94下,由於用戶的呼氣,調節器腔35內的調節器壓力pR 大於支臂通道38b內的壓力pb (例如pR >pb ),從而將止回閥50b置於開啟狀態53,調節器腔內的調節器壓力pR 大於支臂通道內的壓力pa (例如pR >pa ),從而將止回閥50a置於關閉狀態51。
當止回閥50b處於開啟狀態53時,包含來自用戶呼出氣體的流出氣體13從面罩腔15流入調節器腔35,從調節器腔35通過止回閥50b流入支臂33b的支臂通道38b。流出氣體13從支臂通道38b流向周圍環境97。如圖所示,流出氣體13依次從支臂通道38b,經抗病原體模塊101、監測組件40和氣末正壓閥90流出。病原體可能通過抗病原體模塊101從流出氣體13中除去。監測組件40可能檢測出流出氣體13的屬性44,監測組件可能將屬性44指示的數據42傳輸給電腦49。如圖所示,流出氣體13從氣末正壓閥90排放到周圍環境97中。於不同面向中,抗病原體模塊101、監測組件40、氣末正壓閥90,可能按不同的順序設置,使得流出氣體13可能按不同的順序通過抗病原體模塊101、監測組件40、氣末正壓閥90。於不同面向中,任何或所有的抗病原體模塊101、監測組件40和氣末正壓閥90都可能省略。
在第二操作狀態94中,如圖所示,呼吸氣體11流入支臂33a的支臂通道38a,進而流入氣袋20的氣袋儲氣空間25,以補充氣袋儲氣空間25內的呼吸氣體11。在第二操作狀態94下,由於止回閥50a處於關閉狀態51,所以沒有氣體從支臂33a的支臂通道38a進入調節器腔35。氣袋20在第二操作狀態94開始時可能處於塌扁狀態22,在第二操作狀態94結束時可能處於膨脹狀態26。
在本實施中,在第二操作狀態94時,氣末正壓閥90保持調節器壓力pR 大於環境壓力pamb ,來將防窒息閥70置於關閉狀態71。因此,如圖所示,在第二操作狀態下,沒有環境空氣12通過防窒息閥70從周圍環境97進入調節器腔35。應該注意的是,當用戶呼氣時,氣末正壓閥90設置了調節器腔35內的基線壓力pBL ,基線壓力pBL 大於環境壓力pamb 。例如,基線壓力pB 可能在約5mmH2 O到約25mmH2 O的範圍內。調節器腔35內的調節器壓力pR ,和支臂通道38a、38b內的壓力pa 、pb ,分別相對於基線壓力pBL 和環境壓力pamb 可能存在波動,由於用戶的吸入和呼出,止回閥50a、50b定位在關閉狀態51和開啟狀態53。
在第三操作狀態96下,沒有足夠的呼吸氣體11來供用戶吸入全部潮氣量所需的吸入氣體。第三操作狀態96可能提供一種安全措施,防止在操作狀態92、94下當呼吸氣體11中止時造成的用戶的窒息,例如,由於人為錯誤或設備故障所引起。如圖8C所示,在第三操作狀態96,一般沒有來自氣源99的呼吸氣體11的流動,如在開啟狀態53下的止回閥50a所示(沒有呼吸氣體11)。需注意的是,在第三操作狀態96的某些實現中,可能存在流入不足的呼吸氣體11來供用戶呼吸,因此需要補充環境空氣12。如圖所示,在第三操作狀態96中,由於用戶吸入,調節器腔35內的調節器壓力pR 降低到低於環境壓力pamb (例如,pamb >pR ),從而將防窒息閥定位到開啟狀態73。如圖8C所示,防窒息閥處於開啟狀態73,來允許環境空氣12從周圍環境97進入調節器腔35,然後進入面罩14的面罩腔15供用戶吸入。如圖所示,在第三操作狀態96期間,止回閥50b處於關閉狀態51,以防止環境空氣12從調節器腔35流向支臂通道38b。於不同面向中,在第三操作狀態96期間,止回閥50a位於圖示的開啟狀態53,止回閥50a也可能處於關閉狀態51,或者止回閥50a可能在開啟狀態53和關閉狀態51之間變化。
如果呼吸氣體11的總量小於用戶的肺活量,第三操作狀態96與第一操作狀態92的組合,可能在第一操作狀態92結束時進入。在這種情況下,用戶將呼吸氣體吸入肺部194(見圖13),直到全部的可用的呼吸氣體11吸入肺部194。繼續吸入,隨後在第三操作狀態96下,將調節器腔35內的調節器壓力pR 降低到環境壓力pamb 以下,從而將防窒息閥70定位在開啟狀態73,從而為用戶提供可能除了呼吸氣體11之外的環境空氣12,環境空氣12可能會在第一操作狀態92下繼續流經止回閥50a。環境空氣12可能在接近吸入的末期吸入,使得環境空氣12填充肺194上的呼吸通道,如竇腔和支氣管以及面罩腔15,推動呼吸氣體11更深地進入肺194中。通過深入肺部194,作為呼吸氣體11的氧氣可能注入用戶體內,呼吸系統的不進行氧氣交換的區域196(見圖13)不吸收氧氣,而是被環境空氣12充滿。
以第三操作狀態96和第一操作狀態92結合為例,70公斤男性正常超期量(吸氣呼氣)約為500毫升。然而,由於大約150毫升包括口咽、鼻咽、氣管和支氣管等不進行氧氣交換的區域196不進行氧交換,如圖13所示,500毫升中只有350毫升真正到達進行氧氣交換的肺泡。如果用戶例如圖13中的用戶199吸入呼吸氣體11,第一個350ml的呼吸氣體11到達肺194的肺泡,剩餘的150ml呼吸氣體11佔據了不進行氧氣交換的區域196。額外的呼吸氣體11也可能佔據面罩腔15和調節器腔35,消耗來自氣源99的額外的75毫升到100毫升或更多的氣體,這些氣體沒有到達肺194。該示例中,在不進行氧氣交換的區域196裡的150毫升呼吸氣體11,與面罩腔15和調節器腔35裡的呼吸氣體11是浪費的,因為在不進行氧氣交換的區域196、面罩腔15和調節器腔35的呼吸氣體11對用戶沒有提供任何好處。如果呼吸氣體設置為在用戶第一吸入(如圖12),從500毫升中扣除150毫升,每次呼吸只需要交付350毫升呼吸氣體到肺194來支持用戶呼吸,而用戶吸入的剩餘氣體由環境空氣12提供。
例如,呼吸支持裝置10可能設置為當用戶吸入時,包括呼吸氣體11的第一個350毫升氣體吸入進入肺194,包括環境空氣12的剩餘150毫升吸入不進行氧氣交換的區域196。額外體積的環境空氣12可能輸送到面罩腔15和調節器腔35。這樣例如就可以保存將會佔據到不進行氧氣交換的區域196的150毫升的呼吸氣體11,和可能保存額外的100毫升呼吸氣體11,否則這些氣體至少會佔據面罩腔15和/或調節器腔35的一部分,這樣可以節省35%到50%的可能供應有限的呼吸氣體。因此,在這個例子中,可利用的呼吸氣體11能夠最大限度地用於肺194的肺泡氧氣交換,而不是浪費在放置於不進行氧氣交換的區域196、面罩腔15和調節器腔35中。
呼吸支持裝置10可與作為氣源99的氧氣濃縮器一起使用,可能用於醫院以外的環境(例如家庭或住宅環境),來滿足由於無法進入醫院護理系統而受影響的群眾的緊急和嚴峻需求。例如,一種廣泛使用的氧氣濃縮器,可以以5升/分鐘的連續流量提供氧濃度約85%至約94%的氧氣,可能為70公斤的用戶服務,提供與呼吸機或高頻鼻導管同等高濃度的臨床氧氣。
另一個例子,呼吸支持裝置10可能在登山中使用,因為登山時高原反應很常見,而器材的重量限制了呼吸氣體11能夠輸送的容量。因此,在高海拔的情況下,減少每次呼吸使用的呼吸氣體11總量約35%到50%,可能減小由部隊和登山者攜帶的氣源99的尺寸。在高海拔任務中,減少補給重量是一個高度優先的事項。在發展中國家,例如非洲和亞洲部分地區,呼吸用氣11可能是一種稀缺的商品,節約使用呼吸氣體11也可能至關重要。
圖12作為示例性方法500圖解說明瞭呼吸支持裝置10、200的第三操作狀態96與第一操作狀態92的組合。如圖12所示,在步驟501進入示例性方法500。在步驟505,當用戶吸入時,止回閥例如止回閥50a、250a被打開。
根據步驟510,在步驟505止回閥的開啟,來允許呼吸氣體(例如呼吸氣體11、211)進入調節器(例如調節器30、230)的調節器腔(例如調節器腔35、235)。然後僅呼吸氣體從調節器腔進入肺(例如用戶的肺194)。
在步驟515,當用戶吸入時,防窒息閥(如防窒息閥70、270)開啟。
根據步驟520,在步驟515時防窒息閥的開啟,可允許環境空氣(例如環境空氣12)進入調節器腔,進而進入用戶的不進行氧氣交換的區域,例如不進行氧氣交換的區域196。
示例性方法500結束於步驟531。
步驟505、510和步驟515、520依次按順序執行。首先,在步驟505和510中,只有呼吸氣體進入調節器腔,並由此進入用戶的肺。然後,在步驟515、520,環境空氣從周圍環境進入到調節器腔,然後進入到用戶的不進行氧氣交換的區域。所述面罩(例如面罩14、214)的面罩腔(例如面罩腔15、215),可能在步驟515、520的結束時,至少一部分被環境空氣填充。調節器腔也可能在步驟515、520的結束時,至少一部分被環境空氣填充。
如果想要更進一步節約呼吸氣體,或如果用戶不需要完整吸入呼吸氣體,氣袋儲氣空間可能充滿例如根據需要只需200毫升或100毫升,來提供最低限度的富氧或節約氧氣供應。例如,在逐漸斷絕用戶的富氧呼吸氣體,和使用戶返回到只呼吸環境空氣的情況下,這可能也是合適的。
於不同面向中,呼吸支持裝置可能用於通過增加血紅蛋白或紅細胞質量,以增加用戶在低氧狀態(如高海拔)下的耐力。用戶可能在不添加任何氧氣的情況下,佩戴這種設備進行最初的訓練,然後切換到一個逐漸增大的面罩,從150毫升或更高容量,來增加不進行氧氣交換的區域,直到達到目標參數。
面罩和調節器增加了足夠的不用於氧氣交換的區域,來有效地減少了到達肺泡進行氧氣交換的空氣量。例如,將功能潮氣量的總量從500毫升減少到250毫升,其效果與呼吸室內空氣時,氧氣濃度約減半的效果相同。這可能隨時隨地發生。訓練可以逐步推進,開始只有一個小的面罩,逐步到一個更大的面罩加上調節器-無氧源。最終的結果是使運動量訓練成為可能,和更容易使訓練獲得持續的效果。
為了對抗低壓環境,呼吸支持裝置可能包括對呼吸氣體進行加壓的壓縮機,使得呼吸氣體的壓力與血管系統的靜液壓力形成反梯度,因為血管系統的靜液壓力會迫使血漿進入肺泡空間,從而對氧氣交換產生不利影響。過多的血漿/組織液在臨床上引起高山肺水腫,這是一種氧氣交換減少造成的肺水腫狀態。可能採用連續或間斷的氣道正壓通氣(PAP)。呼吸氣體的壓縮,例如可能由電動馬達提供,甚至可能由登山者的腳步機械地按壓一個可位於腳下的風箱狀系統提供。一個可調節的閥門可能限制增壓的程度。呼吸氣源可能穿在衣服裡面來增加壓縮量,或者如果穿在外面,可能選擇用抗變形材料來製成以限制膨脹。
正壓通氣(PAP)治療模式可能包括在吸入接近尾聲時,增加正壓通氣,以幫助打開更多的肺泡,或作為一種省電的措施,與PEEP(呼吸機)聯合使用,這樣在吸入過程中僅需要使用正壓通氣。這種模式可能包含脈動式正壓通氣,在吸入峰值時或心臟收縮後立即釋放,以便將更多的血液從肺系統輸送回心臟,從而在舒張期間,增加心臟舒張時的靜脈回流。 前述內容及圖式揭露並描述了不同例示性實例。該等實例並非用以限制涵蓋範疇,而是為了幫助理解本發明說明書和請求項中所用語句的脈絡。摘要僅用於滿足法規要求。因此,摘要並非意圖限定此處所揭露的裝置和方法的關鍵元件或限定其範疇。依據此處所揭露內容及該等例示性實例,具本領域通常知識者可在不違背後附請求項所定義的本發明的精神及範疇下,輕易完成各種不同的改變、修飾或變化。
10、200:呼吸支持裝置 11、211:呼吸氣體 12:環境空氣 13:流出氣體 14、214:面罩 15、215:面罩腔 16、216:墊 17a、17b、17c、17d:頭部綁帶掛鉤 18、218:穹頂 19、219:面罩管道 20、220:氣袋 21、221:管道通道 22:塌扁狀態 23:網路 24:顯示色 25、225:氣袋儲氣空間 26:膨脹狀態 27:傳感器接口 28:傳感器通道 29:傳感器 30、230:調節器 31:防護物 33a、33b、33c、33d、233a、233b、233c、233d:支臂 34a、34b、34c、234a、234b、234c:支臂末端 35、235:調節器腔 36、236:流入接口 37、237:流入通道 38a、38b、38c、38d、238a、238b、238c、238d:支臂通道 39、243:氣袋管道 40:監測組件 41:檢測器 42:數據 43:控制器 44:屬性 46、248:氣袋管道通道 47:通信接口 48:網路 49:電腦 50a、50b、250a、250b:止回閥 51、71:關閉狀態 52a、52b、72:閥座 53、73:開啟狀態 54a、54b:銷 56、76:閥件 57、77:間隙 58a、58b、78a、78b、78c、78d:孔 59、79:上游端 61、81:下游端 62、64、66、68、82、84、86、88:表面 63:止動裝置 67a、67b、87a、87b、87c:箭頭 70、270:防窒息閥 74:支臂制動裝置 83:止動裝置 89:閥件支臂 90、290:氣末正壓閥 92:第一個操作狀態 94:第二個操作狀態 96:第三個操作狀態 97:周圍環境 99:氣源 101:抗病原體模塊 110:主體 112:頸部 116:溶液 120a、120b:過濾器 123:長度 125:腔 135:溶液池 140a、140b、140c、140d、140e、140f、140g:膜 142a、142b、142c、142d、142e、142f:間隙 194:肺 196:不進行氧氣交換的區域 199:用戶 244:氣袋管道末端 500:方法 501、505、510、515、520、531:步驟 Pa、Pb:壓力 PR:調節器壓力 Pamb:大氣壓力
圖1A通過透視圖圖解說明呼吸支持裝置的示例性實施;
圖1B通過另一個透視圖圖解說明圖1A示例的呼吸支持裝置;
圖2通過透視圖圖解說明圖1A示例的呼吸支持支持裝置的一部分;
圖3通過剖視透視圖圖解說明圖1A示例的呼吸支持裝置的一部分;
圖4A通過剖視側視圖圖解說明瞭圖1A示例的呼吸支持裝置的一部分,包括處於關閉狀態的止回閥;
圖4B通過側剖視圖圖解說明圖1A示例的呼吸支持裝置的一部分,包括處於開啟狀態的圖4A的止回閥;
圖5A通過俯視圖圖解說明圖1A示例的呼吸支持裝置的一部分,包括防窒息閥;
圖5B通過側剖視圖圖解說明圖1A示例的呼吸支持裝置的一部分,包括處於關閉狀態的圖5A所示的防窒息閥;
圖5C通過側剖視圖圖解說明圖1A示例的呼吸支持裝置的一部分,包括處於開啟狀態的圖5A的防窒息閥;
圖6A通過剖視透視圖圖解說明圖1A示例的呼吸支持裝置的一部分,包括設置在抗病原體模塊內的過濾器的示例性實施;
圖6B通過側面截面圖圖解說明在圖6A所示的圖1A示例的呼吸支持裝置的一部分;
圖6C通過截面側視圖圖解說明圖1A示例的呼吸支持裝置的一部分,包括設置在圖6A示例的抗病原體模塊內的過濾器的另一個示例性實施;
圖7通過原理圖圖解說明圖1A示例的呼吸支持裝置的一部分;
圖8A通過原理圖圖解說明圖1A示例的呼吸支持裝置的第一個工作狀態;
圖8B通過原理圖圖解說明圖1A示例的呼吸支持裝置的第二個工作狀態;
圖8C通過原理圖圖解說明圖1A示例的呼吸支持裝置的第三個工作狀態;
圖9通過剖視透視圖圖解說明呼吸支持裝置的第二個示例性實施;
圖10通過剖視透視圖圖解說明圖9中第二個示例性實施的呼吸支持裝置的一部分;
圖11通過爆炸透視圖圖解說明圖9第二個示例性實施的呼吸支持裝置的一部分;
圖12通過流程圖圖解說明圖1A示例的呼吸支持裝置和圖9示例的呼吸支持裝置的示例性操作;而且,
圖13圖解說明根據圖1A示例的呼吸支持裝置或圖9示例的呼吸支持裝置固定在用戶上的面罩,和用戶部分示例性的解剖學特徵。
圖示僅是示例性的,這裡選擇的圖解說明的實施方式是為了方便解釋。圖示顯示的元素,如數字、位置、關係和尺寸,構成了本文描述的不同的實施應用,同理,符合特定的力、重量、強度、流量和類似要求的尺寸和比例,在本文中進行了說明,或對於研究本發明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是容易理解的。在不同圖示中使用的地方,相同的數字指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此外,當使用術語“頂部”、“底部”、“右”、“左”、“前”、“後”、“第一”、“第二”、“內部”、“外部”和類似使用的術語,應該參照附圖中所示的實施方式方向來理解這些術語,並且利用這些術語來幫助其進行描述。在此使用的相對術語,例如大體上、大約、近似地、基本上可能表示工程設計、製造或科學公差,例如±0.1%、±1%、±2.5%、±5%或其他這樣的公差,這很容易被研究本發明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理解。
無。
10:呼吸支持裝置
14:面罩
15:面罩腔
16:墊
18:穹頂
20:氣袋
22:塌扁狀態
24:顯示色
25:氣袋儲氣空間
30:調節器
31:防護物
35:調節器腔
36:流入接口
39:氣袋管道
40:監測組件
46:氣袋管道通道
70:防窒息閥
90:氣末正壓閥
101:抗病原體模塊

Claims (21)

  1. 一種呼吸支持裝置,包括:調節器,所述調節器具有調節器腔,所述調節器腔至少一部分由第一支臂一端、第二支臂一端和第三支臂一端的接合處形成,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通常設於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支臂與所述第三支臂以某個角度設置,所述第二支臂與所述第三支臂以某個角度設置,所述第三支臂通常垂直於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所述第三支臂可以連接到面罩的面罩管道,用於所述調節器腔與所述面罩的面罩腔之間進行流體傳輸,所述面罩適用於覆蓋用戶的吸氣孔,所述面罩的所述面罩導管向外延伸,一般垂直於所述用戶的面部,所述第一支臂的第一支臂通道適用於與一氣袋之氣袋儲氣空間進行流體傳輸時插入地放置一氣袋管道,以使所述氣袋儲氣空間與所述第一支臂通道之間進行氣體傳輸;流入接口,與所述第一支臂的所述第一支臂通道進行流體傳輸,以使氣體傳輸到所述第一支臂通道中;止回閥,所述止回閥之整體係設置在所述第一支臂的所述第一支臂通道內部之中,位於所述接合處的所述氣袋管道未插入的所述第一支臂的支臂終端,來控制氣體傳輸至所述調節器腔,所述止回閥係於吸入期間允許氣體通過所述止回閥流入到所述調節器腔,及,於呼氣期間防止氣體通過所述止回閥由所述調節器腔流出;和第二止回閥,所述第二止回閥之整體係設置在所述第二支臂的第二支臂通道內部之中,位於所述接合處的所述第二支臂的支臂終端,來控制所述調節器腔與大氣環境之間的氣體傳輸,所述第二止回閥係於呼氣期間允許氣體通過所 述第二止回閥由所述調節器腔流到所述大氣環境,及,於吸入期間防止氣體通過所述第二止回閥由所述大氣環境流入到所述調節器腔。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支臂、所述第二支臂和所述第三支臂以T形配置,所述第三支臂形成所述T形配置的垂直部分。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進一步包括:防窒息閥,所述防窒息閥與所述調節器腔連通,當所述調節器壓力小於環境壓力時,允許大氣空氣流入所述調節器腔。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裝置,進一步包括:第四支臂,所述第四支臂垂直於所述第三支臂,所述第四支臂的第四臂通道的一部分形成所述調節器腔的一部分,所述防窒息閥設置在所述第四支臂通道中。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進一步包括:氣袋,所述氣袋形成氣袋儲氣空間,所述氣袋儲氣空間與所述第一支臂的所述第一支臂通道連通,所述止回閥控制流入氣體與所述氣袋儲氣空間之間至少一部分的氣體交換。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裝置,其中所述氣袋用顯示色著色,所述顯示色便於觀察所述氣袋的膨脹狀態,觀察所述氣袋的塌扁狀態,和觀察所述氣袋在所述膨脹狀態和所述塌扁狀態之間的轉換。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進一步包括:呼氣末正壓閥(PEEP閥),所述呼氣末正壓閥位於所述第二止回閥的下游,用於設置所述調節器腔內的基線壓力。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進一步包括:過濾器,所述過濾器位於所述第二止回閥的下游,用於從所述流出氣體中去除病原體。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進一步包括:檢測器,所述檢測器位所述第二止回閥的下游,用於檢測所述流出氣體的屬性。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裝置,其中所述屬性可以選擇自包括呼氣末二氧化碳(EtCO2)、酮、一氧化氮和溫度的群組。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裝置,其中與所述屬性相關的數據,可以傳送到電腦。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其中所述呼吸氣體包括:氧濃度高於大氣空氣氧濃度的氧氣。
  13. 一種呼吸支持裝置,包括:調節器,所述調節器具有調節器腔,所述調節器腔至少一部分由第一支臂一端、第二支臂一端和第三支臂一端的接合處形成,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通常設於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三支臂通常垂直於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所述第三支臂連接到面罩的面罩管道以於所述調節器腔與所述面罩的面罩腔之間傳輸氣體,所述面罩適用於覆蓋用戶的吸氣孔,所述面罩的所述面罩導管向外延伸,一般垂直於所述用戶的面部;流入接口,與所述第一支臂的所述第一支臂通道進行流體傳輸,以使氣體傳輸到所述第一支臂通道中;氣袋管道,所述氣袋管道插入所述第一支臂的第一支臂通道中,在安裝於所述氣袋管道一端的氣袋之氣袋儲氣空間與所述第一支臂通道之間進行氣流傳輸;止回閥,所述止回閥之整體係配置在所述第一支臂的所述第一支臂通道內部之中,位於所述接合處的所述氣袋管道未插入的所述第一支臂通道中,用於控制與所述調節器腔的氣體傳輸,所述止回閥係於吸入期間允許氣體通過所述止回閥流入到所述調節器腔,及,於呼氣期間防止氣體通過所述止回閥由所述調節器腔流出;和 第二止回閥,所述第二止回閥之整體係設置在所述接合處的所述第二支臂的所述第二支臂通道內部之中,來控制所述調節器腔與大氣環境之間的氣體傳輸,所述第二止回閥係於呼氣期間允許氣體通過所述第二止回閥流到所述大氣環境,及,於吸入期間防止氣體由所述大氣環境流入到所述調節器腔中。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裝置,進一步包括:防窒息閥,所述防窒息閥與所述調節器腔連通,當所述調節器壓力小於環境壓力時,允許大氣空氣流入所述調節器腔。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裝置,進一步包括:第四支臂,所述第四支臂垂直於所述第三支臂,所述第四支臂的第四臂通道的一部分形成所述調節器腔的一部分,所述防窒息閥設置在所述第四支臂通道中。
  16. 如請求項14所述之裝置,其中所述止回閥驅動至所述開啟位置,然後所述防窒息閥打開,來優先將呼吸氣體輸送到所述用戶的肺部,和優先將環境空氣輸送到所述用戶不進行氧氣交換的區域。
  17. 如請求項13所述之裝置,進一步包括:呼氣末正壓閥(PEEP閥),所述呼氣末正壓閥配置在所述第二支臂上,用於設置所述調節器腔內的基線壓力。
  18. 如請求項13所述之裝置,進一步包括:過濾器,所述過濾器位於所述第二止回閥的下游,用於從所述流出氣體中去除病原體。
  19. 如請求項13所述之裝置,進一步包括:檢測器,所述檢測器位所述第二止回閥的下游,用於檢測所述流出氣體的屬性。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裝置,其中與所述屬性相關的數據,可以通過網絡傳送到電腦。
  21. 一種將不進行氧氣交換區域最小化之呼吸支持裝置,包括: 調節器,所述調節器具有調節器腔,所述調節器腔至少一部分由第一支臂的第一支臂通道、第二支臂的第二支臂通道和第三支臂的第三支臂通道形成,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設於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三支臂通常垂直於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所述第三支臂可以連接到面罩的面罩管道,用於所述調節器腔與所述面罩的面罩腔之間進行流體傳輸,所述面罩適用於覆蓋用戶的吸氣孔,所述面罩的所述面罩導管向外延伸,一般垂直於所述用戶的面部,所述第一支臂適用於連接一氣袋之氣袋管道,用於所述氣袋之氣袋儲氣空間與所述第一支臂通道之間進行流體傳輸;流入接口,所述流入接口設置在所述第一支臂上,用於將流入氣體傳輸到所述第一支臂的所述第一支臂通道;止回閥,所述止回閥之整體係配置在所述第一支臂的所述第一支臂通道內部,於靠近其他支臂通道之處,用於控制流入氣體流入到所述調節器腔,所述止回閥係於吸入期間允許該流入氣體流入到所述調節器腔,及,於呼氣期間防止該流入氣體流入到所述調節器腔;第二止回閥,所述第二止回閥設置在所述第二支臂的所述第二支臂通道內,於靠近其他支臂通道之處,來控制流出氣體從所述調節器腔流出到大氣環境中,所述第二止回閥係於呼氣期間允許該流出氣體流出到大氣環境中,及,於吸入期間防止環境空氣流入到所述調節器腔;和第三止回閥,所述第三止回閥設置在所述調節器內,係相鄰於及位於所述調節器支臂接合之處,當經由所述第一支臂通道流入之氣體無法維持用戶吸氣流量時,所述第三止回閥係控制環境空氣之流入,及,於呼氣期間防止環境空氣流入到所述調節器腔。
TW110113728A 2020-04-17 2021-04-16 呼吸支持的方法及相關裝置 TWI7709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16851405A 2020-04-17 2020-04-17
US16/851,405 2020-04-17
US17/141,138 2021-01-04
US17/141,138 US20210322704A1 (en) 2020-04-17 2021-01-04 Methods of respiratory support and related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0098A TW202140098A (zh) 2021-11-01
TWI770942B true TWI770942B (zh) 2022-07-11

Family

ID=78081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3728A TWI770942B (zh) 2020-04-17 2021-04-16 呼吸支持的方法及相關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22704A1 (zh)
CN (1) CN113521459A (zh)
TW (1) TWI77094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84867Y (zh) * 2003-08-18 2005-03-16 崇仁科技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呼吸器装置
CN104203326A (zh) * 2012-02-27 2014-12-10 挪度环球医疗股份公司 具有peep阀的复苏装置
CN105597207A (zh) * 2011-05-23 2016-05-25 佐尔医药公司 具有通气质量反馈单元的医疗通气系统
JP2019103858A (ja) * 2014-08-20 2019-06-27 レボリューショナリー メディカル デバイシー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換気マスク
WO2020045096A1 (ja) * 2018-08-29 2020-03-0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加湿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呼吸器用加湿送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402053C (en) * 2000-03-07 2009-01-06 Gerardus Wilhelmus Lugtigheid Apparatus for administering a gas to a person or an animal
GB2500061B (en) * 2012-03-09 2018-11-28 Intersurgical Ag Connector for respiratory ducts
US9446211B2 (en) * 2013-03-14 2016-09-20 Carefusion 2200, Inc. Resuscitation device with onboard processor
WO2015054747A1 (en) * 2013-10-15 2015-04-23 Wallis Coombe Pty Ltd As Trustee For Sleuky Family Trust Improved oxygenat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84867Y (zh) * 2003-08-18 2005-03-16 崇仁科技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呼吸器装置
CN105597207A (zh) * 2011-05-23 2016-05-25 佐尔医药公司 具有通气质量反馈单元的医疗通气系统
CN104203326A (zh) * 2012-02-27 2014-12-10 挪度环球医疗股份公司 具有peep阀的复苏装置
JP2019103858A (ja) * 2014-08-20 2019-06-27 レボリューショナリー メディカル デバイシー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換気マスク
WO2020045096A1 (ja) * 2018-08-29 2020-03-0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加湿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呼吸器用加湿送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0098A (zh) 2021-11-01
CN113521459A (zh) 2021-10-22
US20210322704A1 (en) 2021-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68432B2 (ja) 患者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JP7200209B2 (ja) 換気マスク
JP2023144030A (ja) 呼吸治療システムのための通気アダプタ
US9295795B2 (en) System for providing flow-targeted ventilation synchronized to a patients breathing cycle
EP1402915B1 (en) Gas delivery mask with expiratory-, inspiratory- and dilution valves
WO2017131607A1 (en) Oxygen masks
EP3110486B1 (en) Laryngeal mask
JP2024069469A (ja) 患者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のためのプレナムチャンバ挿入部
TWI770942B (zh) 呼吸支持的方法及相關裝置
CN110681027A (zh) 一种可防止麻醉气体逸出的封闭式麻醉面罩
WO2021202972A1 (en)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niv)
Venkatesaperumal et al. Role of a Nurse in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A Conceptual Model for Clinical Practice
GB2580835A (en) Portable micro ventilation lung ventilator
CN219700761U (zh) 一种呼吸机用的外置呼吸阀和呼吸机
US20210299379A1 (en) Artificial respiration
US20210299370A1 (en) Artificial respiration
Standley et al. Equipment for inhalation of oxygen and other gassess
TWM640867U (zh) 供氧轉接發聲器
WO2024105642A1 (en) A facemask
US8181652B2 (en) Infant positive pressure tracheal device
GB2596835A (en) Microbial filtering and humidifying mask system
AU782824B2 (en) Nasal ventilation interface
Standley et al. Equipment for the inhalation of oxygen and
US20170007793A1 (en) Non-Rebreather Face Mask
pattern Examples Variable performance de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