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0855B - 裝置測試排序方法、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及其設備 - Google Patents

裝置測試排序方法、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及其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0855B
TWI770855B TW110107721A TW110107721A TWI770855B TW I770855 B TWI770855 B TW I770855B TW 110107721 A TW110107721 A TW 110107721A TW 110107721 A TW110107721 A TW 110107721A TW I770855 B TWI770855 B TW I77085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controller
data
device data
communication protoc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7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36093A (zh
Inventor
蔡欽德
劉駿宏
光輝 裴
林世勳
陳裕彥
Original Assignee
凌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凌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凌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07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0855B/zh
Priority to US17/391,951 priority patent/US1153748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08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085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36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6093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6Functional testing
    • G06F11/273Tester hardware, i.e. output processing circuits
    • G06F11/2733Test interface between tester and unit under tes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6Functional testing
    • G06F11/263Generation of test inputs, e.g. test vectors, patterns or sequences ; with adaptation of the tested hardware for testability with external tes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6Functional testing
    • G06F11/273Tester hardware, i.e. output processing circuits
    • G06F11/2736Tester hardware, i.e. output processing circuits using a dedicated service processor for te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裝置組態生成方法,應用於複數個連接埠及連接該等連接埠中的至少一連接埠的至少一外接裝置。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分別判斷該等連接埠的通訊協定類型;根據複數個裝置資料產生順序清單,其中每一裝置資料對應一通訊協定,通訊協定為ccTalk協定的裝置資料位於第一順位組,通訊協定為MDB協定的裝置資料位於第三順位組,第一順位組及第三順位組以外的裝置資料位於第二順位組;以及根據順序清單及對應連接埠的通訊協定類型的裝置資料依序測試外接裝置並產生通訊結果,接著根據通訊結果產生連接埠的連接埠組態檔。

Description

裝置測試排序方法、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及其設備
本發明關於一種裝置測試排序方法及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及其設備,並且特別地,關於一種可自動偵測連接於連接埠的外接裝置的裝置測試排序及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及其設備。
連接埠係為設備與外部設備或裝置之間的溝通通道。以電腦為例,連接埠可為電腦主機背面的連接孔,而電腦主機可透過連接埠連接多種外接周邊裝置,如:螢幕、鍵盤、投影機、滑鼠、印表機、路由器等。進一步地,電腦的作業系統可透過連接埠及外接裝置之間的通訊協定以及對應連接埠及外接裝置的組態檔(或設定檔),以使電腦可與外接裝置進行訊號傳輸。
在部分的設備中,設置於設備的多個連接埠可能會分別連接各種不同的外接周邊裝置或多個相同的外接周邊裝置。然而,不同的外接周邊裝置的軟體通訊協定不盡相同。進一步地,相同的外接周邊裝置也可能會因廠商或品牌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軟體通訊協定。由於不同的軟體通訊協定之間不相容,因此,設備的連接埠的硬體特性以及各連接埠的組態檔 需分別配合周邊裝置的軟體通訊協定。若使用者將外接周邊裝置連接至錯誤的連接埠,則設備及外接周邊裝置無法進行傳輸。
在現有的技術中,設備的連接埠無法偵測是否有外接周邊裝置,並且無法偵測連接於其上的周邊裝置種類。因此,連接埠及外接周邊裝置的組態檔通常係以人工的方式編寫及設定。然而,當連接埠及外接周邊裝置的數量及種類繁多時,開發人員需耗費大量設定時間並且較容易編寫錯誤。進一步地,若連接埠及外接周邊裝置之間的運作不如預期或設定錯誤而需反覆偵錯時,亦需依靠人工的方式進行偵錯及確認,不僅提高成本、延長開發時程並且降低效率。
因此,有必要研發一種新式的連接埠與外接周邊裝置的自動判斷及組態檔自動生成機制,以解決先前技術之問題。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一範疇在於提供一種裝置測試排序方法,以解決先前技術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裝置測試排序方法用以產生一順序清單,來測試並判斷連接於連接埠的外接裝置。順序清單包含複數個裝置資料,並且每一個裝置資料對應一通訊協定。裝置測試排序方法包含以下步驟:當該複數個裝置資料中的至少一裝置資料所對應的通訊協定為ccTalk協定時,將至少一裝置資料設定排序為第一順位組;當該複數個裝置資料中的至少一裝置資料所對應的通訊協定為MDB協定時,將至少一裝置資料設定排序為第三順位組;將第一順位組及第三順位組以外的裝置資料設定排序為第二順位組;以及將該複數個裝置資料以第一順位組、第二順 位組及第三順位組依序排列並且產生順序清單。
其中,每一個裝置資料進一步包含裝置位址資料,並且裝置測試排序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當複數個裝置資料中的至少一裝置資料的裝置位址資料為空白時,將至少一裝置資料優先排序於第一順位組之前。
並且,本發明之一範疇在於提供一種裝置組態生成方法,以解決先前技術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裝置組態生成方法應用於複數個連接埠以及分別連接該複數個連接埠中的至少一連接埠的至少一外接裝置。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分別判斷該複數個連接埠的通訊協定類型;根據複數個裝置資料產生順序清單,其中每一個裝置資料對應一通訊協定,通訊協定為ccTalk協定的至少一裝置資料位於順序清單的第一順位組,通訊協定為MDB協定的至少一裝置資料位於順序清單的第三順位組,第一順位組及第三順位組以外的裝置資料位於順序清單的第二順位組,並且順序清單的裝置資料以第一順位組、第二順位組及第三順位組依序排列;以及根據順序清單以及對應至少一連接埠的通訊協定類型的至少一裝置資料依序測試至少一裝置並產生通訊結果,接著根據通訊結果產生至少一連接埠的連接埠組態檔。
其中,於分別判斷該複數個連接埠的通訊協定類型的步驟中,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以複數個通用指令測試連接於連接埠的外接裝置,其中每一通用指令對應一通訊協定類型;以及將符合通用指令的外接裝置所連接的連接埠判斷為對應通用指令的通訊協定類型。
其中,每一個裝置資料進一步包含裝置位址資料,並且裝置組態生成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當複數個裝置資料中的至少一裝置資料的裝置位址資料為空白時,將至少一裝置資料優先排序於第一順位組之前。
其中,於根據順序清單以及對應至少一連接埠的通訊協定類型的至少一裝置資料依序測試至少一外接裝置並產生通訊結果,接著根據通訊結果產生至少一連接埠的連接埠組態檔的步驟之前,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讀取一歷史組態檔,其中歷史組態檔包含對應複數個連接埠的歷史組態參數;以歷史組態參數測試連接於連接埠的外接裝置;以及當外接裝置不符合歷史組態檔時,則刪除歷史組態參數。
進一步地,每一個裝置資料包含裝置組態參數,並且於根據順序清單以及對應至少一連接埠的通訊協定類型的至少一裝置資料依序測試至少一裝置並產生通訊結果,接著根據通訊結果產生至少一連接埠的連接埠組態檔的步驟中,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根據順序清單以及對應連接埠的通訊協定類型的裝置資料的裝置組態參數依序測試外接裝置;以及將符合連接埠的裝置組態參數更新為連接埠的連接埠組態檔。
此外,本發明之另一範疇在於提供一種裝置組態生成設備,以解決先前技術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裝置組態生成設備應用於至少一外接裝置。裝置組態生成設備包含至少一連接埠、儲存單元以及控制器。連接埠分別用以連接外接裝置,其中連接埠對應一通訊協定類型。儲存單元用以儲存一順序清單。順序清單包含複數個裝置資料,其中每一個裝置 資料對應一通訊協定。通訊協定為ccTalk協定的裝置資料位於順序清單的第一順位組。通訊協定為MDB協定的裝置資料位於順序清單的第三順位組。第一順位組及第三順位組以外的裝置資料位於順序清單的第二順位組。順序清單的裝置資料以第一順位組、第二順位組及第三順位組依序排列。控制器連接連接埠及儲存單元。控制器根據順序清單以及對應連接埠的通訊協定類型的裝置資料依序測試外接裝置並產生通訊結果,接著根據通訊結果產生連接埠的連接埠組態檔。
其中,控制器用以根據複數個通用指令測試連接於連接埠的外接裝置。該等通用指令分別對應複數個通訊協定類型。當外接裝置符合該等通用指令中的一通用指令時,控制器將連接於外接裝置的連接埠判斷為對應該通用指令的通訊協定類型。
其中,順序清單中的每一個裝置資料包含裝置位址資料。當裝置資料的裝置位址資料為空白時,該裝置資料位於該第一順位組之前。
其中,儲存單元用以儲存歷史組態檔。歷史組態檔包含對應連接埠的歷史組態參數,並且控制器根據歷史組態檔測試連接於連接埠的外接裝置。當外接裝置不符合歷史組態檔時,控制器刪除歷史組態參數。
其中,裝置組態生成設備進一步包含警示模組連接控制器。當控制器根據歷史組態檔及順序清單的裝置資料測試連接於連接埠的外接裝置,並且外接裝置不符合歷史組態檔及順序清單的裝置資料時,控制器產生警示訊號,並且警示模組根據警示訊號產生警示訊息。
其中,順序清單中的每一個裝置資料包含裝置組態參數。控制器根據順序清單以及對應連接埠的通訊協定類型的裝置資料的裝置組態 參數依序測試外接裝置。當連接埠符合裝置組態參數時,控制器將裝置組態參數更新為連接埠的連接埠組態檔。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可透過通用指令自動判斷每個連接埠的是否有外接裝置,並且可自動偵測每個連接埠的通訊協定種類,不僅提高效率並降低人力成本。進一步地,本發明的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可藉由順序清單的排序優先測試其測試速度快的組態參數,並且根據連接埠的通訊協定種類自動找出對應的裝置資料進行測試,而不需逐筆資料一一比對,進而減少測試時間。此外,本發明的裝置組態生成方法也可根據已識別的連接埠及順序清單自動產生對應外接裝置的連接埠組態檔,並且可自動更新及偵錯連接埠組態檔的組態參數,進而降低時間成本、縮短開發時程且提高偵測效率。
100:設備
101:第一連接埠
102:第二連接埠
103:第三連接埠
104:第四連接埠
105:控制器
106:儲存單元
2、3、4:外接裝置
S1~S9、S11~S12、S20~S24、S81~S82:步驟
圖1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裝置組態生成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2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設備及外接裝置的功能方塊圖。
圖3係繪示根據圖1之具體實施例之裝置組態生成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4係繪示根據圖1之具體實施例之裝置組態生成方法中的裝置測試排序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5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之裝置組態生成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6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之裝置組態生成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為了讓本發明的優點,精神與特徵可以更容易且明確地了解,後續將以具體實施例並參照所附圖式進行詳述與討論。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具體實施例僅為本發明代表性的具體實施例,其中所舉例的特定方法、裝置、條件、材質等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或對應的具體實施例。又,圖中各裝置僅係用於表達其相對位置且未按其實際比例繪述,合先敘明。
請參考圖1及圖2。圖1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裝置組態生成方法的步驟流程圖。圖2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設備100及外接裝置2、3、4的功能方塊圖。圖1的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可由圖2的設備100來執行。如圖1所示,在本具體實施例中,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步驟S1:分別判斷複數個連接埠的通訊協定類型;步驟S2:根據複數個裝置資料產生順序清單,其中每一個裝置資料對應一通訊協定,通訊協定為ccTalk協定的裝置資料位於順序清單的第一順位組,通訊協定為MDB協定的裝置資料位於順序清單的第三順位組,第一順位組及第三順位組以外的裝置資料位於順序清單的第二順位組,並且順序清單的裝置資料以第一順位組、第二順位組及第三順位組依序排列;以及步驟S3:根據順序清單以及對應連接埠的通訊協定類型的裝置資料依序測試外接裝置並產生通訊結果,接著根據通訊結果產生至少一連接埠的連接埠組態檔。因此,本發明的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可自動判斷連接埠及外接裝置的通訊協定種類以及自動排定測試的優先順序,並且可根據順序清單中的裝置資料 測試連接埠與外接裝置之間的通訊及建立連接埠的組態檔。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設備100包含第一連接埠101、第二連接埠102、第三連接埠103及第四連接埠104,並且設備100連接3個外接裝置2、3、4。其中,第二連接埠102連接外接裝置2,第三連接埠103連接外接裝置3,並且第四連接埠104連接外接裝置4。於實務中,設備100可為電腦、工業電腦或伺服器。設備100的連接埠的數量不限於圖2中的4個,也可為1個、2個、3個或4個以上。外接裝置2、3、4可以有線連接的方式分別連接於設備100的連接埠上,並且外接裝置的數量也不限於圖2中的3個,也可為1個、2個或對應連接埠的數量。
請參考圖1、圖2及圖3。圖3係繪示根據圖1之具體實施例之裝置組態生成方法的步驟流程圖。如圖1及圖3所示,於圖1之步驟S1中,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步驟S11:以複數個通用指令測試連接於至少一連接埠的至少一外接裝置,其中每一通用指令對應一通訊協定類型;以及步驟S12:將符合通用指令的至少一外接裝置所連接的至少一連接埠判斷為對應通用指令的通訊協定類型。於實務中,通訊協定類型可為ccTalk、Smiley Secure Protocol(SSP)、ID-003、EBDS、Transact Template Language(TTL)、Multi-Drop Bus(MDB)等。每一種通訊協定類型分別對應一個通用指令,並且通用指令係用以偵測連接埠及外接裝置是否可進行通訊的指令或訊號。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設備100進一步包含控制器105連接第一連接埠101、第二連接埠102、第三連接埠103及第四連接埠104。控制器105可分別對連接於連接埠上的外接裝置發送通用指令並根據各連接埠回傳的回覆訊號來偵測及判斷連接埠的通訊協定類型。於實務 中,控制器105可為中央處理單元。當外接裝置2連接於設備100的第二連接埠102後,控制器105可依序發送ccTalk、SSP、ID-003、EBDS、TTL/TCL及MDB的通用指令,並且將通用指令透過第二連接埠102傳送至外接裝置2。而控制器105發送通用指令的順序不限於此。當控制器105發送SSP的通用指令至外接裝置2並且第二連接埠102回傳回覆訊號至控制器105時,即表示連接於第二連接埠102的外接裝置2係以SSP協定進行傳輸。此時,控制器105將第二連接埠102的通訊協定類型標記為SSP協定。同理,控制器105也可分別發送各種通訊協定類型的通用指令至外接裝置3、4,進而偵測並標記第三連接埠103及第四連接埠104的通訊協定類型。因此,本發明的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可自動標記已連接外接裝置的連接埠的通訊協定類型。
本發明的裝置組態生成方法除了可標記已連接外接裝置的連接埠的通訊協定類型之外,也可識別出特定通訊協定類型且未連接外接裝置的連接埠。在一具體實施例中,當控制器105發出資料訊號至第一連接埠101並且第一連接埠101直接將資料訊號回傳至控制器105時,控制器105將第一連接埠101的通訊協定類型標記為ccTalk協定。於實務中,控制器105所發出的偵測訊號不限於通用指令,也可為資料訊號。由於以ccTalk協定傳輸資料的連接埠的輸出接腳(如:Tx接腳)及輸入接腳(如:Rx接腳)共線,因此,當第一連接埠101係為ccTalk協定連接埠時,第一連接埠101的輸出接腳所傳送的資料訊號可直接自輸入接腳回傳至控制器105,此時,控制器105根據輸入接腳所回傳的資料訊號將第一連接埠101的通訊協定類型標記為ccTalk協定。因此,本發明的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可透過通用指令自動判斷每個連接埠的是否有外接裝置,並且可自動偵測每個連接埠的通訊協定種 類,不僅提高效率並降低人力成本。
請參考圖1、圖2及圖4。圖4係繪示根據圖1之具體實施例之裝置組態生成方法中的裝置測試排序方法的步驟流程圖。如圖1及圖4所示,圖4的步驟S21至步驟S24為圖1的步驟S2中產生順序清單的裝置測試排序方法。於圖1之步驟S2中,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步驟S21:當複數個裝置資料中的至少一裝置資料所對應的通訊協定為ccTalk協定時,將至少一裝置資料設定排序為第一順位組;步驟S22:當複數個裝置資料中的至少一裝置資料所對應的通訊協定為MDB協定時,將至少一裝置資料設定排序為第三順位組;步驟S23:將第一順位組及第三順位組以外的裝置資料設定排序為第二順位組;以及步驟S24:將複數個裝置資料以第一順位組、第二順位組及第三順位組依序排列並且產生順序清單。
於實務中,順序清單可包含複數個裝置資料,並且每一個裝置資料可對應一外接裝置。裝置資料可包含外接裝置的名稱、型號、裝置位址資料及通訊協定,其中裝置位址資料可為用以辨識外接裝置的資料。於實務中,裝置位址資料可為一數值,並且可以十進位或十六進位的方式表示,但不限於此。當多個外接裝置連接於匯流排上時,每一個外接裝置的裝置資料分別包含裝置位址資料,並且每一個裝置資料的裝置位址資料皆不相同。通訊協定可為ccTalk、SSP、ID-003、EBDS、TTL/TCL、MDB的其中一種,但不以上述的通訊協定種類為限。而順序清單中的複數個裝置資料的排序可依照通訊協定的偵測速度來決定。由於ccTalk協定可以廣播的方式快速偵測並且不需使用迴圈測試程序進行偵測,因此,先將通訊協定為ccTalk協定的裝置資料設定排序於順序清單的第一順位組。進一步地, 由於MDB協定具有特別的偵測規範並且複雜的偵測邏輯,因此,將通訊協定為MDB協定的裝置資料設定排序於順序清單的第三順位組。而通訊協定不為ccTTalk協定及MDB協定的其他裝置資料被設定排序於順序清單第二順位組。請注意,第一順位組、第二順位組及第三順位組中的裝置資料的數量可為1個、2個或3個以上。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步驟S20:當複數個裝置資料中的至少一裝置資料的裝置位址資料為空白時,將至少一裝置資料優先排序於第一順位組之前。於實務中,當裝置資料包含裝置位址資料時,表示裝置資料的通訊協定具有裝置位址資料的範圍,此時,裝置資料以對應裝置資料的通訊協定進行偵測時,需以迴圈測試程序進行偵測。而當裝置資料的裝置位址資料為空白時,表示裝置資料不需透過迴圈測試程序即可進行偵測,因此,將裝置位址資料為空白的裝置資料優先設定排序於順序清單的第一順位組之前。
進一步地,當順序清單中的兩個以上裝置資料的裝置位址資料為空白時,裝置資料可再根據通訊協定的偵測速度進行排序。舉例來說,順序清單包含裝置資料A、裝置資料B及裝置資料C。裝置資料A、裝置資料B及裝置資料C的裝置位址資料為空白並且其通訊協定分別為MDB、ccTalk及TTL。此時,順序清單的排序可為裝置資料B、裝置資料C及裝置資料A。此外,當第一順位組、第二順位組及第三順位組包含多筆裝置資料時,第一順位組、第二順位組及第三順位組中的排序也可根據名稱或型號的筆劃多寡或裝置位址資料的數值大小來決定。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如圖1及圖2所示,設備100可進一步包 含儲存單元106連接控制器105,並且儲存單元106用以儲存順序清單。於實務中,順序清單可由匯入或寫入的方式儲存於儲存單元106。當控制器105標記設備100的各連接埠的通訊協定類型後,控制器105可從儲存單元106中之順序清單中找出對應連接埠的通訊協定類型的裝置資料依序測試連接於連接埠的外接裝置並且產生通訊結果。當通訊結果為通訊成功時,則控制器105產生並建立連接埠的連接埠組態檔。於實務中,裝置資料可進一步包含外接裝置的裝置組態參數,而控制器105以裝置資料的裝置組態參數設定連接埠以形成通訊通道。當連接埠與外接裝置的裝置組態參數相同時,則連接埠與外接裝置之間可進行通訊。
舉例來說,第三連接埠103的通訊協定類型為ccTalk協定,並且順序清單中的第一順位組包含裝置資料A以及裝置資料B。當控制器105偵測連接於第三連接埠103的外接裝置3時,控制器105根據第三連接埠103的ccTalk協定挑選出順序清單中的第一順位組的裝置資料,接著控制器105依序以裝置資料A及裝置資料B的裝置組態參數透過第三連接埠103測試外接裝置3。若控制器105以裝置資料A的組態參數測試外接裝置3,並且第三連接埠103所回傳的通訊結果為通訊不成功或無回應時,則表示裝置資料A不為連接於第三連接埠103的外接裝置3。此時,控制器105再以裝置資料B的組態參數測試外接裝置3。若控制器105以裝置資料B的組態參數測試外接裝置3,並且第三連接埠103所回傳的通訊結果為通訊成功時,表示連接於第三連接埠103的外接裝置3為裝置資料B所代表的裝置。此時,控制器105建立包含裝置資料B的組態參數的第三連接埠組態檔。因此,本發明的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可根據連接埠的通訊協定種類自動找出對應的裝置資料進行 測試,並且可根據順序清單的排序優先測試較快能得到測試結果的組態參數,進而提高效率。此外,本發明的裝置組態生成方法也可根據已識別的連接埠及順序清單自動產生對應外接裝置的連接埠組態檔,不僅減少人力成本也縮短開發時程。
本發明的裝置組態生成方法也可根據連接埠的通訊協定類型排序測試順序。在一具體實施例中,當第二連接埠102、第三連接埠103及第四連接埠104的通訊協定類型分別為MDB協定、ccTalk協定及EBDS協定時,則設備100的控制器105的偵測順序為第三連接埠103、第四連接埠104及第二連接埠102。此外,當多個連接埠為相同的通訊協定類型時,本發明的裝置組態生成方法也可根據連接埠的編號排序測試順序。在一具體實施例中,當第二連接埠102及第四連接埠104的通訊協定類型皆為ccTalk協定時,則設備100的控制器105先偵測第二連接埠102,再偵測四連接埠104。
於實務中,設備可能已有儲存連接埠的組態檔。因此,本發明的裝置組態生成方法除了可為前述具體實施例的樣態之外,也可為其他樣態。請參考圖2及圖5。圖5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之裝置組態生成方法的步驟流程圖。本具體實施例與前述具體實施例的不同之處,係在於本具體實施例的裝置組態生成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步驟S4:讀取一歷史組態檔,其中歷史組態檔包含對應連接埠的歷史組態參數;以及步驟S5:以歷史組態檔的歷史組態參數測試連接於連接埠的外接裝置是否通訊成功。其中,步驟S4及步驟S5係位於產生連接埠的連接埠組態檔的步驟之前。若通訊結果為通訊成功時,則執行步驟S6:保留歷史組態參數。若通訊結果為通訊不成功時,則執行步驟S7:刪除歷史組態參數。接著, 再執行步驟S81:根據順序清單以及對應連接埠的通訊協定類型的裝置資料的裝置組態參數依序測試外接裝置;以及步驟S82:將符合連接埠的裝置組態參數更新為連接埠的連接埠組態檔。
於實務中,歷史組態檔可儲存於儲存單元106中,並且歷史組態檔的歷史組態參數可為對應連接埠的歷史組態參數。當控制器105偵測連接於連接埠的外接裝置時,控制器105先自儲存單元106讀取歷史組態檔並找出對應連接埠的歷史組態參數。接著,控制器105先以對應連接埠的歷史組態參數測試連接於連接埠的外接裝置。當連接埠所回傳的通訊結果為通訊成功時,表示歷史組態參數為連接於連接埠的外接裝置。此時,控制器105保留對應連接埠的歷史組態參數,並繼續偵測下一個連接埠。當連接埠所回傳的通訊結果為通訊不成功時,表示歷史組態參數不為連接於連接埠的外接裝置。此時,控制器105刪除對應連接埠的歷史組態參數。之後,控制器105再從順序清單中找出對應連接埠的通訊協定類型的裝置資料依序測試連接於連接埠的外接裝置並且產生通訊結果。當通訊結果為通訊成功時,則控制器105將裝置資料中的裝置組態參數更新為連接埠的連接埠組態檔。因此,本發明的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可自動更新及偵錯連接埠的組態參數,進而降低時間成本並且提高偵測效率。
在一具體實施例中,設備進一步包含一警示模組連接控制器。當控制器根據歷史組態檔以及順序清單中所有的裝置資料的裝置組態參數測試連接於連接埠的外接裝置,並且連接埠所回傳的通訊結果皆為通訊不成功時,則控制器產生一警示訊號至警示模組,並且警示模組根據警示訊號產生一警示訊息。於實務中,警示訊息可為聲音、燈光、文字、圖 像等。當控制器無法以歷史組態檔以及順序清單中所有的裝置資料建立連接埠的連接埠組態檔時,警示模組將發出警示訊息。而相關工程人員可根據警示訊息進行判讀及後續障礙排除作業。
請參考圖2及圖6。圖6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之裝置組態生成方法的步驟流程圖。本具體實施例與前述具體實施例的不同之處,係在於步驟S4中之讀取歷史組態檔後,裝置組態生成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步驟S9:判斷是否有歷史組態檔。於實務中,設備100的控制器105可進一步判斷儲存於儲存單元106的歷史組態檔是否包含各連接埠的歷史組態參數。若為是,則控制器105執行步驟S5,接著再根據步驟S5的判斷結果分別執行步驟S6或步驟S7、步驟S81、步驟S82。其中,步驟S5、步驟S6、步驟S7、步驟S81及步驟S82的步驟與圖5的具體實施例中所對應的編號的步驟大致相同,於此不再贅述。若為否,則表示控制器105所讀取的歷史組態檔為空白或不包含設備100上各連接埠的組態檔。此時,控制器105執行步驟S3,進而產生連接埠的連接埠組態檔。步驟S3的步驟與圖1的具體實施例中所對應的編號的步驟大致相同,於此不再贅述。因此,本發明的裝置組態生成方法也可自動判斷是否有歷史組態檔,進而建立或更新連接埠的連接埠組態檔,不僅降低時間成本並且提高效率。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可透過通用指令自動判斷每個連接埠的是否有外接裝置,並且可自動偵測每個連接埠的通訊協定種類,不僅提高效率並降低人力成本。進一步地,本發明的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可藉由順序清單的排序優先測試其測試速度快的組態參數,並且根據連接埠的通訊協定種類自動找出對應的裝置資料進行測試,而不需逐筆 資料一一比對,進而減少測試時間。此外,本發明的裝置組態生成方法也可根據已識別的連接埠及順序清單自動產生對應外接裝置的連接埠組態檔,並且可自動更新及偵錯連接埠組態檔的組態參數,進而降低時間成本、縮短開發時程且提高偵測效率。
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發明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之範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發明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因此,本發明所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應根據上述的說明作最寬廣的解釋,以致使其涵蓋所有可能的改變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S1~S3:步驟

Claims (13)

  1. 一種裝置測試排序方法,用以產生一順序清單,來測試連接於一連接埠的一外接裝置,該順序清單包含複數個裝置資料,並且每一個裝置資料對應一通訊協定,該裝置測試排序方法包含以下步驟:當該等裝置資料中的至少一裝置資料所對應的該通訊協定為ccTalk協定時,一控制器將該至少一裝置資料設定排序為一第一順位組;當該等裝置資料中的至少一裝置資料所對應的該通訊協定為MDB協定時,該控制器將該至少一裝置資料設定排序為一第三順位組;該控制器將該第一順位組及該第三順位組以外的該等裝置資料設定排序為一第二順位組;以及該控制器將該等裝置資料以該第一順位組、該第二順位組及該第三順位組依序排列並且產生該順序清單。
  2. 如請求項1之裝置測試排序方法,其中每一該裝置資料包含一裝置位址資料,該裝置測試排序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當該等裝置資料中的至少一裝置資料的該裝置位址資料為空白時,該控制器將該至少一裝置資料優先排序於該第一順位組之前。
  3. 一種裝置組態生成方法,應用於複數個連接埠以及分別連接該等連接埠中的至少一連接埠的至少一外接裝置,該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包含以下步驟:一控制器分別判斷該等連接埠的一通訊協定類型;該控制器根據複數個裝置資料產生一順序清單,其中每 一個裝置資料對應一通訊協定,該通訊協定為ccTalk協定的至少一裝置資料位於該順序清單的一第一順位組,該通訊協定為MDB協定的至少一裝置資料位於該順序清單的一第三順位組,該第一順位組及該第三順位組以外的該等裝置資料位於該順序清單的一第二順位組,並且該順序清單的該等裝置資料以該第一順位組、該第二順位組及該第三順位組依序排列;以及該控制器根據該順序清單以及對應該至少一連接埠的該通訊協定類型的至少一該裝置資料依序測試該至少一外接裝置並產生一通訊結果,接著該控制器根據該通訊結果產生該至少一連接埠的一連接埠組態檔。
  4. 如請求項3之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其中於該控制器分別判斷該等連接埠的該通訊協定類型的步驟中,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該控制器以複數個通用指令測試連接於該至少一連接埠的該至少一外接裝置,其中每一該通用指令對應一通訊協定類型;以及該控制器將符合該通用指令的該至少一外接裝置所連接的該至少一連接埠判斷為對應該通用指令的該通訊協定類型。
  5. 如請求項3之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其中每一該裝置資料包含一裝置位址資料,該裝置組態生成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當該等裝置資料中的至少一裝置資料的該裝置位址資料為空白時,該控制器將該至少一裝置資料優先排序於該第一順位組之前。
  6. 如請求項3之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其中於該控制 器根據該順序清單以及對應該至少一連接埠的該通訊協定類型的至少一該裝置資料依序測試該至少一外接裝置並產生該通訊結果,接著該控制器根據該通訊結果產生該至少一連接埠的該連接埠組態檔的步驟之前,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該控制器讀取一歷史組態檔,其中該歷史組態檔包含對應該等連接埠的一歷史組態參數;該控制器以該歷史組態參數測試連接於該至少一連接埠的該至少一外接裝置;以及當該至少一外接裝置不符合該歷史組態檔時,則該控制器刪除該歷史組態參數。
  7. 如請求項6之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其中每一該裝置資料包含一裝置組態參數,並且於該控制器根據該順序清單以及對應該至少一連接埠的該通訊協定類型的至少一該裝置資料依序測試該至少一外接裝置並產生該通訊結果,接著該控制器根據該通訊結果產生該至少一連接埠的該連接埠組態檔的步驟中,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該控制器根據該順序清單以及對應該至少一連接埠的該通訊協定類型的至少一該裝置資料的該裝置組態參數依序測試該至少一外接裝置;以及該控制器將符合該至少一連接埠的該裝置組態參數更新為該連接埠的該連接埠組態檔。
  8. 一種裝置組態生成設備,應用於至少一外接裝置,該裝置組態生成設備包含:至少一連接埠,分別用以連接該至少一外接裝置,其中該至少一連接埠對應一通訊協定類型;一儲存單元,用以儲存一順序清單,該順序清單包含複 數個裝置資料,其中每一個裝置資料對應一通訊協定,該通訊協定為ccTalk協定的至少一裝置資料位於該順序清單的一第一順位組,該通訊協定為MDB協定的至少一裝置資料位於該順序清單的一第三順位組,該第一順位組及該第三順位組以外的該等裝置資料位於該順序清單的一第二順位組,並且該順序清單的該等裝置資料以該第一順位組、該第二順位組及該第三順位組依序排列;以及一控制器,連接該至少一連接埠及該儲存單元,該控制器根據該順序清單以及對應該至少一連接埠的該通訊協定類型的至少一該裝置資料依序測試該至少一外接裝置並產生一通訊結果,接著根據該通訊結果產生該至少一連接埠的一連接埠組態檔。
  9. 如請求項8之裝置組態生成設備,其中該控制器用以根據複數個通用指令測試連接於該至少一連接埠的該至少一外接裝置,該等通用指令分別對應複數個通訊協定類型,當該至少一外接裝置符合該等通用指令中的一通用指令時,該控制器將連接於該至少一外接裝置的該至少一連接埠判斷為對應該通用指令的該通訊協定類型。
  10. 如請求項8之裝置組態生成設備,其中該順序清單中的每一個裝置資料包含一裝置位址資料,當該等裝置資料中的至少一裝置資料的該裝置位址資料為空白時,該至少一裝置資料位於該第一順位組之前。
  11. 如請求項8之裝置組態生成設備,其中該儲存單元用以儲存一歷史組態檔,該歷史組態檔包含對應該至少一連接埠的一歷史組態參數,並且該控制器根據該歷史組態檔測試連接於該至少一連接埠的該至少一外接裝置,當該至少一外接裝置不符合該歷史組態檔時,該控制器刪除該歷史組態參數。
  12. 如請求項11之裝置組態生成設備,進一步包含一警示模組連接該控制器,當該控制器根據該歷史組態檔及該順序清單的該等裝置資料測試連接於該至少一連接埠的該至少一外接裝置,並且該至少一外接裝置不符合該歷史組態檔及該順序清單的該等裝置資料時,該控制器產生一警示訊號,並且該警示模組根據該警示訊號產生一警示訊息。
  13. 如請求項8之裝置組態生成設備,其中該順序清單中的每一個裝置資料包含一裝置組態參數,該控制器根據該順序清單以及對應該至少一連接埠的該通訊協定類型的至少一該裝置資料的該裝置組態參數依序測試該至少一外接裝置,當該至少一連接埠符合該裝置組態參數時,該控制器將該裝置組態參數更新為該至少一連接埠的該連接埠組態檔。
TW110107721A 2021-03-04 2021-03-04 裝置測試排序方法、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及其設備 TWI7708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7721A TWI770855B (zh) 2021-03-04 2021-03-04 裝置測試排序方法、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及其設備
US17/391,951 US11537485B2 (en) 2021-03-04 2021-08-02 Test sequencing method, configuration generating method, and configuration generating apparatus for testing devices according to thei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7721A TWI770855B (zh) 2021-03-04 2021-03-04 裝置測試排序方法、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及其設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0855B true TWI770855B (zh) 2022-07-11
TW202236093A TW202236093A (zh) 2022-09-16

Family

ID=83115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7721A TWI770855B (zh) 2021-03-04 2021-03-04 裝置測試排序方法、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及其設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537485B2 (zh)
TW (1) TWI7708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270699A1 (en) * 2021-02-23 2022-08-25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tch testing device, related computer device and mediu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16137A1 (en) * 2015-10-23 2017-04-27 Intel Corporation Universal controller to support remote monitoring of system and/or machine health
CN108463812A (zh) * 2016-01-08 2018-08-28 克兰佩门特创新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交易机中的装置之间的次级总线通信
US20200327083A1 (en) * 2016-01-08 2020-10-15 Crane Payment Innovations, Inc. Secondary bus communication between devices in an automated transaction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32626A2 (en) * 1999-11-03 2002-08-21 Vigilante A/S Testing of access security of computers on a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2003198568A (ja) * 2001-10-16 2003-07-11 Sony Corp 送受信装置、送受信方法および送受信システム
US7305289B2 (en) * 2004-05-28 2007-12-04 Spx Corporation Universal translator for vehicle information
US8291068B2 (en) * 2009-01-14 2012-10-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utomatic protocol detection
US8195419B2 (en) * 2009-03-13 2012-06-05 Teradyne, Inc. General purpose protocol engine
US9489488B2 (en) * 2011-09-23 2016-11-08 Roche Diabetes Care, Inc. Protocol independent interface supporting general communications interface debugging and testing tool
US9672183B2 (en) * 2014-12-01 2017-06-06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Integration of downstream ports in a multiple interface device
US9742654B1 (en) * 2014-12-24 2017-08-22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testing
US10284456B2 (en) * 2016-11-10 2019-05-07 Contec,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esting electronic devices using master-slave test architectures
US11828787B2 (en) * 2020-02-28 2023-11-28 Advantest Corporation Eye diagram capture test during produc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16137A1 (en) * 2015-10-23 2017-04-27 Intel Corporation Universal controller to support remote monitoring of system and/or machine health
CN108463812A (zh) * 2016-01-08 2018-08-28 克兰佩门特创新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交易机中的装置之间的次级总线通信
US20200327083A1 (en) * 2016-01-08 2020-10-15 Crane Payment Innovations, Inc. Secondary bus communication between devices in an automated transaction ma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6093A (zh) 2022-09-16
US20220283920A1 (en) 2022-09-08
US11537485B2 (en) 202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53670A (zh) 一种接口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613520B2 (en) Data setting system for robot, data sett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12599082A (zh) 自适应寻址及编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TWI770855B (zh) 裝置測試排序方法、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及其設備
US10558513B2 (en) System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system management method
US961294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erifying scenario based test selection, execution and reporting
CN111796578A (zh) 一种车用控制器测试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JP2019159631A (ja) 制御システム、コントローラ、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16860608A (zh) 一种接口测试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000949A1 (zh) 一种pcie链路的驱动系统及驱动调试系统
TW201807583A (zh) 自動控制系統與應用於其上之儀器自動搜尋方法
CN104678292A (zh) 一种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测试方法和装置
CN213690596U (zh) 一种程序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US8468394B2 (en) Method of tracing selected activities within a data processing system by tagging selected items and tracing the tagged items
CN111221684B (zh) 伺服器的检测方法
US10303584B2 (en) Method for message-processing
CN116627861B (zh) 基于扩展器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20110147A1 (en) Using wireless technology to direct complex wiring configurations
CN112601267B (zh) 路由配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路由器
CN112015681B (zh) 一种io端口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KR20180094633A (ko) 디바이스 상태 식별 방법
CN117331824A (zh) 一种车机测试解耦系统、方法、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7538672A (zh) 一种针对目标电容屏的测试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5617684A (zh) 一种设备的功能测试方法
CN112596982A (zh) 一种多数据源项目服务监控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