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7381B - 無線網路中用於多重鏈路觸發上鏈存取的基於觸發協議資料單元對準之裝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無線網路中用於多重鏈路觸發上鏈存取的基於觸發協議資料單元對準之裝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67381B TWI767381B TW109137625A TW109137625A TWI767381B TW I767381 B TWI767381 B TW I767381B TW 109137625 A TW109137625 A TW 109137625A TW 109137625 A TW109137625 A TW 109137625A TW I767381 B TWI767381 B TW I767381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less
- trigger frame
- link
- wireless link
- protocol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04L1/000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實施例防止了在無線網路的受限多重鏈路操作中由資料的同時發送和接收引起的干擾。根據一個實施例,分別通過第一和第二無線鏈路從無線站(STA)處的無線接入點(AP)接收第一和第二觸發幀。當響應於第一觸發幀發送的資料幀的結束時間與響應於第二觸發幀發送的資料幀的結束時間之差大於預定值時,分別通過第一和第二無線鏈路響應於第一觸發幀和第二觸發幀發送第一和第二資料幀以防止干擾。
Description
本發明的實施例總體上涉及無線通信領域。更具體地,本發明的實施例涉及用於無線網路中的多重鏈路操作的觸發的上鏈接入的系統和方法。
現代電子設備通常使用Wi-Fi無線地與其他電子設備發送和接收資料,並且這些設備中的許多是“雙頻帶(dual band)”設備,其包括至少兩個能夠在不同頻帶(例如2.4GHz、5 GHz和6 GHz)下運行的無線收發器。在大多數情況下,無線設備一次只能在單個頻帶上進行通信。例如,較舊且低功率的設備,例如電池供電的設備,通常在2.4 GHz頻帶上運行。較新的設備和需要更大帶寬的設備通常在5 GHz頻段上運行。 6 GHz頻段的可用性是最近的發展,可以提供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延遲和更快的資料速率。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使用單個頻帶可能無法滿足某些設備的帶寬需求。因此,一些用於無線通信的發展中的方法通過同時(concurrently)在多個頻帶上進行操作來增加通信帶寬(技術上稱為鏈路聚合或多重鏈路操作(aggregation or multi-link operation))。
當無線設備在多重鏈路操作中同時發送和接收資料時,設備內共存(in-device coexistence,簡寫為IDC)干擾會導致多個無線鏈路之間的實質性能損失。由2.4 GHz頻段和5 GHz頻段上的同時發送和接收引起的IDC干擾通常可以忽略不計。但是,由5 GHz頻段和6 GHz頻段上的同時發送和接收引起的IDC干擾會嚴重影響性能,並導致頻繁的封包(packet)丟失。
因此,為了避免IDC干擾,無線設備不應同時在多重鏈路上發送和接收幀。但是,由於無線設備無法輕易確定幀的傳輸何時結束,因此當前難以同步多個無線鏈路上的傳輸以確保無線設備不會同時在多個無線鏈路上發送和接收幀。因此,多重鏈路操作會受到IDC干擾,這會嚴重影響多無線鏈路上重疊(未對準)(overlapping (unaligned))幀傳輸的性能。
在IEEE 802.11ax標準中引入了涉及同時向AP站傳輸的多個非接入點(AP)站(STA)的上鏈傳輸(uplink transmission,簡寫為UL)(稱為觸發上鏈接入(Triggered Uplink Access,簡寫為TUA))。此機制使用AP站發送的稱為觸發幀(Trigger Frame)的802.11 MAC幀。啟用HE的AP站在其他非AP站的傳輸之前發送觸發幀,以啟動正交頻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簡寫為OFDMA)或多用戶多輸入多輸出(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簡寫為MU-MIMO)傳輸。觸發幀標識參與UL MU傳輸的非AP站,並將資源單元(RU)分配給非AP站。接收觸發幀的每個非AP站使用分配給各個站的RU,將基於觸發的(trigger-based,簡寫為TB)實體層一致性規程(physical layer conformance procedure,簡寫為PLCP)協議資料單元(PPDU)發送回AP。因此,需要一種使用觸發的上鏈接入來執行約束(constrain)多重鏈路操作的方法,該方法能夠防止在非AP STA的另一無線鏈路上已經接收到觸發幀的同時,由TB PPDU的傳輸引起的IDC干擾。
因此,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用於受約束的多重鏈路操作的TB上鏈傳輸的方法,該方法基本上防止了由無線設備(例如,無線STA或AP)同時發送和接收資料(例如,PPDU)引起的干擾。
根據一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在無線網路中基於多重鏈路觸發的資料傳輸的方法。該方法包括通過第一無線鏈路從多頻帶無線AP的第一附屬無線接入點(AP)向無線站(STA)發送第一觸發幀,其中第一觸發幀包括載波偵聽(carrier sense,簡寫為CS)所需字段(required field),其值為1,確定已調度多頻帶無線AP的第二附屬無線AP通過第二無線鏈路向無線STA發送第二觸發幀,並當無線STA響應於第一觸發幀而發送的實體層一致性規程(PLCP)協議資料單元(PPDU)的開始時間與第二觸發幀的結束時間之間的差異等於或大於預定餘量時,通過第二無線鏈路將第二觸發幀從第二附屬無線AP發送給無線STA。
根據一些實施例,根據計算aSIFSTime + aSignalExtension – aRxTxTurnaroundTime確定預定餘量。
根據一些實施例,預定餘量是12μs。
根據一些實施例,根據無線AP的要求來確定預定餘量。
根據一些實施例,第一無線鏈路包括6 GHz無線鏈路,第二無線鏈路包括5 GHz無線鏈路。
根據不同的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在無線網路中基於多重鏈路觸發的資料傳輸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分別通過第一無線鏈路和第二無線鏈路從無線站(STA)處的無線接入點(AP)接收第一觸發幀和第二觸發幀,計算承載第一觸發幀的第一實體層一致性規程(PLCP)協議資料單元(PPDU)的結束時間和承載第二觸發幀的第二PPDU的結束時間之間的差,當第一PPDU的結束時間和第二PPDU的結束時間之間的差大於預定值時,響應於第一觸發幀和第二觸發幀分別通過第一無線鏈路和第二無線鏈路發送第一資料幀和第二資料幀。
根據一些實施例,根據短幀間間隔(short interframe space,簡寫為SIFS)–(10%x aSlotTime)確定預定值,並且其中aSlotTime根據無線網路的規範確定。
根據一些實施例,預定值選自以下值:4μs,8μs和16μs。
根據一些實施例,使用以下之一來格式化第一PPDU和第二PPDU:非HT、HT、VHT、HE和EHT格式。
根據一些實施例,該方法包括通過調整第一PPDU的MAC填充來調整第一PPDU的結束時間。
根據一些實施例,該方法包括通過調整第一PPDU的PHY填充來調整第一PPDU的結束時間。
根據一些實施例,該方法包括通過調整第一PPDU的PE幀來調整第一PPDU的結束時間。
根據一些實施例,該方法包括:第一無線鏈路包括6 GHz無線鏈路,第二無線鏈路包括5 GHz無線鏈路。
根據一些實施例,該方法包括調整第一PPDU的結束時間,從而充分減輕設備內共存干擾。
根據另一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在無線網路中基於多重鏈路觸發的資料傳輸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分別通過第一無線鏈路和第二無線鏈路從無線站(STA)處的無線接入點(AP)接收第一觸發幀和第二觸發幀,分別響應於通過第一無線鏈路和第二無線鏈路發送給無線AP的第一觸發幀和第二觸發幀發送第一資料幀和第二資料,並接收確認(ACK)。傳輸包括計算承載第一資料幀的第一實體層一致性規程(PLCP)協議資料單元(PPDU)的結束時間與承載第二資料幀的第二PPDU的結束時間之間的差,以及根據第一PPDU的結束時間與第二PPDU的結束時間之間的差設置UL長度字段,以防止在接收ACK時第一無線鏈路與第二無線鏈路之間的干擾洩漏。
根據一些實施例,第一PPDU的UL長度字段被設置為使得第一PPDU的結束時間與第二PPDU的結束時間之間的差大於SIFS-(10%×aSlotTime),其中,根據無線AP的規範確定aSlotTime。根據一些實施例,設置第一PPDU的UL長度字段防止在接收ACK期間傳輸第二資料幀。
根據一些實施例,第一無線鏈路包括6 GHz無線鏈路,第二無線鏈路包括5 GHz無線鏈路。根據一些實施例,該方法包括在ACK上執行PHY填充。
根據一些實施例,該方法包括對ACK執行MAC填充。
現在將詳細參考幾個實施例。儘管將結合替代實施例描述主題,但是應當理解,它們並不旨在將要求保護的主題限於這些實施例。相反,要求保護的主題旨在覆蓋替代、修改和等同方案,其可以包括在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限定的要求保護的主題的精神和範圍之內。
此外,在以下詳細描述中,闡述了許多具體細節以便提供對所要求保護的主題的透徹理解。然而,所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將認識到,可以在沒有這些具體細節或其等同物的情況下實踐實施例。在其他情況下,沒有詳細描述公知的方法、過程、組件和電路,以免不必要地使主題的方面和特徵模糊。
根據方法來呈現和討論以下詳細描述的部分。儘管本文在描述該方法的操作的附圖(例如,第8-10圖)中公開了其步驟和順序,但是這些步驟和順序是示例性的。實施例非常適合於執行本文的附圖的流程圖中列舉的各種其他步驟或步驟的變體,並且以不同於本文所描繪和描述的順序來執行。
根據可以在計算機記憶體上執行的對資料位元的操作的過程、步驟、邏輯塊、處理和其他符號表示來呈現詳細描述的某些部分。這些描述和表示是資料處理領域的技術人員用來將其工作的實質最有效地傳達給所屬領域其他具有通常知識者的手段。這裡,通常將過程、計算機執行的步驟、邏輯塊、處理等視為導致所需結果的步驟或指令的自洽序列。這些步驟是需要對物理量進行物理操縱的步驟。通常,儘管不是必須的,這些量採取能夠在計算機系統中存儲、傳輸、組合、比較和以其他方式操縱的電或磁信號的形式。主要出於通用的原因,有時已經證明將這些信號稱為位元、值、元素、符號、字符、項、數字等是方便的。
然而,應當牢記,所有這些和類似術語均應與適當的物理量相關聯,並且僅僅是應用於這些量的方便標籤。除非在下面的討論中另有明確說明,否則應理解,在整個討論中,都使用諸如“訪問”、“配置”、“協調”、“存儲”、“傳輸”、“重新傳輸”、“認證”、 “識別”、“請求”、“報告”、“確定”等術語,其指的是計算機系統或類似電子計算設備的操作和處理,該計算機系統或類似電子計算設備將計算機系統的寄存器和記憶體內部表示為物理(電子)量的資料處理和轉換成計算機系統記憶體或寄存器或其他此類資訊存儲、傳輸或顯示設備中的類似地表示為物理量的其他資料。
EHT多重鏈路觸發的上鏈訪問的同步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 EHT”通常可以指代稱為極高吞吐量(EHT)的新一代無線通信(Wi-Fi),並且是根據IEEE 802.11be標准定義的。術語站(STA)通常是指能夠通過Wi-Fi發送和接收資料的電子設備,該設備未作為接入點(AP)運行。
與傳統的無線通信技術相比,多重鏈路操作可以提供更高的網路吞吐量和更高的網路靈活性。本發明的實施例實質上防止了在無線網路的受限多重鏈路操作中由同時發送和接收資料引起的干擾。可以在包括在不同無線鏈路上運行的多個附屬STA(非AP STA或AP-STA)的多重鏈路設備(MLD)之間執行多重鏈路操作。
關於第1圖,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描繪了包括多頻帶協作(multi-band cooperative)AP 105和多頻帶協作STA 155的示例性無線通信系統100。多頻帶協作AP 105和多頻帶協作STA 155是MLD的示例。多頻帶協作AP 105包括5 GHz收發器110和2.4 GHz收發器115。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多頻帶協作AP 105還可以使用在諸如6 GHz及以上的不同頻帶上操作的其他類型的收發器。 AP 105的收發器110和115與協調由收發器110和115發送和/或接收的資訊的協作管理單元120交換資料和資訊。可以將AP 105視為包括兩個AP實例或“附屬” AP,以使用5 GHz收發器110和2.4 GHz收發器115。
多頻帶協作STA 155包括5 GHz收發器160和2.4 GHz收發器165。根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的多頻帶協作STA 155也可以使用在諸如6 GHz及以上的不同頻帶上工作的其他類型的收發器。STA 155的收發器160和165與協作管理單元170交換資料和資訊,協作管理單元170協調收發器160和165分別使用5 GHz頻帶無線通信和2.4 GHz頻帶無線通信發送和接收的資訊,儘管可以使用任何眾所周知的無線通信頻帶(例如6 GHz)。可以將STA 155視為包括兩個STA實例或“附屬” STA,以使用5 GHz收發器160和2.4 GHz收發器165進行通信。
多頻帶協作AP 105和多頻帶協作STA 155具有用於使用不同無線頻帶進行通信的同時發送和接收能力。在不同頻段上工作的發射機可以使用聯合或有意傳輸進行獨立的暢通信道評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s,簡寫為CCA)。此外,可以使用FDD模式通過獨立的多頻段操作來啟用全雙工通信。
STA 155同時使用多個頻帶發送幀可以減輕延遲並提高STA 155的峰值吞吐量(peak throughput)。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同時使用多個頻帶發送幀可以降低包括STA 155的基本服務集(basic service set,簡寫為BSS)的性能。因此,AP 105可以控制哪些STA被授予多頻帶信道接入,並且接入可以例如基於改變的網路條件或要求在任何時候由AP終止。
取決於諸如通信量負載的某些條件,非AP STA可以使用少於所有支持/可用鏈路的鏈路,以減少能耗。此外,非AP STA可以為每個鏈路應用獨立的功率管理,並且AP可以為每個鏈路提供TID到鏈路(TID-to-link)的映射資訊。根據基本服務集(BSS)的服務質量(Quality of Service,簡寫為QoS)策略,AP可以根據流量類型(例如語音、視訊、資料等)將流量分配給不同的鏈路。例如,屬於第一流量標識符(first Traffic Identifier,簡寫為TID 1)的幀可以被分配給第一鏈路,並將屬於第二流量標識符(second Traffic Identifier,簡寫為TID 2)的幀分配給第二鏈路。在這種情況下,AP可以為兩條鏈路提供TID到鏈路的映射資訊到無線STA,其中某些資料只能在第一鏈路上發送,而其他資料只能在第二鏈路上發送。
通過第一無線鏈路(例如由5 GHz收發器110或160提供的5 GHz無線鏈路)傳輸的資料可以在不同的無線鏈路上重新傳輸。例如,如果未成功發送通過5 GHz無線鏈路的資料傳輸(例如,未收到確認),則可以通過2.4 GHz收發器115/165提供的2.4 GHz無線鏈路重新發送資料。當發生未計劃的信道切換到另一個信道時,或者在多個鏈路上傳輸了對延遲敏感的封包(delay-sensitive packet)時,可以通過第二鏈路重新傳輸資料。此外,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將資料傳輸(例如,PPDU)最初編碼為在第一無線鏈路(例如,2.4GHz或5GHz無線鏈路)上進行傳輸,並且可以準備重傳的資料以進行傳輸,用於加密資料在多重鏈路環境中進行重傳。
第2圖描繪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使用觸發的上鏈接入的示例性受限多重鏈路操作200,該操作導致了無線STA(例如,非AP無線STA或多重鏈路設備(例如,MLD))同時發生或接受資料導致的IDC干擾。在第2圖中,無線AP 205將觸發幀215發送到無線STA 210,以通過5GHz無線鏈路220請求上鏈響應幀。AP205將觸發幀225發送到無線STA 210,以在觸發幀215到無線STA 210的傳輸完成之前,請求通過6GHz無線鏈路230的上鏈響應幀。在STA 210已經完成對觸發幀225的接收之前,無線STA 210發送EHT TB PPDU 235(響應於觸發幀215),從而導致IDC干擾240,該IDC干擾是由在多重鏈路操作中同時發送和接收資料引起的。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當STA在規定的餘量內在單獨的無線鏈路上響應於觸發幀發送EHT TB PPDU時,限制無線AP調度攜帶觸發幀的PPDU給STA,以防止IDC干擾240.在第2圖的示例中,多頻帶AP 205是MLD,其中包括多個附屬AP(例如,在6GHz鏈路220上運行的第一附屬AP和在5GHz鏈路230上運行的第二附屬AP),以及多頻帶STA 210是包括多個附屬STA(例如,在6GHz鏈路220上運行的第一附屬STA和在5GHz鏈路230上運行的第二附屬STA)的MLD。
第3圖描繪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使用觸發的上鏈接入來防止IDC干擾的示例性受限多重鏈路操作300,該IDC干擾是由多頻帶無線STA同時發送和接收資料引起的。在第3圖中,無線多頻帶AP 305在5GHz無線鏈路320上向多頻帶無線STA 310發送觸發幀315,以請求上鏈響應幀。在觸發幀315到無線STA 310的傳輸完成之前,AP 305在6GHz無線鏈路330上發送觸發幀325到無線STA 310,以請求上鏈響應。在STA 310已經完成觸發幀325的接收之前,無線STA 310發送TB PPDU 335(響應於觸發幀315),從而導致了IDC干擾。根據第3圖的示
例,當各個PPDU(例如,觸發幀315和325)傳輸的結束時間之間的差小於短幀間間隔(SIFS)-(10%×aSlotTime)時,無線AP 305可以調度攜帶觸發幀的PPDU到STA 310,其中aSlotTime是固定/預定義的值。如第3圖所示,因為最小幀間間隔340不小於SIFS 345,所以AP 305的發送315和接收335有利地不重疊。例如,可以使用MAC填充345、PHY填充350和/或PE 355來實現第3圖中的開始和結束時間對準。SIFS時間可以計算為:SIFS=aSIFSTime+aSignalExtension。根據一些實施例,aSIFSTime在5GHz固定為10μs,在2.4GHz固定為16μs,並且對於5GHz頻帶,aSignalExtension的值是0μs,而對於2.4GHz頻帶,aSignalExtension的值是6μs。可以以任何公知的PPDU格式發送請求的PPDU,例如非HT、HT、VHT、HE、EHT等。
根據一個實施例,使用例如MAC填充、PHY填充和/或封包擴展(packet extension,簡寫為PE)在等於SIFSTime+aSignalExtension的餘量(margin)內同步多重鏈路傳輸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
根據一些實施例,餘量被固定為16μs。具體來說,對於2.4GHz頻段,aSIFSTime的值為10μs,對於5GHz頻段,aSIFSTime的值為16μs;對於2.4GHz頻段,aSignalExtension的值為6μs;對於5GHz頻段,則為0μs。
關於第4圖,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描繪了用於觸發的上鏈接入的示例性受約束的多重鏈路操作400,該操作導致在SIFS期間由無線STA感測信道導致的干擾洩漏。在第4圖中,無線多頻帶AP 405向多頻帶無線STA 410發送觸發幀415,以在5GHz無線鏈路420上請求上鏈響應幀,並在6GHz無線鏈路430上請求觸發幀425。TB PPDU 435由無線STA 410(響應觸發幀415)發送,並且觸發幀415的結束時間與TB PPDU 435的開始時間之間的差小於SIFS-(10%×aSlotTime)。STA 410在SIFS 440期間感測6GHz信道430,當IDC干擾大於能耗檢測(energy detection,簡寫為ED)閾值時,改變5GHz的載波偵聽(CS)。在
這種情況下,當觸發幀425的CS所需字段被設置為1時,STA 410將不響應觸發幀425。
關於第5圖,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示出了使用觸發的上鏈接入來防止由無線STA在SIFS期間感測信道引起的干擾洩漏的示例性受限多重鏈路操作500。在第5圖中,無線AP 505向無線STA 510發送觸發幀515,以在5GHz無線鏈路520上請求上鏈響應幀,並在6GHz無線鏈路530上請求觸發幀525。通過STA 510(響應於觸發幀515)無線發送TB PPDU 535。觸發幀515和525的載波偵聽(CS)所需字段被設置為1。因此,傳輸前,AP 505確定觸發幀525的結束時間與TB PPDU 535的開始時間之間的差540是否大於或等於aCCATime。如果差540大於或等於aCCATime,則STA 510可以在SIFS期間執行信道感測並且以被請求的TB PPDU 535響應而不引起干擾。否則,如果觸發幀525的結束時間與TB PPDU 535的開始時間之間的差540小於aCCATime,則限制發送。根據一些實施例,aCCATime是4μs或8μs。根據一些實施例,無線STA的aCCATime由無線STA發信給相關聯的無線AP。
根據一些實施例,如果通過不同鏈路發送的TB PPDU沒有在OFDM符號級別上完全同步,則無線STA不響應將CS所需字段設置為1的觸發幀。根據一些實施例,STA報告來自第一鏈路的任何干擾洩漏,其導致第二鏈路的CS狀態切換到繁忙狀態(當干擾大於ED閾值時)。對於在第一鏈路和第二鏈路上的並發TB PPDU傳輸,AP在包含觸發幀的PPDU和響應的TB PPDU之間提供OFDM符號對準。換句話說,包含觸發幀的PPDU的結束時間在OFDM符號持續時間(例如4us)內對準,因此響應的TB PPDU的開始時間也在OFDM符號持續時間(例如4us)內對準)。
根據一些實施例,當無線AP不能滿足同步要求時(例如,多個PPDU的結束時間之間的差小於SIFS-(10%×aSlotTime)),則無線AP不會同時觸
發需要CS的多個TB PPDU傳輸。因此,無線AP不能同時發送包含所需CS設置為1的觸發幀的一個以上的PPDU。然而,當一個觸發幀包括設置為1的CS所需字段,另一個觸發幀包括設置為0的CS所需字段時,AP可以同時發送一個以上包含觸發幀的PPDU。
在某些情況下,在多重鏈路上發送的TB PPDU使用不同的TXVECTOR參數(例如GI或LTF類型),使得難以同步多重鏈路上傳輸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為了放寬對多重鏈路操作的要求,可以在無線STA使用MAC填充、PHY填充或封包擴展(PE)在(aSIFSTime+aSignalExtension)/2的餘量內同步多條鏈路上傳輸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傳輸機會(TXOP)持有者可以調整SIFS和SIFS+SIFS/2之間的幀間間隔(IFS),以使每條鏈路的IFS都不同。在這些實施例中,如果無線AP確定無線STA可能在SIFS期間所請求的觸發幀之後在第一無線鏈路上發送幀,則AP不在第二鏈路上將具有等於1的所需CS的觸發幀發送給無線STA。
根據一些實施例,當接收了包含觸發幀的PPDU之後,調度了來自與相同無線STA關聯的STA的PPDU以在預定餘量內發送時,限制執行TB多重鏈路接入的無線AP向無線STA發送CS所需子字段設置為1的觸發幀。根據一些實施例,根據(aSIFSTime+aSignalExtention-aRxTxTurnaroundTime)確定餘量,並且aRxTxTurnaroundTime可以等於4μs。例如,當來自另一STA的,與多頻帶STA關聯的PPDU被調度為在計時器到期之前進行傳輸時,與多頻帶AP關聯的無線AP不將CS所需子字段被設置為1的觸發幀發送給與統一多頻帶STA關聯的STA,其中計時器的值為12μs(aSIFSTime+aSignalExtension-aRxTxTurnaroundTime,其中aRxTxTurnaroundTime等於4μs)。在這種情況下,無線AP和無線STA遵循根據IEEE 802.11ax規範定義的CS所需規則(例如26.5.2 UL MU操作)。
根據一些實施例,AP可以基於基本服務集(BSS)的QoS策略將業務分配給不同的鏈路。例如,當將屬於流量標識符(TID)1的幀分配給鏈路1,並將屬於TID 2的幀分配給鏈路2時,在多重鏈路上發送的HE TB PPDU攜帶屬於QoS策略的幀。例如,如果無線AP將屬於TID 1的幀分配給鏈路1,則通過鏈路1發送的HE TB PPDU僅攜帶屬於TID 1的幀。當使用MAC填充時,無線STA可以將由無線AP確定分配給其他鏈路的幀聚合。AP可以在觸發幀中指示無線STA是否可以聚合分配給其他鏈路的幀。
關於第6圖,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示出了使用觸發的上鏈接入的示例性受限多重鏈路操作600,該上鏈接入由於無線鏈路之間的干擾洩漏而導致接收錯誤。在第6圖中,無線AP 605向無線STA 610發送觸發幀615,以在6GHz無線鏈路620上請求上鏈響應幀,並在6GHz無線鏈路630上請求觸發幀625。EHT TB PPDU 635由無線STA 610響應於觸發幀615發送。根據在與EHT TB PPDU相關聯的鏈路上發送的各個觸發幀來確定EHT TB PPDU(例如,EHT TB PPDU 635和640)的長度。在第6圖中,多個EHT TB PPDU的結束時間之間的差異大於SIFS-(10%x aSlotTime),從而導致干擾洩漏,並且無線STA無法解碼響應幀(塊ACK)645。
關於第7圖,描繪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使用觸發的上鏈接入來防止干擾洩漏的示例性受限多重鏈路操作700。在第7圖中,無線AP 705將觸發幀715發送到無線STA 710,以通過5GHz無線鏈路720請求上鏈響應幀,並通過6GHz無線鏈路730發送觸發幀725。TB PPDU 735由無線STA 710響應於觸發幀715發送,TB PPDU 740由無線STA 710響應於觸發幀725發送。設置觸發幀715和725中的UL長度子字段值,使得TB PPDU 735和740的結束時間之間的差為小於或等於SIFS-(10%×aSlotTime)。根據某些實施例,SIFS-(10%×aSlotTime)是PPDU結束時間對準的最大界限,當然,可以應用更嚴格的同步要求(例如,
SIFS-(10%×aSlotTime)-aCCATime或8μs)。
第8圖是流程圖800,其描繪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用於執行受限多重鏈路觸發的上鏈接入以防止IDC干擾的計算機實施步驟的示例性序列。
在步驟805,分別通過第一和第二無線鏈路從無線站(STA)的無線接入點(AP)接收第一和第二觸發幀。
在步驟810,計算攜帶第一觸發幀的PPDU的結束時間和攜帶第二觸發幀的PPDU的結束時間之間的差。
在步驟815,當攜帶第一觸發幀的PPDU的結束時間和攜帶第二觸發幀的PPDU的結束時間之間的差小於預定餘量時,分別響應於第一觸發幀和第二觸發幀,通過第一無線鏈路和第二無線鏈路在PPDU中發送第一資料幀和第二資料幀。根據一些實施例,預定餘量被計算為:SIFS-(10%×aSlotTime)。根據某些實施例,SIFS-(10%×aSlotTime)是PPDU結束時間對準的最大界限,當然,可以應用更嚴格的同步要求(例如,SIFS-(10%×aSlotTime)-aCCATime或8μs)。根據一些實施例,例如,使用MAC填充、PHY填充和/或PE來調整PPDU的結束時間。
第9圖是流程圖900,其描繪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計算機執行的步驟的示例性序列,該步驟用於執行受約束的多重鏈路觸發的上鏈接入以防止無線鏈路由於干擾洩漏而進入繁忙狀態。
在步驟905,在多重鏈路操作中,第一觸發幀在PPDU中通過第一無線鏈路從無線接入點(AP)被發送到無線站(STA)。無線AP和無線STA是可以通過多個無線鏈路進行通信的MLD。第一觸發幀包括具有值為1的CS所需字段,其指示在響應於觸發幀而發送的無線STA發送PPDU之前執行了信道感測。
在步驟910,無線AP確定AP被調度為通過第二無線鏈路在PPDU中發送第二觸發幀。第二觸發幀由與無線AP關聯的AP實例發送到與無線STA關
聯的STA實例。
在步驟915,當無線STA響應於第一觸發幀而發送的PPDU的開始時間與第二觸發幀的結束時間之間的差大於或等於預定餘量時,無線AP(例如,隸屬於無線AP的AP)發送第二觸發幀。根據一些實施例,根據由無線AP定義的aCCATime來設置預定餘量。例如,可以根據aSIFSTime+aSignalExtension-aRxTxTurnaroundTime確定aCCATime,其中aRxTxTurnaroundTime等於4μs。例如,預定餘量可以是12μs。根據一些實施例,例如,使用MAC填充、PHY填充和/或PE來調整PPDU的結束時間。
第10圖是流程1000,其描繪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用於執行約束的多重鏈路觸發的上鏈訪問以防止第一無線鏈路和第二無線鏈路之間的干擾洩漏的計算機實施步驟的示例性序列。
在步驟1005,分別通過第一和第二無線鏈路從無線站(STA)的無線接入點(AP)接收第一和第二觸發幀。
在步驟1010中,計算承載第一資料幀的PPDU的結束時間與承載第二資料幀的PPDU的結束時間之差。
在步驟1015中,調整第一和/或第二PPDU的UL長度字段,以使多個響應的PPDU的結束時間之間的差小於或等於SIFS-(10%×aSlotTime)。
在步驟1020,分別響應於第一無線鏈路和第二無線鏈路上的第一觸發幀和第二觸發幀,在PDDU中發送第一資料幀和第二資料幀。資料幀的結束時間基本上在預定餘量內對準,以有利地防止由無線STA處的後續響應幀(例如,ACK或塊ACK)的接收引起的信道洩漏干擾。根據一些實施例,例如,使用MAC填充、PHY填充和/或PE來調整PPDU的結束時間。
在步驟1025中,響應於無線AP接收到第一資料幀而接收到響應幀,並且基本上防止了干擾洩漏。
本發明的實施例涉及在無線網路中執行多重鏈路操作的電子系統。多重鏈路操作可以包括被約束為例如通過在預定餘量內對準接收/發送的幀的開始/結束時間,從而實質上防止了同時發送和接收,來防止或減輕IDC干擾的受約束的多重鏈路操作。例如,可以使用MAC填充、PHY填充和/或封包擴展(PE)對準幀時序(frame timing)。以下討論描述了可以用作實現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平台的一種這樣的示例性電子系統或計算機系統。例如,示例性計算機系統1112可以是無線接入點或無線站。
在第11圖的示例中,示例性計算機系統或無線設備包括中央處理單元(例如處理器或CPU)1101,用於運行軟體應用程式和可選的操作系統。只讀記憶體1102和隨機存取記憶體1103存儲供CPU 1101使用的應用程式和資料。資料存儲設備1104為應用程式和資料提供非易失性存儲,並且可以包括固定磁碟驅動器、可移動磁碟驅動器、閃存設備和CD-ROM、DVD-ROM或其他光學存儲設備。可選的用戶輸入設備1106和1107包括將來自一個或多個用戶的輸入傳達給計算機系統1112的設備(例如,滑鼠、操縱桿、照相機、觸摸屏和/或麥克風)。
通信或網路介面1108包括多個收發器,並允許計算機系統1112經由電子通信網路與其他計算機系統、網路或設備進行通信,該電子通信網路包括有線和/或無線通信,並且包括局域網或互聯網(例如802.11無線標準)。例如,網路介面1108可以使用多個無線鏈路來執行多重鏈路操作(例如,多重鏈路封包調度和信道訪問)以提高網路吞吐量。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通信或網路介面1108可以同時操作多個收發器。通信或網路介面1108並且可以包括可以同時在多個頻帶(例如2.4GHz、5GHz和/或6GHz)中操作的多頻帶(例如,雙頻帶)介面。
可選的顯示設備1109可以是能夠響應於來自計算機系統1112的
信號而顯示視覺資訊的任何設備,並且可以包括例如平板觸敏顯示器,並且可以遠程設置。計算機系統1112的組件,包括CPU 1101、記憶體1102/1103、資料存儲1104、用戶輸入設備1106和圖形子系統1105,可以經由一個或多個資料匯流排耦合。
可以在由一個或多個計算機或其他設備執行的計算機可執行指令(例如程式模塊)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一些實施例。通常,程式模塊包括執行特定任務或實現特定抽像資料類型的例程、程式、對象、組件、資料結構等。通常,在各種實施例中,程式模塊的功能可以根據需要進行組合或分佈。
因此,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儘管已經在特定實施例中描述了本發明,但是應當理解,本發明不應被解釋為受這樣的實施例的限制,而是根據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來解釋。
100:無線通信系統
105:多頻帶協作AP
110、115、160、165:收發器
120、170:協作管理單元
155:多頻帶協作STA
200、300、400、500、600、700:受限多重鏈路操作
205、305、405、505、605、705:無線AP
210、310、410、510、610、710:無線STA
215、225、315、325、415、425、515、525、615、625、715、725:觸發幀
220、230、320、330、420、430、520、530、620、630、720、730:無線鏈路
235、335、435、535、635、640、735、740:EHT TB PPDU
240:IDC干擾
340:最小幀間間隔
345:MAC填充
350:PHY填充
355:PE
365、440:SIFS
540:差
645:塊ACK
800、900、1000:流程圖
805~815、905~915、1005~1020:步驟
1101:處理器
1102:只讀記憶體
1103:隨機存取記憶體
1104:資料存儲設備
1105:圖形子系統
1106:用戶輸入設備
1107:滑鼠
1108:通信或網路介面
1109:顯示設備
1112:計算機系統
結合在本說明書中並構成本說明書一部分的附圖示出了本發明的實施例,並且與說明書一起用於解釋本發明的原理:
第1圖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示例性同步多重鏈路傳輸的框圖。
第2圖是描繪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使用觸發的上鏈接入的示例性受限多重鏈路操作的框圖,該觸發的上鏈接入導致由無線STA同時發送和接收資料而引起的IDC干擾。
第3圖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使用觸發的上鏈接入的示例性受限多重鏈路操作的框圖,該觸發的上鏈接入用於防止由無線STA同時發送和接收資料引起的IDC干擾。
第4圖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使用觸發的上鏈接入的示例性受限多重鏈路操作的框圖,該操作導致由於無線STA在SIFS期間感測信道而引起的干擾洩漏。
第5圖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使用觸發的上鏈接入的示例性受限多重鏈路操作的框圖,該操作用於防止由於無線STA在SIFS期間感測信道而引起的干擾洩漏。
第6圖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使用觸發的上鏈接入的示例性受限多重鏈路操作的框圖,該操作導致由於無線鏈路之間的干擾洩漏而導致接收錯誤。
第7圖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使用觸發的上鏈接入來防止干擾洩漏的示例性受限多重鏈路操作的框圖。
第8圖是流程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執行受限多重鏈路觸發的上鏈接入以防止IDC干擾的計算機實施步驟的示例性序列。
第9圖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用於執行約束的多重鏈路觸發的上鏈接入以防止無線鏈路由於干擾洩漏而進入繁忙狀態的計算機實施步驟的示例性序列的流程圖。
第10圖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執行約束的多重鏈路觸發的上鏈接入以防止無線鏈路之間的干擾洩漏的計算機實施步驟的示例性序列的流程圖。
第11圖是描繪可以在其上實現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示例性計算機系統平台的框圖。
800:流程圖
805~815:步驟
Claims (20)
- 一種在無線網路中基於多重鏈路觸發的資料傳輸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通過第一無線鏈路將第一觸發幀從多頻帶無線接入點的第一附屬無線接入點發送到無線站,其中,該第一觸發幀包括載波偵聽所需字段,該字段具有值為1; 確定該多頻帶無線接入點的第二附屬無線接入點被調度為通過第二無線鏈路向該無線站發送第二觸發幀;以及 當該無線站響應於該第一觸發幀發送的實體層一致性規程協議資料單元的開始時間與該第二觸發幀的結束時間之間的差等於或大於預定餘量時,通過該第二無線鏈路將該第二觸發幀從該第二附屬無線接入點發送到該無線站。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預定餘量是根據計算aSIFSTime + aSignalExtension – aRxTxTurnaroundTime來確定的。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預定餘量為12μs。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預定餘量是根據該無線接入點的要求來確定的。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無線鏈路包括6GHz的無線鏈路,並且該第二無線鏈路包括5GHz的無線鏈路。
- 一種在無線網路中基於多重鏈路觸發的資料傳輸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通過第一無線鏈路和第二無線鏈路分別從無線站處的無線接入點接收第一觸發幀和第二觸發幀; 計算承載該第一觸發幀的第一實體層一致性規程協議資料單元的結束時間與承載該第二觸發幀的第二實體層一致性規程協議資料單元的結束時間之間的差;以及 當該第一觸發幀的該第一實體層一致性規程協議資料單元的結束時間與承載該第二觸發幀的該第二實體層一致性規程協議資料單元的結束時間之間的差大於預定值時,通過該第一無線鏈路和該第二無線鏈路分別發送響應於該第一觸發幀和該第二觸發幀的第一資料幀和第二資料幀。
- 如請求項6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預定值是根據一個短幀間間隔(SIFS) – (10% x aSlotTime)來確定的,並且其中aSlotTime根據該無線網路的規範確定。
- 如請求項6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預定值是從下列值中選擇的:4 µs、8 µs和16 µs。
- 如請求項6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實體層一致性規程協議資料單元和該第二實體層一致性規程協議資料單元使用以下之一進行格式化:非HT、HT、VHT、HE及EHT格式。
- 如請求項6所述之方法,還包括通過調節該第一實體層一致性規程協議資料單元的MAC填充調整該第一實體層一致性規程協議資料單元的該結束時間。
- 如請求項6所述之方法,還包括通過調節該第一實體層一致性規程協議資料單元的PHY填充調整該第一實體層一致性規程協議資料單元的該結束時間。
- 如請求項6所述之方法,還包括通過調節該第一實體層一致性規程協議資料單元的PE幀調節該第一實體層一致性規程協議資料單元的該結束時間。
- 如請求項6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無線鏈路包括6 GHz的無線鏈路,該第二無線鏈路包括5 GHz無線鏈路。
- 如請求項6所述之方法,其中,調節該第一實體層一致性規程協議資料單元的該結束時間實質上減輕了設備內共存干擾。
- 一種在無線網路中基於多重鏈路觸發的資料傳輸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通過第一無線鏈路和第二無線鏈路分別從無線站處的無線接入點接收第一觸發幀和第二觸發幀; 通過該第一無線鏈路和該第二無線鏈路分別響應於該第一觸發幀和該第二觸發幀,向該無線接入點發送第一資料幀和第二資料幀;以及 接收確認,其中,該發送包括: 計算承載給第一資料幀的第一實體層一致性規程協議資料單元的結束時間與承載該第二資料幀的第二實體層一致性規程協議資料單元的結束時間之間的差;以及 根據該第一實體層一致性規程協議資料單元的該結束時間與該第二實體層一致性規程協議資料單元的該結束時間之差,設置該第一實體層一致性規程協議資料單元的UL長度字段,以防止在接收該確認時該第一無線鏈路與該第二無線鏈路之間的干擾洩漏。
-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方法,其中,設置該第一實體層一致性規程協議資料單元的該UL長度字段,使得該第一實體層一致性規程協議資料單元的該結束時間與該第二實體層一致性規程協議資料單元的該結束時間之間的差大於SIFS-(10%×aSlotTime),並且其中,aSlotTime是根據該無線接入點的規範來確定的。
-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方法,其中設置該第一實體層一致性規程協議資料單元的該UL長度字段防止在該確認的接收期間該第二資料幀的傳輸。
-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無線鏈路包括6GHz無線鏈路,並且該第二無線鏈路包括5GHz無線鏈路。
-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方法,還包括:在該確認上執行PHY填充。
-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方法,還包括:在該確認上執行MAC填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962927755P | 2019-10-30 | 2019-10-30 | |
US62/927,755 | 2019-10-30 | ||
US202062968266P | 2020-01-31 | 2020-01-31 | |
US62/968,266 | 2020-01-31 | ||
US202062992228P | 2020-03-20 | 2020-03-20 | |
US62/992,228 | 2020-03-20 | ||
US202063001602P | 2020-03-30 | 2020-03-30 | |
US63/001,602 | 2020-03-30 | ||
US202063013586P | 2020-04-22 | 2020-04-22 | |
US63/013,586 | 2020-04-22 | ||
US17/082,762 | 2020-10-28 | ||
US17/082,762 US11576208B2 (en) | 2019-10-30 | 2020-10-28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B PPDU alignment for multi-link triggered uplink acces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123766A TW202123766A (zh) | 2021-06-16 |
TWI767381B true TWI767381B (zh) | 2022-06-11 |
Family
ID=72964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37625A TWI767381B (zh) | 2019-10-30 | 2020-10-29 | 無線網路中用於多重鏈路觸發上鏈存取的基於觸發協議資料單元對準之裝置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576208B2 (zh) |
EP (1) | EP3817492B1 (zh) |
TW (1) | TWI76738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979929B2 (en) | 2019-06-03 | 2024-05-07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link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11576208B2 (en) | 2019-10-30 | 2023-02-07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B PPDU alignment for multi-link triggered uplink acces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20220303997A1 (en) * | 2019-11-08 | 2022-09-22 | Sony Group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
US11985720B2 (en) * | 2019-11-22 | 2024-05-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nchronizing multi-link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
US11785562B2 (en) * | 2019-12-20 | 2023-10-10 |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 Multi-link operation with triggered alignment of frames |
US11677507B2 (en) * | 2020-02-24 | 2023-06-13 | Apple Inc. | Faster retransmission in multi-link communication |
US20220225152A1 (en) * | 2021-01-12 | 2022-07-14 |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 Adaptive radio |
WO2022235036A1 (ko) * | 2021-05-06 | 2022-11-10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다중 링크를 지원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의 송수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CN116886240B (zh) * | 2021-08-18 | 2024-04-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发送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WO2023039734A1 (zh) * | 2021-09-14 | 2023-03-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多链路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US20240163814A1 (en) * | 2022-11-10 | 2024-05-16 | Mediatek Inc. | Control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for ppdu end time alignment |
CN118338281A (zh) * | 2023-01-10 | 2024-07-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与通信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20107A (zh) * | 2009-03-23 | 2010-06-02 | 上海通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多媒体传输的多路联合通信系统及方法 |
US20180084582A1 (en) * | 2015-06-26 | 2018-03-2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Parallel on Dual Channels, and Apparatus |
US20190306920A1 (en) * | 2015-06-29 | 2019-10-03 | 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 | Channel access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ing sa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77368B1 (en) * | 2000-04-28 | 2002-11-05 | Motorola, Inc. | Method for dynamic transmitter training for a shared communication system utilizing 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 |
EP1514382A2 (en) | 2002-06-07 | 2005-03-16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Wireless technology co-existence |
CN100531078C (zh) | 2003-06-25 | 2009-08-19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分散通信网中的媒体访问控制的方法 |
JP2005094169A (ja) | 2003-09-16 | 2005-04-07 | Sony Corp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WO2006096864A2 (en) | 2005-03-09 | 2006-09-14 | Xirrus, Inc. | Media access controller for use in a multi-sector access point array |
US7881340B2 (en) * | 2007-10-22 | 2011-02-01 |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 Decentralized media access control for ad-hoc mobile wireless network |
US20100075600A1 (en) | 2008-09-22 | 2010-03-25 |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Wireless piconets, devices and methods that self-learn multi-frame slot patterns |
JP5661751B2 (ja) | 2009-05-29 | 2015-01-28 | エヌイーシー ヨーロッパ リミテッドNec Europe Ltd. | 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の無線送受信機を連携させる方法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 |
JP5683715B2 (ja) | 2010-11-16 | 2015-03-11 |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無線ダイレクトリンクオペレーションに関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
US9191469B2 (en) | 2013-02-20 | 2015-11-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cknowledgement (ACK) type indication and deferral time determination |
US20140341100A1 (en) * | 2013-05-15 | 2014-11-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ccess point-aided coexistence/concurrency at mobile devices |
US20170171878A1 (en) * | 2014-07-03 | 2017-06-1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multi-user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3185637A4 (en) | 2014-08-18 | 2018-04-04 | 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ata communic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ing same |
EP3588888B1 (en) * | 2014-12-05 | 2021-03-10 | Lg Electronics Inc.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US10181930B2 (en) * | 2015-05-10 | 2019-01-15 | Newracom, Inc. | Multiplexing acknowledgment messages in response to downlink frames |
US10187314B2 (en) * | 2015-05-22 | 2019-01-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signal extension signaling |
US9942843B2 (en) | 2015-07-01 | 2018-04-10 | Intel IP Corporation | Determining a 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 setting and a response to a multi-user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
US10863510B2 (en) * | 2016-01-08 | 2020-12-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er stream and per antenna cyclic shift dela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uplink multi-user MIMO |
GB2549967A (en) | 2016-05-04 | 2017-11-08 | Canon Kk | Improved reservation of channels in an 802.11AX network |
WO2018035740A1 (zh) * | 2016-08-24 | 2018-03-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时间测量的定位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US10848288B2 (en) * | 2017-08-08 | 2020-11-24 | Nxp Usa, Inc. | Multi-user null data packet (NDP) ranging |
US11265927B1 (en) * | 2018-04-26 | 2022-03-01 | Nxp Usa, Inc. | Media access control for multi-band communication in WLAN |
US10863585B2 (en) | 2018-06-06 | 2020-12-08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s for dynamic multi-band layer-1 aggregat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network |
US12010683B2 (en) * | 2018-10-28 | 2024-06-11 | Lg Electronics Inc. | Transmission of a second ACK after failure of first ACK |
US11564272B2 (en) | 2019-03-08 | 2023-01-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siderations for multi-link aggregation |
US11330625B2 (en) * | 2019-03-11 | 2022-05-10 | Intel Corporation | Multi-band bandwidth query report (MB-BQR) signaling in extremely high throughput (EHT) systems |
US11979929B2 (en) | 2019-06-03 | 2024-05-07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link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11576208B2 (en) | 2019-10-30 | 2023-02-07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B PPDU alignment for multi-link triggered uplink acces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2020
- 2020-10-28 US US17/082,762 patent/US11576208B2/en active Active
- 2020-10-29 EP EP20204657.9A patent/EP3817492B1/en active Active
- 2020-10-29 TW TW109137625A patent/TWI767381B/zh active
-
2023
- 2023-01-03 US US18/092,905 patent/US1200421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20107A (zh) * | 2009-03-23 | 2010-06-02 | 上海通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多媒体传输的多路联合通信系统及方法 |
US20180084582A1 (en) * | 2015-06-26 | 2018-03-2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Parallel on Dual Channels, and Apparatus |
US20190306920A1 (en) * | 2015-06-29 | 2019-10-03 | 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 | Channel access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ing sam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817492B1 (en) | 2024-02-14 |
EP3817492A1 (en) | 2021-05-05 |
TW202123766A (zh) | 2021-06-16 |
US11576208B2 (en) | 2023-02-07 |
US20230141728A1 (en) | 2023-05-11 |
US12004216B2 (en) | 2024-06-04 |
US20210136819A1 (en) | 2021-05-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67381B (zh) | 無線網路中用於多重鏈路觸發上鏈存取的基於觸發協議資料單元對準之裝置和方法 | |
US11937299B2 (en) |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s from multiple user devices via a request-clear technique | |
US1093845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
TWI782472B (zh) | 同步多鏈路無線傳輸機會程序 | |
US2021026689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link operations | |
TWI722849B (zh) | 在無線網路中進行同步獨立通道存取的裝置、電腦可讀存儲介質和方法 | |
RU2463720C1 (ru) | Множественный доступ с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нным разделением и оценка канала для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локальной сети | |
US10581582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configuring broadband link | |
US20200037342A1 (en) | Eht transmission protection mechanism in 6 ghz | |
US11844059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uplink multiple-user transmission schedul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ing the method | |
US20230327811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multi-user concurrent transmission | |
KR102696185B1 (ko) | 멀티 링크를 사용하는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무선 통신 단말 | |
CN112217759B (zh) | 发送关于缓冲状态信息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 |
KR102054052B1 (ko) |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무선 통신 단말 | |
US20200252961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saving power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ing same | |
KR20190058499A (ko) | 네트워크 얼로케이션 벡터를 사용하는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무선 통신 단말 | |
CN113207189B (zh) | 数据传输方法 | |
CN116724634A (zh) | 使用受限的twt的无线通信方法以及使用其的无线通信终端 | |
US20170019895A1 (en) | Signaling method for improved ofdma-based data ack/ba frame exchange in wireless network syste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