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4400B - 一種無線週邊裝置之資料傳輸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種無線週邊裝置之資料傳輸方法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4400B
TWI764400B TW109142331A TW109142331A TWI764400B TW I764400 B TWI764400 B TW I764400B TW 109142331 A TW109142331 A TW 109142331A TW 109142331 A TW109142331 A TW 109142331A TW I764400 B TWI764400 B TW I76440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wireless
wireless transmission
data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2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23733A (zh
Inventor
林建男
Original Assignee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423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64400B/zh
Priority to US17/212,810 priority patent/US1167743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44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440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23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3733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4Transmit/receive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案係關於一種無線週邊裝置之資料傳輸方法,應用於一無線傳送裝置與一無線接收裝置之間,其主要實施特徵在於進行一換頻程序時,直接以副傳輸頻道重傳送相同的無線傳輸資料,以降低傳輸延遲,並且藉由該無線接收裝置傳送一具有可加載資訊的特殊收發確認封包至該無線傳送裝置,以使該換頻程序的主控權,從該無線傳送裝置轉變成由該無線接收裝置所主動掌控,並增加對於該無線傳送裝置於通訊應用層次的資訊控制能力。

Description

一種無線週邊裝置之資料傳輸方法
本案係關於一種資料傳輸方法,尤指一種無線週邊裝置於換頻程序中的資料傳輸方法。
對於目前各式無線週邊裝置(例如,可為一無線滑鼠、一無線鍵盤、一無線麥克風、抑或為一無線耳機等等各式無線電子裝置)之資料傳輸技術而言,往往為了避免於資料傳輸過程中發生因多個無線週邊裝置同時使用同一頻率區段(例如,2.4GHz)所產生的干擾,換頻(frequency hopping)程序的各種方法即被提出,以祈於原本所利用的主傳輸頻道能跳頻轉換到另一主傳輸頻道,以確保無線傳輸資料可以被正確地傳送與接收。
申言之,請參閱圖1A中所示之習知無線週邊裝置與主系統10間之整合實施之一實施概念示例圖,於其中,習知無線週邊裝置中之一無線接收裝置81(例如,滑鼠的無線接收器(dongle))係與一主系統10之USB連接埠11直接電連接,並透過一無線傳送/接收控制軟/韌體101之傳 輸控制,而使習知無線週邊裝置中之一無線傳送裝置82(例如,滑鼠本體)與該無線接收裝置81之間進行一無線傳輸資料D1之傳送/接收傳送動作。
再請參閱圖1B,其係為一種習知的無線週邊裝置於換頻程序中之資料傳輸方法,其包括習知的資料傳送與接收方式,且至少包括下列習知實施步驟,並請搭配圖1A所示者:開始(步驟S10);判斷於一第一計時值內,該無線接收裝置81是否有接收到該無線傳送裝置82經由一主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1(步驟S11);於該無線接收裝置81辨識經由該主傳輸頻道接收到該無線傳輸資料D1時,該無線接收裝置81處理該無線傳輸資料D1,並繼續以該主傳輸頻道接收另一無線傳輸資料(步驟S12),且回到該步驟S11;於該無線接收裝置81未接收到該無線傳輸資料D1時,該無線傳送裝置82確認尚未被佔用的另一主傳輸頻道(步驟S13);於該無線接收裝置81未能接收到該無線傳輸資料D1時,該無線傳送裝置82以廣播輪詢(broadcast polling)方式經由至少一副傳輸頻道傳送一主傳輸頻道變更通知(notification)(步驟S14);判斷於至少一第二計時值內,該無線接收裝置81是否有接收到該無線傳送裝置82經由至少一副傳輸頻道所輪流傳送之該主傳輸頻道變更通知(步驟S15);以及 於該無線接收裝置81回應確收該主傳輸頻道變更通知時,該無線傳送裝置82改為經由尚未被佔用的其他主傳輸頻道,重傳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1或是傳送另一無線傳輸資料至該無線接收裝置81(步驟S16),並回到該步驟S11。
自該步驟S13至該步驟S16中可以發現,前述習知作法之缺失在於,該無線傳送裝置82需先以該至少一副傳輸頻道傳送該主傳輸頻道變更通知(notification),且等候該無線接收裝置81回應確收之後,才能由該無線傳送裝置82再接續進行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1重傳(或改傳送另一無線傳輸資料),但如此一來,顯將會造成傳輸延遲的問題。
另外,前述習知作法之另一缺失在於,從該步驟S13至該步驟S16中可以了解其換頻程序的主控權,是由該無線傳送裝置82所掌控與發動,然而此種習知作法對於日後想要轉應用於以單一個無線接收裝置同時應對於複數個無線傳送裝置之應用領域而言,是有無法轉用或困難實施的嚴重問題存在。
本案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於無線週邊裝置的資料傳輸過程中,在其進行換頻程序時,可直接以副傳輸頻道重傳送相同的無線傳輸資料,進而可有效降低傳輸延遲之資料傳輸方法。
本案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於無線週邊裝置的資料傳輸過程中,在其進行換頻程序時,可使換頻的主控權,從該無線週邊裝置中的無 線傳送裝置轉變成由該無線週邊裝置中的無線接收裝置所主動掌控之資料傳輸方法。
本案的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於無線週邊裝置的資料傳輸過程中,在其進行換頻程序時,該無線週邊裝置中的無線接收裝置傳送具有可加載資訊的收發確認封包,以增加對於該無線週邊裝置中的無線傳送裝置於通訊應用層次的資訊控制能力之資料傳輸方法。
本案提供一種無線週邊裝置之資料傳輸方法,應用於一無線傳送裝置與一無線接收裝置之間,且該無線接收裝置之一資料接收方式至少包括下列步驟:判斷於一第一計時值內,是否接收到該無線傳送裝置經由一主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一無線傳輸資料;當接收到經由該主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時,使該無線接收裝置暫時轉換至一傳送模式,並回傳一第一收發確認封包至已暫時轉換至一接收模式之該無線傳送裝置;辨識及處理來自於該主傳輸頻道之該無線傳輸資料,並維持以該主傳輸頻道繼續接收另一無線傳輸資料;當未接收到經由該主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時,判斷於一第二計時值內,是否接收到該無線傳送裝置經由至少一副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當接收到經由該至少一副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時,使該無線接收裝置暫時轉換至該傳送模式,並回傳一第二收發確認封包至已暫時轉換至該接收模式之該無線傳送裝置;其中,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可包括一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以供該無線傳送裝置因應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而改為經由另一主傳輸頻道傳送另一無線傳輸資料;以及辨 識及處理來自於該至少一副傳輸頻道之該無線傳輸資料,並改為經由尚未被佔用的該另一主傳輸頻道繼續接收該另一無線傳輸資料。
在一些實施例中,於前述當未接收到經由該主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的步驟之後,更包括下列步驟:檢查該無線傳輸資料之一緩衝儲存空間是否已儲存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以及當該緩衝儲存空間尚未儲存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時,使該無線接收裝置加入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至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中,並使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儲存於該緩衝儲存空間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於前述當接收到經由該主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的步驟之後,更包括下列步驟:判斷是否有來自該無線傳送裝置之一收發確認請求;其中,當該無線傳送裝置沒有傳送該收發確認請求時,使該無線接收裝置直接地執行前述辨識及處理來自於該主傳輸頻道之該無線傳輸資料,並維持以該主傳輸頻道繼續接收該另一無線傳輸資料之步驟:以及當該無線傳送裝置有傳送該收發確認請求時,使該無線接收裝置暫時轉換至該傳送模式,並回傳該第一收發確認封包至已暫時轉換至該接收模式之該無線傳送裝置,且執行前述辨識及處理來自於該主傳輸頻道之該無線傳輸資料,並維持以該主傳輸頻道繼續接收該另一無線傳輸資料之步驟。
本案又提供一種無線週邊裝置之資料傳輸方法,應用於一無線傳送裝置與一無線接收裝置之間,且該無線接收裝置之一資料接收方式至少包括下列步驟:判斷於一第一計時值內,是否接收到該無線傳送裝置經由一主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一無線傳輸資料;當接收到經由該主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 無線傳輸資料時,辨識及處理來自於該主傳輸頻道之該無線傳輸資料,並維持以該主傳輸頻道繼續接收另一無線傳輸資料;當未接收到經由該主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時,判斷於一第二計時值內,是否接收到該無線傳送裝置經由至少一副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以及當接收到經由該至少一副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時,辨識及處理來自於該至少一副傳輸頻道之該無線傳輸資料,並改為經由尚未被佔用的另一主傳輸頻道繼續接收該另一無線傳輸資料。
在一些實施例中,於前述當接收經由該主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時的步驟之後,更可包括下列步驟:使該無線接收裝置暫時轉換至一傳送模式,並回傳一第一收發確認封包至已暫時轉換至一接收模式之該無線傳送裝置,並執行前述辨識及處理來自於該主傳輸頻道之該無線傳輸資料,且維持以該主傳輸頻道繼續接收該另一無線傳輸資料之步驟。
在一些實施例中,於前述當接收到經由該主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的步驟之後,更包括下列步驟:判斷是否有來自該無線傳送裝置之一收發確認請求;其中,當該無線傳送裝置沒有傳送該收發確認請求時,使該無線接收裝置直接地執行前述辨識及處理來自於該主傳輸頻道之該無線傳輸資料,並維持以該主傳輸頻道繼續接收該另一無線傳輸資料之步驟:以及當該無線傳送裝置有傳送該收發確認請求時,執行前述使該無線接收裝置暫時轉換至該傳送模式,並回傳該第一收發確認封包至已暫時轉換至該接收模式之該無線傳送裝置,且辨識及處理來自於該主傳輸頻道之該無線傳輸資料,並維持以該主傳輸頻道繼續接收該另一無線傳輸資料之步驟。
在一些實施例中,於前述當未接收到經由該主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的步驟之後,更包括下列步驟:檢查該無線傳輸資料之一緩衝儲存空間是否已儲存一第二收發確認封包;以及當該緩衝儲存空間尚未儲存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時,使該無線接收裝置加入一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至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中,並使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儲存於該緩衝儲存空間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至少包括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一無線接收裝置之時序資訊、一控制無線傳送裝置之應用功能資訊中之至少一者。
在一些實施例中,於前述當接收到經由該至少一副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時的步驟之後,更可包括下列步驟:使該無線接收裝置暫時轉換至該傳送模式,並回傳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至已暫時轉換至該接收模式之無線傳送裝置;其中,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可包括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以供該無線傳送裝置因應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而改為經由該另一主傳輸頻道傳送該另一無線傳輸資料。
本案另提供一種無線週邊裝置之資料傳輸方法,應用於一無線傳送裝置與一無線接收裝置之間,且該無線傳送裝置之一資料傳送方式至少包括下列步驟:等候產生一觸發事件;因應該觸發事件,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經由一主傳輸頻道傳送一無線傳輸資料;判斷是否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的一第一收發確認封包;其中,當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的該第一收發確認封包時,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繼續等候產生另一觸發事件;當未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的該第一收發確認封包時,判斷於一第三計時值內, 該無線傳送裝置之傳送失敗次數是否超過一第一門檻值;其中,當該無線傳送裝置之傳送失敗次數尚未超過該第一門檻值時,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繼續經由該主傳輸頻道傳送該無線傳輸資料;當該無線傳送裝置之傳送失敗次數已超過該第一門檻值時,使該無線傳送裝置改為經由至少一副傳輸頻道傳送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判斷是否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送包含一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在內之一第二收發確認封包;當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送包含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在內之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時,因應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中之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使該無線傳輸裝置改為經由另一主傳輸頻道傳送另一無線傳輸資料;以及當未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送包含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在內之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時,判斷於一第四計時值內,該無線傳送裝置傳送失敗次數是否超過一第二門檻值,以及該些副傳輸頻道是否皆已被廣播輪詢;其中,當該無線傳送裝置傳送失敗次數尚未超過該第二門檻值,抑或該些副傳輸頻道尚未已被全部廣播輪詢時,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繼續經由該些副傳輸頻道中尚未被使用過的副傳輸頻道傳送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並直至該無線傳送裝置傳送失敗次數已超過該第二門檻值,且該些副傳輸頻道皆已被廣播輪詢。
在一些實施例中,於前述因應該觸發事件,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經由該主傳輸頻道傳送該無線傳輸資料的步驟之後,更包括下列步驟:判斷該無線傳送裝置是否傳送一收發確認請求;當該無線傳送裝置有傳送該收發確認請求時,執行前述判斷是否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的該第一收發確認封包之步驟;以及當該無線傳送裝置沒有傳送該收發確認請求時,於一第五計 時值內,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經由該主傳輸頻道持續傳送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若干次,並等候產生該另一觸發事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於前述等候產生該觸發事件的步驟中,更可包括下列步驟:判斷是否有該觸發事件產生;當有該觸發事件產生時,執行前述因應該觸發事件,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經由該主傳輸頻道傳送該無線傳輸資料之步驟;以及當沒有該觸發事件產生時,於一第六計時值內,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經由該主傳輸頻道傳送作為無線傳輸資料之用一虛擬同步封包,並執行前述判斷該無線傳送裝置是否傳送該收發確認請求。
本案更又提供一種無線週邊裝置之資料傳輸方法,應用於一無線傳送裝置與一無線接收裝置之間,且該無線傳送裝置之一資料傳送方式至少包括下列步驟:等候產生一觸發事件;因應該觸發事件,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經由一主傳輸頻道傳送一無線傳輸資料;判斷是否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的一第一收發確認封包;其中,當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的該第一收發確認封包時,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繼續等候產生另一觸發事件;當未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的該第一收發確認封包時,使該無線傳送裝置改為經由至少一副傳輸頻道傳送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判斷是否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送包含一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在內之一第二收發確認封包;以及當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送包含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在內之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時,因應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中之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使該無線傳輸裝置改為經由另一主傳輸頻道傳送另一無線傳輸資料。
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當未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的該第一收發確認封包時的步驟之後,更可包括下列步驟:判斷於一第三計時值內,該無線傳送裝置之傳送失敗次數是否超過一第一門檻值;當該無線傳送裝置之傳送失敗次數尚未超過該第一門檻值時,執行前述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繼續經由該主傳輸頻道傳送該無線傳輸資料之步驟;以及當該無線傳送裝置之傳送失敗次數已超過該第一門檻值時,執行前述使該無線傳送裝置改為經由該至少一副傳輸頻道傳送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之步驟。
在一些實施例中,更可包括下列步驟:當未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送包含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在內之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時,判斷於一第四計時值內,該無線傳送裝置傳送失敗次數是否超過一第二門檻值,以及該些副傳輸頻道是否皆已被廣播輪詢;以及當該無線傳送裝置傳送失敗次數尚未超過該第二門檻值,抑或該些副傳輸頻道尚未已被全部廣播輪詢時,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繼續經由該些副傳輸頻道中尚未被使用過的副傳輸頻道傳送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並直至該無線傳送裝置傳送失敗次數已超過該第二門檻值,且該些副傳輸頻道皆已被廣播輪詢。
在一些實施例中,於前述因應該觸發事件,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經由該主傳輸頻道傳送該無線傳輸資料的步驟之後,更包括下列步驟:判斷該無線傳送裝置是否傳送一收發確認請求;當該無線傳送裝置有傳送該收發確認請求時,執行前述判斷是否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的該第一收發確認封包之步驟;以及當該無線傳送裝置沒有傳送該收發確認請求時,於一第五計 時值內,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經由該主傳輸頻道持續傳送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若干次,並等候產生該另一觸發事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於前述等候產生該觸發事件的步驟中,更可包括下列步驟:判斷是否有該觸發事件產生;當有該觸發事件產生時,執行前述因應該觸發事件,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經由該主傳輸頻道傳送該無線傳輸資料之步驟;以及當沒有該觸發事件產生時,於一第六計時值內,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經由該主傳輸頻道傳送作為無線傳輸資料D2之用一虛擬同步封包,並執行前述判斷該無線傳送裝置是否傳送該收發確認請求。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至少包括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一無線接收裝置之時序資訊、一控制無線傳送裝置之應用功能資訊中之至少一者。
10、20:主系統
81、91:無線接收裝置
82、92:無線傳送裝置
11、21:USB連接埠
101、102:無線傳送/接收控制軟/韌體
D1、D2:無線傳輸資料
ACK+:第二收發確認封包
S10、S11、S12、S13、S14、S15、S16、S17:步驟
S30、S31、S32、S33、S34、S35、S36、S37:步驟
S40、S41、S42、S43、S44、S45、S46、S47、S48:步驟
S50、S51、S521、S522、S53、S54、S55、S56、S57:步驟
S60、S61、S62、S63、S64、S65、S66、S67、S68、S69、S610:步驟
S70、S711、S712、S72、S73、S74、S75、S76、S77、S78、S79、S710:步驟
圖1A:其係為習知無線週邊裝置與主系統間之整合實施之一實施概念示例圖。
圖1B,其係為習知的無線週邊裝置於換頻程序中之資料傳輸方法。
圖2:其係為本案無線週邊裝置與主系統間之整合實施之一較佳實施概念示例圖。
圖3A、圖3B:其係為本案之一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有關資料接收方式之一較佳實施流程示例圖。
圖4A、圖4B:其係為本案之一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有關資料傳送方式之一較佳實施流程示例圖。
圖5A、圖5B:其係為本案之一第二較佳實施例中有關資料接收方式之一較佳實施流程示例圖。
圖6A、圖6B:其係為本案之一第二較佳實施例中有關資料傳送方式之一較佳實施流程示例圖。
圖7A、圖7B:其係為本案之一第三較佳實施例中有關資料傳送方式之一較佳實施流程示例圖。
為了使本揭示內容的敘述更加詳盡與完備,下文針對本揭示內容的實施態樣與具體實施例提出了說明性的描述;但這並非實施或運用本揭示內容具體實施例的唯一形式。以下所揭露的各實施例,在有益的情形下可相互組合或取代,也可在一實施例中附加其他的實施例,而無須進一步的記載或說明。
本案以下提供有關無線週邊裝置之資料傳輸方法之各種較佳實施說明,皆可應用於圖2中所示之本案無線週邊裝置與主系統20間之整合實施之一較佳實施概念示例圖;申言之,於圖2中,本案無線週邊裝置中之一無線接收裝置91係與一主系統20之USB連接埠21直接電連接,並透過一無線傳送/接收控制軟/韌體201提供之資料傳輸方法,而使本案無線週邊裝置中之一無線傳送裝置92與該無線接收裝置91之間,進行一無 線傳輸資料D2之傳送/接收傳送動作。本案技術特徵之一,在於進行前述無線傳輸資料D2之傳送/接收動作時,可搭配使用一具有可加載資訊之特殊收發確認封包(Acknowledgement packet,ACK+)(詳如下述),以改善習知作法之缺失與提高傳輸資料內容的豐富性與應用的彈性。
再則,應用於本案中之前述無線週邊裝置可為一無線滑鼠、一無線鍵盤、一無線麥克風、抑或為一無線耳機等等各式無線電子裝置,且本案並不以此為限。
當然,本案之該無線接收裝置91平常皆處於一接收模式(Rx mode),但於必要時可暫時轉換至一傳送模式(Tx mode),同時,本案之該無線傳送裝置91平常皆處於該傳送模式,但於必要時可暫時轉換至該接收模式,於此即不再贅述。
請參閱圖3A、圖3B,其為本案之一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有關資料接收方式之一較佳實施流程示例圖,並請搭配圖2所示者。
申言之,如圖3A、圖3B所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中關於該無線接收裝置91之資料接收方式,其至少包括下列較佳實施步驟:開始(步驟S30);判斷於一第一計時值內,是否接收到該無線傳送裝置92經由一主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2(步驟S31);於一些實施例中,該傳輸頻道之頻道數量至少可為13個,而該第一計時值可至少為8-16毫秒(ms); 當接收到經由該主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2時,使該無線接收裝置91暫時轉換至一傳送模式(Tx mode),並回傳一第一收發確認封包至已暫時轉換至一接收模式(Rx mode)之該無線傳送裝置92(步驟S32);其中,該第一收發確認封包可為一般性(未加載資訊)的收發確認封包;於辨識該無線傳輸資料D2是來自於該主傳輸頻道時,處理所接收到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2,並維持以該主傳輸頻道繼續接收另一無線傳輸資料(步驟S37),且回到該步驟S31;當未接收到經由該主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2之後,檢查一緩衝儲存空間是否已儲存一第二收發確認封包(步驟S33);於一些實施例中,該緩衝儲存空間可設置於圖2中所示之該主系統20或該無線接收裝置91中之任一者;再則,於本案之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係即為一具有可加載資訊之特殊收發確認封包(Acknowledgement packet,ACK+),以供額外加載所需要的控制資訊於其中;當該緩衝儲存空間尚未儲存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ACK+時,使該無線接收裝置91加入一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至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ACK+中,並使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ACK+儲存於該緩衝儲存空間中(步驟S34);於該緩衝儲存空間已儲存有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ACK+時,判斷於一第二計時值內,是否接收到該無線傳送裝置92經由至少一副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2(步驟S35),且當未接收到經由該至少一副傳輸頻道中之任一者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2時,回到該步驟S31;於一 些實施例中,該些副傳輸頻道之頻道數量至少可為2個,而該第二計時值可至少為2-4毫秒(ms);當接收到經由該至少一副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2時,使該無線接收裝置91暫時轉換至該傳送模式,並回傳具有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在內之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ACK+至已暫時轉換至該接收模式之該無線傳送裝置92,以供該無線傳送裝置92因應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而改為經由另一主傳輸頻道傳送另一無線傳輸資料(步驟S36);以及於辨識該無線傳輸資料D2來自於該至少一副傳輸頻道時,處理所接收到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2,並改為由尚未被佔用的該另一主傳輸頻道繼續接收該另一無線傳輸資料(該步驟S37),且回到該步驟S31。
自前述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中關於該無線接收裝置91之資料接收方式的說明可知,當該無線接收裝置91未接收到經由該主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2時,仍可直接經由該至少一副傳輸頻道接收到該無線傳輸資料D2,無需如習知作法般需先以該至少一副傳輸頻道接收一主傳輸頻道變更通知(notification),之後才能再接續進行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2重傳(或改傳送另一無線傳輸資料),並因而造成傳輸延遲的問題。
另外,自前述較佳實施例亦可知悉,本案中當該無線接收裝置91是經由該至少一副傳輸頻道接收到該無線傳輸資料D2時,此時該無線接收裝置91即主動藉由回傳具有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在內之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ACK+給該無線傳送裝置92,以使換頻程序的主控權從習知圖1A中該無線傳送裝置82處,轉變成由圖2所示的該無線接收裝置91所主動掌控,此種 改善作法顯將有利於該無線接收裝置91同時控制與管理複數個該無線傳送裝置92之應用領域。
再則,因具有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在內之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ACK+,是該無線接收裝置91以預先置放於該緩衝儲存空間中的方式進行所預先準備,此等提早預備做法也將明顯有助於縮短該無線傳輸資料D2之傳送/接收的轉換與溝通確認時間。
當然,有關該無線接收裝置91可直接經由該至少一副傳輸頻道接收到該無線傳輸資料D2,以及換頻程序的主控權轉變成由該無線接收裝置91所掌控的具體細節作法,可再搭配參考圖4A、圖4B所示,其為本案之一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有關資料傳送方式之一較佳實施流程示例圖,並請搭配圖2與圖3A、圖3B所示者。
申言之,如圖4A、圖4B所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中關於無線傳送裝置92用以與該無線接收裝置91相互搭配之資料傳送方式,其至少包括下列較佳實施步驟:開始(步驟S40);等候產生一觸發事件(步驟S41);因應該觸發事件,使該無線傳送裝置92經由該主傳輸頻道傳送該無線傳輸資料D2(步驟S42);判斷是否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91所回傳的該第一收發確認封包(步驟S43);其中,當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91所回傳的該第一收發確認封包時,回到該步驟S41,使該無線傳送裝置92繼續等候產生另一觸發事件; 當未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91所回傳的該第一收發確認封包時,判斷於一第三計時值內,該無線傳送裝置92之傳送失敗次數是否超過一第一門檻值(步驟S44);其中,當該無線傳送裝置92之傳送失敗次數尚未超過該第一門檻值時,執行該步驟S42,以使該無線傳送裝置92繼續經由該主傳輸頻道傳送該無線傳輸資料D2;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傳送失敗次數之該第一門檻值可設定為8次:當該無線傳送裝置92之傳送失敗次數已超過該第一門檻值時,使該無線傳送裝置92改為經由該至少一副傳輸頻道傳送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2(步驟S45);判斷是否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91所回傳送包含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在內之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ACK+(步驟S46);當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91所回傳送包含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在內之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ACK+時,因應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ACK+中之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使該無線傳輸裝置92改為經由該另一主傳輸頻道傳送該另一無線傳輸資料(步驟S47),並回到該步驟S41;以及當未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92所回傳送包含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在內之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ACK+時,判斷於一第四計時值內,該無線傳送裝置92傳送失敗次數是否超過一第二門檻值,以及該些副傳輸頻道是否皆已被廣播輪詢(步驟S48);其中,當該無線傳送裝置92傳送失敗次數尚未超過該第二門檻值,抑或該些副傳輸頻道尚未已被全部廣播輪詢時,執行該步驟S45,以使該無線傳送裝置92繼續經由該些副傳輸頻道中尚未被使用過的副傳 輸頻道傳送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2,並直至該無線傳送裝置92傳送失敗次數已超過該第二門檻值,且該些副傳輸頻道皆已被廣播輪詢;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傳送失敗次數之該第二門檻值可設定為8次。
自前述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中關於該無線傳送裝置92之資料傳送方式的說明可知,當該無線傳送裝置92於一段時間後若仍未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91所回傳的該第一收發確認封包時,即可直接經由該至少一副傳輸頻道傳送相同的到該無線傳輸資料D2,而無需如習知作法般需先以該至少一副傳輸頻道接收一主傳輸頻道變更通知。
再者,該無線傳送裝置92需等候該無線接收裝置91主動回傳具有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在內之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ACK+,該無線傳送裝置92才能因應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而改為經由該另一主傳輸頻道傳送該另一無線傳輸資料,如此一來,本案確實是可使換頻程序的主控權從習知圖1A中的該無線傳送裝置82處,轉變成由圖2中該無線接收裝置91所主動掌控。
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ACK+除至少包括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之外,也可更包括(抑或是替換成):一無線接收裝置之時序資訊、或一控制無線傳送裝置之應用功能資訊中之至少一者,以增加該無線接收裝置91對於該無線傳送裝置92於通訊應用層次的資訊控制的豐富性與應用彈性。
為增加資料傳輸的彈性,本案尚有其他較佳作法:請參閱圖5A、圖5B,其係為本案之一第二較佳實施例中有關資料接收方式之一較佳實施流程示例圖,並請搭配圖2與圖3A、圖3B所示者。
申言之,如圖5A、圖5B所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中關於該無線接收裝置91之資料接收方式,其至少包括下列較佳實施步驟:開始(步驟S50);判斷於一第一計時值內,是否接收到該無線傳送裝置92經由一主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2(步驟S51);於一些實施例中,該傳輸頻道之頻道數量至少可為13個,而該第一計時值可至少為8-16毫秒(ms);當接收到經由該主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2時,判斷是否有來自該無線傳送裝置92之一收發確認請求(步驟S521);其中,當該無線傳送裝置92沒有傳送該收發確認請求時,使該無線接收裝置91直接地辨識及處理來自於該主傳輸頻道之該無線傳輸資料D2,並維持以該主傳輸頻道繼續接收該另一無線傳輸資料(步驟S57),且回到該步驟S51:當接收到經由該主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2,且當該無線傳送裝置92有傳送該收發確認請求時,使該無線接收裝置91暫時轉換至一傳送模式(Tx mode),並回傳一第一收發確認封包至已暫時轉換至一接收模式(Rx mode)之該無線傳送裝置92(步驟S522),且於辨識來自於該主傳輸頻道之該無線傳輸資料D2時,處理所接收到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2,並維持以該 主傳輸頻道繼續接收該另一無線傳輸資料(步驟S57),且回到該步驟S51:其中,該第一收發確認封包可為一般性(未加載資訊)的收發確認封包;當未接收到經由該主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2之後,檢查一緩衝儲存空間是否已儲存一第二收發確認封包(步驟S53);於一些實施例中,該緩衝儲存空間可設置於圖2中所示之該主系統20或該無線接收裝置91中之任一者;再則,於本案之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係即為一具有可加載資訊之特殊收發確認封包(Acknowledgement packet,ACK+),以供額外加載所需要的控制資訊於其中;當該緩衝儲存空間尚未儲存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ACK+時,使該無線接收裝置91加入一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至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ACK+中,並使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ACK+儲存於該緩衝儲存空間中(步驟S54);於該緩衝儲存空間已儲存有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ACK+時,判斷於一第二計時值內,是否接收到該無線傳送裝置92經由至少一副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2(步驟S55),且當未接收到經由該至少一副傳輸頻道中之任一者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2時,回到該步驟S51;於一些實施例中,該些副傳輸頻道之頻道數量至少可為2個,而該第二計時值可至少為2-4毫秒(ms);當接收到經由該至少一副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2時,使該無線接收裝置91暫時轉換至該傳送模式,並回傳具有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在內之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ACK+至已暫時轉換至該接收模式之該無 線傳送裝置92,以供該無線傳送裝置92因應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而改為經由另一主傳輸頻道傳送另一無線傳輸資料(步驟S56);以及於辨識該無線傳輸資料D2來自於該至少一副傳輸頻道時,處理所接收到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2,並改為由尚未被佔用的該另一主傳輸頻道繼續接收該另一無線傳輸資料(該步驟S57),且回到該步驟S51。
自前述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中關於該無線接收裝置91之資料接收方式可知,其中大部分的實施步驟都是與圖3A、圖3B所示的實施步驟相同或均等,其中差異在於本實施例中增加該步驟S521、該步驟S522,其目的即是為了多提供一個處理機制,可於該無線傳送裝置92沒有傳送該收發確認請求時,讓該無線接收裝置91省去回傳該步驟S522中的該第一收發確認封包的收發確認動作,以加快整體資料傳輸的效率;當然,前述優點可藉由搭配以下有關圖6A、圖6B所示之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中關於無線接收裝置92用以與該無線接收裝置91相互搭配之資料傳送方式,並請搭配圖2、圖4A、圖4B及圖5A、圖5B所示者,而可有一更清楚的了解。
申言之,如圖6A、圖6B所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中關於無線傳送裝置92用以與該無線接收裝置91相互搭配之資料傳送方式,其至少包括下列較佳實施步驟:開始(步驟S60);等候產生一觸發事件(步驟S61);因應該觸發事件,使該無線傳送裝置92經由該主傳輸頻道傳送該無線傳輸資料D2(步驟S62); 判斷該無線傳送裝置92是否傳送一收發確認請求(步驟S63);當該無線傳送裝置92沒有傳送該收發確認請求時,於一第五計時值內,使該無線傳送裝置92經由該主傳輸頻道持續傳送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2若干次(步驟S64),以等候產生另一觸發事件,並回到該步驟S61;當該無線傳送裝置92有傳送該收發確認請求時,判斷是否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91所回傳的該第一收發確認封包(步驟S65);其中,當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91所回傳的該第一收發確認封包時,使該無線傳送裝置92繼續等候產生該另一觸發事件,並回到該步驟S61;當未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91所回傳的該第一收發確認封包時,判斷於一第三計時值內,該無線傳送裝置92之傳送失敗次數是否超過一第一門檻值(步驟S66);其中,當該無線傳送裝置92之傳送失敗次數尚未超過該第一門檻值時,執行該步驟62,以使該無線傳送裝置92繼續經由該主傳輸頻道傳送該無線傳輸資料D2;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傳送失敗次數之該第一門檻值可設定為8次:當該無線傳送裝置92之傳送失敗次數已超過該第一門檻值時,使該無線傳送裝置92改為經由該至少一副傳輸頻道傳送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2(步驟S67);判斷是否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91所回傳送包含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在內之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ACK+(步驟S68); 當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91所回傳送包含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在內之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ACK+時,因應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ACK+中之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使該無線傳輸裝置92改為經由該另一主傳輸頻道傳送該另一無線傳輸資料(步驟S69),並回到該步驟61;以及當未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92所回傳送包含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在內之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ACK+時,判斷於一第四計時值內,該無線傳送裝置92傳送失敗次數是否超過一第二門檻值,以及該些副傳輸頻道是否皆已被廣播輪詢(步驟S610);其中,當該無線傳送裝置92傳送失敗次數尚未超過該第二門檻值,抑或該些副傳輸頻道尚未已被全部廣播輪詢時,執行該步驟S67,以使該無線傳送裝置92繼續經由該些副傳輸頻道中尚未被使用過的副傳輸頻道傳送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2,並直至該無線傳送裝置92傳送失敗次數已超過該第二門檻值,且該些副傳輸頻道皆已被廣播輪詢;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傳送失敗次數之該第二門檻值可設定為8次。
自前述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中關於該無線傳送裝置92之資料傳送方式的說明可知,其中大部分的實施步驟都是與圖4A、圖4B所示的實施步驟相同或均等,其中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為配合加快資料傳輸的速度,增加了該步驟63、該步驟64,其目的即是為了讓該無線傳送裝置92有一處理機制可決定是否傳送該收發確認請求,且當該無線傳送裝置92決定沒有需要傳送該收發確認請求時,即可於一段時間內,使該無線傳送裝置92經由該主傳輸頻道持續傳送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D2若干次,如此一來,與該無線傳送 裝置92相互搭配的該無線接收裝置91,即可運用如圖5A、圖5B中所示的該步驟S521處理機制,加快兩者間的資料傳輸速度。
另外,本案亦可有尚有其他較佳作法,例如,可於無線週邊裝置處於一閒置狀態(即,無觸發事件產生之狀態)時,也同時間執行前述本案較佳實施例,以進行換頻程序或是利用無線週邊裝置處於前述閒置狀態時,增加該無線接收裝置91對於該無線傳送裝置92於通訊應用層次的資訊控制的豐富性與應用彈性。
當然,前述此等其他較佳作法的具體實施步驟,即如圖7A、圖7B所示,其為本案第三較佳實施例中關於無線傳送裝置92用以與該無線接收裝置91相互搭配之資料傳送方式,且因其中各步驟S72至步驟S710,基本上是分別延續其他圖6A、圖6B中大部分相同或均等的各步驟S62至步驟S610,在此即不再予以贅述。
圖7A、圖7B所示之較佳實施步驟與圖6A、圖6B間的差異在於:圖6A、圖6B中有關等候產生該觸發事件的該步驟S61,於本實施例中予以更改為包括下列實施步驟:判斷是否有該觸發事件產生(步驟S711);其中,當有該觸發事件產生時,執行該步驟S72,以因應該觸發事件,而使該無線傳送裝置92經由該主傳輸頻道傳送該無線傳輸資料,並續行其他步驟;以及當沒有該觸發事件產生時,於一第六計時值內,使該無線傳送裝置92經由該主傳輸頻道傳送作為無線傳輸資料D2之用一虛擬同步封包(步 驟S712),並執行該步驟73,以判斷該無線傳送裝置92是否傳送該收發確認請求,並續行其他步驟。
自前述圖7A、圖7B所示之較佳實施步驟可知,於該無線傳送裝置92處於該閒置狀態(即,無觸發事件產生之狀態)時,利用讓該無線傳送裝置92傳送一虛擬同步封包作為無線傳輸資料D2之用,而進行一虛擬的資料傳輸動作,進而可由該無線接收裝置91藉由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ACK+而啟動換頻程序或是發送一些加載資訊,以控制該無線傳送裝置92的發光效果(或調整靈敏度或聲效)等等各式應用層面的控制,且本案並不以此為限。
前述實施例僅為例示性說明本案之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闡釋本案之技術特徵,而非用於限制本案之保護範疇。任何熟悉本技術者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案之技術原理及精神的情況下,可輕易完成之改變或均等性之安排均屬於本案所主張之範圍。
S30、S31、S32、S33、S34、S35、S36、S37:步驟
20:主系統
91:無線接收裝置
92:無線傳送裝置
D2:無線傳輸資料
ACK+:第二收發確認封包

Claims (11)

  1. 一種無線週邊裝置之資料傳輸方法,應用於一無線傳送裝置與一無線接收裝置之間,且該無線接收裝置之一資料接收方式至少包括下列步驟:判斷於一第一計時值內,是否接收到該無線傳送裝置經由一主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一無線傳輸資料;當接收到經由該主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時,使該無線接收裝置暫時轉換至一傳送模式,並回傳一第一收發確認封包至已暫時轉換至一接收模式之該無線傳送裝置;辨識及處理來自於該主傳輸頻道之該無線傳輸資料,並維持以該主傳輸頻道繼續接收另一無線傳輸資料;當未接收到經由該主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時,判斷於一第二計時值內,是否接收到該無線傳送裝置經由至少一副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當接收到經由該至少一副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時,使該無線接收裝置暫時轉換至該傳送模式,並回傳一第二收發確認封包至已暫時轉換至該接收模式之該無線傳送裝置;其中,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可包括一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一無線接收裝置之時序資訊、一控制無線傳送裝置之應用功能資訊中之至少一者,以供該無線傳送裝置因應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而改為經由另一主傳輸頻道傳送另一無線傳輸資料;以及 辨識及處理來自於該至少一副傳輸頻道之該無線傳輸資料,並改為經由尚未被佔用的該另一主傳輸頻道繼續接收該另一無線傳輸資料。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資料傳輸方法,其中於前述當未接收到經由該主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的步驟之後,更包括下列步驟:檢查該無線傳輸資料之一緩衝儲存空間是否已儲存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以及當該緩衝儲存空間尚未儲存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時,使該無線接收裝置加入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至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中,並使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儲存於該緩衝儲存空間中。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資料傳輸方法,其中於前述當接收到經由該主傳輸頻道所傳送來的該無線傳輸資料的步驟之後,更包括下列步驟:判斷是否有來自該無線傳送裝置之一收發確認請求;其中,當該無線傳送裝置沒有傳送該收發確認請求時,使該無線接收裝置直接地執行前述辨識及處理來自於該主傳輸頻道之該無線傳輸資料,並維持以該主傳輸頻道繼續接收該另一無線傳輸資料之步驟:以及當該無線傳送裝置有傳送該收發確認請求時,使該無線接收裝置暫時轉換至該傳送模式,並回傳該第一收發確認封包至已暫時轉換至該接收模式之該無線傳送裝置,且執行前述辨識及處理來自於該主傳輸頻道之該無線傳輸資料,並維持以該主傳輸頻道繼續接收該另一無線傳輸資料之步驟。
  4. 一種無線週邊裝置之資料傳輸方法,應用於一無線傳送裝置與一無線接收裝置之間,且該無線傳送裝置之一資料傳送方式至少包括下列步驟:等候產生一觸發事件;因應該觸發事件,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經由一主傳輸頻道傳送一無線傳輸資料;判斷是否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的一第一收發確認封包;其中,當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的該第一收發確認封包時,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繼續等候產生另一觸發事件;當未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的該第一收發確認封包時,判斷於一第三計時值內,該無線傳送裝置之傳送失敗次數是否超過一第一門檻值;其中,當該無線傳送裝置之傳送失敗次數尚未超過該第一門檻值時,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繼續經由該主傳輸頻道傳送該無線傳輸資料;當該無線傳送裝置之傳送失敗次數已超過該第一門檻值時,使該無線傳送裝置改為經由至少一副傳輸頻道傳送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判斷是否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送包含一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一無線接收裝置之時序資訊、一控制無線傳送裝置之應用功能資訊中之至少一者在內之一第二收發確認封包;當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送包含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在內之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時,因應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中之該變更主傳輸頻道 資訊,使該無線傳輸裝置改為經由另一主傳輸頻道傳送另一無線傳輸資料;以及當未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送包含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在內之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時,判斷於一第四計時值內,該無線傳送裝置傳送失敗次數是否超過一第二門檻值,以及該些副傳輸頻道是否皆已被廣播輪詢;其中,當該無線傳送裝置傳送失敗次數尚未超過該第二門檻值,抑或該些副傳輸頻道尚未已被全部廣播輪詢時,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繼續經由該些副傳輸頻道中尚未被使用過的副傳輸頻道傳送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並直至該無線傳送裝置傳送失敗次數已超過該第二門檻值,且該些副傳輸頻道皆已被廣播輪詢。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資料傳輸方法,其中於前述因應該觸發事件,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經由該主傳輸頻道傳送該無線傳輸資料的步驟之後,更包括下列步驟:判斷該無線傳送裝置是否傳送一收發確認請求;當該無線傳送裝置有傳送該收發確認請求時,執行前述判斷是否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的該第一收發確認封包之步驟;以及當該無線傳送裝置沒有傳送該收發確認請求時,於一第五計時值內,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經由該主傳輸頻道持續傳送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若干次,並等候產生該另一觸發事件。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資料傳輸方法,其中於前述等候產生該觸發事件的步驟中,更可包括下列步驟: 判斷是否有該觸發事件產生;當有該觸發事件產生時,執行前述因應該觸發事件,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經由該主傳輸頻道傳送該無線傳輸資料之步驟;以及當沒有該觸發事件產生時,於一第六計時值內,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經由該主傳輸頻道傳送作為無線傳輸資料之用一虛擬同步封包,並執行前述判斷該無線傳送裝置是否傳送該收發確認請求。
  7. 一種無線週邊裝置之資料傳輸方法,應用於一無線傳送裝置與一無線接收裝置之間,且該無線傳送裝置之一資料傳送方式至少包括下列步驟:等候產生一觸發事件;因應該觸發事件,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經由一主傳輸頻道傳送一無線傳輸資料;判斷是否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的一第一收發確認封包;其中,當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的該第一收發確認封包時,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繼續等候產生另一觸發事件;當未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的該第一收發確認封包時,使該無線傳送裝置改為經由至少一副傳輸頻道傳送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判斷是否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送包含一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一無線接收裝置之時序資訊、一控制無線傳送裝置之應用功能資訊中之至少一者在內之一第二收發確認封包;以及當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送包含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在內之該第 二收發確認封包時,因應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中之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使該無線傳輸裝置改為經由另一主傳輸頻道傳送另一無線傳輸資料。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資料傳輸方法,其中前述當未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的該第一收發確認封包時的步驟之後,更可包括下列步驟:判斷於一第三計時值內,該無線傳送裝置之傳送失敗次數是否超過一第一門檻值;當該無線傳送裝置之傳送失敗次數尚未超過該第一門檻值時,執行前述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繼續經由該主傳輸頻道傳送該無線傳輸資料之步驟;以及當該無線傳送裝置之傳送失敗次數已超過該第一門檻值時,執行前述使該無線傳送裝置改為經由該至少一副傳輸頻道傳送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之步驟。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資料傳輸方法,其中更可包括下列步驟:當未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送包含該變更主傳輸頻道資訊在內之該第二收發確認封包時,判斷於一第四計時值內,該無線傳送裝置傳送失敗次數是否超過一第二門檻值,以及該些副傳輸頻道是否皆已被廣播輪詢;以及當該無線傳送裝置傳送失敗次數尚未超過該第二門檻值,抑或該些副傳輸頻道尚未已被全部廣播輪詢時,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繼續經由該些副傳輸頻道中尚未被使用過的副傳輸頻道傳送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並直至該無線傳送裝置傳送失敗次數已超過該第二門檻值,且該些副傳輸頻道皆已被廣播輪詢。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資料傳輸方法,其中於前述因應該觸發事件,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經由該主傳輸頻道傳送該無線傳輸資料的步驟之後,更包括下列步驟:判斷該無線傳送裝置是否傳送一收發確認請求;當該無線傳送裝置有傳送該收發確認請求時,執行前述判斷是否接收到該無線接收裝置所回傳的該第一收發確認封包之步驟;以及當該無線傳送裝置沒有傳送該收發確認請求時,於一第五計時值內,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經由該主傳輸頻道持續傳送相同的該無線傳輸資料若干次,並等候產生該另一觸發事件。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資料傳輸方法,其中於前述等候產生該觸發事件的步驟中,更可包括下列步驟:判斷是否有該觸發事件產生;當有該觸發事件產生時,執行前述因應該觸發事件,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經由該主傳輸頻道傳送該無線傳輸資料之步驟;以及當沒有該觸發事件產生時,於一第六計時值內,使該無線傳送裝置經由該主傳輸頻道傳送作為無線傳輸資料之用一虛擬同步封包,並執行前述判斷該無線傳送裝置是否傳送該收發確認請求。
TW109142331A 2020-12-02 2020-12-02 一種無線週邊裝置之資料傳輸方法 TWI7644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2331A TWI764400B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種無線週邊裝置之資料傳輸方法
US17/212,810 US11677434B2 (en) 2020-12-02 2021-03-25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wireless peripheral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2331A TWI764400B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種無線週邊裝置之資料傳輸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64400B true TWI764400B (zh) 2022-05-11
TW202223733A TW202223733A (zh) 2022-06-16

Family

ID=81751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2331A TWI764400B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種無線週邊裝置之資料傳輸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677434B2 (zh)
TW (1) TWI76440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419426A (en) * 2003-03-21 2004-10-01 Via Tech Inc Wireless input apparatus and related method for suporting input requirement of multiple hosts
US20110050577A1 (en) * 2009-08-27 2011-03-03 Silitek Electronic (Guangzhou) Co., Ltd. Wireless peripheral device and production matching system thereof
CN102761402A (zh) * 2012-07-20 2012-10-31 深圳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 Ism频段数据通信实现方法、装置和一种无线通信系统
TW201947907A (zh) * 2018-05-04 2019-12-16 新加坡商聯發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無線通訊方法及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46475B (en) * 2006-12-08 2011-08-0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Channel switching method for wireless peripheral
EP2761956A1 (en) * 2011-09-26 2014-08-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Inter -band carrier aggregation
WO2020060168A1 (ko) * 2018-09-19 2020-03-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DE102020122525A1 (de) * 2019-08-30 2021-03-04 Silicon Works Co., Ltd. Drahtloses batterie-verwaltungssystem, knoten für drahtlose kommunikation und verfahren zum einrichten eines netzwerks
US10992338B1 (en) * 2020-06-19 2021-04-2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ecure wireless IOT platfor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419426A (en) * 2003-03-21 2004-10-01 Via Tech Inc Wireless input apparatus and related method for suporting input requirement of multiple hosts
US20110050577A1 (en) * 2009-08-27 2011-03-03 Silitek Electronic (Guangzhou) Co., Ltd. Wireless peripheral device and production matching system thereof
CN102761402A (zh) * 2012-07-20 2012-10-31 深圳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 Ism频段数据通信实现方法、装置和一种无线通信系统
TW201947907A (zh) * 2018-05-04 2019-12-16 新加坡商聯發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無線通訊方法及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73763A1 (en) 2022-06-02
TW202223733A (zh) 2022-06-16
US11677434B2 (en) 202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53701B2 (en) Dual 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 (A2DP) sink
US20220052793A1 (en) Method for feedback control, u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1436044B (zh) 双无线蓝牙通信网络丢包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435844B (zh) 双无线蓝牙通信音频数据更正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WO2020107691A1 (zh) 蓝牙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9922540B (zh) 无线收发设备组通信方法、设备组、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234100B (zh) 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1208359A1 (zh) 蓝牙tws设备及其主设备、从设备和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11436043A (zh) 双无线蓝牙通信网络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WO2023179159A1 (zh) 通信芯片、蓝牙通信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WO2021197317A1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反馈方法、终端及网络节点
CN111818496B (zh) 基于载波监听的tws耳机通信方法及系统、tws耳机
US10952260B1 (en) Enhancements for contention based shared preconfigured uplink resource mechanism with addition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retransmissions
CN110234101B (zh) 一种可靠传输数据的无线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TWI764400B (zh) 一種無線週邊裝置之資料傳輸方法
KR20050104292A (ko) 무선망에서 멀티캐스트 데이터를 위한 타임슬롯 예약 방법
CN114585030B (zh) 一种无线周边装置的数据传输方法
KR20210121217A (ko) 무선 연결 방법, 기기 그룹, 시스템 및 저장매체
WO2020134223A1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11601344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JP3828042B2 (ja) 移動局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11601297B2 (en) Wireless audio output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0933617B (zh) Wifi音频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7206565B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WO202406704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