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3127B - 空氣淨化系統及空氣淨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氣淨化系統及空氣淨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3127B
TWI763127B TW109140080A TW109140080A TWI763127B TW I763127 B TWI763127 B TW I763127B TW 109140080 A TW109140080 A TW 109140080A TW 109140080 A TW109140080 A TW 109140080A TW I763127 B TWI763127 B TW I76312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sensor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ir cleaning
process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0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21263A (zh
Inventor
陳正鴻
張世欣
劉仲虎
林俊佑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400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6312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31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312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21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1263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種空氣淨化系統包含一空氣清淨裝置。空氣清淨裝置包含一傳輸介面以及一處理器。傳輸介面用以接收來自一感測器的一環境資訊。處理器用以判斷環境資訊是否符合一環境標準或是將環境資訊透過傳輸介面傳送至一終端裝置。其中,當處理器或終端裝置判斷環境資訊不符合環境標準,則將感測器的位置視為一淨化死角。

Description

空氣淨化系統及空氣淨化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淨化系統,特別是關於一種空氣淨化系統及空氣淨化方法。
市面上的空氣淨化裝置,無論是何種循環方式,例如側面吸氣過濾後,再從另一端送出淨化後空氣,或是由下部進氣,向上送出淨化空氣,此些方式都會有坪數的限制,且無法得知這些循環方式的過濾死角,也無法得知那些地方的空氣是最乾淨的。
因此,如何在空間中放置空氣淨化裝置後,了解場域死角及各處的空氣淨化效果,已成為本領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本揭露內容之一態樣提供了一種空氣淨化系統。空氣淨化系統包含一空氣清淨裝置。空氣清淨裝置包含一傳輸介面以及一處理器。傳輸介面用以接收來自一感測器的一環境資訊。處理器用以判斷環境資訊是否符合一環境標準或是將環境資訊透過傳輸介面傳送至一終端裝置。其中,當處理器或終端裝置判斷環境資訊不符合環境標準,則將感測器的位置視為一淨化死角。
本發明之又一態樣係於提供一種空氣淨化方法。空氣淨化方法的步驟包含:藉由一空氣清淨裝置的一傳輸介面接收來自一感測器的一環境資訊;以及藉由一處理器判斷環境資訊是否符合一環境標準或是將環境資訊透過傳輸介面傳送至一終端裝置;其中,當處理器或終端裝置判斷環境資訊不符合環境標準,則將感測器的位置視為一淨化死角。
因此,空氣淨化系統及空氣淨化方法能夠偵測出空氣清淨裝置所淨化不到的死角位置,並藉由移動空氣清淨裝置將乾淨的風量往死角位置吹送,或是搭載電扇的空氣清淨裝置自動將乾淨的風量往死角位置吹送,使得死角位置的空氣也能開始流動,以達到精準淨化場域的效果,且使用者可以透過終端裝置運行應用程式以於顯示器上,即時視覺化看到空氣清淨的效果。
以下說明係為完成發明的較佳實現方式,其目的在於描述本發明的基本精神,但並不用以限定本發明。實際的發明內容必須參考之後的權利要求範圍。
必須了解的是,使用於本說明書中的”包含”、”包括”等詞,係用以表示存在特定的技術特徵、數值、方法步驟、作業處理、元件以及/或組件,但並不排除可加上更多的技術特徵、數值、方法步驟、作業處理、元件、組件,或以上的任意組合。
於權利要求中使用如”第一”、"第二"、"第三"等詞係用來修飾權利要求中的元件,並非用來表示之間具有優先權順序,先行關係,或者是一個元件先於另一個元件,或者是執行方法步驟時的時間先後順序,僅用來區別具有相同名字的元件。
請參照第1~2圖,第1圖係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空氣淨化系統100之方塊圖。第2圖係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空氣淨化系統200之方塊圖。如第1圖所示,空氣淨化系統100包含空氣清淨裝置AD,空氣清淨裝置AD包含一傳輸介面10及一處理器20。傳輸介面10可以是有線或無線的介面,傳輸介面10例如為符合Wi-Fi、藍芽、常廣範圍網(Long Range ,LoRa)、窄帶物聯網(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lot)、RS485、Zigbee等傳輸協定的設備。
處理器20可以被實施為例如為微控制單元(microcontroller)、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邏輯電路。
第2圖空氣淨化系統200的與第1圖的空氣淨化系統100的不同之處在於,空氣淨化系統200更包含一風扇30,處理器20可以控制風扇30的轉向及輸出的風量大小。第2圖中的其他元件與第1圖相同。於一實施例中,風扇30可以設置在空氣清淨裝置AD的上部,但不限於此,可依實作環境調整風扇30設置的位置。
第3圖係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空氣淨化方法300之示意圖。第3圖中的空氣清淨裝置AD(亦可以加裝風扇30)透過傳輸介面10與感測器S1建立有線或無線通訊連結LK1。於一實施例中,空氣清淨裝置AD透過一物聯網閘道GW與感測器S1建立有線或無線通訊連結。此外,空氣清淨裝置AD與一終端裝置40(例如為手機)建立一有線或無線通訊連結LK2。
請參照第4~5圖,第4圖係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空氣清淨裝置AD放置環境之示意圖。第5圖係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空氣淨化方法500之流程圖。空氣淨化方法500可以由第1~2圖所示的元件實施之。
於一實施例中,空氣清淨裝置AD透過傳輸介面10與多個感測器S1~S3建立通訊連結。於一實施例中,感測器S1~S3上可以選擇性的掛載PM2.5空氣汙染感測器、揮發性有機物(TVOC)感測器、臭氧感測器、一氧化碳感測器、濕度感測器、溫度感測器、二氧化碳感測器、甲醛感測器、PM10空氣汙染感測器…等晶片,此些晶片各自測量環境數值。例如,感測器S1、S2為PM2.5空氣汙染感測器,感測器S3為二氧化碳感測器。
於步驟510中,空氣清淨裝置AD的傳輸介面10接收來自一感測器S1的一環境資訊。
於一實施例中,於第4圖中,空氣清淨裝置AD的傳輸介面10接收來自多個感測器S1~S3的環境資訊,來自感測器S1的環境資訊為感測器S1放置位置的PM2.5空氣汙染感測器的感測值,來自感測器S2的環境資訊為感測器S2放置位置的PM2.5空氣汙染感測器的感測值,來自感測器S3的環境資訊為感測器S1放置位置的二氧化碳感測器的二氧化碳感測值。
於步驟520中,處理器20判斷環境資訊是否符合一環境標準或是將環境資訊透過傳輸介面10傳送至一終端裝置40,其中,當處理器20或終端裝置40判斷環境資訊不符合環境標準,則將感測器S2的位置視為一淨化死角。
於一實施例中,處理器20將環境資訊透過傳輸介面10傳送至終端裝置40,由終端裝置40判斷環境資訊是否符合環境標準。當處理器20運算能力足夠時,處理器20或終端裝置40皆可進行判斷環境資訊是否符合環境標準。當處理器20運算能力不足時,則由終端裝置40進行判斷環境資訊是否符合環境標準。
於一實施例中,於第4圖中,假設PM2.5的環境標準為35微克/每立方公尺(24小時內的值),大於此環境標準則視為空氣清淨裝置AD的淨化死角;感測器S1測到的環境資訊是5微克/每立方公尺,感測器S2測到的環境資訊是42微克/每立方公尺,則處理器20或終端裝置40判斷感測器S1測到的環境資訊符合環境標準,並判斷感測器S2測到的環境資訊不符合環境標準,故處理器20或終端裝置40將感測器S2的位置視為淨化死角。其中,淨化死角代表空氣清淨裝置AD再當前位置無法淨化到的角落或部分空間。
於一實施例中,假設二氧化碳的環境標準為1000百萬分點濃度(parts per million,ppm),則處理器20或終端裝置40將大於此環境標準的感測器位置視為空氣清淨裝置AD的淨化死角;感測器S3測到的環境資訊為700ppm,則處理器20判斷感測器S3測到的環境資訊符合環境標準。
請參閱第6圖係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空氣清淨裝置AD放置環境的流場分析之示意圖。於第6圖中,分別以三個平面圖M1~M3為例作為流場分析之示意圖,然此處的流場分析僅為舉例,流場分析仍需實際測量或進行模擬實驗才能更精準獲得。此外,流場分析為已知技術,故此處不贅述細部分析方法。
例如,在平面圖M1中,由於有寬度W的凹陷處,凹陷處是內凹於平面圖M1,位在右下角的感測器S2偵測到的環境資訊是42微克/每立方公尺,處理器20或終端裝置40判斷感測器S2測到的環境資訊不符合環境標準,感測器S1偵測到的環境資訊是10微克/每立方公尺,處理器20或終端裝置40判斷感測器S1測到的環境資訊符合環境標準,故處理器20或終端裝置40將感測器S2的位置視為淨化死角。
例如,在平面圖M2中,由於有長度L的開口處,因此位在左上角的感測器S2偵測到的環境資訊是42微克/每立方公尺,處理器20或終端裝置40判斷感測器S2測到的環境資訊不符合環境標準,感測器S1偵測到的環境資訊是10微克/每立方公尺,處理器20或終端裝置40判斷感測器S1測到的環境資訊符合環境標準,故處理器20或終端裝置40將感測器S2的位置視為淨化死角。
例如,在平面圖M3中,位在角落的感測器S2偵測到的環境資訊是42微克/每立方公尺,處理器20或終端裝置40判斷感測器S2測到的環境資訊不符合環境標準,感測器S1偵測到的環境資訊是10微克/每立方公尺,處理器20或終端裝置40判斷感測器S1測到的環境資訊符合環境標準,故處理器20或終端裝置40將感測器S2的位置視為淨化死角。
於一實施例中,終端裝置40將多張平面圖M3收集成一個配置模型,當使用者透過終端裝置40繪製、匯入或從多個樣板中選擇並微調成當前環境的平面圖時,終端裝置40可將當前環境的平面圖與配置模型中的多個平面圖相比,取出配置模型中與當前環境的平面圖最相近者(例如為平面圖M3),則可推測出空氣清淨裝置AD的最佳擺放位置(例如平面圖M3中,空氣清淨裝置AD建議往X軸方向平移30公分,以靠近感測器S2,將平移後的位置視為最佳擺放位置)。
於一實施例中,在平面圖M3的例子中,最佳擺放位置可以由使用者手動調整空氣清淨裝置AD的位置後,感測器S1~S2在回傳偵測到的新環境資訊至空氣清淨裝置AD,空氣清淨裝置AD判斷是否感測器S1~S2的新環境資訊都符合環境標準內;若否,則繼續調整空氣清淨裝置AD的位置(例如,感測器S2的PM2.5的環境標準仍太高,則將空氣清淨裝置AD再往感測器S2移動30公分);若是,則處理器20將空氣清淨裝置AD在平面圖M3的調整後位置傳到終端裝置40,終端裝置40將調整後的平面圖M3視為新平面圖M3並納入配置模型,之後有類似新平面圖M3的平面空間時,處理器20可以依據配置模型比對出最近似平面空間的新平面圖M3,依據新平面圖M3配置平面空間中空氣清淨裝置AD的放置位置,使感測器S1~S2的環境資訊都符合環境標準內。
請一併參閱第4、7圖。第7圖係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空氣淨化方法700之流程圖。第7圖的空氣淨化方法700可以由第1~2圖中的元件實現之。
於步驟710中,終端裝置40透過應用程式將感測器S1與空氣清淨裝置AD配對並綁定。
於一實施例中,終端裝置40例如為手機或平板,可透過應用程式開啟藍芽、Wi-Fi或其他傳輸方法,搜尋並列舉出附近的將一或多個電子裝置,例如終端裝置40的應用程式透過藍芽搜尋到感測器S1~S3及空氣清淨裝置AD,應用程式將空氣清淨裝置AD與感測器S1~S3進行綁定,使得感測器S1~S3可以定時回報環境資訊給空氣清淨裝置AD,或是感測器S1~S3在偵測到環境資訊不符環境標準時,回報環境資訊給空氣清淨裝置AD。
於步驟720中,終端裝置40建立一平面圖。
於一實施例中,終端裝置40接收或建立一平面圖400,平面圖400上包含空氣清淨裝置AD的放置位置及感測器(例如為感測器S1)的放置位置。
於一實施例中,終端裝置40可以透過拍攝、手動繪製、匯入或手動從多個樣板中選擇其中之一者作為初始圖,並將初始圖微調或輸入比例尺,以建立當前環境的平面圖400(如第4圖所示)。
於一實施例中,終端裝置40包含一輸入介面,用以接收空氣清淨裝置AD及感測器S1~S3的初始放置位置。例如,使用者可以從輸入介面中分別拖曳空氣清淨裝置AD及感測器S1~S3到平面圖400中,使終端裝置40得知空氣清淨裝置AD及感測器S1~S3於平面圖400的相對位置或座標。
於一實施例中,感測器S1~S3包含一位置感測晶片,透過已知的方式(例如紅外線位移感測、影像深度感測、雷射位移感測)回報一相對位置至空氣清淨裝置AD或終端裝置40;其中,相對位置為感測器S1~S3相對於空氣清淨裝置AD的距離及方向。
於步驟730中,空氣清淨裝置AD接收感測器S1~S3回報的環境資訊,空氣清淨裝置AD分析環境資訊或將環境資訊傳送到終端裝置40,由終端裝置40分析環境資訊。
於一實施例中,空氣清淨裝置AD接收感測器S1~S3回報的環境資訊,判斷環境資訊是否符合環境標準。於一實施例中,,二氧化碳的環境標準為八小時內的標準值要低於1000ppm,一氧化碳的環境標準為八小時內的標準值要低於9ppm,甲醛(HCHO)的環境標準為1小時內的標準值要低於0.08ppm,揮發性有機物的環境標準為1小時內的標準值要低於0.56ppm,PM10(粒徑小於等於10微米的懸浮微粒)的環境標準為日平均值或24小時值為125微克/立方公尺( ug/m 3),年平均值為65微克/立方公尺,PM2.54(粒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懸浮微粒)的環境標準為24小時值為35微克/立方公尺( ug/m 3),年平均值為15微克/立方公尺,臭氧的環境標準為每小時平均值為0.12或8小時平均值為0.06微克/立方公尺( ug/m 3)。
感測器S1~S3可以定時回傳環境訊息給空氣清淨裝置AD,空氣清淨裝置AD可將接收到的環境訊息傳送給終端裝置40統計或儲存。終端裝置40依據收到的環境訊息判斷是否符合對應環境訊息之項目(如二氧化碳)的環境標準。
.於一實施例中,空氣清淨裝置AD接收感測器S1~S3回報的環境資訊後,將環境資訊傳送到終端裝置40,由終端裝置40判斷環境資訊是否符合環境標準(如感測器持續或定時每小時回傳一次二氧化碳濃度,終端裝置40要判斷八小時內的標準值是否低於1000ppm的環境標準)。
於一實施例中,若空氣清淨裝置AD或終端裝置40判斷環境資訊符合環境標準,則將此平面圖400儲存於終端裝置40中,作為樣板之一,當樣板數夠多(例如預設為1000張),則可建立配置模型,且流程結束。若空氣清淨裝置AD或終端裝置40判斷環境資訊不符合環境標準,則進入步驟740。
於一實施例中,當處理器20判斷環境資訊不符合環境標準,則將感測器(例如為感測器S2)對應的相對位置傳送至終端裝置40,終端裝置40於一顯示器上顯示一平面圖,並於平面圖上的感測器(例如為感測器S2)的放置位置顯示一死角標記(例如將第4圖中的感測器S2標記成紅色)。
於一實施例中,當處理器20將環境資訊透過傳輸介面10傳送至終端裝置40後,終端裝置40判斷環境資訊是否符合環境標準,當終端裝置判斷環境資訊不符合環境標準,則於終端裝置40的一顯示器上顯示平面圖400,並於平面圖400上的感測器(例如為感測器S2)的放置位置顯示一死角標記(例如將第4圖中的感測器S2標記成紅色),非位於死角的感測器S1、S3則標記為綠色。
於步驟740中,處理器20或終端裝置40判斷空氣清淨裝置AD是否包含一風扇30。若處理器20或終端裝置40判斷空氣清淨裝置AD包含風扇30,則進入步驟760,若處理器20或終端裝置40判斷空氣清淨裝置AD不包含風扇30,則進入步驟750。
於步驟750中,終端裝置40依據一配置模型產生空氣清淨裝置AD的最佳擺放位置,並透過一顯示器顯示空氣清淨裝置的最佳擺放位置。
於一實施例中,最佳擺放位置可以是將平面圖400與配置模型中的多個平面圖比對出最相似的平面圖,依據此最相似的平面圖進行微調,或是直接將此最相似的平面圖中的空氣清淨裝置AD位置作為最佳擺放方式。此處關於最佳擺放位置的方法如第6圖對應段落所述,故不贅述之。
於步驟760中,處理器20或終端裝置40依據一平面圖400進行一流場分析,以得到一分析結果。
於一實施例中,分析結果例如為感測器S2的PM2.5空氣汙染感測器的感測值大於環境標準(35微克/每立方公尺)。此處流場分析的方法如第6圖對應段落所述,故不贅述之。
於步驟770中,空氣清淨裝置AD依據分析結果自動轉換風扇的吹送方向。
於一實施例中,空氣清淨裝置AD包含風扇30,當處理器20判斷環境資訊不符合該環境標準,則處理器20依據感測器(例如為感測器S2)對應的相對位置(在第4圖中,感測器S2位於空氣清淨裝置AD的左下角),以控制電扇30往感測器(例如為感測器S2)的方向吹送風量。
於一實施例中,空氣清淨裝置AD包含一風扇30,當處理器20將環境資訊傳送至終端裝置40後,終端裝置40判斷環境資訊是否符合環境標準,當終端裝置40判斷環境資訊不符合環境標準,則終端裝置40傳送對應感測器(例如為感測器S2)的一死角訊號(例如為感測器S2的座標訊號或相對位置訊號)至空氣清淨裝置AD,空氣清淨裝置AD依據感測器(例如為感測器S2)對應的相對位置,以控制電扇30往感測器(例如為感測器S2)的方向吹送風量。
於一實施例中,當步驟750或步驟770完成後,可進入步驟730,繼續由終端裝置分析環境資訊。於一實施例中,當步驟750或步驟770完成後,當步驟750或步驟770完成後,即結束流程。
因此,空氣淨化系統及空氣淨化方法能夠偵測出空氣清淨裝置所淨化不到的死角位置,並藉由移動空氣清淨裝置將乾淨的風量往死角位置吹送,或是搭載電扇的空氣清淨裝置自動將乾淨的風量往死角位置吹送,使得死角位置的空氣也能開始流動,以達到精準淨化場域的效果,且使用者可以透過終端裝置運行應用程式以於顯示器上,即時視覺化看到空氣清淨的效果。
本發明之方法,或特定型態或其部份,可以以程式碼的型態存在。程式碼可以包含於實體媒體,如軟碟、光碟片、硬碟、或是任何其他機器可讀取(如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亦或不限於外在形式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當程式碼被機器,如電腦載入且執行時,此機器變成用以參與本發明之裝置。程式碼也可以透過一些傳送媒體,如電線或電纜、光纖、或是任何傳輸型態進行傳送,其中,當程式碼被機器,如電腦接收、載入且執行時,此機器變成用以參與本發明之裝置。當在一般用途處理單元實作時,程式碼結合處理單元提供一操作類似於應用特定邏輯電路之獨特裝置。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 200:空氣淨化系統 10:傳輸介面 20:處理器 AD:空氣清淨裝置 30:風扇 40:終端裝置 LK1, LK2:通訊連結 GW:物聯網閘道 S1~S3:感測器 400, M1~M3:平面圖 500,700:空氣淨化方法 510~520, 710~770:步驟 W:寬度 L:長度
第1圖係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空氣淨化系統之方塊圖。 第2圖係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空氣淨化系統之方塊圖。 第3圖係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空氣淨化方法之示意圖。 第4圖係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空氣清淨裝置放置環境之示意圖。 第5圖係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空氣淨化方法之流程圖。 第6圖係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空氣清淨裝置放置環境的流場分析之示意圖。 第7圖係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空氣淨化方法之流程圖。
500:空氣淨化方法
510~520:步驟

Claims (18)

  1. 一種空氣淨化系統,包含:一空氣清淨裝置,包含:一傳輸介面,用以接收來自一感測器的一環境資訊;以及一處理器,用以判斷該環境資訊是否符合一環境標準或是將該環境資訊透過該傳輸介面傳送至一終端裝置;其中,當該處理器或該終端裝置判斷該環境資訊不符合該環境標準,則將該感測器的位置視為一淨化死角;其中,該終端裝置接收或建立一平面圖,該平面圖上包含該空氣清淨裝置的放置位置及該感測器的放置位置。
  2. 如請求項1之空氣淨化系統,其中,該傳輸介面更用以接收複數個感測器各自量測到的該環境資訊。
  3. 如請求項1之空氣淨化系統,其中,該終端裝置透過一應用程式將該感測器與該空氣清淨裝置配對並綁定。
  4. 如請求項1之空氣淨化系統,其中,該感測器回報一相對位置至該空氣清淨裝置或該終端裝置;其中,該相對位置為該感測器相對於該空氣清淨裝置的距離及方向。
  5. 如請求項1之空氣淨化系統,其中,當該處理器將該環境資訊透過該傳輸介面傳送至該終端裝置後,該終端裝置判斷該環境資訊是否符合該環境標準,當該終端裝置判斷該環境資訊不符合該環境標準,則於該終端裝置的一顯示器上顯示該平面圖,並於該平面圖上的該感測器的放置位置顯示一死角標記。
  6. 如請求項4之空氣淨化系統,其中,該空氣清淨裝置更包含一風扇,當該處理器將該環境資訊傳送至該終端裝置後,該終端裝置判斷該環境資訊是否符合該環境標準,當該終端裝置判斷該環境資訊不符合該環境標準,則該終端裝置傳送對應該感測器的一死角訊號至該空氣清淨裝置,該空氣清淨裝置依據該感測器對應的該相對位置,以控制該電扇往該感測器的方向吹送風量。
  7. 如請求項1之空氣淨化系統,其中,當該處理器判斷該環境資訊不符合該環境標準,則將該感測器對應的該相對位置傳送至該終端裝置,該終端裝置於一顯示器上顯示該平面圖,並於該平面圖上的該感測器的放置位置顯示一死角標記。
  8. 如請求項4之空氣淨化系統,其中,該空氣清淨裝置更包含一風扇,當該處理器判斷該環境資訊不符合該環境標準,則該處理器依據該感測器對應的該相對位置,以控制該電扇往該感測器的方向吹送風量。
  9. 如請求項1之空氣淨化系統,其中,當該處理器判斷該環境資訊不符合該環境標準或是該終端裝置判斷該環境資訊不符合該環境標準,則該處理器或該終端裝置判斷該空氣清淨裝置是否包含一風扇;若該處理器或該終端裝置判斷該空氣清淨裝置包含該風扇,則該處理器或該終端裝置依據該平面圖進行一流場分析,以得到一分析結果,該空氣清淨裝置依據該分析結果自動轉換該風扇的吹送方向; 若該處理器或該終端裝置判斷該空氣清淨裝置不包含該風扇,則該終端裝置依據一配置模型產生該空氣清淨裝置的該最佳擺放位置,並透過一顯示器顯示該空氣清淨裝置的該最佳擺放位置。
  10. 一種空氣淨化方法,包含:藉由一空氣清淨裝置的一傳輸介面接收來自一感測器的一環境資訊;以及藉由一處理器判斷該環境資訊是否符合一環境標準或是將該環境資訊透過該傳輸介面傳送至一終端裝置;其中,當該處理器或該終端裝置判斷該環境資訊不符合該環境標準,則將該感測器的位置視為一淨化死角;藉由該終端裝置接收或建立一平面圖,該平面圖上包含該空氣清淨裝置的放置位置及該感測器的放置位置。
  11. 如請求項10之空氣淨化方法,更包含:藉由該傳輸介面更用以接收複數個感測器各自量測到的該環境資訊。
  12. 如請求項10之空氣淨化方法,更包含:藉由該終端裝置透過一應用程式將該感測器與該空氣清淨裝置配對並綁定。
  13. 如請求項10之空氣淨化方法,其中,該感測器回報一相對位置至該空氣清淨裝置或該終端裝置;其中,該相對位置為該感測器相對於該空氣清淨裝置的距離及方向。
  14. 如請求項10之空氣淨化方法,其中,當該處理器將該環境資訊透過該傳輸介面傳送至該終端裝置後,該終端裝置判斷該環境資訊是否符合該環境標準,當該終端裝置判斷該環境資訊不符合該環境標準,則於該終端裝置的一顯示器上顯示該平面圖,並於該平面圖上的該感測器的放置位置顯示一死角標記。
  15. 如請求項13之空氣淨化方法,其中,當該處理器透過該傳輸介面將該環境資訊傳送至該終端裝置後,該終端裝置判斷該環境資訊是否符合該環境標準,當該終端裝置判斷該環境資訊不符合該環境標準,則該終端裝置傳送對應該感測器的一死角訊號至該空氣清淨裝置,該空氣清淨裝置依據該感測器對應的該相對位置,以控制該電扇往該感測器的方向吹送風量。
  16. 如請求項10之空氣淨化方法,其中,當該處理器判斷該環境資訊不符合該環境標準,則將該感測器對應的該相對位置傳送至該終端裝置,該終端裝置於一顯示器上顯示該平面圖,並於該平面圖上的該感測器的放置位置顯示一死角標記。
  17. 如請求項13之空氣淨化方法,其中,該空氣清淨裝置更包含一風扇,當該處理器判斷該環境資訊不符合該環境標準,則該處理器依據該感測器對應的該相對位置,以控制該電扇往該感測器的方向吹送風量。
  18. 如請求項10之空氣淨化方法,更包含:當該處理器判斷該環境資訊不符合該環境標準或是該終端裝置判斷該環境資訊不符合該環境標準,則該處理器或該終端裝置判斷 該空氣清淨裝置是否包含一風扇;若該處理器或該終端裝置判斷該空氣清淨裝置包含該風扇,則該處理器或該終端裝置依據該平面圖進行一流場分析,以得到一分析結果,該空氣清淨裝置依據該分析結果自動轉換該風扇的吹送方向;若該處理器或該終端裝置判斷該空氣清淨裝置不包含該風扇,則該終端裝置依據一配置模型產生該空氣清淨裝置的該最佳擺放位置,並透過一顯示器顯示該空氣清淨裝置的該最佳擺放位置。
TW109140080A 2020-11-17 2020-11-17 空氣淨化系統及空氣淨化方法 TWI7631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0080A TWI763127B (zh) 2020-11-17 2020-11-17 空氣淨化系統及空氣淨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0080A TWI763127B (zh) 2020-11-17 2020-11-17 空氣淨化系統及空氣淨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63127B true TWI763127B (zh) 2022-05-01
TW202221263A TW202221263A (zh) 2022-06-01

Family

ID=82593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0080A TWI763127B (zh) 2020-11-17 2020-11-17 空氣淨化系統及空氣淨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6312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6775A (zh) * 2013-05-14 2014-06-04 刘宏志 空气质量对比显示装置及包含其的空气净化系统
CN204593760U (zh) * 2015-04-07 2015-08-26 杨彬 一种智能空气净化器
TWI622739B (zh) * 2014-08-21 2018-05-01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空氣清淨機及具有空氣清淨功能的設備機器
CN110848941A (zh) * 2019-11-04 2020-02-28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电器与空气净化检测设备互联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6775A (zh) * 2013-05-14 2014-06-04 刘宏志 空气质量对比显示装置及包含其的空气净化系统
TWI622739B (zh) * 2014-08-21 2018-05-01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空氣清淨機及具有空氣清淨功能的設備機器
CN204593760U (zh) * 2015-04-07 2015-08-26 杨彬 一种智能空气净化器
CN110848941A (zh) * 2019-11-04 2020-02-28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电器与空气净化检测设备互联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1263A (zh) 2022-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97204B2 (ja) 空気質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並びに分析サーバー
TWI827547B (zh) 經供電空氣處理系統、監測安裝在經供電空氣處理系統中的包括空氣過濾器介質之空氣過濾器的方法、及相關的機器可讀取儲存裝置
CN108168022B (zh) 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CN205581074U (zh) 智能空气质量监控装置
US2022015495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door air quality
CN107514750B (zh) 一种滤网更换提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4203201U (zh) 空气污染物参数的处理设备及系统
CN111258357B (zh) 环境分布建立方法、智能设备、清洁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CN106382722A (zh) 智能多传感器融合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
TWI763127B (zh) 空氣淨化系統及空氣淨化方法
CN205426889U (zh) 实时感测环境质量的装置
JP2017099540A (ja) 集塵システムおよび集塵方法
CN106885878A (zh) 一种实时感测环境质量的装置
CN111829576A (zh) 环境监测系统
CN207335067U (zh) 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TWM435600U (en) Indoor ai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TWM573051U (zh) Catering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CN112000843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KR101312968B1 (ko) 실내환경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2317549B1 (ko) 공기청정기, 공기청정기 관리 시스템 및 공기청정기 제어 방법
CN111929413A (zh) 废气收集监测方法及废气收集监测系统
JP6837350B2 (ja) 情報システムおよびサーバ装置
CN106403159A (zh) 马铃薯储藏室的环境控制系统
US20230167995A1 (en) Devices for use in an indoor air quality system
KR20160074731A (ko) 공기청정기, 공기청정기 제어 시스템 및 공기청정기 제어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