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2822B - 影像處理系統、對講機系統、影像處理方法及影像處理程式 - Google Patents

影像處理系統、對講機系統、影像處理方法及影像處理程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2822B
TWI762822B TW108136986A TW108136986A TWI762822B TW I762822 B TWI762822 B TW I762822B TW 108136986 A TW108136986 A TW 108136986A TW 108136986 A TW108136986 A TW 108136986A TW I762822 B TWI762822 B TW I76282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image
range
extraction range
extra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6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9740A (zh
Inventor
山中睦裕
池田光治
中村譲
中元栄次
石田早月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9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9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28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2822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 Interconnect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tercoms, And Inte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可對藉由攝像部所產生之拍攝影像實施處理而使其易於觀察之影像處理系統、對講機系統、影像處理方法及程式。影像處理系統(X1)具備提取部(231)及設定部(232)。提取部(231)提取出提取範圍之影像。提取範圍係對講機系統(10)所使用之攝像部(21)產生之拍攝影像之全範圍中之一部分範圍。設定部(232)設定提取範圍。

Description

影像處理系統、對講機系統、影像處理方法及影像處理程式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影像處理系統、對講機系統、影像處理方法及程式,更詳細而言係關於一種對講機系統所使用之影像處理系統、具備該影像處理系統之對講機系統、影像處理方法及程式。
作為先前例,例示文獻1(WO2018074520A1)記載之對講機系統。文獻1記載之對講機系統具備進行失真修正處理之影像修正部。失真修正處理係對藉由對講機子機之攝像部所拍攝之影像之失真進行修正之處理。影像修正部係以如下方式構成,即,於失真修正處理中,將影像中之成為失真修正之對象之區域分割成複數個區域,對複數個區域之各者進行互不相同之失真修正。
先前以來,關於對講機系統,存在要求提高藉由攝像部拍攝而產生之影像之易觀察性之情況。例如,關於文獻1記載之對講機系統,於以攝 像部拍攝攝像部之斜上方之對象之方式設置之情形時,與以攝像部拍攝攝像部之正面之對象之方式設置之情形相比,存在藉由攝像部所產生之影像中映現天花板等之區域變大,而影像之易觀察性受損之情況。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對藉由攝像部所產生之拍攝影像實施處理而使其易於觀察之影像處理系統、對講機系統、影像處理方法及程式。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影像處理系統具備提取部及設定部。上述提取部提取出提取範圍之影像。上述提取範圍係對講機系統所使用之攝像部所產生之拍攝影像之全範圍中之一部分範圍。上述設定部設定上述提取範圍。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對講機系統具備上述影像處理系統、複數個通信部及顯示部。上述複數個通信部相互傳送包含聲音資訊之信號。上述顯示部顯示上述拍攝影像之上述全範圍中之上述提取範圍之影像。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影像處理方法具備提取步驟及設定步驟。於上述提取步驟中,提取出提取範圍之影像。上述提取範圍係對講機系統所使用之攝像部所產生之拍攝影像之全範圍中之一部分範圍。於上述設定步驟中,設定上述提取範圍。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程式係使電腦系統執行影像處理方法。
1:住宅單元母機
2:大廳對講機
3:安裝台
4:傳輸路徑
10:對講機系統
11:通信部
12:顯示部
13:控制部
14:影像處理部
15:操作部(候補輸入部)
20:殼體
21:攝像部
22:通信部
23:影像修正部
24:控制部
25:操作部(輸入部)
26:記憶部
27:顯示部
31:傾斜面
61:牆
62:牆
63:牆
64:牆
66:地板
67:門
71:候補
72:候補
73:候補
75、76:範圍
77:選單
81:方向鍵
82:方向鍵
100:來訪者
101:臉
211:攝像元件
212:鏡頭
231:提取部
232:設定部
233:失真修正部
611:牆面
710:中心位置
720:中心位置
730:中心位置
A1:全範圍
A3:全範圍
C1:第1交點
C2:第2交點
D1:點
D2:點
E1:提取範圍
E2:提取範圍
E3:提取範圍
E4:提取範圍
E5:提取範圍
E6:提取範圍
E7:提取範圍
H1:高度
H2:高度
L1:線
L2:線
L3:線
L4:線
L5:線
L6:線
P1:光軸
P2:光軸
S1:設定步驟
S2:提取步驟
S3:失真修正步驟
S4:發送步驟
X1:影像處理系統
α1:垂直視角
β1:視野廣度
θ1:傾斜角度
θ2:傾斜角度
圖1係一實施形態之對講機系統之方塊圖。
圖2係表示一實施形態之對講機系統之大廳對講機之設置狀態的側視圖。
圖3係表示一實施形態之對講機系統之大廳對講機之設置狀態的俯視圖。
圖4A係表示藉由一實施形態之對講機系統之攝像部所產生之拍攝影像的圖。圖4B係表示圖4A所示之拍攝影像經修正後之狀態之圖。
圖5係表示一實施形態之對講機系統之大廳對講機之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6係表示一實施形態之對講機系統之大廳對講機之與圖2不同之設置狀態的側視圖。
圖7係表示藉由一實施形態之對講機系統之攝像部所產生之拍攝影像的圖。
圖8A、8B分別為表示圖7所示之拍攝影像經修正後之狀態之圖。
圖9A~9D分別為一實施形態之變化例1之對講機系統之顯示部所顯示之影像的說明圖。
圖10A、10B分別為一實施形態之變化例2之對講機系統之顯示部所顯示之影像的說明圖。
以下,使用圖式對實施形態之影像處理系統、對講機系統、影像處理方法及程式進行說明。但是,下述實施形態僅為本發明之各種實施形態 之一。下述實施形態只要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則可根據設計等進行各種變更。又,於下述實施形態中說明之各圖係模式性圖,圖中之各構成要素之大小及厚度各自之比未必反映實際之尺寸比。
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之對講機系統10具備住宅單元(dwelling unit)母機1及大廳對講機2。於本實施形態中,以對講機系統10為集合住宅用對講機系統之情形為例進行說明。因此,對講機系統10具備複數個住宅單元母機1。以下,只要未特別說明,則著眼於複數個住宅單元母機1中之1個住宅單元母機1進行說明。
住宅單元母機1係設置於集合住宅之住宅單元內(室內)之室內母機。大廳對講機2係設置於集合住宅之公共空間(大廳)之對講機子機。
大廳對講機2具有攝像部21。攝像部21係用以拍攝特定區域之相機。於本實施形態中,特定區域為集合住宅之公共空間。於在特定區域中存在來訪者100(參照圖2)等被攝體之情形時,攝像部21拍攝被攝體。
大廳對講機2進而具有影像處理系統X1。影像處理系統X1具備影像修正部23。影像修正部23對攝像部21拍攝被攝體而產生之拍攝影像進行修正。影像修正部23包含提取部231及設定部232。大廳對講機2進而具有通信部22、控制部24、操作部25(輸入部)、記憶部26及顯示部27。
住宅單元母機1與大廳對講機2構成為能夠相互通信。藉此,住宅單 元內之居住者與來訪者可經由住宅單元母機1及大廳對講機2進行通話。又,住宅單元母機1具有顯示部12。於對講機系統10中,藉由大廳對講機2之攝像部21所拍攝之來訪者等之拍攝影像利用影像修正部23而被修正。藉由利用影像修正部23進行修正所產生之影像顯示於住宅單元母機1之顯示部12。
對講機系統10進而具備控制裝置。控制裝置控制大廳對講機2與複數個住宅單元母機1之間之通信。控制裝置切換大廳對講機2與複數個住宅單元母機1之間之通信之有無。若對大廳對講機2進行規定之操作(例如藉由按壓大廳對講機2之複數個按鈕而指定住宅單元之房間編號之操作),則大廳對講機2輸出用以呼叫居住者之呼叫信號。呼叫信號中包含藉由規定之操作而指定之房間編號之資訊。控制裝置根據呼叫信號,而確立大廳對講機2和複數個住宅單元母機1中之與藉由規定之操作所指定之房間編號對應之住宅單元母機1之間之通信。又,控制裝置根據自住宅單元母機1發送之切斷請求信號切斷大廳對講機2與住宅單元母機1之間之通信。
圖2、3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大廳對講機2之設置例之概略圖。大廳對講機2例如安裝於集合住宅之公共空間之牆61。
攝像部21被用於對講機系統10。此處,所謂攝像部21被用於對講機系統10係包含將攝像部21用作對講機系統10之一部分構成之情形、及攝像部21作為對講機系統10之外部之構成而與對講機系統10一起使用之情形該兩種情形。於本實施形態中,攝像部21被用作對講機系統10之一部 分構成。
如圖1所示,攝像部21包含攝像元件211及鏡頭212。鏡頭212之光軸可相對於攝像元件211而傾斜。攝像部21係用以拍攝來訪者100(參照圖2)等被攝體之相機。因此,為了於來訪者100操作大廳對講機2時至少使來訪者100之臉101(參照圖2)映入至影像中,攝像部21之攝像區域(視野)被設定為大廳對講機2之前方。即,以攝像部21之攝像區域(視野)成為大廳對講機2之前方之方式,預先確定大廳對講機2之下述殼體20中之攝像部21之位置。於本實施形態中,假定攝像部21為拍攝動態影像之相機,但攝像部21亦可為拍攝靜態影像之相機(靜態相機)。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假定攝像部21為產生彩色影像之彩色相機,但攝像部21亦可為產生單色影像之單色相機。
攝像元件211例如為CCD(Charge Coupled Devices,電荷耦合器件)影像感測器、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補金氧半導體)影像感測器等二維影像感測器。藉由攝像部21所產生之拍攝影像係自攝像部21以電氣信號(影像信號)之形式輸出。此處,攝像部21以根據攝像元件211之輸出信號產生YUV格式之數位影像信號,並輸出數位影像信號之方式構成。該數位影像信號相當於藉由攝像部21所產生之拍攝影像。鏡頭212為魚眼鏡頭(超廣角鏡頭)。攝像部21具有180°以上之水平視角。於攝像元件211被固定之狀態下,鏡頭212構成為於與左右方向(垂直於圖2之紙面之方向)正交之平面中能夠旋轉(能夠傾斜)。因此,攝像部21之光軸P1(參照圖2)係根據鏡頭212之傾斜角度而變化。攝像部21之 垂直視角α1(參照圖2)小於180°。
大廳對講機2之通信部22係用以與住宅單元母機1進行通信之通信介面。通信部22例如經由包含雙絞線等之雙線式傳輸路徑4(圖1中以1條線表示)而與住宅單元母機1電性連接。通信部22構成為與住宅單元母機1之間能夠雙向地通信。通信部22將藉由影像修正部23對攝像部21產生之拍攝影像(影像信號)進行修正而產生的影像發送至住宅單元母機1。
影像修正部23例如藉由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數位訊號處理器)或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場可程式化閘陣列)等而實現。
影像修正部23之設定部232設定攝像部21所產生之拍攝影像之提取範圍E1(參照圖4A)。提取範圍E1係拍攝影像之全範圍A1(參照圖4A)中之一部分範圍。影像修正部23之提取部231係自拍攝影像提取出提取範圍E1之影像。
影像修正部23進而包含失真修正部233。失真修正部233對藉由提取部231所提取之影像進行修正影像失真之失真修正處理。
對通信部22輸入自影像修正部23輸出之影像(影像信號)。因此,通信部22不僅將自攝像部21輸出時之狀態之影像信號發送至住宅單元母機1,而且將藉由提取部231提取並藉由失真修正部233修正之影像信號發送 至住宅單元母機1。
如圖5所示,本發明之影像處理方法具備提取步驟S2及設定步驟S1。於設定步驟S1之後,執行提取步驟S2。於設定步驟S1中,設定提取範圍E1(參照圖4A)。提取範圍E1係對講機系統10所使用之攝像部21產生之拍攝影像之全範圍A1(參照圖4A)中之一部分範圍。於提取步驟S2中,提取出提取範圍E1之影像。設定步驟S1係藉由影像修正部23之設定部232執行。提取步驟S2係藉由影像修正部23之提取部231執行。
設定提取範圍E1之設定步驟S1例如只要於對講機系統10之施工時進行即可。設定步驟S1亦可每當來訪者為了呼叫住宅單元內之居住者而進行規定之操作時進行。
本發明之影像處理方法進而具備失真修正步驟S3及發送步驟S4。於失真修正步驟S3中,對藉由提取步驟S2所提取之影像進行修正影像失真之失真修正處理。於發送步驟S4中,將藉由失真修正步驟S3修正後之影像信號發送至住宅單元母機1。失真修正步驟S3係藉由影像修正部23之失真修正部233執行。發送步驟S4係藉由大廳對講機2之通信部22執行。
操作部25例如包含複數個按鈕。操作部25受理來訪者為了呼叫住宅單元內之居住者而進行之操作。若對操作部25進行規定之操作(例如藉由按壓複數個按鈕而指定住宅單元之房間編號之操作),則大廳對講機2將用以呼叫居住者之控制信號(呼叫信號)自通信部22發送至住宅單元母機1。
又,操作部25受理攝像元件211距大廳對講機2之設置場所之地板66(參照圖2)之高度H1(參照圖2)之資訊的輸入。
又,操作部25受理攝像部21之安裝面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θ1(參照圖2)之資訊的輸入。所謂攝像部21之安裝面係安裝攝像部21之面。於圖2所示之例中,由於鉛直之牆面611相當於攝像部21之安裝面,故而傾斜角度θ1為90°。此處,因大廳對講機2之下述殼體20安裝於牆61,故而保持於殼體20之攝像部21係間接地被安裝於安裝面。
操作部25例如包含數字小鍵盤。於對講機系統10之施工時,藉由施工者操縱操作部25之數字小鍵盤,而將傾斜角度θ1之資訊及高度H1之資訊輸入至大廳對講機2。又,操作部25例如包含用以設定鏡頭212之傾斜角度之鍵(按鈕)。例如,於操作部25之鍵被操作之期間內,大廳對講機2之驅動部使鏡頭212之傾斜角度連續地變化。於對講機系統10之施工時,藉由施工者操縱操作部25之鍵,而設定鏡頭212之傾斜角度。亦即,對於操作部25之鍵之操作相當於鏡頭212之傾斜角度之資訊之輸入。
記憶部26係能夠覆寫資料之記憶體,且較佳為非揮發性記憶體。記憶部26較佳為記錄自影像修正部23輸出之影像(影像信號)。又,記憶部26中預先記錄有用以供失真修正部233對提取部231所提取之影像進行失真修正之複數個失真修正圖案。
顯示部27基於自影像修正部23輸出之影像信號而顯示影像。顯示部27例如為液晶顯示器。又,於大廳對講機2具備觸控面板顯示器之情形時,觸控面板顯示器亦可兼作顯示部27及操作部25。顯示部27顯示基於自影像修正部23輸出之影像信號之影像。顯示部27既可始終顯示基於自影像修正部23輸出之影像信號之影像,亦可於自大廳對講機2將用以呼叫居住者之控制信號(呼叫信號)發送至住宅單元母機1之情形時顯示上述影像。
控制部24控制大廳對講機2中之除控制部24以外之各構成要素。控制部24例如包含以處理器及記憶體為主構成之微控制器。藉由控制部24之處理器執行記憶體所儲存之程式,而實現作為控制部24之功能。此處,處理器所執行之程式預先記錄於微控制器之記憶體,但亦可記錄於記憶卡等非暫時性記錄媒體來提供,亦可通過電氣通信線路來提供。又,記憶部26亦可作為控制部24之記憶體而發揮功能。
如圖2所示,大廳對講機2進而具有殼體20。殼體20形成為厚度較薄之矩形箱狀。於殼體20之內部,收納有包含攝像部21及通信部22之大廳對講機2之各構成要素。殼體20安裝於牆61。
如圖1所示,住宅單元母機1具有通信部11、顯示部12、控制部13、影像處理部14及操作部15。
通信部11係用以與大廳對講機2進行通信之通信介面。通信部11係經 由傳輸路徑4而與大廳對講機2之通信部22電性連接。通信部11構成為與大廳對講機2(通信部22)之間能夠雙向地通信。通信部11接收自大廳對講機2之通信部22發送之影像信號。住宅單元母機1之通信部11與大廳對講機2之通信部22係相互傳送包含聲音資訊之信號。藉此,住宅單元內之居住者與來訪者可經由住宅單元母機1及大廳對講機2進行通話。
顯示部12基於影像信號顯示影像。顯示部12例如為液晶顯示器。又,於住宅單元母機1具備觸控面板顯示器之情形時,觸控面板顯示器亦可兼作顯示部12及操作部15。顯示部12所顯示之影像之至少一部分係與大廳對講機2之顯示部27所顯示之影像之至少一部分相同。顯示部12係當自大廳對講機2將用以呼叫居住者之控制信號(呼叫信號)發送至住宅單元母機1時,顯示基於影像信號之影像。
影像處理部14接收自通信部11輸出之影像信號,並對影像信號進行影像處理。影像處理部14所進行之影像處理例如為將基於影像信號之影像放大或縮小之處理。對顯示部12輸入自影像處理部14輸出之影像信號。因此,顯示部12顯示基於藉由影像處理部14經實施影像處理後之影像信號之影像,而並非基於通信部11所接收之狀態之影像信號之影像。影像處理部14例如藉由DSP或FPGA等而實現。
操作部15受理住宅單元內之居住者等之操作。操作部15例如包含按鈕。通信部11自大廳對講機2接收用以呼叫居住者之控制信號(呼叫信號),其後,若對操作部15進行規定之操作(例如對按鈕之按壓操作),則 住宅單元內之居住者與來訪者可經由住宅單元母機1及大廳對講機2進行通話。
控制部13控制住宅單元母機1中之除控制部13以外之各構成要素。控制部13例如包含以處理器及記憶體為主構成之微控制器。藉由控制部13之處理器執行記憶體所儲存之程式,而實現作為控制部13之功能。此處,處理器所執行之程式預先記錄於微電腦之記憶體,但亦可記錄於記憶卡等非暫時記錄媒體來提供,亦可通過電氣通信線路來提供。
本發明中之影像處理系統X1及對講機系統10包含電腦系統。電腦系統係以作為硬體之處理器及記憶體為主構成。藉由使處理器執行電腦系統之記憶體中所記錄之程式,而實現作為本發明中之影像處理系統X1及對講機系統10之功能及影像處理方法。程式可預先記錄於電腦系統之記憶體,亦可通過電氣通信線路來提供,亦可記錄於能夠藉由電腦系統讀取之記憶卡、光碟、硬碟等非暫時性記錄媒體來提供。電腦系統之處理器包含含有半導體積體電路(IC)或大規模積體電路(LSI)之1個或複數個電子電路。此處所謂之IC或LSI等積體電路係根據集成之程度而稱呼不同,包含被稱為系統LSI、VLSI(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超大型積體電路)、或ULSI(Ultra Large Scale Integration,極超大型積體電路)之積體電路。進而,亦可採用製造LSI之後編程之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場可程式化閘陣列)、或能夠進行LSI內部之接合關係之再構成或LSI內部之電路區塊之再構成的邏輯裝置作為處理器。複數個電子電路可彙集於1個晶片,亦可分散地設置於複數個晶片。複數個晶片可彙集 於1個裝置,亦可分散地設置於複數個裝置。此處所謂之電腦系統包含具有1個以上之處理器及1個以上之記憶體之微控制器。因此,微控制器亦包含含有半導體積體電路或大規模積體電路之1個或複數個電子電路。
又,將對講機系統10中之複數個功能彙集於1個殼體內並非對講機系統10所必需之構成,對講機系統10之構成要素亦可分散地設置於複數個殼體。進而,對講機系統10之至少一部分功能、例如影像修正部23之一部分功能亦可藉由雲端(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等而實現。或者,對講機系統10之至少一部分功能亦可藉由控制住宅單元母機1與大廳對講機2之間之通信之控制裝置而實現。
相反地,於實施形態1中,分散於複數個裝置之對講機系統10之至少一部分功能亦可彙集於1個殼體內。例如,分散於住宅單元母機1及大廳對講機2之對講機系統10之一部分功能亦可彙集於1個殼體內。
圖4A係藉由攝像部21所產生之拍攝影像之概略圖。即,圖4A所示之拍攝影像係藉由影像修正部23進行失真修正之前、且藉由影像修正部23提取出提取範圍E1之影像之前的全範圍A1之影像。此處,攝像部21之光軸P1(參照圖2)係沿著水平面。
如上所述,攝像部21之鏡頭212為魚眼鏡頭。因此,於藉由攝像部21所產生之拍攝影像中,如圖4A所示般產生以中心部鼓起之方式般變形、即所謂之桶形畸變(distortion)。
如圖4A所示,來訪者100位於拍攝影像之中央,故而失真較少。另一方面,位於拍攝影像之周緣部之牆62、63、64、天花板65、地板66、及設置於牆64之門67彎曲地映現。又,於圖4A所示之拍攝影像中,4角映現有大廳對講機2之殼體20之一部分。亦即,於圖4A所示之拍攝影像中,產生所謂之遮擋。
於圖4A之拍攝影像中,來訪者100之臉101位於中央。影像修正部23之設定部232為了設定(決定)提取範圍E1,而推定藉由攝像部21所產生之拍攝影像中之來訪者之臉之位置。更詳細而言,設定部232基於輸入至操作部25之鏡頭212相對於攝像元件211之傾斜角度之資訊、攝像元件211距地板66之高度H1之資訊、攝像部21之安裝面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θ1之資訊,而推定藉由攝像部21所產生之拍攝影像中之來訪者之臉之位置。此處,設定部232係於實際地藉由攝像部21拍攝來訪者之前,預先推定來訪者之臉之位置。設定部232所推定之來訪者之臉之位置並非特定之來訪者100之臉101之位置,而是例如具有平均身高之大人之臉之位置。設定部232以所推定出之來訪者之臉之位置成為提取範圍E1之中心之方式設定提取範圍E1。又,設定部232以拍攝影像之提取範圍E1較全範圍A1於上下方向及水平方向上變小之方式設定提取範圍E1。
影像修正部23之提取部231自藉由攝像部21所產生之拍攝影像提取藉由設定部232所設定之提取範圍E1之影像。
影像修正部23之失真修正部233對藉由提取部231所提取之提取範圍E1之影像進行水平方向(圖4A之左右方向)及鉛直方向(圖4A之上下方向)中之至少一方向之失真修正。此處,所謂水平方向之失真修正係指為了減少影像內於鉛直方向(上下方向)上延伸之線之失真,而於水平方向上拉長之修正。所謂鉛直方向之失真修正係指為了減少影像內於水平方向(左右方向)上延伸之線之失真,而於鉛直方向上拉長之修正。藉由利用失真修正部233進行之失真修正,而減少影像之失真。
如圖4A所示,失真修正前之拍攝影像中之提取範圍E1之形狀係由構成提取範圍E1之上下左右之交界線之4條曲線包圍之形狀。圖4B中圖示利用失真修正部233進行失真修正後之影像。失真修正後之影像之整體相當於提取範圍E2。失真修正後之影像中之提取範圍E2之形狀與失真修正前之拍攝影像中之提取範圍E1之形狀不同。於失真修正後之影像中,提取範圍E2之形狀為長方形形狀。
設定部232係基於攝像部21之仰角或俯角,設定提取範圍E1。於圖4A之例中,攝像部21之仰角(或俯角)為0°。此處,所謂攝像部21之仰角(或俯角)係攝像部21之光軸P1與水平面所成之角度。攝像部21之仰角(或俯角)係基於輸入至操作部25之鏡頭212相對於攝像元件211之傾斜角度之資訊、及攝像部21之安裝面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θ1之資訊,利用設定部232藉由運算而求出。亦即,輸入至操作部25(輸入部)之傾斜角度θ1之資訊及鏡頭212之傾斜角度之資訊被用作指定提取範圍E1之指定資訊。設定部232係基於指定資訊而設定提取範圍E1。
設定部232係以自攝像部21觀察時之提取範圍E1中之水平方向之視野廣度於提取範圍E1中之某一基準位置成為某一大小之方式,設定(決定)提取範圍E1。設定部232係基於攝像部21之仰角(或俯角),而決定上述某一基準位置及上述某一大小中之至少一者(本實施形態中為兩者)。圖3中圖示出自攝像部21觀察時之提取範圍E1中之上述某一基準位置處之水平方向之視野廣度β1(以下,稱為『提取範圍E1及上述某一基準位置處之視野廣度β1』)。
於攝像部21之仰角為0°之情形時,設定部232例如將提取範圍E1中之基準位置決定為上下方向上之提取範圍E1之中心位置。此處,自地板66至基準位置為止之距離等於攝像部21距地板66之高度H1(參照圖2)。於圖4A中,圖示有通過基準位置之線L1。線L1係與水平面平行。線L1係與提取範圍E1之上側交界線之間之鉛直方向之距離和與提取範圍E1之下側交界線之間之鉛直方向之距離相等之點之集合。換言之,於以線L1上之任一點為基準時,自該點至提取範圍E1之上側交界線為止之鉛直方向之距離與自該點至提取範圍E1之下側交界線為止之鉛直方向之距離相等。於圖4B中,圖示有通過基準位置之線L2。線L2係與水平面平行。線L2將提取範圍E2上下二等分。但是,線L1、L2為假想線,而並非實際顯示之線。
又,於攝像部21之仰角為0°之情形時,設定部232例如將上述某一大小決定為160°。亦即,攝像部21具有180°以上之水平視角,但設定部232 以提取範圍E1及上述某一基準位置處之視野廣度β1成為160°之方式,決定提取範圍E1之左右方向(水平方向)之寬度。即,自映現於提取範圍E1之外緣(交界線)與線L1之第1交點C1之點D1(圖3、圖4A中為牆63上之點)連結至攝像部21為止之直線、和自映現於提取範圍E1之外緣(交界線)與線L1之第2交點C2之點D2(圖3、圖4A中為牆64上之點)連結至攝像部21為止之直線所成之角(提取範圍E1及上述某一基準位置處之視野廣度β1)成為160°(參照圖3、圖4A)。
於以上所說明之例(以下,稱為第1例)中,攝像部21之仰角(或俯角)為0°。於攝像部21之仰角或俯角非0°之情形時,與其對應地,設定部232變更基準位置、以及提取範圍E1及上述某一基準位置處之視野廣度β1中之至少一者。因此,於該情形時,設定部232將與第1例中之提取範圍E1不同之範圍設定為提取範圍。以下,參照圖6~8B對攝像部21之仰角與第1例不同之第2例進行說明。
於圖6中,大廳對講機2之殼體20設置於安裝台3。攝像部21經由殼體20而設置於安裝台3。安裝台3設置於集合住宅之公共空間。安裝台3係於上下方向(鉛直方向)上較長之箱狀。自左右方向(圖6之紙面深度方向)觀察時,安裝台3為梯形。安裝台3具有相對於水平面傾斜之傾斜面31。於傾斜面31安裝有大廳對講機2之殼體20。傾斜面31相當於安裝攝像部21之安裝面。此處,藉由將殼體20安裝於傾斜面31,而保持於殼體20之攝像部21間接地被安裝於傾斜面31。
傾斜面31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θ2為15°。攝像元件211距地板66之高度H2係較攝像部21安裝於牆61(參照圖2)之情形時低。傾斜角度θ2、高度H2及鏡頭212之傾斜角度各自之資訊係於對講機系統10之施工時藉由施工者操縱操作部25而輸入至大廳對講機2。
於將大廳對講機2安裝於安裝台3之狀態下,攝像元件211之光軸P2與水平面及鉛直面交叉。光軸P2之方向係與安裝台3之傾斜面31之法線方向不同之方向。
圖7係藉由攝像部21所產生之拍攝影像(影像信號)之概略圖。即,圖7所示之拍攝影像係藉由影像修正部23進行失真修正之前、且藉由影像修正部23提取出提取範圍E3之前的全範圍A3之影像。於圖7所示之拍攝影像中,於4角映現有大廳對講機2之殼體20之一部分。
於圖7之拍攝影像中,來訪者100之臉101之中心(眼及鼻之周圍)位於相對於拍攝影像之中心向下偏移之位置。因此,於圖7之拍攝影像中,與圖4A(第1例)之拍攝影像相比,天花板65所占之面積之比率較大。此處,若假設欲僅藉由改變鏡頭212之方向來縮小天花板65映現之區域,則有可能於拍攝影像中更大地映現出大廳對講機2之殼體20。相對於此,於本實施形態之影像處理系統X1中,藉由提取部231提取拍攝影像之全範圍A3中之提取範圍E3之影像,而提取範圍E3中天花板65所占之面積之比率小於拍攝影像之全範圍A3中天花板65所占之面積之比率。因此,能夠減小殼體20更大地映現之可能性。
影像修正部23之設定部232係以來訪者(並不限於來訪者100;例如,具有平均身高之大人)之臉之位置成為提取範圍E3之中心之方式設定提取範圍E3。又,設定部232係以拍攝影像之提取範圍E3較全範圍A3於上下方向及水平方向上變小之方式,設定提取範圍E3。
影像修正部23之提取部231自藉由攝像部21所產生之拍攝影像,提取藉由設定部232所設定之提取範圍E3之影像。
影像修正部23之失真修正部233係對藉由提取部231所提取之提取範圍E3之影像,進行水平方向(圖7之左右方向)及鉛直方向(圖7之上下方向)中之至少一方向之失真修正。
如圖7所示,失真修正前之拍攝影像中之提取範圍E3之形狀係由構成提取範圍E3之上下左右之交界線之4條曲線包圍之形狀。更詳細而言,該提取範圍E3之形狀為弓形形狀。於圖8A中,圖示利用失真修正部233進行失真修正後之影像。失真修正後之影像之整體相當於提取範圍E4。失真修正後之影像中之提取範圍E4之形狀係與失真修正前之拍攝影像中之提取範圍E3之形狀不同。於失真修正後之影像中,提取範圍E4之形狀為長方形形狀。
設定部232基於攝像部21之仰角設定提取範圍E3。於圖7所示之第2例中,攝像部21之仰角為15°。
設定部232以自攝像部21觀察時之提取範圍E3中之水平方向之視野廣度於提取範圍E3中之某一基準位置處成為某一大小之方式,設定提取範圍E3。設定部232基於攝像部21之仰角,決定上述某一基準位置及上述某一大小中之至少一者(本實施形態中為兩者)。
於攝像部21之仰角為15°之情形時,設定部232例如將相當於提取範圍E3之區域中之基準位置決定為上下方向上之提取範圍E3之中心位置。此處,自地板66至基準位置為止之距離較攝像部21距地板66之高度H2(參照圖6)高。基準位置例如與設定部232所推定之來訪者之臉之中心位置一致。於圖7中,圖示有通過基準位置之線L3。線L3係與水平面平行。線L3係與提取範圍E3之上側交界線之間之鉛直方向之距離和與提取範圍E3之下側交界線之間之鉛直方向之距離相等之點之集合。於圖8A中,圖示有通過基準位置之線L4。線L4係與水平面平行。線L4將提取範圍E4上下二等分。但是,線L3、L4為假想線,而並非實際顯示之線。
攝像部21之仰角或俯角越大,則設定部232既可使基準位置越接近提取範圍E3之上端,亦可使基準位置越接近提取範圍E3之下端。攝像部21之仰角或俯角與基準位置之關係只要根據拍攝影像中之來訪者之位置而適當決定即可。
又,攝像部21之仰角或俯角越大,則設定部232使上述某一大小越小。認為其原因在於,攝像部21之仰角或俯角越大,則攝像部21與來訪 者之臉之距離越長,拍攝影像中之來訪者之臉所映現之面積越小。設定部232藉由使上述某一大小變小,而使來訪者之臉映現之面積相對於提取範圍E3整體之面積之比率變大。
於攝像部21之仰角為15°之情形時,設定部232例如將上述某一大小設定為140°。其小於第1例中之攝像部21之仰角為0°之情形時之上述某一大小即160°。
其次,使用圖7及圖8B對第3例進行說明。於第3例中,提取部231提取圖7(第2例)中之與提取範圍E3不同之提取範圍E5之影像。於第3例中,攝像部21之設置狀態與第2例相同(參照圖6)。於第3例中,攝像部21之仰角與第2例同樣地為15°。於第3例中,提取部231提取出提取範圍E5之影像。於圖7中,提取範圍E3、E5為越靠下側則橫寬越大之弓形。於第3例中,設定部232預先決定提取範圍E5之下端。設定部232將基準位置設定為提取範圍E5中之橫寬最大之位置即下端。圖7中圖示有第3例中之通過基準位置之線L5。圖8B中圖示有第3例中之通過基準位置之線L6。線L5、L6係與水平面平行。但是,線L5、L6為假想線,而並非實際顯示之線。
設定部232將基準位置設定於提取範圍E5中之橫寬最大之位置(下端),將基準位置處之上述某一大小決定為140°。
於圖8A所示之第2例中,與圖8B所示之第3例相比,基準位置不同。 其結果,圖8A所示之第2例中之來訪者100之臉101所占之面積相對於提取範圍E4整體之面積的比率小於圖8B所示之第3例中之來訪者100之臉101所占之面積相對於提取範圍E6整體之面積的比率。亦即,於第2例中,為了使基準位置與上下方向上之提取範圍E4之中心(線L4)一致,與第3例相比要使來訪者100之臉101所占之面積相對於提取範圍E6整體之面積之比率變大。此處,所謂基準位置與上下方向上之提取範圍E4之中心「一致」並不限定於嚴密一致之情形,亦可存在可容許之程度之誤差。所謂「一致」例如包含如下情形:於提取範圍E4之影像中,於基準位置與上下方向上之提取範圍E4之中心之間存在提取範圍E4之上下寬度之5%以下之偏移。
於本實施形態之影像處理系統X1中,操作部25受理指定提取範圍E2(或者E4或E6)之操作。具體而言,於對講機系統10之施工時,施工者一面觀察大廳對講機2之顯示部27所顯示之影像,一面操縱操作部25。施工者可藉由操縱操作部25,而變更顯示部27所顯示之影像之範圍。施工者可藉由操縱操作部25,而變更提取範圍E2(或者E4或E6)之大小及中心位置。例如,施工者可藉由操縱操作部25,而自圖8A所示之第2例之提取範圍E4、及圖8B所示之第3例之提取範圍E6中選擇提取範圍。
於本實施形態之影像處理系統X1中,住宅單元母機1之顯示部12所顯示之影像亦可選自提取範圍E2(或者E4或E6)之影像、及較提取範圍E2(或者E4或E6)廣之範圍(例如,全範圍A1或A3)之影像。例如,亦可藉由住宅單元內之居住者等操作住宅單元母機1之操作部15,而由居住者等 選擇顯示部12所顯示之影像。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影像處理系統X1,與映現有藉由攝像部21所產生之拍攝影像之全範圍A1(或A3)之影像相比,可使設定部232所設定之範圍即提取範圍E2(或者E4或E6)之影像易於觀察。更詳細而言,可使提取範圍E2(或者E4或E6)之影像中所映現之人(來訪者100)之臉101等易於觀察。更詳細而言,可將拍攝影像之全範圍A1(或A3)中之未映現來訪者100之臉101之範圍之一部分自提取範圍E2(或者E4或E6)去除。亦即,於提取範圍E2(或者E4或E6)之影像中,可使來訪者100之臉101所占之面積之比率變大,故而可使臉101易於觀察。
(變化例1)
其次,使用圖9A~9D對實施形態之變化例1進行說明。關於與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標註相同之符號並省略說明。
圖9A係示出於未自拍攝影像提取出提取範圍之影像之情形時住宅單元母機1之顯示部12所顯示之影像。亦即,圖9A示出藉由攝像部21所產生之拍攝影像並未限定於更小之範圍地顯示於顯示部12之情形時之影像。圖9A中,單點鏈線為表示提取範圍之複數個(圖9A中為3個)候補71、72、73之假想線,而並非實際顯示之線。
影像修正部23之設定部232決定提取範圍之複數個候補71、72、73。住宅單元母機1之操作部15(候補輸入部)受理自複數個候補71、72、 73之中指定提取範圍之候補資訊之輸入。
圖9A中圖示提取範圍之複數個候補71、72、73之範圍。設定部232以作為提取範圍之複數個候補71、72、73各自之中心位置710、720、730於拍攝影像中於水平方向上互不相同之方式,決定複數個候補71、72、73。
如圖9A所示,於未自拍攝影像提取出提取範圍之影像之情形時之影像中,提取範圍之複數個候補71、72、73各自之中心位置710、720、730於水平方向(左右方向)上排列。於圖9A中,左起依序排列有候補71之中心位置710、候補72之中心位置720、候補73之中心位置730。於圖9A中,並非圖示有拍攝影像本身,而是圖示有藉由失真修正部233對拍攝影像進行失真修正後之影像,但就拍攝影像、及圖9A所示之影像而言,存在複數個候補71、72、73各自之中心位置710、720、730於水平方向上排列之共通點。
設定部232例如於以與實施形態相同之順序假設地設定1個提取範圍之後,將假設地設定之提取範圍、及作為使假設地設定之提取範圍於水平方向(左右方向)上偏移後所得之範圍的複數個提取範圍決定為提取範圍之候補71、72、73。
設定部232首先將候補71、72、73中之任一者設定為提取範圍。此處,假定設定部232首先將候補72設定為提取範圍。當自大廳對講機2向 住宅單元母機1發送用以呼叫居住者之控制信號(呼叫信號)時,於住宅單元母機1之顯示部12,如圖9B所示般顯示以候補72作為提取範圍之影像。此處,顯示部12中顯示有2個方向鍵81、82。2個方向鍵81、82重疊於提取範圍之影像而顯示。一方向鍵81為朝左之三角形記號,另一方向鍵82為朝右之三角形記號。此處,住宅單元母機1之顯示部12為觸控面板顯示器,兼作操作部15。
於顯示部12中顯示有圖9B所示之影像之情形時,當住宅單元內之居住者觸摸顯示部12所顯示之方向鍵81時,如圖9C所示,顯示部12中顯示以候補71作為提取範圍之影像。又,顯示部12中顯示有朝右之三角形記號即方向鍵82。其後,當住宅單元內之居住者觸摸方向鍵82時,如圖9B所示,顯示部12中再次顯示以候補72作為提取範圍之影像。
於顯示部12中顯示有圖9B所示之影像之情形時,當住宅單元內之居住者觸摸顯示部12所顯示之方向鍵82時,如圖9D所示,顯示部12中顯示以候補73作為提取範圍之影像。又,顯示部12中顯示有朝左之三角形記號即方向鍵81。其後,當住宅單元內之居住者觸摸方向鍵81時,如圖9B所示,顯示部12中再次顯示以候補72作為提取範圍之影像。
亦即,當進行觸摸方向鍵81或82之操作時,兼作顯示部12之操作部15將自複數個候補71、72、73之中指定提取範圍之候補資訊經由通信部11輸出至大廳對講機2之設定部232。設定部232將於操作部15中所指定之候補設為提取範圍。此處,亦可為住宅單元母機1之影像處理部14受理自 複數個候補71、72、73之中指定提取範圍之候補資訊之輸入,並根據候補資訊自複數個候補71、72、73之中切換提取範圍。
根據本變化例,藉由住宅單元內之居住者對操作部15進行操作,可變更提取範圍。因此,居住者可將更易於觀察來訪者100之臉101之候補設為提取範圍。
於顯示部12所顯示之影像中,為了減少攝像部21之設置場所之天花板及地板所映現之區域,而使提取範圍之上下方向之長度變短。於該情形時,若與使提取範圍之上下方向之長度變短之情況相應地使提取範圍之左右方向之長度亦變短,則欲顯示於顯示部12中之範圍有可能不包含於提取範圍內,但根據本變化例,可應對此種問題。
作為本變化例之另一變化例,亦可藉由在對講機系統10之施工時使施工者操作大廳對講機2之操作部25,而自複數個候補71、72、73中將任一候補設定為提取範圍。以後,大廳對講機2之顯示部27及住宅單元母機1之顯示部12中顯示之影像成為以施工時施工者所設定之候補作為提取範圍之影像。
又,於本變化例中,亦可自動地決定自複數個候補71、72、73中將哪一個候補設定為提取範圍。例如,亦可藉由大廳對講機2之影像修正部23,決定自複數個候補71、72、73中將哪一個候補設定為提取範圍。
(變化例2)
其次,使用圖10A、10B對實施形態之變化例2進行說明。對與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標註相同之符號並省略說明。
圖10A示出了於未自拍攝影像提取出提取範圍之影像之情形時住宅單元母機1之顯示部12所顯示之影像。圖10A中,粗線之單點鏈線為表示提取範圍E7之假想線,而並非實際顯示之線。又,圖10A中,細線之單點鏈線為表示影像中產生「遮擋」之範圍75、76之假想線,而並非實際顯示之線。所謂「遮擋」係影像之周緣部分變暗之現象。
如圖10A所示,於影像中之一部分範圍75、76中產生「遮擋」。亦即,於範圍75、76中映現有大廳對講機2之殼體20。範圍75、76之一部分包含於提取範圍E7。
於本變化例中,如圖10B所示,顯示部12、27顯示選單77,該選單77與提取範圍E7中之產生「遮擋」之範圍75、76之至少一部分重疊。因此,產生「遮擋」之範圍75、76被選單77遮掩。藉此,影像之表觀改善。圖10B中,虛線為表示產生「遮擋」之範圍之假想線,而並非實際顯示之線。
選單77例如包含用以結束通話之按鈕之顯示、是否為通話中之顯示、用以設定自大廳對講機2之揚聲器輸出之聲音之音量之按鈕的顯示、該音量之設定值之顯示、用以設定畫面之亮度之按鈕之顯示、畫面之亮度 之顯示、用以選擇是否對影像進行背光修正之按鈕、是否對影像進行背光修正之顯示等。
本變化例亦可與變化例1適當組合而實現。
(實施形態之其他變化例)
其次,列舉實施形態之其他變化例。以下之變化例亦可適當組合而實現。又,以下之變化例亦可與變化例1及變化例2中之至少一者適當組合而實現。
影像處理系統X1並不限定於配備於大廳對講機2。影像處理系統X1亦可配備於住宅單元母機1,亦可配備於控制住宅單元母機1與大廳對講機2之間之通信之控制裝置,還可配備於對講機系統10之外部之伺服器。又,影像處理系統X1之複數個構成亦可分散地設置於複數個殼體。
又,例如,亦可使設置於住宅單元之正門前等之門電話(door phone)具有大廳對講機2之至少一部分構成,以代替大廳對講機2。於門電話具備攝像部21之情形時,攝像部21所拍攝之特定區域成為住宅單元之正門前方。
又,亦可藉由對講機系統10所具備之臉檢測部檢測臉101之位置,以代替由影像修正部23之設定部232推定藉由攝像部21所產生之拍攝影像中之來訪者100之臉101之位置。臉檢測部例如基於藉由攝像部21所產生之 拍攝影像來檢測臉101之位置。臉檢測部例如包含含有處理器之微控制器,藉由基於程式執行臉檢測用演算法,而檢測臉101之位置。臉檢測用演算法例如於對講機系統10之外部之神經網路中藉由深度學習而產生。
(總結)
根據以上所說明之實施形態等,揭示有以下態樣。
第1態樣之影像處理系統X1具備提取部231及設定部232。提取部231提取出提取範圍(提取範圍E1、E2、E3、……、或E7)之影像。提取範圍係對講機系統10所使用之攝像部21產生之拍攝影像之全範圍(全範圍A1或A3)中之一部分範圍。設定部232設定提取範圍。
根據上述構成,提取部231對藉由攝像部21所產生之拍攝影像實施提取出提取範圍之影像之處理。因此,與映現有拍攝影像之全範圍之影像相比,可使利用提取部231進行提取後之影像易於觀察。更詳細而言,可使提取範圍之影像中所映現之人(來訪者100)等易於觀察。例如,有時可將拍攝影像之全範圍中之未映現人之範圍等多餘之範圍之一部分自提取範圍去除。
又,根據第1態樣,第2態樣之影像處理系統X1中,設定部232以使拍攝影像之提取範圍(提取範圍E1、E2、E3、……、或E7)較全範圍(全範圍A1或A3)於上下方向及水平方向上變小之方式設定提取範圍。
根據上述構成,關於設定部232,與以拍攝影像之提取範圍較全範圍僅於上下方向及水平方向中之一方向上變小之方式設定提取範圍之情形相比,可進一步縮小提取範圍。
又,根據第1或2態樣,第3態樣之影像處理系統X1中,設定部232基於攝像部21之仰角或俯角,設定提取範圍(提取範圍E1、E2、E3、……、或E7)。
根據上述構成,可根據攝像部21之仰角或俯角而改變提取範圍。
又,根據第3態樣,第4態樣之影像處理系統X1中,設定部232以自攝像部21觀察時之提取範圍(提取範圍E1、E2、E3、……、或E7)中之水平方向之視野廣度(例如,視野廣度β1)於提取範圍中之某一基準位置成為某一大小之方式,設定提取範圍。設定部232基於攝像部21之仰角或俯角,決定基準位置及某一大小中之至少一者。
根據上述構成,由於根據攝像部21之仰角或俯角,改變基準位置、及自攝像部21觀察時之提取範圍中之某一基準位置處之水平方向之視野廣度β1中之至少一者,故而可藉此改變提取範圍。
又,根據第1至4態樣中之任一者,第5態樣之影像處理系統X1進而具備輸入部(操作部25)。輸入部受理指定提取範圍(提取範圍E1、E2、E3、……、或E7)之指定資訊之輸入。設定部232基於輸入至輸入部之指 定資訊,設定提取範圍。
根據上述構成,可藉由向輸入部(操作部25)輸入指定資訊,而改變提取範圍。
又,根據第1至5態樣中之任一者,第6態樣之影像處理系統X1進而具備候補輸入部(操作部15)。候補輸入部受理自複數個候補71、72、73之中指定提取範圍之候補資訊之輸入。設定部232決定提取範圍之複數個候補71、72、73。
根據上述構成,可根據候補資訊,自提取範圍之複數個候補71、72、73之中,指定更易於觀察影像之提取範圍之候補。
又,根據第6態樣,第7態樣之影像處理系統X1中,設定部232以作為提取範圍之複數個候補71、72、73各自之中心位置710、720、730於拍攝影像中於水平方向上互不相同之方式,決定複數個候補71、72、73。
根據上述構成,於在提取範圍之某一候補中提取範圍之影像中所映現之人(來訪者100)等之臉之位置相對於提取範圍之影像之中心位置於水平方向上偏移之情形時,可藉由將臉之位置相對於提取範圍之影像之中心位置於水平方向上之偏移更小的另一候補設為提取範圍,而使提取範圍之影像中所映現之人等易於觀察。
關於除第1態樣以外之構成,並非影像處理系統X1所必需之構成,可適當省略。
又,第8態樣之對講機系統10具備第1至7態樣中之任一者之影像處理系統X1、複數個通信部11、22及顯示部12(或27)。複數個通信部11、22相互傳送包含聲音資訊之信號。顯示部12(或27)顯示拍攝影像之全範圍(全範圍A1或A3)中之提取範圍(提取範圍E1、E2、E3、……、或E7)之影像。
根據上述構成,提取部231對藉由攝像部21所產生之拍攝影像實施提取出提取範圍之影像之處理。因此,與映現有拍攝影像之全範圍之影像相比,可使利用提取部231進行提取後之影像易於觀察。更詳細而言,可使提取範圍之影像中所映現之人(來訪者100)等易於觀察。
又,第9態樣之影像處理方法具備提取步驟S2及設定步驟S1。於提取步驟S2中,提取出提取範圍(提取範圍E1、E2、E3、……、或E7)之影像。提取範圍係對講機系統10所使用之攝像部21產生之拍攝影像之全範圍(全範圍A1或A3)中之一部分範圍。於設定步驟S1中,設定提取範圍。
根據上述構成,於提取步驟中,對藉由攝像部21所產生之拍攝影像實施提取出提取範圍之影像之處理。因此,與映現有拍攝影像之全範圍之影像相比,可使藉由提取步驟進行提取後之影像易於觀察。更詳細而言,可使提取範圍之影像中所映現之人(來訪者100)等易於觀察。
又,第10態樣之程式係使電腦系統執行第9態樣之影像處理方法。
根據上述構成,於提取步驟中,對藉由攝像部21所產生之拍攝影像實施提取出提取範圍之影像之處理。因此,與映現有拍攝影像之全範圍之影像相比,可使藉由提取步驟進行提取後之影像易於觀察。更詳細而言,可使提取範圍之影像中所映現之人(來訪者100)等易於觀察。
並不限定於上述態樣,實施形態之對講機系統10之各種構成(包含變化例)可藉由影像處理方法及程式而實現。
上述各實施形態亦包含變化例,亦可適當組合而實現。
1:住宅單元母機
2:大廳對講機
4:傳輸路徑
10:對講機系統
11:通信部
12:顯示部
13:控制部
14:影像處理部
15:操作部(候補輸入部)
21:攝像部
22:通信部
23:影像修正部
24:控制部
25:操作部(輸入部)
26:記憶部
27:顯示部
211:攝像元件
212:鏡頭
231:提取部
232:設定部
233:失真修正部
X1:影像處理系統

Claims (12)

  1. 一種影像處理系統,其具備:提取部,其提取對講機系統所使用之拍攝來訪者的臉之攝像部產生之拍攝影像之全範圍中之一部分範圍即提取範圍之影像;及設定部,其設定上述提取範圍;上述提取範圍之影像係:上述拍攝影像之全範圍中,於上述對講機系統之住宅單元母機之顯示部顯示之範圍的影像,且上述提取範圍之影像包含上述來訪者的臉之影像。
  2. 如請求項1之影像處理系統,其中上述設定部以上述拍攝影像之上述提取範圍較上述全範圍於上下方向及水平方向上變小之方式,設定上述提取範圍。
  3. 如請求項1之影像處理系統,其中上述設定部基於上述攝像部之仰角或俯角,設定上述提取範圍。
  4. 如請求項3之影像處理系統,其中上述設定部以自上述攝像部觀察時之上述提取範圍之水平方向之視野廣度於上述提取範圍中之某一基準位置成為某一大小之方式,設定上述提取範圍,上述設定部基於上述攝像部之仰角或俯角,決定上述基準位置及上述某一大小中之至少一者。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影像處理系統,其進而具備輸入部,該輸入部受理指定上述提取範圍之指定資訊之輸入,上述設定部基於輸入至上述輸入部之上述指定資訊,設定上述提取範圍。
  6.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影像處理系統,其進而具備候補輸入部,該候補輸入部受理自複數個候補之中指定上述提取範圍之候補資訊之輸入,上述設定部決定上述提取範圍之上述複數個候補。
  7. 如請求項6之影像處理系統,其中上述設定部以作為上述提取範圍之上述複數個候補各自之中心位置於上述拍攝影像中於水平方向上互不相同之方式,決定上述複數個候補。
  8. 一種對講機系統,其具備: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影像處理系統;複數個通信部,其等相互進行包含聲音資訊之信號的通信;及顯示部,其顯示上述拍攝影像之上述全範圍中之上述提取範圍之影像。
  9. 一種影像處理方法,其具備:提取步驟,其係提取對講機系統所使用之拍攝來訪者的臉之攝像部產生之拍攝影像之全範圍中之一部分範圍即提取範圍之影像;及 設定步驟,其係設定上述提取範圍;上述提取範圍之影像係:上述拍攝影像之全範圍中,於上述對講機系統之住宅單元母機之顯示部顯示之範圍的影像,且上述提取範圍之影像包含上述來訪者的臉之影像。
  10. 一種影像處理系統,其具備:提取部,其係提取對講機系統所使用之攝像部產生之拍攝影像之全範圍中之一部分範圍即提取範圍之影像;及設定部,其係設定上述提取範圍;上述設定部係:根據上述攝像部之仰角或俯角,設定上述提取範圍,上述設定部以自上述攝像部觀察時之上述提取範圍之水平方向之視野廣度於上述提取範圍中之某一基準位置成為某一大小之方式,設定上述提取範圍,且上述設定部基於上述攝像部之仰角或俯角,決定上述基準位置及上述某一大小中之至少一者。
  11. 一種影像處理方法,其具備:提取步驟,其係提取對講機系統所使用之攝像部產生之拍攝影像之全範圍中之一部分範圍即提取範圍之影像;及設定步驟,其係設定上述提取範圍;且於上述設定步驟中,根據上述攝像部之仰角或俯角,設定上述提取範圍, 上述設定步驟中以自上述攝像部觀察時之上述提取範圍之水平方向之視野廣度於上述提取範圍中之某一基準位置成為某一大小之方式,設定上述提取範圍,且於上述設定步驟中基於上述攝像部之仰角或俯角,決定上述基準位置及上述某一大小中之至少一者。
  12. 一種影像處理程式,其係用以使電腦系統執行如請求項9或11之影像處理方法。
TW108136986A 2018-10-15 2019-10-15 影像處理系統、對講機系統、影像處理方法及影像處理程式 TWI7628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94630A JP7122629B2 (ja) 2018-10-15 2018-10-15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194630 2018-10-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9740A TW202029740A (zh) 2020-08-01
TWI762822B true TWI762822B (zh) 2022-05-01

Family

ID=70387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6986A TWI762822B (zh) 2018-10-15 2019-10-15 影像處理系統、對講機系統、影像處理方法及影像處理程式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122629B2 (zh)
TW (1) TWI76282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19872A (ja) * 2009-03-17 2010-09-30 Panasonic Corp カメラ装置、表示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3354996A (zh) * 2011-02-10 2013-10-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计算机程序及计算机实施方法
CN105306813A (zh) * 2014-07-22 2016-02-03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TW201817214A (zh) * 2016-10-21 2018-05-01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對講機系統、對講機母機、對講機子機、及程式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50452A (ja) * 2005-11-24 2007-06-14 Aiphone Co Ltd テレビドアホン装置
JP2009230318A (ja) * 2008-03-21 2009-10-08 Aiphone Co Ltd テレビインターホン装置
JP2016111521A (ja) * 2014-12-05 2016-06-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17158102A (ja) * 2016-03-03 2017-09-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ドアホン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19872A (ja) * 2009-03-17 2010-09-30 Panasonic Corp カメラ装置、表示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3354996A (zh) * 2011-02-10 2013-10-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计算机程序及计算机实施方法
CN105306813A (zh) * 2014-07-22 2016-02-03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TW201817214A (zh) * 2016-10-21 2018-05-01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對講機系統、對講機母機、對講機子機、及程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9740A (zh) 2020-08-01
JP2020065122A (ja) 2020-04-23
JP7122629B2 (ja) 2022-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04131B2 (en) Remote control system
WO2011148607A1 (ja) ジェスチャ認識装置及びジェスチャ認識方法
JP5598232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US2010006059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and selecting icons on a touch screen
CN103870773A (zh) 用于显示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9900568B2 (en) Remote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mot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JPWO2013046596A1 (ja) 携帯型情報処理端末
WO2020068269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media for indicating a security status of an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
CN106815809B (zh) 一种图片处理方法和装置
TWI668988B (zh) 對講機系統、對講機母機、對講機子機、及程式
CN112672041A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
TWI762822B (zh) 影像處理系統、對講機系統、影像處理方法及影像處理程式
CN107230240B (zh)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JP2010157854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20095639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545352A (zh) 电子设备、控制装置、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JP2018174495A (ja)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インターホン子機、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236636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20345619A1 (en)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for setting,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TWI762727B (zh) 對講機裝置及對講機系統
JP7308445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752465B (zh) 圖像處理系統、圖像處理方法及程式
US10073561B2 (en) Touch apparatus and correction method thereof
CN114527904B (zh) 指示图标共享方法、指示讯号控制方法及其处理装置
JP7495459B2 (ja) 頭部装着型ディスプレイ装置、頭部装着型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制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