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7976B - 支援Type-C連接的電子裝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支援Type-C連接的電子裝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7976B
TWI757976B TW109139886A TW109139886A TWI757976B TW I757976 B TWI757976 B TW I757976B TW 109139886 A TW109139886 A TW 109139886A TW 109139886 A TW109139886 A TW 109139886A TW I757976 B TWI757976 B TW I7579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electronic device
resistor
power
power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9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21522A (zh
Inventor
孫本群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398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5797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7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797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21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1522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實施例揭露一種支援Type-C連接的電子裝置,包含:雙角色埠(Dual Role Port;DRP);以及控制器,耦接雙角色埠,且執行:偵測雙角色埠是否連接對端裝置;響應於偵測到雙角色埠連接對端裝置,則偵測雙角色埠是否連接對端裝置上的上拉電阻;響應於偵測到雙角色埠連接對端裝置上的上拉電阻,確認電子裝置是否有供電能力;經確認電子裝置有供電能力後,詢問對端裝置是否支援成為受電(Sink)角色。

Description

支援Type-C連接的電子裝置及其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支援USB Type-C規格的電子裝置及其方法,特別涉及一種支援雙角色埠(Dual Role Port;DRP)的電子裝置及其方法。
USB Type-C,又稱USB-C,是一種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的硬體介面形式,外觀上最大特點在於其上下端完全一致。符合USB Type-C規格的纜線、插座及插頭的設計,皆較採用Micro-A、Type-A及Type-B等其他USB規格的纜線更為堅固且易於使用。舉例來說, Type-A插頭僅能以一種方向插入Type-A插座,而Type-C無論正反面皆可插入裝置中。這種設計可避免使用者將USB裝置錯誤地插入連接埠所造成的麻煩與不便。
根據USB開發者論壇(USB Implementers Forum;USB-IF)所公布的《USB Type-C Specification Version 1.0》,當兩台電子裝置被經由USB Type-C纜線所連接在一起時,所可能扮演的角色可分為Host端(或稱「送電端」)與Device端(或稱「受電端」)。若是用於充電之目的,則Host端的角色被稱為Source,Device端的角色被稱為Sink,而充電的方向則係「Source替Device充電」。支援Type-C連接的電子裝置則可分為下行埠(Downstream Facing Port;DFP)、上行埠(Upstream Facing Port;UFP)與雙角色埠(Dual Role Port;DRP),其中DFP係作為Host(充電時為Source)角色,UFP係作為Device(充電時為Sink)角色,而DRP則係Host(充電時為Source)或Device(充電時為Sink)兩種角色皆可勝任。因此,在充電的應用方面,典型的DFP可例如為電源適配器(source adapter),因為它總是作為提供電源的一方;典型的UFP則可例如為隨身碟(flash drives)、行動硬碟(portable drives)或滑鼠等外接式裝置,因為它們總是作為接收電源的一方;典型的DRP則可例如為行動電源(mobile power bank),因為它可以作為提供電源的一方(本身在充電時),也可以作為接收電源的一方(替另一裝置充電時)。某些行動裝置,例如筆記型電腦(laptop)或手機,也可以係DRP。
以充電之情境而言,當一個DFP與一個UFP連接時,很顯然地,DFP會作為Source,向作為Sink的UFP供電;當兩個連接的裝置皆為DFP或皆為UFP時,則無法建立裝置之間的連線;當DRP與DFP連接時,DFP會作為Source,向作為Sink的DRP供電;當DRP與UFP連接時,DRP會作為Source,向作為Sink的UFP供電;當兩個連接的裝置皆為DRP時,在《USB Type-C Specification Version 1.0》的定義下,雙方會在Host端與Device端之間來回切換。切換的時間點與角色分配,就像是擲銅板般隨機,只有當切換的連線建立成功時,兩端的關係才底定。這種行為可能會對使用者造成莫大困擾,例如當同為Type-C DRP的手機與行動電源相連接時,就可能會有行動電源幫手機充電,或者手機幫行動電源充電的這兩種情況。然而,手機幫行動電源充電並非合理的使用情境。
為了解決角色分配不符合使用情境的問題,《USB Type-C Specification Version 1.1》便引入了Try.SRC及Try.SNK這兩種DRP類型。具體而言,Try.SRC類型的DRP即使在初始被判定為Sink的情況下,仍會嘗試將自己切換為Source,看對端是否會順應地從Source切換為Sink;而Try.SNK DRP即使在初始被判定為Source的情況下,仍會嘗試將自己切換為Sink,看對端是否會順應地從Sink切換為Source。Try.SRC或Try.SNK的這種嘗試切換角色的機制,能協助確保DRP所扮演的角色是合理的。一般而言,由於行動電源與筆記型電腦經常被用來為手機充電,故行動電源與筆記型電腦經常被設置為Try.SRC類型的DRP,而手機則通常被設置為Try.SNK DRP。
某些Try.SRC類型的DRP裝置,例如筆記型電腦,在出貨前會讓其電池先進入省電模式。在省電模式下,電池不會輸出電壓或電流,以確保消費者拿到該裝置時,該裝置仍可保有足夠的電量用來開機。當處於省電模式下的第一電子裝置(例如筆記型電腦)經由USB Type-C連接至第二電子裝置並且啟動開機程序時,第一電子裝置會進入Try.SRC的狀態,並且觸發其電池離開省電模式,而電池離開省電模式可能會需要一段時間。由於在Try.SRC的狀態下,第一電子裝置會嘗試作為Source,若此時第一電子裝置的電池尚未離開省電模式,因而尚未恢復供電能力,則可能導致第一電子裝置正在進行中的開機程序被終止而意外地關機。
有鑑於此,需要一種支援USB Type-C規格及DRP的電子裝置及其方法,能夠避免上述DRP裝置在Try.SRC的狀態下所可能會發生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支援USB Type-C規格及DRP的電子裝置及其方法,能藉由在進入Try.SRC的狀態之前先確保該電子裝置的電池具有供電能力,以避免在Try.SRC的狀態下所可能發生的問題。
本發明之實施例揭露一種支援Type-C連接的電子裝置,包含:雙角色埠(Dual Role Port;DRP);以及控制器,耦接雙角色埠,且執行:偵測雙角色埠是否連接對端裝置;響應於偵測到雙角色埠連接對端裝置,則偵測雙角色埠是否連接對端裝置上的上拉電阻;響應於偵測到雙角色埠連接對端裝置上的上拉電阻,確認電子裝置是否有供電能力;經確認電子裝置有供電能力後,詢問對端裝置是否支援成為受電(Sink)角色。
在上述電子裝置的某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更包含電源模組,且其中確認電子裝置是否有供電能力包含:詢問電源模組是否有合格的輸出電壓(output voltage);若電源模組回應未有合格的輸出電壓,則向電源模組詢問電源模組之電池狀態是否正常;若電源模組回應電池狀態正常,則驅使電源模組開啟電源門控(power gating)。
本發明之實施例揭露一種支援Type-C連接的方法,包含:偵測電子裝置之DRP是否連接對端裝置;響應於偵測到雙角色埠連接對端裝置,則偵測雙角色埠是否連接對端裝置上的上拉電阻;響應於偵測到雙角色埠連接對端裝置上的上拉電阻,確認電子裝置是否有供電能力;經確認電子裝置有供電能力後,詢問對端裝置是否支援成為Sink角色。
在上述方法的某些實施例中,確認電子裝置是否有供電能力包含:詢問電源模組是否有合格的輸出電壓;若電源模組回應未有合格的輸出電壓,則詢問電源模組之電池狀態是否正常;若電源模組回應電池狀態正常,則開啟電源門控。
第1圖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繪示,支援Type-C DRP的第一電子裝置100的硬體架構圖。如第1圖所示,第一電子裝置100包含控制器101、電源模組102、USB Type-C埠103、開關104、開關105、上拉電阻106、上拉電阻107、下拉電阻108及下拉電阻109。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第一電子裝置100可例如為被設置為Try.SRC類型的DRP的筆記型電腦。控制器101可以係任何一種用於執行運算、判斷以及對其他電子元件下達指令的裝置及其組合,例如中央處理器(CPU)、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控制器、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或狀態機(state machine)等,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電源模組102可包括一個或多個電池及電源管理器(Power Management IC;PMIC),其中電池可以係可充電和可放電的蓄電池,例如鋰離子二次電池、鋰離子聚合物二次電池、鎳氫可再充電電池等。
控制器101耦接至電源模組102,使電源模組102可根據來自控制器101的指令來控制自身的充電與放電。具體而言,根據來自控制器101的指令,電源模組102可將外部電源或對端裝置經由如第1圖中所示的VBUS線路所提供的電力蓄積至電源模組102的電池中,或者將蓄積在電池中的電力輸出給對端裝置。此外,控制器101可對電源模組102下達指令,以詢問電源模組102當下是否具有的供電能力。
在Type-C纜線及其對應的USB Type-C埠103上,會包含兩個用來檢測對端裝置之連接狀態的配置通道(Configuration Channel;CC) ,如第1圖中的CC1及CC2所示。電源模組102可分別耦接至CC1及CC2,以使控制器101能藉由CC1或CC2線路上的電流來檢測對端裝置之連接狀態。在電源模組102與CC1/CC2之間,分別存在著具有電阻值Rp的上拉電阻106與上拉電阻107。另一方面,CC1及CC2可耦接至地電位,如第1圖中的GND所示。在地電位GND與CC1/CC2之間,分別存在著具有電阻值Rd的下拉電阻108與下拉電阻109。
在CC1上、上拉電阻106與下拉電阻108之間,存在著開關104,用於連接或斷開從CC1通過上拉電阻106耦接至電源模組102,以及從CC1通過下拉電阻108耦接至地電位GND的路徑。控制器101耦接至開關104,以驅使開關104連接或斷開上拉電阻106或下拉電阻108與CC1之間的路徑。同樣地,在CC2上、上拉電阻107與下拉電阻109之間,存在著開關105,用於連接或斷開從CC2通過上拉電阻107耦接至電源模組102,以及從CC2通過下拉電阻109耦接至地電位GND的路徑。控制器101耦接至開關105,以驅使開關105連接或斷開上拉電阻107或下拉電阻109與CC2之間的路徑。
當第一電子裝置100透過Type-C纜線連接至對端裝置時,控制器101可透過CC1/CC2檢測對端裝置連接至CC1/CC2的是上拉電阻或是下拉電阻,藉此判斷第一電子裝置100與對端裝置之間的連接狀態與彼此的角色。然後,控制器101根據從CC1/CC2所檢測到與對端裝置之間的連接狀態與彼此的角色,決定是否驅使電源模組102將蓄積電池中的電力輸出給對端裝置。
為了決定與對方裝置之間合適的角色分配,控制器101會驅使開關104(開關105)在連接至上拉電阻106(上拉電阻107)或連接至下拉電阻108(下拉電阻109)之間進行切換,直到連線被成功建立為止。連線被成功建立的前提是,須有電流可從其中一台裝置通過該裝置的上拉電阻,經由CC1或CC2的其中之一,最後通過另一台裝置的下拉電阻而接地。
第2圖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繪示,當第一電子裝置100成功連接至對端的UFP裝置200時的示意圖。如第2圖所示,第一電子裝置100所連接的UFP裝置200(例如為隨身碟、行動硬碟或滑鼠)僅提供下拉電阻208,而沒有上拉電阻。控制器101可驅使開關104在連接至上拉電阻106或連接至下拉電阻108之間進行切換。當開關104被切換為連接至上拉電阻106時,會有電流從第一電子裝置100的電源模組102,經由上拉電阻106及CC1,流向UFP裝置200的下拉電阻208,最後接地。於是,控制器101可藉由CC1上的電流偵測到對端的下拉電阻208,判定對端係作為Sink角色的裝置,並因此驅使電源模組102透過VBUS供電給UFP裝置200之電源模組202。
在某些實施例中,電源模組102可藉由打開VBUS上的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開關,來輸出電力給電源模組202。因此,在控制器101尚未在CC1上偵測到下拉電阻208(以及控制器201尚未在CC1上偵測到上拉電阻106)之前,VBUS上的MOSFET開關尚不會被打開,電源模組102尚不會透過VBUS供電給電源模組202。
第3圖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繪示,當第一電子裝置100成功連接至對端的DFP裝置300時的示意圖。如第3圖所示,第一電子裝置100所連接的DFP裝置300(例如為電源適配器)僅提供上拉電阻306,而沒有下拉電阻。控制器101可驅使開關104在連接至上拉電阻106或連接至下拉電阻108之間進行切換。當開關104被切換為連接至下拉電阻108時,會有電流從DFP裝置300的電源模組302,經由上拉電阻306及CC1,流向第一電子裝置100的下拉電阻108,最後接地。於是,控制器101可藉由CC1上的電流偵測到對端的上拉電阻306,判定對端係作為Source角色的裝置。而控制器301亦可藉由CC1上的電流偵測到下拉電阻108,判定自身係作為Source角色的裝置,並因此驅使電源模組302透過VBUS供電給第一電子裝置100之電源模組102。
在某些實施例中,電源模組302可藉由打開VBUS上的MOSFET開關,來輸出電力給電源模組102。因此,在控制器301尚未在CC1上偵測到下拉電阻108(以及控制器101尚未在CC1上偵測到上拉電阻306)之前,VBUS上的MOSFET開關尚不會被打開,電源模組302尚不會透過VBUS供電給電源模組102。
第4圖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繪示,當第一電子裝置100成功連接至對端的第二電子裝置400時的示意圖。如第4圖所示,第一電子裝置100所連接的第二電子裝置400也係包含開關404、上拉電阻406及下拉電阻408的DRP裝置。因此,第一電子裝置100與第二電子裝置400皆會嘗試進行上拉電阻與下拉電阻之間的切換,直到連接被成功建立為止。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第一電子裝置100被假定為相對傾向於作為Source,故被設置為Try.SRC類型的DRP。作為Try.SRC類型的DRP,即使在一開始,開關104隨機選擇將配置通道CC1連到下拉電阻108,開關404隨機選擇將配置通道CC1連到上拉電阻406,這種看似兩端已配對的情況下,第一電子裝置100仍會嘗試將自己切換為Source,看對端的第二電子裝置400是否會順應地從Source切換為Sink。當第一電子裝置100如預期地成為了Source,而第二電子裝置400成為了Sink,如第4圖所示,此時的開關104係選擇將配置通道CC1連接至上拉電阻106,而開關404則係選擇擇將配置通道CC1連接至下拉電阻408。並且,類似於第2圖及第3圖所繪製的實施例,此時會有電流從第一電子裝置100的電源模組102,經由上拉電阻106及CC1,流向第二電子裝置400的下拉電阻408,最後接地。藉由CC1上的電流,控制器101偵測到下拉電阻408,而控制器401偵測到上拉電阻106,藉此判定第一電子裝置100與第二電子裝置400各自分別扮演的是Source與Sink的角色,因此電池模組102會透過VBUS供電給電源模組402。
在某些實施例中,電源模組102可藉由打開VBUS上的MOSFET開關,來輸出電力給電源模組402。因此,在控制器101尚未在CC1上偵測到下拉電阻408(以及控制器401尚未在CC1上偵測到上拉電阻106)之前,VBUS上的MOSFET開關尚不會被打開,電源模組102尚不會透過VBUS供電給電源模組402。
關於第2圖、第3圖及第4圖,應被注意的是,由於Type-C連接允許正插及反插,這些圖中的CC1可被替換為CC2。相應地,開關104、上拉電阻106與下拉電阻108可一併被分別替換為開關105、上拉電阻107與下拉電阻109。
第5圖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繪示,從第1-4圖中的第一電子裝置100連接至對端裝置開始,到完成確定兩端的Source/Sink角色分配為止,象徵第一電子裝置100所需經歷的各種狀態以及各種狀態之間進行轉換需達成的條件之流程500。如第5圖所示,流程500包含狀態501-狀態506,其中狀態501轉換至狀態502需達成的條件為C511,狀態502轉換至狀態503需達成的條件為C512,狀態503轉換至狀態504需達成的條件為C513,狀態503轉換至狀態505需達成的條件為C514,狀態505轉換至狀態506需達成的條件為C515。
以下的<表一>係搭配第5圖,條列出對於流程500中的條件C511-C515之敘述。 <表一>
C511 偵測到對端裝置的上拉電阻器。
C512 持續第一時間區間偵測到對端裝置的上拉電阻器,並偵測到VBUS上的供電,且又已確認電源模組具有供電能力。
C513 偵測到對端裝置的下拉電阻器。
C514 持續第二時間區間沒有偵測到對端裝置的下拉電阻器。
C515 持續第一時間區間有偵測到對端裝置的上拉電阻器,並偵測到VBUS上的供電。
於第5圖所繪示的實施例中,第一電子裝置100於甫連接至對端裝置時,係處於狀態501。於狀態501,即Unattached.SNK,第一電子裝置100正等待著偵測到對端Source的存在。在此狀態下,CC1與CC2皆需各自經過下拉電阻而接地。具體地說,第1圖中的開關104需選擇連接至下拉電阻108,開關105需選擇連接至下拉電阻109。響應於C511被達成,也就是當控制器101從CC1或CC2上偵測到對端裝置的上拉電阻,即指示出對端Source的存在,則轉換至狀態502。
於狀態502,即AttachWait.SNK,控制器101已偵測到對端裝置的上拉電阻,而正等待著VBUS上來自對端的供電。在此狀態下,CC1與CC2仍然皆需各自經過下拉電阻而接地。具體地說,第1圖中的開關104仍需選擇連接至下拉電阻108,開關105仍需選擇連接至下拉電阻109。響應於C512被達成,也就是控制器101已持續第一時間區間(例如100~200毫秒,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從CC1或CC2上偵測到對端裝置的上拉電阻,並從VBUS上偵測到來自對端裝置的供電,且又已確認電源模組102具有供電能力,則轉換至狀態503。
於狀態503,即Try.SRC,控制器101正詢問對端裝置是否支援Sink角色。在此狀態下,第1圖中的開關104需被切換至上拉電阻106,開關105需被切換至上拉電阻107。同時,VBUS上的電壓會被調整為0V,也就是第一電子裝置100與對端裝置皆不會對彼此供電。響應於C513被達成,也就是控制器101從CC1或CC2上偵測到對端裝置的下拉電阻,則轉換至狀態504。反之,響應於C514被達成,也就是控制器101已持續第二時間區間(例如75~150毫秒,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沒有偵測到對端裝置的下拉電阻,則轉換至狀態505。
於狀態504,即Attached.SRC,第一電子裝置100正作為Source角色而運作中。在此狀態下,第1圖中的開關104選擇連接至上拉電阻106,且電源模組102供電給對端裝置。
於狀態505,即TryWait.SNK,第一電子裝置100無法作為Source,而正等待著作為Sink。在此狀態下,CC1與CC2皆需各自經過下拉電阻而接地。具體地說,第1圖中的開關104需選擇連接至下拉電阻108,開關105需選擇連接至下拉電阻109。此外,第一電子裝置100與對端裝置皆不會對彼此供電。響應於C515被達成,也就是控制器101已持續第一時間區間(例如100~200毫秒,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從CC1或CC2上偵測到對端裝置的上拉電阻,並從VBUS上偵測到來自對端的供電,則轉換至狀態506。
於狀態506,即Attached.SNK,第一電子裝置100正作為Sink角色而運作中。在此狀態下,電源模組102接收來自對端裝置的供電,且第1圖中的開關104需選擇連接至下拉電阻108,開關105需選擇連接至下拉電阻109,以使CC1與CC2各自皆經過下拉電阻而接地。
第6圖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繪示,達成第5圖之C512所需執行的確認電源模組具有供電能力的方法600之流程圖。如第6圖所示,確認電源模組具有供電能力的方法600包含步驟601-步驟605。
於步驟601,控制器101詢問電源模組102,以偵測電源模組102於當下是否具有合格的輸出電壓(output voltage)。若是(即有合格的輸出電壓),則進入步驟602;若否(即未有合格的輸出電壓),則進入步驟603。
於步驟602,電源模組102向控制器101回報供電能力正常,以使控制器101得知C512中的其中一個條件已達成。
於步驟603,控制器101透過電源模組102偵測電池狀態是否正常。若是(即電源狀態正常),則進入步驟604;若否(即電源狀態異常),則進入步驟605。
於步驟604,控制器101驅使電源模組102開啟電源門控(power gating),以使電源模組102具有合格的輸出電壓。
於步驟605,電源模組102向控制器101回報電池狀態異常,第一電子裝置100於是可向使用者發出對應於電池狀態異常的警示(例如電池狀態指示燈閃爍或者亮紅燈,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以提醒使用者先排除硬體問題。
根據以上的敘述,本發明藉由在進入Try.SRC的狀態之前先確保該電子裝置的電池具有供電能力,避免在Try.SRC的狀態下,因電源模組之供電能力不足所可能引發的問題。
在本說明書中以及申請專利範圍中的序號,例如「第一」、「第二」等等,僅係為了方便說明,彼此之間並沒有順序上的先後關係。
以上段落使用多種層面描述。顯然的,本文的教示可以多種方式實現,而在範例中揭露之任何特定架構或功能僅為一代表性之狀況。根據本文之教示,任何熟知此技藝之人士應理解在本文揭露之各層面可獨立實作或兩種以上之層面可以合併實作。
雖然本揭露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露,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第一電子裝置 101:控制器 102:電源模組 103:USB Type-C埠 104,105:開關 106,107:上拉電阻 108,109:下拉電阻 200:UFP裝置 201:控制器 202:電源模組 208:下拉電阻 300:DFP裝置 301:控制器 302:電源模組 306:上拉電阻 400:第二電子裝置 401:控制器 402:電源模組 404:開關 406:上拉電阻 408:下拉電阻 500:流程 501-506:狀態 C511-C515:條件 600:流程圖 601-605:步驟
本揭露將可從以下示範的實施例之敘述搭配附帶的圖式更佳地理解。此外,應被理解的係,在本揭露之流程圖中,各區塊的執行順序可被改變,且/或某些區塊可被改變、刪減或合併。 第1圖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繪示,支援Type-C DRP的第一電子裝置100的硬體架構圖。 第2圖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繪示,當第一電子裝置100成功連接至對端的UFP裝置200時的示意圖。 第3圖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繪示,當第一電子裝置100成功連接至對端的DFP裝置300時的示意圖。 第4圖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繪示,當第一電子裝置100成功連接至對端的第二電子裝置400時的示意圖。 第5圖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繪示,從第1-4圖中的第一電子裝置100連接至對端裝置開始,到完成確定兩端的Source/Sink角色分配為止,象徵第一電子裝置100所需經歷的各種狀態以及各種狀態之間進行轉換需達成的條件之流程500。 第6圖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繪示,達成第5圖之C512所需執行的確認電源模組具有供電能力的方法600之流程圖。
500:流程
501-506:狀態
C511-C515:條件

Claims (4)

  1. 一種支援Type-C連接的電子裝置,包括:雙角色埠(Dual Role Port;DRP);以及控制器,耦接該雙角色埠,且執行:偵測該雙角色埠是否連接一對端裝置;響應於偵測到該雙角色埠連接該對端裝置,則偵測該雙角色埠是否連接該對端裝置上的一上拉電阻;響應於偵測到該雙角色埠連接該對端裝置上的該上拉電阻,確認該電子裝置是否有供電能力;響應於已確認該電子裝置有供電能力,詢問該對端裝置是否支援成為受電(Sink)角色。
  2. 如請求項1之電子裝置,更包括電源模組與電池,其中確認該電子裝置是否有供電能力包括:偵測該電源模組是否有合格的輸出電壓(output voltage);若偵測到該電源模組未有合格的輸出電壓,則透過該電源模組偵測該電池狀態是否正常;若該電池狀態正常,則驅使該電源模組開啟一電源門控(power gating)。
  3. 一種支援Type-C連接的方法,應用於一電子裝置,該方法包括:偵測該電子裝置之雙角色埠(Dual Role Port;DRP)是否連接一對端裝置;響應於偵測到該雙角色埠連接該對端裝置,則偵測該雙角色埠是 否連接該對端裝置上的一上拉電阻;響應於偵測到該雙角色埠連接該對端裝置上的該上拉電阻,確認該電子裝置是否有供電能力;響應於已確認該電子裝置有供電能力,詢問該對端裝置是否支援成為受電(Sink)角色。
  4.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確認該電子裝置是否有供電能力包括:偵測該電源模組是否有合格的輸出電壓(output voltage);若偵測到該電源模組未有合格的輸出電壓,則透過該電源模組偵測該電池狀態是否正常;若該電池狀態正常,則驅使該電源模組開啟一電源門控(power gating)。
TW109139886A 2020-11-16 2020-11-16 支援Type-C連接的電子裝置及其方法 TWI757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9886A TWI757976B (zh) 2020-11-16 2020-11-16 支援Type-C連接的電子裝置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9886A TWI757976B (zh) 2020-11-16 2020-11-16 支援Type-C連接的電子裝置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57976B true TWI757976B (zh) 2022-03-11
TW202221522A TW202221522A (zh) 2022-06-01

Family

ID=81710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9886A TWI757976B (zh) 2020-11-16 2020-11-16 支援Type-C連接的電子裝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57976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7124B (zh) * 2016-06-03 2017-06-1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USB Type-C轉接模組及其啟動方法
TW201800957A (zh) * 2016-01-29 2018-01-01 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泛用型串列匯流排電力傳輸裝置以及包含該裝置的行動裝置及裝置
TWI618356B (zh) * 2017-03-22 2018-03-1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上電控制電路及應用其之行動電源裝置
US20190324511A1 (en) * 2018-04-18 2019-10-24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troller,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program
CN110413553A (zh) * 2018-04-27 2019-11-05 太普动力新能源(常熟)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电压的通用序列总线装置
TWI676894B (zh) * 2018-05-15 2019-11-11 大陸商太普動力新能源(常熟)股份有限公司 可變電壓的USB type-C通用序列匯流排裝置
TW202006561A (zh) * 2018-07-05 2020-02-01 威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信號傳輸方向調整方法與裝置以及應用其中之雙向信號中繼器積體電路晶片
US20200174546A1 (en) * 2018-05-21 2020-06-04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Power supply architecture for usb-c controllers
US20200321734A1 (en) * 2018-04-12 2020-10-08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Reverse overcurrent protection for universal serial bus type-c (usb-c) connector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800957A (zh) * 2016-01-29 2018-01-01 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泛用型串列匯流排電力傳輸裝置以及包含該裝置的行動裝置及裝置
TWI587124B (zh) * 2016-06-03 2017-06-1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USB Type-C轉接模組及其啟動方法
TWI618356B (zh) * 2017-03-22 2018-03-1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上電控制電路及應用其之行動電源裝置
US20200321734A1 (en) * 2018-04-12 2020-10-08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Reverse overcurrent protection for universal serial bus type-c (usb-c) connector systems
US20190324511A1 (en) * 2018-04-18 2019-10-24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troller,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program
CN110413553A (zh) * 2018-04-27 2019-11-05 太普动力新能源(常熟)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电压的通用序列总线装置
TWI676894B (zh) * 2018-05-15 2019-11-11 大陸商太普動力新能源(常熟)股份有限公司 可變電壓的USB type-C通用序列匯流排裝置
US20200174546A1 (en) * 2018-05-21 2020-06-04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Power supply architecture for usb-c controllers
TW202006561A (zh) * 2018-07-05 2020-02-01 威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信號傳輸方向調整方法與裝置以及應用其中之雙向信號中繼器積體電路晶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1522A (zh) 2022-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80748B2 (en) Switching system which allows primary USB connection in response to USB signaling
US8843770B2 (en) Device charging over USB using a plurality of handshakes
US10241935B2 (en) Portable device, cable assembly, and USB system
US20090184688A1 (en) Charging appratus and method for mobile terminal
US20100060233A1 (en) Charger with USB detection
WO2012167677A1 (zh) 一种通过usb接口通信并为外部设备充电的装置及方法
WO2013178033A1 (zh) 电流切换控制设备及电子设备
TWI611648B (zh) 雙向充放電電路架構
KR101216145B1 (ko) 휴대단말기의 배터리 충전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7643998B (zh) 基于智能模块实现otg和充电双功能的系统
WO2012146024A1 (zh) 一种具有usb接口的电子设备及其usb通信启动方法
US20200166980A1 (en) Intelligent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intelligent storage device
CN109478176A (zh) 一种USB Type-C端口设备识别对端设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4021709A9 (zh) 电子设备、设备识别方法及充电系统
JP7064052B2 (ja) モバイル端末
TWI559125B (zh) 行動電源裝置及其電源控制方法
TWI757976B (zh) 支援Type-C連接的電子裝置及其方法
CN112952485B (zh) 兼容式的充电线缆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49830A (zh) 电能传输系统及方法
CN205863955U (zh) 一种主机前置接口的usb快充装置
US11146074B2 (en) Controller,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program
CN115954977A (zh) 双电池管理电路、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583772A (zh) 支持Type-C连接的电子装置及其方法
CN116707055A (zh) 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及反向充电方法
WO2016141554A1 (zh) 一种充电设备自环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