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5866B - 終端與無線網路節點之間的通訊技術 - Google Patents

終端與無線網路節點之間的通訊技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5866B
TWI745866B TW109105026A TW109105026A TWI745866B TW I745866 B TWI745866 B TW I745866B TW 109105026 A TW109105026 A TW 109105026A TW 109105026 A TW109105026 A TW 109105026A TW I745866 B TWI745866 B TW I74586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ucch resource
index
message
identifier
depend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5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1087A (zh
Inventor
山繆 特爾提南
卡里 胡利
賽米 哈克拉
吳春麗
Original Assignee
芬蘭商諾基亞科技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芬蘭商諾基亞科技公司 filed Critical 芬蘭商諾基亞科技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41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1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58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586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包含構件之設備,該構件用於: 在一兩步驟隨機接取程序中發送一上行鏈路訊息(MsgA); 在該兩步驟隨機接取程序中接收一下行鏈路回覆訊息(MsgB),該所接收MsgB包含用於該設備之一識別符;以及 使用藉由一PUCCH資源索引確定之一PUCCH資源來發送一上行鏈路確認訊息,其中該PUCCH資源索引係至少取決於一PUCCH資源指示符(PRI)及該設備之該識別符。

Description

終端與無線網路節點之間的通訊技術
本揭露之實施例係有關於終端機與無線網路節點之間的通訊。
一無線網路包含包括終端節點及接取節點之複數個網路節點。
終端節點及接取節點彼此以無線方式通訊。
在一些情況中,可能期望降低終端節點處之電力消耗量。
根據各種、但不必然全部實施例,提供有如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訴求之實例。
定義 ACK     確認 BWP     頻寬部分 CCE      控制通道元素 CS     循環移位 DCI       下行鏈路控制資訊 HARQ   混合確認請求 NW   網路 PRB      實體資源塊 PRACH 實體RACH PRI       PUCCH資源指示符 PUCCH 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 RA    隨機接取 RA-RNTI 隨機接取無線電網路暫時識別符 RACH      隨機接取通道 RAR     隨機接取回應 RO    RACH時機 UCI       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UE     使用者裝備
圖1繪示一網路100之一實例,其包含包括終端節點110、接取節點120及一或多個核心節點1129之複數個網路節點。終端節點110及接取節點120彼此以無線方式通訊。一或多個核心節點129與接取節點120通訊。
在一些實例中,一或多個核心節點129可彼此通訊。在一些實例中,一或多個接取節點120可彼此通訊。
網路100可以是一蜂巢式網路,其包含複數個各由一接取節點120伺服之胞格122。在這項實例中,在終端節點110與一接取節點120之間定義一胞格122之介面係一無線介面124。
接取節點120係一蜂巢式無線電收發器。終端節點110係蜂巢式無線電收發器。
在實例中,所示之蜂巢式網路100係一第三代合夥專案(3GPP)網路,其中終端節點110係使用者裝備(UE),而接取節點120係基地台。
在特定實例中,所示之網路100係一演進式通用地面無線電接取網路(E-UTRAN)。E-UTRAN由E-UTRAN節點B (eNB) 120所組成,朝向UE 110提供E-UTRA使用者平面及控制平面(RRC)協定終端。eNB 120係藉助一X2介面126彼此互連。eNB亦藉助S1介面128連接至移動性管理實體(MME) 129。
在其他實例中,網路100係一下一代(或新無線電NR)無線電接取網路(NG-RAN)。NG-RAN由gNodeB (gNB) 120組成,朝向UE 110提供使用者平面及控制平面(RRC)協定終端。gNB 120係藉助一X2/Xn介面126彼此互連。gNB亦藉助N2介面128連接至接取與行動性管理功能(AMF)。
無線電接取網路之目前發展聚焦在支援大量潛時容許、低資料UE 110。這使機器類型通訊(MTC)及蜂巢式物聯網(IoT)成為可能。MTC及IoT裝置可僅突發性地傳送資料,並且網路必須藉由一UE 110在其處於閒置模式130時支援突發性資料傳輸。
一UE 110可向網路100進行傳送以使網路能夠針對潛時要求、資料頻寬要求及移動性要求對UE 110進行分類。舉例而言,用於機器類型通訊(eMTC)協定之一實體層增強可使用1.4MHz之一縮減頻寬。舉例而言,一窄頻物聯網(NB-IoT)協定使用200kHz之一縮減頻寬。進行NB-IoT協定之一UE 110之預期移動性非常低。NB-IoT協定在已連接模式132下沒有交遞。
UE 110可在不同涵蓋範圍增強位準下操作。這意味著,在相同胞格122中,不同UE 110可使用相同邏輯通道,但在以不同涵蓋範圍增強位準操作之UE 110之間,對應實體通道之特性(窄頻資源、重複等)可非常不同。
圖2繪示一UE 110之不同模式130、132以及模式130、132之間的轉變131、133之一實例。
已連接模式132係使得UE 110與網路100之間能夠在更高層進行通訊之一模式,舉例而言,用以能夠進行應用資料或更高層信令之通訊。
隨機接取程序舉例來說,係用於從閒置模式(或無作動模式) 130到已連接模式之轉變131、以及當UE 110係UL不同步時處於已連接模式,或當沒有組配專屬排程請求資源時用於請求UL資源、或用於從波束失效恢復。從已連接模式132到閒置模式130之一轉變133舉例而言,可在釋放連接或無線鏈路失效時發生。
在NG-RAN網路100中,閒置或無作動模式130分別對應於RRC_IDLE或RRC_INACTIVE,並且已連接模式對應於RRC_CONNECTED。轉變131舉例來說,對應於RRC連接建立、RRC連接重建、RRC連接回復或早期資料傳輸(EDT)。轉變133舉例來說,對應於RRC連接釋放(亦為無線電鏈路失效)。
在下文中,一終端節點110將稱為一終端機110。
一終端機110係終止無線電鏈路之胞格側的一裝置。其係允許接取網路服務之一裝置。終端機110可以是一行動終端機。終端機110可以是使用者裝備或行動裝備。使用者裝備係行動裝備加上一用戶身份模組(SIM)。
一接取節點120係無線電接取網路中負責在一或多個胞格122中向終端機110進行無線電傳送或從終端機110進行無線電接收之一網路元件。接取節點120係無線電鏈路之網路終端。接取節點120操作為NodeB、eNodeB、gNodeB。
圖3繪示一4步驟競爭為基之隨機接取程序200之一實例。3GPP TS 36.300 (2018年第15版)之第10.1.5節中說明一競爭為基之隨機接取程序之一實例。
競爭為基之隨機接取程序係用於分頻雙工(FDD)及分時雙工(TDD)之一共同程序。競爭為基之隨機接取程序舉例而言,可用於起於RRC_IDLE之初始接取。這可為了RRC連接建立、RRC連接重建或早期資料傳輸(EDT)或其他理由而進行。
於第一步驟,當一終端節點110向一接取節點120發送一上行鏈路發起訊息(Msg1) 202時,4步驟競爭為基之隨機接取程序200啟動。此為3GPP TS 36.300第10.1.5節 (2018年第15版)中之隨機接取前序編碼。Msg1 202係於邏輯隨機接取通道(RACH)中發送,並且實體上係於實體隨機接取通道(PRACH)中發送。終端節點110基於在終端節點110處測試系統資訊上廣播之條件並隨機選擇一個前序編碼來選擇隨機接取資源,舉例而言,包括隨機接取時機(RO)及所選擇RO內之前序編碼群組。舉例來說,此類條件可包括一波束之一信號位準(像是RSRP、RSRQ、SINR)。
其次,在第二步驟中,接取節點120藉由從接取節點120向終端節點110發送一下行鏈路回應(Msg2) 204來回應於接收一上行鏈路發起訊息(Msg1) 202。下行鏈路回應204包括一初始上行鏈路授與。下行鏈路回應204係3GPP TS 36.300第10.1.5節(2018年第15版)中之隨機接取回應。隨機接取回應另外包括用於確定時序提前之時序對準資訊。其在PDCCH上尋址到RA-RNTI。隨機接取RNTI (RA-RNTI)在一已組配時窗(隨機接取回應時窗)內明確識別終端節點110利用哪個時頻資源來傳送隨機接取前序編碼202。
終端節點110使用時序提前來提前/延遲其向接取節點120之傳輸時序,以便補償終端節點110與接取節點120之間的傳播延遲。
其次,在第三步驟,終端節點110藉由從終端節點110向接取節點120發送一上行鏈路連接請求(Msg3) 206,​​來回應於從接取節點120接收下行鏈路回應(Msg2) 204。上行鏈路連接請求206可包含終端節點110之一識別符。上行鏈路連接請求206係3GPP TS 36.300第10.1.5節(2018年第15版)中之已排程傳輸。終端節點110之識別符係UE識別符。已排程傳輸206係根據隨機接取回應204中提供之初始上行鏈路授與來發送。已排程傳輸可包括一RRC連接請求、一RRC連接重建請求、RRC連接回復請求,或者,如果啟用早期資料傳輸(EDT)則包括一RRC EarlyDataRequest,或在一種可能性中,其不包括RRC訊息,但包括用於已連接模式終端節點之C- RNTI MAC CE (媒體接取控制控制元素)。
其次,在第四步驟,接取節點120藉由從接取節點120向終端節點110發送一下行鏈路回應(Msg4) 208來回應於接收上行鏈路連接請求206。對上行鏈路連接請求206之下行鏈路回應208包括上行鏈路連接請求206中接收之終端節點110之一識別符。對上行鏈路連接請求206之下行鏈路回應208係3GPP TS 36.300第10.1.5節(2018年第15版)中之競爭解決。
如果接取節點120能夠解碼Msg3 206,則在第四步驟中,藉由將終端節點之競爭解決ID包括在競爭解決MAC PDU (IDLE/ INACTIVE模式終端節點)裡、或藉由直接與終端節點之C-RNTI (已連接模式終端節點)進行排程而發生競爭解決。
僅集中於IDLE/INACTIVE模式終端節點,從MAC PDU解碼其競爭解決ID之終端節點110接著將一HARQ ACK發送至接取節點120 (未傳送NACK,因為終端節點110顯然不知道競爭解決是否係為其發生)。
因此,在4步驟隨機接取程序200中,一終端節點110針對Msg4 208傳送HARQ ACK/NACK回授。一PUCCH資源集係藉由透過對3GPP TS 38.213 (2018年第15版)中表格9.2.1-1之一列的一索引在RMSI中傳送信令之pucch-ResourceCommon 來提供,用於在
Figure 02_image001
PRB之一初始上行鏈路BWP中傳輸有關PUCCH之HARQ-ACK資訊。
PUCCH資源集包括十六個資源(16個索引值),各資源對應於: 一PUCCH格式, 一第一符號, 一持續時間, 一PRB偏移
Figure 02_image003
,以及 用於一PUCCH傳輸之一循環移位索引集。
終端節點110使用跳頻來傳送一PUCCH。在表格9.2.1-1中,索引為0之一正交正交覆蓋碼係用於PUCCH格式為1之一PUCCH資源。
終端節點110將PUCCH資源索引
Figure 02_image005
Figure 02_image007
,確定為
Figure 02_image009
,其中
Figure 02_image011
係一PDCCH接收之一CORESET中之若干CCE,
Figure 02_image013
係用於PDCCH接收之一第一CCE之索引,並且
Figure 02_image015
係DCI中PUCCH資源指示符欄位之一值。 若
Figure 02_image017
- 終端節點110將第一跳躍中PUCCH傳輸之PRB索引確定為
Figure 02_image019
,並且將第二跳躍中PUCCH傳輸之PRB索引確定為
Figure 02_image021
, 其中
Figure 02_image023
係初始循環移位索引集合中初始循環移位索引之總數, - 終端節點110將初始循環移位索引集合中之初始循環移位索引確定為
Figure 02_image025
。 若
Figure 02_image027
- 終端節點110將第一跳躍中PUCCH傳輸之PRB索引確定為
Figure 02_image029
,並且將第二跳躍中PUCCH傳輸之PRB索引確定為
Figure 02_image031
, - 終端節點110將初始循環移位索引集合中之初始循環移位索引確定為
Figure 02_image033
除了以上PUCCH資源確定以外,PDSCH之PDCCH排程在DCI中提供一時域分配(PDSCH-to-HARQ_feedback時序指示符)。這為確定之PUCCH資源確定一時間槽。PDSCH-to-HARQ-timing-indicator欄位值映射至{1, 2, 3, 4, 5, 6, 7, 8}。
在3GPP之第15版中,於衝突解決之後,針對Msg4 208 PDSCH傳送HARQ ACK/NACK回授,亦即,僅一個解碼其競爭解決ID之終端節點110會傳送HARQ ACK。
圖4繪示一2步驟競爭為基之隨機接取程序300之一實例。除了4步驟隨機接取程序200以外,還可對此提供支援。
於第一步驟,當終端節點110向接取節點120發送2步驟隨機接取程序之一上行鏈路發起訊息(MsgA) 302時,2步驟競爭為基之隨機接取程序300啟動。MsgA可包含透過PRACH之一隨機選擇PRACH前序編碼及透過PUSCH之PUSCH資料傳輸,亦即,其可以是1或2次傳輸,但視為一個步驟。
其次,於第二步驟,接取節點120藉由從接取節點120向終端節點110發送一下行鏈路回覆訊息(MsgB) 304來回應於接收2步驟隨機接取程序之一上行鏈路發起訊息(MsgA) 302。
2步驟競爭為基之隨機接取程序200有別於4步驟競爭為基之隨機接取程序200,原因在於對隨機接取請求之回應實現競爭解決而無需進一步傳訊,舉例而言,無需先為競爭解決提供一上行鏈路授與。
MsgA 302係用以偵測終端節點110之信號,並且提供一Msg3酬載,而MsgB 304則針對具有一可能酬載之競爭為基之隨機接取(CBRA)用於競爭解決。MsgA 302將至少包括針對4步驟競爭為基之隨機接取程序200在Msg3中傳送之等效資訊。用於4步驟競爭為基之隨機接取程序200之所有觸發也都適用於2步驟競爭為基之隨機接取程序300。
2步驟程序300中之競爭解決將會藉由將一終端節點識別符310 (UE識別符)包括在第二訊息MsgB 304中回送之第一訊息MsgA 302中來進行。(諸)終端節點識別符310之類型舉例而言,可以是RRC連接設置訊息/RRC連接回復訊息/重建請求訊息,其含有UE ID或向其發送之RRC訊息之最低/最高有效位元數(像是48個MSB或LSB)、或C-RNTI MAC CE。可藉由使用一UE競爭解決MAC CE在第二訊息MsbG 304中回送(諸)終端節點識別符310。
對於2兩步驟競爭為基之隨機接取程序300,MsgB 304可包括對多個終端節點110之回應(類似於4步驟程序200中之Msg2 204)。每當藉由多個終端節點110在相同或不同PRACH資源上傳送MsgA 302之前序編碼部分時,PUSCH資源上之酬載便可能不同。因此,MsgB 304針對在MsgA 302傳輸中跟接之多個終端節點110可包括競爭解決ID (回送之終端節點識別符310)。
由於單一MsgB 304可包括數個終端節點110之競爭解決ID 310,因此,用於所有終端節點110之確認(確認收到競爭解決訊息MsgB 304之HARQ ACK)資源對於發送一確認之各終端節點110都應該具有唯一性,以使得接取節點120可確定哪些終端節點110接收訊息MsgB304。為了傳輸確認,提供一PUCCH資源集,舉例而言,藉由pucch-ResourceCommon或例如RMSI中傳送信令之某其他資訊元素來提供。終端節點110可從PUCCH資源集,或在一些實例中,從PUCCH資源集外面但使用為PUCCH資源集而指出之PUCCH格式、第一符號、持續時間、PRB偏移、及一循環移位索引集,確定用於確認之PUCCH資源。
在以下實例中,終端節點110確定用於HARQ ACK傳輸之PUCCH資源(確認306攜載MsgB 304之PDSCH),在這種狀況中,接取節點120的確或可以針對多個終端節點110在單一MsgB 304中傳送多個競爭解決ID 310。
終端節點110基於在DCI排程MsgB 304中以及在MsgB 304內提供之資訊來確定用於HARQ ACK之PUCCH傳輸時間及資源。
在諸終端節點110之間辨別PUCCH資源之資訊係含在MsgB 304中,並且可以是外顯及/或隱含資訊,例如MsgB 304中已回送終端節點識別符310 (競爭解決ID)之索引位置。
在2步驟程序300中,確認306可使用正交資源藉由多個終端節點110來傳送,以確認個別競爭解決成功。
為了實現這一點,除了在一兩步驟隨機接取程序300中發送一上行鏈路訊息(MsgA) 302以及在該兩步驟隨機接取程序300中接收一下行鏈路回覆訊息(MsgB) 304以外,方法300還包含:使用藉由一PUCCH資源索引確定之一PUCCH資源來發送一上行鏈路確認訊息306,其中PUCCH資源索引係至少取決於一PUCCH資源指示符(PRI)及在下行鏈路回覆訊息(MsgB) 304中接收之設備110之一識別符310。
該PUCCH資源指示符(PRI)係接收自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及/或自該下行鏈路回覆訊息(MsgB 304)。替代地/另外,倘若第一PUCCH資源指示符(PRI)係由DCI提供且如果需要更多資源,例如在資源域中,MsgB 304裡面提供該等資源,則可提供一混合方法。
在一些但不必然所有實例中,終端節點110基於PUCCH資源指示符(PRI)及終端節點之競爭解決ID 310在MsgB 304中之索引位置,來確定其用於傳送確認306之有效PUCCH資源。
用於傳輸確認306之時槽係基於所接收排程DCI中之PDSCH-to-HARQ_feedback 時序指示符 來確定,或者係替代地在MsgB 304裡面予以提供。
在一些但不必然所有實例中,PUCCH資源索引至少取決於適用於四步驟隨機接取程序200之一PUCCH資源索引及終端節點110之識別符310。適用於四步驟隨機接取程序200之PUCCH資源索引係取決於PUCCH資源指示符(PRI):
Figure 02_image035
在一些但不必然所有實例中,PUCCH資源索引係取決於終端節點110之識別符310,因為其取決於終端節點110之識別符310在所接收下行鏈路回覆訊息(MsgB) 304中之一索引位置。
在一些但不必然所有實例中,PUCCH資源索引係取決於終端節點110之識別符310,因為其取決於與終端節點110之識別符310相關聯之一偏移。偏移係接收自從所接收下行鏈路回覆訊息(MsgB) 304或從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
在一些但不必然所有實例中,可用於上行鏈路確認訊息306之PUCCH資源係經由所接收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來保留。
在一些但不必然所有實例中,PUCCH資源索引係取決於一第一索引值,該第一索引值取決於PUCCH資源指示符(PRI),該PUCCH資源指示符(PRI)係藉由取決於終端節點110之識別符310的一第二值來偏移。
在一些但不必然所有實例中,當PUCCH資源索引超出一最大允許值時,進行一附加過程以確定用於發送上行鏈路確認訊息306之一PUCCH資源。
在一些但不必然所有實例中,所確定資源係從所接收下行鏈路回覆訊息(MsgB) 304內接收之一種子來確定,或所確定資源係藉由對PUCCH資源索引施用一模數16運算來確定。
在一些但不必然所有實例中,方法300包含接收針對上行鏈路確認訊息306指定一新PUCCH資源指示符(PRI)及/或一新時槽之再一下行鏈路回覆訊息304。
在一些但不必然所有實例中,當PUCCH資源索引超出一最大允許值時,將其重設為一最小允許值。
在一些但不必然所有實例中,在藉由經由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接收之一指示符所確定之一時間槽中或在所接收下行鏈路回覆訊息304中發送上行鏈路確認訊息306。
方法300可採用各種不同方式來實施,如將從以下實例更加理解之方式。
在一些但不必然所有實例中,PUCCH資源索引係取決於一第一索引值,該第一索引值取決於PUCCH資源指示符(PRI),該PUCCH資源指示符(PRI)係藉由取決於終端節點110之識別符310的一第二值來偏移。
第一索引值係至少取決於適用於四步驟隨機接取程序200之一PUCCH資源索引及終端節點110之識別符310。適用於四步驟隨機接取程序200之PUCCH資源索引係取決於PUCCH資源指示符(PRI)。舉例而言,可將終端節點之競爭解決ID之索引位置(例如:#0、#1、#2等等)加總至PUCCH資源索引
Figure 02_image005
(藉由PRI及第一CCE之索引來確定)。
當PUCCH資源索引超出一最大允許值時,進行一附加過程以確定一PUCCH資源,以供發送上行鏈路確認訊息306,舉例如接收針對上行鏈路確認訊息306指定一新PUCCH資源指示符及/或一新時槽之再一下行鏈路回覆訊息304。在一項實例中,每當PUCCH資源索引與終端節點之索引位置之總和達到PUCCH資源索引之最大值(15)時,網路100便應該以指向不同UL插槽之PUCCH資源指示符及PDSCH-to-HARQ_feedback 時序指示符 排程另一MsgB 304。這使網路100有可能為其他下行鏈路傳輸保留一些PUCCH資源。
MsgB之DCI排程或MsgB本身可包括相同RO (例如,相同RAR時窗內之相同RA-RNTI)即將會有另一MsgB傳輸之一指示。假若第一所偵測MsgB 304不包括終端節點之競爭解決ID,這將允許終端節點110針對相同RO潛在地忽略其他MsgB 304。
在一些但不必然所有實例中,所確定資源係藉由對PUCCH資源索引施用模數16運算來確定。舉例而言,在耗盡PUCCH資源索引空間(達到15)之後,下一個終端節點110從PUCCH資源索引rPUCCH = 0開始,並且一直持續到達到第一PUCCH資源索引–1值為止。
在一些但不必然所有實例中,PUCCH資源索引係取決於一第一索引值,該第一索引值取決於PUCCH資源指示符(PRI),該PUCCH資源指示符(PRI)係藉由取決於終端節點110之識別符310的一第二值來偏移。舉例而言,競爭解決ID 310之各索引位置提供其自有資源偏移值,然後將該資源偏移值與DCI中給定之PUCCH資源指示符(PRI)一起使用(舉例而言,將資源偏移值加總到PDCCH中之PUCCH資源指示符(PRI)並且施用基數為16之模數運算)。這種方法將提供高靈活性而以MsgB 304酬載增大為代價。
在一些但不必然所有實例中,PUCCH資源索引係取決於一第一索引值,該第一索引值取決於PUCCH資源指示符(PRI),該PUCCH資源指示符(PRI)係藉由取決於終端節點110之識別符310的一第二值來偏移。舉例而言,排程DCI具有映射至競爭解決ID 310之各索引位置的一集合,其中該位元集合當作要對DCI中之共同PUCCH資源指示符施用之一相對值。舉例而言,最多可有3個集合,並且各集合可分配2個位元。因此,除了由排程DCI中之PRI所指出之第一PUCCH資源以外,為了提供多達三個PUCCH資源(以及多達三個終端節點110),DCI中還將總共需要6個位元。
在一些但不必然所有實例中,可用於上行鏈路確認訊息306之PUCCH資源係經由所接收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來保留。舉例而言,網路100組配PUCCH資源索引之最大值,可由發送HARQ ACK之終端節點110將該最大值用於終端節點110之競爭解決訊息;用於PUCCH資源索引之下限係藉由PUCCH資源指示符及排程DCI之第一CCE來傳送信令。這使得能夠保留PUCCH資源,例如由索引3-10為了競爭解決目的而指出之PUCCH資源,並且其他PUCCH資源可用於任何其他用途。
在一些但不必然所有實例中,PUCCH資源索引係取決於一第一索引值,該第一索引值取決於PUCCH資源指示符(PRI),該PUCCH資源指示符(PRI)係藉由取決於終端節點110之識別符310的一第二值來偏移。
舉例而言,DCI亦可每個索引位置包括加總到PUCCH資源索引
Figure 02_image005
之一步階大小(由PRI及第一CCE之索引所確定)。舉例而言,DCI指出步階大小等於二,則索引位置為為#1之終端節點110將加上二,並且索引位置為#2之終端節點110將加上四。這將在DCI中需要例如2個位元才能為gNB提供靈活性(步階大小為1、2、3、4)。步階大小也可予以傳送信令作為MsgB 304內容之部分。
在一些但不必然所有實例中,PUCCH資源索引係取決於一第一索引值,該第一索引值取決於PUCCH資源指示符(PRI),該PUCCH資源指示符(PRI)係藉由取決於終端節點110之識別符310的一第二值來偏移。當PUCCH資源索引超出一最大允許值時,進行一附加過程以確定用於發送上行鏈路確認訊息306之一PUCCH資源。所確定資源係從所接收下行鏈路回覆訊息(MsgB) 304內接收之一種子來確定。舉例而言,一旦一個上行鏈路時槽耗盡PUCCH資源,MsgB 304便可為相同MsgB 304中所包括之進一步競爭解決訊息指出一新「種子」。這可包括提供由MsgB 304中標引之下一個終端節點110所使用之第一CCE索引、第一PUCCH資源指示符(PIR)以及擇一還有新PDSCH-to-HARQ-timing-indicator或PUCCH資源索引偏移,並且終端節點110在那之後使用上述方法。將PUCCH資源偏移roffset 加總在藉由以上方法確定之PUCCH資源索引roffset 上,以取得實際PUCCH資源索引。
在一些但不必然所有實例中,PUCCH資源索引係取決於一第一索引值,該第一索引值取決於PUCCH資源指示符(PRI),該PUCCH資源指示符(PRI)係藉由取決於終端節點110之識別符的一第二值來偏移。當PUCCH資源索引超出一最大允許值時,進行一附加過程以確定用於發送上行鏈路確認訊息306之一PUCCH資源。該所確定資源係藉由對該PUCCH資源索施用一模數16運算來確定。舉例而言,在初始PUCCH資源集耗盡PUCCH資源索引空間(達到15)之後,下一個終端節點110從PUCCH資源索引rPUCCH = 16開始。接著,對於MsgB 304中標引之各後接終端節點110,PUCCH資源索引遞增一。
當PUCCH資源索引增加到超出PUCCH資源集之空間時,需要修改PRB索引確定才能確保UL PRB之非片段使用。PRB索引舉例而言,可藉由下式針對rPUCCH > 15來確定: 如果
Figure 02_image037
- 終端節點110將第一跳躍中PUCCH傳輸之PRB索引確定為
Figure 02_image039
,並且將第二跳躍中PUCCH傳輸之PRB索引確定為
Figure 02_image041
,其中
Figure 02_image023
係初始循環移位索引集合中初始循環移位索引之總數量 - 終端節點110將初始循環移位索引集合中之初始循環移位索引確定為
Figure 02_image043
如果
Figure 02_image045
- 終端節點110將第一跳躍中PUCCH傳輸之PRB索引確定為
Figure 02_image041
,並且將第二跳躍中PUCCH傳輸之PRB索引確定為
Figure 02_image039
- 終端節點110將初始循環移位索引集合中之初始循環移位索引確定為
Figure 02_image043
圖5A繪示一控制器500之一實例。可將一控制器500實施成控制器電路系統。控制器500可單獨地以硬體來實施,在單獨地包括韌體之軟體中具有某些態樣、或可以是硬體與軟體(包括韌體)之一組合。
如圖5A所示,控制器500可使用致能硬體功能之指令來實施,舉例而言,藉由使用一通用或特殊用途處理器502中可儲存在一電腦可讀儲存媒體(碟片、記憶體等)上要由此一處理器502執行之一電腦程式506之可執行指令來實施。
處理器502係組配來讀取自及寫入至記憶體504。處理器502亦可包含一輸出介面,資料及/或命令係經由該輸出介面由處理器502輸出,還包含一輸入介面,資料及/或命令係經由該輸入介面輸入至處理器502。
記憶體504儲存包括電腦程式指令(電腦程式碼)之一電腦程式506,當載入到處理器502裡時,電腦程式506控制設備110、120之操作。電腦程式506之電腦程式指令提供致使設備能夠進行圖3及4所示方法之邏輯及例行程序。處理器502能夠藉由讀取記憶體504來載入並執行電腦程式506。
因此,設備110包含: 至少一個處理器502;以及 至少一個記憶體504,其包括電腦程式碼 至少一個記憶體504及該電腦程式碼被組配來配合至少一個處理器502令設備110至少進行下列步驟: 在一兩步驟隨機接取程序中發送一上行鏈路訊息(MsgA); 在該兩步驟隨機接取程序中接收一下行鏈路回覆訊息(MsgB),該所接收MsgB包含用於該設備之一識別符;以及 使用藉由一PUCCH資源索引確定之一PUCCH資源來發送一上行鏈路確認訊息,其中該PUCCH資源索引係至少取決於一PUCCH資源指示符(PRI)及該設備之該識別符。
因此,設備110包含: 至少一個處理器502;以及 至少一個記憶體504,其包括電腦程式碼 至少一個記憶體504及該電腦程式碼被組配來配合至少一個處理器502令設備110至少進行下列步驟: 在一兩步驟隨機接取程序之後,使用藉由一PUCCH資源索引確定之一PUCCH資源來發送一上行鏈路確認訊息,其中該PUCCH資源索引係至少取決於一PUCCH資源指示符(PRI)及該設備之該識別符。
如圖5B所示,電腦程式506可經由任何適合的遞送機制510抵達設備110、120。遞送機制510舉例而言,可以是一機器可讀媒體、一電腦可讀媒體、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一電腦程式產品、一記憶體裝置、諸如一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或一數位多樣化光碟(DVD)或一固態儲存器之一記憶體媒體、包含或有形具體實現電腦程式506之一製品。該遞送機制可以是被組配用以可靠地傳遞電腦程式506之一信號。設備110、120可傳播或傳送電腦程式506作為一電腦資料信號。
一種用於令一設備110至少進行以下步驟或用於至少進行以下步驟之電腦程式指令: 在一兩步驟隨機接取程序中發送一上行鏈路訊息(MsgA); 在該兩步驟隨機接取程序中接收一下行鏈路回覆訊息(MsgB),該所接收MsgB包含用於該設備之一識別符;以及 使用藉由一PUCCH資源索引確定之一PUCCH資源來發送一上行鏈路確認訊息,其中該PUCCH資源索引係至少取決於一PUCCH資源指示符(PRI)及該設備之該識別符。
可將該電腦程式指令包含在一電腦程式、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一電腦程式產品、一機器可讀媒體中。在一些但不必然所有實例中,可在多於一個電腦程式分布該電腦程式指令。
雖然記憶體504係繪示為一單一組件/電路系統,仍可將其實施成一或多個其中一些或全部可為整合式/卸除式及/或可提供永久/半永久/動態/快取儲存之單獨組件/電路系統。
雖然處理器502係繪示為一單一組件/電路系統,仍可將其實施成一或多個其中一些或全部可為整合式/卸除式之單獨組件/電路。處理器502可以是一單核心或多核心處理器。
應將對「電腦可讀儲存媒體」、「電腦程式產品」、「有形地具體實現之電腦程式」等、或一「控制器」、「電腦」、「處理器」等之參照理解為不僅含括具有諸如單/多處理器架構及循序(范紐曼(Von Neumann))/平行架構等不同架構之電腦,還含括諸如可現場規劃閘陣列(FPGA)、特定應用電路(ASIC)、信號處理裝置及其他處理電路系統等專用電路。應將對電腦程式、指令、符碼等之參照理解為含括用於一可規劃處理器或韌體之軟體,舉例如一硬體裝置之可規劃內容,亦或用於一處理器之指令、或用於一固定功能裝置、閘陣列或可規劃邏輯裝置等之組態設定。
「電路系統」於本申請書中使用時,可意指為以下之一或多者或全部: (a)唯硬體電路系統實作態樣(諸如唯類比及/或數位電路系統中之實作態樣),以及 (b)硬體電路與軟體之組合,諸如(如適用): (i) (諸)類比及/或數位硬體電路與軟體/韌體之組合,以及 (ii)具有軟體之(諸)硬體處理器(包括(諸)數位信號處理器)、軟體及(諸)記憶體的任何部分,其一起運作以令諸如一行動電話或伺服器之一設備進行各種功能,以及 (c)諸如一(諸)微處理器或一(諸)微處理器之一部分等需要軟體(例如韌體)才能操作之(諸)硬體電路及/或(諸)處理器,但軟體在不需要它也能操作時可以不存在。
「電路系統」之定義適用於本申請書中該用語之所有使用,包括申請專利範圍任何請求項中該用語之所有使用。舉進一步實例而言,電路系統一詞於本申請書中使用時,亦涵蓋僅一硬體電路或處理器、以及其隨附軟體及/或韌體之一實作態樣。電路系統一詞舉例而言、及如果適用於特定訴求元件,亦涵蓋用於一行動裝置之一基頻積體電路、或一伺服器、一蜂巢式網路裝置、或其他運算或網路裝置中之一類似積體電路。
圖4中所示之階段可代表一方法及/或電腦程式506中之符碼區段中之步驟。對區塊之一特定順序之例示不必然暗指該等區塊有一所需或較佳順序,並且可改變區塊之順序及布置結構。再者,有可能省略一些區塊。
倘若已說明一結構化特徵,可將其取代成用於進行該結構特徵之一或多個功能的構件,無論該功能或那些功能係明確地或隱含地作說明。
從前述內容,將了解的是,在一些實例中,提供有一種系統,其包含: 一種包含構件之設備,該構件用於: 在一兩步驟隨機接取程序中發送一上行鏈路訊息(MsgA); 在該兩步驟隨機接取程序中接收一下行鏈路回覆訊息(MsgB),該所接收MsgB包含用於該設備之一識別符;以及 使用藉由一PUCCH資源索引確定之一PUCCH資源來發送一上行鏈路確認訊息,其中該PUCCH資源索引係至少取決於一PUCCH資源指示符(PRI)及該設備之該識別符;以及 一種包含構件之接取節點,該構件用於: 在該兩步驟隨機接取程序中接收該上行鏈路訊息(MsgA); 在該兩步驟隨機接取程序中發送該下行鏈路回覆訊息(MsgB),該所接收MsgB包含用於該設備之該識別符;以及 接收該上行確認訊息。
在一些但不必然所有實例中,設備110係組配來從設備110傳遞資料而有或沒有在設備110處之一記憶體504中本機儲存該資料、以及有或沒有在設備110處藉由電路系統或處理器來本機處理該資料。
可在一或多個裝置處將資料遠端儲存成己處理或未處理格式。可將資料儲存在雲端中。
可在一或多個裝置處遠端處理資料。可在一或多個裝置處部分本機處理及部分遠端處理資料。
可經由諸如Wi-Fi或藍牙等短距無線電通訊,舉例而言,或透過長距蜂巢式無線電鏈路,將資料無線傳遞至遠端裝置。設備可包含一通訊介面,舉例如用於資料通訊之一無線電收發器。
設備110可以是形成一更大分散式網路之部分的物聯網之部分。
無論是本機或遠端,均可為了健康監視、資料匯集、患者監視、生命跡象監視之目的或其他目的而處理資料。
無論是本機或遠端,資料之處理均可涉及人工智慧或機器學習演算法。資料舉例而言,可用作為用以訓練一機器學習網路之學習輸入,或可用作為對一機器學習網路之一查詢輸入,其提供一回應。機器學習網路舉例而言,可使用線性回歸、數理邏輯回歸、向量支持機或一無循環機器學習網路,諸如一單或多隱藏層神經網路。
無論是本機或遠端,資料之處理均可產生一輸出。可將輸出傳遞至設備110,其可在設備110產生諸如一音訊輸出、視覺輸出或觸覺輸出等對受測體可感測之一輸出。
上述實例發現如啟用下列之組件的應用: 汽車系統;電信系統;包括消費性電子產品在內之電子系統;分散式運算系統;用於產生或呈現包括音訊、視覺及視聽內容及混合、中繼、虛擬及/或擴增實境在內之媒體內容的媒體系統;包括個人健康系統或個人健身系統在內之個人系統;導航系統;亦稱為人機介面之使用者介面;包括蜂巢式、非蜂巢式、及光學網路在內之網路;臨機操作網路;網際網路;物聯網;虛擬化網路;以及相關軟體及服務。
「包含」一詞在本文件中係以一可兼意義而非一排他性意義來使用。也就是說,對包含Y之X的任何參照均指出X可僅包含一個Y或可包含多於一個Y。如果意欲使用具有一排他性意義之「包含」,則會在上下文中藉由意指為「僅包含一個」、或藉由使用「由...所組成」將其解釋清楚。
在本說明中,已參照各種實例。與一實例有關之特徵或功能之說明指出那些特徵或功能存在於該實例中。無論是否有明確陳述,「實例」或「舉例而言」或「可以」或「可」一詞在文字中之使用表示至少所述實例中存在此類特徵或功能,無論是否描述為一實例,並且表示該等特徵或功能可以、但不一定存在於一些或所有其他實例中。因此,「實例」、「舉例而言」、「可以」或「可」意指為一類實例中之一特定例子。該例子之一屬性可以是僅該例子之一屬性、或該類別之一屬性、或者該類別之一子類別之一屬性,其包括該類別中之一些但非全部例子。因此,隱含地揭示參照一項實例而非參照另一實例說明之一特徵,在可能之情況下可在該其他實例中用作為一運作組合之部分,但不必然必須在該其他實例中使用。
雖然前面段落中已參照各種實例說明實施例,應了解的是,仍可對給予之實例進行修改而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
先前說明中描述之特徵可在有別於以上明確所述組合之組合中使用。
雖然已參照某些特徵說明功能,那些功能仍可藉由其他特徵來進行,無論是否有作說明。
雖然已參照某些實施例說明特徵,那些特徵仍亦可存在於其他實施例中,無論是否有作說明。
「一」或「該」一詞在本文件中係以一可兼意義而非一排他性意義來使用。也就是說,對包含一/該Y之X的任何參照均指出X可僅包含一個Y或可包含多於一個Y,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相反命題。如果意欲使用具有一排他性意義之「一」或「該」,則會在上下文中將其解釋清楚。在一些情況中,「至少一個」或「一或多個」之使用可用於強調一可兼意義,但這些用語之不存在不應取用於推斷及排他性意義。
一請求項中一特徵(或特徵組合)之存在係對該特徵或(特徵組合)本身的一參照,並且也是對實現實質相同技術功效之特徵(等效特徵)的一參照。等效特徵舉例而言,包括係為變體及以實質相同方式實現實質相同結果之特徵。等效特徵舉例而言,包括以實質相同方式進行實質相同功能以實現實質相同結果之特徵。
在本說明中,各種實例已將形容詞或形容性字詞用於說明該等實例之特性來予以參照。與一實例有關之一特性之此一說明指出,該特性存在於確實如所述之一些實例中,並且存在於實質如所述之其他實例中。
儘管盡力在前述說明書中指出那些據信有重要性之特徵,應瞭解的是,本案申請人仍可針對前文在圖式中所參照及/或所示之任何可取得專利權之特徵或特徵組合,經由申請專利範圍尋求保護,無論是否已強調該特徵或特徵組合。
100:網路 110:終端節點 120:接取節點 122:胞格 124:無線介面 126:X2介面 128:S1介面 129:核心節點 130:閒置模式 131,133:轉變 132:已連接模式 200:4步驟競爭為基之隨機接取程序 202,302:上行鏈路發起訊息 204,208:下行鏈路回應 206:上行鏈路連接請求 300:2步驟競爭為基之隨機接取程序 304:下行鏈路回覆訊息 306:確認 310:識別符 500:控制器 502:處理器 504:記憶體 506:電腦程式 510:遞送機制
一些例示性實施例現將參照附圖作說明,其中: 圖1展示本文中所述標的內容之一例示性實施例; 圖2展示本文中所述標的內容之另一例示性實施例; 圖3展示本文中所述標的內容之另一例示性實施例; 圖4展示本文中所述標的內容之另一例示性實施例; 圖5A展示本文中所述標的內容之另一例示性實施例; 圖5B展示本文中所述標的內容之另一例示性實施例;
110:終端節點
120:接取節點
300:2步驟競爭為基之隨機接取程序
302:上行鏈路發起訊息
304:下行鏈路回覆訊息
306:確認
310:識別符

Claims (15)

  1. 一種包含構件之通訊設備,該構件用於:在一兩步驟隨機接取程序中發送一上行鏈路訊息;在該兩步驟隨機接取程序中接收一下行鏈路回覆訊息,所接收之該下行鏈路回覆訊息包含該設備之一識別符;以及使用藉由一PUCCH資源索引確定之一PUCCH資源來發送一上行鏈路確認訊息,其中該PUCCH資源索引係至少取決於一PUCCH資源指示符及該設備之該識別符。
  2.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該PUCCH資源指示符(PRI)係接收自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及/或自該下行鏈路回覆訊息(MsgB)。
  3. 如請求項1或2之設備,其中該PUCCH資源索引係至少取決於適用於四步驟隨機接取之一PUCCH資源索引及該設備之該識別符,其中適用於四步驟隨機接取之該PUCCH資源索引係取決於該PUCCH資源指示符。
  4.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該PUCCH資源索引係取決於該設備之該識別符,因為其係取決於所接收之該下行鏈路回覆訊息中該設備之該識別符之一索引位置。
  5.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該PUCCH資源索引係取決於該設備之該識別符,因為其係取決於與該設備之該識別符相關聯之一偏移。
  6. 如請求項5之設備,其中該偏移係接收自所接收之該下行鏈路回覆訊息或自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
  7.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可用於該上行鏈路確認訊息之該等PUCCH資源係經由所接收之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指出。
  8.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該PUCCH資源索引係取決於一第一 索引值,該第一索引值係取決於該PUCCH資源指示符(PRI),該PUCCH資源指示符(PRI)係藉由取決於該設備之該識別符的一第二值偏移。
  9. 如請求項8之設備,其包含用於當該PUCCH資源索引超出一最大允許值時,進行一附加處理以確定用以發送該上行鏈路確認訊息之一PUCCH資源的構件。
  10. 如請求項9之設備,其中該所確定PUCCH資源係從在所接收之該下行鏈路回覆訊息內接收之一種子來確定,或其中該所確定PUCCH資源係藉由對該PUCCH資源索引施用一模數運算來確定。
  11.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包含用於接收再一下行鏈路回覆訊息之構件,該再一下行鏈路回覆訊息為上行鏈路確認訊息指定一新PUCCH資源指示符及/或一新時槽。
  12.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當該PUCCH資源索引超出一最大允許值時,將其重設為一最小允許值。
  13.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於藉由經由下行鏈路控制資訊或在所接收之該下行鏈路回覆訊息中接收之一指示符所確定之一時間槽中發送該上行鏈路確認訊息。
  14. 一種用於令設備至少進行以下步驟或用於至少進行以下步驟之電腦程式指令:在一兩步驟隨機接取程序中發送一上行鏈路訊息;在該兩步驟隨機接取程序中接收一下行鏈路回覆訊息,所接收之該下行鏈路回覆訊息包含用於該設備之一識別符;以及使用藉由一PUCCH資源索引確定之一PUCCH資源發送一上行鏈路確認訊息,其中該PUCCH資源索引係至少取決於一PUCCH資源指示符及該設備之該識 別符。
  15. 一種通訊方法,其包含:在一兩步驟隨機接取程序中發送一上行鏈路訊息;在該兩步驟隨機接取程序中接收一下行鏈路回覆訊息,所接收之該下行鏈路回覆訊息包含用於該設備之一識別符;以及使用藉由一PUCCH資源索引確定之一PUCCH資源發送一上行鏈路確認訊息,其中該PUCCH資源索引係至少取決於一PUCCH資源指示符及該設備之該識別符。
TW109105026A 2019-02-19 2020-02-17 終端與無線網路節點之間的通訊技術 TWI7458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75493 WO2020168469A1 (en) 2019-02-19 2019-02-19 Communicating between a terminal and a wireless network node
WOPCT/CN2019/075493 2019-02-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1087A TW202041087A (zh) 2020-11-01
TWI745866B true TWI745866B (zh) 2021-11-11

Family

ID=72143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5026A TWI745866B (zh) 2019-02-19 2020-02-17 終端與無線網路節點之間的通訊技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928572A4 (zh)
CN (1) CN113439467B (zh)
AR (1) AR118135A1 (zh)
TW (1) TWI745866B (zh)
WO (1) WO20201684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33598A (zh) * 2021-09-01 2023-03-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61629A1 (en) * 2015-04-10 2016-10-13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ucch resource allocation of mtc
US20180103465A1 (en) * 2016-10-07 2018-04-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contention based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50868A1 (en) * 2015-09-25 2017-03-30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for indicating the allocated resources for a harq message in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or a low-complexity, narrowband terminal
EP3430838B1 (en) * 2016-04-01 2023-08-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arq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rant-free uplink transmissions
CN107889273B (zh) * 2016-09-30 2023-12-2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方法及相应设备
US10405342B2 (en) * 2016-11-01 2019-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wo step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CN108282901B (zh) * 2017-01-06 2019-08-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随机接入响应方法和装置
JP2022520590A (ja) * 2019-02-13 2022-03-31 アイディーエーシー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2ステップrachにおけるmsg-bのための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61629A1 (en) * 2015-04-10 2016-10-13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ucch resource allocation of mtc
US20180103465A1 (en) * 2016-10-07 2018-04-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contention based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9467B (zh) 2024-03-19
EP3928572A1 (en) 2021-12-29
TW202041087A (zh) 2020-11-01
EP3928572A4 (en) 2022-08-24
WO2020168469A1 (en) 2020-08-27
CN113439467A (zh) 2021-09-24
AR118135A1 (es) 2021-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18080B2 (en) Random access with bandwidth part switch
US10555338B2 (en) NR-PRACH multiple Msg1 transmission
EP3193558A1 (en) Method, device and network for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allocation in dual connectivity
US10869339B2 (en) Method, device,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and carrier for random access
US20220022265A1 (en) Communicating between a terminal and a wireless network node
WO2020220306A1 (en) Resource indication in random access
KR20220089705A (ko) 정보 지시 방법 및 장치
CN109587767B (zh) 按需系统信息请求响应、接收方法及装置、基站
JP2022549266A (ja)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プロシージャ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3615275A (zh) 终端及发送方法
TWI745866B (zh) 終端與無線網路節點之間的通訊技術
CN113573401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223743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JP2022115997A (ja) 帯域幅部切替えによるランダムアクセ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