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5147B - 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 - Google Patents

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5147B
TWI745147B TW109137963A TW109137963A TWI745147B TW I745147 B TWI745147 B TW I745147B TW 109137963 A TW109137963 A TW 109137963A TW 109137963 A TW109137963 A TW 109137963A TW I745147 B TWI745147 B TW I74514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odule
sterilization
real
outlet pi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7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17199A (zh
Inventor
張文吉
許明皓
林一安
謝禮安
季寶琪
Original Assignee
金益世股份有限公司
豐譽永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金益世股份有限公司, 豐譽永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金益世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37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4514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5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514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17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7199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係包含有一空調裝置、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一氣閥、一出風管以及一回流風管;該空調裝置係使用一除濕殺菌溶液將外部空氣除濕殺菌後排出,由該即時生物感測模組量測並判斷該排出空氣是否符合標準,若不符合則透過該氣閥將該排出空氣切換至該回流風管,令該排出氣體透過該回流風管回到該空調裝置再進行二次殺菌,直到該即時生物感測模組判斷該排出空氣符合標準;如此,藉由該即時生物感測模組控制該氣閥的切換,選擇地將排出的空氣排入該第二出風管或該回流風管,達到即時根據空氣中的病菌含量來控制殺菌能力的功效。

Description

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
本發明係一種空氣淨化循環系統,尤指一種具有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
空氣殺菌能力係於全球氣候異常後,各類建築之空調系統主要研發及建構之項目,尤其是在人群聚集的建築物內,像是工廠或是辦公大樓等,又或著是像醫療院所或食品加工廠等對於空氣中的病菌數量特別要求者,且現代人幾乎從早到晚都處於密閉的空調環境中,因此一種液體除濕裝置被提出以達到所需之殺菌功能。
如圖5所示,現有之一種濕式空調裝置90包含有一入風管91、一集水槽92、一除濕殺菌槽93、多個噴頭94、一出風管95、一幫浦96、一水管97及一除濕殺菌溶液98,該入風管91係接收一外部空氣,並排入該除濕殺菌槽93;該集水槽92係設置於該除濕殺菌槽93下方,並盛裝有該除濕殺菌溶液98,該幫浦96係連接該集水槽92,並將該除濕殺菌溶液98打入該水管97,該些噴頭94係設置於該除濕殺菌槽93的出風管95處,並連接該水管97,以於該除濕殺菌槽83噴灑該除濕殺菌溶液98,故排入的空氣於該除濕殺菌槽93與該除濕殺菌溶 液98進行殺菌,接著將殺菌後的空氣排入該出風管95,達到對空氣殺菌的功效。
然而該濕式空調裝置90的殺菌能力係根據預設的參數,例如該些噴頭94噴灑該除濕殺菌溶液98的強度,或是該幫浦96的輸出壓力,無法即時根據空氣改變例如病菌數量突然上升,來即時加強該濕式空調裝置90的殺菌能力,因此,有必要改良現有之濕式空調裝置。
有鑑於上述濕式空調裝置的缺陷,本發明的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新的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以解決上述問題。
欲達上述發明之目的所使用的主要技術手段係令該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包含:一空調裝置,係包含有一入風管、一第一出風管及一除濕殺菌槽,該入風管係連接該除濕殺菌槽的一進氣端,並接收一外部空氣,該第一出風管係連接該除濕殺菌槽的一過濾端,並排出經該除濕殺菌槽殺菌後的空氣,其中該除濕殺菌槽包含有一除濕殺菌溶液;一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係預設有一生物含量標準範圍,並設置在該空調裝置的該第一出風管處,以量測並判斷該空調裝置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是否超過該生物含量標準範圍;一氣閥,係連接至該第一出風管,並電連接至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由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控制該氣閥的切換; 一第二出風管,係連接至該氣閥,透過該氣閥選擇地與該第一出風管連通;以及一回流風管,係連接該氣閥與該入風管,透過該氣閥選擇地與該第一出風管連通;其中: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判斷該空調裝置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低於該生物含量標準範圍,控制該氣閥使該第一出風管與該第二出風管連通,將排出的空氣排入該第二出風管;以及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判斷該空調裝置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高於該生物含量標準範圍,控制該氣閥使該第一出風管與該回流風管連通,將排出的空氣排入該回流風管,送回該空調裝置進行再次殺菌。
本發明的優點在於,將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設置於該空調裝置的該第一出風管處,並由該生物感測模組控制該氣閥,藉由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即時量測並判斷該第一出風管所排出的空氣的結果,選擇地控制該氣閥,使符合標準的排出空氣自該第二出風管排出,或是送入該回流風管由該空調裝置進行再次殺菌,達到根據空氣中的病菌含量來即時殺菌的功效。
欲達上述發明之目的所使用的主要技術手段係令該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包含:一空調裝置,係包含有一入風管、一第一出風管及一除濕殺菌槽,該入風管係連接該除濕殺菌槽的一進氣端,並接收一外部空氣,該第一出風管係連接該除濕殺菌槽的一過濾端,並排出經該除濕殺菌槽殺菌後的空氣,其中該除濕殺菌槽包含有一除濕殺菌溶液; 一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係預設有一生物含量標準範圍,並設置在該空調裝置的該第一出風管處,以量測並判斷該空調裝置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是否超過該生物含量標準範圍;一第二出風管,係連接至該第一出風管;以及一第一殺菌模組,係設置於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與該第二出風管之間,並電連接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由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控制該第一殺菌模組開啟或關閉;其中: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判斷該空調裝置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低於該生物含量標準範圍,關閉該第一殺菌模組;以及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判斷該空調裝置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高於該生物含量標準範圍,開啟該第一殺菌模組對排出的空氣進一步殺菌。
本發明的優點在於,將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設置於該空調裝置的該第一出風管處,並由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控制該第一殺菌模組的開啟或關閉,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即時量測並判斷該第一出風管所排出的空氣符合標準,關閉該第一殺菌模組開啟直接由該第二出風管排出空氣;若不符合者,則開啟該第一殺菌模組將排出的空氣再次殺菌後才排入該第二出風管,達到根據空氣中的病菌含量來即時殺菌的功效。
1a、1b、1c、1d、1e、1f:空氣淨化循環系統
10、10a、10b、10c:空調裝置
11:入風管
110:可調式風門
12:第一出風管
120:風車模組
13:除濕殺菌槽
131:進氣端
132:過濾端
14:除濕殺菌溶液
14’:除濕殺菌溶液
15:集水槽
16:幫浦
17:冷卻裝置
171:第一水管
18:噴頭
19:氣泡產生裝置
191:氣泡
20: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
20’:第二即時生物感測模組
21: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
21’:第二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
22:第一微粒檢測模組
22’:第二微粒檢測模組
30:氣閥
40:第二出風管
41:第一延伸風管
410:室內空間
42:微差壓計
43:第二延伸風管
44:第三殺菌模組
50:回流風管
60:第一殺菌模組
70:第二殺菌模組
80:再生裝置
81:再生集水槽
82:再生幫浦
821:第二水管
822:第三水管
83:加熱裝置
831:第三水管
84:噴頭
85:再生槽
851:進氣端
852:出氣端
86:再生入風管
87:再生出風管
90:濕式空調裝置
91:入風管
92:集水槽
93:除濕殺菌槽
94:噴頭
95:出風管
96:幫浦
97:水管
98:除濕殺菌溶液
圖1A:本發明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的第一實施例的功能方塊圖。
圖1B:本發明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的第二實施例的功能方塊圖。
圖1C:本發明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的第三實施例的功能方塊圖。
圖1D:本發明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的第四實施例的功能方塊圖。
圖2A:本發明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的第五實施例的功能方塊圖。
圖2B:本發明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的第六實施例的功能方塊圖。
圖3:本發明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使用示意圖。
圖4A:本發明空調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4B:本發明空調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4C:本發明空調裝置的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4D:本發明空調裝置的第四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5:現有技術之一種濕式空調裝置的示意圖。
本發明係提出一種新的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以下謹以多個實施例配合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
首先請參閱圖1A,係本發明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1a的第一實施例,其包含有一空調裝置10、一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一氣 閥30、一第二出風管40及一回流風管50,其中該空調裝置10係連接該氣閥30,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係設置於該空調裝置10與該氣閥30之間,並電連接該氣閥30,使該氣閥30選擇地連接該第二出風管40或該回流風管50。
上述空調裝置10係包含有一入風管11、一第一出風管12及一除濕殺菌槽13;於本實施例,請配合參閱圖4A,該空調裝置10係包含有一除濕殺菌溶液14,該入風管11係連接該除濕殺菌槽13的一進氣端131,將外部空氣導入該除濕殺菌槽13,經由該除濕殺菌槽13內的除濕殺菌溶液14加以除濕殺菌,該第一出風管12係連接該除濕殺菌槽13的一過濾端132,以排出經該除濕殺菌槽13殺菌後的空氣;於本實施例,該除濕殺菌溶液14係一黏度介於0.1cps至100cps的吸收劑;較佳地,該除濕殺菌溶液14係一黏度介於0.5cps至50cps的吸收劑。
上述吸收劑可為一鹽類液體或一離子液體(ionic liquids),只要具有除濕、殺菌、除塵(包含PM10及PM2.5)、除氣體性分子汙染物(AMC,Airborne Molecular Contamination)功能的吸收劑皆可做為本發明的該除濕殺菌溶液14來使用。
上述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係設置於該空調系統10的該第一出風管12處,並預設有一生物含量標準範圍;於本實施例,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係量測並判斷該第一出風管12的空氣是否超過該生物含量標準範圍;較佳地,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係利用光學感測方式判斷空氣中粒子大小(大小為0.5μm至30μm)與粒子數量,並進一步以不同波長的光判斷該粒子是否為微生物以及微生物的種類。
於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1a可進一步設置一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21或一第一微粒檢測模組22,同樣設置於該空調系統10的該第一出風管12處,該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21係預設有一汙染物含量標準範圍,其中該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21係量測並判斷該第一出風管12的空氣是否超過該汙染物含量標準範圍;該第一微粒檢測模組22係預設有一微粒含量標準範圍,其中該第一微粒檢測模組22係量測並判斷該第一出風管12的空氣是否超過該微粒含量標準範圍;再於一實施例,係同時設置該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21及該第一微粒檢測模組22於該空調系統10的該第一出風管12處,同時量測並判斷該第一出風管12的空氣是否超過該汙染物含量標準範圍及該微粒含量標準範圍。
上述氣閥30係連接該第一出風管12,並電連接至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於本實施例,係由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控制該氣閥30的切換;於另一實施例,該氣閥30係進一步電連接至該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21或該第一微粒檢測模組22,並進一步由該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21或該第一微粒檢測模組22控制該氣閥30的切換;再於一實施例,該氣閥30係同時電連接該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21及該第一微粒檢測模組22,進一步由該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21及該第一微粒檢測模組22控制該氣閥30的切換。
上述第二出風管40係連接至該氣閥30;於本實施例,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判斷該空調裝置10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低於該生物含量標準範圍,即切換該氣閥30使該第一出風管12與該第二出風管40連通,將排出的空氣排入該第二出風管40;於另一實施例,係進一步根據該第一氣體性分 子汙染物檢測模組21或該第一微粒檢測模組22判斷該空調裝置10排出的空氣中的汙染物含量低於該汙染物含量標準範圍或微粒含量低於該微粒含量標準範圍,即切換該氣閥30使該第一出風管12與該第二出風管40連通,將排出的空氣排入該第二出風管40;再於一實施例,係進一步根據該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21與該第一微粒檢測模組22判斷該空調裝置10排出的空氣中的汙染物含量低於該汙染物含量標準範圍與微粒含量低於該微粒含量標準範圍,即切換該氣閥30使該第一出風管12與該第二出風管40連通,將排出的空氣排入該第二出風管40。
上述回流風管50係連接該氣閥30與該入風管11;於本實施例,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判斷該空調裝置10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高於該生物含量標準範圍,即控制該氣閥30切換該第一出風管12與該回流風管50連通,將排出的空氣排入該回流風管50,送回該空調裝置10再次殺菌;於另一實施例,係進一步根據該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21或該第一微粒檢測模組22判斷該空調裝置10排出的空氣中的汙染物含量高於該汙染物含量標準範圍或微粒含量高於該微粒含量標準範圍,即控制該氣閥30使該第一出風管12與該回流風管50連通,將排出的空氣通過該回流風管50送回該空調裝置10,再次去除汙染物或去除微粒;再於一實施例,係進一步根據該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21與該第一微粒檢測模組22判斷該空調裝置10排出的空氣中的汙染物含量高於該汙染物含量標準範圍與微粒含量高於該微粒含量標準範圍,即切換該氣閥30使該第一出風管12與該回流風管50連通,將排出的空氣通過該回流風管50送回該空調裝置10,再次去除汙染物及去除微粒。
由上述的說明可知,本發明之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1a係將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設置於該空調裝置10的該第一出風管12處,並根據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量測並判斷該第一出風管12所排出的空氣的結果,選擇地控制該氣閥30,使該氣閥30將排出的空氣排入該第二出風管40,或是使該氣閥30將該排出的空氣排入該回流風管50,送回該空調裝置進行再次殺菌,達到即時根據空氣中的病菌含量來控制殺菌能力的功效;或是進一步設置該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21或該第一微粒檢測模組22於該空調裝置10的該第一出風管12處,根據該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21或該第一微粒檢測模組22量測並判斷該第一出風管12所排出的空氣的結果,選擇地控制該氣閥30,使該氣閥30將排出的空氣排入該第二出風管40,或是使該氣閥30將該排出的空氣排入該回流風管50,送回該空調裝置進行再次去除汙染物或去除微粒,進一步達到即時根據空氣中的汙染物含量或微粒含量來控制去除汙染物或去除微粒能力的功效;再或是同時設置該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21及該第一微粒檢測模組22於該空調系統10的該第一出風管12處,並根據該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21與該第一微粒檢測模組22判斷量測並判斷該第一出風管12所排出的空氣的結果,選擇地控制該氣閥30,使該氣閥30將排出的空氣排入該第二出風管40,或是使該氣閥30將該排出的空氣排入該回流風管50,送回該空調裝置進行再次去除汙染物及微粒,達到即時根據空氣中的汙染物含量與微粒含量來控制去除汙染物及去除微粒能力的功效。
請參閱圖1B所示,係本發明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1b的第二實施例;本實施例之空氣循環淨化系統1b與圖1A所示之空氣循環淨化系統1a大致相同,惟該氣閥30與該第二出風管40之間進一步設置有一第一殺菌 模組60,並電連接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由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控制該第一殺菌模組60開啟或關閉;於本實施例,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預設的該生物含量標準範圍包含有一第一標準值及一第二標準值,該第二標準值大於該第一標準值;較佳地,該第一殺菌模組60係一紫外線殺菌模組。
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判斷該空調裝置10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低於該第一標準值,即關閉該第一殺菌模組60並控制該氣閥30使該第一出風管12與該第二出風管40連通,將排出的空氣排入該第二出風管40;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判斷該空調裝置10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介於該第一標準值與該第二標準值之間,即開啟該第一殺菌模組60並控制該氣閥30使該第一出風管12與該第二出風管40連通,將排出的空氣進一步由該第一殺菌模組60殺菌後排入該第二出風管40;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判斷該空調裝置10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高於該第二標準值,關閉該第一殺菌模組60並控制該氣閥30使該第一出風管12與該回流風管50連通,將排出的空氣送回該空調裝置10進行再次殺菌;此外,可進一步於該空調系統10的該第一出風管12處設置與該空氣淨化循環系統1a相同的該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21或該第一微粒檢測模組22;該。
由上述的說明可知,本發明之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1b係進一步於該氣閥30與該第二出風管40之間設置該第一殺菌模組60,使該第一出風管12排出的空氣進一步殺菌後即可排入該第二出風管40,而不是排入該回流風管50再次於該空調裝置10殺菌,減少殺菌時間並增進能源使用。
請參閱圖1C所示,係本發明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1c的第三實施例;本實施例之空氣循環淨化系統1c與圖1A所示之空氣循環淨化 系統1a大致相同,惟該氣閥30與該回流風管50之間進一步設置有一第二殺菌模組70,並電連接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由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控制該第二殺菌模組70開啟或關閉;於本實施例,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預設的該生物含量標準範圍包含有一第一標準值及一第二標準值,該第二標準值大於該第一標準值;較佳地,該第二殺菌模組70係一紫外線殺菌模組。
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判斷該空調裝置10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低於該第一標準值,即關閉該第二殺菌模組70並控制該氣閥30使該第一出風管12與該第二出風管40連通,將排出的空氣排入該第二出風管40;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判斷該空調裝置10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介於該第一標準值與該第二標準值之間,控制該氣閥30使該第一出風管12與該回流風管50連通,將排出的空氣送回該空調裝置10進行再次殺菌;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判斷該空調裝置10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高於該第二標準值,開啟該第二殺菌模組70並控制該氣閥30使該第一出風管12與該回流風管50連通,進一步將排出的空氣由該第二殺菌模組70殺菌後送回該空調裝置進行再次殺菌;此外,可進一步於該空調系統10的該第一出風管12處設置與該空氣淨化循環系統1a相同的該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21或該第一微粒檢測模組22,該汙染物含量標準範圍與該微粒含量標準範圍也可和該生物含量標準範圍一樣,進一步包含多個標準值。
由上述的說明可知,本發明之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1c係進一步於該氣閥30與該回流風管50之間設置該第二殺菌模組70,進一步加強該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1c的殺菌能力,減少回流次數。
請參閱圖1D所示,係本發明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1d的第四實施例;本實施例之空氣循環淨化系統1d與圖1B所示之空氣循環淨化系統1b大致相同,惟該氣閥30與該回流風管50之間進一步設置有一第二殺菌模組70,並電連接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由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控制該第二殺菌模組70開啟或關閉;於本實施例,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預設的該生物含量標準範圍係進一步包含有一第三標準值,該第三標準值大於該第二標準值。
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判斷該空調裝置10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高於該第三標準值,開啟該第二殺菌模組70並控制該氣閥30使該第一出風管12與該回流風管50連通,進一步將排出的空氣由該第二殺菌模組70殺菌後送回該空調裝置10進行再次殺菌;此外,可進一步於該空調系統10的該第一出風管12處設置與該空氣淨化循環系統1a相同的該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21或該第一微粒檢測模組22。
由上述的說明可知,本發明之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1d係同時設置有該第一殺菌模組60及該第二殺菌模組70,故同時兼具減少殺菌時間並增進能源使用及減少回流次數的功效。
請參閱圖2A所示,係本發明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1e的第五實施例,其包含有一空調裝置10、一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第一殺菌模組60及一第二出風管40,其中該空調裝置10和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與本發明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1a的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
上述第二出風管40係連接該第一出風管12;上述第一殺菌模組60係設置於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與該第二出風管40之間,並電連接該第 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由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控制該第一殺菌模組60開啟或關閉;較佳地,該第一殺菌模組60係一紫外線殺菌模組。
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判斷該空調裝置10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低於該生物含量標準範圍,即關閉該第一殺菌模組60使該第一出風管12排出的空氣排入該第二出風管40;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判斷該空調裝置10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高於該生物含量標準範圍,即開啟該第一殺菌模組60,將該第一出風管12排出的空氣進一步由該第一殺菌模組60殺菌後排入該第二出風管40;此外,可進一步於該空調系統10的該第一出風管12處設置與該空氣淨化循環系統1a相同的該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21或該第一微粒檢測模組22。
由上述的說明可知,本發明之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1e係於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與該第二出風管40之間設置該第一殺菌模組60,並根據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量測並判斷該第一出風管12所排出的空氣的結果,控制該第一殺菌模組60開啟或關閉,達到即時根據空氣中的病菌含量來控制殺菌能力的功效,且相較本發明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1a省去了回流過程。
請參閱圖2B所示,係本發明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1f的第六實施例;本實施例之空氣循環淨化系統1f與圖1D所示之空氣循環淨化系統1d大致相同,惟該氣閥30係設置於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內;此外,可進一步於該空調系統10的該第一出風管12處設置與該空氣淨化循環系統1a相同的該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21或該第一微粒檢測模組22。
由上述的說明可知,本發明之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1f係將該氣閥30設置於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內,簡化該空氣淨化循環系統1f的管線設計,使該該空氣淨化循環系統1f於使用設計上能夠更靈活應用。
於使用時,如圖3所示,以該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1e為例,係於該第二出風管40連接一第一延伸風管41,該第一延伸風管41可供裝設於一室內空間410,或為該室內空間410原有的一通風管,將空氣排入該室內空間410,並於該室內空間410設置一第二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於該室內空間410與該空調裝置10的該入風管11之間設置一第二延伸風管43,該第二延伸風管43係直接與該通風管連接或與該室內空間410連接,並於該第二延伸風管43設置一第三殺菌模組44,其中該第二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與設置於該空調系統10的該第一出風管12的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相同;於本實施例,該第二延伸風管43係與該室內空間410連接,該第三殺菌模組44係一紫外線殺菌模組。
上述第二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係預設一殺菌模組生物標準範圍,並電連接該第三殺菌模組44;當該第二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判斷該室內空間410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低於該殺菌模組生物標準範圍,即關閉該第三殺菌模組44;當該室內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判斷該室內空間410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高於該殺菌模組生物標準範圍,即開啟該第三殺菌模組44,對該第二延伸風管43內的空氣殺菌,降低排入該空調裝置10的微生物含量。
此外,於另一實施例,如圖3所示,係進一步於該空氣淨化循環系統1e的該入風管11設置一可調式風門110,於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與 該第二出風管40之間設置一風車模組120;於本實施例,可於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與該第一殺菌模組60之間設置該風車模組120,於該室內空間410設置一微差壓計42;於本實施例,該風車模組120係一變頻風車模組,該可調式風門110係選擇地控制該外部空氣與該第二延伸風管43輸入至該入風管11的比例。
上述第二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係進一步預設一風車生物標準範圍,並電連接該風車模組120;上述微差壓計42係電連接該可調式風門110;當該第二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判斷該室內空間410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低於該風車生物標準範圍,關閉該風車模組120;當該第二即時生物感測模組20’判斷該室內空間410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高於該風車生物標準範圍,開啟該風車模組120,加快空氣循環速度;同時,當該風車模組120開啟,輸送至該室內空間410的空氣量增加,該微差壓計42感測出氣壓變化,此時,該微差壓計42控制該可調式風門110,使該第二延伸風管43排入該入風管11的空氣比例變高,藉此降低該室內空間410的氣壓,以維持該室內空間410的氣壓保持不變;於另一實施例,也可進一步設置該第三殺菌模組44。
此外,也可進一步設置一第二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21’、一第二微粒檢測模組22’,或同時設置該第二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21’與該第二微粒檢測模組22’於該室內空間410,達到即時根據該室內空間410空氣中的汙染物含量或微粒含量來控制去除汙染物及去除微粒能力的功效;於本實施例,該第二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21’與設置在該空調系統10的該第一出風管12的該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21相同,該第二微粒檢測模組22’與設置在該空調系統10的該第一出風管12的該第一微粒檢測模組22相同。
上述使用方法也可應用於該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1a、1b、1c、1d及1f之中。
以上為本發明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的系統介紹,以下進一步說明該空調裝置10的詳細構造。
請參照圖4A所示,係本發明空調裝置10的第一實施例,其包含有一入風管11、一第一出風管12、一除濕殺菌槽13、一除濕殺菌溶液14、一集水槽15、一幫浦16、一冷卻裝置17及多個噴頭18,其中該集水槽15係連接該除濕殺菌槽13,該幫浦16與該冷卻裝置17係設置於該除濕殺菌槽13外,該些噴頭18係設置於該除濕殺菌槽13內。
上述入風管11、第一出風管12、除濕殺菌槽13及除濕殺菌溶液14係與本發明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1a的第一實施例相同,不再贅述。
上述集水槽15係設置於該除濕殺菌槽13下方,其用於盛裝該除濕殺菌溶液14。
上述幫浦16係連接該集水槽15,並將該集水槽15盛裝的該除濕殺菌溶液14打入一第一水管171中。
上述冷卻裝置17係設置於該第一水管171處,以冷卻該幫浦16打入該第一水管171內的該除濕殺菌溶液14;於本實施例,該冷卻裝置17係預設一冷卻溫度,使該除濕殺菌溶液14降溫至該冷卻溫度。
上述多個噴頭18係設置於靠近該第一出風管12位置,並連接該第一水管171以噴灑由該幫浦16打入的該除濕殺菌溶液14;於本實施例,該些噴頭18係將該除濕殺菌溶液14霧化後噴灑於該除濕殺菌槽13,並由該集水槽15 承接灑落地該除濕殺菌溶液14;較佳地,該霧化方式可以是單一加壓霧化,超音波霧化或是二流體方式。
由上述的說明可知,本發明空調裝置10係利用該些噴頭18將該除濕殺菌溶液14霧化後噴灑於該除濕殺菌槽13,以氣液交換方式對該入風管11接收的外部空氣進行殺菌,且可藉由控制該除濕殺菌溶液14溫度間接控制該第一出風管12排出的空氣溫度,達到殺菌和調節溫度的效果。
於另一實施例,請配合參閱圖4A所示,該空調裝置10係進一步包含有一除濕殺菌溶液的再生裝置80,其以一第二水管821與該空調裝置10的該幫浦16連接以取得該集水槽15中需再生的該除濕殺菌溶液14’,並以一第三水管822將再生後的該除濕殺菌溶液14送回該集水槽15。
上述再生裝置80包含有一再生集水槽81、一再生幫浦82、一加熱裝置83、多個噴頭84及一再生槽85,其中該再生集水槽81係連接該再生槽85,該再生幫浦82與該加熱裝置83係設置於該再生槽85外部,該些噴頭84係設置於該再生槽85內部。
上述再生集水槽81係與該第二水管821連接,以接受並盛裝需再生的該除濕殺菌溶液14’。
上述再生幫浦82係連接該再生集水槽81,並將該再生集水槽81盛裝的該除濕殺菌溶液14’打入一第四水管831中。
上述加熱裝置83係設置於該第四水管831處,以加熱該再生幫浦82打入該第四水管831內的該除濕殺菌溶液14’;於本實施例,該加熱裝置83係預設有一加熱溫度,使該除濕殺菌溶液14’加熱至該加熱溫度。
上述多個噴頭84係連接該第四水管831以噴灑由該再生幫浦82打入的該除濕殺菌溶液14’;於本實施例,該些噴頭84係將該除濕殺菌溶液14’霧化後噴灑於該再生槽85;較佳地,該霧化方式可以是單一加壓霧化,超音波霧化或是二流體方式。
上述再生槽85係包含有一再生入風管86及一再生出風管87;於本實施例,該再生入風管86連接該再生槽85的一進氣端851,並接收一外部空氣,該再生出風管87係連接該再生槽85的一出氣端852,並排出經由該再生槽83的空氣,其中該些噴頭84係設置於靠近該再生出風管87位置噴灑該除濕殺菌溶液14’。
因此,該除濕殺菌溶液14’經該加熱裝置83加熱後使表面蒸氣壓上升,經由該些噴頭84噴灑於該再生槽85與該再生入風管86排入的空氣接觸進行氣液交換,將多餘的水氣與溫度轉換至排入的空氣中,並由該再生出風管87將吸收了水氣和溫度的空氣排出,再生該除濕殺菌溶液14’,並以該再生集水槽81盛裝該再生後的除濕殺菌溶液14,由該再生幫浦82打入該第三水管822送回該空調裝置10的該集水槽15中。
由上述的說明可知,本發明空調裝置10可藉由該除濕殺菌溶液的再生裝置80再生該除濕殺菌溶液14,延長該除濕殺菌溶液14的使用時間;且本發明之該除濕殺菌溶液的再生裝置80係以加熱方式再生該除濕殺菌溶液14’,相較於傳統空調裝置的再生方式是以冷凝方式去除一除濕殺菌溶液的水氣,故傳統空調裝置需要額外的再加熱裝置使該除濕殺菌溶液回溫,本發明的再生裝置80不需額外的加熱步驟,達到節能的效果。
請參照圖4B所示,係本發明空調裝置10a的第二實施例;本實施例之空調裝置10a與圖4A所示之空調裝置10大致相同,惟進一步包含有一氣泡產生裝置19,其中該氣泡產生裝置19係設置於該除濕殺菌槽13外。
上述氣泡產生裝置19係進一步連接至一氣體源;於本實施例,該氣泡產生裝置19係與該集水槽15連接,並產生多個氣泡191於該集水槽15內的該除濕殺菌溶液14中;於另一實施例,該氣泡產生裝置19係與該第一水管171連接,並產生該些氣泡191於該第一水管171內的該除濕殺菌溶液14中;再於一實施例中,該氣泡產生裝置19係同時與該集水槽15及該第一水管171連接,同時產生該些氣泡191於該集水槽15及該第一水管171的該除濕殺菌溶液14中;較佳地,該氣體源係包含空氣、氮氣或臭氧,且該些氣泡191係一微米氣泡或一奈米氣泡;此外,可進一步設置該再生裝置80延長該除濕殺菌溶液14使用時間。
由上述的說明可知,本發明之空調裝置10a係產生該些氣泡191該除濕殺菌溶液14中,增加該除濕殺菌溶液14體積,使氣液交換面積增加,加強該空調裝置10a的除濕殺菌效果;且該氣體源可根據需求設置不同氣體作為該些氣泡191來源,增加該空調裝置10a的應用性。
請參照圖4C所示,係本發明空調裝置10b的第三實施例;本實施例之空調裝置10b與圖4B所示之空調裝置10a大致相同,惟該氣泡產生裝置19係整合於該幫浦16之中;此外,可進一步設置該再生裝置80延長該除濕殺菌溶液14使用時間
由上述的說明可知,本發明之空調裝置10b係將該氣泡產生裝置19整合於該幫浦16之中,縮小該空調裝置10b的整體大小,使該空調裝置10b於使用設計上能夠更靈活應用。
請參照圖4D所示,係本發明空調裝置10c的第四實施例;本實施例之空調裝置10c與圖4A所示之空調裝置10大致相同,惟進一步包含有一氣泡產生裝置19,其中該氣泡產生裝置19係設置於該除濕殺菌槽13的該進氣端131。
上述氣泡產生裝置19係連接該入風管11與該集水槽15,將該入風管11接收的外部空氣轉化為氣泡191後,輸入至該集水槽15的該除濕殺菌溶液14中進行殺菌;較佳地;該氣泡191係一微米氣泡或一奈米氣泡;此外,可進一步設置該再生裝置80延長該除濕殺菌溶液14使用時間。
由上述的說明可知,本發明之空調裝置10c係藉由該氣泡產生裝置19將該入風管11接收的外部空氣轉化為氣泡191並輸入至該集水槽15的該除濕殺菌溶液14中,增加氣液交換面積,加強該空調裝置10c的除濕殺菌效果。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即時監控功能的空調系統係設置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於該空調裝置的該第一出風管處,並預設有該生物含量標準範圍,即時量測並判斷該空調裝置排出的空氣是否符合標準,控制該氣閥、該第一殺菌模組、該第二殺菌模組,以達到即時根據空氣中的病菌含量來控制殺菌能力的功效;且可進一步設置該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與該微粒檢測以進一步達到即時根據空氣中的汙染物含量與微粒含量來控制去除汙染物及去除微粒能力的功效;該空調裝置也可進一步設置該除濕殺菌溶液的再生裝置,延長 該除濕殺菌溶液的使用時間;或進一步設置有該氣泡產生裝置產生該些氣泡,增加氣液交換面積,加強該空調裝置的殺菌效果。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1a:空氣淨化循環系統
10:空調裝置
11:入風管
12:第一出風管
13:除濕殺菌槽
20: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
21: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
22:第一微粒檢測模組
30:氣閥
40:第二出風管
50:回流風管

Claims (32)

  1. 一種具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包含:一空調裝置,係包含有一入風管、一第一出風管及一除濕殺菌槽,該入風管係連接該除濕殺菌槽的一進氣端,並接收一外部空氣,該第一出風管係連接該除濕殺菌槽的一過濾端,並排出經該除濕殺菌槽殺菌後的空氣,其中該除濕殺菌槽包含有一除濕殺菌溶液;一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係預設有一生物含量標準範圍,並設置在該空調裝置的該第一出風管處,以量測並判斷該空調裝置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是否超過該生物含量標準範圍;一氣閥,係連接至該第一出風管,並電連接至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由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控制該氣閥的切換;一第二出風管,係連接至該氣閥,透過該氣閥選擇地與該第一出風管連通;以及一回流風管,係連接該氣閥與該入風管,透過該氣閥選擇地與該第一出風管連通;其中: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判斷該空調裝置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低於該生物含量標準範圍,控制該氣閥使該第一出風管與該第二出風管連通,將排出的空氣排入該第二出風管;以及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判斷該空調裝置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高於該生物含量標準範圍,控制該氣閥使該第一出風管與該回流風管連通,將排出的空氣排入該回流風管,送回該空調裝置進行再次殺菌。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係進一步包含一第一殺菌模組,其中該第一殺菌模組係設置於該氣閥與該第二出風管之間,並電連接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由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控制該第一殺菌模組開啟或關閉;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預設的該生物含量標準範圍包含有一第一標準值及一第二標準值,該第二標準值係大於該第一標準值;其中: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判斷該空調裝置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低於該第一標準值,關閉該第一殺菌模組並控制該氣閥使該第一出風管與該第二出風管連通,將排出的空氣排入該第二出風管;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判斷該空調裝置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介於該第一標準值與該第二標準值之間,開啟該第一殺菌模組並控制該氣閥使該第一出風管與該第二出風管連通,將排出的空氣進一步由該第一殺菌模組殺菌後排入該第二出風管;以及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判斷該空調裝置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高於該第二標準值,關閉該第一殺菌模組並控制該氣閥使該第一出風管與該回流風管連通,將排出的空氣送回該空調裝置進行再次殺菌。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係進一步包含一第二殺菌模組,其中該第二殺菌模組係設置於該氣閥與該回流風管之間,並電連接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由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控制該第二殺菌模組開啟或關閉;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預設的該生物含量標準範圍包含有一第一標準值及一第二標準值,該第二標準值係大於該第一標準值;其中: 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判斷該空調裝置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低於該第一標準值,關閉該第二殺菌模組並控制該氣閥使該第一出風管與該第二出風管連通,將排出的空氣排入該第二出風管;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判斷該空調裝置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介於該第一標準值與該第二標準值之間,控制該氣閥使該第一出風管與該回流風管連通,將排出的空氣送回該空調裝置進行再次殺菌;以及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判斷該空調裝置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高於該第二標準值,開啟該第二殺菌模組並控制該氣閥使該第一出風管與該回流風管連通,進一步將排出的空氣由該第二殺菌模組殺菌後送回該空調裝置進行再次殺菌。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係進一步包含一第二殺菌模組,其中該第二殺菌模組係設置於該氣閥與該回流風管之間,並電連接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由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控制該第二殺菌模組開啟或關閉;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預設的該生物含量標準範圍係進一步包含有一第三標準值,該第三標準值係大於該第二標準值;其中: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判斷該空調裝置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高於該第三標準值,開啟該第二殺菌模組並控制該氣閥使該第一出風管與該回流風管連通,進一步將排出的空氣由該第二殺菌模組殺菌後送回該空調裝置進行再次殺菌。
  5. 如請求項2或4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其中該第一殺菌模組係一紫外線殺菌模組。
  6. 如請求項3或4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其中該第二殺菌模組係一紫外線殺菌模組。
  7.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係進一步包含一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一第一微粒檢測模組或該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與該第一微粒檢測模組,其中該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該第一微粒檢測模組或該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與該第一微粒檢測模組係設置在該空調裝置的該第一出風管處。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係進一步包含:一第一延伸風管,係連接該第二出風管;一第二延伸風管,係連接該空調裝置的該入風管;一第三殺菌模組,係設置於該第二延伸風管與該入風管之間;以及一第二即時生物感測模組,係電連接該第三殺菌模組,並控制該第三殺菌模組開啟或關閉,其中該第二即時生物感測模組預設一殺菌模組生物標準值。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係進一步包含:一第一延伸風管,係連接該第二出風管;一第二延伸風管,係連接該空調裝置的該入風管;一可調式風門,係設置於該空調裝置的該入風管處;一微差壓計,係電連接該可調式風門,並控制該可調式風門,以調整進入該入風管的該外部空氣的比例與該第二延伸風管排出的空氣的比例;一風車模組,係設置於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與該第二出風管之間;以及 一第二即時生物感測模組,係電連接該風車模組,並控制該風車模組開啟或關閉,其中該第二即時生物感測模組預設一風車生物標準值。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其中該第三殺菌模組係一紫外線殺菌模組。
  11. 如請求項7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其中該除濕殺菌溶液係一黏度介於0.1cps至100cps的吸收劑。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其中該除濕殺菌溶液係一黏度介於0.5cps至50cps的吸收劑。
  13. 如請求項7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其中該空調裝置係進一步包含:一集水槽,係設置於該除濕殺菌槽下方,盛裝該除濕殺菌溶液;一幫浦,係連接該集水槽,並將該集水槽中的該除濕殺菌溶液打入一第一水管中;一冷卻裝置,係設置在該第一水管處以冷卻該第一水管內的該除濕殺菌溶液;以及多個噴頭,係設置於該除濕殺菌槽內部靠近該第一出風管位置,並連接該第一水管,以噴灑由該幫浦打入的該除濕殺菌溶液。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係進一步包含有一除濕殺菌溶液的再生裝置,該再生裝置係以一第二水管與該幫浦連接,並以一第三水管連接該集水槽,透過該幫浦及該第二水管取得該集水槽中的該除濕殺菌溶液,對該除濕殺菌溶液加熱後還原其濃度,再透過該第三水管送回至該集水槽。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其中該幫浦係進一步包含有一氣泡產生裝置,係產生氣泡於該除濕殺菌溶液中,該氣泡產生裝置係連接一氣體源,該氣體源係包含空氣、氮氣或臭氧。
  16. 如請求項14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其中該空調裝置係進一步包含有一氣泡產生裝置,係連接該第一水管或該集水槽,以產生氣泡於該第一水管的該除濕殺菌溶液中或該集水槽的該除濕殺菌溶液中;其中該氣泡產生裝置係連接一氣體源,該氣體源係包含空氣、氮氣或臭氧。
  17. 如請求項14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其中該空調裝置係進一步包含有一氣泡產生裝置,其連接該入風管與該集水槽之間,係將該外部空氣轉換成氣泡並通入該集水槽內。
  18. 一種具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包含:一空調裝置,係包含有一入風管、一第一出風管及一除濕殺菌槽,該入風管係連接該除濕殺菌槽的一進氣端,並接收一外部空氣,該第一出風管係連接該除濕殺菌槽的一過濾端,並排出經該除濕殺菌槽殺菌後的空氣,其中該除濕殺菌槽包含有一除濕殺菌溶液;一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係預設有一生物含量標準範圍,並設置在該空調裝置的該第一出風管處,以量測並判斷該空調裝置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是否超過該生物含量標準範圍;一第二出風管,係連接至該第一出風管;以及一第一殺菌模組,係設置於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與該第二出風管之間,並電連接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由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控制該第一殺菌模組開啟或關閉;其中: 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判斷該空調裝置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低於該生物含量標準範圍,關閉該第一殺菌模組;以及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判斷該空調裝置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高於該生物含量標準範圍,開啟該第一殺菌模組對排出的空氣進一步殺菌。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係進一步包含有:一氣閥,係設置於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內,連接該第一出風管與該第二出風管,並電連接至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其中該氣閥由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控制該氣閥的切換,選擇地連通該第一出風管與該第二出風管;一回流風管,係連接該氣閥與該入風管,透過該氣閥選擇地與該第一出風管連通;一第二殺菌模組,係設置於該氣閥與該回流風管之間,並電連接至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由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控制該第二殺菌模組開啟或關閉;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預設的該生物含量標準範圍包含有一第一標準值、一第二標準值與一第三標準值,該第一標準值係小於該第二標準值,該第二標準值係小於該第三標準值;其中: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判斷該空調裝置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低於該第一標準值,關閉該第一殺菌模組及該第二殺菌模組並控制該氣閥使該第一出風管與該第二出風管連通,將排出的空氣排入該第二出風管;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判斷該空調裝置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介於該第一標準值與該第二標準值之間,開啟該第一殺菌模組並控制該氣閥使該第 一出風管與該第二出風管連通,將排出的空氣進一步由該第一殺菌模組殺菌後排入該第二出風管;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判斷該空調裝置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介於該第二標準值與該第三標準值之間,關閉該第一殺菌模組並控制該氣閥使該第一出風管與該回流風管連通,將排出的空氣送回該空調裝置進行再次殺菌;以及當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判斷該空調裝置排出的空氣中的生物含量高於該第三標準值,開啟該第二殺菌模組並控制該氣閥使該第一出風管與該回流風管連通,進一步將排出的空氣由該第二殺菌模組殺菌後送回該空調裝置進行再次殺菌。
  20. 如請求項18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其中該第一殺菌模組係一紫外線殺菌模組。
  21. 如請求項19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其中該第二殺菌模組係一紫外線殺菌模組。
  22. 如請求項18或19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係進一步包含一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一第一微粒檢測模組或該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與該第一微粒檢測模組,其中該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該第一微粒檢測模組或該第一氣體性分子汙染物檢測模組與該第一微粒檢測模組係設置在該空調裝置的該第一出風管處。
  23. 如請求項22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係進一步包含:一第一延伸風管,係連接該第二出風管;一第二延伸風管,係連接該空調裝置的該入風管; 一第三殺菌模組,係設置於該第二延伸風管與該入風管之間;以及一第二即時生物感測模組,係電連接該第三殺菌模組,並控制該第三殺菌模組開啟或關閉,其中該第二即時生物感測模組預設一殺菌模組生物標準值。
  24. 如請求項22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係進一步包含:一第一延伸風管,係連接該第二出風管;一第二延伸風管,係連接該空調裝置的該入風管;一可調式風門,係設置於該空調裝置的該入風管處;一微差壓計,係電連接該可調式風門,並控制該可調式風門,以調整進入該入風管的該外部空氣的比例與該第二延伸風管排出的空氣的比例;一風車模組,係設置於該第一即時生物感測模組與該第一殺菌模組之間;以及一第二即時生物感測模組,係電連接該風車模組,並控制該風車模組開啟或關閉,其中該第二即時生物感測模組預設一風車生物標準值。
  25. 如請求項23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其中該第三殺菌模組係一紫外線殺菌模組。
  26. 如請求項22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其中該除濕殺菌溶液係一黏度介於0.1cps至100cps的吸收劑。
  27. 如請求項26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其中該除濕殺菌溶液係一黏度介於0.5cps至50cps的吸收劑。
  28. 如請求項22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其中該空調裝置係進一步包含:一集水槽,係設置於該除濕殺菌槽下方,盛裝該除濕殺菌溶液; 一幫浦,係連接該集水槽,並將該集水槽中的該除濕殺菌溶液打入一第一水管中;一冷卻裝置,係設置在該第一水管處以冷卻該第一水管內的該除濕殺菌溶液;以及多個噴頭,係設置於該除濕殺菌槽內部靠近該第一出風管位置,並連接該第一水管,以噴灑由該幫浦打入的該除濕殺菌溶液。
  29. 如請求項28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係進一步包含有一除濕殺菌溶液的再生裝置,該再生裝置係以一第二水管與該幫浦連接,並以一第三水管連接該集水槽,透過該幫浦及該第二水管取得該集水槽中的該除濕殺菌溶液,對該除濕殺菌溶液加熱後還原其濃度,再透過該第三水管送回至該集水槽。
  30. 如請求項29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其中該幫浦係進一步包含有一氣泡產生裝置,係產生氣泡於該除濕殺菌溶液中,該氣泡產生裝置係連接一氣體源,該氣體源係包含空氣、氮氣或臭氧。
  31. 如請求項29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其中該空調裝置係進一步包含有一氣泡產生裝置,係連接該第一水管或該集水槽,以產生氣泡於該第一水管的該除濕殺菌溶液中或該集水槽的該除濕殺菌溶液中;其中該氣泡產生裝置係連接一氣體源,該氣體源係包含空氣、氮氣或臭氧。
  32. 如請求項29所述之空氣淨化循環系統,其中該空調裝置係進一步包含有一氣泡產生裝置,其連接該入風管與該集水槽之間,係將該外部空氣轉換成氣泡並通入該集水槽內。
TW109137963A 2020-10-30 2020-10-30 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 TWI7451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7963A TWI745147B (zh) 2020-10-30 2020-10-30 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7963A TWI745147B (zh) 2020-10-30 2020-10-30 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45147B true TWI745147B (zh) 2021-11-01
TW202217199A TW202217199A (zh) 2022-05-01

Family

ID=79907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7963A TWI745147B (zh) 2020-10-30 2020-10-30 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4514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77724A (zh) * 2017-08-09 2017-12-15 同济大学 可定期消毒的医用空气处理机组
CN108167998A (zh) * 2018-02-02 2018-06-15 三三空品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恒湿恒氧型重力全热回收防冻新风机组和空调
CN110567079A (zh) * 2019-08-09 2019-12-13 张和平 一种新风机
TWM608555U (zh) * 2020-10-30 2021-03-01 金益世股份有限公司 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77724A (zh) * 2017-08-09 2017-12-15 同济大学 可定期消毒的医用空气处理机组
CN108167998A (zh) * 2018-02-02 2018-06-15 三三空品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恒湿恒氧型重力全热回收防冻新风机组和空调
CN110567079A (zh) * 2019-08-09 2019-12-13 张和平 一种新风机
TWM608555U (zh) * 2020-10-30 2021-03-01 金益世股份有限公司 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7199A (zh) 2022-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72500C2 (ru) Воздухоочиститель мокрого типа и аппарат мокрого типа для очистки выхлопных газов, использующие центробежное рабочее колесо
KR20150014820A (ko) 공기 정화 모듈을 구비하는 공조 장치
AU2010283139A1 (en) Centrifugal, wet-type air cleaner
JP3308278B2 (ja) 液体スプレー式空気浄化装置
US20200263884A1 (en) Air purifier based on principle of vapor condensation and adsorp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having same
CN208871760U (zh) 具有除湿功能的液体喷雾空气净化机
US20200141594A1 (en) Indoor Fresh Air Apparatus
CN209541066U (zh) 一种通风用组合式空调机组
CN1475708A (zh) 可控湿度空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16845046U (zh) 一种雾化消毒及空气净化一体机
CN1060681C (zh) 液体喷雾空气净化装置
CN105258220A (zh) 一种一体式空调系统
TWM608555U (zh) 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
WO2022072819A1 (en) Air purifier/conditioner (arc)
CN114777269A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调节系统及方法
TWI745147B (zh) 即時監控功能的空氣淨化循環系統
CN214199082U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和湿度调控耦合装置
KR102190602B1 (ko) 실내 및 실외공기를 이용한 중앙제어식 미세먼지제거 및 살균 실내공기 관리장치
CN102258798A (zh) 空气净化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动物实验室空气循环系统
CN213873046U (zh) 具有实时监控功能的空气净化循环系统
CN110118400A (zh) 基于低温冷凝的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CN217817304U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
CN110107969A (zh) 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CN114440373A (zh) 具有实时监控功能的空气净化循环系统
WO2018027509A1 (zh) 一种具有高吸附效率的空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