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4882B - 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4882B
TWI744882B TW109114423A TW109114423A TWI744882B TW I744882 B TWI744882 B TW I744882B TW 109114423 A TW109114423 A TW 109114423A TW 109114423 A TW109114423 A TW 109114423A TW I744882 B TWI744882 B TW I74488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andwich structure
housing
opening
side walls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4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2462A (zh
Inventor
段白玉
羅振
王曉凱
吳小平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東莞立訊技術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東莞立訊技術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東莞立訊技術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42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24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48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488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4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shield being mounted on a PCB and connecte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4Pins or blades for co-operation with sockets
    • H01R13/05Resilient pins or blades
    • H01R13/057Resilient pins or blades co-operating with sockets having a square transverse 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Bases; Cases formed as an integral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9Shield structure with plural ports for distinct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7/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006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the coupling part being secured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 e.g. duplex wall receptacle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種連接器,其包括:殼體、第一夾層結構以及支撐結構。殼體包括上下相鄰的二容納腔,且各容納腔用以供一對接連接器插入。第一夾層結構設置於二容納腔之間。支撐結構穿設於殼體的二側壁及第一夾層結構的二側壁,以固定第一夾層結構於殼體。

Description

連接器
本創作是一種連接器,特別是適用於堆疊式連接器。
習知有多種輸入/輸出(I/O)連接器。一些常見類型的連接器包括SFP(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小型可插拔)連接器、XFP(10 Gigabit Small Form Factor Pluggable,10千兆位小型可插拔)連接器、QSFP(Quad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四通道小型可插拔)連接器以及CXP(C form-factor pluggable,C型可插拔)連接器。這些類似的連接器皆被稱為SFP型連接器系統。SFP型連接器系統具有尺寸小且功耗低的優勢,因而廣泛應用於電信和資料通信中的光通信領域。於此,SFP型連接器系統藉由組合配置或堆疊配置的殼體架構提供多個連接通道為本領域所熟知。
然而,發明人發現堆疊式連接器的夾層結構無簡易又穩固的固定結構。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連接器,其藉由支撐結構穿設於夾層結構與殼體上而將夾層結構固定於殼體上,藉以解決前述之夾層結構無簡易又穩固的固定結構的問題。
在一實施例中,一種連接器,其包括:殼體、第一夾層結構以及支撐結構。殼體包括上下相鄰的二容納腔,且各容納腔用以供一對接連接器插入。第一夾層結構設置於二容納腔之間。支撐結構穿設於殼體的二側壁及第一夾層結構的二側壁,以固定第一夾層結構於殼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殼體的二側壁及第一夾層結構的二側壁個別有一第一開口,多個第一開口形成一直線方向對齊的一第一開口組,以及支撐結構穿設於第一開口組。
在一些實施例中,殼體的二側壁及第一夾層結構的二側壁於個別還有一第二開口,多個第二開口形成一直線方向對齊的一第二開口組,以及支撐結構穿設於第二開口組。
在一些實施例中,支撐結構包括穿設第一開口組的一第一串片以及穿設第二開口組的一第二串片。
在一些實施例中,支撐結構為一體式穿設第一開口組及第二開口組。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夾層結構包括一本體以及一第一定位結構,第一定位結構設於本體的一第一端,本體的第一端相鄰於二容納腔的入口,以及第一定位結構卡合於殼體的側壁。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夾層結構更包括一第二定位結構,第二定位結構設於本體的一第二端,第二端相對於第一端且延伸入殼體內,以及第二定位結構卡合於殼體內的殼體的側壁。
在一些實施例中,殼體更包括位於二容納腔側邊且上下相鄰的二另一容納腔,相鄰的容納腔與另一容納腔藉由一中間壁分隔;其中連接器更包括一第二夾層結構,第二夾層結構設置於二另一容納腔之間;以及其中支撐結構穿設殼體的二側壁、第一夾層結構的二側壁、中間壁及第二夾層結構的二側壁,以固定第一夾層結構及第二夾層結構於殼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夾層結構及第二夾層結構個別包括一本體以及設於本體的一第一端的至少一第一定位結構,本體的第一端相鄰於殼體的入口,以及各第一定位結構卡合於殼體的側壁或中間壁。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夾層結構及第二夾層結構個別包括以對角線位置設置且分別卡合於殼體的側壁與中間壁的複數個第一定位結構。
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左”、“右”、“豎直”、“水準”、“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或者是任一實施例之創作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創作的實施態樣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創作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於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在本創作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徵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徵不是直接接觸而是藉由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徵接觸。
參照圖1及圖2,一種連接器1,其包括:殼體10、一夾層結構(以下稱第一夾層結構20)以及一個或多個支撐結構30。為清楚示意,圖1中的殼體10以透視繪示,即以虛線繪製。
於此,殼體10包括多個容納腔(以下通稱Pnm)。其中,n及m為正整數。各容納腔Pnm用以供一對接連接器插入。
以2X1配置架構的連接器1為例,殼體10包括上下相鄰的二容納腔P11、P12。第一夾層結構20設置於二容納腔P11、P12之間。換言之,第一夾層結構20位於殼體10內,以將殼體10內部的容置空間分隔成於上方的容納腔P11與於下方的容納腔P12。
於此,支撐結構30穿設於殼體10的二側壁14、15及第一夾層結構20的二側壁24、25,以固定第一夾層結構20於殼體10。
在一些實施例中,殼體10可包括頂壁12、底壁13和二側壁14、15。二側壁14、15彼此相對且耦接在頂壁12與底壁13之間。頂壁12、底壁13和二側壁14、15圍成容置空間,並且此容置空間藉由第一夾層結構20分隔成疊置的多個容納腔Pnm。各容納腔Pnm具有位於殼體10的一端的入口(即供對接連接器插入的開口)。第一夾層結構20可包括頂壁22和二側壁24、25。二側壁24、25彼此相對且分別耦接頂壁22的相對二側邊。於此,第一夾層結構20的側壁24鄰接殼體10的側壁14,並且第一夾層結構20的側壁25鄰接殼體10的側壁15。
在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1及圖2,殼體10的二側壁14、15及第一夾層結構20的二側壁24、25個別有一個或多個開口(以下稱第一開口14a、15a、24a、25a)。於此,直線方向對齊的第一開口14a、15a、24a、25a形成第一開口組OP1,並且支撐結構30穿設於第一開口組OP1。換言之,連接器1還可包括:分別對應支撐結構30的一個或多個第一開口組OP1。各第一開口組OP1包括貫穿殼體10的側壁14的第一開口14a、貫穿殼體10的側壁15的第一開口15a、貫穿第一夾層結構20的側壁24的第一開口24a、以及貫穿第一夾層結構20的側壁25的第一開口25a。支撐結構30具有直線延伸的串片(以下稱為第一串片31),並且此第一串片31穿過對應的第一開口14a、15a、24a、25a並設置在此些第一開口14a、15a、24a、25a中。在一示範例中,第一串片31的二端分別連接彎折段31a、31b,並且此些彎折段31a、31b分別壓接在殼體10的二側壁14、15的外表面上。換言之,支撐結構30的二端可分別凸出於殼體10的二側壁14、15的外側,並且彎折後分別壓接在殼體10的二側壁14、15的外表面上。其中,支撐結構30為一體式(one piece)穿設第一開口組OP1。在一些實施例中,同一支撐結構30的彎折段31a、第一串片31與彎折段31b可為一體式。在一些實施例中,各支撐結構30可具有單一串片(即第一串片31)。在另一實施例中,各支撐結構30亦可具有多串片。
參照圖3及圖4,為清楚示意,圖3中的殼體10以透視繪示,即以虛線繪製。在一些實施例中,殼體10的二側壁14、15及第一夾層結構20的二側壁24、25個別具有前述之第一開口14a、15a、24a、25a外,殼體10的二側壁14、15及第一夾層結構20的二側壁24、25個別還具有一個或多個另一開口(以下稱第二開口14b、15b、24b、25b)。於此,直線方向對齊的第二開口14b、15b、24b、25b形成第二開口組OP2,並且支撐結構30還穿設於第二開口組OP2。換言之,連接器1還可包括:分別對應支撐結構30的一個或多個第二開口組OP2。各第二開口組OP2包括鄰近一第一開口14a且貫穿殼體10的側壁14的第二開口14b、鄰近一第一開口15a且貫穿殼體10的側壁15的第二開口15b、鄰近一第一開口24a且貫穿第一夾層結構20的側壁24的第二開口24b、以及鄰近一第一開口25a且貫穿第一夾層結構20的側壁25的第二開口25b。支撐結構30具有直線延伸的二串片(以下稱第一串片31與第二串片32)。第一串片31穿過對應的第一開口14a、15a、24a、25a並設置在此些第一開口14a、15a、24a、25a中。第二串片32穿過對應的第二開口14b、15b、24b、25b並設置在此些第二開口14b、15b、24b、25b中。在一示範例中,第一串片31的一端與第二串片32的一端以連接段33相互連接。第一串片31穿設在對應的第一開口組OP1中,而第二串片32穿設在對應的第二開口組OP2中。連接段33壓接於殼體10的側壁15的外表面上。第一串片31的另一端連接彎折段31a,且第二串片32的另一端連接彎折段32a。此些彎折段31a、32a分別壓接在殼體10的二側壁14、15的外側上。換言之,支撐結構30可為類U型結構。支撐結構30的中間段(即連接段33)壓接於殼體10的側壁15的外表面上。支撐結構30的二端位於同一側、凸出於殼體10的側壁14的外側,並且彎折後壓接在殼體10的側壁14的外表面上。其中,支撐結構30可為一體式穿設第一開口組OP1及第二開口組OP2。舉例來說,同一支撐結構30的彎折段31a、第一串片31、連接段33、第二串片32與彎折段32a可為一體式。在另一示範例中,各串片(即第一串片31與第二串片32中每一者)的二端分別連接彎折段,並且各串片二端的彎折段分別壓接在殼體10的二側壁14、15的外表面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3至圖5,第一夾層結構20可包括本體21以及一個或多個第一定位結構26。各第一定位結構26設於本體21的第一端。本體21的第一端相鄰於二容納腔P11、P12的入口。於第一夾層結構20位於殼體10內時,各第一定位結構26卡合於殼體10的側壁14(或15)。在一示範例中,各第一定位結構26可為本體21的第一端朝殼體10的側壁14(或15)凸出的凸塊。而殼體10的側壁14(或15)在對準各第一定位結構26的位置處具有一缺口16。透過凸塊(即第一定位結構26)卡合於對應的缺口16內而使第一定位結構26卡合於殼體10的側壁14(或15)上。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夾層結構20可具有單一個第一定位結構26。在另一實施例中,參照圖6及圖7,第一夾層結構20可具有多個第一定位結構26,並且此些第一定位結構26以對角線位置設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6及圖8,第一夾層結構20還可包括一個或多個第二定位結構27。各第二定位結構27設於本體21的第二端。本體21的第二端相對於本體21的第一端且延伸入殼體10內。於第一夾層結構20位於殼體10內時,各第一定位結構26卡合於殼體10的側壁14(或15),並且各第二定位結構27則卡合於殼體10內之殼體10的側壁14(或15)。在一示範例中,各第二定位結構27可為透過在本體21的第二端上形成缺口而由缺口內的本體21的邊緣所構成的凸塊。舉例來說,第一夾層結構20的本體21可包括底壁23和二側壁24、25。二側壁24、25彼此相對且分別耦接底壁23的相對二側邊。於本體21的第二端,側壁24(或25)與底壁23的連接處的轉角具有內凹的缺口,並且底壁23在缺口內邊緣呈凸塊狀。底壁23的此凸塊狀部位即為第二定位結構27。而殼體10的側壁14(或15)在對準各第二定位結構27的位置處朝容納腔P12內凸出有一夾持件17。透過夾持件17夾持對應的凸塊而將第二定位結構27卡合於殼體10的側壁14(或15)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殼體10的容置空間還可藉由中間壁18分隔為並列配置的多個容納腔Pnm。
以2X2配置架構的連接器1為例,參照圖9及圖10,除了前述之二容納腔P11、P12外,殼體10還包括位於二容納腔P11、P12側邊且上下相鄰的二另一容納腔P21、P22。上下相鄰的二容納腔P11、P12以第一夾層結構20分隔,而上下相鄰的二另一容納腔P21、P22則以另一夾層結構(以下稱第二夾層結構40)。並且,相鄰的容納腔P11與另一容納腔P21以及相鄰的容納腔P12與另一容納腔P22是藉由中間壁18分隔。此時,支撐結構30穿設殼體10的二側壁14、15、第一夾層結構20的二側壁24、25、中間壁18及第二夾層結構40的二側壁44、45,以固定第一夾層結構20及第二夾層結構40於殼體10。
在一些實施例中,殼體10的二側壁14、15、中間壁18、第一夾層結構20的二側壁24、25及第二夾層結構40的二側壁44、45個別有一個或多個開口(以下稱第一開口14a、15a、18a、24a、25a、44a、45a)。於此,直線方向對齊的第一開口14a、15a、18a、24a、25a、44a、45a形成第一開口組OP1,並且支撐結構30穿設於第一開口組OP1。換言之,連接器1還可包括:分別對應支撐結構30的一個或多個第一開口組OP1。各第一開口組OP1包括貫穿殼體10的側壁14的第一開口14a、貫穿殼體10的側壁15的第一開口15a、貫穿中間壁18的第一開口18a、貫穿第一夾層結構20的側壁24的第一開口24a、貫穿第一夾層結構20的側壁25的第一開口25a、貫穿第二夾層結構40的側壁44的第一開口44a、以及貫穿第二夾層結構40的側壁45的第一開口45a。支撐結構30可為具有穿設於對應的第一開口組OP1且直線延伸的第一串片31。換言之,第一串片31穿過對應的第一開口14a、15a、18a、24a、25a、44a、45a並設置在此些第一開口14a、15a、18a、24a、25a、44a、45a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支撐結構30可為一體式穿設第一開口組OP1。在一些實施例中,各支撐結構30可具有單一串片(即第一串片31)(圖未示)。在另一些實施例中,各支撐結構30亦可具有多串片。
在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9及圖10,殼體10的二側壁14、15、第一夾層結構20的二側壁24、25及第二夾層結構40的二側壁44、45個別具有前述之第一開口14a、15a、24a、25a、44a、45a外,殼體10的二側壁14、15、中間壁18、第一夾層結構20的二側壁24、25及第二夾層結構40的二側壁44、45個別還具有一個或多個另一開口(以下稱第二開口14b、15b、18b、24b、25b、44b、45b)。於此,直線方向對齊的第二開口14b、15b、18b、24b、25b、44b、45b形成第二開口組OP2,並且支撐結構30還穿設於第二開口組OP2。換言之,連接器1還可包括:分別對應支撐結構30的一個或多個第二開口組OP2。各第二開口組OP2包括鄰近第一開口14a且貫穿殼體10的側壁14的第二開口14b、鄰近一第一開口15a且貫穿殼體10的側壁15的第二開口15b、鄰近一第一開口18a且貫穿中間壁18的第二開口18b、鄰近一第一開口24a且貫穿第一夾層結構20的側壁24的第二開口24b、鄰近一第一開口25a且貫穿第一夾層結構20的側壁25的第二開口25b、鄰近一第一開口44a且貫穿第二夾層結構40的側壁44的第二開口44b、以及鄰近一第一開口45a且貫穿第二夾層結構40的側壁45的第二開口45b。支撐結構30具有穿設於對應的第一開口組OP1且直線延伸的第一串片31以及穿設於對應的第二開口組OP2且直線延伸的第二串片32。換言之,第一串片31穿過對應的第一開口14a、15a、18a、24a、25a、44a、45a並設置在此些第一開口14a、15a、18a、24a、25a、44a、45a中。第二串片32穿過對應的第二開口14b、15b、18b、24b、25b、44b、45b並設置在此些第二開口14b、15b、18b、24b、25b、44b、45b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9至圖11,第一夾層結構20可包括本體21以及一個或多個第一定位結構26。各第一定位結構26設於本體21的第一端。本體21的第一端相鄰於二容納腔P11、P12的入口。於第一夾層結構20位於殼體10內時,各第一定位結構26卡合於殼體10的側壁14(或中間壁18)。在一些示範例中,第一定位結構26與殼體10的側壁14(或中間壁18)的卡合組件亦可為如同前述實施例所示之相互卡合之凸塊與缺口等結構設計。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夾層結構20可具有單一個第一定位結構26。在一示範例中,假設第一夾層結構20具有單一個第一定位結構26,此第一定位結構26可位於本體21的第一端鄰近殼體10的側壁14的一側,以卡合於殼體10的側壁14上。在另一示範例中,假設第一夾層結構20具有單一個第一定位結構26,此第一定位結構26可位於本體21的第一端鄰近中間壁18的一側,以卡合於中間壁18上。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夾層結構20可具有多個第一定位結構26,並且此些第一定位結構26以對角線位置設置,如圖11所示。舉例來說,此些第一定位結構26分別位於本體21的第一端的二側,以分別卡合於殼體10的側壁14上以及卡合於中間壁18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9至圖11,第二夾層結構40亦可包括本體41以及一個或多個第一定位結構46。各第一定位結構46設於本體41的第一端。本體41的第一端相鄰於二容納腔P21、P22的入口。於第二夾層結構40位於殼體10內時,各第一定位結構46卡合於殼體10的側壁15(或中間壁18)。在一些示範例中,第一定位結構26與殼體10的側壁15(或中間壁18)的卡合組件亦可為如同前述實施例所示之相互卡合之凸塊與缺口等結構設計。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夾層結構40可具有單一個第一定位結構46。在一示範例中,假設第二夾層結構40具有單一個第一定位結構46,此第一定位結構46可位於本體41的第一端鄰近殼體10的側壁15的一側,以卡合於殼體10的側壁15上。在另一示範例中,假設第二夾層結構40具有單一個第一定位結構46,此第一定位結構46可位於本體41的第一端鄰近中間壁18的一側,以卡合於中間壁18上。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二夾層結構40可具有多個第一定位結構46,並且此些第一定位結構46以對角線位置設置。舉例來說,此些第一定位結構46分別位於本體41的第一端的二側,以分別卡合於殼體10的側壁15上以及卡合於中間壁18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9至圖13,第一夾層結構20還可包括一個或多個第二定位結構27。各第二定位結構27設於本體21的第二端。本體21的第二端相對於本體21的第一端且延伸入殼體10內。於第一夾層結構20位於殼體10內時,各第一定位結構26卡合於殼體10的側壁14(或中間壁18),並且各第二定位結構27則卡合於殼體10內之殼體10的側壁14(或中間壁18)。在一些示範例中,第二定位結構27與殼體10的側壁14(或中間壁18)的卡合組件亦可為如同前述實施例所示之相互卡合之凸塊與夾持件等結構設計。
在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9至圖13,第二夾層結構40還可包括一個或多個第二定位結構47。各第二定位結構47設於本體41的第二端。本體41的第二端相對於本體41的第一端且延伸入殼體10內。於第二夾層結構40位於殼體10內時,各第一定位結構46卡合於殼體10的側壁15(或中間壁18),並且各第二定位結構47則卡合於殼體10內之殼體10的側壁15(或中間壁18)。在一些示範例中,第二定位結構47與殼體10的側壁15(或中間壁18)的卡合組件亦可為如同前述實施例所示之相互卡合之凸塊與夾持件等結構設計。
由前述可知,於連接器1的配置架構為每一橫排具有多個容納腔Pnm時,用以分隔上下相鄰的二容納腔Pnm的夾層結構亦可為多個夾層結構(例如:第一夾層結構20與第二夾層結構40或更多)。並且,在一些實施例中,各夾層結構可具有大致上相同的結構,例如具有本體、具有本體與一個或多個第一定位結構,或者具有本體、一個或多個第一定位結構與一個或多個第二定位結構。並且,因應各夾層結構於連接器1的位置,其定位結構(如,第一定位結構、或第二定位結構)可如同前述卡合於鄰近之壁(如,殼體10的側壁14、或殼體10的側壁15、或中間壁18)上。舉例來說,當連接器1的配置架構為2X3(即連接器1的每一橫排具有3個容納腔Pnm且依序以2個中間壁18分隔相鄰之容納腔Pnm)時,連接器1則具有3個夾層結構。其中,當夾層結構具有定位結構時,位於右側位置的夾層結構的組件及相對位置關係如同前述第一夾層結構20,且位於左側位置的夾層結構的組件及相對位置關係如同前述第二夾層結構40。對於位於中間位置的夾層結構,其的組件大致上相同於前述第一夾層結構20或第二夾層結構40,但因其鄰近且位於二中間壁18之間,因此其上的各定位結構則卡合於二中間壁18中之一上。
綜上,任一實施例之連接器,其藉由支撐結構30穿設於夾層結構(如,第一夾層結構20、或第一夾層結構20與第二夾層結構40)與殼體10上而將夾層結構固定於殼體10上,以簡易又穩固地固定夾層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夾層結構更藉由設置有定位結構(如,第一定位結構26、46及/或第二定位結構27、47)來卡合於殼體10上,藉以更穩固地固定夾層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於各夾層結構具有多個第一定位結構時,第一定位結構可以對角線位置設置,藉以更穩固地固定夾層結構。並且,在具有多個夾層結構時,還能避免相鄰之夾層結構的第一定位結構相互干擾。在一些實施例中,夾層結構更藉由於本體的二端均設置有定位結構來卡合於殼體10上,藉以更穩固地固定夾層結構。
1:連接器10:殼體 12:頂壁13:底壁 14:側壁14a:第一開口 14b:第二開口15:側壁 15a:第一開口15b:第二開口 16:缺口17:夾持件 18:中間壁18a:第一開口 18b:第二開口20:第一夾層結構 21:本體22:頂壁 23:底壁24:側壁 24a:第一開口24b:第二開口 25:側壁25a:第一開口 25b:第二開口26:第一定位結構 27:第二定位結構30:支撐結構 31:第一串片31a:彎折段 31b:彎折段32:第二串片 32a:彎折段33:連接段 40:第二夾層結構41:本體 44:側壁44a:第一開口 44b:第二開口45:側壁 45a:第一開口45b:第二開口 46:第一定位結構47:第二定位結構 Pnm:容納腔P11:容納腔 P12:容納腔P21:容納腔 P22:容納腔OP1:第一開口組 OP2:第二開口組
圖1為第一實施例的連接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的連接器的爆炸圖。 圖3為第二實施例的連接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圖3的連接器的爆炸圖。 圖5為圖3的區域A的放大圖。 圖6為第三實施例的連接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7為圖6的連接器的前視圖。 圖8為斜視角下之圖6的截線I-I的斷面圖。 圖9為第四實施例的連接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10為圖9的連接器的爆炸圖。 圖11為圖9的連接器的前視圖。 圖12為斜視角下之圖9的截線II-II的斷面圖。 圖13為正視角下之圖9的截線II-II的斷面圖。
1:連接器
10:殼體
12:頂壁
13:底壁
14:側壁
14a:第一開口
14b:第二開口
15:側壁
15a:第一開口
15b:第二開口
16:缺口
20:第一夾層結構
21:本體
22:頂壁
24:側壁
24a:第一開口
24b:第二開口
25:側壁
25a:第一開口
25b:第二開口
26:第一定位結構
30:支撐結構
31:第一串片
31a:彎折段
32:第二串片
32a:彎折段
33:連接段

Claims (10)

  1. 一種連接器,包括:一殼體,該殼體內部的容置空間包括上下相鄰的二容納腔,各該容納腔用以供一對接連接器插入;一第一夾層結構,設置於該二容納腔之間;以及一支撐結構,穿設於該殼體的二側壁及該第一夾層結構的二側壁,以固定該第一夾層結構於該殼體。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殼體的該二側壁及該第一夾層結構的該二側壁個別有一第一開口,該些第一開口形成一直線方向對齊的一第一開口組,以及該支撐結構穿設於該第一開口組。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殼體的該二側壁及該第一夾層結構的該二側壁於個別還有一第二開口,該些第二開口形成一直線方向對齊的一第二開口組,以及該支撐結構穿設於該第二開口組。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支撐結構包括穿設該第一開口組的一第一串片以及穿設該第二開口組的一第二串片。
  5. 如請求項3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支撐結構為一體式穿設該第一開口組及該第二開口組。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夾層結構包括一本體以及一第一定位結構,該第一定位結構設於該本體的一第一端,該本體的該第一端相鄰於該二容納腔的入口,以及該第一定位結構卡合於該殼體的該側壁。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夾層結構更包括一第二定位結構,該第二定位結構設於該本體的一第二端,該第二端相對於該第一端且延伸入該殼體內,以及該第二定位結構卡合於該殼體內的該殼體的該側壁。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殼體更包括位於該二容納腔側邊且上下相鄰的二另一容納腔,相鄰的該容納腔與該另一容納腔藉由一中間壁分隔;其中該連接器更包括一第二夾層結構,該第二夾層結構設置於該二另一容納腔之間;以及其中該支撐結構穿設該殼體的該二側壁、該第一夾層結構的該二側壁、該中間壁及該第二夾層結構的二側壁,以固定該第一夾層結構及該第二夾層結構於該殼體。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夾層結構及該第二夾層結構個別包括一本體以及設於該本體的一第一端的至少一第一定位結構,該本體的該第一端相鄰於該殼體的入口,以及各該第一定位結構卡合於該殼體的該側壁或該中間壁。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夾層結構及該第二夾層結構個別包括以對角線位置設置且分別卡合於該殼體的該側壁與該中間壁的複數個該第一定位結構。
TW109114423A 2020-04-24 2020-04-29 連接器 TWI7448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2907.3A CN111509433A (zh) 2020-04-24 2020-04-24 连接器
CN202010332907.3 2020-04-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2462A TW202042462A (zh) 2020-11-16
TWI744882B true TWI744882B (zh) 2021-11-01

Family

ID=71877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4423A TWI744882B (zh) 2020-04-24 2020-04-29 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37751B2 (zh)
CN (1) CN111509433A (zh)
TW (1) TWI74488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45384U (zh) * 2016-11-29 2017-07-11 歐品電子(昆山)有限公司 具有抗電磁干擾能力的可插拔連接器
CN108028494A (zh) * 2015-09-10 2018-05-11 申泰公司 具有高热消散模块的机架安装式设备和具有增加的冷却的收发器插座
TWI691829B (zh) * 2017-09-21 2020-04-21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連接器系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5199A (zh) * 2004-05-14 2007-06-20 莫莱克斯公司 用于小形状因数连接器的光导管组件
CN101699665B (zh) * 2004-05-14 2013-11-20 莫莱克斯公司 双叠层连接器
TWI327392B (en) * 2007-11-16 2010-07-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Connecting assembly
US7641515B1 (en) * 2008-08-21 2010-01-05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enter plate for a connector assembly
US7704097B1 (en) * 2009-02-17 2010-04-2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n electromagnetic seal element
WO2011056584A2 (en) * 2009-10-26 2011-05-12 Molex Incorporated Shielded connector
US8189982B2 (en) * 2009-12-16 2012-05-29 All Best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Housing structure for pluggable transceiver module
US8277252B2 (en) * 2010-10-01 2012-10-0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8545267B2 (en) * 2010-10-01 2013-10-0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8545268B2 (en) * 2010-10-01 2013-10-0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8870595B2 (en) * 2012-07-24 2014-10-2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n RF absorber
TW201444192A (zh) 2013-05-15 2014-11-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電連接器組件
CN104977664B (zh) 2014-04-04 2017-05-03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设备
US10551580B2 (en) 2014-12-23 2020-02-04 Molex, Llc Connector system with air flow
TWM542267U (zh) 2015-08-18 2017-05-21 Molex Llc 連接器系統
TWI602355B (zh) 2016-03-21 2017-10-11 All Best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structure
US10575442B2 (en) 2018-07-06 2020-02-25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Heat sink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1416239A (zh) * 2019-01-08 2020-07-14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导框、电器设备和隔离组件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8494A (zh) * 2015-09-10 2018-05-11 申泰公司 具有高热消散模块的机架安装式设备和具有增加的冷却的收发器插座
TWM545384U (zh) * 2016-11-29 2017-07-11 歐品電子(昆山)有限公司 具有抗電磁干擾能力的可插拔連接器
TWI691829B (zh) * 2017-09-21 2020-04-21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連接器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37751B2 (en) 2022-09-06
TW202042462A (zh) 2020-11-16
CN111509433A (zh) 2020-08-07
US20210050687A1 (en) 2021-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15671B2 (en) Backplan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hielding effect
US10649161B2 (en) Hermetic optical fiber alignment assembly
JP4127508B2 (ja) 直交方向に嵌合する回路基板用の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US6485192B1 (en) Optical device having an integral array interface
US10950983B2 (en) Connector
US8827568B1 (en) Fiber optic connector adapter module assemblies and methods
US20240159973A1 (en) Alignment Adapter and Alignment Design for a Connector Therefor
US8747159B2 (en) Connector module
US8197282B1 (en)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SFP) connector structure and assembly thereof
US11294133B2 (en) Fiber optic networks using multiports and cable assemblies with cable-to-connector orientation
US7425137B1 (en) Connector for stacking circuit boards
US11169340B2 (en) Interconnection system
US20220159878A1 (en) Input/output connector with heat sink
US20160062066A1 (en) Optical connector assembly
TWI742794B (zh) 電連接器
TW201729471A (zh) 連接器殼體散熱結構
US2006013494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rotective cover for post header
TWI744882B (zh) 連接器
US10677999B2 (en) Duplex-modulo optical blindmate connector having a carrier plate and connector housing
EP1248128B1 (en) Optical connector, optical element holding structure, and structure of a mount section of an optical connector
CN212033281U (zh) 连接器
US11067756B2 (en) Small form factor stackable fiber optic adapter assemblies
US20040067027A1 (en) Optical device having an integral array interface
KR100976654B1 (ko) 광 인쇄회로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11054582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of optical connector receptacle and optical connector receptacle module ther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