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9897B - 確定終端裝置狀態的方法和裝置 - Google Patents

確定終端裝置狀態的方法和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9897B
TWI739897B TW106129612A TW106129612A TWI739897B TW I739897 B TWI739897 B TW I739897B TW 106129612 A TW106129612 A TW 106129612A TW 106129612 A TW106129612 A TW 106129612A TW I739897 B TWI739897 B TW I73989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state
data
sent
access networ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9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3439A (zh
Inventor
楊寧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3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34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98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989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2Reselecting a serving backbone network switching or routing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49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im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6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5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5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 H04W52/0254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detecting a user operation or a tactile contact or a motion of th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確定終端裝置狀態的方法和裝置。該方法包括:終端裝置確定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本申請實施例能夠使終端裝置避免不必要的狀態轉換,節省傳訊開銷,減少終端裝置的功耗,從而提高系統效率。

Description

確定終端裝置狀態的方法和裝置
本申請涉及通訊領域,並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確定終端裝置狀態的方法和裝置。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終端裝置有兩種基本運行模式,一種是閒置模式,也就是通常說的待機狀態;另一種是連接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該終端裝置和演進的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簡稱為“UTRAN”)之間有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簡稱為“RRC”)連接。
在運行模式為閒置模式時,終端裝置需要接收或者發送資料,則轉移到建立高層傳訊連接的連接模式,進行資料的傳輸。因此,終端裝置在進行資料傳輸時所處的狀態影響終端裝置的功耗以及系統的性能,不必要的狀態轉換會導致終端裝置的傳訊開銷以及終端裝置的功耗較大。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確定終端裝置狀態的方法和裝置,能夠節省傳訊開銷,減少終端裝置的功耗,從而提高系統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確定終端裝置狀態的方法,包括: 終端裝置確定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 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
具體地,在終端裝置需要向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發送資料時,該終端裝置可以先確定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然後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來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
因此,本申請實施例通過終端裝置根據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自身需要處於的狀態,以便於該終端裝置在所需要的狀態下進行資料傳輸,能夠避免不必要的切換流程,節省傳訊開銷,減少終端裝置的功耗,從而提高系統效率。
可選地,在第一狀態下,該終端裝置和第一存取網路裝置保持連接,該終端裝置和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保存該終端裝置的上下文資訊,該終端裝置在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所屬的存取網路裝置集合中的所有存取網路裝置的覆蓋範圍內的移動時,執行胞元重選程序,不進行存取網路裝置的交遞;在第二狀態下,由該終端裝置所屬的存取網路裝置控制該終端裝置進行存取網路裝置的交遞。
應理解,在該第一狀態下,由於該終端裝置不進行存取網路裝置的交遞,所以該存取網路裝置集合中的所有存取網路裝置以及核心網路裝置不能夠感知該終端裝置的移動,即該終端裝置的行動性網路側是不可知的;在該第二狀態下,當終端裝置從一個胞元移動到另一個胞元時,由該終端裝置所屬的存取網路裝置控制終端裝置進行存取網路裝置的交遞,存取網路裝置能夠感知該終端裝置在不同存取網路裝置的覆蓋範圍之間的移動。
還應理解,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可以為上述“非啟動狀態”和“啟動狀態”,還可以為閒置態、資料連接狀態以及未來通訊系統中可能出現的其他狀態,但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之前,該方法還包括:該終端裝置確定第一狀態下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包括: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以及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
具體地,該終端裝置可以確定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以及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然後綜合考慮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和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
因此,對於處於第一狀態下的終端裝置,若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足以傳輸待發送資料,該終端裝置便可以繼續維持第一狀態;對於處於第二狀態的終端裝置,若第一狀態下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不足以傳輸待發送資料,那麼該終端裝置可用維持第二狀態,這樣能夠避免不必要的狀態切換,節省切換傳訊開銷。
結合第一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以及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包括: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若該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小於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則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
具體地,該終端裝置可以根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出該終端裝置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在將該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與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進行比較。若該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小於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則說明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一次不能承載這些待發送資料,那麼該終端裝置可以確定自身需要處於第二狀態,這樣才能夠一次發送完上述待發送資料。
結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以及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包括: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該終端裝置根據該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確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的發送時間和/或發送次數;若該發送時間大於第一臨界值和/或該發送次數大於第二臨界值,則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
這樣,通過終端裝置計算出傳輸待發送資料的發送時間和/或發送次數,再根據該發送時間和/或發送次數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能夠避免在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過大或者可用的傳輸資源過少的情況下在第一狀態下發送時間過長或發送次數過多,從而減少終端裝置的功耗,同時提高使用者體驗。
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若該發送時間小於或者等於該第一臨界值和/或該發送次數小於或者等於該第二臨界值,則該終端裝置確定需要處於該第一狀態。
結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種實現方式中,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包括: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以及最大可用發射功率、當前傳輸路徑損耗、可用的最高調製編碼等級中的至少一個,確定該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
結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種實現方式中,在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第一狀態下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之前,該方法還包括:該終端裝置向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發送資源請求資訊,該資源請求資訊用於請求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為該終端裝置分配上鏈傳輸資源;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第一狀態下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包括:該終端裝置根據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的分配確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
具體地,在第一存取網路裝置在第一狀態下沒有給該終端裝置預留上鏈傳輸資源的情況下,該終端裝置可以先向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發送資源請求資訊,請求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為該終端裝置分配上鏈傳輸資源,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根據該資源請求資訊為該終端裝置分配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該終端裝置便可以採用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傳輸資料。
結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種實現方式中,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包括:若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大於第三臨界值,則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
具體地,該終端裝置可以將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與預設的第三臨界值進行比較,在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大於該第三臨界值的情況下,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第二狀態,從而保證完成上述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的資料傳輸。
結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種實現方式中,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包括:若第一時間段內每個時刻的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持續大於該第三臨界值,則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
這樣,通過終端裝置在第一時間段內對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進行統計,再針對該第一時間段的待發送資料量持續進行判斷,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能夠避免因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不穩定造成的來回進行狀態切換的情況,節省傳訊的開銷。
結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種實現方式中,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包括:若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小於第四臨界值,則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一狀態。
具體地,該終端裝置可以在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小於第四臨界值時,確定將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第一狀態。這樣,能夠保證終端裝置在不發送大量資料的時候處於第一狀態,節省相關傳訊的開銷。
可選地,該第四臨界值可以與上述第三臨界值相等。
結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種實現方式中,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一狀態,包括:若第二時間段內每個時刻的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持續小於該第四臨界值,則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一狀態。
這樣,通過終端裝置在第二時間段內對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進行統計,再針對該第二時間段的待發送資料量持續進行判斷,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能夠避免因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不穩定造成的來回進行狀態切換的情況,節省傳訊的開銷。
結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種實現方式中,在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之後,該方法還包括:若該終端裝置當前所處的狀態與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不同,則該終端裝置確定進行狀態切換。
具體地,該終端裝置當前可以處於第一狀態或第二狀態,若該終端裝置根據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與該終端裝置當前處於的狀態不相同,那麼該終端裝置可以確定進行狀態的切換,即從當前狀態切換至第一狀態或第二狀態。
結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種實現方式中,在該終端裝置確定進行狀態切換之後,該方法還包括:該終端裝置向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發送切換請求資訊,該切換請求資訊用於請求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進行該終端裝置的該狀態切換的配置;該終端裝置接收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根據該切換請求資訊發送的配置完成資訊,該配置完成資訊用於表示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完成該狀態切換的配置;該終端裝置根據該配置完成資訊,進行該狀態切換。
具體地,該終端裝置在確定進行狀態切換之後,可以向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發送切換請求資訊,請求第一存取網路裝置進行狀態切換的相關配置,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在對該終端裝置的狀態切換進行配置完畢之後,向該終端裝置發送配置完成資訊,該終端裝置接收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發送的配置完成資訊,然後進行狀態切換,即從第一狀態切換至第二狀態,或者從第二狀態切換至第一狀態。
可選地,該切換請求資訊攜帶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大於上述第一臨界值或小於上述第四臨界值的事件;或該切換請求資訊攜帶該發送時間大於上述第二臨界值的事件;或該切換請求資訊攜帶該發送次數大於上述第三臨界值的事件。
結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種實現方式中,該待發送資料為:該終端裝置快取在下列至少一個層中的資料:實體層、封包資料匯聚協定PDCP層、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層、媒體存取控制MAC層以及應用層。
應理解,上述終端裝置和第一存取網路裝置之間交互的資訊均可以為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簡稱為“RRC”)資訊、MAC資訊或者實體層資訊,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也不作限定。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確定終端裝置狀態的裝置,用於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具體地,該裝置包括用於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的單元。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確定終端裝置狀態的裝置,該裝置包括:接收器、發送器、記憶體、處理器和匯流排系統。其中,該接收器、該發送器、該記憶體和該處理器通過該匯流排系統相連,該記憶體用於儲存指令,該處理器用於執行該記憶體儲存的指令,以控制接收器接收訊號,並控制發送器發送訊號,並且當該處理器執行該記憶體儲存的指令時,該執行使得該處理器執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確定終端裝置狀態的系統,該系統包括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的裝置以及存取網路裝置;或者
該系統包括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的裝置以及存取網路裝置。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媒體,用於儲存電腦程式,該電腦程式包括用於執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申請保護的範圍。
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可以應用於各種通訊系統,例如:全球行動通訊(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簡稱為“GSM”)系統、分碼多重存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簡稱為“CDMA”)系統、寬頻分碼多重存取(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簡稱為“WCDMA”)系統、通用封包無線電服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簡稱為“GPRS”)、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簡稱為“LTE”)系統、LTE分頻雙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簡稱為“FDD”)系統、LTE分時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簡稱為“TDD”)、通用行動通訊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簡稱為“UMTS”)或全球互聯微波存取(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簡稱為“WiMAX”)通訊系統,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通訊系統等。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終端裝置可以稱之為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簡稱為“UE”)、終端裝置、行動台(Mobile Station,簡稱為“MS”)、行動終端(Mobile Terminal)或未來5G網路中的終端裝置等,該終端裝置可以經無線電存取網路(Radio Access Network,簡稱為“RAN”)與一個或多個核心網路進行通訊,例如,終端可以是行動電話(或稱為“蜂巢式”電話)或具有行動終端的電腦等,例如,終端還可以是可攜式、袖珍式、掌上型、電腦內建的或者車載的行動裝置,它們與無線電存取網路交換語音和/或資料。
本申請實施例中的存取網路裝置可用於與行動裝置通訊,存取網路裝置可以是全球行動通訊(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簡稱為“GSM”)或分碼多重存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簡稱為“CDMA”)中的基地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簡稱為“BTS”),也可以是寬頻分碼多重存取(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簡稱為“WCDMA”)中的基地台(NodeB,簡稱為“NB”),還可以是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簡稱為“LTE”)中的演進型基地台(Evolutional Node B,簡稱為“eNB”或“eNodeB”),或者中繼站或存取點,或者車載裝置、可穿戴裝置以及未來5G網路中的存取網路裝置。
核心網路裝置可以是行動性管理實體(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簡稱為“MME”),還可以是服務閘道(Serving Gateway,簡稱為“S-GW”)或封包資料閘道(PDN Gateway,簡稱為“P-GW”),本申請並不限定。
為了方便理解本申請實施例,首先在此介紹本申請實施例之前引入以下的幾個要素。
閒置模式只有一個閒置(Idle)狀態。在Idle狀態下,UE的所有連接在存取層都是關閉的。UTRAN中沒有為處於閒置模式下的UE建立上下文,如果要定址一個特定的UE,只能在一個胞元內向所有UE或向監聽同一傳呼時段的多個UE發送傳呼資訊。
連接模式共有四種狀態:CELL-PCH(胞元傳呼通道狀態)、URA-PCH(UTRAN註冊區域傳呼通道狀態)、CELL-FACH(胞元前向存取通道狀態)和CELL-DCH(胞元專用通道狀態)。其中,CELL-DCH為高層傳訊連接的連接模式,也可以稱為“啟動狀態”。
第1圖是本申請一個應用場景的示意圖。在第1圖中,當終端裝置駐留在存取網路裝置(Access Network,簡稱為“AN”)2的胞元2中,當終端裝置發起服務連接請求時,AN2與核心網路裝置(Core Network,簡稱為“CN”)建立連接。AN2同時將配置的上下文資訊傳遞給CN,CN根據保存的終端裝置的存取歷史資訊確定存取網路裝置集合,若獲知AN3屬於存取網路裝置集合,則CN與AN3建立網路連接,並向AN3發送終端裝置的上下文資訊,AN3根據該上下文資訊與網路進行通訊。這樣,終端裝置能夠在AN3覆蓋的胞元與AN2覆蓋的胞元之間進行無縫移動。也就是說,終端裝置在存取網路集合內的存取網路裝置覆蓋的範圍內移動時,不需要進行存取網路裝置的交遞,即不會通知網路。
應理解,本申請實施例中,可以將終端裝置能夠在該至少一個存取網路裝置集合中的所有存取網路裝置覆蓋的範圍內進行無存取網路裝置切換的狀態稱為“非啟動狀態”。也就是說,終端裝置的RRC連接和承載在該存取網路裝置集合中的所有存取網路裝置覆蓋的範圍內都是保留,終端裝置在存取層的行為不會通知核心網路裝置。
還應理解,本申請實施例對該非啟動狀態的名稱不進行限定。例如,當存取網路裝置集合只有一個存取網路裝置時,也可以稱之為“閒置狀態”。
對於處於非啟動狀態下的終端裝置而言,當該終端裝置需要進行資料傳輸時,可以切換到啟動狀態,在啟動狀態下發送資料,也可以在該非啟動狀態下採用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進行資料傳輸。終端裝置在進行資料傳輸時所處的狀態影響終端裝置的功耗以及系統的性能,不必要的狀態轉換會導致終端裝置的傳訊開銷以及終端裝置的功耗較大。
第2圖示出本申請實施例的確定終端裝置狀態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圖。第2圖示出了確定終端裝置狀態的方法的步驟或操作,但這些步驟或操作僅是示例,本申請實施例還可以執行其他操作或者第2圖的各個操作的變形,該方法200包括: S210,終端裝置確定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 S220,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
可選地,在第一狀態下,該終端裝置和第一存取網路裝置保持連接,該終端裝置和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保存該終端裝置的上下文資訊,該終端裝置在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所屬的存取網路裝置集合中的所有存取網路裝置的覆蓋範圍內的移動時,執行胞元重選程序,不進行存取網路裝置的交遞;在第二狀態下,由該終端裝置所屬的存取網路裝置控制該終端裝置進行存取網路裝置的交遞。
應理解,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可以為上述“非啟動狀態”和“啟動狀態”,還可以為閒置狀態、資料連接狀態以及未來通訊系統中可能出現的其他狀態,但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具體地,在終端裝置需要向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發送資料時,該終端裝置可以先確定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然後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來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
因此,本申請實施例通過終端裝置根據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自身需要處於的狀態,以便於該終端裝置在所需要的狀態下進行資料傳輸,能夠避免不必要的切換流程,節省傳訊開銷,減少終端裝置的功耗,從而提高系統效率。
作為一個可選的實施例,該待發送資料為:該終端裝置快取下列至少一個層中的資料:實體層、封包資料匯聚協定PDCP層、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層、媒體存取控制MAC層以及應用層。
具體而言,該待發送資料可以是該終端裝置快取的部分資料或所有資料。應理解,該終端裝置快取的資料可以分佈在各個層中,層一提供基地台和MS之間的傳輸和接收無線鏈路,可以為實體層;層二提供傳訊資訊的正確傳輸和接收,包括部分重複檢測,可以為封包資料匯聚協定(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簡稱為“PDCP”)層、無線電鏈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簡稱為“RLC”)層、媒體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簡稱為“MAC”)層等等。層三提供傳遞控制資訊,可以為應用層等。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此外,該終端裝置可以採用多種方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可選地,該終端裝置可以僅根據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來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或者,該終端裝置可以根據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和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來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作為一個可選的實施例,在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之前,該方法還包括: 該終端裝置確定第一狀態下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 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包括: 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以及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
具體地,該終端裝置可以確定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以及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然後綜合考慮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和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應理解,該第一狀態可以為該終端裝置當前所處於的狀態。
因此,對於處於第一狀態下的終端裝置,若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足以傳輸待發送資料,該終端裝置便可以繼續維持第一狀態;對於處於第二狀態的終端裝置,若第一狀態下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不足以傳輸待發送資料,那麼該終端裝置可用維持第二狀態,這樣能夠避免不必要的狀態切換,節省切換傳訊開銷。
應理解,該終端裝置也可以採用多種方式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以及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
作為一個可選的實施例,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以及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包括: 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 若該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小於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則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
具體地,該終端裝置可以根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出該終端裝置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在將該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與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進行比較。若該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小於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則說明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一次不能承載這些待發送資料,那麼該終端裝置可以確定自身需要處於第二狀態,這樣才能夠一次發送完上述待發送資料。
作為一個可選的實施例,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以及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包括: 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 該終端裝置根據該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確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的發送時間和/或發送次數; 若該發送時間大於第一臨界值和/或該發送次數大於第二臨界值,則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
具體地,該終端裝置可以根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出該終端裝置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在根據該終端裝置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以及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計算出發送完這些待發送資料的發送時間和/或發送次數,將該發送時間和/或發送次數與預設的臨界值進行比較,若該發送時間大於第一臨界值和/或該發送次數大於第二臨界值,則該終端裝置可以確定自身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
這樣,通過終端裝置計算出傳輸待發送資料的發送時間和/或發送次數,再根據該發送時間和/或發送次數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能夠避免在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過大或者可用的傳輸資源過少的情況下在第一狀態下發送時間過長或發送次數過多,從而減少終端裝置的功耗,同時提高使用者體驗。
應理解,該終端裝置可以只計算發送時間,在該發送時間大於第一臨界值的情況下,就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第二狀態;該終端裝置可以只計算發送次數,在該發送次數大於第二臨界值的情況下,就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第二狀態;該終端裝置也可以既計算出發送時間,又計算出發送次數,在該發送時間大於第一臨界值且該發送次數大於第二臨界值的情況下,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第二狀態。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還應理解,該第一臨界值以及該第二臨界值可以是第一存取網路裝置提前配置給該終端裝置的,也可以是協議中約定的,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作為一個可選的實施例,該方法還包括: 若該發送時間小於或者等於該第一臨界值和/或該發送次數小於或者等於該第二臨界值,則該終端裝置確定需要處於該第一狀態。
應理解,若在第一狀態下,採用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發送時,待發送資料的發送時間和/或發送次數小於預設的臨界值,則該終端裝置可以確定仍處於該第一狀態,即該終端裝置確定不進行狀態切換,該終端裝置會在當前狀態(即第一狀態)下採用上述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進行資料傳輸。
作為一個可選的實施例,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包括: 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以及最大可用發射功率、當前傳輸路徑損耗、可用的最高調製編碼等級中的至少一個,確定該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
作為一個可選的實施例,在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第一狀態下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之前,該方法還包括: 該終端裝置向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發送資源請求資訊,該資源請求資訊用於請求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為該終端裝置分配上鏈傳輸資源; 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第一狀態下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包括: 該終端裝置根據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的分配確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
具體地,在第一存取網路裝置沒有給該終端裝置預留上鏈傳輸資源的情況下,該終端裝置可以先向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發送資源請求資訊,請求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為該終端裝置分配上鏈傳輸資源,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根據該資源請求資訊為該終端裝置分配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該終端裝置便可以採用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傳輸資料。
作為一個可選的實施例,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包括: 若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大於第三臨界值,則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
具體地,該終端裝置可以將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與預設的第三臨界值進行比較,在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大於該第三臨界值的情況下,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第二狀態,從而保證完成上述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的資料傳輸。
作為一個可選的實施例,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包括: 若第一時間段內每個時刻的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持續大於該第三臨界值,則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
具體地,該終端裝置可以在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超出該第三臨界值時,開啟計時器,統計第一時間段內每個時刻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若該第一時間段內每個時刻的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持續大於該第三臨界值,則該終端裝置確定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過大,在第一狀態下發送可能會導致發送效率太差,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第二狀態,在第二狀態下再進行資料的發送。
這樣,通過終端裝置在第一時間段內對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進行統計,再針對該第一時間段的待發送資料量持續進行判斷,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能夠避免因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不穩定造成的來回進行狀態切換的情況,節省傳訊的開銷。
應理解,該第三臨界值以及該第一時間段可以是第一存取網路裝置提前配置給該終端裝置的,也可以是協議中約定的,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作為一個可選的實施例,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包括: 若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小於第四臨界值,則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一狀態。
具體地,該終端裝置可以在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小於第四臨界值時,確定將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第一狀態。這樣,能夠保證終端裝置在不發送大量資料的時候處於第一狀態,節省相關傳訊的開銷。
可選地,該第四臨界值可以與上述第三臨界值相等。
作為一個可選的實施例,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一狀態,包括: 若第二時間段內每個時刻的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持續小於該第四臨界值,則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一狀態。
具體地,該終端裝置可以在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超出該第四臨界值時,開啟計時器,統計第二時間段內每個時刻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若該第二時間段內每個時刻的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持續小於該第四臨界值,則該終端裝置確定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過小,無需使終端裝置一直保持第二狀態,則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第一狀態。
這樣,通過終端裝置在第二時間段內對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進行統計,再針對該第二時間段的待發送資料量持續進行判斷,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能夠避免因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不穩定造成的來回進行狀態切換的情況,節省傳訊的開銷。
應理解,該第四臨界值以及該第二時間段可以是第一存取網路裝置提前配置給該終端裝置的,也可以是協議中約定的,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作為一個可選的實施例,在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之後,該方法還包括: 若該終端裝置當前所處的狀態與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不同,則該終端裝置確定進行狀態切換。
具體地,該終端裝置當前可以處於第一狀態或第二狀態,若該終端裝置根據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與該終端裝置當前處於的狀態不相同,那麼該終端裝置可以確定進行狀態的切換,即從當前狀態切換至第一狀態或第二狀態。
作為一個可選的實施例,在該終端裝置確定進行狀態切換之後,該方法還包括: 該終端裝置向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發送切換請求資訊,該切換請求資訊用於請求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進行該終端裝置的該狀態切換的配置; 該終端裝置接收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根據該切換請求資訊發送的配置完成資訊,該配置完成資訊用於表示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完成該狀態切換的配置; 該終端裝置根據該配置完成資訊,進行該狀態切換。
具體地,該終端裝置在確定進行狀態切換之後,可以向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發送切換請求資訊,請求第一存取網路裝置進行狀態切換的相關配置,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在對該終端裝置的狀態切換進行配置完畢之後,向該終端裝置發送配置完成資訊,該終端裝置接收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發送的配置完成資訊,然後進行狀態切換,即從第一狀態切換至第二狀態,或者從第二狀態切換至第一狀態。
應理解,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進行對該終端裝置的狀態切換的配置可以分為兩種情況。若該終端裝置請求從第一狀態切換至第二狀態,那麼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確定該終端裝置的上下文資訊,並確定與該終端裝置之間建立的高層傳訊連接,進行相關測量資訊的配置;若該終端裝置請求從該第二狀態切換至該第一狀態,那麼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需要在第二狀態下為該終端裝置配置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並告知該終端裝置,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保留該終端裝置的高層傳訊連接、承載以及相關上下文資訊,用於該終端裝置在該第一狀態下採用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來傳輸資料。
作為一個可選的實施例,該切換請求資訊攜帶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大於上述第一臨界值或小於上述第四臨界值的事件;或該切換請求資訊攜帶該發送時間大於上述第二臨界值的事件;或該切換請求資訊攜帶該發送次數大於上述第三臨界值的事件。
還應理解,上述終端裝置和第一存取網路裝置之間交互的資訊均可以為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簡稱為“RRC”)資訊、MAC資訊或者實體層資訊,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也不作限定。
第3圖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確定終端裝置狀態的裝置300的示意性框圖。如第3圖所示,該裝置300包括: 確定單元310,用於確定終端裝置的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 該確定單元310還用於: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
可選地,在第一狀態下,該終端裝置和第一存取網路裝置保持連接,該終端裝置和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保存該終端裝置的上下文資訊,該終端裝置在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所屬的存取網路裝置集合中的所有存取網路裝置的覆蓋範圍內的移動時,執行胞元重選程序,不進行存取網路裝置的交遞;在第二狀態下,由該終端裝置所屬的存取網路裝置控制該終端裝置進行存取網路裝置的交遞。
因此,本申請實施例通過根據終端裝置的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以便於該終端裝置在所需要的狀態下進行資料傳輸,能夠避免不必要的切換流程,節省傳訊開銷,減少終端裝置的功耗,從而提高系統效率。
可選地,該確定單元310還用於: 在該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之前,確定該第一狀態下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 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以及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
可選地,該確定單元310還用於: 根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 若該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小於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則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
可選地,該確定單元310還用於: 根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 根據該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確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的發送時間和/或發送次數; 若該發送時間大於第一臨界值和/或該發送次數大於第二臨界值,則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
可選地,該確定單元310還用於: 根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以及最大可用發射功率、當前傳輸路徑損耗、可用的最高調製編碼等級中的至少一個,確定該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
可選地,該終端裝置還包括: 第一發送單元,用於在確定該第一狀態下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之前,向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發送資源請求資訊,該資源請求資訊用於請求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為該終端裝置分配上鏈傳輸資源; 該確定單元310還用於: 根據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的分配確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
可選地,該確定單元310還用於: 若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大於第三臨界值,則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
可選地,該確定單元310還用於: 若第一時間段內每個時刻的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持續大於該第三臨界值,則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
可選地,該確定單元310還用於: 若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小於第四臨界值,則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一狀態。
可選地,該確定單元310還用於: 若第二時間段內每個時刻的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持續小於該第四臨界值,則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一狀態。
可選地,該確定單元310還用於: 在該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之後,若該終端裝置當前所處的狀態與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不同,則確定進行狀態切換。
可選地,該終端裝置還包括: 第二發送單元,用於在該終端裝置確定進行狀態切換之後,向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發送切換請求資訊,該切換請求資訊用於請求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進行該終端裝置的該狀態切換的配置; 接收單元,用於接收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根據該切換請求資訊發送的配置完成資訊,該配置完成資訊用於表示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完成該狀態切換的配置; 切換單元,用於根據該配置完成資訊,進行該狀態切換。
可選地,該待發送資料為:該終端裝置快取在下列至少一個層中的資料:實體層、封包資料匯聚協定PDCP層、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層、媒體存取控制MAC層以及應用層。
應理解,這裡的裝置300以功能模組的形式體現。這裡的術語“單元”可以指專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電子電路、用於執行一個或多個軟體或韌體程式的處理器(例如共用處理器、專有處理器或組處理器等)和記憶體、合併邏輯電路和/或其它支援所描述的功能的合適元件。在一個可選例子中,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裝置300可以具體為上述實施例中的終端裝置,裝置300可以用於執行上述方法實施例中與終端裝置對應的各個流程和/或步驟,為避免重複,在此不再贅述。
第4圖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確定終端裝置狀態的系統400的示意性框圖。如第4圖所示,該通訊系統400包括:裝置300和第一存取網路裝置。
其中,裝置300用於執行上述方法實施例中與終端裝置對應的各個流程和/或步驟,為避免重複,在此不再贅述。在一個可選例子中,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裝置300可以具體為上述實施例中的終端裝置。
第5圖示出了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確定終端裝置狀態的裝置500,該裝置500包括接收器510、處理器520、發送器530、記憶體540和匯流排系統550。其中,接收器510、處理器520、發送器530和記憶體540通過匯流排系統550相連,該記憶體540用於儲存指令,該處理器520用於執行該記憶體540儲存的指令,以控制該接收器510接收訊號,並控制該發送器530發送指令。
其中,該處理器520用於確定該終端裝置的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 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
可選地,在第一狀態下,該終端裝置和第一存取網路裝置保持連接,該終端裝置和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保存該終端裝置的上下文資訊,該終端裝置在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所屬的存取網路裝置集合中的所有存取網路裝置的覆蓋範圍內的移動時,執行胞元重選程序,不進行存取網路裝置的交遞;在第二狀態下,由該終端裝置所屬的存取網路裝置控制該終端裝置進行存取網路裝置的交遞。
因此,本申請實施例通過根據終端裝置的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以便於該終端裝置在所需要的狀態下進行資料傳輸,能夠避免不必要的切換流程,節省傳訊開銷,減少終端裝置的功耗,從而提高系統效率。
可選地,該處理器520還用於: 在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之前,確定該第一狀態下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 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以及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
可選地,該處理器520還用於: 根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 若該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小於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則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
可選地,該處理器520還用於: 根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 根據該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確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的發送時間和/或發送次數; 若該發送時間大於第一臨界值和/或該發送次數大於第二臨界值,則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
可選地,該處理器520還用於: 根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以及最大可用發射功率、當前傳輸路徑損耗、可用的最高調製編碼等級中的至少一個,確定該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
可選地,該發送器530還用於: 在該確定該第一狀態下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之前,向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發送資源請求資訊,該資源請求資訊用於請求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為該終端裝置分配上鏈傳輸資源; 該處理器520還用於: 根據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的分配確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
可選地,該處理器520還用於: 若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大於第三臨界值,則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
可選地,該處理器520還用於: 若第一時間段內每個時刻的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持續大於該第三臨界值,則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
可選地,該處理器520還用於: 若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小於第四臨界值,則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一狀態。
可選地,該處理器520還用於: 若第二時間段內每個時刻的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持續小於該第四臨界值,則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一狀態。
可選地,該處理器520還用於: 在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之後,若該終端裝置當前所處的狀態與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不同,則確定進行狀態切換。
可選地,該發送器530還用於: 在該終端裝置確定進行狀態切換之後,向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發送切換請求資訊,該切換請求資訊用於請求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進行該終端裝置的該狀態切換的配置; 該接收器510用於: 接收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根據該切換請求資訊發送的配置完成資訊,該配置完成資訊用於表示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完成該狀態切換的配置;
該處理器520用於:根據該配置完成資訊,進行該狀態切換。 可選地,該待發送資料為: 該終端裝置快取在下列至少一個層中的資料:實體層、封包資料匯聚協定PDCP層、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層、媒體存取控制MAC層以及應用層。
應理解,裝置500可以具體為上述實施例中的終端裝置,並且可以用於執行上述方法實施例中與終端裝置對應的各個步驟和/或流程。可選地,該記憶體540可以包括唯讀記憶體和隨機存取記憶體,並向處理器提供指令和資料。記憶體的一部分還可以包括非揮發性隨機存取記憶體。例如,記憶體還可以存放裝置類型的資訊。該處理器520可以用於執行記憶體中儲存的指令,並且該處理器執行該指令時,該處理器可以執行上述方法實施例中與終端裝置對應的各個步驟。
應理解,在本申請實施例中,處理器520可以是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處理器520還可以是其他通用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SP)、專用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程式閘陣列(FPGA)或者其他可程式邏輯裝置、離散閘或者電晶體邏輯裝置、離散硬體元件等。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或者該處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規的處理器等。
應理解,本文中術語“和/或”,僅僅是一種描述關聯物件的關聯關係,表示可以存在三種關係,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同時存在A和B,單獨存在B這三種情況。另外,本文中字元“/”,一般表示前後關聯物件是一種“或”的關係。
應理解,在本申請的各種實施例中,上述各程序的序號的大小並不意味著執行順序的先後,各程序的執行順序應以其功能和內在邏輯確定,而不應對本申請實施例的實施程序構成任何限定。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意識到,結合本文中所揭露的實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單元及演算法步驟,能夠以電子硬體、或者電腦軟體和電子硬體的結合來實現。這些功能究竟以硬體還是軟體方式來執行,取決於技術方案的特定應用和設計約束條件。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對每個特定的應用來使用不同方法來實現所描述的功能,但是這種實現不應認為超出本申請的範圍。
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瞭解到,為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系統、裝置和單元的具體工作程序,可以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程序,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統、裝置和方法,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該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多個單元或元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整合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徵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訊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介面,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訊連接,可以是電性、機械或其它的形式。
該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實體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實體單元,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佈到多個網路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請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整合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實體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整合在一個單元中。
該功能如果以軟體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並作為獨立的產品銷售或使用時,可以儲存在一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中。基於這樣的理解,本申請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先前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或者該技術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軟體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電腦軟體產品儲存在一個儲存媒體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電腦裝置(可以是個人電腦、伺服器,或者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等)執行本申請各個實施例該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儲存媒體包括:隨身碟、行動硬碟、唯讀記憶體(ROM,Read-Only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碟等各種可以儲存程式碼的媒體。
以上所述,僅為本申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申請的保護範圍並不侷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申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申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申請的保護範圍應以所述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範圍為準。
200‧‧‧方法300、500‧‧‧裝置310‧‧‧確定單元400‧‧‧通訊系統510‧‧‧接收器520‧‧‧處理器530‧‧‧發送器540‧‧‧記憶體550‧‧‧匯流排系統AN‧‧‧存取網路裝置CN‧‧‧核心網路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先前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第1圖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應用場景圖。 第2圖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確定終端裝置狀態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 第3圖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確定終端裝置狀態的裝置的示意性框圖。 第4圖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確定終端裝置狀態的系統的示意性框圖。 第5圖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確定終端裝置狀態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200‧‧‧方法

Claims (22)

  1. 一種確定終端裝置狀態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一終端裝置確定一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其中,在一第一狀態下,該終端裝置和一第一存取網路裝置保存該終端裝置的上下文資訊,該終端裝置在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所屬的存取網路裝置集合中的所有存取網路裝置的覆蓋範圍內的移動時,執行胞元重選程序,不進行存取網路裝置的交遞;在一第二狀態下,由該終端裝置所屬的存取網路裝置控制該終端裝置進行存取網路裝置的交遞;其中,在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之後,該方法還包括:若該終端裝置當前所處的狀態與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不同,則該終端裝置確定進行狀態切換;其中,在該終端裝置確定進行狀態切換之後,該方法還包括:該終端裝置向一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發送一切換請求資訊,該切換請求資訊用於請求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進行該終端裝置的該狀態切換的配置;該終端裝置接收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根據該切換請求資訊發送的一配置完成資訊,該配置完成資訊用於表示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完成該狀態切換的配置;該終端裝置根據該配置完成資訊,進行該狀態切換。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之前,該方法還包括: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第一狀態下一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包括: 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以及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以及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包括: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若該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小於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則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以及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包括: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一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該終端裝置根據該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確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的一發送時間和/或一發送次數;若該發送時間大於一第一臨界值和/或該發送次數大於一第二臨界值,則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或第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一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包括: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以及最大可用發射功率、當前傳輸路徑損耗、可用的最高調製編碼等級中的至少一個,確定該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第一狀態下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之前,該方法還包括: 該終端裝置向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發送一資源請求資訊,該資源請求資訊用於請求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為該終端裝置分配上鏈傳輸資源;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第一狀態下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包括:該終端裝置根據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的分配確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包括:若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大於一第三臨界值,則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包括:若第一時間段內每一時刻的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持續大於該第三臨界值,則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終端裝置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包括:若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小於一第四臨界值,則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一狀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一狀態,包括:若第二時間段內每個時刻的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持續小於該第四臨界值,則該終端裝置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一狀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待發送資料為:該終端裝置快取在下列至少一層中的資料:一實體層、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PDCP層、一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層、一媒體存取控制MAC層以及一應用層。
  12. 一種終端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確定單元,用於確定該終端裝置的一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該確定單元還用於: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其中,在一第一狀態下,該終端裝置和一第一存取網路裝置保存該終端裝置的上下文資訊,該終端裝置在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所屬的存取網路裝置集合中的所有存取網路裝置的覆蓋範圍內的移動時,執行胞元重選程序,不進行存取網路裝置的交遞;在一第二狀態下,由該終端裝置所屬的存取網路裝置控制該終端裝置進行存取網路裝置的交遞;其中,該確定單元還用於:在該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之後,若該終端裝置當前所處的狀態與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不同,則確定進行狀態切換;其中,該終端裝置還包括:一第二發送單元,用於在該終端裝置確定進行狀態切換之後,向一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發送一切換請求資訊,該切換請求資訊用於請求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進行該終端裝置的該狀態切換的配置;一接收單元,用於接收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根據該切換請求資訊發送的一配置完成資訊,該配置完成資訊用於表示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完成該狀態切換的配置;一切換單元,用於根據該配置完成資訊,進行該狀態切換。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終端裝置,其中,該確定單元還用於:在該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之前,確定該第一狀態下一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根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以及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的狀態。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終端裝置,其中,該確定單元還用於:根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一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若該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小於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則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終端裝置,其中,該確定單元還用於:根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確定一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根據該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確定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的一發送時間和/或一發送次數;若該發送時間大於第一臨界值和/或該發送次數大於第二臨界值,則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或第15項所述的終端裝置,其中,該確定單元還用於:根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以及最大可用發射功率、當前傳輸路徑損耗、可用的最高調製編碼等級中的至少一個,確定該一次能夠傳輸的資料量。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或第15項所述的終端裝置,其中,該終端裝置還包括:一第一發送單元,用於在該確定該第一狀態下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之前,向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發送一資源請求資訊,該資源請求資訊用於請求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為該終端裝置分配上鏈傳輸資源;該確定單元還用於:根據該第一存取網路裝置的分配確定該可用的上鏈傳輸資源。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終端裝置,其中,該確定單元還用於:若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大於一第三臨界值,則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終端裝置,其中,該確定單元還用於:若第一時間段內每個時刻的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持續大於該第三臨界值,則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二狀態。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終端裝置,其中,該確定單元還用於:若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小於一第四臨界值,則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一狀態。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終端裝置,其中,該確定單元還用於:若第二時間段內每個時刻的該待發送資料的資料量持續小於該第四臨界值,則確定該終端裝置需要處於該第一狀態。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終端裝置,其中,該待發送資料為:該終端裝置快取在下列至少一層中的資料:一實體層、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PDCP層、一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層、一媒體存取控制MAC層以及一應用層。
TW106129612A 2016-09-07 2017-08-30 確定終端裝置狀態的方法和裝置 TWI7398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98351 WO2018045513A1 (zh) 2016-09-07 2016-09-07 确定终端设备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16/098351 2016-09-07
WOPCT/CN2016/098351 2016-09-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3439A TW201813439A (zh) 2018-04-01
TWI739897B true TWI739897B (zh) 2021-09-21

Family

ID=61561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9612A TWI739897B (zh) 2016-09-07 2017-08-30 確定終端裝置狀態的方法和裝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10813022B2 (zh)
EP (1) EP3462777B1 (zh)
JP (1) JP6947809B2 (zh)
KR (1) KR20190049781A (zh)
CN (1) CN109479227B (zh)
TW (1) TWI739897B (zh)
WO (1) WO20180455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0565B (zh) * 2019-06-26 2021-11-23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层上下文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2752318B (zh) * 2019-10-30 2023-08-22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86893B (zh) * 2020-04-15 2022-03-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rrc状态切换方法及装置
US11832165B2 (en) * 2020-11-24 2023-1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tate-based sensing procedure
CN114286411A (zh) * 2021-12-10 2022-04-05 西安广和通无线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通信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61600A1 (en) * 2007-04-23 2008-10-2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Radio link and handover failure handling
CN102711216A (zh) * 2012-05-08 2012-10-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传输资源的选择方法及用户设备、确定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CN102870145A (zh) * 2010-04-30 2013-01-09 苹果公司 用于在移动通信装置中保持电池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CN103763748A (zh) * 2014-01-23 2014-04-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4174243A1 (en) * 2013-04-22 2014-10-30 Sony Corporation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method
US20150181606A1 (en) * 2012-08-23 2015-06-25 St-Ericsson Sa Communication State Setting Based on Expected Downlink Data Amou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80335B (en) * 1993-07-22 1997-05-28 Northern Telecom Ltd Mobile communications
CN101060706B (zh) * 2003-09-30 2010-12-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
CN100496003C (zh) * 2006-04-28 2009-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网络中状态迁移方法及其系统
KR101939052B1 (ko) * 2012-03-19 2019-01-1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무선 자원 할당 장치
EP2897408B1 (en) * 2012-10-09 2017-07-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pushing method and device
JP2014123347A (ja) * 2012-11-22 2014-07-03 Panasonic Corp クライアント端末、サーバ、及び分散処理方法
US9008023B2 (en) * 2013-01-22 2015-04-14 Apple Inc. Fast transition from PCH to DCH for UMTS
US9538439B2 (en) * 2013-05-10 2017-0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an achievable link throughput based 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
EP3025540A4 (en) 2013-07-26 2017-03-15 Intel IP Corporation Signaling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for user equipment assistance
CN103927960B (zh) * 2013-12-30 2016-04-20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5992288A (zh) * 2015-03-05 2016-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切换程序中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61600A1 (en) * 2007-04-23 2008-10-2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Radio link and handover failure handling
CN102870145A (zh) * 2010-04-30 2013-01-09 苹果公司 用于在移动通信装置中保持电池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CN102711216A (zh) * 2012-05-08 2012-10-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传输资源的选择方法及用户设备、确定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US20150181606A1 (en) * 2012-08-23 2015-06-25 St-Ericsson Sa Communication State Setting Based on Expected Downlink Data Amount
WO2014174243A1 (en) * 2013-04-22 2014-10-30 Sony Corporation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method
US20160037450A1 (en) * 2013-04-22 2016-02-04 Sony Corporation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method
CN103763748A (zh) * 2014-01-23 2014-04-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049781A (ko) 2019-05-09
US20190124574A1 (en) 2019-04-25
CN109479227A (zh) 2019-03-15
EP3462777B1 (en) 2022-06-15
US11272411B2 (en) 2022-03-08
US10813022B2 (en) 2020-10-20
TW201813439A (zh) 2018-04-01
JP6947809B2 (ja) 2021-10-13
JP2019532529A (ja) 2019-11-07
US20200413313A1 (en) 2020-12-31
WO2018045513A1 (zh) 2018-03-15
CN109479227B (zh) 2022-02-08
EP3462777A1 (en) 2019-04-03
EP3462777A4 (en) 2019-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12863B2 (en) Dual connec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wireless network, apparatus, and system
TWI739897B (zh) 確定終端裝置狀態的方法和裝置
EP3661090B1 (en) Command instruc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1937324B2 (en) Data transmitting/receiving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901803B1 (en) Power preference indicator timer
US20160234713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18127215A1 (zh) 一种终端位置信息上报、下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887933B2 (e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4449043B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A3047487C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20210298092A1 (en)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W201826842A (zh) 信息傳輸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
WO2020124534A1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WO2022205239A1 (zh) 边链路非连续接收命令的触发方法、装置和系统
TWI743184B (zh) 傳輸資料的方法、存取網路裝置和終端裝置
WO2021138955A1 (zh) 通知发送时间信息的方法以及装置
WO202108887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与芯片
WO202319730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ata trans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