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8909B - 通訊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通訊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8909B
TWI738909B TW106138084A TW106138084A TWI738909B TW I738909 B TWI738909 B TW I738909B TW 106138084 A TW106138084 A TW 106138084A TW 106138084 A TW106138084 A TW 106138084A TW I738909 B TWI738909 B TW I73890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preset
electronic device
peripheral devices
peripher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8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30941A (zh
Inventor
孫健康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0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0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8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890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3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using or handling presence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22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using geographical location information, e.g. messages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in proximity of a certain spot or are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通訊方法及裝置,該方法可以包括:對電子設備附近的預設範圍內的周邊設備進行檢測,所述電子設備上運行有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一客戶端;當檢測到所述電子設備的附近存在周邊設備時,確定所述周邊設備上運行的所述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二客戶端對應的通訊對象;在所述電子設備上示出與所述預設通訊應用相關的通訊會話界面,所述通訊會話界面用於實現針對所述通訊對象的通訊會話。通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以針對電子設備附近的周邊設備,自動開啟相應的通訊會話界面,從而提升通訊效率、簡化用戶操作。

Description

通訊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涉及終端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通訊方法及裝置。
在相關技術中,通過在電子設備上運行預設通訊應用的客戶端,使得通訊對象之間可以據此實現相互通訊。以通訊對象A與通訊對象B的通訊過程為例,通訊對象A需要在電子設備上運行的客戶端中開啟對應於通訊對象B的通訊會話界面,然後在該通訊會話界面內完成通訊內容的輸入操作。   但是,對於通訊會話界面的開啟過程,往往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造成通訊效率低下。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通訊方法及裝置,可以針對電子設備附近的周邊設備,自動開啟相應的通訊會話界面,從而提升通訊效率、簡化用戶操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技術方案如下: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種通訊方法,包括:   對電子設備附近的預設範圍內的周邊設備進行檢測,所述電子設備上運行有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一客戶端;   當檢測到所述電子設備的附近存在周邊設備時,確定所述周邊設備上運行的所述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二客戶端對應的通訊對象;   在所述電子設備上示出與所述預設通訊應用相關的通訊會話界面,所述通訊會話界面用於實現針對所述通訊對象的通訊會話。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種通訊裝置,包括:   檢測單元,對電子設備附近的預設範圍內的周邊設備進行檢測,所述電子設備上運行有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一客戶端;   確定單元,當檢測到所述電子設備的附近存在周邊設備時,確定所述周邊設備上運行的所述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二客戶端對應的通訊對象;   示出單元,在所述電子設備上示出與所述預設通訊應用相關的通訊會話界面,所述通訊會話界面用於實現針對所述通訊對象的通訊會話。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種通訊方法,包括:   檢測電子設備的位置變化資料,所述電子設備上運行有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一客戶端;   當所述電子設備由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時,根據所述第二位置附近存在的周邊設備,確定所述周邊設備上運行的所述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二客戶端對應的通訊對象;   在所述電子設備上示出與所述預設通訊應用相關的通訊會話界面,所述通訊會話界面用於實現針對所述通訊對象的通訊會話。   根據本發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種通訊裝置,包括:   檢測單元,檢測電子設備的位置變化資料,所述電子設備上運行有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一客戶端;   確定單元,當所述電子設備由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時,根據所述第二位置附近存在的周邊設備,確定所述周邊設備上運行的所述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二客戶端對應的通訊對象;   示出單元,在所述電子設備上示出與所述預設通訊應用相關的通訊會話界面,所述通訊會話界面用於實現針對所述通訊對象的通訊會話。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見,本發明通過電子設備的自動檢測操作,可以針對附近運行有預設通訊應用的客戶端的周邊設備,主動在電子設備上示出相應的通訊會話界面,而無需用戶手動翻看、查找和開啟該通訊會話界面,不僅能夠節省相應的耗費時長,而且極大地簡化了用戶操作,有助於提升通訊對象之間的通訊效率。
在相關技術中,當用戶A希望通過預設通訊應用與某一通訊對象B進行通訊時,首先需要在用戶使用的電子設備上運行該預設通訊應用的客戶端,並在該客戶端中查找和開啟對應於該通訊對象B的通訊會話界面,該過程通常可以通過下述兩種方式實現:   圖1是相關技術中的會話列表頁面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在預設通訊應用的客戶端示出的會話列表頁面中,包含用戶A參與的所有通訊會話界面對應的會話界面入口,比如圖1中示出了用戶A與用戶“小白”之間的單聊通訊會話界面的會話界面入口、用戶A所屬群組“認真工作小組”對應的群聊通訊會話界面的會話界面入口等。那麼,用戶A可以通過在會話列表頁面中進行翻看,以查找出針對通訊對象B的通訊會話界面的會話界面入口,並通過觸發該會話界面入口而進入相應的通訊會話界面。   圖2是相關技術中的聯絡人頁面的示意圖。如圖2所示,在預設通訊應用的客戶端示出的聯絡人頁面中,用戶A可以通過搜索或翻看等方式,查找到通訊對象B的聯絡人資訊,並觸發針對該通訊對象B的通訊會話界面。   但是,當用戶A在如圖1所示的會話列表頁面或如圖2所示的聯絡人頁面中進行翻看時,由於會話界面入口和聯絡人資訊的數量可能很多,那麼尤其是當用戶A並不經常與通訊對象B進行通訊時,將難以快速、準確地翻找到通訊對象B對應的會話界面入口或聯絡人資訊。而當用戶A通過圖2所示的聯絡人頁面進行搜索時,需要額外執行對通訊對象B的資訊輸入操作,不僅增加了用戶A的操作複雜度,而且當用戶A並不熟知該通訊對象B的資訊時,可能無法順利完成搜索操作。   因此,本發明通過提出新的通訊方案,可以解決相關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為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說明,提供下列實施例:   圖3A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通訊方法的流程圖。如圖3A所示,該方法應用於電子設備上,可以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302A,對電子設備附近的預設範圍內的周邊設備進行檢測,所述電子設備上運行有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一客戶端。   在本實施例中,預設通訊應用可以為一種行動化企業辦公平臺。行動化企業辦公平臺不僅可以實現通訊功能,還可以作為諸多其他功能的集成化功能平臺,比如對於審批事件(如請假、辦公物品申領、財務等審批事件)、考勤事件、任務事件、日誌事件等企業內部事件的處理,再比如訂餐、採購等企業外部事件的處理,本發明並不對此進行限制。   較為具體地,行動化企業辦公平臺可以承載於相關技術中的即時通訊應用,比如企業即時通訊(Enterprise Instant Messaging,EIM)應用,例如Skype For Business® 、Microsoft Teams® 、Yammer® 、Workplace® 、Slack® 、企業微信® 、紛享銷客® 、企業飛信® 、企業易信® 等。當然,即時通訊功能僅為行動化企業辦公平臺支持的通訊功能之一,該企業辦公平臺還能夠實現更多諸如上述的其他功能,此處不再贅述。   需要指出的是:行動化企業辦公平臺的客戶端的應用程式可以被預先安裝在電子設備上,使得該客戶端可以在該電子設備上被啟動並運行;當然,當採用諸如HTML5技術的在線“客戶端”,無需在電子設備上安裝相應的應用程式,即可獲得並運行該客戶端。   步驟304A,當檢測到所述電子設備的附近存在周邊設備時,確定所述周邊設備上運行的所述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二客戶端對應的通訊對象。   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設備根據預定義的近場通訊協議對附近的周邊設備進行檢測,由於該近場通訊協議採用無線傳輸且傳輸範圍有限,因而恰好能夠對電子設備周圍預設範圍內的周邊設備進行檢測。舉例而言,周邊設備可以定期發射基於上述近場通訊協議的通告訊息訊號,使得周邊設備位於電子設備的預設範圍內時,電子設備可以掃描到被周邊設備發射的通告訊息訊號;其中,當近場通訊協議為藍牙低功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協議時,上述的通告訊息訊號可以為基於BLE技術的通告幀(Advertising)訊息等,當然本發明並不限制上述的近場通訊協議的類型。   進一步地,電子設備上可以預先記錄上述的預設通訊應用對應的標識資訊,則當電子設備掃描到的上述通告訊息訊號中包含該標識資訊時,即便該預設通訊應用的客戶端並未在電子設備上運行,電子設備也可以主動喚起該預設通訊應用的客戶端,使得該客戶端可以針對該通告訊息訊號中包含的上述標識資訊,確定該通訊訊息訊號的發射方為運行有該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二客戶端的周邊設備,並確定該標識資訊對應的通訊對象。   在本實施例中,周邊設備上運行的第二客戶端對應的通訊對象,可以為普通用戶,通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主動示出相應的通訊會話界面,使得用戶之間可以實現快速通訊,尤其是當用戶之間希望進行照片、圖片、視訊影片、文檔等文件的傳輸時,能夠顯著提升通訊效率;或者,通訊對象也可以為智慧設備,比如智慧打印機、智慧投影儀、智慧機頂盒等,尤其是對於使用頻率較低的智慧設備,用戶往往需要花費較長時間才能夠找到相應的會話界面入口或聯絡人資訊,因而通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主動示出相應的通訊會話界面,可以顯著提升通訊效率。   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設備可能檢測到一台周邊設備,則電子設備可以直接根據該周邊設備對應的通訊對象,示出相應的通訊會話界面。   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設備可能同時檢測到多台周邊設備。   在一種情況下,電子設備可以直接根據多台周邊設備對應的通訊對象,示出相應的通訊會話界面,這些通訊會話界面可以採用任意排列方式,比如平鋪、層疊、浮動等,本發明並不對此進行限制。   在另一種情況下,電子設備可以設置一預設數量,從而僅選取不大於該預設數量的周邊設備,並示出相應的通訊會話界面;其中,該預設數量可以為一個或多個。電子設備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對檢測到的周邊設備進行選取,例如可以按照各台周邊設備與該電子設備之間的間隔距離由近及遠的順序,從檢測到的多台周邊設備中選取預設數量的周邊設備,然後通過確定被選取的周邊設備對應的通訊對象,示出相應的通訊會話界面。通過對周邊設備進行篩選,可以有效控制示出的通訊會話界面的數量,尤其是當電子設備採用平鋪等排列方式時,通過設置一配合於電子設備的螢幕規格的預設數量,使得多個通訊會話界面平鋪於電子設備的螢幕上時,可以避免每個通訊會話界面過小,有助於用戶對通訊會話界面進行查看和操作。   步驟306A,在所述電子設備上示出與所述預設通訊應用相關的通訊會話界面,所述通訊會話界面用於實現針對所述通訊對象的通訊會話。   在本實施例中,當檢測到多台周邊設備時,可以按照各台周邊設備與所述電子設備之間的間隔距離由近及遠的順序,對檢測到的多台周邊設備對應的通訊對象進行排序展示;然後,根據對展示出的通訊對象的用戶選取結果,示出針對被選取的通訊對象的通訊會話界面,使得用戶可以根據需求對檢測到的周邊設備進行手動選取,避免由於檢測誤差、周邊設備不便於靠近該電子設備等原因,造成無法主動示出該周邊設備對應的通訊會話界面。   在本實施例中,針對一些較為特殊的場景,比如在團體場景下,本端用戶可能希望將文件傳輸至會議室中的智慧機頂盒,以向會議室中的其他用戶進行展示。那麼,由於會議室內僅存在一台智慧機頂盒,而同時存在多名用戶,那麼本端用戶使用的電子設備雖然能夠同時檢測到多台周邊設備(包括該智慧機頂盒和其他用戶使用的電子設備),但是通過分別獲取各台周邊設備對應的通訊對象的類型,並選取非用戶類型的通訊對象,即可主動篩除會議室中的其他用戶使用的電子設備、保留智慧機頂盒,並通過示出針對被選取的通訊對象的通訊會話界面,使得本端用戶可以通過該通訊會話界面將文件快速傳輸至該智慧機頂盒。   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設備可以持續保持對周邊設備的檢測,即監測電子設備的預設範圍內的周邊設備;並且,當該預設範圍內的周邊設備發生變化時,該電子設備可以根據變化結果對示出的通訊會話界面進行更新。其中,周邊設備的變化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位於該預設範圍內的周邊設備發生變化(例如原本為周邊設備1和周邊設備2,變化為周邊設備1和周邊設備3)、電子設備與該預設範圍內的周邊設備之間的距離發生變化(例如原本周邊設備1最近、周邊設備2次之,變化為周邊設備2最近、周邊設備1次之)。通過對周邊設備進行持續監測,並隨之對示出的通訊會話界面進行即時更新,可以適應於電子設備與周邊設備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的變化;例如,當電子設備處於第一會議室時,可以檢測到該第一會議室內的第一智慧機頂盒,並示出相應的通訊會話界面,而當電子設備離開第一會議室、進入第二會議室時,可以檢測到該第二會議室內的第二智慧機頂盒,並示出相應的通訊會話界面,並且無需用戶手動進行適配和調整。   類似地,結合電子設備在地理位置變化下的界面切換過程,圖3B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通訊方法的流程圖。如圖3B所示,該方法應用於電子設備上,可以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302B,檢測電子設備的位置變化資料,所述電子設備上運行有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一客戶端。   在本實施例中,位置變化資料是指與電子設備的地理位置及其變化情況相關的資料,比如電子設備中的GPS晶片等定位模組檢測到的定位資料,或者電子設備中的藍牙晶片等對周圍的ibeacon信標進行檢測而得到的室內定位資料等;再比如,假定電子設備在第一位置檢測到第一周邊設備,而當電子設備由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時,檢測到第二位置處的第二周邊設備,那麼電子設備可以基於檢測到的周邊設備的切換和變化,確定自身的地理位置發生變化,從而得到相應的位置變化資料。當然,位置變化資料還可以包括其他任意形式的位置變化資料,此處不再一一列舉。   步驟304B,當所述電子設備由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時,根據所述第二位置附近的預設範圍內存在的周邊設備,確定所述周邊設備上運行的所述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二客戶端對應的通訊對象。   步驟306B,在所述電子設備上示出與所述預設通訊應用相關的通訊會話界面,所述通訊會話界面用於實現針對所述通訊對象的通訊會話。   在本實施例中,步驟304B-306B,可以參考上述圖3A所示實施例中的步驟304A-306A,此處不再贅述。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見,本發明通過電子設備的自動檢測操作,可以針對附近運行有預設通訊應用的客戶端的周邊設備,主動在電子設備上示出相應的通訊會話界面,而無需用戶手動翻看、查找和開啟該通訊會話界面,不僅能夠節省相應的耗費時長,而且極大地簡化了用戶操作,有助於提升通訊對象之間的通訊效率。   下面以企業即時通訊應用“企業微信”為例,針對企業場景中的會議投影環節,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圖4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通訊場景的示意圖。如圖4所示,假定在企業AA的企業成員A1、企業成員A2……企業成員A10等,在會議室1中開會,並且企業成員A6希望通過會議室1內的投射螢幕(或稱投屏)設備1對顯示設備1進行投射螢幕,從而將會議中所需的圖片、文檔等文件的內容展示於顯示設備1上。   針對圖4所示的上述場景,圖5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通訊方法的流程圖。如圖5所示,該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502,投射螢幕設備1發射通告幀訊息。   在本實施例中,假定投射螢幕設備1採用基於BLE技術的ibeacon協議,該投射螢幕設備1可以按照默認發射週期,在默認發射頻道上反復發射通告幀(Advertising)訊息。   在本實施例中,“投射螢幕設備”可以為運行有企業微信客戶端的智慧機頂盒等硬體設備,該智慧機頂盒通過該企業微信客戶端實現與本發明相關的業務和功能。在手機D6運行的企業微信客戶端中,登錄有企業成員A6的註冊賬號,使得該手機D6或該手機D6上運行的企業微信客戶端被配置為對應於企業成員A6的通訊對象;類似地,在投射螢幕設備1運行的企業微信客戶端中,登錄有對應於該投射螢幕設備1的註冊賬號,使得該投射螢幕設備1或該投射螢幕設備1上運行的企業微信客戶端被配置為對應於該投射螢幕設備1的通訊對象。   步驟504,手機D6執行掃描操作。   步驟506,手機D6接收到投射螢幕設備1發射的通告幀訊息。   在本實施例中,手機D6可以基於BLE技術,按照預設掃描週期對預設頻道進行掃描。如圖4所示,手機D6在執行掃描操作的過程中,可以形成以該手機D6為圓心、預設距離為半徑的預設範圍,並能夠掃描到該預設範圍內電子設備發出的通告幀訊息,因而當投射螢幕設備1位於該預設範圍時,手機D6能夠掃描到投射螢幕設備1發射的上述通告幀訊息。   步驟508,手機D6的操作系統喚起企業微信客戶端。   在本實施例中,當企業微信客戶端已經運行於手機D6時,可以省去步驟508並直接轉入步驟510等後續處理步驟。而當企業微信客戶端尚未運行於手機D6時,手機D6可以通過下述方式主動喚起企業微信客戶端:當企業成員A6具有對投射螢幕設備1的開啟權限時,企業微信客戶端可以預先從企業微信服務端處獲得該投射螢幕設備1的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通用唯一識別碼)等,並將該UUID註冊至手機D6的操作系統。同時,投射螢幕設備1的UUID還被包含於發射的通告幀訊息中,使得手機D6在接收到該通告幀訊息並解析處其中包含的UUID時,如果確定該UUID被企業微信客戶端註冊過,則手機D6可以主動喚起企業微信客戶端,由企業微信客戶端對該通告幀訊息進行處理。   當然,手機D6也可以不主動喚起企業微信客戶端;那麼,企業成員A6可以手動啟動手機D6上的企業微信客戶端,並由該企業微信客戶端對手機D6接收到的通告幀訊息進行處理。   步驟510,手機D6上運行的企業微信客戶端確定通告幀訊息的發送方對應的通訊對象。   在本實施例中,手機D6上運行的企業微信客戶端可以根據通告幀訊息中包含的UUID,查詢並確定出該UUID對應的通訊對象。例如,手機D6上可以儲存有本地聯絡人資訊資料庫,該本地聯絡人資訊資料庫中記錄有每一聯絡人對應的UUID,則手機D6可以據此確定出當前UUID對應的通訊對象;或者,手機D6可以將通告幀訊息中包含的UUID上傳至企業微信服務端,由企業微信服務端確定出相應的通訊對象並告知手機D6。   步驟512,手機D6上運行的企業微信客戶端示出通訊會話界面。   在本實施例中,企業成員A6僅需將手機D6靠近投射螢幕設備1,即可使得手機D6上運行的企業微信客戶端主動示出對應於投射螢幕設備1的通訊會話界面,而無需企業成員A6手動翻看、查找該投射螢幕設備1對應的會話界面入口或聯絡人資訊(例如該聯絡人資訊可以位於圖2所示的“企業AA”下的“智慧設備”目錄下),不僅能夠對企業成員A6進行操作簡化,還使得企業成員A6能夠儘快通過該通訊會話界面向投射螢幕設備1發送會議相關文件,以提升企業成員A6與投射螢幕設備1之間的通訊效率。   步驟514,手機D6通過示出的通訊會話界面,向投射螢幕設備1發送會議相關文件。   步驟516,投射螢幕設備1針對接收到的會議相關文件,展示相應的文件內容。   在本實施例中,企業成員A6可以將諸如圖片、文檔、視訊等各種類型的會議相關文件發送至投射螢幕設備1,本發明並不對此進行限制。投射螢幕設備1在接收到會議相關文件後,可以打開會議相關文件並向如圖4所示的顯示設備1進行投射螢幕,以展示相應的文件內容。   進一步地,手機D6可以對預設範圍內的通告幀訊息進行持續掃描,以監測該預設範圍內的周邊設備的變化情況,那麼當該預設範圍內的周邊設備發生變化時,手機D6上運行的企業微信客戶端可以根據變化結果對示出的通訊會話界面進行更新。舉例而言,企業成員A6初始時位於圖4所示的會議室1中,手機D6通過掃描到投射螢幕設備1發射的通告幀訊息,示出針對該投射螢幕設備1的通訊會話界面;進一步地,企業成員A6由會議室1移動至會議室2,則手機D6通過持續監測,確定預設範圍內的投射螢幕設備1消失、掃描到投射螢幕設備2,則通過如圖5所示的處理流程,可以將上述針對投射螢幕設備1的通訊會話界面切換至針對投射螢幕設備2的通訊會話界面,以便該企業成員A6快速實現與投射螢幕設備2之間的通訊操作,比如將會議相關文件發送至投射螢幕設備2,以在會議室2內進行投射螢幕展示。   圖6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通訊場景的示意圖。如圖6所示,假定企業成員A6位於會議室1中,希望通過手機D6與投射螢幕設備1建立通訊會話,並在會議室1中基於該投射螢幕設備1進行投射螢幕展示。那麼,手機D6可以通過如圖5所示的處理流程,對預設範圍內的通告幀訊息進行掃描;而在圖6所示的場景中,假定會議室1中的投射螢幕設備1、會議室2中的投射螢幕設備2都恰好位於手機D6對應的預設範圍內,手機D6可能分別掃描到來自投射螢幕設備1、投射螢幕設備2的通告幀訊息,即手機D6檢測到預設範圍內的多台周邊設備。   在一實施例中,手機D6可以同時示出對應於投射螢幕設備1、投射螢幕設備2的通訊會話界面,尤其是當手機D6的螢幕規格較大時,如圖7所示,可以將投射螢幕設備1對應的通訊會話界面1、投射螢幕設備2對應的通訊會話界面2進行同屏內的平鋪展示,使得企業成員A6可以隨意選擇希望使用的通訊會話界面。   但是,當預設範圍內存在較多數量的周邊設備時,如果在手機D6上對所有掃描到的周邊設備對應的通訊會話界面進行展示,可能導致每個通訊會話界面的顯示面積過小,導致企業成員A6難以執行相應的通訊操作。   因此,在另一實施例中,手機D6可以分別獲取自身與預設範圍內的各台周邊設備之間的間隔距離,並按照對應的間隔距離由近及遠的順序,從檢測到的多台周邊設備中選取預設數量的周邊設備,然後僅示出被選取的周邊設備對應的通訊會話界面。例如,當手機D6掃描到投射螢幕設備1和投射螢幕設備2時,手機D6可以確定自身與投射螢幕設備1、投射螢幕設備2之間的距離順序,然後僅選取與手機D6間隔最近的周邊設備,比如僅選取投射螢幕設備1並示出相應的通訊會話界面,從而避免周圍的投射螢幕設備2等其他周邊設備造成干擾。   其中,手機D6可以分別計算出與投射螢幕設備1、投射螢幕設備2之間的間隔距離,然後按照間隔距離的大小來確定自身與投射螢幕設備1、投射螢幕設備2之間的距離順序。或者,手機D6可以分別確定投射螢幕設備1、投射螢幕設備2對應的通告幀訊息的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接收訊號強度指示)值等,並根據該RSSI值的大小關係,確定出自身與投射螢幕設備1、投射螢幕設備2之間的距離順序,其中RSSI值越大時表明手機D6與相應的周邊設備之間的間隔距離越小。   在又一實施例中,手機D6可以分別獲取自身與預設範圍內的各台周邊設備之間的間隔距離,並按照對應的間隔距離由近及遠的順序,對檢測到的多台周邊設備對應的通訊對象進行排序展示,以供企業成員A6對展示出的周邊設備進行選取,然後僅示出針對被選取的通訊對象的通訊會話界面。仍以手機D6掃描到投射螢幕設備1和投射螢幕設備2為例,手機D6可以示出圖8所示的彈窗,並在該彈窗中展示出掃描到的投射螢幕設備1、投射螢幕設備2的資訊;雖然手機D6可以確定出與投射螢幕設備1、投射螢幕設備2之間的間隔距離的順序,但是一方面為了避免手機D6存在檢測誤差,另一方面為了滿足企業成員A6的實際需求,比如實際上投射螢幕設備1和投射螢幕設備2均位於同一會議室內、企業成員A6恰好需要與距離較遠的投射螢幕設備2進行通訊,從而提供了更大的選擇和操作自由度。   需要說明的是:   1、如圖4所示,雖然上述實施例中以手機D6為例進行說明,但是對於其他企業成員使用的手機D1、手機D2等,實際上均可以實現類似的技術方案,以主動示出對應於投射螢幕設備1的通訊會話界面,此處不再一一贅述。   2、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除了能夠適用於上述的手機D6與投射螢幕設備1之間,即用戶類型的電子設備(手機D6對應的通訊對象為用戶A6)與非用戶類型的電子設備(投射螢幕設備1對應的通訊對象為硬體投射螢幕設備)之間的通訊過程,還可以應用於用戶類型的電子設備之間,比如圖4所示,手機D6可以掃描到預設範圍內的手機D1、手機D2、手機D3、手機D7和手機D8等,那麼針對掃描到的一個或多個周邊設備,手機D6的處理方式可以參考上述投射螢幕設備1、投射螢幕設備2等,此處不再贅述。   而對於圖4所示的場景下,手機D6還可能同時掃描到預設範圍內的手機D1、手機D2、手機D3、手機D7和手機D8等用戶類型的電子設備,以及投射螢幕設備1等非用戶類型的電子設備。而當用戶A6處於圖4所示的會議場景時,用戶A6在手機D6上使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時,往往具有更大概率希望對投射螢幕設備1等硬體設備進行應用,而非與其他用戶進行通訊。因此,對於同時掃描到多台周邊設備的情況下,手機D6可以分別確定各台周邊設備對應的通訊對象的類型,並選取非用戶類型的通訊對象,然後示出針對被選取的通訊對象的通訊會話界面,比如圖4中雖然手機D6掃描到多個周邊設備,但是僅示出投射螢幕設備1對應的通訊會話界面,而不會示出手機D1、手機D2等對應的通訊會話界面。   當然,在排除掉用戶類型的通訊對象之後,通常情況下手機D6的預設範圍內應當僅包含一台硬體設備,比如圖4所示的投射螢幕設備1,那麼手機D6可以僅示出該投射螢幕設備1對應的通訊會話界面;而在一些較為特殊的場景下,手機D6的預設範圍內可能包含多台硬體設備,那麼手機D6可以參考上述的同時掃描到投射螢幕設備1、投射螢幕設備2等的情況進行處理,此處不再贅述。   圖9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電子設備的示意結構圖。請參考圖9,在硬體層面,該電子設備包括處理器902、內部匯流排904、網路接口906、記憶體908以及非易失性記憶體910,當然還可能包括其他業務所需要的硬體。處理器902從非易失性記憶體910中讀取對應的電腦程式到記憶體902中然後運行,在邏輯層面上形成通訊裝置。當然,除了軟體實現方式之外,本發明並不排除其他實現方式,比如邏輯裝置抑或軟硬體結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說以下處理流程的執行主體並不限定於各個邏輯單元,也可以是硬體或邏輯裝置。   請參考圖10,在軟體實施方式中,該通訊裝置可以包括檢測單元1001、確定單元1002和示出單元1003。其中:   檢測單元1001,對電子設備附近的預設範圍內的周邊設備進行檢測,所述電子設備上運行有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一客戶端;   確定單元1002,當檢測到所述電子設備的附近存在周邊設備時,確定所述周邊設備上運行的所述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二客戶端對應的通訊對象;   示出單元1003,在所述電子設備上對應於所述第一客戶端的功能頁面中,示出針對所述通訊對象的通訊會話界面。   可選的,   所述檢測單元1001具體用於:掃描基於預設近場通訊方式被發射的通告訊息訊號,其中所述通告訊息訊號的發射範圍為所述預設範圍;   所述確定單元1002具體用於:從掃描到的通告訊息訊號中提取所述第二客戶端對應的通訊對象的資訊。   可選的,所述確定單元1002具體用於:   當檢測到多台周邊設備時,按照各台周邊設備與所述電子設備之間的間隔距離由近及遠的順序,從檢測到的多台周邊設備中選取預設數量的周邊設備;   確定被選取的周邊設備對應的通訊對象,以示出相應的通訊會話界面。   可選的,所述示出單元1003具體用於:   當檢測到多台周邊設備時,按照各台周邊設備與所述電子設備之間的間隔距離由近及遠的順序,從檢測到的多台周邊設備中選取預設數量的周邊設備;   根據對展示出的通訊對象的用戶選取結果,示出針對被選取的通訊對象的通訊會話界面。   可選的,所述示出單元1003具體用於:   當檢測到多台周邊設備時,分別確定各台周邊設備對應的通訊對象的類型;   選取非用戶類型的通訊對象,並示出針對被選取的通訊對象的通訊會話界面。   可選的,還包括:   監測單元1004,監測所述預設範圍內的周邊設備;   更新單元1005,當所述預設範圍內的周邊設備發生變化時,根據變化結果對示出的通訊會話界面進行更新。   圖1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電子設備的示意結構圖。請參考圖11,在硬體層面,該電子設備包括處理器1102、內部匯流排1104、網路接口1106、記憶體1108以及非易失性記憶體1110,當然還可能包括其他業務所需要的硬體。處理器1102從非易失性記憶體1110中讀取對應的電腦程式到記憶體1102中然後運行,在邏輯層面上形成通訊裝置。當然,除了軟體實現方式之外,本發明並不排除其他實現方式,比如邏輯裝置抑或軟硬體結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說以下處理流程的執行主體並不限定於各個邏輯單元,也可以是硬體或邏輯裝置。   請參考圖12,在軟體實施方式中,該通訊裝置可以包括檢測單元1201、確定單元1202和示出單元1203。其中:   檢測單元1201,檢測電子設備的位置變化資料,所述電子設備上運行有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一客戶端;   確定單元1202,當所述電子設備由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時,根據所述第二位置附近的預設範圍內存在的周邊設備,確定所述周邊設備上運行的所述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二客戶端對應的通訊對象;   示出單元1203,在所述電子設備上示出與所述預設通訊應用相關的通訊會話界面,所述通訊會話界面用於實現針對所述通訊對象的通訊會話。   可選的,   所述檢測單元1201具體用於:掃描基於預設近場通訊方式被發射的通告訊息訊號,其中所述通告訊息訊號的發射範圍為所述預設範圍;   所述確定單元1202具體用於:從掃描到的通告訊息訊號中提取所述第二客戶端對應的通訊對象的資訊。   可選的,所述確定單元1202具體用於:   當檢測到多台周邊設備時,按照各台周邊設備與所述電子設備之間的間隔距離由近及遠的順序,從檢測到的多台周邊設備中選取預設數量的周邊設備;   確定被選取的周邊設備對應的通訊對象,以示出相應的通訊會話界面。   可選的,所述示出單元1203具體用於:   當檢測到多台周邊設備時,按照各台周邊設備與所述電子設備之間的間隔距離由近及遠的順序,從檢測到的多台周邊設備中選取預設數量的周邊設備;   根據對展示出的通訊對象的用戶選取結果,示出針對被選取的通訊對象的通訊會話界面。   可選的,所述示出單元1203具體用於:   當檢測到多台周邊設備時,分別確定各台周邊設備對應的通訊對象的類型;   選取非用戶類型的通訊對象,並示出針對被選取的通訊對象的通訊會話界面。   可選的,還包括:   監測單元1204,監測所述預設範圍內的周邊設備;   更新單元1205,當所述預設範圍內的周邊設備發生變化時,根據變化結果對示出的通訊會話界面進行更新。   上述實施例闡明的系統、裝置、模組或單元,具體可以由電腦晶片或實體實現,或者由具有某種功能的產品來實現。一種典型的實現設備為電腦,電腦的具體形式可以是個人電腦、膝上型電腦、蜂窩電話、相機電話、智慧電話、個人數位助理、媒體播放器、導航設備、電子郵件收發設備、遊戲控制台、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或者這些設備中的任意幾種設備的組合。   在一個典型的配置中,電腦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 (CPU)、輸入/輸出接口、網路接口和記憶體。   記憶體可能包括電腦可讀介質中的非永久性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 (RAM) 和/或非易失性記憶體等形式,如唯讀記憶體 (ROM) 或快閃記憶體(flash RAM)。記憶體是電腦可讀介質的示例。   電腦可讀介質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行動和非可行動媒體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術來實現資訊儲存。資訊可以是電腦可讀指令、資料結構、程式的模組或其他資料。電腦的儲存介質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相變記憶體 (PRAM)、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S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DRAM)、其他類型的隨機存取記憶體 (RAM)、唯讀記憶體 (ROM)、電可擦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 (EEPROM)、快閃記憶體或其他記憶體技術、唯讀光碟唯讀記憶體 (CD-ROM)、數位多功能光碟 (DVD) 或其他光學儲存、磁盒式磁帶,磁帶磁磁碟儲存或其他磁性儲存設備或任何其他非傳輸介質,可用於儲存可以被電腦設備存取的資訊。按照本文中的界定,電腦可讀介質不包括暫存電腦可讀媒體 (transitory media),如調製的資料訊號和載波。   還需要說明的是,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這裡將詳細地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說明,其示例表示在圖式中。下面的描述涉及圖式時,除非另有表示,不同圖式中的相同數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實施方式並不代表與本發明相一致的所有實施方式。相反,它們僅是與如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詳述的、本發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裝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發明使用的術語是僅出於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發明。在本發明和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的單數形式的“一種”、“所述”和“該”也旨在包括多數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義。還應當理解,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和/或”是指並包含一個或多個相關聯的列出項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組合。   應當理解,儘管在本發明可能採用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來描述各種資訊,但這些資訊不應限於這些術語。這些術語僅用來將同一類型的資訊彼此區分開。例如,在不脫離本發明範圍的情況下,第一資訊也可以被稱為第二資訊,類似地,第二資訊也可以被稱為第一資訊。取決於語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詞語“如果”可以被解釋成為“在……時”或“當……時”或“響應於確定”。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保護的範圍之內。
302A‧‧‧步驟304A‧‧‧步驟306A‧‧‧步驟302B‧‧‧步驟304B‧‧‧步驟306B‧‧‧步驟502‧‧‧步驟504‧‧‧步驟506‧‧‧步驟508‧‧‧步驟510‧‧‧步驟512‧‧‧步驟514‧‧‧步驟516‧‧‧步驟902‧‧‧處理器904‧‧‧內部匯流排906‧‧‧網路接口908‧‧‧記憶體910‧‧‧非易失性記憶體1001‧‧‧檢測單元1002‧‧‧確定單元1003‧‧‧示出單元1004‧‧‧監測單元1005‧‧‧更新單元1102‧‧‧處理器1104‧‧‧內部匯流排1106‧‧‧網路接口1108‧‧‧記憶體1110‧‧‧非易失性記憶體1201‧‧‧檢測單元1202‧‧‧確定單元1203‧‧‧示出單元1204‧‧‧監測單元1205‧‧‧更新單元
圖1是相關技術中的會話列表頁面的示意圖。   圖2是相關技術中的聯絡人頁面的示意圖。   圖3A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通訊方法的流程圖。   圖3B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通訊方法的流程圖。   圖4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通訊場景的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通訊方法的流程圖。   圖6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通訊場景的示意圖。   圖7-8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企業微信客戶端的功能頁面的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通訊裝置的框圖。   圖11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12是本發明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通訊裝置的框圖。

Claims (14)

  1. 一種應用於電子設備上之通訊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對所述電子設備附近的預設範圍內的周邊設備進行檢測,所述電子設備上運行有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一客戶端;當檢測到所述電子設備的附近存在周邊設備時,確定所述周邊設備上運行的所述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二客戶端對應的通訊對象;在所述電子設備上示出與所述預設通訊應用相關的通訊會話界面,所述通訊會話界面用於實現針對所述通訊對象的通訊會話。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對電子設備附近的預設範圍內的周邊設備進行檢測,包括:掃描基於預設近場通訊方式被發射的通告訊息訊號,其中所述通告訊息訊號的發射範圍為所述預設範圍;所述確定所述周邊設備上運行的所述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二客戶端對應的通訊對象,包括:從掃描到的通告訊息訊號中提取所述第二客戶端對應的通訊對象的資訊。
  3.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確定所述周邊設備上運行的所述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二客戶端對應的通訊 對象,包括:當檢測到多台周邊設備時,按照各台周邊設備與所述電子設備之間的間隔距離由近及遠的順序,從檢測到的多台周邊設備中選取預設數量的周邊設備;確定被選取的周邊設備對應的通訊對象,以示出相應的通訊會話界面。
  4.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示出針對所述通訊對象的通訊會話界面,包括:當檢測到多台周邊設備時,按照各台周邊設備與所述電子設備之間的間隔距離由近及遠的順序,從檢測到的多台周邊設備中選取預設數量的周邊設備;根據對展示出的通訊對象的用戶選取結果,示出針對被選取的通訊對象的通訊會話界面。
  5.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示出針對所述通訊對象的通訊會話界面,包括:當檢測到多台周邊設備時,分別確定各台周邊設備對應的通訊對象的類型;選取非用戶類型的通訊對象,並示出針對被選取的通訊對象的通訊會話界面。
  6.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其中,還包括:監測所述預設範圍內的周邊設備; 當所述預設範圍內的周邊設備發生變化時,根據變化結果對示出的通訊會話界面進行更新。
  7. 一種通訊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檢測單元,對電子設備附近的預設範圍內的周邊設備進行檢測,所述電子設備上運行有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一客戶端;確定單元,當檢測到所述電子設備的附近存在周邊設備時,確定所述周邊設備上運行的所述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二客戶端對應的通訊對象;示出單元,在所述電子設備上示出與所述預設通訊應用相關的通訊會話界面,所述通訊會話界面用於實現針對所述通訊對象的通訊會話。
  8. 根據請求項7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檢測單元具體用於:掃描基於預設近場通訊方式被發射的通告訊息訊號,其中所述通告訊息訊號的發射範圍為所述預設範圍;所述確定單元具體用於:從掃描到的通告訊息訊號中提取所述第二客戶端對應的通訊對象的資訊。
  9. 根據請求項7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確定單元具體用於:當檢測到多台周邊設備時,按照各台周邊設備與所述 電子設備之間的間隔距離由近及遠的順序,從檢測到的多台周邊設備中選取預設數量的周邊設備;確定被選取的周邊設備對應的通訊對象,以示出相應的通訊會話界面。
  10. 根據請求項7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示出單元具體用於:當檢測到多台周邊設備時,按照各台周邊設備與所述電子設備之間的間隔距離由近及遠的順序,從檢測到的多台周邊設備中選取預設數量的周邊設備;根據對展示出的通訊對象的用戶選取結果,示出針對被選取的通訊對象的通訊會話界面。
  11. 根據請求項7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示出單元具體用於:當檢測到多台周邊設備時,分別確定各台周邊設備對應的通訊對象的類型;選取非用戶類型的通訊對象,並示出針對被選取的通訊對象的通訊會話界面。
  12. 根據請求項7所述的裝置,其中,還包括:監測單元,監測所述預設範圍內的周邊設備;更新單元,當所述預設範圍內的周邊設備發生變化時,根據變化結果對示出的通訊會話界面進行更新。
  13. 一種應用於電子設備上之通訊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檢測所述電子設備的位置變化資料,所述電子設備上運行有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一客戶端;當所述電子設備由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時,根據所述第二位置附近的預設範圍內存在的周邊設備,確定所述周邊設備上運行的所述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二客戶端對應的通訊對象;在所述電子設備上示出與所述預設通訊應用相關的通訊會話界面,所述通訊會話界面用於實現針對所述通訊對象的通訊會話。
  14. 一種通訊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檢測單元,檢測電子設備的位置變化資料,所述電子設備上運行有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一客戶端;確定單元,當所述電子設備由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時,根據所述第二位置附近的預設範圍內存在的周邊設備,確定所述周邊設備上運行的所述預設通訊應用的第二客戶端對應的通訊對象;示出單元,在所述電子設備上示出與所述預設通訊應用相關的通訊會話界面,所述通訊會話界面用於實現針對所述通訊對象的通訊會話。
TW106138084A 2017-02-14 2017-11-03 通訊方法及裝置 TWI7389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80044.3 2017-02-14
??201710080044.3 2017-02-14
CN201710080044.3A CN108446151B (zh) 2017-02-14 2017-02-14 通讯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0941A TW201830941A (zh) 2018-08-16
TWI738909B true TWI738909B (zh) 2021-09-11

Family

ID=63169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8084A TWI738909B (zh) 2017-02-14 2017-11-03 通訊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38828B2 (zh)
CN (1) CN108446151B (zh)
SG (1) SG11201907310SA (zh)
TW (1) TWI738909B (zh)
WO (1) WO20181493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5685B (zh) * 2020-03-10 2023-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95595A1 (en) * 2013-01-07 2014-07-10 Curtis John Schwebke Input redirection with a cloud client device
WO2015108288A1 (ko) * 2014-01-16 2015-07-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을 이용한 입력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05516897A (zh) * 2015-12-07 2016-04-20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蓝牙设备间一键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30164A (zh) * 2014-10-22 2016-04-2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中的会话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70006425A1 (en) * 2015-07-01 2017-01-05 Xiaomi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object-finding information
CN106375843A (zh) * 2016-09-29 2017-02-0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投影装置、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54785A (en) 1996-12-19 1998-12-29 Motorola, Inc. System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soft handoff
US6377987B1 (en) 1999-04-30 2002-04-23 Cisco Technology, Inc. Mechanism for determining actual physical topology of network based on gathered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representing true neighboring devices
US7191233B2 (en) * 2001-09-17 2007-03-13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System for automated, mid-session, user-directed, device-to-device session transfer system
US7487248B2 (en) * 2002-10-08 2009-02-03 Brian Mora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a computer session between devices
EP1636658B1 (en) 2003-05-09 2009-04-15 Intellipack, Inc. Operational control system and system for remote control of a foam dispenser
US8208634B2 (en) 2004-04-16 2012-06-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sition based enhanced securit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150416B2 (en) * 2005-08-08 2012-04-03 Jambo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services to mobile device users incorporating proximity determination
EP2266365A4 (en) 2008-04-04 2011-12-28 Powerwave Cognition Inc METHOD AND SYSTEMS FOR MOBILE ROUTING-WIDE BROADBAND INTERNET
US8271528B1 (en) * 2008-07-25 2012-09-18 United Services Automobile Association (Usaa) Database for access control center
US8634853B2 (en) 2009-05-04 2014-01-21 Nearverse, Inc. Method for enhancing location identity through incorporation of shorter-range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 (nearlocate)
US8271529B2 (en) * 2009-08-10 2012-09-18 Yuheng Qiu Location-based and time control-based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group and distribution platform
US8060560B2 (en) * 2009-08-27 2011-11-15 Net Power And Ligh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vasive computing
CN101808090A (zh) * 2010-03-09 2010-08-18 上海华探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现场智能移动信息服务系统
US8787944B2 (en) 2011-08-18 2014-07-22 Rivada Research,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enhanced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for wireless handsets
CN103108326A (zh) * 2011-11-10 2013-05-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会话关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30169742A1 (en) * 2011-12-28 2013-07-04 Google Inc. Video conferencing with unlimited dynamic active participants
CN102595247B (zh) * 2012-02-07 2015-12-02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电视终端的即时通讯方法及系统
US9414184B2 (en) * 2012-02-15 2016-08-09 Maxlinear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broadband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BNC) utilizing full spectrum capture (FSC) supporting bridging across wall
US9654960B2 (en) 2013-05-31 2017-05-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rver-assisted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and connection
US9401863B2 (en) 2013-12-20 2016-07-26 Cisco Technology, Inc. Dynamic source route computation to avoid self-interference
CN103944807A (zh) * 2014-04-24 2014-07-23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好友状态的标识方法及装置
US9369177B2 (en) 2014-05-01 2016-06-14 Cisco Technology, Inc. Path diversity with poly-phase links in a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5739953B (zh) * 2014-12-08 2019-07-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60255025A1 (en) * 2015-01-04 2016-09-01 Nathan Valverde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communicating in a network using a multimedia file
US9990621B1 (en) * 2015-03-20 2018-06-05 Square, Inc. Merchant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for splitting bills
CN105049338B (zh) * 2015-08-14 2019-06-0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的智能设备的接口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5681161B (zh) * 2015-08-20 2017-10-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好友账户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871567A (zh) * 2016-04-01 2016-08-17 中青冠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地理坐标建立临时会话群的方法及装置
US10237740B2 (en) * 2016-10-27 2019-03-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mart management of mobile applications based on visual recognition
US20180123986A1 (en) * 2016-11-01 2018-05-0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Notification of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in a Different User Experience
US10721336B2 (en) * 2017-01-11 2020-07-21 The Western Union Company Transaction analyzer using graph-oriented data structures
CN108337210B (zh) * 2017-01-19 2021-05-18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系统
US10083006B1 (en) * 2017-09-12 2018-09-25 Google Llc Intercom-style communication using multiple computing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95595A1 (en) * 2013-01-07 2014-07-10 Curtis John Schwebke Input redirection with a cloud client device
WO2015108288A1 (ko) * 2014-01-16 2015-07-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을 이용한 입력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05530164A (zh) * 2014-10-22 2016-04-2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中的会话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70006425A1 (en) * 2015-07-01 2017-01-05 Xiaomi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object-finding information
CN105516897A (zh) * 2015-12-07 2016-04-20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蓝牙设备间一键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75843A (zh) * 2016-09-29 2017-02-0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投影装置、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364005A1 (en) 2019-11-28
WO2018149319A1 (zh) 2018-08-23
SG11201907310SA (en) 2019-09-27
CN108446151A (zh) 2018-08-24
CN108446151B (zh) 2022-01-25
US11038828B2 (en) 2021-06-15
TW201830941A (zh) 2018-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1556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tate information
US9271117B2 (en) Computing system with configuration update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KR101777984B1 (ko) Wifi 목록을 디스플레이하는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EP3068115B1 (en) Incoming call identification
US1060898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luetooth-based identity recognition
JP6714803B1 (ja) 画像共有方法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EP3567887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9179270B2 (en) Inter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based on digital networks
KR20180121170A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근접 디스커버리 방법
CN111221484B (zh) 投屏方法及装置
US11210633B2 (en) Collaborative even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051252A1 (zh) 测量配置方法及装置、测量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和基站
WO2021042336A1 (zh)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网络选择方法及装置和基站
CN108684206A (zh) 一种搜索方法及装置
CA2894937C (en) Inter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based on digital networks
US20210385823A1 (en)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TWI738909B (zh) 通訊方法及裝置
US20140012929A1 (en) Delivering messages over multiple communication paths
WO2020258050A1 (zh) 确定无线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WO2016169441A1 (zh) 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WO2018201394A1 (zh) 接入基站的方法及装置
JP2021168149A (ja) 画像共有方法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KR102212769B1 (ko) 링백 모드를 이용한 부가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56528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 identification
US20180192262A1 (en) Sms/mms message synchron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