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9519B - 使用者介面產生方法及實施該方法的介面產生系統 - Google Patents

使用者介面產生方法及實施該方法的介面產生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9519B
TWI729519B TW108135891A TW108135891A TWI729519B TW I729519 B TWI729519 B TW I729519B TW 108135891 A TW108135891 A TW 108135891A TW 108135891 A TW108135891 A TW 108135891A TW I729519 B TWI729519 B TW I72951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ogram
interface
computer
function module
device plu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5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5570A (zh
Inventor
范榮軒
Original Assignee
奧暢雲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奧暢雲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奧暢雲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358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2951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15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5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95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9519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一使用者介面產生方法及實施該方法的介面產生系統,該系統包括:第一電腦執行操作介面程式,第二電腦執行主代理程式和裝置外掛程式,網路連接該第一和第二電腦;裝置外掛程式具有操作參數,操作參數對應一硬體功能模組可執行的指令。該介面產生方法步驟包括:當裝置外掛程式偵測到第二電腦安裝該硬體功能模組時,裝置外掛程式透過主代理程式將操作參數傳遞給操作介面程式;操作介面程式依據操作參數修改畫面,使操作畫面顯示對應的操作項目。當該操作項目被觸發時,操作介面程式透過主代理程式和裝置外掛程式要求硬體功能模組執行該指令。

Description

使用者介面產生方法及實施該方法的介面產生系統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使用者介面產生方法及實施該方法的介面產生系統,且特別是有關於:因應第二電腦是否安裝對應的軟硬體功能模組,在第一電腦(伺服器)中執行的操作介面程式會動態地調整操作畫面的系統。
在工業電腦使用場合中,系統管理者需要透過操作本地端(local)伺服器(server)上的一個管理操作介面程式來對遠端工業電腦機箱內所設置的軟體/硬體功能模組進行管理與監測,來瞭解軟體/硬體功能模組現狀,例如:溫度,風扇轉速;甚至系統管理者有時需下達指令要求該軟體/硬體功能模組執行,例如:電源開啟,存取特定位置檔案。
針對上述管理、監測遠端軟硬體功能模組,或下達命令要求執行需求,目前市面上現有的可能解決方案:
(A)方式為:假設遠端裝置X上安裝軟體/硬體功能模組A+B,而遠端裝置Y上安裝軟體/硬體功能模組B+C,則系統使用者必需先針對該軟體/硬體功能模組A+B或B+C所可能傳遞的參數/或執行的命 令,先行定義形成兩份不同的"A+B裝置範本"和"B+C裝置範本";然後使用者指定遠端裝置X儲存套用執行該"A+B裝置範本",而遠端裝置Y儲存套用執行該"B+C裝置範本"。(B)方式為:預先為所有遠端裝置X-Y均定義賦予相同的命令集合,然後由使用者下達遠端命令指定由遠端裝置X執行。
綜觀上述(A)(B)解決方案有著以下的共通缺點:
1.無論使用系統預設或是自訂的範本對其操作的使用者有個前提假設,該使用者必須明確的瞭解該遠端裝置具備何種能力。
2.以工業電腦來說,同一個型號的機器會有不同SKU,換句話說其內的軟體/硬體模組就不盡相同,意味著可下達的命令也就有所不同。以(A)解決方案來說,使用者必需針對不同型號的遠端裝置排列組合去建立相對應不同內容的範本;並且當遠端裝置軟體/硬體排列組合更換時,使用者也必需同步更新裝置範本;例如:原本遠端電腦X內係A+B功能軟硬體模組,也儲存套用A+B裝置範本;若現在遠端電腦X所安裝的軟硬體更新為A+C功能模組時,則必需使遠端電腦X重新儲存套用A+C裝置範本。以(B)解決方案來說,系統必需預先定義所有A+B+C功能模組可支援的命令,且都顯示呈現在操作畫面上。但畫面上所出現的C功能模組相關命令選項,遠端電腦X實際上並沒有安裝可執行該命令的相對應的C功能模組;亦即縱使使用者操作輸入C功能模組相關命令,但遠端裝置事實上根本無法回應執行該指令,也不會回報該指令是否執行成功或失敗。
3.當遠端的裝置更新硬體,或是透過更新韌體而獲取新的遠端執行命令能力時,以(A)解決方案來說,使用者必需更新其對應的裝置範本或是套用另一個對應的裝置範本。以(B)解決方案來說,若新硬體或新命令已經超出原本系統所定義的硬體或命令總表列時,整個系統可能必需更新來對應增加新的控制命令。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使用者介面產生方法及實施該方法的介面產生系統,該介面產生系統包括:該介面產生系統包括:操作介面程式(portal),主代理程式(agent)和第一裝置外掛(device plug-in)程式。第一電腦(伺服器)執行該操作介面程式,該操作介面程式輸出一操作畫面;第二電腦執行該主代理程式和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該第二電腦透過一第一網路連結到該第一電腦,該主代理程式包含一應用程式介面。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係用來偵測該第二電腦是否安裝一第一硬體功能模組,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具有第一操作參數和第一屬性參數,該第一操作參數係對應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可執行之一第一指令,該第一屬性參數係對應於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所具有之屬性。其中當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偵測到該第二電腦安裝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時,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透過該應用程式介面,將該第一操作參數和第一屬性參數傳遞給該主代理程式,該主代理程式再將該第一操作參數和第一屬性參數傳遞給該操作介面程式。該操作介面程式依據該第一操作參數和該第一屬性參數來修改該操作畫面,使該操作畫面顯示(1)對應該第一指令的一第一操作項目,和(2)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 所具有之屬性。如此當該第一操作項目稍後被一使用者所觸發時,該操作介面程式透過該主代理程式和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要求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執行該第一指令。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該介面產生系統更包括第二裝置外掛程式,該第二裝置外掛程式在該第二電腦中執行,該第二裝置外掛程式係用來偵測該第二電腦是否安裝一第二硬體功能模組,該第二裝置外掛程式具有第二操作參數和第二屬性參數,該第二操作參數係對應該第二硬體功能模組可執行之一第二指令,該第二屬性參數係對應於該第二硬體功能模組所具有之屬性。其中當該第二裝置外掛程式偵測到該第二電腦安裝該第二硬體功能模組時,該第二裝置外掛程式透過該應用程式介面,將該第二操作參數和第二屬性參數傳遞給該主代理程式,該主代理程式再將該第二操作參數和第二屬性參數傳遞給該操作介面程式。該操作介面程式依據該第二操作參數和該第二屬性參數來修改該操作畫面,使該操作畫面顯示(1)對應該第二指令的一第二操作項目,和(2)該第二硬體功能模組所具有之屬性。如此當該第二操作項目稍後被一使用者所觸發時,該操作介面程式透過該主代理程式和該第二裝置外掛程式要求該第二硬體功能模組執行該第二指令。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為一微處理器模組,該微處理器模組係可選擇性地耦合到一板卡插拔座或一IC腳座而安裝到該第二電腦主機板上,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係偵測該板卡插拔座或該IC腳座相關的電氣訊號。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為一網路模組外掛程式,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為一外部網路模組,該外部網路模組設置在一外部裝置上,該第二電腦透過一第三網路和該外部裝置連接,該第二電腦透過該網路模組外掛程式和該外部網路模組而可控制該外部裝置,該外部裝置運算能力小於該第二電腦,故該主代理程式無法在該外部裝置上執行。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該第二電腦更執行一第三方程式,該第三方程式透過該應用程式介面和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溝通而取得該第一操作參數,該第三方程式透過一第四網路與一第三方操作介面溝通,該第三方操作介面依據該第一操作參數來修改該第三方操作介面畫面,使對應該第一指令的一第三操作項目顯示呈現在該第三方操作介面畫面上,其中當該第三操作項目被觸發時,該第三方操作介面透過該該第三方程式和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要求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執行該第一指令。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該操作介面程式更包含一操作介面資料庫;其中當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偵測到該第二電腦安裝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時,該操作介面程式更新該操作介面資料庫中狀態為該第二電腦已安裝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其中當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偵測到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自該第二電腦移除時,該操作介面程式更新該操作介面資料庫中狀態為該第二電腦未安裝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當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偵測到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自該第二電腦移除時,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透過該主代理程式通知該操作介面程式,該操作介面程式將對應該第一指令的一第一操作項目自該操作畫面移除。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該介面產生系統更包括一第一軟體外掛程式,該第一軟體外掛程式在該第二電腦中執行,該第一軟體外掛程式係用來偵測該第二電腦是否安裝執行一第一軟體功能模組,該第一軟體外掛程式具有一第二操作參數,該第二操作參數係對應該第一軟體功能模組可執行之一第二指令;該軟體功能模組係可選擇性地安裝在一作業系統中而被該第二電腦所執行,該第一軟體外掛程式係偵測作業系統中執行中應用程式列表。當該第一軟體外掛程式偵測到該第二電腦執行該第一軟體功能模組時,該第一軟體外掛程式透過該主代理程式,將該第二操作參數傳遞給該主代理程式,該主代理程式再將該第二操作參數傳遞給該操作介面程式,該操作介面程式依據該第二操作參數來修改該操作畫面,使對應該第二指令的一第二操作項目顯示呈現在該操作畫面上。如此當該第二操作項目稍後被一使用者被觸發時,該操作介面程式透過該主代理程式和該第一軟體外掛程式要求該第一軟體功能模組執行該第二指令。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該介面產生系統更包括一備援代理程式和一備援系統裝置外掛程式,該第二電腦的一備援作業系統中執行該備援代理程式和該備援系統裝置外掛程式,該備援系統裝置外掛程式係用來偵測該第二電腦是否安裝一備援系統硬體模組, 該備援系統裝置外掛程式具有一第三操作參數,該第三操作參數係對應該備援系統硬體模組可執行之一第三指令。當該備援系統裝置外掛程式偵測到該第二電腦安裝該備援系統硬體模組時,該備援系統裝置外掛程式透過該備援代理程式,將該第三操作參數傳遞給該備援代理程式,該備援代理程式再將該第三操作參數傳遞給該操作介面程式,該操作介面程式依據該第三操作參數來修改該操作畫面,使對應該第三指令的一第三操作項目顯示呈現在該操作畫面上。如此當該第三操作項目稍後被一使用者觸發時,該操作介面程式透過該備援代理程式和該備援系統裝置外掛程式要求該備援系統硬體模組執行該第三指令。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方面,提出一種介面產生方法,可使一操作介面程式改變一操作畫面,該操作介面程式在一第一電腦中執行,第一和第二電腦透過一第一網路連結,該第二電腦中執行一主代理程式和一第一裝置外掛程式,該主代理程式包含一應用程式介面,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具有一第一操作參數和一第一屬性參數,該第一操作參數係對應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可執行之一第一指令,該第一屬性參數係對應於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所具有之屬性。該介面產生方法包括步驟:(1)當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偵測到該第二電腦安裝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時,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透過該應用程式介面,將該第一操作參數和該第一屬性參數傳遞給該主代理程式;(2)該主代理程式將和該第一操作參數和該第一屬性參數傳遞給該操作介面程式;(3)該操作介面程式依據該第一操作參數和該第一屬性參數來修改該操作畫面,使該操作畫面顯示對應該第一指令的一第一操作項目和該第一硬 體功能模組所具有之屬性;(4)當該第一操作項目稍後被一使用者觸發時,該操作介面程式透過該主代理程式和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要求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執行該第一指令。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該介面產生方法更包括步驟:當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偵測到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自該第二電腦移除時,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透過該主代理程式通知該操作介面程式,該操作介面程式將使該操作畫面停止顯示對應該第一指令的一第一操作項目和對應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所具有之屬性。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該操作介面程式更包含一操作介面資料庫,其中該介面產生方法更包括步驟:當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偵測到該第二電腦安裝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時,該操作介面程式更新該操作介面資料庫中狀態為該第二電腦已安裝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當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偵測到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自該第二電腦移除時,該操作介面程式更新該操作介面資料庫中狀態為該第二電腦未安裝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
為了對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2:第一網路
4:第二網路
6:第三網路
8:第四網路
10:第一電腦(伺服器)
12:操作介面程式
14:操作介面資料庫
20:第二電腦
21:作業系統
22:主代理程式
24:應用程式介面
26:第一裝置外掛程式
26A:硬體模組名稱
26B:屬性參數段程式碼
26C:操作參數段程式碼
28:第二裝置外掛程式
30:第一軟體外掛程式
32:第一軟體功能模組
34:網路模組外掛程式
36:第三方程式
38:第一硬體功能模組
40:第二硬體功能模組
41:硬體架構
42:備援代理程式
44:應用程式介面
46:備援系統裝置外掛程式
47:備援作業系統
48:備援系統硬體模組
50:第三方操作介面
60:外部裝置
62:外部裝置作業系統
64:硬體架構
66:外部網路模組
第1圖繪示實施本發明使用者介面產生系統方塊圖。
第2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介面產生系統所輸出操作畫面之基本欄位設計框架圖。
第2B~2E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介面產生系統所可能輸出的具體操作畫面圖。
第3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實施例,應用程式介面所包含的一外掛更新通知指令的可能程式碼模板。
第4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實施例,裝置外掛程式,主代理程式和操作介面程式間進行應用程式介面指令交換時序圖。
如第1圖所示,本發明使用者介面產生系統方塊圖,該介面產生系統包括:操作介面程式(portal)12,主代理程式(agent)22和至少一個外掛程式26,28,30,34。
操作介面程式12在第一電腦(伺服器)10中執行,該操作介面程式12輸出一操作畫面,且將該操作畫面顯示在第一電腦(伺服器)10的螢幕上以供使用者觀看內容或點選觸發操作項目。如第2A圖所示,係本發明介面產生系統操作所輸出操作畫面之基本欄位設計框架圖;如第2B~2E圖所示,舉例說明介面產生系統所可能輸出的具體操作畫面圖。在各個操作畫面的左半邊可顯示對應功能模組所具有的屬性(properties),以告知使用者遠端第二電腦中對應功能模組的狀態。在各個操作畫面的右半邊係顯示對應功能模組可執行的指令(commands),以允許使用者可操作輸入指令,使遠端第二電腦中對應功能模組執行該指令。操作介面程式12包含操作介面資料庫14,該操作介面資料庫14會記錄目前第二電腦20安裝那些功能模組。
主代理程式22在第二電腦20中執行,該主代理程式22透過第一網路2連結到該第一電腦10中的操作介面程式12和操作介面資料庫14,該主代理程式包含一應用程式介面24。
第二電腦20可同時執行一個或多個外掛(plug-in)程式,該至少一個外掛程式可以是兩種可能類型其中之一種:裝置外掛(device plug-in)程式26,28,34或軟體外掛(software plug-in)程式30;其中第一和第二裝置外掛程式26,28係偵測同一台第二電腦20內是否安裝第一或第二硬體功能模組38,40;而第三裝置外掛程式34係為一網路模組外掛(gateway plug-in)程式34係偵測外部裝置60是否安裝外部網路模組66。
其中裝置外掛程式,是用來偵測對應硬體模組是否安裝到第二電腦20中。例如:第一裝置外掛程式26係能偵測該第二電腦20是否安裝第一硬體功能模組38,第一裝置外掛程式26具有第一操作參數OP1(operating parameters 1)和第一屬性參數PP1(property parameters 1);該第一操作參數OP1係對應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38可執行之第一指令C1(command 1),該第一屬性參數PP1係對應於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38所具有之屬性(properties)。
如第3圖所示,係為該應用程式介面24所包含的一外掛更新通知(NotifyPluginUpdate)指令的可能程式碼模板(template),如此允許裝置外掛程式可透過該通知更新裝置指令來告知主代理程式對應的硬體模組名稱和屬性,且能執行何種指令。該通知更新裝置指令程式碼內容可包含一對應硬體模組名稱(module name)26A,一屬性參 數段程式碼26B和一操作參數段程式碼26C。該屬性參數段落26A可包含屬性名稱(property name),功能描述(description),顯示方式為字串或表格(string/table)和數值(value)。該操作參數段落26B可包含對應指令名稱(command name),指令描述(description),顯示方式為字串,日期時間,開關按鈕,多選框或檔案(string/datatime/switch/checkbox/file)。
當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38偵測到該第二電腦20新增安裝對應的第一硬體功能模組38時,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26透過該應用程式介面24,將第一操作參數OP1和第一屬性參數PP1傳遞給該主代理程式22,該主代理程式22再將該第一操作參數OP1和第一屬性參數PP1傳遞給該操作介面程式12;如此使操作介面資料庫14更新該第二電腦20狀態為已安裝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38,且該操作介面程式12依據該第一操作參數OP1和第一屬性參數PP1來修改該操作畫面,使(1)對應該第一指令C1的第一操作項目I1(item 1)和(2)第一硬體功能模組38所具有之屬性顯示呈現在該操作畫面上。如此當該第一操作項目I1稍後被一使用者點選觸發時,該操作介面程式12透過該主代理程式22和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26要求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38執行該第一指令C1。
如第2B圖所示的具體操作畫面圖,例如:第一硬體功能模組38可為一看門狗計時模組(watch dog timer),當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26偵測到該第二電腦20新增安裝一看門狗計時模組38時,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26透過主代理程式22,將該第一操作參數OP1和第一 屬性參數PP1傳遞給該操作介面程式12。該第一操作參數OP1可包括:"指令名稱"參數為:看門狗計時模組,"指令顯示形式"參數為:開關按鈕;如第2B圖操作畫面所示,如此使右半畫面顯示指令名稱為:"看門狗計時模組",且下方出現"開關按鈕"選項可供使用者操作輸入。如此當該"開關按鈕"選項I1稍後被使用者點選觸發開啟或關閉時,該操作介面程式12透過該主代理程式22和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26要求該第一看門狗計時模組38啟動或關閉計時功能。
如第2B圖所示,另外該第一屬性參數PP1可包括:"屬性名稱"參數為:EDID模擬器(EDID Emulator),"屬性顯示形式"參數為:表格;如第2B圖操作畫面所示,如此使左半畫面顯示屬性名稱為:"EDID模擬器",且下方出現"表格"說明該EDID模擬器的狀態為:Port 01 OFF且Port 02 ON。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26可週期性讀取該看門狗計時模組38內的資訊,以便週期性更新該EDID模擬器的狀態。
類似地,如第2E圖所示的具體操作畫面圖,例如:第二硬體功能模組40可為一電源控制模組(Power Control),當該第二裝置外掛程式28偵測到該第二電腦20新增安裝一電源控制模組40時,該第二裝置外掛程式28透過主代理程式22,將該第二操作參數OP2和第二屬性參數PP2傳遞給該操作介面程式12。該第二操作參數OP2可包括:"指令名稱"參數為:開啟電源;如第2E圖操作畫面所示,如此使右半畫面顯示指令名稱為:"開啟電源",且下方出現預設"執行"選項I2可供使用者操作輸入。如此當該"執行"選項I2稍後被使用者點選觸 發時,該操作介面程式12透過該主代理程式22和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26要求該電源控制模組40開啟電源。
如第2E圖所示,另外該第二屬性參數PP2可包括:複數個"屬性名稱"參數分別為:韌體版本,風扇轉速,CPU溫度和系統溫度;複數個"屬性顯示形式"參數均為:字元;如第2E圖操作畫面所示,如此使左半畫面顯示複數個屬性名稱分別為:"韌體版本,風扇轉速,CPU溫度和系統溫度",且右方出現"字元"來說明各個屬性的狀態,例如風扇轉數為:2874rpm,CPU溫度為:58℃,系統溫度為:38℃。該第二裝置外掛程式28可週期性讀取該電源控制模組40內的資訊,以便週期性更新該風扇轉速,CPU溫度和系統溫度資訊。
相反地,若該第二電腦20原本有安裝的第一硬體功能模組38,當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26偵測到第一硬體功能模組38目前已經被從該第二電腦20移除時,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26透過該主代理程式22,將該更新狀態傳遞給該操作介面程式12;如此使操作介面資料庫14更新該第二電腦20狀態為未安裝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38,且該操作介面程式12將對應該第一指令的一第一操作項目I1自該操作畫面移除。
例如:假設該第二電腦20原本有安裝看門狗計時模組38,故第2B圖的操作畫面原本是該操作介面程式12輸出四個操作畫面的其中之一(第2B~2E圖);但稍後當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26偵測到,該看門狗計時模組38目前已經自該第二電腦20中被移除時,該操作介面程式12將修改成只輸出三個操作畫面(第2C~2E圖);如此刪除第2B 圖操作畫面,使用者將不會看到對應"看門狗計時模組"的"開關按鈕"選項和相關屬性顯示。必需直到下次當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26再次偵測到,該看門狗計時模組38又重新被安裝到該第二電腦20中時,該操作介面程式12才會加入第2B圖操作畫面,重新顯示輸出四個操作畫面(第2B~2E圖)。
又例如:假設該第二電腦20原本有安裝電源控制模組40,故第2E圖的操作畫面原本是該操作介面程式12輸出四個操作畫面的其中之一(第2B~2E圖);但稍後當該第二裝置外掛程式28偵測到,該電源控制模組40目前已經自該第二電腦20中被移除時,該操作介面程式12將修改成只輸出三個操作畫面(第2B~2D圖);如此刪除第2E圖操作畫面,使用者將不會看到對應"開啟電源"的"執行"選項和相關屬性顯示。必需直到下次當該第二裝置外掛程式28再次偵測到,該電源控制模組40又重新被安裝到該第二電腦20中時,該操作介面程式12才會加入第2E圖操作畫面,重新顯示輸出四個操作畫面(第2B~2E圖)。
於另一實施例中,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38也可為一微處理器模組,該微處理器模組係可選擇性地耦合到一板卡插拔座或一IC腳座而安裝到該第二電腦主機板上,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係偵測該板卡插拔座或該IC腳座相關的電氣訊號。
如第1圖所示,該第二電腦20可選擇性地執行一第三裝置外掛程式34,該第三裝置外掛程式34可為一網路模組外掛程式34,該第三硬體功能模組為設置在一外部裝置60上的外部網路模組66,該第二電腦20透過一第三網路6和該外部裝置60連接。該第二電腦20透 過該網路模組外掛程式34和該外部網路模組66溝通而可控制該外部裝置60。外部裝置60例如可能是網路印表機,網路路由器...等周邊設備。因為這些外部裝置60的記憶體有限,內部處理器運算能力也小於該第二電腦20,故難以支持作業系統運行。如此導致無法在外部裝置60上執行代理程式,而必需透過該網路模組外掛程式34和該第三網路6來間接要求外部網路模組66執行一第一指令C1或傳遞外部網路模組66的相關屬性參數。如此當操作畫面上的一第一操作項目I1被觸發時,該操作介面程式透過該網路模組外掛程式34和該第三網路6而要求該外部網路模組66執行該第一指令C1。
如第1圖所示,該第二電腦20亦可選擇性地執行一第三方程式36,該第三方程式36透過該應用程式介面24和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26溝通而取得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38的該第一操作參數OP1;該第三方程式36可透過一第四網路8與一第三方操作介面50溝通,該第三方操作介面50可選擇性地依據該第一操作參數OP1來修改該第三方操作介面50的使用者操作畫面,使該第三方操作介面50的使用者操作畫面顯示對應該第一指令C1的一第一操作項目I1。如此當該第一操作項目I1稍後被使用者所觸發輸入時,該第三方操作介面50透過該第三方程式36和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26要求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38執行該第一指令C1。如此只要將該應用程式介面24推廣成為業界普遍共用的標準,則針對硬體功能模組38,只要任一家使用者介面軟體公司撰寫第一裝置外掛程式26,則其他使用者介面軟體公司可省去需自行撰寫底層硬體相關驅動溝通程式的困擾。
如第1圖所示,該第二電腦20亦可選擇性地執行第一軟體外掛程式30,該第一軟體外掛程式30係用來偵測該第二電腦20是否安裝執行一第一軟體功能模組32,該第一軟體外掛程式30具有一第四操作參數OP4,該第四操作參數OP4係對應該第一軟體功能模組32可執行之一第四指令C4。該軟體功能模組32係可選擇性地安裝在該第二電腦20的作業系統21中並被觸發執行;該第一軟體外掛程式30可偵測作業系統31執行中應用程式列表,以判斷該第一軟體功能模組32是否正被該第二電腦20執行中。該第一軟體外掛程式30透過該主代理程式22,將該第四操作參數OP4傳遞給該操作介面程式12,該操作介面程式12依據該第四操作參數OP4來修改該操作畫面,使該操作畫面顯示對應該第四指令C4的一第四操作項目I4。例如:該軟體功能模組32可為一影音播放程式(media player),當該第一軟體外掛程式30偵測到該第二電腦20正在執行該影音播放程式32時,該操作介面程式12可新增輸出一影音播放操作畫面,其中顯示有"播放,暫停,快速前進或倒退"等按鈕選項;如此可讓使用者輸入操作決定遠地的第二電腦20是否要播放,暫停,快速前進或倒退播放一影音檔案。
如第1圖所示,該第二電腦20亦可選擇性地包括一備援代理程式42和一備援系統裝置外掛程式46,該備援代理程式42和該備援系統裝置外掛程式46在該第二電腦20的一備援作業系統47中執行。該備援系統裝置外掛程式46係用來偵測該第二電腦20是否安裝一備援系統硬體模組48。該備援系統裝置外掛程式46具有一第三操作參數OP3,該第三操作參數OP3係對應該備援系統硬體模組48可執行之一第三指令C3。當該備援系統裝置外掛程式46偵測到該第二電腦20安裝 該備援系統硬體模組48時,該備援系統裝置外掛程式46透過應用程式介面44,將該第三操作參數OP3傳遞給該備援代理程式42,該備援代理程式42再將該第三操作參數OP3透過一第二網路4傳遞給該操作介面程式12,該操作介面程式12依據該第三操作參數OP3來修改該操作畫面,使該操作畫面顯示對應該第三指令C3的一第三操作項目I3。如此當第二電腦20因故當機,且作業系統21損毀無法正常開機時,使用者可透過操作該第三操作項目I3,使該操作介面程式12透過該備援代理程式42和該備援系統裝置外掛程式46要求該備援系統硬體模組48執行第三指令C3。第三指令C3例如是:使備援作業系統47取得第二電腦20的軟體/硬體控制權,讓使用者透過操作備援作業系統47,來對作業系統21進行修復動作。
如第4圖繪示,係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裝置外掛程式26,主代理程式22和操作介面程式12間進行應用程式介面指令交換時序圖。當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26偵測到該第二電腦20新增安裝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38時,本發明介面產生方法包括步驟:
步驟82: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26透過該應用程式介面24的外掛更新通知(NotifyPluginUpdate)指令,將該第一操作參數OP1和第一屬性參數PP1傳遞給該主代理程式22。
步驟84:該主代理程式22將第一操作參數OP1和第一屬性參數PP1傳遞給該操作介面程式12。使得該操作介面程式12依據該第一操作參數OP1和第一屬性參數PP1來修改該操作畫面,使該操作畫面顯示(a)第一硬體功能模組38所具有之屬性,和(b)對應該第一 指令C1的一第一操作項目I1;且更新該操作介面資料庫14中狀態為該第二電腦20已安裝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38。
步驟86:當該第一操作項目I1稍後被觸發時,該操作介面程式12將相對應指令傳達給該主代理程式22。
步驟88:該主代理程式22透過該應用程式介面24的外掛指令通知(NotifyPluginCommand)指令,將相對應指令傳達給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26。
步驟90: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26要求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執行該第一指令C1。
本發明介面產生方法可選擇性地包括步驟:當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26偵測到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38自該第二電腦20移除時,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26透過該主代理程式22通知該操作介面程式12,使該操作介面程式12停止顯示(a)第一硬體功能模組38所具有之屬性,和(b)第一硬體功能模組38對應可執行的第一指令C1的第一操作項目I1,且更新該操作介面資料庫14中狀態為該第二電腦20未安裝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38。
綜上所述,本發明利用在第二電腦20中執行裝置外掛程式(26,28,34)或軟體外掛程式(30),如此可偵測第二電腦20是否安裝對應的硬體功能模組(38,40)或軟體功能模組32,或外部裝置60內是否安裝外部網路模組66。當這些外掛程式(26,28,30,34)偵測到第二電腦20已經安裝或連接到這些軟體/硬體功能模組/外部網路模組(38,40,32,66)其中之一時,這些外掛程式將各別獨立地透過主代理程22式將對應的操作參數和屬性參數傳遞給操作介面程式12。 操作介面程式12依據操作參數和屬性參數動態地修改畫面,使對應的操作項目和模組屬性動態地顯示呈現在操作畫面上而允許使用者觀看或輸入操作。如此避免先前技術(A)解決方案需配合軟硬體功能模組更新,而必需重新指定遠端電腦儲存套用更新後的功能模組裝置範本,或(B)解決方案,操作畫面上所出現的部分命令選項,遠端裝置可能並沒有安裝可執行該命令的相對應軟體/硬體模組,遠端裝置事實上根本無法作出回應等缺點。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第一網路
4:第二網路
6:第三網路
8:第四網路
10:第一電腦
12:操作介面程式
14:操作介面資料庫
20:第二電腦
21:作業系統
22:主代理程式
24:應用程式介面
26:第一裝置外掛程式
28:第二裝置外掛程式
30:第一軟體外掛程式
34:網路模組外掛程式
32:第一軟體功能模組
36:第三方程式
38:第一硬體功能模組
40:第二硬體功能模組
41:硬體架構
42:備援代理程式
44:應用程式介面
46:備援系統裝置外掛程式
47:備援作業系統
48:備援系統硬體模組
50:第三方操作介面
60:外部裝置
62:外部裝置作業系統
64:硬體架構
66:外部網路模組

Claims (17)

  1. 一種介面產生系統,該介面產生系統包括:一操作介面程式(portal),該操作介面程式在一第一電腦中執行,該操作介面程式輸出一操作畫面;一主代理程式(agent),該主代理程式在一第二電腦中執行,該第二電腦透過一第一網路連結到該第一電腦,該主代理程式包含一應用程式介面;一第一裝置外掛(device plug-in)程式,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在該第二電腦中執行,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係用來偵測該第二電腦是否安裝一第一硬體功能模組,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具有一第一操作參數,該第一操作參數係對應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可執行之一第一指令;其中當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偵測到該第二電腦安裝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時,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透過該應用程式介面將該第一操作參數傳遞給該主代理程式,該主代理程式將該第一操作參數傳遞給該操作介面程式,該操作介面程式依據該第一操作參數來修改該操作畫面,使該操作畫面顯示對應該第一指令的一第一操作項目。
  2. 如請求項1的介面產生系統,其中當該第一操作項目被觸發時,該操作介面程式透過該主代理程式和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要求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執行該第一指令。
  3. 如請求項2的介面產生系統,其中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為一網路模組外掛程式,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為一外部網路 模組,該外部網路模組設置在一外部裝置上,該第二電腦透過一第三網路和該外部裝置連接,當該第一操作項目被觸發時,該操作介面程式透過該網路模組外掛程式和該第三網路而要求該外部網路模組執行該第一指令。
  4. 如請求項2的介面產生系統,其中該第二電腦更執行一第三方程式,該第三方程式和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溝通,該第三方程式透過一第四網路與一第三方操作介面溝通,該第三方操作介面顯示對應該第一指令的一第三操作項目;當該第三操作項目被觸發時,該第三方操作介面透過該第三方程式和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要求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執行該第一指令。
  5. 如請求項2的介面產生系統,其中當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偵測到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自該第二電腦移除時,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透過該主代理程式通知該操作介面程式,該操作介面程式將對應該第一指令的該第一操作項目自該操作畫面移除。
  6. 如請求項1的介面產生系統,其中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更具有一第一屬性參數,該第一屬性參數係對應於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所具有之屬性;當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偵測到該第二電腦安裝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時,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將該第一屬性參數傳遞給該主代理程式,該主代理程式將該第一屬性參數傳遞給該操作介面程式,該操作介面程式依據該第一屬性參數來修改該操作畫面,使該操作畫面顯示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所具有之屬性。
  7. 一種介面產生系統,該介面產生系統包括: 一操作介面程式,該操作介面程式在一第一電腦中執行,該操作介面程式輸出一操作畫面;一主代理程式,該主代理程式在一第二電腦中執行,該第二電腦透過一第一網路連結到該第一電腦,該第二電腦可選擇性地安裝一第一硬體功能模組,該主代理程式包含一應用程式介面;一第一裝置外掛程式,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在該第二電腦中執行,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具有一第一屬性參數,該第一屬性參數係對應於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所具有之屬性;其中當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偵測到該第二電腦安裝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時,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透過該應用程式介面將該第一屬性參數傳遞給該主代理程式,該主代理程式將該第一屬性參數傳遞給該操作介面程式,該操作介面程式依據該第一屬性參數來修改該操作畫面,使該操作畫面顯示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所具有之屬性。
  8. 如請求項2或7的介面產生系統,其中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為一微處理器模組,該微處理器模組係可選擇性地耦合到一板卡插拔座或一IC腳座而安裝到該第二電腦主機板上,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係偵測該板卡插拔座或該IC腳座相關的電氣訊號。
  9. 如請求項7的介面產生系統,其中該第二電腦更執行一第三方程式,該第三方程式和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溝通,該第三方程式透過一第四網路與一第三方操作介面溝通,該第三方操作介面顯示對應一第一指令的一第三操作項目;當該第三 操作項目被觸發時,該第三方操作介面透過該第三方程式和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要求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執行該第一指令。
  10. 如請求項2或7的介面產生系統,其中該操作介面程式更包含一操作介面資料庫;其中當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偵測到該第二電腦安裝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時,該操作介面程式更新該操作介面資料庫中狀態為該第二電腦已安裝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其中當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偵測到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自該第二電腦移除時,該操作介面程式更新該操作介面資料庫中狀態為該第二電腦未安裝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
  11. 如請求項2或7的介面產生系統,其中該介面產生系統更包括一第一軟體外掛程式,該第一軟體外掛程式在該第二電腦中執行,該第一軟體外掛程式係用來偵測該第二電腦是否安裝執行一第一軟體功能模組,該第一軟體外掛程式具有一第二操作參數,該第二操作參數係對應該第一軟體功能模組可執行之一第二指令;其中當該第一軟體外掛程式偵測到該第二電腦執行該第一軟體功能模組時,該第一軟體外掛程式透過該主代理程式,將該第二操作參數傳遞給該主代理程式,該主代理程式將該第二操作參數傳遞給該操作介面程式,該操作介面程式依據該第二操作參數來修改該操作畫面,使該操作畫面顯示對應該第二指令的一第二操作項目。
  12. 如請求項2或7的介面產生系統,其中該介面產生系統更包括一備援代理程式和一備援系統裝置外掛程式,該備援代理程式和該備援系統裝置外掛程式在該第二電腦的一備援 作業系統中執行,該備援系統裝置外掛程式係用來偵測該第二電腦是否安裝一備援系統硬體模組,該備援系統裝置外掛程式具有一第三操作參數,該第三操作參數係對應該備援系統硬體模組可執行之一第三指令;其中當該備援系統裝置外掛程式偵測到該第二電腦安裝該備援系統硬體模組時,該備援系統裝置外掛程式透過該備援代理程式,將該第三操作參數傳遞給該備援代理程式,該備援代理程式將該第三操作參數傳遞給該操作介面程式,該操作介面程式依據該第三操作參數來修改該操作畫面,使該操作畫面顯示對應該第三指令的一第三操作項目。
  13. 一種介面產生方法,可使一操作介面程式改變一操作畫面,該操作介面程式在一第一電腦中執行,該第一電腦透過一第一網路連結到一第二電腦,該第二電腦中執行一主代理程式和一第一裝置外掛程式,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具有一第一操作參數,該第一操作參數係對應一第一硬體功能模組可執行之一第一指令,該介面產生方法包括步驟:當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偵測到該第二電腦安裝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時,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將該第一操作參數傳遞給該主代理程式;該主代理程式將該第一操作參數傳遞給該操作介面程式;該操作介面程式依據該第一操作參數來修改該操作畫面,使該操作畫面顯示對應該第一指令的一第一操作項目。
  14. 如請求項13的介面產生方法,其中該介面產生方法更包括步驟:當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偵測到該第一硬體功能模 組自該第二電腦移除時,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透過該主代理程式通知該操作介面程式,該操作介面程式將對應該第一指令的該第一操作項目自該操作畫面移除。
  15. 一種介面產生方法,可使一操作介面程式改變一操作畫面,該操作介面程式在一第一電腦中執行,該第一電腦透過一第一網路連結到一第二電腦,該第二電腦中執行一主代理程式和一第一裝置外掛程式,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具有一第一屬性參數,該第一屬性參數係對應於一第一硬體功能模組所具有之屬性,該介面產生方法包括步驟:當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偵測到該第二電腦安裝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時,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將該第一屬性參數傳遞給該主代理程式;該主代理程式將和該第一屬性參數傳遞給該操作介面程式;該操作介面程式依據該第一屬性參數來修改該操作畫面,使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所具有之屬性顯示在該操作畫面上。
  16. 如請求項15的介面產生方法,其中該介面產生方法更包括步驟:當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偵測到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自該第二電腦移除時,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透過該主代理程式通知該操作介面程式,該操作介面程式將停止顯示對應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所具有之屬性。
  17. 如請求項13或15的介面產生方法,其中該操作介面程式更包含一操作介面資料庫,其中該介面產生方法更包括步驟:當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偵測到該第二電腦安裝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時,該操作介面程式更新該操作介面資料庫中狀態為 該第二電腦已安裝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其中當該第一裝置外掛程式偵測到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自該第二電腦移除時,該操作介面程式更新該操作介面資料庫中狀態為該第二電腦未安裝該第一硬體功能模組。
TW108135891A 2019-10-03 2019-10-03 使用者介面產生方法及實施該方法的介面產生系統 TWI7295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5891A TWI729519B (zh) 2019-10-03 2019-10-03 使用者介面產生方法及實施該方法的介面產生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5891A TWI729519B (zh) 2019-10-03 2019-10-03 使用者介面產生方法及實施該方法的介面產生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5570A TW202115570A (zh) 2021-04-16
TWI729519B true TWI729519B (zh) 2021-06-01

Family

ID=76604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5891A TWI729519B (zh) 2019-10-03 2019-10-03 使用者介面產生方法及實施該方法的介面產生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295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3463B (zh) * 2021-04-28 2022-11-11 博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機介面產生方法、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計算裝置及功能執行裝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63808B2 (en) * 2008-05-15 2015-06-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ploying a package for a software application
US20160092339A1 (en) * 2014-09-26 2016-03-31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Efficient means to test server generated applications on mobile device
US20170031805A1 (en) * 2014-09-22 2017-02-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o-deployment and testing of system application test cases in remote server environment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63808B2 (en) * 2008-05-15 2015-06-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ploying a package for a software application
US20170031805A1 (en) * 2014-09-22 2017-02-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o-deployment and testing of system application test cases in remote server environments
US9665472B2 (en) * 2014-09-22 2017-05-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o-deployment and testing of system application test cases in remote server environments
US20160092339A1 (en) * 2014-09-26 2016-03-31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Efficient means to test server generated applications on mobile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5570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43777B2 (en) Transferring files to a 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 (‘bmc’) in a computing system
US759668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interoperable firmware storage
JP2002511161A (ja) ビジュアル・ディスプレイ・オブジェクト・ファイル用エミュレータ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
CN103874984A (zh) 可虚拟化以及前向兼容硬件-软件接口
WO2018192478A1 (zh) 云管理平台、虚拟机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09074341A (zh) 减少引脚计数接口
WO2024103829A1 (zh) 一种端口配置方法、组件及硬盘扩展装置
TWI729519B (zh) 使用者介面產生方法及實施該方法的介面產生系統
JP2019091460A (ja) IoTデバイス実行順序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060101372A1 (en) Method, system, and software for determining platform management functionality
US20070260761A1 (en) Inter-module data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PI and BIOS
US11354259B1 (en) Computer system configurations based on accessing data elements presented by 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s
US7568091B2 (en) Computer platform system control unit data programming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US10877744B2 (en) Read/write method and read/write system for FRU
US821433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16701285A (zh) 远程访问控制装置、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1442708B2 (en) Compiler-generated alternate memory-mapped data access operations
US20130144457A1 (en) Server system for updating heat dissipation solution
TWI739853B (zh) 運算裝置與運作方法
CN100498721C (zh) 计算机平台主机控制单元数据写入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230195666A1 (en) Providing Platform Management Profiles to Platform Management Drivers on Electronic Devices
US11797295B1 (en) Separate firmware to fixed and removable storages
CN104285211A (zh) 硬件资源的周期性访问
JP6648091B2 (ja) 機器管理システム、上位装置、下位装置、及び更新方法
TW202318193A (zh) 工作負載整合平台的遠端控制系統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