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6187B - 自行車操作裝置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操作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6187B
TWI726187B TW107101369A TW107101369A TWI726187B TW I726187 B TWI726187 B TW I726187B TW 107101369 A TW107101369 A TW 107101369A TW 107101369 A TW107101369 A TW 107101369A TW I726187 B TWI726187 B TW I72618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device
base member
bicycle
bicycle operating
support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1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27285A (zh
Inventor
川村真二
小坂憲太朗
三木良晃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7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7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61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618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5/00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M25/02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 B62M25/04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hand actu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B62K23/06Le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B62L3/023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acting on fluid pressur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種自行車操作裝置包含底座構件、操作結構、及支撐板。操作結構包括可旋轉構件,可旋轉構件可相對於底座構件繞著旋轉軸線旋轉,以控制自行車組件。操作結構包括第一軸向端及第二軸向端。第一軸向端被固定於底座構件。第二軸向端沿著旋轉軸線相反於第一軸向端。支撐板被附接於第二軸向端,以可相對於底座構件移動及可與底座構件接觸。

Description

自行車操作裝置
[0001] 本發明關於自行車操作裝置。
[0002] 自行車活動正變為越來越更受歡迎的娛樂形式及交通方式。此外,自行車活動對於業餘人士及專業人士兩者已經變為非常受歡迎的競賽運動。不論是自行車被使用於娛樂、交通或競賽,自行車工業正持續地改善自行車的各種不同組件。已經被廣泛地再設計的一種自行車組件是操作裝置。
[0003]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一種自行車操作裝置包含底座構件、操作結構、及支撐板。操作結構包括可旋轉構件,可旋轉構件可相對於底座構件繞著旋轉軸線旋轉,以控制自行車組件。操作結構包括第一軸向端及第二軸向端。第一軸向端被固定於底座構件。第二軸向端沿著旋轉軸線相反於第一軸向端。支撐板被附接於第二軸向端,以可相對於底座構件移動及可與底座構件接觸。   [0004] 利用根據第一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支撐板在維持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剛性的情形下改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組裝的容易性。   [0005]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根據第一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以致底座構件包括第一內表面。支撐板包括面向第一內表面的第一支撐表面。   [0006] 利用根據第二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支撐板在支撐板的第一支撐表面附近維持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剛性。   [0007]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根據第二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以致在支撐板的第一支撐表面與底座構件的第一內表面之間界定第一餘隙。   [0008] 利用根據第三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第一餘隙在維持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剛性的情形下進一步改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組裝的容易性。   [0009] 根據本發明的第四方面,根據第三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以致第一餘隙等於或小於5 mm。   [0010] 利用根據第四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第一餘隙在維持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剛性的情形下有效地改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組裝的容易性。   [0011] 根據本發明的第五方面,根據第三或第四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以致第一餘隙等於或小於1 mm。   [0012] 利用根據第五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第一餘隙在維持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剛性的情形下更有效地改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組裝的容易性。   [0013] 根據本發明的第六方面,根據第二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以致支撐板的第一支撐表面與底座構件的第一內表面接觸。   [0014] 利用根據第六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支撐板在支撐板的第一支撐表面附近維持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剛性。   [0015] 根據本發明的第七方面,根據第二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以致底座構件包括第二內表面。支撐板包括面向第二內表面的第二支撐表面。   [0016] 利用根據第七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支撐板在支撐板的第二支撐表面附近維持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剛性。   [0017] 根據本發明的第八方面,根據第七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以致在支撐板的第二支撐表面與底座構件的第二內表面之間界定第二餘隙。   [0018] 利用根據第八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第二餘隙在維持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剛性的情形下進一步改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組裝的容易性。   [0019] 根據本發明的第九方面,根據第八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以致第二餘隙等於或小於5 mm。   [0020] 利用根據第九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第二餘隙在維持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剛性的情形下有效地改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組裝的容易性。   [0021]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方面,根據第八或第九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以致第二餘隙等於或小於1 mm。   [0022] 利用根據第十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第二餘隙在維持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剛性的情形下更有效地改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組裝的容易性。   [0023]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一方面,根據第七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以致旋轉軸線在沿著旋轉軸線觀看時被設置在第一支撐表面與第二支撐表面之間。   [0024] 利用根據第十一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旋轉軸線與支撐板之間的位置關係在維持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剛性的情形下進一步改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組裝的容易性。   [0025]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二方面,根據第二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以致支撐板包括底座部件及第一部件。底座部件被附接於操作結構的第二軸向端。第一部件沿著第一內表面從底座部件延伸。第一支撐表面被設置在第一部件上。   [0026] 利用根據第十二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支撐板以支撐板的簡單結構在支撐板的第一支撐表面附近維持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剛性。   [0027]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三方面,根據第十二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以致底座構件包括第二內表面。支撐板包括第二支撐表面及第二部件。第二支撐表面面向第二內表面。第二部件沿著第二內表面從底座部件延伸。第二支撐表面被設置在第二部件上。   [0028] 利用根據第十三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支撐板以支撐板的簡單結構在支撐板的第一支撐表面附近維持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剛性。   [0029]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四方面,根據第十三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以致第一部件從底座部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二部件從底座部件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底座部件從第二軸向端在與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中的每一個不同之第三方向上延伸。   [0030] 利用根據第十四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支撐板以支撐板的簡單結構在支撐板的第一支撐表面附近有效地維持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剛性。   [0031]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五方面,根據第十四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以致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個平行於旋轉軸線。   [0032] 利用根據第十五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支撐板以支撐板的簡單結構在支撐板的第一支撐表面附近更有效地維持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剛性。   [0033]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六方面,根據第十四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以致第三方向垂直於旋轉軸線。   [0034] 利用根據第十六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支撐板以支撐板的簡單結構在支撐板的第一支撐表面附近更有效地維持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剛性。   [0035]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七方面,根據第十四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以致第一支撐表面及第二支撐表面中的至少一個面向第三方向。   [0036] 利用根據第十七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支撐板在第三方向上有效地接收力。   [0037]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八方面,根據第一至第十七方面中任一者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以致自行車組件包括換檔裝置,換檔裝置被建構成改變檔位。可旋轉構件可相對於底座構件繞著旋轉軸線旋轉,以操作換檔裝置。   [0038] 利用根據第十八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在自行車操作裝置被使用來操作換檔裝置的案例中,支撐板在維持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剛性的情形下改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組裝的容易性。   [0039]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九方面,根據第一至第十八方面中任一者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以致底座構件包括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被建構成在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安裝於自行車車把的安裝狀態下被耦接於自行車車把。第二端部相反於第一端部。操作結構被設置在第一端部與第二端部之間。   [0040] 利用根據第十九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在自行車操作裝置是公路型自行車操作裝置的案例中,支撐板在維持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剛性的情形下改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組裝的容易性。   [0041]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十方面,根據第十九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以致第一端部包括安裝表面,安裝表面具有對應於下沉式車把的彎曲形狀。   [0042] 利用根據第二十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在自行車操作裝置是公路型自行車操作裝置的案例中,支撐板在維持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剛性的情形下有效地改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組裝的容易性。   [0043]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十一方面,根據第十九或第二十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以致底座構件包括抓握部,抓握部被配置在第一端部與第二端部之間。   [0044] 利用根據第二十一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在自行車操作裝置是公路型自行車操作裝置的案例中,支撐板在維持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剛性的情形下有效地改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組裝的容易性。   [0045]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十二方面,根據第十九至第二十一方面中任一者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以致第二端部包括鞍橋部。   [0046] 利用根據第二十二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在自行車操作裝置是公路型自行車操作裝置的案例中,支撐板在維持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剛性的情形下有效地改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組裝的容易性。   [0047]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十三方面,根據第一至第二十二方面中任一者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以致操作結構包括旋轉軸件,旋轉軸件繞著旋轉軸線可旋轉地支撐可旋轉構件。旋轉軸件包括第一軸向端及第二軸向端,且在第一軸向端與第二軸向端之間延伸。   [0048] 利用根據第二十三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有可能運用操作結構的旋轉軸件來將支撐板附接於操作結構。   [0049]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十四方面,一種自行車操作裝置包含底座構件、操作結構、及支撐板。底座構件其包括第一內表面。操作結構包括可旋轉構件,可旋轉構件可相對於底座構件繞著旋轉軸線旋轉,以控制自行車組件。操作結構包括第一軸向端及第二軸向端。第一軸向端被固定於底座構件。第二軸向端沿著旋轉軸線相反於第一軸向端。支撐板被附接於第二軸向端。支撐板包括第一支撐表面,第一支撐表面在與平行於旋轉軸線的方向不同之面向方向上面向第一內表面。   [0050] 利用根據第二十四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支撐板在維持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剛性的情形下改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組裝的容易性。   [0051]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十五方面,根據第二十四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以致面向方向垂直於旋轉軸線。   [0052] 利用根據第二十五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支撐板有效地維持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剛性。   [0053]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十六方面,根據第二十四或第二十五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以致在支撐板的第一支撐表面與底座構件的第一內表面之間界定第一餘隙。   [0054] 利用根據第二十六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第一餘隙在維持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剛性的情形下進一步改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組裝的容易性。   [0055]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十七方面,根據第二十六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以致第一餘隙等於或小於5 mm。   [0056] 利用根據第二十七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第一餘隙在維持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剛性的情形下有效地改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組裝的容易性。   [0057]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十八方面,根據第二十六或第二十七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建構,以致第一餘隙等於或小於1 mm。   [0058] 利用根據第二十八方面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第一餘隙在維持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剛性的情形下更有效地改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組裝的容易性。
[0090] 現在將參照隨附圖式來描述實施例,其中在整個各不同圖中相同元件符號標示對應或相等的元件。 第一實施例   [0091] 先參照圖1,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10被建構成被安裝於自行車車把H。在此實施例中,自行車操作裝置10被建構成被安裝於下沉式車把。然而,自行車操作裝置10的結構能被應用於像是平把式車把、計時賽式車把及牛角式車把的其他類型自行車車把。自行車車把H亦能被稱為下沉式車把H。此外,自行車操作裝置10能被安裝於自行車中異於自行車車把H的部件。由於自行車的結構已經在自行車領域中為所知曉,為了簡潔起見,它們將不會在此被詳細地描述。   [0092] 自行車操作裝置10被操作性地耦接於自行車組件BC1。在此實施例中,自行車操作裝置10被以控制纜線C1操作性地耦接於自行車組件BC1。自行車組件BC1的範例包括換檔裝置、可調整座柱總成及自行車懸吊裝置。控制纜線C1的範例包括包登(Bowden)纜線。在此實施例中,自行車組件BC1包括被建構成改變檔位的換檔裝置BC11。   [0093] 此外,自行車操作裝置10被操作性地耦接於像是液壓自行車制動器的額外自行車組件BC2。在此實施例中,自行車操作裝置10被以液壓軟管C2操作性地耦接於額外自行車組件BC2。然而,額外自行車組件BC2能為異於液壓自行車制動器的自行車組件。額外自行車組件BC2能被從自行車操作裝置10省略。   [0094] 在此實施例中,自行車操作裝置10是右手側控制裝置,右手側控制裝置被建構成由騎士的右手所操作,以致動額外自行車組件BC2及自行車組件BC1。然而,自行車操作裝置10的結構能被應用於左手側控制裝置。   [0095] 在本申請案中,以下方向性用語“前”、“後”、“向前”、“向後”、“左”、“右”、“橫截”、“向上”及“向下”、以及任何其他類似方向性用語是指基於坐在自行車的鞍座(未示出)上並面向自行車車把H的使用者(例如,騎士)所決定的那些方向。因此,被運用來描述自行車操作裝置10的這些用語應相對於在水平表面上於直立騎乘位置所使用之配備有自行車操作裝置10的自行車來解釋。   [0096] 如圖1中所見,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含底座構件12。底座構件12被建構成被安裝於自行車車把H。然而,底座構件12能被安裝於自行車中異於自行車車把H的部件。底座構件12包括第一端部12A、第二端部12B及抓握部12C。第一端部12A被建構成在自行車操作裝置10被安裝於自行車車把H之安裝狀態下被耦接於自行車車把H。第二端部12B相反於第一端部12A。抓握部12C被配置在第一端部12A與第二端部12B之間。   [0097] 下沉式車把H包括彎曲部H1。第一端部12A被建構成在自行車操作裝置10被安裝於自行車車把H之安裝狀態下被耦接於彎曲部H1。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含安裝鉗夾13,以將底座構件12耦接於自行車車把H。   [0098] 如圖2中所見,第一端部12A包括安裝表面12D,安裝表面12D具有對應於下沉式車把H的彎曲形狀。確切地,安裝表面12D具有對應於彎曲部H1的外周表面之彎曲形狀。   [0099] 如圖1及圖2中所見,第二端部12B包括鞍橋部12E。鞍橋部12E從抓握部12C斜向向上地延伸。鞍橋部12E在自行車操作裝置10的安裝狀態下被設置在第二端部12B的上方。鞍橋部12E如果有需要及/或想要的話亦能被建構成可抓握。   [0100] 在此實施例中,自行車操作裝置10還包含抓握罩覆件15,抓握罩覆件15被附接於底座構件12以至少部分地罩覆底座構件12。抓握罩覆件15至少部分地由像是橡膠的彈性材料所製成。   [0101] 如圖1中所見,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含操作構件16,操作構件16被繞著樞轉軸線A1可樞轉地耦接底座構件12。操作構件16在自行車操作裝置10的安裝狀態下從底座構件12向下延伸。操作構件16可相對於底座構件12在靜置位置P11與操作位置P12之間樞轉。在此實施例中,操作構件16被設置作為可繞著樞轉軸線A1樞轉的制動器操作桿件。然而,操作構件16不受限於制動器操作桿件。   [0102] 在本申請案中,在此所使用的用語“靜置位置”是指像是操作構件16的可移動部件在可移動構件未由使用者所操作的狀態下維持靜止不動之位置。在此所使用的用語“操作位置”是指已經由使用者所操作來施行自行車組件的操作的可移動部件之位置。   [0103] 如圖3中所見,操作構件16可相對於底座構件12繞著額外樞轉軸線A2樞轉。操作構件16可相對於底座構件12在第一靜置位置P21與第一操作位置P22之間樞轉。操作構件16相對於底座構件12在第一操作方向D11上被從第一靜置位置P21樞轉至第一操作位置P22。操作構件16相對於底座構件12在相反於第一操作方向D11的第一釋放方向D12上被從第一操作位置P22朝向第一靜置位置P21樞轉。第一操作方向D11及第一釋放方向D12被界定成沿著繞額外樞轉軸線A2所界定的圓周方向。在此實施例中,操作構件16被設置作為可繞著額外樞轉軸線A2樞轉的換檔桿件。然而,操作構件16不受限於換檔桿件。   [0104] 如圖1及圖3中所見,操作構件16包括轉接器18及操作桿件20。轉接器18被繞著樞轉軸線A1可樞轉地耦接於底座構件12。操作桿件20被繞著不平行於樞轉軸線A1的額外樞轉軸線A2可樞轉地耦接於轉接器18。亦即,操作桿件20被繞著樞轉軸線A1及額外樞轉軸線A2中的每一個可樞轉地耦接於底座構件12。   [0105] 如圖4中所見,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含樞轉軸件22及操作軸件24。樞轉軸件22將轉接器18繞著樞轉軸線A1可樞轉地耦接於底座構件12。樞轉軸件22界定樞轉軸線A1。操作軸件24將操作桿件20繞著額外樞轉軸線A2可樞轉地耦接於轉接器18。操作軸件24界定額外樞轉軸線A2。   [0106] 如圖5中所見,自行車操作裝置10還包含額外操作構件26。額外操作構件26被繞著額外樞轉軸線A2可樞轉地設置在操作構件16及底座構件12中的一個上。在此實施例中,額外操作構件26被可樞轉地設置在操作構件16上。確切地,額外操作構件26被繞著額外樞轉軸線A2可樞轉地耦接於轉接器18。操作軸件24將額外操作構件26繞著額外樞轉軸線A2可樞轉地耦接於轉接器18。   [0107] 額外操作構件26可相對於底座構件12在第二靜置位置P31與第二操作位置P32之間樞轉。額外操作構件26相對於底座構件12在第二操作方向D21上被從第二靜置位置P31樞轉至第二操作位置P32。額外操作構件26相對於底座構件12在相反於第二操作方向D21的第二釋放方向D22上被從第二操作位置P32朝向第二靜置位置P31樞轉。   [0108] 第二操作方向D21及第二釋放方向D22被界定成沿著繞額外樞轉軸線A2所界定的圓周方向。第二操作方向D21與第一操作方向D11重合。第二釋放方向D22與第一釋放方向D12重合。然而,第二操作方向D21能與第一操作方向D11不同。第二釋放方向D22能與第一釋放方向D12不同。在此實施例中,額外操作構件26被設置作為可繞著額外樞轉軸線A2樞轉的額外換檔桿件。然而,額外操作構件26不受限於額外換檔桿件。額外操作構件26能被從自行車操作裝置10省略。   [0109] 如圖4中所見,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含被設置在底座構件12上的液壓單元28。液壓單元28包括缸筒內孔30、以及被可移動地設置在缸筒內孔30中的活塞32。在此實施例中,底座構件12包括缸筒內孔30。缸筒內孔30及活塞32界定液壓室34。液壓單元28包括封閉構件36,封閉構件36被附接於底座構件12,以將缸筒內孔30的一端封閉。缸筒內孔30、活塞32及封閉構件36界定液壓室34。液壓室34被以流體通道(未示出)及液壓軟管C2連接於額外自行車組件BC2,以將液壓壓力供應至額外自行車組件BC2。   [0110] 活塞32回應於操作構件16的樞轉移動而可相對於缸筒內孔30移動。確切地,活塞32可相對於缸筒內孔30在初始位置P41與致動位置P42之間移動。初始位置P41對應於操作構件16的靜置位置P11。初始位置P42對應於操作構件16的操作位置P12。確切地,活塞32在操作構件16位於靜置位置P11(圖1)處之靜置狀態下位於初始位置P41處。活塞32在操作構件16位於操作位置P12(圖1)處之操作狀態下位於致動位置P42處。活塞32被建構成回應於操作構件16從靜置位置P11朝向操作位置P12的樞轉移動而被從初始位置P41推動至致動位置P42,以將液壓壓力供應至額外自行車組件BC2。   [0111] 如圖4、圖6及圖7中所見,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含活塞棒38、導引銷40、導引構件42及傳遞構件44。活塞棒38將活塞32操作性地耦接於導引銷40。如圖4中所見,導引構件42被以螺釘45可卸除地附接於底座構件12。如圖6及圖7中所見,導引構件42包括一對導引溝槽42A及42B。導引銷40的端40A及40B被可移動地設置在導引溝槽42A及42B中。   [0112] 如圖8中所見,傳遞構件44被以樞轉軸件22可樞轉地耦接於底座構件12。傳遞構件44與導引銷40接觸。傳遞構件44可相對於底座構件12繞著樞轉軸線A1樞轉,以將操作構件16的樞轉移動傳遞至導引銷40。   [0113] 如圖4中所見,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含調整構件46及接收構件48。調整構件46被附接於傳遞構件44及操作構件16中的一個,以相對於底座構件12改變操作構件16的靜置位置P11。接收構件48被設置於傳遞構件44及操作構件16中的另一個,以回應於操作構件16相對於底座構件12的樞轉移動而可與調整構件46一起移動。在此實施例中,調整構件46被附接於傳遞構件44,且接收構件48被設置於操作構件16。然而,調整構件46能被附接於操作構件16,且接收構件48能被設置於傳遞構件44。   [0114] 如圖9中所見,例如,調整構件46包括調整螺釘。傳遞構件44包括第一調整螺紋孔44A。調整構件46被與第一調整螺紋孔44A螺合地接合。調整構件46的一端與接收構件48接觸。   [0115] 如圖6中所見,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含額外調整構件50,以相對於底座構件12改變活塞32的初始位置P41(圖4)。在此實施例中,額外調整構件50包括被安裝於導引構件42的調整螺釘。額外調整構件50被與導引構件42的第二調整螺紋孔51(圖6)螺合地接合。如圖8中所見,額外調整構件50的一端與傳遞構件44接觸。   [0116] 如圖8及圖9中所見,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含第一偏壓構件52,第一偏壓構件52被設置在操作構件16與傳遞構件44之間,以將調整構件46朝向接收構件48偏壓。在此實施例中,如圖8中所見,第一偏壓構件52包括第一偏壓部件52A及52B。例如,第一偏壓部件52A及52B中的每一個包括螺旋彈簧。如圖9中所見,第一偏壓構件52在沿著樞轉軸線A1觀看時相對於樞轉軸線A1被設置在調整構件46及接收構件48的相反側上。   [0117] 如圖10中所見,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含第二偏壓構件54,以相對於底座構件12將操作構件16朝向靜置位置P11(圖1)偏壓。第二偏壓構件54被安裝於樞轉軸件22上。在此實施例中,第二偏壓構件54包括扭力彈簧。第二偏壓構件54包括第二偏壓部件54A及54B。例如,第二偏壓部件54A及54B中的每一個包括螺旋彈簧。第二偏壓部件54A及54B被安裝在樞轉軸件22上。第二偏壓部件54A的第一端54A1與導引銷40接觸。第二偏壓部件54B的第一端54B1與導引銷40接觸。   [0118] 如圖11中所見,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含被固定於底座構件12的支撐棒56。第二偏壓部件54A的第二端54A2由支撐棒56所接收。第二偏壓部件54B的第二端54B2由支撐棒56所接收。   [0119] 如圖8中所見,傳遞構件44由第二偏壓構件54所按壓而抵頂額外調整構件50。額外調整構件50及第二偏壓構件54將操作構件16定位在靜置位置P11(圖1)處。此外,第二偏壓構件54將活塞32朝向初始位置P41(圖4)偏壓。額外調整構件50及第二偏壓構件54將活塞32定位在初始位置P41(圖4)處。   [0120] 如圖4中所見,調整構件46相對於傳遞構件44的旋轉相對於傳遞構件44改變操作構件16的位置。這在未改變活塞32的初始位置P41的情形下改變操作構件16的靜置位置P11。額外調整構件50的旋轉相對於底座構件12改變傳遞構件44的位置。這改變活塞32的初始位置P41且進一步改變操作構件16的靜置位置P11。   [0121] 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含第三偏壓構件58,以相對於轉接器18將操作桿件20朝向第一靜置位置P21(圖3)偏壓。第三偏壓構件58被安裝在操作軸件24上。例如,第三偏壓構件58包括扭力彈簧。   [0122] 如圖12中所見,轉接器18將操作桿件20定位在第一靜置位置P21處。在此實施例中,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含調整部件60,調整部件60附接於轉接器18,以相對於底座構件12改變操作構件16的第一靜置位置P21。調整部件60與操作桿件20的止動件表面20A接觸,以將操作桿件20定位在第一靜置位置P21處。轉接器18包括被與調整部件60螺合地接合的螺紋孔18A。調整部件60的旋轉相對於轉接器18改變操作桿件20的第一靜置位置P21。   [0123] 如圖4中所見,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含第四偏壓構件62,以相對於底座構件12將額外操作構件26朝向第二靜置位置P31(圖5)偏壓。在此實施例中,第四偏壓構件62相對於操作構件16(轉接器18)將額外操作構件26朝向第二靜置位置P31(圖5)偏壓。第四偏壓構件62被安裝在操作軸件24上。例如,第四偏壓構件62包括扭力彈簧。如圖5中所見,操作構件16(操作桿件20)與額外操作構件26接觸,以將額外操作構件26定位在第二靜置位置P31處。   [0124] 如圖13中所見,液壓單元28包含液壓貯器64。液壓貯器64包括被連接於液壓室34的貯器室65。如圖4中所見,液壓貯器64被設置在第一端部12A處。在此實施例中,液壓貯器64被設置在鞍橋部12E處。   [0125] 如圖13中所見,液壓貯器64包括貯器凹部66、隔膜67及蓋件68。在此實施例中,底座構件12包括貯器凹部66。隔膜67被至少部分地設置在貯器凹部66中。貯器凹部66及隔膜67在貯器凹部66中界定貯器室65。在此實施例中,液壓貯器64包括排出構件69。底座構件12包括排出孔66A。排出構件69被可卸除地附接於底座構件12,以封閉排出孔66A。貯器凹部66、隔膜67及排出構件69在貯器凹部66中界定貯器室65。貯器室65經由至少一個連接孔(未示出)被連接於液壓室34。液壓貯器64能被從自行車操作裝置10省略。   [0126] 如圖4及圖14中所見,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含操作結構70。操作結構70被設置在第一端部12A與第二端部12B之間。操作結構70被設置在底座構件12的容置空間71中。操作構件70包括可旋轉構件72,可旋轉構件72可相對於底座構件12(圖4)繞著旋轉軸線A3旋轉,以控制自行車組件BC1。可旋轉構件72可相對於底座構件12(圖4)繞著旋轉軸線A3旋轉,以操作換檔裝置BC11。可旋轉構件72被以控制纜線C1操作性地耦接於自行車組件BC1。然而,可旋轉構件72能被建構成控制像是可調整座柱總成及自行車懸吊裝置之另一個自行車組件。   [0127] 如圖14中所見,可旋轉構件72包括纜線附接部件74。控制纜線C1的一端被附接於纜線附接部件74。然而,可旋轉構件72能被耦接於另一個控制元件。可旋轉構件72可相對於底座構件12繞著旋轉軸線A3在第一旋轉方向D31旋轉,以捲繞控制纜線C1。可旋轉構件72可相對於底座構件12繞著旋轉軸線A3在第二旋轉方向D32旋轉,以退繞(釋放)控制纜線C1。第二旋轉方向D32相反於第一旋轉方向D31。   [0128] 如圖14及圖15中所見,操作結構70包括第一軸向端70A及第二軸向端70B。第二軸向端70B沿著旋轉軸線A3相反於第一軸向端70A。操作結構70包括旋轉軸件76,旋轉軸件76繞著旋轉軸線A3可旋轉地支撐可旋轉構件72。旋轉軸件76包括第一軸向端70A及第二軸向端70B,且在第一軸向端70A與第二軸向端70B之間延伸。旋轉軸件76界定旋轉軸線A3。   [0129] 如圖16中所見,第一軸向端70A被固定於底座構件12。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含固定構件78,固定構件78將旋轉軸件76固定於底座構件12。底座構件12包括具有支撐孔80A的支撐壁80。固定構件78延伸通過支撐孔80A。固定構件78被耦接於旋轉軸件76的第一軸向端70A。確切地,旋轉軸件76包括被設置在第一軸向端70A的螺紋孔76A。固定構件78包括外螺紋部件78A,外螺紋部件78A被與旋轉軸件76的螺紋孔76A螺合地耦接。固定構件78包括凸緣78B。支撐壁80被固持在凸緣78B與第一軸向端70A之間。   [0130] 如圖17中所見,操作結構70包括定位結構82,定位結構82被建構成將可旋轉構件72選擇性地定位在旋轉位置中的一個處。定位結構82被安裝於旋轉軸件76。如圖16中所見,定位結構82被設置在第一軸向端70A與第二軸向端70B之間。   [0131] 如圖18中所見,定位結構82被建構成回應於操作構件16從第一靜置位置P21至第一操作位置P22的樞轉移動而相對於底座構件12將可旋轉構件72繞著樞轉軸線A3在第一旋轉方向D31上旋轉一旋轉角度。定位結構82被建構成回應於額外操作構件26從第二靜置位置P31至第二操作位置P32的樞轉移動而相對於底座構件12將可旋轉構件72繞著樞轉軸線A3在第二旋轉方向D32上旋轉該旋轉角度。   [0132] 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含第一中間構件84及第二中間構件86。第一中間構件84及第二中間構件86被可樞轉地安裝於旋轉軸件76。第一中間構件84可相對於底座構件12繞著旋轉軸線A3樞轉,以將操作構件16的樞轉移動傳遞至定位結構82。第二中間構件86可相對於底座構件12繞著旋轉軸線A3樞轉,以將額外操作構件26的樞轉移動傳遞至定位結構82。額外操作構件26、第一中間構件84及第二中間構件86回應於操作構件16的樞轉移動而相對於底座構件12被繞著旋轉軸線A3樞轉。第二中間構件86回應於額外操作構件26的樞轉移動而相對於底座構件12被繞著旋轉軸線A3樞轉。由於定位結構82已經在自行車領域中為所知曉,為了簡潔起見,它們將不會在此被詳細地描述。   [0133] 如圖19及圖20中所見,自行車操作裝置10包含被附接於第二軸向端70B的支撐板88。支撐板88被附接於第二軸向端70B,以可相對於底座構件12移動。在此實施例中,支撐板88被固定於第二軸向端70B,以相對於底座構件12移動。操作結構70包括耦接構件90,耦接構件90將支撐板88耦接於旋轉軸件76的第二軸向端70B。在此實施例中,如圖17及圖20中所見,支撐板88包括開口88C。旋轉軸件76延伸通過支撐板88的開口88C。旋轉軸件76包括被設置在第二軸向端70B處的外螺紋部件76B。耦接構件90包括被與旋轉軸件76的外螺紋部件76A螺合地接合的耦接螺紋孔90A。   [0134] 如圖19及圖20中所見,第二軸向端70B及支撐板88在未被固定於底座構件12的情形下被設置在底座構件12中。換言之,旋轉軸件76是在第一軸向端70A處被固定於底座構件12之懸臂軸件。支撐板88可與底座構件12接觸。底座構件12包括第一內表面92。支撐板88包括面向第一內表面92的第一支撐表面88A。第一支撐表面88A在與平行於旋轉軸線A3的方向不同之面向方向D5上面向第一內表面92。在此實施例中,面向方向D5垂直於旋轉軸線A3。然而,面向方向D5不受限於此實施例。面向方向D5能不垂直於旋轉軸線A3。   [0135] 第一支撐表面88A可與第一內表面92接觸。第一支撐表面88A在操作構件16及額外操作構件26未由使用者所操作之靜置狀態下與第一內表面92隔開。   [0136] 第一餘隙CL1被界定在支撐板88的第一支撐表面88A與底座構件12的第一內表面92之間。第一餘隙CL1在面向方向D5上被界定在支撐板88的第一支撐表面88A與底座構件12的第一內表面92之間。第一餘隙CL1被界定作為支撐板88的第一支撐表面88A與底座構件12的第一內表面92之間的最小餘隙。在此實施例中,第一餘隙CL1等於或小於5 mm。第一餘隙CL1較佳地等於或小於1 mm。然而,第一餘隙CL1不受限於此實施例。支撐板88的第一支撐表面88A能被設置成在操作力未被施加於操作構件16及額外操作構件26之靜置狀態下與底座構件12的第一內表面92接觸。亦即,第一餘隙CL1能為0 mm。   [0137] 如圖19及圖20中所見,底座構件12包括第二內表面94。支撐板88包括面向第二內表面94的第二支撐表面88B。第二支撐表面88B在面向方向D5上面向第二支撐表面94。第二支撐表面88B可與第二內表面94接觸。第二支撐表面88B在操作構件16及額外操作構件26未由使用者所操作之靜置狀態下與第二內表面94隔開。   [0138] 第二餘隙CL2被界定在支撐板88的第二支撐表面88B與底座構件12的第二內表面94之間。第二餘隙CL2被界定作為支撐板88的第二支撐表面88B與底座構件12的第二內表面94之間的最小餘隙。在此實施例中,第二餘隙CL2等於或小於5 mm。第二餘隙CL2較佳地等於或小於1 mm。然而,第二餘隙CL2不受限於此實施例。支撐板88的第二支撐表面88B能被設置成在操作構件16及額外操作構件26未由使用者所操作之靜置狀態下與底座構件12的第二內表面94接觸。亦即,第二餘隙CL2能為0 mm。   [0139] 旋轉軸線A3在沿著旋轉軸線A3觀看時被設置在第一支撐表面88A與第二支撐表面88B之間。在此實施例中,旋轉軸線A3在沿著旋轉軸線A3觀看時被設置在第一支撐表面88A與第二支撐表面88B之間的中間位置處。被界定在旋轉軸線A3與第一支撐表面88A之間的第一最小距離DS1等於被界定在旋轉軸線A3與第二支撐表面88B之間的第二最小距離DS2。然而,第一最小距離DS1能與第二最小距離DS2相同。   [0140] 如圖19及圖20中所見,支撐板88包括底座部件96、第一部件98及第二部件99。底座部件96被附接於操作結構70的第二軸向端70B。在此實施例中,底座部件96被以耦接構件90固定於操作結構70的第二軸向端70B。第一部件98沿著第一內表面92從底座部件96延伸。第一支撐表面88A被設置在第一部件98上。第二部件99沿著第二內表面94從底座部件96延伸。第二支撐表面88B被設置在第二部件99上。   [0141] 如圖20中所見,第一部件98在第二方向D62上從底座部件96延伸。然而,第一部件98亦能在第一方向D61上從底座部件96延伸。第二部件99在第二方向D62上從底座部件96延伸。底座部件96在與第一方向D61及第二方向D62中的每一個不同之第三方向D63上從第二軸向端70B延伸。第一方向D61及第二方向D62中的至少一個平行於旋轉軸線A3。在此實施例中,第一方向D61及第二方向D62平行於旋轉軸線A3。第三方向D63垂直於旋轉軸線A3。第三方向D63與面向方向D5重合。然而,第一方向D61、第二方向D62及第三方向D63不受限於此實施例。第一方向D61及第二方向D62中的至少一個能不平行於旋轉軸線A3。第三方向D63能不平行於旋轉軸線A3。   [0142] 第一支撐表面88A及第二支撐表面88B中的至少一個面向第三方向D63。在此實施例中,第一支撐表面88A及第二支撐表面88B面向第三方向D63。然而,第一支撐表面88A面向的方向並不受限於於此實施例,且第二支撐表面88B面向的方向並不受限於於此實施例。   [0143] 如圖18中所見,當操作構件16相對於底座構件12在第一操作方向D11上被從第一靜置位置P21操作至第一操作位置P22時,力F1被施加於操作結構70的第二軸向端70B。在此實施例中,力F1被從第一中間構件84傳遞至第二軸向端70B。如圖19及圖20中所見,當力F1被施加於操作結構70的第二軸向端70B時,支撐板件88進行與底座構件12的第一內表面92接觸。即便是第二軸向端70B及支撐板88並未被固定於底座構件12,力F1由底座構件12所接收。 第二實施例   [0144] 根據第二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210將參照圖21及圖22在以下描述。自行車操作裝置210具有與自行車操作裝置10的結構及/或組態相同之結構及/或組態,除了支撐板88。因此,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中的元件實質相同功能的元件將在此被相同地編號,且為了簡潔起見,將不會在此被再次詳細地描述。   [0145] 如圖21及圖22中所見,自行車操作裝置210包含底座構件12、操作結構70及支撐板288。支撐板288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支撐板88的結構實質相同之結構。在此實施例中,支撐板288在操作構件16及額外操作構件26未由使用者所操作之靜置狀態下與底座構件12接觸。確切地,支撐板288包括面向第一內表面92的第一支撐表面288A。支撐板288的第一支撐表面288A在操作構件16及額外操作構件26未由使用者所操作之靜置狀態下與底座構件12的第一內表面92接觸。亦即,被界定在支撐板288的第一支撐表面288A與底座構件12的第一內表面92之間的第一餘隙等於0 mm。支撐板288的第二支撐表面88B在操作構件16及額外操作構件26未由使用者所操作之靜置狀態下與底座構件12的第二內表面94隔開。由於第二軸向端70B及支撐板288在未被固定於底座構件12的情形下被設置在底座構件12中,支撐板288被固定於第二軸向端70B,以可相對於底座構件12移動,即便是支撐板288與底座構件12接觸。   [0146] 支撐板288包括底座部件296、第一部件298及第二部件99。底座部件296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底座部件96實質相同之結構。第一部件298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第一部件98實質相同之結構。第一支撐表面288A被設置在第一部件298上。   [0147] 被界定在旋轉軸線A3與第一支撐表面288A之間的第一最小距離DS21與被界定在旋轉軸線A3與第二支撐表面88B之間的第二最小距離DS2不同。第一最小距離DS21大於第二最小距離DS2。然而,第一最小距離DS21能等於第二最小距離DS2。   [0148] 利用自行車操作裝置210,有可能獲得與第一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10的效果相同之效果。 第三實施例   [0149] 根據第三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310將參照圖23及圖24在以下描述。自行車操作裝置310具有與自行車操作裝置10的結構及/或組態相同之結構及/或組態,除了支撐板88。因此,具有與以上實施例中的元件實質相同功能的元件將在此被相同地編號,且為了簡潔起見,將不會在此被再次詳細地描述。   [0150] 如圖23及圖24中所見,自行車操作裝置310包含底座構件12、操作結構70及支撐板388。支撐板388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支撐板88的結構實質相同之結構。在此實施例中,支撐板388在操作構件16及額外操作構件26未由使用者所操作之靜置狀態下與底座構件12接觸。確切地,支撐板388包括面向第二內表面94的第二支撐表面388B。支撐板388的第二支撐表面388B在操作構件16及額外操作構件26未由使用者所操作之靜置狀態下與底座構件12的第二內表面94接觸。亦即,被界定在支撐板388的第二支撐表面388B與底座構件12的第二內表面94之間的第二餘隙等於0 mm。支撐板388的第一支撐表面88A在操作構件16及額外操作構件26未由使用者所操作之靜置狀態下與底座構件12的第一內表面92隔開。由於第二軸向端70B及支撐板388在未被固定於底座構件12的情形下被設置在底座構件12中,支撐板388被固定於第二軸向端70B,以可相對於底座構件12移動,即便是支撐板388與底座構件12接觸。   [0151] 支撐板388包括底座部件396、第一部件98及第二部件399。底座部件396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底座部件96實質相同之結構。第二部件399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第二部件99實質相同之結構。第二支撐表面388B被設置在第二部件399上。   [0152] 被界定在旋轉軸線A3與第一支撐表面88A之間的第一最小距離DS1與被界定在旋轉軸線A3與第二支撐表面388B之間的第二最小距離DS32不同。第二最小距離DS32大於第一最小距離DS1。然而,第一最小距離DS1能等於第二最小距離DS32。   [0153] 利用自行車操作裝置310,有可能獲得與第一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10的效果相同之效果。 第四實施例   [0154] 根據第四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410將參照圖25及圖26在以下描述。自行車操作裝置410具有與自行車操作裝置10的結構及/或組態相同之結構及/或組態,除了支撐板88。因此,具有與以上實施例中的元件實質相同功能的元件將在此被相同地編號,且為了簡潔起見,將不會在此被再次詳細地描述。   [0155] 如圖25及圖26中所見,自行車操作裝置410包含底座構件12、操作結構70及支撐板488。在此實施例中,第二實施例及第三實施例的支撐板288及388彼此組合。支撐板488在操作構件16及額外操作構件26未由使用者所操作之靜置狀態下與底座構件12接觸。由於第二軸向端70B及支撐板488在未被固定於底座構件12的情形下被設置在底座構件12中,支撐板488被固定於第二軸向端70B,以可相對於底座構件12移動,即便是支撐板488與底座構件12接觸。   [0156] 確切地,支撐板488包括面向第一內表面92的第二支撐表面288A。支撐板488包括面向第二內表面94的第二支撐表面388B。支撐板488的第一支撐表面288A在操作構件16及額外操作構件26未由使用者所操作之靜置狀態下與底座構件12的第一內表面92接觸。支撐板488的第二支撐表面388B在操作構件16及額外操作構件26未由使用者所操作之靜置狀態下與底座構件12的第二內表面94接觸。亦即,被界定在支撐板488的第一支撐表面288A與底座構件12的第一內表面92之間的第一餘隙等於0 mm。被界定在支撐板488的第二支撐表面388B與底座構件12的第二內表面94之間的第二餘隙等於0 mm。   [0157] 支撐板488包括底座部件496、第一部件298及第二部件399。底座部件496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底座部件96實質相同之結構。被界定在旋轉軸線A3與第一支撐表面288A之間的第一最小距離DS21與被界定在旋轉軸線A3與第二支撐表面388B之間的第二最小距離DS32相同。然而,第一最小距離DS21能與第二最小距離DS32不同。   [0158] 利用自行車操作裝置410,有可能獲得與第一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10的效果相同之效果。 第五實施例   [0159] 根據第五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510將參照圖27及圖28在以下描述。自行車操作裝置510具有與自行車操作裝置10的結構及/或組態相同之結構及/或組態,除了支撐板88。因此,具有與以上實施例中的元件實質相同功能的元件將在此被相同地編號,且為了簡潔起見,將不會在此被再次詳細地描述。   [0160] 如圖27及圖28中所見,自行車操作裝置510包含底座構件12、操作結構70及支撐板588。支撐板588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支撐板88的結構實質相同之結構。在此實施例中,第二支撐表面88B被從支撐板588省略。   [0161] 支撐板588包括底座部件596及第一部件98。底座部件596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底座部件96的結構實質相同之結構。底座部件596在第三方向D63(面向方向D5)上短於第一實施例的支撐板88的底座部件96。   [0162] 利用自行車操作裝置510,有可能獲得與第一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10的效果相同之效果。 第六實施例   [0163] 根據第六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610將參照圖29及圖30在以下描述。自行車操作裝置610具有與自行車操作裝置10的結構及/或組態相同之結構及/或組態,除了支撐板88。因此,具有與以上實施例中的元件實質相同功能的元件將在此被相同地編號,且為了簡潔起見,將不會在此被再次詳細地描述。   [0164] 如圖29及圖30中所見,自行車操作裝置610包含底座構件12、操作結構70及支撐板688。支撐板688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支撐板88的結構實質相同之結構。在此實施例中,第一部件98及第二部件99被從支撐板688省略。   [0165] 支撐板688包括底座部件696。底座部件696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底座部件96的結構實質相同之結構。底座部件696包括第一支撐表面88A及第二支撐表面88B。   [0166] 利用自行車操作裝置610,有可能獲得與第一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10的效果相同之效果。   [0167] 熟習自行車領域者從本揭示將會明白的是,以上實施例如果有需要及/或想要的話能至少部分地彼此組合。例如,第二支撐表面88B能被從自行車操作裝置10及210中的至少一個省略。第二支撐表面388B能被從自行車操作裝置310及410中的至少一個省略。在第五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510中,第一支撐表面88A在操作構件16及額外操作構件26未由使用者所操作之靜置狀態下能與第一內表面92接觸。類似於第六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610,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中的至少一個能被從第一至第五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10至510中的支撐板省略。   [0168] 在此所使用的用語“包含”及其衍生字旨在作為界定所述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數、及/或步驟的出現之開放式用語,但未排除其他未陳述的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數、及/或步驟的出現。此概念亦應用於具有類似意義的字,例如用語“具有”、“包括”及其衍生字。   [0169] 用語“構件”、“區段”、“部分”、“部件”、“元件”、“本體”及“結構”在以單數型使用時能具有單一個部件或複數個部件的雙重意義。   [0170] 像是本申請案中所記載的“第一”及“第二”的序數用語僅為辨別用語,但不具有例如特定順序等的任何其他意義。此外,例如,用語“第一元件”本身不影射“第二元件”的存在,且用語“第二元件”本身不影射“第一元件”的存在。   [0171] 在此所使用的用語“一對”除了能涵蓋此對元件具有彼此相同形狀或結構之組態,還能涵蓋此對元件具有彼此不同形狀或結構之組態。   [0172] 用語“一個”、“一個或更多”及“至少一個”在此能被互換地使用。   [0173] 最後,像是在此所使用的“實質地”、“大約”及“近似地”的程度用語意指所修飾用語的合理變異量,使得最終結果不會顯著地改變。本申請案所描述的全部數值能被解釋成包括像是“實質地”、“大約”及“近似地”的用語。   [0174] 明顯地,鑑於以上教示,本發明的許多修改及變型是可能的。因此,要了解的是,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內,本發明可用在此所確切描述以外的方式來實施。
[0175]10‧‧‧自行車操作裝置12‧‧‧底座構件12A‧‧‧第一端部12B‧‧‧第二端部12C‧‧‧抓握部12D‧‧‧安裝表面12E‧‧‧鞍橋部13‧‧‧安裝鉗夾15‧‧‧抓握罩覆件16‧‧‧操作構件18‧‧‧轉接器18A‧‧‧螺紋孔20‧‧‧操作桿件20A‧‧‧止動件表面22‧‧‧樞轉軸件24‧‧‧操作軸件26‧‧‧額外操作構件28‧‧‧液壓單元30‧‧‧缸筒內孔32‧‧‧活塞34‧‧‧液壓室36‧‧‧封閉構件38‧‧‧活塞棒40‧‧‧導引銷40A‧‧‧端40B‧‧‧端42‧‧‧導引構件42A‧‧‧導引溝槽42B‧‧‧導引溝槽44‧‧‧傳遞構件44A‧‧‧第一調整螺紋孔45‧‧‧螺釘46‧‧‧調整構件48‧‧‧接收構件50‧‧‧額外調整構件51‧‧‧第二調整螺紋孔52‧‧‧第一偏壓構件52A‧‧‧第一偏壓部件52B‧‧‧第一偏壓部件54‧‧‧第二偏壓構件54A‧‧‧第二偏壓部件54A1‧‧‧第一端54A2‧‧‧第二端54B‧‧‧第二偏壓部件54B1‧‧‧第一端54B2‧‧‧第二端56‧‧‧支撐棒58‧‧‧第三偏壓構件60‧‧‧調整部件62‧‧‧第四偏壓構件64‧‧‧液壓貯器65‧‧‧貯器室66‧‧‧貯器凹部66A‧‧‧排出孔67‧‧‧隔膜68‧‧‧蓋件69‧‧‧排出構件70‧‧‧操作結構70A‧‧‧第一軸向端70B‧‧‧第二軸向端71‧‧‧容置空間72‧‧‧可旋轉構件74‧‧‧纜線附接部件76‧‧‧旋轉軸件76A‧‧‧螺紋孔76B‧‧‧外螺紋部件78‧‧‧固定構件78A‧‧‧外螺紋部件78B‧‧‧凸緣80‧‧‧支撐壁80A‧‧‧支撐孔82‧‧‧定位結構84‧‧‧第一中間構件86‧‧‧第二中間構件88‧‧‧支撐板88A‧‧‧第一支撐表面88B‧‧‧第二支撐表面88C‧‧‧開口90‧‧‧耦接構件90A‧‧‧耦接螺紋孔92‧‧‧第一內表面94‧‧‧第二內表面96‧‧‧底座部件98‧‧‧第一部件99‧‧‧第二部件210‧‧‧自行車操作裝置288‧‧‧支撐板288A‧‧‧第一支撐表面296‧‧‧底座部件298‧‧‧第一部件310‧‧‧自行車操作裝置388‧‧‧支撐板388B‧‧‧第二支撐表面396‧‧‧底座部件399‧‧‧第二部件410‧‧‧自行車操作裝置488‧‧‧支撐板496‧‧‧底座部件510‧‧‧自行車操作裝置588‧‧‧支撐板596‧‧‧底座部件610‧‧‧自行車操作裝置688‧‧‧支撐板696‧‧‧底座部件A1‧‧‧樞轉軸線A2‧‧‧額外樞轉軸線A3‧‧‧旋轉軸線BC1‧‧‧自行車組件BC11‧‧‧換檔裝置BC2‧‧‧額外自行車組件C1‧‧‧控制纜線C2‧‧‧液壓軟管CL1‧‧‧第一餘隙CL2‧‧‧第二餘隙D11‧‧‧第一操作方向D12‧‧‧第一釋放方向D21‧‧‧第二操作方向D22‧‧‧第二釋放方向D31‧‧‧第一旋轉方向D32‧‧‧第二旋轉方向D5‧‧‧面向方向D61‧‧‧第一方向D62‧‧‧第二方向D63‧‧‧第三方向DS1‧‧‧第一最小距離DS2‧‧‧第二最小距離DS21‧‧‧第一最小距離DS32‧‧‧第二最小距離F1‧‧‧力H‧‧‧自行車車把H1‧‧‧彎曲部P11‧‧‧靜置位置P12‧‧‧操作位置P21‧‧‧第一靜置位置P22‧‧‧第一操作位置P31‧‧‧第二靜置位置P32‧‧‧第二操作位置P41‧‧‧初始位置P42‧‧‧致動位置IV‧‧‧線X‧‧‧線XI‧‧‧線XII‧‧‧線XIII‧‧‧線XIX‧‧‧線XX‧‧‧線XXII‧‧‧線XXIV‧‧‧線XXVI‧‧‧線XXVIII‧‧‧線XXX‧‧‧線
[0059] 藉由參照以下詳細說明並結合隨附圖式來考量,本發明的更完整瞭解及其許多伴隨優點隨著變得更加明瞭而將被輕易地獲得。   [0060] 圖1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右側視圖。   [0061] 圖2是圖1中所繪示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立體圖。   [0062] 圖3是圖1中所繪示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前視圖。   [0063] 圖4是沿著圖3的線IV-IV所取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部分剖面圖。   [0064] 圖5是圖1中所繪示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後視圖。   [0065] 圖6是圖1中所繪示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內部結構的立體圖。   [0066] 圖7是圖1中所繪示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內部結構的另一個立體圖。   [0067] 圖8是圖1中所繪示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0068] 圖9是圖1中所繪示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內部結構的部分剖面圖。   [0069] 圖10是沿著圖4的線X-X所取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剖面圖。   [0070] 圖11是沿著圖4的線XI-XI所取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剖面圖。   [0071] 圖12是沿著圖4的線XII-XII所取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剖面圖。   [0072] 圖13是沿著圖4的線XIII-XIII所取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剖面圖。   [0073] 圖14是圖1中所繪示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操作結構及支撐板的立體圖。   [0074] 圖15是圖1中所繪示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操作結構及支撐板的另一個立體圖。   [0075] 圖16是圖4中所繪示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放大剖面圖。   [0076] 圖17是圖1中所繪示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操作結構及支撐板的分解立體圖。   [0077] 圖18是圖1中所繪示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操作結構及支撐板的前視圖。   [0078] 圖19是沿著圖4的線XIX-XIX所取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剖面圖。   [0079] 圖20是沿著圖19的線XX-XX所取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剖面圖。   [0080] 圖21是根據第二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剖面圖。   [0081] 圖22是沿著圖21的線XXII-XXII所取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剖面圖。   [0082] 圖23是根據第三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剖面圖。   [0083] 圖24是沿著圖23的線XXIV-XXIV所取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剖面圖。   [0084] 圖25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剖面圖。   [0085] 圖26是沿著圖25的線XXVI-XXVI所取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剖面圖。   [0086] 圖27是根據第五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剖面圖。   [0087] 圖28是沿著圖27的線XXVIII-XXVIII所取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剖面圖。   [0088] 圖29是根據第六實施例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剖面圖。   [0089] 圖30是沿著圖29的線XXX-XXX所取的自行車操作裝置的剖面圖。
70‧‧‧操作結構
70A‧‧‧第一軸向端
70B‧‧‧第二軸向端
72‧‧‧可旋轉構件
74‧‧‧纜線附接部件
76‧‧‧旋轉軸件
78‧‧‧固定構件
82‧‧‧定位結構
84‧‧‧第一中間構件
86‧‧‧第二中間構件
88‧‧‧支撐板
90‧‧‧耦接構件
A3‧‧‧旋轉軸線
BC1‧‧‧自行車組件
BC11‧‧‧換檔裝置
C1‧‧‧控制纜線
D31‧‧‧第一旋轉方向
D32‧‧‧第二旋轉方向

Claims (28)

  1. 一種自行車操作裝置,包含:底座構件;操作結構,其包括可旋轉構件,該可旋轉構件可相對於該底座構件繞著旋轉軸線旋轉,以控制自行車組件,該操作結構包括第一軸向端,其被固定於該底座構件,及第二軸向端,其沿著該旋轉軸線相反於該第一軸向端;及支撐板,其被附接於該第二軸向端,以在處於組裝狀態時相對於該第二軸向端靜止不動且可相對於該底座構件移動,該支撐板在該操作結構靜置時與該底座構件隔開,該支撐板在該操作結構的操作期間可與該底座構件接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底座構件包括第一內表面,且該支撐板包括面向該第一內表面的第一支撐表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在該支撐板的該第一支撐表面與該底座構件的該第一內表面之間界定第一餘隙。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 該第一餘隙等於或小於5mm。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第一餘隙等於或小於1mm。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支撐板的該第一支撐表面與該底座構件的該第一內表面接觸。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底座構件包括第二內表面,且該支撐板包括面向該第二內表面的第二支撐表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在該支撐板的該第二支撐表面與該底座構件的該第二內表面之間界定第二餘隙。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第二餘隙等於或小於5mm。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第二餘隙等於或小於1mm。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 該旋轉軸線在沿著該旋轉軸線觀看時被設置在該第一支撐表面與該第二支撐表面之間。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支撐板包括底座部件,其被附接於該操作結構的該第二軸向端,及第一部件,其沿著該第一內表面從該底座部件延伸,該第一支撐表面被設置在該第一部件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底座構件包括第二內表面,該支撐板包括第二支撐表面,其面向該第二內表面,及第二部件,其沿著該第二內表面從該底座部件延伸,該第二支撐表面被設置在該第二部件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第一部件從該底座部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該第二部件從該底座部件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且該底座部件從該第二軸向端在與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中的每一個不同之第三方向上延伸。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 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個平行於該旋轉軸線。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第三方向垂直於該旋轉軸線。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第一支撐表面及該第二支撐表面中的至少一個面向該第三方向。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自行車組件包括換檔裝置,該換檔裝置被建構成改變檔位,且該可旋轉構件可相對於該底座構件繞著該旋轉軸線旋轉,以操作該換檔裝置。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底座構件包括第一端部,其被建構成在該自行車操作裝置被安裝於自行車車把的安裝狀態下被耦接於該自行車車把,及第二端部,其相反於該第一端部,且該操作結構被設置在該第一端部與該第二端部之間。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 該第一端部包括安裝表面,該安裝表面具有對應於下沉式車把的彎曲形狀。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底座構件包括抓握部,該抓握部被配置在該第一端部與該第二端部之間。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第二端部包括鞍橋部。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操作結構包括旋轉軸件,該旋轉軸件繞著該旋轉軸線可旋轉地支撐該可旋轉構件,且該旋轉軸件包括該第一軸向端及該第二軸向端,且在該第一軸向端與該第二軸向端之間延伸。
  24. 一種自行車操作裝置,包含:底座構件,其包括第一內表面;操作結構,其包括可旋轉構件,該可旋轉構件可相對於該底座構件繞著旋轉軸線旋轉,以控制自行車組件,該操作結構包括第一軸向端,其被固定於該底座構件的該第一部分,及第二軸向端,其沿著該旋轉軸線相反於該第一軸 向端;及支撐板,其被附接於該第二軸向端,該支撐板包括第一支撐表面,該第一支撐表面在與平行於該旋轉軸線的方向不同之面向方向上面向該第一內表面,該支撐板在該操作結構靜置時與該底座構件隔開,該支撐板在處於組裝狀態時於該操作結構的操作期間可相對於該底座構件的該第一部分移動,其中該支撐板在處於該組裝狀態時於該操作結構的操作期間可相對於該底座構件的該第一部分在該面向方向上移動。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面向方向垂直於該旋轉軸線。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在該支撐板的該第一支撐表面與該底座構件的該第一內表面之間界定第一餘隙。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第一餘隙等於或小於5mm。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的自行車操作裝置,其中該第一餘隙等於或小於1mm。
TW107101369A 2017-01-27 2018-01-15 自行車操作裝置 TWI7261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417,221 US10618599B2 (en) 2017-01-27 2017-01-27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US15/417,221 2017-01-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7285A TW201827285A (zh) 2018-08-01
TWI726187B true TWI726187B (zh) 2021-05-01

Family

ID=62843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1369A TWI726187B (zh) 2017-01-27 2018-01-15 自行車操作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18599B2 (zh)
CN (1) CN108357626B (zh)
DE (1) DE102017130788A1 (zh)
TW (1) TWI72618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0675A (en) * 1988-11-29 1995-03-28 Shimano, Inc. Bicycle control device
TW200800716A (en) * 2006-03-23 2008-01-01 Sram Corp Bicycle shifter
TW201713550A (zh) * 2015-10-08 2017-04-16 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操作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75823B2 (en) * 2006-07-26 2013-02-19 Shimano Inc. Bicycle shift control device
US8863611B2 (en) 2008-10-08 2014-10-21 Sram, Llc Bicycle control device
CN104271436B (zh) * 2012-02-06 2017-03-15 罗特尔部件技术公司 自行车单作用换档装置及其单向操作机构
US8746106B2 (en) 2012-03-08 2014-06-10 Shimano Inc.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US9415831B2 (en) * 2013-06-28 2016-08-16 Shimano Inc. Bicycle hydraulic operating device
US9919760B2 (en) * 2014-03-12 2018-03-20 Shimano Inc.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0675A (en) * 1988-11-29 1995-03-28 Shimano, Inc. Bicycle control device
TW200800716A (en) * 2006-03-23 2008-01-01 Sram Corp Bicycle shifter
TW201713550A (zh) * 2015-10-08 2017-04-16 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操作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15445A1 (en) 2018-08-02
DE102017130788A1 (de) 2018-08-02
CN108357626A (zh) 2018-08-03
CN108357626B (zh) 2020-07-28
US10618599B2 (en) 2020-04-14
TW201827285A (zh) 2018-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95126B2 (ja) 自転車用、特には流体圧ブレーキとギアシフト装置との手動制御装置
US7942250B2 (en) Bicycle hydraulic brake device
US20150090550A1 (en) Bicycle hydraulic operating device
TW201815626A (zh) 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及自行車液壓裝置總成
US20130174543A1 (en) Dual hydraulic controller for bicycle components
CN109383689B (zh) 液压操作装置
US10994798B2 (en) Operating device and base member
US20160327067A1 (en) Bar-end type bicycle hydraulic operating device
TW201912484A (zh) 液壓操作裝置
TW201817632A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CN109383685B (zh) 操作装置
US9586646B2 (en) Bicycle rim brake
TWI726187B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TW202142438A (zh) 人力驅動車輛之操作裝置
US10507883B2 (en)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TW202114903A (zh) 液壓操作裝置
US10882584B2 (en) Hydraulic operating device
US10173746B2 (en)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TWI825156B (zh) 液壓操作裝置
US10189532B2 (en)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TWI685444B (zh) 自行車操控裝置
TW202413186A (zh) 用於人力交通工具之操作裝置
WO2022138283A1 (ja) バーハンドル車両の前部構造
TW202323118A (zh) 用於人力驅動車之操作裝置
TW202323117A (zh) 用於人力驅動車之操作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