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9724B - 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 - Google Patents

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9724B
TWI719724B TW108142262A TW108142262A TWI719724B TW I719724 B TWI719724 B TW I719724B TW 108142262 A TW108142262 A TW 108142262A TW 108142262 A TW108142262 A TW 108142262A TW I719724 B TWI719724 B TW I71972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ayer
resistant
diffusion
projection scree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2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21046A (zh
Inventor
李嘉彬
傅世民
徐耀男
Original Assignee
弘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弘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弘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422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9724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97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972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21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1046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Overhead Projectors And Projection Scree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一種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其中由朝向投影設備之鍍膜層依序設置透明基材層、抗光層以及反射塗布層。其中,抗光層包含複數個擴散結構體及吸収層,吸收層設於各擴散結構體之間且與擴散結構體、透明基材層及反射塗布層皆連接,擴散結構體具有複數個反射側面且與透明基材層及吸收層連接。本發明主要以鍍膜層降低環境光源及投影設備光線之面反射,再藉由抗光層之擴散結構體調整光源之折射角度或抗光層之吸收層吸收無法全反射之光線,最後再以反射塗布層調整光增益值與視角,達成降低投影設備之面反射與環境光源之干擾。

Description

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
本發明為投影布幕領域,尤其為一種降低投影光源面反射與環境光源干擾之投影布幕。
長焦結構投影機因為其投射比大於1之優勢,其以成為現在會議室、教室等場所的主流投影設備。但是,市面上現有的投影布幕,在搭配長焦結構投影機使用時,皆會受到投影機內及周遭環境光源所產生之光影所干擾,而感到畫面失真的感覺。為解決此問題,使用者往往是將環境內光源調低或以窗簾遮蔽外圍光線等方式降低光影干擾,但,這有可能造成使用者視力的負擔。
綜上所述,如何提供可在正常環境下減少投影機光源以及周遭環境影響,維持原有投影畫質的投影布幕,為本領域亟需解決之技術問題。
為解決前揭之問題,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利用本發明投影布幕內各層結構之特性,將照射至投影布幕上之光源折射、吸收,以及將投影光源反射,進以改善習用技術使用者在觀看的投影畫面時,產生畫面的色彩變白、色彩失真或鏡頭光影浮現造成觀 賞體驗不佳之問題。
本發明為一種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包含,鍍膜層、透明基材層、抗光層、以及反射塗布層。其中,鍍膜層設於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朝向投影設備之外側,反射塗布層則設於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背向投影設備之另一外側,透明基材層及抗光層由鍍膜層另一側依序設置於鍍膜層與反射塗布層之間。其中,抗光層包含吸收層與複數個擴散結構體,其中擴散結構體與透明基材層連接,吸收層則佈滿於複數個擴散結構體之間,並且與擴散結構體、透明基材層及反射塗布層皆有連接。
其中,擴散結構體為含有至少5%擴散粒子之混合樹脂。
其中,擴散結構體設有六個側邊,第一側邊與透明基材層連接,第二側邊與第三側邊分別與第一側邊之兩端連接,且皆為第一側邊的鄰邊,第四側邊為第一側邊的對邊,第五側邊與第六側邊分別與第四側邊之兩端連接,且皆為第四側邊之鄰邊,第五側邊之另一端與第三側邊之另一端連接,第六側邊之另一端與第二側邊之另一端連接。
其中,第一側邊的邊長大於第四側邊的邊長,第一側邊與第四側邊彼此平行。
其中,第二側邊向第四側邊延伸之虛擬延伸線與第三側邊向第四側邊延伸之虛擬延伸線之虛擬夾角度小於第五側邊向第四側邊延伸之虛擬延伸線與第六側邊向第四側邊延伸之虛擬延伸線之虛擬夾角度,兩虛擬夾角度差值介於7-20度之間。
其中,第一側邊邊長與相鄰擴散結構體之間距之比值介於0.5-2之間。
其中,各擴散結構體之第一側邊和第二側邊之一端至相鄰另一擴散結構體之第一側邊和第二側邊之一端之距離,與擴散結構體之第一側邊至第四側邊之距離的比值介於0.5-1之間。
其中,鍍膜層中含有至少3%的擴散粒子,且鍍膜層之算數平均粗糙度(Ra)係為0.5至1.5微米。
其中,透明基材層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或熱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
其中,反射塗布層係為白色或銀色之塗布材質層。
100:鍍膜層
200:透明基材層
300:抗光層
310:擴散結構體
311:第一側邊
312:第二側邊
313:第三側邊
314:第四側邊
315:第五側邊
316:第六側邊
320:吸收層
400:反射塗布層
511:間距
510:抗光結構寬
520:擴散結構體高
600:投影設備
700:使用者
800:環境光源
Φ1:第一結構角
Φ2:第二結構角
L1:光路徑L1
L2:光路徑L2
L3:光路徑L3
圖1為本發明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抗光層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擴散結構體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之一種使用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之一種使用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之一種使用示意圖。
為利 貴審查委員了解本發明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到之功效,茲將本發明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發明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 關係解讀、侷限本發明於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合先敘明。
請參閱圖1,其係為本發明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之結構示意圖。本發明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包含,鍍膜層100、透明基材層200、抗光層300及反射塗布層400。其中,鍍膜層100設於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之外側,鍍膜層100之一側係朝向外部投影設備600,透明基材層200設於鍍膜層100之另一側,抗光層300設於透明基材層200之另一側,反射塗布層400設於抗光層300之另一側。
其中,鍍膜層100係為含有3%擴散粒子的塗布材質,鍍膜層100的算數平均粗糙度(Ra)介於0.5-1.5之間。
其中,透明基材層200係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或熱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
其中,抗光層300包含複數個與透明基材層200連接之擴散結構體310,各擴散結構體310之間被吸收層320所填滿。其中,擴散結構體310為含有5%以上擴散粒子的混合樹脂。其中,吸收層320為含有碳粉的混合樹脂。
其中,反射塗布層400係為白色或銀色塗布材料。
請參閱圖2,其係為本發明擴散結構體之示意圖。本發明擴散結構體310包含六個側邊,第一側邊311與透明基材層200連接,第二側邊312與第三側邊313分別與第一側邊311之兩端連接,且皆為第一側邊311的鄰邊,第四側邊314為第一側邊311的對邊,第五側邊315與第六側邊316分 別與第四側邊314之兩端連接,且皆為第四側邊314之鄰邊,第五側邊315之另一端與第三側邊313之另一端連接,第六側邊316之另一端與第二側邊312之另一端連接。
其中,第一側邊311邊長大於第四側邊314邊長,且第一側邊311與第四側邊314彼此平行。
其中,擴散結構體310以第一側邊311的中點與第四側邊314的中點相連之中線為對稱線,第二側邊312與第三側邊313彼此對稱,第四側邊314與第五側邊315也彼此對稱。
其中,第二側邊312向第四側邊314延伸之虛擬延伸線與第三側邊313向第四側邊314延伸之虛擬延伸線之虛擬夾角稱為第二結構角Φ2,第五側邊315向第四側邊314延伸之虛擬延伸線與第六側邊316向第四側邊314延伸之虛擬延伸線之虛擬夾角稱為第一結構角Φ1,第一結構角Φ1角度大於第二結構角Φ2角度且角度差值介於7-20度之間。
請參閱圖3,其係為本發明抗光層之結構示意圖。其中,抗光層300包含複數個擴散結構體310,相鄰擴散結構體310之間有一間距511,且各擴散結構體310之間由吸收層320填滿。其中,擴散結構體310與透明基材層200連接,吸收層320也與透明基材層200連接。換句話說,相鄰擴散結構體310之間距511即為吸收層320與透明基材層200連接之側邊邊長,而擴散結構體310與透明基材層200連接之側邊邊長則為第一側邊311邊長。
擴散結構體310之間距511與第一側邊311邊長之和為一抗光結構寬510。換句話說,一個擴散結構體310之第一側邊311與第二側邊312 的連接端點至另一個相鄰的擴散結構體310之第一側邊311與第二側邊312的連接端點之距離即為抗光結構寬510。
擴散結構體310之第一側邊311至第四側邊314之距離稱之為擴散結構體高520。
其中,抗光結構寬510與第一側邊311長度之比值介於1.5-3。其中,抗光結構寬510與擴散結構體高520之比值介於0.5-1。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抗光結構寬510與第一側邊311之較佳比為2:1,擴散結構體高520與抗光結構寬510之較佳比為1.5:1,第一結構角Φ1與第二結構角Φ2角度差之較佳值為10度。
請參閱圖4,其為本發明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之一種使用示意圖。其中,由環境光源800所發出之光路徑L1,進入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後,先透過鍍膜層100的擴散粒子材質降低面反射後,再藉由抗光層300的擴散結構體310改變角度,將無法全反射之光源由吸收層320吸收,達到抗環境光的效果。
請參閱圖5,其為本發明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之一種使用示意圖。其中,由環境光源800所發出之光路徑L2,進入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後先透過鍍膜層100的擴散粒子材質降低面反射後,光路徑L2被碰到的第一個擴散結構體310之側面改變角度,吸收層320將無法被全反射之光源吸收,其他可以被全反射之光源則又被碰到的第二個擴散結構體310之側面改變角度,吸收層320再一次將無法被全反射之光源吸收,達到更佳的抗環境光效果。
請參閱圖6,其為本發明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之一種使用 示意圖。其中,由投影設備600所發出之光路徑L3,進入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後,先透過鍍膜層100的擴散粒子材質降低面反射後,藉由抗光層300的擴散結構體310改變光路徑L3的角度而形成內部反射,再由反射塗布層400反射到達使用者700的觀看位置,且過程中保留了所有光源,達成原投影色彩不失真之效果。
其中,由環境光源800所發出之另一光路徑L2,進入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後先透過鍍膜層100的擴散粒子材質降低面反射後,光路徑L2被碰到的第一個擴散結構體310之側面改變角度,吸收層320將無法被全反射之光源吸收,其他可以被全反射之光源則又被碰到的第二個擴散結構體310之側面改變角度,吸收層320再一次將無法被全反射之光源吸收,達到更佳的抗環境光效果。
本發明之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主要係利用鍍膜層100與反射塗布層400,以及抗光層300的擴散結構體310與吸收層320的配合,以達到抗環境光800的功效,其中以鍍膜層100降低環境光源800及投影設備600之面反射,再以抗光層300調整角度形成折射或吸收,最後再以反射塗布層400調整光增益值與視角,達成將投影設備600的光源形成反射,而環境光源800折射後被吸收之抗環境光效果。
現有的投影布幕,在搭配長焦結構投影機使用時,皆會受到投影設備600內及周遭環境光源800所產生之光影所干擾,而感到畫面失真的感覺。為解決此問題,使用者700往往是將環境內光源調低或以窗簾遮蔽外圍光線等方式降低光影干擾,但,這有可能造成使用者700視力的負擔。
為解決前揭之問題,本發明之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在使用 時,並不需要減弱環境光源800,亦能保持使用者700所關看到之投影畫面色彩不會變白或色彩失真,換而言之,使用者700使用配合長焦距投影設備600使用本發明之布幕時,不需要關燈或以窗簾遮蔽外部光源。
本發明不僅於技術思想上確屬創新,並具備習用之傳統方法所不及之上述多項功效,已充分符合新穎性及進步性之法定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懇請 貴局核准本件發明專利申請案,以勵發明,至感德便。
100‧‧‧鍍膜層
200‧‧‧透明基材層
300‧‧‧抗光層
310‧‧‧擴散結構體
320‧‧‧吸收層
400‧‧‧反射塗布層

Claims (9)

  1. 一種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包括:一鍍膜層,該鍍膜層係設於該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之外側,該鍍膜層之一側係朝向外部投影設備;一透明基材層,該透明基材層之一側係與該鍍膜層之另一側連接;一抗光層,該抗光層之一側係與該透明基材層之另一側連接,該抗光層係包括複數個擴散結構體;以及一反射塗布層,該反射塗布層之一側係與該抗光層之另一側連接,並係設於該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之另一外側。其中,各該擴散結構體包括:一第一側邊,該第一側邊與該透明基材層連接;一第二側邊,該第二側邊與該第一側邊之一端連接,且為該第一側邊之鄰邊;一第三側邊,該第三側邊與該第一側邊之另一端連接,且為該第一側邊之另一鄰邊;一第四側邊,該第四側邊為該第一側邊之對邊;一第五側邊,該第五側邊與該第四側邊之一端以及該第三側邊之另一端連接,且為該第四側邊之鄰邊;以及一第六側邊,該第六側邊與該第四側邊之另一端以及該二側邊之另一端連接,且為該第四側邊之另一鄰邊;其中,該第一側邊邊長大於該第四側邊邊長,且該第一側邊平行於該第四側邊; 其中,該第二側邊向該第四側邊延伸之虛擬延伸線與該第三側邊向該第四側邊延伸之虛擬延伸線之虛擬夾角度係小於該第五側邊向該第四側邊延伸之虛擬延伸線與該第六側邊向該第四側邊延伸之虛擬延伸線之虛擬夾角度,其中該虛擬夾角度差值介於7-20度之間;其中,該第一側邊邊長與各相鄰該擴散結構體之間距之比值介於0.5-2之間;其中,該擴散結構體之該第一側邊和該第二側邊之一端與相鄰另一該擴散結構體之該第一側邊和該第二側邊之一端之距離,與該擴散結構體之該第一側邊到該第四側邊之距離的比值介於0.5-1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其中該擴散結構體係為含有擴散粒子之混合樹脂。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其中該含有擴散粒子之混合樹脂至少含有5%的擴散粒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其中該抗光層更包含一吸收層,該吸收層設於複數個該擴散結構體之間,該吸收層與各該擴散結構體、該透明基材層及該反射塗布層連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其中該吸收層係為含有碳粉之混合樹脂。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其中該鍍膜層之算數平均粗糙度(Ra)係為0.5-1.5微米。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該鍍膜層係包含擴散粒子,其中擴散粒子含量係大於3%。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透明基材層,其中該透明基材層係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或熱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
  9. 如請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其中該反射塗布層為白色或銀色塗布材質層。
TW108142262A 2019-11-21 2019-11-21 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 TWI7197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2262A TWI719724B (zh) 2019-11-21 2019-11-21 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2262A TWI719724B (zh) 2019-11-21 2019-11-21 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19724B true TWI719724B (zh) 2021-02-21
TW202121046A TW202121046A (zh) 2021-06-01

Family

ID=75746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2262A TWI719724B (zh) 2019-11-21 2019-11-21 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19724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4260A (zh) * 2005-02-02 2007-04-2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屏、反射屏的制造方法和反射型投影系统
TW201017312A (en) * 2008-10-24 2010-05-01 Coretronic Corp Reflective front projection screen
CN207216263U (zh) * 2017-08-04 2018-04-10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全反射屏幕和投影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4260A (zh) * 2005-02-02 2007-04-2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屏、反射屏的制造方法和反射型投影系统
TW201017312A (en) * 2008-10-24 2010-05-01 Coretronic Corp Reflective front projection screen
CN207216263U (zh) * 2017-08-04 2018-04-10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全反射屏幕和投影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1046A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91515B2 (en) Projection screen
TWI385467B (zh) Optical projection screen
JPS60159733A (ja) 背面投写スクリーン
US8676045B1 (en) Studio arrangement
WO2022000532A1 (zh) 一种视角扩散膜片及显示面板
US20180284593A1 (en) Rear projection screen
CN107589615A (zh) 一种补光组件和移动终端
JP2010102308A (ja) 投影スクリーン
TWM551279U (zh) 顯示裝置
TW201624053A (zh) 頭戴式電子裝置及其顯示器
US11762275B2 (en) Projection screen and projection system
WO2018121031A1 (zh) 一种可视门铃门口机补光灯及装置
TWM577512U (zh) Short focal length projection anti-light curtain
TWI719724B (zh) 長焦結構抗光投影布幕
CN208207499U (zh) 一种光学膜
CN211857172U (zh) 长焦距抗环境光布幕
TW201015200A (en) Screen of a projecting device
CN203164590U (zh) 高清广角投影膜
TWI653497B (zh) 背投影幕
TWM568984U (zh) 高對比投影銀幕
CN112987478A (zh) 一种投影幕布
TWM623623U (zh) 複合型反射式投影銀幕(三)
TWI677750B (zh) 投影幕及吸光膜
TWM623624U (zh) 複合型反射式投影銀幕(四)
CN218763000U (zh) 光散射组件及led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