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9396B - 氣動錘之閥座 - Google Patents

氣動錘之閥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9396B
TWI719396B TW108102919A TW108102919A TWI719396B TW I719396 B TWI719396 B TW I719396B TW 108102919 A TW108102919 A TW 108102919A TW 108102919 A TW108102919 A TW 108102919A TW I719396 B TWI719396 B TW I71939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ody
valve
pneumatic hammer
recesses
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2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7930A (zh
Inventor
廖建修
Original Assignee
銳力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銳力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銳力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029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9396B/zh
Priority to US16/529,953 priority patent/US11273546B2/en
Publication of TW202027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7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93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939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9/00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fluid-pressure drive, i.e. driven directly by fluids, e.g. having several percussive tool bits operated simultaneously
    • B25D9/06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 B25D9/08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comprising a built-in air compressor, i.e. the tool being driven by air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9/00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fluid-pressure drive, i.e. driven directly by fluids, e.g. having several percussive tool bits operated simultaneously
    • B25D9/14Control devices for the reciprocating piston
    • B25D9/16Valve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121Housing details

Abstract

本創作的一種氣動錘之閥座包含一第一閥體、一第二閥體及一閥片,第二閥體包含第二容槽、至少一對流通凹部、至少一通氣道及至少二進氣口,流通凹部凹設於第二閥體的外周面,通氣道貫穿第二閥體的外周面且形成二開孔,各通氣道之兩開孔靠近其中一對流通凹部,至少二進氣口連通至少一通氣道與第二容槽,第一閥體對合於第二閥體,其包含與第二閥體對應之流通凹部,閥片能往復地活動於第一閥體與第二閥體之間;本創作的流通凹部能與氣動錘之容殼形成氣體流道,使兩閥體間的氣體流動更順暢,改善閥片移動不靈敏的問題。

Description

氣動錘之閥座
本創作為一種氣動錘之閥座,尤指一種能增加閥體間的通氣量而能讓閥片活動地更靈敏的氣動錘之閥座。
按,一種如我國第M568767專利案所揭示之能快速拆裝鑿刀的氣動錘中所提及的一閥座40,請配合參看其圖2及圖5,該閥座包含一後閥體41、一前閥體42及一閥片43,該閥片43會在該後閥體41的和該前閥體42之間受高壓氣體驅動而往復運動。
當該閥片43受氣體驅動而蓋住該通氣孔422,從該通氣槽411灌入的氣體會經由該兩後閥體排氣流道416和該兩後閥體進氣流道415進入該環槽321,再經該兩前閥體進氣流道425及該兩前閥體排氣流道426衝開該閥片43,而使該閥片43蓋住該通氣槽411及該兩後閥體排氣流道416,而能讓氣體流入該通氣孔422而推該撞錘52向前。
然而,該閥座40僅設有兩該前閥體排氣流道426,經該兩前閥體排氣流道426衝開該閥片43的力量不足,且以兩個點推動該閥片43易使該閥片43在活動時歪斜而導致卡死;另外,該兩後閥體進氣流道415的兩開口及該兩前閥體進氣流道425的兩開口與該環槽321的內表面之間沒有足夠的距離,而使氣流能夠流動的空間不足,也造成該兩前閥體排氣流道426衝開該閥片43的氣流量不足;上述原因皆會造成該閥片43在該閥片移動空間424中的移動狀況不 夠靈敏,而在氣動錘的運作過程產生問題,因此在該閥座40的結構設計上,尚有能改善的空間。
為了解決閥片移動不靈敏問題,本創作提出一種氣動錘的閥座,第一閥體和第二閥體設有凹部,而能於裝設於氣動錘內時與氣動錘的容殼間能形成較大的氣體流道,使第一閥體和第二閥體之間的氣體流動更順暢,改善閥片移動不靈敏的問題。
一種氣動錘之閥座,其能裝設於一氣動錘之容殼內且包含一第一閥體、一第二閥體及一閥片:該第二閥體包含有呈環形的一第二容槽,以及至少一對流通凹部、至少一通氣道及至少二進氣口,該至少一對流通凹部凹設於該第二閥體的外周面,各對流通凹部能與該氣動錘之容殼形成二氣體流道,各通氣道貫穿該第二閥體的外周面且形成二開孔,該通氣道之兩開孔靠近其中一該對流通凹部,且兩該開孔分別與該對流通凹部所形成之兩氣體流道相連通,該至少二進氣口連通該至少一通氣道與該第二容槽;該第一閥體對合於該第二閥體且包括有呈環形的一第一容槽及至少一對流通凹部,該第一容槽與該第二容槽對合且相連通,該第一閥體的至少一對流通凹部對應該第二閥體之至少一對流通凹部的位置而凹設於該第一閥體的外周面,該第一閥體的各對流通凹部能與該氣動錘之容殼形成二氣體流道,其與該第二閥體的各對流通凹部形成的二氣體流道相連通;以及該閥片設於該第二容槽且能往復地靠近或遠離該第一閥體; 其中,所述之第一閥體包含至少一排氣道,各排氣道貫穿該第一閥體的外周面且形成二開孔,該排氣道之兩開孔靠近該第一閥體的其中一對流通凹部,且兩該開孔分別與該對流通凹部所形成之兩氣體流道相連通。
所述之氣動錘之閥座,所述之第一閥體的至少一對流通凹部為兩對流通凹部。
所述之氣動錘之閥座,所述之各排氣道的各開孔為一長孔。
所述之氣動錘之閥座,所述之第一閥體包含至少二排氣口,該至少二排氣口連通該至少一排氣道與該第一容槽。
所述之氣動錘之閥座,所述之至少二進氣口區分為兩組進氣口,該兩組進氣口係沿該第二容槽的直徑方向對稱地設置。
所述之氣動錘之閥座,各組進氣口包含至少兩個進氣口。
所述之氣動錘之閥座,所述之第二閥體有兩個通氣道,該兩通氣道分別與該兩組進氣口相連通。
所述之氣動錘之閥座,所述之第二閥體包含兩對流通凹部。
所述之氣動錘之閥座,所述之各通氣道的各開孔為一長孔。
本創作之技術手段可獲得的功效增進在於:
1.本創作的各閥體包含至少一對流通凹部,而能讓氣動錘之閥座裝在氣動錘之容殼內時,各對流通凹部能與氣動錘之容殼形成氣體流道,使第一閥體和第二閥體之間的氣體流動更順暢,而能產生更大的推力推動閥片,使閥片活動地更靈敏。
2.本創作的第一閥體之排氣道包含兩開孔,各開孔為一長孔,能使從開孔流出的氣體流量增加,讓更多氣體通過進氣口和通氣道而能產生更大的推力推動閥片,使閥片活動地更靈敏。
3.本創作的第二閥體設有對稱設置的兩組進氣口,氣體會經兩組進氣口而平均地推動閥片,能增加推動閥片的力量且平均地施力推動閥片,更不易造成閥片在活動過程中歪斜卡住的情形,能使閥片活動地更靈敏。
10:第一閥體
11:進氣孔
12:進氣道
13:第一容槽
14:流通凹部
15:排氣道
16:排氣口
17:固定孔
18:氣流道孔
20:第二閥體
21:送氣道
22:第二容槽
23:流通凹部
24:通氣道
25:進氣口
26:穿孔
27:氣流道孔
30:閥片
40:固定銷
50:氣動錘
51:容殼
52:擊錘
圖1為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之外觀立體圖。
圖2為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之前視平面圖。
圖3為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圖4為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之局部立體透視圖。
圖5為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之局部立體透視圖。
圖6為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之沿圖2的A-A剖面線的剖面圖。
圖7為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之沿圖2的A-A剖面線的另一剖面圖。
圖8為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裝設於一氣動錘之容殼的剖面示意圖。
圖9為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之沿圖8的B-B剖面線的另一剖面示意圖。
為能詳細瞭解本創作的技術特徵及實用功效,並可依照創作內容來實現,玆進一步以如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后。
如圖1及圖3所示,本創作的一種氣動錘之閥座包含:一第一閥體10、一第二閥體20、一閥片30及至少一固定銷40。
如圖3及圖4所示,該第一閥體10包含相對的一前表面和一後表面、一進氣孔11、一進氣道12、一第一容槽13、至少一對流通凹部14、至少一排氣道15、至少二排氣口16、至少一固定孔17及一氣流道孔18。
該進氣孔11凹設於該第一閥體10的後表面。該進氣道12貫穿該第一閥體10的前表面及後表面,且該進氣道12與該進氣孔11相通。該第一容槽13為環形的凹槽,其凹設於該第一閥體10的前表面且環繞該進氣道12。該至少一對流通凹部14凹設於於該第一閥體10的外周面。各排氣道15貫穿該第一閥體10的外周面且形成二開孔,各排氣道15之兩開孔靠近其中一該對流通凹部14,各開孔為一長孔。該至少二排氣口16凹設於該第一容槽13的底面,且該至少二排氣口16能連通該至少一排氣道15與該第一容槽13;在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閥體10包含兩該對流通凹部14、一該排氣道15及五該排氣口16。
該至少一固定孔17凹設於該第一閥體10的前表面,該氣流道孔18貫穿該第一閥體10且與該進氣孔11相連通,在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閥體10有兩該固定孔17。
如圖1、圖3及圖5所示,該第二閥體20對合於該第一閥體10,該第二閥體20包含相對的一前表面和一後表面、一送氣道21、一第二容槽22、至少一流通凹部23、至少一通氣道24、至少二進氣孔25、至少一穿孔26及一氣流道孔27。
該送氣道21貫穿該第二閥體20,該送氣道21包含相對的兩端,且該送氣道21與該第一閥體10的進氣道12相通,該第二容槽22為環形的凹槽,其設於該第二閥體20的後表面並環繞該送氣道21,該送氣道21的一端介於該第二容槽22的底面與該第二閥體20的後表面之間。該至少一對流通凹部23凹設於該第二閥體20的外周面。各通氣道24貫穿該第二閥體20的外周面且形成兩開孔,各通氣道24之兩開孔靠近一該對流通凹部23,各開孔為一長孔。該至少二進氣孔25凹設於該第二容槽22的底面,且該至少二進氣孔25能連通該至少一通氣道24與該第二容槽22;在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二閥體20包含兩該對流通凹部23及兩該通氣道24,所述之至少二進氣孔25為兩組該進氣孔25,該兩 組進氣孔25係沿該第二容槽22的直徑方向對稱地設置,該兩組進氣孔25分別與該兩通氣道24相連通,各組進氣口包含兩該進氣孔25。
該至少一穿孔26及該氣流道孔27貫穿該第二閥體20;在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二閥體20有兩該穿孔26,該兩穿孔26分別與該第一閥體10的兩固定孔17直線相對並相連通,該第二閥體20的氣流道孔27與該第一閥體10的氣流道孔18直線相對並相連通。
如圖3及圖6所示,該閥片30係位於該第二容槽22且且能受氣體驅動而往復地靠近或遠離該第一閥體10。該至少一固定銷40與該第一閥體10及該第二閥體20相結合,各固定銷40係穿入第二閥體20的一穿孔26而與該第一閥體10的固定孔17結合;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包含兩該固定銷40,該兩固定銷40係分別穿入該第二閥體20的兩穿孔26和該第一閥體10的兩固定孔17而結合該第一閥體10和該第二閥體20。
本創作的一種氣動錘之閥座的使用情形請參閱圖8及圖9,其係能裝設於一氣動錘50之容殼51內且以該兩固定銷40固定於該容殼51的內部,該第一閥體10的各對流通凹部14能與該氣動錘50之容殼51形成二氣體流道,各排氣道15之兩開孔分別與該對流通凹部14所形成之兩氣體流道相連通;該第二閥體20的各對流通凹部23能與該氣動錘50之容殼51形成二氣體流道,其與該第一閥體10的對流通凹部14所形成之二該氣體流道相通,各通氣道24之兩開孔分別與該流通凹部23所形成之該兩氣體流道相連通。
該閥片30於該第一閥體10及該第二閥體20之間的運動情形如圖6所示,氣體從該進氣孔11輸入並進入該進氣道12後,會推該閥片30靠向該第二閥體20,然後氣體會受該閥片30阻隔而無法進入該第二閥體20的送氣道21和四進氣口25,接著氣體便會朝向該第一閥體10而流入該第一閥體10的五排氣口16並經由該排氣道15流出該第一閥體10,接著,氣體會通過該第一閥座10及該第 二閥座20與該容殼51之間的氣體流道,然後從該兩通氣道24進入該第二閥體20。如圖7所示,氣體會經該兩通氣道24然後從該四進氣口25推該閥片30靠向該第一閥體10,然後氣體會受該閥片30阻隔而無法進入該第一閥體10的進氣孔11和該五排氣口14,氣體經由該第二閥體20的送氣道21而推動一擊錘52。另外,從該進氣孔11輸入的氣體還會流入該氣流道孔18、27並經由該氣動錘50中的氣體通路推該擊錘52復位至該第二閥體20的前表面,該擊錘52的復位作動方式為習知技術,在此不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9所示,本創作之第一閥體10的兩流通凹部14和該第二閥體20的兩流通凹部23使本創作與該氣動錘50之容殼51間形成空間較大的氣流通道,增加從該排氣道15流通到該兩通氣道24的氣體流量,而能提昇氣體推該閥片30靠向該第一閥體10的力量,使該閥片30活動地更靈敏。
各排氣道15包含兩開孔和各通氣道24的兩開孔皆為長孔狀,讓氣體能更容易通過該排氣道15和該通氣道24而能使氣體更順暢地推動閥片,使該閥片30活動地更靈敏。
如圖5所示,本創作的至少兩組進氣口係沿該第二容槽22的直徑方向對稱地設置且各包含兩該進氣口25,從該兩組進氣口流出的氣體量較先前技術多,且氣體的施力點分布較先前技術平均,能提昇氣體推該閥片30向該第一閥體10的力量,且更不易造成該閥片30在活動的過程中歪斜卡住的情形,能使該閥片30活動地更靈敏。
以上所述,僅是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若在不脫離本創作所提技術特徵的範圍內,利用本創作所揭示技術內容所作出局部更動或修飾的等效實施例,均仍屬於本創作技術特徵的範圍內。
10:第一閥體
12:進氣道
13:第一容槽
14:對流凹部
15:排氣道
16:排氣口
17:固定孔
18:氣流道孔
20:第二閥體
21:送氣道
22:第二容槽
23:對流凹部
24:通氣道
25:進氣口
26:穿孔
27:氣流道孔
30:閥片
40:固定銷

Claims (9)

  1. 一種氣動錘之閥座,其能裝設於一氣動錘之容殼內且包含一第一閥體、一第二閥體及一閥片:該第二閥體包含有呈環形的一第二容槽,以及至少一對流通凹部、至少一通氣道及至少二進氣口,該至少一對流通凹部凹設於該第二閥體的外周面,各對流通凹部能與該氣動錘之容殼形成二氣體流道,各通氣道貫穿該第二閥體的外周面且形成二開孔,該通氣道之兩開孔靠近其中一該對流通凹部,且兩該開孔分別與該對流通凹部所形成之兩氣體流道相連通,該至少二進氣口連通該至少一通氣道與該第二容槽;該第一閥體對合於該第二閥體且包括有呈環形的一第一容槽及至少一對流通凹部,該第一容槽與該第二容槽對合且相連通,該第一閥體的至少一對流通凹部對應該第二閥體之至少一對流通凹部的位置而凹設於該第一閥體的外周面,該第一閥體的各對流通凹部能與該氣動錘之容殼形成二氣體流道,其與該第二閥體的各對流通凹部形成的二氣體流道相連通;以及該閥片設於該第二容槽且能往復地靠近或遠離該第一閥體;其中,所述之第一閥體包含至少一排氣道,各排氣道貫穿該第一閥體的外周面且形成二開孔,該排氣道之兩開孔靠近該第一閥體的其中一對流通凹部,且兩該開孔分別與該對流通凹部所形成之兩氣體流道相連通。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氣動錘之閥座,所述之第一閥體的至少一對流通凹部為兩對流通凹部。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氣動錘之閥座,所述之各排氣道的各開孔為一長孔。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氣動錘之閥座,所述之第一閥體包含至少二排氣口,該至少二排氣口連通該至少一排氣道與該第一容槽。
  5. 如請求項1到4中任一項所述之氣動錘之閥座,所述之至少二進氣口區分為兩組進氣口,該兩組進氣口係沿該第二容槽的直徑方向對稱地設置。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氣動錘之閥座,各組進氣口包含至少兩個進氣口。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氣動錘之閥座,所述之第二閥體有兩個通氣道,該兩通氣道分別與該兩組進氣口相連通。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氣動錘之閥座,所述之第二閥體包含兩對流通凹部。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氣動錘之閥座,所述之各通氣道的各開孔為一長孔。
TW108102919A 2019-01-25 2019-01-25 氣動錘之閥座 TWI7193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2919A TWI719396B (zh) 2019-01-25 2019-01-25 氣動錘之閥座
US16/529,953 US11273546B2 (en) 2019-01-25 2019-08-02 Valve seat of a pneumatic hamm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2919A TWI719396B (zh) 2019-01-25 2019-01-25 氣動錘之閥座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7930A TW202027930A (zh) 2020-08-01
TWI719396B true TWI719396B (zh) 2021-02-21

Family

ID=71733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2919A TWI719396B (zh) 2019-01-25 2019-01-25 氣動錘之閥座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273546B2 (zh)
TW (1) TWI719396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90947U (zh) * 2014-04-23 2014-12-01 Everwin Pneumatic Corp 氣動槍氣閥結構
TWM568767U (zh) * 2018-07-13 2018-10-21 銳力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neumatic hammer that can quickly disassemble chise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31686A (en) * 1973-06-28 1974-08-27 American Precision Ind Pneumatic rapper
US4074777A (en) * 1974-08-08 1978-02-21 Atlas Copco Aktiebolag Pneumatic impact tool
US4387708A (en) * 1981-05-18 1983-06-14 Davis James E P Pneumatic percussor
US5320187A (en) * 1992-12-21 1994-06-14 Chicago Pneumatic Tool Company Mechanical lockout for a pneumatic tool
DE9319223U1 (de) * 1993-12-15 1994-02-24 Walter Hans Philipp Bohrhammer
CA2396031A1 (en) * 2001-07-26 2003-01-26 Kenneth R. Farrell Pneumatic gun
GB201216905D0 (en) * 2012-09-21 2012-11-07 Black & Decker Inc A hammer drill
GB201216903D0 (en) * 2012-09-21 2012-11-07 Black & Decker Inc A hammer drill
US20190072197A1 (en) * 2017-09-01 2019-03-07 Jian-Shiou Liaw Carbon-fiber seat for a pneumatic hammer
US10792798B2 (en) * 2018-09-12 2020-10-06 Jian-Shiou Liaw Pneumatic hamm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90947U (zh) * 2014-04-23 2014-12-01 Everwin Pneumatic Corp 氣動槍氣閥結構
TWM568767U (zh) * 2018-07-13 2018-10-21 銳力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neumatic hammer that can quickly disassemble chise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73546B2 (en) 2022-03-15
US20200238496A1 (en) 2020-07-30
TW202027930A (zh) 2020-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3054913A3 (en) Gas distribution plate electrode for a plasma reactor
JP2015197273A (ja) ガス供給用マニホールド
TW201404550A (zh) 可切換動能的氣動工具
WO2016045216A1 (zh) 整体式双阀门气体喷射阀及其装配方法
JP2009204009A5 (zh)
TWI719396B (zh) 氣動錘之閥座
CN113586409A (zh) 一种无阀立体式压电泵
JP2023000776A5 (zh)
JP3300661B2 (ja) ノズルマニホールド
CN220601779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
CN206152085U (zh) 防错插的双通道接头结构
TWI332890B (zh)
CN204610933U (zh) 观测阀
JP2004019552A5 (zh)
KR101561680B1 (ko) 브레이크 시스템의 부압 증폭장치
TWM595022U (zh) 氣動工具及其按壓組件
TWI797007B (zh) 高燃燒效率的燃燒裝置
TWI615568B (zh) 精密陶瓷控制閥配合座結構
WO2023015850A1 (zh) 一种齿槽式上进风燃烧器
CN201488299U (zh) 压差盘及其壳盖结构
CN205781093U (zh) 一种设置有双气孔及椭圆沉孔的汇流板
TW202336385A (zh) 噴火槍之噴火頭
US1621382A (en) Pneumatically-operated percussive hand tool
CN204852507U (zh) 一种改进阻尼片结构的精密减压阀
TWM506223U (zh) 氣體燃料罐之外接式定量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