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7634B - 電子系統、可攜式電子裝置及計數資訊更新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子系統、可攜式電子裝置及計數資訊更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7634B
TWI717634B TW107130681A TW107130681A TWI717634B TW I717634 B TWI717634 B TW I717634B TW 107130681 A TW107130681 A TW 107130681A TW 107130681 A TW107130681 A TW 107130681A TW I717634 B TWI717634 B TW I71763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portable electronic
signal
sphere
angular velocit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0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1276A (zh
Inventor
簡智傑
鍾逸鈞
榮沛文
許晏銘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30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7634B/zh
Priority to US16/554,612 priority patent/US10915807B2/en
Priority to CN201910815395.3A priority patent/CN11087597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11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1276A/zh
Priority to US17/133,635 priority patent/US1176903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7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763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MCOUNTING MECHANISMS; COUNTING OF OBJ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M11/00Counting of objects distributed at random, e.g. on a su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PMEASURING LINEAR OR ANGULAR SPEED,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SHOCK; INDICATING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 G01P15/00Measuring acceleration; Measuring deceleration; Measuring shock, i.e. sudden change of acceleration
    • G01P15/02Measuring acceleration; Measuring deceleration; Measuring shock, i.e. sudden change of acceleration by making use of inertia forces using solid seismic masses
    • G01P15/08Measuring acceleration; Measuring deceleration; Measuring shock, i.e. sudden change of acceleration by making use of inertia forces using solid seismic masses with conversion into electric or magnetic values
    • G01P15/0891Measuring acceleration; Measuring deceleration; Measuring shock, i.e. sudden change of acceleration by making use of inertia forces using solid seismic masses with conversion into electric or magnetic values with indication of predetermined acceleration valu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23/00Rosar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9/00Gyroscopes; Turn-sensitive devices using vibrating masses; Turn-sensitive devices without moving masses; Measuring angular rate using gyroscopic effects
    • G01C19/56Turn-sensitive devices using vibrating masses, e.g. vibratory angular rate sensors based on Coriolis for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PMEASURING LINEAR OR ANGULAR SPEED,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SHOCK; INDICATING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 G01P15/00Measuring acceleration; Measuring deceleration; Measuring shock, i.e. sudden change of acceleration
    • G01P15/14Measuring acceleration; Measuring deceleration; Measuring shock, i.e. sudden change of acceleration by making use of gyroscop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MCOUNTING MECHANISMS; COUNTING OF OBJ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M1/00Design featur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G06M1/08Design featur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for actuating the drive
    • G06M1/083Design featur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for actuating the drive by mechanical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MCOUNTING MECHANISMS; COUNTING OF OBJ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M1/00Design featur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G06M1/27Design featur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for representing the result of count in the form of electric signals, e.g. by sensing markings on the counter drum
    • G06M1/276Design featur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for representing the result of count in the form of electric signals, e.g. by sensing markings on the counter drum using mechanically-actuated conta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系統,其包括通訊裝置與可攜式電子裝置。可攜式電子裝置可無線連接至通訊裝置。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處理器、通訊電路、第一感測器、第二感測器及彼此串接的多個球體。響應於球體撥動操作,第一感測器可產生角速度訊號,且所述第二感測器可產生加速度訊號。處理器可利用角速度訊號輔助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處理器可將計數資訊傳送至通訊裝置。此外,本發明實施例也提供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與計數資訊更新方法。

Description

電子系統、可攜式電子裝置及計數資訊更新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運作機制,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電子系統、可攜式電子裝置及計數資訊更新方法。
現代人除了重視物質生活外,精神信仰也逐漸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一部分。一般來說,所配戴使用的串珠都是使用木頭或塑料等材質製成,且不具有電子運算功能。當撥動串珠並同時口念或默念經文時,使用者可能需要搭配手錶進行計時或在心中默數念誦次數,如此容易造成使用者分心且所計算的念誦次數往往也不精確。
雖然某些類型的電子裝置內建有重力感測器或加速度計,但重力感測器與加速度計都是基於重力變化進行三軸或六軸定位。若使用者沿水平方向旋轉裝置,則重力感測器或加速度計偵測到的重力變化太小,可能無法偵測到裝置的轉動狀態。此外,重力感測器或加速度計也容易受到裝置意外的晃動影響,進而發生誤判。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系統、可攜式電子裝置及計數資訊更新方法,可自動且準確地更新與可攜式電子裝置之撥動有關的計數資訊。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系統,其包括通訊裝置與可攜式電子裝置。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無線連接至所述通訊裝置。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處理器、通訊電路、第一感測器、第二感測器及彼此串接的多個球體。所述處理器連接至所述通訊電路、所述第一感測器及所述第二感測器。所述處理器、所述通訊電路、所述第一感測器及所述第二感測器設置於所述球體中的第一球體。響應於球體撥動操作,所述第一感測器產生角速度訊號,且所述第二感測器產生加速度訊號。所述處理器利用所述角速度訊號輔助所述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所述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所述處理器將所述計數資訊傳送至所述通訊裝置。
本發明的實施例另提供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其包括彼此串接的多個球體、第一感測器、第二感測器及處理器。所述處理器連接至所述第一感測器及所述第二感測器。所述處理器、所述第一感測器及所述第二感測器設置於所述球體中的第一球體。響應於球體撥動操作,所述第一感測器產生角速度訊號,且所述第二感測器產生加速度訊號。所述處理器利用所述角速度訊號輔助所述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所述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
本發明的實施例另提供一種計數資訊更新方法,其用於具有彼此串接的多個球體的可攜式電子裝置。所述計數資訊更新方法包括:響應於球體撥動操作,由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第一感測器產生角速度訊號,且由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第二感測器產生加速度訊號;以及利用所述角速度訊號輔助所述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所述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
本發明的實施例另提供一種電子系統,其包括通訊裝置與可攜式電子裝置。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無線連接至所述通訊裝置。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處理器、通訊電路及彼此串接的多個球體。所述處理器連接至所述通訊電路。所述處理器與所述通訊電路設置於所述球體中的第一球體。所述處理器判斷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為第一類可攜式電子裝置或第二類可攜式電子裝置。若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為所述第一類可攜式電子裝置,所述處理器啟用第一計數模式以估計對應於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若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為所述第二類可攜式電子裝置,所述處理器啟用第二計數模式以估計對應於所述球體撥動操作的所述計數資訊。
本發明的實施例另提供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其包括彼此串接的多個球體及處理器。所述處理器設置於所述球體中的第一球體。所述處理器判斷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為第一類可攜式電子裝置或第二類可攜式電子裝置。若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為所述第一類可攜式電子裝置,所述處理器啟用第一計數模式以估計對應於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若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為所述第二類可攜式電子裝置,所述處理器啟用第二計數模式以估計對應於所述球體撥動操作的所述計數資訊。
本發明的實施例另提供一種計數資訊更新方法,其用於具有彼此串接的多個球體的可攜式電子裝置。所述計數資訊更新方法包括:判斷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為第一類可攜式電子裝置或第二類可攜式電子裝置;若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為所述第一類可攜式電子裝置,啟用第一計數模式以估計對應於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以及若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為所述第二類可攜式電子裝置,啟用第二計數模式以估計對應於所述球體撥動操作的所述計數資訊。
基於上述,當作用於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球體撥動操作發生時,第一感測器與第二感測器可分別產生角速度訊號與加速度訊號。接著,所述角速度訊號可用於輔助所述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所述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藉此,可有效改善可攜式電子裝置在某些狀況下無法精準計算撥動次數的問題。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電子系統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電子系統10包括通訊裝置11與可攜式電子裝置12。通訊裝置11可經由連線101與可攜式電子裝置12有線或無線地通訊。在本實施例中,通訊裝置11是以智慧型手機作為範例。然而,在另一實施例中,通訊裝置11亦可以是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等具有通訊、運算、儲存及顯示功能的可攜式計算裝置。或者,在另一實施例中,通訊裝置11亦可以是桌上型電腦、工業電腦或伺服器主機等具有通訊、運算、儲存及顯示功能的(非可攜式)計算裝置。
可攜式電子裝置12的外型類似串珠手環或串珠項鍊,如圖1所示。例如,可攜式電子裝置12適於讓使用者戴在手碗上或戴在脖子上。可攜式電子裝置12具有球體121及122(1)~122(13)。在本實施例中,球體121及122(1)~122(13)的總數為14。在另一實施例中,球體121的總數及/或122(1)~122(13)的總數皆可以是更多或更少,本發明不加以限制。
球體121及122(1)~122(13)彼此透過具有彈性或不具有彈性的線串接。在一實施例中,球體121及122(1)~122(13)至少部分的球體彼此之間可進行通訊(例如可有線或無線地傳遞訊號)。在另一實施例中,球體121及122(1)~122(13)彼此之間不進行通訊。
在本實施例中,球體121及122(1)~122(13)中的每一者的外型是圓形球狀。在另一實施例中,球體121及122(1)~122(13)中至少一者的外型亦可以是橢圓球狀、圓柱形、立體錐形或立體矩形等,本發明不加以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球體122(1)~122(13)的尺寸(例如半徑及/或表面積)實質上相同,且球體121的尺寸(例如半徑及/或表面積)大於球體122(1)~122(13)中任一者的尺寸(例如半徑及/或表面積)。在另一實施例中,球體121與122(1)~122(13)的尺寸(例如半徑及/或表面積)亦可以實質上相同、至少部分相同或至少部分不同。在本實施例中,球體121及球體122(1)~122(13)皆為空心球體。在另一實施例中,球體121為空心球體以設置電子電路,而球體122(1)~122(13)的至少一者可為實心球體。
在本實施例中,球體122(1)~122(13)的主要組成材料相同,且球體121的主要組成材料不同於球體122(1)~122(13)中任一者的主要組成材料。例如,球體122(1)~122(13)的主要組成材料可為木頭,而球體121的主要組成材料可不包括木頭。在另一實施例中,球體121及122(1)~122(13)中至少兩者的主要組成材料可相同。在一實施例中,球體121及球體122(1)~122(13)中任一者的主要組成材料還可包括塑膠、炭纖維或壓力克等各式金屬或非金屬,本發明不加以限制。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電子系統的功能方塊圖。請參照圖1與圖2,通訊裝置11包括顯示器201、儲存電路202、通訊電路203、電源電路204及處理器205。顯示器201、儲存電路202、通訊電路203及電源電路204皆連接至處理器205。顯示器201用以顯示影像。例如,顯示器201可以是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發光二極體顯示器(Light-Emitting Diode (LED) Display)、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OLED)、電泳動顯示器(Electro-Phoretic Display, EPD)或其他種類的顯示器。此外,顯示器201可以支援或不支援觸控功能,本發明不加以限制。
儲存電路202用以儲存資料。例如,儲存電路202可包括揮發性儲存媒體與非揮發性儲存媒體。其中,揮發性儲存媒體可以是隨機存取記憶體,而非揮發性儲存媒體可以是唯讀記憶體、固態硬碟或傳統硬碟。通訊電路203用於經由連線101與可攜式電子裝置12通訊。例如,通訊電路203可包括有線或無線網路卡。例如,通訊電路203可支援WIFI、藍牙(Bluetooth)、低功耗藍牙(Bluetooth Low Energy, BLE)、或長期演進技術(LTE)等無線通訊協定、或者乙太網路(Ethernet)等有線通訊協定以建立連線101。電源電路204用以提供通訊裝置11運作所需的電源。例如,電源電路204可包括電池或各式電源供應器。
處理器205用以控制顯示器201、儲存電路202及通訊電路203以執行通訊、運算、儲存及顯示等功能。例如,處理器205可以是中央處理單元、圖形處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GPU)或是其他可程式化之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可程式化控制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可程式化邏輯裝置或其他類似裝置或這些裝置的組合。在另一實施例中,處理器205還可以控制通訊裝置11的整體運作或執行其他功能或任務,本發明不加以限制。
可攜式電子裝置12包括感測器(亦稱為第一感測器)211(1)、感測器(亦稱為第二感測器)211(2)、儲存電路212、通訊電路213、電源電路214及處理器215。感測器211(1)、感測器211(2)、儲存電路212、通訊電路213及電源電路214皆連接至處理器215。感測器211(1)、感測器211(2)、儲存電路212、通訊電路213、電源電路214及處理器215皆設置於球體121(亦稱為第一球體)。在一實施例中,若第一球體的數目大於1,則感測器211(1)、感測器211(2)、儲存電路212、通訊電路213、電源電路214及處理器215中的至少一者亦可分散設置於多個第一球體。
感測器211(1)可感測球體121經一個物理動作(亦稱為球體撥動操作)所引起的角度變化(或角速度變化)並產生角速度訊號。例如,感測器211(1)可包括陀螺儀。感測器211(2)可感測球體121經球體撥動操作所引起的位置變化(或重力變化)並產生加速度訊號。例如,感測器211(2)可包括重力感測器、加速度計及/或磁感測器。在另一實施例中,可攜式電子裝置12還可具有其他類型的感測器,例如,距離感測器、光感測器、電容感測器、電阻感測器及/或壓力感測器等,本發明不加以限制。此外,感測器211(1)與211(2)的數目可以各別是一或多個,本發明不加以限制。
儲存電路212用以儲存資料。例如,儲存電路212可包括揮發性儲存媒體與非揮發性儲存媒體。其中,揮發性儲存媒體可以是隨機存取記憶體,而非揮發性儲存媒體可以是唯讀記憶體或固態硬碟等。通訊電路213用於經由連線101與通訊裝置11(例如通訊電路203)通訊。例如,通訊電路213可包括有線或無線網路卡。例如,通訊電路213可支援WIFI、藍牙、低功耗藍牙、或長期演進技術等無線通訊協定、或者乙太網路等有線通訊協定以建立連線101。電源電路214用以提供可攜式電子裝置12運作所需的電源。例如,電源電路214可包括電池或各式電源供應器。在本實施例中,電源電路214還具有無線充電電路,以支援無線充電功能。
處理器215用以控制感測器211(1)、感測器211(2)、儲存電路212及通訊電路213以執行感測、通訊、運算及儲存等功能。例如,處理器215可以是中央處理單元、圖形處理器、嵌入式控制器或是其他可程式化之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可程式化控制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可程式化邏輯裝置或其他類似裝置或這些裝置的組合。在另一實施例中,處理器215還可以控制可攜式電子裝置12的整體運作或執行其他功能或任務,本發明不加以限制。
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球體撥動操作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圖2及圖3,當使用者的手301拿著可攜式電子裝置12並以手指撥動(即轉動)可攜式電子裝置12的球體時,感測器211(1)可響應於此球體撥動操作而感測球體121的角度變化(或角速度變化)並產生相應的角速度訊號。換言之,此角速度訊號可反映球體121經此球體撥動操作而引起的角度變化(或角速度變化)。同時,感測器211(2)可響應於此球體撥動操作而感測球體121的位置變化、重力變化、加速度變化及/或磁場變化並產生加速度訊號。換言之,此加速度訊號可反映球體121經此球體撥動操作而引起的位置變化(或重力變化)。
處理器215可利用所述角速度訊號輔助所述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此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例如,此計數資訊可反映使用者對於球體121與122(1)~122(13)中至少一者的撥動次數(亦稱為球體撥動次數)。以圖3為例,此計數資訊可反映使用者的手301以球體121與122(1)~122(13)的中心為基準依序撥動球體121與122(1)~122(13)的次數。然後,處理器215可經由通訊電路213將此計數資訊傳送至通訊裝置11。例如,通訊裝置11的處理器205可經由通訊電路203接收來自可攜式電子裝置12的計數資訊並根據此計數資訊調整顯示器201的顯示訊息。例如,顯示器201可根據此計數資訊顯示使用者已經撥動了幾次可攜式電子裝置12的球體。
圖4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撥動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球體的示意圖。請參照圖4,球體121的球體方向401可隨著球體121與122(1)~122(13)中的任一者被撥動而改變。在本實施例中,球體方向401可用以表示球體121與122(1)~122(13)中的任一者被撥動或轉動的角度變化。
在使用者以類似於圖3的方式執行球體撥動操作410(1)後,球體方向401發生角度上的變化(即角度變化),且球體121發生位置上的變化(即位置變化)。此角度變化與位置變化可經由分析角速度訊號與加速度訊號的至少一者而獲得。透過分析角速度訊號與加速度訊號,對應於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可被加1,以表示使用者撥動(或轉動)了一次球體。在使用者接續執行球體撥動操作410(2)後,球體方向401與球體121的位置再次發生角度變化。此角度變化與位置變化同樣可經由分析角速度訊號與加速度訊號的至少一者而獲得。透過分析角速度訊號與加速度訊號,對應於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可再被加1,以表示使用者再次撥動(或轉動)了一次球體。依此類推,在連續執行球體撥動操作410(1)~410(14)後,計數資訊可總共被加14,以表示使用者撥動(或轉動)了14次球體。
在一實施例中,處理器215可判斷角速度訊號是否符合某一訊號模型(亦稱為第一訊號模型)且加速度訊號是否符合另一訊號模型(亦稱為第二訊號模型)。以圖4為例,第一訊號模型可反映球體方向401經一次的球體撥動操作(例如球體撥動操作410(1))而引起的一個預設角度變化。例如,此預設角度可約為25度(360/14)或更大或更小。此外,第二訊號模型可反映球體121經一次的球體撥動操作(例如球體撥動操作410(1))而引起的一個預設位置變化。若角速度訊號符合第一訊號模型及/或加速度訊號符合第二訊號模型,處理器215可更新此計數資訊。
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響應於球體撥動操作而產生的加速度訊號的示意圖。圖5的橫軸為時間,而縱軸為加速度訊號的訊號值。請參照圖4與圖5,假設加速度訊號501是響應於球體撥動操作410(1)而在時間點T1至T2之間產生,且加速度訊號501呈現為類似於正弦波的波形而符合第二訊號模型。根據加速度訊號501,處理器215可更新計數資訊,例如將計數資訊加1。接著,假設加速度訊號502是響應於球體撥動操作410(2)而在時間點T2至T3之間產生,且加速度訊號502也呈現為類似於正弦波的波形而符合第二訊號模型。因此,根據加速度訊號502,處理器215可再次更新計數資訊,例如將計數資訊再加1。
在圖4的實施例中,響應於某一個球體撥動操作(例如球體方向401經球體撥動操作410(1)而改變了約25度),所產生的角速度訊號可能會符合第一訊號模型。或者,響應於某一個球體撥動操作(例如球體121的位置經球體撥動操作410(1)而移動到下一個預設位置或產生足夠的移動量),所產生的加速度訊號可能會符合第二訊號模型。若偵測到角速度訊號符合第一訊號模型或加速度訊號符合第二訊號模型,處理器215可判定使用者執行了一次球體撥動操作並據以更新計數資訊。
須注意的是,若使用者是依照圖3以垂直(或接近垂直)地平面的方式來撥動可攜式電子裝置12,處理器215有很高的機率可以藉由偵測加速度訊號符合第二訊號模型來更新計數資訊。但是,若使用者是以平行(或接近平行)於地平面的方式來撥動可攜式電子裝置12,則處理器215有很高的機率無法偵測到符合第二訊號模型的加速度訊號。或者,若使用者在撥動可攜式電子裝置12的過程中讓可攜式電子裝置12意外的晃動,可能也會讓加速度訊號產生過多雜訊,而無法順利測得符合第二訊號模型的加速度訊號。因此,在某些狀況下(例如使用者是側躺在床上撥動可攜式電子裝置12或使用者是一邊走路一邊撥動可攜式電子裝置12),所統計的計數資訊可能無法準確反映使用者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總共撥動了幾次可攜式電子裝置12的球體,從而影響使用體驗。
在一實施例中,即便未偵測到符合第二訊號模型的加速度訊號,符合第一訊號模型的角速度訊號也可以用來偵測球體撥動操作,以克服前述問題。因為一旦使用者執行類似於圖3與4中的球體撥動操作,無論可攜式電子裝置12的傾斜狀態是垂直或平行於地平面及/或可攜式電子裝置12是否被晃動,角速度訊號都可以準確地反映球體121的轉動狀態並有很高的機率符合第一訊號模型。因此,利用角速度訊號來輔助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將可有效提高計數的準確率。
在一實施例中,處理器215可判斷角速度訊號是否符合第一訊號模型。若判定角速度訊號符合第一訊號模型,處理器215可調整一個觸發門檻值。此觸發門檻值用以識別在一預設方向上的有效加速度變化。例如,此預設方向可為當前的重力方向。例如,處理器215可降低此觸發門檻值。藉此,即便球體撥動操作對可攜式電子裝置12在重力方向的變化太小(例如可攜式電子裝置12平行於地平面轉動),透過降低此觸發門檻值,將可提高加速度訊號的訊號值高於此觸發門檻值的機率。若加速度訊號的訊號值高於此觸發門檻值,處理器215可判定使用者執行了一次球體撥動操作並更新所述計數資訊。
須注意的是,雖然前述實施例提出了幾種方式來利用角速度訊號輔助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但是,本發明並不限制實際上如何利用角速度訊號來輔助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在其他實施例中,只要是利用角速度訊號輔助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之操作皆屬於本發明之範疇。
在一實施例中,具有串珠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可具有不同型態。可攜式電子裝置的處理器可判斷可攜式電子裝置為第一類可攜式電子裝置或第二類可攜式電子裝置。若可攜式電子裝置為第一類可攜式電子裝置,可攜式電子裝置的處理器可啟用一計數模式(亦稱為第一計數模式)以估計對應於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若可攜式電子裝置為第二類可攜式電子裝置,可攜式電子裝置的處理器可啟用另一計數模式(亦稱為第二計數模式)以估計對應於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其中,第一計數模式不同於第二計數模式。此外,第一計數模式可包括前述實施例中關於計數可攜式電子裝置12之撥動相關的機制,具體操作細節在此便不贅述。
圖6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與圖6,圖1的可攜式電子裝置12可視為第一類可攜式電子裝置,而圖6的可攜式電子裝置62可視為第二類可攜式電子裝置。可攜式電子裝置62內部的感測器與各種電路可相同或相似於圖1的可攜式電子裝置12內部的感測器與各種電路,在此便不贅述。
圖1的可攜式電子裝置12具有球體121(即第一球體)以及與球體121呈環型串接的球體122(1)~122(13)。相對於圖1的可攜式電子裝置12,可攜式電子裝置62除了具有球體621(即第一球體)以及與球體621呈環型串接的球體622(1)~622(20)外,還具有非與球體621呈環型串接的球體623(1)~623(5)(亦稱為第二球體),如圖6所示。此外,球體623(1)~623(5)的一端還可串接其他飾品(例如十字架)。須注意的是,類似於圖1的可攜式電子裝置12,本發明並不限制可攜式電子裝置62中球體622(1)~622(20)與623(1)~623(5)各別的數目及/或外型等等。
在圖6的一實施例中,使用者可能會先握住球體623(1)~623(5)尾端的飾品(例如圖6的十字架)並依序撥動球體623(1)~623(5)。接著,當使用者撥動到球體621時,才會開始進行呈環型串接的球體621與622(1)~622(20)的球體撥動操作並開始計數球體撥動次數。相對於第一計數模式,第二計數模式更包括用以略過作用於球體623(1)~623(5)之撥動的相關操作,以避免將使用者對於球體623(1)~623(5)的撥動加入計數。
在第二計數模式中,可攜式電子裝置62的第一感測器(例如陀螺儀)與第二感測器(例如重力感測器)可響應於球體撥動操作而分別產生角速度訊號與加速度訊號。在第二計數模式中,假設使用者正在撥動球體623(1)~623(5),則可攜式電子裝置62的處理器會略過加速度訊號中的N個脈波。此N個脈波是響應於球體623(1)~623(5)之撥動而產生。也就是說,N的數值會對應於球體623(1)~623(5)的數目。以圖6為例,球體623(1)~623(5)的總數為5,則N可為10。然而,若使用者是撥動圖1的可攜式電子裝置12,則所產生的加速度訊號中不會具有這N個脈波。
圖7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響應於球體撥動操作而產生的加速度訊號的示意圖。請參照圖6與圖7,在時間點T0至T1之間,假設加速度訊號中的脈波701~710是經由撥動球體623(1)~623(5)而引起。在第二計數模式中,可攜式電子裝置62的處理器可持續計數加速度訊號中的脈波701~710的數目並略過脈波701~710。藉此,使用者依序對於球體623(1)~623(5)的撥動不列入後續持續循環的對於球體621與622(1)~622(20)的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
在略過脈波701~710之後,當使用者開始持續對球體621與622(1)~622(20)執行球體撥動操作(且不再撥動球體623(1)~623(5))時,可攜式電子裝置62的處理器可利用持續產生的角速度訊號輔助持續產生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例如,時間點T1至T2之間類似於正弦波的加速度訊號721是響應於球體622(1)的球體撥動操作而產生,且時間點T2之後類似於正弦波的加速度訊號722是響應於球體622(2)的球體撥動操作而產生。在一實施例中,脈波701~710的振幅可不高於加速度訊號721與722的振幅。可攜式電子裝置62的處理器可根據加速度訊號721與722以及角速度訊號來更新計數資訊。具體操作細節可參照前述實施例,在此便不贅述。
在一實施例中,可攜式電子裝置62亦可以與圖1的通訊裝置11進行無線通訊。可攜式電子裝置62所獲得的計數資訊可傳送給通訊裝置11使用。
在一實施例中,可攜式電子裝置的處理器可經由圖1的通訊裝置11判斷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類型。例如,在啟動計數機制之前(例如在初始化的設定程序中),使用者可經由通訊裝置11的設定介面對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類型進行設定。例如,若使用者設定所連接的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可攜式電子裝置12(即第一類可攜式電子裝置)時,通訊裝置11的處理器205可指示可攜式電子裝置12在啟動計數機制後使用第一計數模式來估計對應於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或者,若使用者設定所連接的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可攜式電子裝置62(即第二類可攜式電子裝置)時,通訊裝置11的處理器205可指示可攜式電子裝置62在啟動計數機制後使用第二計數模式來估計對應於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
在一實施例中,當通訊裝置11連接至可攜式電子裝置12時,通訊裝置11的處理器205可自動讀取可攜式電子裝置12的裝置資訊。通訊裝置11的處理器205可根據此裝置資訊自動識別可攜式電子裝置12為第一類可攜式電子裝置並指示可攜式電子裝置12在啟動計數機制後使用第一計數模式來估計對應於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另外,當通訊裝置11連接至可攜式電子裝置62時,通訊裝置11的處理器205可自動讀取可攜式電子裝置62的裝置資訊。通訊裝置11的處理器205可根據此裝置資訊自動識別可攜式電子裝置62為第二類可攜式電子裝置並指示可攜式電子裝置62在啟動計數機制後使用第二計數模式來估計對應於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
在一實施例中,可攜式電子裝置12的處理器215可自動讀取儲存於儲存電路212的裝置資訊並根據此裝置資訊判斷其為第一類可攜式電子裝置並啟用第一計數模式。類似地,可攜式電子裝置62的處理器可自動根據所儲存於的裝置資訊判斷其為第二類可攜式電子裝置並啟用第二計數模式。
須注意的是,在一實施例中,前述由可攜式電子裝置的處理器利用角速度訊號輔助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之操作亦可以是由通訊裝置的處理器執行。以圖1為例,在一實施例中,通訊裝置11的處理器205亦可以接收由可攜式電子裝置12提供的角速度訊號與加速度訊號之資訊並執行利用角速度訊號輔助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之操作。
圖8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計數資訊更新方法的流程圖。請參照圖8,在步驟S801中,響應於球體撥動操作,由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第一感測器產生角速度訊號,且由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第二感測器產生加速度訊號。在步驟S802中,利用所述角速度訊號輔助所述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所述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
圖9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計數資訊更新方法的流程圖。請參照圖9,在步驟S901中,響應於球體撥動操作,由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第一感測器產生角速度訊號,且由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第二感測器產生加速度訊號。在步驟S902中,判斷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是否為第二類可攜式電子裝置。若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是第二類可攜式電子裝置,在啟動計數機制後進入第二計數模式並執行步驟S903。在步驟S903中,略過所述加速度訊號中的N個脈波。N的數值對應可攜式電子裝置中第二球體的數目。在步驟S904中,利用所述角速度訊號輔助所述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另外,若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不是第二類可攜式電子裝置(即可攜式電子裝置是第一類可攜式電子裝置),在啟動計數機制後進入第一計數模式並執行步驟S904。
圖10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計數資訊更新方法的流程圖。請參照圖10,在步驟S1001中,判斷可攜式電子裝置是第一類可攜式電子裝置或第二類可攜式電子裝置。若可攜式電子裝置是第一類可攜式電子裝置,在步驟S1002中,啟用第一計數模式以估計對應於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或者,若可攜式電子裝置是第二類可攜式電子裝置,在步驟S1003中,啟用第二計數模式以估計對應於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
然而,圖8至圖10中各步驟已詳細說明如上,在此便不再贅述。值得注意的是,圖8至圖10中各步驟可以實作為多個程式碼或是電路,本發明不加以限制。此外,圖8至圖10的方法可以搭配以上範例實施例使用,也可以單獨使用,本發明不加以限制。
綜上所述,當作用於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球體撥動操作發生時,第一感測器與第二感測器可分別產生角速度訊號與加速度訊號。接著,所述角速度訊號可用於輔助所述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所述球體撥動操作的計數資訊。藉此,可有效改善可攜式電子裝置在某些狀況下無法精準計算撥動次數的問題。此外,對於不同類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不同的計數模式可以被動態地啟用,以符合使用者使用不同類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計數習慣。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電子系統11:通訊裝置12、62:可攜式電子裝置121、122(1)~122(13)、621、622(1)~622(20)、623(1)~623(5):球體101:連線201:顯示器202、212:儲存電路203、213:通訊電路204、214:電源電路205、215:處理器211(1)、211(2):感測器301:手401:球體方向410(1)~410(14):球體撥動操作501、502、721、722:加速度訊號701~710:脈波S801、S802、S901~S904、S1001~S1003:步驟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電子系統的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電子系統的功能方塊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球體撥動操作的示意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撥動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球體的示意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響應於球體撥動操作而產生的加速度訊號的示意圖。 圖6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圖7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響應於球體撥動操作而產生的加速度訊號的示意圖。 圖8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計數資訊更新方法的流程圖。 圖9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計數資訊更新方法的流程圖。 圖10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計數資訊更新方法的流程圖。
S801、S802:步驟

Claims (16)

  1. 一種電子系統,包括:一通訊裝置;以及一可攜式電子裝置,無線連接至該通訊裝置,其中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一處理器、一通訊電路、一第一感測器、一第二感測器及彼此串接的多個球體,該處理器連接至該通訊電路、該第一感測器及該第二感測器,該處理器、該通訊電路、該第一感測器及該第二感測器設置於該多個球體中的一第一球體,響應於一球體撥動操作,該第一感測器產生一角速度訊號,且該第二感測器產生一加速度訊號,該處理器利用該角速度訊號輔助該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該球體撥動操作的一計數資訊,並且該處理器將該計數資訊傳送至該通訊裝置,其中該處理器利用該角速度訊號輔助該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該球體撥動操作的該計數資訊的操作包括:略過該加速度訊號中的N個脈波;以及在略過該N個脈波後,利用該角速度訊號輔助該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該球體撥動操作的該計數資訊,其中N為正整數,且N的值對應該多個球體中多個第二球體的數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系統,其中該處理器利用該角速度訊號輔助該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該球體撥動操作的該計數資訊的操作包括:判斷該角速度訊號是否符合一第一訊號模型且該加速度訊號是否符合一第二訊號模型;以及若該角速度訊號符合該第一訊號模型或該加速度訊號符合該第二訊號模型,更新該計數資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系統,其中該處理器利用該角速度訊號輔助該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該球體撥動操作的該計數資訊的操作包括:判斷該角速度訊號是否符合一第一訊號模型;若該角速度訊號符合該第一訊號模型,調整一觸發門檻值;以及若該加速度訊號的一訊號值高於該觸發門檻值,更新該計數資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系統,其中該加速度訊號反映該第一球體經由該球體撥動操作引起的一位置變化,且該角速度訊號反映該第一球體經由該球體撥動操作引起的一角度變化。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系統,其中該多個第二球體不與該第一球體呈環型串接。
  6. 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 彼此串接的多個球體;第一感測器;第二感測器;以及一處理器,連接至該第一感測器及該第二感測器,其中該處理器、該第一感測器及該第二感測器設置於該多個球體中的一第一球體,響應於一球體撥動操作,該第一感測器產生一角速度訊號,且該第二感測器產生一加速度訊號,並且該處理器利用該角速度訊號輔助該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該球體撥動操作的一計數資訊,其中該處理器利用該角速度訊號輔助該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該球體撥動操作的該計數資訊的操作包括:略過該加速度訊號中的N個脈波;以及在略過該N個脈波後,利用該角速度訊號輔助該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該球體撥動操作的該計數資訊,其中N為正整數,且N的值對應該多個球體中多個第二球體的數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處理器利用該角速度訊號輔助該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該球體撥動操作的該計數資訊的操作包括:判斷該角速度訊號是否符合一第一訊號模型且該加速度訊號是否符合一第二訊號模型;以及 若該角速度訊號符合該第一訊號模型或該加速度訊號符合該第二訊號模型,更新該計數資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處理器利用該角速度訊號輔助該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該球體撥動操作的該計數資訊的操作包括:判斷該角速度訊號是否符合一第一訊號模型;若該角速度訊號符合該第一訊號模型,調整一觸發門檻值;以及若該加速度訊號的一訊號值高於該觸發門檻值,更新該計數資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加速度訊號反映該第一球體經由該球體撥動操作引起的一位置變化,且該角速度訊號反映該第一球體經由該球體撥動操作引起的一角度變化。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多個第二球體不與該第一球體呈環型串接。
  11. 一種計數資訊更新方法,用於具有彼此串接的多個球體的一可攜式電子裝置,該計數資訊更新方法包括:響應於一球體撥動操作,由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的一第一感測器產生一角速度訊號,且由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的一第二感測器產生一加速度訊號;以及利用該角速度訊號輔助該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該球體撥 動操作的一計數資訊,其中利用該角速度訊號輔助該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該球體撥動操作的該計數資訊的步驟包括:略過該加速度訊號中的N個脈波;以及在略過該N個脈波後,利用該角速度訊號輔助該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該球體撥動操作的該計數資訊,其中N為正整數,且N的值對應該多個球體中多個第二球體的數目。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計數資訊更新方法,其中利用該角速度訊號輔助該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該球體撥動操作的該計數資訊的步驟包括:判斷該角速度訊號是否符合一第一訊號模型且該加速度訊號是否符合一第二訊號模型;以及若該角速度訊號符合該第一訊號模型或該加速度訊號符合該第二訊號模型,更新該計數資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計數資訊更新方法,其中利用該角速度訊號輔助該加速度訊號以估計對應於該球體撥動操作的該計數資訊的步驟包括:判斷該角速度訊號是否符合一第一訊號模型;若該角速度訊號符合該第一訊號模型,調整一觸發門檻值;以及若該加速度訊號的一訊號值高於該觸發門檻值,更新該計數 資訊。
  14. 一種電子系統,包括:一通訊裝置;以及一可攜式電子裝置,無線連接至該通訊裝置,其中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一處理器、一通訊電路及彼此串接的多個球體,該處理器連接至該通訊電路,該處理器與該通訊電路設置於該多個球體中的一第一球體,該處理器判斷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為一第一類可攜式電子裝置或一第二類可攜式電子裝置,若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為該第一類可攜式電子裝置,該處理器啟用一第一計數模式以估計對應於一球體撥動操作的一計數資訊,並且若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為該第二類可攜式電子裝置,該處理器啟用一第二計數模式以估計對應於該球體撥動操作的該計數資訊,其中在該第二計數模式中,該處理器略過用以估計該計數資訊的加速度訊號中的N個脈波,並且在該第一計數模式中,該加速度訊號中不具有該N個脈波。
  15. 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彼此串接的多個球體;以及一處理器,設置於該多個球體中的一第一球體,其中該處理器判斷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為一第一類可攜式電子 裝置或一第二類可攜式電子裝置,若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為該第一類可攜式電子裝置,該處理器啟用一第一計數模式以估計對應於一球體撥動操作的一計數資訊,並且若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為該第二類可攜式電子裝置,該處理器啟用一第二計數模式以估計對應於該球體撥動操作的該計數資訊,其中在該第二計數模式中,該處理器略過用以估計該計數資訊的加速度訊號中的N個脈波,並且在該第一計數模式中,該加速度訊號中不具有該N個脈波。
  16. 一種計數資訊更新方法,用於具有彼此串接的多個球體的一可攜式電子裝置,該計數資訊更新方法包括:判斷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為一第一類可攜式電子裝置或一第二類可攜式電子裝置;若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為該第一類可攜式電子裝置,啟用一第一計數模式以估計對應於一球體撥動操作的一計數資訊;若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為該第二類可攜式電子裝置,啟用一第二計數模式以估計對應於該球體撥動操作的該計數資訊;以及在該第二計數模式中,略過用以估計該計數資訊的加速度訊號中的N個脈波,其中在該第一計數模式中,該加速度訊號中不具有該N個脈波。
TW107130681A 2018-08-31 2018-08-31 電子系統、可攜式電子裝置及計數資訊更新方法 TWI7176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0681A TWI717634B (zh) 2018-08-31 2018-08-31 電子系統、可攜式電子裝置及計數資訊更新方法
US16/554,612 US10915807B2 (en) 2018-08-31 2019-08-28 Electronic system,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unting information updating method
CN201910815395.3A CN110875971B (zh) 2018-08-31 2019-08-30 电子系统、可携式电子装置及计数信息更新方法
US17/133,635 US11769032B2 (en) 2018-08-31 2020-12-24 Electronic system,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unting information updating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0681A TWI717634B (zh) 2018-08-31 2018-08-31 電子系統、可攜式電子裝置及計數資訊更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1276A TW202011276A (zh) 2020-03-16
TWI717634B true TWI717634B (zh) 2021-02-01

Family

ID=69641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0681A TWI717634B (zh) 2018-08-31 2018-08-31 電子系統、可攜式電子裝置及計數資訊更新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0915807B2 (zh)
CN (1) CN110875971B (zh)
TW (1) TWI7176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75574S1 (en) * 2021-02-16 2023-01-17 Wildlife Collections, LLC Bracelet with elephant figure
USD976147S1 (en) * 2021-02-17 2023-01-24 Wildlife Collections, LLC Bracelet with polar bear figure
USD1002421S1 (en) * 2021-06-29 2023-10-24 Daniel J. Gunter Bracelet with shark figure
USD999084S1 (en) * 2022-05-11 2023-09-19 Daniel J. Gunter Bracelet with lion figure
USD1017445S1 (en) * 2022-05-11 2024-03-12 Daniel J. Gunter Bracelet with penguin figur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0570A (zh) * 2014-05-20 2014-08-27 任锐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CN104082918A (zh) * 2014-06-24 2014-10-08 吕志雪 一种智能手环
CN105469137A (zh) * 2016-01-22 2016-04-06 美新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 念诵辅助装置及系统
CN106293068A (zh) * 2016-07-27 2017-01-04 深圳市妙严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计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650906A (zh) * 2016-12-22 2017-05-10 深圳市妙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可转动的穿戴设备的自动计量系统以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16061B1 (ko) * 2001-02-27 2004-01-24 김요왕 디지털 묵주장치
CN201312715Y (zh) 2008-11-18 2009-09-23 施势帆 一种电子式念珠
US9999280B2 (en) * 2014-06-27 2018-06-19 David Gareth Zebley Interactive bracelet for practicing an activity between user devices
WO2016130890A1 (en) * 2015-02-13 2016-08-18 Ansarullah Ridwan Mohammed Positional analysis for prayer recognition
US10055121B2 (en) * 2015-03-07 2018-08-21 Apple Inc. Activity based thresholds and feedbacks
CN204580137U (zh) 2015-04-22 2015-08-26 上海卓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计圈功能的智能手串
CN105787468A (zh) 2016-03-24 2016-07-20 深圳市阿尔法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捻珠动作的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TWI611321B (zh) * 2016-04-29 2018-01-1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5942774U (zh) * 2016-07-27 2017-02-08 深圳市妙严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计数系统
CN206833495U (zh) 2016-12-22 2018-01-02 深圳市妙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可转动的穿戴设备的自动计量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0570A (zh) * 2014-05-20 2014-08-27 任锐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CN104082918A (zh) * 2014-06-24 2014-10-08 吕志雪 一种智能手环
CN105469137A (zh) * 2016-01-22 2016-04-06 美新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 念诵辅助装置及系统
CN106293068A (zh) * 2016-07-27 2017-01-04 深圳市妙严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计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650906A (zh) * 2016-12-22 2017-05-10 深圳市妙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可转动的穿戴设备的自动计量系统以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5971A (zh) 2020-03-10
US20210117753A1 (en) 2021-04-22
CN110875971B (zh) 2021-11-02
US10915807B2 (en) 2021-02-09
US20200074265A1 (en) 2020-03-05
US11769032B2 (en) 2023-09-26
TW202011276A (zh) 2020-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7634B (zh) 電子系統、可攜式電子裝置及計數資訊更新方法
US9696690B2 (en) Multi-segment wearable accessory
Oakley et al. Interaction on the edge: offset sensing for small devices
CN103425334B (zh) 控制电子装置的显示器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JP2015528253A (ja) ユーザの意図および/または識別情報に基づくモバイルデバイス状態の調整
WO2019183786A1 (zh) 一种提示信息的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135660B (zh) 一种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240063837A1 (en) Smart ring
US20210003972A1 (en) Bidirectional and Expressive Interaction in a Hybrid Smart Watch
CN110321993B (zh) 计数信息更新方法、电子系统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TW201942805A (zh) 計數資訊更新方法、電子系統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Yu et al. Motion UI: Motion-based user interface for movable wrist-worn devices
TWI746961B (zh) 電子系統與人機互動方法
US20240146350A1 (en) Smart ring
US20230393670A1 (en) Lismart computer pointing device
Ljubic et al. Contact-free Interaction with Mobile Devices using Magnetic, Lighting and Infrared Sources.
TW201942804A (zh) 電子裝置操作方法、電子裝置及電子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