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6279B - 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 - Google Patents
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16279B TWI716279B TW109104374A TW109104374A TWI716279B TW I716279 B TWI716279 B TW I716279B TW 109104374 A TW109104374 A TW 109104374A TW 109104374 A TW109104374 A TW 109104374A TW I716279 B TWI716279 B TW I71627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node
- optical
- nodes
- tunnel
- tunnels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出一種多平面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架構,其採用了環路(Torus)拓撲網路和波長選擇交換機(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簡稱WSS),並整合軟體定義網路(Software Defined Network;簡稱SDN)機制進行波長調派。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的所有節點都使用WSS交換模組,節點之間的通信可使用多個波長以建立隧道。任兩節點間隧道可能是直通隧道(Direct Tunnel)或是中繼站轉接隧道(Relay Tunnel)。各平面波長調派互相獨立且不會通過WSS互聯。兩節點間隧道可依需求動態調配波長數以滿足負載流量避免造成訊務流失。當某一平面隧道之光路故障時可使用別的平面之光路,因此具有錯誤容忍以增加網路可靠度。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多平面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架構,適用於中小型資料中心網路。網路各節點間以光隧道互相通訊,網路呈二維環路拓樸(Torus Topology)形狀,各節點以東西向及南北向環狀鏈路互相連結。網路在軟體定義網路(Software Defined Network;簡稱SDN)控制器的管控下,各節點使用的波長資源得到安排,各種訊務的路由得到設定,並得視需求彈性調度,維持了網路的可用性。
交換機的成本隨著資料速率上升呈現線性增長,並且大容量電交換機需要提供更大的電源,以及較大的尺寸做為平行處理需要。因此全光交換技術被提出解決這些問題,以降低功耗及增加交換容量。光交換技術可分為光路交換(Optical Circuit Switching,簡稱OCS)與光分封交換(Optical Packet Switching,簡稱OPS)。目前市場上較常見的產品為OCS交換機,此為一成熟發展的技術。而光框架交換機(Optical Frame Switch,簡稱OFS)亦在發展中。OFS是將送往相同目的的封包或流量加以匯集成框架(Frame)進行交換,以增進其容量。小的框架需要快速的光交換機,但
現在高速光交換技術並不成熟。目前廣泛使用的微機電系統(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簡稱MEMS)及液晶覆矽(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簡稱LCoS)技術都是毫秒(ms)級的切換速度,使得採用光框架交換機技術其框架需要非常大。例如在100Gbps的鏈路下,框架大小至少要到12.5M位元組以上,這將使光框架交換機產生很大的延遲,因而影響光框架交換機的性能。因此一種光隧道交換(Optical Tunnel Switching)技術被提出。此技術主要採用高密度波長分工(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簡稱DWDM)技術內多波長建立許多隧道以提供點對點的連接,因此光隧道交換機需要許多波長做點對點的無阻塞連接。
在我國專利編號I552536所提的光交換器為商用化的波長選擇交換機(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簡稱WSS)所構成,將光資料中心的網路系統分三層架構來實現,包括多個第一層光交換器、多個第二層光交換器以及多個第三層光交換器。其中,多個第一層光交換器透過帶狀光纖(ribbon fiber)互相連接形成一群組(pod)。而多個第二層光交換器透過帶狀光纖互相連接形成一巨群組(macro pod),而且每一個第二層光交換器並與一個群組中的所有第一層光交換器連接。最後,多個第三層光交換器也是透過帶狀光纖互相連接,而且每一個第三層光交換器並與一個巨群組中的所有第二層光交換器連接。該項專利主要是針對光資料中心網路系統,利用三層金字塔架構來實現。該項專利強調全光交換,資料傳輸路徑不用經過光電轉換處理,三層架構適用於大型網路。然而在此三層架構每層光交換器其內部元件與線路各有不同,每層光交換器對外接線也不同,增添網路組成的複雜度。而本發明採用二維環路(Torus)拓樸架構,每一節
點內部組成皆為一致,網路架構較為簡單並適用中小型網路。雖然資料傳輸路徑有可能會因中繼站轉接隧道(Relay Tunnel)經過一次光電轉換,但換來的是架構簡單易於維運。
在美國專利US 8705954 B2中提及其網路是由光交換矩陣(Optical Switch Matrix,簡稱OSM)及每個節點的光元件(Optical Components)組成。光元件將OSM與機櫃頂端(Top Of Rack;簡稱TOR)交換機連接起來。光元件包括了負責本地資料上傳的WSS、多工機(Multiplexer,簡稱MUX)及負責本地資料下載的耦合器(Coupler)、解多工機(Demultiplexer,簡稱DeMUX)。各節點的TOR並配置不同波長的收發器(Transciever)與光元件相連。其網路交換的核心在OSM,OSM採用MEMS技術,實現資料路徑的彈性。每一節點的TOR亦可轉發從OSM送來的資料,使TOR成為資料路徑中的一跳(Hop),資料路徑可形成逐跳(Hop-by-Hop),而每一Hop代表一次的光電轉換。此專利最大的特色便是光路設計的彈性,但每改變一次光路其重建時間至少為數毫秒。
鑑於前述系統和方法之不足之處,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於提出一種多平面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架構,此技術主要採用DWDM技術內多波長建立許多隧道提供點對點的連接,因此光隧道交換需要許多波長做點對點的無阻塞連接。本發明適用於資料中心網路,採用已是成熟技術的光隧道交換模組。在數據量日益蓬勃成長的世代,提供一個較為節能並易於
維護的方案。特別是全球已開始展開5G商用化進程,不論是在核心網路或邊緣運算的場域,均有可發揮的空間。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包括複數個節點並定義有複數個平面,其中,各該節點包括軟體定義網路交換機、複數個波長選擇交換機、複數個多工機、複數個循環解多工機、以及複數個伺服器,而各該平面在各該節點係對應該波長選擇交換機之一者、該多工機之一者、以及該循環解多工機之一者,且該複數個平面之相同平面上的該複數個波長選擇交換機以二維環路拓樸形成複數個橫向環路及複數個縱向環路,各該節點的該軟體定義網路交換機連接各該節點的該複數個多工機、該複數個循環解多工機、以及該複數個伺服器,而各該波長選擇交換機連接該節點之同一者及該平面之同一者的該多工機和該循環解多工機,且該複數個節點用於以複數個波長形成的複數個光隧道互通信號。
此外,本發明係使用DWDM技術以多波長作為光隧道提供網路節點間的通訊,網路架構採用二維環路拓撲形狀。網路於X軸有X個節點,Y軸有Y個節點,因此總共有X×Y個節點。為了提高訊務流通量採用Z個平面,而僅舉例顯示第1平面及第Z個平面。
若X軸上任意兩節點以一個波長相通,則X軸光隧道需要X×(X-1)個不同的波長(λ);相同的若Y軸上任意兩節點以一個波長相通,Y軸光隧道需要Y×(Y-1)個不同的波長。因此全部的需求波長數為W:
W=X×(X-1)+Y×(Y-1)
如果讓Y=X則
W=X×(X-1)+X×(X-1)=2X 2-2X
經過計算後可得
X=(1+SQRT(2W+1))/2;SQRT為平方根函數
因此,如果W=48則X=5.42取其整數後得到最大的節點數為25(5×5)。同理如果W=96則X=7.45取其整數後得到最大的節點數為49(7×7)。任一節點可用這些波長在相同X軸環路或相同Y軸環路上與其他節點產生直通隧道。例如當X=Y=5則任一節點到其他節點的直通隧道只有8個(4+4),但每一節點到全部其他節點的隧道需要24個,因此另外16個隧道必須經過中繼站節點轉接。5×5網路所需的隧道總共有600個(24×25)。同樣的當X=Y=7則任一節點到其他節點的直通隧道只有12個(6+6),但每一節點到全部其他節點的隧道需要48個,因此另外36個隧道必須經過中繼站節點轉接。7×7網路所需的隧道總共有2352個(48×49)。這些中繼站轉接隧道會佔用直通隧道的頻寬,因此必須多平面以增加網路的流通量,需要多少平面則看節點數及網路的流通量的需求。
每個節點由一個SDN交換機、N個伺服器、Z個多工機(Multiplexer;簡稱MUX)、Z個循環解多工機(Cyclic De-multiplexer;簡稱CDMUX)、Z個WSS組成。每個平面於每個節點各需要一個WSS、MUX與CDMUX。各平面的WSS只會與同平面水平或垂直相鄰節點之WSS相連,不同平面的WSS不會互連。此多平面架構不僅僅可增加網路的流通量而且也增加網路的穩定度並具有障礙容忍能力。一個節點可連接N個伺服器,這些伺服器經過一個SDN交換機收集資料及分類,把要到相同節點的資料聚集起來,然後傳送到MUX把(X+Y-2)個波長偶合成DWDM信號送到WSS,WSS將依據設定選擇不同的波長送到不同的節點建立隧道。從不同節點送來之不同波長DWDM信號經由CDMUX把不同
波長信號分解出來送到SDN交換機再傳送到他們對應的伺服器中。其他平面也有相同的功能,只是用來提高網路流通量。當有一平面發生故障時訊務可導到另一平面以增加網路的可靠性及穩定性。
100: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
200xy、Nx,y: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的節點,xy表示節點座標(x,y)
210xyz:波長選擇交換機(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簡稱WSS),xy表示節點座標(x,y),z表示平面排序,以下類推
220xyz:多工機(Multiplexer;簡稱MUX)
230xyz:循環解多工機(Cyclic Demultiplexer;簡稱CDMUX)
240xy:SDN交換機
250xys:伺服器,s表示其排序
300:SDN控制器
第1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多平面環路拓樸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的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多平面環路拓樸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的節點的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5×5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各節點的X軸及Y軸波長分配表。
第4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具有25節點雙平面的環路拓樸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的第一個平面的隧道建立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具有25節點的環路拓樸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的所需平面示意圖。
第6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具有49節點三平面的環路拓樸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的第一個平面的隧道建立示意圖。
第7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具有49節點的環路拓樸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的所需平面示意圖。
以下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藝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瞭解本發明之其他優點及功效。
第1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種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架構示意圖。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100採用二維環路拓樸結構,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100於X軸(橫向)有X個節點,於Y軸(縱向)有Y個節點,總共具有X×Y個節點,每個節點以Nx,y標示。各節點在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形成環路。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100具有Z個平面,每個平面均有相同結構,為了使圖式清晰易懂,在第1圖僅繪示第1平面及第Z個平面,而且僅繪示第1平面的詳細結構,其中,X、Y、Z均為正整數。
各平面中位於同一座標(x,y)處的各節點Nx,y其實是同一個節點,也標示為200xy。每個節點200xy均由一個SDN交換機240xy、N個伺服器250xy1~250xyN、Z個MUX 220xy1~220xyz、Z個CDMUX 230xy1~230xyz、以及Z個WSS 210xy1~210xyz組成,如第2圖所示,其中,N為正整數。其中WSS 210xy1~210xyz分屬第一個平面至第Z個平面。每個平面於每個節點200xy各有一個對應的WSS、MUX與CDMUX,例如第三個平面於每個節點200xy對應WSS 210xy3、MUX 220xy3與CDMUX 230xy3。每個節點中的每個WSS均與水平方向(即X軸方向)的上一個節點和下一個節點中同平面的WSS相連構成如第1圖所示的水平環路,而且每個節點中的每個WSS均與垂直方向(即Y軸方向)的上一個節點和下一個節點中同平面的WSS相連構成如第1圖所示的垂直環路,這些WSS、水平環路與垂直環路組成了每個平面。不同平面的WSS彼此並不會互聯。每個MUX 220xy1~220xyz連接於同節點的SDN交換
機240xy和同節點同平面的WSS 210xy1~210xyz之間。每個CDMUX 230xy1~230xyz連接於同節點的SDN交換機240xy和同節點同平面的WSS 210xy1~210xyz之間。SDN交換機240xy相當於本發明之機櫃頂端(TOR)交換機,透過多個光收發器連接同節點的MUX 220xy1~220xyz和CDMUX 230xy1~230xyz,也連接伺服器250xy1~250xyN。上述的多個光收發器為SDN交換機240xy的一部分。SDN控制器300連線到每個節點200xy的SDN交換機240xy及各個平面的WSS 210xy1~210xyz。
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100用於在各節點的伺服器250xy1~250xyN之間交換傳遞信號。SDN交換機240xy和伺服器250xy1~250xyN之間傳遞的是電子信號,而MUX 220xy1~220xyz、CDMUX 230xy1~230xyz、以及WSS 210xy1~210xyz之間傳遞的是光信號,由SDN交換機240xy的多個光收發器進行光電轉換。
SDN交換機240xy將伺服器250xy1~250xyN發送至其他節點的信號通過光收發器轉換為多個不同波長的光信號,並將這些不同波長的光信號傳送至MUX 220xy1~220xyz。MUX 220xy1~220xyz將上述多個不同波長的光信號偶合成DWDM信號,並將此DWDM信號傳送到WSS 210xy1~210xyz。WSS 210xy1~210xyz依據SDN控制器的設定選擇不同的波長,並使用各平面的光隧道(亦可簡稱為隧道),將上述DWDM信號傳送到其他節點的WSS。WSS 210xy1~210xyz也將其他節點的WSS送來本節點的DWDM信號傳送至CDMUX 230xy1~230xyz。CDMUX 230xy1~230xyz將上述DWDM信號其中的多個不同波長的光信號各自分解出來,並將這些不同波長的光信號傳送到SDN交換機240xy。SDN交換機240xy將上述多個不同波長的光信號通過光收發器轉換為電子信號,再依照伺服器250xy1~250xyN的網際網路協定(Internet Protocol;簡稱
IP)位址,將這些電子信號各自傳送到它們對應的伺服器250xy1~250xyN。SDN控制器300能傳送控制信號給每一個SDN交換機和每一個WSS,進行隧道的波長調派與分配(例如第3圖)。也就是說,SDN控制器300能藉由控制信號控制每個WSS和每個SDN交換機的每個光收發器所發送的每個光信號的波長,進而設定上述的每個光信號和每個隧道的波長。
在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中需要用到許多波長,在DWDM C-Band中用100GHz間隔(Spacing),則可用的最大波長數為72個,一般較常使用的波長數為16、24、40、48。而在DWDM C-Band中用50GHz間隔,則可用的波長數為96個,其參照96頻道固定多工解多工(96-Channel Fixed Mux/Demux;簡稱FMD96)波長計畫(Wavelength Plan),與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簡稱ITU)的C-Band波長規範(grid)對齊,是目前最廣泛被使用。當然25GHz間隔可用的波長數可增加一倍,但在此以DWDM可用波長數48及96來說明光隧道交換網路之實施方式。
網路規模由DWDM之波長數來決定。如網路有X×Y個節點,波長數為W,若X軸上任意兩節點以一個波長相通,則X軸光隧道需要X×(X-1)個不同的波長;相同的若Y軸上任意兩節點以一個波長相通,Y軸光隧道需要Y×(Y-1)個不同的波長。
則W=X×(X-1)+Y×(Y-1)
任一節點直通隧道數=(X-1)+(Y-1)
任一節點中繼站轉接隧道數=X×Y-1-直通隧道數
當X=Y則W=2X 2-2X
經過計算後可得
X=(1+SQRT(2W+1))/2;SQRT為平方根函數
當W=48,X=trunc(5.42)=5;trunc為無條件捨去小數的函數
此時網路規模為5×5個節點,任一節點直通隧道數為8,中繼站轉接隧道數為16
可使用波長數=任一節點直通隧道數×X=40,這些波長可重複使用
當W=96,X=trunc(7.45)=7
此時網路規模為7×7個節點,任一節點直通隧道數為12,中繼站轉接隧道數為36
可使用波長數=任一節點直通隧道數×X=84
中繼站轉接隧道會佔用直通隧道的頻寬,因此必須多平面以增加網路的流通量。假設一個中繼站轉接隧道使用一個平面,則所需平面
Z=ceil(中繼站轉接隧道數/直通隧道數);ceil為將小數無條件進位函數
當X=Y則Z=ceil((X-1)2/(2X-2))=ceil((X-1)/2)
若X為奇數,則Z=(X-1)/2;若X為偶數,則Z為大於計算值的最小整數
在5×5網路Z=4/2=2,在7×7網路Z=6/2=3可使任一節點以隧道連接到網路上所有節點。因此25節點光隧道交換網路規劃為雙平面,49節點光隧道交換網路規劃為三平面。
接下來為規劃網路容量,假設節點中每一伺服器使用一個波長頻寬,則每一節點之伺服器數N=Z×(X+Y-2)
在5×5網路每節點之伺服器數N=2×8=16
網路全部伺服器數=X×Y×N=5×5×16=400
在7×7網路每節點之伺服器數N=3×12=36
網路全部伺服器數=7×7×36=1764
以上的伺服器數均為每個節點或整個網路最多可容納的伺服器數。
在具有25節點兩平面的環路拓樸光隧道交換網路,在任意座標(x,y)的節點200xy由16個伺服器(250xy1~250xy16)、2個MUX(220xy1,220xy2)、2個CDMUX(230xy1,230xy2)、一個SDN交換機240xy和2個WSS(210xy1,210xy2)組成。此網路的第一個平面如第4圖所示。各節點的X軸及Y軸波長分配如第3圖所示。總共用40個波長,不同平面可重複使用。
假設節點N1,5要建一個隧道到節點N4,5,因為兩節點在相同X軸環路中,因此用λ3可以建立一個直通隧道,如第4圖所示。而節點N1,5要建一隧道到節點N5,3,必須建立中繼站轉接隧道,也就是先用λ4建立水平隧道到節點N5,5再傳送到SDN交換機24055中用λ38以垂直隧道轉接到節點N5,3,如第4圖所示。因為節點N1,5和節點N5,5間本來就有一個直通隧道,因此和前面的中繼站轉接隧道的水平部份會共用。也就是兩者的訊務量會整合起來,因此各隧道平均訊務量不能超過50%。當然在節點N5,5的SDN交換機24055必須要把兩節點的訊務依不同的IP位址分派到兩節點的正確伺服器中,也就是把到節點N5,5的訊務留下,而把要到節點N5,3的訊務經由SDN交換機24055轉出。
然而如果每個直通隧道節點負責轉接一個中繼站轉接隧道節點,則還有8個節點無法收到節點N1,5的訊務。因此若每個直通隧道節點負責轉接二個中繼站轉接隧道節點,則節點N1,5可傳送訊務到任何其他24節點。但三個節點共用一個直通隧道會使各節點平均訊務流通量達到約
33%,因此必須增加一個平面以提高訊務流通量。如果採用兩個平面的環路拓樸光隧道交換網路,每一平面負責一個中繼站轉接隧道節點,則如第5圖所示。第5圖繪示如何用隧道從節點N1,5連接每個其他節點。其中較大的橢圓表示使用到X軸直通隧道的中繼站轉接隧道所連接的節點,例如節點N1,5在每個平面均有一個直通隧道連接節點N5,5,在每個平面還各有一個中繼站轉接隧道通過中繼站節點N5,5分別連接節點N5,4和N5,3。較小的橢圓表示使用到Y軸直通隧道的中繼站轉接隧道所連接的節點,例如節點N1,5在每個平面均有一個直通隧道連接節點N1,4,在每個平面還各有一個中繼站轉接隧道通過中繼站節點N1,4分別連接節點N2,4和N4,4。依此類推。SDN控制器300可發送控制訊號至每個平面的每個WSS以設置如第5圖所示的直通隧道和中繼站轉接隧道。
這樣相當於兩個直通隧道到三個節點,因此各節點訊務流通量平均可達約66%。而一個節點200xy在雙平面下共有16個波長頻寬,假設任一個伺服器250xys使用1個波長頻寬,則一個節點200xy共有16個伺服器(250xy1~250xy16)。若這些伺服器流量平均分散傳送到其他24個節點,其平均訊務量也只有約66%。因此兩平面環路拓樸光隧道交換網路是足夠提供伺服器100%的平均訊務量。當然如果訊務量非均勻分布就必須調整隧道的分布。
在具有49節點三平面的環路拓樸光隧道交換網路,任一個節點200xy由36個伺服器(250xy1~250xy36)、3個MUX(220xy1~220xy3)、3個CDMUX(230xy1~230xy3)、一個SDN交換機240xy和3個WSS(210xy1~210xy3)組成。此網路的第一個平面如第6圖所示。因此節點N1,7與節點N6,7可建立直通隧道,而節點N1,7與節點N7,2需透過節點N7,7建立中繼站轉接隧道。相同的節點N1,3與節點N7,3可建立
直通隧道,而節點N1,3與節點N6,1需透過節點N6,3建立中繼站轉接隧道。其他節點也可依序建立直通隧道及中繼站轉接隧道。
在具有49節點的環路拓樸光隧道交換網路,任一節點Nx,y可使用12個波長分別在其X軸環路及Y軸環路各建立6個直通隧道,另外與網路上其他節點尚有36個中繼站轉接隧道需要建立。若每個直通隧道節點負責轉接三個中繼站轉接隧道節點,則節點N1,7可傳送訊務到任何其他48節點。同樣的若每個平面負責轉接一個中繼站轉接隧道,如第7圖所示。第7圖繪示如何用隧道從節點N1,7連接每個其他節點。其中較大的橢圓表示使用到X軸直通隧道的中繼站轉接隧道所連接的節點,例如節點N1,7在每個平面均有一個直通隧道連接節點N7,7,在每個平面還各有一個中繼站轉接隧道通過中繼站節點N7,7分別連接節點N7,6、N7,5和N7,4。較小的橢圓表示使用到Y軸直通隧道的中繼站轉接隧道所連接的節點,例如節點N1,7在每個平面均有一個直通隧道連接節點N1,6,在每個平面還各有一個中繼站轉接隧道通過中繼站節點N1,6分別連接節點N2,6、N4,6和N6,6。依此類推。SDN控制器300可發送控制訊號至每個平面的每個WSS以設置如第7圖所示的直通隧道和中繼站轉接隧道。
這樣相當於三個直通隧道負責4個節點,因此各節點平均訊務量有75%。而一個節點200xy在三平面下共有36個波長頻寬,假設任一個伺服器250xys使用1個波長頻寬,則一個節點200xy共有36個伺服器(250xy1~250xy36)。若這些伺服器流量平均要傳送到網路其他48個節點,其平均訊務量只有75%。因此三平面環路拓樸光隧道交換網路是足夠提供伺服器100%的平均訊務量。
本發明的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具備下列特點及功效。
(一)網路擴充性:利用49節點三平面的環路拓樸光隧道交換網路可大大提高光隧道交換網路之訊務量。本架構利用84個波長可提供1764(49×36)個伺服器建立2352(49×48)個隧道。而25節點雙平面的環路拓樸光隧道交換網路利用40個波長可提供400(25×16)個伺服器建立600(25×24)個隧道。因此雖然波長數只增加一倍,但其提供的伺服器數量可增加到四倍多。未來DWDM波長數如果能再提升,則提供的伺服器數量可再大量增加。
(二)網路可用性:多平面環路拓樸光隧道交換網路在各節點間以縱向及橫向環路互相連結,並以多平面增加網路容量及容錯。當訊務流量變化可及時調度網路隧道數量以平衡負載流量,避免造成訊務流失。
(三)網路實用性:目前廣泛使用的MEMS及LCoS技術都是毫秒級的切換速度,使得採用光框架交換機技術其框架需要非常大,將影響光框架交換機的性能。但如將其實作於多平面環路光隧道交換網路,則完全不會遇到此問題。光隧道交換網路的所有節點都使用WSS交換模組,節點之間的通信使用多個波長以建立隧道,且其波長可以重複使用。因為採用波長建立隧道,不但簡化網路的複雜度,而且也減少網路的延遲時間。
上述實施形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任何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形態進行修飾與改變。因此,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100: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
200xy、Nx,y: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的節點,xy表示節點座標(x,y)
Claims (10)
- 一種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包括複數個節點並定義有複數個平面,其中,各該節點包括軟體定義網路交換機、複數個波長選擇交換機、複數個多工機、複數個循環解多工機、以及複數個伺服器,而各該平面在各該節點係對應該波長選擇交換機之一者、該多工機之一者、以及該循環解多工機之一者,且該複數個平面之相同平面上的該複數個波長選擇交換機以二維環路拓樸形成複數個橫向環路及複數個縱向環路,各該節點的該軟體定義網路交換機連接各該節點的該複數個多工機、該複數個循環解多工機、以及該複數個伺服器,而各該波長選擇交換機連接該節點之同一者及該平面之同一者的該多工機和該循環解多工機,且該複數個節點用於以複數個波長形成的複數個光隧道互通信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其中,在各該節點中:該軟體定義網路交換機用於將該複數個伺服器發送至其他節點的信號轉換為複數個不同波長的第一光信號,並將該複數個不同波長的第一光信號傳送至該複數個多工機;該複數個多工機用於將該複數個不同波長的第一光信號偶合成第一高密度波長分工信號,並將該第一高密度波長分工信號傳送至該複數個波長選擇交換機;該複數個波長選擇交換機用於將該第一高密度波長分工信號通過該複數個光隧道傳送至其他節點的波長選擇交換機;該複數個波長選擇交換機還用於將該其他節點的波長選擇交換機傳送至該節點的第二高密度波長分工信號傳送至該複數個循環解多工機;該複數個循環解多工機用於將該第二高密度波長分工信號其中的複數個不同波長的第二光信號各自分解出來,並將該複數個不同波長的第二光信號傳送至該軟體定義網路交換機;以及該軟體定義網路交換機更用於將該複數個不同波長的第二光信號轉換為電子信號,並將該電子信號傳送到該複數個伺服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更包括:軟體定義網路控制器,連接各該軟體定義網路交換機以及各該波長選擇交換機,用於設定各該第一光信號的波長以及各該光隧道的波長。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其中,該複數個光隧道包括複數個直通隧道和複數個中繼站轉接隧道,各該直通隧道不通過中繼站節點而直接連接兩個該節點,而各該中繼站轉接隧道通過另一個該節點做為中繼站節點而連接兩個該節點。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其中,該複數個節點包括第一節點和第二節點,該第二節點為該第一節點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個節點,該第一節點在各該平面均有一個該直通隧道連接該第二節點,而且在各該平面更各有一個該中繼站轉接隧道以該第二節點做為中繼站節點而分別連接該第二節點在第二方向上的多個其他節點,其中,該第一方向為橫向與縱向其中一者,該第二方向為橫向與縱向之其中另一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更包括:軟體定義網路控制器,連接各該波長選擇交換機,用於設置該第一節點的該複數個直通隧道和該複數個中繼站轉接隧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其中,各該橫向環路連接X個該節點,各該橫向環路中的每兩個該節點以一個不同波長相通,各該縱向環路連接Y個該節點,各該縱向環路中的每兩個該節點以一個不同波長相通,該光隧道交換網路的該複數個節點的數量為X×Y,且該光隧道交換網路總共使用的波長數量為W,其中,W=X×(X-1)+Y×(Y-1),X、Y、W均為正整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其中,從各該節點通往其他節點的該直通隧道的數量為D,其中,D=(X-1)+(Y-1),從各該節點通往其他節點的該中繼站轉接隧道的數量為R,其中,R=X×Y-1-D。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其中,該光隧道交換網路的該複數個平面的數量為Z,其中,Z=ceil(R/D),ceil為將小數無條件進位的函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其中,各該節點中的該複數個伺服器的最大數量為N,其中,N=Z×(X+Y-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04374A TWI716279B (zh) | 2020-02-12 | 2020-02-12 | 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04374A TWI716279B (zh) | 2020-02-12 | 2020-02-12 | 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16279B true TWI716279B (zh) | 2021-01-11 |
TW202131650A TW202131650A (zh) | 2021-08-16 |
Family
ID=75237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04374A TWI716279B (zh) | 2020-02-12 | 2020-02-12 | 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716279B (zh) |
-
2020
- 2020-02-12 TW TW109104374A patent/TWI716279B/zh active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Joint architecture of data and control planes for Optical Flow Switched networks Lei Zhang;Vincent Chan 2014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ICC) Year: 2014 | Conference Paper | Publisher: IEEE |
Joint architecture of data and control planes for Optical Flow Switched networks Lei Zhang;Vincent Chan 2014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ICC) Year: 2014 | Conference Paper | Publisher: IEEE Low-Power Optical Packet Switching for 100-Gb/s Burst Optical Packets With a Label Processor and 8 × 8 Optical Switch Toru Segawa;Salah Ibrahim;Tatsushi Nakahara;Yusuke Muranaka;Ryo Takahashi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Year: 2016 | Volume: 34, Issue: 8 | Journal Article | Publisher: IEEE * |
Low-Power Optical Packet Switching for 100-Gb/s Burst Optical Packets With a Label Processor and 8 × 8 Optical Switch Toru Segawa;Salah Ibrahim;Tatsushi Nakahara;Yusuke Muranaka;Ryo Takahashi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Year: 2016 | Volume: 34, Issue: 8 | Journal Article | Publisher: IEE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131650A (zh) | 2021-08-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71330B2 (en) | Network interconnect as a switch | |
Lu et al. | Flexible and scalable optical interconnects for data centers: Trends and challenges | |
CN105162721B (zh) |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全光互连数据中心网络系统及数据通信方法 | |
CN103441942B (zh) | 基于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网络系统及数据通信方法 | |
US20180278331A1 (en) | Data Center Network System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 |
US9654852B2 (en) | Scalable hybrid packet/circuit switching network architecture | |
Kachris et al. | Optical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in data centers: recent trends and future challenges | |
US933232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 multi-dimensional optical circuit switching fabric | |
JP5431596B2 (ja) | 大容量スイッチングシステム | |
TW201635733A (zh) | 光資料中心網路系統以及光交換器 | |
WO2008000193A1 (fr) | Système et procédé d'échange permettant d'augmenter la bande passante d'échange | |
Kamchevska et al. |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switching nodes for all-optical data center networks | |
CN106851442A (zh) | 一种超级计算机中的光互连网络系统及通信方法 | |
WO2015081164A1 (en) | Hybrid electro-optical distributed software-defined data center architecture | |
Zheng et al. | Dual MAC based hierarchical optical access network for hyperscale data centers | |
CN101621719B (zh) | 混合光交换网络核心节点配套用交换处理器 | |
CN106209294B (zh) | 一种高扩展的数据中心全光互连网络系统及通信方法 | |
CN101720050A (zh) | 用于光突发交换网络核心节点的光交叉连接装置 | |
CN102217327B (zh) | 一种电路业务与分组业务混传桥接方法、装置与系统 | |
CN201733410U (zh) | 用于光突发交换网络核心节点的光交叉连接装置 | |
CN105323660B (zh) | 光信号的交叉系统、交叉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203632693U (zh) | 一种多业务接入与波分传输系统 | |
TWI716279B (zh) | 光隧道交換網路系統 | |
CN101707730B (zh) | 一种光传送体系节点设备及光信号传送的方法 | |
CN113473272A (zh) |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交换机的无阻塞光互连架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