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1291B - 使用者設備的裝置、演進型Node B的裝置、及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 - Google Patents

使用者設備的裝置、演進型Node B的裝置、及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1291B
TWI711291B TW105140686A TW105140686A TWI711291B TW I711291 B TWI711291 B TW I711291B TW 105140686 A TW105140686 A TW 105140686A TW 105140686 A TW105140686 A TW 105140686A TW I711291 B TWI711291 B TW I7112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xpucch
subframe
xpusch
xpdcch
xpdsc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40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5576A (zh
Inventor
熊崗
格蘭 布瑞福
張羽書
君凱 胡
朱源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蘋果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蘋果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蘋果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5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55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1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129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低潛伏5G FDD通訊的裝置及方法被大致描述。用於xPDSCH的HARQ ACK/NACK是在與該xPDSCH及xPDCCH相同或次一子訊框的該xPUCCH中被發送。xPUSCH回應於xPDCCH被產生於相同子訊框中且HARQ ACK/NACK回應是由相同或次一子訊框中的另一xPDCCH或xPHICH所載送。該xPDCCH及該xPUCCH是在相同子訊框的相對端,DL及UL子訊框相對於彼此被延遲,或該DL及UL子訊框的至少一者具有額外空白部分、具有與另一UE關聯的資料之部分或含有參考信號、廣播信號或控制資訊的部分。

Description

使用者設備的裝置、演進型Node B的裝置、及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
實施例關於無線電存取網路。一些實施例關於在蜂巢式及無線區域網路(WLAN)網路中提供資料,包括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長期演進(3GPP LTE)網路及進階LTE(LTE-A)網路以及第4代(4G)網路與第5代(5G)網路。一些實施例關於5G網路中的分頻雙工(FDD)。
3GPP LTE系統(包括LTE及進階LTE系統)的使用已經增加,既因為使用網路資源的使用者設備(UE)的裝置類型增加又因為由這些UE上運作的諸如視訊串流的各種應用所使用之資料量及頻寬增加。因此,3GPP LTE系統持續發展,藉由下一代無線通訊系統5G以改善對資訊的存取及資料共享。5G指望提供一種統一網路/系統,其能夠滿足由相異服務及應用所驅動之極大 不同的及有時相衝突的性能面與服務,同時維持與傳統UE及應用的相容性。5G系統可被設計成將可用UE資料率增加至超過10Gps的尖峰資料率,支援大量的機器型通訊(MTC)UE,及支援低潛伏通訊。
UE的數量及類型增加可能有利於對子訊框設計的最大變通性。尤其,當FDD被使用於5G系統中的通訊時,可能想要的是具有變通結構的5G子訊框被使用或者特定5G子訊框結構被使用以降低對超可靠或任務關鍵應用的潛伏。
100:網路
101:無線電存取網路
102:使用者設備
104:演進行節點B
104A:巨型eNB
104B:低功率eNB
115:S1介面
120:核心網路
122:行動性管理實體
124:服務閘道器
126: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
200:使用者設備
202:應用電路
204:基頻電路
204A:基頻處理器
204B:基頻處理器
204C:基頻處理器
204D:基頻處理器
204E:中央處理單元
204F:音訊數位信號處理器
206:射頻電路
206A:混合器電路
206B:放大器電路
206C:濾波器電路
206D:合成器電路
208:前端模組電路
210:天線
300:通訊裝置
301:天線
302:實體層電路
304:媒體存取層電路
306:處裡電路
308:記憶體
312:收發器電路
314:介面
400:資源網格
400:通訊裝置
402:硬體處理器
404:主記憶體
406:靜態記憶體
408:互連
410:顯示單元
412:字母數字輸入裝置
414:使用者介面導航裝置
416:儲存裝置
418:信號產生裝置
420:網路介面裝置
421:感測器
422:通訊裝置可讀取媒體
424:指令
426:通訊網路
428:輸出控制器
500:下行鏈路子訊框
502: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504: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
510:上行鏈路子訊框
512: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
514: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
600:下行鏈路子訊框
602: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604: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
606:DL空白部分
610:上行鏈路子訊框
612: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
614: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
700:下行鏈路子訊框
702: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704A: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1
704B: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2
800:下行鏈路子訊框
802: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804: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
810:下行鏈路子訊框
812: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
814: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
816:UL空白部分
900:下行鏈路子訊框
902A: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902B: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902C: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904A: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
904B: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
904C: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
910:上行鏈路子訊框
912A: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
912B: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
912C: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
914A: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
914B: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
914B1: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
914B2: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
914C: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
1000:下行鏈路子訊框
1002A: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1002B: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1002C: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1004A: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
1004B: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
1004C: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
1010:上行鏈路子訊框
1012A: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
1012B: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
1012C: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
1014A: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
1014B: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
1014C: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
1100:下行鏈路子訊框
1102: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1104: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
1110:上行鏈路子訊框
1112: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
1114: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
1200:下行鏈路子訊框
1202A: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1202B: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1204A: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
1204B: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
1206A:DL空白部分
1206B:DL空白部分
1210:上行鏈路子訊框
1212A: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
1212B: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
1214A: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
1214B: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
1216A:UL空白部分
1216B:UL空白部分
1300:下行鏈路子訊框
1302A: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1302B: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1302C: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1304A: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
1304B: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
1304C: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
1312A: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
1312B: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
1312C: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
1313:上行鏈路子訊框
1314A: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
1314B: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
1314C: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
1400:下行鏈路子訊框
1402: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1404: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
1406: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1410:上行鏈路子訊框
1412A:第一xPUCCH
1412B:第二xPUCCH
1414: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
1500:下行鏈路子訊框
1502: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1504: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
1506: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1508:空白部分
1510:上行鏈路子訊框
1512A:第一xPUCCH
1512B:第二xPUCCH
1514: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
1518:空白部分
1700:自含式子訊框結構
1702: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1704: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
1706: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
1708:保護時間
在圖中,其不必然依比例描繪,相似元件符號可描述不同視圖中的類似組件。具有不同字母字尾的相似元件符號可表示類似組件的不同例子。該圖藉由實例但非限制方式大致示出本文件中所討論的各種實施例。
第1圖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無線網路的功能圖。
第2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通訊裝置的組件。
第3圖示出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通訊裝置的方塊圖。
第4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通訊裝置的另一方塊圖。
第5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下行鏈路(DL)及上行鏈路(UL)分頻雙工(FDD)子訊框。
第6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自含式子訊框。
第7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DL子訊框。
第8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DL及UL FDD子訊框。
第9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DL及UL FDD子訊框。
第10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DL及UL FDD子訊框。
第11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DL及UL FDD子訊框。
第12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DL及UL FDD子訊框。第13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DL及UL FDD子訊框。
第14圖顯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DL及UL FDD子訊框。
第15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DL及UL FDD子訊框。
第16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FDD通訊的方法。
第17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分時雙工(TDD)自含式子訊框。
【發明內容及實施方式】
下列說明及圖式充分示出特定實施例以使那些熟習本技藝者能夠實行它們。其他實施例可併入結構、邏輯、電氣、程序、及其他改變。一些實施例的部分及特徵可被包括於或取代其他實施例的部分及特徵。申請專利 範圍中所陳述的實施例包含那些申請專利範圍的所有可用等效物。
第1圖顯示具有網路的各種組件之長期演進(LTE)網路的端對端網路架構的一部分之實例,依據一些實施例。如文中所使用,LTE網路意指LTE及進階LTE(LTE-A)網路兩者以及研發中的其他版本LTE網路,諸如4G及5G LTE網路。網路100可包含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例如,如所描繪,E-UTRAN或演進型通用地面無線電存取網路)101及核心網路120(例如,顯示作為演進型封包核心(EPC)),透過S1介面115耦合在一起。為了方便及簡潔,該核心網路120以及該RAN 101的僅一部分被顯示於該實例中。
該核心網路120可包括行動性管理實體(MME)122、服務閘道器(服務GW)124、及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PDN GW)126。該RAN 101可包括用以與使用者設備(UE)102通訊的演進型節點B(eNB)104(其可操作為基地台)。該eNB 104可包括巨型eNB 104A及低功率(LP)eNB 104B。該eNB 104及UE 102可採用如文中所述的技術。
該MME 122可能在功能上類似於傳統服務GPRS支援節點(SGSN)的控制平面。該MME 122可管理存取中的行動性方面,諸如閘道器選擇及追蹤區域列表管理。該服務GW 124可終止朝向該RAN 101的介面,及路由資料封包於該RAN 101與該核心網路120之間。此 外,該服務GW 124可為用於eNB間交遞的本地行動性錨點且也可提供用於3GPP間行動性的錨點。其他職責可包括合法監察(lawful intercept)、收費、及一些政策執行。該服務GW 124及該MME 122可被實施於一個實體節點或不同實體節點中。
該PDN GW 126可終止朝向該封包資料網路(PDN)的SGi介面。該PDN GW 126可路由資料封包於該EPC 120與該外部PDN之間,且可施行政策執行及收費資料收集。該PDN GW 126也可提供用於具有非LTE存取的行動性裝置的錨點。該外部PDN可為任何種類的IP網路、以及IP多媒體子系統(IMS)域。該PDN GW 126及該服務GW 124可被實施於一個實體節點或不同實體節點中。
該eNB 104(巨型及微型)可終止該空中介面協定且可為用於UE 102的第一接觸點。在一些實施例中,eNB 104可實現用於該RAN 101的各種邏輯功能,包括但不限於RNC(無線電網路控制器功能),諸如無線電乘載管理、上行鏈路與下行鏈路動態無線電資源管理及資料封包排程、及行動性管理。依據實施例,UE 102可被配置成依據OFDMA通訊技術經由多載波通訊頻道與eNB 104通訊正交分頻多工(OFDM)通訊信號。該OFDM信號可包含複數個正交副載波。
該S1介面115可為將該RAN 101與該EPC 120分離的介面。它可被分成二個部份:S1-U,其可載送 該eNB 104與該服務GW 124間的交通資料,及S1-MME,其可為該eNB 104與該MME 122間的發信介面。該X2介面可為該eNB 104間的介面。該X2介面可包含二個部份,X2-C及X2-U。該X2-C可為該eNB 104間的控制平面介面,而該X2-U可為該eNB 104間的使用者平面介面。
藉由蜂巢式網路,LP胞元104B通常可被用來擴大涵蓋範圍至戶外信號不好到達的室內區域,或增添密集使用的區域中的網路容量。尤其,可能需要藉由使用不同大小的胞元、巨胞元、微胞元、微微胞元、及毫微微胞元來增強無線通訊系統的涵蓋範圍,以提高系統性能。不同大小的胞元可在相同頻帶上操作,或者可在不同頻帶上操作而各個胞元在不同頻帶中操作或僅不同大小的胞元在不同頻帶上操作。如文中所使用,術語LP eNB意指用以實施諸如毫微微胞元、微微胞元、或微胞元的較小胞元(小於巨胞元)的任何相對合適的LP eNB。毫微微胞元eNB通常可由行動網路業者提供給它的住宅或企業客戶。毫微微胞元通常可為住宅閘道器的大小或更小且一般連接至寬頻線路。該毫微微胞元可連接至該行動業者的行動網路且提供通常30至50公尺的範圍中的額外涵蓋範圍。因此,LPeNB 104B可能為毫微微胞元eNB,因為它透過該PDN GW 126被耦合。類似地,微微胞元可為通常涵蓋小區域的無線通訊系統,諸如建築物內(辦公室、購物中心、車站等)或最近的航空器內。微微胞元eNB一般可 透過該X2鏈路連接至另一eNB,諸如巨eNB透過它的基地台控制器(BSC)功能。因此,LP eNB可能以微微胞元eNB加以實施,因為它經由X2介面被耦合至巨eNB 104A。微微胞元eNB或其他LP eNB 104B可併入巨eNB LP eNB 104A的一些或所有功能。在一些情況中,此可被稱為存取點基地台或企業毫微微胞元。
經由LTE網路的通訊可被分成10ms無線電訊框,其各者可含有十個1ms子訊框。該訊框的各個子訊框依次地可含有二個0.5ms時槽。各個子訊框可被使用於從該UE 102至該eNB 104的上行鏈路(UL)通訊或從該eNB 104至該UE的下行鏈路(DL)通訊。在一個實施例中,該eNB 104可在特定訊框中分配比UL通訊更大量的DL通訊。該eNB 104可經由各種各樣的頻帶來排程傳輸。該子訊框的各個時槽可含有6-7個OFDM符號,取決於所使用的系統。在一個實施例中,各個子訊框可含有12個副載波。然而在該5G系統中,該訊框大小(ms)、該子訊框大小及訊框內的子訊框數量、以及該訊框結構可能不同於4G或LTE系統。該子訊框大小以及訊框內的子訊框數量也可在該5G系統中因訊框而異。例如,儘管該訊框大小可在該5G系統中針對向下相容性而保持在10ms,該子訊框大小可被降低至0.2ms或0.25ms以增加各個訊框中的子訊框數量。
下行鏈路資源網格可被使用於從eNB 104至UE 102的下行鏈路傳輸,而上行鏈路資源網格可被使用 於從UE 102至eNB 104或從UE 102至另一UE 102的上行鏈路傳輸。該資源網格可為時頻網格,其為該下行鏈路中在各個時槽中的實體資源。資源網格中的最小時頻單位可被表示為資源元素(RE)。該資源網格的各個行及各個列分別對應於一個OFDM符號及一個OFD副載波。該資源網格可含有資源區塊(RB),其描述實體頻道對資源元素及實體RB(PRB)的映射。PRB可能為可被分配給UE的資源的最小單位。RB在一些實施例中可為頻率上180kHz寬及時間上1個時槽長。頻率上,RB可為12 x 15kHz副載波或者24 x 7.5kHz副載波寬,取決於該系統頻寬。在分頻雙工(FDD)系統中,該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訊框兩者可為10ms及頻率(全雙工)或時間(半雙工)分離。時域中的資源網格400的持續時間相當於一個子訊框或二個資源區塊。各個資源網格可包含12(副載波)*14(符號)=168個資源元素。
各個OFDM符號可含有循環字首(CP),其可被用來有效地消除符號間干擾(ISI)、及快速傅立葉轉換(FFT)期間。該CP的持續時間可由延遲擴散(delay spread)的最高預期程度所決定。儘管來自先前OFDM符號的失真可能存在於該CP內,藉由充足持續時間的CP,先前OFDM符號未進入該FFT期間。一旦該FFT期間信號被接收及數位化,接收器可忽略該CP中的該信號。
可能有藉由使用此種資源區塊加以傳送的數 個不同實體下行鏈路頻道,包括該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及該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PDSCH)。各個下行鏈路子訊框可被分割成該PDCCH及該PDSCH。該PDCCH正常可佔用各個子訊框的前二個符號且(除了其他以外)載送有關該傳輸格式的資訊及關於該PDSCH頻道的資源分配,以及關於該上行鏈路共享頻道的H-ARQ資訊。該PDSCH可載送使用者資料及對UE的高層發信且佔用該子訊框的其餘部份。通常地,下行鏈路排程(指派控制及共享頻道資源區塊給胞元內的UE)可根據從該UE提供給該eNB的頻道品質資訊在該eNB被施行,且接著該下行鏈路資源指派資訊可在使用於(指派給)該UE的PDCCH上被送至各個UE。該PDCCH可含有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處於對該UE指出如何找出及解碼資料(在相同子訊框中的PDSCH上被發送、來自該資源網格)的許多格式的一者。該DCI格式可提供細節,諸如資源區塊的數量、資源分配類型、調變方案、傳輸區塊、冗餘版本、編碼率等。各個DCI格式可具有循環冗餘碼(CRC)且以識別該PDSCH想要的目標UE的無線電網路暫時識別符(RNTI)加以擾頻。該UE特定RNTI的使用可將該DCI格式(及因此對應的PDSCH)的解碼限制至僅該想要的UE。
為了使遺漏或錯誤資料能夠重傳,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方案可被用來在各個已接收資料區塊以後提供對解碼嘗試的成功或失敗之回饋給該發送器。當 eNB 104在PDSCH(或5G PDSCH,稱為xPDSCH)中送出資料至該UE 102時,該資料封包可能與相同子訊框中的PDCCH中的指示符一起送出,該指示符通知該UE 102有關該PDSCH的排程,包括該已發送資料的傳輸時間及其他排程資訊。針對該UE 102接收的各個PDSCH碼字,該UE 102可在該碼字被成功解碼時以ACK回應,或在該碼字未被成功解碼時以NACK回應。該eNB 104可在該PDSCH資料被送出以後的預定時間預期該ACK/NACK回饋。在接收來自該UE 102的NACK時,該eNB 104可重傳該傳輸區塊或在該重傳次數超過最大值時略過該重傳。對LTE系統中的對應PDSCH的ACK/NACK可在該PDSCH從該eNB 104所接收以後的四個子訊框被該UE發送以允許該UE 102有充分時間來嘗試解碼該PDSCH。取決於存在的碼字數量,對應於PDSCH的HARQ-ACK資訊可含有例如1或2個資訊位元(分別是DCI格式1a及1b)。該HARQ-ACK位元可隨著每個該PUCCH接著被處理。
文中所述的實施例可藉由使用任何合適配置的硬體及/或軟體而被實施至系統中。第2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UE的組件。所示組件的至少一些可被使用於第1圖中所示的該UE 102(或eNB 104)中。該UE 200及其他組件可被配置成使用如文中所述的同步信號。該UE 200可為第1圖中所示的該UE 102的一者且可為靜止、非行動裝置或可為行動裝置。在一些實施例中,該 UE 200可包括應用電路202、基頻電路204、射頻電路(RF)206、前端模組(FEM)電路208及一或更多天線210,至少如所示被耦合在一起。該基頻電路204、RF電路206、及FEM電路208的其中至少一些可形成收發器。在一些實施例中,諸如該eNB的其他網路元件可含有第2圖中所示之組件的一些或全部。諸如該MME的該網路元件的其他者可含有諸如該S1介面的介面以經由關於該UE的相關有線連接來與該eNB通訊。
該應用或處理電路202可包括一或更多應用處理器。例如,該應用電路202可包括諸如但不限於一或更多單核心或多核心處理器的電路。該(等)處理器可包括通用處理器與專用處理器(例如,圖形處理器、應用處理器等)的任意組合。該處理器可被耦合於及/或可包括記憶體/儲存器且可被配置成執行該記憶體/儲存器中所儲存的指令以使各種應用程式及/或作業系統能夠在該系統上運作。
該基頻電路204可包括諸如但不限於一或更多單核心或多核心處理器的電路。該基頻電路204可包括一或更多基頻處理器及/或控制邏輯,用以處理從該RF電路206的接收信號路徑所接收的基頻信號且用以產生用於該RF電路206的發送信號路徑的基頻信號。基頻處理電路204可以與該應用電路202介接,用於產生及處理該基頻信號且用以控制該RF電路206的操作。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基頻電路204可包括第二代(2G)基頻處理 器204A、第三代(3G)基頻處理器204B、第四代(4G)基頻處理器204C、及/或用於其他現有世代、發展中或將在未來被發展的世代(例如,第五代(5G)、5G等)的其他基頻處理器204D。該基頻電路204(例如,基頻處理器204A-D的一或更多者)可處理經由該RF電路206致能與一或更多無線電網路的通訊的各種無線電控制功能。該無線電控制功能可包括但不限於信號調變/解調、編碼/解碼、射頻移位等。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基頻電路204的調變/解調電路可包括FFT、預編碼、及/或群集映射/解映射功能。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基頻電路204的編碼/解碼電路可包括卷積、截尾卷積、渦輪、維特比(Viterbi)、及/或低密度同位檢查(LDPC)編碼器/解碼器功能。調變/解調及編碼器/解碼器功能的實施例不限於這些實例且可包括其他實施例中的其他合適功能。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基頻電路204可包括協定堆疊的元件,諸如例如演進型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協定的元件,包括例如實體(PHY)、媒體存取控制(MAC)、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封包資料收斂協定(PDCP)、及/或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元件。該基頻電路204的中央處理單元(CPU)204E可被配置成運作該協定堆疊的元件以供該PHY、MAC、RLC、PDCP及/或RRC層的發信。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基頻電路可包括一或更多音訊數位信號處理器(DSP)204F。該音訊DSP 204F可包括用於壓縮/解壓縮及回音消除的元件 且可包括其他實施例中的其他合適處理元件。該基頻電路的組件可被合適地結合於單一晶片、單一晶片組中、或者在一些實施例中設置於相同電路板上。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基頻電路204及該應用電路202的構成組件的一些或全部可在諸如例如系統晶片(SOC)上被一起實施。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基頻電路204可提供與一或更多無線電技術相容的通訊。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基頻電路204可支援與演進型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及/或其他無線都會區域網路(WMAN)、無線區域網路(WLAN)、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PAN)的通訊。在其中該基頻電路204被配置成支援超過一個無線協定的無線電通訊的實施例可被稱為多模式基頻電路。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裝置可被配置成依據通訊標準或其他協定或標準來操作,包括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802.16無線技術(WiMax)、包括IEEE 802.11 ad(其在60GHz毫米波頻譜中操作)的IEEE 802.11無線技術(WiFi)、各種其他無線技術,諸如全球行動通訊系統(GSM)、增強資料率GSM演進(EDGE)、GSM EDGE無線電存取網路(GERAN)、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UMTS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UTRAN)、或已經研發或者將要研發的其他2G、3G、4G、5G等技術。
RF電路206可致能藉由使用已調變電磁輻射透過非固體媒體與無線網路的通訊。在各種實施例中,該 RF電路206可包括切換器、濾波器、放大器等以促使與該無線網路的通訊。RF電路206可包括接收信號路徑,其可包括電路以降頻轉換從該FEM電路208所接收的RF信號以及提供基頻信號給該基頻電路204。RF電路206也可包括發送信號路徑,其可包括電路以升頻轉換由該基頻電路204所提供的基頻信號以及提供RF輸出信號給該FEM電路208以供傳輸。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RF電路206可包括接收信號路徑及發送信號路徑。該RF電路206的接收信號路徑可包括混合器電路206A、放大器電路206B及濾波器電路206C。該RF電路206的發送信號路徑可包括濾波器電路206C及混合器電路206A。RF電路206也可包括合成器電路206D,用以將頻率合成以供由該接收信號路徑及該發送信號路徑的混合器電路206A使用。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接收信號路徑的混合器電路206A可被配置成根據由合成器電路206D所提供的已合成頻率來降頻轉換從該FEM電路208所接收的RF信號。該放大器電路206B可被配置成放大該降頻轉換信號且該濾波器電路206C可為被配置成從該降頻轉換信號移除不想要信號而產生輸出基頻信號的低通濾波器(LPF)或帶通濾波器(BPF)。輸出基頻信號可被提供給該基頻電路204以供進一步的處理。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輸出基頻信號可為零頻率基頻信號,儘管這不是要求。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接收信號路徑的混合器電路206A可包含被動混合器,儘管該實施例的 範圍不限於此態樣。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發送信號路徑的混合器電路206A可被配置成根據由該合成器電路206D所提供的已合成頻率來升頻轉換輸入基頻信號,以產生用於該FEM電路208的RF輸出信號。該基頻信號可由該基頻電路204所提供且可由濾波器電路206C所濾波。該濾波器電路206C可包括低通濾波器(LPF),儘管該實施例的範圍不限於此態樣。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接收信號路徑的混合器電路206A及該發送信號路徑的混合器電路206A可包括二或更多混合器且可針對正交降頻轉換及/或升頻轉換而被分別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接收信號路徑的混合器電路206A及該發送信號路徑的混合器電路206A可包括二或更多混合器且可針對影像排斥(例如,哈特萊影像排斥)加以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接收信號路徑的混合器電路206A及混合器電路206A可針對直接降頻轉換及/或直接升頻轉換而被分別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接收信號路徑的混合器電路206A及該發送信號路徑的混合器電路206A可針對超外差操作加以配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輸出基頻信號及該輸入基頻信號可為類比基頻信號,儘管該實施例的範圍不限於此態樣。在一些替代實施例中,該輸出基頻信號及該輸入基頻信號可為數位基頻信號。在這些替代實施例中,該RF電路206可包括類比對數位轉換器(ADC)及數位對 類比轉換器(DAC)電路且該基頻電路204可包括數位基頻介面以與該RF電路206通訊。
在一些雙模式實施例中,個別無線電IC電路可被提供以處理用於各頻譜的信號,儘管該實施例的範圍不限於此態樣。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合成器電路206D可為分數N合成器或分數N/N+1合成器,儘管該實施例的範圍不限於此態樣,因為其他類型的頻率合成器可能為合適的。例如,合成器電路206D可為三角積分(delta-sigma)合成器、頻率倍增器、或包含具除頻器的鎖相迴路的合成器。
該合成器電路206D可被配置成根據頻率輸入及除頻器控制輸入來合成輸出頻率以供由該RF電路206的混合器電路206A使用。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合成器電路206D可為分數N/N+1合成器。
在一些實施例中,頻率輸入可由壓控振盪器(VCO)所提供,儘管那不是要求。除頻器控制輸入可視所需輸出頻率由該基頻電路204或者該應用處理器202所提供。在一些實施例中,除頻器控制輸入(例如,N)可根據被該應用處理器202指出的頻道從查找表所決定。
該RF電路206的合成器電路206D可包括除頻器、延遲鎖定迴路(DLL)、多工器及相位累加器。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除頻器可為雙模數除頻器(DMD)且該相位累加器可為數位相位累加器(DPA)。在一些實施例 中,該DMD可被配置成將該輸入信號除以N或者N+1(例如,根據一個輸出)以提供分數除頻比(division ratio)。在一些範例實施例中,該DLL可包括一組的級聯式(cascaded)、可調的延遲元件、相位偵測器、電荷泵及D型正反器。在這些實施例中,該延遲元件可被配置成打破VCO週期成為Nd個相等的相位封包,此處Nd為延遲線中的延遲元件的數量。以此方式,該DLL提供否定回饋以幫助確保通過該延遲線的總延遲為一個VCO循環。
在一些實施例中,合成器電路206D可被配置成產生載波頻率作為該輸出頻率,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該輸出頻率可為該載波頻率的倍數(例如,該載波頻率的二倍、該載波頻率的四倍)且配合正交產生器與除頻器電路被使用以在該載波頻率產生相對於彼此具有多個不同相位的多個信號。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輸出頻率可為LO頻率(fLO)。在一些實施例中,該RF電路206可包括IQ/極性轉換器。
FEM電路208可包括接收信號路徑,其可包括電路,配置成操作從一或更多天線210所接收的RF信號、放大該已接收信號及提供該已接收信號的放大版本給該RF電路206以供進一步的處理。FEM電路208也可包括發送信號路徑,其可包括電路,配置成將該RF電路206所提供的用於傳輸的信號放大以供由該一或更多天線210的一或更多者傳輸。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FEM電路208可包括TX/RX切換器以在發送模式與接收模式操作之間切換。該FEM電路可包括接收信號路徑及發送信號路徑。該FEM電路的接收信號路徑可包括低雜訊放大器(LNA)以將已接收RF信號放大以及提供放大的已接收RF信號作為輸出(例如,給該RF電路206)。該FEM電路208的發送信號路徑可包括功率放大器(PA)以將輸入RF信號(例如,由RF電路206所提供)放大、以及一或更多濾波器以產生RF信號以供後續傳輸(例如,由該一或更多天線210的一或更多者)。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UE 200可包括額外元件,諸如例如記憶體/儲存器、顯示器、相機、感測器、及/或輸入/輸出(I/O)介面,如較詳細描述於下。在一些實施例中,文中所述的該UE 200可為可攜式無線通訊裝置的部份,諸如個人數位助理(PDA)、具無線通訊能力的膝上型或可攜式電腦、網路平板、無線電話、智慧型手機、無線耳機、呼叫器、即時發訊裝置、數位相機、存取點、電視、醫療裝置(例如,心率監測器、血壓監測器等)、或可無線接收及/或發送資訊的其他裝置。在一些實施例中,該UE 200可包括被設計成讓使用者能夠與該系統互動的一或更多使用者介面及/或被設計成讓周邊組件能夠與該系統互動的周邊組件介面。例如,該UE 200可包括下列的一或更多者:鍵盤、小鍵盤、觸控板、顯示器、感測器、非揮發性記憶體埠、通用序列匯流排 (USB)埠、音訊插孔、電源供應介面、一或更多天線、圖形處理器、應用處理器、揚聲器、麥克風、及其他I/O組件。該顯示器可為包括觸控螢幕的LCD或LED螢幕。該感測器可包括陀螺感測器、加速計、近接感測器、環境光感測器、及定位單元。該定位單元可與定位網路的組件通訊,例如,全球定位系統(GPS)衛星。
該天線210可包含一或更多定向或全向天線,包括例如雙極天線、單極天線、貼片天線、環形天線、微帶天線或適於傳輸RF信號的其他類型的天線。在一些多輸入多輸出(MIMO)實施例中,該天線210可被有效地區分以利用可能導致的空間多樣性及不同頻道特性。
儘管該UE 200各被示出為具有許多個別功能元件,該等功能元件的一或更多者可被組合且可由軟體配置的元件之組合所實施,諸如包括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的處理元件、及/或其他硬體元件。例如,一些元件可包含用以施行至少文中所述功能的一或更多微處理器、DSP、場效可程式化閘極陣列(FPGA)、應用特定積體電路(ASIC)、射頻積體電路(RFIC)及各種硬體與邏輯電路的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功能元件可意指在一或更多處理元件上操作的一或更多程序。
實施例可被實施於硬體、韌體及軟體的一者或組合中。實施例也可被實施作為電腦可讀取儲存裝置上所儲存的指令,該指令可被至少一個處理器讀取及執行以 施行文中所述的操作。電腦可讀取儲存裝置可包括用來以機器(例如,電腦)可讀取的形式儲存資訊的任何非暫時性機制。例如,電腦可讀取儲存裝置可包括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M)、磁碟儲存媒體、光學儲存媒體、快閃記憶體裝置、及其他儲存裝置及媒體。一些實施例可包括一或更多處理器且可藉由電腦可讀取儲存裝置上所儲存的指令加以配置。
第3圖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通訊裝置的方塊圖。該裝置可為UE或eNB,例如,諸如第1圖中所示的UE 102或eNB 104,其可被配置成如文中所述追蹤該UE。實體層電路302可施行各種編碼及解碼功能,其可包括形成用於傳輸及解碼已接收信號的基頻信號。通訊裝置300也可包括用以控制對該無線媒體的存取的媒體存取控制層(MAC)電路304。該通訊裝置300也可包括處理電路306,諸如一或更多單核心或多核心處理器,以及記憶體308,配置成施行文中所述的操作。該實體層電路302、MAC電路304及處理電路306可處理各種無線電控制功能,其致能與相容於一或更多無線電技術的一或更多無線電網路的通訊。該無線電控制功能可包括信號調變、編碼、解碼、射頻移位等。例如,類似於第2圖中所示的裝置,在一些實施例中,通訊可能以WMAN、WLAN、及WPAN的一或更多者加以致能。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通訊裝置300可被配置成依據3GPP標準或其他協定或標準來操作,包括WiMax、WiFi、WiGig、GSM、EDGE、 GERAN、UMTS、UTRAN、或已經研發或者將要研發的其他3G、3G、4G、5G等技術。該通訊裝置300可包括用以致能與其他外部裝置的無線通訊的收發器電路312以及用以致能與其他外部裝置的有線通訊的介面314。作為另一實例,該收發器電路312可施行各種發送及接收功能,諸如在基頻範圍與射頻(RF)範圍之間轉換信號
天線301可包含一或更多定向或全向天線,包括例如雙極天線、單極天線、貼片天線、環形天線、微帶天線或適於傳輸RF信號的其他類型的天線。在一些MIMO實施例中,該天線301可被有效地區分以利用可能導致的空間多樣性及不同頻道特性。
儘管該通訊裝置300被示出為具有許多個別功能元件,該等功能元件的一或更多者可被組合且可由軟體配置的元件之組合所實施,諸如包括DSP的處理元件、及/或其他硬體元件。例如,一些元件可包含用以施行至少文中所述功能的一或更多微處理器、DSP、FPGA、ASIC、RFIC及各種硬體與邏輯電路的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功能元件可意指在一或更多處理元件上操作的一或更多程序。實施例可被實施於硬體、韌體及軟體的一者或組合中。實施例也可被實施作為電腦可讀取儲存裝置上所儲存的指令,該指令可被至少一個處理器讀取及執行以施行文中所述的操作。
第4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通訊裝置的另一方塊圖。在替代實施例中,通訊裝置400可操作為獨立 裝置或可被連接(例如,連網)至其他通訊裝置。在連網部署中,該通訊裝置400可能以伺服器-用戶端網路環境中的伺服器通訊裝置、用戶端通訊裝置、或兩者的身分操作。在實例中,該通訊裝置400可當作同級間(peer-to-peer,P2P)(或其他分佈式)網路環境中的同級通訊裝置。該通訊裝置400可為UE、eNB、PC、平板PC、STB、PDA、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網路設備、網路路由器、切換器或橋接器、或能夠執行指定該通訊裝置所採取的動作之指令(循序或其他方式)的任何通訊裝置。進一步而言,儘管只有單一通訊裝置被示出,術語「通訊裝置」也應被視為包括任意大量的通訊裝置,其個別地或聯合地執行一組(或多組)指令以施行文中所討論之方法的任一或更多者,諸如雲端運算、軟體即服務(SaaS)、其他電腦叢集配置。
實例如文中所描述可包括或可操作於邏輯或許多組件、模組、或機制。模組為能夠施行特定操作的有形實體(例如,硬體)且可能以某一方式加以配置或安排。在實例中,電路可能如同模組以特定方式加以配置(例如,內部地或者相對於諸如其他電路的外部實體)。在實例中,一或更多電腦系統(例如,獨立式、用戶端或伺服器電腦系統)或者一或更多硬體處理器的整個或部份可由韌體或軟體(例如,指令、應用程式部分、或應用程式)配置作為操作以施行特定操作的模組。在實例中,該軟體可常駐於通訊裝置可讀取媒體上。在實例中,該軟體 在由該模組的下層硬體所執行時造成該硬體施行該特定操作。
因此,術語「模組」被理解成包含有形實體,就是被實體地建構、具體地配置(例如,硬連線)、或臨時地(例如,暫時地)配置(例如,程式化)而以特定方式操作或者施行文中所述的任何操作的部份或全部的實體。考慮在其中模組被臨時地配置的實例,該模組的各者無需在任何一個時刻被例示。例如,在該模組包含使用軟體所配置的通用硬體處理器時,該通用硬體處理器可在不同時刻被配置作為各自不同模組。軟體可因此配置硬體處理器,例如以在一個時間的例子構成特定模組及在不同時間的例子構成不同模組。
通訊裝置400(例如,電腦系統)可包括硬體處理器402(例如,中央處理單元(CPU)、圖形處理單元(GPU)、硬體處理器核心、或其任意組合)、主記憶體404及靜態記憶體406,彼等的一些或全部可經由互連(例如,匯流排)408彼此通訊。該通訊裝置400可進一步包括顯示單元410、字母數字輸入裝置412(例如,鍵盤)、及使用者介面(UI)導航裝置414(例如,滑鼠)。在實例中,該顯示單元410、輸入裝置412及UI導航裝置414可為觸控螢幕顯示器。該通訊裝置400可額外地包括儲存裝置(例如,驅動單元)416、信號產生裝置418(例如,揚聲器)、網路介面裝置420、及一或更多感測器421,諸如全球定位系統(GPS)感測器、羅 盤、加速計、或其他感測器。該通訊裝置400可包括輸出控制器428,諸如串列(例如,通用序列匯流排(USB))、並行、或其他有線或無線(例如,紅外線(IR)、近場通訊(NFC)等)連接以通訊或控制一或更多周邊裝置(例如,印表機、讀卡機等)。
該儲存裝置416可包括通訊裝置可讀取媒體422,在其上儲存由文中所述技術或功能的任一或更多者體現或利用的一或更多組資料結構或指令424(例如,軟體)。該指令424也可在其由該通訊裝置400執行的期間完全地或至少部份地常駐於該主記憶體404內、於靜態記憶體406內、或於該硬體處理器402內。在實例中,該硬體處理器402、該主記憶體404、該靜態記憶體406、或該儲存裝置416的一者或任意組合可構成通訊裝置可讀取媒體。
儘管該通訊裝置可讀取媒體422被示出為單一媒體,術語「通訊裝置可讀取媒體」可包括被配置成儲存該一或更多指令424的單一媒體或多個媒體(例如,集中式或分佈式資料庫、及/或相關的快取及伺服器)。
術語「通訊裝置可讀取媒體」可包括任何媒體,其能夠儲存、編碼、或載送指令以供由該通訊裝置400執行且其造成該通訊裝置400施行本揭示的技術的任一或更多者、或者其能夠儲存、編碼或載送由此種指令所使用或關聯於此種指令的資料結構。非限制性通訊裝置可讀取媒體實例可包括固態記憶體、及光學與磁性媒體。通 訊裝置可讀取媒體的特定實例可包括:非揮發性記憶體,諸如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例如,電氣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PROM)、電氣可抹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EPROM))及快閃記憶體裝置;磁碟,諸如內部硬碟及可移除磁碟;磁光碟;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及CD-ROM及DVD-ROM光碟。在一些實例中,通訊裝置可讀取媒體可包括非暫時性通訊裝置可讀取媒體。在一些實例中,通訊裝置可讀取媒體可包括不是暫時傳播信號的通訊裝置可讀取媒體。
該指令424可經由通訊網路426使用傳輸媒體經由該網路介面裝置420利用許多傳輸協定(例如,訊框中繼、網際網路協定(IP)、傳輸控制協定(TCP)、使用者資料報協定(UDP)、超文件傳輸協定(HTTP)等)的任一者而進一步被發送或接收。範例通訊網路可包括區域網路(LAN)、廣域網路(WAN)、封包資料網路(例如,網際網路)、行動電話網路(例如,蜂巢式網路)、簡易舊電話服務(POTS)網路、及無線資料網路(例如,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802.11系列的標準,稱為Wi-Fi®、IEEE 802.16系列的標準,稱為WiMax®、IEEE 802.15.4系列的標準、長期演進(LTE)系列的標準、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系列的標準、同級間(P2P)網路、等等)。在實例中,該網路介面裝置420可包括一或更多實體插孔(例如,乙太網路、同軸、或電話插孔)或一或更多天線以連接至該通訊網路 426。在實例中,該網路介面裝置420可包括複數個天線以藉由使用單輸入多輸出(SIMO)、MIMO、或多輸入單輸出(MISO)技術的至少一者來無線地通訊。在一些實例中,該網路介面裝置420可藉由使用多使用者MIMO技術來無線地通訊。術語「傳輸媒體」應被視為包括能夠儲存、編碼或載送指令以供由該通訊裝置400執行的任何無形媒體,且包括數位或類比通訊信號或其他無形媒體以促進此種軟體的通訊。
如以上,該5G系統可為基於FDD或者TDD。第17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TDD自含式子訊框。為了致能用於TDD增強行動寬頻通訊的低潛伏傳輸,自含式子訊框結構1700可包括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xPDCCH)1702、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xPDSCH)1704、保護時間(GP)1708及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xPUCCH)1706。自含式結構如文中所使用是在其中該HARQ ACK/NACK被提供於與該已接收資料相同的子訊框內的子訊框。該xPDSCH 1704可立即在該xPDCCH 1702以後被發送,而該GP 1708插入於該xPDSCH 1704與該xPUCCH 1706之間以便容納該DL至UL以及UL至DL切換時間及往返傳播延遲。在解碼該xPDSCH 1704以後,該UE可提供HARQ-ACK或NACK回饋於該xPUCCH 1706中,藉此使對例如任務關鍵MTC及超可靠與低潛伏應用的HARQ-ACK潛伏降到最低。此可在5G系統中被致能,因為每符號編碼可在5G系統中 被施行,不像先前LTE系統,藉此允許該符號在它們抵達時的並行處理以及加速該xPDCCH與xPDSCH解碼的總體處理。
該子訊框結構可能不同於以上用於在其中低潛伏或自含式傳輸是想要的FDD 5G系統的該TDD 5G子訊框結構。不同實施例可使用該xPDCCH及xPUCCH的不同配置。儘管這樣,對xPDSCH的HARQ ACK/NACK回饋是用以在相同子訊框內或由次一子訊框發送。在特定實施例中,該xPUCCH可被分配在該子訊框的開始、在末端或在兩端。
第5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下行鏈路及下行鏈路分頻雙工(FDD)子訊框。DL及UL子訊框兩者被顯示於第5圖中。尤其,在下行鏈路子訊框500中,xPDCCH 502可在該DL子訊框500的開始被發送且xPDSCH 504可在該xPDCCH 502以後的該DL子訊框500中被發送。另一方面,上行鏈路子訊框510含有對稱結構。這就是說,在該UL子訊框510中,xPUSCH 514可在該UL子訊框510的開始被發送且xPUCCH 512可在該xPUSCH 514以後的相同子訊框中被發送。
在一些實施例中,分配給該等控制信號xPDCCH 502或xPDSCH 504或xPUCCH 512或xPUSCH 514的一或兩者的傳輸的符號數量可在規格中被預定義。在一些實施例中,分配給該控制及資料信號的一或兩者的傳輸的符號數量可經由5G主資訊區塊(xMIB)、5G系 統資訊區塊(xSIB)或無線電資源控制(RRC)發信由高層所配置。在其他實施例中,該控制或資料區大小的一或更多者可在該專用控制頻道中被動態地指出且可在子訊框或幾組子訊框之間改變。例如,5G實體控制訊框指示頻道(xPCFICH)可被定義成指出被分配給該xPDCCH 502及/或xPDSCH 504及/或xPUCCH 512及/或xPUSCH 514的符號數量。在另一實施例中,專用控制頻道可被用來指出被分配給該xPDCCH 502及xPDSCH 504的符號數量同時高層發信可被用來半靜態地指出被分配給該xPUCCH 512及xPUSCH 514的符號數量。
第6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自含式子訊框。在第5圖的子訊框結構中,自含式傳輸可藉由穿刺該DL子訊框600的至少一部分或藉由插入額外信號於該DL子訊框600的該部分中而在DL子訊框600中被達成。如在第5圖中,xPDCCH 602可在該DL子訊框600的開始被發送且xPDSCH 604可在該xPDCCH 602以後的該DL子訊框600中被發送,同時在UL子訊框610中,xPUSCH 614可在該UL子訊框610的開始被發送且xPUCCH 612可在該xPUSCH 614以後的相同子訊框中被發送。該xPDSCH 604可被關聯於該xPUCCH 612,如由第6圖中的箭號所指出。該xPUCCH 612可被用來提供與該xPDSCH 604關聯的ACK/NACK信號。
然而,在第6圖中,該DL子訊框600的DL空白部分606可被添加在該xPDSCH 604以後。該DL空 白部分606可在一些實施例中完全重疊該xPUCCH 612,含有與該xPUCCH 612相同數量的符號或者較大數量的符號。在各種實施例中,分配給該xPDSCH 604的符號數量可經由xMIB、xSIB或RRC發信由高層半靜態地配置,或可在用於該DL指派的該DCI中被動態地指出。
在一些實施例中,DL空白部分606中的符號可為穿刺式或預留作為空白式(即,未使用)。在其他實施例中,該DL空白部分606中的符號可被用來發送廣播信號,諸如實體廣播頻道(xPBCH)、5G主要同步信號(xPSS)及5G次要同步信號(xSSS)、頻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或5G系統資訊區塊(xSIB)、等等。
在其他實施例中,第6圖中的該空白部分可能以另一資料部分加以替換。第7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DL子訊框。如所示,DL子訊框700包含xPDCCH 702及多個連續xPDSCH傳輸xPDSCH1 704A與xPDSCH2 704B。儘管二個xPDSCH傳輸被顯示,任何數量可被使用,取決於該DL訊框700的長度。
該xPDSCH傳輸704A、704B可能是用於不同UE或者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被使用於相同UE。此外,使用於該xPDSCH傳輸704A、704B的符號數量可為相同或者如所示可在該xPDSCH傳輸704A、704B之間相異。關於該xPDSCH傳輸704A、704B意圖及排程的UE的資訊可由該xPDCCH 702所提供。使用於各個xPDSCH傳輸 704A、704B的符號數量可如以上經由xMIB、xSIB或RRC發信、或者在用於該DL指派的該DCI中被指出。自含式傳輸可能對與xPDSCH1 704A關聯的UE加以達成,但非對與xPDSCH2 704B關聯的UE。對xPDSCH2 704B的HARQ ACK/NACK回饋可在次一子訊框的xPUCCH中被發送。
第8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DL及UL FDD子訊框。DL子訊框800包含xPDCCH 802及xPDSCH 804。UL子訊框810包含xPUCCH 812及xPUSCH 814。該UL子訊框810,像是第6圖中所示的DL子訊框,可具有在該xPUSCH 814以前的UL空白部分816。該UL空白部分816可在一些實施例中完全重疊該xPDCCH 802,含有與該xPDCCH 802相同數量的符號或者較大數量的符號。該xPDCCH 802可被用來指出對該UE的xPUSCH 814機會,且因此被關聯於該xPUSCH 814,如由第8圖中的箭號所指出。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UL空白部分816中的符號可為穿刺式或預留作為空白式。在其他實施例中,該UL空白部分816中的符號可被用來發送額外發信,諸如探測參考信號(SRS)、xPRACH、或xPUSCH,給另一UE以改善該頻譜效率。
自含式UL傳輸可能不能夠被達成,因為該eNB可使用該xPDCCH 802或5G實體HARQ指示頻道(xPHICH)以在次一子訊框中載送UL HARQ ACK/NACK 回饋。類似於該DL傳輸,用於該xPUSCH傳輸812的開始及最後符號可經由xMIB、xSIB或RRC發信由高層半靜態地設定,或可在用於UL許可的該DCI中被動態地指出。
在其他實施例中,未被使用於該UE的xPUSCH的UL部分可被設置於替代位置中且被用來提供其他發信。第9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DL及UL FDD子訊框。類似於以上實施例,在第9圖中複數個DL子訊框900的各者包含xPDCCH 902A、902B、902C及xPDSCH 904A、904B、904C。複數個UL子訊框910的各者包含xPUSCH 914A、914B、914C以及在該xPUSCH 914A、914B、914C以後的xPUCCH 912A、912B、912C。此外,在該子訊框的至少一者中,該xPUSCH 914B可包含用於不同UE的多個xPUSCH 914B1、xPUSCH 914B2。儘管只有二個xPUSCH被顯示,較大數量可被使用,只要該xPUSCH總共佔用與其他xPUSCH 914A、914C所使用之符號的總數相同數量的符號。
跨子訊框排程可被應用於如第9圖中所示之xPUSCH的一些但非全部。如所示,跨子訊框排程可被用來排程第一xPUSCH 914B1(針對第一UE)。緊接前一個子訊框的xPDCCH 902A可被用來排程第一xPUSCH 914B1。在第9圖中,第二個xPUSCH 914B2(針對第二UE-之後的xPUSCH)可使用相同子訊框排程。針對低潛伏傳輸,用於第一及第二xPUSCH 914B1、914B2兩者的 UL HARQ ACK/NACK可能在緊接其中該xPUSCH被發送的UL子訊框以後的UL子訊框中被發送,如第9圖中所示。因此,該UL HARQ ACK/NACK時序可在xPUSCH1與xPUSCH2之間相異(例如,針對不同UE)。在其他實施例中,與來自不同子訊框的不同xPUSCH關聯的HARQ ACK/NACK可被協調成在xPDCCH中被接收,其可在來自該xPUSCH的任一者的不同子訊框中。在一些情況中,與一個xPUSCH關聯的HARQ ACK/NACK可導致自含式結構,而與另一xPUSCH關聯可導致在其中該HARQ ACK/NACK於次一子訊框中被提供的結構。
較一般而言,前一子訊框的xPDCCH可被用來排程特定子訊框中的xPUSCH的一者。此外,多個前一子訊框的xPDCCH可被用來排程相同子訊框中的不同xPUSCH。在一些實施例中,該xPUSCH可在時間上對應於由該xPDCCH的指派時間,使得第一xPUSCH由第一xPDCCH所指派,第二xPUSCH由第二xPDCCH所指派等等。在其他實施例中,該xPDCCH可指出該xPUSCH的哪個被指派,使得該xPUSCH的順序可以不同於由該xPDCCH的指派順序。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子訊框中的最後xPUSCH可被預留給相同子訊框排程。在一些實施例中,各個xPUSCH可被關聯於不同UE。在其他實施例中,該xPUSCH的至少一些可被關聯於相同UE,而與該相同UE關聯的xPUSCH為連續或非連續。
儘管先前圖中所示的各種實施例具有在同時 出現的DL及UL子訊框,在其他實施例中,此可能不是這樣。第10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DL及UL FDD子訊框。在第10圖中,複數個DL子訊框1000的各者包含xPDCCH 1002A、1002B、1002C以及在相關xPDCCH 1002A、1002B、1002C以後的xPDSCH 1004A、1004B、1004C。複數個UL子訊框1010的各者包含xPUSCH 1014A、1014B、1014C及在xPUSCH 1014A、1014B、1014C以後的xPUCCH 1012A、1012B、1012C。如所示,各個UL子訊框1010的時序可相對於該DL子訊框1000被延遲UL延遲。該xPDCCH 1002A、1002B、1002C的末端與該xPUSCH 1014A、1014B、1014C的開始間的時間差為該xPUSCH排程延遲。該xPDCCH 1002A、1002B、1002C的開始與該xPUCCH 1012A、1012B、1012C的開始間的時間差為該xPDSCH處理時間,而該xPUCCH 1012A、1012B、1012C的開始與該xPDCCH 1002A、1002B、1002C的開始間的時間差為該xPUSCH處理時間。
UL延遲的量可為固定參數(由規格所固定)。在其他實施例中,UL延遲的量可在逐個胞元的基礎上可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UL延遲的量可經由xMIB或xSIB傳輸被提供給該UE。該UL延遲的量提供可用xPUSCH處理時間與可用xPDSCH處理時間和xPUSCH排程延遲間的權衡。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延遲可被選擇以考量到該控制及資料頻道的傳播延遲及處理時間,且允許在 沒有提供空白xPDSCH或xPUSCH符號的情況下的UL及DL兩者低潛伏操作。該時間延遲可被用來避免提供空白部分(見例如第12圖)以允許該xPDSCH的處理發生而使HARQ ACK/NACK回應能夠被發送。
在第5-10圖的實施例的各者中,該xPUCCH被設置在該UL子訊框的末端,而該xPUSCH因此設置在該UL子訊框的前端。第11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DL及UL FDD子訊框。如所示,在下行鏈路子訊框1100中,xPDCCH 1102可在該DL子訊框1100的開始被發送且xPDSCH 1104可在xPDCCH 1102以後的該DL子訊框1100中被發送。類似地,在UL子訊框1110中,xPUCCH 1112可在該UL子訊框1110的開始被發送且xPUSCH 1114可在該xPUCCH 1112以後的相同子訊框中被發送。在此實施例中,完全自含式傳輸未能針對DL及UL子訊框1200、1210兩者被達成,因為事實上該HARQ ACK/NACK可在緊接資料傳輸以後的子訊框中被發送。然而,完全對稱DL/UL設計可針對如所描繪的這個子訊框結構被達成。
第12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DL及UL FDD子訊框。類似於第11圖,在各個DL子訊框1200中,xPDCCH 1202A、1202B可在該DL子訊框1200的開始被發送且xPDSCH 1204A、1204B可在該xPDCCH 1202A、1202B以後的該DL子訊框1200中被發送。類似地,在各個UL子訊框1210中,xPUCCH 1212A、1212B 可在該UL子訊框1210的開始被發送且xPUSCH 1214A、1214B可在該xPUCCH 1212A、1212B以後的相同子訊框中被發送。
此外,DL空白部分1206A、1206B可被設置於特定子訊框的該xPDCCH 1202A、1202B與該xPDSCH 1204A、1204B之間,且UL空白部分1216A、1216B可被設置於特定子訊框的該xPUCCH 1212A、1212B與該xPUSCH 1214A、1214B之間。此類似於第6圖中所示的實施例,在其中該DL及UL子訊框1200、1210的各者的最後部分可為穿刺式或可被使用於其他信號的傳輸。該DL空白部分1206A、1206B及UL空白部分1216A、1216B可為充足長度(符號的數量)以容許該UE接收與解碼該資料頻道以及準備該HARQ ACK/NACK傳輸。然而,鑑於該HARQ ACK/NACK在緊接該資料傳輸以後的子訊框中被發送,相較於第6圖中所示者可達成較少系統開銷(較少符號)或較好頻譜。
第13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DL及UL FDD子訊框。第13圖的實施例類似於第10圖:複數個DL子訊框1300的各者包含xPDCCH 1302A、1302B、1302C及在相關xPDCCH 1302A、1302B、1302C以後的xPDSCH 1304A、1304B、1304C。複數個UL子訊框1313的各者包含xPUSCH 1314A、1314B、1314C及在xPUSCH 1314A、1314B、1314C以後的xPUCCH 1312A、1312B、1312C。如所示,各個UL子訊框1313的時序可相對於該 DL子訊框1300被延遲UL延遲。該xPDCCH 1302A、1302B、1302C的末端與該xPUSCH 1314A、1314B、1314C的開始間的時間差為該xPUSCH排程延遲。該xPDCCH 1302A、1302B、1302C的開始與該xPUCCH 1312A、1312B、1312C的開始間的時間差為該xPDSCH處理時間,而該xPUCCH 1312A、1312B、1312C的開始與該xPDCCH 1302A、1302B、1302C的開始間的時間差為該xPUSCH處理時間。
UL延遲的量可為固定參數(由規格所固定)。在其他實施例中,UL延遲的量可在逐個胞元的基礎上可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UL延遲的量可經由xMIB或xSIB傳輸被提供給該UE。該UL延遲的量提供可用xPUSCH處理時間與可用xPDSCH處理時間和xPUSCH排程延遲間的權衡。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延遲可被選擇以考量到該控制及資料頻道的傳播延遲及處理時間,且允許在沒有提供空白xPDSCH或xPUSCH符號的情況下的UL及DL兩者低潛伏操作。
第14圖顯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DL及UL FDD子訊框。DL子訊框1400包含在該DL子訊框400的開始被發送的xPDCCH 1402、在該xPDCCH 1402以後被發送的xPDSCH 1404及在該xPDSCH 1404以後於DL子訊框1400的末端被發送的xPHICH或xPDCCH 1406。UL子訊框1410包含在該UL子訊框1410的開始被發送的第一xPUCCH 1412A、在該第一xPUCCH 1412A以後被發送 的xPUSCH 1414及在該xPUSCH 1414以後於該UL子訊框1410的末端被發送的第二xPUCCH 1412B。因此,DL及UL控制頻道被分配在該DL及UL子訊框1400、1410的各末端。儘管xPHICH 1406被顯示為被分配在該DL子訊框1400的末端,在一些實施例中另一xPDCCH可被分配於該DL子訊框1400的最後部分中。
控制頻道存在於該子訊框的兩端的實施例可能能夠在用於DL及UL子訊框兩者的一個子訊框內達成完全自含式傳輸。此種子訊框結構可能對任務關鍵MTC應用是令人想要的,超可靠與低潛伏通訊對其是最重要的。
第15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DL及UL FDD子訊框。DL子訊框1500包含在該DL子訊框1500的開始被發送的xPDCCH 1502、在該xPDCCH 1502以後被發送的xPDSCH 1504、在該xPDSCH 1504以後被發送的空白部分1508及在該DL子訊框1500於該空白部分1508以後的DL空白部分被發送的xPHICH或另一xPDCCH 1506。UL子訊框1510包含在該UL子訊框1510的開始被發送的第一xPUCCH 1512A、在該第一xPUCCH 1512A以後被發送的xPUSCH 1514、在該xPUSCH 1514以後的空白部分1518及在該空白部分1518以後於該UL子訊框1510的末端被發送的第二xPUCCH 1512B。如第14圖中,DL及UL控制頻道被分配在該DL及UL子訊框1500、1510的各末端。該DL及UL子訊框的空白部分 1508、1518可為穿刺式或者其他非資料信號可被插入以致能一個子訊框內的完全自含式傳輸。該非資料信號可包括參考信號(諸如SRS或xPRACH)、報告(諸如CSI報告)、及廣播信號的一或更多者。
如所示,該xPDSCH 1504可在相關xPDCCH 1502以後的DL子訊框1500中被發送。該UE可經由相同子訊框中的第二xPUCCH 1512B提供DL HARQ ACK/NACK回饋。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子訊框的最後部分中的第二xPUCCH 1512B可能僅被用來載送DL HARQ ACK/NACK。類似地,該xPUSCH 1514可在該UL子訊框1510中的相關第一xPDCCH 1512A以後被發送。該eNB可經由相同子訊框中的xPHICH 1506(或在不同實施例中替換該xPHICH 1506的第二xPDCCH)提供該UL HARQ ACK/NACK回饋。在一些實施例中,子訊框的第一部分可被分配給xPUCCH 1512A,其可被用來載送排程請求(SR)及/或CSI報告。在其他實施例中,該xPUCCH 1512A可經由該第一xPUCCH 1512A額外地或替代地報告週期性緩衝區狀態報告(BSR)。該第一xPUCCH 1512A的信號格式可因此不同於該第二xPUCCH 1512B。該SRS可被插入於該第一xPUCCH 1512A與該xPUSCH 1514之間或該xPUSCH 1514與該第二xPUCCH 1512B之間。注意到在第15圖中該UL及DL子訊框1500、1510兩者為自含式,因為該UL及DL HARQ ACK/NACK兩者在與相關資料頻道(xPUSCH及xPDSCH)相同的子訊框中被接 收。
第16圖示出依據一些實施例的FDD通訊的方法。該方法可由第1-4圖中所示及所述之UE的任一者所施行且使用第5-15圖中所示之DL或UL傳輸的任一者。該方法的實施例可因此相較於第16圖中所示者包括額外或較少的操作或程序。此外,該方法的實施例不必然限於第16圖中所示的時間順序。此外,儘管該方法及文中所述的其他方法可意指依據3GPP或其他標準操作的UE,那些方法的實施例不限於僅那些UE且也可由其他通訊裝置所實行。例如,儘管UE-eNB通訊被顯示於各種圖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該FDD子訊框的部分的一或更多者可被分配給裝置對裝置(D2D)通訊。
在操作1602,該UE可接收DL及UL FDD子訊框配置。該資訊可指出第5-15圖中所示之不同類型子訊框配置的何者被使用於與該eNB的通訊。例如,該配置資訊可指出該UL及DL FDD子訊框的各個部分中所使用的符號數量、哪個FDD子訊框結構被使用、包括哪個部分存在於特定FDD子訊框內以及它們的配置、該DL與UL FDD子訊框間的延遲以及HARQ ACK/NACK時序詳情、等等。該FDD子訊框配置可在MIB、SIB、RRC發信或其他高層發信中被提供。
在操作1604,該UE可藉由使用該FDD子訊框配置資訊與該eNB通訊。此包括同時地發送及接收FDD控制或資料信號。例如,該UE可接收及解碼DL信 號。該DL子訊框包含多個xPDCCH傳輸,其中一或更多者可能意圖用於該UE(例如,該配置資訊可指出僅一個xPDCCH可被使用於特定子訊框中用於特定UE且因此該UE可避免解碼某些xPDCCH或者該xPDCCH的任一者可被使用於任何UE),及/或該DL子訊框的一部分可為空白以允許該UE解碼被提供於該xPDCCH中或預留給特定發信(諸如廣播信號)的排程資訊。例如,該DL FDD子訊框可含有用於該UE或不同UE的多個xPDCCH及/或xPDSCH。該UE可接收xPDCCH傳輸及從該配置資訊解碼該xPDCCH及決定是否該PDCCH被定址至該UE。
回應於決定該xPDCCH被關聯於該UE,該UE可產生及發送由該xPDCCH所指出的xPUSCH。該UL FDD子訊框如1602的該FDD子訊框配置中所指出可包括一或更多xPUCCH及/或xPUSCH,以及空白部分及/或預留給特定非資料發信,諸如報告傳輸。
一旦該UL/DL資料及控制資訊已經在操作1604被接收,該UE及/或eNB可在操作1606通訊HARQ ACK/NACK。尤其,由於該5G FDD子訊框配置,該HARQ ACK/NACK可在相同FDD子訊框中或者在緊接之後的FDD子訊框中被提供。例如,不像基於LTE的系統,在其中該HARQ ACK/NACK回應佔用多個子訊框來被接收,該DL HARQ ACK/NACK可以在該xPDSCH被設置在該DL FDD子訊框的開始且該xPUCCH(或該xPUCCH的一者)被設置在該UL FDD子訊框的末端之情 況中被設置於相同FDD子訊框中。否則,該DL HARQ ACK/NACK可被設置於次一子訊框中。類似地,該UL HARQ ACK/NACK可以在該xPUSCH被設置在該UL FDD子訊框的開始且該xPDCCH(或該xPDCCH的一者)被設置在該DL FDD子訊框的末端之情況中被設置於相同FDD子訊框中。在其中多個xPUSCH或xPDSCH被設置於單一FDD子訊框中的實施例中,與該xPUSCH或xPDSCH關聯的該HARQ ACK/NACK可被結合及分別在次一xPDCCH或xPUCCH中通訊。這可降低該HARQ ACK/NACK信號的潛伏,容許該系統被使用於低潛伏超可靠或任務關鍵應用。該eNB可能事實上根據由該UE在個別發信中所提供的UE應用來選擇該FDD子訊框配置。該eNB可能例如修改該FDD配置以在超可靠或任務關鍵應用被該UE使用時允許相同FDD子訊框HARQ ACK/NACK傳輸。
實例
在實例1中,未定義實例之標的任選地包括一種使用者設備(UE)的裝置,該裝置包含:記憶體;及處理電路,與該記憶體通訊且可配置成:解碼來自演進型NodeB(eNB)的目前分頻雙工(FDD)子訊框內所接收之第5代(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xPDCCH)及相關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xPDSCH)以及產生用於該xPDSCH的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確認 (ACK)/否定確認(NACK)以供經由該目前FDD子訊框中或緊接該目前FDD子訊框以後的次一FDD子訊框中的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xPUCCH)傳輸;及解碼該目前FDD子訊框內所接收的xPDCCH,回應於該xPDCCH產生該目前FDD子訊框內的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xPUSCH)以及回應於該xPUSCH的傳輸,解碼由該目前FDD子訊框中或該次一FDD子訊框中的另一xPDCCH或5G實體HARQ指示頻道(xPHICH)所載送的HARQ ACK/NACK。
在實例2中,實例1之標的任選地包括,其中該xPDSCH被設置於該xPDCCH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中且該xPUCCH被設置於該xPUSCH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中。
在實例3中,實例2之標的任選地包括,其中:該xPDSCH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包含時間上與該xPUCCH重疊的符號,使得該xPUCCH完全重疊該部分,及針對自含式DL傳輸,該部分為下列的一者:穿刺式或空白式,或包含下列的一者:實體廣播頻道(xPBCH)、5G主要同步信號(xPSS)及5G次要同步信號(xSSS)、頻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或5G系統資訊區塊(xSIB)。
在實例4中,實例2-3的任一或更多者之標的任選地包括,其中:該xPDSCH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包含其他xPDSCH,其被關聯於該UE或不 同UE的一者。
在實例5中,實例2-4的任一或更多者之標的任選地包括,其中:該xPUSCH以前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包含時間上與該xPDCCH重疊的符號,使得該xPDCCH完全重疊該部分,及針對自含式UL傳輸,該部分為穿刺式、空白式或包含來自該UE的參考或控制信號。
在實例6中,實例2-5的任一或更多者之標的任選地包括,其中:該xPUSCH以前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包含與該UE或不同UE的一者關聯的另一xPUSCH。
在實例7中,實例1-6的任一或更多者之標的任選地包括,其中:針對自含式下行鏈路(DL)及上行鏈路(UL)傳輸,該xPUCCH及xPUSCH相對於該xPDCCH及xPDSCH被延遲,且延遲的量為一個由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規格所固定或在逐個胞元的基礎上經由5G主資訊區塊(xMIB)、5G系統資訊區塊(xSIB)或無線電資源控制(RRC)發信可配置的參數。
在實例8中,實例1-7的任一或更多者之標的任選地包括,其中:該xPDCCH被設置於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中,該xPDSCH被設置於該xPDCCH以後,且其他xPDCCH或該xPHICH被分配於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中,及第一xPUCCH被設置於該部分中,第二xPUCCH被設置於該目前FDD子訊框的該部分中且 該xPUSCH被設置於該等xPUCCH之間。
在實例9中,實例8之標的任選地包括,其中:該第一xPUCCH被分配以載送排程請求(SR)、頻道狀態資訊(CSI)報告或週期性緩衝區狀態報告(BSR)報告的至少一者。
在實例10中,實例8-9的任一或更多者之標的任選地包括,其中:該第一xPUCCH的信號格式不同於該第二xPUCCH的信號格式,及該第二xPUCCH被預留給HARQ ACK/NACK傳輸。
在實例11中,實例8-10的任一或更多者之標的任選地包括,其中:探測參考信號(SRS)被設置於下列的至少一者之間
該第一xPUCCH與該xPUSCH,及該xPUSCH與該第二xPUCCH。
在實例12中,實例8-11的任一或更多者之標的任選地包括,其中:該xPDSCH與該PDCCH或xPHICH之間以及該xPUSCH與該xPUCCH之間的至少一者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為穿刺式或者含有至少一個參考或控制信號。
在實例13中,實例1-12的任一或更多者之標的任選地包括,其中:該xPDCCH被設置於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中且該xPDSCH被設置於該xPDCCH以後,及該xPUCCH被設置於該目前FDD子訊框的該部分中且該xPUSCH被設置於該xPUCCH以後。
在實例14中,實例1-13的任一或更多者之標的任選地包括,其中:該處理電路包含基頻電路,配置成決定下列的至少一者:分配給該xPDCCH或xPUCCH的符號數量或者用於該xPDSCH或xPUSCH的開始及最後符號,及下列的至少一者:該符號數量為下列的一者:在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規格中預定義,經由5G主資訊區塊(xMIB)、5G系統資訊區塊(xSIB)或無線電資源控制(RRC)發信由高層發信所配置,或5G實體控制訊框指示頻道(xPCFICH)中動態地指出,及該開始及最後符號為下列的一者:經由該xMIB、該xSIB或該RRC發信由高層半靜態地配置,或在用於下行鏈路或上行鏈路許可的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中動態地指出。
在實例15中,實例1-14的任一或更多者之標的任選地包括,進一步包含:天線,配置成提供該UE與該eNB間的通訊。
實例16,包括一種演進型NodeB(eNB)的裝置,包含:記憶體;及處理電路,與該記憶體通訊且可配置成:在目前分頻雙工(FDD)子訊框內:為了傳輸至使用者設備(UE)產生包含第5代(5G)(xPDCCH)及相關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xPDSCH)的下行鏈路(DL)FDD子訊框,及回應於該xPDCCH的傳輸,產生xPDCCH及解碼上行鏈路(UL)FDD子訊框的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xPUSCH),該UL包含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 道(xPUCCH)及該xPUSCH,及在來自該目前FDD子訊框的最多一個FDD子訊框內:解碼用於來自該xPUCCH的xPDSCH的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確認(ACK)/否定確認(NACK),及回應於該xPUSCH的接收,產生由另一xPDCCH或5G實體HARQ指示頻道(xPHICH)所載送的HARQ ACK/NACK。
在實例17中,實例16之標的任選地包括,其中下列的至少一者:該xPDCCH及該xPUCCH被設置在該目前FDD子訊框的相對端,該DL及UL FDD子訊框相對於彼此被延遲,或該DL及UL FDD子訊框的至少一者包含額外部分,其被配置成空白、其包含與該UE或另一UE關聯的資料或其包含與該UE關聯的廣播信號或控制資訊的至少一者。
在實例18中,實例17之標的任選地包括,其中:該xPDSCH被設置於該xPDCCH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中且該xPUCCH被設置於該xPUSCH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中,及該xPDSCH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與該xPUCCH重疊,及該部分為下列的一者:空白、包含與不同UE關聯的另一xPDSCH、或包含下列的一者:實體廣播頻道(xPBCH)、5G主要同步信號(xPSS)及5G次要同步信號(xSSS)、頻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或5G系統資訊區塊(xSIB)。
在實例19中,實例17-18的任一或更多者之標的任選地包括,其中:該xPDSCH被設置於該xPDCCH 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中且該xPUCCH被設置於該xPUSCH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中,及該xPUSCH以前的該目前FDD的一部分與該xPDCCH重疊,及該部分為下列的一者:空白、包含與不同UE關聯的xPUSCH、或包含參考或控制信號。
在實例20中,實例17-19的任一或更多者之標的任選地包括,其中:該xPDCCH被設置於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中,該xPDSCH被設置於該xPDCCH以後,且其他xPDCCH或該xPHICH被分配於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中,第一xPUCCH被設置於該部分中,第二xPUCCH被設置於該目前FDD子訊框的該部分中且該xPUSCH被設置於該等xPUCCH之間,以及下列的一者:該第一xPUCCH被分配以載送排程請求(SR)、頻道狀態資訊(CSI)報告或週期性緩衝區狀態報告(BSR)報告的至少一者,該第一xPUCCH的信號格式不同於該第二xPUCCH的信號格式,及該第二xPUCCH被預留給HARQ ACK/NACK傳輸,參考信號被設置於下列的至少一者之間:該第一xPUCCH與該xPUSCH、及該xPUSCH與該第二xPUCCH,或該xPDSCH與該PDCCH或xPHICH之間以及該xPUSCH與該xPUCCH之間的至少一者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為穿刺式或者含有至少一個參考或控制信號。
實例21包括一種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其儲存用於由使用者設備(UE)的一或多處理器執行的指 令,該一或更多處理器配置該UE以進行下列的至少一者:解碼來自演進型NodeB(eNB)的目前分頻雙工(FDD)子訊框內之第5代(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xPDCCH)及相關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xPDSCH)以及產生用於該xPDSCH的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確認(ACK)/否定確認(NACK)以供經由該目前FDD子訊框中或緊接該目前FDD子訊框以後的次一FDD子訊框中的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xPUCCH)傳輸;或解碼該目前FDD子訊框內的xPDCCH,回應於該xPDCCH產生該目前FDD子訊框內的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xPUSCH)以及回應於該xPUSCH的傳輸,解碼由該目前FDD子訊框中或該次一FDD子訊框中的另一xPDCCH或5G實體HARQ指示頻道(xPHICH)所載送的HARQ ACK/NACK,其中下列的一者:該xPDCCH及該xPUCCH被設置在該目前FDD子訊框的相對端;或該DL及UL FDD子訊框的至少一者包含額外部分,其被配置成空白、其包含與該UE或另一UE關聯的資料或其包含與該UE關聯的廣播信號或控制資訊的至少一者。
在實例22中,實例21之標的任選地包括,其中:該xPDSCH被設置於該xPDCCH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中且該xPUCCH被設置於該xPUSCH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中,及:下列的至少一者:該xPDSCH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與該xPUCCH 重疊或者該xPUSCH以前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另一部分與該xPDCCH重疊,及該部分或該另一部分為下列的一者:空白、包含與不同UE關聯的其他xPDSCH或xPUSCH、或包含參考或控制信號。
在實例23中,實例21-22的任一或更多者之標的任選地包括,其中:該xPDCCH被設置於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中,該xPDSCH被設置於該xPDCCH以後,且其他xPDCCH或該xPHICH被分配於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中,第一xPUCCH被設置於該部分中,第二xPUCCH被設置於該目前FDD子訊框的該部分中且該xPUSCH被設置於該等xPUCCH之間,以及下列的一者:該第一xPUCCH被分配以載送排程請求(SR)、頻道狀態資訊(CSI)報告或週期性緩衝區狀態報告(BSR)報告的至少一者,該第一xPUCCH的信號格式不同於該第二xPUCCH的信號格式,及該第二xPUCCH被預留給HARQ ACK/NACK傳輸,參考信號被設置於下列的至少一者之間:該第一xPUCCH與該xPUSCH、及該xPUSCH與該第二xPUCCH,或第一xPUCCH被設置於最初部分中,第二xPUCCH被設置於該目前FDD子訊框的該部分中且該xPUSCH被設置於該等xPUCCH之間,且該xPDSCH與該PDCCH或xPHICH之間以及該xPUSCH與該xPUCCH之間的至少一者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為穿刺式或者含有至少一個參考或控制信號。
實例24包括一種使用者設備(UE)的裝置, 該裝置包含下列的至少一者:用以解碼來自演進型NodeB(eNB)的目前分頻雙工(FDD)子訊框內之第5代(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xPDCCH)及相關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xPDSCH)以及產生用於該xPDSCH的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確認(ACK)/否定確認(NACK)以供經由該目前FDD子訊框中或緊接該目前FDD子訊框以後的次一FDD子訊框中的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xPUCCH)傳輸之手段;或用以解碼該目前FDD子訊框內的xPDCCH,回應於該xPDCCH產生該目前FDD子訊框內的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xPUSCH)以及回應於該xPUSCH的傳輸,解碼由該目前FDD子訊框中或該次一FDD子訊框中的另一xPDCCH或5G實體HARQ指示頻道(xPHICH)所載送的HARQ ACK/NACK之手段,其中下列的一者:該xPDCCH及該xPUCCH被設置在該目前FDD子訊框的相對端;或該DL及UL FDD子訊框的至少一者包含額外部分,其被配置成空白、其包含與該UE或另一UE關聯的資料或其包含與該UE關聯的廣播信號或控制資訊的至少一者。
在實例25中,實例24之標的任選地包括,其中:該xPDSCH被設置於該xPDCCH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中且該xPUCCH被設置於該xPUSCH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中,及:下列的至少一者:該xPDSCH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與該xPUCCH重疊或者該xPUSCH以前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另一部 分與該xPDCCH重疊,及該部分或該另一部分為下列的一者:空白、包含與不同UE關聯的其他xPDSCH或xPUSCH、或包含參考或控制信號。
在實例26中,實例24-25的任一或更多者之標的任選地包括,其中:該xPDCCH被設置於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中,該xPDSCH被設置於該xPDCCH以後,且其他xPDCCH或該xPHICH被分配於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中,第一xPUCCH被設置於該部分中,第二xPUCCH被設置於該目前FDD子訊框的該部分中且該xPUSCH被設置於該等xPUCCH之間,以及下列的一者:該第一xPUCCH被分配以載送排程請求(SR)、頻道狀態資訊(CSI)報告或週期性緩衝區狀態報告(BSR)報告的至少一者,該第一xPUCCH的信號格式不同於該第二xPUCCH的信號格式,及該第二xPUCCH被預留給HARQ ACK/NACK傳輸,參考信號被設置於下列的至少一者之間:該第一xPUCCH與該xPUSCH、及該xPUSCH與該第二xPUCCH,或第一xPUCCH被設置於最初部分中,第二xPUCCH被設置於該目前FDD子訊框的該部分中且該xPUSCH被設置於該等xPUCCH之間,且該xPDSCH與該PDCCH或xPHICH之間以及該xPUSCH與該xPUCCH之間的至少一者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為穿刺式或者含有至少一個參考或控制信號。
實例27包括一種操作使用者設備(UE)的方法,該方法包含下列的至少一者:解碼來自演進型NodeB (eNB)的目前分頻雙工(FDD)子訊框內之第5代(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xPDCCH)及相關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xPDSCH)以及產生用於該xPDSCH的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確認(ACK)/否定確認(NACK)以供經由該目前FDD子訊框中或緊接該目前FDD子訊框以後的次一FDD子訊框中的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xPUCCH)傳輸;或解碼該目前FDD子訊框內的xPDCCH,回應於該xPDCCH產生該目前FDD子訊框內的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xPUSCH)以及回應於該xPUSCH的傳輸,解碼由該目前FDD子訊框中或該次一FDD子訊框中的另一xPDCCH或5G實體HARQ指示頻道(xPHICH)所載送的HARQ ACK/NACK,其中下列的一者:該xPDCCH及該xPUCCH被設置在該目前FDD子訊框的相對端;或該DL及UL FDD子訊框的至少一者包含額外部分,其被配置成空白、其包含與該UE或另一UE關聯的資料或其包含與該UE關聯的廣播信號或控制資訊的至少一者。
在實例28中,實例27之標的任選地包括,其中:該xPDSCH被設置於該xPDCCH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中且該xPUCCH被設置於該xPUSCH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中,及:下列的至少一者:該xPDSCH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與該xPUCCH重疊或者該xPUSCH以前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另一部分與該xPDCCH重疊,及該部分或該另一部分為下列的一 者:空白、包含與不同UE關聯的其他xPDSCH或xPUSCH、或包含參考或控制信號。
在實例29中,實例27-28的任一或更多者之標的任選地包括,其中:該xPDCCH被設置於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中,該xPDSCH被設置於該xPDCCH以後,且其他xPDCCH或該xPHICH被分配於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中,第一xPUCCH被設置於該部分中,第二xPUCCH被設置於該目前FDD子訊框的該部分中且該xPUSCH被設置於該等xPUCCH之間,以及下列的一者:該第一xPUCCH被分配以載送排程請求(SR)、頻道狀態資訊(CSI)報告或週期性緩衝區狀態報告(BSR)報告的至少一者,該第一xPUCCH的信號格式不同於該第二xPUCCH的信號格式,及該第二xPUCCH被預留給HARQ ACK/NACK傳輸,參考信號被設置於下列的至少一者之間:該第一xPUCCH與該xPUSCH、及該xPUSCH與該第二xPUCCH,或第一xPUCCH被設置於最初部分中,第二xPUCCH被設置於該目前FDD子訊框的該部分中且該xPUSCH被設置於該等xPUCCH之間,且該xPDSCH與該PDCCH或xPHICH之間以及該xPUSCH與該xPUCCH之間的至少一者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為穿刺式或者含有至少一個參考或控制信號。
儘管實施例已經參照特定範例實施例加以描述,將顯然的是,各種修改及改變可對這些實施例做出而沒有背離本揭示的廣泛範圍。因此,說明書及圖式以例示 性而非限制性意義加以看待。形成此處一部份的隨附圖式藉由例示且非限制方式顯示該標的可被實行的特定實施例。所示實施例以充分細節加以描述以讓熟習本技藝之人士能夠實行文中所揭示的教導。其他實施例可被利用及從其導出,使得結構及邏輯替換與改變可被做出而沒有背離此揭示的範圍。此實施方式因此不是以限制意義加以看待,且各種實施例的範圍僅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以及此種申請專利範圍有權利之等效物的完全範圍所定義。
該標的之此種實施例可在文中個別地及/或集體地被稱為術語「實施例」,僅為了便利且沒有意圖在事實上超過一個被揭示時自動地限制此申請案的範圍至任何單一發明概念。因此,儘管特定實施例已經在文中被示出及描述,應理解的是,計算以達成相同目的之任何配置可替換所示的特定實施例。此揭示未意圖涵蓋各種實施例的任何或所有調整或變化。以上實施例、及文中未具體描述的其他實施例的組合將在檢閱以上說明時對熟習本技藝之人士而言顯而易見。
在此文件中,術語「一」如專利文件中常見被用來包括一個或超過一個,獨立於「至少一個」或「一或更多」的任何其他例子或使用。在此文件中,術語「或」被用來意指非排他性或,諸如「A或B」包括「A但非B」、「B但非A」及「A及B」,除非另有所指。在此文件中,術語「包括」及「在其中」被使用作為各別術語「包含」及「其中」的簡單英文等效物。並且,在下 列的申請專利範圍中,術語「包括」及「包含」為開放式,那就是,包括那些此種術語之後列出者以外的元件的系統、UE、物件、組成、配方、或程序仍被認為落在該申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此外,在下列的申請專利範圍中,術語「第一」、「第二」、及「第三」等僅被使用作為標記,且未意圖對它們的對象施加數字要求。
本揭示的發明摘要被提供以遵守37 C.F.R.§1.72(b),要求將容許讀者快速確定技術性揭示的本質的發明摘要。被一起提交的理解是,它將不會被用來解釋或限制申請專利範圍的範疇或意義。此外,在前述的實施方式中,可被看見的是,各種特徵為了精簡該揭示之目的而在單一實施例中被分組在一起。揭示的此方法未被解釋成反映出所主張實施例要求比各個請求項中明確陳述者更多的特徵之意圖。反之,如下列的申請專利範圍反映,發明標的在於少於單一揭示實施例的所有特徵。因此下列的申請專利範圍藉此被併入實施方式,而各個請求項本身作為個別實施例。
1002A: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1002B: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1002C: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1004A: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
1004B: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
1004C: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
1012A: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
1012B: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
1012C: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
1014A: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
1014B: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
1014C: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

Claims (19)

  1. 一種使用者設備(UE)的裝置,該裝置包含:記憶體;及處理電路,與該記憶體通訊且可配置成:在從演進型NodeB(eNB)的目前分頻雙工(FDD)子訊框內接收第5代(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xPDCCH)之後解碼該xPDCCH及相關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xPDSCH);產生用於該xPDSCH的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確認(ACK)/否定確認(NACK)以供經由該目前FDD子訊框中的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xPUCCH)傳輸;回應於該xPDCCH在該目前FDD子訊框內該xPUCCH之前產生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xPUSCH);以及回應於該xPUSCH的傳輸,解碼由該目前FDD子訊框中或該次一FDD子訊框中的另一xPDCCH或5G實體HARQ指示頻道(xPHICH)所載送的HARQ ACK/NACK,其中在該xPDSCH以前或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包含在時間上與該xPUCCH重疊的符號,使得該xPUCCH完全重疊該部分,且若在該xPDSCH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該部分包含在時間上與該xPUCCH重疊的符號,針對自含式DL傳輸,該部分為下列的一者:穿刺式或空白式,或包含下列的一者:實體廣播頻道(xPBCH)、5G主要同步信號(xPSS)及5G次要同步信號(xSSS)、頻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或5G系統資訊區塊(xSIB)。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裝置,其中:該xPDSCH以後的該 目前FDD子訊框的該部分包含時間上與該xPUCCH重疊的符號。
  3.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裝置,其中:該xPDSCH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包含其他xPDSCH,其被關聯於該UE或不同UE的一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裝置,其中:該xPUSCH以前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該部分包含時間上與該xPDCCH重疊的符號,及針對自含式UL傳輸,該部分為穿刺式、空白式或包含來自該UE的參考或控制信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裝置,其中:該xPUSCH以前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包含與該UE或不同UE的一者關聯的另一xPUSCH。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裝置,其中:針對自含式下行鏈路(DL)及上行鏈路(UL)傳輸,該xPUCCH及xPUSCH相對於該xPDCCH及xPDSCH被延遲,且延遲的量為一個由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規格所固定或在逐個胞元的基礎上經由5G主資訊區塊(xMIB)、5G系統資訊區塊(xSIB)或無線電資源控制(RRC)發信可配置的參數。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裝置,其中:其他xPDCCH或該xPHICH被分配於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中,及第一xPUCCH被設置於該目前FDD子訊框的該部分中,第二xPUCCH被設置於該目前FDD子訊框的該部分中且該xPUSCH被設置於該第一xPUCCH與該第二xPUCCH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的裝置,其中:該第一xPUCCH被分 配以載送排程請求(SR)、頻道狀態資訊(CSI)報告或週期性緩衝區狀態報告(BSR)報告的至少一者。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的裝置,其中:該第一xPUCCH的信號格式不同於該第二xPUCCH的信號格式,及該第二xPUCCH被預留給HARQ ACK/NACK傳輸。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的裝置,其中:探測參考信號(SRS)被設置於下列的至少一者之間;該第一xPUCCH與該xPUSCH,及該xPUSCH與該第二xPUCCH。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的裝置,其中:該xPDSCH與該PDCCH或xPHICH之間以及該xPUSCH與該xPUCCH之間的至少一者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為穿刺式或者含有至少一個參考或控制信號。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裝置,其中:該處理電路包含基頻電路,配置成決定下列的至少一者:分配給該xPDCCH或xPUCCH的符號數量或者用於該xPDSCH或xPUSCH的開始及最後符號,及下列的至少一者:該符號數量為下列的一者:在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規格中預定義,經由5G主資訊區塊(xMIB)、5G系統資訊區塊(xSIB)或無線電資源控制(RRC)發信由高層發信所配置,或5G實體控制訊框指示頻道(xPCFICH)中動態地指出,及該開始及最後符號為下列的一者:經由該xMIB、該xSIB或該RRC發信由高層半靜態地配置,或在用於下行鏈路或上行鏈路許可的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中動態地指出。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裝置,進一步包含:天線,配置成提供該UE與該eNB間的通訊。
  14. 一種演進型NodeB(eNB)的裝置,包含:記憶體;及處理電路,與該記憶體通訊且可配置成:在目前分頻雙工(FDD)子訊框內:為了傳輸至使用者設備(UE)產生第5代(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xPDCCH)及相關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xPDSCH),及回應於該xPDCCH的傳輸,解碼上行鏈路(UL)FDD子訊框的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xPUSCH),該UL FDD子訊框包含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xPUCCH)及該xPUSCH,及在來自該目前FDD子訊框的最多一個FDD子訊框內:解碼用於來自該xPUCCH的xPDSCH的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確認(ACK)/否定確認(NACK),及回應於該xPUSCH的接收,產生由另一xPDCCH或5G實體HARQ指示頻道(xPHICH)所載送的HARQ ACK/NACK,其中下列的至少一者:該xPDCCH及該xPUCCH被設置在該目前FDD子訊框的相對端,該DL及UL FDD子訊框相對於彼此被延遲,或該DL及UL FDD子訊框的至少一者包含額外部分,其被配置成空白、其包含與該UE或另一UE關聯的資料或其包含與該UE關聯的廣播信號或控制資訊的至少一者,該xPDSCH被設置於該xPDCCH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中且該xPUCCH被設置於該xPUSCH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中, 該xPDSCH以前或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與該xPUCCH重疊,且若在該xPDSCH以後的該部分與該xPUCCH重疊,該部分為下列的一者:空白、包含與不同UE關聯的另一xPDSCH、或包含下列的一者:實體廣播頻道(xPBCH)、5G主要同步信號(xPSS)及5G次要同步信號(xSSS)、頻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或5G系統資訊區塊(xSIB)。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的裝置,其中:該xPDSCH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該部分與該xPUCCH重疊。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的裝置,其中:該xPUSCH以前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該部分與該xPDCCH重疊,及該部分為下列的一者:空白、包含與不同UE關聯的xPUSCH、或包含參考或控制信號。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的裝置,其中:其他xPDCCH或該xPHICH被分配於該目前FDD子訊框的另一部分中,第一xPUCCH及第二xPUCCH被設置於該目前FDD子訊框中且該xPUSCH被設置於該第一xPUCCH與該第二xPUCCH之間,以及下列的一者:該第一xPUCCH被分配以載送排程請求(SR)、頻道狀態資訊(CSI)報告或週期性緩衝區狀態報告(BSR)報告的至少一者,該第一xPUCCH的信號格式不同於該第二xPUCCH的信號格式,及該第二xPUCCH被預留給HARQ ACK/NACK傳輸, 參考信號被設置於下列的至少一者之間:該第一xPUCCH與該xPUSCH、及該xPUSCH與該第二xPUCCH,或該xPDSCH與該xPDCCH或xPHICH之間以及該xPUSCH與該xPUCCH之間的至少一者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為穿刺式或者含有至少一個參考或控制信號。
  18. 一種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其儲存用於由使用者設備(UE)的一或多處理器執行的指令,該一或更多處理器配置該UE以進行下列的至少一者:解碼來自演進型NodeB(eNB)的目前分頻雙工(FDD)子訊框內之第5代(5G)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xPDCCH)及相關5G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頻道(xPDSCH)以及產生用於該xPDSCH的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確認(ACK)/否定確認(NACK)以供經由該目前FDD子訊框中或緊接該目前FDD子訊框以後的次一FDD子訊框中的5G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xPUCCH)傳輸;或解碼該目前FDD子訊框內的xPDCCH,回應於該xPDCCH產生該目前FDD子訊框內的5G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頻道(xPUSCH)以及回應於該xPUSCH的傳輸,解碼由該目前FDD子訊框中或該次一FDD子訊框中的另一xPDCCH或5G實體HARQ指示頻道(xPHICH)所載送的HARQ ACK/NACK,其中下列的一者:該xPDCCH及該xPUCCH被設置在該目前FDD子訊框的相對端;或該DL及UL FDD子訊框的至少一者包含額外部分,其被配置成空白、其包含與該UE或另一UE關聯的資料或其包含與該UE關聯的廣播信號或控制資訊的至少一者,且 其中該xPDSCH被設置於該xPDCCH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中且該xPUCCH被設置於該xPUSCH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中,及:下列的至少一者:該xPDSCH以後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與該xPUCCH重疊或者該xPUSCH以前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另一部分與該xPDCCH重疊,及該部分或該另一部分為下列的一者:空白、包含與不同UE關聯的其他xPDSCH或xPUSCH、或包含參考或控制信號。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的媒體,其中第一xPUCCH被設置於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中,第二xPUCCH被設置於該目前FDD子訊框的該部分中且該xPUSCH被設置於該該第一xPUCCH與該第二xPUCCH之間,以及下列的一者:該第一xPUCCH被分配以載送排程請求(SR)、頻道狀態資訊(CSI)報告或週期性緩衝區狀態報告(BSR)報告的至少一者,該第一xPUCCH的信號格式不同於該第二xPUCCH的信號格式,及該第二xPUCCH被預留給HARQ ACK/NACK傳輸,參考信號被設置於下列的至少一者之間:該第一xPUCCH與該xPUSCH、及該xPUSCH與該第二xPUCCH,或第一xPUCCH被設置於最初部分中,第二xPUCCH被設置於該目前FDD子訊框的該部分中且該xPUSCH被設置於 該等xPUCCH之間,且該xPDSCH與該PDCCH或xPHICH之間以及該xPUSCH與該xPUCCH之間的至少一者的該目前FDD子訊框的一部分為穿刺式或者含有至少一個參考或控制信號。
TW105140686A 2016-01-15 2016-12-08 使用者設備的裝置、演進型Node B的裝置、及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 TWI7112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279568P 2016-01-15 2016-01-15
US62/279,568 2016-01-15
WOPCT/US16/35037 2016-05-31
PCT/US2016/035037 WO2017123276A1 (en) 2016-01-15 2016-05-31 5g fdd low latency transmission subframe structure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5576A TW201735576A (zh) 2017-10-01
TWI711291B true TWI711291B (zh) 2020-11-21

Family

ID=5931176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9470A TWI757970B (zh) 2016-01-15 2016-12-08 使用者設備的裝置、基地台的裝置、及使用者設備
TW105140686A TWI711291B (zh) 2016-01-15 2016-12-08 使用者設備的裝置、演進型Node B的裝置、及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9470A TWI757970B (zh) 2016-01-15 2016-12-08 使用者設備的裝置、基地台的裝置、及使用者設備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10624156B2 (zh)
TW (2) TWI757970B (zh)
WO (1) WO20171232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36519B2 (en) 2015-03-15 2018-04-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f-contain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075970B2 (en) * 2015-03-15 2018-09-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ssion critical data support in self-contain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US10342012B2 (en) 2015-03-15 2019-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f-contain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US9814058B2 (en) 2015-05-15 2017-1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aled symbols for a self-contain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US9992790B2 (en) 2015-07-20 2018-06-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supporting single and multiple interlace modes
WO2017123276A1 (en) 2016-01-15 2017-07-20 Intel IP Corporation 5g fdd low latency transmission subframe structure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WO2017153418A1 (en) 2016-03-11 2017-09-14 Sony Corporation Terminal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US10728893B2 (en) * 2016-04-04 2020-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within a subframe or slot for MMW scheduling
US10505597B2 (en) * 2016-05-09 2019-1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s and link adaptation for massive MIMO
CN109417430B (zh) * 2016-06-07 2020-01-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217182A1 (ja) * 2016-06-16 2017-12-21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基地局、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CN107659349B (zh) * 2016-07-25 2021-01-26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传输中的方法和装置
EP3500015A4 (en) * 2016-08-09 2020-04-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7801243B (zh) 2016-08-29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792632A (zh) * 2016-09-28 2019-05-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
WO2018086097A1 (zh) * 2016-11-14 2018-05-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586875B (zh) * 2017-09-29 2021-03-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接收上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WO2020085963A1 (en) * 2018-10-25 2020-04-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network unit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determining a target radio network node
US20210184795A1 (en) * 2019-12-16 2021-06-17 Nvidia Corporation Accelerated parallel processing of 5g nr signal information
US11509383B2 (en) * 2019-12-23 2022-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fault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downlink beam determination with self-interference
KR102609779B1 (ko) * 2020-04-13 2023-12-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1753926B (zh) * 2020-07-07 2021-03-16 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慧城市的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11817828B (zh) * 2020-07-10 2023-03-10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82107A1 (en) * 2010-10-05 2012-04-05 Ou Meng-Hui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icit scell deactiv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201342855A (zh) * 2011-11-08 2013-10-16 Apple Inc 用於無線網路可擴展及可縮放控制通道之方法及裝置
CN104620629A (zh) * 2012-09-12 2015-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自适应发送时间间隔(tti)结构的系统和方法
WO2015178566A1 (en) * 2014-05-18 2015-11-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41147B1 (ko) * 2008-08-12 2014-09-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sr 전송 방법
WO2017123276A1 (en) * 2016-01-15 2017-07-20 Intel IP Corporation 5g fdd low latency transmission subframe structure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US20180279357A1 (en) * 2017-03-21 2018-09-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temporary modification of periodic grants
US20220377754A1 (en) * 2021-05-19 2022-1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ndwidth for channel occupancy time shar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82107A1 (en) * 2010-10-05 2012-04-05 Ou Meng-Hui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icit scell deactiv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201342855A (zh) * 2011-11-08 2013-10-16 Apple Inc 用於無線網路可擴展及可縮放控制通道之方法及裝置
CN104620629A (zh) * 2012-09-12 2015-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自适应发送时间间隔(tti)结构的系统和方法
WO2015178566A1 (en) * 2014-05-18 2015-11-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HiSilicon,"Control signaling enhancements for short TTI",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3,R1-156461, Anaheim, USA, November 15~22, 2015.
Huawei, HiSilicon,"Control signaling enhancements for short TTI",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3,R1-156461, Anaheim, USA, November 15~22, 2015. Qualcomm Incorporated,"On physical layer aspects of low latency operation",3GPP TSG RAN , R1-157082, November 16th- 20th, 2015, Anaheim, California, USA. *
Qualcomm Incorporated,"On physical layer aspects of low latency operation",3GPP TSG RAN WG1 83, R1-157082, November 16th- 20th, 2015, Anaheim, California, US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01799A1 (en) 2022-06-23
US10624156B2 (en) 2020-04-14
TW202126003A (zh) 2021-07-01
US11737171B2 (en) 2023-08-22
TWI757970B (zh) 2022-03-11
US11291079B2 (en) 2022-03-29
US20200296797A1 (en) 2020-09-17
US20190037640A1 (en) 2019-01-31
WO2017123276A1 (en) 2017-07-20
TW201735576A (zh) 2017-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1291B (zh) 使用者設備的裝置、演進型Node B的裝置、及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
US11245480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robust measurement and data receiving
US11013063B2 (en) User equipment (UE), evolved node-b (eNB)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TWI721065B (zh) 使用者設備之裝置、基地台之裝置和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
US11122580B2 (en) Evolved node-b (ENB), user equipment (UE) and methods for flexible duplex communication
EP3369223B1 (en) Latency reduction for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US10855407B2 (en) Extended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design for 5G standalone system
KR20230117640A (ko) 차세대 lte 디바이스들 및 시스템들을 위한 ack/nack신호들
WO2017189032A1 (en) Lwip enhancements for reliable drb switching
WO2017146756A1 (en) Uci channel coding on xpucch
CN114448592B (zh) 5g系统中的自包含tdd帧结构和dl-ul配置
EP3420657A1 (en)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mats for 5g
WO2018031085A1 (en) Multiple mac entities per user equipment
KR20230163422A (ko) 동적 다중-슬롯 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에 대한 개선된 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피드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