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0686B - 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與其製備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與其製備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0686B
TWI710686B TW108112172A TW108112172A TWI710686B TW I710686 B TWI710686 B TW I710686B TW 108112172 A TW108112172 A TW 108112172A TW 108112172 A TW108112172 A TW 108112172A TW I710686 B TWI710686 B TW I71068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expanded
yarn
polymer composite
equ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2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37786A (zh
Inventor
邱紹禎
林宇辰
許博越
劉承究
林聰穎
Original Assignee
科展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科展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科展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12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068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37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77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0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0686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的一種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其係以擴纖紗編織而成,該擴纖紗係以熱塑性高分子化合物作為基材且包含:多數條纖維係單向的排列;其中,該擴纖紗的纖維單位面積重量大於等於70g/m 2且小於等於160g/m 2;該擴纖紗的幅寬小於等於100cm;以及該擴纖紗的樹脂含量大於等於30%且小於等於50%;為解決現有的擴纖織物的種種問題,本創作提出一種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其係以一種具有低纖維單位面積重量、低樹脂含量且便於應用的的擴纖紗編織而成,而能提供厚度更薄且品質更佳的一種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

Description

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與其製備方法
本創作涉及塑性狀態物質之一般成型。
按,業界現有的熱固性擴纖紗有以下問題,其在製程中所使用的熱固性高分子預浸材,因為熱固性樹脂本身的特性,在常溫下具黏性,在將預浸材收卷前需使用離型紙貼附在表面避免沾黏,使用時再將離型紙去除,在後續製程中需要在低溫環境下進行以避免熱固性樹脂固化,另外,在將預浸材加熱固化之後雖不具黏性,但亦無法直接黏貼,需另外進行含浸或添加塑料才能進行疊層壓合,在製程作業上皆有許多不便。
現有的熱塑性擴纖紗則是有尺寸穩定性不佳的問題,亦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除此之外,在現今業界對擴纖織物的要求更寬更薄的狀況下,如何降低擴纖織物原料厚度並且增加幅寬,亦為現有製程亟需解決的課題。
為解決現有的擴纖織物的種種問題,本創作提出一種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其係以一種低纖維單位面積重量、低樹脂含量且便於應用的擴纖紗編織而成,而能提供厚度更薄且品質更佳的一種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
一種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其係以擴纖紗編織而成,該擴纖紗係以熱塑性高分子化合物作為基材且包含:多數條纖維係單向的排列且以展紗棒展紗擴展增加其寬度而形成單向的纖維平面;其中,該擴纖紗的纖維單位面積重量大於等於70g/m2且小於等於160g/m2;該擴纖紗的幅寬小於等於100cm;以及該擴纖紗的樹脂含量大於等於30%且小於等於50%。
所述之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其中所述之擴纖紗的纖維單位面積重量大於等於70g/m2且小於等於100g/m2
所述之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其中所述之擴纖紗的樹脂含量大於等於32%且小於等於47%。
一種製作所述之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的製作方法,其包含擴纖步驟、含浸步驟、定型步驟、裁切步驟及編織步驟;擴纖步驟:將單向排列的纖維穿過已加熱的展紗棒進行展紗作業;含浸步驟:將已擴展完成的纖維浸入帶有塑膠粉末的熱塑性樹脂當中而形成預浸材,其中,熱塑性樹脂的黏度範圍在2000~30000cps而能將塑膠粉末帶入纖維當中並黏附在纖維的表面;定型步驟:將形成的預浸材進行烘烤使預浸材乾燥定型,同時利用烘烤的高溫將前述的塑膠粉末熔融而滲入纖維;裁切步驟:將乾燥定型的預浸材沿纖維方向裁切,而將其裁成帶狀的擴纖紗;以及編織步驟:將裁切完成的擴纖紗進行編織,再短暫加熱定型,完成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
所述之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的製作方法,所述的擴纖步驟中,所述的展紗棒的溫度範圍在80℃~120℃。
所述之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的製作方法,所述的擴纖步驟中,所述的纖維與水平面的角度為10°~70°。
所述之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的製作方法,其中所述之裁切步驟為:先將乾燥定型的多張預浸材依需求以不同角度疊層壓合再進行裁切再將其裁成帶狀的擴纖紗。
所述之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的製作方法,其中所述之編織步驟中,加熱溫度範圍大於玻璃轉化溫度且小於熔點。
本創作的技術手段可獲得的功效增進在於:
1.本創作所使用的擴纖紗具有低纖維單位重量和低樹脂含量的特性而能降低厚度及提高幅寬,而能讓所編織成的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厚度更薄。
2.本創作使用熱塑性化合物作為預浸材的基材,預浸材在定型步驟烘烤完成後即已乾燥定型,而不具黏性易於分條裁切,之後的步驟在常溫下進行即可,能省下使用上的麻煩,達到提升作業效率及降低作業成本的功效。
3.本創作的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在製造時,能依照對不同方向的應力需求,將多張預浸材以不同角度疊層壓合,再進行裁切及編織,不需要額外進行含浸或添加塑料,完成後僅需短暫加熱即可定型並維持織物紋路型態,提升編織設計上的彈性以及作業的方便性。
4.在擴纖步驟中,係對單向排列的強化纖維進行展紗作業,各個纖維受擴展的同時,會與鄰近的纖維相互接觸並阻擋,提升各纖維在擴纖時尺寸的一致性,而使成品的纖維單位面積重量較為平均,能提升對擴纖紗厚度的掌控程度,而能進一步地降低擴纖紗的厚度,而能使所編織成的本創作的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厚度更薄。
5.在含浸步驟中,係將擴纖完成的纖維浸入帶有塑膠粉末的基材中,塑膠粉末能透過具有流動性和黏性基材黏附纖維表面並平均分布在纖維之間,能降低單位體積中的樹脂含量,且纖維更能充分含浸,能降低擴纖紗的厚度,而能提供厚度更薄的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
6.本創作係對單向排列的纖維進行展紗,且作為基材的熱塑性樹脂具高流動性並具有一定的黏性,而能讓樹脂及塑膠粉末容易滲入纖維之中,使纖維更充分含浸而避免成品之內部有乾紗的狀況,經由前述製程的改善,所完成的一種高分子複合材料預浸材的幅寬能達100cm,而能裁切分條成更多的帶狀的擴纖紗,而增加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的產量;此外,更能在裁切時維持纖維的完整性,降低裁切時之誤差,提升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的品質。
7.本創作用於製造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的製造方法能適用於市場上現有的設備,無須針對設備進行大幅更動即能改良所製造出的成品品質。
10:纖維
20:基材
30:觀測用添加的環氧樹脂
S1:擴纖步驟
S2:含浸步驟
S3:定型步驟
S4:裁切步驟
S5:編織步驟
W:最大幅寬
L:裁切後的擴纖紗幅寬
圖1為本創作的預浸材之剖面的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的製作流程示意圖。
圖3係將乾燥定型完成的預浸材進行裁切分條成擴纖紗並收卷的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的一種擴纖織物。
圖5為本創作的另一種擴纖織物。
為能詳細瞭解本創作的技術特徵及實用功效,並可依照創作內容來實現,玆進一步以如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后:如圖2所示,製作本創作的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的方法包括有擴纖步驟S1、含浸步驟S2、定型步驟S3、裁切步驟S4及編織步驟S5。
擴纖步驟S1:將單向排列的數條纖維10穿過已加熱的展紗棒,藉由展紗棒的張力進行展紗,以將纖維10擴展以增加其寬度到所需之尺寸,在受到擴展之後,數條纖維10形成單一且單向的纖維平面;其中,數條纖維10能為碳纖維或玻璃纖維等任何強化纖維;其中,展紗棒的溫度範圍在80℃~120℃,纖維與水平面的角度範圍在10°~70°。
含浸步驟S2:將已擴展完成的纖維10浸入基材20中而形成預浸材,基材20為帶有塑膠粉末的熱塑性樹脂,熱塑性樹脂需具備有流動性高的特性而能充分含浸已展開之纖維10,並能將塑膠粉末帶入纖維當中,且熱塑性樹脂還具備有一定黏度而讓塑膠粉末能黏附在該數條纖維10的表面,在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中,熱塑性樹脂的黏度範圍在2000~30000cp。
定型步驟S3:將含浸後形成的預浸材進行烘烤使預浸材乾燥定型,同時利用烘烤的高溫將塑膠粉末熔融而滲入纖維10。此步驟中,預浸材能收卷入盤頭成為捲料,再進行後續製程。
裁切步驟S4:將乾燥定型的預浸材依需求決定裁切之尺寸並沿纖維方向裁切,而將其裁切成帶狀的一條以上的擴纖紗;在這個步驟,亦能先將乾燥定型之後的多張預浸材依需求以不同角度疊層並壓合,再依需求尺寸裁成帶狀的一條以上的擴纖紗。
如圖3所示,圖3中的左側係將乾燥定型完成的預浸材收卷完成的卷料,將卷料由左至右進行裁切,分條成為數條帶狀的擴纖紗;其中,乾燥定型完成的預浸材的最大幅寬W能達100cm,裁切完成後的各個帶狀的擴纖紗預浸材的幅寬L至少能為0.5cm。
編織步驟S5:將裁切完成的擴纖紗依設計需求進行編織,再短暫加熱定型以維持織物紋路型態,完成本創作的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此步驟中的定型溫度範圍:大於玻璃轉化溫度且小於熔點。
請參閱圖1,圖1係為將前述之乾燥定型的預浸材的截面置於顯微鏡下觀察的情形,其中的白點為各條纖維10的斷面,顏色較淺且散佈於該數條纖維10之間的是基材20,圖1上下側的黑色部分為方便顯微鏡觀察所添加的環氧樹脂30;在圖1能觀察到,該基材20已充分含浸到該數條纖維10內部。
請參閱圖4,圖4係將擴纖紗染色並垂直交疊編織而成的一種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
請參閱圖5,圖5係裁切分條之後的預浸材,並依設計編織而成的一種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
採用本創作製程所得到的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其係以擴纖紗編織而成,該擴纖紗包含以下特性:包含多數條纖維10及基材20,多數條纖維10係單向地排列,各個纖維10為碳纖維或玻璃纖維等任何強化纖維,基材20為熱塑性樹脂;該擴纖紗的單位面積重量大於等於70g/m2且小於等於160g/m2、樹脂含量大於等於30%且小於等於50%,以及幅寬達100cm。
更佳地,當該擴纖紗的單位面積重量大於等於70g/m2且小於等於160g/m2,並且樹脂含量大於等於32%且小於等於47%時,所作出的成品能最有效地降低預浸材的厚度,並擁有穩定的良率,而能提升本創作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的品質。
本創作所使用的擴纖紗具有低纖維單位重量和低樹脂含量的特性而能降低厚度及提高幅寬,而能讓所編織成的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厚度更薄。
相較於使用熱固性高分子化合物作為基材的預浸材,有著需以離型紙收納以防止樹脂沾黏的問題,以及需要在低溫的環境下進行後端加工等不便,本創作使用熱塑性化合物作為預浸材的基材,預浸材在定型步驟烘烤完成後即已乾燥定型,而不具黏性易於分條裁切,定型步驟S3之後的步驟在常溫 下進行即可,能省下使用上的麻煩,達到提升作業效率及降低作業成本的功效。
本創作的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在製造時,能依照對不同方向的應力需求,將多張預浸材以不同角度疊層壓合,再進行裁切及編織,不需要額外進行含浸或添加塑料,完成後僅需短暫加熱即可定型並維持織物紋路型態,提升編織設計上的彈性以及作業的方便性。
在擴纖步驟S1中,係對單向排列的強化纖維進行展紗作業,各個纖維受擴展的同時,會與鄰近的纖維相互接觸並阻擋,提升各纖維在擴纖時尺寸的一致性,而使成品的纖維單位面積重量較為平均,能提升對擴纖紗厚度的掌控程度,而能進一步地降低擴纖紗的厚度,而能使所編織成的本創作的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厚度更薄。
在含浸步驟S2中,係將擴纖完成的纖維浸入帶有塑膠粉末的基材中,塑膠粉末能透過具有流動性和黏性基材黏附纖維表面並平均分布在纖維之間,能降低單位體積中的樹脂含量,且纖維更能充分含浸,能降低擴纖紗的厚度,而能提供厚度更薄的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
本創作係對單向排列的纖維進行展紗,且作為基材的熱塑性樹脂具高流動性並具有一定的黏性,而能讓樹脂及塑膠粉末容易滲入纖維之中,使纖維更充分含浸而避免成品之內部有乾紗的狀況,經由前述製程的改善,所完成的一種高分子複合材料預浸材的幅寬能達100cm,而能裁切分條成更多的帶狀的擴纖紗,增加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的產量;此外,更能在裁切時維持纖維的完整性,降低裁切時之誤差,提升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的品質。
本創作用於製造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的製造方法能適用於市場上現有的設備,無須針對設備進行大幅更動,即能降低擴纖紗的單位面積 重量和樹脂含量,以達到降低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成品厚度並增加幅寬的功效。
10 纖維                                            20 基材 30 觀測用添加的環氧樹脂

Claims (8)

  1. 一種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其係以擴纖紗編織而成,該擴纖紗係以熱塑性高分子化合物作為基材且包含:多數條纖維係單向的排列且以展紗棒展紗擴展增加其寬度而形成單向的纖維平面;其中,該擴纖紗的纖維單位面積重量大於等於70g/m2且小於等於160g/m2;該擴纖紗的幅寬小於等於100cm;以及該擴纖紗的樹脂含量大於等於30%且小於等於50%。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其中所述之擴纖紗的纖維單位面積重量大於等於70g/m2且小於等於100g/m2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其中所述之擴纖紗的樹脂含量大於等於32%且小於等於47%。
  4. 一種製作請求項1所述之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的製作方法,其包含擴纖步驟、含浸步驟、定型步驟、裁切步驟及編織步驟;擴纖步驟:將單向排列的纖維穿過已加熱的展紗棒進行展紗作業;含浸步驟:將已擴展完成的纖維浸入帶有塑膠粉末的熱塑性樹脂當中而形成預浸材,其中,熱塑性樹脂的黏度範圍在2000~30000cps而能將塑膠粉末帶入纖維當中並黏附在纖維的表面;定型步驟:將形成的預浸材進行烘烤使預浸材乾燥定型,同時利用烘烤的高溫將前述的塑膠粉末熔融而滲入纖維;裁切步驟:將乾燥定型的預浸材沿纖維方向裁切,而將其裁成帶狀的擴纖紗;以及編織步驟:將裁切完成的擴纖紗進行編織,再短暫加熱定型,完成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的製作方法,所述的擴纖步驟中,所述的展紗棒的溫度範圍在80℃~120℃。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的製作方法,所述的擴纖步驟中,所述的纖維與水平面的角度為10°~70°。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的製作方法,其中所述之裁切步驟為:先將乾燥定型的多張預浸材依需求以不同角度疊層壓合再進行裁切再將其裁成帶狀的擴纖紗。
  8. 如請求項4所述之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的製作方法,其中所述之編織步驟中,加熱溫度範圍大於玻璃轉化溫度且小於熔點。
TW108112172A 2019-04-08 2019-04-08 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與其製備方法 TWI7106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2172A TWI710686B (zh) 2019-04-08 2019-04-08 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與其製備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2172A TWI710686B (zh) 2019-04-08 2019-04-08 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與其製備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7786A TW202037786A (zh) 2020-10-16
TWI710686B true TWI710686B (zh) 2020-11-21

Family

ID=74091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2172A TWI710686B (zh) 2019-04-08 2019-04-08 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與其製備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1068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67253B1 (en) * 1994-04-19 2005-03-15 Applied Elastomerics, Inc. Tear resistant, crystalline midblock copolymer gels and articles
CN103119209A (zh) * 2010-12-24 2013-05-22 东丽株式会社 碳纤维聚集体的制造方法和碳纤维增强塑料的制造方法
TW201817785A (zh) * 2016-07-27 2018-05-16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預浸料、預浸料層合體及預浸料之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67253B1 (en) * 1994-04-19 2005-03-15 Applied Elastomerics, Inc. Tear resistant, crystalline midblock copolymer gels and articles
CN103119209A (zh) * 2010-12-24 2013-05-22 东丽株式会社 碳纤维聚集体的制造方法和碳纤维增强塑料的制造方法
TW201817785A (zh) * 2016-07-27 2018-05-16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預浸料、預浸料層合體及預浸料之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7786A (zh) 2020-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00060C2 (ru) Лентовидный сухой волокнистый армирующий материал
US10449738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solidified fiber bundles
KR101909363B1 (ko) 중합체의 수성 분산액을 사용하여 열가소성 중합체로 사전함침된 섬유 재료를 제조하는 방법
CN204222206U (zh) 一种多功能预浸机
US9707724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narrow tows fabricated from large-tow preforms
KR102048276B1 (ko) Smc 제조방법 및 그 제조장치
GB2067612A (en) Fibre reinforced material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m
CN102514353A (zh) 覆铜板的生产方法及该覆铜板
KR102008565B1 (ko) 토우 프리프레그 제조 장치 및 방법
KR102388413B1 (ko) 섬유 처리 방법과, 섬유 처리 장치 및 처리된 섬유로 제조된 테이프
TWI710686B (zh) 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與其製備方法
US20200385898A1 (en) Fabrics woven by spread tow yarns consisting of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140663C (zh) 预浸渍体布及用于制造该预浸渍体布的湿处理
JP3223066U (ja) 高分子複合材料の拡繊織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344472B2 (ja) 強化繊維テープ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強化繊維テープ材料を用いた強化繊維積層体および繊維強化樹脂成形体
WO2024093254A1 (zh) 一种宽幅板材预应力压制工艺
JP5301132B2 (ja) プリプレグの製造装置
CN109134900B (zh) 一种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478299B1 (ko) 플렉시블 호스용 직물의 코팅장치 및 코팅방법
TWM595132U (zh) 高分子複合材料擴纖織物
JP6890844B2 (ja) 高分子複合材料の拡繊織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172277A (zh) 一种自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板材
CN108032537A (zh) 一种连续纤维增强板材的制备工艺
CN104404817A (zh) 芳纶-玻璃纤维复合片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27032A (zh) 高分子复合材料扩纤织物与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