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9383B - 組合式吸管 - Google Patents

組合式吸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9383B
TWI709383B TW107116330A TW107116330A TWI709383B TW I709383 B TWI709383 B TW I709383B TW 107116330 A TW107116330 A TW 107116330A TW 107116330 A TW107116330 A TW 107116330A TW I709383 B TWI709383 B TW I7093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body
tube
assembly
relative
i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6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46575A (zh
Inventor
張清達
Original Assignee
張清達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張清達 filed Critical 張清達
Priority to TW107116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0938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46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65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9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9383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種組合式吸管,包含以彈性可撓曲材質製成呈圓弧狀的一第一管體、及一第二管體,均各別形成有一第一開口部及一第二開口部,其中,第一管體之第一開口部之兩端緣分別形成有一組設部,第二管體之第二開口部之兩端緣,分別相對於組設部成型有一相對組設部,本創作之關鍵在於,組設部係指第一管體之內管壁,相對組設部係指第二管體之外管壁,藉此,在組設時,使用者可以對第一管體略為施力後使其張開,並利用其組設部卡設於第二管體之相對組設部以完成組設,進而使第一管體與第二管體組裝為中空狀的組合式吸管,藉此,本案之組合式吸管可方便於拆解清洗,並可重複使用。

Description

組合式吸管
一種吸管,可作重複使用,尤指一種利用彈性可撓曲材質製成的兩個圓弧狀之管體,透過其內、外管壁的彈性達成相對固定組設的「組合式吸管」。
按,一般的塑膠吸管往往用完即丟,且塑膠吸管容易帶來塑化劑溶出等問題,進而產生諸多廢棄物汙染之環保問題、及食品安全疑慮,依此,有人發明出環保吸管之相關產品,例如:玻璃吸管、304/316不鏽鋼吸管等,然而,該些環保吸管產品往往難以清洗吸管內壁,而容易滋生細菌,雖使用者可透過攜帶一吸管刷,清洗該些環保吸管之吸管內壁,但清洗後,使用者仍難以拭乾該些環保吸管之吸管內壁,而仍有衛生疑慮,且該吸管刷亦由塑膠製成(故並無助於環保問題,且於攜帶方面仍有不便);此外,玻璃吸管亦有摔破之風險,不鏽鋼吸管則有不慎刺入人體口腔之危險;是以,如何解決目前環保吸管因不便於清潔,而容易滋生細菌的問題,乃本案欲解決之問題。
有鑑於上述問題,本發明人依據多年來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經驗,針對吸管設計之技術進行研究;緣此,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方便攜帶、組裝、及便於清潔的「組合式吸管」。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之組合式吸管包括:由以彈性可撓曲材質製成呈圓弧狀的一第一管體、及一第二管體;其中,第一管體具有一第一開口部,第一開口部之兩側端緣之內管壁分別形成一組設部,第二管體具有一第二開口部,且第二管體之第二開口部之兩側端緣之外管壁分別形成有一相對組設部;本創作之關鍵在於,組設部係指第一管體之內管壁,相對組設部係指第二管體之外管壁,且由於第一管體及一第二管體均以彈性可撓曲材質製成,故,在組設時,使用者可對呈圓弧狀的第一管體、或第二管體略為施力,以使第一管體呈現微張(或第二管體之第二開口部相對微縮)的情況,再使其內管壁的之組設部與第二管體之外管壁的相對組設部接觸後解除施力,以使第一管體之內管壁(或第二管體之外管壁)利用回覆的彈性,使第一管體夾設於第二管體之外管壁,進而完成組裝為中空狀的組合式吸管;相對地,在使用後要清洗時,則亦可對第一管體或第二管體略微施力,以使其形成相對脫離後,即可輕易解除組裝狀態,並對兩個管體進行清洗;藉此,本發明 實施後,確實提供一種方便攜帶、組裝、及便於清潔的「組合式吸管」。
為使 貴審查委員得以清楚了解本發明之目的、技術特徵及其實施後之功效,茲以下列說明搭配圖示進行說明,敬請參閱。
1:組合式吸管
11:第一管體
111:第一開口部
112:組設部
112':組設部
12:第二管體
121:第二開口部
122:相對組設部
122':相對組設部
13:連接部
L1:中心軸線
L2:第二軸線
第1圖,為本發明之立體外觀圖。
第2圖,為本發明之組裝示意圖(一)。
第2-1圖,為本發明之組裝示意圖(二)。
第2-2圖,為本發明之組裝示意圖(三)。
第3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組裝示意圖。
第4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組裝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組裝示意圖。
第6圖,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
第7圖,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組裝示意圖(一)。
第7-1圖,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組裝示意圖(二)。
第8圖,為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
第8-1圖,為第六實施例之組裝示意圖。
第9圖,為本發明之第七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
第9-1圖,為第七實施例之組裝示意圖。
請參閱「第1圖」之立體外觀圖、及「第2圖」之組裝示意圖,如圖,本發明所揭之組合式吸管1包括:均以一彈性可撓曲材質製成(例如金屬)且呈圓弧狀的一第一管體11、及一第二管體12,其中:
1.第一管體11具有一第一開口部111,第一開口部111成型後,使第一管體11之內管壁呈外露狀,鄰近第一開口部111之兩側端緣的內管壁則分別形成有一組設部(112、112’)。
2.第二管體12相對於第一開口部111成型有一第二開口部121,其內管壁呈外露狀,鄰近第二開口部121之兩側端緣的外管壁則形成有一相對組設部(122、122’)。
3.請搭配參照「第2-1圖」,相對組設時,由於第一管體11、第二管體均是以彈性可撓曲材質製成,利用其具有彈性的的特性,在組裝時,使用者可對第一管體11略為施力,使其第一開口111呈現略微張開(或整第二管體12略為施力使其第二開口121呈現略縮),以使第一管體11之第一開口部111的外管壁(即組設部112、112’)略大於第二管體12之第二開口部121;請接續參照「第2-2圖」,本圖是以對第二管體施力為例,承上,當第一管體11之內管壁的組設部(112、112’)對應於第二管體12之外管壁的相對組設部(122、122’)時,使用者解除對第二管體12的施力,使 第二管體12外管壁的兩相對組設部(122、122’)因彈性而復位,進而頂住第一管體11之內管壁的組設部(112、112’),即可使第一管體11與第二管體12完成相對組設,以相互構成一中空狀管體(即組合式吸管1)。
4.另,本發明於較佳實施狀態下,第一管體11與第二管體12完成組設前,第一管體11之外管徑係已大於第二管體12之外管徑。
5.另,本發明於較佳實施狀態下,第一管體11之組設部(112、112’)可成型為一榫孔,而第二管體12之相對組設部(122、122’)可成型為相對的一榫頭;第一管體11之組設部(112、112’)可成型為一滑槽,而第二管體12之相對組設部(122、122’)可成型為相對的一滑條;第一管體11之組設部(112、112’)可成型為一扣接件,而第二管體12之相對組設部(122、122’)可成型為一相對扣接件;第一管體11之組設部(112、112’)可成型為一對接槽,而第二管體12之相對組設部(122、122’)可成型為相對的一凸肋;第一管體11之組設部(112、112’)可成型為一凹槽,而第二管體12之相對組設部(122、122’)可成型為相對的一相對凹槽;第一管體11之組設部(112、112’)可成型為一卡扣部,而第二管體12之相對組設部(122、122’)可成型為一相對卡扣部;又,第一管體11及第二管體12可進一步利用具有磁吸特性的材質來製成,使第一管體11及第二管體12 於結合時能夠更佳穩固;惟以上有關組設部(112、112’)及相對組設部(122、122’)之態樣,僅為舉例,並不以此為限,特先陳明。
6.另,本發明於較佳實施狀態下,第一管體11之組設部112’,可常態固定組設於第二管體12之相對組設部122’。
請參閱「第3圖」,圖中所示為第一實施例之組裝示意圖,如「第3圖」所示,當組設部(112、112’)與相對組設部(122、122’)完成組設後,可使第一管體11與第二管體12組裝為本發明所揭露的組合式吸管1,而當第一管體11與第二管體12完成組設後,以組合式吸管1之一中心軸線L1為準,第一管體11之組設部(112、112’)可超出中心軸線L1;請繼續參閱「第4圖」之第二實施例之組裝示意圖,當第一管體11與第二管體12完成組設後,第二管體12之相對組設部(122、122’)可超出中心軸線L1。
再請繼續參閱「第5圖」之第三實施例之組裝示意圖,當第一管體11與第二管體12完成組設後,第一管體11之組設部(112、112’)、及第二管體12之相對組設部(122、122’),均可超出中心軸線L1;而由本發明所揭露的第一實施例至第三實施例可知,以組合式吸管1之一中心軸線L1為準,相較於第一實施例而言,第二實施例、及第三實施例之第二管體12的相對組設部(122、122’)可於較靠近第二軸線L2的 位置,與第一管體11之組設部(112、112’)完成組設,藉此,可使第二管體12之相對組設部(122、122’)以較穩固的狀態,與第一管體11之組設部(112、112’)完成組設,其中穩固效果又以第三實施例(第5圖)之組設態樣為最佳,惟上述第一實施例至第三實施例之組設位置僅為舉例說明,第一管體11與第二管體12完成組設後之態樣,並不限於上述各實施例所揭。
請參閱「第6圖」,圖中所示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組裝示意圖,如圖,第一管體11所稱的組設部112,係其內管壁內縮呈一段差,而第二管體12所稱的相對組設部122則由其外管壁內縮呈一段差;再請參閱中所示,在組裝時,使用者係可先對第二管體12施力,使其第二開口部121略呈縮口狀,再將第二管體12兩端緣的相對組設部(122、122’)卡入第一管體11的第一開部111之間,如此,當施力解除後,可使第一管體11之組設部(112、112’)與第二管體12的相對組設部(122、122’)之間,能夠利用彈性所造成的作用力而更穩固地結合。
請繼續參閱「第7圖」,圖中所示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組裝示意圖,如圖,第一管體11的組設部112可成型為一卡扣部,而第二管體12的相對組設部122可成型為一相對卡扣部;組裝時,使用者係可先對第二管體12施力,使其第二開口部121略呈縮口狀,再將第二管體12兩端緣的相對組設部(122、122’)卡入第一管體11的第一開部111之間,如此, 當施力解除後,可使第一管體11之組設部(112、112’)順勢與第二管體12的相對組設部(122、122’)卡扣接合,使第一管體11與第二管體12能夠更穩固的結合;請同步參閱「第7-1圖」,由圖示中可知,當第一管體11與第二管體12相對組裝完成後,乃係藉由彈性的作用力,使第一管體11與第二管體12之間相互頂置而形成相對固定。。
請參閱「第8圖」,圖中所示為本發明之第六佳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如「第8圖」所示,組合式吸管1主要可由一第一管體11、以及一第二管體12組構而成,此實施例中,所述的組設部(112、112’)是由第一管體11之內管壁於第一開口部111之兩側端緣分別凸出成型;又,所述的相對組設部(122、122’)則是由第二管體12之外管壁兩側端緣凹陷成型,;依此,當使用者欲進行組裝時,係先對第二管體12施力使其呈略微縮口狀,再使其相對組設部(122、122’)對應進入第一管體11的組設部(112、112’)之間,待解除施力後,第二管體12則可因為彈性復位的特性,與第一管體11之間完成相對組裝,組裝完成後,即如「第8-1圖」所示;另,本實施例之相對組設部(122、122’)可成型為一榫孔、一滑槽、一扣接件、一對接槽、一卡扣部、一凹槽之其中一種,而組設部(112、112’)則可相對於相對組設部(122、122’)而成型為一榫頭(相對於所述榫孔)、一滑條(相對於所述滑槽)、一相對扣接件(相對於所述扣接件)、一凸肋(相對於所述對接槽)、一相對卡扣部(相對於所述卡扣部)、及一 相對凹槽(相對於所述凹槽),請參照「第9圖」及「第9-1圖」所示;如此亦可以使第一管體11、以及第二管體12在完成相對組設後更為穩固及密合。。
由上所述可知,本發明之關鍵在於以兩個圓弧狀的管體,在其組裝時,利用其材質本身略具彈性的特性,使其在相對組裝後,藉由彈性復位的作用力,使兩管體相抵完成組裝定位進而讓第一管體與第二管體組裝為中空的組合式吸管,亦可讓第一管體與第二管體可輕易脫離組裝狀態;故本發明實施後,確實提供一種方便攜帶、組裝、及便於清潔的「組合式吸管」。
唯,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之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圍下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涵蓋於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功效,係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與「進步性」等專利要件;申請人爰依專利法之規定,向 鈞局提起發明專利之申請。
1:組合式吸管
11:第一管體
111:第一開口部
12:第二管體
121:第二開口部

Claims (8)

  1. 一種組合式吸管,包含:一第一管體,具有一第一開口部,使該第一管體之內管壁呈外露狀,鄰近該第一管體兩側端緣之內管壁凸伸成型有一組設部;一第二管體,成型有一第二開口部,使該第二管體之內管壁呈外露狀,鄰近該第二管體兩側端緣之外管壁,分別相對於該第一管體的該組設部凹陷成型有一相對組設部;以及組裝時,係利用該第一管體、及該第二管體本身略具彈性的特性,使該第一管體、該第二管體其中之一在被施力後略呈形變,進一步使該第一管體之內管壁之該組設部,與該第二管體之外管壁的該相對組設部完成組設,當施力解除後,該第一管體的該組設部、與該第二管體的該相對組設部之間,因彈性回復而形成相對抵靠,以形成一中空狀管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組合式吸管,其中,該第一管體、該第二管體其中之一由且彈性可撓曲材質製成,使該第一管體及該第二管體均透過彈性可撓曲材質的特性完成組設。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組合式吸管,其中,該第一管體、該第二管體均由彈性可撓曲材質製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組合式吸管,其中,該第一管體的該組設部,係指成形於該第一管體內管壁的段差狀。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組合式吸管,其中,該第二管體的該相對組設部,係指成形於該第二管體外管壁的段差狀。
  6.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組合式吸管,其中,該組設部組設於該相對組 設部後,以該中空狀管體之一中心軸線為準,該第一管體之該組設部超出該中心軸線。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組合式吸管,其中,該組設部組設於該相對組設部後,以該中空狀管體之一中心軸線為準,該第二管體之該相對組設部超出該中心軸線。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組合式吸管,其中,該組設部組設於該相對組設部後,以該中空狀管體之一中心軸線為準,該第一管體之該組設部、及該第二管體之該相對組設部均超出該中心軸線。
TW107116330A 2018-05-14 2018-05-14 組合式吸管 TWI7093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6330A TWI709383B (zh) 2018-05-14 2018-05-14 組合式吸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6330A TWI709383B (zh) 2018-05-14 2018-05-14 組合式吸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6575A TW201946575A (zh) 2019-12-16
TWI709383B true TWI709383B (zh) 2020-11-11

Family

ID=69582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6330A TWI709383B (zh) 2018-05-14 2018-05-14 組合式吸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0938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23424U (zh) * 2012-06-06 2013-02-13 孔华军 一种组合式吸管
WO2016200172A1 (ko) * 2015-06-12 2016-12-15 유주안 세척 가능 빨대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23424U (zh) * 2012-06-06 2013-02-13 孔华军 一种组合式吸管
WO2016200172A1 (ko) * 2015-06-12 2016-12-15 유주안 세척 가능 빨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6575A (zh) 2019-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18066B2 (ja) パネルの穴に押し込むスナップ式の係合部を備える締結具
WO2006096296A3 (en) Electro-fusion joining system for thermoplastic piping systems
TWD168785S (zh) 隨身碟
TW200711591A (en) Side-release buckle assembly
USD916279S1 (en) Bronchoscope coupler
CA2729843A1 (en) Garment fastening systems
ATE438317T1 (de) Kosmetikeinheit mit zwei gekoppelten teileinheiten
TWI709383B (zh) 組合式吸管
TWM566030U (zh) Combined straw
JP2009008125A5 (zh)
KR101154670B1 (ko) 열쇠를 가진 버클
JP2008537081A5 (zh)
WO2008153020A1 (ja) タンポン
TWM587012U (zh) 環保吸管結構
JP2009144740A5 (zh)
JP2018096065A (ja) 開口枠用養生材
WO2006096297A3 (en) Electro-fusion joining system for thermoplastic piping systems
KR200400908Y1 (ko) 미니 스프링클러용 관연결구
CN203793879U (zh) 动物的便袋结构
CN203913673U (zh) 手镯保护套
CN210989540U (zh) 环保吸管结构
TWI692332B (zh) 能防止液體滲漏的組合式吸管
KR101994351B1 (ko) 벤딩 스트랩을 사용한 보드 칠판
DE50309527D1 (de) T-Stück aus Kunststoff
USD905048S1 (en)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term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