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8465B - 電源轉接器模組 - Google Patents

電源轉接器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8465B
TWI708465B TW108140373A TW108140373A TWI708465B TW I708465 B TWI708465 B TW I708465B TW 108140373 A TW108140373 A TW 108140373A TW 108140373 A TW108140373 A TW 108140373A TW I708465 B TWI708465 B TW I70846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housing
terminals
power adapter
modul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0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9743A (zh
Inventor
羅自皓
Original Assignee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403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0846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8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846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19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9743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案之電源轉接器模組包括第一電源轉接器組及第二電源轉接器組。第一電源轉接器組連接於電源供應端,包含第一殼體。第二電源轉接器組包含第二殼體。當第一及第二電源轉接器組組裝時,將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相套接,使兩扣合結構相互對應,並軸向對接至第一位置,使第一電源端子與第二電源端子對接,但不傳輸供充電用之電能,再使之以徑向相互對應並旋轉,使兩扣合結構設置於第二位置,俾使第一殼體及第二殼體相互緊配,且第一訊號端子與第二訊號端子對接,並傳輸致能訊號至控制模組,控制模組進而控制第一電源端子及第二電源端子傳輸電能。

Description

電源轉接器模組
本案係關於一種電源轉接器模組,尤指一種具有避免電弧積碳、溫升過高、觸電之安全設計且可提供防水防塵功能的電源轉接器模組。
電源連接模組或電源轉接模組已廣泛應用於各種領域中,藉以將電力從電源供給端傳送至電源接收端。舉例而言,電源轉接模組即已被用於自充電站或公共用電處傳輸電力至安裝於電動車或油電混合車的電池。使用的電源轉接模組一般包含有工業用插頭與插座,以將電力從電源處傳送至電器設備。
對使用者言,電源連接模組或電源轉接模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甚為重要。換言之,電源連接模組或電源轉接模組必須是能避免漏電的生成,這點非常重要。然而,電源連接模組與電源轉接模組卻經常需於室外的環境中使用,有極大的風險會使一些例如是水氣或灰塵的週遭物質進入電源連接模組或電源轉接模組內。一旦水氣或灰塵進入到電源連接模組或電源轉接模組,在使用者將電源連接器或電源轉接器連接至相組配的電源連接器或電源轉接器以傳輸電力時,或自相組配的電源連接器或電源轉接器脫離而中斷電力傳輸時,易令使用者遭受電擊。
例如,當一輛電動車輛需自充電站或公共用電處進行充電時,使用者必須小心地使用充電轉接器。充電轉接器通常需於室外用。一旦水氣或灰塵進入到充電轉接頭,在使用者將充電轉接器連接至相組配的連接器或轉接器以傳送電力時,或將充電轉接器至相組配的連接器或轉接器拔除以中斷電力傳輸時,皆可能遭受電擊。為了避免水氣或灰塵在充電轉接器不使用時不進入其內,充電轉接器一般會配置有一殼蓋或蓋板,以選擇性覆蓋或曝露出電性接點,進而達到相當程度的防水、防塵。然而,這類傳統的技術卻存有諸多缺點以及不便之處。當充電轉接器不使用時,使用者亦不習慣將殼蓋或蓋板再蓋回充電轉接器的開口。在此情形下,充電轉接器的電性接點曝露於週遭環境下,容易使電性接點腐蝕。再者,使用者亦可能偶發性誤觸充電轉接頭的電性接點而遭受電擊。又,當使用者忘記將殼蓋或蓋板再蓋回充電轉接器的開口,且水氣或灰塵亦已進入充電轉接器,則使用者可能於將充電轉接器連接至相組配的連接器或轉接器而傳送電力時,或將充電轉接器至相組配的連接器或轉接器拔除以中斷電力傳輸時,遭受電擊。而且習知技術亦未能提供任何安全結構,以避免充電轉接器與相組配連接器或轉接頭於電連接時發生偶發性斷線分離。
除此之外,此等電動車輛進行充電、電力傳送時通常傳輸大流量的電力,是以在充電轉接器插拔的過程中,當電力直接瞬間、大流量的傳送時,於電源端子容易產生電弧積碳、溫升過高的情形,亦可能產生瞬間跳火等情況。長久以往,將減損充電轉接器之使用壽命,同時於使用上更易導致使用安全性等問題。
因此,實有必要提供一種改良之電源轉接器模組,以解決前述問題。
本案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避免電弧積碳、溫升過高、觸電之安全設計且可提供防水防塵功能的電源轉接器模組。電源轉接器模組包括第一電源轉接器組及第二電源轉接器組,且第一電源轉接器組連接於電源供應端,第二電源轉接器組連接於控制模組,當第一電源轉接器組與第二電源轉接器組對應組裝時,透過兩扣合結構相互對應,並先軸向對接至第一位置,使複數個第一電源端子與複數個第二電源端子對應連接,但不傳輸供充電用之電能,其後再施加應力,使其以徑向相互對應並旋轉,並使兩扣合結構對應設置於第二位置,俾使第一電源轉接器組與第二電源轉接器組相互緊配,且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與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對應連接,並傳輸致能訊號至控制模組,控制模組進而控制複數個第一電源端子及複數個第二電源端子傳輸電能。藉此以避免電源端子易產生電弧積碳、溫升過高等問題,同時達成絕緣隔離與密封保護的目的。再者,由於扣合結構之對應設計,於使用電源轉接器模組時可更為省力、省時以及節省成本。
為達前述目的,本案提供一種電源轉接器模組,包括一第一電源轉接器組,連接於一電源供應端,且包含一第一殼體、複數個第一電源端子、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第一殼體上具有至少一第一扣合結構;以及一第二電源轉接器組,連接於一控制模組,且包含一第二殼體、複數個第二電源端子、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且第二殼體上具有至少一第二扣合結構; 當第一電源器組與第二電源轉接器組對應組裝時,將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相套接,使第一扣合結構與第二扣合結構相互對應,並先軸向對接至一第一位置,此時複數個第一電源端子與複數個第二電源端子對應連接,但不傳輸供充電用之電能,其後再施加應力,使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以徑向相互對應並旋轉,以使第一扣合結構與第二扣合結構對應設置於一第二位置,俾使第一殼體及第二殼體相互緊密扣合,且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與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對應連接,並傳輸一致能訊號至控制模組,控制模組進而控制複數個第一電源端子及複數個第二電源端子傳輸電能。
1:電源轉接器模組
2:第一電源轉接器組
20:第一殼體
21:絕緣殼體
210:絕緣蓋
211:穿孔
21a:凸腳
21b:定位部
22:第一電源端子
23:第一訊號端子
24:第一扣合結構
3:第二電源轉接器組
30:第二殼體
30a:導引溝
30b:定位槽
31:第二電源端子
32:第二訊號端子
33:第二扣合結構
33a:直線凹槽
33b:斜面
33c:卡固槽
33d:垂直面
4:電源供應端
41:電纜
5:控制模組
第1圖係揭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分離相配對之第一電源轉接器組與第二電源連接器之電源轉接器模組之立體結構圖。
第2圖係揭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分離相配對之第一電源轉接器組與第二電源連接器之電源轉接器模組於另一視角之立體結構圖。
第3圖係為第1圖之組裝完成後之結構示意圖。
第4A圖至第4C圖係揭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電源轉接器模組之第一電源轉接器組與第二電源連接器於組裝作動時之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5A圖至第5C圖係揭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電源轉接器模組之第一電源轉接器組之第一扣合結構與第二電源連接器之第二扣合結構於組裝作動時之示意圖。
體現本案特徵與優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後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式在本質上係當作說明之用,而非用於限制本案。
第1圖及第2圖係揭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分離相配對之第一電源轉接器組與第二電源轉接器組於不同視角之立體結構圖。第3圖係為第1圖之組裝完成後之結構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本案之電源轉接器模組1包括第一電源轉接器組2及第二電源轉接器組3,第一電源轉接器組2電連接於電源供應端4,第二電源轉接器組3電連接於控制模組5。於一些實施例中,電源供應端4可為一市電或一工業用電;換言之,電源轉接器模組1係應用於各式領域以將電力自電源供應處傳送至電源接收端。於一實施例中,電源轉接器模組1包括的第一電源轉接器組2及第二電源轉接器組3可用於自充電站或公共用電處傳輸電力至安裝於電動車或油電混合車的電池。於另一些實施例中,電源轉接器模組1包含一組工業插頭與插座,用於自一電源供應處轉換電源至電力設備。值得注意的是,本案之電源轉接器模組1非僅限於前述實施例,且可依據實際應用需求而調變。而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源轉接器組1係透過電纜41以連接於電源供應端41,但其僅為示例之用,係可依照實際施作情形而任施變化。至於控制模組5,其係可應用於車用系統中,但不以此為限,且控制模組5更包括一控制器(未圖示),透過控制器以進一步接收致能訊號及對應傳輸控制訊號。
如第1圖所示,第一電源轉接器組2包含第一殼體20、絕緣殼體21、複數個第一電源端子22、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23,其中複數個第一電源端 子22及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23均設置於第一殼體20內,且於本實施例中,該複數個第一電源端子22之長度係大於該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23。絕緣殼體21為一中空之筒狀結構,用以套接於第一殼體20內,且絕緣殼體21更具有絕緣蓋210,封閉設置於該絕緣殼體21之一筒狀側邊。當絕緣殼體21對應套接於第一殼體20內時,複數個第一電源端子22及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23均被覆蓋保護於絕緣殼體21之內,且罩蓋於絕緣蓋210之內。當然,絕緣蓋210上具有複數個穿孔211,且穿孔211之位置係對應於該複數個第一電源端子22及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23。於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電源轉接器組2亦可不設置絕緣殼體21,並以其他方式實施絕緣隔離,惟本實施例係以絕緣殼體21為示例,但並不限於需採以此方式進行絕緣保護。以及,第一殼體20更具有至少一第一扣合結構24,於本實施例中,第一扣合結構24係設置於第一殼體20之內側表面,且其數量係為3,但其設置位置及數量均可依照實際施作情形而任施變化,並不以此為限。於一些實施例中,絕緣殼體21可由例如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別稱鐵氟龍Teflon)材質所製成,但並不以此為限。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第二電源轉接器組3包含第二殼體30、複數個第二電源端子31、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32,該複數個第二電源端子31及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32均設置於第二殼體30內,且於本實施例中,該複數個第二電源端子31長度係大於該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32。以及,第二殼體30上具有至少一第二扣合結構33,於本實施例中,第二扣合結構33係設置於第二殼體30之外側表面上,且其數量為3,其所設置之位置、數量及型態均對應於第一殼體20之第一扣合結構24,故其亦可依照實際施作情形而任 施變化,而不以此為限。於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電源轉接器組2及第二電源轉接器組3分別為一母連接器以及一公連接器,但不以此為限。
請再參閱第2圖,如圖所示,絕緣殼體21上更具有複數個凸腳21a及複數個定位部21b。於本實施例中,絕緣殼體21包括兩個凸腳21a,彼此相對,且分別對稱地設置於絕緣蓋210的外周緣,且自絕緣蓋210的外周緣再向外突出。如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絕緣殼體21亦具有2個定位部,其係為三角形之凸塊結構,且同樣凸出設置於絕緣蓋210之外周緣,但不以此為限。與之對應的,在第二殼體30之內側表面上亦具有複數個導引溝30a及複數個定位槽30b,且其數量及設置位置均與絕緣殼體21之凸腳21a及定位部21b相對應。是以於本實施例中,第二殼體30同樣包括兩個導引溝30a,彼此相對,且分別對稱地設置於第二殼體30之內側表面,且於空間上相對於絕緣殼體21的兩凸腳21a。透過對稱性設置的凸腳21a與導引溝30a,絕緣殼體21可更為平穩地相對第二殼體30移動。值得注意的是,凸腳21a與導引溝30a的數量、設置位置及排列方式均可視實際應用需求而調變,於此便不再贅述。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之導引溝30a係為具有斜度的溝槽結構,用以導引凸腳21a,使其對應滑設至一特定位置,以使絕緣殼體21與第二殼體30相互卡固設置。以及,第二殼體30之定位槽30b則為與定位部21b外型輪廓一致的溝槽結構,於本實施例中,為與定位部21b相對應,第二殼體30之定位槽30b亦為三角形之溝槽結構,使以當絕緣殼體21與第二殼體30相對應設置時,可透過此等輪廓相對應之定部位21b及定位槽30b以快速定位,再透過凸腳21a與導引溝30a進一步使絕緣殼體21與第二殼體30相互卡固。
藉由前述組裝,先將絕緣殼體21套設於第一殼體20內,並可透過例如旋轉鎖固等方式將絕緣殼體21與第一殼體20進行鎖固,但不以此為限。藉以使複數個第一電源端子22、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23被覆蓋保護於絕緣殼體21內,如此一來,則可保護第一電源轉接器組2,使其不易受使用者誤觸而導致觸電等情形,同時亦可提供防水防塵功能。較佳地,第一殼體20與絕緣殼體21的結構可符合國際電子電機委員會(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制定國際防護等級認證(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Marking,IEC 60529),例如但不限於IP 24等級。
其後,再將組裝完成之第一電源轉接器組2與第二電源轉接器組3對應組接,使絕緣殼體21之定位部21b對應於第二殼體30之定位槽30b,且使絕緣殼體21之凸腳21a對應於第二殼體30之導引溝30a,並使其對應旋轉組接,進而使絕緣殼體21可扣接於第二殼體30之內側,進而完成如第3圖所示之組裝完成示意圖。
第4A圖至第4C圖係揭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電源轉接器模組之第一電源轉接器組與第二電源連接器於組裝作動時之剖面結構示意圖。第5A圖至第5C圖係揭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電源轉接器模組之第一電源轉接器組之第一扣合結構與第二電源連接器之第二扣合結構於組裝作動時之示意圖。首先請同時參閱第4A圖及第5A圖,如圖所示,當第一電源器組2與該第二電源連接器3組對應組裝時,將該第一殼體20與該第二殼體30相套接,如第4A圖可見,第一殼體20係套設於第二殼體30之外,且絕緣殼體21係套設於第二殼體30之內,此時藉由絕緣殼體21之定位部21b與第二殼體30之定位槽30b相互定位,可使絕緣殼體21便利地套設於第二殼體30內,且 如前所述,透過絕緣殼體21之凸腳21a與第二殼體30之導引溝30a相互對接,可使絕緣殼體21與第二殼體30對應組接。然在其組裝之過程中,第一殼體20同時對應套設於第二殼體30之外,且透過設置於第一殼體20內側表面之第一扣合結構24與第二殼體30上之第二扣合結構33相互對應。於本實施例中,如第5A圖所示,第一扣合結構24係可為但不限為三角形之凸塊結構,而第二扣合結構33則為不規則形之溝槽結構。於組裝時,第一扣合結構24之三角形凸塊結構係相對於第二扣合結構33之直線凹槽33a以軸向方向進行推移滑設(如圖中箭號所示),當其滑設至直線凹槽33a之末端時,會抵觸於一斜面33b。
同時,由第4A圖可見,第二殼體30內之複數個第二電源端子31係穿越絕緣殼體21之絕緣蓋210上的複數個穿孔211,並與第一殼體20內之複數個第一電源端子22開始相互對應接觸,此時第一扣合結構24與第二扣合結構33係設置於第一位置,但此時第一電源端子22與第二電源端子31彼此不傳輸供充電用之電能。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源端子22與第二電源端子31可例如是彼此配對之母導接端子以及公導接端子,但不以此為限。以及,如圖所示,由於第二訊號端子32之長度係短於第二電源端子31,且第一訊號端子23之長度亦短於第一電源端子22,是以當第一電源端子22與第二電源端子31開始相互接觸時,第二訊號端子32仍未穿越絕緣殼體21之絕緣蓋210上的複數個穿孔211,故其尚未與第一訊號端子23相互接觸。且於本實施例中,第一訊號端子23與第二訊號端子32亦分別為彼此配對之母導接端子與公導接端子,但不以此為限。
請續參閱第4B圖及第5B圖,如圖所示,當第一扣合結構24之三角形凸塊結構抵觸於該第二扣合結構33之斜面33b時,即該第一扣合結構24及該第二扣合結構33設置於第一位置時,透過使用者略為施加應力,使將第一殼體20與第二殼體30以徑向方向相互對應並進行組接,則此時第一扣合結構24之三角形凸塊結構將沿斜面33b繼續滑設至斜面33b之頂端,且由於斜面33b之導引,使得第一殼體20與第二殼體30之間產生旋轉。又如第5B圖所示,可見當第一扣合結構24對應滑設至第二扣合結構33之斜面33b之頂端時,其內部的第一電源端子22已與第二電源端子31彼此相互對接,但此時第一電源端子22與第二電源端子31仍然是不傳輸供充電用之電能。以及,如圖所示,第二訊號端子32雖已穿越絕緣殼體21之絕緣蓋210上的複數個穿孔211,但其尚未與第一訊號端子23相互接觸。
再如第4C圖及第5C圖所示,當使用者施加應力,使第一扣合結構24之三角形凸塊結構越過第二扣合結構33之斜面33b頂端後,該第一扣合結構24將對應卡合設置於第二扣合結構33之卡固槽33c內,亦即第一扣合結構24與第二扣合結構33對應設置於第二位置。此時,由於第一扣合結構24之三角形凸塊結構受到卡固槽33c之垂直面33d之抵頂,是以其將緊密扣合於卡固槽33c內,而不會產生位移。藉由此作動,第一殼體30與第二殼體20可相互緊密扣合,以確保彼此的緊配關係。同時,如第5C圖可見,於此緊密扣合的同時,由於其同時進行徑向及軸向的推移作動,使得第一殼體20內之第一訊號端子23與第二殼體30內之第二訊號端子32彼此對應連接。當第一訊號端子23與第二訊號端子32對接時,其將傳輸一致能訊號至控制模組5,當控制模組5之控制器接收此致能訊號後,該控制器進而傳送一控制 訊號至電源轉接器模組1,俾控制第一電源端子22及第二電源端子31開始傳輸電能。由此可見,透過本案之電源轉接器模組1之設計,當第一殼體20與第二殼體30之間未完全連接,即第一扣合結構24與第二扣合結構33未設置於第二位置時,則第一電源轉接器組2及第二電源轉接器組3之間不會進行供充電用之電能傳輸,進而可避免當第一電源端子22及第二電源端子31相互接觸即開始傳輸電能時,容易因電流瞬間過大,導致電弧積碳、溫升過高、跳火等問題,藉此以延長電源轉接器模組1之使用壽命,同時更可防止使用者之誤觸而導致觸電等情形。除此之外,本案之第一扣合結構24與第二扣合結構33之相對應設計及相互推移、卡合等作動設計,於使用電源轉接器模組1時可更為省力、省時以及節省成本。
綜上所述,本案提供一種電源轉接器模組。電源轉接器模組包括第一電源轉接器組及第二電源轉接器組,且第一電源轉接器組包括第一殼體、複數個第一電源端子、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且複數個第一電源端子之長度係大於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第二電源轉接器組包括第二殼體、複數個第二電源端子、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且複數個第一電源端子之長度亦大於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當第一電源轉接器組與第二電源轉接器組對應組裝時,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相套接,使第一殼體上之第一扣合結構與第二殼體上之第二扣合結構相互對應,並先軸向對接至第一位置,使複數個第一電源端子與複數個第二電源端子對應連接,但不傳輸供充電用之電能,其後再施加應力,使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以徑向對應並旋轉,以使第一扣合結構與第二扣合結構對應設置於第二位置,俾使第一殼體及第二殼體相互緊密扣合,且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與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對應連 接,並傳輸致能訊號至控制模組,控制模組進而控制複數個第一電源端子及複數個第二電源端子傳輸電能。藉由此設計以確保當第一電源轉接器組及第二電源轉接器組彼此緊配設置時,方能透過訊號端子相互接觸而傳送致能訊號,轉而控制電源端子傳送電能,進而避免電源端子易產生電弧積碳、溫升過高及跳火等問題,藉此以延長電源轉接器模組之使用壽命。除此之外,更可透過於第一電源轉接器組設置絕緣殼體,以覆蓋保護複數個第一電源端子及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以達成絕緣隔離與密封保護的目的。是以,本案之電源轉接器模組不僅可避免電弧積碳、溫升過高、跳火及觸電發生等情形,更可提供防水防塵功能及延長電源轉接器模組之使用壽命。再者,由於扣合結構之對應設計,於使用電源轉接器模組時可更為省力、省時以及節省成本。
本案得由熟習此技術之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欲保護者。
1:電源轉接器模組
2:第一電源轉接器組
20:第一殼體
21:絕緣殼體
210:絕緣蓋
211:穿孔
22:第一電源端子
23:第一訊號端子
24:第一扣合結構
3:第二電源轉接器組
30:第二殼體
33:第二扣合結構
4:電源供應端
41:電纜
5:控制模組

Claims (14)

  1. 一種電源轉接器模組,包括一第一電源轉接器組,連接於一電源供應端,且包含一第一殼體、複數個第一電源端子、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該第一殼體上具有至少一第一扣合結構;以及一第二電源轉接器組,連接於一控制模組,且包含一第二殼體、複數個第二電源端子、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且該第二殼體上具有至少一第二扣合結構;當該第一電源器組與該第二電源轉接器組對應組裝時,將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相套接,使該第一扣合結構與該第二扣合結構相互對應,並先軸向對接至一第一位置,此時該複數個第一電源端子與該複數個第二電源端子對應連接,但不傳輸供充電用之電能,其後再施加應力,使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以徑向相互對應並旋轉,以使該第一扣合結構與該第二扣合結構對應設置於一第二位置,俾使該第一殼體及該第二殼體相互緊密扣合,且該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與該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對應連接,並傳輸一致能訊號至該控制模組,該控制模組進而控制該複數個第一電源端子及該複數個第二電源端子傳輸電能。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源轉接器模組,其中該複數個第一電源端子之長度係大於該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且該複數個第二電源端子之長度係大於該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源轉接器模組,其中該第一電源轉接器組與該第二電源轉接器組分別為一母連接器以及一公連接器。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源轉接器模組,其中該第一扣合結構係設置於該第一殼體之內側表面,且該第一扣合結構為一三角形之凸塊結構。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電源轉接器模組,其中該第二扣合結構係設置於該第二殼體之外側表面,且該第二扣合結構為一不規則形之溝槽結構,以與該第一扣合結構相互對接。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電源轉接器模組,其中該第一扣合結構與該第二扣合結構設置於該第一位置時,係為該第一扣合結構之三角形凸塊結構抵觸於該第二扣合結構之一斜面。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電源轉接器模組,其中該第一扣合結構與該第二扣合結構設置於該第二位置時,係為該第一扣合結構之三角形凸塊結構越過該第二扣合結構之該斜面,設置於該第二扣合結構之一卡固槽內,並抵頂於一垂直面。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源轉接器模組,其中該第一電源轉接器組更包括一絕緣殼體,該絕緣殼體套接於該第一殼體上,以覆蓋保護該複數個第一電源端子及該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電源轉接器模組,其中該絕緣殼體更包括一絕緣蓋,封閉設置於該絕緣殼體之一側邊,且該絕緣蓋上更具有複數個穿孔,該複數個穿孔之位置係對應於該複數個第一電源端子及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而設置。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電源轉接器模組,其中該絕緣殼體更包括至少一凸腳,且該至少一凸腳設置於該絕緣蓋的外周緣,且自該絕緣蓋的外周緣向外突出。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電源轉接器模組,其中該第二殼體更具有至少一導引溝,該至少一導引溝係設置於該第二殼體之內側表面,並與該至少一凸腳對應設置,用以導引該至少一凸腳沿該至少一導引溝卡固設置。
  12. 如請求項9所述之電源轉接器模組,其中該絕緣殼體更包括至少一定位部,該至少一定位部係凸出於該絕緣蓋之外周緣。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電源轉接器模組,其中該第二殼體更具有至少一定位槽,該至少一定位槽係設置於該第二殼體之內側表面,並與該至少一定位部對應設置,用以與該至少一定位部相互定位。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源轉接器模組,其中該複數個第一電源端子與該複數個第二電源端子分別為彼此配對之母導接端子與公導接端子,且該複數個第一訊號端子與該複數個第二訊號端子亦分別為彼此配對之母導接端子與公導接端子。
TW108140373A 2019-11-07 2019-11-07 電源轉接器模組 TWI7084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0373A TWI708465B (zh) 2019-11-07 2019-11-07 電源轉接器模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0373A TWI708465B (zh) 2019-11-07 2019-11-07 電源轉接器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08465B true TWI708465B (zh) 2020-10-21
TW202119743A TW202119743A (zh) 2021-05-16

Family

ID=74093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0373A TWI708465B (zh) 2019-11-07 2019-11-07 電源轉接器模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0846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46999U (en) * 2003-11-19 2004-10-21 Chia-Ping Hu Fruit protecting bag
TWM340648U (en) * 2008-04-18 2008-09-11 Cheng Uei Prec Ind Co Ltd Power adapter
CN102237619A (zh) * 2010-04-30 2011-11-09 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传导式充电插接器
CN102255198A (zh) * 2010-05-12 2011-11-23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用于电力馈送插头的锁定装置
CN103828137A (zh) * 2011-08-19 2014-05-28 卡斯柯生产公司 电点烟器,通用电源插座和配件插头
TW201739641A (zh) * 2015-11-16 2017-11-16 藍巴士公司 用於對電動車充電的插座及插頭
TWM570549U (zh) * 2018-08-30 2018-11-21 太康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Conductive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46999U (en) * 2003-11-19 2004-10-21 Chia-Ping Hu Fruit protecting bag
TWM340648U (en) * 2008-04-18 2008-09-11 Cheng Uei Prec Ind Co Ltd Power adapter
CN102237619A (zh) * 2010-04-30 2011-11-09 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传导式充电插接器
CN102255198A (zh) * 2010-05-12 2011-11-23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用于电力馈送插头的锁定装置
CN103828137A (zh) * 2011-08-19 2014-05-28 卡斯柯生产公司 电点烟器,通用电源插座和配件插头
TW201739641A (zh) * 2015-11-16 2017-11-16 藍巴士公司 用於對電動車充電的插座及插頭
TWM570549U (zh) * 2018-08-30 2018-11-21 太康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Conductive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9743A (zh) 2021-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38432B (zh) 电源转接器模块
US9821671B2 (en) Wall plug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JP5826248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CA2801815C (en) Rotatable plug-type connector
JP4099172B2 (ja) 可燃性物質が存在する環境下で使用するコネクタ、複数の導電性接点間を接続する方法及び気体センサ組立体
US6022237A (en) Water-resistant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731614B2 (ja) 自動車分野において高圧電流を伝送するための接続装置
US10559916B1 (en) Adapter assembly
TWI708465B (zh) 電源轉接器模組
US20200203895A1 (en) Adapter assembly for contactless transfer of electrical power
US665978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KR20160069746A (ko) 커넥터
CN207994145U (zh) 一种插拔式电源连接装置
CN110829130B (zh) 电源转接组件
US20150229148A1 (en) Blind-Mate Power Charging Station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20220200193A1 (en) Battery connector for electric bicycle
TWM600027U (zh) 連接器
TWI818772B (zh) 儲能連接器
CN214478087U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US4047786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20475018U (zh) 一种快速插拔连接器及电池
US20220302650A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CN215896902U (zh) 插接头装置
CN216015821U (zh) 光伏连接器及具有其的光伏组件
WO2003090320A1 (en) An electrical conne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