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7749B - 安裝套件 - Google Patents

安裝套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7749B
TWI707749B TW108130147A TW108130147A TWI707749B TW I707749 B TWI707749 B TW I707749B TW 108130147 A TW108130147 A TW 108130147A TW 108130147 A TW108130147 A TW 108130147A TW I707749 B TWI707749 B TW I7077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pushing
limiting
opening
shaped buck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0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08320A (zh
Inventor
羅家人
陳文龍
Original Assignee
威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威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威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301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0774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77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774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08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8320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安裝套件,其包含套筒及推抵件。套筒具有導引通道,且兩端分別有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第一開口的口徑大於第二開口的口徑,導引通道的內徑由第一開口向第二開口的方向逐漸縮小。推抵件的兩端分別為推抵部及施力部,推抵部的最大徑向寬度小於第二開口的口徑。當施力部受外力作用時,推抵部能推抵設置於導引通道中的C型扣環,以使C型扣環被形成導引通道的側壁擠壓,並通過第二開口離開套筒,而進入待安裝件的安裝槽中。本發明的安裝套件可以讓使用者快速且方便地將C型扣環安裝於待安裝件的安裝槽中。

Description

安裝套件
本發明涉及一種安裝套件,特別是一種用來安裝C型扣環安裝套件。
如圖1所示,其顯示為現有常見用來安裝C型扣環C的工具,一般俗稱扣環鉗A。常見的扣環鉗A包含了鉗頭A1、樞接結構A2及手柄A3,鉗頭A1的末端形成有L型結構A11。使用者使用時,是先將末端的L型結構A11的一部分插入C型扣環C的兩端的小孔中,而後,使用者再拿持手柄A3的部分,以將被夾持的C型扣環C置放於欲安裝C型扣環C的構件中。然,扣環鉗A在實際操作中,使用者在夾持C型扣環C時,必須拿捏好力道,並且謹慎地操作,否則C型扣環C容易被撐壞。
本發明公開一種安裝套件,主要用以改善現有扣環鉗,在使用者將C型扣環安裝於待安裝件中的過程中,C型扣環容易被扣環鉗撐壞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在於提供一種安裝套件,其用以將一C型扣環安裝於一待安裝件的一安裝槽中,安裝套件包含:一套筒及一推抵件。套筒用以固定設置於待安裝件,套筒彼此相反的兩端分別定義為一卡固端及一安裝端,套筒具有:一導引通道,其貫穿套筒設置推抵件彼此相反的兩端分別具有一施力部及一推抵部,推抵件還具有一限位部,限位部位於施力部及推抵部之間,推抵部能由套筒的一端進入導引通道,限位部能抵靠於套筒的安裝端;其中,當套筒固定於待安裝件時,推抵件能受外力作用以將設置於導引通道中的C型扣環,由導引通道推入安裝槽中;其中,在C型扣環被推抵而於導引通道中移動的過程中,C型扣環將受形成導引通道的側壁擠壓。
綜上,本發明的安裝套件,在將C型扣環安裝於待安裝件的安裝槽中時,完全不會存在將C型扣環撐壞的問題,而可以解決習知利用圖1所示工具安裝C型扣環時,會將C型扣環撐壞的問題。
為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附圖,但是此等說明與附圖僅用來說明本發明,而非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作任何的限制。
於以下說明中,如有指出請參閱特定圖式或是如特定圖式所示,其僅是用以強調於後續說明中,所述及的相關內容大部份出現於該特定圖式中,但不限制該後續說明中僅可參考所述特定圖式。在以下說明中,若有提及C型扣環C及待安裝件B可參酌圖7。
請一併參閱圖2至圖6,其顯示為本發明的安裝套件的示意圖。安裝套件1包含一套筒10及一推抵件20。套筒10用以固定設置於待安裝件B(如圖7所示),套筒10內具有導引通道101供C型扣環C(如圖7所示)設置,推抵件20用以將設置於導引通道101中的C型扣環C(如圖7所示),由套筒10推抵至待安裝件B的安裝槽B2(如圖7所示)。在本實施例的圖式中,是以套筒10為中空圓柱為例,但套筒10的外型不以此為限。
套筒10彼此相反的兩端分別定義為一安裝端10A及一卡固端10B。套筒10內形成有導引通道101及一卡固通孔102。導引通道101貫穿套筒10設置,導引通道101的兩端分別形成有一第一開口103及一第二開口104,第一開口103形成於套筒10的安裝端10A,第二開口104形成於套筒10的卡固端10B。
如圖5及圖6所示,第一開口103的口徑定義為一第一口徑D1,第二開口104的口徑定義為一第二口徑D2,第一口徑D1大於第二口徑D2,且導引通道101的口徑由第一開口103向第二開口104的方向逐漸縮小。在實際應用中,第一口徑D1及第二口徑D2可以是依據C型扣環C的尺寸決定,具體來說,第一口徑D1是大於C型扣環C未受外力擠壓時的外徑D3(如圖7所示),而第二口徑D2則是小於C型扣環C的未受外力擠壓時的外徑。
如圖6所示,在套筒10的剖面示意圖中,形成導引通道101的側壁105的傾斜程度,可以是依據需求變化,亦即,導引通道101於軸向方向的長度L1、第一口徑D1及第二口徑D2兩者差值,可以是依據需求變化,圖中所示僅為其中一示範態樣。
如圖5及圖6所示,卡固通孔102是套筒10由卡固端10B向安裝端10A的方向凹設形成,卡固通孔102用以卡合固定於待安裝件B。卡固通孔102與導引通道101相互連通,而卡固通孔102及導引通道101貫穿套筒10設置。其中,第二開口104是鄰近卡固通孔102設置,且卡固通孔102的孔徑D4大於第二口徑D2。
特別說明的是,套筒10所具有的卡固通孔102,主要是用來使套筒10能夠更穩定地固定設置於待安裝件B上;換言之,在套筒10直接可以穩定地固定於待安裝件B上的情況下,套筒10也可以是不具有卡固通孔102。更具體來說,如圖5至圖8所示,在待安裝件B的安裝槽B2是形成於一凸出結構B1內時,則可以是利用具有卡固通孔102的套筒10,來將套筒10穩定地設置於凸出結構B1上;相對地,若是待安裝件B沒有凸出結構B1,則套筒10也可以是不具有卡固通孔102。關於卡固通孔102的外型,可以是依據待安裝件B的外型決定,於此不加以限制,舉例來說,如圖7所示,在待安裝件B的凸出結構B1的外型為圓柱狀的情況下,卡固通孔102可以是對應為圓柱狀;相對地,若凸出結構B1為矩形立方體,則卡固通孔102也可以是呈現為矩形立方狀。
如圖3至圖6所示,推抵件20彼此相反的兩端分別具有一施力部21及一推抵部22,施力部21及推抵部22之間還形成有一限位部23。施力部21是用來提供相關工具施加作用力;具體來說,推抵件20的推抵部22設置於套筒10中後,使用者可以是利用相關的工具或是機械,施加作用力於施力部21,以使推抵件20將設置於套筒10中的C型扣環C,推抵至待安裝件B的安裝槽B2中。施力部21的外型可以是依據實際應用時,用來施加作用力於施力部21的工具的外型來設計。
推抵部22主要是用來推抵設置於套筒10的導引通道101中的C型扣環C。推抵部22的最大徑向寬度D5是不大於第一口徑D1,而推抵部22能由第一開口103進入導引通道101。推抵部22的最大徑向寬度D5是不大於第二口徑D2。在實際應用中,只要推抵部22能夠將設置於導引通道101中的C型扣環C由第一開口103向第二開口104方向推抵,並且能將C型扣環C推出套筒10,推抵部22的外型、尺寸等皆可依據需求變化;舉例來說,推抵部22可以是環狀、圓餅狀等。
如圖6所示,限位部23的最小徑向寬度D6是大於第一口徑D1,而限位部23能對應抵靠於套筒10的安裝端10A。當推抵件20的推抵部22位於導引通道101中,且限位部23抵靠於套筒10的安裝端10A時,推抵件20相對於套筒10的活動範圍將被限制,而推抵部22將無法再向靠近套筒10的方向移動。
如圖6所示,在本實施例的圖式中,是以當推抵件20的推抵部22位於導引通道101中,且限位部23抵靠於套筒10的安裝端10A時,推抵部22的一部分將伸出導引通道101外為例,但不以此為限;在不同的應用中,當推抵件20的推抵部22位於導引通道101中,且限位部23抵靠於套筒10的安裝端10A時,推抵部22也可以是不伸出導引通道101,而推抵部22的端面可以是大致與形成卡固通孔102的頂壁106齊平。
如圖5及圖6所示,限位部23具有一第一限位面231,套筒10於安裝端10A的端面定義為一第二限位面107,限位部23抵靠於套筒10的安裝端10A時,第一限位面231對應抵靠於第二限位面107。推抵部22用以抵靠C型扣環C的一側面定義為一推抵面221。第一限位面231至推抵面221的長度L2是大於導引通道101的長度L1,而當第一限位面231抵靠於第二限位面107時,部分的推抵部22將穿出第二開口104,而位於卡固通孔102中。相對地,在限位部23抵靠於套筒10的安裝端10A時,推抵部22的推抵面221大致與形成卡固通孔102的頂壁106齊平的實施例中,第一限位面231至推抵面221的長度L2,則可以是大致等於導引通道101的長度L1。
如圖4及圖5所示,在實際應用中,推抵部22及限位部23之間還可以是形成有一連接部24。連接部24的外徑是小於導引通道101的任一區段的內徑。連接部24主要是用來連接推抵部22及限位部23,連接部24的外型可以是依據需求變化,只要連接部24在推抵部22於導引通道101中移動時,不會與形成導引通道101的側壁105相互干涉即可。
如圖5及圖6所示,推抵件20由推抵部22向施力部21的方向還可以是內凹形成有一容置槽201。容置槽201可以是貫穿推抵件20設置,而推抵部22則可以是對應成為圓環狀結構。透過容置槽201的設計,當待安裝件B安裝有軸體時,在推抵件20相對於套筒10移動時,軸體將可以對應穿設於容置槽201中。由於容置槽201主要是用來容置待安裝件B所具有的軸體,因此,容置槽201的深度可以是依據實際需求變化,也就是說,在不同的應用中,容置槽201也可以是不貫穿推抵件20。另外,在待安裝件B不具有軸體的情況下,推抵件20也可以是不具有容置槽201。
請參閱圖8至圖13,其顯示為利用本發明的安裝套件1,將圖7所示的C型扣環C安裝於待安裝件B的安裝槽B2中的作動示意圖。圖14為C型扣環C安裝於待安裝件B中的安裝槽B2後的示意圖。如圖8及圖9所示,在利用本發明的安裝套件1將C型扣環C安裝於待安裝件B的過程中,首先是將套筒10安裝於待安裝件B。具體來說,是利用卡固通孔102使套筒10套設於待安裝件B的凸出結構B1,而使套筒10與凸出結構B1相互固定。
如圖8所示,當套筒10固定於待安裝件B時,導引通道101將對應與安裝槽B2相連通。在圖8中是以形成導引通道101的側壁105,大致與待安裝件B的安裝槽B2上方的端結構B3的內側B31齊平,但不以此為限,只要套筒10固定於待安裝件B上時,導引通道101是對應與待安裝件B的安裝槽B2相連通,而設置於導引通道101中的C型扣環C能沿導引通道101移動至安裝槽B2中即可。
如圖9所示,在套筒10固定於待安裝件B上後,接著是將C型扣環C由第一開口103設置於導引通道101中;在將C型扣環C設置於導引通道101中後,則可以將推抵件20的推抵部22抵靠於C型扣環C相反於待安裝件B的一側。需說明的是,由於第二開口104的第二口徑D2(如圖6所示)是小於C型扣環C在未受外力擠壓時的外徑,且第一開口103的第一口徑D1是大於C型扣環C未受外力擠壓時的外徑,因此,當C型扣環C設置於導引通道101,且C型扣環C未受抵壓時,C型扣環C將會停留在導引通道101的某一個區段,而C型扣環C將無法直接通過第二開口104離開導引通道101。
如圖10及圖11所示,在將推抵件20抵靠於設置在導引通道101中的C型扣環C的一側後,可以是利用工具或是徒手施加外力於推抵件20的施力部21,以使推抵件20推抵C型扣環C,而讓C型扣環C沿導引通道101向第二開口104(如圖4所示)移動。由於導引通道101的內徑是由第一開口103向第二開口104逐漸地縮小,且第二口徑D2是小於C型扣環C未受外力擠壓時的外徑,因此,C型扣環C在受推抵件20推抵而沿導引通道101移動的過程中,C型扣環C將受形成導引通道101的側壁105擠壓而逐漸地變形(即,C型扣環C的內徑將逐漸縮小)。特別說明的是,在實際應用中,導引通道101的外型可以是依據需求變化,只要是設置於導引通道101中的C型扣環C,被推抵件20推抵後,C型扣環C可以被擠壓即可。
如圖6、圖10及圖11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是以推抵件20的限位部23抵靠於套筒10的安裝端10A時,推抵部22的一部分是對應伸出於導引通道101為例,因此,當C型扣環C被推抵至第二開口104處時,推抵件20的限位部23仍然未抵靠於套筒10的安裝端10A。
如圖11至圖13所示,當C型扣環C被推抵至第二開口104處,且施力部21仍持續受外力作用,則C型扣環C將會由第二開口104離開導引通道101,而C型扣環C將會直接被推抵件20推入待安裝件B的安裝槽B2中。當C型扣環C被推入安裝槽B2中時,由於C型扣環C不再受形成導引通道101的側壁擠壓,所以C型扣環C將會於安裝槽B2中回復至未受外力作用的狀態,一般來說,安裝槽B2的內徑是小於C型扣環C外受外力作用時的外徑,因此,C型扣環C被推入安裝槽B2中後,在回復至未受外力作用的狀態的過程中,C型扣環C將會被形成安裝槽B2的側壁所限制。
如圖12及圖13所示,當使用者施加外力於施力部21,而使限位部23抵靠於套筒10的安裝端10A時,C型扣環C將被推抵件20推抵而設置於待安裝件B的安裝槽B2中,如此,即完成了C型扣環C的安裝作業。而後,使用者僅需要將套筒10由待安裝件B上卸下即可。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安裝套件1可以讓使用者方便且快速地C型扣環C安裝於待安裝件B的安裝槽B2中,且使用者利用本發明的安裝套件1將C型扣環C安裝於待安裝件B的過程中,不會發生C型扣環C被撐壞的問題;也就是說,本發明的安裝套件1可以解決習知利用扣環鉗安裝C型扣環時,C型扣環可能因為使用者不正確地操作扣環鉗,而導致C型扣環被撐壞的問題。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侷限本發明的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1:安裝套件 10:套筒 101:導引通道 102:卡固通孔 103:第一開口 104:第二開口 105:側壁 106:頂壁 107:第二限位面 10A:安裝端 10B:卡固端 20:推抵件 201:容置槽 21:施力部 22:推抵部 221:推抵面 23:限位部 231:第一限位面 24:連接部 B:待安裝件 B1:凸出結構 B2:安裝槽 B3:端結構 B31:內側 C:C型扣環 D1:第一口徑 D2:第二口徑 D3:外徑 D4:孔徑 D5:寬度 D6:寬度 L1:長度 L2:長度
圖1為習知的扣環鉗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安裝套件的組合示意圖。
圖3及圖4為本發明的安裝套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安裝套件的分解剖面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的安裝套件的組合剖面示意圖。
圖7為C型扣環及欲安裝C型扣環的待安裝件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的安裝套件的套筒固定於待安裝件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9、圖10及圖11為本發明的安裝套件的套筒固定於待安裝件且C型扣環設置於套筒中的示意圖。
圖12及圖13為本發明的安裝套件將C型扣環固定於待安裝件的安裝槽中的示意圖。
圖14為待安裝件安裝有C型扣環的示意圖。
1:安裝套件
10:套筒
101:導引通道
102:卡固通孔
103:第一開口
104:第二開口
107:第二限位面
10A:安裝端
10B:卡固端
20:推抵件
201:容置槽
21:施力部
22:推抵部
221:推抵面
23:限位部
231:第一限位面
24:連接部

Claims (8)

  1. 一種安裝套件,其用以將一C型扣環安裝於一待安裝件的一安裝槽中,所述安裝套件包含:一套筒,其用以固定設置於所述待安裝件,所述套筒彼此相反的兩端分別定義為一卡固端及一安裝端,所述套筒具有:一導引通道,其貫穿所述套筒設置;一卡固通孔,所述卡固通孔是所述套筒由所述卡固端向所述安裝端的方向內凹形成,所述卡固通孔用以卡合固定於所述待安裝件;所述卡固通孔與所述導引通道相互連通,而所述卡固通孔及所述導引通道貫穿所述套筒設置,所述第二開口鄰近所述卡固通孔;以及一推抵件,其彼此相反的兩端分別具有一施力部及一推抵部,所述推抵件還具有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於所述施力部及所述推抵部之間,所述推抵部能由所述套筒的一端進入所述導引通道,所述限位部能抵靠於所述套筒的所述安裝端;其中,當所述套筒固定於所述待安裝件時,所述推抵件能受外力作用以將設置於所述導引通道中的所述C型扣環,由所述導引通道推入所述安裝槽中;其中,在所述C型扣環被推抵而於所述導引通道中移動的過程中,所述C型扣環將受形成所述導引通道的側壁擠壓;其中,所述導引通道於所述套筒的所述安裝端形成有一第一開口,所述導引通道於鄰近所述套筒的所述卡固端形成有一第二開口;所述第一開口的口徑定義為一第一口徑,所述第二開口的口徑定義為一第二口徑,所述第一口徑大於所述第二口徑;所述導引通道的內徑由所述第 一開口向所述第二開口的方向逐漸縮小;所述推抵部的最大徑向寬度小於所述第一口徑;所述限位部的最小徑向寬度大於所述第一口徑。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安裝套件,其中,所述卡固通孔的孔徑大於所述第二口徑。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安裝套件,其中,所述推抵件由所述推抵部向所述施力部的方向內凹形成有一容置槽。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安裝套件,其中,所述容置槽貫穿所述推抵件設置,而所述推抵部為圓環狀結構。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安裝套件,其中,所述推抵件還包含有一連接部,所述連接部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推抵部及所述限位部,所述連接部的外徑小於所述導引通道的任一區段的內徑。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安裝套件,其中,所述推抵部為圓餅狀結構。
  7. 如請求項1至6其中任一項所述的安裝套件,其中,所述限位部具有一第一限位面,所述套筒於所述安裝端的端面定義為一第二限位面,所述限位部抵靠於所述套筒的所述安裝端時,所述第一限位面對應抵靠於所述第二限位面;所述推抵部用以推抵所述C型扣環的一側面定義為一推抵面;所述第一限位面至所述推抵面的長度,大於所述導引通道的長度,而當所述第一限位面抵靠於所述第二限位面時,所述推抵部的一部分是穿出所述第二開口。
  8. 如請求項1至6其中任一項所述的安裝套件,其中,所述限位部具有一第一限位面,所述套筒於所述安裝端的端面 定義為一第二限位面,所述限位部抵靠於所述套筒的所述安裝端時,所述第一限位面對應抵靠於所述第二限位面;所述推抵部用以抵靠所述C型扣環的一側面定義為一推抵面;所述第一限位面至所述推抵面的長度,等於所述導引通道的長度。
TW108130147A 2019-08-23 2019-08-23 安裝套件 TWI7077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0147A TWI707749B (zh) 2019-08-23 2019-08-23 安裝套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0147A TWI707749B (zh) 2019-08-23 2019-08-23 安裝套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07749B true TWI707749B (zh) 2020-10-21
TW202108320A TW202108320A (zh) 2021-03-01

Family

ID=74091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0147A TWI707749B (zh) 2019-08-23 2019-08-23 安裝套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0774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35345U (en) * 2012-02-17 2012-08-11 shu-xin Qu Detaching tool for C-ring of shock absorber
US20170320201A1 (en) * 2016-05-04 2017-11-09 Ohrmann Montagetechnik Gmbh Device, modular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serting an elastic ring into an inner groove
US10136569B2 (en) * 2015-12-31 2018-11-20 Fu Tai 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Installation fixture for installing sealing ring
CN208914005U (zh) * 2018-08-16 2019-05-3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活塞销卡环快速安装器
CN209239918U (zh) * 2018-11-01 2019-08-13 苏州纽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形弹性结构的装配工装、密封结构及球阀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35345U (en) * 2012-02-17 2012-08-11 shu-xin Qu Detaching tool for C-ring of shock absorber
US10136569B2 (en) * 2015-12-31 2018-11-20 Fu Tai 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Installation fixture for installing sealing ring
US20170320201A1 (en) * 2016-05-04 2017-11-09 Ohrmann Montagetechnik Gmbh Device, modular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serting an elastic ring into an inner groove
CN208914005U (zh) * 2018-08-16 2019-05-3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活塞销卡环快速安装器
CN209239918U (zh) * 2018-11-01 2019-08-13 苏州纽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形弹性结构的装配工装、密封结构及球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8320A (zh) 2021-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24841B2 (en) Device for locking and releasing a screw bit
US5398218A (en) Connection of a band to a watch case
US20070149047A1 (en) Coaxial Plug-Type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the Same
CZ131696A3 (en) Set of brake lining for a disk brake with floating yoke
US9250398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JP6408017B2 (ja) 配管およびホースのための遊びの無い挿入コネクタ部材
JP2004011912A (ja) 二つのダクト要素を相互接続するための接続手段
US20180045892A1 (en) Optical Beam Expanding Module and Connector
JP2017509840A5 (zh)
TWI707749B (zh) 安裝套件
US20170348832A1 (en) Tool connector assembly
US10627584B2 (en) Connector
JP2005099706A (ja) 光ファイバ接続用工具、コネクタホルダ、コネクタホルダ付き光コネクタ、工具付き光コネクタ
WO2021035375A1 (zh) 安装套件
US20170267223A1 (en) Connector for a hydraulic braking system
US20170241284A1 (en) Wheel disc arrangement
TW201307693A (zh) 鎖固裝置
TWI736162B (zh) 螺件移除工具
EP2208895B1 (fr) Assemblage tenon-mortaise avec cheville
US20180318989A1 (en) Wrench
KR102552500B1 (ko) 호스 클램프
CN112405419A (zh) 安装套件
CN110815109B (zh) 多节万向工具
JP7154848B2 (ja) 弾性リング取付治具
GB2601084A (en) Wall fi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