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7552B - 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方法及伺服器 - Google Patents

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方法及伺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7552B
TWI707552B TW108144982A TW108144982A TWI707552B TW I707552 B TWI707552 B TW I707552B TW 108144982 A TW108144982 A TW 108144982A TW 108144982 A TW108144982 A TW 108144982A TW I707552 B TWI707552 B TW I70755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ndpoint device
channel circuit
transmission endpoint
cir
pi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4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23627A (zh
Inventor
董彥麟
Original Assignee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449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0755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75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755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23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3627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方法及伺服器。所述方法包括:取得光傳輸網路中的網路切片需求及其對應的傳輸端點設備、保護等級、峰值資訊速率、一承諾資訊率;反應於判定上述傳輸端點設備足以滿足網路切片需求,建立工作光纖通道電路,並啟用工作光纖通道電路的波長保護恢復功能;反應於判定上述傳輸端點設備的剩餘頻寬資源足以建立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建立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將保護光纖通道電路與工作光纖通道電路設定為屬於鏈結聚合群組,並啟用保護光纖通道電路的波長保護恢復功能。

Description

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方法及伺服器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光纖通道電路供裝技術,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方法及伺服器。
光纖傳輸網路(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是電信業者主流的骨幹網路設備,而由於OTN在時延和時延抖動等關鍵性能指標上具有優異表現,故未來在5G前端(Fronthaul)、中端(mid-haul)、後端(backhaul)皆將扮演重要角色。
即使面向5G應用中最苛刻的低時延高可靠(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uRLLC)業務場景(用於自動駕駛等業務),OTN設備表現出的1微秒(μs)左右的單節點傳輸時延、奈秒(ns)級的時延抖動等優異性能,均能滿足承載需求。並且,OTN還有大頻寬的優點,目前單一波長已經可以達400G,可以有效節省都會網光纖的建設經費。另外,從網管的角度來看,將可以簡單地實現端到端監控(例如,從5G基地台端到5G核網),也較容易透過傳輸軟體定義網路(transport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T-SDN)及或網路功能虛扯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等技術達到5G網路切片。
目前OTN設備已經可支援L2的功能,故相關人員可以將L2網卡連結10GE(Gigabit Ethernet)複合應答器(MUXponder),然後透過T-SDN供裝乙太網路的工作光纖通道(optical channel,OCH)電路,並可支援網路切片之功能。
然而,網路切片的保護模式也非常的重要,其必須確保網路切片的服務不能中斷,但是又必須兼顧頻寬資源的利用。若將過多的頻寬用於進行網路切片保護,將浪費很多頻寬。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方法及伺服器,其可用於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方法,包括:取得一光傳輸網路中的一網路切片需求及其對應的一第一傳輸端點設備、一第二傳輸端點設備、一保護等級、一峰值資訊速率(peak information rate,PIR)、一承諾資訊率(committed information rate,CIR);判斷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個別的頻寬資源是否足以滿足網路切片需求的PIR及CIR;反應於判定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個別的頻寬資源足以滿足網路切片需求的PIR及CIR,在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第二傳輸端點設備之間建立屬於網路切片需求的一工作光纖通道電路,並啟用工作光纖通道電路的波長保護恢復功能;基於網路切片需求的保護等級、PIR及CIR判斷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個別的剩餘頻寬資源是否足以建立網路切片需求的一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反應於判定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個別的剩餘頻寬資源足以建立網路切片需求的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在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第二傳輸端點設備之間建立屬於網路切片需求的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將保護光纖通道電路與工作光纖通道電路設定為屬於一鏈結聚合群組,並啟用保護光纖通道電路的波長保護恢復功能。
本發明提供一種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系統,包括網路切片需求模組、工作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及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網路切片需求模組取得一光傳輸網路中的一網路切片需求及其對應的一第一傳輸端點設備、一第二傳輸端點設備、一保護等級、一峰值資訊速率(peak information rate,PIR)、一承諾資訊率(committed information rate,CIR)。工作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經配置以:判斷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個別的頻寬資源是否足以滿足網路切片需求的PIR及CIR;反應於判定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個別的頻寬資源足以滿足網路切片需求的PIR及CIR,在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第二傳輸端點設備之間建立屬於網路切片需求的一工作光纖通道電路,並啟用工作光纖通道電路的波長保護恢復功能。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經配置以:基於網路切片需求的保護等級、PIR及CIR判斷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個別的剩餘頻寬資源是否足以建立網路切片需求的一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反應於判定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個別的剩餘頻寬資源足以建立網路切片需求的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在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第二傳輸端點設備之間建立屬於網路切片需求的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將保護光纖通道電路與工作光纖通道電路設定為屬於一鏈結聚合群組,並啟用保護光纖通道電路的波長保護恢復功能。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照圖1,其是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繪示的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伺服器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伺服器100包括網路切片需求模組102、工作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4及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6。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網路切片需求模組102、工作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4及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6可協同執行本發明提出的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方法,以下將作進一步說明。
請參照圖2,其是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繪示的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方法流程圖。本實施例的方法可由圖1的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伺服器100執行,以下即搭配圖1所示的元件說明圖2各步驟的細節。
首先,在步驟S210中,網路切片需求模組102可取得OTN中的網路切片需求及其對應的第一傳輸端點設備、第二傳輸端點設備、保護等級、PIR及CIR。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網路切片需求模組102可提供一使用者介面,用以供網管人員或其他類似的使用者將網路切片需求及其對應的第一傳輸端點設備、第二傳輸端點設備、保護等級、PIR及CIR等資訊輸入至網路切片需求模組102中,但可不限於此。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上述第一、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可理解為網路切片需求的起點、終點設備。另外,本發明的網路切片需求可經配置有多個保護等級的其中之一(例如最高、次高、最低等),而隨著保護等級的不同,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伺服器100為網路切片需求配置保護光纖通道電路的方式亦略有不同。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最高保護等級(例如遠端照護)的CIR/PIR必須跟工作光纖通道網路一致,次高保護等級(例如自動駕駛)只要部分CIR但PIR必須跟工作光纖通道網路一致,最低保護等級(例如物聯網裝置)只需要PIR跟工作光纖通道網路一致,但本發明可不限於此。相關細節將在之後詳述。
為便於理解本發明的概念,以下另輔以圖3A至圖3C進行說明,其中圖3A至圖3C是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繪示的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情境圖。
在圖3A的情境中,OTN 300可包括傳輸端點設備A、B、C、D、E、F(例如是OTN設備),而各傳輸端點設備A~F可具有一或多個複合應答器,且各複合應答器可具有一或多個埠。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各傳輸端點設備A~F的架構大致相似,而為便於說明,以下將假設傳輸端點設備A及D分別為所考慮的網路切片需求對應的第一、第二傳輸端點設備,故以下將暫僅基於傳輸端點設備A、D的架構進行說明。
如圖3A所示,傳輸端點設備A可包括複合應答器A11、A12,而各複合應答器A11、A12的各埠可具有可用於分配予CIR及PIR的流量上限值(例如皆為10G)。在第一實施例中,各複合應答器A11、A12各埠的已分配CIR/PIR流量及平均流量可如表格A111所示。以複合應答器A11的埠1為例,由於其CIR/PIR欄位記錄為10G/10G,故可看出複合應答器A11的埠1上已沒有可分配予任何網路切片需求的CIR及PIR的剩餘頻寬資源。另,由於複合應答器A11的埠1的平均流量記錄為3G,其代表雖複合應答器A11的埠1的CIR/PIR的頻寬資源已被全數分配,但實際流經其上的平均流量僅約3G。
再以複合應答器A11的埠2為例,由於其CIR/PIR欄位記錄為5G/5G,故可看出複合應答器A11的埠2還具有5G的剩餘CIR頻寬資源可用於分配予其他網路切片需求的CIR,且亦具有5G的剩餘PIR頻寬資源可用於分配予其他網路切片需求的CIR。另外,傳輸端點設備A可包括L2網卡A2(其例如是LTE技術中的L2網卡),其可連接於複合應答器A11、A12,並用以提供現有技術中的相關功能。
相似於傳輸端點設備A,傳輸端點設備D可包括複合應答器D11、D12,而各複合應答器D11、D12的各埠可具有可用於分配予CIR及PIR的流量上限值(例如皆為10G)。在第一實施例中,各複合應答器D11、D12的各埠的已分配CIR/PIR流量可如表格D111所示。以複合應答器D11的埠1為例,由於其CIR/PIR欄位記錄為10G/10G,故可看出複合應答器D11的埠1上已沒有可分配予任何網路切片需求的CIR及PIR的剩餘頻寬資源。
再以複合應答器D11的埠2為例,由於其CIR/PIR欄位記錄為5G/5G,故可看出複合應答器D11的埠2還具有5G的剩餘CIR頻寬資源可用於分配予其他網路切片需求的CIR,且亦具有5G的剩餘PIR頻寬資源可用於分配予其他網路切片需求的CIR。另外,傳輸端點設備D可包括L2網卡D2,其可連接於複合應答器A11、A12,並用以提供現有技術中的相關功能。
基於以上教示,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應可相應了解表格A111、A121、D111及D121中其他欄位的意義,於此不另贅述。
此外,為便於說明,以下假設上述網路切片需求所對應的保護等級為最低,且所需的CIR/PIR為4G/5G。
基此,在步驟S220中,工作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4可判斷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即,傳輸端點設備A)及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即,傳輸端點設備D)個別的頻寬資源是否足以滿足網路切片需求的PIR(即,5G)及CIR(即,4G)。
在一實施例中,工作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4可判斷傳輸端點設備A上的各複合應答器A11、A21的埠中是否存在第一特定埠,其中第一特定埠的剩餘PIR頻寬資源及剩餘CIR頻寬資源個別不小於上述網路切片需求的PIR及CIR。
在圖3A的情境中,由於複合應答器A11的埠2還具有5G的剩餘PIR頻寬資源及5G的剩餘CIR頻寬資源,而其分別不小於上述網路切片需求的PIR(即,5G)及CIR(即,4G)。因此,工作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4可將複合應答器A11的埠2視為上述的第一特定埠,但本發明可不限於此。
另外,工作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4還可判斷傳輸端點設備D上各複合應答器D11、D21的埠中是否存在第二特定埠,其中第二特定埠的剩餘PIR頻寬資源及剩餘CIR頻寬資源個別不小於網路切片需求的PIR及CIR。
在圖3A的情境中,由於複合應答器D11的埠2還具有5G的剩餘PIR頻寬資源及5G的剩餘CIR頻寬資源,而其分別不小於上述網路切片需求的PIR(即,5G)及CIR(即,4G)。因此,工作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4可將複合應答器D11的埠2視為上述的第二特定埠,但本發明可不限於此。
在第一實施例中,反應於判定存在第一特定埠(即,複合應答器A11的埠2)及該第二特定埠(即,複合應答器D11的埠2),工作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4可判定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即,傳輸端點設備A)及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即,傳輸端點設備D)個別的頻寬資源足以滿足上述網路切片需求的PIR及CIR,並接續執行步驟S230。
在其他實施例中,若無法找到上述第一、第二特定埠,則工作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4可判定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即,傳輸端點設備A)及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即,傳輸端點設備D)個別的頻寬資源不足以滿足上述網路切片需求的PIR及CIR,並接續執行步驟S270,以判斷是否存在尚未安裝的其他複合應答器。若是,則工作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4可執行步驟S280以發出設備安裝通知,以通知相關的網管人員將其他的複合應答器安裝至需要資源的傳輸端點設備上;若否,則工作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4可執行步驟S290以發出設備資源不足通知,以通知相關的網管人員目前的資源不足以建立對應於上述網路切片需求的工作光纖通道電路,但本發明可不限於此。
在步驟S230中,工作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4可在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即,傳輸端點設備A)及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即,傳輸端點設備D)之間建立屬於網路切片需求的工作光纖通道電路,並啟用工作光纖通道電路的波長保護恢復功能(即,在工作光纖通道電路中斷可以自動找到可用路由)。在圖3A的情境中,假設上述工作光纖通道電路依序包括傳輸端點設備A、B、C、D,但本發明可不限於此。
在一實施例中,在建立上述工作光纖通道電路之後,工作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4還可依據網路切片需求的PIR及CIR更新第一特定埠及第二特定埠的個別的剩餘PIR頻寬資源及剩餘CIR頻寬資源。以複合應答器A11的埠2(即,第一特定埠)為例,其剩餘PIR頻寬資源可被更新為0G(即,5G-5G),而其剩餘CIR頻寬資源可被更新為1G(即,5G-4G)。在此情況下,表格A111中埠2的CIR/PIR欄位可被更新為9G/10G。再以複合應答器D11的埠2(即,第二特定埠)為例,其剩餘PIR頻寬資源可被更新為0G(即,5G-5G),而其剩餘CIR頻寬資源可被更新為1G(即,5G-4G)。在此情況下,表格D111中埠2的CIR/PIR欄位可被更新為9G/10G。
接著,在步驟S240中,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6可基於網路切片需求的保護等級、PIR及CIR判斷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個別的剩餘頻寬資源是否足以建立網路切片需求的保護光纖通道電路。
在一實施例中,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6可取得對應於網路切片需求的保護等級的保護切片供裝參數,並據以將網路切片需求的CIR轉換為網路切片需求的參考CIR。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不同的保護等級可對應於不同的保護切片供裝參數。更具體來說,越高的保護等級可對應於越高的保護切片供裝參數。舉例而言,最高、次高、最低的保護等級所對應的保護切片供裝參數分別可以是0.8、0.5及0,但可不限於此。
在決定保護等級對應的保護切片供裝參數之後,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6例如可將網路切片需求的CIR乘以此保護切片供裝參數,以產生網路切片需求的參考CIR。承先前的例子,假設網路切片需求的CIR為4G,且網路切片需求的保護等級(例如最低)對應的保護切片供裝參數為0,則網路切片需求的參考CIR可計算為0G(即0x4G),但可不限於此。
之後,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6可判斷傳輸端點設備A上各複合應答器A11及A12的埠中是否存在第三特定埠,其中第三特定埠的剩餘CIR頻寬資源不小於網路切片需求的參考CIR,且第三特定埠的平均剩餘流量不小於網路切片需求的PIR。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各埠的平均剩餘流量可以流量上限值(例如10G)減去對應的平均流量以求得。
在圖3A情境中,由於複合應答器A12的埠1的剩餘CIR頻寬資源(即,0G)不小於網路切片需求的參考CIR(即,0G),且其平均剩餘流量(即,7G(10G-3G))不小於網路切片需求的PIR(即,5G),故複合應答器A12的埠1可被視為上述第三特定埠,但本發明可不限於此。
另外,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6還可判斷傳輸端點設備D上各複合應答器D11、D21的埠中是否存在第四特定埠,其中第四特定埠的剩餘CIR頻寬資源不小於網路切片需求的參考CIR,且第四特定埠的平均剩餘流量不小於網路切片需求的PIR。
在圖3A情境中,由於複合應答器D12的埠1的剩餘CIR頻寬資源(即,0G)不小於網路切片需求的參考CIR(即,0G),且其平均剩餘流量(即,7G(10G-3G))不小於網路切片需求的PIR(即,5G),故複合應答器D12的埠1可被視為上述第四特定埠,但本發明可不限於此。
反應於判定存在第三特定埠(即,複合應答器A12的埠1)及第四特定埠(即,複合應答器D12的埠1),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6可判定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個別的剩餘頻寬資源足以建立網路切片需求的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並接續執行步驟S250。
在其他實施例中,若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6判定不存在第三、第四特定埠,則可判定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個別的剩餘頻寬資源不足以建立網路切片需求的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在此情況下,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6可接續執行步驟S295,以判定無法建立網路切片需求的保護光纖通道電路。
在步驟S250中,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6可在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第二傳輸端點設備之間建立屬於網路切片需求的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在第一實施例中,上述保護光纖通電路依序可包括傳輸端點設備A、E、F、D,但本發明可不限於此。
之後,在步驟S260中,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6可將保護光纖通道電路與工作光纖通道電路設定為屬於鏈結聚合群組(link aggregation group,LAG),並啟用保護光纖通道電路的波長保護恢復功能。
如此一來,當工作光纖通道電路發生障礙時,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即可作為新的路由而滿足上述網路切片需求。以圖3B所示情境為例,其中的傳輸端點設備B、C之間出現障礙。在此情況下,由於有LAG的保護,網路切片需求的相關訊務可在50ms內從L2網卡的第1埠切換至L2網卡的第2埠。在此情況下,複合應答器A11和D11之間的光纖通道電路可因啟用波長保護恢復功能,故相關的路由可改變為依序經過傳輸端點設備A、B、F、D,進而完成自我修復,並繼續啟動LAG保護。
再以圖3C情境為例,其中的傳輸端點設備E和F之間又發生障礙。在此情況下,由於有LAG的保護,網路切片需求的相關訊務可在50ms內從L2網卡的第2埠切換至L2網卡的第1埠。複合應答器A11和D11之間的光纖通道電路可因啟用波長保護恢復功能,故相關的路由可改變為依序經過傳輸端點設備A、E、C、D,進而完成自我修復,並繼續啟動LAG保護。由此可知,本發明的方法在面對多重障礙時還繼續能迅速在50ms內切換路由,故可在幾乎不影響訊務的情況下持續提供LAG保護。
請參照圖4A至圖4C,其是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繪示的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情境圖。
在圖4A的情境中,OTN 400可包括傳輸端點設備A、B、C、D、E、F,而各傳輸端點設備A~F的架構大致相似圖3A所示,故於此不另贅述。同樣地,表格A111’、A121’、D111’、D121’中各欄位的意義亦可參照先前實施例的說明,於此亦不另贅述。為便於說明,第二實施例中同樣假設傳輸端點設備A及D分別為所考慮的網路切片需求對應的第一、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另外,在第二實施例中,假設上述網路切片需求所對應的保護等級為次高,且其所需的CIR/PIR為2G/5G(即,步驟S210中所取得的資訊)。
基此,在步驟S220中,工作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4可判斷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即,傳輸端點設備A)及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即,傳輸端點設備D)個別的頻寬資源是否足以滿足網路切片需求的PIR(即,4G)及CIR(即,2G)。
在圖4A的情境中,由於複合應答器A11的埠2還具有5G的剩餘PIR頻寬資源及5G的剩餘CIR頻寬資源,而其分別不小於上述網路切片需求的PIR(即,4G)及CIR(即,2G)。因此,工作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4可將複合應答器A11的埠2視為上述的第一特定埠,但本發明可不限於此。
另外,在圖4A的情境中,由於複合應答器D11的埠2還具有5G的剩餘PIR頻寬資源及5G的剩餘CIR頻寬資源,而其分別不小於上述網路切片需求的PIR(即,4G)及CIR(即,2G)。因此,工作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4可將複合應答器D11的埠2視為上述的第二特定埠,但本發明可不限於此。
在第一實施例中,反應於判定存在第一特定埠(即,複合應答器A11的埠2)及該第二特定埠(即,複合應答器D11的埠2),工作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4可判定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即,傳輸端點設備A)及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即,傳輸端點設備D)個別的頻寬資源足以滿足上述網路切片需求的PIR及CIR,並接續執行步驟S230。
在步驟S230中,工作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4可在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即,傳輸端點設備A)及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即,傳輸端點設備D)之間建立屬於網路切片需求的工作光纖通道電路,並啟用工作光纖通道電路的波長保護恢復功能(即,在工作光纖通道電路中斷可以自動找到可用路由)。在圖4A的情境中,假設上述工作光纖通道電路依序包括傳輸端點設備A、B、C、D,但本發明可不限於此。
在一實施例中,在建立上述工作光纖通道電路之後,工作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4還可依據網路切片需求的PIR及CIR更新第一特定埠及第二特定埠的個別的剩餘PIR頻寬資源及剩餘CIR頻寬資源。以複合應答器A11的埠2(即,第一特定埠)為例,其剩餘PIR頻寬資源可被更新為1G(即,5G-4G),而其剩餘CIR頻寬資源可被更新為3G(即,5G-2G)。在此情況下,表格A111’中埠2的CIR/PIR欄位可被更新為7G/9G。再以複合應答器D11的埠2(即,第二特定埠)為例,其剩餘PIR頻寬資源可被更新為1G(即,5G-4G),而其剩餘CIR頻寬資源可被更新為3G(即,5G-2G)。在此情況下,表格D111’中埠2的CIR/PIR欄位可被更新為7G/9G。
接著,在步驟S240中,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6可基於網路切片需求的保護等級、PIR及CIR判斷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個別的剩餘頻寬資源是否足以建立網路切片需求的保護光纖通道電路。
在一實施例中,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6可取得對應於網路切片需求的保護等級的保護切片供裝參數,並據以將網路切片需求的CIR轉換為網路切片需求的參考CIR。在第二實施例中,由網路切片需求的CIR為2G,且網路切片需求的保護等級(例如次高)對應的保護切片供裝參數為0.5,則網路切片需求的參考CIR可計算為1G(即0.5x2G),但可不限於此。
之後,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6可判斷傳輸端點設備A上各複合應答器A11及A12的埠中是否存在第三特定埠。
在圖4A情境中,由於複合應答器A12的埠3的剩餘CIR頻寬資源(即,1G(10G-9G))不小於網路切片需求的參考CIR(即,1G),且其平均剩餘流量(即,5G(10G-5G))不小於網路切片需求的PIR(即,4G),故複合應答器A12的埠3可被視為上述第三特定埠,但本發明可不限於此。
另外,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6還可判斷傳輸端點設備D上各複合應答器D11、D21的埠中是否存在第四特定埠。
在圖4A情境中,由於複合應答器D12的埠3的剩餘CIR頻寬資源(即,1G(10G-9G))不小於網路切片需求的參考CIR(即,1G),且其平均剩餘流量(即,5G(10G-5G))不小於網路切片需求的PIR(即,4G),故複合應答器D12的埠3可被視為上述第四特定埠,但本發明可不限於此。
反應於判定存在第三特定埠(即,複合應答器A12的埠1)及第四特定埠(即,複合應答器D12的埠1),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6可判定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個別的剩餘頻寬資源足以建立網路切片需求的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並接續執行步驟S250。
在步驟S250中,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6可在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第二傳輸端點設備之間建立屬於網路切片需求的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在第二實施例中,上述保護光纖通電路依序可包括傳輸端點設備A、E、F、D,但本發明可不限於此。
之後,在步驟S260中,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106可將保護光纖通道電路與工作光纖通道電路設定為屬於LAG,並啟用保護光纖通道電路的波長保護恢復功能。
如此一來,當工作光纖通道電路發生障礙時,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即可作為新的路由而滿足上述網路切片需求。以圖4B所示情境為例,其中的傳輸端點設備B、C之間出現障礙。在此情況下,由於有LAG的保護,網路切片需求的相關訊務可在50ms內從L2網卡的第1埠切換至L2網卡的第2埠。在此情況下,複合應答器A11和D11之間的光纖通道電路可因啟用波長保護恢復功能,故相關的路由可改變為依序經過傳輸端點設備A、B、F、D,進而完成自我修復,並繼續啟動LAG保護。
再以圖4C情境為例,其中的傳輸端點設備E和F之間又發生障礙。在此情況下,由於有LAG的保護,網路切片需求的相關訊務可在50ms內從L2網卡的第2埠切換至L2網卡的第1埠。複合應答器A11和D11之間的光纖通道電路可因啟用波長保護恢復功能,故相關的路由可改變為依序經過傳輸端點設備A、E、C、D,進而完成自我修復,並繼續啟動LAG保護。由此可知,本發明的方法在面對多重障礙時還繼續能迅速在50ms內切換路由,故可在幾乎不影響訊務的情況下持續提供LAG保護。
由上可知,本發明可根據網路切片需求的保護等級,再搭配流量的蒐集及監控,找出符合能維持網路切片服務品質的保護模式,迅速提供保護供裝及提高其供裝成功率,也可提升頻寬使用率。並且,在發生多重障礙時,都可以迅速在50ms切換(訊務幾乎不受影響),且並持續提供保護直到找不到路由時,有效確保OTN網路切片服務不中斷。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方法及伺服器至少具備下列特點:(1)善用既有之OTN T-SDN 與OTN網路設備功能:透過T-SDN進行流量的蒐集和執行網路切片供裝,不需要另外安裝或者更新或者升級其他的功能;(2)根據平均流量找出OTN網路切片保護供裝:可以在頻寬不足時找到頻寬使用率不高的埠來當保護而且能夠維護既有網路切片品質,迅速提供保護供裝及提高其供裝成功率,也可提升頻寬使用率;(3)提供OTN網路切片的多重保護:本方法在發生多重障礙時,都可以迅速在50ms切換(訊務幾乎不受影響),且並持續提供保護直到找不到路由時,有效確保OTN網路切片服務不中斷。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伺服器 102:網路切片需求模組 104:工作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 106: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 300、400:OTN A、B、C、D、E、F:傳輸端點設備 A1、D1:L2網卡 A11、A12、D11、D12:複合應答器 A111、A121、D111、D121、A111’、A121’、D111’、D121’:表格 S210~S295:步驟
圖1是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繪示的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伺服器示意圖。 圖2是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繪示的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方法流程圖。 圖3A至圖3C是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繪示的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情境圖。 圖4A至圖4C是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繪示的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情境圖。
S210~S295:步驟

Claims (7)

  1. 一種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方法,包括: 取得一光傳輸網路中的一網路切片需求及其對應的一第一傳輸端點設備、一第二傳輸端點設備、一保護等級、一峰值資訊速率(peak information rate,PIR)、一承諾資訊率(committed information rate,CIR); 判斷該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該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個別的頻寬資源是否足以滿足該網路切片需求的該PIR及該CIR; 反應於判定該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該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個別的該頻寬資源足以滿足該網路切片需求的該PIR及該CIR,在該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該第二傳輸端點設備之間建立屬於該網路切片需求的一工作光纖通道電路,並啟用該工作光纖通道電路的波長保護恢復功能; 基於該網路切片需求的該保護等級、該PIR及該CIR判斷該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該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個別的剩餘頻寬資源是否足以建立該網路切片需求的一保護光纖通道電路; 反應於判定該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該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個別的剩餘頻寬資源足以建立該網路切片需求的該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在該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該第二傳輸端點設備之間建立屬於該網路切片需求的該保護光纖通道電路; 將該保護光纖通道電路與該工作光纖通道電路設定為屬於一鏈結聚合群組,並啟用該保護光纖通道電路的波長保護恢復功能。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具有至少一第一複合應答器以及連接於各該第一複合應答器的一長程演進通訊系統的一第一L2網卡,該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具有至少一第二複合應答器以及連接於各該第二複合應答器的該長程演進通訊系統的一第二L2網卡,各該第一複合應答器具有多個第一埠,且各該第二複合應答器具有多個第二埠。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判斷該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該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個別的頻寬資源是否足以滿足該網路切片需求的該PIR及該CIR的步驟包括: 判斷各該第一複合應答器的該些第一埠中是否存在一第一特定埠,其中該第一特定埠的剩餘PIR頻寬資源及剩餘CIR頻寬資源個別不小於該網路切片需求的該PIR及該CIR; 判斷各該第二複合應答器的該些第二埠中是否存在一第二特定埠,其中該第二特定埠的剩餘PIR頻寬資源及剩餘CIR頻寬資源個別不小於該網路切片需求的該PIR及該CIR; 反應於判定存在該第一特定埠及該第二特定埠,判定該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該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個別的該頻寬資源足以滿足該網路切片需求的該PIR及該CIR。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 依據該網路切片需求的該PIR及該CIR更新該第一特定埠及該第二特定埠的個別的該剩餘PIR頻寬資源及該剩餘CIR頻寬資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基於該網路切片需求的該保護等級、該PIR及該CIR判斷該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該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個別的剩餘頻寬資源是否足以建立該網路切片需求的該保護光纖通道電路的步驟包括: 取得對應於該網路切片需求的該保護等級的一保護切片供裝參數,並據以將該網路切片需求的該CIR轉換為該網路切片需求的一參考CIR; 判斷各該第一複合應答器的該些第一埠中是否存在一第三特定埠,其中該第三特定埠的剩餘CIR頻寬資源不小於該網路切片需求的該參考CIR,且該第三特定埠的平均剩餘流量不小於該網路切片需求的該PIR; 判斷各該第二複合應答器的該些第二埠中是否存在一第四特定埠,其中該第四特定埠的剩餘CIR頻寬資源不小於該網路切片需求的該參考CIR,且該第四特定埠的平均剩餘流量不小於該網路切片需求的該PIR; 反應於判定存在該第三特定埠及該第四特定埠,判定該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該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個別的剩餘頻寬資源足以建立該網路切片需求的該保護光纖通道電路。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反應於判定該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該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個別的該頻寬資源不足以滿足該網路切片需求的該PIR及該CIR,所述方法更包括: 判斷是否存在尚未安裝的其他複合應答器; 若是,發出一設備安裝通知以提醒安裝該其他複合應答器; 若否,發出一設備資源不足通知。
  7. 一種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系統,包括: 一網路切片需求模組,其取得一光傳輸網路中的一網路切片需求及其對應的一第一傳輸端點設備、一第二傳輸端點設備、一保護等級、一峰值資訊速率(peak information rate,PIR)、一承諾資訊率(committed information rate,CIR); 一工作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其經配置以: 判斷該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該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個別的頻寬資源是否足以滿足該網路切片需求的該PIR及該CIR; 反應於判定該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該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個別的該頻寬資源足以滿足該網路切片需求的該PIR及該CIR,在該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該第二傳輸端點設備之間建立屬於該網路切片需求的一工作光纖通道電路,並啟用該工作光纖通道電路的波長保護恢復功能; 一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建立模組,其經配置以: 基於該網路切片需求的該保護等級、該PIR及該CIR判斷該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該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個別的剩餘頻寬資源是否足以建立該網路切片需求的一保護光纖通道電路; 反應於判定該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該第二傳輸端點設備個別的剩餘頻寬資源足以建立該網路切片需求的該保護光纖通道電路,在該第一傳輸端點設備及該第二傳輸端點設備之間建立屬於該網路切片需求的該保護光纖通道電路; 將該保護光纖通道電路與該工作光纖通道電路設定為屬於一鏈結聚合群組,並啟用該保護光纖通道電路的波長保護恢復功能。
TW108144982A 2019-12-09 2019-12-09 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方法及伺服器 TWI7075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4982A TWI707552B (zh) 2019-12-09 2019-12-09 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方法及伺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4982A TWI707552B (zh) 2019-12-09 2019-12-09 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方法及伺服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07552B true TWI707552B (zh) 2020-10-11
TW202123627A TW202123627A (zh) 2021-06-16

Family

ID=74091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4982A TWI707552B (zh) 2019-12-09 2019-12-09 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方法及伺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0755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4982B (zh) * 2020-10-28 2021-04-1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開放式超高速光傳輸網路的供裝方法及供裝系統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6143A (zh) * 2006-04-10 2007-10-17 北京邮电大学 光以太网基于光层的保护恢复方案
WO2011035607A1 (zh) * 2009-09-28 2011-03-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PON系统的端到端QoS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2347862A (zh) * 2011-10-24 2012-02-08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带宽压缩的全光网业务恢复方法
US9344210B2 (en) * 2014-02-10 2016-05-17 Ciena Corporation OTN rate adjust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 plane restoration, congestion control, and network utilization
US9667341B2 (en) * 2014-07-16 2017-05-3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tection switching i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suporting ODUflex(GFP)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6143A (zh) * 2006-04-10 2007-10-17 北京邮电大学 光以太网基于光层的保护恢复方案
WO2011035607A1 (zh) * 2009-09-28 2011-03-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PON系统的端到端QoS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2347862A (zh) * 2011-10-24 2012-02-08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带宽压缩的全光网业务恢复方法
US9344210B2 (en) * 2014-02-10 2016-05-17 Ciena Corporation OTN rate adjust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 plane restoration, congestion control, and network utilization
US9667341B2 (en) * 2014-07-16 2017-05-3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tection switching i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suporting ODUflex(GFP)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4982B (zh) * 2020-10-28 2021-04-1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開放式超高速光傳輸網路的供裝方法及供裝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3627A (zh) 2021-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34928B2 (en) Mesh network of simple nodes with centralized control
US9712241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master station device, slave station device, control unit,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KR20140106235A (ko) 오픈플로우 스위치 및 그 패킷 처리 방법
CN108476175B (zh) 使用对偶变量的传送sdn流量工程方法与系统
WO2016165142A1 (zh) 一种虚拟网络的保护方法和装置
EP2216939B1 (en) Maintaining method for automatic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 system when operation engenders alarm
KR20120039912A (ko) 다계층 네트워크에서의 계층간 경로 설정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150295654A1 (en)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global optimization of flexible grid optical network and global optimiz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1674217B (zh) 一种在mesh网络中实现永久环网保护的方法
WO2015070435A1 (zh) 业务部署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WO2015067144A1 (zh) 软件部署的方法和装置
TWI707552B (zh) 保護光纖通道電路供裝方法及伺服器
WO2017133020A1 (zh) 一种nfv系统中的策略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1547382B (zh) 一种格状网中非同源同宿主备业务资源分离的方法
CN106209633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2523164B (zh) 一种在网卡中实现复杂同源同宿分流的系统
CN115277578B (zh) 一种业务编排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0466546C (zh) 应用lcas协议实现业务保护的系统和方法
TWI618421B (zh)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switching protection route to improve bandwidth efficiency of PTN circuit
US10623837B2 (en)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system, and node device
EP3958583A1 (en) Network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GB2598227A (en)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luding intelligent network service manager
CN109150747B (zh) 一种变更业务带宽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757784B2 (en)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network device
Liu et al. Demonstration of Hierarchical Control for Multi-domain and Multi-vendor Software-defined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