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0610B - 防盜機構 - Google Patents

防盜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0610B
TWI700610B TW108108980A TW108108980A TWI700610B TW I700610 B TWI700610 B TW I700610B TW 108108980 A TW108108980 A TW 108108980A TW 108108980 A TW108108980 A TW 108108980A TW I700610 B TWI700610 B TW I7006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main circuit
theft mechanism
trigger unit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8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36352A (zh
Inventor
鍾正彥
Original Assignee
立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立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立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089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0061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0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061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36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6352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一種防盜機構於構件上由一容置單元、至少一第一觸發單元、一上蓋件、一第一電路板、一下蓋件、至少一第二觸發單元、一第二電路板所構成。其中,透過該第一電路板按壓該至少一第一觸發單元,進而令一第一電性通路形成於該第一電路板、所述至少一第一觸發單元、與一主電路板之間。並且,該容置單元包圍及容置位於該主電路板之上的至少一主要電子元件。如此設置,未經授權的使用者拆卸該防盜機構且解除該上蓋件與該主電路板的連接關係,造成所述第一電性通路的斷路。此時,所述防盜機構啟動一防盜系統以防止該至少一主要電子元件的重要資料被竊取與竄改。

Description

防盜機構
本發明係關於電子裝置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具有防侵入以及防竊取資料的防盜機構。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普遍化,人們越來越依賴科技所帶來的便利。例如,由於相對於紙本電子裝置具備查找方便與體積小的優點,因此大部分使用者將公司機密文件或個人資料儲存於電子裝置之中。然而,使用者難免會因為粗心或遭竊等情況而丟失該電子裝置。
可想而知的是,若該電子裝置內部的資料未經授權地被更改,將造成使用者的不便與損失。並且,當其他使用者獲得該電子裝置時,便可以未經授權地拆卸該電子裝置,進而竊取該電子裝置內部的重要資訊,甚至以此勒索使用者。如此,將為企業或個人的財產帶來巨大的損失而導致社會的不安定。
圖1係顯示習知的一種具有保護機制的電子產品的立體示意圖。圖2係顯示習知的具有保護機制的電子產品的剖面側視圖。如圖所示,習知的具有保護機制的電子產品1’係包括一上蓋11’、一底座12’、一電路板13’、一彈片14’、以及用於放置該彈片14’的一卡座15’。其中,該彈片14’包括複數個導電球141’以及一卡扣部142’。並且,該電路板13’上設置有複數個訊號連接部131’以及一凸起部132’。由圖1及圖2可以得知,習知的具有保護機制的電子產品1’之該上蓋11’與該底座12’相組裝時,該電路板13’的凸起部132’卡合於該彈片14’的卡扣部142’,進而令該複數個導電球141’對應於該複數個訊號連接部131’。如此設置,當該具有保護機制的電子產品1’被未經授權地拆開時,由於該上蓋11’與該底座12’的分離,導致該複數個導電球141’被該彈片14’彈出。進一步地說明,當該複數個導電球141’被放回該具有保護機制的電子產品1’內,由於該複數個導電球141’排列順序與初始排列順序不同,進而令該具有保護機制的電子產品1’啟動一保護機制。雖然習知的具有保護機制的電子產品1’具有防止資料被竊取的設計。然而,可想而知的是該具有保護機制的電子產品1’仍具有以下的缺失:
(1)由於習知的具有保護機制的電子產品1’係透過該複數個導電球141’被彈出後,竊取者難以按照初始順序排列該複數個導電球141’,進而達到其內部防止資料被竊取的效果。然而,電子產品大多數是批量生產,且同一批生產的產品通常具有一樣的結構。可想而知的是,竊取者可以藉由拆開同樣型號的電子產品而得知其內部結構與設計。如此一來,竊取者即可以將該複數個導電球141’按照初始設定排列,因此習知具有保護機制的電子產品1’無法有效地防止重要資料遭到竄改與竊取。
(2)由於習知的具有保護機制的電子產品1’係當複數個導電球141’之排列順序與初始排列順序不同時才啟動該保護機制。然而,竊取者拆開該具有保護機制的電子產品1’且竊取其內部電子元件後,透過其他裝置讀取習知的具有保護機制的電子產品1’的電子元件仍然可以竊取以及得知其具有保護機制的電子產品1’內的機密資料。由此可以得知,習知的具有保護機制的電子產品1’仍然具有許多缺失與不足。
由上述可以得知,習知的具有保護機制的電子產品1’之設計無法有效地保護使用者的機密資料。有鑑於此,本案之發明人係極力加以研究發明,而終於研發完成本發明之一種防盜機構。
本發明之一種防盜機構係應用於一電子裝置之中,且構件上由一容置單元、至少一第一觸發單元、一上蓋件、一第一電路板、一下蓋件、至少一第二觸發單元、一第二電路板所構成。其中,透過該第一電路板按壓該至少一第一觸發單元,進而令一第一電性通路形成於該第一電路板、所述至少一第一觸發單元、與一主電路板之間。並且,該容置單元包圍及容置位於該主電路板之上的至少一主要電子元件。如此設置,未經授權的使用者拆卸該防盜機構且解除該上蓋件與該主電路板的連接關係,造成所述第一電性通路的斷路時,將觸發一防盜系統的啟動,進而防止該至少一主要電子元件的重要資料被竊取與竄改。
為了達成上述本發明之主要目的,本案之發明人係提供所述防盜機構之一實施例,係包括: 一容置單元,設於該電子裝置的一主電路板之上,用以包圍及容置位於該主電路板之上的至少一主要電子元件; 一至少一第一觸發單元,設置於該主電路板之上,並位於該容置單元內;其中,該第一觸發單元包括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的一第一金屬彈片與具有一第三端與一第四端的一第二金屬彈片,且該第一端與該第三端皆電連接至該主電路板; 一上蓋件,覆蓋該容置單元及該至少一主要電子元件; 一第一電路板,係貼合於該上蓋件,並電性連接該主電路板;其中,該第一電路板按壓該至少一第一觸發單元,使得該第二端與該第四端皆電連接至該第一電路板,進而令一第一電性通路形成於該第一電路板、該至少一第一觸發單元、與該主電路板之間; 一下蓋件,係相對於該上蓋件之位置而連接至該主電路板之下表面; 一至少一第二觸發單元,設置於該主電路板之下表面,並位於該下蓋件內;其中,該第二觸發單元包括具有一第一接觸端與一第二接觸端的一第一導電件以及具有一第三接觸端與一第四接觸端的一第二導電件,且該第一接觸端與該第三接觸端皆電連接至該主電路板;以及 一第二電路板,係貼合於該下蓋件的內面,使得該第二接觸端與該第四接觸端皆電連接至該第二電路板;其中,該第二電路板按壓該至少一第二觸發單元,進而令一第二電性通路形成於該第二電路板、該至少一第二觸發單元與該主電路板之間; 其中,解除該上蓋件與該至少一主要電子元件的連接關係,會令第一電路板停止對該至少一第一觸發單元的按壓,造成該第一電性通路的斷路; 其中,解除該下蓋件與該主電路板的連接關係,會令第二電路板停止對該至少一第二觸發單元的按壓,造成該第二電性通路的斷路。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描述本發明所提出之一種防盜機構,以下將配合圖式,詳盡說明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
第一實施例
請參閱圖3與圖4,係顯示本發明之一種防盜機構的第一立體示意圖與剖面透視圖。並請同時參閱圖5A與圖5B,係顯示第一觸發單元的立體圖。如圖3所示,本發明之防盜機構1主要包括:至少一容置單元10、至少一第一觸發單元11、一上蓋件12、一第一電路板13、一下蓋件14、至少一第二觸發單元15、以及一第二電路板。其中,所述容置單元10係設於一電子裝置2的一主電路板21之上,用以包圍及容置位於該主電路板21之上的至少一主要電子元件22。再者,該至少一第一觸發單元11係設置於該主電路板21之上,且位於該容置單元10內。更詳細地說明,所述第一觸發單元11包括具有一第一端1111與一第二端1112的一第一金屬彈片111以及具有一第三端1121與一第四端1122的一第二金屬彈片112。值得說明的是,該第一端1111與該第三端1121皆電連接至該主電路板21。由圖3可以得知,該上蓋件12係覆蓋該容置單元10及該至少一主要電子元件22。
繼續地參閱圖3與圖4,並請同時參閱圖6,係顯示本發明之防盜機構的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進一步地說明,該第一電路板13係貼合於該上蓋件12,並電性連接該主電路板21。如此,該第一電路板13按壓該至少一第一觸發單元11,使得該第二端1112與該第四端1122皆電性連接至該第一電路板13,進而令一第一電性通路形成於該第一電路板13、所述至少一第一觸發單元11、與該主電路板21之間。值得說明的是,解除該上蓋件12與該主電路板21的連接關係,會令該第一電路板13停止對該至少一第一觸發單元11的按壓,進而造成所述第一電性通路的斷路。換句話說,當一未被授權的使用者拆卸該電子裝置2並將保護該至少一主要電子元件22的該上蓋件12從該主電路板21上拆卸下來,將造成所述第一電性通路斷路,此時該主電路板21基於使用者的設定啟動一防盜系統。此外,該防盜系統可以是通知使用者的警報動作且/或清除該至少一主要電子元件22之資料的資料清除動作。
請參閱圖7,係顯示本發明之防盜機構的剖面側視圖。並請同時參閱圖8A與圖8B,係顯示第二觸發單元的立體圖。如圖7所示,所述下蓋件14係連接至該主電路板21之下表面且相對於該上蓋件12之位置。並且,該至少一第二觸發單元15係設置於該主電路板21之下表面且位於該下蓋件14內。更詳細地說明,所述第二觸發單元15皆包括具有一第一接觸端1511與一第二接觸端1512的一第一導電件151以及具有一第三接觸端1521與一第四接觸端1522的一第二導電件152。由圖6及圖8A可以得知,該第一接觸端1511與該第三接觸端1521皆電連接至該主電路板21。另一方面,該第二電路板係貼合於該下蓋件14的內面,使得該第二接觸端1512與該第四接觸端1522皆電連接至該第二電路板。如此設置,該第二電路板按壓該至少一第二觸發單元15,進而令一第二電性通路形成於該第二電路板、所述至少一第二觸發單元15與該主電路板21之間。值得說明的是,解除該下蓋件14與該主電路板21的連接關係,會令該第二電路板停止對該至少一第二觸發單元15的按壓,進而造成所述第二電性通路的斷路。換句話說,當一未被授權的使用者拆卸該電子裝置2並將保護該至少一主要電子元件22的該下蓋件14從該主電路板21上拆卸下來,將造成所述第二電性通路斷路,此時該主電路板21基於使用者的設定啟動該防盜系統。如此一來,透過該第二電路板與該至少一第二觸發單元15之設置,使得本發明之防盜機構1之底部同樣達到高強度的防盜以及防侵入的效果。
承上述,需補充說明的是,該第一電路板13與該第二電路板可為軟性印刷電路板(FPC);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該第二電路板係可透過雷射直接成型(Laser Direct Structuring, LDS)技術令該第二電路板之電路形成於該下蓋件14之表面。更詳細地說明,請參閱圖9A與圖9B,係顯示第一電路板以及上蓋件的立體圖。如圖9A與圖9B所示,該第一電路板13係緊密地包覆該上蓋件12,並且,該上蓋件12之上表面係露出至少一導熱部121,用以將該至少一主要電子元件22所產生的熱傳導至外部。
繼續地參閱圖7至圖8B。並請同時參閱圖10,係顯示本發明之防盜機構的剖面立體圖。如圖10所示,所述防盜機構1更包括至少一穩固件11H係設置於該主電路板21上,用以穩固且包圍對應的該至少一第一觸發單元11於該主電路板21上。另一方面,所述防盜機構1更包括一穩固板HP,係設置於該主電路板21與該下蓋件14之間,且其形成具有複數個穿孔H。由圖8A及圖10可以得知,該第一導電件151係位於所述穩固板HP的穿孔H,且包括用以抵頂所述穿孔H內壁的一第一彈性凸端1513,藉此方式令該第一導電件151固定於該穿孔H內。值得注意的是,該第一彈性凸端1513連接於該第一接觸端1511與該第二接觸端1512之間。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導電件152與該第一導電件151位於同一所述穿孔H之中,且包括用以抵頂所述穿孔H內壁的一第二彈性凸端1523,藉此方式令該第二導電件152固定於該穿孔H內。並且,該第二彈性凸端1523連接於該第三接觸端1521與該第四接觸端1522之間。需補充說明的是,該穩固板HP被塗附有一封裝膠,且該容置單元10內同樣填有所述封裝膠。換句話說,當所述防盜機構1完成一組裝步驟時,所述封裝膠被填入該穩固板HP與該容置單元10內,以令該防盜機構1形成封閉的保護狀態。值得注意的是,透過該穩固板HP以及其穿孔H的設置係防止所述封裝膠沾黏到該至少一第二觸發單元15。同樣地,透過該至少一穩固件11H設置係防止所述封裝膠沾黏到該至少一第一觸發單元11。需補充說明的是,可透過表面貼焊技術(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SMT)將所述至少一穩固件11H以及該穩固板HP設置於該主電路板21上。
第二實施例
請繼續參閱圖10,並請同時參閱圖11與圖12,係顯示本發明之防盜機構的第二實施例的第一立體示意圖與第二立體示意圖。如圖12所示,該電子裝置2包括一殼體23,且該殼體23由一容置底座231與一蓋板232所組成。由圖3與圖11可以得知,相較於前述第一實施例,所述防盜機構1之第二實施例更包括:至少一感測元件17以及一容置單元遮蓋18;其中,該至少一感測元件17設置於該容置單元10並電性連接至該主電路板21上。值得說明的是,該容置單元遮蓋18用以覆蓋該容置單元10。如此一來,該至少一感測元件17用以感測該容置單元遮蓋18對於所述容置單元10之覆蓋遭到解除。換句話說,解除該容置單元遮蓋18對所述容置單元10之覆蓋與保護,透過該至少一感測元件17的偵測進而啟動該防盜系統。必須特別強調的是,雖然圖11顯示該感測元件17為一光感測元件,但本發明並不特別做此限制。於實務應用上,開關元件、光感測元件、紅外線偵測元件、及按壓感測元件,都可以作為本發明所述之感測元件17。
第三實施例
請參閱圖13,係顯示本發明之防盜機構的第三實施例的第一立體示意圖。由圖3與圖13可以得知,相較於前述第一實施例,所述防盜機構1之第三實施例更包括複數個感測單元19;其中,該複數個感測單元19係設置於該容置底座231內並電性連接至該主電路板21。進一步地,該複數個感測單元19用以感測該蓋板232對於該容置底座231之覆蓋遭到解除。換句話說,當一未經授權使用者解除該蓋板232對所述容置底座231之覆蓋,所述防盜機構1透過該複數個感測單元19的偵測進而啟動該防盜系統。必須特別強調的是,雖然圖13顯示該複數個感測單元19為一開關元件,但本發明並不特別做此限制。於實務應用上,開關元件、光感測元件、紅外線偵測元件、及按壓感測元件,都可以作為本發明所述之感測單元19。
繼續參閱圖9A、圖9B與圖13,並請同時參閱圖14與圖15,係顯示本發明之防盜機構的第三實施例的第二立體示意圖與第三立體示意圖。如圖所示,該電子裝置2更包括用以協助所述至少一主要電子元件22進行散熱的至少一第一導熱件11D,且所述防盜機構1更包括:至少一第二導熱件12D以及一散熱件13D。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二導熱件12D係設置於該至少一第一導熱件11D與該上蓋件12之間。並且,該散熱件13D係設置於該上蓋件12之上。如此設置,透過該至少一第一導熱件11D以及該至少一第二導熱件12D,所述至少一主要電子元件22所產生之熱能可有效率地傳導至該上蓋件12,進而透過該上蓋件12的該至少一導熱部121將熱能傳導至該散熱件13D,使得熱能有效率地被傳導至所述防盜機構1之外部;由此可以得知,所述防盜機構1可有效地散熱與降溫。需補充說明的是,所述防盜機構1更包括複數個單向螺絲(安全螺絲),用以令該蓋板232鎖固於該容置底座231上。
如此,上述係已完整且清楚地說明本發明之防盜機構的技術特徵與立體圖,經由上述,吾人可以得知本發明係具有下列之優點:
(1)不同於習知的具有保護機制的電子產品1’無法有效地防止資料遭到竊取與盜用。本發明之防盜機構1係應用於一電子裝置2之中,且構件上由一容置單元10、至少一第一觸發單元11、一上蓋件12、一第一電路板13、一下蓋件14、至少一第二觸發單元15、一第二電路板所構成。其中,透過該第一電路板13按壓該至少一第一觸發單元11,進而令一第一電性通路形成於該第一電路板13、所述至少一第一觸發單元11、與一主電路板21之間。並且,該容置單元10包圍及容置位於該主電路板21之上的至少一主要電子元件22。如此設置,未經授權的使用者拆卸該防盜機構1且解除該上蓋件12與該主電路板21的連接關係,造成所述第一電性通路的斷路,進而啟動一防盜系統以防止該至少一主要電子元件22的重要資料被竊取與竄改。
(2)進一步地,本發明更包括至少一感測元件17以及一容置單元遮蓋18;如此設置,該至少一感測元件17用以感測該容置單元遮蓋18對於所述容置單元10之覆蓋遭到解除,進而透過該至少一感測元件17的偵測而啟動該防盜系統。此外,本發明更包括複數個感測單元19;其中,該複數個感測單元19用以感測該蓋板232對於該容置底座231之覆蓋。如此設置,當一未經授權的使用者解除該蓋板232對於該容置底座231的覆蓋,所述防盜機構1透過複數個感測單元19的偵測進而啟動該防盜系統。
必須加以強調的是,上述之詳細說明係針對本發明可行實施例之具體說明,惟該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凡未脫離本發明技藝精神所為之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於本案之專利範圍中。
<本發明>
1:防盜機構
2:電子裝置
21:主電路板
22:主要電子元件
23:殼體
231:容置底座
232:蓋板
10:容置單元
11:第一觸發單元
111:第一金屬彈片
1111:第一端
1112:第二端
112:第二金屬彈片
1121:第三端
1122:第四端
12:上蓋件
121:導熱部
13:第一電路板
14:下蓋件
15:第二觸發單元
151:第一導電件
1511:第一接觸端
1512:第二接觸端
1513:第一彈性凸端
152:第二導電件
1521:第三接觸端
1522:第四接觸端
1523:第二彈性凸端
11H:穩固件
HP:穩固板
H:穿孔
17:感測元件
18:容置單元遮蓋
19:感測單元
11D:第一導熱件
12D:第二導熱件
13D:散熱件
<習知>
1’:具有保護機制的電子產品
11’:上蓋
12’:底座
13’:電路板
14’:彈片
15’:卡座
131’:訊號連接部
132’:凸起部
141’:導電球
142’:卡扣部
圖1係顯示習知的一種具有保護機制的電子產品的立體示意圖; 圖2係顯示習知的具有保護機制的電子產品的剖面側視圖; 圖3係顯示本發明之一種防盜機構的第一立體示意圖; 圖4係顯示本發明之防盜機構的剖面透視圖; 圖5A與圖5B係顯示第一觸發單元的立體圖; 圖6係顯示本發明之防盜機構的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 圖7係顯示本發明之防盜機構的剖面側視圖; 圖8A與圖8B係顯示第二觸發單元的立體圖; 圖9A與圖9B係顯示第一電路板以及上蓋件的立體圖; 圖10係顯示本發明之防盜機構的剖面立體圖; 圖11係顯示本發明之防盜機構的第二實施例的第一立體示意圖; 圖12係顯示本發明之防盜機構的第二實施例的第二立體示意圖; 圖13係顯示本發明之防盜機構的第三實施例的第一立體示意圖; 圖14係顯示本發明之防盜機構的第三實施例的第二立體示意圖;以及 圖15係顯示本發明之防盜機構的第三實施例的第三立體示意圖。
1:防盜機構
10:容置單元
11:第一觸發單元
111:第一金屬彈片
112:第二金屬彈片
14:下蓋件
15:第二觸發單元
21:主電路板
22:主要電子元件
HP:穩固板
H:穿孔

Claims (14)

  1. 一種防盜機構,應用於一電子裝置之中,係包括:一容置單元,設於該電子裝置的一主電路板之上,用以包圍及容置位於該主電路板之上的至少一主要電子元件;至少一第一觸發單元,設置於該主電路板之上,並位於該容置單元內;其中,該第一觸發單元包括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的一第一金屬彈片與具有一第三端與一第四端的一第二金屬彈片,且該第一端與該第三端皆電連接至該主電路板;一上蓋件,覆蓋該容置單元及該至少一主要電子元件;一第一電路板,係貼合於該上蓋件,並電性連接該主電路板;其中,該第一電路板按壓該至少一第一觸發單元,使得該第二端與該第四端皆電連接至該第一電路板,進而令一第一電性通路形成於該第一電路板、該至少一第一觸發單元、與該主電路板之間;一下蓋件,係相對於該上蓋件之位置而連接至該主電路板之下表面;至少一第二觸發單元,設置於該主電路板之下表面,並位於該下蓋件內;其中,該第二觸發單元包括具有一第一接觸端與一第二接觸端的一第一導電件以及具有一第三接觸端與一第四接觸端的一第二導電件,且該第一接觸端與該第三接觸端皆電連接至該主電路板;一第二電路板,係貼合於該下蓋件的內面,使得該第二接觸端與該第四接觸端皆電連接至該第二電路板;其中,該第二電路板 按壓該至少一第二觸發單元,進而令一第二電性通路形成於該第二電路板、該至少一第二觸發單元與該主電路板之間;其中,解除該上蓋件與該主電路板的連接關係,會令該第一電路板停止對該至少一第一觸發單元的按壓,造成該第一電性通路的斷路;其中,解除該下蓋件與該主電路板的連接關係,會令該第二電路板停止對該至少一第二觸發單元的按壓,造成該第二電性通路的斷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盜機構,其中,該第一電路板與第二電路板皆為軟性印刷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盜機構,其中,該上蓋件係形成有至少一導熱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盜機構,更包括:至少一穩固件,係設置於該主電路板上,且分別用以穩固該至少一第一觸發單元於該主電路板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盜機構,更包括:一穩固板,係設置於該主電路板與該下蓋件之間,並具有複數個穿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盜機構,其中,該電子裝置包括一殼體,且該殼體由一容置底座與一蓋板所組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防盜機構,更包括:至少一感測元件,設置於該容置單元並電性連接至該主電路板上;以及一容置單元遮蓋,用以覆蓋該容置單元;其中,該至少一感測元件用以感測該容置單元遮蓋對於該容置單元之覆蓋遭到解除。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防盜機構,該電子裝置更包括用以協助所述至少一主要電子元件進行散熱的至少一第一導熱件,且該防盜機構更包括:至少一第二導熱件,其中,該第二導熱件係設置於該第一導熱件與該上蓋件之間;以及一散熱件,係設置於該上蓋件之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防盜機構,其中,該第一導電件位於該複數個穿孔之對應的該穿孔之中,且更包括:一第一彈性凸端,連接於該第一接觸端與該第二接觸端之間,用以抵頂該複數個穿孔之對應的穿孔的內壁,藉此方式令該第一導電件固定於該複數個穿孔之對應的穿孔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防盜機構,其中,該穩固板被塗覆有一封裝膠,且該容置單元內同樣填有該封裝膠。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防盜機構,更包括:複數個感測單元,係設置於該容置底座內並電性連接至該主電路板;其中,該感測單元用以感測該蓋板對於該容置底座之覆蓋遭到解除。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防盜機構,更包括:複數個單向螺絲,用以令該蓋板鎖固於該容置底座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防盜機構,其中,該第二導電件與該第一導電件位於同一所述穿孔之中,且更包括:一第二彈性凸端,連接於該第三接觸端與該第四接觸端之間,且抵頂於該對應的穿孔的內壁,藉此方式令該第二導電件固定於該對應的穿孔內。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防盜機構,其中,該感測單元與該感測元件皆可為一開關元件、一光感測元件、一紅外線偵測元件、或一按壓感測元件。
TW108108980A 2019-03-15 2019-03-15 防盜機構 TWI7006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8980A TWI700610B (zh) 2019-03-15 2019-03-15 防盜機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8980A TWI700610B (zh) 2019-03-15 2019-03-15 防盜機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00610B true TWI700610B (zh) 2020-08-01
TW202036352A TW202036352A (zh) 2020-10-01

Family

ID=73003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8980A TWI700610B (zh) 2019-03-15 2019-03-15 防盜機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0061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47555A1 (en) * 1995-06-06 1996-12-11 Monteiro, Luciano Trindade de Sousa A theft deterrent locking device
CN101527159A (zh) * 2009-04-18 2009-09-09 深圳市新国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存储电路防盗取装置及其方法
WO2013095594A1 (en) * 2011-12-22 2013-06-27 Intel Corporation Always-available embedded theft reaction subsystem
WO2015188704A1 (zh) * 2014-06-13 2015-12-17 黄柏钧 防失窃装置
TWM574791U (zh) * 2018-11-13 2019-02-21 台林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TWM585294U (zh) * 2019-03-15 2019-10-21 立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盜機構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47555A1 (en) * 1995-06-06 1996-12-11 Monteiro, Luciano Trindade de Sousa A theft deterrent locking device
CN101527159A (zh) * 2009-04-18 2009-09-09 深圳市新国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存储电路防盗取装置及其方法
WO2013095594A1 (en) * 2011-12-22 2013-06-27 Intel Corporation Always-available embedded theft reaction subsystem
WO2015188704A1 (zh) * 2014-06-13 2015-12-17 黄柏钧 防失窃装置
TWM574791U (zh) * 2018-11-13 2019-02-21 台林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TWM585294U (zh) * 2019-03-15 2019-10-21 立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盜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6352A (zh) 2020-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52239B2 (en) Keyboard safety protection device
US6512454B2 (en) Tamper resistant enclosur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ical assembly utilizing same
TWI599910B (zh) 安全保護裝置
US9009860B2 (en) Tamper resistance extension via tamper sensing material housing integration
WO2011038619A1 (zh) 一种加密键盘
TWI597622B (zh) 電子裝置
CN201716792U (zh) 核心器件保护装置和pos终端
BRPI1001237A2 (pt) sistema de computação e método para usar um sistema de computação, computador portátil, cartão inteligente portátil e sistema de processamento
US20070016963A1 (en) PIN entry terminal having security system
TW201222319A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ata protection function
TWI700610B (zh) 防盜機構
CA2382370A1 (en) Anti-theft alarm for portable computer
TWM585294U (zh) 防盜機構
CN210432110U (zh) 防盗机构
CN111698850B (zh) 防盗机构
US20110080715A1 (en) Protective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component
CN104835273A (zh) 基于压敏传感器的笔记本电脑防盗报警装置
US878975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protection mechanism thereof
CN202650016U (zh) 手持设备物理安全保护装置
TW201105186A (en) An improved structure for protecting electronic elements
US20110107934A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deactivation device
TW201518992A (zh) 機密資料安全防護裝置
CN202632296U (zh) 一种数据安全保护装置
US2023027970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ecurity device
US931151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of board protection 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