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0009B - 通訊控制裝置、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訊控制裝置、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00009B TWI700009B TW105126419A TW105126419A TWI700009B TW I700009 B TWI700009 B TW I700009B TW 105126419 A TW105126419 A TW 105126419A TW 105126419 A TW105126419 A TW 105126419A TW I700009 B TWI700009 B TW I70000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control
- communication
- information
- coexistence
- judgment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可圓滑地進行複數無線系統間的資 訊交換的通訊控制裝置。
提供一種通訊控制裝置,具備:通訊 部,係將本裝置或本裝置所服務的通訊節點之地理位置資訊,發送至控制著複數無線系統間之共存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和取得部,係從前記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取得含有共存所需之通訊控制時所必須之資訊的資訊,來作為將該通訊控制判斷裝置所管理的地理性領域之週邊的領域加以管理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相關資訊。
Description
本揭露是有關於通訊控制裝置、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及方法。
作為緩和將來頻率資源枯竭的對策之1者,關於頻率二次利用之議論正在進行。所謂頻率的二次利用,係將被優先分配給某系統的頻率頻道之部份或全部,讓其他系統做二次性利用。一般而言,頻率頻道被優先分配的系統稱作一次系統(Primary System),將該當頻率頻道做二次利用的系統稱作二次系統(Secondary System)。
TV空白空間,係為二次利用所被議論之頻率頻道之一例。TV空白空間,係指在身為一次系統的TV播送系統所被分配的頻率頻道之中,隨著地區而未被該當TV播送系統所利用的頻道。藉由將該TV空白空間開放給二次系統,就可實現頻率資源的有效活用。作為TV空白空間的可二次利用所需之實體層(PHY)及MAC層之無線存取方式之規格,例如有IEEE802.22、IEEE802.11af
、及ECMA(European Computer Manufacturer Association)-392(CogNea)等之複數標準規格存在。
IEEE802.19工作群組,係以讓使用不同無線存取方式的複數個二次系統能夠圓滑地共存為目的而正朝該方向研討中。例如,在IEEE802.19工作群組中,將為了二次系統之共存(coexistence)而被要求的各種機能,分群成為CM(Coexistence Manager)、CE(Coexistence Enabler)及CDIS(Coexistence Discovery and Information Server)這3個機能實體。CM係為,主要進行共存所需之意思決定(decision-making)的機能實體。CE係為,在CM與二次利用節點之間仲介命令之傳達或資訊之交換的作為介面的機能實體。CDIS係為,將複數個二次系統的資訊做統一管理的作為伺服器的機能實體。
例如,關於這些機能實體,在下記專利文獻1中係揭露,由複數機能實體來進行協調而做近鄰偵測的技術。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2/132804號
對IEEE802.19工作群組中所規定的CM分配負責地區,若CE係為可移動,隨著CE之移動,一旦負
責的CM改變,則必須要對新的CM進行連接。可是,在現況的規定中,隨著CE之移動而負責的CM改變時,用來讓CE連接至新的CM所需之手續係尚未被制定。
於是,在本揭露中係提出,可圓滑地進行複數無線系統間的資訊交換的新穎且改良過的通訊控制裝置、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及方法。
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通訊控制裝置,具備:通訊部,係將本裝置或本裝置所服務的通訊節點之地理位置資訊,發送至控制著複數無線系統間之共存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和取得部,係從前記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取得含有共存所需之通訊控制上所必須之資訊的資訊,來作為將該通訊控制判斷裝置所管理的地理性領域之週邊的領域加以管理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相關資訊。
又,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通訊控制判斷裝置,係為控制複數無線系統間之共存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其係具備:控制部,係生成含有共存所需之通訊控制上所必須之資訊的資訊,來作為本裝置所管理的地理性領域週邊的、進行前記無線系統之利用所涉及之控制判斷的其他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相關資訊。
又,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方法,其係含有:將本裝置或本裝置所服務的通訊節點之地理位置資訊,發送至控制著複數無線系統間之共存的通訊控制判
斷裝置之步驟;和從前記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取得含有共存所需之通訊控制上所必須之資訊的資訊,來作為將該通訊控制判斷裝置所管理的地理性領域之週邊的領域加以管理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相關資訊之步驟。
又,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方法,係為控制著複數無線系統間之共存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所執行的方法,其係含有:生成含有共存所需之通訊控制上所必須之資訊的資訊,來作為本裝置所管理的地理性領域週邊的、進行前記無線系統之利用所涉及之控制判斷的其他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相關資訊之步驟。
又,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電腦程式,係令電腦執行:將本裝置或本裝置所服務的通訊節點之地理位置資訊,發送至控制著複數無線系統間之共存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之步驟;和從前記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取得含有共存所需之通訊控制上所必須之資訊的資訊,來作為將該通訊控制判斷裝置所管理的地理性領域之週邊的領域加以管理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相關資訊之步驟。
又,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電腦程式,係為控制著複數無線系統間之共存的電腦所執行的電腦程式,係令其執行:生成含有共存所需之通訊控制上所必須之資訊的資訊,來作為本裝置所管理的地理性領域週邊的、進行前記無線系統之利用所涉及之控制判斷的其他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相關資訊之步驟。
如以上說明,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可圓滑地進行複數無線系統間的資訊交換的新穎且改良過的通訊控制裝置、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及方法。
此外,上記效果並非一定要限定解釋,亦可和上記效果一併、或取代上記效果,而達成本說明書所欲揭露之任一效果、或可根據本說明書來掌握的其他效果。
10A、10B‧‧‧通訊控制裝置
20‧‧‧地理位置資訊DB
30A、30B‧‧‧二次利用節點
40A、40B‧‧‧服務區域
100‧‧‧裝置
110‧‧‧通訊部
120‧‧‧處理部
121‧‧‧取得部
123‧‧‧控制部
130‧‧‧記憶部
200‧‧‧裝置
210‧‧‧通訊部
220‧‧‧處理部
221‧‧‧取得部
223‧‧‧控制部
230‧‧‧記憶部
300‧‧‧裝置
310‧‧‧通訊部
320‧‧‧處理部
321‧‧‧取得部
323‧‧‧控制部
330‧‧‧記憶部
〔圖1〕用來說明本揭露的一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系統之概要的說明圖。
〔圖2〕共存支援所需之3個機能實體之相關的說明圖。
〔圖3〕共存支援所需之4個機能實體的說明圖。
〔圖4〕負責地區被分配給各個CM之情境的說明圖。
〔圖5〕可成為CE而發揮機能的裝置100之機能構成例的說明圖。
〔圖6〕可成為CM而發揮機能的裝置200之機能構成例的說明圖。
〔圖7〕可成為CDIS而發揮機能的裝置300之機能構成例的說明圖。
〔圖8〕CE(及與CE呈一體而可移動的通訊節點)
和CM之動作例的程序圖。
〔圖9〕CM和CDIS之動作例的程序圖。
〔圖10〕CE(及與CE呈一體而可移動的通訊節點)、和2個CM之動作例的程序圖。
〔圖11〕負責地區被分配給各個CM之情境的說明圖。
〔圖12〕CE(及與CE呈一體而可移動的通訊節點)、和2個CM之動作例的程序圖。
以下,一邊參照添附圖式,一邊詳細說明本揭露的理想實施形態。此外,於本說明書及圖面中,關於實質上具有同一機能構成的構成要素,係標示同一符號而省略重疊說明。
此外,說明是按照以下順序進行。
1.本揭露之實施形態
1.1.系統之全體的構成
1.2.構成例
1.3.動作例
2.總結
圖1係用來說明本揭露的一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系統
之概要的說明圖。
參照圖1,圖示了構成二次系統A的複數二次利用節點30A、及構成二次系統B的複數二次利用節點30B。如圖1所示,二次利用節點30,典型而言係為基地台或存取點等之送訊台。身為送訊台的二次利用節點30A,係向位於服務區域40A之內部的收訊台,提供二次系統A之服務。身為送訊台的二次利用節點30B也同樣地,係向位於服務區域40B之內部的收訊台,提供二次系統B之服務。以下,將構成二次系統的送訊台及收訊台,有時候總稱為二次利用節點。
二次利用節點30A及30B,係分別被連接至通訊控制裝置10A及10B。通訊控制裝置10,係為了控制利用一次系統所被分配之頻率頻道的複數二次系統間之共存,而被導入的裝置。通訊控制裝置10A及10B,係被連接至地理位置資訊DB(GLDB:Geo-location Database)20。GLDB20,係具有將可利用之頻率的清單及/或送訊功率,通知給二次系統之每一者的機能,典型而言係進行一次系統的保護(Incumbent protection)。例如,通訊控制裝置10,係將一次系統所被分配之頻率帶域之中可做二次利用之頻帶,從GLDB20而加以得知,讓管理及/或控制對象(以下亦簡稱為管理下)的二次系統做利用。
此外,作為一次系統,係可舉出例如:TV播送系統、PMSE(Program Making and Special Events)、
雷達(軍用、艦載、氣象等)、固定衛星服務(FSS:Fixed Satellite Service)、及地球探測衛星(EESS:Earth Exploration Satellite Service)等。
此處,複數二次系統之服務區域40(亦即40A及40B),除了地理性重疊外,有時候利用頻帶也會重疊。作為具體的例子,例如,考慮被不同運作者所運用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服務之提供領域和Wi-Fi服務之提供領域係為重疊的情形。
在本實施形態中,於如此狀況下,想定將一次系統所被分配之頻帶之一部或全部,由一個以上的二次系統進行協調而做二次利用。為此,在複數二次系統間能夠圓滑地交換資訊,較為理想。
圖2係共存支援所需之3個機能實體之相關的說明圖。如圖2所示,於IEEE802.19.1中,用來支援二次系統之共存所需之各機能,係被分群成CM、CE及CDIS這3個機能實體。
CM係為,進行共存所需之意思決定(decision-making)的機能實體。CM,係取得一次系統的相關資訊、可利用之頻道的相關資訊及二次系統的相關資訊。CM所致之資訊的取得來源,係為CDIS、其他CM及(透過CE而被存取的)二次利用節點等。CM,係基於這些資訊而決定,處於自己管理下的二次利用節點應該使用哪個
頻率頻道來運用二次系統。CM,係亦可針對各二次利用節點,還決定:最大送訊功率、推薦的無線存取方式、及位置資料之更新之週期等之追加的控制參數。然後,CM係依照所決定的參數,令各二次利用節點運用二次系統或重新構成二次系統。
CE係為,在CM與二次利用節點之間仲介命令之傳達或資訊之交換的作為介面的機能實體。例如,CE,係將二次利用節點所擁有的資訊,轉換成CM所能使用的形式,將轉換後的資訊,傳達給CM。又,CE,係將來自CM的關於二次系統之共存的命令,轉換成二次利用節點可以執行的形式,將轉換後的命令,傳達至二次利用節點。
CDIS係為,將複數個二次系統的資訊做管理的作為伺服器的機能實體。例如,CDIS,係從各二次利用節點透過CE及CM而收集二次系統的相關資訊。又,CDIS,係將一次系統的相關資訊及可利用之頻道的相關資訊,從GLDB20加以收集。然後,CDIS,係將所收集到的資訊,積存在資料庫中。已被CDIS所積存的資訊,係在CM所致之共存所需之意思決定之際,會被使用。CDIS,係亦可從複數CM之中,選擇出主CM(將複數CM予以統
籌、集中進行意思決定的CM)。又,CDIS係具有,偵測彼此具有干擾之可能性的近鄰之二次系統的近鄰偵測機能。
在圖1所示的通訊控制裝置10之每一者中,係實作了上述3種類之機能實體的其中至少1者。此外,一部份之機能實體,係亦可被時坐在每個二次利用節點30中。又,一部份之機能實體,係亦可和GLDB20被實作在同一裝置中。
此外,上述的3種類之機能實體,也有時候會總稱為共存系統(Coexistence System)。共存系統,係支援管理下的二次系統之共存。
WSO,係為二次利用節點之一。在IEEE Std 802.19.1-2014中,WSO係表示TV空白空間(TVWS:television white space)裝置、或TVWS裝置的網路。於本實施形態中,WSO,係不限定於TVWS裝置及TVWS裝置之網路,係指二次利用節點或是二次系統之網路整體。WSO,係為了接受二次系統之共存所需之服務也就是共存服務(Coexistence service),而透過CE而與CM連接。此外,WSO係為通訊節點(Communication node)的一種。
RLSS,係用來防止終端間之干擾所需之本地伺服器。WSO,係經由RLSS,而與GLDB20連接。RLSS,係在提供TVWS用的無線存取方式的規格之一也就是IEEE Std 802.11af中被規定。於IEEE Std 802.19.1-2014中,RLSS,係將使用地理性位置而被整理的資訊加以儲存,向保持著一或複數個基本服務集合所需之動作參數及位置的資料庫進行存取、並加以管理的實體。
以上,說明了機能實體之每一者的內容。機能實體之每一者,係可彼此使用介面而進行資訊的交換。如圖2所示,CE及WSO/RLSS,係可經由介面A而交換資訊。CM及CE,係可經由介面B1而交換資訊。CM及CDIS,係可經由介面B2而交換資訊。CM彼此,係可經由介面B3而交換資訊。CM及Whitespace Database,係可經由介面C而交換資訊。
圖3係共存支援所需之4個機能實體的說明圖。如圖3所示,共存系統中亦可被導入CoE(Coordination Enabler)。此實體,係與異於管理者的共存系統間或存在於外部之實體,實施資訊交換。CoE係亦可被實作於圖1所示的通訊控制裝置10中,亦可被實作於每個二次利用節點30中,亦可被實作於與GLDB20同一裝置中,亦可被實作於其他任意裝置中。此外,GLDB與CM之間亦可和圖2同樣地設置有介面。
於具有如此機能實體的通訊系統中,負責地區(國家或州等)被分配給各個CM的情境係被想定。圖
4係負責地區被分配給各個CM之情境的說明圖。圖4係圖示,對16個地區而分配各個CM的樣子。圖4中係圖示,例如,對Region #7此一領域係分配了CM2,對Region #10此一領域係分配了CM1。至於其他領域也是同樣如此。
在如此情況下,想到具備CE的通訊節點(相當於基地台、存取點之節點)、或與CE呈一體而可移動的通訊節點,是跨越領域而移動。例如在圖4中係圖示,具備CE的通訊節點(或與CE呈一體而可移動的通訊節點)是從Region #7往Region #10移動的樣子。此時,由於領域且負責管理的CM係為不同,因此CE係變成必須要改變連接的CM。亦即,一旦具備CE的通訊節點(或與CE呈一體而可移動的通訊節點)是從Region #7往Region #10移動,則CE就變成必須要將所連接之CM,從CM2變更成CM1。
藉由不只有CE所正在連接中的CM之資訊,就連進行週邊領域之管理的CM之資訊也先讓CE加以保持,即使CE跨領域移動,仍可對負責移動目的地之領域的CM滑順地進行連接,被認為可接續共存服務之提供。可是,在IEEE Std 802.19.1-2014中並沒有提供這樣的機制。
於是在本案揭露人,係有鑑於上述的問題點,針對即使CE跨領域移動,仍可對負責移動目的地之領域的CM滑順地進行連接,而可接續共存服務之提供的
技術,進行深入研討。其結果為,本案揭露人係想出了,藉由不只有CE所正在連接中的CM之資訊,就連進行週邊領域之管理的CM之資訊也先讓CE加以保持,即使CE跨領域移動,仍可對負責移動目的地之領域的CM滑順地進行連接,被認為可接續共存服務之提供的技術。
接下來,說明CE、CM、CDIS之每一者的機能構成例。
圖5係可成為CE而發揮機能的裝置100之機能構成例的說明圖。如圖5所示,裝置100係含有:通訊部110、處理部120、記憶部130所構成。又處理部120係含有:取得部121、控制部123所構成。
通訊部110,係與其他裝置之間進行資訊之通訊。通訊部110係為,例如若是無線通訊時則具備天線,若是有線通訊時則具備有線通訊用之介面。又通訊部110係具備,資訊之通訊處理所需之通訊電路。通訊部110,係將從其他裝置所接收到的資訊,送往處理部120。
處理部120係由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Read Only Memory)、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所構成,提供裝置100的各種機能。此外,處理部120,係還可含有取得部121及控制部123以外之其他構成要素。亦即,處理部120係也可進行取得部121及控制部123之動作以外的動作。
取得部121,係將通訊部110從其他裝置所接收到的各種資訊,加以取得。
控制部123,係控制裝置100的動作。控制部123,係在控制裝置100的動作之際,可使用取得部121所取得的資訊、或記憶部130中所記憶的資訊。
記憶部130係由例如HDD、SSD、快閃記憶體或其他記憶媒體所構成,記憶各種資訊。
在本實施形態中,通訊部110,係將裝置100或裝置100所服務的通訊節點之地理位置資訊,發送至控制著將所定之一次系統所被分配之頻帶做二次利用的複數二次系統(本揭露之複數無線系統之一例)之共存的CM(例如可發揮後述機能的裝置200)。
又,取得部121,係從CM(例如可發揮後述機能的裝置200),取得含有共存所需之通訊控制上所必須之資訊的資訊,來作為將該當CM所管理的地理性領域之週邊的領域加以管理的CM的相關資訊。
然後控制部123係認知裝置100或裝置100所服務的通訊節點的地理位置資訊之變更,使用取得部121所取得之資訊,來選擇對地理位置資訊變更後之通訊節點而言合適的CM。
圖6係可成為CM而發揮機能的裝置200之機能構成例的說明圖。如圖6所示,裝置200係含有:通訊部210、處理部220、記憶部230所構成。又處理部220係含有:取得部221、控制部223所構成。
通訊部210,係與其他裝置之間進行資訊之通訊。通訊部210係為,例如若是無線通訊時則具備天線,若是有線通訊時則具備有線通訊用之介面。又通訊部210係具備,資訊之通訊處理所需之通訊電路。通訊部210,係將從其他裝置所接收到的資訊,送往處理部220。
處理部220係由例如:CPU、ROM、RAM等所構成,提供裝置200的各種機能。此外,處理部220,係還可含有取得部221及控制部223以外之其他構成要素。亦即,處理部220係也可進行取得部221及控制部223之動作以外的動作。
取得部221,係將通訊部210從其他裝置所接收到的各種資訊,加以取得。
控制部223,係控制裝置200的動作。控制部223,係在控制裝置200的動作之際,可使用取得部221所取得的資訊、或記憶部230中所記憶的資訊。
記憶部230係由例如HDD、SSD、快閃記憶體或其他記憶媒體所構成,記憶各種資訊。
在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223係生成,含有將頻帶做二次利用的二次系統(本揭露的複數無線系統之一例)間的共存所需之通訊控制上所必須之資訊的資訊,來作為裝置200所管理的地理性領域週邊的其他CM的相關資訊。作為二次系統之共存所需之通訊控制上所必須之資訊係可包含有例如:裝置200所管理的地理性領域之資訊、或裝置200所擁有的共存設定檔所涉及之資訊等。
圖7係可成為CDIS而發揮機能的裝置300之機能構成例的說明圖。如圖7所示,裝置300係含有:通訊部310、處理部320、記憶部330所構成。又處理部320係含有:取得部321、控制部323所構成。
通訊部310,係與其他裝置之間進行資訊之通訊。通訊部310係為,例如若是無線通訊時則具備天線,若是有線通訊時則具備有線通訊用之介面。又通訊部310係具備,資訊之通訊處理所需之通訊電路。通訊部310,係將從其他裝置所接收到的資訊,送往處理部320。
處理部320係由例如:CPU、ROM、RAM等所構成,提供裝置300的各種機能。此外,處理部320,係還可含有取得部321及控制部323以外之其他構成要素。亦即,處理部320係也可進行取得部321及控制部323之動作以外的動作。
取得部321,係將通訊部310從其他裝置所接收到的各種資訊,加以取得。
控制部323,係控制裝置300的動作。控制部323,係在控制裝置300的動作之際,可使用取得部321所取得的資訊、或記憶部330中所記憶的資訊。
記憶部330係由例如HDD、SSD、快閃記憶體或其他記憶媒體所構成,記憶各種資訊。
首先說明,CE係取得負責不只目前之領域還有週邊
之領域之管理的CM之資訊之際的動作例。
圖8係CE(及與CE呈一體而可移動的通訊節點)和CM之動作例的程序圖。圖8所示係為,CE係取得負責不只目前之領域還有週邊之領域之管理的CM之資訊之際的動作例。
CE、或通訊節點,係取得目前之地理位置資訊(步驟S101)。地理位置資訊之取得,係可使用例如CE、或通訊節點中所被設置的位置偵測機能。位置偵測機能,具體而言係可包含有: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收訊機、及/或通訊裝置等。GNSS係可包含有例如: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LONA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QZSS(Quasi-Zenith Satellites System)、或Galileo等。
在步驟S101中一旦取得目前之地理位置資訊,則CE係對管理目前之領域的CM,發送管理近隣之領域的CM之清單(稱為ListOfNeighborCM)之請求(步驟S102)。CE,係可在該當請求中含有:上記步驟S101中所取得的目前之地理位置資訊、或能夠識別目前之地理位置的識別資訊。
CM,係一旦從CE接收到ListOfNeighborCM之請求,就對該CE進行ListOfNeighborCM之生成(步驟S103)。ListOfNeighborCM的生成處理之具體例係於後述。
CM,係在上記步驟S103中,一旦生成了對發送出ListOfNeighborCM之請求之CE的ListOfNeighborCM,則接下來,將已生成的ListOfNeighborCM,通知給該CE(步驟S104)。CM,係可在ListOfNeighborCM中至少包含有:識別CM的資訊(例如ID)、CM的IP位址,CM負責之領域所涉及之資訊。
藉由CE(及與CE呈一體而可移動的通訊節點)及CM來執行圖8所示的一連串之動作,CE就可取得負責不只目前之領域還有週邊之領域之管理的CM之資訊。此外,CE係可將圖8所示的ListOfNeighborCM之取得手續定期地執行,也可以在認知到通訊節點之地理位置資訊是已被變更達所定之閾值以上(例如1公里~10數公里左右等)時才執行。
接下來,說明CM所致之ListOfNeighborCM之生成處理。圖9係CM和CDIS之動作例的程序圖。圖9所示係為,CM生成ListOfNeighborCM之際的動作例。
CM,係一旦從CE接收到ListOfNeighborCM之請求,就首先對CDIS,將對象的地理位置資訊予以通知(步驟S111)。此處CM通知給CDIS的地理位置資訊,係為CM從CE所取得的地理位置資訊。
CDIS,係一旦從CM收到地理位置資訊的通知,就基於收到該通知的地理位置資訊而抽出CM資訊(步驟S112)。
使用圖4來說明,若從CM收到通知的地理
位置資訊係為被包含在Region #7中者,則CDIS係將分別負責相鄰的領域也就是Region #2、#3、#4、#6、#8、#10、#11、#12的CM之CM資訊,予以抽出。亦即,CDIS係將CM1、CM6、CM8、CM10、CM13之CM資訊予以抽出。CDIS,係作為CM資訊,是將識別CM的資訊(例如ID)、CM的IP位址,CM負責之領域所涉及之資訊,予以抽出。
CDIS,係一旦在步驟S112中抽出CM資訊,就將該已抽出之CM資訊,通知給CM(步驟S113)。CM,係一旦從CDIS收到CM資訊之通知,就使用所被通知的CM資訊來生成回應訊息(含有ListOfNeighborCM之訊息)(步驟S114)。
藉由CM及CDIS來執行圖9所示之一連串之動作,CM係可將負責自身所負責之領域之週邊的領域之管理的CM之資訊,從CDIS加以取得,可向CE提供該資訊。
CDIS,係在通知CM資訊之際,亦可只將與前次通知的差異部份的CM資訊,予以抽出。若使用圖4來說明,例如,分別負責Region #2、#3、#4、#6、#8、#10、#11、#12的CM之CM資訊被抽出後,CE移動而抽出了分別負責Region #5、#6、#7、#9、#11、#13、#14、#15的CM之CM資訊時,CDIS係亦可只抽出分別負責Region #5、#9、#13、#14、#15的CM之CM資訊。
接下來說明,因通訊節點跨領域而移動而導
致CE必須要變更連接目標之CM時的動作。
圖10係CE(及與CE呈一體而可移動的通訊節點)、和2個CM(假設為CM1及CM2)之動作例的程序圖。圖10所示係為,因通訊節點跨領域而移動而導致CE必須要變更連接目標之CM之際的動作例。
可移動的通訊節點從CM1接受共存服務之提供(步驟S121),該通訊節點係對CE將地理位置資訊之更新,定期地、或是在已變更了所定之閾值以上(例如1公里~10數公里左右等)時,加以通知(步驟S122)。
CE係一旦根據從通訊節點所被通知的地理位置資訊而認知到領域(Region)之變更(步驟S123),則參照預先從CM(例如現在正在接受共存服務之提供的CM1)所取得的ListOfNeighborCM,決定新的連接目標之CM(步驟S124)。此處,假設CE是決定CM2來作為新的連接目標之CM。
CE,係一旦將新的連接目標之CM決定成CM2,就向該CM2發送連接請求(步驟S125)。CM2,係將含有送來連接請求之CE之連接之可否的訊息,當作連接回應而回送給CE(步驟S126)。
一旦CM2接受CE之連接,向CE回送連接回應,則CM2係取得CE或通訊節點之資訊(步驟S127)。CM2係可從CE直接取得資訊、或亦可從CE之變更前的連接目標之CM也就是CM1取得資訊。CM2是從CE之變更前的連接目標之CM也就是CM1取得資訊
時,上記步驟S125的CE之連接請求中,係含有CM1亦即變更前的連接目標之CM之資訊,較為理想。
藉由CE(及與CE呈一體而可移動的通訊節點)、和2個CM來執行如圖10所示的動作,即使因通訊節點跨領域而移動而導致CE必須要變更連接目標之CM,CE係仍可滑順地變更連接目標之CM。
目前為止係想定了複數CC間所管理控制的地理領域是明確劃分的狀況,說明了伴隨移動的連接目標之CM的變更手續的全體流程之一例。
但是,目前為止的說明中,CM的機能(例如:CM所能提供的共存服務、CM所具備的共存設定檔等)、或CE的機能或要件(例如:CE所希望的共存服務、CE所具備的共存設定檔)等,係未考慮。實際上,若考慮上記的點,就會有無法受到將移動目的地之地理領域加以管理或控制的CM所致之支援的可能性,這件事情應該不難想像。此問題,係可藉由將上述之實施例加以變形,而獲得解決。
圖11係和圖4同樣地,是負責地區被分配給各個CM之情境的說明圖。圖11係圖示,對16個地區而分配各個CM的樣子。
如圖11所示,想定具備作為共存設定檔是具有Profile 3的CE的通訊節點(或與CE呈一體而可移動的通訊節點),是以Region #7、Region #10、Region #14的方式而移動的案例。假設負責Region #7的CM2係具有
Profile 3,負責Region #10的CM1係具有Profile 2。此情況下,CE和管理Region #10的CM1之共存設定檔係為不同,因此CE係無法從CM1直接接受共存服務。
於是,原本CE所連接的Region #7之CM2,係實施「取代CE而從CM1接受Information service,將來自CM1的Information servic中所含之共存所涉及之資訊,通知給CE」。亦即,CM2會去代理CM1。藉由CM2去代理CM1,具備具有Profile 3之CE的通訊節點(或與CE呈一體而可移動的通訊節點)即使從Region #7移動至Region #10,系統側係仍可對CE持續提供共存服務。
然後一旦通訊節點移動而移到Region #14,則管理Region #14的CM7是支援Profile 3,藉由直接適用圖10所示的程序,CE就可變更連接目標之CM。
藉由讓CM具有仲介其他CM之Information service的機能,就可實現如此一連串之動作。
為了實現CM仲介其他CM之Information service的機能,在上述的ListOfNeighborCM中,係變成要含有「表示可提供之共存服務之種類的識別元」及「表示共存設定檔的識別元」。「表示可提供之共存服務之種類的識別元」為例如以下所示之級別資訊。
CM Class 1:提供Information service與Management service之雙方
CM Class 2:僅提供Management service
CM Class 3:僅提供Information service
CE係在判斷為,通訊節點已經移動到具備無法支援之共存設定檔的CM所管理或控制的地理領域中的情況下,就對連接中的CM,請求代理提供服務(稱之為Proxy service)。CE,係在該請求中,至少包含有表示現在位置的資訊(藉由GNSS所取得的資訊或領域資訊等)。又CE係亦可將該當位置上原本提供共存服務的CM之資訊(ID等),予以含入。
連接中的CM(以下稱為Proxy CM),係基於來自該CE的請求,而從對象之CM,取得以Information service而被提供的頻道、送訊功率的清單。以Information service而被提供的頻道、送訊功率的清單,係亦可使用CDIS中所被登錄者。或者,CM係亦可透過CoE而從其他CM直接取得資訊。CE,係從Proxy CM取得頻道和送訊功率之清單,設定通訊節點。
然後通訊節點移動,判斷為移動到具備與CE相同之共存設定檔的CM所管理或控制的地理領域中的情況下,CE係對Proxy CM通知Proxy servic的結束。然後CE係基於圖10所示的手續例,進行連接目標之CM的變更。此時,Proxy CM,係對新的連接目標之CM,轉送所保持的CE及通訊節點之資訊。
目前為止是說明了,CE和管理移動目的地之地理領域的CM間,共存設定檔係為不同的例子。此種案例,係在例如漫遊等時候,可能發生。
在CE與CM之間即使共存設定檔是相同,仍可適用CE與管理移動目的地之地理領域的CM間共存設定檔係為不同的時候的方法。例如,CE係即使與(共存設定檔為相同的)移動目的地之CM嘗試連接,此時的CM之計算負荷較大,導致無法完成連接的情形,也被考量。
如此情況下,CE係亦可向管理著變更前的地理領域的CM發送Proxy service之請求,將目前之地理領域中的Information service,幫忙代理而提供。在CE與CM之間即使共存設定檔是相同,仍可適用CE與管理移動目的地之地理領域的CM間共存設定檔係為不同的時候的方法,藉此可期待CM的分散負荷之效果。
圖12係CE(及與CE呈一體而可移動的通訊節點)、和2個CM(假設為CM1及CM2)之動作例的程序圖。圖12所示係為,因通訊節點跨領域而移動而導致CE必須要變更連接目標之CM之際的動作例。又圖12所示係為,向管理著變更前的地理領域的CM發送Proxy service之請求,將目前之地理領域中的Information service,幫忙代理而提供時的動作例。
可移動的通訊節點從CM1接受共存服務之提供(步驟S131),該通訊節點係對CE將地理位置資訊之更新,定期地、或是在已變更了所定之閾值以上(例如1公里~10數公里左右等)時,加以通知(步驟S132)。
CE係一旦根據從通訊節點所被通知的地理位
置資訊而認知到領域(Region)之變更(步驟S133),則參照預先從CM(例如現在正在接受共存服務之提供的CM1)所取得的ListOfNeighborCM,決定新的連接目標之CM(步驟S134)。此處,假設CE是決定CM2來作為新的連接目標之CM。
CE,係一旦將新的連接目標之CM決定成CM2,就向該CM2發送連接請求(步驟S135)。CM2,係將含有送來連接請求之CE之連接之可否的訊息,當作連接回應而回送給CE(步驟S136)。
此處,假設CM2係由於與CE的共存設定檔不同,或共存設定檔即使相同仍因某些理由而無法接受CE之連接。此情況下,CE係向管理變更前的地理領域的CM1,為了表示可以幫忙代理提供Information service,而將Proxy Information service的請求,發送至CM1(步驟S137)。該當請求中係會含有,步驟S134中所決定的新的連接目標之CM也就是CM2的相關資訊。
CM1,係一旦將Proxy Information service之請求從CE予以接收,就向CM2發送Information service之請求(步驟S138)。
CM2,係一旦從CM1接收Information service之請求,就對CM1發送對該當請求之回應(步驟S139)。
從CM2接收到上記回應的CM1,係對CE發送對Proxy Information service之請求的回應(步驟
S140)。
藉由CE(及與CE呈一體而可移動的通訊節點)、和2個CM來執行如圖12所示的動作,即使因通訊節點跨領域而移動而導致CE必須要變更連接目標之CM,CE係仍可滑順地變更連接目標之CM。又,藉由CE(及與CE呈一體而可移動的通訊節點)、和2個CM來執行如圖12所示的動作,由於與CE的共存設定檔不同,或共存設定檔即使相同仍因某些理由,負責移動目的地之領域的CM無法接受CE之連接的情況下,仍可從負責移動前之領域的CM,接受Information service。
如以上說明,若依據本揭露的實施形態,則藉由不只有CE所正在連接中的CM之資訊,就連進行週邊領域之管理的CM之資訊也先讓CE加以保持,即使CE跨領域移動,仍可對負責移動目的地之領域的CM滑順地進行連接,可接續共存服務之提供。
亦可作成用來令本說明書之裝置中所具備之處理器(例如CPU、DSP等)成為上記裝置之構成要素而運作所需的電腦程式(換言之,令上記處理器執行上記裝置之構成要素之動作所需的電腦程式)。又,亦可提供記錄著該當電腦程式的記錄媒體。又,亦可提供具備記憶上記電腦程式的記憶體、和可執行上記電腦程式的1個以上之處理器的裝置。又,含有上記裝置之構成要素之動作的
方法,也被本揭露所述之技術所包含。
又,於本說明書中使用流程圖及程序圖所說明的處理,係亦可並不一定按照圖示的順序而被執行。亦可數個處理步驟,是被平行地執行。又,亦可採用追加的處理步驟,也可省略部份的處理步驟。
以上雖然一面參照添附圖面一面詳細說明了本揭露的理想實施形態,但本揭露之技術範圍並非限定於所述例子。只要是本揭露之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自然可於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記載之技術思想的範疇內,想到各種變更例或修正例,而這些當然也都屬於本揭露的技術範圍。
又,本說明書中所記載的效果,係僅為說明性或例示性,並非限定解釋。亦即,本揭露所述之技術,係亦可除了上記之效果外,或亦可取代上記之效果,達成當業者可根據本說明書之記載而自明之其他效果。
此外,如以下的構成也是屬於本揭露的技術範圍。
一種通訊控制裝置,係具備:通訊部,係將本裝置或本裝置所服務的通訊節點之地理位置資訊,發送至控制著複數無線系統間之共存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和取得部,係從前記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取得含有共存所需之通訊控制上所必須之資訊的資訊,來作為將該通訊
控制判斷裝置所管理的地理性領域之週邊的領域加以管理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相關資訊。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還具備:控制部,係認知本裝置或前記通訊節點的地理位置資訊之變更,使用前記取得部所取得到的資訊來選擇進行連接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在判斷為,前記通訊節點無法完成對已選擇之前記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連接的情況下,則對前記通訊節點之移動前的地理性領域中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通知共存服務的代理提供請求。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在判斷為,前記通訊節點可以完成對再度選擇之前記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連接的情況下,則向曾經進行過共存服務之代理提供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通知前記代理提供請求之結束。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在已選擇之前記通訊控制判斷裝置、與本裝置間的共存設定檔係為不同的情況下,判斷為前記通訊節點無法完成對已選擇之前記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連接。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在因為逾時而無法連接至已選擇之前記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情況下,判斷為前記通訊節點無法完成對已選擇之前記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連接。
一種通訊控制判斷裝置,係為控制複數無線系統間之共存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其係具備:控制部,係生成含有共存所需之通訊控制上所必須之資訊的資訊,來作為本裝置所管理的地理性領域週邊的、進行前記無線系統之利用所涉及之控制判斷的其他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相關資訊。
如請求項7所記載之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生成,含有可以識別可提供之共存服務之種類的識別元的資訊。
一種方法,係含有:將本裝置或本裝置所服務的通訊節點之地理位置資訊,發送至控制著複數無線系統間之共存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之步驟;和從前記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取得含有共存所需之通訊控制上所必須之資訊的資訊,來作為將該通訊控制判斷裝置所管理的地理性領域之週邊的領域加以管理的通訊控制
判斷裝置的相關資訊之步驟。
一種方法,係為控制著複數無線系統間之共存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所執行的方法,其係含有:生成含有共存所需之通訊控制上所必須之資訊的資訊,來作為本裝置所管理的地理性領域週邊的、進行前記無線系統之利用所涉及之控制判斷的其他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相關資訊之步驟。
一種電腦程式,係令電腦執行:將本裝置或本裝置所服務的通訊節點之地理位置資訊,發送至控制著複數無線系統間之共存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之步驟;和從前記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取得含有共存所需之通訊控制上所必須之資訊的資訊,來作為將該通訊控制判斷裝置所管理的地理性領域之週邊的領域加以管理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相關資訊之步驟。
一種電腦程式,係為控制著複數無線系統間之共存的電腦所執行的電腦程式,係令其執行:生成含有共存所需之通訊控制上所必須之資訊的資訊,來作為本裝置所管理的地理性領域週邊的、進行前記無線系統之利用所涉及之控制判斷的其他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相關資訊之步驟。
10A、10B‧‧‧通訊控制裝置
20‧‧‧地理位置資訊DB
30A、30B‧‧‧二次利用節點
40A、40B‧‧‧服務區域
Claims (10)
- 一種通訊控制裝置,係具備:通訊部,係將本裝置或本裝置所服務的通訊節點之地理位置資訊,發送至控制著複數無線系統間之共存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和取得部,係從前記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取得含有共存所需之通訊控制上所必須之資訊的資訊,來作為將該通訊控制判斷裝置所管理的地理性領域之週邊的領域加以管理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相關資訊;和控制部,係認知本裝置或前記通訊節點的地理位置資訊之變更,使用前記取得部所取得到的資訊來選擇進行連接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前記控制部,係在判斷為,前記通訊節點無法完成對已選擇之前記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連接的情況下,則對前記通訊節點之移動前的地理性領域中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通知共存服務的代理提供請求。
-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在判斷為,前記通訊節點可以完成對再度選擇之前記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連接的情況下,則向曾經進行過共存服務之代理提供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通知前記代理提供請求之結束。
-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在已選擇之前記通訊控制判斷裝置、與本裝置間的共存設定檔係為不同的情況下,判斷為前記通訊節點 無法完成對已選擇之前記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連接。
-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在因為逾時而無法連接至已選擇之前記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情況下,判斷為前記通訊節點無法完成對已選擇之前記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連接。
- 一種通訊控制判斷裝置,係為控制複數無線系統間之共存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其係具備:控制部,係生成含有共存所需之通訊控制上所必須之資訊的資訊,來作為本裝置所管理的地理性領域週邊的、進行前記無線系統之利用所涉及之控制判斷的其他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相關資訊;和通訊部,係進行其他通訊控制裝置及前記其他通訊控制判斷裝置之間的資訊通訊;前記通訊部,係從前記其他通訊控制裝置,接收含有作為新的連接目標的前記其他通訊控制判斷裝置之相關資訊的共存服務之代理提供請求的情況下,向前記其他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發送前記請求;前記通訊部,係從前記其他通訊控制判斷裝置接收針對前記請求之回應的情況下,前記控制部,係代理前記其他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向前記其他通訊控制裝置所服務的通訊節點,提供前記共存服務。
- 如請求項5所記載之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生成,含有可以識別可提供之共存服務之種類的識別元的資訊。
- 一種通訊控制方法,係含有:將本裝置或本裝置所服務的通訊節點之地理位置資訊,發送至控制著複數無線系統間之共存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之步驟;和從前記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取得含有共存所需之通訊控制上所必須之資訊的資訊,來作為將該通訊控制判斷裝置所管理的地理性領域之週邊的領域加以管理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相關資訊之步驟;和認知本裝置或前記通訊節點的地理位置資訊之變更,使用前記取得部所取得到的資訊來選擇進行連接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之步驟;和在判斷為前記通訊節點無法完成對已選擇之前記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連接的情況下,則對前記通訊節點之移動前的地理性領域中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通知共存服務的代理提供請求之步驟。
- 一種通訊控制判斷方法,係為控制著複數無線系統間之共存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所執行的方法,其係含有;生成含有共存所需之通訊控制上所必須之資訊的資訊,來作為本裝置所管理的地理性領域週邊的、進行前記無線系統之利用所涉及之控制判斷的其他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相關資訊之步驟;和將已被生成之前記資訊發送至其他通訊控制裝置或前記其他通訊控制判斷裝置之步驟;和 從前記其他通訊控制裝置,接收含有作為新的連接目標的前記其他通訊控制判斷裝置之相關資訊的共存服務之代理提供請求的情況下,向前記其他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發送前記請求之步驟;和從前記其他通訊控制判斷裝置接收針對前記請求之回應的情況下,則代理前記其他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向前記其他通訊控制裝置所服務的通訊節點,提供前記共存服務之步驟。
- 一種電腦程式,係令電腦執行:將本裝置或本裝置所服務的通訊節點之地理位置資訊,發送至控制著複數無線系統間之共存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之步驟;和從前記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取得含有共存所需之通訊控制上所必須之資訊的資訊,來作為將該通訊控制判斷裝置所管理的地理性領域之週邊的領域加以管理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相關資訊之步驟;和認知本裝置或前記通訊節點的地理位置資訊之變更,使用前記取得部所取得到的資訊來選擇進行連接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之步驟;和在判斷為前記通訊節點無法完成對已選擇之前記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連接的情況下,則對前記通訊節點之移動前的地理性領域中的通訊控制判斷裝置,通知共存服務的代理提供請求之步驟。
- 一種電腦程式,係為控制著複數無線系統間之共 存的電腦所執行的電腦程式,係令其執行:生成含有共存所需之通訊控制上所必須之資訊的資訊,來作為本裝置所管理的地理性領域週邊的、進行前記無線系統之利用所涉及之控制判斷的其他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的相關資訊之步驟;和將已被生成之前記資訊發送至其他通訊控制裝置或前記其他通訊控制判斷裝置之步驟;和從前記其他通訊控制裝置,接收含有作為新的連接目標的前記其他通訊控制判斷裝置之相關資訊的共存服務之代理提供請求的情況下,向前記其他通訊控制判斷裝置發送前記請求之步驟;和從前記其他通訊控制判斷裝置接收針對前記請求之回應的情況下,則代理前記其他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向前記其他通訊控制裝置所服務的通訊節點,提供前記共存服務之步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79403 | 2015-09-11 | ||
JP2015-179403 | 2015-09-1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13125A TW201713125A (zh) | 2017-04-01 |
TWI700009B true TWI700009B (zh) | 2020-07-21 |
Family
ID=58239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26419A TWI700009B (zh) | 2015-09-11 | 2016-08-18 | 通訊控制裝置、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602369B2 (zh) |
EP (1) | EP3349497A4 (zh) |
JP (1) | JP6760295B2 (zh) |
KR (1) | KR20180054568A (zh) |
CN (1) | CN107925887B (zh) |
AU (1) | AU2016320012B2 (zh) |
MX (1) | MX2018002674A (zh) |
MY (1) | MY189085A (zh) |
PH (1) | PH12018500456A1 (zh) |
RU (1) | RU2718742C2 (zh) |
SG (1) | SG11201800981SA (zh) |
TW (1) | TWI700009B (zh) |
WO (1) | WO201704326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711413C2 (ru) * | 2015-09-11 | 2020-01-17 | Сони Корпорейшн |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вязью, запомин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режи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вязью и сервер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US20210274353A1 (en) * | 2018-09-28 | 2021-09-02 | Sony Corporatio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
US20230032511A1 (en) * | 2021-07-29 | 2023-02-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porting techniques for movable relay nodes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295948A1 (en) * | 2012-05-04 | 2013-11-07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Coexistence management service for spectrum shar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88897B1 (en) * | 1998-08-17 | 2001-02-13 | At&T Wireless Svcs. Inc. | Mobile station roaming in a multiple service provider area |
KR101454482B1 (ko) * | 2007-05-17 | 2014-10-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공통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시스템 및방법 |
CN102450056B (zh) * | 2009-06-04 | 2015-11-25 | 黑莓有限公司 | 在使用radius兼容协议促进向移动终端传送相邻网络信息中使用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053189B (zh) * | 2010-07-09 | 2016-04-0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共存方案中的代表性设备选择方法 |
WO2012030174A2 (en) * | 2010-09-03 | 2012-03-0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making a coexistence decision on distributed topology |
WO2012030190A2 (ko) * | 2010-09-03 | 2012-03-08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
KR20120026987A (ko) * | 2010-09-10 | 2012-03-20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
JP5821208B2 (ja) * | 2010-10-29 | 2015-11-2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US20120106364A1 (en) * | 2010-10-29 | 2012-05-03 | Nokia Corporation | Heterogeneous coexistence management in secondary networks |
JP5581976B2 (ja) * | 2010-10-29 | 2014-09-03 |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間の共存システム |
US9408082B2 (en) * | 2010-10-31 | 2016-08-0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acquiring resources in a coexistence system, and apparatus using same |
US8379586B2 (en) * | 2010-11-01 | 2013-02-19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coexistence |
KR101881414B1 (ko) * | 2010-11-10 | 2018-08-24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
US20120182833A1 (en) | 2010-12-10 | 2012-07-19 | Frans Lautzenhiser | Ultrasonic id reader |
US8737207B2 (en) * | 2010-12-29 | 2014-05-27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resourc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804510B2 (en) * | 2010-12-29 | 2014-08-12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resourc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5704697B2 (ja) * | 2011-01-11 | 2015-04-22 |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 無線通信装置,管理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CN103477572B (zh) * | 2011-01-13 | 2016-08-24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服务于网络或者设备的装置及检测其邻居的方法 |
US8363602B2 (en) | 2011-01-14 | 2013-01-29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of coexistent secondary networks |
US9215718B2 (en) * | 2011-03-27 | 2015-12-1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switching service of management device serving network or device |
JP5796325B2 (ja) * | 2011-03-31 | 2015-10-2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システム |
WO2012134023A1 (ko) * | 2011-04-01 | 2012-10-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존 시스템에서의 자원 할당 |
US8514802B2 (en) * | 2011-05-04 | 2013-08-20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to evaluate fairness of resource allocations in shared bands |
WO2012153892A1 (ko) * | 2011-05-11 | 2012-11-1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상호공존 방식에서 주파수 대역 결정 방법 |
US8929831B2 (en) * | 2011-07-18 | 2015-01-06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wireless network discovery based on geographical location |
WO2013069978A1 (ko) * | 2011-11-08 | 2013-05-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Tv 화이트 스페이스 대역에서 정보 서비스에 가입한 장치의 사용 채널 정보 획득 방법 |
US9019909B2 (en) * | 2011-12-06 | 2015-04-28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oexistence management |
WO2013133502A1 (ko) * | 2012-03-07 | 2013-09-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상호공존 네트워크 내에서 마스터 cm 선출 방법 |
KR20140143745A (ko) * | 2012-03-07 | 2014-12-1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상호공존 네트워크 내에서 wso 등록 방법 |
WO2013133536A1 (ko) * | 2012-03-07 | 2013-09-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상대방 엔티티의 유효성 또는 상태 체크 방법 |
US8909274B2 (en) * | 2012-03-12 | 2014-12-09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conflict handling in RF frequency bands |
US9473946B2 (en) * | 2012-03-12 | 2016-10-18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temporary release of resources in radio networks |
GB2505038B (en) * | 2012-07-13 | 2014-10-08 | Korea Electronics Telecomm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operating channel priority between frequency sharing systems cross-reference to related applications |
US8942701B2 (en) * | 2012-08-14 | 2015-01-27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transferring responsibility between network controllers managing coexistence in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
US9107089B2 (en) * | 2012-11-09 | 2015-08-11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location based query for interferer discovery in coexistence management system |
KR102308817B1 (ko) * | 2013-05-13 | 2021-10-06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상호공존 관리 시스템에서의 개체 동작 방법 |
-
2016
- 2016-08-16 SG SG11201800981SA patent/SG11201800981SA/en unknown
- 2016-08-16 KR KR1020187004068A patent/KR20180054568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6-08-16 US US15/757,406 patent/US10602369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8-16 RU RU2018107640A patent/RU2718742C2/ru active
- 2016-08-16 MX MX2018002674A patent/MX2018002674A/es unknown
- 2016-08-16 CN CN201680050825.1A patent/CN107925887B/zh active Active
- 2016-08-16 WO PCT/JP2016/073900 patent/WO201704326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8-16 JP JP2017539086A patent/JP6760295B2/ja active Active
- 2016-08-16 EP EP16844128.5A patent/EP3349497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6-08-16 MY MYPI2017705122A patent/MY189085A/en unknown
- 2016-08-16 AU AU2016320012A patent/AU2016320012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6-08-18 TW TW105126419A patent/TWI700009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8
- 2018-03-02 PH PH12018500456A patent/PH12018500456A1/en unknown
-
2020
- 2020-02-20 US US16/795,595 patent/US1120220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295948A1 (en) * | 2012-05-04 | 2013-11-07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Coexistence management service for spectrum sharing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13125A (zh) | 2017-04-01 |
US10602369B2 (en) | 2020-03-24 |
CN107925887A (zh) | 2018-04-17 |
MX2018002674A (es) | 2018-04-13 |
AU2016320012B2 (en) | 2021-02-25 |
CN107925887B (zh) | 2022-07-08 |
RU2018107640A3 (zh) | 2019-10-24 |
PH12018500456A1 (en) | 2018-09-10 |
US20200196157A1 (en) | 2020-06-18 |
KR20180054568A (ko) | 2018-05-24 |
RU2718742C2 (ru) | 2020-04-14 |
EP3349497A4 (en) | 2019-02-06 |
US20180262914A1 (en) | 2018-09-13 |
WO2017043265A1 (ja) | 2017-03-16 |
US11202208B2 (en) | 2021-12-14 |
MY189085A (en) | 2022-01-25 |
RU2018107640A (ru) | 2019-09-03 |
SG11201800981SA (en) | 2018-03-28 |
JPWO2017043265A1 (ja) | 2018-06-28 |
AU2016320012A1 (en) | 2018-02-22 |
EP3349497A1 (en) | 2018-07-18 |
JP6760295B2 (ja) | 2020-09-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301149B2 (en) |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such that different types of access points can coexist | |
JP7287449B2 (ja) | 通信制御装置、無線通信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5532029A (zh) | 在无线网络中共享操作频率 | |
US20150072702A1 (en) | Method for selecting master cm in coexistence network | |
US20130054723A1 (en) | Representative device selection method in coexistence scheme | |
US11202208B2 (en) |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termination device, and method | |
US9380550B2 (en) | Method for checking availability or state of peer entity | |
EP3766275B1 (en) | Managing non-coordinated radio access networks | |
TWI702858B (zh) | 通訊控制裝置、記憶裝置、通訊控制判斷裝置及伺服器裝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