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9138B - 網路接入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網路接入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9138B
TWI699138B TW108115730A TW108115730A TWI699138B TW I699138 B TWI699138 B TW I699138B TW 108115730 A TW108115730 A TW 108115730A TW 108115730 A TW108115730 A TW 108115730A TW I699138 B TWI699138 B TW I6991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user
connection
connection request
configuration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5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7221A (zh
Inventor
孫健康
姜世琦
楊磊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7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72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91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913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公開了一種網路接入方法及裝置。一種網路接入方法,應用於物聯網設備,所述物聯網設備支援終端STA模式與無線接入點AP模式,該方法包括:以STA模式檢測Wi-Fi信號,獲得檢測到的Wi-Fi的名稱;切換到AP模式等待連接請求,並在接收到連接請求的情況下,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以使該終端設備向用戶呈現配置介面;所述配置介面中包含:檢測到的Wi-Fi名稱及密碼輸入區域;獲得透過所述配置介面輸入的網路配置資訊,所述網路配置資訊包括:用戶選擇的Wi-Fi名稱、及用戶輸入的接入該Wi-Fi網路的密碼。

Description

網路接入方法及裝置
本說明書實施例涉及網際網路應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網路接入方法及裝置。
隨著技術發展,物聯網設備的種類和應用場景越來越多。 用戶在獲得未經配置的物聯網設備後,首先需要對物聯網設備進行網路配置,使設備接入無線網路,而後透過用戶終端、物聯網設備、及服務端之間的互動,實現物聯網設備的認證與連接服務端。 基於現有技術,需要更便利的將物聯網設備接入網路的方案。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一種網路接入方法及裝置,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網路接入方法,應用於物聯網設備,所述物聯網設備支援終端STA模式與無線接入點AP模式,該方法包括: 以STA模式檢測Wi-Fi信號,獲得檢測到的Wi-Fi的名稱; 切換到AP模式等待連接請求,並在接收到連接請求的情況下,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以使該終端設備向用戶呈現配置介面;所述配置介面中包含:檢測到的Wi-Fi名稱及密碼輸入區域; 獲得透過所述配置介面輸入的網路配置資訊,所述網路配置資訊包括:用戶選擇的Wi-Fi名稱、及用戶輸入的接入該Wi-Fi網路的密碼。 一種網路接入裝置,應用於物聯網設備,所述物聯網設備支援終端STA模式與無線接入點AP模式,該裝置包括: 信號檢測模組,用於以STA模式檢測Wi-Fi信號,獲得檢測到的Wi-Fi的名稱; 資訊推送模組,用於切換到AP模式等待連接請求,並在接收到連接請求的情況下,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以使該終端設備向用戶呈現配置介面;所述配置介面中包含:檢測到的Wi-Fi名稱及密碼輸入區域; 資訊獲取模組,用於獲得透過所述配置介面輸入的網路配置資訊,所述網路配置資訊包括:用戶選擇的Wi-Fi名稱、及用戶輸入的接入該Wi-Fi網路的密碼。 本說明書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物聯網設備支援STA(Station,終端)模式及AP(Access Point,接入點)模式,在進入供用戶的終端設備連接的AP模式之前,首先,以STA模式搜索周圍的Wi-Fi信號,然後,在終端設備接入本物聯網設備時,使用戶可以直接選擇需要物聯網設備接入的Wi-Fi名稱並輸入密碼,而不需要用戶在連接物聯網設備時手動打開瀏覽器及配置網頁、並手動輸入Wi-Fi名稱,從而使用戶為物聯網設備配置網路的過程更加便捷,提升體驗感。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後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並不能限制本說明書實施例。 此外,本說明書實施例中的任一實施例並不需要達到上述的全部效果。
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說明書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說明書實施例中的圖式,對本說明書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說明書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說明書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於保護的範圍。 本說明書提供一種應用於物聯網設備的網路接入方法,透過向用戶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的方式,簡化用戶為物聯網設備配置網路的過程,提升用戶體驗。本說明書中的物聯網設備支援STA(Station,終端)模式及AP(Access Point,接入點)模式,其中,STA模式可以用於搜索周圍的Wi-Fi信號及接入網路,AP模式可以用於與用戶的終端設備建立無線連接。 參見圖1所示,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驟: S101,以STA模式檢測Wi-Fi信號,獲得檢測到的Wi-Fi的名稱; 在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的物聯網設備的網路接入方案中,物聯網設備首先進入STA模式,並檢測周圍的Wi-Fi信號,獲得周圍Wi-Fi網路的名稱,一般為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務集標識),以便後續與用戶的終端設備建立連接、並由用戶進行網路配置時,可以向用戶提供Wi-Fi名稱清單,使用戶可以直接選擇需要本設備接入的Wi-Fi網路,而不需要用戶手動輸入Wi-Fi名稱,從而可以使用戶為本設備配置網路的過程更加便捷。 S102,切換到AP模式等待連接請求,並在接收到連接請求的情況下,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以使該終端設備向用戶呈現配置介面;所述配置介面中包含:檢測到的Wi-Fi名稱及密碼輸入區域; 以STA模式完成周圍Wi-Fi信號的檢測後,則切換為AP模式向外部發出Wi-Fi信號,以便用戶可以使用其終端設備接入本設備的Wi-Fi網路,從而實現本設備與該終端設備建立無線連接。 對於用戶側,可以透過多種方式,向進入AP模式的物聯網設備發起連接請求。可以理解的是,用戶的終端設備可以是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也可以是臺式電腦等常用終端設備,只要具備可以接入Wi-Fi網路從而與物聯網設備建立無線連接的功能,本說明書實施例對具體的終端設備不做限定。下面以用戶的終端設備為手機為例進行說明: 例如,用戶可以直接在手機檢測到的Wi-Fi網路清單中,看到物聯網設備的Wi-Fi網路名稱,並且進一步地,可以直接採用一般的Wi-Fi網路連接方式,選擇物聯網設備的Wi-Fi網路並發起連接。此外,物聯網設備的Wi-Fi網路還可以是採用WPA/WPA2等手段加密的網路,而Wi-Fi網路的名稱和密碼均可以由廠商預先設定並向用戶提供,提供方式可以為印刷在設備下表面等方式,本說明書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如果物聯網設備的Wi-Fi網路採用了加密手段,用戶發起連接時還需要輸入連接認證密碼。 又例如,用戶可以在手機中裝載物聯網設備對應的用戶端,如智慧型手環、智慧型音箱等均可以搭配研發對應的用戶端,以便於用戶使用物聯網設備。如果用戶在手機中裝載了用戶端,則可以透過用戶端發起連接。如,用戶可以透過用戶端查看監測到的Wi-Fi網路,並透過前述類似的方式選擇物聯網設備的Wi-Fi發起連接;又如,用戶端可以根據MAC位址等硬體資訊,識別該物聯網設備的Wi-Fi網路,呈現給用戶選擇是否發起連接;又如,用戶端識別該物聯網設備的Wi-Fi網路可以自動發起連接;等等。 對於用戶側終端設備向物聯網設備發起連接請求的具體方式,本說明書不做限定。 物聯網設備接收到連接請求後,為了確保該連接請求確實由用戶為了配置網路而發起的,而非其他終端設備的誤連接,在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前,物聯網設備還可以進一步地進行連接認證。 在本說明書實施例中,物聯網設備接收到連接請求後,可以首先檢測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是否符合預設連接條件;若是,則執行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的步驟;若否,則可以拒絕該連接請求、或返回相應的提示等,本說明書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 例如,可以檢測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的信號強度大於預設強度閾值,從而確定該終端設備與本設備的距離是否足夠近,如屬於用戶手持手機面對物聯網設備進行配置時的距離範圍。 又如,可以檢測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的發起連接請求的次數大於預設次數閾值。如前面所述,如果經檢測確定該終端設備不符合預設連接條件,則本設備將不會與該終端設備建立無線連接,對應地,用戶側可能會再次透過該終端設備發起連接請求,當某一終端設備重複多次向本物聯網設備發起連接請求,可以認為這些連接請求是由用戶出於配置網路的目的,而刻意反覆透過該終端設備發起的,而非其他終端設備錯誤發起的連接請求。 再例如,可以檢測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所發送的連接請求中攜帶預設標識、和/或所發送的連接請求中攜帶正確的連接認證密碼。如前面所述,無論用戶是透過手機自身檢測到的Wi-Fi清單、用戶端提供的Wi-Fi清單或網路、或者其他方式,選擇向物聯網設備的Wi-Fi網路發起連接,均可以在連接時輸入對應的連接認證密碼,因此,物聯網設備接收到連接請求後,可以檢測請求中是否攜帶正確的連接認證密碼,若密碼不正確或未攜帶密碼,則確定不符合預設連接條件。此外,如果用戶是透過用戶端發起的連接請求,則該請求中可以攜帶物聯網設備可以識別的標識,從而確定該請求的來源為對應用戶端。 在本說明書的另一個實施例中,物聯網設備接收到連接請求後,可以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連接認證介面資訊,以使該終端設備向用戶呈現連接認證介面;所述連接認證介面用於:供用戶輸入連接認證密碼、和/或確認建立連接的目的;獲得透過所述連接認證介面輸入的連接認證資訊,並在該連接認證資訊符合預設連接條件的情況下,執行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的步驟。 如果透過檢測確定可以與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建立連接,則可以進一步地建立連接,具體的過程可以參考相關技術,本說明書在此不做贅述。建立連接後,便可以向該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以便用戶透過配置頁面直接選擇Wi-Fi網路並輸入連接密碼。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具體透過多種方式使該終端設備向用戶呈現配置介面。 在本說明書實施例中,可以利用Captive Portal(強制登錄門戶)技術,Captive Portal技術常應用於商業Wi-Fi連接等場景,在用戶的手機等設備向發起網路連接時,由網路運營商或閘道在用戶能夠正常訪問網際網路之前,攔截用戶的請求並將一個強制登錄或認證頁面呈現(通常是透過瀏覽器)給用戶。該頁面可能要求用戶輸入認證資訊、支付、接受某些條款或者其他用戶授權等,隨後用戶才能被授權訪問網際網路。 因此,在本說明書實施例的方案中,可以呼叫該終端設備的瀏覽器,以透過瀏覽器頁面向用戶呈現配置介面,例如,可以呼叫該終端設備的瀏覽器,彈出包括檢測到的Wi-Fi網路的清單、以及輸入連接密碼區域的頁面。 當然,彈出Captive Portal時,可以直接呼叫終端設備的瀏覽器,也可以透過該終端設備中預先裝載的用戶端呼叫該終端設備的瀏覽器。 在本說明書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如果用戶的終端設備中預先裝載了用戶端,則可以透過該用戶端向用戶呈現配置介面。 只要能夠實現物聯網設備與用戶終端設備建立無線連接後,主動向用戶終端設備推送包括Wi-Fi網路清單的配置介面,以便用戶直接選擇需要物聯網設備接入的Wi-Fi網路,而不必手動輸入Wi-Fi網路名稱,從而使網路配置過程更便捷,本說明書對具體的配置介面推送及呈現方式不做限定。 S103,獲得透過所述配置介面輸入的網路配置資訊,所述網路配置資訊包括:用戶選擇的Wi-Fi名稱、及用戶輸入的接入該Wi-Fi網路的密碼。 終端設備向用戶呈現配置頁面後,用戶便可以在配置頁面中輸入網路配置資訊,如選擇需要物聯網設備接入的Wi-Fi網路並輸入連接密碼,則物聯網設備可獲得用戶透過配置頁面輸入的網路配置資訊,從而實現用戶透過終端設備與物聯網設備的無線連接,將網路配置資訊發送至物聯網設備的目的。 物聯網設備獲得網路配置資訊後,可以斷開與用戶終端設備的連接,切換到STA模式,根據網路配置資訊接入對應的Wi-Fi網路,具體過程可以參考相關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下面結合一個更為具體的實例,對本說明書提供的網路接入方法進行說明。 圖2所示為物聯網設備、用戶終端設備(以手機為例)及待接入Wi-Fi網路的路由器間的互動流程示意圖。 物聯網設備接入電源後,首先進入STA模式,搜索周邊的Wi-Fi信號,獲取周邊Wi-Fi網路清單。 然後物聯網設備切換到AP模式,作為熱點向外發出Wi-Fi信號,並且該Wi-Fi網路具有Captive Portal功能。 用戶打開手機的WLAN功能,並獲得周圍Wi-Fi網路清單,在物聯網設備切換到AP模式後,便可以在清單中看到該物聯網設備的名稱,該名稱與網路接入密碼一同由廠商預先設定,並印刷於物聯網設備下表面。用戶選擇連接該Wi-Fi網路,並輸入連接密碼,用戶手機將攜帶用戶輸入的連接密碼的連接請求,發送至物聯網設備。 物聯網設備接收到該連接請求後,便可以回應該連接請求,從而與用戶手機建立無線連接,從而進一步地透過Captive Portal功能,向用戶手機推送介面配置資訊,透過呼叫瀏覽器使用戶手機彈出Captive Portal頁面,頁面中包括前述物聯網設備以STA模式搜索到的周邊Wi-Fi清單,以及輸入接入該Wi-Fi網路的密碼的區域。 用戶透過手機彈出的Captive Portal頁面,在Wi-Fi清單中選擇需要物聯網設備接入的Wi-Fi網路,並輸入接入該Wi-Fi網路的密碼,還可以在完成輸入後,透過點擊“確定”按鍵觸發網路配置資訊傳輸,則物聯網設備可以透過該Captive Portal頁面獲得用戶輸入的網路配置資訊,即需要接入的Wi-Fi網路名稱及密碼。 物聯網設備獲得需要接入的Wi-Fi網路名稱、密碼後,可以斷開與用戶手機的無線連接,切換到STA模式,從而接入該Wi-Fi網路,完成網路接入。 可見,應用上述方案,用戶將物聯網設備接入網路的整個過程,只需要連接到物聯網設備的Wi-Fi熱點,選擇需要物聯網設備接入的Wi-Fi網路名稱,並輸入連接的密碼,而無需其他操作。因此,本說明書所提供的網路接入方案,可以簡化用戶的操作,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 相應於上述方法實施例,本說明書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網路接入裝置,應用於物聯網設備,所述物聯網設備支援終端STA模式與無線接入點AP模式,參見圖3所示,該裝置可以包括: 信號檢測模組110,用於以STA模式檢測Wi-Fi信號,獲得檢測到的Wi-Fi的名稱; 資訊推送模組120,用於切換到AP模式等待連接請求,並在接收到連接請求的情況下,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以使該終端設備向用戶呈現配置介面;所述配置介面中包含:檢測到的Wi-Fi名稱及密碼輸入區域; 資訊獲取模組130,用於獲得透過所述配置介面輸入的網路配置資訊,所述網路配置資訊包括:用戶選擇的Wi-Fi名稱、及用戶輸入的接入該Wi-Fi網路的密碼。 在本說明書提供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資訊推送模組120在接收到連接請求的情況下,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前,還用於: 檢測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是否符合預設連接條件;若是,則執行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的步驟。 在本說明書提供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預設連接條件包括: 信號強度大於預設強度閾值、發起連接請求的次數大於預設次數閾值、所發送的連接請求中攜帶預設標識、和/或所發送的連接請求中攜帶正確的連接認證密碼。 在本說明書提供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資訊推送模組120在接收到連接請求的情況下,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前,還用於: 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連接認證介面資訊,以使該終端設備向用戶呈現連接認證介面;所述連接認證介面用於:供用戶輸入連接認證密碼、和/或確認建立連接的目的; 獲得透過所述連接認證介面輸入的連接認證資訊,並在該連接認證資訊符合預設連接條件的情況下,執行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的步驟。 在本說明書提供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資訊推送模組120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具體透過以下方式使該終端設備向用戶呈現配置介面: 呼叫該終端設備的瀏覽器,以透過瀏覽器頁面向用戶呈現配置介面; 或者 透過該終端設備中預先裝載的用戶端向用戶呈現配置介面; 或者 透過該終端設備中預先裝載的用戶端呼叫該終端設備的瀏覽器,以透過瀏覽器頁面向用戶呈現配置介面。 上述裝置中各個模組的功能和作用的實現過程具體詳見上述方法中對應步驟的實現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本說明書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電腦設備,其至少包括記憶體、處理器及儲存在記憶體上並可在處理器上運行的電腦程式,其中,處理器執行所述程式時實現前述的網路接入方法。該方法至少包括: 一種網路接入方法,應用於物聯網設備,所述物聯網設備支援終端STA模式與無線接入點AP模式,該方法包括: 以STA模式檢測Wi-Fi信號,獲得檢測到的Wi-Fi的名稱; 切換到AP模式等待連接請求,並在接收到連接請求的情況下,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以使該終端設備向用戶呈現配置介面;所述配置介面中包含:檢測到的Wi-Fi名稱及密碼輸入區域; 獲得透過所述配置介面輸入的網路配置資訊,所述網路配置資訊包括:用戶選擇的Wi-Fi名稱、及用戶輸入的接入該Wi-Fi網路的密碼。 圖4示出了本說明書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更為具體的電腦設備硬體結構示意圖,該設備可以包括:處理器1010、記憶體1020、輸入/輸出介面1030、通信介面1040和匯流排1050。其中處理器1010、記憶體1020、輸入/輸出介面1030和通信介面1040透過匯流排1050實現彼此之間在設備內部的通信連接。 處理器1010可以採用通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微處理器、應用專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個或多個積體電路等方式實現,用於執行相關程式,以實現本說明書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 記憶體1020可以採用RO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靜態存放裝置,動態儲存裝置設備等形式實現。記憶體1020可以儲存作業系統和其他應用程式,在透過軟體或者韌體來實現本說明書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時,相關的程式碼保存在記憶體1020中,並由處理器1010來呼叫執行。 輸入/輸出介面1030用於連接輸入/輸出模組,以實現資訊輸入及輸出。輸入輸出/模組可以作為元件配置在設備中(圖中未示出),也可以外接於設備以提供相應功能。其中輸入裝置可以包括鍵盤、滑鼠、觸控式螢幕、麥克風、各類感測器等,輸出設備可以包括顯示器、揚聲器、振動器、指示燈等。 通信介面1040用於連接通信模組(圖中未示出),以實現本設備與其他設備的通信互動。其中通信模組可以透過有線方式(例如USB、網線等)實現通信,也可以透過無線方式(例如行動網路、WIFI、藍牙等)實現通信。 匯流排1050包括一通路,在設備的各個元件(例如處理器1010、記憶體1020、輸入/輸出介面1030和通信介面1040)之間傳輸資訊。 需要說明的是,儘管上述設備僅示出了處理器1010、記憶體1020、輸入/輸出介面1030、通信介面1040以及匯流排1050,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該設備還可以包括實現正常運行所必需的其他元件。此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設備中也可以僅包含實現本說明書實施例方案所必需的組件,而不必包含圖中所示的全部元件。 本說明書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上儲存有電腦程式,該程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前述的網路接入方法。該方法至少包括: 一種網路接入方法,應用於物聯網設備,所述物聯網設備支援終端STA模式與無線接入點AP模式,該方法包括: 以STA模式檢測Wi-Fi信號,獲得檢測到的Wi-Fi的名稱; 切換到AP模式等待連接請求,並在接收到連接請求的情況下,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以使該終端設備向用戶呈現配置介面;所述配置介面中包含:檢測到的Wi-Fi名稱及密碼輸入區域; 獲得透過所述配置介面輸入的網路配置資訊,所述網路配置資訊包括:用戶選擇的Wi-Fi名稱、及用戶輸入的接入該Wi-Fi網路的密碼。 電腦可讀媒體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動和非可移動媒體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術來實現資訊儲存。資訊可以是電腦可讀指令、資料結構、程式的模組或其他資料。電腦的儲存媒體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相變記憶體(PRAM)、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其他類型的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電可擦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EPROM)、快閃記憶體或其他記憶體技術、唯讀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數位多功能光碟(DVD)或其他光學儲存、磁盒式磁帶,磁帶磁磁片儲存或其他磁性存放裝置或任何其他非傳輸媒體,可用於儲存可以被電腦設備訪問的資訊。按照本文中的界定,電腦可讀媒體不包括暫存電腦可讀媒體(transitory media),如調變的資料信號和載波。 透過以上的實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瞭解到本說明書實施例可借助軟體加必需的通用硬體平臺的方式來實現。基於這樣的理解,本說明書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可以以軟體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電腦軟體產品可以儲存在儲存媒體中,如ROM/RAM、磁碟、光碟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電腦設備(可以是個人電腦,伺服器,或者網路設備等)執行本說明書實施例各個實施例或者實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上述實施例闡明的系統、裝置、模組或單元,具體可以由電腦晶片或實體實現,或者由具有某種功能的產品來實現。一種典型的實現設備為電腦,電腦的具體形式可以是個人電腦、膝上型電腦、行動電話、相機電話、智慧型電話、個人數位助理、媒體播放機、導航設備、電子郵件收發設備、遊戲控制台、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或者這些設備中的任意幾種設備的組合。 本說明書中的各個實施例均採用遞進的方式描述,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見即可,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尤其,對於裝置實施例而言,由於其基本相似於方法實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較簡單,相關之處參見方法實施例的部分說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模組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實體上分開的,在實施本說明書實施例方案時可以把各模組的功能在同一個或多個軟體和/或硬體中實現。也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組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情況下,即可以理解並實施。 以上所述僅是本說明書實施例的具體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說明書實施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說明書實施例的保護範圍。
110‧‧‧信號檢測模組 120‧‧‧資訊推送模組 130‧‧‧資訊獲取模組 1010‧‧‧處理器 1020‧‧‧記憶體 1030‧‧‧輸入/輸出介面 1040‧‧‧通信介面 1050‧‧‧匯流排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說明書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圖式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圖式僅僅是本說明書實施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還可以根據這些圖式獲得其他的圖式。 圖1是本說明書實施例的網路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2是本說明書實施例的網路接入方法的一種互動流程示意圖; 圖3是本說明書實施例的網路接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用於配置本說明書實施例裝置的一種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Claims (11)

  1. 一種網路接入方法,應用於物聯網設備,該物聯網設備支援終端STA模式與無線接入點AP模式,該方法包括: 以STA模式檢測Wi-Fi信號,獲得檢測到的Wi-Fi的名稱; 切換到AP模式等待連接請求,並在接收到連接請求的情況下,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以使該終端設備向用戶呈現配置介面;該配置介面中包含:檢測到的Wi-Fi名稱及密碼輸入區域; 獲得透過該配置介面輸入的網路配置資訊,該網路配置資訊包括:用戶選擇的Wi-Fi名稱、及用戶輸入的接入該Wi-Fi網路的密碼。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在接收到連接請求的情況下,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前,進一步包括: 檢測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是否符合預設連接條件;若是,則執行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的步驟。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該預設連接條件包括: 信號強度大於預設強度閾值、發起連接請求的次數大於預設次數閾值、所發送的連接請求中攜帶預設標識、和/或所發送的連接請求中攜帶正確的連接認證密碼。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在接收到連接請求的情況下,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前,進一步包括: 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連接認證介面資訊,以使該終端設備向用戶呈現連接認證介面;該連接認證介面用於:供用戶輸入連接認證密碼、和/或確認建立連接的目的; 獲得透過該連接認證介面輸入的連接認證資訊,並在該連接認證資訊符合預設連接條件的情況下,執行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的步驟。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具體透過以下方式使該終端設備向用戶呈現配置介面: 呼叫該終端設備的瀏覽器,以透過瀏覽器頁面向用戶呈現配置介面; 或者 透過該終端設備中預先裝載的用戶端向用戶呈現配置介面; 或者 透過該終端設備中預先裝載的用戶端呼叫該終端設備的瀏覽器,以透過瀏覽器頁面向用戶呈現配置介面。
  6. 一種網路接入裝置,應用於物聯網設備,該物聯網設備支援終端STA模式與無線接入點AP模式,該裝置包括: 信號檢測模組,用於以STA模式檢測Wi-Fi信號,獲得檢測到的Wi-Fi的名稱; 資訊推送模組,用於切換到AP模式等待連接請求,並在接收到連接請求的情況下,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以使該終端設備向用戶呈現配置介面;該配置介面中包含:檢測到的Wi-Fi名稱及密碼輸入區域; 資訊獲取模組,用於獲得透過該配置介面輸入的網路配置資訊,該網路配置資訊包括:用戶選擇的Wi-Fi名稱、及用戶輸入的接入該Wi-Fi網路的密碼。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裝置,該資訊推送模組在接收到連接請求的情況下,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前,還用於: 檢測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是否符合預設連接條件;若是,則執行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的步驟。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裝置,該預設連接條件包括: 信號強度大於預設強度閾值、發起連接請求的次數大於預設次數閾值、所發送的連接請求中攜帶預設標識、和/或所發送的連接請求中攜帶正確的連接認證密碼。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裝置,該信號推送模組在接收到連接請求的情況下,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前,還用於: 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連接認證介面資訊,以使該終端設備向用戶呈現連接認證介面;該連接認證介面用於:供用戶輸入連接認證密碼、和/或確認建立連接的目的; 獲得透過該連接認證介面輸入的連接認證資訊,並在該連接認證資訊符合預設連接條件的情況下,執行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的步驟。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裝置,該資訊推送模組向發起該連接請求的終端設備推送配置介面資訊,具體透過以下方式使該終端設備向用戶呈現配置介面: 呼叫該終端設備的瀏覽器,以透過瀏覽器頁面向用戶呈現配置介面; 或者 透過該終端設備中預先裝載的用戶端向用戶呈現配置介面; 或者 透過該終端設備中預先裝載的用戶端呼叫該終端設備的瀏覽器,以透過瀏覽器頁面向用戶呈現配置介面。
  11. 一種電腦設備,包括記憶體、處理器及儲存在記憶體上並可在處理器上運行的電腦程式,其中,該處理器執行該程式時實現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
TW108115730A 2018-07-03 2019-05-07 網路接入方法及裝置 TWI6991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4868.6 2018-07-03
CN201810714868.6A CN109041062A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7221A TW202007221A (zh) 2020-02-01
TWI699138B true TWI699138B (zh) 2020-07-11

Family

ID=65521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5730A TWI699138B (zh) 2018-07-03 2019-05-07 網路接入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41062A (zh)
TW (1) TWI699138B (zh)
WO (1) WO20200071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1062A (zh) * 2018-07-03 2018-12-1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9831800A (zh) * 2019-03-21 2019-05-31 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SB WiFi的服务器连接方法和装置
CN111836339B (zh) * 2019-04-15 2023-04-07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
CN110392412B (zh) * 2019-07-23 2022-05-13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配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351446A (zh) * 2020-09-30 2021-02-0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WiFi驱动配置文件的加载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383919A (zh) * 2020-11-13 2021-02-1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智能门铃及存储介质
CN112486595A (zh) * 2020-12-04 2021-03-1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设备初始化的方法、存储设备和服务器
CN112702328B (zh) * 2020-12-18 2022-05-17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4584957A (zh) * 2021-03-16 2022-06-03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写入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706718A (zh) * 2021-07-21 2021-11-26 广州中智达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现实的协同方法、系统及应用
CN113645301A (zh) * 2021-08-10 2021-11-12 生迪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5497A (zh) * 2014-12-15 2015-02-25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4486762A (zh) * 2014-12-22 2015-04-01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智能家电的接入控制方法和智能家电系统
CN105338527A (zh) * 2014-08-06 2016-02-17 深圳中电国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模块入网配置方法和系统
CN105554754A (zh) * 2015-12-16 2016-05-04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wifi模块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CN106211208A (zh) * 2016-06-24 2016-12-0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电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332143A (zh) * 2016-09-28 2017-01-11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对智能设备快速配置网络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51158B2 (en) * 2013-03-08 2016-05-24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wireless easy connect
CN104469981A (zh) * 2014-11-21 2015-03-25 广东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电接入路由器的方法及系统
US20170353872A1 (en) * 2014-12-19 2017-12-07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vice configuration
CN105228264B (zh) * 2015-07-01 2018-09-14 利尔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物联网的快捷wi-fi网络配对方法
CN105163372A (zh) * 2015-09-18 2015-12-16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家电的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7466055A (zh) * 2016-06-06 2017-12-12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的配网方法、移动终端和家用电器
CN106413037A (zh) * 2016-10-31 2017-02-15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物联设备的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09041062A (zh) * 2018-07-03 2018-12-1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8527A (zh) * 2014-08-06 2016-02-17 深圳中电国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模块入网配置方法和系统
CN104375497A (zh) * 2014-12-15 2015-02-25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4486762A (zh) * 2014-12-22 2015-04-01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智能家电的接入控制方法和智能家电系统
CN105554754A (zh) * 2015-12-16 2016-05-04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wifi模块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CN106211208A (zh) * 2016-06-24 2016-12-0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电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332143A (zh) * 2016-09-28 2017-01-11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对智能设备快速配置网络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1062A (zh) 2018-12-18
TW202007221A (zh) 2020-02-01
WO2020007158A1 (zh) 2020-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9138B (zh) 網路接入方法及裝置
US11310239B2 (en)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hotspot terminal and management terminal
US2017016362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network access of a smart terminal device
KR20200007754A (ko) 엣지 컴퓨팅 서비스를 위한 방법 및 그의 전자 장치
US10064052B2 (en) Methods for authenticat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20230232475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105023B1 (ja) 画面共有サーバ、画面共有方法及び画面共有サーバ用プログラム
US1181861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providing call continuity in weak electric field environment and control method
US8601135B2 (en) Supporting WPS sessions using TCP-based connections
KR20140013058A (ko) 무선 장치 구성
WO2018121086A1 (zh) 连接隐藏ap的方法与终端设备
US9648655B2 (en) Simulation of near-field communications
EP3005760A1 (en) Wireless docking architecture
JP2022528867A (ja) エッジ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サービス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その電子装置
WO2020011194A1 (zh)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及设备
JP6896876B2 (ja)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機器
TWI568222B (zh) 路由器管理方法和裝置
US11974351B2 (en)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 devices
US2013012520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irecting a request for ip session from a mobile device
KR102378515B1 (ko) 단말 장치 및 이에 의한 악성 ap의 식별 방법
US10390217B2 (en) Wireless configuration of 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 (WDS) Wi-Fi range extenders using non-Wi-Fi-wireless communication channels
CN108541000B (zh) 一种检测网络连接的方法、介质以及设备
WO2017088294A1 (zh) 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与设备
KR102036686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을 선택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0933770B (zh) 连接请求发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