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7279B - 利用農業用溫室之果菜類的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農業用溫室之果菜類的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7279B
TWI697279B TW107144435A TW107144435A TWI697279B TW I697279 B TWI697279 B TW I697279B TW 107144435 A TW107144435 A TW 107144435A TW 107144435 A TW107144435 A TW 107144435A TW I697279 B TWI697279 B TW I69727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mist
temperature
spraying
greenhouse
agricultural greenhou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4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7131A (zh
Inventor
田尾本昭
石堂太郎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7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7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7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727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05Fruit crops, e.g. strawberries, tomatoes or cucumb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24Devices or systems for heating, ventilating, regulating temperature, illuminating, or watering, in greenhouses, forcing-frames, or the lik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Greenhous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農業用溫室(1)之果菜類的栽培方法,其包含:判斷步驟(S30),判斷農業用溫室(1)內之氣溫與農業用溫室1外之氣溫的氣溫差是否為既定溫度差以內;以及水霧噴灑步驟(S40),在判斷步驟(S30)判斷為氣溫差為既定溫度差以內之情況,藉由往農業用溫室1內噴灑水霧而施行快速降溫。

Description

利用農業用溫室之果菜類的栽培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利用農業用溫室之果菜類的栽培方法。
為了控制農作物等植物體的培養環境,利用以被稱作塑料薄膜溫室(vinyl house)或管網溫室(pipe house)等之小屋(溫室本體)所構成的農業用溫室。此種農業用溫室,使太陽光可入射而導入外部環境,並藉由管理溫度、濕度或照度等之農業用溫室的內部環境,而構築適合植物體之培養的培養環境。
過去,作為農業用溫室內的溫度之調節方法,已知一種控制設置於側壁或頂棚之換氣窗的開啟關閉之技術(例如專利文獻1)。 [習知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1-320983號公報
[本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已知在農業用溫室栽培果菜類時,藉由施行快速降溫而提高栽培效率。快速降溫,係指藉由在傍晚開放換氣窗,導入冷空氣,而使農業用溫室內的溫度急速降低之技術。藉由施行此等快速降溫,使水分多的果實維持溫暖而葉片急遽冷卻,故可使光合作用產物從葉片往果實移動而施行輸導促進。
然而,在夏季之炎熱時期,受到溫度管理的農業用溫室內之氣溫與農業用溫室外之氣溫(戶外氣溫)的溫度差小,故即便在傍晚開放換氣窗,仍無法使農業用溫室內之溫度急速降低,具有無法施行期望的快速降溫等問題。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此等問題而提出,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利用農業用溫室之果菜類的栽培方法,即便在夏季之炎熱時期仍可施行期望的快速降溫。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的利用農業用溫室之果菜類的栽培方法的一態樣,包含如下步驟:判斷步驟,判斷農業用溫室內之氣溫與該農業用溫室外之氣溫的氣溫差是否為既定溫度差以內;以及水霧噴灑步驟,在該判斷步驟判斷為該氣溫差為該既定溫度差以內之情況,藉由往該農業用溫室內噴灑水霧而施行快速降溫。 [本發明之效果]
由於在夏季之炎熱時期仍可施行期望的快速降溫,故可使光合作用產物從葉片往果實移動而施行輸導促進。
以下,茲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予以說明。另,以下說明之實施形態,皆顯示本發明之一具體例。因此,以下實施形態所示的數值、構成要素、構成要素之配置位置與連接形態、以及步驟(工序)與步驟之順序等,皆僅為一例,其主旨不在於限定本發明。因而,關於以下實施形態之構成要素中的並未記載於顯示本發明最上位概念之獨立請求項的構成要素,將其作為任意構成要素而予以說明。
此外,各附圖僅為示意,不必非得成為嚴格圖示者。另,各附圖中,對於實質上相同之構成給予相同之符號,並將重複的說明省略或簡化。
(實施形態) 利用圖1~圖5,對實施形態之農業用溫室1予以說明。圖1為,示意實施形態的農業用溫室1之外觀的立體圖。圖2及圖3為,示意相同農業用溫室1之概略水平剖面圖及概略橫剖面圖。圖4為,相同農業用溫室1內之部分放大圖。另,圖1中,並未圖示植物體2。
如圖1~圖4所示,農業用溫室1,係用於培養植物體2之植物培養用設備,作為以包圍栽培植物體2的空間之方式構成的外牆,具備溫室本體10。本實施形態中,溫室本體10為閉鎖空間,若將通氣口13等開口全部關閉則可成為密閉空間。
如圖1所示,溫室本體10,具備框架11、及框架11所支持的被覆體12。溫室本體10之俯視形狀,為大縱橫比的矩形。作為一例,俯視時,溫室本體10之尺寸為,長邊方向的長度為數十m程度(例如50m),短邊方向的長度為數m程度(例如5m)。此外,溫室本體10,構成為在與長邊方向交叉的剖面中於上方呈凸形之形狀。
框架11,將係框構造材料之複數管件組合而構成。具體而言,框架11,具備拱形的複數第1管件11a(主框架)、及將複數第1管件11a連結的複數第2管件11b(連結框架)。第1管件11a及第2管件11b,為金屬製管件,例如由鋁材或鋼材等構成。另,第1管件11a及第2管件11b,不限為金屬製,亦可為樹脂製或木製。
被覆體12,以覆蓋框架11全體的方式架設於框架11。被覆體12,由玻璃板或合成樹脂膜等透光性構件構成。另,被覆體12,由透明玻璃或透明樹脂膜等透明構件構成即可。
於被覆體12的一部分,設置通氣口13及出入口14等開口,通氣口13係通氣所用之開口,出入口14係人出入溫室本體10所用之開口。通氣口13,例如設置於溫室本體10的側壁或頂棚等。此外,出入口14,設置於溫室本體10之投料牆。
此外,於溫室本體10,設置開啟關閉通氣口13所用之窗15。窗15,具有可在覆蓋通氣口13的關閉位置與使通氣口13開放的開啟位置之間移動的構造。具體而言,窗15,具有將透明片材捲繞於軸的構造,因應片材捲繞於軸的量而可調節通氣口13之開度。亦即,窗15及通氣口13,係施行溫室本體10之內外空氣的換氣所用之換氣窗。窗15,配置為將片材的上端部安裝在溫室本體10,而相較於片材安裝在溫室本體10的部位,軸位於更下方之位置。
此外,於溫室本體10,亦設置用於調節往溫室本體10入射之日照的遮光簾16。遮光簾16,可在減少往溫室本體10內入射之外來光線(例如太陽光)的位置,與不減少往溫室本體10內入射之外來光線的位置之間移動。
農業用溫室1中,作為植物體2,栽培農作物。本實施形態中,植物體2為果菜類。因此,農業用溫室1中,藉由栽培果菜類而收成果實。果菜類,作為一例,為番茄、小黃瓜、茄子等。本實施形態中,作為植物體2,對於栽培果菜類,特別是栽培番茄的例子予以說明。因此,圖2~圖4中,作為植物體2,圖示番茄的莖及葉等。
在溫室本體10所包圍的地面,為了栽培植物體2,設置對於周圍將土往上堆起的複數條(本實施形態中為2條)埂3。此外,相鄰的埂3之間,成為使用者的走道及成為作業空間的通道4。
於複數條埂3,分別大致等間隔地種植複數植物體2。作為植物體2的對埂3之種植方式,可列舉單排種植或雙排種植,但亦可為其等以外之種植方式。另,雖於1個溫室本體10內的埂3,種植1種植物體2,但亦可種植複數種植物體2。
如圖2~圖4所示,農業用溫室1,具備水霧噴灑部100、管子200、儲存槽300、第1溫度感測器410、第2溫度感測器420、及控制部500。水霧噴灑部100、管子200、儲存槽300、第1溫度感測器410、第2溫度感測器420、及控制部500,設置於溫室本體10內。
水霧噴灑部100,為往溫室本體10內噴灑水霧的水霧噴灑器。具體而言,水霧噴灑部100,為產生水霧而往外部噴出的噴嘴。一般而言,水霧有單流體霧及雙流體霧,而本實施形態中,從水霧噴灑部100噴灑單流體霧。因此,從水霧噴灑部100噴灑的水霧之粒徑,例如為50μm以上150μm以下。此外,從水霧噴灑部100噴灑的水霧之噴灑壓力,為0.1MPa以上0.8MPa以下即可。
水霧噴灑部100,於溫室本體10內設置複數個。複數個水霧噴灑部100,分別與管子200連接,通過管子200往各水霧噴灑部100供給水。複數個水霧噴灑部100,使通過管子200供給的水微粒子化而產生水霧,將產生的水霧往外部噴出。如圖4所示,各水霧噴灑部100,具備用於將產生的水霧往外部噴出之1個以上的吹出口。從吹出口110噴出的水霧,以從吹出口110擴散的方式吹灑出。
各水霧噴灑部100,具備4個吹出口110。具體而言,各水霧噴灑部100,具備4根分支管120。4個吹出口110,設置於4根分支管120之前端部。在各水霧噴灑部100中,4根分支管120,於水平面內以90度間隔配置。此外,各分支管120之吹出口110,朝向水平方向。另,吹出口110,並未限制為朝向水平方向之情況,亦可朝向鉛直上方或鉛直下方。
本實施形態中,水霧噴灑部100,對植物體2噴灑水霧。亦即,水霧噴灑部100,不僅單往溫室本體10內的空間導入水霧,亦直接對植物體2噴灑水霧。因此,水霧噴灑部100,配置為在較植物體2更高之位置產生水霧即可。在較植物體2更高之位置產生的水霧,因重力而落下,一部分在到達植物體2前汽化,另一部分到達植物體2而與對象物接觸。
本實施形態中,水霧噴灑部100,配置於植物體2之上方,亦即埂3之上方,但亦可配置於通道4之上方。作為一例,從栽培植物體2的地面(埂3的頂面)至水霧噴灑部100為止之高度,係因應植物體2之種類的外形高度而決定,約為50cm~300cm。
從水霧噴灑部100噴灑的水霧之粒子徑,例如最頻值為10μm~100μm。水霧之粒子徑的最頻值,不必位於此一範圍,但若粒子徑的最頻值位於此一範圍,則從水霧噴灑部100噴灑的水霧,成為在較短的時間落下,而非長時間漂浮。因此,水霧之一部分到達植物體2,或到達地面(埂3或通道4的頂面),而非水霧全部漂浮而於空氣中蒸發。
如此地構成之水霧噴灑部100,藉由以水霧噴灑部100噴灑水霧,而可調整植物體2的溫度。具體而言,若從水霧噴灑部100噴灑出的水霧附著於植物體2,則水霧在從植物體2蒸發時從植物體2奪取汽化熱。此一結果,使植物體2直接冷卻。亦即,使植物體2之群落冷卻。如此地,水霧噴灑部100,作為藉由水霧使植物體2冷卻之水霧冷卻裝置而作用。
此外,藉由以水霧噴灑部100噴灑水霧,而亦可調節溫室本體10內的溫度及濕度。具體而言,由於汽化熱作用,若從噴嘴噴灑出的水霧汽化而從周圍的空氣奪取熱,則冷空氣產生。因此,溫室本體10內的溫度下降。此外,由於產生水霧,溫室本體10內之濕度亦上升。如此地,藉由以水霧噴灑部100噴灑水霧,而可使溫室本體10內的溫度降低、濕度提高。亦即,水霧噴灑部100,亦作為藉由水霧調節溫室本體10內之空氣的溫度及濕度之水霧空調裝置而作用。
然則,若植物體2的表面潤濕,溫室本體10內之濕度上升,則可能抑制植物體2的蒸散作用。此外,若與植物體2接觸之水霧的量過剩、溫室本體10內之濕度過剩,則植物體2發生病害或生理障害(果實之裂皮等)的可能性增高。因此,以使與植物體2接觸之水霧在短時間汽化的方式,間歇地產生水霧即可。亦即,調節水霧噴灑之施行時間(噴灑時間)與水霧噴灑之停止時間(噴灑間隔)即可。
另,本實施形態中,用於使植物體2成長的澆水,係藉由與水霧噴灑部100不同之澆水裝置施行。
管子200,構成從儲存槽300往水霧噴灑部100供給液體之流路。本實施形態中,往水霧噴灑部100供給水,故管子200,為使水流通的通水管。往水霧噴灑部100供給的水,例如為以雨水、河水、井水等作為原水的水,或自來水,但並不限於其等,亦可為含有對植物體2有用之藥劑的水(藥液)。另,以下內容,無論往水霧噴灑部100供給的水是否包含藥劑皆將其稱作水。
管子200,以在埂3之上方沿著埂3的長邊方向直線狀地通過之方式配管。本實施形態中,管子200,配管為口字狀,具有通過2條埂3各自之上方的2條主管200a、及將2條主管之端部彼此連結的連結管200b。於主管200a,隔著等間隔安裝複數個水霧噴灑部100。另,管子200之配管的佈置,不限為一筆畫的口字狀,亦可構成為從儲存槽300側之連結管200b(歧管頭)往各埂3分出而分支。
此外,在從儲存槽300往水霧噴灑部100供給水的流路,設置泵210與閥220。因此,管子200,與泵210相連接。
泵210,例如為升壓泵,對儲存在儲存槽300的液體(本實施形態中為水)施加水壓以往管子200供給。亦即,泵210,將儲存槽300的水加壓以往管子200供給。藉此,將經加壓的水往管子200供給。而若對安裝於管子200之水霧噴灑部100,供給經加壓的水,則從水霧噴灑部100噴灑水霧。另,藉由以泵210調整水之壓力,而可調整從水霧噴灑部100噴灑的水霧之噴灑壓力。
此外,閥220,配置於泵210與管子200之間,調整從儲存槽300往水霧噴灑部100供給的水之流量。具體而言,藉由調節閥220之開度,而可調整往水霧噴灑部100供給的水之流量。另,藉由調整泵210所產生的水之壓力,而非調整閥220之開度,結果亦可調整往水霧噴灑部100供給的水之流量。
此外,藉由以泵210調整水之壓力,而非調整閥220之開度,結果亦可調整往水霧噴灑部100供給的水之流量。
另,藉由在閥220設置壓力控制閥,而能夠以閥220調整往水霧噴灑部100供給的水之壓力,結果亦能夠以閥220調整水霧之噴灑壓力。
儲存槽300,為儲存往水霧噴灑部100供給的液體之容器。本實施形態中,在儲存槽300儲存水,故儲存槽300為儲水槽。另,儲存槽300,亦可由複數容器構成。此一情況,可於複數容器,儲存藥液等水以外的液體。
第1溫度感測器410,例如為溫度計,量測農業用溫室1內的溫度。具體而言,第1溫度感測器410,設置於溫室本體10內,量測溫室本體10內之空氣的溫度(氣溫)。
第2溫度感測器420,例如為溫度計,量測農業用溫室1外的溫度。具體而言,第2溫度感測器420,設置於溫室本體10外,量測溫室本體10外之空氣的溫度(氣溫)。亦即,第2溫度感測器420,量測外部空氣的溫度(戶外氣溫)。
第1溫度感測器410及第2溫度感測器420,分別藉由無線或有線方式與控制部500連接,將以第1溫度感測器410及第2溫度感測器420量測到的溫度之資料,往控制部500輸出。本實施形態,藉由第1溫度感測器410及第2溫度感測器420隨時量測溫室本體10之內外的溫度,故溫室本體10之內外的溫度之資料,隨時往控制部500輸出。亦即,藉由第1溫度感測器410及第2溫度感測器420,監測溫室本體10之內外的溫度。
第1溫度感測器410及第2溫度感測器420所進行的溫度(氣溫)之量測,可始終連續地施行,亦可每數秒或每數分鐘定時施行。將由第1溫度感測器410及第2溫度感測器420量測到的溫度,從第1溫度感測器410及第2溫度感測器420即時地往控制部500輸出。
將由第1溫度感測器410及第2溫度感測器420量測到的溫度之資料,儲存於記憶體。此一情況,溫度之資料,可儲存於內建在第1溫度感測器410及第2溫度感測器420的記憶體或內建在控制部500的記憶體,亦可儲存於農業用溫室1所具備的其他記憶體。
控制部500,控制水霧噴灑部100。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500,為了藉由水霧噴灑對植物體2施行快速降溫,而依據以第1溫度感測器410及第2溫度感測器420量測到的溫度,控制水霧噴灑部100。
具體而言,藉由水霧噴灑施行快速降溫之情況,首先,控制部500,取得以第1溫度感測器410量測到的溫室本體10內之氣溫、與以第2溫度感測器420量測到的溫室本體10外之氣溫,判斷溫室本體10內之氣溫與溫室本體10外之氣溫的氣溫差是否為既定溫度差以內。既定溫度差,例如為2℃。
而後,控制部500,在判斷為溫室本體10內之氣溫與溫室本體10外之氣溫的氣溫差為既定溫度差以內(本實施形態中為2℃以內)之情況,輸出開始水霧噴灑的水霧噴灑開始訊號。此一情況,控制部500,亦將關於施行水霧噴灑之時間(噴灑時間)的水霧噴灑時間訊號,與水霧噴灑開始訊號一同輸出。藉此,藉由水霧噴灑部100往溫室本體10內將水霧噴灑一定時間。施行快速降溫之情況的水霧噴灑之時間,例如為10秒以內。亦即,噴灑水霧時的每1次之連續噴灑時間,為10秒以內。
另,控制部500,例如係由遵循程式而運作之處理器、或具備此等處理器之電腦等構成。
接著,參考圖2~圖4,並利用圖5及圖6,對本實施形態的利用農業用溫室1之果菜類的栽培方法予以說明。圖5為,實施形態的利用農業用溫室1之果菜類的栽培方法之流程圖。具體而言,圖5,顯示施行利用農業用溫室1之快速降溫時的流程。圖6,顯示在施行快速降溫時,往農業用溫室1內噴灑水霧之樣子。
藉由水霧噴灑所進行的快速降溫,係在植物體2的光合作用結束的15點至20點之間的時間帶施行。本實施形態中,藉由水霧噴灑所進行的快速降溫,係在日落的時間帶施行。
因此,施行快速降溫之情況,首先,如圖5所示,判斷當下時刻是否為日落的時間帶(判斷步驟S10)。具體而言,藉由控制部500,以控制部500所內建之計時器等判斷當下時刻是否為日落的時間帶。
其結果,若當下時刻並非為日落時間帶(圖5中為No),則不施行藉由水霧噴灑所進行的快速降溫。另一方面,若當下時刻為日落時間帶(圖5中為Yes),則施行藉由水霧噴灑所進行的快速降溫。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藉由水霧噴灑所進行的快速降溫,係在如夏季時期般農業用溫室1外之氣溫(戶外氣溫)高的情況施行。具體而言,藉由水霧噴灑所進行的快速降溫,係在農業用溫室1(溫室本體10)外之氣溫為30℃以上的情況施行。
因此,在判斷步驟S10判斷為當下時刻為日落的時間帶之情況,接著,如圖5所示,判斷農業用溫室1外之氣溫是否為30℃以上(判斷步驟S20)。具體而言,藉由控制部500,判斷由第2溫度感測器420量測到的溫室本體10外之氣溫是否為30℃以上。
其結果,若農業用溫室1外之氣溫未滿30℃(S20中為No),則不施行藉由水霧噴灑所進行的快速降溫。此一情況,不施行藉由水霧噴灑所進行的快速降溫,而施行藉由外部空氣所進行的快速降溫(S50)。亦即,藉由控制窗15,從通氣口13導入外部空氣(冷空氣),以使溫室本體10內的溫度急速降低。另一方面,若農業用溫室1外之氣溫為30℃以上(S20中為Yes),則施行藉由水霧噴灑所進行的快速降溫。
如此地,本實施形態,在當下時刻為日落的時間帶,且農業用溫室1外之氣溫高(例如戶外氣溫為30℃以上)的情況,以下述流程,施行藉由水霧噴灑所進行的快速降溫。
此一情況,首先,判斷農業用溫室1內之氣溫與農業用溫室1外之氣溫的氣溫差是否為既定溫度差以內(判斷步驟S30)。具體而言,藉由控制部500,算出以第1溫度感測器410量測到的溫室本體10內之氣溫與以第2溫度感測器420量測到的溫室本體10外之氣溫的氣溫差,判斷此氣溫差是否為既定溫度差以內。本實施形態中,使既定溫度差為2℃。亦即,藉由控制部500,判斷溫室本體10內之氣溫與溫室本體10外之氣溫的氣溫差是否為2℃以內。
而後,在此判斷步驟S30判斷為氣溫差為既定溫度差以內之情況,藉由往農業用溫室1內噴灑水霧而施行快速降溫(水霧噴灑步驟S40)。具體而言,在溫室本體10內之氣溫與溫室本體10外之氣溫的氣溫差為2℃以內之情況,從控制部500輸出開始水霧噴灑的水霧噴灑開始訊號。
若從控制部500輸出水霧噴灑開始訊號,則控制泵210及閥220等,依據水霧噴灑開始訊號,從儲存槽300往管子200供給經加壓的水。例如,藉由泵210及閥220等,將水壓為0.1MPa~0.8MPa的水往管子200供給。
藉此,從各水霧噴灑部100噴灑水霧。亦即,通過管子200而供給至水霧噴灑部100的水,從各水霧噴灑部100成為水霧而噴出。此一情況,使噴灑水霧時的每1次之連續噴灑時間為10秒以內即可。
如此地,藉由從水霧噴灑部100噴灑水霧,而使水霧附著於植物體2之葉片。因此,藉由水霧從植物體2之葉片蒸發時的汽化熱作用而使植物體2之葉片直接冷卻。此一結果,可僅使植物體2之葉片的溫度急遽降低而不使植物體2之果實的溫度降低太多,故能夠在短時間給予植物體2之葉片與果實的溫度差。因此,可有效地施行使光合作用產物(糖等)從葉片往果實移動之輸導促進。
如此地,本實施形態中之藉由水霧噴灑所進行的快速降溫,與藉由從換氣窗導入的外部空氣(冷空氣)將植物體2冷卻之快速降溫不同,係以水霧將植物體2之葉片直接潤濕而使其冷卻,故可有效地施行輸導促進。
以上,本實施形態的利用農業用溫室1之果菜類的栽培方法,包含如下步驟:判斷步驟S30,判斷農業用溫室1內之氣溫與農業用溫室1外之氣溫的氣溫差是否為既定溫度差以內;以及水霧噴灑步驟S40,在判斷步驟S30判斷為氣溫差為既定溫度差以內之情況,藉由往農業用溫室1內噴灑水霧而施行快速降溫。
因此,如同夏季之炎熱時期等般,受到溫度管理之農業用溫室1內外的氣溫差小,即便將外部空氣導入農業用溫室1內仍無法施行期望的快速降溫之時期,仍藉由對植物體2噴灑水霧,使水霧附著於植物體2之葉片,而將植物體2之葉片冷卻。因此,可使植物體2之果實維持溫暖而葉片急遽冷卻,給予植物體2之葉片與果實的溫度差。因此,可使光合作用產物(糖等)從葉片往果實移動而有效地施行輸導促進。
如此地,依本實施形態的利用農業用溫室1之果菜類的栽培方法,即便在夏季之炎熱時期仍可施行期望的快速降溫。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成為在判斷步驟S30之判斷基準的既定溫度差,為2℃。亦即,在判斷步驟S30中,判斷為農業用溫室1(溫室本體10)之內外的氣溫差為2℃以內之情況,施行藉由水霧噴灑所進行的快速降溫。
如此地,藉由在農業用溫室1(溫室本體10)之內外的氣溫差為2℃以內之情況施行水霧噴灑,而可施行更為適當的快速降溫。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使在水霧噴灑步驟S40的水霧之粒子徑,為1μm以上100μm以下即可。
如此地,藉由使用粒子徑為1μm以上100μm以下之微粒子的水霧,而使噴灑出的水霧變得容易蒸發。因此,可藉由附著於植物體2的水霧蒸發時之汽化熱作用使植物體2效率更好地冷卻,故可改善快速降溫所產生之植物體2的輸導促進效果。且藉由使水霧容易蒸發,而可避免植物體2之潤濕的狀態持續長時間,故可降低植物體2之果實由於長時間潤濕而發生果實破裂等不良或果實生病等風險。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水霧噴灑步驟S40,使噴灑水霧時的每1次之連續噴灑時間為10秒以內即可。
如此地,藉由使噴灑水霧時的每1次之連續噴灑時間為10秒以內之短時間,而可抑制植物體2之果實的長時間潤濕。藉此,可進一步降低因果實長時間潤濕而使果實破裂或生病之風險。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水霧噴灑步驟S40,在15點至20點之間施行即可。
若在15點以後施行水霧的噴灑,則與在15點前(例如12點前後)施行水霧的噴灑之情況相比,在水霧的蒸發上耗費時間,故植物體2之潤濕的狀態持續長時間,有發生植物體2之果實破裂等不良的疑慮。因此,以空調管理為目的而施行水霧的噴灑之情況,通常,在15點以後不施行水霧的噴灑,但本實施形態中,係以10秒以內之短時間施行水霧的噴灑,故可抑制植物體2之潤濕的狀態持續所造成之對果實的不良影響。亦即,如本實施形態地,在15點至20點之間噴灑水霧的情況,藉由以短時間施行水霧的噴灑,而可有效地施行植物體2之輸導促進,而不發生植物體2之果實破裂等。
進一步,水霧噴灑步驟S40,以日射量控制即可。例如,水霧噴灑步驟S40,係在日射量減少至既定值時施行。具體而言,先藉由日射計量測日射量,在此日射量減少至既定值時判斷為日没,施行水霧噴灑步驟S40(藉由水霧所進行之快速降溫)。如此地,藉由量測日射量,而可推定季節所造成之日没時刻的變化,故在15點至20點的時間帶中,可更為正確地決定施行藉由水霧所進行之快速降溫的適當時間點。另,作為判斷為日没之日射量的值,例如為1000lx。亦即,在藉由日射計量測到的日射量減少至1000lx之情況,判斷為日没。此外,日射計,設置於溫室本體10之內部及外部任一者皆可,但在溫室本體10之內部存在各種設備等而容易成為陰影,故將日射計設置於溫室本體10之外部即可。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水霧噴灑步驟S40,在農業用溫室1外之氣溫為30℃以上的情況施行即可。
在農業用溫室1外之氣溫為30℃以上的情況,導入藉由外部空氣所進行的快速降溫,無法過於期待其輸導促進效果,但如本實施形態地,在農業用溫室1外之氣溫為30℃以上的情況,施行藉由水霧噴灑所進行的快速降溫,則可獲得快速降溫所產生之期望的輸導促進效果。另,本實施形態之藉由水霧噴灑所進行的快速降溫,在農業用溫室1外之氣溫未滿30℃的情況亦可施行。
(變形例) 以上,雖依據實施形態對本發明予以說明,但本發明,並未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
例如,上述實施形態中,水霧噴灑步驟S40,係在日没後施行,但並不限於此一形態。例如,在上午有日照而生成光合作用產物,且在午後較早的時間太陽受到阻擋而光合作用產物之產量(光合作用量)減少的情況,即便為日没前(或15點以前),亦可噴灑水霧而施行快速降溫。此一情況,例如,可如同上述地先由日射計量測日射量,在此日射量減少至既定值時判斷為植物體2不施行光合作用,而施行水霧噴灑步驟S40(藉由水霧所進行之快速降溫)。
此外,上述實施形態,雖在施行快速降溫時施行水霧的噴灑,但不限為此一形態,亦可在施行空調管理時施行水霧的噴灑。例如,藉由水霧的噴灑管理溫室本體10內的溫度之情況,依據由設置於溫室本體10內之第1溫度感測器410量測到的溫度,以控制部500控制水霧噴灑部100,俾以使溫室本體10內的溫度成為預先設定的溫度(設定溫度)。具體而言,在溫室本體10內的溫度較設定溫度更高之情況或可能變高之情況,藉由以控制部500從水霧噴灑部100噴灑水霧,而可降低溫室本體10內的溫度。此外,亦能夠以使溫室本體10內的溫度以預先設定之一日的溫度進程表轉變之方式,藉由控制部500決定水霧噴灑之施行時間(噴灑時間)與水霧噴灑之停止時間(噴灑間隔),而施行水霧的噴灑。
此外,上述實施形態中,控制部500,設置於溫室本體10內,但並不限於此一形態。控制部500,亦可設置於溫室本體10以外之場所。此一情況,農業用溫室1,並非指溫室本體10本身,而係包含設置於溫室本體10以外之控制部500,構築為農業用系統。此外,控制部500,亦可為伺服器而非處理器等。
此外,上述實施形態,雖對於將植物體2種植於土壤的土耕栽培予以說明,但在將植物體2栽培於在土壤鋪設有防根透水板等之隔離地板的情況,亦可應用本發明。
其他,對於上述實施形態施行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思及之各種變形而獲得的形態、或在不脫離本發明之意旨的範圍任意組合上述實施形態之構成要素及功能藉以實現的形態,亦包含於本發明。
此外,在上述說明中,控制部500亦可為電路。此等電路,可全體構成1個電路,亦可分別為不同的電路。此外,此等電路,可分別為通用電路,亦可為專用電路。
此外,作為控制部500的運作而說明之處理,可使電腦實行。例如,電腦,藉由利用處理器(CPU)、記憶體及輸出入電路等硬體資源實行程式,而實行上述各處理。具體而言,處理器從記憶體或輸出入電路等取得處理對象之資料,運算資料,將運算結果往記憶體或輸出入電路等輸出,藉以實行各處理。
此外,實行上述各處理所用之程式,可記錄在電腦可讀取之CD-ROM等非暫時性儲存媒體。此一情況,電腦,從非暫時性儲存媒體讀取程式,實行程式,藉以實行各處理。
1‧‧‧農業用溫室 2‧‧‧植物體 3‧‧‧埂 4‧‧‧通道 10‧‧‧溫室本體 11a‧‧‧第1管件 11b‧‧‧第2管件 11‧‧‧框架 12‧‧‧被覆體 13‧‧‧通氣口 14‧‧‧出入口 15‧‧‧窗 16‧‧‧遮光簾 100‧‧‧水霧噴灑部 110‧‧‧吹出口 120‧‧‧分支管 200‧‧‧管子 200a‧‧‧主管 200b‧‧‧連結管 210‧‧‧泵 220‧‧‧閥 300‧‧‧儲存槽 410‧‧‧第1溫度感測器 420‧‧‧第2溫度感測器 500‧‧‧控制部 S10、S20、S30、S40、S50‧‧‧步驟
圖1係示意實施形態的農業用溫室之外觀的立體圖。 圖2係示意實施形態的農業用溫室之概略水平剖面圖。 圖3係示意實施形態的農業用溫室之概略橫剖面圖。 圖4係實施形態的農業用溫室內之部分放大圖。 圖5係利用實施形態的農業用溫室之果菜類的栽培方法之流程圖。 圖6係示意往實施形態的農業用溫室內噴灑水霧之樣子的概略橫剖面圖。
S10、S20、S30、S40、S50‧‧‧步驟

Claims (8)

  1. 一種利用農業用溫室之果菜類的栽培方法,包含如下步驟:第一判斷步驟,判斷當下時刻是否為日落的時間帶;第二判斷步驟,在該第一判斷步驟判斷為當下時刻為日落的時間帶之情況,判斷農業用溫室外之氣溫是否為30℃以上;第三判斷步驟,在該第二判斷步驟判斷為該農業用溫室外之氣溫為30℃以上之情況,判斷該農業用溫室內之氣溫與該農業用溫室外之氣溫的氣溫差是否為2℃以內;以及水霧噴灑步驟,在該第三判斷步驟判斷為該氣溫差為2℃以內之情況,藉由往該農業用溫室內噴灑水霧而施行快速降溫。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利用農業用溫室之果菜類的栽培方法,其中,在該第二判斷步驟判斷為該農業用溫室外之氣溫為未滿30℃之情況,不施行藉由該水霧噴灑步驟中之該水霧噴灑所進行的快速降溫,而施行藉由外部空氣所進行的快速降溫。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利用農業用溫室之果菜類的栽培方法,其中,該水霧之粒子徑為1μm以上100μm以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利用農業用溫室之果菜類的栽培方法,其中,於該水霧噴灑步驟,使噴灑該水霧時的每1次之連續噴灑時間為10秒以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利用農業用溫室之果菜類的栽培方法,其中,該水霧噴灑步驟,係在15點至20點之間施行。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利用農業用溫室之果菜類的栽培方法,其中,該水霧噴灑步驟,在該農業用溫室外之氣溫為30℃以上的情況施行。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利用農業用溫室之果菜類的栽培方法,其中,該水霧噴灑步驟,係在日射量減少至既定值時施行。
  8. 一種利用農業用溫室之果菜類的栽培方法,包含如下步驟:第一判斷步驟,藉由控制部,判斷當下時刻是否為日落的時間帶;第二判斷步驟,藉由該控制部,算出以第1溫度感測器量測到的該農業用溫室內之氣溫與以第2溫度感測器量測到的該農業用溫室外之氣溫的氣溫差,判斷該氣溫差是否為既定溫度差以內;以及水霧噴灑步驟,在該第一判斷步驟判斷為當下時刻為日落的時間帶、且在該第二判斷步驟判斷為該氣溫差為該既定溫度差以內之情況,從該控制部輸出開始水霧噴灑的水霧噴灑開始訊號,藉此,藉由往該農業用溫室內噴灑水霧而施行快速降溫。
TW107144435A 2017-12-22 2018-12-11 利用農業用溫室之果菜類的栽培方法 TWI6972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46758 2017-12-22
JP2017246758 2017-12-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7131A TW201927131A (zh) 2019-07-16
TWI697279B true TWI697279B (zh) 2020-07-01

Family

ID=66994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4435A TWI697279B (zh) 2017-12-22 2018-12-11 利用農業用溫室之果菜類的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9123940A1 (zh)
TW (1) TWI697279B (zh)
WO (1) WO2019123940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15256A (ja) * 2010-11-08 2012-06-21 Ikeuchi:Kk 植物栽培室の冷房装置および冷房方法
JP2014018158A (ja) * 2012-07-20 2014-02-03 Ohbayashi Corp 植物栽培施設における細霧冷房方法及び細霧冷房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89728A (ja) * 2002-04-08 2003-10-14 Iseki & Co Ltd 栽培ハウス用細霧冷房装置の制御装置
US20040194371A1 (en) * 2003-04-02 2004-10-07 Kinnis Ralph Arthur Greenhouse climate control system
JP2005176721A (ja) * 2003-12-19 2005-07-07 Esd:Kk 温室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温室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15256A (ja) * 2010-11-08 2012-06-21 Ikeuchi:Kk 植物栽培室の冷房装置および冷房方法
JP2014018158A (ja) * 2012-07-20 2014-02-03 Ohbayashi Corp 植物栽培施設における細霧冷房方法及び細霧冷房システム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網路文獻:〈江原 愛美, 田川 愛, 東出 忠桐〉,〈午後高温・夕方急速降温管理が促成栽培キュウリの生育に及ぼす影響〉,〈2017年16卷2號〉,〈p. 155-161〉,〈網址;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hrj/16/2/16_155/_pdf/-char/ja〉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7131A (zh) 2019-07-16
JPWO2019123940A1 (ja) 2020-10-22
WO2019123940A1 (ja) 2019-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hani et al. Design challenges of agricultural greenhouses in hot and arid environments A review
JP6256821B2 (ja) 農業用ハウス
CN103960105B (zh) 木瓜与菠萝立体栽培方法
Liu et al. Effect of sprinkler irrigation on microclimate in the winter wheat field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CN103461030B (zh) 简易多功能智能化蔬菜大棚
CN104756716B (zh) 一种烟草育苗方法
CN202489007U (zh) 一种多功能立体种植系统
Kubota et al. Greenhouse tomato production
El-Gayar et al. Greenhous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in Egypt
Singh et al. Estimation of crop coefficient and water requirement of dutch roses (Rosa hybrida) under greenhouse and open field conditions
JP2008253241A (ja) 自動回転式多段型水耕栽培装置
TWI697278B (zh) 農業用溫室
Kittas et al. 1. Structures: design, technology and climate control
TWI697279B (zh) 利用農業用溫室之果菜類的栽培方法
JP6865383B2 (ja) 農業用ハウスにおける環境制御方法、農業用ハウスにおける環境制御装置
NL1038146C2 (nl) Kas, veld, gewas, werkwijze, watergeefsysteem en regelsysteem voor toediening van vocht aan een gewas.
Liu et al. The effect of vapor pressure deficit on leaf area and water transport in flower stems of soil-less culture rose
CN206294603U (zh) 一种草莓越夏育苗大棚
CN202035339U (zh) 一种温室换热通风系统
Kumar et al. Climate regulation in protected structures: A review
WO2019123939A1 (ja) 薬剤散布方法
TWI663909B (zh) 農業用屋舍
Abdellatif et al. A COMPARTIVE STUDY ON TWO DIFFERENT EVAPORATIVE COOLING SYSTEMS FOR PRODUCTING CUCUMBER CROP UNDER HOT-HUMID SUMMER CONDITIONS
TWI677281B (zh) 農作物溫室環境控制系統
JP6872717B2 (ja) ミスト冷却装置、農業用ハウ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