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6974B - 操作位於一人類或一動物之一身體上的一第一電子裝置之方法,以及執行該方法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電子裝置及設備 - Google Patents

操作位於一人類或一動物之一身體上的一第一電子裝置之方法,以及執行該方法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電子裝置及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6974B
TWI696974B TW105126217A TW105126217A TWI696974B TW I696974 B TWI696974 B TW I696974B TW 105126217 A TW105126217 A TW 105126217A TW 105126217 A TW105126217 A TW 105126217A TW I696974 B TWI696974 B TW I69697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body position
predetermined
predetermined body
specif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6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23997A (zh
Inventor
羅伯特 史考特 塔茲
傑 史蒂芬 金
安凱特 艾榮 法塔克
維吉尼亞 沃克 奇汀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23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39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6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697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26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A61B5/0028Body tissue as transmission medium, i.e. transmission systems where the medium is the human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6Devices, other than using radiation, for detecting or locating foreign bodies ; determining position of probes within or on the body of the pati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3/00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B3/00 - H04B11/00
    • H04B13/005Transmission system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sists of the human bod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19Inertial sensors, e.g. accelerometers, gyroscopes, tilt switc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1Measuring temperature of body parts ; Diagnostic temperature sensing, e.g. for malignant or inflamed tiss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 A61B5/02416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using photoplethysmograph signals, e.g. generated by infrared radiation

Abstract

藉由判定一電子裝置在一人類或一動物之一身體上之位置為自另一電子裝置起的一路徑之一結束點而操作該電子裝置。藉由在多個頻率下對指示一AC信號之損失之一性質進行量測以獲得量測結果來預定該路徑,該AC信號沿著該對電子裝置之間的該路徑傳播通過該身體。此後使用該等多個量測結果自在一或多個訓練階段中經特性化的通過該身體之路徑之一群組當中選擇通過該身體之一特定路徑,例如藉由使用一分類器。在識別通過該身體之一特定路徑之後,基於該特定路徑之一結束點,例如藉由打開或關閉一特定感測器或藉由設定資料傳輸之一速率來組態彼結束點處之一電子裝置。

Description

操作位於一人類或一動物之一身體上的一第一電子裝置之方法,以及執行該方法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電子裝置及設備
本專利申請案係關於用於判定由人類穿戴之電子裝置在身體上(或在動物上)的位置及使用所判定位置來組態電子裝置中之一或多者之功能性及/或操作特性的裝置及方法。
使用者可穿戴之電子裝置之數目在逐漸增加。此等電子裝置之實例包括保健/健康監視(例如,ECG監視器、脈搏血氧定量計)、健身應用程式(例如,Nike+、Fitbit)、頭部安裝裝置(例如,Google眼鏡)、資訊顯示器(例如,Qualcomm Toq)及娛樂應用程式。其他可穿戴裝置可包括嵌入至環、帶、吊墜、帽子、服裝或人們通常戴在手指、手腕、前臂、上臂、耳朵背面、胸骨、身側或腳踝上之其他物件中的電子裝置。
隨著可穿戴裝置之快速演進,自人體收集多個生物信號之電子裝置可置放在身體上的任何位置。情境感知應用程式(例如,跑步智慧型電話應用程式)可利用裝置/感測器在身體上之位置達成更大準確度及功率效率。似乎不存在自動地識別裝置/感測器已置放在人體上何處的已知方 法。
在所描述實施之若干態樣中,基於使用體內信號傳播推導一感測器在一身體上之一位置來組態及/或最佳化該感測器。在體內信號傳播中,交流(AC)電信號通過身體之皮膚、組織及器官。此等實施可判定一位置(亦稱作「接收位置」),在該位置處,包括感測器之一電子裝置經由來自處於另一位置(亦稱作「傳輸位置」)之另一電子裝置的體內信號傳播而接收交流(AC)電信號,此時兩個電子裝置穿戴在人類或動物之身體上。
電子裝置在身體上之位置可在正常操作期間藉由執行在多個頻率下對AC電信號進行量測以獲得對應於其的由兩個電子裝置與身體形成之電網路之散射參數(例如散射參數S21)之特定屬性(例如幅值或相角,或兩者)之量測結果集合的第一步驟來判定。當將穿過身體之AC電信號視為波時,散射參數使用散射程度來表示電網路之特性。散射程度指示傳播通過身體之AC電信號(「體內信號傳播」)之衰減量,量測為電功率之平方根。正常操作之第一步驟中所獲得之量測結果集合(其形成對應於特定對之傳輸位置及接收位置的分佈)可在正常操作之第二步驟中使用,以自身體上之N個接收位置當中選擇接收位置,該等接收位置事先被特性化(在一或多個訓練階段中,在正常操作之前執行)。
在上述類型之許多實施中,AC信號係藉由一個電子裝置(可作為AC傳輸器操作,亦稱作「AC傳輸裝置」)經由身體傳輸且藉由另一電子裝置(可作為AC接收器操作,亦稱作「AC接收裝置」)經由身體接收,該等電子裝置結合身體形成兩埠電網路,其特性在於AC信號在多個頻率下的至少一個散射參數之量測結果。將藉由新置放於身體上之電子裝置進行的多 個頻率下之量測結果集合(亦稱作分佈)與事先特性化的複數個預定的位置對之分佈進行比較,以自該等位置對選擇特定預定的位置對(其中接收位置係新置放電子裝置所在之處)。基於在訓練期間已與對應的位置對(在複數個預定的位置對中)相關聯之每一分佈來選擇特定預定的位置對。舉例而言,此選擇在一些實施中係藉由使用分類器自動地進行,以自身體上之複數個預定的位置對當中選擇特定預定的位置對(該位置對將電子裝置所在之接收位置包括於其中)。分類器在正常操作之前經過訓練,藉由使用額外量測結果集合(或分佈)來預定複數個位置對,其中此等額外量測結果之每一集合(或分佈)係藉由在複數個位置對中的每一對之間類似地傳播AC電信號而獲得,在正常操作期間,將作出自複數個位置對中選擇特定對。
在一些實施中,預定的身體位置對之群組中之每一預定對具有與預定的身體位置對之群組中之另一預定對相同的傳輸位置,且剛剛所描述之傳輸位置預定在身體(例如,左手腕)上。在某些實施中,AC傳輸裝置附接在任何已知位置(例如,左手腕),其可形成AC電信號之共同開始點。在已知位置傳輸之AC電信號可經由身體在兩個或更多個預定接收位置接收,且此等兩個或更多個預定接收位置中之每一者與已知位置配對,從而形成對群組中之對應對。相應地,視實施而定,AC接收裝置可藉由識別特定預定的位置對(亦稱作特定路徑)自動地組態,特定預定的位置對係藉由使用唯一地識別群組中之特定預定的位置對(或特定路徑)的AC信號量測結果新集合(或分佈)自預定的位置對(或路徑)之群組當中進行選擇而判定,其中該群組中之每一預定的位置對包括作為共同開始點之已知位置(例如,左手腕)。
訓練之一或多個階段中的複數個路徑(或複數個位置對)之特性化在一些實施中可執行如下。當電子裝置最初在任何位置置放於身體上時,最先置放之電子裝置內之AC傳輸電路經啟用,且稍後在任何其他位置置放於身體上之任何電子裝置最初使其AC傳輸電路停用,即使該等電子裝置之AC接收電路最初經啟用。在一些實施中,(例如,經由觸控板)接收使用者輸入,以標記每一電子裝置之身體位置,例如可接收字元字串「左手腕」以識別最先置放之電子裝置的位置。在訓練階段期間,一或多個稍後置放之電子裝置中之每一者獲得藉由最先置放之電子裝置傳輸之AC電信號的對應量測結果集合(或分佈)。在此等實施中,(例如,經由觸控板)另外接收使用者輸入,以標記稍後置放之電子裝置之位置中之每一者(例如,可接收字元字串「胸部」、「左腋窩」、「左手中指」及「右手腕」)。在剛剛描述之訓練階段結束時,N個量測結果集合(或N個分佈)藉由分類器內部地與一或多個稍後置放之電子裝置相對於最先置放之電子裝置的N個位置對之N個標籤關聯(因此,此等N個位置對現在被預定)。
在一些實施(稱作單訓練階段實施)中,當訓練階段完成時,可自身體移除一或多個稍後置放之電子裝置。最先置放之電子裝置可繼續以與其在訓練階段期間之原始位置相同的位置(其為AC電信號之共同開始點)在正常操作期間穿戴在身體上。當一電子裝置在正常操作期間以N個位置中之一特定位置再次穿戴在身體上時,該電子裝置現產生AC電信號(其藉由在共同開始點的最先置放之電子裝置傳輸)之新量測結果集合。分類器接收量測結果新集合且在(上述)正常操作之第二步驟中使用其內部值(在訓練階段期間基於N個量測結果集或N個分佈而產生)自動地自N個位置(或對應N個路徑,每一者包括共同開始點之位置)之N個標籤當中選擇產生新量測 結果集合之電子裝置已穿戴在身體上(在訓練階段之後)所處的特定位置之標籤。接著使用特定位置之標籤來組態此電子裝置內之感測器。
在某些實施(稱作多訓練階段實施)中,每一電子裝置可作為AC傳輸器反覆地操作,且其餘電子裝置可作為AC接收器而操作。具體言之,在若干此等實施中,上述訓練階段可如下所述地重複M次。最先置放之電子裝置使其AC傳輸電路停用,且在第一反覆之後的M-1次反覆中之每一者期間,AC傳輸電路在不同的稍後置放之電子裝置中經啟用,由此在M-1個對應訓練階段中特性化身體位置對之M-1個群組。在M個階段中之每一者中(即,在M次反覆中之每一者期間),位置對之一個群組個別地含有該一個群組中之所有位置對(或路徑)共用之已知位置(或開始點)。M-1個訓練階段中之每一者中之量測可選擇性地進行,以僅特性化新的位置對之群組,其中新對中之位置之每一組合在稍早訓練階段中不存在(例如,基於使用新開始點之新已知位置)。
在若干實施中,在正常操作期間,自動地判定預定的位置對(或預定路徑),該判定藉由量測新置放之電子裝置中的藉由稍早置放之電子裝置傳輸之AC電信號之分佈,及使用所量測的分佈用分類器藉由使用分佈之一或多群組自在一或多個訓練階段期間已特性化之多個路徑當中選擇一特定路徑。接著,將新置放之電子裝置在身體上之特定位置自動地識別為由分類器選擇之特定路徑之結束點(或預定的位置對中之接收位置)。在如剛剛所描述地在正常操作中識別新置放之電子裝置之特定位置之後,基於該特定位置,可自動地組態新置放之電子裝置內之一或多個感測器。
在感測器組態之第一實例中,視新置放之電子裝置之經識別的一位置而定,在新置放之電子裝置中接通或斷開一電路。更具體言之,當此新 置放之電子裝置之特定位置在上述的正常操作之第二步驟中經識別為在特定身體部分(例如,腳踝)(藉由感測器量測之信號(例如,脈搏率)不必要來自該特定身體部分)上時,可斷開呈脈搏率監視電路形式之感測器以減少電力消耗。基於此新置放之電子裝置在身體上之特定位置,組態之第二實例啟動或關閉自新置放之電子裝置收集特定類型之資料。在組態之第三實例中,基於此新置放之電子裝置在身體上之特定位置,藉由設定至或來自新置放之電子裝置的資料之特定傳輸速率來組態操作特性以最佳化電力消耗。在組態之第四實例中,可藉由動態地調整臨限值(例如,設定用於基於活動感測器在身體上之特定位置對活動感測器中之步驟進行計數之臨限值)來最佳化新置放之電子裝置之效能,此係因為當此電子裝置穿戴在腿上時對其中之步驟進行計數對於其中之感測器而言需要不同於當此同一電子裝置穿戴在腰部上時由其中之感測器對步驟進行計數的臨限值。
由一般可穿戴電子裝置,在一些實施中使用上述類型之方法,一般可穿戴電子裝置含有多個感測器(例如,加速度計、溫度感測器、光電容積圖(PPG)感測器等),且進一步含有用以傳輸AC電信號之AC傳輸電路、用以量測AC電信號之AC接收電路及一電腦,該電腦用以使用此等量測結果用其中之分類器來自動地識別在身體上之位置(相對於另一此電子裝置)且接著使用經識別的相對位置來自動地組態其中的一或多個多個感測器中之至少一者,以量測身體之特定性質。
應理解,本發明之若干其他態樣將根據本文中之描述而變為熟習此項技術者顯而易見,其中以說明方式展示及描述各種態樣。下文的圖式及實施方式被視為本質上為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100:身體/身體通道
101:裝置
101I:絕緣材料
101J:絕緣材料
101N:電極
101P:電極
101R:電阻器
101S:雙電極信號產生器
102:裝置
102N:電極
102P:電極
102S:雙電極感測器
103:預定路徑
104:裝置
105:預定路徑
106:裝置
107:預定路徑
108:AC接收裝置/電子裝置
111:裝置
115:分佈
116:分佈
118:分佈
119:分佈
120:裝置/AC接收電子裝置
121:預定路徑
125:分佈
128:分佈
129:分佈
130:AC信號之返回路徑
141:路徑
142:路徑
143:路徑
301:連接器
310:AC傳輸電路
311:振盪器
312:運算放大器
313:低通濾波器
314:非揮發性記憶體
320:AC接收電路
322:三級式完全差分放大器系統
323:RF對數偵測器
324:類比至數位轉換器
325:非揮發性記憶體
330:感測器
332:感測器
340:收發器
342:收發器
360:電源供應器
361:開關
362:開關
370:方法
371:動作
372:動作
380:方法
381:動作
382:動作
410:設置操作
411:動作
412:動作
413:動作
414:動作
415:動作
416:動作
420:校準操作
421:動作
422:動作
423:動作
424:動作
425:動作
426:動作
427:動作
428:分支
430:路徑判定操作
431:動作
432:動作
433:動作
434:動作
435:動作
436:動作
437:動作
438:非暫時性儲存媒體
439:組態
440:組態操作
441:標籤
500:電腦
502:傳輸器
503:接收器
505:記憶體
506:處理器
507:時脈
510:指令
511:顯示器
512:小鍵盤
521:分類器
522:內部值
522J:內部值之集合
523:路徑標籤
523A:標籤
523J:標籤
523Z:標籤
C1:電容器
C2:電容器
R1:電阻器
R2:電阻器
RS:電阻器之值
VS:信號端輸出電壓
圖1A說明所描述實施之若干態樣中之路徑103、105、107及121,該等路徑表示電子裝置(具體言之,AC傳輸裝置及AC接收裝置)之對應預定的位置對,即穿戴在人類(或動物)之身體100上的裝置對(101,102)、(101,104)、(101,106)及(101,111)之位置。
圖1B用曲線圖說明穿過圖1A之身體100在對應預定的位置對之間的各種路徑依據頻率的若干S21幅值分佈。
圖1C用另一曲線圖說明穿過圖1A之身體100在對應預定的位置對之間的各種路徑依據頻率的若干S21相角分佈。
圖1D說明所描述實施之某些態樣中的除一個AC傳輸裝置101及多個AC接收裝置102、104及106外亦穿戴在圖1A之身體100上之AC接收電子裝置111至120。
圖1E說明所描述實施之若干態樣中的路徑141、142及143,該等路徑表示電子裝置(具體言之,AC傳輸裝置及AC接收裝置)之對應預定的位置對,即穿戴在人類(或動物)之身體100上的裝置對(104,111)、(104,102)及(104,106)之位置。
圖2A說明垂直定向之雙電極系統,其利用圖1A之身體100之直接皮膚接觸來提供電力電路(例如,AC傳輸或AC接收電路或組合)電容性耦合。
圖2B說明水平定向之雙電極系統,其提供電力電路(例如,AC傳輸或AC接收電路或組合)之電流耦合。電流耦合需要雙電極系統之兩個電極與圖1A之身體100直接皮膚接觸。
圖2C說明垂直定向之雙電極系統,其中電力電路(例如,AC傳輸或AC接收電路或組合)不與圖1A之身體100直接皮膚接觸。
圖2D說明水平定向之雙電極系統,其中電力電路(例如,AC傳輸或AC接收電路或組合)不與圖1A之身體100直接皮膚接觸。
圖3A以高階電路圖說明圖1A至圖1B及圖2A至圖2D中所說明之類型之一些實施中的電子裝置101及102之對與身體通道100之間的電耦合。
圖3B以中級電路圖說明電子裝置101中之AC傳輸電路,其經組態以經由圖3A之身體100傳輸AC電信號。
圖3C以中級電路圖說明電子裝置102中之AC接收電路,其經組態以接收及量測通過圖3A之身體100之AC電信號。
圖3D以區塊級圖說明一些例示性實施中之電子裝置101,其包括AC傳輸電路310及AC接收電路320之組合,且可組態為AC傳輸裝置或AC接收裝置。
圖3E以高階流程圖說明在許多實施中由電子裝置102(亦稱作「第一電子裝置」)執行之動作371及372。
圖3F以高階流程圖說明在一些實施中由電子裝置101(亦稱作「第二電子裝置」)執行以與圖3E之電子裝置102交互操作之動作381及382。
圖4A以流程圖說明在一些實施中執行以判定及使用通過身體100之預定路徑(其表示預定的位置對)、組態圖1A至圖1B、圖2A至圖2D及圖3A至圖3C中所說明之類型的AC傳輸裝置及接收裝置之動作。
圖4B以流程圖說明圖4A中之設置操作410中的在一些實施中由電腦500執行之動作。
圖4C以另一流程圖說明圖4B中之校準操作420中的在一些實施中由電腦500執行之動作。
圖4D以再一流程圖說明圖4C中之路徑判定操作430中的在一些實施 中執行之動作。
圖5以高階方塊圖說明說明所描述實施中之一些中的電子裝置101、102、104及106之各種組件。
在所描述實施之若干態樣中,有生命人類(或動物)之身體100(圖1A)上之位置可被判定為表示預定的位置對之預定路徑之結束點,預定的位置對即至少作為AC傳輸裝置可操作之電子裝置的一個位置,及至少作為AC接收裝置可操作之電子裝置的另一位置。舉例而言,預定路徑103表示電子裝置101及102之預定的位置對,另一預定路徑105表示電子裝置101及104之預定的位置對,再一預定路徑107表示電子裝置101及106之預定的位置對,且又一預定路徑121表示電子裝置101及111之預定的位置對。
在一些實施中,電子裝置101(其含有AC傳輸電路且可作為AC傳輸裝置操作)可穿戴在身體100上之預定位置,(例如)在臂之手腕(諸如左臂之手腕)上。同一電子裝置101(其可另外含有AC接收電路且另外可作為AC接收裝置操作)可替代地穿戴在身體100上之不同預定位置,(例如)電子裝置101在其他實施例中可穿戴在諸如頭部、上臂或胸部之其他位置。因此,可作為AC傳輸裝置及/或AC接收裝置操作之電子裝置101、102、104、106或111可採用任何形式,諸如耳機、手錶、項鍊、臂帶或胸帶。在一些實施中,身體100上之已知位置(例如,左手腕)形成AC信號之單一開始點(亦稱作「傳輸位置」)。在此等實施中,開始點由路徑之群組(或位置對之群組)共用。在若干此等實施中,群組中之每一預定的對位置(藉由路徑表示)包括電子裝置101之已知位置及額外電子裝置102、104及106之多個預定位置中之一者(「接收位置」)。
電子裝置102、104、106或111(圖1A)中之一者新穿戴在身體100上所在之特定位置可如下所述地在特定實施之正常操作期間自動地識別出來:(1)在第一步驟中,在多個頻率下對交流(AC)電信號(其自身體100上之開始點經由身體100中之皮膚、組織及器官傳播通過電子裝置對(諸如電子裝置101及102)之間的體內路徑)之性質進行量測,以獲得電子裝置中之一者(諸如電子裝置102)處之多個量測結果之集合(或分佈),及(2)在第二步驟中,使用多個量測結果(或分佈)判定通過身體100之特定路徑(諸如路徑103),且藉此判定在該特定路徑之末端的接收位置。
在上述之第二步驟中,特定路徑之接收位置係在此等實施之正常操作期間判定(例如藉由使用事先經過訓練之分類器),以自動地自路徑之群組當中選擇(且藉此自動地識別)特定路徑。路徑之群組可包括(例如)路徑103、105、107及121,該等路徑表示電子裝置101之單一傳輸位置(其構成開始點)及電子裝置102、104、106或111(圖1A)之不同接收位置(該等位置構成AC電信號傳播所沿之各別路徑103、105、107及121之不同結束點)。此分類器(例如,被實施為類神經網路)可藉由以下操作事先(即在正常操作之前)在一或多個訓練階段中經過訓練:使用在共同預定位置(或開始點)附接至身體之電子裝置101作為AC傳輸裝置以產生且傳輸在一頻率下隨時間改變(例如以預定方式或根據外部輸入)之AC電信號;及在不同頻率下進行量測以藉由電子裝置102、104、106或111(圖1A)形成其他預定位置(或結束點)中之每一者處的分佈;及在訓練中使用每一路徑(在開始點與結束點中之一者之間)之分佈。
特定實施(稱作單訓練階段實施)針對事先在一個訓練階段中特性化之所有路徑僅使用一個開始點(例如,圖1D中之電子裝置101之左手腕位 置)。其他實施(稱作多訓練階段實施)可使用多個開始點。舉例而言,在第一訓練階段中使用電子裝置101之左手腕位置,繼而在第二訓練階段中使用圖1D中之電子裝置104之胸部位置,以特性化路徑之多個群組(例如,路徑之兩個群組),其中每一路徑群組個別地含有針對該每一群組中之所有路徑之單一開始點(例如,第一路徑群組在圖1A中之電子裝置101開始,第二路徑群組在圖1E中之電子裝置104開始)。
在某些多訓練階段實施,最先置放於身體100上之電子裝置101(圖1A)起初在第一訓練階段中可作為位於第一開始點(例如,電子裝置101之左手腕位置)之AC傳輸裝置來操作,而稍後在若干第一結束點(例如,圖1D中之胸部上的電子裝置104之位置、左腳踝上的電子裝置102之位置、右手食指上的電子裝置120之位置、右腳踝上的電子裝置108之位置)處置放於身體100上之其他電子裝置(「稍後置放之電子裝置」)量測起源於第一開始點之頻率掃掠AC信號(「第一AC信號」),從而形成量測分佈之第一群組。量測分佈之此第一群組特性化剛剛描述之第一開始點(在共用已知位置,例如左手腕)與第一結束點之間的路徑之第一群組。
視實施而定,上述類型之第一訓練階段可繼之以額外訓練階段,位於身體100上之其他已知位置(例如,胸部)處的AC傳輸裝置在該等額外訓練階段中操作,以獲得量測分佈之額外群組,從而特性化路徑之額外群組。具體言之,在第二訓練階段中,含有AC信號傳輸電路(其在第一訓練階段中保持未使用)且位於剛剛描述之第一結束點(例如胸部)中之一者(以下稱作第二開始點)處的電子裝置104(圖1E)可被用作AC傳輸裝置,以獲得額外量測分佈之群組,(例如)以特性化如圖1E中所示的自第二開始點處之電子裝置104至對應電子裝置111、102及106之路徑141、142及143。
在某些替代實施中,電子裝置中僅一者含有AC信號傳輸電路,且因此在第二訓練階段期間,最先置放之電子裝置(例如,電子裝置101(圖1A))可被手動地移動至身體100上之另一已知位置(例如胸部)以用作AC傳輸裝置。在此第二訓練階段期間,位於上述第一結束點之其餘位置(例如,在左手指上,在左腋窩處,及在右手腕上)(以下稱作第二結束點)處的上述電子裝置111、102及106量測起源於第二開始點之頻率掃掠AC信號(「第二AC信號」),以形成特性化先前未特性化之路徑(具體言之,在第二開始點(例如,在胸部上)與一或多個第二結束點(例如,圖1E中之在左手指上,在左腋窩處,及在右手腕上)之間)之新群組(例如,路徑141、142及143)的量測分佈之第二群組。以此方式,多訓練階段實施可相對於若干起點反覆(例如,如圖4A中之分支428所示),以執行對應於若干路徑群組之若干訓練階段,由此將特定分佈與每一路徑群組中之特定路徑關聯(例如,藉由基於訓練階段中之量測結果而將分類器之內部值儲存於記憶體中)。
上述之所有電子裝置101、102、104、106及111(圖1A)至少包括用以接收及量測AC電信號之電路(亦稱作AC信號接收電路,或簡稱為AC接收電路)。在一般電子裝置之實施中,電子裝置101、102、104、106及111中之每一者另外含有用以傳輸AC電信號之電路(亦稱作AC信號傳輸電路,或簡稱為AC傳輸電路)。在此等實施中,當停用其他電子裝置(「稍後置放」之裝置)中之AC信號傳輸電路時(或在將稍後置放之裝置置放於身體100上之前),無論電子裝置101、102、104、106及111中之哪一個碰巧第一次置放於身體100上(「最先置放之」裝置)在第一訓練階段中作為AC傳輸裝置(例如,圖1A中之電子裝置101)自動地操作。此第一訓練階段 繼之以AC信號傳輸電路在後續訓練階段中傳輸來自稍後置放之裝置(例如,圖1E中在胸部上之電子裝置104)之第二AC電信號,同時關閉或停用至少最先置放之裝置(例如,已經在第一訓練階段中使用之電子裝置101)中之AC信號傳輸電路的操作。
在某些替代實施(稱作單傳輸器實施)中,穿戴在身體100上之電子裝置中僅一者包括用以傳輸AC電信號之電路(例如,圖1A中之電子裝置101)。在單傳輸器實施中,上述類型的兩個或更多個路徑群組可藉由人類使用者手動地將單一電子裝置(例如電子裝置101)自上述第一開始點(例如左手腕)移動至身體100上之其他開始點(例如胸部、右手腕)而事先被特性化,單一電子裝置含有用以傳輸AC電信號之電路。
在正常操作期間,基於已判定之特定路徑(例如圖1A中之路徑103)之識別碼(且視情況,視實施而定,基於可作為AC傳輸裝置操作之電子裝置101之共用預定位置之識別碼),自動地識別電子裝置102(其至少可作為AC接收裝置操作)之特定其他預定位置,繼之以自動組態電子裝置102。新置放之電子裝置基於其身體位置之自動組態消除在正常操作期間另外所需以識別電子裝置102(至少可作為AC接收裝置操作)在身體100上何處的使用者輸入。
一或多個量測結果中的如上所述地進行量測之性質指示至少歸因於傳播通過身體100期間之散射的AC信號之損失,且該性質取決於AC信號振盪之頻率。在多個頻率下量測之性質在不同實施中係不同的,且某些實施量測四個散射參數(亦稱作S參數,諸如S11、S12、S21或S22)中之一者的一或多個屬性(例如幅值或相角)。可視實施而使用此等S參數中之任一者,且具體言之,某些說明性實施使用散射參數S21,藉由量測其兩個屬 性中之任一者或兩者(即幅值及/或相角),如圖1B及圖1C中所示。
具體言之,圖1B說明沿著路徑105(圖1A)自電子裝置101(可作為AC傳輸裝置操作)傳播至分別地位於身體100之左手腕及胸部(胸骨)上之電子裝置104(可作為AC傳輸裝置操作)的體內AC電信號之分佈115,其含有作為頻率之函數的散射參數S21之幅值量測結果集合,幅值量測結果係在正常操作之前量測。且,圖1C說明沿著電子裝置101與電子裝置104之間的路徑105(圖1A)傳播的剛剛描述之體內AC電信號之另一分佈125,其含有作為頻率之函數的散射參數S21之相角量測結果集合。圖1B說明如下表中所示的針對沿著其他路徑傳播之其他體內AC電氣信號所量測的其他分佈,其含有散射參數S21之幅值量測結果之其他集合,其中每一路徑起源於同一位置(即左手腕):
Figure 105126217-A0305-02-0016-1
此外,圖1C說明針對沿著起源於左手腕之其他路徑傳播之其他體內AC電氣信號的其他分佈,其含有相角量測結果之其他集合,如下表中所示:
Figure 105126217-A0305-02-0016-2
具體言之,在圖1D中所說明之類型之一些實施中,在所描述實施之某些態樣中,除電子裝置101、102、104及106外,電子裝置111至120 (其可作為AC接收裝置操作)亦可同時穿戴在圖1A之身體100上之若干其他預定位置,且對應於該等位置之路徑之特性在於圖1B及圖1C中所說明之類型之頻帶,該等頻帶被用以在正常操作之前在訓練階段中訓練分類器。在訓練階段期間,頻帶中之每一者可基於使用者輸入而與路徑之標籤523J(圖5)相關聯。在一些實施中,每一路徑可基於其開始點及結束點兩者進行標記,例如路徑107(圖1A)之值「左手腕至右手腕」之標籤523Z(圖5),路徑105(圖1A)之值「左手腕至胸部」之標籤523A(圖5),及路徑103(圖1A)之值「左手腕至左腋窩」之標籤523J(圖5)。在其他實施例(例如單訓練階段實施)中,當開始點在共用已知位置(例如,已知「左手腕」之值之標籤)時,可基於僅結束點來標記每一路徑,藉由使用標籤441(圖4D),諸如路徑107(圖1A)之值「右手腕」之標籤、路徑105(圖1A)之值「胸部」之標籤及路徑103(圖1A)之值「左腋窩」之標籤。
在正常操作期間,基於多個頻率下之多個量測結果之集合(其形成分佈)藉由使用分類器521(圖5)來判定特定路徑103之識別符,量測結果之集合係在電子裝置102中獲得。基於形成不同路徑之不同分佈之量測結果,分類器521將自先前對過去資料進行訓練獲得之內部值522儲存於記憶體505中。分類器521將內部值之每一集合522J儲存於記憶體505中,從而與用以(基於在藉由標籤523J識別之位置之間傳播通過身體100之AC信號之量測結果)產生內部值之集合522J的電子裝置101、102之對所在之位置對的對應標籤(例如,圖5中之標籤523J之字元字串值「左手腕至左腋窩」)相關聯。
接著在正常操作期間使用分類器521以判定路徑103,該路徑又用以判定電子裝置102之功能性及/或操作特性。在校準期間,將內部值522 (圖5)儲存於電腦500之記憶體505中,且隨後在正常操作期間進行預測,藉由將此等儲存之內部值522與新近自傳入新資料獲得之對應內部值匹配(即基於接收自新置放之電子裝置102之量測結果之集合)。因此,藉由使用分類器之儲存內部值及新量測結果的計算,電子裝置102將關於其自身正常操作進行組態,基於識別電子裝置在身體100上之位置(例如圖4D中之標籤「左腋窩」),此又基於分類器對電子裝置101與電子裝置102之間的路徑103(圖5中之標籤523J之字元字串值「左手腕至左腋窩」)的識別(例如,新分佈經判定為最接近用以訓練分類器之多個分佈中之一者)。
為了使得AC信號之特定路徑能夠穿過身體100,電子裝置101、102、104及106(其可作為AC傳輸裝置可操作及/或作為AC接收裝置可操作)含有存在於裝置之表面上且與皮膚直接接觸之電極(如圖2A及圖2B中所示),或該等電極在裝置內且電容性地耦合至身體100之皮膚(如圖2C及圖2D中所示)。視在路徑之兩端之兩個電子裝置之實施及位置而定,當兩個電子裝置之電極101P、101N及102P、102N耦接至身體100時,身體100可形成傳輸AC信號之通道,如圖3A中所說明。圖2A、圖2B、圖2C及圖2D說明用於將身體100耦接至圖3A中之電子裝置101中之AC傳輸電路310之電極101P、101N的四個不同構造類型實施。亦可作出此等相同的四個不同構造類型實施,以用於將身體100耦接至圖3A中之電子裝置102中之AC接收電路320之電極102P、102N,或用於AC傳輸及接收電路之組合(例如在圖3D中之電子裝置101中),如本文中所描述。
具體言之,圖2A說明電子裝置101之一個構造類型,其中身體100之通道僅與正電極101P直接接觸,該正電極又藉由間隙與負電極101N分開。圖2B說明另一構造類型,其中身體100之通道與正電極101P及負電極 101N兩者直接接觸。圖2C說明又一構造類型,其中身體100經由絕緣物101I電容耦合至僅正電極101P,該正電極又藉由間隙與負電極101N分開。最後,圖4D說明又一構造類型,其中身體100之通道係經由絕緣材料101I及101J電容耦合至正電極101P及負電極101N中之每一者。絕緣物101I及101J之實例可為電子裝置101的外殼。
此等電子裝置之製造商決定對於給定應用哪個構造類型及哪個電路係最佳的。更具體言之,製造商可決定其不希望使用者能夠看到正電極101P,在此情況下,可將正電極101P容納於電子裝置101的外殼內,此仍然准許電容耦合至身體100(不管在正電極與身體之間存在絕緣材料101I、101J)。然而,實施於圖2C中所示之類型之電子裝置101中之電路可包括相對於實施於圖2A中所示之類型之裝置內之電路不同的被動式及/或主動式組件。更具體言之,圖2C之電子裝置101內之AC傳輸電路可產生電壓在量值上比由實施於圖2A中所示之類型之電子裝置中之對應電路產生之電壓高的AC電信號。又,電阻器101R之值RS(參見圖3A)針對圖2A及圖2C之裝置可以不同,此係因為負載特性不同。
在一些實施中,電子裝置101內之AC傳輸電路310包括雙電極信號產生器101S(圖3A),其產生隨時間變化之單端輸出電壓VS且因此在正電極101P與負電極101N(圖3A)之間供應交流(AC)信號。在替代實施中,可作為AC傳輸裝置操作之電子裝置101可包括雙電極信號產生器,其產生正電極101P及負電極101N上之差分輸出電壓。正電極101P經由具有值RS之電阻器101R耦接至雙電極信號產生器101S,該值係實施特定的,且藉由匹配由雙電極系統所形成之負載呈現之阻抗來判定,雙電極系統由電耦接至身體100之正電極101P及負電極101N組成。在圖3A中,負電極101N連接 至電子裝置101中之區域接地,區域接地與雙電極信號產生器101S之負端子處於相同電位。
在若干實施中,電子裝置101之正電極101P與身體100之皮膚直接接觸。因此,在可作為AC傳輸裝置操作之電子裝置101之電極輸出的AC信號流動通過身體100之皮膚、組織及器官而到達可作為AC接收裝置操作之電子裝置102(圖3A)。在一些實施中,電子裝置102內之AC接收電路320包括在正電極102P及負電極102N(圖3A)之間的雙電極感測器102S,其接收來自身體100之差分輸入。正電極102P及負電極102N係具有電阻R之各別電阻器耦接至雙電極感測器102S之輸入端子。雙電極感測器102S量測接收自身體100之AC信號之電壓及/或相角,且將量測結果儲存於其中之非揮發性記憶體(例如,非揮發性記憶體314,下文參看圖3C進行描述)中。AC信號之返回路徑130穿過環境。
電子裝置101及102中之每一者可耦接至電腦500,分類器(例如)基於類神經網路而實施於電腦中。視實施而定,電腦500可包括於第三裝置(諸如手持型電子裝置,例如智慧型電話或平板電腦)中。在一些實施中,電腦500實體地容納於包括AC傳輸電路310(且在一些實施中作為集線器操作)之電子裝置101。
AC傳輸電路310可如圖3B中所說明地實施,包括經組態以多個離散頻率產生方波信號之振盪器311,該等多個離散頻率係預定的(例如基於來自電腦500之輸入)或可能為跨頻率範圍之連續掃掠。振盪器311可具有直接地或經由收發器340耦接至電腦500之輸入端,以自電腦接收剛剛描述之離散頻率及/或頻率範圍。耦接至振盪器311(在圖3B之AC傳輸電路310中)之輸出端的有電子裝置101中之低通濾波器313,其將來自振盪器311 之方波信號轉換成作為輸出電壓VS供應之正弦波。某些實施之電子裝置101中之低通濾波器313包括運算放大器312。熟練技術人員考慮到此詳細描述將顯而易見,除運算放大器312外,低通濾波器313亦包括(如圖3B中所示)若干被動式組件(例如電阻器R1及R2,及電容器C1及C2)。低通濾波器313之輸出端經由具有值RS之電阻器耦接至雙電極系統之連接器301。如上所述,雙電極系統由電耦接至身體100之連接器301之正電極及負電極組成。
在一些實施中,在電子裝置102之AC接收電路320中(參見圖3C),雙電極感測器102S包括三級式完全差分放大器系統322。除三級式完全差分放大器系統322外,雙電極感測器102S亦包括(如圖3C中所示)與三級式完全差分放大器系統322串聯耦接之RF對數偵測器323。RF對數偵測器323提供射頻(RF)輸入電壓與其輸出之間的對數線性係數。更具體言之,RF對數偵測器323包括一系列偵測器單元,其矯正輸入信號且產生與輸入功率對數線性相關之輸出電流。
RF對數偵測器323之輸出端在雙電極感測器102S內連接至類比至數位轉換器324,類比至數位轉換器將數位值(例如長度為10位元)儲存於非揮發性記憶體325中,非揮發性記憶體係經由收發器342耦接至電腦500。視實施而定,收發器342可以無線方式或藉由電線耦接至電腦500。在一些實施中,可將電腦500程式化以與電子裝置102交互操作,例如觸發由類比至數位轉換器324在多個頻率下進行之多個量測、獲得(形成路徑之分佈之)量測結果之集合,量測結果被儲存於非揮發性記憶體325中且傳送至電腦500。類比至數位轉換器324及非揮發性記憶體325可以資料獲取系統之形式實施於電子裝置102中。
除AC傳輸電路310(圖3B)外,電子裝置101之某些實施亦可另外包括AC接收電路320(圖3C),該等兩者可耦接至同一雙身體系統連接器301,如圖3D中所說明。圖3D中所示之類型之電子裝置101可另外包括一或多個感測器330。圖3D之電子裝置101可組態為傳輸器(例如藉由停用供應至AC接收電路320之電力)或替代地組態為接收器(例如藉由停用供應至AC傳輸電路310之電力)。具體言之,電源供應器360(圖3D)接收來自電腦500之輸入(例如經由收發器340)且操作開關361或362中之一者(例如為FET供電)以分別地接通及/或斷開至AC接收電路320或至AC傳輸電路310之電力,由此啟用及/或停用此等各別電路。因此,圖3D說明可穿戴在身體100上之任何位置處之一般電子裝置,其可實施用作AC信號之傳輸器之電子裝置101或用作AC信號之接收器之電子裝置102。
在一些實施中,在訓練階段期間及/或在正常操作期間,一般電子裝置(圖3D)包括電腦500,該電腦耦接至電源供應器360以操作開關361及362,以將電子裝置101設置為AC信號之傳輸器或將電子裝置102設置為AC信號之接收器,AC信號通過身體100。此外,電腦500可實施一分類器,其(自在訓練階段識別出之預定位置當中)選擇身體100上之一位置,以針對正常操作組態電子裝置101或電子裝置102中之感測器330。在一些實施中,電腦500不包括於電子裝置101或電子裝置102中之任一者中,且實情為,電腦500包括於另一裝置(諸如智慧型電話、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或桌上型PC)中。在剛剛描述之實施中,一般電子裝置可包括圖3B之電子裝置101中所示之收發器340。視實施而定,收發器340可以無線方式或藉由電線耦接至電腦500。
許多實施實施方法370,該方法包括藉由電子裝置執行圖3E中所說明 之動作371及372。具體言之,方法370包括,在動作371中,在第一電子裝置(例如電子裝置102)內在多個頻率下對傳播通過身體100到達第一電子裝置(例如電子裝置102)之AC信號之性質進行量測,以獲得量測結果之集合。在剛剛描述之實施中,被量測之性質至少取決於AC信號之頻率。在若干此等實施中,在第一電子裝置中進行量測之性質指示至少歸因於自第二電子裝置(例如電子裝置101)傳播通過身體100的AC信號之損失。在動作371之後,方法370包括執行動作372,藉由至少基於第一電子裝置(例如電子裝置102)及傳輸AC信號之第二電子裝置(例如電子裝置101)在身體100上的預定的位置對而對第一電子裝置(例如電子裝置102)進行組態。剛剛描述之預定的位置對可基於量測結果之集合自複數個預定的位置對當中選擇,該複數個預定的位置對對於第二電子裝置(例如電子裝置101)及第一電子裝置(例如電子裝置102)係可能的。
在上文直接前述段落中所描述之類型之若干實施中,執行圖3E之動作371及372之第一電子裝置與可經組態以執行如下的包括圖3F之動作381及382之方法380之第二電子裝置交互操作。具體言之,方法380包括,在動作381中,在第二電子裝置(例如電子裝置101)中在多個頻率下產生一AC信號,及接著經由身體100傳輸該AC信號。在動作381之後,方法380包括執行動作382,藉由第二電子裝置(例如電子裝置101)自第一電子裝置(例如電子裝置102)接收量測結果之集合,及使用先前經過訓練之分類器來選擇第二電子裝置及第一電子裝置定位所在之預定的位置對。如上文直接前述段落中所說明,基於量測結果之集合自複數個預定的位置對(分類器已針對該等位置對經過訓練)當中選擇預定的位置對。相應地,在圖3E中所說明之類型之實施中,第一電子裝置(例如電子裝置102)可經組態以 僅啟用AC接收電路(例如,藉由接通至AC傳輸電路310及/或電腦500(如圖3D中所說明,若其中存在)之電力)。
在上文的前述兩個段落中參看圖3E及圖3F所描述之類型之一些實施中,先前經過訓練的分類器可為任何分類器,例如針對對應於複數個預定的位置對的性質之量測結果之複數個集合(例如複數個分佈)經過訓練之類神經網路。在量測結果之複數個集合中,每一量測結果集合(即每一分佈,其包括例如散射參數S21之幅值在不同頻率下之量測結果)對應於一個位置對(例如左手腕至胸部)。在若干此等實施中,複數個位置對包含位置對之群組(例如,左手腕至左腋窩、左手腕至左手中指、左手腕至胸部及左手腕至右手腕),以使得群組中之每一位置對中之一個位置係共用已知位置(例如左手腕),第二電子裝置(例如電子裝置101)作為AC信號之傳輸器在該共用已知位置位於身體上。在此等剛剛描述之實施中,電腦500中對位置對之識別(例如藉由標籤左手腕至胸部)基於包括於該對中的為電腦500已知之共用已知位置(例如藉由標籤左手腕來識別)而自動地識別該對內之接收位置。在若干此等實施中,電腦500執行單訓練階段以使用僅一個共用已知位置(例如藉由標籤左手腕來識別),且此後識別每一預定的位置對,其中藉由省略共用已知位置之標籤(例如左手腕),僅接收位置之標籤含於每一者預定對中。
在若干實施中,圖3A至圖3F中所說明之類型之兩個或更多電子裝置在電腦500之訓練階段(即設置操作410(圖4A))期間被穿戴在身體100上,該訓練階段包括兩個操作,其中將單一電子裝置設置為傳輸器(例如穿戴在左手腕上之電子裝置101,如圖1A中所示),且將其他此等電子裝置設置為接收器(例如電子裝置102、104、106及111)且在電腦500中對該等電 子裝置進行相應地初始化。
設置操作410繼之以校準操作420(圖4A),在校準操作中,對在身體100上之對應預定的位置對之間沿著預定路徑A…J…N之群組傳播通過身體100(例如,如圖1A中所說明,自電子裝置101(可作為共同AC傳輸裝置操作)至一或多個電子裝置102、104、106、111(可作為AC接收裝置操作))之AC信號進行量測,且將AC信號之量測結果傳輸至電腦500。電腦500接收此等量測結果且使用此等量測結果來訓練其中之分類器521。如上所述,在剛剛描述之路徑中,電子裝置101(其可作為共同AC傳輸裝置操作)之共同已知位置(例如左手腕)形成所有路徑103、105、107及121共用之開始點(亦被稱作共同預定位置)。相應地,分類器521在某些實施中藉由執行軟體之處理器506來實施,軟體可呈儲存於記憶體505中之指令之一或多個序列的形式。視實施而定,分類器521在一或多個訓練階段期間經過訓練,以基於散射參數之一或多個屬性(例如幅值或相角或兩者)之量測結果來識別在身體100上之兩個或更多電子裝置之一或多個位置對,如圖1B或圖1C或兩者中所說明。
在校準操作420(圖4A)之後,可將電子裝置101、102、104、106及111中之一或多者自身體100移除。隨後,當將電子裝置附接至身體100時,在某些實施(例如單訓練階段實施)中,兩個或更多電子裝置進入正常操作階段,其包括藉由電腦500執行之兩個操作,即路徑判定操作430(圖4A),繼之以組態操作440。
在路徑判定操作430(圖4A)中,將新附接之電子裝置設置為接收器,且新附接之電子裝置中之AC接收電路量測AC信號在多個頻率下之至少一個散射參數,且將(形成分佈之)此等量測結果之集合傳輸至電腦 500。電腦500自新附接之電子裝置接收量測結果之集合且操作分類器521,分類器對新接收之量測結果集合分類以自在校準操作420中已經校準之預定路徑A…J…N之群組當中選擇特定路徑J。
在組態操作440(圖4A)中,新附接之電子裝置經判定位於特定路徑J之結束點,且接著藉由電腦500組態以執行特定功能性(例如收集特定資料)及/或以特定特性(例如,以某一資料速率)操作。電腦500可包括於電子裝置101中及/或包括於可以任何組合作為AC傳輸及接收裝置可操作之電子裝置102、104、106、111中之一或多者中,或電腦500可實施於再一裝置(諸如行動電話)中且藉由有線或無線網路連接至電子裝置101、102、104、106及/或111中之一或多者。
在一些實施(例如多訓練階段實施)中,校準操作420(圖4A)繼之以動作427以檢查另一訓練階段是否必要,且若回答為是,則控制經由分支428(圖4A)返回至設置操作410,在該分支中,將另一電子裝置設置為傳輸器,或將在設置操作410及校準操作420之先前反覆中所使用之傳輸器移動至新位置。此後,如上所述地執行校準操作420,再次繼之以動作427,以檢查是否需要又一訓練階段。在一些此等實施中,需要多個訓練階段,且因此經由分支428來執行對應反覆,且此後,當動作427中之回答為否時,控制轉移至正常操作,例如執行路徑判定操作430,如上述所簡述且將在下文詳述。
在特定多訓練階段實施中,訓練階段之數目取決於有多少電子裝置置放於身體上。在若干此等實施中,基於置放於身體上之電子裝置之數目X,將可特性化的預定的位置對之數目Y表示為Y=0.5X(X-1)。舉例而言,當X=4個電子裝置同時穿戴在身體上時,可特性化多達Y=0.5*4*(4- 1)=6個預定的位置對,其中3個預定的位置對在第一訓練階段中進行特性化,2個預定的位置對在第二訓練階段中進行特性化,且1個預定的位置對在第三訓練階段中進行特性化。
一些實施之設置操作410(圖4A)包括圖4B中所說明之動作411至416。具體言之,在動作411中,藉由電子裝置(例如電子裝置101)發送AC電信號通過身體100。當執行動作411之電子裝置係附接至身體100之唯一電子裝置(且因此係第一裝置)(諸如電子裝置101(其可包括AC傳輸電路及AC接收電路之組合))時,在動作412(圖4B)中,電子裝置101在特定持續時間中收聽返回信號,此可導致逾時,基於回信號,電子裝置101判定其係身體100上之唯一裝置,且因此電子裝置101轉至動作413。在動作413(圖4B)中,電子裝置101定義自身為傳輸器(亦稱作「集線器」)且通知電腦500。電腦500將電子裝置101之識別碼及位置作為共同預定位置儲存於記憶體中。電子裝置101(圖1D)之位置可經由使用者輸入(例如字元字串「左手腕」,其可視實施而直接輸入至電腦500或經由電子裝置101輸入)來識別。在動作414(圖4B)中,電子裝置101檢查以查看是否存在待組態之其他裝置。起初,當電子裝置101係附接至身體100之唯一裝置(且因此係第一裝置)時,接著回答為否且電子裝置101繼續動作416以檢查是否存在至少一個接收器,及是否未返回至動作411(上文所述)。當執行動作414時,若兩個電子裝置已附接至身體100,動作414中之回答為是(由於存在待組態之額外裝置),則控制返回至動作411。
當額外電子裝置在任何時間附接至身體100時,諸如電子裝置102(其在一些實施中可能僅含有AC接收電路),則只要執行動作412(圖4B),由電子裝置102傳輸之返回信號即被電子裝置101偵測到。在含有無線電 路之電子裝置101及102之實施中,返回信號可由電子裝置101以無線方式在空中接收。視實施而定,返回信號可由電子裝置102符合任何產業標準(例如WiFi或藍芽)以無線方式傳輸。亦視實施而定,以無線方式傳輸之返回信號可以任何方式進行調變,例如脈寬調變、頻率調變、幅值調變或其任何組合。替代地,在其中電子裝置101含有AC接收電路且電子裝置102含有AC傳輸電路之實施中,返回信號可使用體內信號傳播經由身體100接收。
當存在附接至身體100之至少兩個此等裝置時,不採用自動作412(圖4B)至動作415之分支。在動作415中,在電子裝置101及102之間執行交握程序,從而導致電子裝置102被組態為AC電信號之接收器。在此階段,向電腦500通知電子裝置102之識別碼,電腦將該識別碼儲存於記憶體505中。在交握完成時,控制返回至動作414。在此階段,當身體100上之唯一電子裝置係電子裝置101及102,動作414中之回答為否時,執行動作416(其中的回答為是),存在至少一個接收器(即電子裝置102),且因此隨後執行校準操作420,如下所述。
一些實施之校準操作420(圖4A)包括圖4C中所說明之動作421至426。具體言之,在動作421中,藉由經組態為AC傳輸器(或集線器)之電子裝置(例如電子裝置101)通過身體100來發送頻率掃掠AC信號。隨後,在動作422(圖4C)中,接收器(諸如電子裝置102)產生AC電信號之參數(諸如一或多個S參數(上文所述))在多個頻率(即若干離散頻率)下之量測結果之集合(亦稱作分佈)。接著,在動作423(圖4C)中,接收器(例如電子裝置102)以無線方式將多個量測結果之集合及其位置(亦稱作「其他預定位置」)傳輸至電腦500。電子裝置102(圖1D)可經由其中之使用者輸入(例 如標籤「左腋窩」)獲得其在身體100上之位置,或替代地,此使用者輸入可直接在電腦500中接收。電腦500可包括於例如電子裝置101(傳輸器或集線器)中,在此情況下,多個量測結果(或分佈)可包括於返回信號中,或電腦500可包括於另一電子裝置(諸如手持型裝置(例如智慧型電話))中。
此後,在動作424(圖4C)中,量測結果將供電腦500使用以訓練產生內部值之分類器521,該等內部值接著在動作425中由電腦500儲存於非揮發性記憶體中,且用識別兩個電子裝置101及102之間的路徑之字元字串進行標記。舉例而言,在多訓練階段實施中,路徑之標籤「左手腕至左腋窩」可藉由電腦500自動地串連經由使用者輸入所獲得之兩個字元字串(識別電子裝置101之共同預定位置的第一字元字串,例如標籤「左手腕」,及識別電子裝置102之另一預定位置的第二字元字串,例如標籤「胸部」)而獲得。舉例而言,在單訓練階段實施中,路徑之標籤「左腋窩」可藉由電腦500僅使用識別路徑中之電子裝置102之接收位置(例如標籤「左腋窩」)之字元字串而獲得,此係因為電子裝置101之共同預定位置(例如標籤「左手腕」)係已知的且不改變。
在動作425之後,在動作426(圖4C)中,關於是否存在附接至身體100之其他電子裝置進行檢查(例如在電子裝置101中藉由電腦500)。若動作426中之回答為是,則控制返回至動作422(上文所述),繼之以用處於不同其他預定位置的亦組態為接收器之另一電子裝置(例如電子裝置104或106(圖1A))來執行動作422至426,由此產生針對自共同預定位置起之對應路徑(例如路徑105或107)的額外分佈,且使用該額外分佈來另外訓練分類器521。當在動作426中未發現更多電子裝置時,經過訓練的分類器521(其內部值522及對應路徑標籤523儲存於非揮發性記憶體505中,如圖5中 所示)供電腦500在正常操作中使用,以在路徑判定操作430中識別傳輸器(例如電子裝置101)與接收器(例如電子裝置102)之間的特定路徑(例如圖1A中之路徑103),如下所述。
一些實施之路徑判定操作430(圖4A)包括圖4D中所說明之動作431至437。具體言之,在動作431中,將電子裝置101附接至共同預定位置,且將電子裝置102新附接至先前用於校準操作420中(例如以訓練分類器521)之任何其他預定位置。隨後,在動作432(圖4D)中,充當傳輸器之電子裝置101發送頻率掃掠AC信號通過身體100。此後,在動作433(圖4D)中,充當感測器之電子裝置102得到多個量測結果(在多個頻率下)之集合,繼之以動作434,其中將量測結果之集合發送至電腦500,發送至電腦中之一或多個處理器506。接著,在動作435(圖4D)中,藉由電腦500對量測結果之集合(或分佈)操作分類器521,以自路徑A…J…N當中識別通過身體100之特定路徑J,新附接之電子裝置102位於該特定路徑之末端。
在一些實施中,使用對通過身體100之特定路徑J(例如標記為左手腕至左腋窩)之判定來識別(在動作435中)電子裝置102新附接所處的身體100上之特定其他預定位置(例如左腋窩)。舉例而言,在多訓練階段實施中,電腦500自含有兩個字元字串之路徑之標籤刪除共同預定位置(例如左手腕)(電子裝置101在該位置作為AC傳輸裝置可操作)之標籤,由此獲得電子裝置102新附接所處的特定其他預定位置(例如左腋窩)之標籤。在單訓練階段實施(其中每一路徑含有僅一個位置之標籤)中,電腦500將路徑之標籤(例如左腋窩)識別為電子裝置102新附接所處的特定其他預定位置之標籤。
識別電子裝置102之特定其他預定位置使電子裝置102能夠針對最佳 效能(例如針對其位置,在左腳踝)進行自動組態。因此,視實施而定,電腦500或電子裝置101(作為「集線器」操作)使用電子裝置102之特定位置(藉由在動作435中使用分類器521而識別)在非暫時性儲存媒體438中查找藉由標籤441識別之位置與對應組態439之間的相關性(圖4D)以獲得特定組態(例如用於特定位置「左腋窩」之組態J)。組態J被傳輸至新附接之電子裝置,例如電子裝置102。組態J可藉由電腦500(或藉由電子裝置101)利用密鑰傳輸至新附接之電子裝置。此後,在動作437中(例如藉由電腦500)關於是否存在附接至身體100之任何其他電子裝置進行檢查,且在存在之情況下,則控制返回至動作433(上文所述),且在不存在之情況下,接著執行組態操作440。
在操作440中,新附接之電子裝置(例如電子裝置102)在解碼組態J時(當進行解碼時)使用密鑰(在接收時)。此後,在操作440中,使用組態J以自動地組態新附接之電子裝置以用於其正常操作(例如,當電子裝置102之位置藉由標籤「左腋窩」識別時,藉由對含有脈搏監視電路之感測器332(圖3C)斷電)。藉由接收組態J(基於發送自電子裝置之AC信號之量測結果之集合而識別)之電子裝置102進行之操作中的特定變化取決於實施,例如如下所述。
在組態操作440之某些實施(「第一實施」)中,含有活動感測器之電子裝置102在穿戴於腿上時經自動組態以在判定身體100邁步時使用相對於穿戴在手腕或腰部上之類似裝置之自動組態(此可在較低臨限值時觸發)的較大臨限值。組態操作440之其他實施(「第二實施」)基於電子裝置在身體100上之預定位置,藉由自動地打開/關閉事先已知在彼預定位置不需要之一或多個感測器來最佳化電子裝置102中之電池電力利用率。在一些 實施中,電子裝置102可為一般可穿戴電子裝置,其含有多個感測器(例如加速度計、溫度感測器、光電容積圖(PPG)感測器等)且不可圖3C中所示之類型的AC接收電路。視實施而定,單一電子裝置(例如電子裝置101)可包括如圖3D中所說明的AC傳輸電路及AC接收電路之組合。
在第二實施之一個實例中,當使用者在行走時,來自腿部上之第一電子裝置(可至少作為AC接收裝置操作)的指示運動之第一信號可具有比來自胸部上之第二電子裝置(亦可至少作為AC接收裝置操作)的第二信號好的品質,且因此針對運動之資料傳輸在胸部上之第二電子裝置中可以斷開,從而節省電力。在第二實施之另一實例中,來自胸部上之第二電子裝置之信號的品質可比來自腿部上之第一AC接收裝置之第三信號好,且因此針對脈搏之資料傳輸可以在腿部上之第一電子裝置中斷開,從而節省電力。
組態操作440之另外其他實施(「第三實施」)將電子裝置(至少可作為AC接收裝置操作)之相同複本之資料傳輸速率設定為相對於彼此不同,例如位於身體100之腿部上且含有用於活動監視之感測器(例如加速度計)之第一電子裝置可經組態而以比胸部上之第二電子裝置(其可經組態以心率(或脈搏率)監視可能必要之較高速率傳輸感測器資料)低的速率傳輸感測器資料。
上述組態操作440(其基於接收裝置在身體100上之位置)亦使得單一接收裝置能夠在自身體100上之一個其他預定位置移動至身體100上之任何其他預定位置時在若干說明性實施中自動地重新組態。具體言之,使用者可將電子裝置101(其可作為AC傳輸裝置操作)附接至形成共同預定位置之第一身體位置(例如手腕),且使用者可將另一電子裝置102(其可作為 AC接收裝置操作)附接至形成另一預定位置之第二身體位置(例如左腿)(藉由訓練分類器),且使用者接著可使用取決於第二身體位置的電子裝置102之功能性(例如對身體100之步數進行計數)。隨後,同一使用者可將電子裝置102移動至形成不同其他預定位置之第三身體位置(例如胸部)(藉由訓練分類器),且使用者接著可使用特定於第三身體位置的電子裝置102之另一功能性,例如心率監視。因此,在身體100上之位置自一個其他預定位置(例如胸部)至不同其他預定位置(例如左腿)之變化之後,若干實施支援電子裝置102之自動重新組態。
在一些實施中,電腦500經組態以定期地(例如一週一次)獲得電子裝置101(其可作為AC傳輸裝置操作)與電子裝置102、104、106之間的路徑之分佈,且對此等分佈進行重新分類以自動地判定在週期(例如一週)期間是否存在任何變化,而無需使用者介入。當電子裝置中之一者(其至少可作為AC接收裝置操作)在其新位置附接至身體100時,新路徑導致新分佈在電腦500之正常操作期間(例如在圖4D中所示之路徑判定操作430中)產生。更具體言之,在動作435中,電腦500中之分類器521嘗試將此新分佈分類到已知分佈中之一者中(例如,對應於已知位置中之一者,例如胸部、左腋窩、右手腕)。當新路徑在動作435完成後保持未分類時,電腦500經組態以執行校準操作420(參見圖4C),其中使用新量測結果來關於新路徑訓練分類器,從而導致分類器之新內部值產生且與新路徑識別符(例如經由使用者輸入獲得)一起儲存於記憶體505中,以供在未來執行動作435時辨識新路徑使用。
視所描述實施之態樣而定,執行圖4A中所說明之操作410至440中之一或多者之電腦500可耦接至或包括於圖3B中所說明的可作為AC傳輸裝 置操作之電子裝置101中,或包括於如圖3C中所說明的可作為AC接收裝置操作之電子裝置102中,或包括於可經由網路、以有線方式或以無線方式與電子裝置101及/或電子裝置102中之任一者或兩者通信的第三裝置(未圖示)中。第三裝置可為本文中所描述之類型的任何行動台(MS)。如本文中所使用,行動台(MS)指諸如以下的裝置:蜂巢式或其他無線通信裝置(例如蜂巢式電話)、個人通信系統(PCS)裝置、個人導航裝置(PND)、個人資訊管理器(PIM)、個人數位助理(PDA)、膝上型電腦或能夠接收無線通信之其他合適行動裝置。術語「行動台」亦意欲包括諸如藉由短程無線、紅外線、有線連接或其他連接件連接與個人導航裝置(PND)通信的裝置,而不管裝置處或PND處是否發生衛星信號接收、輔助資料接收及/或位置相關處理。
又,「行動台」意欲包括所有裝置(包括無線通信裝置、電腦、膝上型電腦等),該等裝置能夠諸如經由網際網路、WiFi或其他網路與伺服器通信,而不管裝置處、伺服器電腦處或與網路相關聯之另一裝置處是否發生衛星信號接收、輔助資料接收及/或位置相關處理。上述的任何可操作組合亦被視為「行動台」。術語「行動台」及「行動裝置」常常可互換地使用。個人資訊管理器(PIM)及個人數位助理(PDA)能夠接收無線通信。請注意,在所描述實施之一些態樣中,此行動台配備有網路收聽模組(NLM),其經組態以使用PRS信號來執行TOA量測結果,該等TOA量測結果接著被傳輸至位置電腦(未圖示)。
本文中參看圖3E、圖3F、圖4A、圖4B、圖4C及圖4D中之任何一或多者所描述之方法可視應用而藉由各種手段來實施。舉例而言,此等方法可以硬體、韌體、軟體或其組合來實施。對於硬體實施,電腦500之一或 多個處理單元(諸如處理器506(圖5))可實施於以下各者內:一或多個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數位信號處理器(DSP)、數位信號處理裝置(DSPD)、可程式化邏輯裝置(PLD)、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電子裝置、經設計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的其他電子單元,或其組合。
對於韌體及/或軟體實施,可藉由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的模組(例如,程序、函數等)來實施該等方法。在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時可使用(例如,以二進位)有形地體現指令之任何非暫時性機器可讀媒體。舉例而言,電腦指令(呈軟體形式)可儲存於電腦500之記憶體505(圖5)中,且由處理器506(例如微處理器)來執行。記憶體505(圖5)可實施於包括處理器506之單一晶片內或在含有處理器506之晶片外。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記憶體」係指可由處理器506存取的任何類型之長期、短期、揮發性(例如DRAM)、非揮發性(例如SRAM)或其他記憶體,且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記憶體或特定數目之記憶體,或其上儲存有記憶體之特定類型之媒體。
如上所述,電子裝置101、102、104、106可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及一或多個記憶體,類似於或等同於電腦500,包括處理器506及記憶體505(其含有呈可由處理器506執行之指令形式之軟體)。因此,此(等)處理器506(圖5)可用包含於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中之指令進行程式化,以準備並傳輸AC電信號之量測結果,該等量測結果已藉由類比至數位轉換器313儲存於非揮發性記憶體314(圖3C)中。
記憶體505可包括指令510以供處理器506使用AC電信號量測結果在一或多個訓練階段中訓練分類器521,且在正常操作中操作分類器521。 指令510可包括(例如)用以對AC接收電路320(圖3C)發信以在多個頻率下對傳播通過身體100之AC信號之性質進行量測以獲得量測結果之集合的指令之第一序列,其中性質至少取決於AC信號之頻率。此外,指令510可包括(例如)用以至少基於電子裝置102(圖3C)及傳輸AC信號之電子裝置101(圖3B)在身體100上之預定的位置對來組態感測器332的指令之第二序列。
又,指令510可包括用以操作分類器521、用以基於量測結果之集合自對於電子裝置101及電子裝置102可能的複數個預定的位置對當中選擇預定的位置對的指令。視實施而定,分類器521可藉由記憶體505中呈由處理器506執行之指令的一或多個額外序列形式之軟體來實施,及/或分類器521可實施於專用硬體中,例如實施為一或多個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數位信號處理器(DSP)、數位信號處理裝置(DSPD)、可程式化邏輯裝置(PLD)、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若以韌體及/或軟體實施,則分類器521可作為指令或程式碼儲存於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上。實例包括用資料結構編碼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及用電腦程式編碼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
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可呈製品之形式。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包括可由電腦存取之任何實體電腦儲存媒體。以實例說明而非限制,此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可包含S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碟儲存裝置、磁碟儲存裝置或其他磁性儲存裝置,或可用於儲存呈指令或資料結構形式且可由電腦存取之所要程序碼的任何其他非暫時性媒體;如本文中所使用,磁碟及光碟包括緊密光碟(CD)、雷射光碟、光學光碟、數位多功能光碟(DVD)、軟碟及藍光光碟,其中磁碟 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生資料,而光碟藉由雷射以光學方式再生資料。以上各者之組合亦應包括於電腦可讀媒體之範疇內。
在一些實施中,圖3C中所說明之類型之AC接收電路320實施用於在多個頻率下對傳播通過身體100之AC信號之性質進行量測以獲得量測結果之集合的構件,其中該性質至少取決於AC信號之頻率。在此等實施中,量測結果之集合可由AC接收電路320供應至電腦500。在電腦500中,記憶體505中之指令序列可由處理器506(圖5)對量測結果之集合執行,以實施用於至少基於含有AC接收電路320之設備及傳輸AC信號之電子裝置101在身體100上之預定的位置對來組態感測器332(圖3C)的構件,其中該等預定的位置對可基於量測結果之集合自對於電子裝置101及設備可能的複數個預定的位置對當中選擇。
除使用藉由類比至數位轉換器313如上所述地獲得的AC電信號量測結果外,電腦500亦可經組態以使用其他位置判定方法(諸如全球定位系統(GPS)),及/或各種其他衛星定位系統(SPS)(諸如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歐洲伽利略系統、使用來自衛星系統之組合或未來將開發之任何衛星系統之衛星的任何系統)。此外,所揭示方法及設備之一些態樣可由具有利用來自偽衛星或衛星及偽衛星之組合之無線信號之定位判定系統的電腦500使用。偽衛星係基於地面之傳輸器,其廣播在L頻帶(或其他頻率)載波信號上調變之PN碼或其他測距碼(類似於GPS或CDMA蜂巢式信號),其可與GPS時間同步。此外,供電腦500使用之位置判定技術可以用於各種無線通信網路,諸如無線廣域網路(WWAN)、無線區域網路(WLAN)、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PAN)等。
術語「網路」及「系統」通常可互換使用。WLAN可為IEEE 802.11x網路,且WPAN可為藍芽網路、IEEE 802.15x或某一其他類型之網路。該等技術亦可用於WWAN、WLAN和/或WPAN之任何組合。所描述實施可結合Wi-Fi/WLAN或其他無線或有線網路藉由使用傳輸器502(圖5)及以無線方式或經由電線傳輸信號至電子裝置101、102/接收來自該等電子裝置之信號(例如AC信號在通過身體之後的量測結果)的接收器503而實施。電腦500包括以一般方式耦接至處理器506、傳輸器502及接收器503之時脈507。電腦500可視情況包括可以一般方式耦接至處理器506的顯示器511及/或小鍵盤512,以接收使用者輸入(例如,形成電子裝置101、102、104、106及/或111已經置放在身體100上之位置之標籤的字元字串)。
本發明包括實例實施;然而,可使用其他實施。某事物係「最佳的」、「所需的」或其他說法的說法並不指示本發明僅適用於經最佳化之系統,或存在「所需」元件之系統(或歸因於其它說法的其他侷限性)。此等說法僅指特定描述的實施。
當然,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及系統之許多實施視所描述實施之態樣係可能的。該等技術可以與除了本文中所論述之協定之外的協定一起使用,包括正在開發或待開發之協定。
如本文中所提及之「指令」包括表示一或多個邏輯運算之表達式。舉例而言,指令可藉由可由機器(在一個或多個處理器中)解譯以用於對一或多個資料物件執行一或多個操作而為「機器可讀的」。然而,此僅為指令之實例且所主張標的物在此方面不受限制。在另一實例中,如本文中所提及之指令可涉及經編碼命令,該等命令可由具有包括經編碼命令之命令集合之處理電路(或處理器,例如處理器506)執行。此指令可以處理電路 所理解之機器語言的形式編碼。再次,此等僅為指令之實例且所主張標的物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在所描述實施之若干態樣中,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諸如非揮發性記憶體314)能夠維持量測結果(例如藉由類比至數位轉換器313得到),該等量測結果可被一或多個機器察覺到。舉例而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可包含用於儲存機器可讀指令及/或資訊之一或多個儲存裝置。此等儲存裝置可包含若干非暫時性儲存媒體類型(包括例如磁性、光學或半導體儲存媒體)中之任一者。此等儲存裝置亦可包含任何類型之長期、短期、揮發性或非揮發性裝置及/或記憶體裝置。然而,此等僅為非揮發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之實例且所主張標的物在此等方面不受限制。
除非另外有具體說明,否則如自以下論述顯而易見,應瞭解,遍及本說明書論述利用之術語(諸如「處理」、「計算」、「演算」、「選擇」、「形成」、「使得能夠」、「禁止」、「定位」、「終端」、「識別」、「引發」、「偵測」、「解決」、「獲得」、「代管」、「維持」、「表示」、「估計」、「減少」、「關聯」、「接收」、「傳輸」、「判定」、「儲存」及/或類似者)係指可由計算平台(諸如電腦或類似電子計算裝置)執行之動作及/或程序,該計算平台操縱及/或變換在計算平台之處理器、記憶體、暫存器及/或其他資訊儲存、傳輸、接收及/或顯示裝置中表示為實體電子及/或磁性量及/或其他實體量之資料。舉例而言,此等動作及/或程序可在儲存於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中之機器(或電腦)可讀指令之控制下由計算平台執行。此等機器(或電腦)可讀指令可包含例如儲存於作為計算平台之部分包括(例如,作為處理電路之部分包括或在此處理電路外)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中之軟體或韌體。此外,除非另外有具體說明,否則本文中參看流程圖或以其 他方式描述之程序亦可整個或部分地由此計算平台執行及/或控制。
在不脫離所描述實施之範疇的情況下可作出各種調適及修改。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之大量修改及調適將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涵蓋。
410:設置操作
420:校準操作
427:動作
428:分支
430:路徑判定操作
440:組態操作
500:電腦

Claims (30)

  1. 一種操作位於一人類或一動物之一身體上的一第一電子裝置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在該第一電子裝置內,在複數個頻率下對從一第二電子裝置傳播通過該身體之皮膚、組織或器官之至少一者到達該第一電子裝置之一體內AC電信號之一性質進行量測以獲得包含對應於該複數個頻率之複數個量測結果之一新分佈;其中該性質至少取決於該體內AC電信號之一頻率;基於在對應於多個預定身體位置對之多個已知分佈中判定匹配該新分佈之一特定已知分佈而從該多個預定身體位置對中選擇一特別預定身體位置對,該特定已知分佈對應於該特別預定身體位置對,其中在至少基於在該多個預定身體位置對中之每一對之間傳播期間對該體內AC電信號之該性質之額外量測結果之該量測之前,儲存該多個已知分佈於記憶體中;且至少基於由該選擇所選定之該特別預定身體位置對而組態該第一電子裝置。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預定身體位置對係藉由使用包含一神經網路之一分類器而選擇,關於對應於該多個預定身體位置對之該多個已知分佈,該分類器已經過訓練,每一已知分佈對應於一個預定身體位置對。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多個預定身體位置對包含預定身體位置對之一群組,以使得該群組中的每一預定身體位置對中之一個身體位置係一共同已知位置;在該共同已知位置處,該第二電子裝置位於該身體上,該第二電子裝置傳輸該體內AC電信號;且該等額外量測結果係在包括接收該體內AC電信號之該第一電子裝置之電子裝置之一群組中進行,電子裝置之該群組係位於每一預定身體位置對中之其他身體位置處。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組態包含打開或關閉量測該身體之一特定性質之一感測器,該感測器包含於該第一電子裝置中。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組態包含設定對包含於該第一電子裝置中之一活動感測器之一步驟進行計數之一臨限值。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組態包含取決於在該特別預定身體位置對中之一特定預定身體位置而設定來自該第一電子裝置之資料傳輸之一速率,在該特定預定身體位置處該第一電子裝置經識別為藉由該組態而成為附接至該身體。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性質係由該第一電子裝置及該第二電子裝置與該身體形成之一電網路的一散射參數之一特定屬性,其中該特定屬性係幅值或相位中之一者。
  8.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該散射參數係參數S21
  9.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電子裝置及該第二電子裝置係相同的;該第一電子裝置及該第二電子裝置係包含於在該身體上一數目X之電子裝置中;且一數目Y之該複數個預定身體位置對係藉由Y=0.5X(X-1)而判定。
  10. 一種包含複數個指令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複數個指令在由一處理器執行時執行一方法中之步驟以操作位於一人類或一動物之一身體上的一第一電子裝置,該複數個指令包含:用以對該第一電子裝置發信以在複數個頻率下對從一第二電子裝置傳播通過該身體之皮膚、組織或器官之至少一者到達該第一電子裝置之一體內AC電信號之一性質進行量測以獲得包含對應於該複數個頻率之複數個量測結果之一新分佈的指令;其中該性質至少取決於該體內AC電信號之一頻率;用以基於在對應於多個預定身體位置對之多個已知分佈中判定匹配該新分佈之一特定已知分佈而從該多個預定身體位置對中選擇一特別預定身體位置對的指令,該特定已知分佈對應於該特別預定身體位置對,其中在執行至少基於在該多個預定身體位置對中之每一對之間傳播期間對該體內AC電信號之該性質之額外量測結果之該用 以發信的指令之前,儲存該多個已知分佈於記憶體中;且用以至少基於由執行該用以選擇的指令所選定之該特別預定身體位置對而組態該第一電子裝置的指令。
  11. 如請求項10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預定身體位置對係藉由使用包含一神經網路之一分類器而選擇,關於對應於該多個預定身體位置對之該多個已知分佈,該分類器已經過訓練,每一已知分佈對應於一個預定身體位置對。
  12. 如請求項11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多個預定身體位置對包含預定身體位置對之一群組,以使得該群組中的每一預定身體位置對中之一個身體位置係一共同已知位置;在該共同已知位置處,該第二電子裝置位於該身體上,該第二電子裝置傳輸該體內AC電信號;且該等額外量測結果係在包括接收該體內AC電信號之該第一電子裝置之電子裝置之一群組中進行,電子裝置之該群組係位於每一預定身體位置對中之其他身體位置處。
  13. 如請求項10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用以組態的指令包含用以打開或關閉量測該身體之一特定性質之一特定感測器的指令,該特定感測器包含於該第一電子裝置中。
  14. 如請求項10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用以組態的指令 包含用以設定對包含於該第一電子裝置中之一活動感測器之一步驟進行計數之一臨限值的指令。
  15. 如請求項10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用以組態的指令包含用以取決於在該特別預定身體位置對中之一特定預定身體位置而設定來自該第一電子裝置之資料傳輸之一速率的指令,在該特定預定身體位置處該第一電子裝置經識別為藉由執行該用以組態的指令而成為附接至該身體。
  16. 如請求項10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性質係由該第一電子裝置及該第二電子裝置與該身體形成之一電網路的一散射參數之一特定屬性,其中該特定屬性係幅值或相位中之一者。
  17. 如請求項16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散射參數係參數S21
  18. 如請求項10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第一電子裝置及該第二電子裝置係相同的;該第一電子裝置及該第二電子裝置係包含於在該身體上一數目X之電子裝置中;且一數目Y之該複數個預定身體位置對係藉由Y=0.5X(X-1)而判定。
  19. 一種電子裝置,其包含:用以量測一體內AC電信號之電路;一感測器;一記憶體;一處理器,其操作性地連接至該記憶體以執行儲存於該記憶體中之複數個指令,該處理器耦接至該電路及該感測器;該複數個指令包含:用以對該電路發信以在複數個頻率下對在該電路接收通過該身體之皮膚、組織或器官之至少一者之體內該AC電信號之一性質進行量測以獲得包含對應於該複數個頻率之複數個量測結果集合的指令;其中該性質至少取決於該體內AC電信號之一頻率;用以基於在對應於多個預定身體位置對之多個已知分佈中判定匹配該新分佈之一特定已知分佈而從該多個預定身體位置對中選擇一特別預定身體位置對的指令,該特定已知分佈對應於該特別預定身體位置對,其中在執行至少基於在該多個預定身體位置對中之每一對之間傳播期間對該體內AC電信號之該性質之額外量測結果之該用以發信的指令之前,儲存該多個已知分佈於記憶體中;且用以至少基於由執行該用以選擇的指令所選定之該特別預定身體位置對而組態該感測器的指令。
  20. 如請求項19之電子裝置,其中: 該預定身體位置對係藉由使用包含一神經網路之一分類器而選擇,關於對應於該多個預定身體位置對之該多個已知分佈,該分類器已經過訓練,每一已知分佈對應於一個預定身體位置對。
  21. 如請求項19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多個預定身體位置對包含預定身體位置對之一群組,以使得該群組中的每一預定身體位置對中之一個身體位置係一共同已知位置;且在該共同已知位置處,另一電子裝置位於該身體上,該另一電子裝置傳輸該體內AC電信號。
  22. 如請求項19之電子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傳輸器,其中用以組態之指令包含用以取決於在該特別預定身體位置對中之一特定預定身體位置而設定供該傳輸器用之資料傳輸之一速率之指令,在該特定預定身體位置處該電子裝置經識別為藉由執行該用以組態的指令而成為附接至該身體。
  23. 如請求項19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性質係由該電子裝置及該另一電子裝置與該身體形成之一電網路的一散射參數之一特定屬性,其中該特定屬性係幅值或相位中之一者。
  24. 如請求項23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散射參數係參數S21
  25. 一種設備,其包含: 一記憶體;一感測器;一處理器,其操作性地連接至該記憶體以執行儲存於該記憶體中之複數個指令;用於在複數個頻率下對從一電子裝置傳播通過一身體之皮膚、組織或器官之至少一者之一體內AC電信號之一性質進行量測以獲得包含對應於該複數個頻率之複數個量測結果之構件;其中該性質至少取決於該體內AC電信號之一頻率;用以基於在對應於多個預定身體位置對之多個已知分佈中判定匹配該新分佈之一特定已知分佈而從該多個預定身體位置對中選擇一特別預定身體位置對之構件,該特定已知分佈對應於該特別預定身體位置對,其中在操作至少基於在該多個預定身體位置對中之每一對之間傳播期間對該體內AC電信號之該性質之額外量測結果之該用於量測之構件之前,儲存該多個已知分佈於記憶體中;且用於至少基於由該用於選擇之構件所選定之該特別預定身體位置對而組態該感測器之構件。
  26. 如請求項25之設備,其中:該預定身體位置對係藉由使用包含一神經網路之一分類器而選擇,關於對應於該多個預定身體位置對之該多個已知分佈,該分類器已經過訓練,每一已知分佈對應於一個預定身體位置對。
  27. 如請求項25之設備,其中: 該多個預定身體位置對包含預定身體位置對之一群組,以使得該群組中的每一預定身體位置對中之一個身體位置係一共同已知位置;且在該共同已知位置處,該電子裝置位於該身體上,該電子裝置傳輸該體內AC電信號。
  28. 如請求項25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傳輸之構件,其中用於組態之該構件取決於在該特別預定身體位置對中之一特定預定身體位置而設定供用於傳輸之該構件用之資料傳輸之一速率,該特定預定身體位置經該電子裝置識別而藉由執行該用以組態的指令作為附接至該身體。
  29. 如請求項25之設備,其中該性質係由該設備及該電子裝置與該身體形成之一電網路的一散射參數之一特定屬性,其中該特定屬性係幅值或相位中之一者。
  30. 如請求項25之設備,其中該散射參數係參數S21
TW105126217A 2015-09-18 2016-08-17 操作位於一人類或一動物之一身體上的一第一電子裝置之方法,以及執行該方法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電子裝置及設備 TWI6969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859,131 US10349212B2 (en) 2015-09-18 2015-09-18 Using intrabody signal propagation to infer wearable device location on the body for sensor optimization and configuration
US14/859,131 2015-09-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3997A TW201723997A (zh) 2017-07-01
TWI696974B true TWI696974B (zh) 2020-06-21

Family

ID=56843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6217A TWI696974B (zh) 2015-09-18 2016-08-17 操作位於一人類或一動物之一身體上的一第一電子裝置之方法,以及執行該方法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電子裝置及設備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349212B2 (zh)
EP (1) EP3350946B1 (zh)
JP (1) JP6676152B2 (zh)
KR (1) KR102022114B1 (zh)
CN (1) CN107925488B (zh)
HU (1) HUE048773T2 (zh)
TW (1) TWI696974B (zh)
WO (1) WO20170484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105793A1 (de) * 2016-03-30 2017-10-05 Piur Imaging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Positionserfassung eines mobilen medizinischen Gerätes
WO2018063637A1 (en) 2016-09-27 2018-04-05 Boston Scientific Neuromodulation Corporation System for pain management using objective pain measure
US10610688B2 (en) 2016-09-27 2020-04-07 Boston Scientific Neuromodulation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losed-loop pain management
US10039503B2 (en) * 2016-09-30 2018-08-07 Intel Corporation Monitoring, analysis, and feedback of anatomical pressure measurements
US10667747B2 (en) 2016-10-25 2020-06-02 Boston Scientific Neuromodulati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in control using baroreflex sensitivity during posture change
WO2018132529A1 (en) 2017-01-11 2018-07-19 Boston Scientific Neuromodulation Corporation Pain management based on brain activity monitoring
US10926091B2 (en) 2017-01-11 2021-02-23 Boston Scientific Neuromodulation Corporation Pain management based on emotional expression measurements
US10960210B2 (en) 2017-02-10 2021-03-30 Boston Scientific Neuromodulati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in management with sleep detection
AU2018304079B2 (en) 2017-07-18 2020-12-03 Boston Scientific Neuromodulation Corporation Sensor-based pain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EP3459437A1 (en) * 2017-09-21 2019-03-27 Koninklijke Philips N.V. Determining an orientation of a wearable device
US11389109B2 (en) * 2018-04-14 2022-07-19 Y. Michael Le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treating head, spine and body health and wellness
CN112334062A (zh) * 2018-06-28 2021-02-05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身体上传感器系统和方法
US20210212590A1 (en) * 2018-06-28 2021-07-15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n-body sensor system and method
EP3586743A1 (en) * 2018-06-29 2020-01-01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information regarding body position
EP3867923A1 (en) * 2018-10-16 2021-08-25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n-body sensor system
CN110680306B (zh) * 2019-10-29 2020-11-2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Ecg心电测量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和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87217A1 (en) * 2019-10-31 2021-05-06 Kennedy Paesler Liliana Configurable fashion accessory including an electronic system for activity tracking
CN111062021B (zh) * 2019-12-19 2022-03-11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进行身份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11407261A (zh) * 2020-03-31 2020-07-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信号的周期信息的测量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62376A1 (en) * 2007-04-17 2008-10-23 Proactive Health Devices, Inc. Wireless sensor system for monitoring skin condition using the body as communication conduit
WO2009013708A2 (en) * 2007-07-26 2009-01-2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sensor position recognition
US20110137133A1 (en) * 2008-08-20 2011-06-0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onitoring vital parameters of a patient using a body sensor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55370B2 (en) * 2004-06-25 2014-0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Geographical location information sharing among wireless devices
WO2006076394A2 (en) * 2005-01-11 2006-07-20 Stereotaxis, Inc. Navigation using sensed physiological data as feedback
WO2009131756A2 (en) 2008-04-25 2009-10-29 Sonitus Medical, Inc. Signal transmission via body conduction
CN102265534B (zh) 2008-12-23 2014-08-20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身体耦合通信和射频通信
EP2482730B1 (en) * 2009-10-02 2018-06-06 Koninklijke Philips N.V.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on- or in-bod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to obtain information on the body composition of a user
US8983619B2 (en) * 2009-12-30 2015-03-17 Medtronic, Inc. Testing communication during implantation
US9223936B2 (en) 2010-11-24 2015-12-29 Nike, Inc. Fatigue indices and uses thereof
AU2015349961A1 (en) * 2014-11-19 2017-06-29 Epix Therapeutics, Inc. Ablatio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ing a high-resolution electrode assembly
EP3636149B1 (en) * 2015-02-20 2023-06-07 Teleflex Life Sciences Limited Medical device position locatio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62376A1 (en) * 2007-04-17 2008-10-23 Proactive Health Devices, Inc. Wireless sensor system for monitoring skin condition using the body as communication conduit
WO2009013708A2 (en) * 2007-07-26 2009-01-2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sensor position recognition
JP2010534503A (ja) * 2007-07-26 2010-11-11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自動センサ位置認識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110137133A1 (en) * 2008-08-20 2011-06-0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onitoring vital parameters of a patient using a body sensor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48430A1 (en) 2017-03-23
HUE048773T2 (hu) 2020-08-28
JP6676152B2 (ja) 2020-04-08
KR20180057663A (ko) 2018-05-30
US10349212B2 (en) 2019-07-09
CN107925488A (zh) 2018-04-17
TW201723997A (zh) 2017-07-01
CN107925488B (zh) 2021-03-30
KR102022114B1 (ko) 2019-09-17
EP3350946B1 (en) 2020-03-04
JP2018527107A (ja) 2018-09-20
US20170086023A1 (en) 2017-03-23
EP3350946A1 (en) 2018-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6974B (zh) 操作位於一人類或一動物之一身體上的一第一電子裝置之方法,以及執行該方法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電子裝置及設備
KR102176687B1 (ko) 데이터 전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770206B2 (en) Touch input biometri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CN108139460A (zh) 使用超声脉冲和无线电信号的云协调定位系统
US20210259633A1 (en) On-body sensor system and method
US10904833B2 (en) Electronic system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EP3127055A1 (en) Associating broadcasting device data with user account
FI128316B (en) Determination of activity intensity level
EP359893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 biosignal
WO2015120762A1 (zh) 一种生理参数测量系统
JP2021507366A (ja) ユーザの健康状態を監視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KR20150107529A (ko) 데이터 소스 결정 방법
CN108652594A (zh) 用于测量生物计量信息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CN203914892U (zh) 一种人体健康检测系统
Wanjari et al. Wearable devices
CN106691426A (zh) 一种用于人体健康监测的腕式装置
Puri 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 using bluetooth
CN104683569A (zh) 用于将活动跟踪设备自动链接到用户设备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210022663A1 (en) Hydration assessment using a binary multispectral sensor
US10298334B2 (en) Signal strength boosting in human-body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system
Dobrostomat et al. Wearable health monitors with TransferJet data communications and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Rymarczyk et al. Concept of detection system to localize inside closed area by radio tomographic imaging
CN110268645A (zh) 将传感器数据质量作为用于检查身体上存在和促进解除配对的触发器
Lubecke Wearable wireless electronics
Kavitha et al. FACILITIES NAVIGATION ANDPATIENT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IBEACON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