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5774B - 使用強化輔助牆的3d列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用強化輔助牆的3d列印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95774B TWI695774B TW106129697A TW106129697A TWI695774B TW I695774 B TWI695774 B TW I695774B TW 106129697 A TW106129697 A TW 106129697A TW 106129697 A TW106129697 A TW 106129697A TW I695774 B TWI695774 B TW I69577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printing
- wall
- layer
- print data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公開一種使用強化輔助牆的3D列印方法。3D印表機取得3D物件的多層的物件列印資料、多層的牆列印資料及多層的底座列印資料,依據底座列印資料於列印平台上逐層列印底座實體模型,並依據牆列印資料於底座實體模型上逐層列印牆實體模型。3D印表機於列印底座實體模型及牆實體模型的期間依據物件列印資料逐層列印3D實體模型。本發明經由於輔助牆添加底座結構,可有效避免輔助牆倒塌而造成3D實體模型列印失敗。
Description
本發明涉及3D列印方法,尤其涉及使用強化輔助牆的3D列印方法。
FDM(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熔融沉積成型)3D印表機能夠讀取使用者輸入的列印資料,並藉由擠出列印材於列印平台上來堆疊列印出對應的3D實體模型。
具體而言,FDM 3D印表機是使用熱塑性的列印材。於進行列印時,FDM 3D印表機是對成型噴頭進行加熱,並且藉由成型噴頭將熔融態的列印材擠出至列印平台上,以由列印材構成3D實體模型的各列印層。
現有的FDM 3D印表機存在以下問題。於成型噴頭等待列印期間(如使用其他噴頭列印期間),熔融態的列印材會自成型噴頭流出。由於部分列印材已流失,FDM 3D印表機於下次繼續列印時會因供料不連續而導致列印失敗。
為解決上述問題,目前已有一種使用輔助牆的3D列印方法被提出。現有的使用輔助牆的3D列印方法是於每次成型噴頭等待結束而要繼續列印(如其他噴頭列印完成)時,控制成型噴頭先試列印一層輔助牆來確保成型噴
頭處於供料連續的狀態,再控制成型噴頭列印3D實體模型。藉由使供料不連續現象發生在列印輔助牆期間,現有的使用輔助牆的3D列印方法可有效避免因供料不連續導致3D實體模型列印失敗。
然而,為避免輔助牆占用過多列印平台的空間,現有的輔助牆通常被設定為細長狀結構而不穩固。並且,由於供料不連續的現象皆是發生在列印輔助牆期間,這使得輔助牆的結構並不完整,而進一步增加了輔助牆倒塌的風險。因此,現有的使用輔助牆的3D列印方法於列印過程中可能因輔助牆倒塌而導致3D實體模型列印失敗。
本發明提供一種使用強化輔助牆的3D列印方法,可強化輔助牆的結構來避免輔助牆倒塌。
於一實施例中,一種使用強化輔助牆的3D列印方法,運用於具有列印平台及成型噴頭的3D印表機,包括:a)取得3D物件的多層的物件列印資料、多層的牆列印資料及多層的底座列印資料;b)依據底座列印資料控制成型噴頭於列印平台上逐層列印底座實體模型;c)於底座實體模型列印完成後依據牆列印資料控制成型噴頭於底座實體模型上逐層列印牆實體模型;及,d)於列印底座實體模型及牆實體模型的期間依據物件列印資料控制成型噴頭逐層列印3D實體模型。
本發明經由於輔助牆添加底座結構,可有效避免輔助牆倒塌而造成3D實體模型列印失敗。
使用強化輔助牆的3D列印方法
2:電子裝置
2:電子裝置
3:3D印表機
300:控制模組
301:記憶模組
302:列印軟體
303:成型噴頭
304:上色噴頭
305:人機介面
306:連接模組
307:列印平台
308:移動機構
310:耗材供應裝置
311:墨匣
40、6:底座
400、60:底座實體模型
42、8:輔助牆
420-421、80-81:牆實體模型
4210:殘料
5、50-53、7、70-71、70’:3D實體模型
90:3D物件
91:牆物件
92-94:包圍框
g1:垂直間距
g2:水平間距
g3:垂直外擴距離
g4:水平外擴距離
S100-S112:第一列印步驟
S200-S216:第二列印步驟
S300-S316:切層步驟
S40-S46:底座列印資料產生步驟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3D列印系統的架構圖。
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3D印表機的外觀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列印方法的流程圖。
圖4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列印方法的流程圖。
圖5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列印方法的部分流程圖。
圖6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列印方法的部分流程圖。
圖7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實體模型的示意圖。
圖8A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列印處理的第一示意圖。
圖8B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列印處理的第二示意圖。
圖9A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刮料操作的第一示意圖。
圖9B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刮料操作的第二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實體模型的示意圖。
圖11A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列印處理的第一示意圖。
圖11B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列印處理的第二示意圖。
圖11C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列印處理的第三示意圖。
圖11D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列印處理的第四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底座物件尺寸的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描述,以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並非作為本發明所附申請專利範圍的限制。
請同時參閱圖1及圖2,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3D列印系統的架構圖,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3D印表機的外觀示意圖。本發明揭露了一種使用強化輔助牆的3D列印方法(下稱列印方法),是運用於3D列印系統1。3D列印系統1包括3D列印機3及切層軟體20。
於一實施例中,切層軟體20儲存於電子裝置2(如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個人電腦或雲端伺服器)的記憶體(圖未標示)。前述記憶體可為非暫態電腦可讀記錄媒體。切層軟體20記錄有電腦可執行的程式碼。電子裝置2的處理器(圖未標示)執行切層軟體20後,可執行本發明各實施例的列印方法的切層處理的各步驟。
3D印表機3主要包括記憶模組301、成型噴頭303、人機介面305、連接模組306、列印平台307及電性連接上述裝置的控制模組300。
成型噴頭303連接存放列印材的耗材供應裝置310,並可使用列印材進行3D列印。
於一實施例中,3D印表機1是熔融沉積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3D印表機,耗材供應裝置310可提供熱塑性耗材(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或聚乳酸(PLA))至成型噴頭303,成型噴頭303可加熱耗材至半熔融態以進行3D列印。
記憶模組301用以儲存資料。連接模組306(如USB模組、PCI bus模組、Wi-Fi模組或藍牙模組)用以連接電子裝置2,並自電子裝置2接收資料(如後述的物件列印資料、底座列印資料及牆列印資料)。人機介面306(如按鍵、顯示器、指示燈、蜂鳴器或上述任意組合)用以接受使用者操作並輸出列印相關資訊。控制模組300用以控制3D印表機3的各裝置運作。
於一實施例中,記憶模組301是非暫態電腦可讀記錄媒體,並儲存有列印軟體302。列印軟體302記錄有電腦可執行的程式碼。控制模組300執行列印軟體302後,可執行本發明各實施例的列印方法的列印處理的各步驟。
於一實施例中,3D印表機3具有彩色列印功能。具體而言,3D印表機3更包括電性連接控制模組300的上色噴頭304。上色噴頭304連接儲存有墨水的墨匣311,並用以對已列印的3D實體模型進行上色。於一實施例中,上色噴頭102可包括多個子噴頭,各子噴頭分別連接不同色(如青色(Cyan)、洋紅色(Magenta)、黃色(Yellow)及黑色(blacK))的多個墨匣311,並可經由混色來實現全彩列印。
於一實施例中,3D印表機3包括電性連接控制模組300的移動機構308。移動機構308用以連接並控制成型噴頭303及上色噴頭304於一或多個軸向(如X-Y-Z三軸)中移動以進行列印。
於一實施例中,移動機構308未連接成型噴頭303及上色噴頭304,而是設置於列印平台307。具體而言,移動機構308可控制列印平台307來於一或多個軸向(如X-Y-Z三軸)間移動,以供成型噴頭303及上色噴頭304於不需移動即可進行列印。
續請參閱圖3,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列印方法的流程圖。本發明各實施例的使用強化輔助牆的3D列印方法(下稱列印方法)主要是由圖1及圖2所示的列印系統1來加以實現。本實施例的列印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S100:3D印表機3的控制模組300取得列印資料(列印資料可包括對應3D物件的物件列印資料、對應牆物件的牆列印資料及對應底座物件的底座列印資料)。前述各列印資料包括對應多個層的多個資料片段,各資料片段可對應一段路徑,當成型噴頭沿此段路徑進行列印時可製造出對應的一層3D實體模型、牆實體模型或底座實體模型。
步驟S102:控制模組300依序選擇各列印資料的多個層的其中之一(如第一層)。於一實施例中,控制模組是依序選擇多個層數值的其中之一(如層數值1)。
步驟S104:控制模組300判斷底座實體模型是否已列印完成,即判斷是否所有層的底座列印資料已被選擇並列印完成。
若控制模組300判斷底座實體模型已列印完成,則執行步驟S106。否則,控制模組300執行步驟S108。
步驟S106:於底座實體模型列印完成後,控制模組300依據所選擇的(即相同層數值)一層的牆列印資料控制成型噴頭303列印一層的牆實體模型。具體而言,本發明是添加底座實體模型於牆實體模型(即輔助牆)以增加輔助牆與列印平台307的接觸面積,而強化輔助牆的穩固程度。接著執行步驟S110。
若於步驟S104中控制模組300判斷底座實體模型未列印完成,則執行步驟S108:控制模組300依據所選擇的(即相同層數值)一層的底座列印資料控制成型噴頭303列印一層底座實體模型。接著執行步驟S110。
步驟S110:控制模組300依據所選擇的(即相同層數值)一層物件列印資料列印一層3D實體模型。
於一實施例中,牆實體模型的底座的列印位置是與3D實體模型及其底座(若有的話)的列印位置分離(如圖7所示)。具體而言,控制模組300控制成型噴頭303列印一層牆實體模型(或底座實體模型)後,再於列印平台307的另一位置列印相同層的3D實體模型或其底座。或者,控制模組300亦可控制成型噴頭303先列印一層的3D實體模型或其底座,再於列印平台307的另一位置列印(或同時列印)相同層的牆實體模型(或底座實體模型)。
於另一實施例中,3D實體模型是與牆實體模型共用底座(如圖10所示)。具體而言,控制模組300控制成型噴頭303列印所有層的底座實體模型後,
才會於已列印的底座實體模型上逐層列印牆實體模型與3D實體模型。換句話說,於本實施例中,控制模組300於執行完步驟S108後接續執行步驟S112。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還提供刮料功能。具體而言,控制模組300可於列印3D實體模型的期間持續判斷預設的刮料條件(如每隔20秒執行一次刮料動作、於單層的各區域的3D實體模型列印完成後執行一次刮料動作、或於每層3D實體模型列印完成後執行一次刮料動作)是否符合,並於刮料條件符合時控制成型噴頭303於已列印的牆實體模型上進行刮料動作以刮除成型噴頭303上的殘料。藉此,本發明可有效避免成型噴頭303上的殘料沾黏3D實體模型而降低列印品質。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本發明是於同時逐層列印牆實體模型與3D實體模型,於列印過程中牆實體模型與3D實體模型是具有相同層高,這可有效縮短成型噴頭303執行刮料動作的移動距離與移動時間。並且,由於不須考慮牆實體模型與3D實體模型之間的高度差(即Z軸距離),本發明可有效提升刮料動作的準確度,而可避免刮料動作不完整而導致列印品質下降,或成型噴頭303於刮料時過度碰撞牆實體模型而導致牆實體模型坍塌。
步驟S112:控制模組300判斷是否列印完成,即判斷是否所有層的各列印資料皆已選擇並列印完成。於一實施例中,控制模組是判斷是否所有層數值已被選擇過。
若控制模組300判斷列印完成(即所有層的列印資料皆已選擇並列印完成),則結束列印。否則,控制模組300再次執行步驟S102至步驟S110以選擇另一層的列印資料(如第二層或層數值2)並列印另一層實體模型。
本發明經由於輔助牆添加底座結構,可有效提升輔助牆的穩固程度,可有效避免因輔助牆倒塌而造成3D實體模型列印失敗。
續請參閱圖7至圖9B,圖7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實體模型的示意圖,圖8A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列印處理的第一示意圖,圖8B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列印處理的第二示意圖,圖9A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刮料操作的第一示意圖,圖9B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刮料操作的第二示意圖。圖7至圖8B用以示例性說明本發明如何強化輔助牆。圖9A至圖9B用以說明本發明如何執行刮料動作。
於本例子中,輔助牆42(即所有層的牆實體模型)的底座40(即所有層的底座實體模型)的列印位置是與3D實體模型5的列印位置分離(如圖7所示)。並且,本例子僅列印一層底座實體模型400作為底座40。
於列印過程中,如圖8A所示,成型噴頭303先於列印平台上列印第一層的底座實體模型400(層數值為1),並列印相同層的3D實體模型50(層數值為1)。於底座實體模型列印完成後,如圖8B所示,成型噴頭303接著於底座實體模型400上列印一層的牆實體模型420(層數值為2),並列印相同層的3D實體模型51(層數值為2)。最後,不斷重複圖8B的列印步驟來堆疊多層的3D實體模型即可製造出如圖7所示的整組3D實體模型5。
接著說明如何執行刮料動作。於等待列印期間(如成型噴頭303移動期間),熔融態的列印材可能自成型噴頭303中流出(下稱殘料),為避免殘料沾黏3D實體模型5,成型噴頭303需定期或不定期執行刮料動作。於本例子中,成型噴頭303是於單層中的單一區域列印完成後執行刮料動作。
於列印過程中,如圖9A所示,成型噴頭303先列印一層的牆實體模型421(層數值為3),並列印相同層的一區域的3D實體模型52(層數值為3)。接著,如圖9B所示,成型噴頭303於牆實體模型421上執行刮料動作將殘料4210刮至牆實體模型421上,並繼續列印相同層的另一區域的3D實體模型53(層數值為3)。藉此,本發明可有效避免殘料4210沾黏3D實體模型53而可有效提升列印品質。
續請參閱圖4,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列印方法的流程圖。於本實施例中,3D實體模型是與牆實體模型共用底座(如圖10所示),而可有效節省底座所占用的列印平台307的空間,而使3D印表機3有更多的列印平台307的空間可列印尺寸更大的3D實體模型。
並且,本實施例更提出彩色列印功能。具體而言,於3D印表機3可於控制成型噴頭303列印各層3D實體模型後,控制上色噴頭304對已列印的該層3D實體模型進行噴印上色。值得一提的是,彩色列印功能亦可用於其他實施例(如圖3所述第一實施例)。本實施例的列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200:控制模組300取得對應3D物件的幾何資訊的多層的物件列印資料、對應牆物件的多層的牆列印資料、對應底座物件的多層的底座列印資料及對應3D物件的色彩資訊的多層的色彩列印資料(如多張彩色2D影像)。各層的列印資料可分別對應一個層數值。
步驟S202:控制模組300依序選擇各列印資料的多個層的其中之一(如第一層或層數值1)。
步驟S204:控制模組300判斷底座實體模型是否已列印完成,即判斷是否所有層的底座列印資料已被選擇並進行列印。
若控制模組300判斷底座實體模型已列印完成,則執行步驟S206。否則,執行控制模組300執行步驟S214
步驟S206:控制模組300依據所選擇的一層的牆列印資料控制成型噴頭303列印一層的牆實體模型。
步驟S208:控制模組300依據所選擇的一層物件列印資料列印一層3D實體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步驟S206及步驟S208之間並無順序關係。於另一實施例中,控制模組300亦可先執行步驟S208再執行步驟S206,或同時執行步驟S206與步驟S208。
步驟S210:控制模組300依據相同層的色彩列印資料判斷是否須對已列印的該層3D實體模型進行上色。於一實施例中,控制模組300是判斷相同層的色彩列印資料是否包括色彩資訊,並於判斷包括色彩資訊時判定需上色。
若控制模組300判斷已列印的該層3D實體模型需進行上色,則執行步驟S212。否則,控制模組300執行步驟S216。
步驟S212:控制模組300依據相同層的色彩列印資料控制上色噴頭301對已列印的該層3D實體模型進行上色。
若於步驟S204中控制模組300判斷底座實體模型未列印完成,則執行步驟S214:控制模組300依據所選擇的一層的底座列印資料控制成型噴頭303列印一層底座實體模型。接著執行步驟S216。
步驟S216:控制模組300判斷是否列印完成,即判斷是否存在下一層的列印資料需進行列印。
若控制模組300判斷列印完成,則結束列印。否則,控制模組300再次執行步驟S200至步驟S214以選擇並列印另一層的列印資料(如第二層或層數值2),並於判斷需上色時對所列印的物件實體模型進行上色。
本發明經由使輔助牆及3D實體模型共用底座,可有效減少底座所占用的列印平台307的使用空間,而可有效列印尺寸更大的3D實體模型。並且,本發明還可有效製造彩色的3D實體模型。
續請參閱圖10至圖11D,圖10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實體模型的示意圖,圖11A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列印處理的第一示意圖,圖11B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列印處理的第二示意圖,圖11C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列印處理的第三示意
圖,圖11D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列印處理的第四示意圖。圖10至圖11D用以示例性說明本發明如何使用輔助牆來提升列印品質並進行彩色列印。
於本例子中,3D實體模型7是與輔助牆8共用底座6(如圖10所示)。並且,本例子是列印一層底座實體模型60作為底座6。
於列印過程中,如圖11A所示,成型噴頭303先於列印平台上列印第一層的底座實體模型60(層數值為1)。於底座實體模型60列印完成後,如圖11B所示,成型噴頭303接著於底座實體模型60上列印一層的牆實體模型80(層數值為2),並列印相同層的3D實體模型70(層數值為2)。於3D實體模型70列印完成後,如圖11C所示,上色噴頭304於3D實體模型70上噴印一層彩色塗層以產生彩色3D實體模型70’。最後,不斷重複圖11B及圖11C的列印步驟來堆疊多層的3D實體模型並進行上色即可製造出如圖10所示的整組彩色3D實體模型7。
值得一提的是,於圖11C的步驟中,於等待上色噴頭304噴印時,熔融態的列印材(如圖所示的殘料810)可能自成型噴頭303中流出,為避免殘料810沾黏3D實體模型7並造成後續供料不連續,當開始列印下一層3D實體模型71前,如圖11D所示,成型噴頭303先使用殘料810列印牆實體模型81以確保供料連續(即使供料不連續的狀況發生在列印牆實體模型81的期間,如圖11D所示的牆實體模型81存在列印瑕疵)並進行刮料動作,再列印3D實體模型71。藉此,本發明可有效避免供料不連續的狀況發生在彩色3D實體模型7,而可提升列印品質。
值得一提的是,輔助牆8於列印期間可能因供料不連續使得結構不密實而坍塌,本發明經由添加底座6於輔助牆8可有效避免輔助牆8倒塌,進而提升列印成功率。
續請同時參閱圖3至圖5,圖5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列印方法的部分流程圖。本實施例的列印方法更包括切層處理,前述切層處理可產生列印資
料,前述列印資料是用來供控制模組300執行圖3或圖4所示的列印方法。本發明的列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300:電子裝置2於執行切層軟體20後讀取對應一組3D物件的3D物件資料
步驟S302:電子裝置2判斷輔助牆功能是否開啟(如使用者是否於執行切層處理時選擇添加輔助牆)。
若電子裝置2判斷輔助牆功能已開啟,則執行步驟S304。否則,電子裝置2執行步驟S306。
步驟S304:電子裝置2取得對應一組牆物件的牆列印資料。於一實施例中,牆列印資料為預先對牆物件的幾何資訊執行切層處理所獲得的多個層的資料片段(如成型噴頭303的各層的路徑資料)。
步驟S306:電子裝置2判斷底座添加功能是否開啟(如使用者是否於執行切層處理時選擇添加底座)。
於一實施例中,使用者於設定開啟/關閉底座添加功能時,還可進一步選擇(或系統預設)對3D物件添加底座,選擇對牆物件添加底座,或是對兩者添加底座。
於一實施例中,於對3D物件及牆物件添加底座的情況下,使用者還可選擇(或系統預設)3D物件及輔助牆的底座分離或共用。
若電子裝置2判斷底座添加功能已開啟,則執行步驟S308。否則,電子裝置2執行步驟S310。
步驟S308:電子裝置2取得對應一組底座物件的底座列印資料。於一實施例中,底座列印資料為預先對底座物件的幾何資訊執行切層處理所獲得的多個層的資料片段(如成型噴頭303的各層的路徑資料)。
於一實施例中,當3D物件及牆物件的底座分離時,電子裝置2是依據牆物件的尺寸及預設的外擴距離(第一外擴距離,如1公分),計算對應的底座物件,並產生對應的底座列印資料。藉此,本發明可產生輔助牆的底座的底座列印資料。
並且,當3D物件被設定為添加底座時,電子裝置2還可依據3D物件的尺寸及另一外擴距離(第二外擴距離,如0.5公分)產生多層的物件底座列印資料。
於一實施例中,當3D物件及牆物件的底座共用時,電子裝置2可產生的一筆底座列印資料,前述底座列印資料是對應足以乘載3D物件及牆物件的底座物件。
步驟S310:電子裝置2依據所載入的3D物件資料的幾何資訊執行切層處理來產生多個層的物件列印資料值。
於一實施例中,當3D物件及牆物件的底座分離且3D物件被設定為添加底座時,電子裝置2可將物件底座列印資料加入至所產生物件列印資料中以做為新的物件列印資料(新的物件列印資料是對應添加底座物件的3D物件)。
步驟S312:電子裝置2基於層數值連結牆列印資料、底座列印資料及物件列印資料。具體而言,電子裝置2是將各列印資料相同層數的多個路徑連結為單一路徑。當成型噴頭依據連結後的路徑進行列印時,可列印出對應的牆實體模型、底座實體模型及物件實體模型。
於一實施例中,當3D物件及牆物件的底座分離時,電子裝置2是合併底座列印資料及牆列印資料(即將底座物件疊放至牆物件上以作為單一物件),並將合併後各層的底座列印資料及牆列印資料連結至相同層的物件列印資料。
於一實施例中,當3D物件及牆物件的底座共用時,電子裝置2將多層的底座列印資料設定為最低層,將牆列印資料及物件列印資料設定為堆疊於底座列印資料上,並將各層的牆列印資料連結至相同層的物件列印資料。
步驟S314:電子裝置2判斷彩色列印功能是否開啟。
若電子裝置2判斷彩色列印功能已開啟,則執行步驟S316。否則,電子裝置2結束切層處理。
步驟S316:電子裝置2依據3D物件資料的色彩資訊產生多層的色彩列印資料(如彩色2D影像)。
藉此,本發明可有效產生列印資料,而可供3D印表機3實現彩色列印功能及輔助牆底座添加功能。
續請參閱圖4至圖6及圖12,圖6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列印方法的部分流程圖,圖1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底座物件尺寸的示意圖。於本例子中,3D物件及牆物件共用底座。本實施例更提供一種底座尺寸計算功能,可於3D物件及牆物件共用底座時計算底座的尺寸。相較於圖5所示的實施例,本實施例的步驟S308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40:電子裝置2透過分析3D物件資料來取得3D物件90的尺寸,並依據3D物件90的尺寸計算3D物件90的包圍框92(bounding box,第二包圍框)的範圍。
步驟S42:電子裝置2依據3D物件90的包圍框92、預設的垂直間距g1(如2公分)及預設的水平間距g2(如3公分)計算3D物件90與牆物件91(於本例子中,牆物件91為L型)的包圍框93(第一包圍框)的範圍。
於一實施例中,垂直間距g1與水平間距g2可相同或不同,不加以限定。
步驟S44:電子裝置2依據包圍框93及預設的外擴距離設定底座物件的尺寸。
於一實施例中,外擴距離包括垂直外擴距離g3及水平外擴距離g4。電子裝置2將包圍框93垂直擴張前述垂直外擴距離g3,並水平擴張前述水平外擴距離g4,以獲得新的包圍框94(第三包圍框),並將包圍框94的範圍設定為底座物件的尺寸。
步驟S46:電子裝置2依據所設定的底座物件的尺寸產生對應的底座列印資料。
藉此,本發明可於3D物件及牆物件共用底座時,有效計算出所需的底座的尺寸。
當然,本發明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發明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發明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於本發明所附的請求項的保護範圍。
S100-S112:第一列印步驟
Claims (7)
- 一種使用強化輔助牆的3D列印方法,運用於具有一列印平台及一成型噴頭的一3D印表機,包括:a)取得一3D物件的3D物件資料;b)取得一牆物件的該牆列印資料;c)於一底座物件是與該3D物件分離時,依據該牆物件的尺寸及一第一外擴距離產生底座列印資料;d)於該3D物件與該牆物件共同設置在該底座物件上時,計算該3D物件與該牆物件的一第一包圍框,依據該第一包圍框及一第三外擴距離設定該底座物件的尺寸,並依據該底座物件的尺寸產生該底座列印資料;e)依據該3D物件資料的幾何資訊產生物件列印資料;f)基於層數值連結該牆列印資料、該底座列印資料及該物件列印資料,其中於該底座物件是與該3D物件分離時,是合併該底座列印資料及該牆列印資料,並將合併後各層的資料連結至相同層的該物件列印資料,於該3D物件與該牆物件共同設置在該底座物件上時,將該底座列印資料設定為最低層,並將各層的該牆列印資料連結至相同層的該物件列印資料;g)依據該底座列印資料控制該成型噴頭於該列印平台上逐層列印一底座實體模型;h)於該底座實體模型列印完成後依據該牆列印資料控制該成型噴頭於該底座實體模型上逐層列印一牆實體模型;及i)於列印該底座實體模型及該牆實體模型的期間依據該物件列印資料控制該成型噴頭逐層列印一3D實體模型,其中於該底座物件是與該3D物件分離時,是於該列印平台上的另一位置逐層列印該3D實體模型,於該3D物件與該牆物件 共同設置在該底座物件上時,是於該底座實體模型列印完成後,於該底座實體模型上的逐層列印該3D實體模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使用強化輔助牆的3D列印方法,其中該步驟i)包括一步驟i1)於一刮料條件符合時,控制該成型噴頭於已列印的該牆實體模型上進行刮料動作以刮除該成型噴頭上的殘料。
- 如請求項1所述之使用強化輔助牆的3D列印方法,其中該3D印表機是熔融沉積成型3D印表機,該步驟g)、該步驟h)及該步驟i)是控制該成型噴頭於相同層數值的該底座實體模型、該牆實體模型及該3D實體模型列印完成後,再列印下一層的該底座實體模型、該牆實體模型及該3D實體模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使用強化輔助牆的3D列印方法,其中該3D印表機具有一上色噴頭,該使用強化輔助牆的3D列印方法更包括以下步驟:j1)取得多層的色彩列印資料;及j2)於各層該3D實體模型列印完成後,依據相同層的該色彩列印資料控制該上色噴頭對各層該3D實體模型上色。
- 如請求項4所述之使用強化輔助牆的3D列印方法,其中於該步驟g)之前更包括一步驟k)依據該3D物件資料的色彩資訊產生該色彩列印資料。
- 如請求項1所述之使用強化輔助牆的3D列印方法,其中該步驟e)包括:e1)依據該3D物件的尺寸及一第二外擴距離產生多層的物件底座列印資料;e2)依據該3D物件資料的幾何資訊產生多層的該物件列印資料;及e3)將該物件底座列印資料加入至該物件列印資料中。
- 如請求項1所述之使用強化輔助牆的3D列印方法,其中該步驟d是 計算該3D物件的一第二包圍框,並依據該第二包圍框、一水平間距及一垂直間距計算該第一包圍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129697A TWI695774B (zh) | 2017-08-31 | 2017-08-31 | 使用強化輔助牆的3d列印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129697A TWI695774B (zh) | 2017-08-31 | 2017-08-31 | 使用強化輔助牆的3d列印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12381A TW201912381A (zh) | 2019-04-01 |
TWI695774B true TWI695774B (zh) | 2020-06-11 |
Family
ID=66992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29697A TWI695774B (zh) | 2017-08-31 | 2017-08-31 | 使用強化輔助牆的3d列印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695774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09630A (zh) * | 2011-09-22 | 2013-04-03 | 株式会社其恩斯 | 三维成形设备 |
US20150190967A1 (en) * | 2014-01-08 | 2015-07-09 |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 3D Cleaning Object for Multi-Print-Head 3D Printing |
TW201613771A (en) * | 2014-10-01 | 2016-04-16 | Univ Nat Taiwan Science Tech | Colored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apparatus and colored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method |
CN106696277A (zh) * | 2016-12-12 | 2017-05-24 |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3d打印方法以及3d打印系统 |
TW201729022A (zh) * | 2016-02-05 | 2017-08-16 | 映美科技有限公司 | 立體列印方法 |
-
2017
- 2017-08-31 TW TW106129697A patent/TWI695774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09630A (zh) * | 2011-09-22 | 2013-04-03 | 株式会社其恩斯 | 三维成形设备 |
US20150190967A1 (en) * | 2014-01-08 | 2015-07-09 |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 3D Cleaning Object for Multi-Print-Head 3D Printing |
TW201613771A (en) * | 2014-10-01 | 2016-04-16 | Univ Nat Taiwan Science Tech | Colored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apparatus and colored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method |
TW201729022A (zh) * | 2016-02-05 | 2017-08-16 | 映美科技有限公司 | 立體列印方法 |
CN106696277A (zh) * | 2016-12-12 | 2017-05-24 |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3d打印方法以及3d打印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12381A (zh) | 2019-04-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200832B1 (ko) | 컬러 3d 모형의 슬라이싱 인쇄 방법 | |
JP6604995B2 (ja) | 3dプリンティング装置及びそのインクジェット着色方法 | |
TWI674966B (zh) | 彩色3d物件的著色範圍補償方法 | |
JP2018187923A (ja) | カラー3dプリンティング方法及び3dプリンティング機器 | |
JP6564094B2 (ja) | カラー3dオブジェクトのスライス方法、スライスデータの更新方法、及びスライスデータを使用した印刷システム | |
TWI674965B (zh) | 多色3d物件的切層列印方法 | |
TWI711532B (zh) | 彩色3d物件的顏色補償方法 | |
CN109421255B (zh) | 使用强化辅助墙的3d打印方法 | |
JP6802814B2 (ja) | 保護層付きのカラー3dソリッドモデルのスライス・印刷方法 | |
JP2018034494A (ja) | プラットホーム移動式3dプリント方法 | |
TWI695774B (zh) | 使用強化輔助牆的3d列印方法 | |
JP6768588B2 (ja) | 多色3dオブジェクトのスライスプリント方法 | |
US20180304552A1 (en) | Quick coloring method for 3d printer | |
JP6922323B2 (ja) | 立体物造形装置、立体物造形方法、及び、立体物造形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 |
CN108081588B (zh) | 3d印表机的彩色物件打印方法 | |
CN107745525B (zh) | 一种3d打印方法及装置 | |
JP6565178B2 (ja) | 立体物造形装置、立体物造形システム、立体物造形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立体物造形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 |
JP2020090065A (ja) | 造形システム、造形方法、及び造形制御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