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3953B - 可攜式足底核心肌群訓練器及訓練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攜式足底核心肌群訓練器及訓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3953B
TWI693953B TW108117359A TW108117359A TWI693953B TW I693953 B TWI693953 B TW I693953B TW 108117359 A TW108117359 A TW 108117359A TW 108117359 A TW108117359 A TW 108117359A TW I693953 B TWI693953 B TW I69395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oot
toe
toes
resistance pad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7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2871A (zh
Inventor
楊志鴻
蕭永政
曹丹齡
Original Assignee
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大學 filed Critical 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大學
Priority to TW108117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9395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39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395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42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2871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關於一種可攜式足底核心肌群訓練器及訓練方法,用以訓練一足部之足底核心肌群,該訓練器包括有一底板、至少一間隔板及一阻力墊,其中:該底板包括一第一部及一第二部,該第一部對應該足部之一腳趾之位置,該第二部對應該足部之一蹠骨的位置,該間隔板設置在該底板的第一部,用以隔開該足部的不同腳趾,該阻力墊設置在該底板之第二部的底面。藉此由該足部之蹠骨及足跟朝下施力,使該足部之足弓自然拱起,以誘發足弓支撐所需要的足底核心肌群收縮,同時藉由底板及分隔件支撐腳趾,避免腳趾彎曲造成外在肌群施力,達到訓練足底核心肌群之目的。

Description

可攜式足底核心肌群訓練器及訓練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可攜式足底核心肌群訓練器及訓練方法,特別是指藉由足部之蹠骨及腳跟朝下方施力,使該足部之足弓自然拱起,以誘發足弓支撐所需要的足底內部核心肌群收縮,同時藉由底板及分隔件支撐腳趾,避免腳趾彎曲造成外在肌群施力之訓練器及訓練方法。
2015年於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上Patrick O Mckeon等人所撰寫“The foot core system:A new paradigm for understanding intrinsic foot muscle function”文章中提出,足底有類似軀幹核心肌群的概念,當足部的弧度以及控制產生異常時,會讓下肢的動作產生錯誤的代償模式,並且進而造成其他關節與部位的疼痛或是傷害。
其中足部肌群包括了內在肌群(負責穩定,提供感知、內部動作)以及外在肌群(負責大動作)。參閱http://savy203.pixnet.net/blog/post/195946155-%3C%E8%B6%B3%E7%9F%A5%E8%AD%98%3E-%E8%B6%B3%E6%A0%B8%E5%BF%83%E8%A8%93%E7%B7%B4%E9%81%8B%E5%8B%95,內在肌群包括(1)外展足拇肌(abductor hallucis);(2)趾短曲肌(flexor digitorum brevis);(3)外展小指肌(abductor digitiminimi);(4)蹠方肌 (quadratus plantae);(5)蚓狀肌(lumbricals);(6)屈小趾短肌(flexor digitiminimi);(7)內收足拇肌(adductor hallucis oblique);(8)屈足拇長肌(flexor hallucis brevis);(9)骨間足底肌(plantar interossei);(10)背側骨間肌(dorsal interossei);(11)伸趾短肌(extensor digitorum brevis)。
傳統上常會以抓毛巾運動作為足部訓練的基礎,但此運動因會產生較多的腳趾彎曲動作,實際上訓練到的肌群多為外在肌群。
而為了強化足底內在肌群,臨床上使用短足運動(short foot exercise)的訓練概念,透過腳趾不動而將足跟與趾掌關節往內集中,提高足弓產生出動作作為訓練,以提升內在肌維持足弓的彈性及關節穩定,但短足運動常有學習困難及無法有效正確執行此運動訓練的問題,常因缺乏足夠的外在提示以及目標,一般在學會訓練方式後,經常會因為動作錯誤誘發出外在肌群,產生出代償,使訓練成效不佳。
基於上述主動式足底內在肌群訓練常因為施力錯誤導致訓練效果不佳的問題,有中華民國專利第200611682號「足弓誘發器」,該案係於一中央隆凸之基板上佈設有不規則形狀且呈高低起伏不一之立體柱,使其藉由複數片基板鋪設於地板或地面上,藉以進而組設成一具有高低起伏之地面,以刺激人體腳底肌肉,加強肌肉訓練,達成被動式訓練足底內在肌群的效果。但被動式訓練的效果往往不如正確的主動式肌肉施力的訓練效果來得佳。
爰此,本發明提出一種可攜式足底核心肌群訓練器,希冀透過本發明之訓練器達成足底內在肌群主動式訓練的效果。
本發明之可攜式足底核心肌群訓練器用以供一足部踩踏以訓練該足部之足底核心肌群,包括有一底板、至少一間隔板及一阻力墊,其中: 該底板包括一第一部及一第二部,該第一部對應該足部之一腳趾之位置,該第二部對應該足部之一蹠骨的位置。該間隔板設置在該底板的第一部,用以隔開該足部的不同腳趾。該阻力墊設置在該底板之第二部的底面。
進一步,該第二部區隔有一足趾部及一拇指部,而該阻力墊相對應有一足趾阻力墊及一拇指阻力墊。更進一步,該足趾阻力墊為半圓柱形,該拇指阻力墊為半球形。
進一步,該阻力墊可拆式的結合在該底板之第二部的底面。
進一步,該間隔板有四個,以隔開該足部的每一個腳趾。
本發明亦為一種足底核心肌群訓練方法,包括:一訓練者將其足部的腳趾及蹠骨踩踏於一底板上,且該蹠骨對應該底板的底面上凸起的一阻力墊。以一間隔板隔開該足部的腳趾。該訓練者的足部的足跟及蹠骨向下施力,使該足部的足弓自然拱起,以誘發足弓支撐所需要的足底核心肌群收縮,而該底板支撐該腳趾及該間隔板隔開該腳趾,避免該腳趾彎曲而造成外在肌群施力。
根據上述技術特徵可達成以下功效:
1.本發明藉由該足部之蹠骨及腳跟朝下方施力,使該足部之足弓自然拱起,以誘發足弓支撐所需要的足底核心肌群收縮,同時藉由底板及分隔件支撐腳趾,避免腳趾彎曲造成外在肌群施力,以達到訓練足底核心肌群之目的。
2.該阻力墊可更換為不同的強度,供訓練者作不同強度的訓練,例如青壯年者可作較高強度的訓練,而幼童及年長者則可降低訓練強度。
3.本發明之訓練器體積小,只需供足部前端的腳趾及蹠骨踩踏,因而便於攜帶外出使用。
(1):底板
(11):第一部
(12):第二部
(121):足趾部
(122):拇指部
(2):間隔板
(3):阻力墊
(31):足趾阻力墊
(32):拇指阻力墊
(4):固定件
(A):足部
(A1):腳趾
(A2):蹠骨
(A3):足跟
(A4):足弓
[第一圖]係為本發明之足底核心肌群訓練器的構造分解圖。
[第二圖]係為本發明之足底核心肌群訓練器的構造組合圖。
[第三圖]係為第二圖的另一視角。
[第四圖]係為本發明實施狀態圖,示意訓練者將其足部踩踏於足底核心肌群訓練器的狀態。
[第五圖]係為第四圖的前視圖,示意訓練者將其足部踩踏於足底核心肌群訓練器的狀態。
[第六圖]係為第四圖的側視圖,示意訓練者的足部的施力狀態。
綜合上述技術特徵,本發明之可攜式足底核心肌群訓練器及訓練方法的主要功效將可於下述實施例清楚呈現。
參閱第一圖至第三圖所示,本實施例包括有一底板(1)、四個間隔板(2)及一阻力墊(3),其中:該底板(1)包括一第一部(11)及一第二部(12),該第一部(11)對應一訓練者的一足部(A)之一腳趾(A1)的位置,該第二部(12)對應該足部(A)之一 蹠骨(A2)的位置[上述第一部(11)及第二部(12)與該足部(A)的對應關係請參閱第六圖]。上述四個間隔板(2)間隔的設置在該底板(1)的第一部(11)。該阻力墊(3)設置在該底板(1)之第二部(12)的底面,且較佳的是,該阻力墊(3)採用可拆式的方式結合在該底板(1)之第二部(12)的底面,例如在該底板(1)的底面及該阻力墊(3)上皆設置一例如魔鬼氈等的固定件(4),而該阻力墊(3)藉由該固定件(4)可拆式的結合在該該底板(1)之第二部(12)的底面。另在本實施例中,該底板(1)的第二部(12)區隔有一足趾部(121)及一拇指部(122),而該阻力墊(3)相對應有一足趾阻力墊(31)及一拇指阻力墊(32),而該足趾阻力墊(31)為半圓柱形,該拇指阻力墊(32)則為半球形。
參閱第四圖至第六圖所示,該訓練者將其足部(A)的腳趾(A1)及蹠骨(A2)踩踏於該底板(1)上,使上述腳趾(A1)位於該底板(1)的第一部(11)並分別伸入上述間隔板(2)之間,而由上述間隔板(2)隔開每一腳趾(A1),而該蹠骨(A2)則位於該底板(1)的第二部(12)而對應該阻力墊(3),其中該腳趾(A1)之拇指的蹠骨(A2)位於該拇指部(122)而對應該拇指阻力墊(32),其餘四趾則位於該足趾部(121)而對應該足趾阻力部(31)。之後藉由該訓練者之足部(A)的足跟(A3)及蹠骨(A2)向下施力,使該足部(A)的足弓(A4)自然拱起,以誘發該足弓(A4)支撐所需要的足底核心肌群收縮,而藉由該底板(1)支撐該腳趾(A1)及該間隔板(2)隔開該腳趾(A1),可避免該腳趾(A1)彎曲而造成外在肌群施力,該足跟(A3)下壓則可避免誘發小腿收縮動作,藉此達到訓練足底核心肌群的目的。而由於該阻力墊(3)是可拆卸的,因此可更換為不同強度的阻力墊(3),供訓練者作不同強度的訓練,例如青壯年者可作較高強度的訓練,而幼童及年長者則 可降低訓練強度,且本發明之訓練器體積小,只需供該足部(A)前端的腳趾(A1)及蹠骨(A2)踩踏,因而可便於攜帶外出使用。
綜合上述實施例之說明,當可充分瞭解本發明之操作、使用及本發明產生之功效,惟以上所述實施例僅係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屬本發明涵蓋之範圍內。
(1):底板
(11):第一部
(12):第二部
(121):足趾部
(122):拇指部
(2):間隔板
(3):阻力墊
(31):足趾阻力墊
(32):拇指阻力墊
(4):固定件

Claims (4)

  1. 一種可攜式足底核心肌群訓練器,用以供一足部踩踏以訓練該足部之足底核心肌群,包括有:一底板,包括一第一部及一第二部,該第一部對應該足部之一腳趾之位置,該第二部對應該足部之一蹠骨的位置,該第二部區隔有一足趾部及一拇指部;至少一間隔板,設置在該底板的第一部,用以隔開該足部的不同腳趾;一阻力墊,可拆式的結合設置在該底板之第二部的底面,該阻力墊相對應有一足趾阻力墊及一拇指阻力墊;該足部的一足跟及該蹠骨向該底板施力,使該足部的足弓自然拱起,以誘發該足弓支撐所需要的足底核心肌群收縮,而藉由該底板支撐該腳趾及該間隔板隔開該腳趾,可避免該腳趾彎曲而造成外在肌群施力,該足跟下壓則可避免誘發小腿收縮動作,藉此訓練足底核心肌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足底核心肌群訓練器,其中,該足趾阻力墊為半圓柱形,該拇指阻力墊為半球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足底核心肌群訓練器,其中,該間隔板有四個,以隔開該足部的每一個腳趾。
  4. 一種足底核心肌群訓練方法,包括:一訓練者將其足部的腳趾及蹠骨踩踏於一底板上,且該蹠骨對應該底板的底面上凸起的一阻力墊,該阻力墊可拆式的結合在該底板之第二部的底面,該阻力墊相對應有一足趾阻力墊及一拇指阻力墊;以一間隔板隔開該足部的腳趾;該訓練者的足部的足跟及蹠骨向下施力,使該足部的足弓自然拱起,以誘發足 弓支撐所需要的足底核心肌群收縮,該訓練者的腳趾之拇指的蹠骨對應該拇指阻力墊,其餘四趾則對應該足趾阻力部,而該底板支撐該腳趾及該間隔板隔開該腳趾,避免該腳趾彎曲而造成外在肌群施力,又該阻力墊是可拆卸的,可更換為不同強度的阻力墊,以供訓練者作不同強度的訓練。
TW108117359A 2019-05-20 2019-05-20 可攜式足底核心肌群訓練器及訓練方法 TWI6939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7359A TWI693953B (zh) 2019-05-20 2019-05-20 可攜式足底核心肌群訓練器及訓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7359A TWI693953B (zh) 2019-05-20 2019-05-20 可攜式足底核心肌群訓練器及訓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3953B true TWI693953B (zh) 2020-05-21
TW202042871A TW202042871A (zh) 2020-12-01

Family

ID=71895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7359A TWI693953B (zh) 2019-05-20 2019-05-20 可攜式足底核心肌群訓練器及訓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939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4598B (zh) * 2022-10-03 2023-09-01 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大學 輕便式足底核心肌群訓練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0355A (zh) * 1997-01-22 2000-04-12 伊安·沃特利 训练鞋鞋底
CN203842254U (zh) * 2014-04-21 2014-09-24 邵向阳 5指训练器
CN205390531U (zh) * 2016-03-06 2016-07-27 新疆恒威新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脚趾脚掌矫正鞋垫
CN206081491U (zh) * 2016-10-17 2017-04-12 重庆嵘安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足弓锻炼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0355A (zh) * 1997-01-22 2000-04-12 伊安·沃特利 训练鞋鞋底
CN203842254U (zh) * 2014-04-21 2014-09-24 邵向阳 5指训练器
CN205390531U (zh) * 2016-03-06 2016-07-27 新疆恒威新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脚趾脚掌矫正鞋垫
CN206081491U (zh) * 2016-10-17 2017-04-12 重庆嵘安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足弓锻炼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2871A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l-Shamy et al. Effect of Wii training on hand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hemiplegic cerebral palsy
JP3012203U (ja) 健康器具
EP3373809A1 (en) Balance sensory and motor feedback mat
US20200023239A1 (en) Gamification balance exercise system
Gracies Guided self-rehabilitation contract in spastic paresis
TWI693953B (zh) 可攜式足底核心肌群訓練器及訓練方法
CN106038170B (zh) 一种可测足底压力分布的脚踏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TWI693952B (zh) 足底核心肌群訓練器及訓練方法
Clement et al. A guide to the prevention of running injuries
Newsham Strengthening the Intrinsic Foot Muscles.
JP7257664B2 (ja) 一本歯下駄
RU2755111C1 (ru) Тренажер для развития голеностопного сустава, способы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и применения
JP6796237B2 (ja) 足踏みペダル構造体
Bateman et al. Older yet faster: The secret to running fast and injury free
RU2806477C1 (ru) Тренажер для увеличения подвижности суставов стопы и развития баланса и способ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этого тренажера.
KR101814973B1 (ko) Kem 필라테스 스트렙 패드
TWI860249B (zh) 骨架平衡運動輔助器
Ramirez et al. The physical fitness components and posture screening of female competitive dancers
CN218686086U (zh) 一种踝泵运动辅助装置
TWI814598B (zh) 輕便式足底核心肌群訓練器
TWI779785B (zh) 能透過彈力繩實現阻力運動之訓練輔助台
RU2696059C1 (ru) Способ коррекции свода стопы при плоскостопии
RU230618U1 (ru) Тренажер статической позной активности
Byrnes Foot Anatomy
CN209612122U (zh) 一种预防足下垂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