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2302B - 養殖系統及養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養殖系統及養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2302B
TWI692302B TW107146164A TW107146164A TWI692302B TW I692302 B TWI692302 B TW I692302B TW 107146164 A TW107146164 A TW 107146164A TW 107146164 A TW107146164 A TW 107146164A TW I692302 B TWI692302 B TW I69230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eeding
tray
egg
box
i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6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3371A (zh
Inventor
江昭皚
盧美君
楊育誠
王人正
陳泓如
林弘人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臺灣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臺灣大學 filed Critical 國立臺灣大學
Priority to TW1071461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9230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23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230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23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3371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Abstract

一種養殖系統,係包括:儲存裝置,係用以存放用於培育卵體、幼蟲至結成繭體之養殖盤及用於培育該繭體或成蟲生產該卵體之養殖箱;辨認裝置,係用以辨認該養殖盤及該養殖箱;取卵裝置,係用以收集該養殖箱內之卵體;餵食裝置,係用以餵食該養殖盤內之幼蟲。因此,本發明之養殖方法可藉由該養殖系統,以達到自動化培養昆蟲繁殖之目的。

Description

養殖系統及養殖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養殖系統,尤指一種可用於養殖草蛉之自動化養殖系統。
於農業中,常利用草蛉吃害蟲,以解決農作物之蟲害問題,故遂發展出養殖草蛉之產業。目前草蛉養殖係採用人工照料的方式,係將草蛉養殖至產卵,再將卵體置放於農地中,以自然長大成蟲。
惟,由於草蛉屬於完全變態昆蟲,需經過卵、幼蟲、蛹及成蟲等四個階段,故整體養殖過程極為繁雜,不僅養殖成本極高,且常因為養殖人員變動而造成孵育率不穩定。例如,人工養殖方式會產生以下問題:
第一、餵食過程繁雜且餵食量不精準。於同一養殖空間中,置放多隻草蛉,但因每一隻草蛉的產卵日期不同,且所孵出之幼蟲的齡期相對也不同,導致無法精準調配飼料用量。另外,若飼料不足時,幼蟲會吃食蟲卵,故為了避免幼蟲互殘,常需投入大量飼料而導致飼料過量或浪費,因而增加飼料成本。
第二、草蛉具有互殘性,致使幼蟲互殘。於同一養殖 空間中,即使飼料足夠,剛孵化的幼蟲仍會獵捕周圍蟲卵,且大齡期幼蟲亦會獵捕小齡期幼蟲,故通常會於該養殖空間中加入瓦楞紙,以增加小齡期幼蟲之躲藏空間,且投入過量的飼料供應剛孵化的幼蟲,以降低互殘性所造成之獵捕現象,但該瓦楞紙會造成後續幼蟲結繭後不易採收繭體,因而需增加勞力成本,進而造成人力成本提高,且需投入過量的飼料亦會造成飼料浪費,因而增加飼料成本。
第三、結繭特性而導致取繭因難。因幼蟲常於該養殖空間之角落或狹窄空間處結繭,如該瓦楞紙的狹縫或該養殖空間中之自備卵片之間,故養殖人員需使用細物(挑鉤或鎳夾)挑揀出可能導致草蛉繭體受損,甚至死亡,因而採集過程相當不易,且成功率不高。
第四、利用多張紙質卵片進行取卵作業,但取卵困難。於該養殖空間中,投放之成蟲或破繭而出之成蟲常於該養殖空間之上方倒掛產卵或於該養殖空間之側面產卵,故該些卵片會置放於該處,因而於取卵時,需先用吸附裝置朝該養殖空間之底部吸附已成蟲的草蛉以避免後續飛出該養殖空間,再快速打開該養殖空間之頂蓋,以取出側面處之紙質卵片,並更換新的卵片,之後將頂蓋蓋回,但此取卵過程中,由於吸力不宜過強以免草蛉受傷而死,致使常因吸力不足而發生部分草蛉逃逸的狀況,故養殖人員需花費心力抓取逃出之草蛉。另一方面,為了避免過多草蛉逃逸,需由經驗豐富的養殖人員進行取卵過程,致使人力往往不足,造成經驗豐富的養殖人員的勞力負擔。
第五、該養殖空間之使用效率不高。由於草蛉自相殘殺的問題相當嚴重,需不斷定時餵食(如天天餵食),致使養殖人員需時時監控而造成勞力密集。另一方面,若需獲取所需之卵量,需具有極大的養殖空間,致使占用場地極大。
因此,如何解決上述人工養殖方式所造成的種種問題,則成為目前的重要課題。
鑑於上述習知技術之種種缺失,本發明提供一種養殖系統,係包括:養殖盤,係用於培育卵體、幼蟲至成蛹(結成繭體);養殖箱,係用於培育該繭體或成蟲生產該卵體;儲存裝置,係用以存放該養殖盤及養殖箱;辨認裝置,係用以辨認該養殖盤及該養殖箱;取卵裝置,係用以收集該養殖箱內之卵體;餵食裝置,係用以餵食該養殖盤內之幼蟲;以及輸送裝置,係用以連結該儲存裝置、辨認裝置、取卵裝置及餵食裝置,以藉由該辨認裝置將該養殖盤從該儲存裝置運送至該餵食裝置,且將該養殖箱從該儲存裝置運送至該取卵裝置。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養殖方法,係包括:藉由輸送裝置運送用以存放用於培育卵體、幼蟲至結成繭體之養殖盤及用於培育該繭體或成蟲生產該卵體之養殖箱;進行培養作業,以餵食該養殖盤內之幼蟲及撿取該養殖盤內之繭體,且同時進行孵化作業,以收集該養殖箱內之卵體;以及當完成該培養作業與該孵化作業後,儲存該繭體與該卵體。
由上可知,本發明之養殖系統及養殖方法中,主要藉由將養殖週期之兩個狀態分別分配於該養殖盤與該養殖箱中,以避免成蟲所生產之卵體遭幼蟲吃食,故可依據成蟲與幼蟲之不同食量需求,將飼料有效分配至該養殖盤與該養殖箱中,以避免飼料浪費。
1‧‧‧養殖系統
1a‧‧‧儲存裝置
1b‧‧‧輸送裝置
1c‧‧‧移取裝置
10‧‧‧養殖盤
100‧‧‧隔間
11‧‧‧養殖箱
11a‧‧‧箱體
11b‧‧‧網體
11c‧‧‧蓋件
110‧‧‧凸塊結構
111‧‧‧柵條結構
112‧‧‧通孔
113‧‧‧氣孔
114‧‧‧容置槽
115‧‧‧網目
2a,2b‧‧‧辨認裝置
3‧‧‧取卵裝置
4‧‧‧餵食裝置
40,50‧‧‧負壓機構
5‧‧‧供卵裝置
6‧‧‧取繭裝置
60‧‧‧推移件
7a‧‧‧幼蟲
7b‧‧‧繭體
7c‧‧‧卵體
8‧‧‧飼料
Z‧‧‧箭頭方向
S50~S56‧‧‧步驟
第1圖為本發明之養殖系統之架構配置示意圖。
第1A圖為本發明之養殖系統之養殖盤之平面示意圖。
第1A’圖為第1A圖之另一態樣。
第1B圖為本發明之養殖系統之養殖箱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1C圖為第1B之局部側剖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之量測系統之取卵裝置之局部架構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之量測系統之餵食裝置之局部架構之內容圖。
第4圖為本發明之量測方法之取繭裝置之局部架構之內容圖。
第5圖為本發明之量測方法之流程示意圖。
以下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藝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瞭解本發明之其他優點及功效。
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之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藝之人士之瞭解與閱讀,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之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之實質意義,任何結構之修飾、比例關係之改變或大小之調整,在不影響本發明所能產生之功效及所能達成之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發明所揭示之技術內容得能涵蓋之範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之如「上」及「一」等之用語,亦僅為便於敘述之明瞭,而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之範圍,其相對關係之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視為本發明可實施之範疇。
請參照第1圖,係為本發明之自動化養殖系統1之架構配置平面圖。
本發明之自動化養殖系統1係包括:儲存裝置1a、辨認裝置2a,2b、取卵裝置3、餵食裝置4、取繭裝置6、供卵裝置5、以及沿該儲存裝置1a、辨認裝置2a,2b、取卵裝置3、取繭裝置6與供卵裝置5配置之輸送裝置1b。
於本實施例中,該自動化養殖系統1係應用於飼養昆蟲,如草蛉之脈翅目,但並不以此目為限。
本發明之自動化養殖系統1更包括至少一用於培育卵體至成蛹之養殖盤10及至少一用於培育繭體至成蟲產卵之養殖箱11,所述之儲存裝置1a係為庫房結構或櫃結構,其內存放該至少一養殖盤10及至少一養殖箱11。
於本實施例中,如第1A圖所示,該養殖盤10係具有複數隔間100,例如以六角蜂巢形結構、第1A’圖所示之 矩形空間結構或其它空間型態呈現之隔間100,且各該隔間100內係置放一顆蟲卵或一隻幼蟲,即獨居式飼養。
再者,如第1B圖所示,該養殖箱11係包含一箱體11a、一網體11b以及一蓋件11c。具體地,該箱體11a係將多隻成蟲飼養於其中,其例如由一底板及四片側板所構成,以於該側板上具有複數氣孔113及一通孔112,且於該底板上設置一容置槽114。藉此,可透過該氣孔113保持該箱體11a內之空氣流通,並可透過該通孔112將水分及/或飼料添入該容置槽114中,供該成蟲食取,且該容置槽114可包含如棉花之填充物,以避免所飼養之成蟲不慎落入、受困於其中而死亡,故於飼養成蟲之草蛉的過程中,藉由該氣孔113、該容置槽114及通孔112之配置,不需打開該蓋件11c即可餵養該草蛉。
又,該網體11b係架設於該箱體11a之開口處上,其邊框輪廓之形狀及大小係對應該箱體11a之開口之形狀及大小,且該網體11b可為金屬材質或其它材質。因此,藉由控制該網體11b之網目115之形狀及大小,以當該蓋件11c打開該箱體11a時,該網體11b可阻止所飼養之成蟲由該箱體11a之開口飛出,而不需依靠其它手段(如吸附裝置)限制草蛉的行動。
另外,該蓋件11c係設於該網體11b上以遮蓋該箱體11a之開口,且該蓋件11c包含複數環繞於邊緣之柵條結構111及複數陣列排設於內表面之凸塊結構110(如第1C圖所示),以令該柵條結構111與凸塊結構110穿過該網體 11b之網目115而容置於該箱體11a中,並使該柵條結構111可抵靠或未接觸該箱體11a之底板。藉此,由於草蛉偏好在該箱體11a之頂面及側面產卵,故草蛉可於該柵條結構111與凸塊結構110上產卵,因而於將該蓋件11c抽離該箱體11a後能輕易地將附著於其上的卵體7c沖洗分離,以收集該卵體7c。
另一方面,該儲存裝置1a係配置有監控機制(如電腦監控方式),以監控環境條件及草蛉之生長狀況。例如,該監控機制之監控項目包括:影像監測、熱像儀監測、生長參數監測及機械參數監測。具體地,該影像監測係根據影像偵測該養殖盤10及該養殖箱11內之狀況,如:發霉、死亡及環境髒亂,以利於養殖人員進行對應之動作,進而保持該儲存裝置1a內之清潔或養殖標準條件以降低病害發生機率或養殖物之死亡率;該熱像儀監測係當出現異常熱點,則會發布警報,以通知養殖人員維修或暫時關閉該養殖系統1,進而降低危險發生之機率;該生長參數監測係透過不斷該電腦自動調控參數,如溫度、濕度、光照度或其它等,以整合出最適合生長環境之資訊而進行環境優化之作業,且同時間,若環境發生異常時,則可發出警報,以通知養殖人員進行維修或將該養殖盤10及該養殖箱11進行保全動作(如暫時移動至其它養殖處),因而能降低該養殖系統1故障所造成的損失;該機械參數監測係透過用電量、機械音、對位系統精確度或其它等,可得知該養殖系統1是否異常且及時通報養殖人員處理。
所述之輸送裝置1b係為輸送帶結構、位移機構(如以夾持方式、吸附方式或其它方式移動物品)或其它適當機構,其用以運送該養殖盤10及該養殖箱11至所處之作業處。
所述之辨認裝置2a,2b係例如為偵測器或攝影機,用以辨認該儲存裝置1a內之草蛉生長狀況,並透過辨識二維條碼、無線射頻辨識(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縮寫RFID)或其它適當方式分辨該養殖盤10及該養殖箱11。
於本實施例中,經由其中一辨認裝置2a確認該養殖盤10及該養殖箱11符合預定條件時,可藉由養殖人員或如機械手臂之移取裝置1c將該養殖盤10及該養殖箱11取出該儲存裝置1a而置放於該輸送裝置1b上。
再者,當運送至另一辨認裝置2b時,透過辨識二維條碼或RFID分辨該養殖盤10及該養殖箱11,以將該養殖盤10輸送至該餵食裝置4,而將該養殖箱11輸送至該取卵裝置3。
所述之取卵裝置3係用以收集該養殖箱11內之卵體7c。於本實施例中,該取卵裝置3係藉由機械手臂或工作人員將該養殖箱11從該輸送裝置1b移至該取卵裝置3之工作平台,再藉由機械手臂或工作人員將該養殖箱11之蓋件11c抽離該箱體11a,待該柵條結構111與凸塊結構110上之卵體7c硬化後,將該蓋件11c浸入該取卵裝置3之藥水箱中一段時間,再浸入清水箱內一段時間,待風乾該些 卵體7c後,即可收集該些卵體7c於農用封包中或供該供卵裝置5取用。
另一方面,於該蓋件11c收集完成該些卵體7c後,將該蓋件11c清洗乾淨,再蓋回該箱體11a上;或者,更換新的蓋件11c。之後,藉由機械手臂或工作人員將該養殖箱11從該取卵裝置3之工作平台移至該輸送裝置1b上。
再者,該取卵裝置3之藥水箱所採用之藥水係如次氯酸鈉或其它適當的液體。
所述之餵食裝置4係用於供應食物至該養殖盤10內以餵食幼蟲7a,如第2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該餵食裝置4係透過負壓機構40吸取飼料8,以將該飼料8投放至該養殖盤10之隔間100中。例如,該負壓機構40係對應各該隔間100。具體地,先藉由該餵食裝置4之偵測器(圖略)判斷該隔間100中是否存在活的幼蟲7a,再令該負壓機構40吸取飼料8,以移至對應之隔間100上方,而進行投放飼料8之作業。換言之,若該隔間100內沒有幼蟲或已結繭,則對應該隔間100之負壓機構40則不會吸取飼料8。
因此,相較於習知大量投放飼料之方式,該餵食裝置4能有效供應飼料8予幼蟲7a,因而不僅能精準控制飼料量,且能避免活的幼蟲7a營養不良或餓死。
所述之供卵裝置5係用以放置卵體7c於該養殖盤10中,如第3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該供卵裝置5係將該取卵裝置3所收集之卵體7c置放於該養殖盤10之隔間100 中。例如,該供卵裝置5係具有對應各該隔間100之負壓機構50。具體地,該供卵裝置5係先偵測該隔間100中是否存在物體,再透過該些負壓機構50吸取該取卵裝置3之卵體7c,再將該些卵體7c投入(如箭頭方向Z)該養殖盤10之隔間100中。換言之,若該隔間100內有幼蟲7a、繭體或其它物體,則對應該隔間100之負壓機構50則不會吸取卵體7c。
因此,該供卵裝置5可精準地於每一個隔間100中投放該卵體7c,而不會於單一隔間100中存放多粒卵體7c,且亦不會於單一隔間100中同時存放卵體7c與其它物體。
較佳地,該供卵裝置5與該餵食裝置4均配置有該些負壓機構40,50,故該供卵裝置5與該餵食裝置4可整合於相鄰近之區域。
所述之取繭裝置6係用以收集該養殖盤11內之繭體7b,如第4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該取繭裝置6係具有如圓柱狀體之推移件60,以經由該養殖盤10底部將該隔間100中之繭體7b推出該養殖盤10外或推入該養殖箱11中。例如,該養殖盤10底部可形成門窗結構,以開關該底部,供該取繭裝置6之推送件60推送該繭體7b;或者,該養殖盤10底部可採用利於該推移件60破壞之材質,以利於該取繭裝置6之推送件60穿破該養殖盤10底部而推送該繭體7b,之後將該養殖盤10作廢。具體地,該取繭裝置6之偵測器(圖略)先判斷該隔間100中是否存在繭體7b,再啟動該推送件60將該隔間100中之繭體7b推出 該養殖盤10外或推入該養殖箱11中。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養殖方法,係可應用該養殖系統1進行。如第5圖所示,於步驟S50之輸送作業中,於預定時間上,將該養殖盤10及該養殖箱11自該儲存裝置1a取出而置放於該輸送裝置1b上。於本實施例中,該養殖盤10之預定時間係為當該隔間100中之卵體7c孵出幼蟲7a之時,且該養殖箱11之預定時間係為當該箱體11a中之成蟲產出卵體7c之時。
於步驟S51之辨認作業中,該輸送裝置1b將該養殖盤10及該養殖箱11運送至該辨認裝置2b,以決定該養殖盤10及該養殖箱11之運送方向D1,D2。
於步驟S52之分送作業中,沿其中一運送方向D1將該養殖盤110送往該餵食裝置4,而沿另一運送方向D2將該養殖箱11送往該取卵裝置3。
於步驟S53之培養作業中,先令該餵食裝置4餵食該養殖盤10內之幼蟲7a(如步驟S530之餵食動作),再令該輸送裝置1b將該養殖盤10運送至該取繭裝置6,以令該取繭裝置6之偵測器判斷該隔間100中是否存在繭體7b。若該隔間100無該繭體7b,則該輸送裝置1b將該養殖盤10輸送至該儲存裝置1a(如步驟S55之儲存作業);若該隔間100具有該繭體7b,則進行取繭動作(如步驟S531)。於本實施例中,該取繭動作可令該取繭裝置6將該養殖盤10內之繭體7b推入其它養殖箱11(如新的養殖箱或已完成步驟S540之取卵作業的養殖箱)或其它容器中。
於進行步驟S53之培養作業之同時間,於另一方面,可進行步驟S54之孵化作業,係先令該取卵裝置3收集該養殖箱11內之卵體7c(如步驟S540之取卵動作),以將該卵體7c進行農用作業(如步驟S56),即裝入封包後,將卵體7c置放於農地中,以自然長大成蟲;或者,可令該輸送裝置1b將該養殖箱11運送至該儲存裝置1a(如步驟S55之儲存作業)或運送至該取繭裝置6以進行取繭動作(如步驟S531,將該養殖盤10內之繭體7b推入該養殖箱11)。之後,令該供卵裝置5採集該取卵裝置3所收集之卵體7c,以進行放卵動作(如步驟S541)。於本實施例中,當該輸送裝置1b將該養殖盤10(如新的養殖盤或已完成步驟S531之取繭動作的養殖盤)運送至該供卵裝置5時,該供卵裝置5可將該卵體7c放置於該養殖盤10之空無一物的隔間100中。
應可理解地,由於該供卵裝置5需採集該取卵裝置3(該養殖箱11)所收集之卵體7c,且該取繭裝置6會將該養殖盤10內之繭體7b推入已完成取卵作業的養殖箱11中,故該輸送裝置1b可利用時間差,使該養殖盤10與該養殖箱11能同時位於該取繭裝置6之處。
於步驟S55之儲存作業中,當完成該步驟S53之培養作業與該步驟S54之孵化作業後,可將該繭體7b與該卵體7c儲存於適當之處(如該儲存裝置1a)。於本實施例中,藉由該輸送裝置1b將該養殖盤10及該養殖箱11送回至該儲存裝置1a中。
因此,本發明之養殖方法藉由該養殖系統1能自動化培養該草蛉(其經歷幼蟲7a、繭體7b、成蟲與生產卵體7c之成長過程),以克服習知人力養殖草蛉之問題,如下所述之優點:
第一、餵食過程簡化且餵食量極為精準。於同一養殖空間中(如該隔間100中),置放一粒卵體7c(或單一幼蟲7a),以藉由該負壓機構40精準投放所需之飼料8之用量,故養殖過程無需投入大量飼料8,因而能避免飼料8過量或浪費之問題,進而減少飼料成本。
第二、藉由該隔間100之設計,以避免幼蟲7a互殘性所造成之獵捕現象,故能有效掌控該幼蟲7a結成該繭體7b之數量。
第三、於該養殖箱11中,藉由該蓋件11c之設計,以免用瓦楞紙,故能輕易且即時地將卵體7c取出,因而能降低勞力成本。
第四、於該隔間100中結成繭體7b以易於進行取繭作業。因該幼蟲7a於該隔間100中結繭,故養殖人員只需將該繭體7b推出該隔間100即可取繭,因而採集過程相當容易,且無需使用細物(挑鉤或鎳夾)挑揀出,故能避免該繭體7b受損之問題,進而大幅提高採繭之成功率。
第五、利用該養殖箱11之蓋件11c之設計,以易於進行取卵作業。於該取卵作業時,只需將該蓋件11c浸入該藥水及清水內,即可收集該些卵體7c,且藉由該網體11b能防止已成蟲的草蛉飛出該養殖箱11,故無需使用吸附裝 置之吸力控制草蛉飛出,因而能避免草蛉受傷或死亡,且養殖人員亦無需花費心力抓取逃出之草蛉。另一方面,任何人均可進行取卵作業,而無需僅限於由經驗豐富的養殖人員,因而能減輕人力資源的負擔。
第六、該養殖盤10之空間之使用效率極高。由於該隔間100可避免該幼蟲7a互殘,故該養殖盤10及養殖箱11可獲取所需之卵體7c之數量,因而所需養殖空間極小,進而占用場地(如該養殖盤10占用該儲存裝置1a之空間)可極小化。
第七、藉由該儲存裝置1a之監控機制進行餵食作業之判斷,因而養殖人員無需時時監控,故避免勞力密集之問題。
上述實施例用以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任何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因此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1‧‧‧養殖系統
1a‧‧‧儲存裝置
1b‧‧‧輸送裝置
1c‧‧‧移取裝置
10‧‧‧養殖盤
11‧‧‧養殖箱
2a,2b‧‧‧辨認裝置
3‧‧‧取卵裝置
4‧‧‧餵食裝置
5‧‧‧供卵裝置
6‧‧‧取繭裝置

Claims (20)

  1. 一種養殖系統,係包括:養殖盤,係用於培育卵體、幼蟲至結成繭體;養殖箱,係用於培育該繭體或成蟲生產該卵體;儲存裝置,係用以存放該養殖盤及養殖箱;辨認裝置,係用以辨認該養殖盤及該養殖箱;取卵裝置,係用以收集該養殖箱內之卵體;餵食裝置,係用以餵食該養殖盤內之幼蟲;以及輸送裝置,係用以連結該儲存裝置、辨認裝置、取卵裝置及餵食裝置,以藉由該辨認裝置將該養殖盤從該儲存裝置運送至該餵食裝置,且將該養殖箱從該儲存裝置運送至該取卵裝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養殖系統,其中,該養殖盤係藉由移取裝置從該儲存裝置移至該輸送裝置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養殖系統,其中,該養殖盤係具有複數隔間,以獨居式培育該卵體至形成該繭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養殖系統,其中,該養殖箱係藉由移取裝置從該儲存裝置移至該輸送裝置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養殖系統,其中,該養殖箱係包含一箱體、一蓋設於該箱體開口之蓋件、以及一設於該箱體與該蓋件之間的網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養殖系統,其中,該輸送裝置係為輸送帶結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養殖系統,其中,該取卵 裝置係藉由液體沖洗該養殖箱之卵體,以收集該卵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養殖系統,其中,該餵食裝置係透過負壓機構吸取飼料,以將該飼料投放至該養殖盤中。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養殖系統,復包括供卵裝置,係用以將該卵體於置放於該養殖盤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養殖系統,復包括取繭裝置,係用以將該養殖盤內之繭體取出。
  11. 一種養殖方法,係包括:藉由輸送裝置運送用以存放用於培育卵體、幼蟲至結成繭體之養殖盤及用於培育該繭體或成蟲生產該卵體之養殖箱;進行培養作業,以餵食該養殖盤內之幼蟲及撿取該養殖盤內之繭體,且於進行該培養作業之同時間,進行孵化作業,以收集該養殖箱內之卵體;以及當完成該培養作業與該孵化作業後,儲存該繭體與該卵體。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養殖方法,其中,該養殖盤係具有複數隔間,以獨居式培育該卵體長成該繭體。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養殖方法,其中,該養殖箱係包含一箱體、一蓋設於該箱體開口之蓋件、以及一設於該箱體與該蓋件之間的網體。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養殖方法,其中,該輸送裝置係為輸送帶結構。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養殖方法,其中,該培養作業係之餵食係包括透過負壓機構吸取飼料,以將該飼料投放至該養殖盤中。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養殖方法,其中,該培養作業係將所撿取之繭體移至該養殖箱中。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養殖方法,其中,該培養作業係包括將該繭體推出該養殖盤外而移落至該養殖箱中。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養殖方法,其中,該孵化作業係藉由液體沖洗該養殖箱之卵體,以收集該卵體。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養殖方法,其中,該孵化作業係進行取卵動作,以將所收集之卵體移至該養殖盤中。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養殖方法,其中,該孵化作業係透過負壓機構吸取該卵體而投放至該養殖盤中。
TW107146164A 2018-12-20 2018-12-20 養殖系統及養殖方法 TWI6923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6164A TWI692302B (zh) 2018-12-20 2018-12-20 養殖系統及養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6164A TWI692302B (zh) 2018-12-20 2018-12-20 養殖系統及養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2302B true TWI692302B (zh) 2020-05-01
TW202023371A TW202023371A (zh) 2020-07-01

Family

ID=71895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6164A TWI692302B (zh) 2018-12-20 2018-12-20 養殖系統及養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9230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29892A1 (en) * 2020-12-18 2022-06-23 Zyzzle Limited Egg harvesting apparatu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6435A (zh) * 2016-02-25 2016-07-13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利用米蛾卵繁殖大草蛉幼虫的方法
CN206078668U (zh) * 2016-07-19 2017-04-12 深圳华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昆虫饲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6435A (zh) * 2016-02-25 2016-07-13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利用米蛾卵繁殖大草蛉幼虫的方法
CN206078668U (zh) * 2016-07-19 2017-04-12 深圳华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昆虫饲养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29892A1 (en) * 2020-12-18 2022-06-23 Zyzzle Limited Egg harvest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3371A (zh) 2020-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95474B2 (en) Harvesting and incubating systems for cultivation of insects
US20230210097A1 (en) Automated mass rearing system for insect larvae
KR102578984B1 (ko) 곤충 번식 설비 및 방법
US1181272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reeding and collecting insect larvae
US2020028117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roduction of dipteran insects
US10687521B2 (en) Method and facility for breeding insects
US10595517B2 (en) Insect spawning container, facility and method for breeding insects
WO2020188506A9 (ja) 自動養蚕システム、自動養蚕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18514201A (ja) 虫飼育施設
JP7374295B2 (ja) 特に昆虫を飼育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BE1019291A3 (nl) Inrichting voor het schouwen en overleggen van eieren en een werkwijze daarbij toegepast.
TWI692302B (zh) 養殖系統及養殖方法
JP2021058179A (ja) 自動養蚕システム、自動養蚕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BR112020007995A2 (pt) método e aparelho para criação de animais
TWI705761B (zh) 取卵裝置及利用其飼養昆蟲並收集昆蟲卵之方法
CN208875177U (zh) 昆虫收集装置
CN114287397A (zh) 一种工厂化养蚕的快速投放蚕卵的收蚁工艺
CN114287402A (zh) 工厂化养蚕的收蚁片式收蚁工艺
CN114291309A (zh) 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的收蚁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