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1350B - 可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2) - Google Patents

可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2)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1350B
TWI691350B TW108133053A TW108133053A TWI691350B TW I691350 B TWI691350 B TW I691350B TW 108133053 A TW108133053 A TW 108133053A TW 108133053 A TW108133053 A TW 108133053A TW I691350 B TWI691350 B TW I69135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gear
head
golf club
gravity
club hea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3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0513A (zh
Inventor
林忠信
Original Assignee
林忠信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林忠信 filed Critical 林忠信
Priority to TW1081330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9135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13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135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10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0513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olf Clubs (AREA)

Abstract

一種可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由一握桿,底部連接一桿頭,該桿 頭正面為一擊球面,該擊球面位於該桿頭的前側,該握桿位於該桿頭的左側,該桿頭內部為一空間所組成;高爾夫球桿之桿頭中設置一可調整前後位置之重垂塊體,藉以改變該桿頭的擊球重心,相對即可掌握高爾夫球桿桿頭擊球面之擊球力道及遠近距離;與習知高爾夫球桿相較,本發明可使練習更容易上手及更快速熟悉各種可能的擊球力道;同時該重垂塊體頂面上設有一磁吸體,該磁吸體上方設置有一軌槽,該軌槽內一側設置有一排齒,該軌槽內擺置入一轉動齒輪,該轉動齒輪並與該排齒間嚙接,該轉動齒輪受該磁吸體之磁力隔空磁吸並帶動移動時,因同時受該排齒嚙接之作用,該轉動齒輪移動時同時呈現轉動動作,因此該轉動齒輪之軸心上更加設一指標片時,該指標片即隨同該轉動齒輪同步移動及轉動。

Description

可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2)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高爾夫球桿,尤指一種可變化高爾夫球桿桿頭內部一重垂塊體之位置,藉以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
按,習知高爾夫球桿由一握桿,底部連接一桿頭構成,該桿頭主要於正面具有一擊球面,擊球時擊球者雙手緊握該握桿的頂段,再揮動該握桿連動該桿頭的擊球面對地面上之高爾夫球做出擊打之動作,以使該高爾夫球朝向預期之方向及距離飛去。高爾夫是一種很健康的室外運動,由個人或團體球員輪流以各種高爾夫球桿將一顆小白球(高爾夫球)打進遠距離外的洞內,以擊球次數最少者獲勝。大部份的高爾夫球比賽有9洞或18洞,比賽時由發球台上擊球出發,然後果嶺賽道上會有各種不同之環境,例如:坡度平緩下降或上升之草皮、 水池、沙坑、低窪處、樹叢---等,遇到不同環境時,為了迎合擊球距離及擊球力道不同之必要,必須備有多種高爾夫球桿,以利挑選使用。
高爾夫球運動之技巧重在擊球點之正確及力道之拿捏,說似簡單實則甚難,因此為縮短初學者之學習及練習時間,坊間遂出現許多具有輔助練習效果之高爾夫球桿,目的不外乎在初學者練習擊球時,提供調整或對正桿頭角度之指標,讓初學者練習如何控制桿頭之擊球面與球體橫切面間之角度,換言之就是練習掌握高爾夫球桿桿頭擊球面之擊球角度。然經參考諸多練習之設計後發現,實際上有一最大的困難點在於,因為習知高爾夫球桿之桿頭與握桿二者間採固定角度接合,導致桿頭擊球面之擊球角度相對於握桿僅能在很小範圍內變化,所以初學者很難感覺出桿頭擊球面擊球角度的變化,遑論要體會出擊球角度變化時與擊球力道及遠近距離的對應,不要說初學者很難習得控制桿頭擊球面擊球角度變化的技巧,就是已進場打擊多年的愛好者也經常還處於摸索不穩定的狀態中。
針對擊球角度變化時與打擊力道及遠近距離的對應,本發明人經過研發察覺其實高爾夫球桿桿頭內部重心之改變,同樣會影響到擊球力道及遠近距離。因此本發明遂針對如何調整改變高爾夫球桿桿頭內部重心之結構進行研創,幾經努力,終有本發明產生。
緣是,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可以調整高爾夫球桿桿頭內部重心,藉以改變擊球力道及遠近距離之可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
本發明之另一主要目的則在提供一種當調整高爾夫球桿桿頭內部重心變化時,桿頭頂面上有一指標片可供觀察之可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特經研發而提供一種可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該高爾夫球桿由一握桿,為一長直狀之桿體,在該握桿之底部連接有一桿頭,該桿頭的正面形成為一擊球面,該擊球面位於該桿頭的前側,該握桿位於該桿頭的左側,該桿頭內部為一空間所組成;該內部空間設有一框架,該框架由位於該空間內部前、後側的前框壁、後框壁及上、下側的上框壁、下框壁所組成,該前、後框壁、間架設有一調整螺桿,係在該前、後框壁上各開孔填置有一前、後軸承,該調整螺桿穿經該後軸承後,前端插置進入該前軸承內定位,該調整螺桿上於該前、後軸承間之桿體上設有連續之驅動螺紋,並即螺接一重垂塊體,該重垂塊體形成懸垂狀態,該調整螺桿轉動時即會經由該驅動螺紋驅動該重垂塊體往前側或後側移動;該桿頭的後側端對應於該調整螺桿之處開設有一穿孔,供該調整螺桿之尾端自該穿孔穿出,並接設一轉動鈕,該轉動鈕用於操作該調整螺桿做轉動;該重垂塊體頂面上裝設有一磁吸體,該上框壁上面設置有一軌槽,該軌槽對應該調整螺桿形成長方條狀,並固定設置於該前框壁與該後框壁間,該軌槽內一側設置有一排齒,該軌槽內並擺置入一轉動齒輪,該轉動齒輪為可磁吸體,該轉動齒輪並與該排齒間具嚙接關係,該轉動齒輪受該磁吸體之磁力隔空磁吸並帶動移動,且因受該排齒嚙接之關係,該轉動齒輪受該磁吸體隔空帶動移動時同時呈現轉動動作。
上述之可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中,該轉動齒輪的軸心上端更接設一指標片,當該轉動齒輪受該磁吸體之磁力隔空磁吸並帶動移動時,該指標片即隨同該轉動齒輪同步移動及轉動。
上述之可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中,該重垂塊體底部加設一加重物,使該重垂塊體不會轉動。
上述之可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中,該桿頭的後側端開設該穿孔之處做成微內凹。
上述之可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中,該軌槽上覆蓋一透明蓋體,以保護該軌槽內部不受外界影響,且透過該透明蓋體可以看到該轉動齒輪及該指標片所在的位置及轉動之動作。
根據上述構造組成,本發明之可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主要係在高爾夫球桿之桿頭中設置一可調整前後位置之重垂塊體,藉以改變該桿頭的擊球重心,相對即可掌握高爾夫球桿桿頭擊球面之擊球力道及遠近距離,使練習更容易上手及更快速熟悉各種可能的擊球力道;同時該重垂塊體頂面上裝設有一磁吸體,該上框壁上面設置有一對應該調整螺桿形成長方條狀之軌槽,該軌槽內一側設置有一排齒,該軌槽內並擺置入一轉動齒輪,該轉動齒輪為可磁吸體,該轉動齒輪並與該排齒間嚙接,該轉動齒輪受該磁吸體之磁力隔空磁吸並帶動移動並因受該排齒嚙接之關係,該轉動齒輪受該磁吸體隔空帶動移動時同時呈現轉動動作;因此該轉動齒輪之軸心上更加設一指標片時,該指標片即隨同該轉動齒輪同步移動及轉動。
本發明為達成上述目的,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可達致之功效,茲舉以下較佳可行實施例配合附圖進行詳細解說說明,俾利完盤瞭解。
本發明實施例係一高爾夫球桿1,請參閱圖1~5所示,該高爾夫球桿1構造上具有一握桿11,為一長直狀之桿體,在該握桿11之底部連接有一桿頭12,亦即該高爾夫球桿1基本上係由該握桿11及該桿頭12所組成;該桿頭12的正面形成為一擊球面121,假設以該握桿11向該桿頭12延伸切出的面為由中心線投影所形成的面,則該擊球面121係位於該桿頭12的前側,該握桿11則位於該桿頭12的左側,該桿頭12內部為一空間,該內部空間設有一框架,該框架由位於該空間內部前、後側的前框壁122、後框壁123及上、下側的上框壁124、下框壁125所組成,該前、後框壁122、123間架設有一調整螺桿13,其係在該前、後框壁122、123上各開孔填置有一前、後軸承1221、1231,該調整螺桿13穿經該後軸承1231後,再由前端131插置進入該前軸承1221內定位,該調整螺桿13上於該前、後軸承1221、1231間之桿體上設有連續之驅動螺紋132,並即螺接一重垂塊體14,該重垂塊體14底部特別加設一加重物141,以使該重垂塊體14不會轉動並形成懸垂狀態,該重垂塊體14頂面上裝設有一磁吸體142,因此當該調整螺桿13被轉動時即會經由該驅動螺紋132驅動該重垂塊體14整體(含括該加重物141及該磁吸體142)往後側(遠離該擊球面121之側)或前側(靠近該擊球面121之側)移動;該桿頭12的後側端對應於該調整螺桿13之處做成微內凹並開設有一穿孔,供該調整螺桿13之尾端穿出,該調整螺桿13之尾端並即接設一轉動鈕133,該轉動鈕133即用於操作該調整螺桿13做正轉轉動或逆轉轉動用。
該上框壁124上面設置有一軌槽15,該軌槽15係對應該調整螺桿13而形成長方條狀,並固定設置於該前框壁122與該後框壁123間,該軌槽15內一側設置有一排齒151,該軌槽15內並擺置入一轉動齒輪16,然後該轉動齒輪16的軸心上端更接設一指標片17,尤其可令該指標片17做成芒星狀,製造上使該轉動齒輪16為輕質可磁吸材質製成,該指標片17則以輕質片狀為宜,裝設上該轉動齒輪16與該排齒151達成極為順遂之嚙接關係,因此該轉動齒輪16可受該磁吸體142之磁力隔空磁吸並帶動移動,因為受該排齒151嚙接之關係,所以該轉動齒輪16受該磁吸體142隔空帶動移動時即呈現轉動動作,並同時帶動該指標片17做出轉動動作。因此當該重垂塊體14被操作往後側(遠離該擊球面121之側)或往前側(靠近該擊球面121之側)移動時,該轉動齒輪16及該指標片17會在該軌槽15內亦步亦趨地同步往前側或往後側移動並轉動,該軌槽15上覆蓋一透明蓋體18,藉以保護該軌槽15內部不受外界影響,同時自該桿頭12上方就可透過該透明蓋體18清楚看到該轉動齒輪16及該指標片17所在的位置及轉動之動作,以增益趣味性。
根據上述構造組成,擊球者於擊球前可先轉動該轉動鈕133,藉以將該重垂塊體14整體(含括該加重物141及該磁吸體142)驅動往後側(遠離該擊球面121之側)移動後停留,如圖6、7所示之狀態,或是驅動往前側(靠近該擊球面121之側)移動後停留,如圖8、9所示之狀態;當該重垂塊體14整體被驅動停留於後側(遠離該擊球面121之側)時,整體桿頭12僅提供相對較弱的衝擊力量,所以球無法飛得高且遠,這種情形即適用於擊球後,不希望球飛得太遠的需求情況下採用;反之,當該重垂塊體14整體被驅動停留於前側(靠近該擊球面121)時,整體桿頭12的重心傾向前側,因此擊球者揮動該高爾夫球桿1擊出高爾夫球之瞬間,整體桿頭12將提供相對較強的衝擊力量,使球體被擊出後呈仰角狀態飛出較高且較遠之距離,這種情形即適用於擊球後,希望球飛得較遠的需求情況下採用,因此該重垂塊體14到底是要被驅動停留於後側位置或停留於前側位置,或停留於中間位置或停留於任何位置,端視擊球者的練習經驗及現場需求而調整。
當擊球者轉動該轉動鈕133帶動該調整螺桿13轉動時,除了該重垂塊體14整體(含括該加重物141及該磁吸體142)會被該調整螺桿13的驅動螺紋132驅動,而做往前移動或往後移動之動作外,該軌槽15內的轉動齒輪16及該指標片17(尤其是芒星狀的指標片17)亦會隨著該磁吸體142而同步移動並呈現轉動動作,因此擊球者縱使無法真實看到該重垂塊體14位於何處? 但經由觀察該軌槽15內的指標片17及該轉動齒輪16位於那裡,就知曉該重垂塊體14同樣位於該處。因此擊球者經由調整改變該重垂塊體14的位置(也即調整改變該桿頭12的重心)加以經常練習,就可以熟悉該重垂塊體14位於該位置時的擊球力量感覺(即俗稱的手感或球感)。如此經由多方調整及經常練習,臨場擊球時端視現場距離就可以調整出接近需求的擊球重心位置,因此以平常練習之力道擊球,就可以將球擊到所需距離處,讓高爾夫球運動變得順心應手。
由以上說明可知,本發明主要係在高爾夫球桿之桿頭中設置一可調整前後位置之重垂塊體,藉以改變該桿頭的擊球重心,相對即可掌握高爾夫球桿桿頭擊球面之擊球力道及遠近距離。與習知高爾夫球桿相較,本發明可使練習更容易上手及更快速熟悉各種可能的擊球力道。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可達到預期之功能及目的,並且詳細說明能使熟於此技藝者得據以實施,然以上所舉之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舉凡所有等效結構之改變仍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
1:高爾夫球桿 11:握桿 12:桿頭 121:擊球面 122:前框壁 1221:前軸承 123:後框壁 1231:後軸承 124:上框壁 125:下框壁 13:調整螺桿 131:前端 132:驅動螺紋 133:轉動鈕 14:重垂塊體 141:加重物 142:磁吸體 15:軌槽 151:排齒 16:轉動齒輪 17:指標片 18:透明蓋體
圖1所示係本發明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2所示係本發明實施例之立體圖2。 圖3所示係本發明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圖4所示係本發明實施例中桿頭之俯視圖。 圖5所示係本發明實施例中桿頭之側視剖視圖。 圖6所示係本發明實施例將重垂塊體調整至後側之俯視圖。 圖7所示係本發明實施例將重垂塊體調整至後側之側視剖視圖。 圖8所示係本發明實施例將重垂塊體調整至前側之俯視圖。 圖9所示係本發明實施例將重垂塊體調整至前側之側視剖視圖。
1:高爾夫球桿
11:握桿
12:桿頭
121:擊球面
15:軌槽
151:排齒
16:轉動齒輪
17:指標片
18:透明蓋體

Claims (5)

  1. 一種可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該高爾夫球桿由一握桿,為一長直狀之桿體,在該握桿之底部連接有一桿頭,該桿頭的正面形成為一擊球面,該擊球面位於該桿頭的前側,該握桿位於該桿頭的左側,該桿頭內部為一空間所組成;該內部空間設有一框架,該框架由位於該空間內部前、後側的前框壁、後框壁及上、下側的上框壁、下框壁所組成,該前、後框壁、間架設有一調整螺桿,係在該前、後框壁上各開孔填置有一前、後軸承,該調整螺桿穿經該後軸承後,前端插置進入該前軸承內定位,該調整螺桿上於該前、後軸承間之桿體上設有連續之驅動螺紋,並即螺接一重垂塊體,該重垂塊體形成懸垂狀態,該調整螺桿轉動時即會經由該驅動螺紋驅動該重垂塊體往前側或後側移動;該桿頭的後側端對應於該調整螺桿之處開設有一穿孔,供該調整螺桿之尾端自該穿孔穿出,並接設一轉動鈕,該轉動鈕用於操作該調整螺桿做轉動;該重垂塊體頂面上裝設有一磁吸體,該上框壁上面設置有一軌槽,該軌槽對應該調整螺桿形成長方條狀,並固定設置於該前框壁與該後框壁間,該軌槽內一側設置有一排齒,該軌槽內並擺置入一轉動齒輪,該轉動齒輪為可磁吸體,該轉動齒輪並與該排齒間具嚙接關係,該轉動齒輪受該磁吸體之磁力隔空磁吸並帶動移動,且因受該排齒嚙接之關係,該轉動齒輪受該磁吸體隔空帶動移動時同時呈現轉動動作。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其中,該轉動齒輪的軸心上端更接設一指標片,當該轉動齒輪受該磁吸體之磁力隔空磁吸並帶動移動時,該指標片即隨同該轉動齒輪同步移動及轉動。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其中,該重垂塊體底部加設一加重物,使該重垂塊體不會轉動。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其中,該桿頭的後側端開設該穿孔之處做成微內凹。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可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其中,該軌槽上覆蓋一透明蓋體,以保護該軌槽內部不受外界影響,且透過該透明蓋體可以看到該轉動齒輪及該指標片所在的位置及轉動之動作。
TW108133053A 2019-09-12 2019-09-12 可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2) TWI6913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3053A TWI691350B (zh) 2019-09-12 2019-09-12 可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2)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3053A TWI691350B (zh) 2019-09-12 2019-09-12 可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1350B true TWI691350B (zh) 2020-04-21
TW202110513A TW202110513A (zh) 2021-03-16

Family

ID=71134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3053A TWI691350B (zh) 2019-09-12 2019-09-12 可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2)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9135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1285Y (zh) * 2002-05-16 2003-05-21 江进助 一种改良的高尔夫球杆头
CN2587465Y (zh) * 2002-11-08 2003-11-26 蔡国展 高尔夫球杆杆头的配重装置
TWM586627U (zh) * 2019-09-12 2019-11-21 林忠信 可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2)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1285Y (zh) * 2002-05-16 2003-05-21 江进助 一种改良的高尔夫球杆头
CN2587465Y (zh) * 2002-11-08 2003-11-26 蔡国展 高尔夫球杆杆头的配重装置
TWM586627U (zh) * 2019-09-12 2019-11-21 林忠信 可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0513A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09707B2 (en) Golf club head
EP2598217B1 (en) Putter head and putter having adjustable, multi-sided ball striking face insert
US20200197767A1 (en) Stable golf putter head with enhanced moment of inertia
US9539484B2 (en) Golf swing ball impact teaching tool
US3921984A (en) Clubhead having alignment means and high moment of inertia spaced from center of gravity thereof
US7396288B2 (en) Putting training device
US7819762B2 (en) Golf training aid
US5476262A (en) Putter trainer
US5957788A (en) Sports practice apparatus
US4790534A (en) Table top golf game
TWM586627U (zh) 可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2)
US9022874B2 (en) Putter heads and putters having adjustable, multi-sided ball striking face insert
TWI691350B (zh) 可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2)
TWI691349B (zh) 可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
TWM587547U (zh) 可調整擊球重心之高爾夫球桿
JP2006501882A (ja) 代替ゴルフクラブ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方法
WO2013191751A1 (en) A training golf ball
US3814430A (en) Ball game played with mallets
TWI677368B (zh) 高爾夫球桿
US9044654B2 (en) Golf putter
CN203458787U (zh) 仿真桌面球类运动玩具
US20060082053A1 (en) Swivel foosball man
CN206304331U (zh) 多功能电动弹跳式棒球、网球发球机
CN218793822U (zh) 一种桌上足球桌
CN208641688U (zh) 一种足球射门教学足球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