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0235B - 在多載波上管理無線通信之技術 - Google Patents

在多載波上管理無線通信之技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0235B
TWI690235B TW107121869A TW107121869A TWI690235B TW I690235 B TWI690235 B TW I690235B TW 107121869 A TW107121869 A TW 107121869A TW 107121869 A TW107121869 A TW 107121869A TW I690235 B TWI690235 B TW I69023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ull
cell
primary cell
ol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1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36425A (zh
Inventor
陳萬喜
葛爾彼得
艾文 派特爾區曼
史里尼凡森 凡傑佩葉曼達凡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6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64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0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023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04L5/0098Signalling of the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subcarriers or frequency ba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態樣係關於管理經由複數個分量載波(CC)之超低潛時(ULL)通信。可接收用於聚集一CC集合之一組態,其中該CC集合包括至少一主級小區及一次級小區。基於所接收組態,可與至少該主級小區通信以用於舊式通信,其中該等舊式通信係基於具有一第一持續時間之一第一傳輸時間間隔(TTI)。基於該所接收組態,可與該主級小區及該次級小區通信以用於ULL通信,其中該等ULL通信係基於具有少於該第一持續時間之一第二持續時間的一第二TTI。

Description

在多載波上管理無線通信之技術
本文中所描述之態樣大體上係關於通信系統,且更特定而言係關於管理多載波無線通信。 無線通信系統經廣泛地部署以提供各種電信服務,諸如電話、視訊、資料、訊息傳遞及廣播。典型的無線通信系統可使用多重存取技術,該等多重存取技術能夠藉由共用可用的系統資源(例如,頻寬、傳輸功率)來支援與多個使用者之通信。此類多重存取技術之實例包括分碼多重存取(CDMA)系統、分時多重存取(TDMA)系統、分頻多重存取(FDMA)系統、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A)系統、單載波分頻多重存取(SC-FDMA)系統及分時同步分碼多重存取(TD-SCDMA)系統。 在各種電信標準中已採用此等多重存取技術以提供使不同無線器件能夠在城市、國家、地區及甚至全球層面上通信之共同協定。電信標準之實例為長期演進(LTE)。LTE為由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頒佈之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行動標準之增強集合。其經設計以藉由改良頻譜效率而更好地支援行動寬頻網際網路存取,降低成本,改良服務,利用新頻譜,及與使用下行鏈路(DL)上之OFDMA、上行鏈路(UL)上之SC-FDMA及多輸入多輸出(MIMO)天線技術的其他開放標準更好地整合。然而,隨著對行動寬頻存取之需求持續增加,存在對LTE技術之進一步改良的需要。較佳地,此等改良應適用於其他多重存取技術及使用此等技術之電信標準。在使用舊式LTE之無線通信系統中,由eNodeB伺服之複數個UE可被排程資源以用於使用約1毫秒子訊框之傳輸時間間隔(TTI)經由一或多個頻道與eNodeB通信。隨著UE能力及對於頻寬之需求增加,可能需要通信之較低潛時。
以下呈現一或多個態樣之簡化概述,以便提供對此等態樣之基本理解。此概述並非所有所涵蓋態樣之廣泛綜述,且既不意欲識別所有態樣之關鍵或重要元素,亦不意欲描繪任何或所有態樣之範疇。其唯一目的在於以簡化形式呈現一或多個態樣之一些概念以作為隨後呈現之更詳細描述的序言。 根據一實例,提供管理經由複數個分量載波(CC)之超低潛時(ULL)通信之方法。該方法包括接收用於聚集CC集合之組態,其中CC集合包括至少主級小區及次級小區。該方法亦包括:基於所接收組態與至少該主級小區通信以用於舊式通信,其中舊式通信係基於具有第一持續時間之第一傳輸時間間隔(TTI);及基於所接收組態與主級小區或次級小區中之至少一者通信以用於ULL通信,其中ULL通信係基於具有少於第一持續時間之第二持續時間的第二TTI。 在其他態樣中,提供用於管理經由複數個CC之ULL通信之裝置。該裝置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及與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通信地耦接之記憶體。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接收用於聚集CC集合之組態,其中CC集合包括至少主級小區及次級小區。至少一個處理器亦經組態以基於所接收組態與至少該主級小區通信以用於舊式通信,其中舊式通信係基於具有第一持續時間之第一TTI;且基於所接收組態與主級小區或次級小區中之至少一者通信以用於ULL通信,其中ULL通信係基於具有少於第一持續時間之第二持續時間的第二TTI。 在另一實例中,提供用於管理經由複數個CC之ULL通信之裝置。該裝置包括用於接收用於聚集CC集合之組態的構件,其中CC集合包括至少主級小區及次級小區。該裝置亦包括:用於基於所接收組態與至少該主級小區通信以用於舊式通信之構件,其中舊式通信係基於具有第一持續時間之第一TTI;及用於基於所接收組態與主級小區或次級小區中之至少一者通信以用於ULL通信的構件,其中ULL通信係基於具有少於第一持續時間之第二持續時間的第二TTI。 在其他態樣中,提供包括用於管理經由複數個CC之ULL通信之電腦可執行程式碼的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程式碼包括用以接收用於聚集CC集合之組態的程式碼,其中CC集合包括至少主級小區及次級小區。該程式碼亦包括:用以基於所接收組態與至少該主級小區通信以用於舊式通信之程式碼,其中舊式通信係基於具有第一持續時間之第一TTI;及用以基於所接收組態與主級小區或次級小區中之至少一者通信以用於ULL通信的程式碼,其中ULL通信係基於具有少於第一持續時間之第二持續時間的第二TTI。 為了實現前述及相關目的,一或多個態樣包含在下文中充分描述且在申請專利範圍中特別指出之特徵。以下描述及隨附圖式詳細闡述一或多個態樣之某些說明性特徵。然而,此等特徵僅指示可使用各種態樣原理之各種方式中之少許,且此描述意欲包括所有此類態樣及其等效物。
根據 35 U.S.C.§119 之優先權主張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2015年1月12日申請之題為「管理多載波無線通信之技術(TECHNIQUES FOR MANAG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OVER MULTIPLE CARRIERS)」之臨時申請案第62/102,303號之優先權,該臨時申請案讓與給本受讓人且特此明確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下文結合附圖闡述之詳細描述意欲作為對各種組態之描述,且並不意欲表示可實踐本文中所描述之概念的僅有組態。出於提供對各種概念之透徹理解的目的,詳細描述包括特定細節。然而,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可在無此等特定細節之情況下實踐此等概念。在一些情況下,熟知結構及組件係以方塊圖形式展示以便避免混淆此等概念。現將參考各種裝置及方法來呈現電信系統之若干態樣。將藉由各種區塊、模組、組件、電路、步驟、處理程序、演算法等(統稱為「元件」)在以下詳細描述中描述且在附圖中說明此等裝置及方法。此等元件可使用電子硬體、電腦軟體或其任何組合來實施。將此等元件實施為硬體或軟體取決於特定應用及強加於整個系統上之設計約束。 借助於實例,元件或元件之任何部分或元件之任何組合可藉由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之「處理系統」予以實施。處理器之實例包括微處理器、微控制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可程式化邏輯器件(PLD)、狀態機、閘控邏輯、離散硬體電路及經組態以執行貫穿本發明所描述之各種功能性的其他合適之硬體。處理系統中之一或多個處理器可執行軟體。軟體應廣泛地解釋為意謂指令、指令集、碼、程式碼區段、程式碼、程式、子程式、軟體模組、應用程式、軟體應用程式、軟體套件、常式、次常式、物件、可執行碼、執行線緒、程序、函式等,而不管其係被稱作軟體、韌體、中間軟體、微碼、硬體描述語言或其他者。 因此,在一或多個態樣中,所描述之功能可在硬體、軟體、韌體或其任何組合中實施。若在軟體中實施,則功能可作為一或多個指令或程式碼儲存於電腦可讀媒體上或編碼於電腦可讀媒體上。電腦可讀媒體包括電腦儲存媒體。儲存媒體可為可由電腦存取之任何可用媒體。借助於實例而非限制,此類電腦可讀媒體可包含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碟儲存器、磁碟儲存器或其他磁性儲存器件,或可用於攜載或儲存呈指令或資料結構形式之所要程式碼且可由電腦存取的任何其他媒體。如本文中所使用,磁碟及光碟包括緊密光碟(CD)、雷射光碟、光學光碟、數位多功能光碟(DVD)及軟碟,其中磁碟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生資料,而光碟藉由雷射以光學方式再生資料。以上各者之組合亦應包括於電腦可讀媒體之範疇內。 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態樣係關於在無線通信中分配訊務資料資源。舉例而言,超低潛時(ULL)無線技術可被定義為基於比現有舊式無線技術更短之傳輸時間間隔(TTI)。在一個具體實例中,在基於1毫秒(ms)之TTI (1個子訊框)的長期演進(LTE)中,ULL LTE可定義為基於具有少於子訊框(例如,一個符號、兩個符號、子訊框時槽等)之持續時間的TTI。就此而言,通信中之較低潛時由更短、更頻繁之TTI達成。在一些組態中,可能的是,UE可經組態以使用舊式LTE及ULL LTE資源在第一分量載波(CC)上通信,同時亦經組態以使用舊式LTE資源且不使用ULL LTE資源,或使用ULL LTE資源且不使用舊式LTE資源在第二CC上通信(例如,在上行鏈路及/或下行鏈路通信中)。UE可基於舊式LTE資源啟動及去啟動第二CC上的ULL LTE,或反之亦然(例如,使用ULL LTE資源啟動/去啟動舊式LTE資源)。UE可因此基於是否在第二CC上啟用了舊式LTE或ULL LTE而判定用於啟動/去啟動經由第二CC之通信的潛時。此外,第二CC上之ULL LTE通信可對應於攜載上行鏈路及/或下行鏈路通信中之至少一者。 首先參看圖1,圖說明根據本文中所描述之態樣之無線通信系統100的實例。無線通信系統100包括複數個存取點(例如,基地台、eNB或WLAN存取點) 105、大量使用者設備(UE) 115及核心網路130。存取點105可包括排程組件302,排程組件302經組態以啟動/去啟動一或多個CC或分配資源以用於使用舊式或ULL通信與一或多個UE 115通信,如本文中進一步描述。類似地,UE 115中之一或多者可包括通信組件361,通信組件361經組態以接收與啟動/去啟動CC及/或用於使用舊式或ULL通信與存取點105通信的資源相關之資訊。存取點105中之一些可在基地台控制器(未圖示)之控制下與UE 115通信,基地台控制器在各種實例中可為核心網路130或某些存取點105 (例如,基地台或eNB)之部分。存取點105可經由空載傳輸鏈路132與核心網路130進行控制資訊及/或使用者資料通信。在實例中,存取點105可經由空載傳輸鏈路134直接或間接與彼此通信,空載傳輸鏈路134可為有線或無線通信鏈路。無線通信系統100可支援多載波(不同頻率之波形信號)上之操作。多載波傳輸器可在多載波上同時傳輸經調變信號。舉例而言,通信鏈路125中之每一者可為根據上文所描述之各種無線電技術調變的多載波信號。每一經調變信號可在不同載波上發送,且可攜載控制資訊(例如,參考信號、控制頻道等)、附加項資訊、資料等。舉例而言,多載波可伴隨多個小區(例如,主級小區及一或多個次級小區,或具有一或多個對應次級小區的集合之主級小區集合,如下文所描述)。 在一些實例中,無線通信系統100之至少一部分可經組態以在多個階層式層上操作,在該等階層式層中,UE 115中之一或多者及存取點105中之一或多者可經組態以支援具有相對於另一階層式層減少之潛時的階層式層上之傳輸。在一些實例中,混合式UE 115-a可在支援使用第一TTI的第一層傳輸(在本文中亦被稱作「舊式通信」)之第一階層式層及支援使用可比第一TTI更短之第二TTI的第二層傳輸(在本文中亦被稱作「ULL通信」)的第二階層式層兩者上與存取點105-a通信。 在其他實例中,第二層UE 115-b可僅在第二階層式層上與存取點105-b通信。因此,混合式UE 115-a及第二層UE 115-b可屬於可在第二階層式層上通信之第二類別的UE 115,而舊式UE 115可屬於僅可在第一階層式層上通信之第一類別的UE 115。存取點105-b及UE 115-b可經由第二子訊框類型之子訊框之傳輸在第二階層式層上通信。存取點105-b可傳輸僅與第一或第二階層式層相關之通信,或可傳輸第一及第二階層式層兩者之通信。在存取點105-b支援第一及第二階層式層兩者之情況下,通信組件361可經組態以排定與第一及第二階層式層相關的自存取點105-b接收之通信的優先次序,如本文中所描述。 存取點105可經由一或多個存取點天線與UE 115以無線方式通信。存取點105站點中之每一者可為各別涵蓋區域110提供通信涵蓋。在一些實例中,存取點105可被稱作基地收發器台、無線電基地台、無線電收發器、基本服務集(BSS)、擴展服務集(ESS)、NodeB、eNodeB、家庭NodeB、家庭eNodeB或某一其他合適之術語。基地台之涵蓋區域110可劃分成僅組成涵蓋區域之一部分的扇區(未圖示)。無線通信系統100可包括不同類型之存取點105 (例如,巨型、微型及/或微微型基地台)。存取點105亦可利用不同無線電技術,諸如蜂巢式及/或WLAN無線電存取技術(RAT)。存取點105可與相同或不同存取網路或業者部署相關聯。包括相同或不同類型之存取點105之涵蓋區域、利用相同或不同無線電技術及/或屬於相同或不同存取網路的不同存取點105之涵蓋區域可重疊。 在LTE/LTE-A及/或ULL LTE網路通信系統中,術語演進節點B (eNodeB或eNB)可通常用於描述存取點105。無線通信系統100可為異質LTE/LTE-A/ULL LTE網路,其中不同類型之存取點為各種地理區提供涵蓋。舉例而言,每一存取點105可為巨型小區、微微型小區、超微型小區及/或其他類型之小區提供通信涵蓋。諸如微微型小區、超微型小區及/或其他類型小區之小型小區可包括低功率節點或LPN。巨型小區可涵蓋相對大的地理區域(例如,半徑為若干公里),且可允許向網路提供者之訂用服務的UE 115進行無限制存取。小型小區可涵蓋相對較小之地理區域,且可允許(例如)向網路提供者之訂用服務的UE 115進行無限制存取,且除無限制存取以外,亦可提供與小型小區相關聯之UE 115 (例如,非開放用戶群(CSG)中之UE,家庭中之使用者之UE,及其類似者)之受限存取。用於巨型小區之eNB可被稱作巨型eNB。用於小型小區之eNB可被稱作小型小區eNB。eNB可支援一個或多個(例如,兩個、三個、四個及類似個)小區。 核心網路130可經由空載傳輸鏈路132 (例如,S1介面等)與eNB或其他存取點105通信。存取點105亦可(例如)直接或間接經由空載傳輸鏈路134 (例如,X2介面等)及/或經由空載傳輸鏈路132 (例如,經由核心網路130)與彼此通信。無線通信系統100可支援同步或非同步操作。對於同步操作,存取點105可具有類似訊框時序,且來自不同存取點105之傳輸可在時間上大致對準。對於非同步操作,存取點105可具有不同訊框時序,且來自不同存取點105之傳輸在時間上可不對準。此外,第一階層式層及第二階層式層中之傳輸可或可不在存取點105間同步。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可用於同步抑或非同步操作。 UE 115分散於整個無線通信系統100中,且每一UE 115可為靜止的或行動的。UE 115亦可由熟習此項技術者稱作行動台、用戶台、行動單元、用戶單元、無線單元、遠端單元、行動器件、無線器件、無線通信器件、遠端器件、行動用戶台、存取終端機、行動終端機、無線終端機、遠端終端機、手機、使用者代理、行動用戶端、用戶端或某一其他合適之術語。UE 115可為蜂巢式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無線數據機、無線通信器件、手持式器件、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無線電話、可穿戴式物品(諸如,手錶或眼鏡)、無線區域迴路(WLL)台或其類似者。UE 115可能夠與巨型eNodeB、小型小區eNodeB、中繼器及其類似者通信。UE 115亦可能夠經由不同存取網路(諸如,蜂巢式或其他WWAN存取網路,或WLAN存取網路)通信。 無線通信系統100中所展示之通信鏈路125可包括自UE 115至存取點105之上行鏈路(UL)傳輸,及/或自存取點105至UE 115之下行鏈路(DL)傳輸。下行鏈路傳輸亦可稱作前向鏈路傳輸,而上行鏈路傳輸亦可稱作反向鏈路傳輸。通信鏈路125可攜載每一階層式層之傳輸,在一些實例中,該等傳輸可在通信鏈路125中多工化。UE 115可經組態以經由(例如)多輸入多輸出(MIMO)、載波聚集(CA)、協調多點(CoMP)、多連接性或其他方案與多個存取點105合作地通信。MIMO技術使用存取點105上的多個天線及/或UE 115上的多個天線以傳輸多個資料串流。 舉例而言,載波聚集可利用相同或不同伺服小區上之兩個或兩個以上分量載波來進行資料傳輸。CoMP可包括用於協調大量存取點105之傳輸及接收以改良UE 115之總體傳輸品質以及增加網路及頻譜利用率的技術。在多連接性中,舉例而言,UE 115可組態有至少一個主級小區(PCell),PCell經組態以支援UE 115與存取點105之間的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通信。應瞭解,針對UE 115與給定存取點105之間的一或多個通信鏈路125中之每一者,可存在PCell。另外,通信鏈路125中之每一者可具有亦可支援上行鏈路及/或下行鏈路通信之一或多個次級小區(SCell)。在一些實例中,PCell可用於傳達至少控制頻道,且SCell可用於傳達資料頻道。UE 115可具有與多個存取點之多個PCell鏈路及/或與多個存取點之多個SCell鏈路。在任何情況下,在多載波組態中,UE 115可與每一PCell及/或SCell建立CC。 如所提及,在一些實例中,存取點105及UE 115可利用載波聚集在多個載波上傳輸。在一些實例中,存取點105及UE 115可使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立載波在訊框內在第一階層式層中並行傳輸各自具有第一子訊框類型的一或多個子訊框。每一載波可具有(例如) 20 MHz之頻寬,但可利用其他頻寬。在某些實例中,混合式UE 115-a及/或第二層UE 115-b可利用單一載波在第二階層式層中接收及/或傳輸一或多個子訊框,該單一載波具有大於獨立載波中之一或多者之頻寬的頻寬。舉例而言,若四個獨立20 MHz載波在載波聚集方案中用於第一階層式層中,則單一80 MHz載波可用於第二階層式層中。80 MHz載波可佔據射頻頻譜之一部分,該部分至少部分重疊由四個20 MHz載波中之一或多者使用之射頻頻譜。在一些實例中,用於第二階層式層類型之可縮放頻寬可為提供較短RTT(諸如,上文所描述)以提供進一步增強之資料速率的組合技術。 可由無線通信系統100使用之不同操作模式中之每一者可根據分頻雙工(FDD)或分時雙工(TDD)操作。在一些實例中,不同階層式層可根據不同TDD或FDD模式操作。舉例而言,第一階層式層可根據FDD操作,而第二階層式層可根據TDD操作。在一些實例中,OFDMA通信信號可用於通信鏈路125中以用於每一階層式層之LTE下行鏈路傳輸,而單載波分頻多重存取(SC-FDMA)通信信號可用於通信鏈路125中以用於每一階層式層中之LTE上行鏈路傳輸。下文參考下圖提供關於階層式層在系統(諸如,無線通信系統100)中之實施以及與此類系統中之通信相關的其他特徵及功能的額外細節。 圖2為說明LTE或ULL LTE網路架構之存取網路200之實例的圖。在此實例中,存取網路200劃分成大量蜂巢式區(小區) 202。可提供可具有較低功率等級且可具有與小區202中之一或多者重疊之蜂巢式區210的一或多個小型小區eNB 208。小型小區eNB 208可為或可提供超微型小區(例如,家庭eNB(HeNB))、微微型小區、微型小區或遠端無線電頭端(RRH)。巨型eNB 204各自經指派給各別小區202,且經組態以為小區202中之所有UE 206提供至核心網路130的存取點。在一態樣中,eNB 204 (或小型小區eNB 208)可包括排程組件302,排程組件302經組態以啟動/去啟動一或多個CC或分配資源以用於使用舊式或ULL通信與一或多個UE 206通信,如本文中進一步描述。類似地,UE 206中之一或多者可包括通信組件361,通信組件361經組態以接收與啟動/去啟動CC及/或用於使用舊式或ULL通信與eNB 204及/或208通信的資源相關之資訊。在存取網路200之此實例中不存在集中式控制器,但在替代組態中可使用集中式控制器。eNB 204負責所有無線電相關功能,包括:無線電承載控制、許可控制、行動性控制、排程、安全及與核心網路130之一或多個組件的連接性。 由存取網路200使用之調變及多重存取方案可取決於經部署之特定電信標準而變化。在LTE或ULL LTE應用中,可在DL上使用OFDM且可在UL上使用SC-FDMA以支援分頻雙工(FDD)及分時雙工(TDD)兩者。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易於自以下詳細描述瞭解到,本文中呈現之各種概念十分適於LTE應用。然而,此等概念可容易擴展至使用其他調變及多重存取技術之其他電信標準。借助於實例,此等概念可擴展至演進資料最佳化(EV-DO)或超行動寬頻(UMB)。EV-DO及UMB為由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2 (3GPP2)頒佈作為CDMA2000標準家族之部分且使用CDMA以提供至行動台之寬頻網際網路存取的空中介面標準。此等概念亦可擴展至使用寬頻CDMA (W-CDMA)及CDMA之其他變體(諸如,TD-SCDMA)的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UTRA);使用TDMA之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及使用OFDMA之演進型UTRA (E-UTRA)、IEEE 802.11 (Wi-Fi)、IEEE 802.16 (WiMAX)、IEEE 802.20及快閃OFDM。在來自3GPP組織之文獻中描述UTRA、E-UTRA、UMTS、LTE及GSM。來自3GPP2組織之文獻中描述CDMA2000及UMB。所使用之實際無線通信標準及多重存取技術將取決於特定應用及強加於系統上之總體設計約束。 eNB 204可具有支援MIMO技術之多個天線。使用MIMO技術使得eNB 204能夠利用空間域以支援空間多工、波束成形及傳輸分集。空間多工可用於在同一頻率上同時傳輸不同資料串流。資料串流可傳輸至單一UE 206以增加資料速率或傳輸至多個UE 206以增加總體系統容量。此藉由在空間上預編碼每一資料串流(亦即,應用振幅及相位縮放)且隨後在DL上經由多個傳輸天線傳輸每一空間預編碼之串流而達成。經空間預編碼之資料串流帶著不同空間簽名到達UE 206,此使得UE 206中之每一者能夠恢復預定用於該UE 206之一或多個資料串流。在UL上,每一UE 206傳輸經空間預編碼之資料串流,此使得eNB 204能夠識別每一經空間預編碼之資料串流的源。 當頻道條件良好時,通常使用空間多工。當頻道條件較不有利時,波束成形可用於在一或多個方向上聚焦傳輸能量。此可藉由在空間上預編碼用於經由多個天線傳輸的資料而達成。為達成小區邊緣處之良好涵蓋,可結合傳輸分集使用單一串流波束成形傳輸。 在以下詳細描述中,將參考支援DL上之OFDM的MIMO系統而描述存取網路之各種態樣。OFDM為在OFDM符號內之大量副載波上調變資料之展頻技術。副載波以精確頻率間隔開。該間隔提供使得接收器能夠自副載波恢復資料的「正交性」。在時域中,可將防護間隔(例如,循環首碼)添加至每一OFDM符號以對抗OFDM符號間干擾。UL可使用呈DFT展頻OFDM信號形式之SC-FDMA來補償高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 圖3為在存取網路中與UE 350通信之eNB 310的方塊圖。在DL中,將來自核心網路的上部層封包提供至控制器/處理器375。控制器/處理器375實施L2層之功能性。在DL中,控制器/處理器375提供標頭壓縮、加密、封包分段及重定序、邏輯頻道與輸送頻道之間的多工,及基於各種優先權量度對UE 350進行之無線電資源分配。控制器/處理器375亦負責HARQ操作、丟失封包之重新傳輸及對UE 350之發信。 傳輸(TX)處理器316實施用於L1層(亦即,實體層)之各種信號處理功能。信號處理功能包括以下各者:編碼及交錯以促進在UE 350處的前向錯誤校正(FEC)及基於各種調變方案(例如,二元相移鍵控(BPSK)、正交相移鍵控(QPSK)、M相移鍵控(M-PSK)、M正交振幅調變(M-QAM))映射至信號群集。接著將經編碼及調變之符號分裂成平行串流。接著將每一串流映射至OFDM副載波,與時域及/或頻域中之參考信號(例如,導頻)多工,且接著使用快速傅立葉逆變換(IFFT)組合在一起以產生攜載時域OFDM符號串流之實體頻道。OFDM串流經空間預編碼以產生多個空間串流。來自頻道估計器374之頻道估計值可用於判定編碼及調變方案以及用於空間處理。頻道估計值可自參考信號及/或由UE 350傳輸之頻道條件回饋而導出。每一空間串流隨後經由獨立傳輸器318TX提供至不同天線320。每一傳輸器318TX用各別空間串流調變RF載波以用於傳輸。另外,eNB 310可包括排程組件302,排程組件302經組態以啟動/去啟動一或多個CC或分配資源以用於使用舊式或ULL通信與一或多個UE 350通信,如本文中進一步描述。儘管排程組件302被展示為耦接至控制器/處理器375,但應瞭解,排程組件302亦可耦接至其他處理器(例如,RX處理器370、TX處理器316等)及/或由一或多個處理器316、370、375實施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動作。 在UE 350處,每一接收器354RX經由其各別天線352接收信號。每一接收器354RX恢復經調變至RF載波上之資訊且將該資訊提供至接收(RX)處理器356。RX處理器356實施L1層之各種信號處理功能。RX處理器356對資訊執行空間處理以恢復預定用於UE 350之任何空間串流。若多個空間串流預定用於UE 350,則可由RX處理器356將其組合成單一OFDM符號串流。RX處理器356隨後使用快速傅立葉變換(FFT)將OFDM符號串流自時域轉換至頻域。頻域信號包含用於OFDM信號之每一副載波的獨立OFDM符號串流。藉由判定由eNB 310傳輸之最可能的信號群集點來恢復及解調變每一副載波上之符號及參考信號。此等軟決策可基於由頻道估計器358計算之頻道估計值。接著解碼及解交錯該等軟決策以恢復最初由eNB 310在實體頻道上傳輸之資料及控制信號。接著將資料及控制信號提供至控制器/處理器359。 控制器/處理器359實施L2層。控制器/處理器可與儲存程式碼及資料之記憶體360相關聯。記憶體360可被稱作電腦可讀媒體。在UL中,控制器/處理器359提供輸送頻道與邏輯頻道之間的解多工、封包重組、解密、標頭解壓、控制信號處理以恢復來自核心網路之上部層封包。接著將上部層封包提供至表示L2層上方之所有協定層的資料儲集器362。各種控制信號亦可提供至資料儲集器362以用於L3處理。控制器/處理器359亦負責使用應答(ACK)及/或否定應答(NACK)協定之錯誤偵測以支援HARQ操作。另外,UE 350可包括通信組件361,通信組件361經組態以接收與啟動/去啟動CC及/或用於使用舊式或ULL通信與eNB 310通信的資源相關之資訊。儘管通信組件361被展示為耦接至控制器/處理器359,但應瞭解,通信組件361亦可耦接至其他處理器(例如,RX處理器356、TX處理器368等)及/或由一或多個處理器356、359、368實施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動作。 在UL中,資料源367用於將上部層封包提供至控制器/處理器359。資料源367表示L2層上方之所有協定層。類似於結合由eNB 310進行之DL傳輸所描述的功能性,控制器/處理器359藉由提供標頭壓縮、加密、封包分段及重定序以及邏輯頻道與輸送頻道之間的多工(基於由eNB 310進行之無線電資源分配)來實施用於使用者平面及控制平面之L2層。控制器/處理器359亦負責HARQ操作、丟失封包之重新傳輸及對eNB 310之發信。 由頻道估計器358自參考信號或由eNB 310傳輸之回饋導出之頻道估計值可由TX處理器368使用以選擇適當編碼及調變方案,且促進空間處理。由TX處理器368產生之空間串流經由獨立傳輸器354TX提供至不同天線352。每一傳輸器354TX藉由各別空間串流調變RF載波以用於傳輸。 以類似於結合UE 350處之接收器功能所描述的方式在eNB 310處處理UL傳輸。每一接收器318RX經由其各別天線320接收信號。每一接收器318RX恢復調變至RF載波上之資訊且將該資訊提供至RX處理器370。RX處理器370可實施L1層。控制器/處理器375實施L2層。控制器/處理器375可與儲存程式碼及資料之記憶體376相關聯。記憶體376可被稱作電腦可讀媒體。在UL中,控制器/處理器375提供輸送頻道與邏輯頻道之間的解多工、封包重組、解密、標頭解壓、控制信號處理以恢復來自UE 350之上部層封包。可將來自控制器/處理器375之上部層封包提供至核心網路。控制器/處理器375亦負責使用ACK及/或NACK協定之錯誤偵測以支援HARQ操作。 圖4為說明用於管理無線通信系統中之ULL通信的ULL時間表400、402的非限制性實例的圖,在圖中時間自左至右延伸。在此實例中,時間表400、402在子訊框的每一符號中包括具有符號持續時間的ULL訊框。時間表400、402皆描繪表示用於ULL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uPDCCH)及/或ULL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頻道(uPDSCH)之TTI的符號,及表示包括ULL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uPUCCH)及/或ULL實體上行鏈路共用頻道(uPUSCH)之TTI的符號。在時間表400中,14個符號展示於給定子訊框內(例如,對於正常CP),且在時間表402中,12個符號展示於給定子訊框內(例如,對於擴展CP)。在任一情況下,皆藉由利用基於符號之TTI在ULL中達成較低潛時。應瞭解,在其他實例中,TTI可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符號、子訊框之時槽(其中子訊框包括兩個時槽)等。另外,HARQ處理程序回應時間可為3個符號(或4個符號、3個雙符號、3個時槽等)。在所描繪之實例中,在子訊框中,在符號0中發送uPDCCH/uPDSCH,且在符號4中處理及發送HARQ,等等。 參考圖5至圖7,參考可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動作或功能的一或多個組件及一或多個方法描繪態樣。在一態樣中,如本文所使用之術語「組件」可為組成系統之部分中之一者,可為硬體或軟體或其某一組合,且可劃分成其他組件。儘管下文在圖6及圖7中所描述之操作以特定次序呈現及/或呈現為由實例組件執行,但應理解,動作及執行動作之組件的排序可取決於實施而變化。此外,應理解,可由專門程式化處理器、執行專門程式化的軟體或電腦可讀媒體之處理器,或由能夠執行所描述動作或功能之硬體組件及/或軟體組件的任何其他組合執行以下動作或功能。 圖5說明用於為舊式及ULL無線通信分配資源之實例系統500。系統500包括與eNB 504通信以存取無線網路之UE 502,上文在圖1至圖3中描述其實例(例如,存取點105、eNB 204、208、eNB 310、UE 115、206、350等)。在一態樣中,eNB 504及UE 502可使用載波聚集在複數個CC 508、509 (及/或額外CC)上通信。舉例而言,對於每一CC 508、509,eNB 504及UE 502可已建立藉以傳達下行鏈路信號的一或多個下行鏈路頻道,該等下行鏈路信號可由eNB 504 (例如,經由收發器556)傳輸且由UE 502 (例如,經由收發器506)接收,以用於經由經組態通信資源將控制及/或資料訊息自eNB 504傳達至UE 502(例如,在發信中)。此外,舉例而言,eNB 504及UE 502可已針對每一CC 508、509建立藉以經由上行鏈路傳達信號的一或多個上行鏈路頻道,該等信號可由UE 502 (例如,經由收發器506)傳輸且由eNB 504 (例如,經由收發器556)接收,以用於經由經組態通信資源將控制及/或資料訊息自UE 502傳達至eNB 504(例如,在發信中)。儘管此圖中未展示,但在另一實例中,UE 502可在一個CC 508上與eNB 504通信且在另一CC 509上與另一eNB (或由eNB 504提供之另一小區)通信,可在多個CC上與兩個eNB (或小區)通信等。此外,舉例而言,在載波聚集及/或多連接性中,UE 502及/或eNB 504可將一個CC 508組態為PCell CC且將一或多個其他CC 509組態為SCell CC。另外,在一實例中,每一CC 508及/或509可為包括獨立上行鏈路CC及下行鏈路CC之CC集合。 在一態樣中,UE 502可包括可(例如,經由一或多個匯流排507)通信地耦接之一或多個處理器503及/或一記憶體505,且可結合通信組件361操作或以其他方式實施通信組件361以用於自eNB 504接收資源授予及經由資源通信,此舉可基於ULL時間表(例如,TTI的持續時間少於子訊框之時間表,諸如圖4中之時間表400、402)、舊式時間表(例如,具有1ms子訊框TTI之時間表)等。舉例而言,與通信組件361相關之各種操作可由一或多個處理器503實施或以其他方式執行,且在一態樣中,可由單一處理器執行,而在其他態樣中,操作之不同者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處理器之組合執行。舉例而言,在一態樣中,一或多個處理器503可包括數據機處理器或基頻處理器或數位信號處理器或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或傳輸處理器、接收處理器或與收發器506相關聯之收發器處理器中的任一者或任何組合。此外,舉例而言,記憶體505可為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但不限於)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可程式化ROM (PROM)、可抹除PROM (EPROM)、電可抹除PROM (EEPROM)、磁性儲存器件(例如,硬碟、軟碟、磁條)、光碟(例如,緊密光碟(CD)、數位化通用光碟(DVD))、智慧卡、快閃記憶體器件(例如,卡、棒、隨身碟)、暫存器、可移除式磁碟,及用於儲存可由電腦或一或多個處理器503存取及讀取之軟體及/或電腦可讀程式碼或指令的任何其他合適媒體。此外,記憶體505或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可駐留於一或多個處理器503中,在一或多個處理器503外部,分散在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503之多個實體中等。 詳言之,一或多個處理器503及/或記憶體505可執行由通信組件361或其子組件定義之動作或操作。舉例而言,一或多個處理器503及/或記憶體505可執行由組態接收組件510定義的動作或操作,以用於獲得用於使用載波聚集、多連接性等經由複數個CC與一或多個小區(例如,與一或多個eNB 504)通信之組態。舉例而言,在一態樣中,組態接收組件510可包括硬體(例如,一或多個處理器503之一或多個處理器模組)及/或儲存於記憶體505中且可由一或多個處理器503中之至少一者執行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經專門組態的組態接收操作的電腦可讀程式碼或指令。此外,舉例而言,一或多個處理器503及/或記憶體505可執行由視情況選用之通信啟動/去啟動組件512定義的動作或操作以用於啟動及/或去啟動與eNB 504之舊式及/或ULL通信。舉例而言,在一態樣中,通信啟動/去啟動組件512可包括硬體(例如,一或多個處理器503之一或多個處理器模組)及/或儲存於記憶體505中且可由一或多個處理器503中之至少一者執行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經專門組態的啟動/去啟動操作的電腦可讀程式碼或指令。此外,舉例而言,一或多個處理器503及/或記憶體505可執行由視情況選用之潛時判定組件514定義的動作或操作以用於判定用於啟動/去啟動通信之潛時。舉例而言,在一態樣中,潛時判定組件514可包括硬體(例如,一或多個處理器503之一或多個處理器模組)及/或儲存於記憶體505中且可由一或多個處理器503中之至少一者執行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經專門組態的潛時判定操作的電腦可讀程式碼或指令。 類似地,在一態樣中,eNB 504可包括可(例如,經由一或多個匯流排557)通信地耦接之一或多個處理器553及/或記憶體555,且可結合排程組件302操作或以其他方式實施排程組件302以用於根據資源產生對於UE 502及/或其他UE之資源授予,此舉可基於ULL時間表(例如,TTI的持續時間少於子訊框的時間表,諸如圖4中之時間表400、402)、舊式時間表(例如,具有1ms子訊框TTI之時間表)等。舉例而言,與排程組件302相關之各種功能可由一或多個處理器553實施或以其他方式執行,且在一態樣中,可由單一處理器執行,而在其他態樣中,功能之不同者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處理器之組合執行,如上文所描述。應瞭解,在一個實例中,一或多個處理器553及/或記憶體555可如上文關於UE 502之一或多個處理器503及/或記憶體505之實例中所描述而組態。 在一實例中,一或多個處理器553及/或記憶體555可執行由排程組件302或其子組件定義之動作或操作。舉例而言,一或多個處理器553及/或記憶體555可執行由組態組件520定義的動作或操作以用於組態經由至少一個CC的針對UE 502之舊式及/或ULL通信,其中UE 502可經由與eNB 504或其他eNB/小區(在載波聚集或多連接性中)的多個CC以其他方式經組態。舉例而言,在一態樣中,組態組件520可包括硬體(例如,一或多個處理器553之一或多個處理器模組)及/或儲存於記憶體555中且可由一或多個處理器553中之至少一者執行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經專門組態的通信組態操作的電腦可讀程式碼或指令。此外,舉例而言,一或多個處理器553及/或記憶體555可執行由視情況選用之通信啟動/去啟動組件522定義的動作或操作以用於啟動/去啟動經由至少一個CC與UE 502之舊式及/或ULL通信。舉例而言,在一態樣中,通信啟動/去啟動組件522可包括硬體(例如,一或多個處理器553之一或多個處理器模組)及/或儲存於記憶體555中且可由一或多個處理器553中之至少一者執行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經專門組態的啟動/去啟動操作的電腦可讀程式碼或指令。 應瞭解,收發器506、556可經組態以經由一或多個天線、RF前端、一或多個傳輸器及一或多個接收器傳輸及接收無線信號。在一態樣中,收發器506、556可經調諧以在指定頻率下操作,使得UE 502及/或eNB 504可在特定頻率下通信。在一態樣中,一或多個處理器503可組態收發器506及/或一或多個處理器553可組態收發器556以基於組態、通信協定等在指定頻率及功率位準下操作,以經由相關上行鏈路或下行鏈路通信頻道在一或多個CC上傳達上行鏈路信號及/或下行鏈路信號。 在一態樣中,收發器506、556可在多個頻帶中(例如,使用多頻帶多模式數據機,未圖示)操作以處理使用收發器506、556發送及接收之數位資料。在一態樣中,收發器506、556可為多頻帶的,且可經組態以支援特定通信協定之多個頻帶。在一態樣中,收發器506、556可經組態以支援多個操作網路及通信協定。因此,舉例而言,收發器506、556可基於指定數據機組態啟用信號之傳輸及/或接收。 圖6說明用於(例如,由UE 502)管理與一或多個小區之舊式及/或ULL通信的實例方法600。在區塊602處,UE 502可接收用於聚集CC集合之組態。在此類態樣中,CC集合可包括至少主級小區CC及次級小區CC。在一態樣中,(例如)結合處理器503、記憶體505及/或收發器506之組態接收組件510 (圖5)可接收用於聚集CC集合之組態。在此類態樣中,CC集合可包括至少主級小區CC及次級小區CC。在一個實例中,組態接收組件510可自eNB 504接收用於CC集合之組態及/或可自eNB 504接收用於CC集合中之經組態用於UE 502之一者或子集的組態。組態可指定CC之頻帶、指派給CC之小區資訊、用於CC之通信技術(例如,舊式及/或ULL)、藉以使用CC進行通信之資源及/或其類似者。在一個實例中,組態接收組件510可自eNB 504接收組態,該組態可指定對經由CC之舊式及/或ULL通信的利用,其中舊式及/或ULL通信可有關於經由CC之上行鏈路或下行鏈路通信中之一或多者。在一實例中,組態可有關於載波聚集(例如,具有eNB 504及/或其他eNB之小區)及/或多連接性(例如,具有多個PCell CC及對應SCell CC)中之PCell CC及一或多個SCell CC。在一實例中,PCell CC可包括共同搜尋空間,UE 502可在該共同搜尋空間中搜尋PCell CC及/或一或多個SCell CC上的資源授予。 在區塊604處,UE 502可基於所接收組態與至少主級小區通信以用於舊式通信。在一態樣中,(例如)結合處理器503、記憶體505及/或收發器506之通信組件361可基於所接收組態與至少主級小區通信以用於舊式通信。如所描述,舊式通信可基於第一持續時間之第一TTI,第一持續時間多於ULL通信所基於之第二TTI的第二持續時間。在一實例中,通信組件361可在主級小區CC (例如,CC 508)上與eNB 504通信。如所描述,舉例而言,組態可指定與在主級小區上通信相關之一或多個參數(例如,頻帶、小區資訊、通信技術、用於上行鏈路/下行鏈路控制及/或資料通信之資源等)。因此,通信組件361可利用該一或多個參數以使用主級小區(例如,在CC 508上)至少使用舊式通信(例如,舊式LTE)與eNB 504通信。在一個實例中,UE 502可經由與eNB 504之主級小區通信(例如,在CC 508上)接收組態。 在區塊606處,UE 502可基於所接收組態與主級小區或次級小區中之至少一者通信以用於ULL通信。在一態樣中,(例如)結合處理器503、記憶體505及/或收發器506之通信組件361可基於所接收組態與主級小區或次級小區中之至少一者通信以用於ULL通信。此可包括在主級小區CC及次級小區CC (例如,分別為CC 508、509)上與eNB 504通信,及/或可包括在主級小區CC上與eNB 504通信及在次級小區CC上與提供小區中之一者的另一eNB (未圖示)通信。如所描述,舉例而言,組態可指定與在主級及次級小區上通信相關之一或多個參數(例如,頻帶、小區資訊、通信技術、用於上行鏈路/下行鏈路控制及/或資料通信之資源等)。因此,通信組件361可利用該一或多個參數以使用主級小區(例如,在CC 508上)及/或次級小區(例如,在CC 509上)至少使用ULL通信(例如,ULL LTE)與eNB 504通信。舉例而言,ULL LTE通信可基於1個符號、2個符號、1個時槽等持續時間之TTI,其中舊式LTE可基於持續時間為1個子訊框之TTI。因此,通信組件361可分開管理經由複數個CC的舊式及/或ULL通信。 在一個實例中,通信組件361可使用ULL及舊式LTE在主級小區(及/或攜載PUCCH/uPUCCH之第二主級小區,在本文中被稱作pScell)上通信(其可包括監視主級小區CC 508上之使用ULL及舊式LTE的通信),同時至少使用ULL LTE與次級小區通信(其可包括監視次級小區CC 509上之至少使用ULL LTE的通信)。在另一實例中,通信組件361可使用舊式LTE在次級小區上通信(其可包括監視次級小區CC 509上之至少使用舊式LTE的通信)。因此,舉例而言,通信組件361可基於以下通信類型組態中之一或多者與PCell及SCell (例如,eNB 504及/或一或多個其他eNB之PCell及SCell)或相關PCell CC或SCell CC通信:(1)使用舊式技術之PCell及使用ULL (及舊式)技術之SCell;(2)使用ULL (及舊式)技術之PCell及使用舊式技術之SCell;或(3)使用ULL (及舊式)技術之PCell及使用ULL (及舊式)技術之SCell。應瞭解,對於多於2個CC及/或在多連接性中,額外組態係可能的。在一實例中,儘管通信組件361可基於所接收組態監視SCell上的舊式LTE通信,但SCell可在其他CC上將ULL通信提供至其他UE。類似地,儘管通信組件361可基於所接收組態監視SCell上的ULL LTE通信,但SCell可在其他CC上將舊式通信提供至其他UE。 另外,通信類型組態可部分基於CC上之子訊框/訊框組態(例如,由於不同CC可具有不同上行鏈路/下行鏈路子訊框組態及/或不同訊框結構,諸如FDD或TDD)。另外,在一實例中,通信組件361可在CC 508、509之上行鏈路部分上使用舊式技術及在CC 508、509之下行鏈路部分上使用ULL (及舊式)技術與PCell及/或SCell通信,及/或反之亦然。 在一實例中,在區塊608處,UE 502可視情況接收用於啟動與主級小區或次級小區之舊式通信的啟動命令,及/或用於去啟動與主級小區或次級小區之ULL通信的去啟動命令。在一態樣中,(例如)結合處理器503、記憶體505及/或收發器506之通信啟動/去啟動組件512可接收用於啟動與主級小區或次級小區之舊式通信的啟動命令及/或用於去啟動與主級小區或次級小區之ULL通信的去啟動命令(例如,來自eNB 504,如本文中進一步描述)。舉例而言,通信組件361可在主級小區(例如,主級小區CC 508)、次級小區(例如,次級小區CC 509)及/或其他CC上的舊式及/或ULL資源中接收啟動命令及/或去啟動命令。在一個實例中,通信啟動/去啟動組件512可向eNB 504請求啟動/去啟動次級小區中之舊式及/或ULL通信。通信啟動/去啟動組件512可因此在次級小區CC 509上(例如,在對應上行鏈路及/或下行鏈路CC上)啟動舊式通信及/或去啟動ULL通信。此可包括避免在次級小區CC 509上監視ULL通信(例如,按ULL通信之TTI),避免在次級小區CC 509上傳輸ULL通信等。就此而言,用於使用CC上的ULL通信建立舊式通信之潛時可少於完全在次級小區中建立CC之潛時。 另外,在一實例中,在去啟動ULL通信之情況下,通信啟動/去啟動組件512可自eNB 504或與次級小區CC 509相關之另一eNB接收命令以在次級小區CC 509上啟動ULL通信(及/或接收命令以在次級小區中去啟動舊式通信)。通信啟動/去啟動組件512可因此基於命令在次級小區CC 509中啟動ULL通信及/或去啟動舊式通信。就此而言,用於使用CC上的舊式通信建立ULL通信之潛時可少於完全在次級小區中建立CC之潛時。此外,啟動/去啟動命令在任何情況下可應用於下行鏈路通信(例如,在次級小區CC 509之下行鏈路CC部分上)、上行鏈路通信(例如,在次級小區CC 509之上行鏈路CC部分上)、兩者等。 如所描述,舉例而言,可對於次級小區中的下行鏈路或上行鏈路通信中之一者或下行鏈路及上行鏈路通信兩者啟動及/或去啟動ULL或舊式通信。當對於下行鏈路或上行鏈路啟動及/或去啟動ULL或舊式通信時,ULL或舊式組態亦可為子訊框相關的(例如,取決於子訊框是否經組態以用於下行鏈路及/或上行鏈路通信,在一些子訊框中啟動僅舊式通信,而在其他子訊框中啟動舊式及ULL)。 在區塊610處,UE 502可視情況判定用於啟動與主級小區或次級小區(例如,在對應CC 509上)之舊式通信或去啟動與主級小區或次級小區之ULL通信的潛時。在一態樣中,(例如)結合處理器503及/或記憶體505之潛時判定組件514可判定用於啟動與主級小區或次級小區之舊式通信或去啟動與主級小區或次級小區之ULL通信的潛時。舉例而言,在UE 502不與次級小區通信之情況下,潛時判定組件514可判定比在啟動舊式通信之前UE 502與次級小區通信之情況下更長的用於啟動舊式通信之潛時。在另一實例中,在去啟動ULL通信之後UE 502不與次級小區通信之情況下,潛時判定組件514可判定比在去啟動ULL通信之後UE 502與次級小區持續通信(例如,使用舊式通信)的情況下更長的用於去啟動舊式通信之潛時。應瞭解,可以類似方式判定用於ULL通信之再啟動及/或舊式通信之去啟動的潛時。 在另一實例中,潛時判定組件514可基於啟動或去啟動命令用於舊式通信(例如,基於第一TTI)抑或ULL通信(例如,基於第二TTI)而判定用於在次級小區上(例如,在對應CC 509上)啟動或去啟動舊式或ULL通信之潛時。舉例而言,在啟動/去啟動命令用於ULL通信之情況下,潛時判定組件514可判定比在啟動/去啟動命令用於舊式通信時更短之潛時。在另一實例中,潛時判定組件514可基於在啟動及/或去啟動之前及之後UE 502是否使用至少一個TTI與次級小區通信而判定潛時。在任何情況下,通信組件361可利用該潛時判定何時(例如,在何TTI中)在經啟動資源上通信(例如,傳輸及/或接收)及/或避免在經去啟動資源上通信。 圖7說明用於使用舊式及/或ULL通信與UE通信(例如,由eNB 504)之實例方法700。在區塊702處,eNB可組態UE以用於在經組態以用於UE之複數個CC中的至少一個CC上通信。在一態樣中,(例如)結合處理器553、記憶體555及/或收發器556之組態組件520 (圖5)可組態UE 502以用於在經組態以用於UE 502之複數個CC中的至少一個CC上通信。舉例而言,組態組件520可指定資訊以用於在載波聚集中及/或在多連接性中在CC 508上與主級小區通信及/或在CC 509上與次級小區(例如,與eNB 504或另一eNB相關聯)通信。如所描述,舉例而言,資訊可包括頻帶、小區資訊、通信技術、用於上行鏈路/下行鏈路控制及/或資料通信之資源或其他參數。 在區塊704處,eNB 504可使用ULL通信在至少一個CC上與UE通信。在一態樣中,(例如)結合處理器553、記憶體555及/或收發器556之排程組件302可使用ULL通信在至少一個CC 508及/或509上與UE 502通信,如上文所描述(例如,基於ULL時間表)。此可至少部分基於發送至UE 502之組態。 在區塊706處,eNB 504可在至少一個CC上啟動與UE之舊式通信。在一態樣中,(例如)結合處理器553、記憶體555及/或收發器556之通信啟動/去啟動組件522可在至少一個CC 508、509上啟動與UE 502之舊式通信。舉例而言,在區塊706處啟動舊式通信時,在區塊708處,eNB 504可視情況將命令發送至UE以啟動舊式通信。在一態樣中,(例如)結合處理器553、記憶體555及/或收發器556之通信啟動/去啟動組件522可將命令發送至UE 502以啟動舊式通信。舉例而言,通信啟動/去啟動組件522可使用與UE 502之ULL通信(例如,在CC 508及/或509上)將命令傳輸至UE 502。 在區塊710處,eNB 504可視情況基於啟動舊式通信而在至少一個CC上去啟動與UE之ULL通信。在一態樣中,(例如)結合處理器553、記憶體555及/或收發器556之通信啟動/去啟動組件522可基於啟動舊式通信而在至少一個CC 508、509上去啟動與UE 502之ULL通信。舉例而言,在區塊710處去啟動ULL通信時,eNB 504可視情況在區塊712處將命令發送至UE以去啟動ULL通信。在一態樣中,(例如)結合處理器553、記憶體555及/或收發器556之通信啟動/去啟動組件522可使用ULL或舊式通信(例如,在CC 508及/或509上)將命令傳輸至UE 502。應瞭解,在去啟動與UE 502之ULL通信時,eNB 504可維持與其他UE之ULL通信。 另外,通信啟動/去啟動組件522亦可以類似方式對於UE 502在次級小區中啟動ULL及/或去啟動舊式通信,此舉可包括將相關命令發送至UE 502。在任何情況下,在一實例中,通信啟動/去啟動組件522可基於來自UE 502之請求、基於來自UE 502之緩衝器狀態報告等判定啟動/去啟動ULL及/或舊式通信。舉例而言,在ULL通信在作用中之情況下,在eNB 504自UE 502接收到指示緩衝器狀態低於臨限值容量之緩衝器狀態報告的情況下,通信啟動/去啟動組件522可對於UE 502在次級小區CC 509上去啟動ULL通信及/或啟動舊式通信(例如,及/或可完全去啟動次級小區CC 509)。類似地,舉例而言,在舊式通信在作用中之情況下,在eNB 504自UE 502接收到指示緩衝器狀態達到臨限值容量之緩衝器狀態報告的情況下,通信啟動/去啟動組件522可對於UE 502在次級小區CC 509上啟動ULL通信及/或去啟動舊式通信。另外,在一實例中,通信啟動/去啟動組件522可基於待在次級小區CC 509上傳達之訊務之類型而啟動/去啟動舊式及/或ULL通信(例如,啟動ULL通信以用於媒體訊務,啟動舊式通信以用於具有較低頻寬要求之訊務等)。 因此,eNB 504可在載波聚集中組態經由給定CC 508、509與UE 502之ULL及/或舊式通信。應瞭解,一個CC (例如,主級小區CC 508)可利用ULL及舊式通信,而另一CC (例如,次級小區CC 509)可利用ULL或舊式通信。eNB 504可因此如本文中所描述啟動及/或去啟動ULL或舊式通信。亦應瞭解,可僅對於一方向將一CC組態為ULL(例如,下行鏈路ULL) ,而對於不同方向之ULL(例如,上行鏈路ULL)依賴不同CC。舉例而言,UE對於共同搜尋空間監視之CC (例如,主級小區CC 508)、可攜載控制頻道之主級第二CC (pScell)等可經限制以使得在ULL經組態之情況下,ULL將被組態用於兩個鏈路(下行鏈路及上行鏈路)。亦應瞭解,經組態以用於舊式通信之主級小區CC可限制為與用於ULL通信之主級小區CC相同。或者,可分開管理及組態用於舊式通信之主級小區CC及用於ULL通信之主級小區CC,如本文中所描述。作為一實例,UE可組態有3個CC:CC1、CC2及CC3。CC1可組態為用於舊式通信之主級小區CC,而CC2可組態為用於ULL通信之主級小區CC。CC3可組態為次級小區CC。因此,在如本文中所描述之一實例中,通信啟動/去啟動組件512可在CC1上接收指令以用於在CC2上啟動/去啟動ULL通信,及/或反之亦然。在任何情況下,如所描述,一或多個eNB可將組態提供至UE (例如,如上文關於區塊602及/或702所描述)。 另外,可對於ULL通信啟用跨載波排程。亦即,可在CC (例如,由eNB 504,主級小區CC 508)上傳輸ULL控制頻道以用於排程在不同CC (例如,次級小區CC 509)上的ULL通信(下行鏈路或上行鏈路)。亦有可能由與一CC或另一CC上之舊式通信相關聯的控制頻道(例如,由eNB 504)排程該CC之ULL通信(下行鏈路或上行鏈路)。類似地,亦有可能由與ULL通信相關聯之控制頻道排程舊式通信(下行鏈路或上行鏈路)。 應理解,所揭示之處理程序中之步驟的特定次序或階層結構為例示性方法之說明。基於設計偏好,應理解,可重新配置該等處理程序中之步驟的特定次序或階層結構。此外,可組合或省略一些步驟。隨附方法請求項以樣本次序呈現各種步驟之要素,且並非意謂限於所呈現之特定次序或階層結構。 提供先前描述以使任何熟習此項技術者能夠實踐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態樣。對此等態樣之各種修改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將為顯而易見的,且本文中定義之一般原理可應用於其他態樣。因此,申請專利範圍並不意欲受限於本文中所展示之態樣,而是將被賦予與語言申請專利範圍一致之完整範疇,其中以單數形式參考元件不意欲意謂「一個且僅有一個」(除非明確地如此陳述),而是意謂「一或多個」。除非另外明確地陳述,否則術語「一些」指一或多個。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或稍後將知曉之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態樣之元件的所有結構及功能等效物以引用之方式明確地併入本文中,且意欲由申請專利範圍涵蓋。此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內容均不意欲專用於公眾,無論申請專利範圍中是否明確敍述此揭示內容。任何請求項要素都不應解釋為手段加功能,除非使用片語「用於...之構件」來明確地敍述該要素。
100‧‧‧無線通信系統105‧‧‧存取點105-a‧‧‧存取點105-b‧‧‧存取點110‧‧‧涵蓋區域115‧‧‧使用者設備115-a‧‧‧混合式使用者設備115-b‧‧‧第二層使用者設備125‧‧‧通信鏈路130‧‧‧核心網路132‧‧‧空載傳輸鏈路134‧‧‧空載傳輸鏈路200‧‧‧存取網路202‧‧‧蜂巢式區/小區204‧‧‧巨型演進節點B206‧‧‧使用者設備208‧‧‧小型小區演進節點B210‧‧‧蜂巢式區302‧‧‧排程組件310‧‧‧演進節點B316‧‧‧傳輸處理器318‧‧‧傳輸器/接收器320‧‧‧天線350‧‧‧使用者設備352‧‧‧天線354‧‧‧傳輸器356‧‧‧接收處理器358‧‧‧頻道估計器359‧‧‧控制器/處理器360‧‧‧記憶體361‧‧‧通信組件362‧‧‧資料儲集器367‧‧‧資料源368‧‧‧傳輸處理器370‧‧‧接收處理器374‧‧‧頻道估計器375‧‧‧控制器/處理器376‧‧‧記憶體400‧‧‧時間表402‧‧‧時間表500‧‧‧系統502‧‧‧使用者設備503‧‧‧處理器504‧‧‧演進節點B505‧‧‧記憶體506‧‧‧收發器507‧‧‧匯流排508‧‧‧主級小區分量載波509‧‧‧次級小區分量載波510‧‧‧組態接收組件512‧‧‧通信啟動/去啟動組件514‧‧‧潛時判定組件520‧‧‧組態組件522‧‧‧通信啟動/去啟動組件553‧‧‧處理器555‧‧‧記憶體556‧‧‧收發器557‧‧‧匯流排600‧‧‧用於管理與一或多個小區之舊式及/或ULL通信的實例方法700‧‧‧用於使用舊式及/或ULL通信與UE通信之實例方法
為了有助於更全面理解本文中所描述之態樣,現在參考附圖,其中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數字來參考。此等圖式不應解釋為限制本發明,而是意欲僅為說明性的。 圖1展示在概念上說明根據本文中所描述之態樣的電信系統之實例的方塊圖。 圖2為說明存取網路之實例的圖。 圖3為說明存取網路中之演進節點B及使用者設備之實例的圖。 圖4為說明上行鏈路頻寬分配之實例時間表的圖。 圖5為說明根據本文中所描述之態樣的用於管理經由複數個分量載波(CC)之超低潛時(ULL)通信之實例系統的圖。 圖6為根據本文中所描述之態樣的使用ULL及/或舊式通信技術在複數個CC上通信之實例方法的流程圖。 圖7為根據本文中所描述之態樣的組態使用ULL及/或舊式通信技術在複數個CC上的通信之實例方法的流程圖。
600‧‧‧用於管理與一或多個小區之舊式及/或ULL通信的實例方法

Claims (11)

  1. 一種管理經由複數個分量載波(CC)之超低潛時(ULL)通信之方法(600),其包含:接收(602)用於聚集一CC集合之一組態,其中該CC集合包括至少一主級小區及一次級小區;基於該所接收組態,與至少該主級小區通信(604)以用於舊式通信(legacy communications),其中該等舊式通信係基於具有一第一持續時間之一第一傳輸時間間隔(TTI);及基於該所接收組態,與該主級小區及該次級小區中之至少一者通信(606)以用於ULL通信,其中該等ULL通信係基於具有少於該第一持續時間之一第二持續時間的一第二TTI,其特徵在於該方法係明確地經調適以用於:接收(608)用於去啟動與該主級小區或該次級小區中之該至少一者之ULL通信的一去啟動(deactivation)命令;及接收(608)用於啟動與該次級小區之舊式通信之一啟動命令,連同(along with)去啟動與該次級小區之ULL通信。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基於該所接收組態,與該次級小區通信以用於舊式通信。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接收進一步包含:接收用於啟動與該主級小區舊式通信之一啟動命令。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用於啟動或去啟動舊式或與該主級小區或該次級小區中之該至少一者之該等ULL通信的一潛時,其中該潛時為下述至少一者的一函數:該啟動或該去啟動是否係用於基於該第一TTI或該第二TTI之通信,或該UE是否與在該啟動或該去啟動之前及之後使用至少一TTI之一小區通信。
  5.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判定該潛時包含下列至少一者:在該啟動之前,當該UE並非正與使用舊式通信或ULL通信之該小區進行通信時,判定一第一潛時;或在該啟動之前,當該UE正與使用舊式通信或ULL通信中之一者之該小區進行通信時,判定一第二潛時,其中該第二潛時小於該第一潛時。
  6.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判定該潛時包含下列至少一者:在該去啟動之後,當該UE並非正與使用舊式通信或ULL通信之該小區進行通信時,判定一第一潛時;或在該去啟動之後,當該UE正與使用舊式通信或ULL通信中之一者之該小區進行通信時,判定一第二潛時,其中該第二潛時小於該第一潛時。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與該主級小區或該次級小區中之該至少一者通信以用於ULL通信包含針對下行鏈路通信及上行鏈路通信兩者使用該等ULL通信與該主級小區或該次級小區中之該至少一者通信。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與該主級小區或該次級小區中之該至少一者通信以用於ULL通信包含針對下行鏈路通信或上行鏈路通信使用該等ULL通信與該主級小區或該次級小區中之該至少一者通信。
  9.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二TTI包含一個符號、兩個符號或一時槽中之至少一者。
  10. 一種用於管理經由複數個分量載波(CC)之超低潛時(ULL)通信之裝置(500),其包含:用於接收用於聚集一CC集合之一組態的構件,其中該CC集合包括至少一主級小區及一次級小區;用於基於該所接收組態與至少該主級小區通信以用於舊式通信之構件,其中該等舊式通信係基於具有一第一持續時間之一第一傳輸時間間隔(TTI);及用於基於該所接收組態與該主級小區及該次級小區中之至少一者通信以用於ULL通信的構件,其中該等ULL通信係基於具有少於該第一持續時間之一第二持續時間的一第二TTI,其特徵在於:明確地經調適以用於接收(608)用於去啟動與該主級小區或該次級小區中之該至少一者之ULL通信之一去啟動命令的構件;及 明確地經調適以用於接收(608)用於啟動與該次級小區之舊式通信之一啟動命令,連同去啟動與該次級小區之ULL通信的構件。
  11. 一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360),其包含電腦可執行程式碼,當由一電腦執行時致使該電腦完成如請求項1至9中之任一者之方法。
TW107121869A 2015-01-12 2015-12-09 在多載波上管理無線通信之技術 TWI6902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02303P 2015-01-12 2015-01-12
US62/102,303 2015-01-12
US14/962,871 2015-12-08
US14/962,871 US9807779B2 (en) 2015-01-12 2015-12-08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over multiple carrie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6425A TW201836425A (zh) 2018-10-01
TWI690235B true TWI690235B (zh) 2020-04-01

Family

ID=5636850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1869A TWI690235B (zh) 2015-01-12 2015-12-09 在多載波上管理無線通信之技術
TW104141359A TWI631865B (zh) 2015-01-12 2015-12-09 在多載波上管理無線通信之技術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1359A TWI631865B (zh) 2015-01-12 2015-12-09 在多載波上管理無線通信之技術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9807779B2 (zh)
EP (1) EP3245755B1 (zh)
JP (2) JP6363300B2 (zh)
KR (2) KR101835294B1 (zh)
CN (2) CN109039570B (zh)
TW (2) TWI690235B (zh)
WO (1) WO20161148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25748B2 (en) 2014-02-03 2017-11-21 Apple Inc. Offloading and reselection policies and rules for mobile devices
US9807779B2 (en) * 2015-01-12 2017-10-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over multiple carriers
US20170111923A1 (en) * 2015-10-14 2017-04-20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for low latency radio communications
CN109314962B (zh) * 2016-06-10 2023-11-0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9997327B (zh) * 2016-11-12 2021-10-26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JP6835780B2 (ja) * 2018-09-03 2021-02-24 株式会社三共 遊技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43106A1 (en) * 2010-04-02 2011-10-06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carrier agggregation
US20130039202A1 (en) * 2010-02-12 2013-02-14 Panasonic Corporation Component carrier (de)activ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3141065A (zh) * 2010-08-13 2013-06-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去激活无线通信中的载波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044061A1 (en) * 2012-07-25 2014-02-13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oMP)
WO2014172306A2 (en) * 2013-04-15 2014-10-2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schemes for millimeter wavelength (mmw) dual connectivity
EP2816858A1 (en) * 2013-06-17 2014-12-24 Alcatel Lucent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base station
TWI513335B (zh) * 2013-04-01 2015-12-11 Innovative Sonic Corp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小細胞增強的方法及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67138U (zh) * 2009-11-19 2011-09-07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无线发射/接收单元
KR101776873B1 (ko) * 2011-01-11 2017-09-1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전송 출력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JP6092699B2 (ja) 2012-06-28 2017-03-0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US9807779B2 (en) * 2015-01-12 2017-10-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over multiple carrier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39202A1 (en) * 2010-02-12 2013-02-14 Panasonic Corporation Component carrier (de)activ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US20110243106A1 (en) * 2010-04-02 2011-10-06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carrier agggregation
CN103141065A (zh) * 2010-08-13 2013-06-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去激活无线通信中的载波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044061A1 (en) * 2012-07-25 2014-02-13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oMP)
TWI513335B (zh) * 2013-04-01 2015-12-11 Innovative Sonic Corp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小細胞增強的方法及裝置
WO2014172306A2 (en) * 2013-04-15 2014-10-2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schemes for millimeter wavelength (mmw) dual connectivity
EP2816858A1 (en) * 2013-06-17 2014-12-24 Alcatel Lucent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base st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ST-Ericsson, "Discussion on benefits with the standalone NCT",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4 R1-133400, Barcelona, Spain, 19th – 23rd August 2013.
Ericsson, ST-Ericsson, "Discussion on benefits with the standalone NCT",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4R1-133400, Barcelona, Spain, 19th – 23rd August 201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05696A1 (en) 2016-07-14
KR101835294B1 (ko) 2018-03-06
KR20180024034A (ko) 2018-03-07
TWI631865B (zh) 2018-08-01
CN109039570A (zh) 2018-12-18
KR102079459B1 (ko) 2020-02-19
JP2018501733A (ja) 2018-01-18
US10306657B2 (en) 2019-05-28
US9807779B2 (en) 2017-10-31
JP6644834B2 (ja) 2020-02-12
WO2016114865A1 (en) 2016-07-21
CN109039570B (zh) 2021-03-30
US20180035439A1 (en) 2018-02-01
BR112017014904A2 (pt) 2018-03-13
CN107113148B (zh) 2018-10-02
TW201628443A (zh) 2016-08-01
TW201836425A (zh) 2018-10-01
KR20170106319A (ko) 2017-09-20
EP3245755B1 (en) 2020-01-15
CN107113148A (zh) 2017-08-29
JP2018164308A (ja) 2018-10-18
JP6363300B2 (ja) 2018-07-25
EP3245755A1 (en) 2017-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8278863B2 (en) Dynamic uplink/downlink frame structure for enhanced component carriers
KR102473530B1 (ko) 초저지연 lte 다운링크 통신들
TWI645729B (zh) 於無線通信中管理軟緩衝之技術
KR102453754B1 (ko) 동적 시분할 듀플렉스 시스템들에 대한 업링크 제어 리소스 할당
KR102246787B1 (ko) 저지연을 갖는 lte에 대한 다운링크 채널 설계
KR101940745B1 (ko) 무선 통신들에서의 제어 데이터의 단일 tti 송신
TWI690235B (zh) 在多載波上管理無線通信之技術
JP2017535182A (ja) 強化されたコンポーネントキャリアのための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リクエストモー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