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7260B - 微細氣泡產生裝置及微細氣泡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微細氣泡產生裝置及微細氣泡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7260B
TWI687260B TW108105823A TW108105823A TWI687260B TW I687260 B TWI687260 B TW I687260B TW 108105823 A TW108105823 A TW 108105823A TW 108105823 A TW108105823 A TW 108105823A TW I687260 B TWI687260 B TW I68726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bbles
fine
generating mechanism
gas
bubb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5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8259A (zh
Inventor
飯田浩
小數賀翔
石井裕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金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金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金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058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726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38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82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72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7260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用以產生具有所期望之特性的微細氣泡之水系組成物及微細氣泡產生裝置。更具體而言,本發明係關於用以產生具有適於用於洗淨之特性的微細氣泡之水系組成物,及不需大型泵等的設備,而尺寸小且成本低的微細氣泡產生裝置。再者,本發明亦關於使用該水系組成物及/或微細氣泡產生裝置所產生之微細氣泡所致之洗淨方法。

Description

微細氣泡產生裝置及微細氣泡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用以產生具有所期望之特性的微細氣泡之水系組成物及微細氣泡產生裝置。更具體而言,本發明係關於用以產生具有適於用於洗淨之特性的微細氣泡之水系組成物,及不需大型泵等的設備而尺寸小且成本低的微細氣泡產生裝置。再者,本發明亦關於使用該水系組成物及/或微細氣泡產生裝置所產生之微細氣泡所致之洗淨方法。
在照護設施、醫院等所利用的租賃衣類或寢具類、在保全公司等所利用的制服類,係基於衛生管理上的理由而要求清潔。因此,頻繁地進行洗滌,而有因清洗排水導致之對環境的影響之疑慮。進而,因如此頻繁的洗滌所造成之洗淨對象物、即衣類等的損傷亦無法避免(有關微奈米氣泡水之洗淨的基本性能:共立女子短期大學生活科學科紀要)。
此外,於照護設施、醫院等中,雖為了保持住院患者、高齡者的身體之清潔,而進行沐浴、擦淨,但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會對皮膚造成負擔而較不佳。尤其,對於患有皮膚疾病的患者或高齡者而言,若是皮膚不乾淨則症狀會惡化而必須清潔,但,必須要避免對皮膚的刺激。因此,要求有對皮膚造成物理性的刺激少的洗淨方法。
另外,近年來,被稱為微細氣泡之微小的泡,在水質淨化等的環境領域、洗淨或燃燒改善等的產業領域、殺菌或洗淨等的食品領域、洗澡或健康增進等的日常領域之各領域中被活用。此外,利用有如此之微細氣泡的洗淨,係作為對洗淨對象物或環境之負擔少的技術而備受期待。例如,作為使用有微細氣泡的洗淨方法,於日本特開2005-118462號公報中,揭示有於清洗的洗滌步驟中使用微泡的清洗裝置。此外,於日本特開2007-83142號公報中,針對將包含界面活性劑之洗淨液與微泡組合而成的洗淨方法作揭示,於日本特開2016-132712號公報中,記載有藉由添加微細氣泡與消毒劑及界面活性劑,而提昇隱形眼鏡的洗淨效果。
微細氣泡(fine bubble)係指直徑100μm以下的氣泡,其中,將直徑1~100μm之可目視的白濁之氣泡稱為微泡(micro bubble),將直徑1μm以下之無法目視的無色透明者稱為超微細氣泡(ultrafine bubble,微細氣泡學會聯合HP:http://www.fb-union.org/index.html)。
微細氣泡由於非常微小,因此相較於通常的氣泡,具有各種特徵性的性質。尤其,相較於通常的氣泡,在相同的容積下比表面積較大,因此,在氣液界面之作用面的物理性吸附力非常大。於任何應用領域中,氣泡之此吸附作用都是重要的,因而,為了盡可能地增大相同體積中之氣泡的表面積,較佳為盡可能地縮小氣泡徑而盡可能地提高氣泡的密度。
作為現在已知的微細氣泡產生裝置,例如,於日本特開2006-289183號公報中記載的方法及裝置,係藉由將包含微泡的液體供給至儲存槽,並對於此液體施加超音波振動,將液體中的微泡壓壞,而於液體中產生奈米氣泡。又,於日本特開2012-250138號公報中記載的裝置,係藉由對液體中所包含之微小氣泡施加高壓,並施加物理性刺激,而使微小氣泡急遽地縮小。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11846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7-8314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6-132712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6-289183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12-250138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有關微奈米氣泡水之洗淨的基本性能:共立女子短期大學生活科學科紀要 [非專利文獻2]微細氣泡學會聯合網頁 http://www.fb-union.org/index.html
然而,關於上述之洗淨不能說是已被充分探討,在要求高衛生狀態的領域中,僅使用有微細氣泡的洗淨不能說是得到充分的效果。例如,日本特開2005-118462號公報中所記載之清洗裝置,於洗滌之前的清洗步驟中,係使用習知般包含清潔劑之洗淨液,並藉由習知般之水洗機來進行洗滌者。此外,於日本特開2007-83142號公報或日本特開2016-132712號公報中,係為了提高與被洗淨物之濕潤性而使用界面活性劑者,針對所選擇之界面活性劑的種類與微細氣泡的洗淨效果之加乘效應並無任何提案。
如此般,於先前技術文獻之任一文獻中,針對微細氣泡所致之洗淨效果的提昇之機制並無充分闡明,此外,藉由微細氣泡與添加劑之組合而提昇洗淨效果等之用以提昇洗淨效果的各條件之闡明也不能說是充分。
如上述般,於因排水導致之對環境的負擔小,且對被洗淨物之物理性刺激少的洗淨方法、即採用微細氣泡的洗淨方法中,係要求不併用清潔劑等便具有與清潔劑同等或是高於清潔劑之洗淨力的水系組成物。
因而,本發明係目的在於,提供用於產生具有適於洗淨之所期望之特性的微細氣泡之水系組成物,進而,提供藉由使用該微細氣泡,而不論是對環境或洗淨對象物負擔皆比以往更少的洗淨方法。
此外,用以產生如此之微細氣泡的裝置,係需要高壓泵或大型的裝置,因此,存在有設置空間或導入成本增加的問題。此外,在利用習知的裝置使用省空間低成本之小型泵的情況時,由於水量及水壓方面有所限制,因此存在有無法充分得到微細氣泡之產生的問題。
因而,要求有即使為比習知的裝置更低的水壓及更少的水量也可產生所期望的量之微細氣泡的小型且低成本的微細氣泡產生裝置。
本發明人等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苦心探討的結果,完成用以產生洗淨用之微泡的水系組成物,該微泡係在氣泡產生時具有比通常之水使用時更小的粒徑,其後若暫時放置,則具有比通常之水使用時更大的粒徑。此外,亦完成使用有如以上方式所得之微泡的有效洗淨方法。
再者,本發明人等完成無須大型的泵而可以小型且低成本,產生氣泡徑充分小,且氣泡密度高的微細氣泡的裝置。此外,亦完成使用有如此之裝置的微細氣泡之製造方法。
因而,依據本發明,提供以下之水系組成物及洗淨方法。 (i)一種微細氣泡產生用水系組成物,係包含選自由酪蛋白之鹼金屬鹽、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大豆卵磷脂、1-辛烷磺酸鈉、皂素、及硬脂基三甲基氯化銨所組成之群中的1種以上之成分與水而成。 (ii)如(i)所述之微細氣泡產生用水系組成物,其中,前述酪蛋白之鹼金屬鹽為酪蛋白鈉。 (iii)一種洗淨方法,係包含下列步驟:(1)使用如(i)或(ii)所述之微細氣泡產生用水系組成物來產生微細氣泡的步驟; (2)使在步驟(1)產生的微細氣泡進入被洗淨物的附著物內部的步驟; (3)使在步驟(2)進入前述附著物內部的微細氣泡凝聚的步驟;以及 (4)使在步驟(3)凝聚的微細氣泡上浮而將前述附著物從前述被洗淨物剝離的步驟。
此外,依據本發明,提供以下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及製造方法。 (iv)一種微細氣泡產生裝置,係具備有用以從液體與空氣之混合流體產生含微細氣泡之流體的微細氣泡產生機構,其特徵為, 前述微細氣泡產生機構係具備:區劃前述混合流體的導入側與含微細氣泡之流體的排出側的壁, 前述壁係具有選自由底部作開口的錐體、錐台及柱體所組成之群中的形狀, 於藉由前述壁所區劃的形狀之側面的至少1部分,形成有用以將混合流體導入壁的內側的貫通孔, 前述混合流體,係通過貫通孔被導入壁內部,成為含微細氣泡之流體而從前述開口部排出。 (v)如(iv)所述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係進一步具備有:氣液流入管、圓筒狀之氣液混相流產生機構、渦流產生機構、以及排出管, 該氣液流入管係將前述混合流體導入; 該氣液混相流產生機構,係於筒的中心設有前述氣液流入管; 該渦流產生機構,係以將前述氣液混相流產生機構內部分成二半的方式設置,且具備:具有2~4個孔的上表面、及具有與前述上表面的孔錯開地配置之2~4個孔的下表面,前述上表面的孔與前述下表面的孔係以分別對應的方式貫穿; 該排出管係設置於前述氣液混相流產生機構的側面, 前述氣泡產生機構係設置於前述氣液流入管的混合流體排出側, 前述氣液流入管,係從前述圓筒的上表面貫穿中心,且將混合流體排出側的端部設置成與筒主體的底部隔著間隙。 (vi)如(iv)所述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係進一步具備有:氣液流入管、大徑氣泡去除機構、第1分隔部、中槽部、圓筒狀之裙部、圓筒狀之渦流產生機構、氣泡打碎機構、以及排出管, 該氣液流入管係將前述混合流體導入; 該大徑氣泡去除機構係將具有1mm以上之粒徑的氣泡分離; 該第1分隔部,係設置於前述大徑氣泡去除機構和與其鄰接的中槽部之間,且具有2~8個連絡孔; 該中槽部,係透過前述連絡孔而使前述混合流體從前述大徑氣泡去除機構流入; 該裙部,係以使下部開口的方式設置於前述中槽部內; 該渦流產生機構,係以使上部開口的方式設置於前述裙部內,藉由內部的螺旋構造而產生渦流; 該氣泡打碎機構,係配置於與前述中槽部鄰接的下槽部內,用以將氣泡打碎; 該排出管係設置於前述下槽部的側面, 前述氣泡產生機構係設置於前述渦流產生機構下游。 (vii)一種微細氣泡產生方法,係將如(i)或(ii)所述之微細氣泡產生用水系組成物使用於如(iv)~(vi)中任一項所述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
藉由採用使用本發明之水系組成物所產生的微細氣泡來進行洗淨,而可抑制對周圍環境的負擔,並減輕對被洗淨物、即衣類或人的皮膚等之物理性刺激,同時實現因應於被洗淨物之所期望的清潔度。
本發明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係藉由使用本發明人等所發明的氣泡產生機構,即使為比習知的裝置更低的壓力及更少的水量也可產生所期望之粒徑及濃度的微細氣泡,因而,可提供小型且低成本的微細氣泡產生裝置。
此外,本發明人等發現藉由將本發明人等所發明的氣泡產生機構、與渦流產生機構、及大徑氣泡分離機構組合,而可更有效率地產生微細氣泡。
微細氣泡 微細氣泡係指直徑100μm以下的氣泡,其中,將直徑1~100μm之可目視的白濁之氣泡稱為微泡,將直徑1μm以下之無法目視的無色透明者稱為超微細氣泡。微泡與超微細氣泡之明確的差異在於,超微細氣泡不會將可見光散射因此肉眼無法直接觀察,微泡係因白濁而可確認存在。於本發明中,包含微泡之微細氣泡的產生確認,係藉由目視確認如此之白濁而進行。此外,針對超微細氣泡,係藉由以下詳述之雷射繞射而測定個數分布所致之粒度分布,而確認其存在。
超微細氣泡之粒度分布測定方法 超微細氣泡之個數分布所致之粒度分布測定係在以下的條件下進行。 分析裝置:測定機器 Microtrac系列(microtrac version 10.5.3-22tR)(MicrotracBEL股份有限公司) 氣泡產生裝置:第4圖記載之裝置 氣泡產生溶媒:自來水(室溫)
毫米氣泡・次毫米氣泡 於本發明中,毫米氣泡係指1~100mm之氣泡,次毫米氣泡係指100μm~1mm之氣泡。於本發明中,該等氣泡之產生確認,係藉由目視確認而進行。
如此般微小的微細氣泡,相較於通常的氣泡,具有各種特徵性的性質,尤其,相較於通常的氣泡,在相同的容積之微細氣泡下比表面積較大,因此,在氣液界面之作用面的物理性吸附力非常大。
此外,微細氣泡的特徵之一係具有自我加壓效果。亦即,微細氣泡在液體中為大致球形的氣泡,但,表面張力會作用於其氣液界面。因此,已知氣泡直徑越小,氣泡的內壓越高,隨著時間經過氣泡會在液中消滅。於本發明中,著眼於藉由在包含後述般之添加劑的水系組成物中產生微細氣泡,氣泡(bubble)係產生之後即具有小的粒徑,其後,進行凝聚而成為具有更大的粒徑。接著,令人驚訝地得知,藉由以如此之微細氣泡長時間存在於水系組成物的狀態,使該水系組成物接觸被洗淨物,而無須使用清潔劑等,即可發揮與使用清潔劑時同等或高於清潔劑之洗淨效果。以下,針對添加於水系組成物之添加劑進行說明。
添加劑 添加劑,係指藉由於某素材中添加既定量的成分,而具有改善該素材之安定性或物理性狀等的功能之劑。作為本發明之添加劑,並無限定於該等,但,亦可包含選自由界面活性劑、乳化劑、增黏劑、安定劑所組成之群中的1種以上者。此外,亦可依期望,除了該等之1種以上的添加劑以外,雖不限定於以下者,但包含pH調整劑、保濕劑等。
於本發明中使用的添加劑,係可設為選自由作為增黏劑之酪蛋白之鹼金屬鹽、作為界面活性劑之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1-辛烷磺酸鈉、皂素、硬脂基三甲基氯化銨、作為乳化劑之大豆卵磷脂所組成之群中的1種以上之組成物。於本發明之添加劑,較佳為酪蛋白鈉、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硬脂基三甲基氯化銨、或1-辛烷磺酸鈉,最佳為酪蛋白鈉。藉由在水中添加有該等添加劑的水系組成物中產生微細氣泡,而可飛躍性地提昇水系組成物之洗淨效果。
水系組成物 水系組成物,係指水相為連續相之組成物,且包含水溶性成分的水溶液組成物。本發明之水相係指含有水之相。
微細氣泡之產生方法 本發明之微細氣泡用添加劑,係可於該技術領域中已知之任意的微細氣泡產生方法中使用,即使在使用任一種微細氣泡產生方法的情況中,皆可產生適於洗淨用途之具有所期望之特性的微細氣泡。於該技術領域中,作為微細氣泡之產生方法,主要已知有噴射法、孔蝕法、氣液剪切(旋流)法、加壓溶解法等之方法。
噴射法,係指將加壓後的液體送進噴射器,藉由於噴射器內部產生的無數個「分離流」將所自吸的氣體微粒化,而產生氣泡的方法。於此方法中,係使水從寬廣的流路流往狹窄的流路,其後,再度使水流往寬廣的流路,藉此,為了急劇地釋放壓力,被自吸的空氣會破碎,以及於狹窄的流路中,流速會急劇地上昇,被自吸的空氣會因該流速而破碎,而使被自吸的空氣氣泡化。
孔蝕法,係將加壓後的液體送進具有孔蝕構造的產生器,利用在構造部產生的孔蝕現象(空洞現象),使液體中所包含的溶存氣體析出而產生氣泡的方法。
氣液剪切(旋流)法,係指將加壓後的液體從偏心方向送進具有筒狀構造的產生器,於圓筒內部誘發迴旋,藉由該剪切應力將空氣切斷而產生氣泡的方法。
加壓溶解法,係指在壓力下使氣體強制性溶解,並藉由減壓(大氣開放)而析出氣泡的方法。亦即,藉由施加壓力,因亨利法則而使液體於氣體中超過飽和值地過度溶解,其後,釋放壓力,藉此,使溶解達飽和值以上的氣體再氣泡化的方法。
於本發明中,藉由任一種方法皆可使用本發明之水系組成物來產生具有所期望之特性的微細氣泡,此外,使用如此方式產生的微細氣泡,可不對洗淨對象物造成物理性刺激地發揮高洗淨力。
實施形態 針對本發明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一邊參照附圖一邊進行說明。
一邊參照第4(a)圖一邊說明於本發明中使用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之一實施形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20係具備有:氣液流入管21、氣泡產生機構22、圓筒狀之氣液混相流產生機構25、以及排出管26,該氣液流入管21係將水系組成物與空氣之混合流體導入;該氣泡產生機構22係設置於氣液流入管21之混合流體排出側;該氣液混相流產生機構25,係設成將氣液流入管21配置於筒的中心;該排出管26,係被設置於該氣液混相流產生機構25的側面,用來將包含微細氣泡的水系組成物排出。氣液混相流產生機構25,係具有圓筒狀形狀,氣液流入管21從筒主體的上表面貫穿筒的中心,且將氣液流入管21之混合流體排出側的端部配置成與筒主體的底部隔著間隙。此外,筒主體的內部,係藉由渦流產生機構24,而被二分為筒主體之底部側的下槽部23a、與筒主體之上部側的上槽部23b。渦流產生機構24係具備:具有2至4個孔的上表面27a、及具有與上表面27a上的孔錯開地配置之2至4個孔的下表面27b,上表面27a的孔與下表面27b的孔係以分別對應的方式貫穿。亦即,如第4(b)圖所示般,於渦流產生機構24之剖面中,各貫通孔28,係被配置成以與上表面27a或下表面27b之面具有一定的角度的方式傾斜。
首先,被導入氣液流入管21的水系組成物與空氣的混合流體,係被導入氣泡產生機構22,在此成為包含氣泡的混合流體。氣泡產生機構22,係具有由具有圓錐形狀之中空的構件所構成,且於該圓錐面的一部分設置有1至複數個貫通孔29的構造。被導入氣液流入管21的混合流體,係從氣泡產生機構22的外側通過貫通孔29,被導入氣泡產生機構22的內部,而在此產生氣泡。藉由設置如此之氣泡產生機構22,即使為較低的水壓及較少的水量也可充分產生微細氣泡。
藉由氣泡產生機構22而成為包含氣泡的混合流體之水系組成物,係從氣液流入管21的端部排出,被導入氣液混相流產生機構25的下槽部23a,接著,通過渦流產生機構24的貫通孔28,被導入氣液混相流產生機構25的上槽部23b。貫通孔28,由於是如上述般地被設置成於剖面方向為傾斜,因此若包含氣泡之水系組成物通過該貫通孔28,則包含氣泡之水系組成物係在上槽部23b內成為渦流。在上槽部23b中以氣液流入管21的氣泡為中心製造漩渦,此時,包含比重輕且大直徑的氣泡之水系組成物會集中於上槽部23b的內側(圓筒形狀之中心側),而被分離至上槽部23b的上部,另一方面,包含小直徑的氣泡之水系組成物會因離心力而被擠出至上槽部23b的外側(圓筒形狀之外周側)。如此一來,產生包含多量直徑小的氣泡之水系組成物,通過設置於氣液混相流產生機構25的側面之排出管26來排出。
於排出管26,可依期望,與氣液流入管21相同地,於該管內部設置氣泡產生機構22,若包含小直徑的氣泡之水系組成物通過,則可作為包含直徑更小的氣泡之水系組成物。依期望,排出管26中之氣泡產生機構22亦可將2個以上並聯配置,藉由將裝置20全體之氣泡產生機構設為3個以上,而可提昇微細氣泡之產生效率。較佳係依期望,而於氣液流入管21中設置1個,並於排出管26中設置1~4個氣泡產生機構22。
一邊參照第5圖一邊說明另一樣態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30。微細氣泡產生裝置30係具備有:氣液流入管37、大徑氣泡去除機構31、第一分隔部32、中槽部33、裙部34、渦流產生部35、氣泡產生機構36、氣泡打碎機構38、貫通孔38a、以及排出管39,該氣液流入管37係將水系組成物與空氣之混合流體導入;該大徑氣泡去除機構31係將直徑較大的氣泡分離;該第一分隔部32,係分隔大徑氣泡去除機構31與其下部的中槽部33且具備貫通孔32a;該中槽部33,係讓來自大徑氣泡去除機構31的氣液混相流流入;該裙部34,係以使下部開口的方式配置於中槽部33內;該渦流產生部35係藉由螺旋構造而產生渦流;該氣泡產生機構36,係配置於渦流產生部內,且具備貫通孔36a;該氣泡打碎機構38係配置於下槽部40內;該貫通孔38a係設置於氣泡打碎機構38上;該排出管39,係設置於下槽部40的側面,用來將包含微細氣泡的水系組成物排出。大徑空氣去除機構31、中槽部33、下槽部40、裙部34、渦流產生部35、氣泡打碎機構38,任一者皆具有圓筒形狀。亦可作為其他實施例,而設為剖面具有圓形以外之多角形的圓筒形狀。
首先,若對微細氣泡產生裝置30使用泵來從氣液流入管37壓送空氣及水系組成物,則當碰撞到大徑氣泡去除機構31的底面時會產生氣泡,同時空氣與水系組成物之混合流體會積存於被設置於大徑氣泡去除機構31中心部之直徑小的圓筒機構31a。其後,當包含有氣泡的混合流體從該圓筒機構31a溢出時,直徑較大的氣泡會分離至大徑氣泡去除機構31的上部。若從圓筒機構31a溢出的混合流體從被設置於第一分隔部32的貫通孔32a浸入至中槽部33,則會進入裙部34與於內部具有螺旋構造的渦流產生機構35之間。若氣液混合流體到達該渦流產生機構35的上端部,則直徑較大的氣泡會被渦流產生機構35上部的空隙所捕捉。該被捕捉的氣泡係被流入渦流產生機構35的氣液混相流所削減並納入,藉由形成於渦流產生機構35內部的螺旋構造,混相流被誘導而產生渦流。該渦流,係從圓錐形狀之氣泡產生機構36上的外側通過貫通孔36a,被導入氣泡產生機構36的內部,在此產生氣泡。藉由設置如此之氣泡產生機構36,即使為較低的水壓及較少的水量也可充分產生氣泡。其後,在相對於水流之行進方向而垂直配置的圓筒狀之氣泡打碎機構38內,微細氣泡被進一步微小地打碎。如此一來,所產生之包含多量微細氣泡的水系組成物,係從圓筒狀之氣泡打碎機構38通過貫通孔38a排出至下槽部40,其後,從設置於下槽部40側面之排出管39排出。此外,於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中,係可依期望,而配置複數個圓錐形狀之氣泡產生機構36。
如第6圖所示般,本發明之氣泡產生機構,係具備區劃液體與氣體之混合流體的導入側與含氣泡之流體的排出側的壁,該壁,係具有選自由底部作開口的錐體、錐台及柱體所組成之群中的形狀,於藉由該壁所區劃的形狀之側面的至少1部分,形成有用以將混合流體導入壁的內側的貫通孔。混合流體,係通過貫通孔被導入壁內部,成為含氣泡之流體而從底部之開口部排出。
設置於本發明之氣泡產生機構的壁之貫通孔的數量,較佳為3~6個,且較佳係以等間隔設置於壁部的周圍。此外,孔的形狀,可設為任意之形狀,雖無限定,但較佳為圓。在貫通孔為圓的情況,其內徑,較佳為2mm~10mm,較佳為2mm~6mm。
在氣泡產生機構為圓錐形狀的情況,可將高度設為8mm~50mm,較佳為10mm~30mm,最佳為12mm~25mm,並可將底部的內徑設為6mm~20mm,較佳為8mm~18mm,最佳為10mm~16mm。
在氣泡產生機構為圓錐台形狀的情況,可將圓錐台部的高度設為8mm~50mm,較佳為10mm~30mm,最佳為12mm~25mm,可將上底部的內徑設為5mm~10mm,較佳為6mm~9mm,最佳為7mm~8mm,並可將下底部的內徑設為6mm~20mm,較佳為8mm~18mm,最佳為10mm~16mm。
在氣泡產生機構為圓柱形狀的情況,可將高度設為8mm~50mm,較佳為10mm~30mm,最佳為12mm~25mm,並將底部的內徑設為6mm~20mm,較佳為8mm~18mm,最佳為10mm~16mm。
此外,構成氣泡產生機構之壁的厚度為0.5mm~8mm,較佳為1mm~5mm,最佳為2mm~3mm,較佳係以鋁合金、不鏽鋼、黃銅等之金屬或樹脂等所製造。
貫通孔可設為2個~8個,較佳為2個~6個,最佳為2個~4個,在配置有複數個的情況時,較佳係配置成以均等的角度隔著間隔。例如,在貫通孔為2個的情況時係以180°的角度配置。此外,在氣泡產生機構為圓錐的情況時,孔係可從圓錐頂部,朝軸方向向下配置於2mm~18mm,較佳為3mm~15mm,最佳為5mm~10mm的位置。在錐台及柱體的情況時,孔係可從上底部,朝軸方向向下配置於1mm~18mm,較佳為2mm~15mm,最佳為2mm~10mm的位置。
在使用每分鐘8.9L之輸出的泵的情況,孔的直徑為1mm~4mm,較佳為1mm~3mm,最佳為2mm~3mm。孔的直徑,較佳係依據所使用之泵的性能等而適當變更。
作為渦流產生機構,在使用裙部及螺旋構造的情況,渦流產生機構之2種的管之內、外管的內徑,係可設為10mm~30mm,較佳為15mm~25mm,最佳為17mm~20mm。此外,內管的內徑,可設為6mm~24mm,較佳為11mm~21mm,最佳為13mm~16mm。
此外,渦流產生機構之外管的長度,可設為25mm~95mm,較佳為30mm~85mm,最佳為35mm~75mm,內管的長度,可設為35mm~95mm,較佳為45mm~85mm,最佳為55mm~75mm。
形成於內管的內面之螺旋構件的螺旋節距,可設為1mm~30mm,較佳為5mm~20mm,最佳為10mm~15mm。螺旋構件的溝槽寬,可設為2mm~20mm,較佳為3mm~15mm,最佳為5mm~10mm。於內面施作溝槽的部分的長度,可設為10mm~85mm,較佳為20mm~75mm,最佳為30mm~60mm。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亦可於第5圖所示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30的中槽部33中,將氣泡產生機構36複數個並聯配置。例如,可將2個氣泡產生機構36並聯配置。在並聯配置的情況時,相較於串聯配置的情況,較不易受到泵的輸出性能造成的影響。
依據本發明之又另一實施形態,於第5圖所示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30的中槽部33中,可將氣泡產生機構與其他氣泡產生機構組合使用。作為如此之機構,例如,可使用加壓溶解方式之機構(未圖示)。藉由在本發明之氣泡產生機構的上游賦予加壓溶解機構,而可更提昇所產生之氣泡的濃度。在此,由於藉由賦予加壓溶解機構,裝置全體的壓力(泵之要求壓力)會提昇,因此較佳係為了小型化而使加壓溶解機構之壓力為低,例如,較佳係設為0.2MPa~0.15MPa。
依據本發明之又另一實施形態,亦可於第5圖所示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30的中槽部33中,將渦流產生機構35及氣泡產生機構36分別串聯設置複數個(未圖示)。例如,可依第一渦流產生機構、第一氣泡產生機構、第二渦流產生機構、第二氣泡產生機構等的順序來交替地配置。在具備有複數個該氣泡產生機構36的情況時,係可依所期望的條件而設為2個以上,但,較佳為2個~4個。
依據本發明之又另一實施形態,亦可於第5圖所示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30的中槽部33中,在渦流產生機構35及氣泡產生機構36的上游,進一步具備將氣泡進行粉碎的機構。作為如此之機構,雖不限定於該等,但例如,可設為文氏管、或相對於軸方向而配置於垂直方向,並與前後之機構連通的橫筒。藉由進一步配置如此之機構,而可更細且更有效率地產生氣泡。
如第5圖所記載般,下槽部40係具備:氣泡粉碎部38及排出管39,該氣泡粉碎部38,係將在中槽部33所產生的微細氣泡進一步粉碎、擴增;該排出管39係將所產生的微細氣泡排出。在中槽部33所產生的氣泡,係通過前述氣泡產生機構36的下部開口部而被供給至氣泡粉碎部38,而在該粉碎部38內更加細緻地粉碎。
於第5圖所示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30中,氣泡粉碎部38,係具有與軸方向垂直配置的中空狀之圓筒形狀。該圓筒的上底及下底密閉,且於其兩端的圓周上具備複數個孔38a。朝粉碎部38流入中槽部的軸方向之包含氣泡的旋流方向轉換成相對於軸方向而為朝垂直方向,藉此,可將氣泡更細緻地粉碎。此外,被細緻地粉碎的氣泡,係從圓筒上的複數個孔38a排出,在包含該圓筒的下槽部40內擴增之後,透過排出管39來從微細氣泡產生裝置30排出。
前述圓筒係具有20mm~50mm,較佳為25mm~45mm,最佳為30mm~40mm的長度,且5mm~30mm,較佳為10mm~25mm,最佳為15mm~20mm的內徑。
前述圓筒上的孔,可設為2個~10個,較佳為2個~8個,最佳為4個~8個。此外,前述孔的尺寸,可設為1mm~6mm,較佳為2mm~5mm,最佳為3mm~4mm。此外,孔較佳係等間隔地配置於圓周上。孔的形狀,可設為任意之形狀,雖無限定,但較佳為圓。
前述圓筒壁的厚度,可設為1mm~5mm,較佳為1mm~4mm,最佳為2mm~3mm,較佳係以鋁合金、不鏽鋼、黃銅等之金屬或樹脂等所製造。
於第5圖所示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30中,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亦可在氣泡產生機構的下游,進一步具備調整氣泡之粒度的機構(未圖示)。作為如此之機構,雖不限定於該等,但例如,可設為文氏管、超音波粉碎等。更詳細而言,例如,可藉由將從氣泡產生機構流入的水朝與排出口39相反側放出,在下槽部40內使方向轉換,而將氣泡之大的塊粉碎,或是藉由對壁部碰撞的衝擊而進一步粉碎。藉由配置該等機構,而可將前步驟所產生的微細氣泡進一步粉碎。
於第5圖所示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30中,依據本發明之又另一實施形態,可於下槽部40之排出管39中進一步配置氣泡產生機構。氣泡產生機構,較佳係具有與配置於中槽部33內者相同的構造。較佳係,配置於前述排出管39中的氣泡產生機構為1~4個。
於第5圖所示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30中,於上述之任一實施形態中,只要將上槽部31、中槽部33、及下槽部40依序連接,則可以任意形態進行連接、配置。例如,可僅將上槽部31獨立地配置,將中槽部33及下槽部40配置成縱向重疊。此外,例如,可於上槽部31的下方縱向重疊中槽部33,並於中槽部33的下方縱向重疊下槽部40,而配置成一列。
本發明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並不限定於該等組合,可因應於所期望之裝置的大小或氣泡的產生濃度/量,而如可發揮本發明之效果般之藉由任意的組合來配置。
微細氣泡之粒徑的測定法 微細氣泡之粒徑係利用以下的條件進行測定。 裝置:測定機器 Microtrac系列(microtrac version 10.5.3-225R)(MicrotracBEL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台:MT3000II 依據使用本測定機器之測定法,可測定次微米以下的粒徑,而不存在樣品之影響因子所致之對測定值的影響。
作為本發明之粒徑的指標,係使用中值粒徑、平均粒徑、及最頻粒徑。針對各粒徑,以下記載其定義。 中值粒徑 中值粒徑,係指當將微細氣泡粒體的集團之全部體積作為100%來求出累積曲線時,該累積曲線成為50%之點的粒徑(μm)。本指標,係被利用作為一般作為累積中值點(Median徑)來評估粒徑分布的參數之一。 平均粒徑 由藉由計算求出的假想之個數分布所求出的平均徑。於此情況中,粒子全部假設為球形。 最頻粒徑 最頻粒徑,係指微細氣泡粒體的集團當中,存在頻率最高的粒徑。
洗淨方法 使用本發明之水系組成物所產生之微細氣泡所致之洗淨方法,係使使用本發明之添加劑所產生的微細氣泡作用於被洗淨物之應洗淨的處理面來進行洗淨。具體而言,藉由將被洗淨物於包含使用本發明之水系組成物所產生的微細氣泡之水中浸漬既定時間,而不造成摩擦等之物理性的刺激地進行被洗淨物之洗淨。
於本發明中,雖亦可使用藉由周知之任一種方法所產生的微細氣泡,但較佳係藉由第4圖所記載之裝置20所產生。
使用本發明之水系組成物所產生的微細氣泡,其特徵在於,相較於在不含添加劑的水中產生的氣泡,其產生之後即具有小的粒徑,其後,進行凝聚而成為具有更大的粒徑。
在被洗淨物為人體或動物身體的一部分的情況時,較佳係使用上述之添加劑當中,對身體刺激少的酪蛋白鈉者。洗淨時,係可使用自來水、井水、溫泉水等之任意的水。
洗淨效果之評估方法 各樣品之洗淨效果係藉由洗淨效果值進行評估。洗淨效果值係藉由由樣品之影像數據將污染度數值化(灰階)而算出。
洗淨對象物 使用本發明之微細氣泡的洗淨對象物(被洗淨物),只要可沾濕者,則無特別限制,但,例如,可列舉藉由與人體接觸而附著有皮脂等之污垢的物品。於本發明之一樣態中,作為如此之物品,可列舉例如:制服、防寒衣等之衣類、或床單、枕頭套等之寢具類。
此外,作為使用本發明之微細氣泡的洗淨對象物,可列舉人或動物的皮膚、毛髮等之人或動物身體的一部分。於本發明之較佳的樣態中,使微細氣泡在沐浴時,於積存在浴槽的熱水或在淋浴使用的熱水中產生,用來將人類或動物身體的一部分洗淨。 [實施例]
根據以下的例子來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係並不限定於該等例子。
實施例1 微細氣泡之洗淨能力試驗1 使用豬皮試料作為被洗淨物,如下述般地進行使用本發明之微細氣泡產生用水系組成物所產生之微細氣泡的洗淨能力試驗。
試驗條件 (1)試料 豬皮:裁切皮革 鞣製皮革(craft flower)(淡茶色豬皮)無花紋 裁切成2cm×2cm 人造污垢:巧克力用色素10wt%、山梨醇酐單棕櫚酸酯25wt% 食用大豆油65wt% (2)洗淨試驗之條件 水槽容積:4L 水溫:40℃ 檢體數:各3次 分別準備於自來水中以0.01質量%、0.005質量%、0.002質量%之濃度添加有酪蛋白鈉者各3個。作為對照,準備於自來水中產生微細氣泡者與未產生微細氣泡的自來水。
試驗程序 (1)以顯微鏡拍攝豬皮的表面。 (2)於豬皮表面將3.5mg/cm2 的人造污垢以藥匙延展附著,以顯微鏡拍攝表面。 (3)於使用包含1個圓錐形狀之氣泡產生機構22之本發明等人的發明之第4圖所記載的微細氣泡產生裝置20所產生的氣泡溶液中浸漬既定的時間(5分鐘)。 作為對照,在產生了微細氣泡的自來水與未產生微細氣泡的自來水中同樣地浸漬5分鐘。另外,未產生微細氣泡的自來水,於試驗中,係藉由泵使水循環。 (4)以紙巾輕輕吸取表面的水氣。 (5)在確認豬皮完全乾燥之後,以顯微鏡拍攝表面。
洗淨效果 將針對各試料之洗淨前及洗淨後的試料之照片記載於第1圖。如由照片得以明瞭般,於不含酪蛋白鈉的對照樣品中,無論是產生了微細氣泡者,或未產生微細氣泡者,幾乎皆無確認到洗淨效果。 另一方面,針對藉由在包含酪蛋白鈉的水中所產生的微細氣泡進行洗淨後的試料,於所有的試料中都確認到洗淨效果。尤其,酪蛋白鈉的濃度越高,洗淨效果也越高。
實施例2 微細氣泡之洗淨能力試驗2 試驗條件 作為試料,使用人的手背的皮膚(附著部分為5cm× 5cm),作為人造污染物質,係使用10mg/cm3 的油酸96.8質量%、sudanIV(油紅)2.2質量%,除此之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方式進行。
洗淨效果之評估指標 作為添加有各添加劑之情況的洗淨效果之評估指標係使用洗淨效果值。洗淨效果值係如下述般地算出。 式:(洗淨前的灰階值)-(洗淨後的灰階值) 此外,灰階值係使用影像處理軟體來自動算出。具體而言係如以下所述。 1.於封住縫隙以避免外部環境的光進入,設置燈並使亮度為一定的箱內,設置附著有污染物質的試料。 2.拍攝1.調製出的試料。此時,在每1個洗淨條件下使用6個試料來實施試驗,且針對相同試料,進行3次反覆拍攝(合計18張)。 3.洗淨後的試料亦相同地以1及2的程序進行拍攝。 4.針對所得到的影像,使用影像處理軟體之GIMP來測定灰階。 5.針對所得到的灰階,將各試料之3次反覆平均化,並且比較洗淨前後6個試料的平均值。將此時之洗淨前後的灰階值之差作為洗淨效果值。此外,當洗淨評估值為3以上,且將3次反覆之平均值作為各檢體的灰階時,藉由T檢定算出比較洗淨前後時之有意水準,而將p<0.05者視為具有有意差。
針對以如此方式所算出的洗淨效果值,未達4係視為無洗淨效果,4~7係視為有洗淨效果,尤其是7.1以上係視為洗淨效果良好。另外,未達3或是3以上,當將3次反覆之平均值作為各檢體的灰階時,比較洗淨前後時之優勢水準為p>0.05者係視為無效果。
試驗結果 (1)洗淨效果 將洗淨試驗之結果記載於以下之表1。關於針對各添加劑之發揮洗淨效果的添加濃度之最小值進行探討。在針對酪蛋白鈉為0.008質量%、針對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為0.003質量%、針對大豆卵磷脂為0.01質量%、針對皂素為0.01質量%、針對硬脂基三甲基銨為0.01質量%以上的濃度之情況時,可確認洗淨效果。
Figure 02_image001
實施例3 微細氣泡之洗淨能力試驗3 除了包含2個圓錐形狀之氣泡產生機構22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方法,進行微細氣泡之洗淨能力試驗。 其結果,僅在使用酪蛋白鈉作為添加劑的情況,相較於使用藉由圓錐為1個的實施例1之裝置所產生的微細氣泡的情況,其發揮洗淨能力的添加劑濃度之最小值變低。 具體而言,效果顯現的最小量為0.004質量%(洗淨值=5.8),其以下皆無洗淨效果。此外,於本實施例的情況中,酪蛋白鈉之濃度為0.008質量%時,洗淨值成為8.5,相較於實施例1變高。 其係藉由圓錐機構增加為2個,而使所產生之微細氣泡的量增加之故。
實施例4 微細氣泡之粒徑測定 (1)粒徑測定條件 測定機器 Microtrac系列(microtrac version 10.5.3-225R)  光學台:MT3000II
(2)粒徑測定方法 本發明等人之發明之藉由上述的微細氣泡產生裝置20,而在添加有0.01質量%之作為本發明之添加劑的1種之酪蛋白鈉的水中產生微細氣泡。以上述之測定條件來測定該裝置運轉5分鐘後及停止5分鐘後的樣品之粒徑。
(3)粒徑測定結果 將本發明之添加劑當中,在添加酪蛋白鈉所產生之微細氣泡及在無添加添加劑的自來水中所產生之微細氣泡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運轉開始5分鐘後及該裝置停止後5分鐘後的最頻粒徑、平均粒徑及中值粒徑之測定值記載於以下之表2。
Figure 02_image003
於無添加酪蛋白鈉時,在微細氣泡產生裝置運轉5分鐘後起至微細氣泡產生後放置5分鐘後為止,最頻粒徑並無變化,平均粒徑及中值粒徑減少。另一方面,於添加酪蛋白鈉時,在微細氣泡產生裝置運轉5分鐘後起至微細氣泡產生後放置5分鐘後為止,最頻粒徑、平均粒徑、中值粒徑任一者皆增加。 此外,可確認到,於無添加酪蛋白鈉時,因時間經過而氣泡會縮小。另一方面,於添加酪蛋白鈉時,相較於無添加酪蛋白鈉時,產生後5分鐘後的粒徑減少。另一方面,運轉後放置5分鐘後的粒徑增加。
實施例5 微細氣泡之粒徑經時變化 為了驗證各添加劑之洗淨效果與粒徑之經時變化的關連性,於與實施例1不同日,在分別以0.01質量%之濃度添加有添加劑的水中產生微細氣泡,測定微細氣泡產生裝置運轉開始5分鐘後及該裝置停止後5分鐘後的中值粒徑。將該等結果記載於以下之表3。
Figure 02_image005
於開始5分鐘後,在包含酪蛋白鈉作為添加劑的情況時,具有約10μm~65μm之中值粒徑,此外,在包含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或三甲基硬脂基三甲基銨作為添加劑的情況時,具有約0.5μm~65μm之中值粒徑。此外,於停止5分鐘後,具有約40μm~90μm之中值粒徑。任一者粒徑皆比實施例3更小,其係由於提高所使用的泵之水量,結果產生多數個具有較小的粒徑之氣泡之故。 在無添加添加劑之自來水中產生的氣泡之粒徑會經時性縮小。其係如在該技術領域中所得知般,因微細氣泡之自我收縮(自我加壓效果)所導致者。 群1之酪蛋白鈉及大豆卵磷脂、以及群2之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及硬脂基三甲基氯化銨,係氣泡產生裝置運轉開始5分鐘後的粒徑比無添加時更小。然而,在添加有該等添加劑的情況時,與無添加時不同,粒徑經時性變大。 群3之皂素及1-辛烷磺酸鈉,與無添加時相同地,粒徑經時性變小。
考察 在添加有酪蛋白鈉的情況時,平均粒徑隨著時間經過而變大的原因,推測可能是酪蛋白本身所具有的凝聚之性質的影響。 此外,雖不限制於以下的理論,但使油脂附著於壓克力板,放進微細氣泡溶液內時,觀察氣泡進入油脂內部的樣子(第2圖),因而推測可能是氣泡會進入油脂內部並凝聚,藉此擴大,使浮力增大,而將油脂從豬皮剝離。尤其,可推測在粒徑縮小至微米水準的群1及粒徑縮小至奈米水準的群2之添加劑的添加時,由於微細氣泡產生後之粒徑便比無添加時更小,因此較容易進入油脂內部,其後凝聚而粒徑增大,藉此提高浮力,使污垢剝離,而洗淨力上昇。也就是說,可推測若將具有附著物11之被洗淨物10浸漬於包含在水槽12內產生之微細氣泡13的水中,則小徑的微細氣泡會進入附著物11內,在該附著物11內凝聚,藉由凝聚後的微細氣泡14而得到浮力15,使附著物11上浮而將附著物從被洗淨物11剝離(第3圖)。因而,認為是藉由與以往使用有界面活性劑之洗淨方法完全不同的作用,而將污垢從被洗淨物剝離。
與無添加添加劑時相同地,具有粒徑經時性縮小之傾向的群3之添加劑當中,1-辛烷磺酸鈉的洗淨值高的原因在於,即使在不併用微細氣泡的狀態亦具有高洗淨力,因此,原本此組成物所具有的洗淨力便高之故。
因而,得知使用本發明之水系添加劑所產生的微細氣泡,相較於不使用添加劑所產生的氣泡,洗淨力較優異。
實施例6 氣泡產生機構及渦流產生機構之構造的差異導致之氣泡產生的差異 對氣泡產生機構及渦流產生機構之形狀或有無造成之對氣泡產生狀況的影響進行試驗。 (1)氣泡產生機構 作為使用於本發明之氣泡產生裝置的氣泡產生機構,使用圓錐形狀且以180°之角度(亦即,夾著中心之相反側)設有2個孔者(高度:25 mm、底面內徑:16 mm、孔徑:2mm)。此外,作為其他形狀之氣泡產生機構的例子,係使用長方體形狀(高度:25 mm、縱:10 mm、橫:10mm),且以180°之角度(亦即,相對向的平面上)設有2個孔者。於無氣泡產生機構的例子中,係於中槽部與下槽部之邊界平面上配置有2個相同直徑的孔。 (2)渦流產生機構 針對使用於本發明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的渦流產生機構,係使2個管(外管內徑:17 mm、外管長度:75 mm、內管內徑:17 mm、內管長度:75mm、螺旋節距:15mm、螺旋溝槽寬:10mm、螺旋部長度:55mm)之內、口徑大的外管(裙部)變化來比較氣泡之產生狀況。具體而言,使用將裙部於從中槽部的最下端起5mm上錯開地配置者作為通常的裙部,作為其他形態的例子係使用無裙部者,及裙部的長度為一半者。 (3)程序 使用泵(淺野製作所製),以8.9L/分之輸出於本發明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導入水,在裝有10L之水(自來水、室溫)的水槽內產生微細氣泡。在裝置運轉開始後1分鐘停止,調查氣泡之產生狀況。針對微細氣泡之產生狀況係以目視進行。 (4)結果 將氣泡之產生結果彙整於以下之表4。
Figure 02_image007
例6-1係使用圓錐作為產生機構,並將裙部(外管)於從第二槽部的下端起5mm上錯開配置者。使用本例之裝置來進行試驗的結果,水槽內的水完全白濁,良好地產生微細氣泡。
例6-2,係去除產生機構,裙部係與例6-1相同地設置者。使用本例之裝置來進行試驗的結果,無產生氣泡。於例6-1中係良好地產生微細氣泡,因此,得知於無圓錐形狀之產生機構就不會產生微細氣泡的條件下,藉由具有圓錐形狀之產生機構而會產生微細氣泡。因而,為了以更低的水壓及更少的水量產生微細氣泡,氣泡產生機構係發揮重要的功用。
例6-3,係將產生機構之形狀設為長方體,裙部係與例6-1相同地設置者。使用本例之裝置來進行試驗的結果,雖觀察到微細氣泡之產生,但濃度低,水槽內的水未達完全白濁。因而,認為作為氣泡產生機構之形狀,相較於長方體,圓錐者較佳。
例6-4,產生機構係與例6-1相同地使用圓錐,且去除裙部者。使用本例之裝置來進行試驗的結果,產生直徑大的毫米氣泡,而非微細氣泡。此外,於例6-5中,將裙部的長度設為例6-1之一半的長度,結果所產生者大部分為毫米氣泡,微泡僅少量產生。由該等結果,裙部會防止阻礙微細氣泡化的浮力強的大尺寸之空氣塊流入渦流產生機構及圓錐形狀的氣泡產生機構。
實施例7 圓錐形狀之氣泡產生機構對產生極限壓力所造成的影響 為了驗證本發明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的產生機構對氣泡產生的極限壓力之效果,對於去除圓錐形狀之產生機構者,與通常具備有圓錐形狀之產生機構者,改變導入裝置的水量來比較微細氣泡之產生狀況。針對圓錐之有無與導入之水量以外的條件,係以與實施例6之例6-1相同的條件進行試驗。將結果記載於以下之表5。
Figure 02_image009
若使用圓錐作為產生機構,則相較於不使用圓錐的情況,以較低水壓、較低水量產生微細氣泡。因而,藉由使用本發明之圓錐形狀之產生機構,無須藉由習知般之大型的泵來將水以高壓壓送至大型的裝置,因此,可以使用有小型的泵之小型的裝置來產生微細氣泡。
若使用本發明之氣泡產生裝置,則可以比習知裝置更低之0.1MPa的裝置入口壓力產生充分的濃度之微細氣泡。由於可以比習知更低的壓力產生充分使用於所習望之用途中的濃度,因此無須使用高壓之尺寸大的泵,而可提供設置空間或成本面上優異的微細氣泡產生裝置。
此外,將泵之輸出提高的結果,以輸出 9.2L/分(裝置入口壓力 0.16MPa)、輸出 16L/分(裝置入口壓力 0.2MPa)、及輸出 22L/分(裝置入口壓力 0.25MPa)產生微細氣泡。使用更大型的泵來將輸出提高至68L/分的結果,裝置入口壓力雖上昇至1MPa,但微細氣泡之產生濃度與本實施形態之使用泵來將輸出設為22L/分的情況同程度。因而,本發明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即使不使用大型泵,亦可以不遜色於習知大型裝置的程度產生微細氣泡。
實施例8 圓錐上之孔的位置及個數對氣泡產生所造成的影響 針對本發明之氣泡產生機構之孔的位置及個數對氣泡之產生狀況所造成的影響進行驗證。孔的位置及個數,係如第7圖所示般,由a~f之參數規定。在此,a係從圓錐底部起至孔下端部為止之軸方向的距離、b係從圓錐頂部起至孔上端部為止之軸方向的距離、c係孔的個數、d係孔的內徑、e係圓錐底部的內徑、f係圓錐部之軸方向的長度、g係孔的配置角度。孔的位置及個數以外係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條件進行試驗。將結果記載於以下之表6。
Figure 02_image011
由該等結果,設置於圓錐的孔較理想為2個以上。此外,在設置2個以上的孔的情況時,可以45°~180°之角度設置。尤其,在設置2個孔的情況時,最佳係以180°設置。孔的尺寸,於本實施例中,雖將內徑設為1~4mm,但較佳的尺寸會因所設定的水量而變化,因此,必須適當調整。另外,雖於表中未顯示,但孔過多氣泡之產生會減弱,因此較佳為6個以下。
此外,以與本實施例之8-1相同條件,將泵的輸出水量提高至22L/分為止的結果,孔的內徑至8mm為止可確認微細氣泡之充分的產生。進一步將孔的內徑設為10mm的結果,其濃度雖低但可確認微細氣泡之產生。因而,在使用於本發明之裝置的情況,作為設置於氣泡產生機構之圓錐部的孔之內徑,係以1~10mm為較佳的範圍。
實施例9 使用改良形態之微細氣泡產生試驗 使用第4圖所記載的微細氣泡產生裝置來產生微細氣泡,並測定其粒徑。 (1)粒徑測定條件 測定機器 Microtrac系列(microtrac version 10.5.3-225R) 光學台:MT3000II  水槽容積:4L
(2)粒徑測定方法 在添加有自來水及0.01質量%酪蛋白鈉的水中產生微細氣泡。以上述之測定條件來測定該裝置運轉5分鐘後及停止5分鐘後的樣品之粒徑。
(3)粒徑測定結果 將本發明之添加劑當中,在添加酪蛋白鈉所產生之微細氣泡及在無添加添加劑的自來水中所產生之微細氣泡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運轉開始5分鐘後及該裝置停止後5分鐘後的最頻粒徑、平均粒徑及中值粒徑之測定值記載於以下之表7。
Figure 02_image013
如此般,可確認到使用本發明之第4圖所記載的微細氣泡產生裝置而產生微細氣泡。
實施例10 超微細氣泡產生試驗 確認在使用第4圖所記載的微細氣泡產生裝置的情況之伴隨著微細氣泡之產生的超微細氣泡之產生狀況。 (1)粒度分布測定條件 測定機器 Microtrac系列(microtrac version 10.5.3-225R) 光學台:UPA-UZ  水槽容積:4L
(2)粒度分布測定方法 在自來水(室溫)中使第4圖所記載的裝置運轉,而產生氣泡。以上述之測定條件來測定該裝置之運轉5分鐘後及停止5分鐘後的樣品之0.800nm~6,540nm的測定範圍內之粒度分布(個數分布)。
(3)粒度分布測定結果 將在自來水中使氣泡產生裝置運轉之5分鐘後、停止5分鐘後的最頻粒徑、平均粒徑及中值粒徑之測定值記載於以下之表8。
Figure 02_image015
由上述的結果,可確認1μm(=1000nm)以下之超微細氣泡之產生。此外,亦可確認於超微細氣泡上作為特徵性的舉動之經時性的粒徑之減少。為了產生超微細氣泡,通常,需要比微細氣泡之產生更大型且高額的裝置,因此,本發明之裝置,在具有非常小型且簡易的構造之點上,可說是非常優異。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微細氣泡產生用水系組成物及使用微細氣泡之洗淨方法、以及微細氣泡產生裝置及使用該裝置之微細氣泡之製造方法,例如,於衣服等之洗淨、醫療設施之沐浴等中係有用的。
10‧‧‧被洗淨物 11‧‧‧附著物 12‧‧‧水槽 13‧‧‧微細氣泡 14‧‧‧凝聚的微細氣泡 15‧‧‧浮力 20、30‧‧‧微細氣泡產生裝置 21‧‧‧氣液流入管 22‧‧‧氣泡產生機構 23a、40‧‧‧下槽部 23b‧‧‧上槽部 24‧‧‧渦流產生機構 25‧‧‧氣液混相流產生機構 26、39‧‧‧排出管 27a‧‧‧上表面 27b‧‧‧底面 28、29、32a、36a、38a、51‧‧‧貫通孔 31‧‧‧大徑氣泡分離機構 31a‧‧‧筒狀機構 32‧‧‧第一分隔部 33‧‧‧中槽部 34‧‧‧裙部 35‧‧‧渦流產生機構 36‧‧‧氣泡產生機構 37‧‧‧氣液流入管 38‧‧‧氣泡打碎機構 50‧‧‧壁
[第1圖]係酪蛋白鈉添加時(0.01質量%、0.005質量%、0.002質量%)及組成物無添加時之微細氣泡所致之洗淨試驗前後,以及本發明之組成物無添加時之無微細氣泡下之洗淨試驗前後的比較照片。 [第2圖]係進入油狀污垢的微細氣泡的照片。 [第3圖]係本發明之微細氣泡所致之附著物剝離的概念圖。 [第4圖]係本發明之一樣態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及該裝置之渦流產生機構的概略圖。 [第5圖]係本發明之另一樣態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的概略圖。 [第6圖]係本發明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之氣泡產生機構的較佳形態例。 [第7圖]係本發明之氣泡產生機構的概略圖。
20‧‧‧微細氣泡產生裝置
21‧‧‧氣液流入管
22‧‧‧氣泡產生機構
23a‧‧‧下槽部
23b‧‧‧上槽部
24‧‧‧渦流產生機構
25‧‧‧氣液混相流產生機構
26‧‧‧排出管
27a‧‧‧上表面
27b‧‧‧底面
28、29‧‧‧貫通孔

Claims (6)

  1. 一種微細氣泡產生裝置,係具備有微細氣泡產生機構、氣液流入管、圓筒狀之氣液混相流產生機構、渦流產生機構、以及排出管,該微細氣泡產生機構,係用以從液體與空氣之混合流體產生含微細氣泡之流體,該氣液流入管係將前述混合流體導入;該氣液混相流產生機構,係於筒的中心設有前述氣液流入管;該渦流產生機構,係以將前述氣液混相流產生機構內部分成二半的方式設置,且具備:具有2~4個孔的上表面、及具有與前述上表面的孔錯開地配置之2~4個孔的下表面,前述上表面的孔與前述下表面的孔係以分別對應的方式貫穿;該排出管係設置於前述氣液混相流產生機構的側面,前述微細氣泡產生機構係具備:區劃前述混合流體的導入側與含微細氣泡之流體的排出側的壁,前述壁係具有選自由在底部形成有開口部的錐體、在底部形成有開口部的錐台及在底部形成有開口部的柱體所組成之群中的形狀,於藉由前述壁所區劃的形狀之側面的至少1部分,形成有用以將混合流體導入壁的內側的貫通孔,前述混合流體,係通過貫通孔被導入壁內部,成為含 微細氣泡之流體而從前述開口部排出,前述微細氣泡產生機構係設置於前述氣液流入管的混合流體排出側,前述氣液流入管,係從前述筒的上表面貫穿中心,且將混合流體排出側的端部設置成與筒主體的底部隔著間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其中,前述貫通孔的數量係2~6個,前述貫通孔是在前述側面的周圍等間隔地設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其中,前述貫通孔的內徑係1mm~10mm。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在前述排出管中,係進一步具備1~4個前述微細氣泡產生機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其中,前述氣液流入管中之最大壓力為0.1MPa~0.25MPa。
  6. 一種微細氣泡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係使用於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微細氣泡產生裝置。
TW108105823A 2018-03-05 2018-03-05 微細氣泡產生裝置及微細氣泡製造方法 TWI6872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5823A TWI687260B (zh) 2018-03-05 2018-03-05 微細氣泡產生裝置及微細氣泡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5823A TWI687260B (zh) 2018-03-05 2018-03-05 微細氣泡產生裝置及微細氣泡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8259A TW201938259A (zh) 2019-10-01
TWI687260B true TWI687260B (zh) 2020-03-11

Family

ID=69023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5823A TWI687260B (zh) 2018-03-05 2018-03-05 微細氣泡產生裝置及微細氣泡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872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21085628A1 (zh) * 2019-11-01 2021-05-06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99552B (en) * 2000-09-13 2002-08-21 Asupu Kk Device for generating superfine air bubble
TWM487134U (zh) * 2014-06-06 2014-10-01 Ching-Ho Lai 微氣泡產生裝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99552B (en) * 2000-09-13 2002-08-21 Asupu Kk Device for generating superfine air bubble
TWM487134U (zh) * 2014-06-06 2014-10-01 Ching-Ho Lai 微氣泡產生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8259A (zh) 2019-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018527A (en) Shower device with microbubble generating mechanism
CN102639220B (zh) 气泡发生器
JP6182715B2 (ja) 液体処理ノズル、それを用いた液体処理方法、ガス溶解方法及びガス溶解装置
TWI687260B (zh) 微細氣泡產生裝置及微細氣泡製造方法
JP4931201B2 (ja) 極微小気泡を含む水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極微小気泡を含む水
CN101332155B (zh) 具有片状内含物的挤出型个人洗涤皂条
WO2014192896A1 (ja) マイクロナノバブルの生成方法、マイクロナノバブル生成器及びマイクロナノバブル生成装置
JP2004121962A (ja) ナノバブルの利用方法及び装置
WO2016195116A2 (ja) 液体処理ノズル、それを用いた液体処理方法、ガス溶解方法及びガス溶解装置
Cares et al. Ultrasonically assisted extraction of bioactive principles from Quillaja Saponaria Molina
TWI709433B (zh) 微細氣泡產生裝置及微細氣泡製造方法
TWI728232B (zh) 微細氣泡產生用水系組成物以及洗淨方法
WO2018142632A1 (ja) ファインバブル生成用組成物および発生装置
Leighton The acoustic bubble: Oceanic bubble acoustics and ultrasonic cleaning
Babu et al. Effects of surface-active agents on bubble growth and detachment from submerged orifice
Gkotsis et al. Associating void fraction signals with bubble clusters features in co-current, upward gas-liquid flow of a non-Newtonian liquid
JP6582005B2 (ja) ファインバブル生成用組成物
JP5622253B2 (ja) 機能水の製造方法
JP5716240B2 (ja) 炭酸泉製造装置
JP4931008B2 (ja) 微細気泡製造装置
JP2007105728A (ja) ナノバブルの利用方法及び装置
CN210522847U (zh) 一种超微气泡淋浴花洒
PL188422B1 (pl) Kompozycja do wytwarzania detergentowej kostki i sposób wytwarzania detergentowej kostki
JP3762404B2 (ja) ペットの洗浄装置
JP4538612B2 (ja) 洗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