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4175B - 液晶顯示模組、控制方法及電子設備 - Google Patents

液晶顯示模組、控制方法及電子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4175B
TWI684175B TW107138458A TW107138458A TWI684175B TW I684175 B TWI684175 B TW I684175B TW 107138458 A TW107138458 A TW 107138458A TW 107138458 A TW107138458 A TW 107138458A TW I684175 B TWI684175 B TW I68417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ce
liquid crystal
touch
signal
switc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8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8345A (zh
Inventor
王運華
Original Assignee
英屬開曼群島商敦泰電子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屬開曼群島商敦泰電子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屬開曼群島商敦泰電子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4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417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08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834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06Circuit arrangements or driving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single liquid crystal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6Electronic inspection or testing of displays and display drivers, e.g. of LED or LCD displa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液晶顯示模組,控制方法及終端設備。液晶顯示模組包括晶片和液晶螢幕;晶片設置有顯示驅動電路和觸控檢測電路;顯示驅動電路包括訊號傳輸走線、訊號選擇電路以及參考電壓產生電路;觸控檢測電路與訊號選擇電路相連,基於顯示觸控控制時序,進行觸控檢測;訊號傳輸走線由晶片的引腳延伸至液晶螢幕,在所述液晶螢幕上以預設形狀形成分層設置的至少一條基礎公共走線以及至少一條栅極走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能夠使STN-LCD、TN-LCD、CSTN-LCD等液晶螢幕具有觸控功能,成本低且不降低其顯示效果。

Description

液晶顯示模組、控制方法及電子設備
本發明涉及半導體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液晶顯示模組、控制方法及電子設備。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具有觸控功能的液晶螢幕已經成為電子設備的一大發展趨勢。然而目前,電容式觸控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TFT-LCD上,具體的,TFT-LCD採用Out Cell觸控方式,即在液晶螢幕的外表面貼合一個觸控螢幕,使螢幕同時具備顯示以及觸控的功能。通過貼合觸控螢幕實現觸控功能的方式,勢必會導致顯示螢幕的製造成本較高。
而STN-LCD、TN-LCD、CSTN-LCD等液晶螢幕憑藉成本低的優勢被廣泛應用在某些電子設備中,其亮度以及動態響應效率要低於TFT-LCD,將觸控螢幕貼合到此類液晶螢幕上後,會導致整合後的顯示效果更差,因此當前的此類液晶螢幕只用來進行顯示,而不具備觸控功能。
基於此,如何能使STN-LCD、TN-LCD、CSTN-LCD等液晶螢幕具有觸控功能,又不降低其顯示效果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極待解決的一大技術難題。
有鑒於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液晶顯示模組、控制方法及電子設備,能夠使STN-LCD、TN-LCD、CSTN-LCD等液晶螢幕具有觸控功能,成本低,又不降低其顯示效果。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液晶顯示模組,包括晶片和液晶螢幕;晶片設置有顯示驅動電路和觸控檢測電路;顯示驅動電路包括訊號傳輸走線、訊號選擇電路以及參考電壓產生電路,訊號傳輸走線用於傳輸栅極訊號以及公共訊號,訊號選擇電路基於顯示控制時序或顯示觸控控制時序選通預設控制電壓,參考電壓產生電路與訊號選擇電路相連,用於提供預設控制電壓;觸控檢測電路與訊號選擇電路相連,基於顯示觸控控制時序,進行觸控檢測;訊號傳輸走線由晶片的引腳延伸至液晶螢幕,在液晶螢幕上以預設形狀形成分層設置的至少一條基礎公共走線以及至少一條栅極走線;基礎公共走線在液晶螢幕上的投影與栅極走線在液晶螢幕上的投影部分或全部重疊;基礎公共走線與栅極走線在液晶螢幕上交疊的部分用於顯示圖案,基礎公共走線還用於觸控檢測。
可選的,在一實施例中,訊號傳輸走線還包括:至少一條進階公共走線,進階公共走線在液晶螢幕上以預設夾角與基礎公共走線同層設置;進階公共走線用於觸控感測。
可選的,在一實施例中,基礎公共走線與進階公共走線設置於液晶螢幕的第一層;栅極走線設置於液晶螢幕的第二層;第一層在第二層之上。
可選的,在一實施例中,進階公共走線在液晶螢幕上的投影 與基礎公共走線在液晶螢幕上的投影無重疊。
可選的,在一實施例中,基礎公共走線用於傳輸公共訊號,栅極走線用於傳輸栅極訊號;或,基礎公共走線用於傳輸栅極訊號,栅極走線用於傳輸公共訊號。
本發明還提出一種液晶顯示模組控制方法,應用於上述液晶顯示模組;方法包括:以預設規則交替執行顯示控制時序或顯示觸控控制時序選通預設控制電壓;在顯示觸控控制時序段,通過觸控檢測電路檢測是否有觸摸動作;若檢測到觸摸動作,根據觸控檢測電路輸出的訊號確定觸摸動作的觸控位置。
可選的,在一實施例中,根據觸控檢測電路輸出的訊號確定觸摸動作的位置,包括,根據訊號在至少一條基礎公共走線上產生的訊號值判斷觸摸動作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
可選的,在一實施例中,液晶顯示螢幕的訊號傳輸走線還包括至少一條進階公共走線,進階公共走線在液晶螢幕上以預設夾角與基礎公共走線同層設置;進階公共走線用於觸控檢測;根據觸控檢測電路輸出的訊號確定觸摸動作的位置,還包括:根據訊號在進階公共走線上產生的訊號值判斷觸摸動作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
可選的,在一實施例中,根據第一方向上的位置和第二方向上的位置確認觸摸動作在液晶顯示螢幕上的位置。
可選的,在一實施例中,訊號傳輸走線傳輸栅極訊號以及公共訊號包括:第一傳輸方式:基礎公共走線用於傳輸公共訊號,栅極走線 用於傳輸栅極訊號;第二傳輸方式:基礎公共走線用於傳輸栅極訊號,栅極走線用於傳輸公共訊號;第一傳輸方式和第二傳輸方式交替執行。
本發明還提出一種電子設備,包括電子設備本體以及上述中任一的液晶顯示螢幕。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提供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液晶顯示模組,控制方法及終端設備,液晶顯示模組包括:包括晶片和液晶螢幕;晶片設置有顯示驅動電路和觸控檢測電路;顯示驅動電路包括訊號傳輸走線、訊號選擇電路以及參考電壓產生電路,訊號傳輸走線用於傳輸栅極訊號以及公共訊號,訊號選擇電路基於顯示控制時序或顯示觸控控制時序選通預設控制電壓,參考電壓產生電路與訊號選擇電路相連,用於提供預設控制電壓;觸控檢測電路與訊號選擇電路相連,基於顯示觸控控制時序,進行觸控檢測;訊號傳輸走線由晶片的引腳延伸至液晶螢幕,在液晶螢幕上以預設形狀形成分層設置的至少一條基礎公共走線以及至少一條栅極走線;基礎公共走線在液晶螢幕上的投影與栅極走線在液晶螢幕上的投影部分或全部重疊。可見,本發明提供的液晶顯示模組,能使STN-LCD、TN-LCD、CSTN-LCD等液晶螢幕具有觸控功能,成本低又不降低其顯示效果。
101‧‧‧電路
102‧‧‧電路
200‧‧‧觸控電路
11-15‧‧‧第一至第五電阻
21-24‧‧‧第一至第四放大器
111(i)‧‧‧開關組
112(i)‧‧‧時序
121(j)‧‧‧開關組/栅極訊號選擇子電路
122(j)‧‧‧顯示控制時序
131(i)‧‧‧第一電路/訊號選擇電路
132(i)‧‧‧顯示觸控控制時序
151(i)‧‧‧訊號選擇電路
152(i)‧‧‧顯示觸控控制時序
31-38‧‧‧第一至第八開關
31’-39’‧‧‧第九開關至第十七開關
311‧‧‧第十八開關
321‧‧‧第十九開關
331‧‧‧第二十開關
341‧‧‧第二十一開關
351‧‧‧第二十二開關
361‧‧‧第二十三開關
371‧‧‧第二十四開關
41‧‧‧同相輸入端
42‧‧‧反相輸入端
50‧‧‧第五放大器
51‧‧‧第一電容
52‧‧‧第二電容
500‧‧‧訊號傳輸走線
501‧‧‧顯示驅動電路
502‧‧‧觸控檢測電路
503‧‧‧參考電壓產生電路
504‧‧‧公共電極訊號選擇子電路
600‧‧‧顯示驅動電路
601‧‧‧公共電極訊號選擇子電路
602‧‧‧觸控檢測電路
603‧‧‧柵極訊號選擇子電路
60-64‧‧‧第二十五至第二十九開關
70‧‧‧電容
702‧‧‧觸控檢測電路
71-73‧‧‧開關
801-803‧‧‧位置
901-903‧‧‧位置
C.0-C.3‧‧‧公共走線
COM,COM(i)‧‧‧基礎公共走線
COM.0‧‧‧進階公共走線
COM.01-COM.15‧‧‧基礎公共走線
COM.1-COM.4‧‧‧公共走線
V0‧‧‧第一預設電壓
V1‧‧‧第二預設電壓
V2‧‧‧第三預設電壓
V3‧‧‧第四預設電壓
V4‧‧‧第五預設電壓
V5‧‧‧第六預設電壓
V901-V903‧‧‧訊號值
SEG,SEG(j)‧‧‧栅極走線
SEG.1-SEG.5‧‧‧栅極走線
S.1-S.7‧‧‧柵極走線
S11‧‧‧以預設規則交替執行顯示控制時序或顯示觸控控制時序選通預設控制電壓
S12‧‧‧在顯示觸控控制時序段,通過觸控檢測電路檢測是否有觸摸動作
S13‧‧‧若檢測到觸摸動作,根據觸控檢測電路輸出的電壓訊號確定觸摸動作的位置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圖式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圖式僅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對於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者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 圖式獲得其他的圖式。
[圖1]為現有技術中STN-LCD進行顯示的驅動波形圖。
[圖2]為將圖1中各波形繪製在一起的波形示意圖。
[圖3]為現有技術中STN-LCD顯示驅動電路示意圖。
[圖4]為觸控電路200的驅動原理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液晶顯示模組中觸控顯示電路的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液晶顯示模組中觸控顯示電路的又一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液晶顯示模組中觸控顯示電路的另一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液晶螢幕上進行觸控的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液晶螢幕上進行觸控的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圖9中觸控產生電壓分布的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液晶顯示模組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圖12a]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液晶螢幕上走線圖案的示意圖。
[圖12b]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液晶螢幕上走線圖案的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液晶螢幕上走線圖案的示意圖。
[圖1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電子設備示意圖。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圖式,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者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結合先前技術可知,現有的部分液晶螢幕(如STN-LCD、TN-LCD、CSTN-LCD等)未能實現觸摸功能,且發明人考慮到這些液晶螢幕通常應用在低成本的電子設備上。並且,現有技術中通過將觸摸螢幕模組(包括觸摸螢幕與觸控晶片)貼合在這些液晶螢幕的方式,或可使得這類液晶螢幕具有觸控功能。然而貼螢幕的方式會導致原液晶螢幕的顯示效果降低且成本大幅增高,與低成本的使用理念相違背。
基於此,以STN-LCD為例,發明人結合當前STN-LCD的顯示原理,通過不增加觸控螢幕的方式,實現對STN-LCD顯示螢幕的觸控功能。如圖1所示,對於STN-LCD,通常採用與電容式觸控螢幕(CTP)驅動波形相似的驅動進行驅動,其中,在奇數時序(ODD FRAME)和在偶數時序(EVEN FRAME)選用互為對稱的波形,進而能消除直流成分對訊號的影響。
具體的,以控制電壓為6level的波形為例,當每個公共電壓在其處於非激活狀態時,設定當前的公共電壓為第二預設電壓V1,當公共電壓處於激活狀態時,設定當前的公共電壓為第六預設電壓V5。然後不同的基礎公共走線傳輸的公共電壓之間按照一定的時間間隔進行訊號變化。
在本實施例中,設定栅極電壓以第二預設電壓V1為中間數據,以第三預設電壓V2為栅極電壓的高電壓,以第一預設電壓V0為栅極電壓的低電壓。
將上述圖1中的公共電壓以及栅極電壓的波形按照同一時刻繪製在一起,呈現如圖2所示的波形曲線,該圖中黑色粗線為公共電壓的波形,菱形結構為栅極電壓的波形範圍,即栅極電壓為第三預設電壓V2或第一預設電壓V0。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可以通過如圖3所示的驅動電路,實現對公共電壓的電壓選擇,如當開關31閉合時,公共電壓為第六預設電壓V5,當開關33閉合時,公共電壓為第二預設電壓V1。
具體的,每一條基礎公共走線COM(i)對應一個開關組111(i),其中,i為大於等於1的整數。相應的,每一條栅極走線SEG(j)對應一個開關組121(j),其中,j也為大於等於1的整數,然後通過時序112(i)控制開關組111(i)中的開關的開啟和關斷的狀態,通過時序122(j)控制開關組121(j)中的開關的開啟和關斷的狀態,進而實現輸出對應的公共電壓以及栅極電壓。
示意性的,結合圖3,開關組111(i)包括開關31、開關32、開關33以及開關34,具體的,開關31的一端與第六預設電壓V5相連,開關32的一端與第五預設電壓V4相連,開關33的一端與第二預設電壓V1相連,開關34的一端與第一預設電壓V0相連,開關31的另一端、開關32的另一端、開關33的另一端以及開關34的另一端均與基礎公共走線COM(i)相連。
開關組121(j)包括開關35、開關36、開關37以及開關38,具體的,開關35的一端與第六預設電壓V5相連,開關36的一端與第四預設電壓V3相連,開關37的一端與第三預設電壓V2相連,開關38的一端與第一預設電壓V0相連,開關35的另一端、開關36的另一端、開關37的另一端以及開關38的另一端均與栅極V4走線SEG(j)相連。
其中,圖3中還提供了一種參考電壓產生電路,用於產生預設電壓。例如,通過電阻11、電阻12、電阻13、電阻14、電阻15所形成的電阻分壓電路,可取得所需的訊號值,再通過運算放大器21、運算放大器22、運算放大器23、運算放大器24即可提供V0、V1、V2、V3、V4、V5各電壓。
除此,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101所示的電路位於晶片內部,102所示的訊號傳輸走線500位於晶片外部(液晶螢幕上);即,102所示的訊號傳輸走線是連接至晶片的引腳的,由晶片的引腳延伸至所述液晶螢幕,在液晶螢幕上形成了102所示的走線圖案。
在此基礎上,發明人結合了如圖4所示的觸控電路200的驅動原理,當在第一時序時,控制開關61以及開關62均斷開,控制開關64閉合。其中,開關64一端與第二預設電壓V1相連,開關64的另一端與放大器50的同相輸入端41相連,開關60的一端與放大器50的反相輸入端相連,開關60的另一端與觸控電路的輸出端相連。
此時,開關60閉合,放大器50進行自動清零動作,電容51上的電荷量Q(C51)=0,觸控電路的輸出端電壓Vo=V1。
開關71以及開關73閉合,開關72斷開,電容70的上端接到 電壓VDD,下端接地,進行存儲預設電荷。
同時,將基礎公共走線COM連接到第六預設電壓V5,進行一預充動作。可見,圖4中三部分電路的電荷量總和為Q1=0+C70*VDD+Cself*V5,其中,Cself為公共電極的自電容。
當在第二時序時,控制開關61以及開關62均閉合。
此時,開關60斷開,放大器50進行偵測動作。
開關71以及開關73斷開,開關72閉合,電容70的下端接到電壓VDD。
此時,COM的電位由於放大器50的虛地作用,其電位將維持在第二預設電壓V1。
可見,圖4中三部分電路的電荷量總和為Q2=C51*(V1-Vo)+C70*(V1-VDD)+Cself*V1。
又由於Q2=Q1,因此,觸控電路200的輸出端電壓Vo=V1+C70/C51*(V1-2*VDD)+Cself/C51*(V1-V5)。Cself為原有自電容,當有手指觸摸時,會帶來電容變化Cfinger,Cself將變為Cself’=Cself+Cfinger,此處不再贅述。
因此,基於上述電路,通過檢測放大器輸出端電壓的變化即可實現對觸控事件的檢測。
發明人將上述觸控電路以及驅動電路整合在一起到晶片中,稱之為觸控顯示控制電路。如圖5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的液晶顯示模組包括晶片101和液晶螢幕上的訊號傳輸走線延伸部分102。晶片101中的觸控顯示控制電路包括:顯示驅動電路501以及觸控檢測電路 502。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101所示的電路位於晶片內部,102所示的訊號傳輸走線500位於晶片外部(液晶螢幕上);即,102所示的訊號傳輸走線是連接至晶片的引腳的,由晶片的引腳延伸至所述液晶螢幕,在液晶螢幕上形成了102所示的走線圖案。可以理解的是,本實施例是將102部分所示的訊號傳輸走線與顯示驅動電路501結合起來進行說明以便於說明。
其中,所述顯示驅動電路501包括訊號傳輸走線500、訊號選擇電路(504以及121(j))以及參考電壓產生電路503,所述訊號傳輸走線500用於傳輸栅極訊號以及公共訊號,所述訊號選擇電路(504以及121(j))基於顯示控制時序122(j)或顯示觸控控制時序132(i)選通預設控制電壓,所述參考電壓產生電路503與所述訊號選擇電路(504以及121(j))相連,用於提供所述預設控制電壓。觸控檢測電路502與所述訊號選擇電路504相連,基於顯示觸控控制時序,進行觸控檢測。
可見,本方案提供的觸控顯示控制電路,將顯示驅動電路以及觸控檢測電路進行組合,能使液晶螢幕具有觸控功能,又不降低其顯示效果。
具體的,本實施例提供的訊號選擇電路有多種實現方式,請繼續參閱圖5,本實施例提供的訊號選擇電路包括:栅極訊號選擇子電路121(j),與所述參考電壓產生電路503相連,基於所述顯示控制時序122(j)選通目標栅極電壓,並將所述目標栅極電壓傳輸至所述訊號傳輸走線中的栅極走線SEG。
公共電極訊號選擇子電路504,與所述參考電壓產生電路503相連,基於所述顯示控制時序122(j)或顯示觸控控制時序132(i)選通目標公共電壓,並將所述目標公共電壓傳輸至所述訊號傳輸走線500中的基礎公共走線COM。
值得一提的是,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觸控顯示電路中,包括多個觸控檢測電路502,具體的,每條所述基礎公共走線COM(i)與一個所述公共電極訊號選擇子電路504相連,每個所述公共電極訊號選擇子電路504與一個所述觸控檢測電路502相連。
即,在該實施例中,公共電極訊號選擇子電路504的數量與觸控檢測電路502的數量相同,由公共電極訊號選擇子電路504以及觸控檢測電路502共同組成第一電路131(i)。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公共電極訊號選擇子電路504以及栅極訊號選擇子電路121(j)的具體實現結構,其中,公共電極訊號選擇子電路504包括第一開關31、第二開關32、第三開關33以及第四開關34,所述栅極訊號選擇子電路121(j)包括第五開關35、第六開關36、第七開關37以及第八開關38。
具體的,所述第一開關3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開關32的第一端、所述第三開關33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四開關34的第一端均與同一條所述基礎公共走線COM(i)相連。
所述第一開關3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開關32的第二端、所述第三開關33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四開關34的第二端依次與所述第六預設電壓V5、所述第五預設電壓V4、所述第二預設電壓V1以及所述第一預 設電壓V0相連。
所述第一開關31的控制端、所述第二開關32的控制端、所述第三開關33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第四開關34的控制端均接所述顯示控制時序122(j)或顯示觸控控制時序132(i)。
所述第五開關35的第一端、所述第六開關36的第一端、所述第七開關37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八開關38的第一端均與同一條所述栅極走線SEG(j)相連。
所述第五開關35的第二端、所述第六開關36的第二端、所述第七開關37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八開關38的第二端依次與所述第六預設電壓V5、所述第四預設電壓V3、所述第三預設電壓V2以及所述第一預設電壓V0相連。
所述第五開關的控制端、所述第六開關的控制端、所述第七開關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第八開關的控制端均接所述顯示控制時序122(j)。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檢測電路為多個。除此,觸控檢測電路還可以只有一個,例如圖6所示顯示驅動電路600,每條所述基礎公共走線COM(i)與一個所述公共電極訊號選擇子電路601相連,多個所述公共電極訊號選擇子電路601均與同一個所述觸控檢測電路602相連。這樣能夠减少觸控檢測電路602的使用數量,使得液晶顯示模組的尺寸减小。
具體的,圖6所示顯示驅動電路600還提供了一種公共電極訊號選擇子電路601以及柵極訊號選擇子電路603的具體實現結構,其中,公共電極訊號選擇子電路601包括第九開關31’、第十開關32’、第十 一開關33’、第十二開關34’以及第十三開關35’,所述栅極訊號選擇子電路603包括第十四開關36’、第十五開關37’、第十六開關38’以及第十七開關39’。
具體的,所述第九開關31’的第一端、所述第十開關32’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開關33’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二開關34’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三開關35’的第一端均與同一條所述基礎公共走線COM(i)相連。
所述第九開關31’的第二端、所述第十開關32’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一開關33’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十二開關34’的第二端依次與所述第六預設電壓V5、所述第五預設電壓V4、所述第二預設電壓V1以及所述第一預設電壓V0相連。
所述第九開關31’的控制端、所述第十開關32’的控制端、所述第十一開關33’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第十二開關34’的控制端均接所述顯示控制時序或顯示觸控控制時序。
所述第十三開關35’的第二端與所述觸控檢測電路602相連。
第十四開關36’的第一端、第十五開關37’的第一端、第十六開關38’的第一端以及第十七開關39’的第一端均與同一條所述栅極走線SEG(j)相連。
第十四開關36’的第二端、第十五開關37’的第二端、第十六開關38’的第二端以及第十七開關39’的第二端依次與所述第六預設電壓V5、所述第四預設電壓V3所述第三預設電壓V2以及所述第一預設電壓V0相連。
第十四開關36’的控制端、第十五開關37’的控制端、第十六 開關38’的控制端以及第十七開關39’的控制端均接所述顯示控制時序。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訊號選擇電路的具體實現結構,如圖7所示,所述訊號選擇電路151(i)包括多個開關,每個所述開關的控制端均可接所述顯示控制時序或所述顯示觸控控制時序,選通預設控制電壓至所述訊號傳輸走線500。
具體的,訊號選擇電路包括:第十八開關311、第十九開關321、第二十開關331、第二十一開關341、第二十二開關351、第二十三開關361以及第二十四開關371。
其中,所述第十八開關311的第一端、第十九開關321的第一端、第二十開關331的第一端、第二十一開關341的第一端、第二十二開關351的第一端、第二十三開關361的第一端以及第二十四開關371的第一端均與同一條所述基礎公共走線COM(i)或同一條栅極走線SEG(j)相連。
第十八開關311的第二端、第十九開關321的第二端、第二十開關331的第二端、第二十一開關341的第二端、第二十二開關351的第二端、第二十三開關361的第二端以及第二十四開關371的第二端依次與所述第六預設電壓V5、所述第五預設電壓V4、所述第四預設電壓V3、所述第三預設電壓V2、所述第二預設電壓V1以及所述第一預設電壓V0相連。
第十八開關311的控制端、第十九開關321的控制端、第二十開關331的控制端、第二十一開關341的控制端、第二十二開關351的控制端以及第二十三開關361的控制端均接所述顯示控制時序或顯示觸控控 制時序152(i)。
所述第二十四開關371的第二端與所述觸控檢測電路702相連。
同樣,在本實施例中,每個訊號選擇電路151(i)可以對應一個觸控檢測電路702,或多個訊號選擇電路151(i)對應同一個觸控檢測電路702,如此:
所述觸控檢測電路702為多個,每條所述基礎公共走線COM(i)與一個所述訊號選擇電路151(i)相連,每個所述訊號選擇電路151(i)與任一個所述觸控檢測電路702相連。
或,每條所述基礎公共走線COM(i)與一個所述訊號選擇電路151(i)相連,多個所述訊號選擇電路151(i)均與同一個所述觸控檢測電路702相連。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結合圖5-圖7,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參考電壓產生電路(503或604)的具體實現結構,包括第一電阻11、第二電阻12、第三電阻13、第四電阻14、第五電阻15以及第一放大器21、第二放大器22、第三放大器23、第四放大器24。
具體的,所述第一電阻11的第一端作為所述第一預設電壓V0的輸出端。
所述第一電阻11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放大器21的同相輸入端以及所述第二電阻12的第一端相連,所述第一放大器21的反向輸入端與所述第一放大器21的輸出端相連,且作為所述第二預設電壓V1的輸出端。
所述第二電阻12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二放大器22的同相輸入端以及所述第三電阻13的第一端相連,所述第二放大器22的反向輸入端與所述第二放大器22的輸出端相連,且作為所述第三預設電壓V2的輸出端。
所述第三電阻13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三放大器23的同相輸入端以及所述第四電阻14的第一端相連,所述第三放大器23的反向輸入端與所述第三放大器23的輸出端相連,且作為所述第四預設電壓V3的輸出端。
所述第四電阻14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四放大器24的同相輸入端以及所述第五電阻15的第一端相連,所述第四放大器24的反向輸入端與所述第四放大器24的輸出端相連,且作為所述第五預設電壓V4的輸出端。
通過電阻11、電阻12、電阻13、電阻14、電阻15所形成的電阻分壓電路,可取得所需的訊號值,再通過運算放大器21、運算放大器22、運算放大器23、運算放大器24即可提供V0、V1、V2、V3、V4、V5各電壓。
具體的,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觸控檢測電路的具體實現電路,所述觸控檢測電路包括:放大器以及多個開關。
所述放大器用於檢測公共電極的自電容的變化值,輸出與所述自電容的變化值對應的訊號。
具體的,結合圖5,該觸控檢測電路可以包括:第一電容51、第二電容52、第五放大器50、第二十五開關60、第二十六開關61、第二 十七開關62、第二十八開關63以及第二十九開關64。
具體的,所述第二十五開關60的兩端以及所述第一電容51並接在所述第五放大器50的反相輸入端以及輸出端,所述第五放大器50的輸出端作為所述出觸控檢測電路502的輸出端。
所述第五放大器50的反相輸入端通過第二十六開關61與所述訊號選擇電路131(i)相連,所述訊號選擇電路131(i)通過所述第二十七開關62與所述第二電容52相連。
所述第五放大器50的同相輸入端通過所述第二十八開關63與所述第五預設電壓V4相連,通過所述第二十九開關64與所述第二預設電壓V1相連。
結合上述電路結構,現對本方案的工作原理進行說明,如下:
在顯示時序段,基於所述顯示控制時序,控制所述顯示驅動電路處於開啟狀態,控制所述觸控檢測電路處於隔離並自動校正狀態,且選通預設控制電壓,以使所述顯示驅動電路輸出預設控制電壓至所述訊號傳輸走線。
具體的,可以控制所述第一開關31閉合,以使所述基礎公共走線COM(i)與所述第六預設電壓V5相連,即此時處於活動狀態的公共電壓為V5,控制所述第二十七開關62閉合,以使所述第二電容52存儲預設電荷。控制第二十九開關64閉合,以使第二預設電壓V1接到第五放大器50的同相輸入端,以使第五放大器50進行自動清零動作。
在顯示觸控時序段,基於所述顯示觸控控制時序,控制所述觸控檢測電路502進行觸控檢測。
具體的,所述顯示觸控時序段,包括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
在第一階段,所述顯示驅動電路501處於開啟狀態,所述觸控檢測電路502處於隔離並自校正狀態。此時,觸控檢測電路502中的第五放大器50的反向輸入端與輸出端相連,使得第五放大器50的輸出端維持在特定的訊號值,如第二預設電壓V1。
在第二階段,所述觸控檢測電路502處於檢測狀態。此時,公共電壓與第五放大器50的反相輸入端相連,由於第五放大器50正常運作時的虛地效應,第五放大器50的反相輸入端的電壓與同相輸入端的電壓相同,此時,將第五放大器50的同相輸入端與適當的電位相連,可使基礎公共走線COM(i)上的電位維持在上述特定的訊號值,如第二預設電壓V1,此時能夠維持正常的顯示功能並能夠進行電容檢測功能。
示意性的,可以控制第一開關31、第二開關32、第三開關33、第四開關34、第五開關35、第六開關36、第七開關37以及第八開關38均斷開,控制所述第二十五開關60、第二十六開關61、第二十七開關62以及第二十九開關64均閉合,以使所述觸控檢測電路基於觸控動作輸出目標電壓。
再次指出,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明各實施例中,101所示的電路位於晶片內部,102所示的訊號傳輸走線位於晶片外部(液晶螢幕上);即,102所示的訊號傳輸走線是連接至晶片的引腳的,由晶片的引腳延伸至所述液晶螢幕,在液晶螢幕上形成了102所示的走線圖案。可以理解的是,本實施例是將102部分所示的訊號傳輸走線與顯示驅動電路501結合起來進行說明以便於說明。
可見,本方案提供的觸控顯示控制電路,將顯示驅動電路以及觸控檢測電路進行組合,能使液晶螢幕具有觸控功能,因為並沒有使用貼合觸控螢幕的方式,因此成本低且並不降低其顯示效果,適用於STN-LCD、TN-LCD、CSTN-LCD等液晶螢幕。
請參照圖5、圖6、圖7任一圖式對應的實施例中的102部分,即訊號傳輸走線在液晶螢幕上的延伸部分。可以看到,在這些實施例中,在液晶螢幕上,至少一條基礎公共走線COM與至少一條栅極走線SEG為分層設置,基礎公共走線在液晶螢幕上的投影和栅極走線在液晶螢幕上的投影存在重疊部分,多條基礎公共走線COM和多條栅極走線SEG的排列方式形成了點陣式的液晶螢幕。當然,可以理解的是,基礎公共走線COM和栅極走線SEG在液晶螢幕上的投影也是可以全部重疊的。所述基礎公共走線COM與所述栅極走線SEG在所述液晶螢幕上交疊的部分用於顯示圖案,所述基礎公共走線COM還用於觸控檢測。
請參照圖8,以15條基礎公共走線(COM.01、COM.02、COM.03、COM.04、COM.05、COM.06、COM.07、COM.08、COM.09、COM.10、COM11、COM12、COM.13、COM.14及COM.15)和5條栅極走線(SEG.1、SEG.2、SEG.3、SEG.4及SEG.5)的排列方式舉例,根據所述觸控檢測電路輸出的訊號確定所述觸摸動作的觸控位置。可以看出,用戶的觸摸使所述訊號在COM.05、COM.06、COM.07、COM.08上產生了一定的訊號值,由此可判斷觸摸動作在X方向上的位置發生在COM.05、COM.06、COM.07、COM.08上,即圖中801,802和803的位置。
可見,通過以上方式可以實現在單一方向上識別用戶的觸控位置。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中,基礎公共走線用於傳輸公共訊號,栅極走線用於傳輸栅極訊號;具體實現中,基礎公共走線也可以用於傳輸栅極訊號,栅極走線也可以傳輸公共訊號,即兩種走線傳輸的訊號互換。如此交替執行,即可以實現二維的觸控檢測功能。
再回到圖8,由於不管用戶在的觸控位置發生在801,802還是803,產生的訊號是一樣的,因此無法進一步識別用戶在Y方向上的觸控位置。
為此,請參閱圖9,本發明實施例進一步改進了公共走線的設計,增加一條進階公共走線COM.0,在所述液晶螢幕上以預設夾角與所述基礎公共走線同層設置,且COM.0在所述液晶螢幕上的投影與所述基礎公共走線在所述液晶螢幕上的投影無重疊;進階公共走線COM.0亦用於觸控檢測。需要指出的是,在具體實施中,進階公共走線COM.0與基礎公共走線的夾角可以根據具體需要以預設夾角設置,二者不平行。在圖9中,COM.0採用了與基礎公共走線垂直的形式設置,是其中一種實施方式。
圖10為採用圖9的走線布局後檢測到的訊號情况,請結合圖9和圖10,根據所述觸控檢測電路輸出的訊號確定所述觸摸動作的觸控位置。可以看出,用戶的觸摸使所述訊號不僅在COM.05、COM.06、COM.07和COM.08上產生了訊號值,也在進階公共走線COM.0上產生了訊號值。可以理解的是,若用戶的觸控位置離COM.0越近,則COM.0上產生的訊號值越大,反之,若用戶的觸控位置離COM.0越遠,則COM.0上產生的 訊號值越小,根據訊號值V901,V902和V903判斷出用戶在Y方向上的觸控位置。再結合訊號在COM.05、COM.06、COM.07和COM.08上的訊號值,判斷出用戶在X方向上的觸控位置,從而確定出用戶在液晶螢幕上的準確觸控位置為901,902或903。
進一步的,當確定了手指觸控位置後,本實施例還可以基於多個所述觸控位置,確定出所述觸控動作對應的觸控指令。
例如,當在預設時間內,檢測到手指在顯示螢幕上的觸控位置依次向右移動,可以將其設定成「右滑動」動作。
對應的,可參照圖11,本發明實施例還針對以上液晶顯示模組提供一種控制方法。包括:S11,以預設規則交替執行顯示控制時序或顯示觸控控制時序選通預設控制電壓;S12,在顯示觸控控制時序段,通過觸控檢測電路檢測是否有觸摸動作;S13,若檢測到觸摸動作,根據觸控檢測電路輸出的電壓訊號確定觸摸動作的位置。
根據所述觸控檢測電路輸出的訊號確定所述觸摸動作的位置,包括,根據所述訊號在所述至少一條基礎公共走線上產生的訊號值判斷所述觸摸動作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
根據所述訊號在所述進階公共走線上產生的訊號值判斷所述觸摸動作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
根據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位置確認所述觸摸動作在所述液晶顯示螢幕上的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訊號為電壓,所述訊號值為電壓值;當然,所述訊號也可以為電流,對應的,所述訊號值 亦可以為電流值。
所述訊號傳輸走線傳輸栅極訊號以及公共訊號包括:第一傳輸方式:所述基礎公共走線用於傳輸公共訊號,所述栅極走線用於傳輸栅極訊號。
第二傳輸方式:所述基礎公共走線用於傳輸栅極訊號,所述栅極走線用於傳輸公共訊號;將第一傳輸方式和第二傳輸方式交替執行,即可以實現二維的觸控檢測功能。
以上控制方法事實例與液晶顯示模組的具體實施例相對應,不再贅述。
除此,本實施例還可以將公共走線設置成預設的形狀,以實現特定顯示和觸控的功能。
如圖12a和圖12b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液晶螢幕上,可將公共走線和栅極走線設置成圖標的形式。在圖12a中,將一條公共走線COM與四條栅極走線SEG.1、SEG.2、SEG.3和SEG.4對應設置,這樣該一條COM能夠作為一個觸控按鍵。在圖12b中,亦可將四條公共走線COM.1,COM.2,COM.3和COM.4對應一條栅極走線SEG設置,這樣除顯示四個分別為圓形、矩形、三角形及十字形的圖標外,亦得到了四個獨立的觸控按鍵。
因此,採用本發明實施例,可大幅甚至完全取代現有STN-LCD、TN-LCD、CSTN-LCD等液晶螢幕的外掛式按鍵。
請參閱圖13,現將公共走線和栅極走線設置成數字顯示圖形「8」進行舉例說明,可以有多種排布方式,例如,圖13左邊部分的配置, 採用一條公共走線C.0,以及7條栅極走線S.1、S.2、S.3、S.4、S.5、S.6、S.7的配置方式,除原先顯示功能外,整個數字「8」為一個觸控按鍵。而圖13中間部分和右邊部分的配置,均採用三條公共走線C.1,C.2和C.3搭配三條栅極走線S.1,S.2和S.3的方式。除原先顯示功能外,因為排列的不同,圖13中間部分的數字「8」可形成上中下三個觸控按鍵;圖13右邊部分的數字「8」可形成左中右三個觸控按鍵。
如此,在實際應用中,能夠安排多層次的觸控功能,例如通過上下左右的滑動偵測,進行數字內容的增减調整,可大幅甚至完全替代現有STN-LCD、TN-LCD、CSTN-LCD等液晶螢幕的外掛式按鍵。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圖12a,圖12b以及圖13所對應的實施例,公共走線與栅極走線仍然是分層設置的,指示為了便於說明,將其展開描述,而並非設置於液晶螢幕的同一層。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如圖14所示,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電子設備本體及上述的液晶顯示模組。
綜上,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液晶顯示模組、控制方法及電子設備,能夠使STN-LCD、TN-LCD、CSTN-LCD等液晶螢幕具有觸控功能,並因不需加挂觸摸螢幕而成本低且不降低其顯示效果。
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採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者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者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 發明的精神或範圍的情况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
101‧‧‧電路
102‧‧‧電路
11-15‧‧‧第一至第五電阻
21-24‧‧‧第一至第四放大器
121(j)‧‧‧開關組/栅極訊號選擇子電路
122(j)‧‧‧顯示控制時序
131(i)‧‧‧第一電路/訊號選擇電路
132(i)‧‧‧顯示觸控控制時序
31-38‧‧‧第一至第八開關
41‧‧‧同相輸入端
42‧‧‧反相輸入端
50‧‧‧第五放大器
51‧‧‧第一電容
52‧‧‧第二電容
500‧‧‧訊號傳輸走線
501‧‧‧顯示驅動電路
502‧‧‧觸控檢測電路
503‧‧‧參考電壓產生電路
504‧‧‧公共電極訊號選擇子電路
60-64‧‧‧第二十五至第二十九開關
COM,COM(i)‧‧‧基礎公共走線
V0‧‧‧第一預設電壓
V1‧‧‧第二預設電壓
V2‧‧‧第三預設電壓
V3‧‧‧第四預設電壓
V4‧‧‧第五預設電壓
V5‧‧‧第六預設電壓
SEG,SEG(j)‧‧‧栅極走線

Claims (12)

  1. 一種液晶顯示模組,包括一晶片和一液晶螢幕,該液晶螢幕為一被動矩陣式液晶螢幕,該被動矩陣式液晶螢幕為STN-LCD、TN-LCD、或CSTN-LCD;該晶片設置有一顯示驅動電路和一觸控檢測電路;該顯示驅動電路包括一訊號傳輸走線、一訊號選擇電路以及一參考電壓產生電路,該訊號傳輸走線用於傳輸一柵極訊號以及一公共訊號,該訊號選擇電路基於一顯示控制時序或一顯示觸控控制時序選通一預設控制電壓,該參考電壓產生電路與該訊號選擇電路相連,用於提供該預設控制電壓;該觸控檢測電路與該訊號選擇電路相連,基於該顯示觸控控制時序,進行觸控檢測;該訊號傳輸走線由該晶片的一引腳延伸至該液晶螢幕,在該液晶螢幕上以預設形狀形成分層設置的至少一條基礎公共走線以及至少一條柵極走線;該基礎公共走線在該液晶螢幕上的投影與該柵極走線在該液晶螢幕上的投影部分或全部重疊;以及該基礎公共走線與該柵極走線在該液晶螢幕上交疊的部分用於顯示圖案,該基礎公共走線還用於觸控檢測。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液晶顯示模組,於其中該訊號傳輸走線還包括至少一條進階公共走線,該進階公共走線在該液晶螢幕上以一預設夾角與該基礎公共走線同層設置;該進階公共走線用於觸控檢測。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液晶顯示模組,其中該基礎公共走線與該進階公共走線設置於該液晶螢幕的第一層;該栅極走線設置於該液晶螢幕的第二層;該第一層在該第二層之上。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液晶顯示模組,於其中該進階公共走線在該液晶螢幕上的投影與該基礎公共走線在該液晶螢幕上的投影無重疊。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液晶顯示模組,於其中該基礎公共走線用於傳輸該公共訊號,該栅極走線用於傳輸該栅極訊號;或,該基礎公共走線用於傳輸該栅極訊號,該栅極走線用於傳輸該公共訊號。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液晶顯示模組,其中該觸控檢測電路基於相鄰時序中一放大器輸出端的電壓變化檢測觸控事件。
  7. 一種液晶顯示模組控制方法,於其中該液晶顯示模組為請求項1所述的液晶顯示模組;該方法包括:以一預設規則交替執行一顯示控制時序或一顯示觸控控制時序選通一預設控制電壓;在該顯示觸控控制時序段,通過該觸控檢測電路檢測是否有一觸摸動作;及若檢測到該觸摸動作,根據該觸控檢測電路輸出的一訊號確定該觸摸動作的一觸控位置。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方法,於其中根據該觸控檢測電路輸出的該訊號確定該觸摸動作的該觸控位置,包括:根據該訊號在該至少一條基礎公共走線上產生的訊號值判斷該觸摸動作在一第一方向上的位置。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方法,於其中該液晶顯示模組的該訊號傳輸走線還包括至少一條進階公共走線,該進階公共走線在該液晶螢幕上以一預設夾角與該基礎公共走線同層設置;該進階公共走線用於觸控檢測;及該根據該觸控檢測電路輸出的訊號確定該觸摸動作的該觸控位置,還包括:根據該訊號在該進階公共走線上產生的訊號值判斷該觸摸動作在一第二方向上的位置。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方法,於其中根據該第一方向上的位置和該第二方向上的位置確認該觸摸動作在該液晶顯示螢幕上的位置。
  11. 如請求項7所述的方法,於其中該訊號傳輸走線傳輸該栅極訊號以及該公共訊號包括:一第一傳輸方式:該基礎公共走線用於傳輸該公共訊號,該栅極走線用於傳輸該栅極訊號;一第二傳輸方式:該基礎公共走線用於傳輸該栅極訊號,該栅極走線用於傳輸該公共訊號;及該第一傳輸方式和該第二傳輸方式交替執行。
  12. 一種電子設備,包括一電子設備本體以及如請求項1-6任一項所述的液晶顯示模組。
TW107138458A 2018-07-19 2018-10-30 液晶顯示模組、控制方法及電子設備 TWI6841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95898.4A CN110737122B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01810795898.4 2018-07-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4175B true TWI684175B (zh) 2020-02-01
TW202008345A TW202008345A (zh) 2020-02-16

Family

ID=69235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8458A TWI684175B (zh) 2018-07-19 2018-10-30 液晶顯示模組、控制方法及電子設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37122B (zh)
TW (1) TWI6841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0763B (zh) * 2021-01-12 2022-07-11 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感測裝置及其感測方法
CN114023187B (zh) * 2021-10-26 2022-11-29 深圳市爱协生科技有限公司 可触控的段码显示屏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717185A (zh) * 2015-11-03 2017-05-16 奇景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系統及其驅動裝置與驅動方法
TW201725483A (zh) * 2016-01-13 2017-07-16 達鴻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容式觸控面板、電容式觸控裝置及其觸控感測方法
TW201805781A (zh) * 2016-08-12 2018-02-16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內嵌式觸控顯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
CN107885374A (zh) * 2016-09-30 2018-04-06 深圳深微创芯科技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
TW201814470A (zh) * 2016-09-30 2018-04-16 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US20180173354A1 (en) * 2014-06-09 2018-06-21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US20180188860A1 (en) * 2014-11-06 2018-07-0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In-Cel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ouch Driv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7313960B2 (en) * 2007-06-18 2010-09-30 Apple Inc. Sensor configurations in a user input device
CN104460082B (zh) * 2014-12-10 2018-01-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及其触控检测方法
CN105629545A (zh) * 2016-01-19 2016-06-0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摸面板以及其制造方法
CN106292038A (zh) * 2016-10-17 2017-01-0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73354A1 (en) * 2014-06-09 2018-06-21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US20180188860A1 (en) * 2014-11-06 2018-07-0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In-Cel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ouch Driving Method
TW201717185A (zh) * 2015-11-03 2017-05-16 奇景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系統及其驅動裝置與驅動方法
TW201725483A (zh) * 2016-01-13 2017-07-16 達鴻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容式觸控面板、電容式觸控裝置及其觸控感測方法
TW201805781A (zh) * 2016-08-12 2018-02-16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內嵌式觸控顯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
CN107885374A (zh) * 2016-09-30 2018-04-06 深圳深微创芯科技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
TW201814470A (zh) * 2016-09-30 2018-04-16 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8345A (zh) 2020-02-16
CN110737122B (zh) 2022-10-25
CN110737122A (zh) 2020-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26055B2 (en) In-cell touch screen, touch dete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515496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工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US10168732B2 (en) Touch panel and sensing method thereof
KR101105279B1 (ko) 터치 센서 ic
CN107783689B (zh) 驱动芯片、电路膜、膜上芯片型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KR20140032359A (ko) 용량성 인셀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0528175B2 (en) Display panel,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pressure detecting method by selectively enabling pressure sensors
US10768739B2 (en) Touch panel,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pressure detection method
CN108874201B (zh)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WO2015035680A1 (zh) 电容式触摸显示装置
KR101814656B1 (ko) 전기 장치 및 그에 따른 단일 층 상호 정전용량 터치 스크린
TWI684175B (zh) 液晶顯示模組、控制方法及電子設備
KR102321247B1 (ko) 투사형 커패시턴스 터치 스크린들 및 패널들의 신호-대-잡음 성능을 향상시키기 위한 장치
JP5159450B2 (ja)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コントロール装置
CN107562284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201413549A (zh) 電容式觸控裝置
CN101968701B (zh) 触控输入装置
TWI723297B (zh) 觸控顯示控制電路、控制方法以及電子設備
KR101103288B1 (ko) 터치 센서 ic
TWM588282U (zh) 具有觸覺反饋面板的觸控模組及顯示裝置
TWI702529B (zh) 具有觸覺反饋面板的觸控模組及顯示裝置
TWI730413B (zh) 觸控模組及顯示裝置
TWM453904U (zh) 液晶面板的觸控、顯示整合驅動晶片與顯示裝置
TW202225931A (zh) 觸控顯示裝置及觸控感測電路
TW201512953A (zh) 電容式觸摸顯示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