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4468B - 電致變色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致變色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4468B
TWI674468B TW105129396A TW105129396A TWI674468B TW I674468 B TWI674468 B TW I674468B TW 105129396 A TW105129396 A TW 105129396A TW 105129396 A TW105129396 A TW 105129396A TW I674468 B TWI674468 B TW I67446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lm
electrochromic
low
transparent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9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2421A (zh
Inventor
王任遠
王敏全
Original Assignee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硏究所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硏究所 filed Critical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硏究所
Priority to TW1051293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7446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12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24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44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4468B/zh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致變色元件,其可包含基板、低輻射膜、透明導電膜及電致變色層。基板可承載低輻射膜、透明導電膜及電致變色層。電致變色層可設置於該低輻射膜及該透明導電膜之間。電致變色元件可結合低輻射膜,故可強化了電致變色元件對於紅外光的阻隔效果,因此也提升電致變色元件之隔熱性而且能達到節能的功效。

Description

電致變色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電致變色元件,特別是一種節能的電致變色元件。本發明還涉及此電致變色元件的製造方法。
由於目前環保意識抬頭,人們愈來愈重視節能減碳,因此如何更有效地運用有限的能源,且能同時維持舒適的生活,已成為了全球發展智慧型節能商品共同目標。
根據IEK2015/11/11報告(節能窗市場發展趨勢與挑戰),我國商業建築之耗能主要可以分為空調耗能、照明耗能及其他設備耗能等三大部分,其中空調耗能占了整體的50%為最高。而影響空調耗能的項目中,窗戶的影響又位居首位,比例約為30%。
因此,智慧型節能窗戶的研發將對於建築耗能有直接且正面的影響。目前市面上的節能窗戶產品依據工作機制可以分為非變色型以及變色型。其中,非變色型節能窗包含了反射玻璃、膠合玻璃、雙層玻璃以及低輻射玻璃等,利用反射大部分紫外線與紅外線,或是以兩片玻璃間乾燥不對流的空氣層,減少熱能的傳導管道,防止室內溫度因日照而上升,進而達成節能減碳的環保目標。
而變色型節能窗則是透過改變玻璃上鍍膜層的光學特性(穿透率、吸收率、反射率等),來調控通過節能窗的可見光或近紅外光的比率。此種節能 窗依照其驅動原理可分為電致變色(Electrochromism)、熱致變色(Thermochromism)以及光致變色(Photochromism)等三大類,分別以外加電壓、溫度變化及特定波長的光照射,來達到顏色變化的效果。而其中又以電致變色節能窗具有較高的使用者控制性、較寬廣的可調整波長範圍以及較高的光學密度,也由於電致變色節能窗具有這些優勢,因此應用於電致變色節能窗內的電致變色元件已成為未來主要發展的趨勢。
然而,習知技藝之電致變色元件確有著許多缺點有待改進。例如,習知技藝之電致變色元件能於可見光與紫外光波段表現其光學特色,但對於紅外光波段的影響相對較低,因此對紅外線的阻隔性不佳,使隔熱效果不良,無法達到節能省電的效果。
由於習知技藝之電致變色元件對紅外線的阻隔性不佳,故需要經過多層塗佈後才對紅外光具有顯著隔絕效果,但仍然對於太陽光的透光性較高,因此必須搭配窗簾來阻擋太陽光,並無法單獨形成節能玻璃帷幕,故無法達到較佳的隱密性。
此外,習知技藝之電致變色元件硬度較高,因此無法用於搭配不同形狀及曲率的基板,如此電致變色節能窗的外型無法做更多的變化,使其設計感不佳。
因此,如何提出一種電致變色元件,能夠有效地改善習知技藝之電致變色元件的各種缺點,已經成為了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藝之問題,本發明之其中一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電致變色元件,以解決習知技藝之電致變色元件的各種問題。
根據本發明之其中一目的,提出一種電致變色元件,其可包含基板、低輻射膜、透明導電膜及電致變色層。基板可承載低輻射膜、透明導電膜 及電致變色層。電致變色層可設置於該低輻射膜及該透明導電膜之間。電致變色元件可結合低輻射膜,故可強化了電致變色元件對於紅外光的阻隔效果,因此也提升電致變色元件之隔熱性而且能達到節能的功效。
根據本發明之其中一目的,再提出一種電致變色元件之製造方法,其可包含下列步驟:提供一基板;形成低輻射膜;形成透明導電膜;以及形成電致變色層,低輻射膜、透明導電膜及電致變色層可承載於基板上,且該電致變色層可設置於低輻射膜及透明導電膜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其中一目的,又提出一種電致變色元件,其可包含基板、低輻射膜、透明導電膜、電致變色層、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電致變色層可設置於低輻射膜及透明導電膜之間。低輻射膜、透明導電膜及電致變色層可設置於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其中一目的,又提出一種電致變色元件之製造方法,其可包含下列步驟:提供第一基板;提供第二基板;形成低輻射膜;形成透明導電膜;以及形成電致變色層,低輻射膜、透明導電膜及電致變色層可設置於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間,且電致變色層可設置於低輻射膜及透明導電膜之間。
承上所述,依本發明之電致變色元件及其製造方法,其可具有一或多個下述優點:
(1)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電致變色元件採用低輻射膜(Low-E film),故具有高紅外線阻隔率及高可見光透過率,因此可以達到極佳的隔熱效果不良,更為節能省電。
(2)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電致變色元件採用低輻射膜,故只需單層塗佈,即可提供低電阻值與高穿透度等特性,故可大幅減少成本,且提供更佳的光學特性。
(3)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電致變色元件整合了低輻射膜及全固態電致變色層,因此可以達到極佳的隔熱效果且提供對可見光的高度調控性,故不須搭配窗簾來阻擋太陽光,可單獨形成節能玻璃帷幕,因此可達到較佳的隱密性。
(4)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電致變色元件可採用單基板結構,因此硬度較低,可用於搭配不同形狀及曲率的基板,使電致變色節能窗的外型能有更多的變化,設計感大幅提升。
(5)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電致變色元件不但可採用單基板結構,更可採用雙基板結構,故不但可用於搭配不同形狀及曲率的基板,也可應用於需要硬度較高的電致變色節能窗,應用上非常廣泛。
(6)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電致變色元件可採用全固態低輻射電致變色節能元件,故可以有效避免液態元件常見的漏液及封裝問題。
(7)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電致變色元件可全程採用電漿濺渡法製作,因此製程可以大幅簡化,使成本進一步降低。
1‧‧‧電致變色元件
11、11A、11B‧‧‧基板
12‧‧‧低輻射膜
13‧‧‧電致變色層
131‧‧‧氧化鎳層
132‧‧‧五氧化二鉭層
133‧‧‧三氧化鎢層
14、14A、14B‧‧‧透明導電膜
15‧‧‧保護層
T‧‧‧導電膠帶
S‧‧‧密封層
S21~S26、S41~S46、S61~S68、S81~S87、S101~S107、S121~S129‧‧‧步驟流 程
第1圖 係為本發明之電致變色元件之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2圖 係為本發明之電致變色元件之第一實施例之流程圖。
第3圖 係為本發明之電致變色元件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4圖 係為本發明之電致變色元件之第二實施例之流程圖。
第5圖 係為本發明之電致變色元件之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6圖 係為本發明之電致變色元件之第三實施例之流程圖。
第7圖 係為本發明之電致變色元件之第四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8圖 係為本發明之電致變色元件之第四實施例之流程圖。
第9圖 係為本發明之電致變色元件之第五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10圖 係為本發明之電致變色元件之第五實施例之流程圖。
第11圖 係為本發明之電致變色元件之第六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12圖 係為本發明之電致變色元件之第六實施例之流程圖。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發明之電致變色元件及其製造方法之實施例,為使便於理解,下述實施例中之相同元件係以相同之符號標示來說明。
請參閱第1圖,其係為本發明之電致變色元件之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如圖所示,電致變色元件1可包含基板11、低輻射膜(Low-E film)12、透明導電膜(ITO)14及電致變色層13。
基板11可承載低輻射膜12、透明導電膜14及電致變色層13。
低輻射膜12為一種具有高的紅外線阻隔率和可見光透過率的玻璃薄膜;在本實施例中,低輻射膜12可為摻雜錫氧化銦(Sn-In2O3)的複合薄膜,使其可發揮如透明導電膜的效果以做為電極使用。
電致變色層13可設置於低輻射膜12及透明導電膜14之間;其中電致變色層13可包含陰極變色層、陽極變色層及離子導電層,其可為電致變色層;而在本實施例中,陰極變色層可為三氧化鎢(WO3)層133、陽極變色層可為氧化鎳(NiO)層131,而離子導電層可為五氧化二鉭(Ta2O5)層132;當然,在其它較佳實施例中,陰極變色層、陽極變色層及離子導電層也可由其它不同的材料構成。
在本實施例中,低輻射膜12、透明導電膜14及電致變色層13均可透過電漿濺鍍法製作,電致變色元件1可以利用電漿濺鍍法在基板11依序鍍製低輻射膜12及氧化鎳層131以完成電致變色電極,再依序鍍製五氧化二鉭層132、三氧化鎢層133及透明導電膜14以完成電致變色元件1的製作。
由上述可知,電致變色元件1結合低輻射膜12及電致變色層13,低輻射膜12可強化了電致變色元件1對於紅外光的阻隔效果,因此也提升電致變色元件之隔熱性而且能達到節能的功效,而電致變色層13則可提供對可見光的調控性,上述的結構有效地整合了低輻射膜12及電致變色層13的優點及功效,故可達到極佳的效果。
另外,電致變色元件1的製程可全程採用電漿濺鍍法製作,因此可大幅簡化,使製造成本降低。
請參閱第2圖,其係為本發明之電致變色元件之第一實施例之流程圖。本實施例之電致變色元件1之製造方法可包含下列步驟:
在步驟S21中,提供一基板。
在步驟S22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低輻射膜於基板上。
在步驟S23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氧化鎳層於低輻射膜上。
在步驟S24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五氧化二鉭層於氧化鎳層上。
在步驟S25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三氧化鎢層於五氧化二鉭層上。
在步驟S26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透明導電膜於三氧化鎢層上。
請參閱第3圖,其係為本發明之電致變色元件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如圖所示,電致變色元件1可包含基板11、低輻射膜12、透明導電膜14及電致變色層13。
基板11可承載低輻射膜12、透明導電膜14及電致變色層13。
低輻射膜12可為摻雜錫氧化銦的複合薄膜,使其可發揮如透明導電膜的效果以做為電極使用。
同樣的,電致變色層13可設置於低輻射膜12及透明導電膜14之間;其中電致變色層13可包含陰極變色層、陽極變色層及離子導電層,其可為電致變色層;而在本實施例中,陰極變色層可為三氧化鎢層133、陽極變色 層可為氧化鎳層131,而離子導電層可為五氧化二鉭層132。
與前述實施例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之電致變色元件1的低輻射膜12與透明導電膜14的位置不同,電致變色元件1可以利用電漿濺鍍法在基板11依序鍍製透明導電膜14及氧化鎳層131以完成電致變色電極,再依序鍍製五氧化二鉭層132、三氧化鎢層133及低輻射膜12以完成電致變色元件1的製作。
上述的結構同樣可有效地整合了低輻射膜12及電致變色層13的優點及功效,可達到極佳的效果。
請參閱第4圖,其係為本發明之電致變色元件之第二實施例之流程圖。本實施例之電致變色元件1之製造方法可包含下列步驟:
在步驟S41中,提供一基板。
在步驟S42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透明導電膜於基板上。
在步驟S43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氧化鎳層於透明導電膜上。
在步驟S44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五氧化二鉭層於氧化鎳層上。
在步驟S45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三氧化鎢層於五氧化二鉭層上。
在步驟S46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低輻射膜於三氧化鎢層上。
請參閱第5圖,其係為本發明之電致變色元件之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如圖所示,電致變色元件1可包含基板11、低輻射膜12、第一透明導電膜14A、第二透明導電膜14B、電致變色層13及保護層15。
基板11可承載低輻射膜12、第一透明導電膜14A、第二透明導電膜15B、電致變色層13及保護層15。
其中,電致變色層13可包含陰極變色層、陽極變色層及離子導電層;而在本實施例中,陰極變色層可為三氧化鎢層133、陽極變色層可為氧化鎳層131,而離子導電層可為五氧化二鉭層132。
與前述實施例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之電致變色元件1增加了第二透明導電膜14B及保護層15的低輻射膜12,電致變色元件1可以利用電漿濺鍍法在基板11的上側依序鍍製第一透明導電膜14A及氧化鎳層131,並於基板11的下側依序鍍製低輻射膜12及保護層15,再於基板11的上側依序鍍製五氧化二鉭層132、三氧化鎢層133及第二透明導電膜14B以完成電致變色元件1的製作。
上述的結構同樣可有效地整合了低輻射膜12及電致變色層13的優點及功效,可達到極佳的效果。
請參閱第6圖,其係為本發明之電致變色元件之第三實施例之流程圖。本實施例之電致變色元件1之製造方法可包含下列步驟:
在步驟S61中,提供一基板。
在步驟S62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第一透明導電膜於基板上側。
在步驟S63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氧化鎳層於第一透明導電膜上。
在步驟S64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低輻射膜於基板下側。
在步驟S65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保護層於低輻射膜上。
在步驟S66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五氧化二鉭層於氧化鎳層上。
在步驟S67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三氧化鎢層於五氧化二鉭層上。
在步驟S68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第二透明導電膜於三氧化鎢層上。
值得一提的是,習知技藝之電致變色元件能於可見光與紫外光波段表現其光學特色,但對於紅外光波段的影響相對較低,因此對紅外線的阻隔性不佳,使隔熱效果不良,無法達到節能省電的效果。相反的,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電致變色元件採用低輻射膜,故具有高紅外線阻隔率及高可見光透過率,因此可以達到極佳的隔熱效果不良,更為節能省電。
由於習知技藝之電致變色元件對紅外線的阻隔性不佳,故需要經過多 層塗佈後才對紅外光具有顯著隔絕效果,且必須搭配窗簾來阻擋太陽光,並無法單獨形成節能玻璃帷幕,故無法達到較佳的隱密性。相反的,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電致變色元件採用低輻射膜,故只需單層塗佈,即可提供低電阻值與高穿透度等特性,故可大幅減少成本,且提供更佳的光學特性, 且電致變色元件有效地整合了低輻射膜及電致變色層,因此可以達到極佳的隔熱效果且提供對可見光的高度調控性,故不須搭配窗簾來阻擋太陽光,可單獨形成節能玻璃帷幕,因此可達到較佳的隱密性。
又,習知技藝之電致變色元件硬度較高,因此無法用於搭配不同形狀及曲率的基板,如此電致變色節能窗的外型無法做更多的變化,使其設計感不佳。相反的,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電致變色元件可採用單基板結構,因此硬度較低,可用於搭配不同形狀及曲率的基板,使電致變色節能窗的外型能有更多的變化,設計感大幅提升。
另外,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電致變色元件可為全固態低輻射電致變色節能元件,故可以有效避免液態元件常見的漏液及封裝問題。
再者,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電致變色元件可全程採用電漿濺渡法製作,因此製程可以大幅簡化,使成本進一步降低。
請參閱第7圖,其係為本發明之電致變色元件之第四實施例之示意圖。如圖所示,電致變色元件1可包含第一基板11A、第二基板11B、低輻射膜12、透明導電膜14、電致變色層13。
低輻射膜12、透明導電膜14及電致變色層13可設置於第一基板11A及第二基板11B之間;在較佳的實施例中,第一基板11A及第二基板11B可為軟性基板或硬質的玻璃基板,其可發揮不同的用途,以滿足各種需求。
低輻射膜12為一種具有高的紅外線阻隔率和可見光透過率的玻璃薄膜; 在本實施例中,低輻射膜12可為摻雜錫氧化銦的複合薄膜,使其可發揮如透明導電膜的效果以做為電極使用。
電致變色層13可設置於低輻射膜12及透明導電膜14之間;其中電致變色層13可包含陰極變色層、陽極變色層及電解質層134;而在本實施例中,陰極變色層可為三氧化鎢層133,而陽極變色層可為氧化鎳層131;當然,在其它較佳實施例中,上述各個膜層也可由其它不同的材料構成。
在本實施例中,低輻射膜12、透明導電膜14及電致變色層13均可透過電漿濺鍍法製作,電致變色元件1可以利用電漿濺鍍法在第一基板11A依序鍍製透明導電膜14做為底金屬電極,再鍍製三氧化鎢層133,再貼附導電膠帶T於三氧化鎢層133做為電路匯流(Busbar),以完成第一電致變色電極,再於第二基板11B上依序鍍製低輻射膜12做為底金屬電極,再鍍製及氧化鎳層131,並貼附導電膠帶T於氧化鎳層131做為電路匯流(Busbar),以完成第二電致變色電極,最後再將第一電致變色電極與第二電致變色電極與電解質層134進行熱層壓並形成密封層S(Seal layer)於電解質層以完成電致變色元件1的製作。
由上述可知,本實施例採用了與前述實施例不同的雙基板結構,其不但可以有效地整合了低輻射膜12及電致變色層13的優點及功效,且由於中間加入了軟性高分子電解質層134,搭配軟性基板即可構成可撓式之元件,可作為節能窗貼膜,而若搭配玻璃基板可使得節能窗強度較高,使其具有防爆功能,降低玻璃破碎時對周圍造成的危險,因此可使用於高樓層之窗戶。
請參閱第8圖,其係為本發明之電致變色元件之第四實施例之流程圖。本實施例之電致變色元件1之製造方法可包含下列步驟:
在步驟S81中,提供一第一基板。
在步驟S82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透明導電膜於第一基板上。
在步驟S83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三氧化鎢層於透明導電膜上,並貼附導電膠帶於三氧化鎢層,以完成第一電致變色電極。
在步驟S84中,提供一第二基板。
在步驟S85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低輻射膜於第二基板上。
在步驟S86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氧化鎳層於低輻射膜上,並貼附導電膠帶於氧化鎳層,以完成第二電致變色電極。
在步驟S87中,將第一電致變色電極與第二電致變色電極與電解質層進行熱層壓並形成密封層於電解質層。
請參閱第9圖,其係為本發明之電致變色元件之第五實施例之示意圖。如圖所示,電致變色元件1可包含第一基板11A、第二基板11B、低輻射膜12、透明導電膜14、電致變色層13。
低輻射膜12、透明導電膜14及電致變色層13可設置於第一基板11A及第二基板11B之間;同樣的,第一基板11A及第二基板11B可為軟性基板或硬質的玻璃基板等等。
低輻射膜12為一種具有高的紅外線阻隔率和可見光透過率的玻璃薄膜;在本實施例中,低輻射膜12可為摻雜錫氧化銦的複合薄膜,使其可發揮如透明導電膜的效果以做為電極使用。
電致變色層13可設置於低輻射膜12及透明導電膜14之間;其中電致變色層13可包含陰極變色層、陽極變色層及電解質層134;而在本實施例中,陰極變色層可為三氧化鎢層133,而陽極變色層可為氧化鎳層131。
與前述實施例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之電致變色元件1的低輻射膜12與透明導電膜14的位置不同,低輻射膜12、透明導電膜14及電致變色層13均可透過電漿濺鍍法製作,電致變色元件1可以利用電漿濺鍍法在第一基 板11A依序鍍製低輻射膜12做為底金屬電極,再鍍製三氧化鎢層133,再貼附導電膠帶T於三氧化鎢層133做為電路匯流(Busbar),以完成第一電致變色電極,再於第二基板11B上依序鍍製透明導電膜14做為底金屬電極,再鍍製及氧化鎳層131,並貼附導電膠帶T於氧化鎳層131做為電路匯流(Busbar),以完成第二電致變色電極,最後再將第一電致變色電極與第二電致變色電極與電解質層134進行熱層壓並形成密封層S(Seal layer)於電解質層以完成電致變色元件1的製作。
由上述可知,本實施例採用了另一種不同的雙基板結構,其中因為將摻雜錫氧化銦的低輻射膜12搭配三氧化鎢層133,其可大幅提升的導電性可以使得三氧化鎢層133獲得更佳的變色速度與光學對比,使整體元件之光學調控度更高。
請參閱第10圖,其係為本發明之電致變色元件之第五實施例之流程圖。本實施例之電致變色元件1之製造方法可包含下列步驟:
在步驟S101中,提供一第一基板。
在步驟S102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低輻射膜於第一基板上。
在步驟S103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三氧化鎢層於低輻射膜上,並貼附導電膠帶於三氧化鎢層,以完成第一電致變色電極。
在步驟S104中,提供一第二基板。
在步驟S105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透明導電膜於第二基板上。
在步驟S106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氧化鎳層於透明導電膜上,並貼附導電膠帶於氧化鎳層,以完成第二電致變色電極。
在步驟S107中,將第一電致變色電極與第二電致變色電極與電解質層進行熱層壓並形成密封層於電解質層。
請參閱第11圖,其係為本發明之電致變色元件之第六實施例之示意圖。 如圖所示,電致變色元件1可包含第一基板11A、第二基板11B、低輻射膜12、第一透明導電膜14A、第二透明導電膜14B、電致變色層13及保護層15。
低輻射膜12、第一透明導電膜14A、第二透明導電膜14B、電致變色層13及保護層15可設置於第一基板11A及第二基板11B之間;同樣的,第一基板11A及第二基板11B可為軟性基板或硬質的玻璃基板等等。
電致變色層13可設置於第一透明導電膜14A及第二透明導電膜14B之間;其中電致變色層13可包含陰極變色層、陽極變色層及電解質層134;而在本實施例中,陰極變色層可為三氧化鎢層133,而陽極變色層可為氧化鎳層131。
與前述實施例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之電致變色元件1的低輻射膜12置於電極之外側。低輻射膜12、第一透明導電膜14A、第二透明導電膜14B、電致變色層13及保護層15均可透過電漿濺鍍法製作,電致變色元件1可以利用電漿濺鍍法在第一基板11A依序鍍製第一透明導電膜14A做為底金屬電極,再鍍製三氧化鎢層133,再貼附導電膠帶T於三氧化鎢層133做為電路匯流(Busbar),以完成第一電致變色電極,再於第二基板11B上側依序鍍製低輻射膜12做為底金屬電極及保護層,並於第二基板11B下側依序鍍製第二透明導電膜14B及氧化鎳層131,並貼附導電膠帶T於氧化鎳層131做為電路匯流(Busbar),以完成第二電致變色電極,最後再將第一電致變色電極與第二電致變色電極與電解質層134進行熱層壓並形成密封層S(Seal layer)於電解質層以完成電致變色元件1的製作。
由上述可知,本實施例採用了又一種不同的雙基板結構,其中,電致變色元件1的低輻射膜12置於電極之外側,若使用之電致變色材料,並非三氧化鎢或氧化鎳時,可能會與低輻射膜12層會產生交互反應,影響元件 效能時,則可以採用此本實施例的結構。
請參閱第12圖,其係為本發明之電致變色元件之第六實施例之流程圖。本實施例之電致變色元件1之製造方法可包含下列步驟:
在步驟S121中,提供一第一基板。
在步驟S122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第一透明導電膜於第一基板上。
在步驟S123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三氧化鎢層於第一透明導電膜上,並貼附導電膠帶於三氧化鎢層,以完成第一電致變色電極。
在步驟S124中,提供一第二基板。
在步驟S125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低輻射膜於第二基板上側。
在步驟S126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保護層於低輻射膜上。
在步驟S127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第二透明導電膜於第二基板下側。
在步驟S128中,以電漿濺鍍法形成氧化鎳層於第二透明導電膜上,並貼附導電膠帶於氧化鎳層,以完成第二電致變色電極。
在步驟S129中,將第一電致變色電極與第二電致變色電極與電解質層進行熱層壓並形成密封層於電解質層。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本發明上述實施例,電致變色元件不但可採用單基板結構,更可採用雙基板結構,故不但可用於搭配不同形狀及曲率的基板,也可應用於需要硬度較高的電致變色節能窗,應用上非常廣泛。
另外,雙基板型的電致變色元件1的製程也可全程採用電漿濺鍍法製作,因此可大幅簡化,使製造成本降低。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電致變色元件採用低輻射膜(Low-E film),故具有高紅外線阻隔率及高可見光透過率,因此可以達到極佳的隔熱效果不良,更為節能省電。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電致變色元件採用低輻射膜,故只需單層塗佈, 即可提供低電阻值與高穿透度等特性,故可大幅減少成本,且提供更佳的光學特性。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電致變色元件整合了低輻射膜及電致變色層,因此可以達到極佳的隔熱效果且提供對可見光的高度調控性,故不須搭配窗簾來阻擋太陽光,可單獨形成節能玻璃帷幕,因此可達到較佳的隱密性。
又,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電致變色元件可採用單基板結構,因此硬度較低,可用於搭配不同形狀及曲率的基板,使電致變色節能窗的外型能有更多的變化,設計感大幅提升。
此外,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電致變色元件不但可採用單基板結構,更可採用雙基板結構,故不但可用於搭配不同形狀及曲率的基板,也可應用於需要硬度較高的電致變色節能窗,應用上非常廣泛。
另外,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電致變色元件可為全固態低輻射電致變色節能元件,故可以有效避免液態元件常見的漏液及封裝問題。
再者,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電致變色元件可全程採用電漿濺渡法製作,因此製程可以大幅簡化,使成本進一步降低。
可見本發明在突破先前之技術下,確實已達到所欲增進之功效,且也非熟悉該項技藝者所易於思及,其所具之進步性、實用性,顯已符合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懇請 貴局核准本件發明專利申請案,以勵創作,至感德便。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其它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該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Claims (9)

  1. 一種電致變色元件,係包含:一低輻射膜,係為摻雜錫氧化銦的複合薄膜,其能發揮如透明導電膜的效果及具有電極的功能;一透明導電膜;一電致變色層,係設置於該低輻射膜及該透明導電膜之間,且直接與該低輻射膜及該透明導電膜接觸;以及一基板,係承載該低輻射膜、該透明導電膜及該電致變色層;其中,該低輻射膜連接該基板與該電致變色層,該透明導電膜設置於該電致變色層上;或該透明導電膜連接該基板與該電致變色層,該低輻射膜設置於該電致變色層上,該低輻射膜、該透明導電膜及該電致變色層透過一電漿濺鍍法分別形成於該基板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致變色元件,其中該電致變色層係包含一陰極變色層、一陽極變色層及一離子導電層,該離子導電層形成於該陽極變色層上,而該陰極變色層形成於該離子導電層上,該陰極變色層係為一三氧化鎢層、該陽極變色層係為一氧化鎳層,而該離子導電層係為一五氧化二鉭層。
  3. 一種電致變色元件之製造方法,係包含下列步驟:提供一基板;形成一低輻射膜;摻雜锡氧化铟於該低輻射膜,使該低輻射鏌形成一複合薄膜,以發揮如透明導電膜的效果及具有電極的功能;形成一透明導電膜;以及形成一電致變色層,該低輻射膜、該透明導電膜及該電致變色層係 承載於該基板上,且該電致變色層係設置於該低輻射膜及該透明導電膜之間,且直接與該低輻射膜及該透明導電膜接觸;其中,該低輻射膜連接該基板與該電致變色層,該透明導電膜設置於該電致變色層上;或該透明導電膜連接該基板與該電致變色層,該低輻射膜設置於該電致變色層上,該低輻射膜、該透明導電膜及該電致變色層透過一電漿濺鍍法分別形成於該基板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致變色元件之製造方法,其中形成該電致變色層的步驟中更包含下列步驟:形成一陽極變色層;形成一離子導電層於該陽極變色層上;以及形成一陰極變色層於該離子導電層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致變色元件之製造方法,其中形成該電致變色層的步驟中更包含下列步驟:形成一一氧化鎳層;形成一五氧化二鉭層於該一氧化鎳層上;以及形成一三氧化鎢層於該五氧化二鉭層上。
  6. 一種電致變色元件,係包含:一低輻射膜,係為摻雜錫氧化銦的複合薄膜,其能發揮如透明導電膜的效果及具有電極的功能;一透明導電膜;一電致變色層,係設置於該低輻射膜及該透明導電膜之間,且直接與該低輻射膜及該透明導電膜接觸;一第一基板;以及一第二基板,該低輻射膜、該透明導電膜及該電致變色層透過一電 漿濺鍍法分別形成於該第一基板及該第二基板之間;其中,該透明導電膜連接該電致變色層與該第一基板,而該低輻射膜連接該電致變色層與該第二基板;或該低輻射膜連接該電致變色層與該第一基板,而該透明導電膜連接該電致變色層與該第二基板。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致變色元件,其中該電致變色層係包含一陰極變色層、一陽極變色層及一電解質層,該電解質層形成於該陰極變色層上,而該陽極變色層形成於該電解質層上,該陰極變色層係為一三氧化鎢層、該陽極變色層係為一氧化鎳層。
  8. 一種電致變色元件之製造方法,係包含下列步驟:提供一第一基板;提供一第二基板;形成一低輻射膜;摻雜锡氧化铟於該低輻射膜,使該低輻射鏌形成一複合薄膜,以發揮如透明導電膜的效果及具有電極的功能;形成一透明導電膜;以及形成一電致變色層,該低輻射膜、該透明導電膜及該電致變色層透過一電漿濺鍍法分別形成於該第一基板及該第二基板之間,且該電致變色層設置於該低輻射膜及該透明導電膜之間,且直接與該低輻射膜及該透明導電膜接觸;其中,該透明導電膜連接該電致變色層與該第一基板,而該低輻射膜連接該電致變色層與該第二基板;或該低輻射膜連接該電致變色層與該第一基板,而該透明導電膜連接該電致變色層與該第二基板。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致變色元件之製造方法,其中該電致變色層係包含一陰極變色層、一陽極變色層及一電解質層,該電解質 層形成於該陰極變色層上,而該陽極變色層形成於該電解質層上,該陰極變色層係為一三氧化鎢層、該陽極變色層係為一氧化鎳層。
TW105129396A 2016-09-09 2016-09-09 電致變色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TWI6744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9396A TWI674468B (zh) 2016-09-09 2016-09-09 電致變色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9396A TWI674468B (zh) 2016-09-09 2016-09-09 電致變色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2421A TW201812421A (zh) 2018-04-01
TWI674468B true TWI674468B (zh) 2019-10-11

Family

ID=62639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9396A TWI674468B (zh) 2016-09-09 2016-09-09 電致變色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7446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3211A (zh) * 2010-04-01 2010-09-15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智能调光玻璃
TWM451558U (zh) * 2012-06-08 2013-04-21 Zhang su ling 具濾波效應之電光學層積板
TW201319705A (zh) * 2011-11-08 2013-05-16 Iner Aec Executive Yuan 氫化薄膜應用於全固態電致變色(ec)元件結構及其製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3211A (zh) * 2010-04-01 2010-09-15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智能调光玻璃
TW201319705A (zh) * 2011-11-08 2013-05-16 Iner Aec Executive Yuan 氫化薄膜應用於全固態電致變色(ec)元件結構及其製程方法
TWM451558U (zh) * 2012-06-08 2013-04-21 Zhang su ling 具濾波效應之電光學層積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2421A (zh) 2018-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undy et al. Electrically actuated visible and near-infrared regulating switchable smart window for energy positive building: A review
US9651847B2 (en) Electrophoretic insulated glass unit
Cannavale et al. Energy savings due to building integration of innovative solid-state electrochromic devices
KR20080040439A (ko) 에너지 절약형 스마트 윈도우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346862B1 (ko) 일렉트로크로믹을 이용한 스마트 윈도우
JP2016503378A (ja) 切換可能な光学特性を備えた窓ガラス
CN104834145A (zh) 一种叠层电致变色玻璃及其应用
JP2013532368A (ja) 太陽光制御特性を備える太陽光発電窓の組立品
WO2021249458A1 (zh) 调光器件、夹胶玻璃、中空玻璃及贴附膜
CN103864314A (zh) 低辐射电致变色玻璃
CN107098599B (zh) 双面镀膜电致变色低辐射玻璃及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KR20150137246A (ko) 복층유리 창호
KR20190080284A (ko) 적외선 반사 기능을 갖춘 고분자 분산 액정형 스마트 윈도우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2014059338A (ja)
KR101346929B1 (ko) 일렉트로크로믹을 이용한 스마트 윈도우
TWI674468B (zh) 電致變色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CN104742446B (zh) 高透高反高效节能单银low‑e镀膜玻璃
KR101785478B1 (ko) 탄성 투명 이온전도성 전해질층을 포함하는 전기변색유리 및 그 제조방법
Mohelníková Window glass coatings
CN206553406U (zh) 一种漫反射镀膜调光玻璃
CN216472929U (zh) 防开裂的低吸热电致变色夹胶玻璃、中空玻璃、汽车天窗
CN215895169U (zh) 调光玻璃
CN211928367U (zh) 具有电加热功能的电致变色夹胶玻璃及电致变色中空玻璃
CN201477328U (zh) 基于中空玻璃结构的电致液晶雾化玻璃
KR20180119239A (ko) 복합형 스마트 윈도우 필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