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3797B - 製程零件、半導體製造設備及半導體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製程零件、半導體製造設備及半導體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3797B
TWI673797B TW106130431A TW106130431A TWI673797B TW I673797 B TWI673797 B TW I673797B TW 106130431 A TW106130431 A TW 106130431A TW 106130431 A TW106130431 A TW 106130431A TW I673797 B TWI673797 B TW I67379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s
deposition
substrate
process part
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0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3824A (zh
Inventor
黃永昌
蔡瑞龍
Original Assignee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304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7379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13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38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37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3797B/zh

Links

Abstract

本揭露提供一種製程零件,適用於一沉積製程設備。上述製程零件包括一中空環形結構、複數個第一溝槽及複數個第二溝槽。中空環形結構具有一環形表面。第一溝槽與第二溝槽形成於環形表面上,且第一溝槽與第二溝槽相交而形成一網狀圖案。

Description

製程零件、半導體製造設備及半導體製造方法
本發明實施例關於一種半導體技術,特別係有關於一種可改善沉積製程之製程零件、半導體製造設備及半導體製造方法。
半導體裝置被用於多種電子應用,例如個人電腦、行動電話、數位相機以及其他電子設備。半導體裝置的製造通常是藉由在半導體基板上依序沉積絕緣或介電層材料、導電層材料以及半導體層材料,接著使用微影製程圖案化所形成的各種材料層,以形成電路組件和零件於此半導體基板之上。
舉例來說,濺鍍法(sputtering)係一種物理氣相沉積方法(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可以被廣泛用於沉積金屬層材料或薄膜。濺鍍法的工作原理乃是藉由在一接近真空的密閉腔室中通入少量的惰性氣體(通常使用氬氣(Ar)),然後在陽極和陰極間施加高電壓使氣體解離產生電漿(plasma),接著解離之氬氣離子(Ar+)以高能量射至陰極之金屬靶材上,使靶材表面的金屬粒子被撞擊下來並沉積在基板表面上。
雖然現有的沉積技術及設備已經足以應付其需求,然而仍未全面滿足。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改善沉積製程的方 案。
本揭露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製程零件,適用於一沉積製程設備,包括一中空環形結構、複數個第一溝槽及複數個第二溝槽。中空環形結構具有一環形表面。第一溝槽與第二溝槽形成於環形表面上,且第一溝槽與第二溝槽相交而形成一網狀圖案。
本揭露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半導體製造設備,包括一製程腔室及一製程零件。製程零件設置於製程腔室內,用以在製造過程中減少製程材料沉積於製程腔室之一內壁表面及/或一基板承載平台上。製程零件朝向一靶材元件之一表面上具有複數個第一溝槽及複數個第二溝槽,且第一溝槽與第二溝槽相交而形成一網狀圖案。
本揭露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半導體製造方法,包括放置一基板於一製程腔室中。上述方法還包括對基板進行一沉積製程。此外,上述方法包括在沉積製程中,藉由製程腔室內之一製程零件以減少製程材料沉積於製程腔室內之一或多個部件上,其中,製程零件之一表面上具有複數個第一溝槽及複數個第二溝槽,且第一溝槽與第二溝槽相交而形成一網狀圖案。
1‧‧‧半導體製造設備
10‧‧‧製程腔室
10A‧‧‧外殼
10B‧‧‧上開口
10C‧‧‧內壁表面
10D‧‧‧凸緣
11‧‧‧承載平台
11A‧‧‧機軸
11B‧‧‧驅動機構
11C‧‧‧環形凹槽
11D‧‧‧突台
12‧‧‧標靶元件
12A‧‧‧導電基板
12B‧‧‧靶材
13‧‧‧氣體供應單元
13A‧‧‧氣體槽
13B‧‧‧質流控制器
14‧‧‧排氣裝置
15‧‧‧電源供應器
16‧‧‧磁場控制裝置
17‧‧‧腔室遮罩
17A‧‧‧圓形開口
17B‧‧‧彎折部
18‧‧‧沉積環
18A‧‧‧(環形)上表面
18B‧‧‧環形區域
18C‧‧‧內側部分
18D‧‧‧外側部分
181‧‧‧底材
182‧‧‧材料層
19‧‧‧覆蓋環
19A‧‧‧凹陷部
19B‧‧‧(環形)傾斜表面
19C‧‧‧內側邊緣
19D‧‧‧外側邊緣
19E‧‧‧垂直內側表面
19F‧‧‧垂直外側表面
80‧‧‧半導體製造方法
81‧‧‧83‧‧‧操作
D‧‧‧深度
G‧‧‧溝槽
G1、G1’‧‧‧第一溝槽
G2‧‧‧第二溝槽
G3‧‧‧第三溝槽
G4‧‧‧第四溝槽
P‧‧‧電漿
T‧‧‧寬度
W‧‧‧基板
α、β‧‧‧夾角
第1圖顯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一半導體製造設備的示意圖。
第2圖顯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沉積環的上視圖。
第3圖顯示第2圖之沉積環的局部立體圖。
第4A至4D圖分別顯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沉積環上之溝槽的截面示意圖。
第5A及5B圖顯示分別根據一些實施例之沉積環上之溝槽的製作方法示意圖。
第6圖顯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覆蓋環之局部上視圖。
第7圖顯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覆蓋環之局部上視圖。
第8圖顯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一半導體製造方法的流程圖。
以下揭露內容提供許多不同的實施例或較佳範例以實施本案的不同特徵。當然,本揭露也可以許多不同形式實施,而不局限於以下所述之實施例。以下揭露內容配合圖式詳細敘述各個構件及其排列方式的特定範例,係為了簡化說明,使揭露得以更透徹且完整,以將本揭露之範圍完整地傳達予同領域熟悉此技術者。
在下文中所使用的空間相關用詞,例如“在...下方”、“下方”、“較低的”、“上方”、“較高的”及類似的用詞,係為了便於描述圖示中一個元件或特徵與另一個(些)元件或特徵之間的關係。除了在圖式中繪示的方位之外,這些空間相關用詞也意欲包含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裝置之不同方位。裝置可能被轉向不同方位(旋轉90度或其他方位),而在此所使用的空間相關用詞也可依此相同解釋。
必須了解的是,未特別圖示或描述之元件可以本領域技術人士所熟知之各種形式存在。此外,若實施例中敘述了一第一特徵形成於一第二特徵之上或上方,即表示其可能包含上述第一特徵與上述第二特徵是直接接觸的情況,亦可能包含了有附加特徵形成於上述第一特徵與上述第二特徵之間,而使得上述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未直接接觸的情況。
以下不同實施例中可能重複使用相同的元件標號及/或文字,這些重複係為了簡化與清晰的目的,並非用以限定所討論的不同實施例及/或結構之間有特定的關係。在圖式中,結構的形狀或厚度可能擴大,以簡化或便於標示。
除此之外,在下文實施例中所給定的數量為大約的數量,意即在沒有特定說明的情況下,可隱含「約」、「大約」之含義。在此,「約」、「大約」之用語通常表示在一給定值或範圍的20%之內,較佳是10%之內,且更佳是5%之內。
第1圖顯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一半導體製造設備1的示意圖。半導體製造設備1例如為一物理氣相沉積濺鍍(PVD sputtering)設備,可將多種金屬濺鍍在一基板W上,例如包括金(Au)、鈦(Ti)、銅(Cu)、鋁(Al)、鉻(Cr)、鉭(Ta)、鈷(Co)、鎢(W)、鎳(Ni)、鋅(Zn)、鋯(Zr)或上述金屬之合金。基板W可包括半導體層、導電層、以及/或者絕緣層。在一些實施例中,基板W包括層疊的半導體層。舉例而言,基板W包括在一絕緣體上的半導體層的層疊,例如矽電晶體結構在絕緣體之上(Silicon-on-Insulator,SOI)、矽電晶體結構在藍寶石(Sapphire)基板之上、或矽鍺結構在絕緣體之上。或者,基板W包括在一 矽晶圓或一玻璃基板上的半導體層的層疊。
如第1圖所示,半導體製造設備1包括一製程腔室10、一承載平台11、一標靶元件12、一氣體供應單元13、一排氣裝置14、一電源供應器15及一磁場控制裝置16。
在第1圖之實施例中,製程腔室10係一電漿製程腔室,適用於在其中產生電漿,以進行濺鍍沉積製程(以下簡稱沉積製程)。製程腔室10係由一可氣密地密封的外殼10A所形成,可用於收容一或多個待加工的基板W。雖然未圖示,外殼10A上具有一可開閉的閘門,可允許基板W透過一基板搬運裝置(例如機械手臂)而被送入或移出製程腔室10。
承載平台11配置用於在製程腔室10中支撐且固持至少一基板W。在一些實施例中,承載平台11包括一靜電吸盤(electrostatic chuck,ESC),可利用該靜電吸盤與承載平台11所支撐之基板W上所產生之相反電荷的靜電吸引力,以將基板W固持在承載平台11上。在一些實施例中,承載平台11亦可透過其他機制(例如真空吸附或機械夾具)來固持基板W。在一些實施例中,承載平台11亦可包括一或多個加熱器(例如電阻加熱元件),用於在沉積製程時加熱基板W,以促進其上之沉積反應及改善薄膜沉積的均勻性。
此外,承載平台11可由一機軸11A支撐於製程腔室10中。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沉積製程時,機軸11A可被一驅動機構11B(例如馬達)所驅動而使得承載平台11繞著機軸11A進行旋轉運動,以提高在基板W上之薄膜沉積均勻性。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沉積製程之前或之後,驅動機構11B亦可驅使承載 平台11上下移動以到達其預定位置。
標靶元件12配置於製程腔室10之上部。在第1圖之實施例中,標靶元件12覆蓋外殼10A之一上開口10B,且一絕緣體(未圖示)設置在標靶元件12與外殼10A之間,用於電性隔離兩者。根據一些實施例,標靶元件12包括一導電基板12A及固定於導電基板12A上之一靶材12B。靶材12B之材料包括金、鈦、銅、鋁、鉻、鉭、鈷、鎢、鎳、鋅、鋯或上述金屬之合金。標靶元件12配置以使得靶材12B面向承載平台11及其上之基板W。
氣體供應單元13連通於製程腔室10,用於將一濺鍍工作氣體通入製程腔室10。根據一些實施例,濺鍍工作氣體包括氮氣(N2)、氬氣(Ar)、氧氣(O2)、氨氣(NH3)、氖氣(Ne)或上述氣體之混合。根據一些實施例,氣體供應單元13包括一氣體槽13A及一質流控制器(mass flow controller)13B。氣體槽13A配置用於儲存上述氣體。氣體槽13A中的氣體經由質流控制器13B流入製程腔室10,且質流控制器13B用以控制氣體流入製程腔室10之流動速率。
排氣裝置14連通於製程腔室10,用於在沉積製程時將製程腔室10維持於一低氣壓環境。根據一些實施例,低氣壓環境之氣壓介於約1托爾(torr)至約10-3托爾之間。根據另一些實施例,低氣壓環境之氣壓介於約10-3托爾至約10-5托爾之間。根據一些實施例,排氣裝置14包括真空幫浦及氣體控制器(例如閥、流速計、偵測器或其他類似的元件)。
電源供應器15電性連接於標靶元件12之導電基板 12A與承載平台11內之另一導電基板(圖未示),用於施加一高電壓在兩導電基板之間。根據一些實施例,電源供應器15係一直流(DC)電源供應器或一射頻(radio frequency,RF)電源供應器,可將其陰極(cathode)施加於標靶元件12之導電基板12A,及陽極(anode)施加於承載平台11內之導電基板。
當一高電壓施加於上述兩導電基板之間時,可在兩導電基板之間形成一高電場,並使得製程腔室10中之濺鍍工作氣體(例如氬氣(Ar))解離放電而轉變為電漿P(包括諸多離子、電子、分子及原子團)。接著,電漿P中帶正電之氣體離子(例如氬氣離子(Ar+))可藉著高電場而以高能量射至陰極之標靶元件12之靶材12B上,使得靶材12B表面的金屬粒子被撞擊下來並沉積在基板W表面上。如此一來,即達到濺鍍沉積之目的。
磁場控制裝置16配置於標靶元件12之一側,用於在沉積製程時產生鄰近於標靶元件12之一磁場。藉此磁場與上述兩導電基板之間之電場間的電磁效應,所產生的電磁力可以影響電漿P中之電子的移動軌跡,並使得電漿P中之氣體分子離子化之機率增加,從而有更多的離子撞擊靶材12B,以濺鍍出更多的粒子沉積在基板W表面上。因此,磁場控制裝置16有助於提升濺鍍時的沉積速率。根據一些實施例,磁場控制裝置16包括多個電磁陣列(例如多個電磁鐵)及用於開關切換(switch)每一電磁陣列的控制模組。
請繼續參照第1圖,根據一些實施例之半導體製造設備1亦包括一腔室遮罩(chamber shield)17、一沉積環(deposition ring)18及一覆蓋環(cover ring)19。
腔室遮罩17配置用於遮蔽製程腔室10之內壁表面10C,以避免其在沉積製程時遭到金屬粒子濺鍍。在第1圖之實施例中,腔室遮罩17具有一圓筒結構,透過與製程腔室10之內壁表面10C上之一凸緣10D卡合而被固定安裝於製程腔室10內。腔室遮罩17與內壁表面10C之間相隔一定距離。此外,腔室遮罩17之底部的中央形成有一圓形開口17A,當腔室遮罩17安裝於製程腔室10中時,圓形開口17A圍繞承載平台11之外周面。根據一些實施例,腔室遮罩17由一不導電之陶瓷材質所製成。雖然未圖示,腔室遮罩17上設有多個孔洞,可允許製程腔室10中之濺鍍工作氣體或電漿P進行流動。
沉積環18配置用於遮蔽承載平台11之暴露的部分,以避免其在沉積製程時遭到金屬粒子濺鍍或減少金屬粒子沉積於其上。在第1圖之實施例中,沉積環18具有一中空環形結構,透過與位於承載平台11外緣之一環形凹槽11C(環繞一突台11D)卡合而被固定安裝於承載平台11外緣上。沉積環18可自承載平台11之上拆卸。沉積環18與環形凹槽11C可具有大致相等的寬度,且沉積環18之上表面與承載平台11用於固持基板W之突台11D之上表面可呈大致共平面。在沉積製程時,基板僅會覆蓋承載平台11之上表面之中央部分,而沉積環18可以遮蔽及保護承載平台11之上表面之暴露的環形外緣部分。根據一些實施例,沉積環18由一金屬材質所製成。
覆蓋環19亦配置用於在沉積製程時減少金屬粒子沉積於承載平台11之暴露的部分(類似於沉積環18之作用)。在第1圖之實施例中,覆蓋環19具有一中空環形結構,透過一承 架(圖未示)而被安裝於製程腔室10內,且承架可驅使覆蓋環19在製程腔室10中上下移動以到達其預定位置。覆蓋環19可自承架之上拆除。覆蓋環19可覆蓋沉積環18之至少一部分(外緣部分),藉此減少濺鍍金屬粒子跑到承載平台11之暴露的環形外緣部分上及承載平台11未被沉積環18所遮蔽之側壁上。
此外,覆蓋環19更配置用於減少電漿P從承載平台11與腔室遮罩17之圓形開口17A之間的空隙洩漏。在第1圖之實施例中,覆蓋環19之下側可形成有一凹陷部19A,對應於腔室遮罩17鄰近圓形開口17A之一彎折部17B,藉由凹陷部19A與彎折部17B的結構配合(如第1圖所示),能夠減少電漿P從承載平台11與腔室遮罩17之圓形開口17A之間的空隙洩漏。根據一些實施例,覆蓋環19由一金屬材質所製成。
如第1圖所示,覆蓋環19之上側更具有一外高內低的傾斜表面19B,此傾斜表面19B有助於將電漿P集中於承載平台11及基板W之上方。
在沉積製程時,靠近承載平台11與基板W之沉積環18及覆蓋環19可接收大量的濺鍍金屬粒子,因而得減少濺鍍金屬粒子(製程材料)沉積於製程腔室10內之一或多個其他部件(例如承載平台11及/或內壁表面10C)上。然而,隨著沉積環18及覆蓋環19之表面上所沉積金屬薄膜的厚度累積,金屬薄膜與沉積環18及覆蓋環19之表面之間的黏附力會降低,而可能發生剝落的情況,造成製程腔室10受到汙染或影響基板W的製程良率。
本發明實施例透過在沉積環18及覆蓋環19等製程 零件之表面上形成刻花圖案(例如多個溝槽),能夠增加沉積環18及覆蓋環19與沉積金屬薄膜(製程材料)之間的接觸表面積,進而改善沉積金屬薄膜的黏附力。如此一來,亦可以增加沉積環18及覆蓋環19的使用壽命及可靠度(所累積沉積金屬薄膜之厚度可以增加且不會輕易脫落),並進一步改善半導體製造設備1之產能及良率。接下來,配合參照第2至7圖說明根據一些實施例之沉積環18及覆蓋環19上之刻花(溝槽)圖案的設計。
第2圖顯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沉積環18的上視圖。第3圖顯示第2圖之沉積環18的局部立體圖。如第2、3圖所示,沉積環18朝向靶材元件20(第1圖)之環形上表面18A上具有複數個溝槽G。更明確而言,溝槽G形成於上表面18A上之一環形區域18B內。要瞭解的是,在一些實施例中(如第1圖所示),沉積環18之上表面18A上位於環形區域18B之內側部分18C及外側部分18D在沉積製程時可分別由基板W及覆蓋環19所遮蔽而不會接觸金屬粒子或薄膜,因此得省略製作溝槽G於內側部分18C及外側部分18D,以減少製作沉積環18之成本。然而,溝槽G也可以形成於沉積環18之整個上表面18A上。
在第2、3圖之實施例中,上述溝槽G包括複數個第一溝槽G1及複數個第二溝槽G2,均勻地分布於沉積環18之環形上表面18A上之環形區域18B內,並相交而形成一網狀(mesh)圖案。更明確而言,複數個第一溝槽G1可相對於沉積環18之圓心C以一同心圓形式等間隔地排列於環形上表面18A上,而複數個第二溝槽G1可相對於圓心C以一放射狀形式等間隔地排列於環形上表面18A上。根據一些實施例,第一溝槽G1之間距 介於1毫米至5毫米之間。如此一來,第一、第二溝槽G1及G2可以大幅增加沉積環18與沉積金屬薄膜之間的接觸表面積,並改善沉積金屬薄膜的黏附力。
要瞭解的是,第2、3圖之實施例中所揭露之第一、第二溝槽G1及G2之配置形式僅為範例,第一、第二溝槽G1及G2也可有其他不同配置形式。舉例來說,上述呈同心圓形式排列之第一溝槽G1之間距也可具有變化,例如第一溝槽G1之間距由環形區域18B之內側向外側逐漸增加,亦即,第一、第二溝槽G1及G2也可以非均勻的方式分布於沉積環18之環形上表面18A上之環形區域18B內(或整個上表面18A上)。
根據一些實施例,形成於沉積環18之上表面18A上之各第一溝槽G1與各第二溝槽G2亦可以分別沿著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不同於第一方向)排列,並相交而形成一網狀圖案。
第4A至4D圖分別顯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沉積環18之上表面18A上之溝槽G(可包括第一、第二溝槽G1及G2)的截面示意圖。
如第4A圖所示,溝槽G之截面可呈一三角形,包括兩個傾斜側壁,及一夾角α形成於兩個側壁之間。根據一些實施例,夾角α介於45度至135度之間。根據一些實施例,溝槽G之截面可呈一直角三角形,包括一垂直側壁及一傾斜側壁,及一角度介於45度至60度之間的夾角α形成於兩個側壁之間。
如第4B圖所示,溝槽G之截面可呈一矩形,包括兩個垂直側壁及與沉積環18之上表面18A平行之一底壁。根據一 些實施例,溝槽G之截面可呈一方形。
如第4C圖所示,溝槽G之截面可呈一梯形,包括兩個傾斜側壁及與沉積環18之上表面18A平行之一底壁,及一夾角β形成於各傾斜側壁與底壁之間。根據一些實施例,夾角β介於45度至135度之間,換言之,溝槽G之截面可呈一上窄下寬之梯形或一上寬下窄之梯形。
如第4D圖所示,溝槽G之截面可呈一U字形,包括兩個垂直側壁及一弧形底壁。根據一些實施例,溝槽G之截面可呈一半圓形。
根據一些實施例(例如第4A至4D圖所示),上述溝槽G之(最大)寬度T介於0.5毫米至5毫米之間,且溝槽G之(最大)深度D介於0.5毫米至5毫米之間。舉例來說,根據一範例之溝槽G之截面可呈一三角形,且溝槽G之寬度T約為2.5毫米,而深度D約為1.5毫米。
根據一些實施例,上述第一、第二溝槽G1及G2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截面形狀,且第一、第二溝槽G1及G2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尺寸(寬度T及深度D)。
接著請參照第5A圖,為了改善沉積金屬薄膜之黏附力,沉積環18之由金屬材質(例如鋁)製成的底材181上可進一步塗佈至少一材料層182。根據一些實施例,材料層182具有金屬材質,例如鈦、鈷、鎳、鉻、鋅或其他金屬,能夠做為底材181與不同金屬材質之沉積薄膜之間的應力介質,以改善沉積金屬薄膜與沉積環18之上表面18A之間的黏附力。此外,可以透過例如雷射切割或蝕刻等方式而在位於沉積環18最外部之 材料層182之表面(亦即上表面18A)上形成複數個第三溝槽G3及複數個第四溝槽G4,以得到上述沉積環18之上表面18A上之第一、第二溝槽G1及G2(亦即第三、第四溝槽G3及G4)。
根據另一些實施例,亦可以透過例如雷射切割或蝕刻等方式而在沉積環18之底材181之表面上先形成複數個第三溝槽G3及複數個第四溝槽G4(如第5B圖所示),接著再將至少一材料層182順應地(conformally)塗佈於底材181之上,而得到上述沉積環18之上表面18A(亦即最外部之材料層182之表面)上之第一、第二溝槽G1及G2。第一、第二溝槽G1及G2之位置和形狀分別對應於第三、第四溝槽G3及G4之位置和形狀。
雖然未圖示,根據一些實施例,上述第三、第四溝槽G3及G4也可以形成於底材181與最外部之材料層182之間之另一材料層之表面上。
類似地,覆蓋環19用以接收濺鍍金屬粒子之表面上亦可以形成有複數個溝槽G。舉例來說,覆蓋環19朝向靶材元件20之環形傾斜表面19B上可形成有複數個溝槽G(如第1、6圖所示),包括複數個第一溝槽G1及複數個第二溝槽G2。類似於第2、3圖之沉積環18實施例之設計,複數個第一溝槽G1可相對於覆蓋環19之圓心(圖未示)以同心圓形式等間隔地排列於環形傾斜表面19B上,而複數個第二溝槽G1可相對於覆蓋環19之圓心以放射狀形式等間隔地排列於環形傾斜表面19B上,且第一、第二溝槽G1及G2可相交而形成一網狀圖案。如此一來,第一、第二溝槽G1及G2亦可大幅增加覆蓋環19與沉積金屬薄膜之間的接觸表面積,並改善沉積金屬薄膜的黏附力。
第7圖顯示根據另一些實施例之覆蓋環19之局部上視圖。如第7圖所示,覆蓋環19之環形傾斜表面19B上之部份第一溝槽G1可具有不同的寬度,例如,靠近覆蓋環19之環形傾斜表面19B之內側邊緣19C與外側邊緣19D的該些第一溝槽G1’之寬度可大於位於覆蓋環19之環形傾斜表面19B之中間區域內的該些第一溝槽G1之寬度。藉此設計,能夠進一步改善沉積金屬薄膜的黏附力(具有加大寬度之第一溝槽G1’對於沉積於環形傾斜表面19B上之金屬薄膜可以提供類似錨定的效果),使得覆蓋環19之環形傾斜表面19B上所沉積金屬薄膜的厚度可以增加而不輕易剝落,進而延長覆蓋環19之使用壽命。
根據一些實施例,第一、第二溝槽G1及G2亦可形成於覆蓋環19會接收金屬粒子或薄膜之其他表面上,例如第1圖中所示與環形傾斜表面19B相鄰之垂直內側表面19E及垂直外側表面19F上。
此外,關於覆蓋環19各表面上之第一、第二溝槽G1及G2之其他配置形式、截面結構變化及/或製作方式均與上述沉積環18之實施例相同或相似,故在此便不重複贅述。
根據一些實施例,沉積環18表面上之刻花網狀圖案不同於覆蓋環19表面上之刻花網狀圖案。
本發明實施例亦提供一種半導體製造方法80,如第8圖所示。在操作81中,放置一基板於一製程腔室中。在操作82中,對基板進行一沉積製程,例如物理氣相沉積濺鍍、蒸鍍或者其他化學氣相沉積製程。在操作83中,在沉積製程中,藉由製程腔室內之一製程零件以減少製程材料(例如濺鍍金屬 粒子或其他材質的沉積粒子)沉積於製程腔室內之一或多個部件上,其中製程零件之一表面上具有複數個第一溝槽及複數個第二溝槽,且第一溝槽與第二溝槽相交而形成一網狀圖案。
要瞭解的是,在上述實施例中的方法之前、期間和之後可以提供額外的操作,並且對於不同實施例中的方法,可以替換或消除一些描述的操作。舉例來說,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製造方法80亦包括供應一工作氣體至製程腔室中,並將工作氣體轉變為電漿之一操作,以協助沉積製程。在某些實施例中(如第1圖所示),先將基板W放置於製程腔室10中之承載平台11與沉積環18之上,透過凸緣10D將腔室遮罩17安裝於製程腔室10內,及透過一承架將覆蓋環19安裝且移動至製程腔室10內之特定位置,之後再由驅動機構11B驅使承載平台11向上移動至工作位置。
綜上所述,本揭露實施例具有以下優點:透過在製程腔室中之至少一製程零件(例如沉積環或覆蓋環)之用於接受製程材料(例如濺鍍金屬粒子)之表面上形成刻花圖案(溝槽),能夠增加製程零件與製程材料之間的接觸表面積,並改善製程材料之黏附力。如此一來,可增加製程零件的使用壽命及可靠度,並進一步改善沉積製程之產能及良率。
根據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製程零件,適用於一沉積製程設備,包括一中空環形結構、複數個第一溝槽及複數個第二溝槽。中空環形結構具有一環形表面。第一溝槽與第二溝槽形成於環形表面上,且第一溝槽與第二溝槽相交而形成一網狀圖案。
根據一些實施例,第一溝槽相對於中空環形結構之一圓心以同心圓形式等間隔地排列於環形表面上。第二溝槽相對於中空環形結構之圓心以放射狀形式等間隔地排列於環形表面上。
根據一些實施例,第一、第二溝槽均勻地分布於環形表面上或環形表面上之一環形區域內。
根據一些實施例,靠近環形表面之一內側邊緣與一外側邊緣的第一溝槽之寬度大於位於環形表面之一中間區域內的第一溝槽之寬度。
根據一些實施例,第一、第二溝槽之寬度介於0.5毫米至5毫米之間,而第一、第二溝槽之深度介於0.5毫米至5毫米之間。
根據一些實施例,第一、第二溝槽之截面呈一矩形、方形、三角形、梯形、半圓形或U字型。
根據一些實施例,中空環形結構更具有一底材及位於底材上之至少一材料層。其中,底材或材料層之一表面上具有複數個第三溝槽及複數個第四溝槽,分別對應於第一溝槽與第二溝槽。
根據一些實施例,製程零件係一沉積環或一覆蓋環。
根據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半導體製造設備,包括一製程腔室及一製程零件。製程零件設置於製程腔室內,用以在製造過程中減少製程材料沉積於製程腔室之一內壁表面及/或一基板承載平台上。製程零件朝向一靶材元件之一表面 上具有複數個第一溝槽及複數個第二溝槽,且第一溝槽與第二溝槽相交而形成一網狀圖案。
根據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半導體製造方法,包括放置一基板於一製程腔室中。上述方法還包括對基板進行一沉積製程。此外,上述方法包括在沉積製程中,藉由製程腔室內之一製程零件以減少製程材料沉積於製程腔室內之一或多個部件上,其中,製程零件之一表面上具有複數個第一溝槽及複數個第二溝槽,且第一溝槽與第二溝槽相交而形成一網狀圖案。
以上雖然詳細描述了實施例及它們的優勢,但應該理解,在不背離所附申請專利範圍限定的本揭露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對本揭露可作出各種變化、替代和修改。此外,本申請的範圍不旨在限制於說明書中所述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工具、方法和步驟的特定實施例。作為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將容易地從本揭露中理解,根據本揭露,可以利用現有的或今後將被開發的、執行與在本揭露所述的對應實施例基本相同的功能或實現基本相同的結果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工具、方法或步驟。因此,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旨在將這些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工具、方法或步驟包括它們的範圍內。此外,每一個申請專利範圍構成一個單獨的實施例,且不同申請專利範圍和實施例的組合都在本揭露的範圍內。

Claims (10)

  1. 一種製程零件,適用於一沉積製程設備,包括:一中空環形結構,具有一環形表面;以及複數個第一溝槽及複數個第二溝槽,形成於該環形表面上,且該些第一溝槽與該些第二溝槽相交而形成一網狀圖案。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製程零件,其中該些第一溝槽相對於該中空環形結構之一圓心以同心圓形式等間隔地排列於該環形表面上,且該些第二溝槽相對於該圓心以放射狀形式等間隔地排列於該環形表面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製程零件,其中該些第一、第二溝槽均勻地分布於該環形表面上或該環形表面上之一環形區域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製程零件,其中靠近該環形表面之一內側邊緣與一外側邊緣的該些第一溝槽之寬度大於位於該環形表面之一中間區域內的該些第一溝槽之寬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製程零件,其中該些第一、第二溝槽之寬度介於0.5毫米至5毫米之間,而該些第一、第二溝槽之深度介於0.5毫米至5毫米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製程零件,其中該些第一、第二溝槽之截面呈一矩形、方形、三角形、梯形、半圓形或U字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的製程零件,該中空環形結構更具有一底材及位於該底材上之至少一材料層,其中該底材或該材料層之一表面上具有複數個第三溝槽及 複數個第四溝槽,分別對應於該些第一溝槽與該些第二溝槽。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製程零件,其中該製程零件係一沉積環或一覆蓋環。
  9. 一種半導體製造設備,包括:一製程腔室;以及一製程零件,設置於該製程腔室內,用以在製造過程中減少製程材料沉積於該製程腔室之一內壁表面及/或一基板承載平台上,其中該製程零件朝向一靶材元件之一表面上具有複數個第一溝槽及複數個第二溝槽,且該些第一溝槽與該些第二溝槽相交而形成一網狀圖案。
  10. 一種半導體製造方法,包括:放置一基板於一製程腔室中;對該基板進行一沉積製程;以及在該沉積製程中,藉由該製程腔室內之一製程零件以減少製程材料沉積於該製程腔室內之一或多個部件上,其中該製程零件之一表面上具有複數個第一溝槽及複數個第二溝槽,且該些第一溝槽與該些第二溝槽相交而形成一網狀圖案。
TW106130431A 2017-09-06 2017-09-06 製程零件、半導體製造設備及半導體製造方法 TWI6737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0431A TWI673797B (zh) 2017-09-06 2017-09-06 製程零件、半導體製造設備及半導體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0431A TWI673797B (zh) 2017-09-06 2017-09-06 製程零件、半導體製造設備及半導體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3824A TW201913824A (zh) 2019-04-01
TWI673797B true TWI673797B (zh) 2019-10-01

Family

ID=66991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0431A TWI673797B (zh) 2017-09-06 2017-09-06 製程零件、半導體製造設備及半導體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737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0572B (zh) * 2021-01-13 2022-10-11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晶圓處理設備與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78801A1 (en) * 2007-01-29 2008-07-31 Applied Materials, Inc. Process kit for substrate processing chamber
US20130088808A1 (en) * 2011-09-30 2013-04-11 Applied Materials, Inc. Electrostatic chuck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78801A1 (en) * 2007-01-29 2008-07-31 Applied Materials, Inc. Process kit for substrate processing chamber
US20130088808A1 (en) * 2011-09-30 2013-04-11 Applied Materials, Inc. Electrostatic chuc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3824A (zh) 2019-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49040B2 (ja) 静的磁石アセンブリを有する物理的気相堆積チャンバ、及びスパッタリングする方法
TWI756401B (zh) 用於在介電質濺射期間減少工件中的缺陷的電漿腔室靶材
TWI499682B (zh) 電漿處理腔室以及沉積薄膜的方法
US9633839B2 (en) Methods for depositing dielectric films via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processes
JP5834944B2 (ja) マグネトロンスパッタ装置及び成膜方法
JP2015519477A (ja) 事前に安定させたプラズマによるプロセスのためのスパッタリング方法
US20070017799A1 (en) Single-process-chamber deposition system
US2013010174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Film Uniformity
JP2019099882A (ja) Pvd処理方法およびpvd処理装置
JP2022179687A (ja) 物理的気相堆積チャンバ内電磁石
JP4762187B2 (ja) マグネトロンスパッタリング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673797B (zh) 製程零件、半導體製造設備及半導體製造方法
JP2024050576A (ja) 改良されたプラズマ制御のためのem源
US20230238221A1 (en) Plasma source for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JP2022520076A (ja) パルスpvdにおけるプラズマ改質によるウエハからの粒子除去方法
CN109457224B (zh) 制程零件、半导体制造设备及半导体制造方法
US20140110248A1 (en) Chamber pasting method in a pvd chamber for reactive re-sputtering dielectric material
US20140174921A1 (en) Multi-Piece Target and Magnetron to Prevent Sputtering of Target Backing Materials
CN109477219B (zh) 单一氧化物金属沉积腔室
JP2011256457A (ja) スパッタリング方法、スパッタターゲット、スパッタリング装置およびターゲット作製方法
US20140262749A1 (en) Methods of Plasma Surface Treatment in a PVD Chamber
US20140124359A1 (en) New Magnet Design Which Improves Erosion Profile for PVD Systems
TW202321484A (zh) 具有旋轉底座的傾斜pvd源
TW202013431A (zh) 用於半導體處理室中的磁控管組件的方法及裝置
TW201437397A (zh) 物理蒸氣沉積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