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3137B - 具拋光效果之刀桿 - Google Patents

具拋光效果之刀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3137B
TWI673137B TW107131295A TW107131295A TWI673137B TW I673137 B TWI673137 B TW I673137B TW 107131295 A TW107131295 A TW 107131295A TW 107131295 A TW107131295 A TW 107131295A TW I673137 B TWI673137 B TW I67313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ush
hole
mandrel
combined
coupl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1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0601A (zh
Inventor
陳智翔
Original Assignee
心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心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心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312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7313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3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313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10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0601A/zh

Links

Landscapes

  • Polishing Bodies And Polishing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拋光效果之刀桿,其係設有一本體、一心軸、一中繼件以及一刷具,其中該心軸之其中一端伸入該本體中,該心軸之另一端伸出該本體外,該中繼件穿過該心軸伸出該本體之部分,而與該本體相結合,該刷具與該心軸遠離該本體之一端相結合,藉以提供一具有節省人力及時間,進而加速生產的優點的具拋光效果之刀桿。

Description

具拋光效果之刀桿
本發明係涉及一種加工機零件,尤指一種具拋光效果之刀桿。
一般使用加工機台對於一工件,進行如焊接、車削、銑削或是鑽削等加工製程,在該工件被製作成完成品後,該工件之端緣或是加工處,通常會形成粗糙的邊緣或不平整的突部,亦即一般所稱之毛邊,而所產生的毛邊會對接觸該工件的人的手造成刮傷,因此工件在加工完畢後,通常會使用如鋼刷或砂紙等用品,以人工方式對於該工件的端緣或加工處進行去毛邊作業;然而,加工機台大量生產加工品,若要以人工方式逐一對成形之工件進行去毛邊作業,不僅耗費人力,且花費時間長,進而導致生產時間延宕,非常不符合經濟效益,因此,現有對工件去毛邊之方式誠有其需加以改進之處。
為解決現有對工件去毛邊之方式耗費人力、花費時間長,進而導致生產時間延宕,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解決目前技術問題的具拋光效果之刀桿,其包括有:一本體;一心軸,該心軸之其中一端伸入該本體中,該心軸之另一端伸出該本體外;一中繼件,該中繼件穿過該心軸伸出該本體之部分,而與該本體相結合; 一刷具,該刷具與該心軸遠離該本體之一端相結合,並設有至少一調整件容設孔,該至少一調整件容設孔凹設於該刷具之外周面;以及一調整套,該調整套係與該中繼件相結合並套設於該刷具外,該調整套設有至少一滑槽及至少一調整件,其中該至少一滑槽貫穿設於該調整套之外周面,該至少一滑槽設有一推進通道及複數個定位通道,其中該推進通道設於該至少一滑槽之中段部,並沿該調整套之軸向方向設置,該複數個定位通道分別沿該調整套之軸向方向間隔設置,且各定位通道與該至少一滑槽的推進通道相連通設置,該至少一調整件係穿過該至少一滑槽,而與該刷具的該至少一調整件容設孔相結合,透過移動該至少一調整件在該至少一滑槽中移動的方式,控制該刷具的位置。
再進一步,如前所述之具拋光效果之刀桿,其中該具拋光效果之刀桿設有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伸入該本體中,並環繞於該心軸之外周面,該彈性元件之其中一端抵靠於該心軸,另一端抵靠於該中繼件。
更進一步,如前所述之具拋光效果之刀桿,其中該刷具設有一結合座及複數條毛刷組,該結合座與該心軸相結合,並設有複數個毛刷組容設空間及該至少一調整件容設孔,各毛刷組容設空間軸向貫穿設於該結合座,各毛刷組容設空間包括有一螺柱容設孔及一毛刷本體容設孔,該螺柱容設孔軸向設於該結合座之其中一表面,該毛刷本體容設孔軸向設於該結合座相對該螺柱容設孔之一表面,並與該螺柱容設孔直線相對且相連通設置,該至少一調整件容設孔徑向凹設於該結合座之外周面;各毛刷組容設於其中一毛刷組容設空間中,各毛刷組包括一螺柱及一毛刷本體,該螺柱容設於該螺柱容設孔中,該毛刷本體容設於該毛刷本體容設孔中,且該毛刷本體於鄰近該螺柱容設孔之一端設有一螺合孔,該螺合孔能與該螺柱相螺設結合。
較佳的是,如前所述之具拋光效果之刀桿,其中該毛刷本體係由聚醯胺纖維所製成。
更佳的是,如前所述之具拋光效果之刀桿,其中各定位通道設有一連接段及一限位槽,該連接段橫向連通於該推進通道,該限位槽連通於該連接段,並朝該中繼件之方向延伸設置。
更佳的是,如前所述之具拋光效果之刀桿,其中該心軸設有一抵靠突緣及一結合部,該抵靠突緣環形凸設於該心軸之其中一端,該結合部設於該心軸遠離該抵靠突緣之一端,並伸出於該本體外,且設有一結合孔,該結合孔軸向凹設於該結合部內;該彈性元件之其中一端抵靠於該心軸之抵靠突緣;該中繼件設有一穿設孔,該穿設孔軸向貫穿設於該中繼件之中心處,且該穿設孔之內徑與該心軸之外徑相對應,而能使該心軸穿過該穿設孔;該刷具與該心軸之結合部相結合,並設有該結合座、一結合柱,其中該結合座設有一連結孔及該複數個毛刷組容設空間,該連結孔軸向設於該結合座鄰近該結合部之一面,該複數個毛刷組容設空間環形間隔設置於該連結孔外,該結合柱係穿過該連結孔,而與該心軸之結合部的結合孔相結合。
更佳的是,如前所述之具拋光效果之刀桿,其中該結合孔為一螺孔,該結合柱係為一螺柱,並與該結合孔相螺設結合。
更佳的是,如前所述之具拋光效果之刀桿,其中該結合座設有兩調整件容設孔,該兩調整件容設孔直線相對;該調整套設有兩滑槽及兩調整件,該兩滑槽之形狀相匹配,且該兩滑槽呈相對設置。
更佳的是,如前所述之具拋光效果之刀桿,其中該本體設有一連接孔、一容設空間及一抵靠槽,其中該連接孔由該本體遠離該中繼件之一端軸向設於該本體內;該容設空間軸向設於該本體的另一端且伸入該本體內,並與該連接孔相鄰接且相連通,且該容設空間之內徑大於該連接孔之內徑,使該 容設空間與該連接孔的連接處形成一階級緣,該抵靠槽呈環形並沿該本體之軸向凹設於該本體遠離該連接孔之一端,並與該容設空間相鄰接且相連通,該抵靠槽之內徑大於該容設空間之內徑;該心軸由該本體之抵靠槽伸入該容設空間中,並抵靠於該階級緣上;該中繼件設有一結合突緣,該結合突緣軸向凸設於該中繼件之其中一端面,且該結合突緣與該本體之抵靠槽相匹配;該彈性元件由該本體之抵靠槽伸入該容設空間中,且該彈性元件遠離該抵靠突緣的一端抵靠於該結合突緣上。
藉由上述的技術手段,本發明透過該心軸與該刷具相結合,並透過該中繼部將該心軸固定於該本體中,故能直接將該本體結合於一工具機之一旋轉軸上,使本發明與該旋轉軸同軸高速轉動,即可透過自動化的方式對該工件進行去毛邊作業,相對現有去毛邊之方式係使用如鋼刷或砂紙等用品,以人工方式對於該工件的端緣或加工處進行去毛邊作業,本發明具有節省人力及時間,進而加速生產的優點;進一步,由於本發明設有具該至少一滑槽及該至少一調整件之該調整套,故能透過調整該至少一調整件於該至少一滑槽中的位置,使該刷具能伸出該調整套,且該彈性元件結合於該心軸及該中繼件上,在移動該至少一調整件的過程中,能透過該彈性元件處於壓縮狀態而自動回彈,進而一併帶動該刷具及結合於該至少一調整件容設孔的該至少一調整件,使該至少一調整件被限位而能將該刷具定位,故具有能調整該刷具伸出長度及操作方便的優點。
10‧‧‧本體
11‧‧‧連接孔
12‧‧‧容設空間
13‧‧‧抵靠槽
20‧‧‧心軸
21‧‧‧容設孔
22‧‧‧抵靠突緣
23‧‧‧結合部
231‧‧‧結合孔
30‧‧‧彈性元件
40‧‧‧中繼件
41‧‧‧結合突緣
42‧‧‧穿設孔
43‧‧‧接合件
401‧‧‧鎖合柱
50‧‧‧刷具
51‧‧‧結合座
511‧‧‧連結孔
512‧‧‧裝設槽
513‧‧‧毛刷組容設空間
514‧‧‧調整件容設孔
515‧‧‧螺柱容設孔
516‧‧‧毛刷本體容設孔
501‧‧‧結合柱
502‧‧‧墊片
52‧‧‧毛刷組
521‧‧‧螺柱
522‧‧‧毛刷本體
523‧‧‧螺合孔
60‧‧‧調整套
61‧‧‧接合槽
601‧‧‧鎖合件
62‧‧‧滑槽
621‧‧‧推進通道
622‧‧‧定位通道
623‧‧‧連接段
624‧‧‧限位槽
63‧‧‧調整件
圖1係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
圖2係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圖3係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刷具的立體分解圖。
圖4係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剖面側視圖。
圖5係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局部剖面側視圖。
圖6係本發明之調整套的各限位槽之間的相對長度示意圖。
圖7係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局部剖面實施狀態示意圖。
圖8係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另一局部剖面實施狀態示意圖。
圖9係與圖8實施狀態相對應的立體外觀圖。
為能詳細瞭解本發明的技術特徵及實用功效,並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來實現,茲進一步以如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後:本發明所提出的具拋光效果之刀桿之較佳實施例如圖1及2所示,其係可被裝置於一工具機之一旋轉軸上,該具拋光效果之刀桿係包括一本體10、一心軸20、一彈性元件30、一中繼件40、一刷具50及一調整套60,其中:如圖2及4所示,該本體10設有一連接孔11、一容設空間12及一抵靠槽13;其中該連接孔11由該本體10之其中一端軸向設於該本體10內;該容設空間12軸向設於該本體10的另一端且伸入該本體10內,並與該連接孔11相鄰接且相連通,且該容設空間12之內徑大於該連接孔11之內徑,使該容設空間12與該連接孔11的連接處形成一階級緣;該抵靠槽13呈環形並沿該本體10之軸向凹設於該本體10遠離該連接孔11之一端,並與該容設空間12相鄰接且相連通,該抵靠槽13之內徑大於該容設空間12之內徑。
如圖2及4所示,該心軸20由該本體10之抵靠槽13伸入該容設空間12中,並抵靠於該階級緣上,該心軸20設有一容設孔21、一抵靠突緣22及一結合部23;其中該容設孔21凹設於該心軸20鄰近該階級緣之一端,並與該本體 10之連接孔11相連通;該抵靠突緣22環形凸設於該心軸20鄰近該階級緣之一端的外周面,且該抵靠突緣22之其中一端面與該階級緣相抵靠,於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該抵靠突緣22之外徑與該容設空間12之內徑相對應;該結合部23設於該心軸20遠離該抵靠突緣22之一端,並伸出於該抵靠槽13外,且設有一結合孔231,該結合孔231軸向凹設於該結合部23內,進一步,該結合孔231為一螺孔。
如圖2及4所示,該彈性元件30由該本體10之抵靠槽13伸入該容設空間12中,並環繞於該心軸20之外周面,而抵靠於該心軸20之抵靠突緣22遠離該階級緣的一端面。
如圖2及4所示,該中繼件40係為一穿過該心軸20而與該本體10相結合的環形盤體,並與該彈性元件30相抵靠設置,該中繼件40設有一結合突緣41、一穿設孔42及複數個接合件43;其中該結合突緣41軸向凸設於該中繼件40與該彈性元件30相抵靠的一端面,且該結合突緣41與該本體10之抵靠槽13相匹配;該穿設孔42軸向貫穿設於該中繼件40之中心處,且該穿設孔42之內徑與該心軸20之外徑相對應;各接合件43軸向凸設於該中繼件40遠離該結合突緣41之一端面,且該複數個接合件43環形排列設於該穿設孔42之周緣並間隔設置;該中繼件40之穿設孔42穿過該心軸20後,該結合突緣41能容設於該抵靠槽13中,且該彈性元件30會抵靠於該結合突緣41上;使用複數個軸向間隔設置於該穿設孔42及該複數個接合件43之間的鎖合柱401,將該中繼件40鎖固於該本體10上。
如圖2至4所示,該刷具50與該心軸20之結合部23相結合,並設有一結合座51、一墊片502、一結合柱501及複數條毛刷組52,其中該結合座51為一與該結合部23相結合的圓柱狀座體,且該結合座51設有一連結孔511、一裝設槽512、複數個毛刷組容設空間513及至少一調整件容設孔514;其中該連 結孔511軸向設於該結合座51鄰近該結合部23之一面;該裝設槽512軸向設於該結合座51,並與該連結孔511相鄰接且相連通而同軸設置,且該裝設槽512之內徑大於該連結孔511之內徑;如圖3所示,各毛刷組容設空間513軸向貫穿設於該結合座51,且該複數個毛刷組容設空間513環形間隔設置於該連結孔511及該裝設槽512外,進一步,各毛刷組容設空間513包括有一螺柱容設孔515及一毛刷本體容設孔516,該螺柱容設孔515軸向設於該結合座51與該連結孔511相同之一表面,該毛刷本體容設孔516軸向設於該結合座51相對該螺柱容設孔515之一表面,並與該螺柱容設孔515直線相對且相連通設置;該至少一調整件容設孔514徑向凹設於該結合座51之外周面,進一步,該結合座51設有兩調整件容設孔514,該兩調整件容設孔514直線相對。
該墊片502係設於該裝設槽512中;該結合柱501係穿過該墊片502及該連結孔511,而與該心軸20之結合部23的結合孔231相結合,進一步,該結合柱501係為一螺柱,並與該結合孔231相螺設結合,藉以將該刷具50結合於該心軸20;各毛刷組52容設於其中一毛刷組容設空間513中,進一步,各毛刷組52包括一螺柱521及一毛刷本體522,該螺柱521容設於該螺柱容設孔515中,該毛刷本體522容設於該毛刷本體容設孔516中,且該毛刷本體522於鄰近該螺柱容設孔515之一端設有一螺合孔523,藉由將該毛刷本體522的螺合孔523與該螺柱521相螺設結合,能將各毛刷組52設置於該結合座51上;於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該毛刷本體522係由聚醯胺纖維(Polyamide Fiber)所製成,該聚醯胺纖維(Polyamide Fiber)具有強度高、回彈性好、耐疲勞及耐磨等優良性能,使用該聚醯胺纖維製成該毛刷本體522,藉以提高該毛刷本體522之強度及耐磨性。
如圖2及4所示,該調整套60係與該中繼件40相結合,並套設於該刷具50外,該調整套60呈一中空圓筒狀且設有複數個接合槽61、複數個鎖合 件601、至少一滑槽62及至少一調整件63;其中各接合槽61設於該調整套60鄰近該中繼件40之外周面,並與該中繼件40之其中一接合件43相對應設置,且該複數個接合槽61間隔設於該調整套60之外周面,藉由將各鎖合件601貫穿設於相對應設置的該接合槽61及該接合件43,能將該調整套60結合於該中繼件40;該至少一滑槽62貫穿設於該調整套60之外周面,該至少一滑槽62設有一推進通道621及複數個定位通道622,其中該推進通道621設於該至少一滑槽62之中段部,並沿該調整套60之軸向方向設置,該複數個定位通道622分別沿該調整套60之軸向方向間隔設置,各定位通道622與該至少一滑槽62的推進通道621相連通設置,且各定位通道622設有一連接段623及一限位槽624,該連接段623橫向連通於該推進通道621,該限位槽624連通於該連接段623,並朝該中繼件40之方向延伸設置;進一步,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的該至少一滑槽62設有五個定位通道622;再進一步,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設有兩滑槽62,該兩滑槽62之形狀相匹配,且該兩滑槽62呈相對設置。
如圖1及2所示,該至少一調整件63係穿過該至少一滑槽62,而與該刷具50之結合座51的至少一調整件容設孔514相結合,而能透過該至少一調整件63在該至少一滑槽62中移動的方式,控制該刷具50相對該調整套60的位置,進一步,該調整套60設有兩調整件63,該兩調整件63分別設於該兩滑槽62中,並分別與該結合座51的兩調整件容設孔514相結合,使該兩調整件63能以該調整套60之軸心線中點,沿著該兩滑槽62之輪廓移動,藉以控制該刷具50相對該調整套60的位置。
請配合參看如圖1及4所示,當欲使用本發明具拋光效果之刀桿,將該本體10的連接孔11結合於一工具機之一旋轉軸上,並啟動該工具機,該具拋光效果之刀桿會與該旋轉軸同軸高速轉動,此時將一工件之毛邊處與該刷具50的複數條毛刷組52相接觸,即可透過自動化的方式對該工件進行去毛邊 作業;若要對進行過鑽銑作業,而具有一深度相對深的鑽孔之工件去毛邊,欲將該具拋光效果之刀桿的複數條毛刷組52伸入該鑽孔中,或是遇到該複數條毛刷組52在長期使用後被磨短等狀況,必須要將該刷具50伸出該調整套60,才能順利進行拋光加工作業,將該刷具50伸出該調整套60之方式如下所述。
如圖5及6所示,該至少一調整件63最初設於該至少一滑槽62中最靠近該中繼件40之該定位通道622的限位槽624中,亦即S1的位置,欲使該刷具50進一步地伸出該調整套60,移動該至少一調整件63使其朝該連接段623之方向移動並進入該連接段623,接著沿該連接段623的輪廓,將該至少一調整件63移動至該推進通道621中,沿著該推進通道621的輪廓,將該至少一調整件63朝遠離該中繼件40之方向移動,於此同時,由於該刷具50與該心軸20相結合,且該彈性元件30之其中一端抵靠於該心軸20之抵靠突緣22,另一端抵靠於該中繼件40的結合突緣41上,當移動該至少一調整件63時會移動該刷具50,並連動地帶動該心軸20朝與該刷具50相同的方向移動,並壓縮該彈性元件30。
該至少一調整件63朝遠離該中繼件40之方向移動後,使該至少一調整件63進入如圖7所示的定位通道622中,接著使該至少一調整件63沿著該連接段623的輪廓朝該限位槽624的方向移動,直到該至少一調整件63進入該限位槽624中,亦即S3的位置,由於該彈性元件30處於壓縮狀態,該彈性元件30會自動回彈,而帶動該心軸20朝遠離該中繼件40之方向移動,並一併帶動該至少一調整件63沿該限位槽624的輪廓朝該中繼件40之方向移動,直到該至少一調整件63被限位於該限位槽624中,即可將該刷具50進一步地伸出該調整套60,並定位該刷具50,如圖6及7所示,該至少一調整件63由S1移動至S3,使該刷具50共伸長了L2的長度。
若要將該刷具50更進一步地伸出該調整套60並定位,可將該至少一調整件63移動至如圖8所示,離該中繼件40最遠的定位通道622的限位槽 624,亦即S5的位置,其調整方式相同於將圖5中的該至少一調整件63所位於的該限位槽624,亦即S1的位置,調整至如圖7中的該至少一調整件63所位於的該限位槽624,亦即S3的位置,如圖6及8所示,此時該至少一調整件63由初始位置S1移動至S5,使該刷具50共伸長了L4的長度,移動完成後,該刷具50能如圖9所示地伸出該調整套60並定位。
當該刷具50之各毛刷組52被磨耗殆盡,而欲更換各毛刷組52,可將該結合柱501與該心軸20之結合孔231相分離,即可將該刷具50拆下並更換成新的,於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該結合柱501係為一螺柱,故可使用能拆卸螺柱的工具將使該螺柱與該結合孔231相分離,其拆裝方式可將一螺絲起子伸入如圖4所示的容設孔21,藉以固定該心軸20,再使用另一螺絲起子伸入該刷具50的結合柱501中,使該結合柱501相對該結合孔231分離;若只有其中一毛刷組52損壞,可使該毛刷組52的螺柱521與該毛刷本體522的螺合孔523相分離,即可將該損壞的毛刷組52拆下。
本發明透過該心軸20與該刷具50相結合,並透過該中繼部40將該心軸20固定於該本體10中,能直接將該本體10結合於一工具機之一旋轉軸上,使本發明與該旋轉軸同軸高速轉動,即可透過自動化的方式對該工件進行去毛邊作業,相對現有去毛邊之方式係使用如鋼刷或砂紙等用品,以人工方式對於該工件的端緣或加工處進行去毛邊作業,本發明具有節省人力及時間,進而加速生產的優點;進一步,由於本發明設有具該至少一滑槽62及該至少一調整件63之該調整套60,故能透過調整該至少一調整件63於該至少一滑槽62中的位置,使該刷具50能伸出該調整套60,且該彈性元件30結合於該心軸20及該中繼件40上,在移動該至少一調整件63的過程中,能透過該彈性元件30處於壓縮狀態而自動回彈,進而一併帶動該刷具50及結合於該至少一調整件容設孔514 的該至少一調整件63,使該至少一調整件63被限位而能將該刷具50定位,故具有能調整該刷具50伸出長度及操作方便的優點。

Claims (9)

  1. 一種具拋光效果之刀桿,其係設有:一本體;一心軸,該心軸之其中一端伸入該本體中,該心軸之另一端伸出該本體外;一中繼件,該中繼件穿過該心軸伸出該本體之部分,而與該本體相結合;一刷具,該刷具與該心軸遠離該本體之一端相結合,並設有至少一調整件容設孔,該至少一調整件容設孔凹設於該刷具之外周面;以及一調整套,該調整套係與該中繼件相結合並套設於該刷具外,該調整套設有至少一滑槽及至少一調整件,其中該至少一滑槽貫穿設於該調整套之外周面,該至少一滑槽設有一推進通道及複數個定位通道,其中該推進通道設於該至少一滑槽之中段部,並沿該調整套之軸向方向設置,該複數個定位通道分別沿該調整套之軸向方向間隔設置,且各定位通道與該至少一滑槽的推進通道相連通設置,該至少一調整件係穿過該至少一滑槽,而與該刷具的該至少一調整件容設孔相結合,透過移動該至少一調整件在該至少一滑槽中移動的方式,控制該刷具的位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拋光效果之刀桿,其中該具拋光效果之刀桿設有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伸入該本體中,並環繞於該心軸之外周面,該彈性元件之其中一端抵靠於該心軸,另一端抵靠於該中繼件。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具拋光效果之刀桿,其中該刷具設有一結合座及複數條毛刷組,該結合座與該心軸相結合,並設有複數個毛刷組容設空間及該至少一調整件容設孔,各毛刷組容設空間軸向貫穿設於該結合座,各毛刷組容設空間包括有一螺柱容設孔及一毛刷本體容設孔,該螺柱容設孔軸向設於該 結合座之其中一表面,該毛刷本體容設孔軸向設於該結合座相對該螺柱容設孔之一表面,並與該螺柱容設孔直線相對且相連通設置,該至少一調整件容設孔徑向凹設於該結合座之外周面;各毛刷組容設於其中一毛刷組容設空間中,各毛刷組包括一螺柱及一毛刷本體,該螺柱容設於該螺柱容設孔中,該毛刷本體容設於該毛刷本體容設孔中,且該毛刷本體於鄰近該螺柱容設孔之一端設有一螺合孔,該螺合孔能與該螺柱相螺設結合。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具拋光效果之刀桿,其中該毛刷本體係由聚醯胺纖維所製成。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具拋光效果之刀桿,其中各定位通道設有一連接段及一限位槽,該連接段橫向連通於該推進通道,該限位槽連通於該連接段,並朝該中繼件之方向延伸設置。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具拋光效果之刀桿,其中該心軸設有一抵靠突緣及一結合部,該抵靠突緣環形凸設於該心軸之其中一端,該結合部設於該心軸遠離該抵靠突緣之一端,並伸出於該本體外,且設有一結合孔,該結合孔軸向凹設於該結合部內;該彈性元件之其中一端抵靠於該心軸之抵靠突緣;該中繼件設有一穿設孔,該穿設孔軸向貫穿設於該中繼件之中心處,且該穿設孔之內徑與該心軸之外徑相對應,而能使該心軸穿過該穿設孔;該刷具與該心軸之結合部相結合,並設有該結合座、一結合柱,其中該結合座設有一連結孔及該複數個毛刷組容設空間,該連結孔軸向設於該結合座鄰近該結合部之一面,該複數個毛刷組容設空間環形間隔設置於該連結孔外,該結合柱係穿過該連結孔,而與該心軸之結合部的結合孔相結合。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具拋光效果之刀桿,其中該結合孔為一螺孔,該結合柱係為一螺柱,並與該結合孔相螺設結合。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具拋光效果之刀桿,其中該結合座設有兩調整件容設孔,該兩調整件容設孔直線相對;該調整套設有兩滑槽及兩調整件,該兩滑槽之形狀相匹配,且該兩滑槽呈相對設置。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具拋光效果之刀桿,其中該本體設有一連接孔、一容設空間及一抵靠槽,其中該連接孔由該本體遠離該中繼件之一端軸向設於該本體內;該容設空間軸向設於該本體的另一端且伸入該本體內,並與該連接孔相鄰接且相連通,且該容設空間之內徑大於該連接孔之內徑,使該容設空間與該連接孔的連接處形成一階級緣,該抵靠槽呈環形並沿該本體之軸向凹設於該本體遠離該連接孔之一端,並與該容設空間相鄰接且相連通,該抵靠槽之內徑大於該容設空間之內徑;該心軸由該本體之抵靠槽伸入該容設空間中,並抵靠於該階級緣上;該中繼件設有一結合突緣,該結合突緣軸向凸設於該中繼件之其中一端面,且該結合突緣與該本體之抵靠槽相匹配;該彈性元件由該本體之抵靠槽伸入該容設空間中,且該彈性元件遠離該抵靠突緣的一端抵靠於該結合突緣上。
TW107131295A 2018-09-06 2018-09-06 具拋光效果之刀桿 TWI6731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1295A TWI673137B (zh) 2018-09-06 2018-09-06 具拋光效果之刀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1295A TWI673137B (zh) 2018-09-06 2018-09-06 具拋光效果之刀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73137B true TWI673137B (zh) 2019-10-01
TW202010601A TW202010601A (zh) 2020-03-16

Family

ID=69023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1295A TWI673137B (zh) 2018-09-06 2018-09-06 具拋光效果之刀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73137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78273A1 (ja) * 2014-05-22 2015-11-26 株式会社ジーベックテクノロジー 工具ホルダ、研磨工具、研磨工具ユニットおよび砥材突き出し量調整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78273A1 (ja) * 2014-05-22 2015-11-26 株式会社ジーベックテクノロジー 工具ホルダ、研磨工具、研磨工具ユニットおよび砥材突き出し量調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0601A (zh) 2020-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39683B2 (en) Positive feed tool with interchangeable gears to adjust a feed rate
US6309291B1 (en) Brush cutter
DE102012001933A1 (de) Auswurfwerkzeug für Lochsäge, Bohrkrone, Kreisschneider oder ähnliche rotationsbetriebene, schneidende Werkzeuge mit oder ohne Zentrierbohrer oder Zentrierstift, zur automatischen Entfernung (Auswurf) des ausgeschnittenen Reststückes aus der Lochsäge, der Bohrkrone oder dem Kreisschneider
TWI673137B (zh) 具拋光效果之刀桿
KR20110034069A (ko) 실린더 내경 복합가공용 공구
WO2015021515A2 (en) Method and machine tool for manufacturing a screw rotor of a compressor, an expander of the like
US10675728B2 (en) Cutter holder capable of polishing
US9962774B2 (en) Cutting tool
US2493039A (en) Deburring tool
CN111299967B (zh) 一种金属螺旋筋的加工方法
US4519125A (en) Sucker rod coupling manufacturing system
EP3040145B1 (en) Milling method for making grooves along a cavity which extends in a workpiece
JP3219966U (ja) 研磨可能なカッターホルダー
CN105729075A (zh) 一种活塞加工工艺
CA2560810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coupling
US2979993A (en) Rock drill bi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216138470U (zh) 一种用于动平衡设备的自适应倒角机构
US8590125B2 (en) Device for cutting and burnishing a surface of a work piece
US5201795A (en) Rock bit manufacturing method
TWM572282U (zh) Polished shank
CN110480462B (zh) 一种转管炮炮箱螺旋槽研磨装置及研磨方法
CN211966064U (zh) 一种组合式平面铣刀
WO1999042248A1 (en) Apparatus for conditioning surfaces of an object
US10493651B1 (en) Woodturning tool
US2449277A (en) Quick lock tool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