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0954B - 處理承載型態改變的裝置 - Google Patents

處理承載型態改變的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0954B
TWI670954B TW107127936A TW107127936A TWI670954B TW I670954 B TWI670954 B TW I670954B TW 107127936 A TW107127936 A TW 107127936A TW 107127936 A TW107127936 A TW 107127936A TW I670954 B TWI670954 B TW I67095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data
data aggregation
base station
resource control
entit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7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1824A (zh
Inventor
吳志祥
Original Assignee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11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18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09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095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split of the control plane or user pla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8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different RA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用來處理承載型態改變的方法,包含有從一第一基地台,接收一第一無線資源控制訊息;傳送一第一無線資源控制回應訊息到該第一基地台;建立用於該資料無線承載的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傳送第一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到該第一基地台;從該第一基地台,接收一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傳送一第二無線資源控制回應訊息到該第一基地台,以回應該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重新設定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以及當連接到第一基地台時,傳送第二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到一第二基地台。

Description

處理承載型態改變的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在無線通訊系統的裝置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種處理承載型態改變(bearer type change)的裝置及方法。
在新無線(new radio,NR)系統中,主要節點(master node)及次要節點(secondary node)可被設定到在雙連結(dual connectivity,DC)中的用戶端。若一無線承載的承載型態被改變,如何處理被接收或將被傳送的資料仍然未知。因此,定義一運作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通訊裝置及方法,用來處理承載型態改變,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揭露一種用來處理承載型態改變的方法,包含有從一第一基地台(base station,BS),在一訊令無線承載(signaling radio bearer,SRB)上,接收一第一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訊息,其中第一無線資源控制訊息設定一資料無線承載(data radio bearer,DRB),該資料無線承載為一主要細胞群組(master cell group,MCG)承載型態(MCG bearer type),以及 設定用於該資料無線承載的一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組態(PDCP configuration);在該訊令無線承載上,傳送一第一無線資源控制回應訊息(RRC response message)到該第一基地台,以回應該第一無線資源控制訊息;根據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建立用於該資料無線承載的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PDCP entity);根據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及關聯(associated)於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的一TX_NEXT,傳送第一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Service Data Units,SDUs)(PDCP SDUs)到該第一基地台;從該第一基地台,在該訊令無線承載上,接收一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其中該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設定該資料無線承載的該主要細胞群組承載型態到一次要細胞群組(secondary cell group,SCG)承載型態(SCG bearer type)或一分裂承載型態(split bearer type),以及設定用於該資料無線承載的一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在該訊令無線承載上,傳送一第二無線資源控制回應訊息到該第一基地台,以回應該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根據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重新設定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以及當連接到第一基地台時,根據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傳送第二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到一第二基地台。
10‧‧‧無線通訊系統
20‧‧‧通訊裝置
200‧‧‧至少一處理電路
210‧‧‧至少一儲存裝置
214‧‧‧程式代碼
220‧‧‧至少一通訊介面裝置
30、40、50、60、70、80‧‧‧流程
300、302、304、306、308、310、312、314、316、318 400、402、404、406、408、410、412、414、416、418 500、502、504、506、508、510、512、514、516、518 600、602、604、606、608、610、612、614、616、618 700、702、704、706、708、710、712、714、716、718、720 800、802、804、806、808、810、812、814、816、818、820‧‧‧步驟
第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無線通訊系統的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通訊裝置的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圖。
第4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圖。
第5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圖。
第6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圖。
第7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圖。
第8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圖。
第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無線通訊系統10的示意圖。無線通訊系統10簡略地由一通訊裝置100、一基地台(base station,BS)102及一基地台104組成。在第1圖中,通訊裝置100、基地台102及基地台104僅利用於陳述無線通訊系統10的架構。
如第1圖所示,通訊裝置100被設定同時連結到基地台102及104(即雙連結(dual connectivity,DC))。舉例來說,通訊裝置100可在第一載波頻率上從基地台102接收封包,以及在第二載波頻率上從基地台104接收封包,或者通訊裝置100可在第一載波頻率上傳送封包到基地台102,以及在第二載波頻率上傳送封包到基地台104。此外,基地台102及104中一者為主要節點(master node),另一者為次要節點(secondary node)。
通訊裝置100可為用戶端(user equipment,UE)、行動電話、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電子書、可攜式電腦系統、車輛或飛機。此外,對於一上鏈路(uplink,UL)而言,通訊裝置100為傳送端而基地台102及/或104為接收端;對於一下鏈路(downlink,DL)而言,基地台102及/或104為傳送端而通訊裝置100為接收端。
第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通訊裝置20的示意圖。通訊裝置20可用來實現第1圖中的通訊裝置100、基地台102及/或基地台104,但不限於此。通訊裝置20包括至少一處理電路200、至少一儲存裝置210以及至少一通訊介面裝置220。至少一處理電路200的每個處理電路可為一微處理器或一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至少一儲存裝置210可為任一資料儲存裝置,用來儲存程式代碼214,至少一處理電路200可通過至少一儲存裝置210讀取及執行程式代碼214。舉例來說,至少一儲存裝置210可為用戶識別模組(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唯讀式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Access Memory,RAM)、硬碟(hard disk)、光學資料儲存裝置(optical data storage device)、非揮發性儲存裝置(non-volatile storage device)、非暫態電腦可讀取介質(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例如具體媒體(tangible media))等,而不限於此。至少一通訊介面裝置220包含有一無線收發器,其是根據至少一處理電路200的處理結果,用來傳送及接收訊號(例如資料、訊號、訊息及/或封包)。
協定架構(protocol architecture)被用於敘述無線承載(radio bearer,RB)的使用取決於無線承載如何被建立。無線承載可為用於平面資料(plane data)傳輸或接收的資料無線承載(data RB,DRB),以及用於控制平面資料傳輸或接收的訊令無線承載(signaling RB,SRB)。資料無線承載組態(DRB configuration)包含有資料無線承載識別(DRB identity)、封包資料匯聚協定(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組態(PDCP configuration)、無線鏈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組態(RLC configuration)、邏輯通道識別(logical channel identity)及邏輯通道組態(logical channel configuration)(例如優先順序(priority) 或邏輯通道群組(logical channel group))中至少一者。訊令無線承載包含有訊令無線承載識別(SRB identity)、無線鏈路控制組態及邏輯通道組態。在雙連結中,無線承載屬於以下三種無線承載類別之一:主要細胞群組(master cell group,MCG)承載(MCG bearer)、次要細胞群組(secondary cell group,SCG)承載(SCG bearer)及分裂承載(split bearer)。主要細胞群組承載利用位於主要節點的無線協定,以使用主要節點無線資源(即時間及頻率資源)。次要細胞群組承載利用位於次要節點的無線協定,以使用次要節點無線資源。分裂承載利用位於主要節點及次要節點兩者的協定,以使用主要節點資源及次要節點資源兩者。分裂承載為一主要細胞群組分裂承載或一次要細胞群組分裂承載。資料無線承載為主要細胞群組承載、次要細胞群組承載或分裂承載。訊令無線承載被設定為主要細胞群組承載或分裂乘載。
在一實施例中,通訊裝置(例如通訊裝置100或基地台102、104)使用以下狀態變數(state variables)與另一通訊裝置(例如通訊裝置100或基地台102、104)通訊關聯(associated)於一無線承載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Service Data Units,SDUs)(PDCP SDUs):
-TX_NEXT,指示即將被傳送的下一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COUNT數值,以及被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PDCP entity)使用。在建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時,TX_NEXT被設定到一初始值(initial value)(例如0)。
-RX_NEXT,指示預期被接收的下一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COUNT數值,以及被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使用。在建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時,RX_NEXT被設定到一初始值(例如0)。
-RX_DELIV,指示未被上層傳送但仍在等待(被傳送)的下一個第 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COUNT數值,以及被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使用。在建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時,RX_DELIV被設定到一初始值(例如0)。
-RX_REORD,指示關聯於觸發t-Reprdering被啟動或被重新啟動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資料單元的COUNT數值,以及被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使用。
在另一實施例中,通訊裝置(例如通訊裝置100或基地台102、104)使用以下狀態變數與另一通訊裝置(例如通訊裝置100或基地台102、104)通訊關聯於一無線承載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
-Next_PDCP_TX_SN,指示即將被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傳送的下一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sequence number,SN)(PDCP SN)。在建立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時,Next_PDCP_TX_SN被設定到一初始值(例如0)。
-TX_HFN,指示用於產生用於即將被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傳送的下一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一COUNT數值的一HFN數值。在建立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時,TX_HFN被設定到一初始值(例如0)。
-Next_PDCP_RX_SN,指示即將被關聯於無線承載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接收的下一個預期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在建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時,Next_PDCP_RX_SN被設定到一初始值(例如0)。
-RX_HFN,指示用於產生用於即將被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接收的下一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一COUNT數值的一HFN數值。在建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時,RX_HFN被設定到一初始值(例如0)。
在以下實施例中,用戶端被用來代表第1圖中的通訊裝置,以簡化實施例的說明。
第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30的流程圖,用於一用戶端中,用來處理承載型態改變。流程30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300:開始。
步驟302:從一第一基地台,在一訊令無線承載上,接收一第一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訊息,其中第一無線資源控制訊息設定一資料無線承載,該資料無線承載為一主要細胞群組承載型態(MCG bearer type),以及設定用於該資料無線承載的一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
步驟304:在該訊令無線承載上,傳送一第一無線資源控制回應訊息(RRC response message)到該第一基地台,以回應該第一無線資源控制訊息。
步驟306:根據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建立用於該資料無線承載的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
步驟308:根據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及關聯於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的一TX_NEXT,傳送第一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到該第一基地台。
步驟310:從該第一基地台,在該訊令無線承載上,接收一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其中該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設定該資料無線承載的該主要細胞群組承載型態到一次要細胞群組承載型態(SCG bearer type)或一分裂承載型態(split bearer type),以及設定用於該資料無線承載的一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
步驟312:在該訊令無線承載上,傳送一第二無線資源控制回應訊息到該第一基地台,以回應該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
步驟314:根據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重新設定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
步驟316:當連接到第一基地台時,根據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傳送第二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到一第二基地台。
步驟318:結束。
流程30的實施方式不限於以上所述。以下實施例可應用於流程30。
在一實施例中,流程30中的步驟314及316可分別被以下步驟314a及316a取代:
步驟314a:根據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釋放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建立一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以及設定一第二TX_NEXT到該第一TX_NEXT,以回應該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
步驟316a:當連接到第一基地台時,根據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及關聯於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的該第二TX_NEXT,傳送第二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到一第二基地台。
在一實施例中,流程30中的步驟314可被以下步驟314b取代:
步驟314b:根據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重新設定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以及設定該第一TX_NEXT到關聯於在該第一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中的一遺失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missing PDCP SDU)的一COUNT數值,以回應該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
在一實施例中,流程30中的步驟314及316可分別被以下步驟314c及 316c取代:
步驟314c:根據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釋放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建立一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以及設定一第二TX_NEXT到該第一TX_NEXT,以回應該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
步驟316c:當連接到第一基地台時,根據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及該第二TX_NEXT,傳送第二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到一第二基地台。
第4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40的流程圖,用於一用戶端中,用來處理承載型態改變。流程40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400:開始。
步驟402~406:與步驟302~306相同。
步驟408:根據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及關聯於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的一RX_NEXT,從第一基地台,接收第一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
步驟410~412:與步驟310~312相同。
步驟414:根據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重新設定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
步驟416:當連接到第一基地台時,根據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及該RX_NEXT,從第二基地台,接收第二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
步驟418:結束。
流程40的實施方式不限於以上所述。以下實施例可應用於流程40。
在一實施例中,流程40中的步驟414及416可分別被以下步驟414a及416a取代:
步驟414a:根據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釋放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建立一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以及設定一第二RX_NEXT到該第一RX_NEXT,以回應該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
步驟416a:當連接到第一基地台時,根據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及關聯於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的該第二RX_NEXT,從一第二基地台,接收第二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
在一實施例中,流程40中的步驟414可被以下步驟414b取代:
步驟414b:根據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重新設定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以及設定該第一RX_NEXT到關聯於在該第一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中的一遺失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一COUNT數值,以回應該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
在一實施例中,流程40中的步驟414及416可分別被以下步驟414c及416c取代:
步驟414c:根據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釋放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建立一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以及設定一第二RX_NEXT到該第一RX_NEXT,以回應該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
步驟416c:當連接到第一基地台時,根據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及該第二RX_NEXT,從一第二基地台,接收第二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
在步驟414b及414c中,從第一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中,用戶端偵測(或決定)遺失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舉例來說,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有一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及一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COUNT數值為M,以及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COUNT數值為N(N>M)。接著,用戶端偵測(或決定)遺失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由於用戶端未接收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該遺失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COUNT數值為M+1、M+2、...、或N-1。COUNT數值包含有一RX_HFN及遺失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
第5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50的流程圖,用於一用戶端中,用來處理承載型態改變。流程50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500:開始。
步驟502:從一第一基地台,在一訊令無線承載上,接收一第一無線資源控制訊息,其中第一無線資源控制訊息設定一資料無線承載,該資料無線承載為一主要細胞群組承載型態,以及設定用於該資料無線承載的一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
步驟504:在該訊令無線承載上,傳送一第一無線資源控制回應訊息到該第一基地台,以回應該第一無線資源控制訊息。
步驟506:根據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建立用於該資料無線承載的一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
步驟508:根據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傳送第一複數個封包 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到該第一基地台,以及傳送一TX_HFN及關聯於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的一Next_PDCP_TX_SN。
步驟510:從該第一基地台,在該訊令無線承載上,接收一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其中該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設定該資料無線承載的該主要細胞群組承載型態到一次要細胞群組承載型態或一分裂承載型態,以及設定用於該資料無線承載的一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
步驟512:在該訊令無線承載上,傳送一第二無線資源控制回應訊息到該第一基地台,以回應該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
步驟514:釋放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以及根據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建立一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以回應該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
步驟516:當連接到該第一基地台時,根據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及一TX_NEXT,傳送第二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到一第二基地台。
步驟518:結束。
流程50的實施方式不限於以上所述。以下實施例可應用於流程50。
在一實施例中,當建立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時,用戶端設定第一TX_NEXT到一初始值(例如0)。
第6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60的流程圖,用於一用戶端中,用來處理承載型態改變。流程60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600:開始。
步驟602~606:與步驟502~506相同。
步驟608:根據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及關聯於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的一RX_HFN及一Next_PDCP_RX_SN,從該第一基地台,接收第一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
步驟610~612:與步驟510~512相同。
步驟614:釋放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以及根據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建立一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以回應該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
步驟616:當連接到該第一基地台時,根據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及一第一RX_NEXT,傳送第二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到一第二基地台。
步驟618:結束。
流程60的實施方式不限於以上所述。以下實施例可應用於流程60。
在一實施例中,當建立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時,用戶端設定第一RX_NEXT到一初始值(例如0)。
流程50及60可被合併。在流程50及60中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可為不同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在流程50及60中的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可為相同的無線資源控制訊息,也可為不同的無線資源控制訊息。
以下實施例可被應用於流程30~60。
在一實施例中,當第二基地台從第一基地台接收一確認訊息(confirmation message)時,或當第二基地台偵測用戶端連結到第二基地台時,從第二基地台,用戶端接收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狀態報告(PDCP status report)。確認訊息為一次要節點(例如次要新無線演進式基地台(secondary gNB))重新設定完成訊息(Secondary Node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 message)。當第二基地台從用戶端接收在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中被設定的一隨機存取前置資料(random access preamble)時,或從用戶端接收一用戶端識別符(UE identifier)時,第二基地台偵測用戶端連結到第二基地台。用戶端識別符在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中被設定,或在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之前被傳送到用戶端的無線資源控制訊息中被設定。用戶端識別符為一細胞無線網路端暫時識別符(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在一實施例中,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狀態報告包含有一第一遺失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即未被第一基地台或第二基地台接收的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一COUNT數值。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狀態報告亦包含有指示帶有至少一COUNT數值的至少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是否被第一基地台或第二基地台接收的一位圖(bitmap)。用戶端設定第一TX_NEXT或第二TX_NEXT到第一遺失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COUNT數值或從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及位圖中被推導出的一第三COUNT數值。舉例來說,當位圖中的最後一位元指示遺失(即該最後的位元數值為0),用戶端設定關聯於最後的遺失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第三COUNT數值為(第一遺失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COUNT數值+最後位元的位元位置(bit position))。也就是說,第一TX_NEXT或第二TX_NEXT=(第一遺失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COUNT數值+最 後位元的位元位置(例如第N個位元))。舉例來說,當最後一位元指示確認或無須被傳送(即該最後的位元數值為1),用戶端設定關聯於最後的遺失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第三COUNT數值為(第一遺失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COUNT數值+最後位元的位元位置+1)。也就是說,第一TX_NEXT或第二TX_NEXT=(第一遺失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COUNT數值+最後位元的位元位置+1)。
第7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70的流程圖,用於包含一第一無線存取技術的一第一基地台(例如第1圖中的基地台102)及一第二無線存取技術的一第二基地台(例如第1圖中的基地台104)的一網路端中,用來處理承載型態改變。流程70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700:開始。
步驟702:在一訊令無線承載(signaling radio bearer,SRB)上,第一基地台傳送一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訊息到一用戶端,其中第一無線資源控制訊息設定一資料無線承載(data radio bearer,DRB),該資料無線承載為一主要細胞群組(master cell group,MCG)承載型態(MCG bearer type),以及設定用於該資料無線承載的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組態(PDCP configuration)。
步驟704:在該訊令無線承載上,從該用戶端,第一基地台接收回應該第一無線資源控制訊息的一第一無線資源控制回應訊息(RRC response message)。
步驟706:根據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第一基地台建立用於該資料無線承載的一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
步驟708:根據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及關聯(associated)於 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的一第一TX_NEXT,第一基地台傳送第一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PDCP SDUs)到該用戶端。
步驟710:在該訊令無線承載上,第一基地台傳送一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到該用戶端,其中該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設定該資料無線承載的該主要細胞群組承載型態到一次要細胞群組(secondary cell group,SCG)承載型態(SCG bearer type)或一分裂承載型態(split bearer type),以及設定用於該資料無線承載的一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
步驟712:在該訊令無線承載上,從該用戶端,第一基地台接收回應該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的一第二無線資源控制回應訊息。
步驟714:第一基地台傳送一第一COUNT數值到該第二基地台,其中該第一COUNT數值為該第一TX_NEXT或該第一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一第二COUNT數值。
步驟716:根據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第二基地台建立一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以及從該第一COUNT數值,推導(derive)一第二TX_NEXT。
步驟718:根據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以及關聯於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的該第二TX_NEXT,第二基地台傳送第二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到該用戶端。
步驟720:結束。
流程70的實施方式不限於以上所述。以下實施例可應用於流程70。
在一實施例中,流程70中的步驟714及716可分別被以下步驟714a及716a取代:
步驟714a:從該第一TX_NEXT,第一基地台推導一TX_HFN,以及傳送該TX_HFN及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到該第二基地台,其中從該第一TX_NEXT,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被推導,或者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為第一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
步驟716a:根據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第二基地台建立一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以及從用於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的該TX_HFN及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推導一第二TX_NEXT。
在一實施例中,藉由設定TX_HFN到第一RX_NEXT的超訊框編號(hyper frame number,HFN),從第一TX_NEXT,第一基地台推導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及TX_HFN。第一TX_NEXT的序列編號為等同於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長度(PDCP SN length)的最低有效位元(least significant bits,LSBs),或為第一TX_NEXT中的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長度。第一TX_NEXT的超訊框編號為等同於在第一TX_NEXT中的超訊框編號長度(HFN length)的最高有效位元(most significant bits,MSBs),其中超訊框編號長度=(第一TX_NEXT的長度)一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或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第一基地台接收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長度,或不接收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長度。若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長度未被接收,根據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長度,第一基地台推導TX_HFN及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指示一對應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資料單元的一成功傳輸 (successful transmission)未被在該第一基地台中的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的一較低階層(lower layer)確認。
第8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80的流程圖,用於包含一第一無線存取技術的一第一基地台(例如第1圖中的基地台102)及一第二無線存取技術的一第二基地台(例如第1圖中的基地台104)的一網路端中,用來處理承載型態改變。流程80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800:開始。
步驟802:在一訊令無線承載(signaling radio bearer,SRB)上,第一基地台傳送一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訊息到一用戶端,其中第一無線資源控制訊息設定一資料無線承載(data radio bearer,DRB),該資料無線承載為一主要細胞群組(master cell group,MCG)承載型態(MCG bearer type),以及設定用於該資料無線承載的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組態(PDCP configuration)。
步驟804:在該訊令無線承載上,從該用戶端,第一基地台接收回應該第一無線資源控制訊息的一第一無線資源控制回應訊息(RRC response message)。
步驟806:根據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第一基地台建立用於該資料無線承載的一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
步驟808:根據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及關聯於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的一第一RX_NEXT,從該用戶端,第一基地台接收第三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
步驟810:在該訊令無線承載上,第一基地台傳送一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到該用戶端,其中該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設定該資料無線承載的該主 要細胞群組承載型態到一次要細胞群組(secondary cell group,SCG)承載型態(SCG bearer type)或一分裂承載型態(split bearer type),以及設定用於該資料無線承載的一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
步驟812:在該訊令無線承載上,從該用戶端,第一基地台接收回應該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的一第二無線資源控制回應訊息。
步驟814:第一基地台傳送一第一COUNT數值到該第二基地台,其中該第一COUNT數值為該第一RX_NEXT或該第一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一第二COUNT數值。
步驟816:根據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第二基地台建立一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以及從該第一COUNT數值,推導一第二RX_NEXT。
步驟818:根據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及關聯於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的該第二RX_NEXT,從該用戶端,第二基地台接收第四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
步驟820:結束。
流程80的實施方式不限於以上所述。以下實施例可應用於流程80。
在一實施例中,流程80中的步驟814及816可分別被以下步驟814a及816a取代:
步驟814a:從該第一RX_NEXT,第一基地台推導一RX_HFN,以及傳送該RX_HFN及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到該第二基地台,其中從該第一RX_NEXT,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被推導,或者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為第一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
步驟816a:根據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第二基地台建立一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以及從用於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的該RX_HFN及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推導一第二RX_NEXT。
在一實施例中,藉由設定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到第一RX_NEXT的序列編號,或藉由設定RX_HFN到第一RX_NEXT的超訊框編號,從第一RX_NEXT,第一基地台推導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及RX_HFN。第一RX_NEXT的序列編號為等同於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長度(PDCP SN length)的最低有效位元,或為第一RX_NEXT中的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長度。第一RX_NEXT的超訊框編號為等同於在第一TX_NEXT中的超訊框編號長度的最高有效位元,其中超訊框編號長度=(第一TX_NEXT的長度)一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或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第一基地台接收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長度,或不接收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長度。若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長度未被接收,根據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長度,第一基地台推導TX_HFN及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
從第一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第一基地台偵測(或決定)遺失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舉例來說,第一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具有一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及一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COUNT數值為M,以及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COUNT數值為N(N>M)。接著,用戶端偵測(或決定)遺失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由於用戶端未接收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該遺失的封包資料匯聚 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COUNT數值為M+1、M+2、...、或N-1。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基地台傳送一位圖到第二基地台,該位圖指示帶有遺失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例如第一遺失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COUNT數值之後的至少一COUNT數值的至少一其他遺失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在一實施例中,藉由設定第二RX_NEXT到最後一個遺失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COUNT數值,第二基地台推導第二RX_NEXT,從遺失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COUNT數值及位圖,該最後一個遺失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COUNT數值被推導。舉例來說,當位圖中的最後一位元指示遺失(即該最後的位元數值為0),第二基地台設定第二RX_NEXT為(遺失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COUNT數值+最後位元的位元位置(例如第N個位元))。舉例來說,當最後一位元指示確認或無須被傳送(即該最後的位元數值為1),第二基地台設定第二RX_NEXT為(遺失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COUNT數值+最後位元的位元位置(例如第N個位元)+1)。
以下實施例可被應用於流程30~80。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為一第一無線存取技術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以及設定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長度、一重新排序計時器數值(reordering timer value)、一標頭壓縮(header compression)或一無線鏈路控制模式(RLC mode)。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為一第二無線存取技術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以及設定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長度、一重新排序計時器數值、一標頭壓縮或一無線鏈路控制模式。第一無線存 取技術與第二無線存取技術相同,或與第二無線存取技術不同。在一實施例中,第一無線存取技術為演進式通用陸地無線存取(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以及第二基地台為一新無線(new radio,NR)。第一基地台為一主要演進式基地台(master evolved Node-B,MeNB),以及第二基地台為一次要新無線基地台(secondary NR BS,SgNB)。分裂承載為一主要細胞群組分裂成載或一次要細胞群組分裂承載。
在一實施例中,當資料無線承載被設定為次要細胞群組無線承載型態或分裂承載型態,以回應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時,或者當用戶端從第二基地台接收一傳輸時,根據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或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用戶端傳送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狀態報告(PDCP status report)到第二基地台。該傳輸為回應被用戶端傳送到第二基地台的一隨機存取前置資料一隨機存取回應(random access response)。該傳輸為一實體下鏈路共享通道(physical DL shared channel,PDSCH)傳輸(PDSCH transmission),該實體下鏈路共享通道傳輸包含有用戶端識別符或包含有一特定媒體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控制單元。該傳輸為一實體下鏈路控制通道(physical DL control channel,PDCCH)傳輸(PDCCH transmission),該實體下鏈路控制通道包含有被用戶端識別符擾亂(scramble)的一循環冗餘檢測(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狀態報告包含有第一遺失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即未被用戶端從第一基地台或第二基地台接收的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一COUNT數值。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狀態報告包含有一位圖,該位圖指示至少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未被接收。
在一實施例中,當第一資料無線承載被設定為主要細胞群組承載類 型時,根據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用戶端傳送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狀態報告到第一基地台。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狀態報告包含有第一遺失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即未被用戶端從第一基地台接收的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序列編號。
需注意的是,雖然上述實施例以闡明對應流程的相關運作,根據系統需求及/或設計考量,上述實施例可被任意合併或修改。
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當可依本發明的精神加以結合、修飾及/或變化以上所述的實施例。舉例來說,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可輕易地基於用戶端的實施例創造網路端新的實施例,或基於網路端的實施例創造用戶端新的實施例。前述的陳述、步驟及/或流程(包含建議步驟)可透過裝置實現,裝置可為硬體、軟體、韌體(為硬體裝置與電腦指令與資料的結合,且電腦指令與資料屬於硬體裝置上的唯讀軟體)、電子系統、或上述裝置的組合。舉例來說,裝置可為通訊裝置20。任一前述流程可被編譯成程式代碼214。
綜合以上所述,本發明提供裝置及方法,用來處理承載型態改變。當承載型態被改變時,用戶端決定一TX_NEXT數值,已傳送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因此,本領域的問題可被解決。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Claims (10)

  1. 一種通訊裝置,用來處理一承載型態改變(bearer type change),包含有:至少一儲存裝置;以及至少一處理電路,耦接於該至少一儲存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儲存裝置儲存,以及該至少一處理電路被設定以執行以下指令:從一第一基地台(base station,BS),在一訊令無線承載(signaling radio bearer,SRB)上,接收一第一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訊息,其中第一無線資源控制訊息設定一資料無線承載(data radio bearer,DRB),該資料無線承載為一主要細胞群組(master cell group,MCG)承載型態(MCG bearer type),以及設定用於該資料無線承載的一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組態(PDCP configuration);在該訊令無線承載上,傳送一第一無線資源控制回應訊息(RRC response message)到該第一基地台,以回應該第一無線資源控制訊息;根據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建立用於該資料無線承載的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PDCP entity);根據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及關聯(associated)於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的一TX_NEXT,傳送第一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Service Data Units,SDUs)(PDCP SDUs)到該第一基地台;從該第一基地台,在該訊令無線承載上,接收一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其中該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設定該資料無線承載的該主要細胞群組承載型態到一次要細胞群組(secondary cell group,SCG)承載型態(SCG bearer type)或一分裂承載型態(split bearer type),以及設定用於該資料無線承載的一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在該訊令無線承載上,傳送一第二無線資源控制回應訊息到該第一基地台,以回應該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根據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重新設定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以及當連接到第一基地台時,根據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傳送第二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到一第二基地台。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指令另包含有:根據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及關聯於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的一RX_NEXT,從該第一基地台,接收第三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以及當連接到該第一基地台時,根據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及關聯於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的該RX_NEXT,從該第二基地台,接收第四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指令另包含有:傳送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狀態報告(PDCP status report)到該第二基地台。
  4. 一種通訊裝置,用來處理一承載型態改變(bearer type change),包含有:至少一儲存裝置;以及至少一處理電路,耦接於該至少一儲存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儲存裝置儲存,以及該至少一處理電路被設定以執行以下指令:從一第一基地台(base station,BS),在一訊令無線承載(signaling radio bearer,SRB)上,接收一第一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訊息,其中第一無線資源控制訊息設定一資料無線承載(data radio bearer,DRB),該資料無線承載為一主要細胞群組(master cell group,MCG)承載型態(MCG bearer type),以及設定用於該資料無線承載的一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組態(PDCP configuration);在該訊令無線承載上,傳送一第一無線資源控制回應訊息(RRC response message)到該第一基地台,以回應該第一無線資源控制訊息;根據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建立用於該資料無線承載的一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PDCP entity);根據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傳送第一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Service Data Units,SDUs)(PDCP SDUs)到該第一基地台,以及傳送一TX_HFN及關聯於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的一Next_PDCP_TX_SN;從該第一基地台,在該訊令無線承載上,接收一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其中該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設定該資料無線承載的該主要細胞群組承載型態到一次要細胞群組(secondary cell group,SCG)承載型態(SCG bearer type)或一分裂承載型態(split bearer type),以及設定用於該資料無線承載的一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在該訊令無線承載上,傳送一第二無線資源控制回應訊息到該第一基地台,以回應該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釋放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以及根據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建立一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以回應該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以及當連接到該第一基地台時,根據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及一TX_NEXT,傳送第二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到一第二基地台。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指令另包含有:根據一第三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一RX_HFN及一Next_PDCP_RX_SN,從該第一基地台,接收第三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釋放該第三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以及根據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建立一第四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以及當連接到該第一基地台時,根據該第四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及一RX_NEXT,從該第二基地台,接收第四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指令另包含有:從該第一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偵測一遺失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missing PDCP SDU)。
  7. 一種網路端,包含有一第一無線存取技術(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的一第一基地台(base station,BS)及一第二無線存取技術的一第二基地台,用來處理一承載型態改變(bearer type change),包含有:至少一儲存裝置;以及至少一處理電路,耦接於該至少一儲存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儲存裝置儲存,以及該至少一處理電路被設定以執行以下指令:在一訊令無線承載(signaling radio bearer,SRB)上,第一基地台傳送一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訊息到一通訊裝置,其中第一無線資源控制訊息設定一資料無線承載(data radio bearer,DRB),該資料無線承載為一主要細胞群組(master cell group,MCG)承載型態(MCG bearer type),以及設定用於該資料無線承載的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組態(PDCP configuration);在該訊令無線承載上,從該通訊裝置,第一基地台接收回應該第一無線資源控制訊息的一第一無線資源控制回應訊息(RRC response message);根據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第一基地台建立用於該資料無線承載的一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根據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及關聯(associated)於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的一第一TX_NEXT,第一基地台傳送第一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PDCP SDUs)到該通訊裝置;在該訊令無線承載上,第一基地台傳送一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到該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設定該資料無線承載的該主要細胞群組承載型態到一次要細胞群組(secondary cell group,SCG)承載型態(SCG bearer type)或一分裂承載型態(split bearer type),以及設定用於該資料無線承載的一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在該訊令無線承載上,從該通訊裝置,第一基地台接收回應該第二無線資源控制訊息的一第二無線資源控制回應訊息;第一基地台傳送一第一COUNT數值到該第二基地台,其中該第一COUNT數值為該第一TX_NEXT或該第一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一第二COUNT數值;根據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第二基地台建立一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以及從該第一COUNT數值,推導(derive)一第二TX_NEXT;以及根據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以及關聯於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的該第二TX_NEXT,第二基地台傳送第二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到該通訊裝置。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網路端,其中該指令另包含有:根據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及關聯於該第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的一第一RX_NEXT,從該通訊裝置,第一基地台接收第三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第一基地台傳送一第三COUNT數值到該第二基地台,其中該第三COUNT數值為該第一RX_NEXT或該第一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一第四COUNT數值;根據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組態,第二基地台建立一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以及從該第三COUNT數值,推導一第二RX_NEXT;以及根據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及關聯於該第二封包資料匯聚協定實體的該第二RX_NEXT,從該通訊裝置,第二基地台接收第四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網路端,其中該第一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的該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指示一對應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資料單元(Protocol Data Unit,PDU)(PDCP PDU)的一成功傳輸(successful transmission)未被在該第一基地台中的一封包資料匯聚協定的一較低階層(lower layer)確認。
  10. 如請求項7所述的網路端,其中該指令另包含有:從該第一複數個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第一基地台偵測一遺失的封包資料匯聚協定服務資料單元(missing PDCP SDU)。
TW107127936A 2017-08-11 2018-08-10 處理承載型態改變的裝置 TWI6709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43997P 2017-08-11 2017-08-11
US62/543,997 2017-08-11
US201762547074P 2017-08-17 2017-08-17
US201762546574P 2017-08-17 2017-08-17
US62/547,074 2017-08-17
US62/546,574 2017-08-17
US201762566324P 2017-09-30 2017-09-30
US201762566327P 2017-09-30 2017-09-30
US62/566,327 2017-09-30
US62/566,324 2017-09-30
US16/059,047 US10582556B2 (en) 2017-08-11 2018-08-09 Device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a bearer type change
US16/059,047 2018-08-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1824A TW201911824A (zh) 2019-03-16
TWI670954B true TWI670954B (zh) 2019-09-01

Family

ID=63244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7936A TWI670954B (zh) 2017-08-11 2018-08-10 處理承載型態改變的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82556B2 (zh)
EP (1) EP3442268B1 (zh)
CN (1) CN109392198B (zh)
TW (1) TWI6709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90119799A (ko) * 2018-04-13 2019-10-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차량 통신을 지원하기 위한 자원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CN110636640B (zh) * 2018-06-22 2023-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制式双连接中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585721B (zh) * 2019-02-15 2022-08-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体建立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963024B2 (en) * 2019-02-15 2024-04-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ckhaul status report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2086239A1 (en) * 2020-10-22 2022-04-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lossless operations for mbs in 5g communication network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35925A1 (en) * 2013-08-09 2015-02-1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Efficient Status Reporting for UEs in dual connectivity during mobility
US20150215965A1 (en) * 2014-01-30 2015-07-30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ual-connectivity operation
US20150264562A1 (en) * 2014-03-14 2015-09-17 Htc Corporation Connection modification method applicable to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07818B2 (en) * 2013-08-08 2017-10-3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radio bearer establishment in dual connectivity
US10172179B2 (en) 2013-11-01 2019-01-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nfiguring a bearer
JP6626828B2 (ja) * 2014-01-30 2019-12-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デュアル接続性オペレーション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4955064B (zh) 2014-03-28 2019-01-11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双连接系统中处理用户设备端rlc/pdcp实体的方法与设备
JP2017514367A (ja) * 2014-03-28 2017-06-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ベアラ管理装置、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GB2528913B (en) 2014-08-04 2017-03-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ignalling in dual connectivity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O2016021822A1 (en) * 2014-08-07 2016-02-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rocessing a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acket data unit at a user equipment in a dual connectivity systme and device therefor
EP3021612B1 (en) * 2014-11-12 2018-03-21 HTC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s
TWI556663B (zh) * 2014-12-25 2016-11-01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處理與多個基地台間通訊的失敗的方法及其裝置
CN106332048B (zh) * 2015-06-30 2022-08-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无线网络节点和通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35925A1 (en) * 2013-08-09 2015-02-1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Efficient Status Reporting for UEs in dual connectivity during mobility
US20150215965A1 (en) * 2014-01-30 2015-07-30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ual-connectivity operation
US20150264562A1 (en) * 2014-03-14 2015-09-17 Htc Corporation Connection modification method applicable to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NR;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specification, 3GPP TS 38.323 V0.1.0 (2017-0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2198B (zh) 2022-06-03
CN109392198A (zh) 2019-02-26
US20190053310A1 (en) 2019-02-14
EP3442268A1 (en) 2019-02-13
EP3442268B1 (en) 2021-03-24
US10582556B2 (en) 2020-03-03
TW201911824A (zh) 2019-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0954B (zh) 處理承載型態改變的裝置
CN110622538B (zh) 新无线电接入技术中的重复和rlc操作
TWI677255B (zh) 處理用於無線承載的承載型態改變的裝置及方法
CN108282906B (zh) 处理移动性中的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装置及方法
CN111034343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rb的分组重复和恢复的方法和系统
TW201904338A (zh) 處理次要節點改變中的次要細胞群組組態的方法
JP6461098B2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規格外の能力をシグナリング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TWI699985B (zh) 處理協定資料單元會議及網路切片的裝置及方法
WO2018227555A1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160316494A1 (en) Small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WO202008830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系统
WO2017133470A1 (en) Early connection release
TWI674024B (zh) 處理雙連結中承載改變的裝置及方法
WO2018227567A1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JP2021518997A (ja) 5g nr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送信のための方法
TW201836336A (zh) 處理用於資料複本的暫存器狀態回報的裝置及方法
TWI661743B (zh) 執行一修改程序的裝置及方法
TWI667903B (zh) 處理封包資料匯聚協定運作的裝置
US10455472B2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data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21754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20029445A1 (zh) 无线通信方法、通信设备、芯片和通信系统
TWI746710B (zh) 數據處理方法和設備
US11849350B2 (en) Terminal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6783986A (zh) 用于数据发射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WO2020164614A1 (zh) 一种辅助信息及其传递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