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7561B - 生產線監控系統及生產線監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生產線監控系統及生產線監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67561B
TWI667561B TW106133955A TW106133955A TWI667561B TW I667561 B TWI667561 B TW I667561B TW 106133955 A TW106133955 A TW 106133955A TW 106133955 A TW106133955 A TW 106133955A TW I667561 B TWI667561 B TW I66756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tance
production line
workstation
sensor
ser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3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5628A (zh
Inventor
李信穎
陳守賢
孫美君
謝周熾
Original Assignee
連穎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連穎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連穎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339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67561B/zh
Priority to CN201810608945.XA priority patent/CN10959736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15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56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75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756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3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data acquisition, e.g. workpiece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4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fault tolerance, reliability of production syste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6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job scheduling, process planning, material flow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一種生產線監控系統用以監控生產線中的物料,生產線包含複數個工作站。生產線監控系統包含第一信標裝置、第一感測器以及伺服器。第一信標裝置連接物料或承載物料的載具,用以持續發出第一信標訊號。第一感測器設置於生產線中,用以感測第一信標訊號,並依據第一信標訊號的強度取得第一感測器與第一信標裝置之間的第一距離。伺服器與第一感測器通訊連接,用以依據第一距離計算物料的位置資訊,位置資訊為物料係位於工作站其中一者的資訊。

Description

生產線監控系統及生產線監控方法
本揭示文件係關於一種監控系統,尤指一種用於監控生產線的生產線監控系統。
傳統工廠透過ERP系統或MES系統紀錄製令之生產起迄時間,但是對於該製令所使用的物料及生產過程中的資訊,則需透過人工手動紀錄。工廠生產資訊中,物料透過捆綁一標籤或裝載於一載具上,用以運送時可紀錄物料的編號或規格資訊,但對於物料被使用在哪一個製令,通常是透過人工紀錄,可能因為人員延遲紀錄或紀錄錯誤,而影響生產資訊管理及判斷,致使企業無法升級轉型達成生產自動化,或無法即時判斷生產異常原因。
本揭示文件係揭示一種生產線監控系統及生產線監控方法。
本揭示文件的一種生產線監控系統用以監控生產 線中的物料,生產線包含複數個工作站,生產線監控系統包含第一信標裝置、第一感測器以及伺服器。第一信標裝置連接物料或承載物料的載具,用以持續發出第一信標訊號。第一感測器設置於生產線中,用以感測第一信標訊號,並依據第一信標訊號的強度取得第一感測器與第一信標裝置之間的第一距離。伺服器與第一感測器通訊連接,用以依據第一距離計算物料的位置資訊,位置資訊為物料係位於工作站其中一者的資訊。
本揭示文件的一種生產線監控方法以監控生產線中的物料,生產線包含複數個工作站,生產線監控方法包含藉由第一信標裝置發出第一信標訊號,藉由第一感測器感測第一信標訊號,並依據第一信標訊號的強度取得第一信標裝置與第一感測器之間的第一距離,藉由伺服器依據第一距離計算物料的位置資訊,其中位置資訊為物料係位於工作站其中一者的資訊。
100,200,300,400‧‧‧生產線監控系統
110‧‧‧第一信標裝置
120‧‧‧第二信標裝置
130‧‧‧第一感測器
140‧‧‧第二感測器
150‧‧‧伺服器
A‧‧‧第一點
B‧‧‧第二點
C‧‧‧第三點
D‧‧‧第四點
BS1‧‧‧第一信標訊號
BS2‧‧‧第二信標訊號
CD‧‧‧輸送裝置
CL‧‧‧天花板
CR‧‧‧載具
D1,D1a,D1b,D11,D12,D13,D14‧‧‧第一距離
D2,D2a,D2b‧‧‧第二距離
DW1,DW2,DW3,DW4‧‧‧第一工作站距離
LK‧‧‧連結
MT,MT1,MT2,MT3,MT4‧‧‧物料
PI‧‧‧位置資訊
PL‧‧‧生產線
R1,R2,R3‧‧‧輸送區
WS1‧‧‧第一工作站
WS2‧‧‧第二工作站
WS3‧‧‧第三工作站
WS4‧‧‧第四工作站
M100‧‧‧生產線監控方法
S110~S150‧‧‧步驟
為讓本揭示內容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第1圖為根據本揭示文件一實施例所示之生產線監控系統的功能方塊圖。
第2圖為根據本揭示文件一實施例所示之生產線監控系統用以監測生產線中的物料的示意圖。
第3圖為根據本揭示文件一實施例所示之生產線監控方法的流程圖。
第4圖為根據本揭示文件一實施例所示之各個工作站的第一工作站距離的示意圖。
第5A圖為根據本揭示文件一實施例所示之生產線監控系統用以監測生產線中的物料的示意圖。
第5B圖為根據本揭示文件一實施例所示之生產線監控系統用以監測生產線中的物料的示意圖。
第5C圖為第5A圖及第5B圖所示之第一距離以及第二距離的示意圖。
第6圖為根據本揭示文件一實施例所示之生產線監控系統用以監測生產線中的物料的示意圖。
第7圖為根據本揭示文件一實施例所示之生產線監控系統用以監測生產線中的物料的示意圖。
下文係舉實施例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以更好地理解本案的態樣,但所供給之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案所涵蓋的範圍,而結構操作之描述非用以限制其執行之順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組合之結構,所產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裝置,皆為本案所涵蓋的範圍。
請參照第1圖及第2圖。第1圖為根據本揭示文件一實施例所示之生產線監控系統100的功能方塊圖,第2圖為根據本揭示文件一實施例所示之生產線監控系統100用以監測生 產線PL中的物料MT的示意圖。
生產線監控系統100可包含第一信標裝置110、第一感測器130以及伺服器150。第一信標裝置110用以持續發出第一信標訊號BS1,第一感測器130用以感測第一信標訊號BS1,並依據第一信標訊號BS1的強度取得第一距離D1,伺服器150用以依據第一距離D1計算出位置資訊PI。
於一實施例中,第一信標裝置110可為Beacon裝置,第一感測器130可為Beacon感測器,伺服器150可為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智慧型電視或任何具有儲存功能及處理功能的裝置。
生產線PL可包含第一工作站WS1、第二工作站WS2、第三工作站WS3、第四工作站WS4、輸送裝置CD以及載具CR。
在第一工作站WS1、第二工作站WS2、第三工作站WS3以及第四工作站WS4上設置有輸送裝置CD,例如輸送帶。載具CR可在輸送裝置CD上順著箭頭方向移動,且載具CR用以承載物料MT。應注意的是,工作站的數量、輸送裝置CD以及載具CR的型式僅為示例,並不以此為限。
請一併參照第2~3圖,第3圖為根據本揭示文件一實施例所示之生產線監控方法M100的流程圖。第3圖可應用第2圖中所提到的各裝置及/或元件以實施之。
第一信標裝置110可藉由綑綁的方式連接至承載物料MT的載具CR,並隨著載具CR在輸送裝置CD上順著前頭方向移動。在步驟S110中,第一信標裝置110可用以持續發出第一信 標訊號BS1。於另一實施例中,若在沒有載具CR的狀況之下,則第一信標裝置110可藉由直接綑綁的方式連接物料MT(圖未示),且物料MT在輸送裝置CD上順著箭頭方向移動。於又一實施例中,若在沒有載具CR的狀況之下,且第一信標裝置110無法直接以綑綁的方式連接物料MT時,可藉由人工在製令開始前將第一信標裝置110放在第一工作站WS1的信標專屬儲位區(圖未示),並於第一工作站WS1結束後,將第一信標裝置110重新綑綁至完工的物料MT上,再送至下一個工作站(即第二工作站WS2)的方式來執行。
第一感測器130可設置於生產線PL的環境中,例如天花板CL。於本實施例中,第一感測器130係設置於第三工作站WS3與第四工作站WS4交界處的上方。於另一實施中,第一感測器130的位置並不以天花板CL為限,也可以在第一工作站WS1至第四工作站WS4中的任一工作站上。
在步驟S130中,第一感測器130可用以感測第一信標訊號BS1,並依據第一信標訊號BS1的強度取得第一感測器130與第一信標裝置110之間的第一距離D1,其中第一信標訊號BS1的強度與第一距離D1之間的關係呈現負相關,也就是說,第一信標訊號BS1的強度愈強,則第一距離D1愈短;反之,第一信標訊號BS1的強度愈弱,則第一距離D1愈長。應注意的是,第一感測器130的位置僅為示例,並不以此為限。
伺服器150可藉由有線或無線的方式與第一感測器130通訊連接,並在伺服器150與第一感測器130之間建立連結LK。據此,伺服器150可接收來自第一感測器130的第一距 離D1。在步驟S150中,伺服器150可依據第一距離D1計算物料MT的位置資訊PI,位置資訊PI為物料MT係位於第一工作站WS1、第二工作站WS2、第三工作站WS3或第四工作站WS4其中一者的資訊。簡言之,伺服器150可依據第一距離D1而計算出物料MT的位置係位於第一工作站WS1、第二工作站WS2、第三工作站WS3或第四工作站WS4中的哪一個工作站。
進一步地,伺服器150用以判斷第一距離D1係屬於第一工作站WS1、第二工作站WS2、第三工作站WS3或第四工作站WS4其中一者的第一工作距離,並據此計算物料MT的位置資訊PI。
舉例來說,請一併參照第4圖,其為根據本揭示文件一實施例所示之各個工作站的第一工作站距離的示意圖。
以下分別說明第一工作站WS1的第一工作站距離DW1、第二工作站WS2的第一工作站距離DW2、第三工作站WS3的第一工作站距離DW3以及第四工作站WS4的第一工作站距離DW4。
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工作站WS1的第一工作站距離DW1為第一感測器130與第一工作站WS1的輸送區R1之間的距離,其中輸送區R1為介於第一點A與第二點B之間的區域。
第一工作站WS1的第一工作站距離DW1可被界定成介於第一長度L1與第二長度L2之間。當第一距離D1介於第一長度L1與第二長度L2之間時,表示第一距離D1係屬於第一工作站WS1的第一工作站距離DW1,此時伺服器150即可據此計算物料 MT的位置資訊PI,位置資訊PI為物料MT係位於第一工作站WS1的資訊。
於本實施例中,第二工作站WS2的第一工作站距離DW2為第一感測器130與第二工作站WS2的輸送區R2之間的距離,其中輸送區R2為介於第二點B與第三點C之間的區域。
第二工作站WS2的第一工作站距離DW2可被界定成介於第二長度L2與第三長度L3之間。當第一距離D1介於第二長度L2與第三長度L3之間時,表示第一距離D1係屬於第二工作站WS2的第一工作站距離DW2,此時伺服器150即可據此計算物料MT的位置資訊PI,位置資訊PI為物料MT係位於第二工作站WS2的資訊。
於本實施例中,第三工作站WS3的第一工作站距離DW3為第一感測器130與第三工作站WS3的輸送區R3之間的距離,其中輸送區R3為介於第三點C與第四點D之間的區域。
第三工作站WS3的第一工作站距離DW3可被界定成介於第三長度L3與第四長度L4之間。當第一距離D1介於第三長度L3與第四長度L4之間時,表示第一距離D1係屬於第三工作站WS3的第一工作站距離DW3,此時伺服器150即可據此計算物料MT的位置資訊PI,位置資訊PI為物料MT係位於第三工作站WS3的資訊。
於本實施例中,第四工作站WS4的第一工作站距離DW4為第一感測器130與第四工作站WS4的輸送區R4之間的距離,其中輸送區R4為介於第四點D與第五點E之間的區域。
第四工作站WS4的第一工作站距離DW4可被界定 成介於第四長度L4與第五長度L5之間。當第一距離D1介於第四長度L4與第五長度L5之間時,表示第一距離D1係屬於第四工作站WS4的第一工作站距離DW4,此時伺服器150即可據此計算物料MT的位置資訊PI,位置資訊PI為物料MT係位於第四工作站WS4的資訊。
舉例來說,假設第一長度L1為10公尺,第二長度L2為8公尺,第三長度L3為6公尺,第四長度為4公尺,第五長度為6公尺,因此第一工作站WS1的第一工作站距離DW1可界定為在8公尺至10公尺的範圍內,例如9公尺。第二工作站WS2的第一工作站距離DW2可界定為在6公尺至8公尺的範圍內,例如7公尺。第三工作站WS3的第一工作站距離DW3可界定為在4公尺至6公尺的範圍內,例如5公尺。第四工作站WS4的第一工作站距離DW4可界定為在4公尺至6公尺的範圍內,例如5公尺。
此外,由於第一感測器130係設置於第三工作站WS3與第四工作站WS4交界處的上方,因此第三工作站WS3的第一工作站距離DW3之範圍與第四工作站WS4的第一工作站距離DW4之範圍將會部分相同,這也代表著伺服器150依據第一距離D1而計算出物料MT的位置可能位於第三工作站WS3或第四工作站WS4。舉例來說,當第一距離D1為5公尺時,由於第一工作站距離DW3以及第一工作站距離DW4的範圍皆為4公尺至6公尺,因此伺服器150可能將物料MT的位置判斷成在第三工作站WS3或第四工作站WS4。
為了使物料MT的位置能夠被正確判斷,伺服器150可進一步依據時間來判斷物料MT係位於第三工作站WS3或第四 工作站WS4。具體來說,物料MT在輸送的過程中,由於物料MT會先經過第三工作站WS3後再經過第四工作站WS4,因此物料MT經過第三工作站WS3的時間必定在物料MT經過第四工作站WS4的時間之前。舉例來說,物料MT經過第三工作站WS3的時間為九點十分,物料MT經過第四工作站WS4的時間為九點二十分。
藉此,透過將時間參數考慮進去的判斷機制即可正確判斷物料MT的位置。應注意的是,上述判斷機制僅為示例,並不以此為限。
再者,伺服器150更可與製令結合,並紀錄物料MT的生產履歷,例如某一製令於每一工作站所使用的物料、載具資訊;某一製令於每一工作站完成的半成品、載具資訊;某一製令於每一工作站的起始時間、結束時間;某一製令於每一工作站的生產工程歷史資訊:如每一時間點的溫度、濕度、壓力及張力;某一製令於每一工作站的停機時間;另外,使用者亦可透過伺服器150查看目前的製令,以即時監測生產線PL的狀況;再者,伺服器150亦可對所收集到的資訊進行大數據分析,並辨識異常發生的原因,以及進一步針對生產稼動率進行分析。
藉此,透過將第一信標裝置110、第一感測器130以及伺服器150,即可取得物料MT或載具CR的位置資訊PI,因此更可精確且即時地監控物料MT或載具CR的位置。
再請參照第5A圖及第5B圖,其為根據本揭示文件一實施例所示之生產線監控系統200用以監測生產線PL中的 物料MT的示意圖。
第5A圖及第5B圖所示之生產線監控系統200與第2圖所示之生產線監控系統100大致相同,差異處在於第5A圖及第5B圖所示之生產線監控系統200更可包含第二感測器140,且第5A圖中連接第一信標裝置110的載具CR係位於第三工作站WS3,第5B圖中連接第一信標裝置110的載具CR係位於第四工作站WS4。
第二感測器140可設置於生產線PL的環境中,例如天花板CL。於本實施例中,第一感測器130係設置於第二工作站WS2與第三工作站WS3交界處的上方。應注意的是,第二感測器140的位置僅為示例,並不以此為限。
如第5A圖所示,第一感測器130以及第二感測器140可用以感測第一信標訊號BS1。第一感測器130依據第一信標訊號BS1的強度取得第一感測器130與第一信標裝置110之間的第一距離D1a。第二感測器140依據第一信標訊號BS1的強度取得第二感測器140與第一信標裝置110之間的第二距離D2a。
伺服器150可接收來自第一感測器130的第一距離D1a以及第二感測器140的第二距離D2a,並用以判斷第一距離D1a以及第二距離D2a係分別屬於哪一個工作站的第一工作站距離以及第二工作站距離,並據此計算物料MT的位置資訊PI。
如第5B圖所示,第一感測器130依據第一信標訊號BS1的強度取得第一感測器130與第一信標裝置110之間的第一距離D1b。第二感測器140依據第一信標訊號BS1的強度取得 第二感測器140與第一信標裝置110之間的第二距離D2b。
伺服器150可接收來自第一感測器130的第一距離D1b以及第二感測器140的第二距離D2b,並用以判斷第一距離D1a以及第二距離D2a係分別屬於哪一個工作站的第一工作站距離以及第二工作站距離,並據此計算物料MT的位置資訊PI。其中,第二工作站距離的定義與前述的第一工作站距離,故不另贅述。
並請一併參照第5C圖,其為第5A圖及第5B圖所示之第一距離D1a,D1b以及第二距離D2a,D2b的示意圖。此外,為凸顯技術特徵,第5C圖將物料MT、載具CR以及第一信標訊號BS1省略,並僅以第一信標裝置110作為表示。
如第5C圖所示,第一信標裝置110的位置可以同時藉由第一距離D1a以及第二距離D2a而被正確地判斷係位於第三工作站WS3;或者,藉由第一距離D1b以及第二距離D2b而被正確地判斷係位於第四工作站WS4。
具體來說,當第一信標裝置110經過第三工作站WS3時,第一感測器130可以感測到第一距離D1a,而第一距離D1a有可能與第一信標裝置110經過第三工作站WS3時第一感測器130感測到的第一距離D1b相等,因而使得第一信標裝置110的位置被判斷為在第四工作站WS4,而有判斷錯誤的可能性。
當第一信標裝置110經過第三工作站WS3時,除透過第一感測器130可以感測到第一距離D1a外,更同時透過第二感測器140感測到的第二距離D2a,由於第二距離D2a與第一信標裝 置110經過第四工作站WS4時第二感測器140感測到的第二距離D2b不同,其中第二距離D2a小於第二距離D2b,因此第一信標裝置110的位置可以被正確地判斷係位於第三工作站WS3。
藉此,透過第一感測器130以及第二感測器140的設置,可以更有效率地且正確地判斷第一信標裝置110的位置。
再請參照第6圖,其為根據本揭示文件一實施例所示之生產線監控系統300用以監測生產線PL中的物料MT的示意圖。
第6圖所示之生產線監控系統300與第2圖所示之生產線監控系統100大致相同,差異處在於第6圖所示之生產線監控系統300更可包含第二信標裝置120。
第二信標裝置120與第一信標裝置110同樣連接至承載物料MT的載具CR,並隨著載具CR在輸送裝置CD上順著前頭方向移動。第一信標裝置110以及第二信標裝置120可用以分別持續發出第一信標訊號BS1以及第二信標訊號BS2。
第一感測器130可用以同時感測第一信標訊號BS1以及第二信標訊號BS2,且伺服器150分別依據第一信標訊號BS1以及第二信標訊號BS2的強度取得第一距離D1以及第三距離D3。
於一實施例中,當第一信標裝置110以及第二信標裝置120之其中一者自載具CR上掉落或故障,而使得第一感測器130無法同時感測到第一信標訊號BS1以及第二信標訊號BS2時,伺服器150將發出警示訊息,以通知相關人員進行處理。
換言之,二個信標裝置(即第一信標裝置110以及第 二信標裝置120)可以互相作為備援的信標裝置,而能夠持續發出信標訊號(即第一信標訊號BS1以及第二信標訊號BS2)予第一感測器130,進而讓伺服器150得以持續計算物料MT的位置資訊PI,也就是說,物料MT的位置資訊PI不會因二個信標裝置中的其中一個信標裝置掉落或故障而停止計算。
再請參照第7圖,其為根據本揭示文件一實施例所示之生產線監控系統400用以監測生產線PL中的物料MT的示意圖。
第7圖所示之生產線監控系統400與第2圖所示之生產線監控系統100大致相同,差異處在於第7圖的生產線監控系統400的第一信標裝置110之數量以及所監控的物料MT1,MT2,MT3,MT4之數量為複數個,以及生產線PL的載具CR之數量亦為複數個。其中,物料MT1代表位於第一工作站WS1的物料;物料MT2代表位於第二工作站WS2的物料,且物料MT2為物料MT1加工後的物料;物料MT3代表位於第三工作站WS3的物料,且物料MT3為物料MT2加工後的物料;物料MT4代表位於第四工作站WS4的物料,且物料MT4為物料MT3加工後的物料。
於本實施例中,在第一工作站WS1上,具有一個承載物料MT1的載具CR;在第二工作站WS2上,具有一個承載物料MT2的載具CR;在第三工作站WS3上,具有一個承載物料MT3的載具CR;在第四工作站WS4上,具有二個承載物料MT4的載具CR。此時,連接於各個載具CR上的第一信標裝置110用以持續發出第一信標訊號BS1。
第一感測器130可用以感測各個第一信標訊號 BS1,並依據各個第一信標訊號BS1的強度取得第一感測器130與各個第一信標裝置110之間的各個第一距離D11,D12,D13,D14。
伺服器150可接收來自各個第一感測器130的第一距離D11,D12,D13,D14,並依據各個第一距離D11,D12,D13,D14分別計算物料MT1、物料MT2、物料MT3以及物料MT4的位置資訊PI。也就是說,物料MT1係位於第一工作站WS1的資訊,物料MT2係位於第二工作站WS2的資訊、物料MT3係位於第三工作站WS3的資訊以及物料MT4係位於第四工作站WS4的資訊可被取得並計算。
藉此,相關人員即可透過伺服器150得知各個工作站的狀況,例如各個載具CR或物料(包含物料MT1、物料MT2、物料MT3以及物料MT4)的週轉情況,即是否有缺料、缺件的狀況,或是否有過度生產、閒置的狀況。
此外,伺服器150更可用以辨識位於該些工作站(包含第一工作站WS1、第二工作站WS2、第三工作站WS3以及第四工作站WS4)中的該些物料(包含物料MT1、物料MT2、物料MT3以及物料MT4)的物料數量或承載該些物料的該些載具CR的載具數量是否與製令中的預設數量一致,若物料數量或載具數量與預設數量不一致,則伺服器150發出警示訊息。
舉例來說,假設在製令中,第一工作站WS1、第二工作站WS2、第三工作站WS3以及第四工作站WS4的物料數量或載具數量皆為二個,即表示在生產程序中,生產線PL上的第一工作站WS1、第二工作站WS2、第三工作站WS3以 及第四工作站WS4的物料數量或載具數量也要皆為二個始能與製令的預設數量一致,例如第四工作站WS4的物料數量或載具數量為二個,而與製令的預設數量為二個一致;反之,若物料數量或載具數量與預設數量不一致,例如第一工作站WS1、第二工作站WS2以及第三工作站WS3的物料數量或載具數量為一個,其皆於與製令的預設數量為二個並不一致,則表示出現生產線PL出現異常狀況,像是物料或承載物料的載具於輸送的過程中掉落,此時伺服器150將發出警示訊息,以通知相關人員進行處理。
於其他實施例中,生產線監控系統400更可應用於工廠中物料MT或承載物料MT的載具CR的管理,舉例來說,可將工廠中放置於其他區域的物料MT或承載物料MT的載具CR,並透過第一感測器130以及伺服器150來確認物料MT或承載物料MT的載具CR的所在位置,例如倉儲區、站前區、生產中以及成品區等;此外,伺服器150更可分析空的載具CR以及承載成品物料MT的載具CR之產出情形。
綜上所述,本揭示文件的一種生產線監控系統藉由第一信標裝置、第一感測器以及伺服器而可用於監控生產線中的物料,以進一步辨識物料所在位置;此外,更可搭配製令,用於辨識目前製令執行情形,管理物料、載具儲位管理,搭配生產過程中的生產履歷資訊,藉由大數據分析,進行異常原因分析。
雖然本案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案,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 本案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案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10)

  1. 一種生產線監控系統,用以監控一生產線中一物料的移動,該生產線包含複數個工作站,該生產線監控系統包含:一第一信標裝置,連接該物料或連接至承載該物料的一載具,用以持續發出一第一信標訊號;一第一感測器,設置於該生產線一第一固定位置中,用以感測該第一信標訊號,並依據該第一信標訊號的強度取得該第一感測器與該第一信標裝置之間的一第一距離;以及一伺服器,與該第一感測器通訊連接,用以依據該第一距離計算該物料的一位置資訊,該位置資訊為該物料係位於該些工作站其中一者的資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產線監控系統,其中該伺服器用以判斷該第一距離係屬於該些工作站其中一者的一第一工作站距離,並據此計算該物料的該位置資訊,其中該第一工作站距離為該第一感測器與各該工作站的一輸送區之間的距離。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產線監控系統,更包含一第二信標裝置,連接該物料或承載該物料的該載具,用以持續發出一第二信標訊號,當該第一感測器未感測到該第一信標訊號或該第二信標訊號時,該伺服器發出一警示訊息。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產線監控系統,更包含一第二感測器,設置於該生產線一第二固定位置中,用以感測該第一信標訊號,並依據該第一信標訊號的強度取得該第二感測器與該第一信標裝置之間的一第二距離,該伺服器用以依據該第一距離以及該第二距離計算該物料的該位置資訊。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生產線監控系統,其中該伺服器用以判斷該第一距離係屬於該些工作站其中一者的一第一工作站距離,該第二距離係屬於該些工作站其中一者的一第二工作站距離,並據此計算該物料的該位置資訊,其中該第一工作站距離為該第一感測器與各該工作站的一輸送區之間的距離,該第二工作站距離為該第二感測器與各該工作站的該輸送區之間的距離。
  6. 一種生產線監控系統,用以監控一生產線中的複數物料的移動,該生產線包含複數個工作站,該生產線監控系統包含:複數個第一信標裝置,分別連接該些物料或承載該些物料的複數個載具,用以分別持續發出一第一信標訊號;一第一感測器,設置於該生產線一第一固定位置中,用以感測該些第一信標訊號,並分別依據該些第一信標訊號的強度取得該第一感測器與該些第一信標裝置之間的複數個第一距離;以及一伺服器,與該第一感測器通訊連接,用以依據該些第一距離計算各該物料的一位置資訊,該位置資訊為各該物料係位於該些工作站其中一者的資訊。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生產線監控系統,其中該伺服器用以判斷該第一距離係屬於該些工作站其中一者的一第一工作站距離,並據此計算該物料的該位置資訊,其中該第一工作站距離為該第一感測器與各該工作站的一輸送區之間的距離。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生產線監控系統,其中該伺服器用以辨識位於該些工作站中的該些物料的一物料數量或承載該些物料的該些載具的一載具數量是否與一預設數量一致,若該物料數量或該載具數量與該預設數量不一致,則該伺服器發出一警示訊息。
  9. 一種生產線監控方法,用以監控一生產線中的一物料的移動,該生產線包含複數個工作站,該生產線監控方法包含:藉由一第一信標裝置發出一第一信標訊號;藉由設置於該生產線一第一固定位置中的一第一感測器感測該第一信標訊號,並依據該第一信標訊號的強度取得該第一信標裝置與該第一感測器之間的一第一距離;以及藉由一伺服器依據該第一距離計算該物料的一位置資訊,其中該位置資訊為該物料係位於該些工作站其中一者的資訊。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生產線監控方法,其中在藉由一伺服器依據該第一距離計算該物料的一位置資訊的步驟中更包含:藉由該伺服器判斷該第一距離係屬於該些工作站其中一者的一工作站距離,並據此計算該物料的該位置資訊,其中該工作站距離為該第一感測器與各該工作站的一輸送區之間的距離。
TW106133955A 2017-09-30 2017-09-30 生產線監控系統及生產線監控方法 TWI6675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3955A TWI667561B (zh) 2017-09-30 2017-09-30 生產線監控系統及生產線監控方法
CN201810608945.XA CN109597361B (zh) 2017-09-30 2018-06-13 生产线监控系统及生产线监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3955A TWI667561B (zh) 2017-09-30 2017-09-30 生產線監控系統及生產線監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5628A TW201915628A (zh) 2019-04-16
TWI667561B true TWI667561B (zh) 2019-08-01

Family

ID=65957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3955A TWI667561B (zh) 2017-09-30 2017-09-30 生產線監控系統及生產線監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97361B (zh)
TW (1) TWI6675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6076B (zh) * 2021-03-26 2024-05-17 北京国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西林瓶计数对数系统及方法
TWI777728B (zh) * 2021-08-16 2022-09-11 亞東學校財團法人亞東科技大學 自動化生產線系統及異常排除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34390U (en) * 2016-08-26 2016-12-21 ming-yuan Hong A low-power bluetooth-based beacon technology, nearby systems and the physical web for the report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98168B (en) * 2000-09-07 2002-08-11 Savi Tech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cking devices using tags
US9151822B2 (en) * 2009-12-31 2015-10-06 Optimal Ranging, Inc. Precise positioning using a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
US8688140B2 (en) * 2011-04-26 2014-04-01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Radio frequency tag lo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3213821B (zh) * 2013-04-26 2015-04-29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能够精确定位的流水线传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12816A (zh) * 2016-12-19 2017-02-15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34390U (en) * 2016-08-26 2016-12-21 ming-yuan Hong A low-power bluetooth-based beacon technology, nearby systems and the physical web for the report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97361A (zh) 2019-04-09
CN109597361B (zh) 2021-02-19
TW201915628A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9514144A (ja) フォグ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促進型フレキシブル工場
TWI667561B (zh) 生產線監控系統及生產線監控方法
CN106206359B (zh) 半导体加工过程中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4692078A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运行状态监控方法
AU2019307604B8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uilding and managing a train consist
CN116759355B (zh) 一种晶圆传送控制方法及系统
Minovski et al. Defining quality of experience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Candell et al. A SysML representation of the wireless factory work cell: Enabling real-time observation and control by modeling significant architecture, components, and information flows
JP6706016B2 (ja) 製造ラインの稼働状況に関する情報を管理するための生産管理システム
KR102269296B1 (ko) 데이터 수집 및 분석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0070274A (zh) 一种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系统
EP4095772A1 (en) Optimization of a production system
KR102548456B1 (ko) 실시간 용접 품질측정 시스템
CN105988430A (zh) 生成生产过程语义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031447A1 (zh) 制造控制系统及方法
JP4149390B2 (ja) 移動ロボットを用いた製品品質評価システムとその制御方法
Al-Kahwati et al. Experiences of a digital twin based predictive maintenance solution for belt conveyor systems
JP2005524155A (ja) アクセス管理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移動管理方法
CN116430818B (zh) 基于多工位程控设备控制实现的产线自动生产方法及系统
KR102694245B1 (ko) 비콘을 이용한 실내 위치기반 스마트 팩토리 시스템
CN115271592B (zh) 基于大数据应用的智能仓储一体化管控系统及其方法
EP3842883B1 (en) Production equipment system and production method
JP6852700B2 (ja) 搬送制御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
Irgashev Wireless Monitoring of Box Heating in Railway Transport
Goodall et al. A data management system for identifying the traceability of returnable transit items us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port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