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6553B - 雙向溝通方法、系統及其主控端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雙向溝通方法、系統及其主控端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66553B
TWI666553B TW107108373A TW107108373A TWI666553B TW I666553 B TWI666553 B TW I666553B TW 107108373 A TW107108373 A TW 107108373A TW 107108373 A TW107108373 A TW 107108373A TW I666553 B TWI666553 B TW I66655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mand
transmission
way
message
way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8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9290A (zh
Inventor
林傑毅
Original Assignee
緯穎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緯穎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緯穎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083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66553B/zh
Priority to CN201810330728.9A priority patent/CN110275856A/zh
Priority to US15/990,379 priority patent/US1079584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6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655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39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929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68Electrical coup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4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 G06F13/36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for access to common bus or bus system
    • G06F13/362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for access to common bus or bus system with centralised access contro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04Coupling between buses
    • G06F13/4022Coupling between buses using switching circuits, e.g. switching matrix, connection or expansion net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16Inter-integrated circuit (I2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Abstract

一種雙向溝通方法,適用於多點傳輸架構。當檢測得傳輸需求端觸發通知訊號時,導通雙向通訊通道以連接對應通知訊號的傳輸需求端,並透過雙向通訊通道接收對應傳輸需求端的雙向需求訊息,或者透過雙向通訊通道傳送對應傳輸需求端的雙向需求訊息。此方法亦適用於多點傳輸架構系統及其主控端裝置。

Description

雙向溝通方法、系統及其主控端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傳輸方法、系統及主控端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雙向溝通的方法、系統及主控端裝置。
在現行多點傳輸架構中,各節點與主控端的溝通都是透過智慧平台管理匯流排(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Bus,IPMB)協定傳輸,智慧平台管理匯流排協定是屬於積體電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匯流排協定的子集合,每個傳輸只能有一個從屬位址(slave address)。因為各節點的從屬位址是相同的,所以每個節點與主控端都需要一個專屬的積體電路匯流排連接以傳輸資訊。當節點數越多,主控端就需要越多的積體電路匯流排與節點連接。
請參考圖1,其係為傳統的多點傳輸系統的系統方塊圖,每個節點120_1~120_4必須基於智慧平台管理匯流排協定傳輸資訊,並且每個節點120_1~120_4需透過積體電路匯流排110_1~110_4連接主控端100。可以理解,主控端100也必須連接積體電路匯流排110_1~110_4才能與每個節點120_1~120_4傳輸資訊。然而,主控端100通常具有連接積體電路匯流排之數量上的限制(比如,14個積體電路匯流排),所以,主控端100在連接節點時,連接的節點數量亦相對限制,無法靈活增加連接的節點數量。
本發明提供一種雙向溝通方法、系統及裝置,可解決於多點傳輸架構中連接節點數量上的限制,並實現雙向溝通。
本發明的雙向溝通方法,適用於多點傳輸架構,並用於一控制器,該雙向溝通方法包括:檢測一傳輸需求端是否觸發一通知訊號;當測得該通知訊號時,透過一傳輸通道導通一雙向通訊通道以接通對應該通知訊號的該傳輸需求端;以及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接收對應該傳輸需求端的一雙向需求訊息或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傳送對應該傳輸需求端的該雙向需求訊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的雙向溝通方法之中的透過該傳輸通道導通該雙向通訊通道以接通對應該通知訊號的該傳輸需求端係包括:透過該傳輸通道控制一多工器導通該雙向通訊通道,以接通對應該通知訊號的該傳輸需求端。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的雙向溝通方法之中的透過該傳輸通道導通該雙向通訊通道以接通對應該通知訊號的該傳輸需求端係包括:透過該傳輸通道控制一多工器導通該雙向通訊通道,以接通對應該通知訊號的該傳輸需求端。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的雙向溝通方法之中的檢測該傳輸需求端是否觸發該通知訊號係包括:當該傳輸需求端檢測得具有該雙向需求訊息時,觸發該通知訊號。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的雙向溝通方法更包括:該傳輸需求端依據該雙向需求訊息的一優先程度,觸發一高優先級通知訊號或一低優先級通知訊號,其中對應該高優先級通知訊號的該雙向需求訊息優先被傳送或接收。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的雙向溝通方法更包括:當檢測得具有該雙向需求訊息時,透過該傳輸通道導通該雙向通訊通道以連接對應該雙向需求訊息的該傳輸需求端;以及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傳送該雙向需求訊息或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接收該雙向需求訊息。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的雙向溝通方法更包括:當檢測得具有一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時,透過該傳輸通道優先導通該雙向通訊通道以 連接對應該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的該傳輸需求端;以及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傳送該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或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接收該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的雙向溝通方法之中的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傳送對應該傳輸需求端的該雙向需求訊息或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接收對應該傳輸需求端的該雙向需求訊息係包括:該傳輸需求端透過一基板管理控制器與該雙向通訊通道傳輸或接收該雙向需求訊息;其中該雙向需求訊息為符合IPMB協定的一需求訊息、一回應訊息、一高優先級需求訊息、一低優先級需求訊息、一高優先級回應訊息或一低優先級回應訊息。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的雙向溝通方法之中的檢測該傳輸需求端是否觸發該通知訊號係包括:透過一擴展器讀取一狀態訊號;以及依據該狀態訊號,識別該傳輸需求端觸發的該通知訊號。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的雙向溝通方法之中的透過該擴展器讀取該狀態訊號係包括:透過該傳輸通道控制一多工器導通對應該擴展器的一擴展通道;以及透過該擴展通道讀取該狀態訊號。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的雙向溝通方法更包括:當該雙向需求訊息傳輸完成時,該傳輸需求端停止觸發該通知訊號;以及透過該傳輸通道關閉對應該通知訊號的該雙向通訊通道。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的雙向溝通方法更包括:當沒有檢測得該通知訊號時,透過該傳輸通道控制一多工器關閉該雙向通訊通道,並控制該多工器開啟對應一擴展器的一擴展通道。
本發明的雙向溝通系統,包括:一主控端裝置、一傳輸通道以及多個雙向通訊通道。該主控端裝置包括一控制器及一傳輸埠,該傳輸埠耦接該控制器;該傳輸通道與該主控端裝置的該傳輸埠連接;該些雙向通訊通道用於分別連接多個傳輸需求端;其中該傳輸通道可選擇地連接該些雙向通訊通道之一,該控制器透過該傳輸埠檢測該些傳輸需求端之一是 否觸發一通知訊號;當該控制器檢測得該通知訊號時,該控制器透過該傳輸通道導通該些雙向通訊通道之一以連接該些傳輸需求端之中對應該通知訊號的傳輸需求端;該控制器透過導通的該雙向通訊通道接收對應該通知訊號的該傳輸需求端的一雙向需求訊息或透過導通的該雙向通訊通道傳送對應該通知訊號的該傳輸需求端的該雙向需求訊息。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的雙向溝通系統之中的該傳輸通道連接一多工器,該控制器用於透過該傳輸通道控制該多工器導通該些雙向通訊通道之一,以連接對應該通知訊號的該傳輸需求端。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的雙向溝通系統之中的該些傳輸需求端之任一者與該傳輸埠之間更連接一高優先通知通道及一低優先通知通道,且能夠依據該雙向需求訊息的一優先程度,觸發一高優先級通知訊號透過該高優先通知通道傳送至該控制器,或觸發一低優先級通知訊號透過該低優先通知通道傳送至該控制器。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的雙向溝通系統之中的該控制器為一基板管理控制器,該雙向需求訊息為符合IPMB協定的一需求訊息、一回應訊息、一高優先級需求訊息、一低優先級需求訊息、一高優先級回應訊息或一低優先級回應訊息。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的雙向溝通系統之中的該控制器透過該傳輸通道與一擴展器連接,該控制器用於透過該擴展器讀取一狀態訊號:該控制器依據該狀態訊號識別該些傳輸需求端之一所觸發的該通知訊號。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的雙向溝通系統之中的該傳輸通道連接一多工器,該擴展器與該多工器連接,該控制器用於透過該傳輸通道控制該多工器開啟對應該擴展器的一擴展通道,且該控制器用於透過該擴展通道讀取該狀態訊號。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的雙向溝通系統之中的該傳輸通道連 接一多工器,該多工器與一擴展器連接,其中該控制器用於在該控制器沒有檢測得該通知訊號時,透過該傳輸通道控制該多工器關閉導通的該雙向通訊通道,並控制該多工器開啟對應該擴展器的一擴展通道。
本發明的雙向溝通主控端裝置,用於多點傳輸架構,該主控端裝置包括:一控制器、一傳輸埠及一傳輸通道。該傳輸埠耦接該控制器;該傳輸通道與該傳輸埠連接;其中該控制器用於當該控制器透過該傳輸埠檢測得一通知訊號時,透過該傳輸通道導通對應該通知訊號的一雙向通訊通道,且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傳送對應該通知訊號的一雙向需求訊息或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接收對應該通知訊號的該雙向需求訊息。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的雙向溝通主控端裝置之中的該控制器檢測到該主控端裝置具有該雙向需求訊息時,該控制器透過該傳輸通道導通對應該雙向需求訊息的該雙向通訊通道,該控制器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傳送該雙向需求訊息或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接收該雙向需求訊息。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的雙向溝通主控端裝置之中的該控制器檢測到該主控端裝置具有一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時,該控制器優先透過該傳輸通道導通對應該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的該雙向通訊通道,該控制器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傳送該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或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接收該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的雙向溝通主控端裝置,其中當該控制器透過該傳輸埠檢測到一高優先級通知訊號時,該控制器透過該傳輸通道優先開啟對應該高優先級通知訊號的該雙向通訊通道,該控制器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傳送對應該高優先級通知訊號的該雙向需求訊息或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接收對應該高優先級通知訊號的該雙向需求訊息。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的雙向溝通主控端裝置之中的該控制器為一基板管理控制器,該雙向需求訊息為符合IPMB協定的一需求訊息、一回應訊息、一高優先級需求訊息、一低優先級需求訊息、一高優先 級回應訊息或一低優先級回應訊息。
基於上述,配合通知訊號控制傳輸通道與雙向通訊通道的導通,進而與傳輸需求端連接,可解決於多點傳輸架構中連接節點數量上的限制,並可實現雙向溝通。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主控端
110_1~110_4‧‧‧積體電路匯流排
120_1~120_4‧‧‧節點
200‧‧‧雙向溝通系統
210‧‧‧主控端裝置
220‧‧‧控制器
230‧‧‧傳輸埠
240、240_1~240_n‧‧‧傳輸需求端
250‧‧‧多工器
260‧‧‧傳輸通道
270、270_1~270_n‧‧‧雙向通訊通道
280、280_1~280_n‧‧‧通知通道
400‧‧‧雙向溝通系統
410‧‧‧擴展器
415‧‧‧擴展通道
700‧‧‧雙向溝通系統
710、710_1~710_n‧‧‧高優先通知通道
720、720_1~720_n‧‧‧低優先通知通道
800‧‧‧雙向溝通系統
810‧‧‧擴展器
815‧‧‧擴展通道
S305~S315‧‧‧雙向溝通方法的各步驟
S501~S521、S901~S944、S1001~S1031‧‧‧主控端裝置執行的各步驟
S601~S617、S1101~S1136、S1201~S1232‧‧‧傳輸需求端裝置執行的各步驟
圖1是先前技術之多點傳輸系統的系統方塊圖。
圖2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雙向溝通系統的系統方塊圖。
圖3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雙向溝通方法的流程圖。
圖4是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雙向溝通系統的系統方塊圖。
圖5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主控端裝置執行步驟的流程圖。
圖6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傳輸需求端執行步驟的流程圖。
圖7是依照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雙向溝通系統的系統方塊圖。
圖8是依照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雙向溝通系統的系統方塊圖。
圖9A至圖9C是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主控端裝置執行步驟的流程圖。
圖10A及圖10B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主控端裝置處理雙向需求訊息的流程圖。
圖11A及圖11B是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傳輸需求端執行步驟的流程圖。
圖12A及圖12B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傳輸需求端處理雙向需求訊息的流程圖。
於以下揭露內容中,所謂的「連接」係泛指習知的電性連接。 申言之,互相電性連接的任二元件係可傳輸電性訊號地直接相連或透過另一元件相連。
圖2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雙向溝通系統的系統方塊圖。請參照圖2,雙向溝通系統200適用於多點傳輸架構,包括一主控端裝置210以及多個傳輸需求端240(如圖2所示,在此實施例中,該些傳輸需求端240總共為n個,即係包括傳輸需求端240_1~240_n,且這些傳輸需求端240與主控端裝置210連接。
主控端裝置210包括控制器220,例如為伺服器或工作站,其中,伺服器例如是工作群組級伺服器、部門級伺服器或企業級伺服器,其具有與多個節點裝置溝通,或相互傳輸資訊之能力。控制器220例如為基板管理控制器(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BMC),控制器220包括傳輸埠230,主控端裝置210經由傳輸埠230與這些傳輸需求端240個別連接,傳輸埠230例如為積體電路匯流排連接埠、通用型輸入輸出(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GPIO)連接埠、其他連接埠或上述連接埠之組合,本發明不限於此。每一傳輸需求端240係作為節點與主控端裝置210連接,且能夠與主控端裝置210相互溝通或相互傳輸資訊。每一傳輸需求端240例如為伺服器、工作群組級伺服器、部門級伺服器或企業級伺服器。
前述的這些傳輸需求端240乃透過多個通知通道280(如圖2所示,在此實施例中,該些通知通道280的數量對應於傳輸需求端240的數量而總共為n個,即係包括通知通道280_1~280_n)連接至該主控端裝置210,且這些傳輸需求端240更連接多個雙向通訊通道270(同理,該些雙向通訊通道270的數量係對應於傳輸需求端240的數量而亦總共為n個,即係包括雙向通訊通道270_1~270_n)。詳言之,傳輸需求端240_1~240_n乃分別透過通知通道280_1~280_n與主控端裝置210的傳輸埠230連接,且傳輸需求端240_1~240_n更分別連接雙向通訊通道 270_1~270_n。另外,主控端裝置210的傳輸埠230更連接一傳輸通道260,其中,傳輸通道260係可選擇性地連接每一雙向通訊通道270。於此實施例中,一多工器250連接於傳輸通道260與這些雙向通訊通道270之間,以達成前述的可選擇性地連接傳輸通道260及雙向通訊通道270。主控端裝置210的控制器220可透過傳輸埠230與這些通知通道280檢測傳輸需求端240是否觸發一通知訊號,且當主控端裝置210檢測得此通知訊號時,透過傳輸通道260導通這些雙向通訊通道270之一,以連接對應通知訊號的傳輸需求端240至傳輸埠230。
於另一實施例中,可藉由配置多個傳輸通道260分別連接多個多工器250增加連接的雙向通訊通道270之數量,即可連接更多的傳輸需求端240。或者,於另一實施例中,多工器250可為多層次樹狀結構的一多工裝置,即可透過此多層次樹狀結構的多工裝置增加連接的雙向通訊通道270之數量。故,傳輸通道260與多工器250的相關配置,可依需求調整配置方式、數量或其結構。
請同時參照圖2與圖3,圖3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雙向溝通方法的流程圖,步驟S305~S315適用於多點傳輸架構,並用於主控端裝置210的控制器220。具體而言,在步驟S305中,控制器220檢測傳輸需求端240是否觸發通知訊號,例如控制器220透過傳輸埠230中的通用型輸入輸出連接埠檢測傳輸需求端240_1~240_n中任一者觸發的通知訊號。藉此,當傳輸需求端240檢測得具有雙向需求訊息時(亦即傳輸需求端240需要與主控端裝置210建立連線以傳輸雙向需求訊息時),傳輸需求端240即觸發通知訊號,通知訊號(例如為高電位訊號或低電位訊號)透過通知通道280傳遞至傳輸埠230,則控制器220即可透過傳輸埠230檢測得傳輸需求端240_1~240_n中任一者所觸發的通知訊號。
接著,在步驟S310中,當控制器220檢測得通知訊號時,控制器220透過傳輸通道260導通雙向通訊通道270以連接對應通知訊號 的傳輸需求端240。詳細來說,主控端裝置210更包括一儲存單元(圖未示),儲存單元例如為非揮發性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或硬碟等儲存裝置。此儲存單元中預先儲存通知訊號與傳輸需求端240之相關資訊(例如通知訊號與傳輸需求端240之對應關係表,或者每個通用型輸入輸出連接埠對應連接的傳輸需求端240之雙向通訊通道270的關係表),使控制器220檢測得通知訊號時可查找關係表,並進而透過傳輸通道260導通雙向通訊通道270以連接對應通知訊號的傳輸需求端240。於另一實施中,控制器220透過傳輸通道260控制多工器250導通雙向通訊通道270以連接對應通知訊號的傳輸需求端240。舉例來說,儲存單元可更進一步儲存對應通知訊號之控制訊號,控制器220透過傳輸通道260以控制訊號控制多工器250,多工器250則根據控制訊號導通對應通知訊號的雙向通訊通道270,即可使主控端裝置210連接對應通知訊號的傳輸需求端240。在上述實施例中,傳輸通道260例如為積體電路匯流排,其連接傳輸埠230之積體電路匯流排連接埠,且雙向通訊通道270亦可例如為積體電路匯流排。由上述結構及運作,當主控端裝置210透過傳輸通道260導通雙向通訊通道270時,傳輸通道260與雙向通訊通道270連接,主控端裝置210與對應通知訊號的傳輸需求端240之間形成一電性連接關係。
於步驟S315中,控制器220透過雙向通訊通道270接收對應傳輸需求端240的雙向需求訊息或透過雙向通訊通道270傳送對應傳輸需求端240的雙向需求訊息。意即,控制器220透過主控端裝置210與對應通知訊號的傳輸需求端240之間形成的連接關係相互傳輸雙向需求訊息,其中雙向需求訊息例如為符合IPMB協定的一需求訊息或一回應訊息。主控端裝置210與傳輸需求端240可藉由雙向需求訊息相互溝通,控制器220傳送雙向需求訊息至傳輸需求端240,或者控制器220接收傳輸需求端240傳送的雙向需求訊息。
在另一實施例中,當控制器220檢測得主控端裝置210具 有雙向需求訊息時,控制器220透過傳輸通道260導通雙向通訊通道270以連接對應雙向需求訊息的傳輸需求端240,且控制器220透過雙向通訊通道270傳送雙向需求訊息或透過雙向通訊通道270接收雙向需求訊息。舉例來說,當控制器220檢測得雙向需求訊息時(意即,主控端裝置210需要與傳輸需求端240建立連線並相互傳送雙向需求訊息時),控制器220可在沒有接收到通知訊號的情況下,導通對應雙向需求訊息的雙向通訊通道270,與傳輸需求端240建立連接以相互傳送雙向需求訊息。
請參照圖4,圖4是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雙向溝通系統的系統方塊圖。於此實施例的雙向溝通系統400中,多工器250更連接一擴展器410,該些通知通道280連接於擴展器410與該些傳輸需求端240之間。控制器220透過傳輸通道260與擴展器410連接,控制器220透過擴展器410讀取狀態訊號,控制器220依據狀態訊號識別傳輸需求端240觸發的通知訊號。詳細來說,傳輸通道260透過多工器250連接擴展器410以經由傳輸通道260控制多工器250開啟對應擴展器410的擴展通道415,並透過擴展通道415讀取狀態訊號。藉此,控制器220從狀態訊號中識別通知訊號,從而透過多工器250導通對應通知訊號的雙向通訊通道270(此時多工器250即關閉擴展通道415),建立與觸發通知訊號的傳輸需求端240的連接,以傳輸雙向需求訊息。於另一情況下,當控制器220沒有檢測得通知訊號時,控制器220透過傳輸通道260控制多工器250關閉雙向通訊通道並開啟對應擴展器410的擴展通道415。詳細來說,當所有的通知訊號都已處理完成時,控制器220控制多工器250關閉雙向通訊通道,且控制多工器250開啟擴展通道415,使控制器220與擴展器410建立連接,並透過擴展器410讀取狀態訊號。在上述運作中,關於狀態訊號,舉例來說,控制器220透過裝置位址(Device address),例如PCA9555,來存取擴展器410上的輸入埠(Input port)的暫存器狀態,控制器220透過積體電路匯流排讀取位元組命令(I2C read byte command)取得輸入埠的狀 態,擴展器410回傳一位元組的狀態訊號,於另一實施例中,擴展器410亦可回傳多個位元組的狀態訊號,本發明不以此為限。狀態訊號中每個位元可對應傳輸需求端240_1~240_n之中的一者,並以0或1表示是否對應的通知訊號被觸發。每個位元的對應關係可預先儲存於儲存單元中,控制器220讀取狀態訊號後查找對應的傳輸需求端240,以識別傳輸需求端240傳送的通知訊號,進而控制多工器250導通雙向通訊通道,而與傳輸需求端240建立連接,實現雙向溝通。
請參照圖4及圖5,圖5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主控端裝置210執行步驟的流程圖。在步驟S501中,透過擴展器410讀取狀態訊號。舉例來說,控制器220依照一預定週期定時透過擴展器410讀取狀態訊號。接著,在步驟S503中,判斷是否收到傳輸需求端240觸發的通知訊號。詳細來說,控制器220識別狀態訊號中的每個位元是否有通知訊號,而透過預存的對應關係查找對應的傳輸需求端240。於步驟S505中,當步驟S503之判斷結果為「是」,導通對應的雙向通訊通道270。詳細來說,當控制器220收到傳輸需求端240觸發的通知訊號時,控制器220控制多工器250開啟雙向通訊通道270,以連接對應通知訊號的傳輸需求端240。於步驟S507中,以傳輸埠230接收傳輸需求端240的雙向需求訊息。意即,控制器220透過雙向通訊通道270接收傳輸需求端240的一需求訊息,其中需求訊息符合智慧平台管理匯流排協定。在接收到傳輸需求端240的雙向需求訊息後,於步驟S509中,主控端裝置210回應傳輸需求端240的雙向需求訊息。意即,控制器220透過雙向通訊通道270傳輸雙向需求訊息至傳輸需求端240,其中雙向需求訊息為一符合智慧平台管理匯流排協定的回應訊息。於步驟S511中,控制器220係視需求關閉雙向通訊通道270,即控制器220控制多工器250關閉雙向通訊通道270。於一實施例中,當傳輸需求端240收到回應訊息而完成傳輸(意即雙向需求訊息傳輸完成),傳輸需求端240便停止觸發通知訊號,控制器220透過傳輸通道 260關閉對應通知訊號的雙向通訊通道270。另一方面,於步驟S513中,當步驟S503的判斷結果為「否」,判斷是否有雙向需求訊息要傳輸至傳輸需求端240。詳細來說,當沒有收到傳輸需求端240觸發的通知訊號時,控制器220檢測主控端裝置210是否具有雙向需求訊息,當沒有雙向需求訊息要傳輸時(即步驟S513判斷為「否」),返回步驟S501繼續透過擴展器410讀取狀態訊號;而當檢測得主控端裝置210有雙向需求訊息時(即步驟S513判斷為「是」),即執行步驟S515,導通對應的雙向通訊通道270。隨後,即依序執行步驟S517以傳送雙向需求訊息,詳細來說控制器220透過雙向通訊通道270傳送雙向需求訊息至傳輸需求端240,其中,雙向需求訊息例如為符合智慧平台管理匯流排協定的一需求訊息。接著,於步驟S519中,接收雙向需求訊息,詳細來說,控制器220透過雙向通訊通道270接收傳輸需求端240傳輸的雙向需求訊息,傳輸需求端240傳輸的雙向需求訊息例如為符合智慧平台管理匯流排協定的回應訊息。在步驟S521中,關閉雙向通訊通道270,詳細來說,控制器220控制多工器250關閉雙向通訊通道270。於步驟S521之後,即返回步驟S501繼續透過擴展器410讀取狀態訊號。此外,步驟S503與步驟S513的執行順序係可以互相調換,即此二者的執行順序並不予限制,舉例來說,控制器220可以先執行步驟S513,判斷是否有雙向需求訊息要傳輸至傳輸需求端240,接著,如果判斷有雙向需求訊息要傳輸,執行步驟S515~S519,控制器220導通雙向通訊通道270,傳送雙向需求訊息至傳輸需求端240,接收傳輸需求端240傳送的雙向需求訊息。如果判斷沒有雙向需求訊息要傳輸,則執行步驟S503,判斷是否收到傳輸需求端240觸發的通知訊號,接著,如果有收到通知訊號,則執行步驟S505~S509,控制器220導通對應通知訊號的雙向通訊通道270,接收傳輸需求端240的雙向需求訊息,回應傳輸需求端240的雙向需求訊息。然後,關閉雙向通訊通道270,繼續透過擴展器410讀取狀態訊號。
步驟S501~S521可執行於多節點架構,若有多個節點(傳輸需求端)需要與主控端裝置210溝通時,主控端裝置210會收到多個通知訊號,主控端裝置210依序導通對應通知訊號的雙向通訊通道270,依序與各節點溝通。尚未經過導通的節點(傳輸需求端)會持續等待收到主控端裝置210的回應,當對應的雙向通訊通道270導通時,傳輸需求端240便獲得主控端裝置210傳送的回應訊息,或者傳輸需求端240通過導通的雙向通訊通道270傳送需求訊息至主控端裝置210。當主控端裝置210透過導通的雙向通訊通道270與傳輸需求端240溝通的傳輸完成時,傳輸需求端240停止觸發該通知訊號,主控端裝置210將通道關閉,再將下一個需要相互溝通的節點(傳輸需求端)對應的雙向通訊通道270導通,此時下一個節點(傳輸需求端)便能收到主控端裝置210的回應。
請參照圖4及圖6,圖6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傳輸需求端240執行步驟的流程圖。於步驟S601中,每一傳輸需求端240係判斷是否收到主控端裝置210的雙向需求訊息。如步驟S601的判斷結果為「是」,執行步驟S603,傳輸雙向需求訊息至主控端裝置210以回應主控端需求,且於傳輸後返回步驟S601,繼續判斷是否收到主控端裝置210的雙向需求訊息。當判斷沒有收到主控端裝置210的雙向需求訊息時(即步驟S601的判斷結果為「否」),執行步驟S605,判斷是否具有雙向需求訊息需要傳輸至主控端裝置210。當步驟S605判斷沒有雙向需求訊息需要傳輸時,返回步驟S601繼續判斷是否收到主控端裝置210的雙向需求訊息。當步驟S605判斷具有雙向需求訊息需要傳輸至主控端裝置210時(即步驟S605的判斷結果為「是」),則執行步驟S607,由具有雙向需求訊息的傳輸需求端240觸發通知訊號以改變擴展器410的狀態訊號(例如觸發一高電位訊號)。接著,於步驟S609中,掃描主控端裝置210位址的訊息,於步驟S611中,判斷是否收到主控端裝置210位址的訊息,如沒有收到主控端裝置210位址的訊息,則返回步驟S609,再次掃描主控端裝置210位址 的訊息。詳細來說,當傳輸需求端240觸發通知訊號後,持續掃描主控端裝置210位址的訊息,直到收到主控端裝置210位址的訊息,其中主控端裝置210位址的訊息例如為雙向需求訊息,或是其他上線訊息、連接訊息或通知訊息,本發明不以此為限。之後,當收到主控端裝置210位址的訊息時(即步驟S611的判斷結果為「是」),執行步驟S613,以傳輸雙向需求訊息至主控端裝置210。於步驟S615中,接收主控端裝置210傳輸的雙向需求訊息,即,接收主控端裝置210的回應。接著,於步驟S617中,停止觸發通知訊號。之後,返回步驟S601,繼續判斷是否收到主控端裝置210的雙向需求訊息。
於另一實施例中,步驟S601與步驟S605可互換執行順序,舉例來說,傳輸需求端240可先執行步驟S605,判斷是否具有雙向需求訊息需要傳輸至主控端裝置210。當步驟S605的判斷結果為有雙向需求訊息需要傳輸時,執行步驟S607~S617;當步驟S605的判斷結果為沒有雙向需求訊息需要傳輸時,執行步驟S601。
如圖7所示,其係依照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雙向溝通系統700的系統方塊圖。在此實施例中,每一傳輸需求端240與傳輸埠230之間更連接一高優先通知通道710及一低優先通知通道720(即對應於該些傳輸需求端240的數量,包含總共為n個的高優先通知通道710_1~710_n及總共為n個的低優先通知通道720_1~720_n),且能夠依據該雙向需求訊息的一優先程度,觸發一高優先級通知訊號或一低優先級通知訊號。高優先級通知訊號可透過高優先通知通道710傳送至控制器220,而低優先級通知訊號則可透過低優先通知通道720傳送至控制器220。進一步地,對應高優先級通知訊號的雙向需求訊息優先被主控端裝置210傳送或接收。其中,雙向需求訊息為符合智慧平台管理匯流排(IPMB)協定的高優先級需求訊息、低優先級需求訊息、高優先級回應訊息或低優先級回應訊息。此外,亦可視需求而僅使部分的該些傳輸需求端240透過高優先通知通道710及 低優先通知通道720連接傳輸埠230。
在另一實施例中,當控制器220檢測得主控端裝置210具有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時,透過傳輸通道260優先導通雙向通訊通道270以連接對應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的傳輸需求端240;以及透過雙向通訊通道270傳送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或者透過雙向通訊通道270接收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詳言之,傳輸需求端240可將所有從主控端裝置210接收的雙向需求訊息視為高優先級需求訊息,而處理完畢後,對應觸發高優先級通知訊號。當主控端裝置210檢測得傳輸需求端240觸發的高優先級通知訊號,便優先控制多工器250導通對應高優先級通知訊號的雙向通訊通道,以與觸發的高優先級通知訊號的傳輸需求端240相互傳送雙向需求訊息,其中雙向需求訊息可為符合IPMB協定的高優先級需求訊息或高優先級回應訊息。另外,傳輸需求端240亦可經由低優先通知通道720觸發低優先級通知訊號,主控端裝置210優先傳送或接收對應高優先級通知訊號的雙向需求訊息,並於其後才傳送或接收對應低優先級通知訊號的雙向需求訊息。在其他實施例中,主控端裝置210的控制器220可透過雙向通訊通道270發送多個雙向需求訊息至多個傳輸需求端240後,等待傳輸需求端240觸發高優先級通知訊號,在傳輸需求端240觸發高優先級通知訊號後,接收觸發高優先級通知訊號的傳輸需求端240傳送的雙向需求訊息,其中傳輸需求端240傳送的雙向需求訊息可為高優先級回應訊息。
請參照圖8,圖8是依照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雙向溝通系統800的系統方塊圖。在此實施例中,每一傳輸需求端240與擴展器810之間更連接一高優先通知通道710與一低優先通知通道720(即對應於該些傳輸需求端240的數量,包含總共為n個的高優先通知通道710_1~710_n及總共為n個的低優先通知通道720_1~720_n),擴展器810透過傳輸通道260與主控端裝置210連接,傳輸需求端240依據該雙向需求訊息的優先程度,經由高優先通知通道710或低優先通知通道720觸發高優先級通知 訊號或低優先級通知訊號,主控端裝置210的控制器220透過擴展器810讀取狀態訊號,控制器220依據狀態訊號識別傳輸需求端240觸發的高優先通知通道710或低優先通知通道720。詳細來說,主控端裝置210的控制器220,利用與多工器250不同的另一從位址與擴展器810連接,控制器220可利用不同的從位址區隔與多工器250連接或與擴展器810連接。當控制器220指定與擴展器810對應的從位址相互傳輸時,便可透過傳輸通道260與擴展通道815與擴展器810連接,以讀取狀態訊號。當控制器220讀取狀態訊號之後,便可獲知各傳輸需求端240是否觸發了高優先級通知訊號。主控端裝置210優先導通對應高優先級通知訊號的雙向通訊通道270,連接觸發高優先級通知訊號的傳輸需求端240,以優先接收或傳送對應高優先級通知訊號的雙向需求訊息。與圖4之實施相比,圖8之擴展器810之連接方式更節省通道的占用,使多工器250可連接更多的傳輸需求端240。於另一實施例中,若控制器220從狀態訊號中檢測得多個高優先級通知訊號,則可依據預先預定之順序,按順序導通對應高優先級通知訊號的雙向通訊通道270,以接收或傳送對應高優先級通知訊號的雙向需求訊息。於另一實施例中,傳輸需求端240依據該雙向需求訊息的優先程度,觸發高優先級通知訊號或低優先級通知訊號後,主控端裝置210對應接收由高優先級需求訊息或低優先級需求訊息構成的雙向需求訊息,且傳輸需求端240可隨後關閉高優先級通知訊號或低優先級通知訊號。主控端裝置210收到高優先級通知訊號或低優先級通知訊號後,控制多工器250暫時關閉雙向通訊通道270,待主控端裝置210處理完對應雙向需求訊息的高優先級需求訊息或低優先級需求訊息後,導通對應的雙向通訊通道270以連接傳輸需求端240,傳輸對應的雙向需求訊息,此雙向需求訊息為高優先級回應訊息或低優先級回應訊息。藉此,主控端裝置210可先接收多個雙向需求訊息,處理完後,再一一回覆各傳輸需求端240處理完的雙向需求訊息。於另一實施例中,控制器220檢測得主控端裝置210具有 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時,透過傳輸通道260優先導通雙向通訊通道270以連接對應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的傳輸需求端240,隨後透過雙向通訊通道270傳送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或透過雙向通訊通道270接收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舉例來說,當控制器220處理完上述的高優先級需求訊息時,控制器220需要回應對應的雙向需求訊息至發送高優先級需求訊息的傳輸需求端240,此時控制器220可將此雙向需求訊息視為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並透過雙向通訊通道270傳送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
請參照圖7、圖8與圖9A至圖9C,圖9A至圖9C是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主控端裝置執行步驟的流程圖。於步驟S901中,主控端裝置210的控制器220讀取擴展器810的狀態訊號。圖7中沒有擴展器的情況下,可省略步驟S901,直接執行步驟S902。於步驟S902中,控制器220判斷是否檢測得高優先級通知訊號。如控制器220檢測得高優先級通知訊號,於步驟S903中控制多工器250導通對應高優先級通知訊號的雙向通訊通道270。接著,於步驟S904中,傳輸埠230接收傳輸需求端240傳輸的雙向需求訊息。於步驟S905中,控制器220關閉雙向通訊通道270。於步驟S906中,判斷接收的雙向需求訊息是傳輸需求端240傳送的高優先級需求訊息或是傳輸需求端240針對主控端裝置210需求回覆的高優先級回應訊息。如為高優先級需求訊息,於步驟S907中,將此高優先級需求訊息放置於高優先需求佇列中;如為高優先級回應訊息,於步驟S908中,將此高優先級回應訊息放置於主控端回應佇列。如沒有檢測得高優先級通知訊號,則執行步驟S910,檢查高優先回應佇列是否有待處理的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其中此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例如為主控端裝置210要傳輸給傳輸需求端240的高優先級回應訊息,其中,高優先回應佇列存放主控端裝置210要回應傳輸需求端240的高優先級回應訊息。如有待處理的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則執行步驟S911,控制多工器250導通對應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的雙向通訊通道270,接著,於步驟S912中, 發送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至傳輸需求端240,於步驟S913,關閉雙向通訊通道270,執行步驟S914,將高優先回應佇列中已發送的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清除。之後,回到步驟S901,讀取擴展器810的狀態訊號。接著,如果沒有檢測得高優先級通知訊號,高優先回應佇列也沒有待處理的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則執行步驟S920,判斷控制器220是否檢測得低優先級通知訊號,如控制器220檢測得低優先級通知訊號,於步驟S921中控制多工器250導通對應低優先級通知訊號的雙向通訊通道270。接著,於步驟S922,接收傳輸需求端240傳輸的雙向需求訊息,舉例來說,此處的雙向需求訊息為對應低優先級通知訊號的低優先級需求訊息,於步驟S923,關閉雙向通訊通道270。之後,執行步驟S924,將低優先級需求訊息放置於低優先需求佇列中。之後,回到步驟S901,讀取擴展器810的狀態訊號。於另一實施例中,執行步驟S924之前,可進一步判斷接收的雙向需求訊息是傳輸需求端240傳送的低優先級需求訊息或是傳輸需求端240傳送的低優先級回應訊息,而當接收的雙向需求訊息是傳輸需求端240傳送的低優先級需求訊息時,才執行步驟S924,將低優先級需求訊息放置於低優先需求佇列中。如為低優先級回應訊息時,則存放至其他佇列或儲存單元中。值得一提的是,可依需求設計,將所有的傳輸需求端240傳送的回應訊息(傳輸需求端240回應主控端裝置210的需求)設置為高優先級回應訊息,並相應觸發高優先級通知訊號。則步驟S923之後不需要判斷是否為低優先級需求訊息或是低優先級回應訊息,而直接將低優先級需求訊息放置於低優先需求佇列中。如果沒有檢測得高優先級通知訊號,高優先回應佇列中沒有待處理的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也沒有檢測得低優先級通知訊號,則執行步驟S930,檢查低優先回應佇列中是否有待處理的低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此低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例如為主控端裝置210要傳輸給傳輸需求端240的低優先級回應訊息,其中,低優先回應佇列存放主控端裝置210要回應傳輸需求端240的低優先級回應訊息。如有待處理 的低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則執行步驟S931,控制多工器250導通對應低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的雙向通訊通道270,接著,於步驟S932中,發送低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至傳輸需求端240,於步驟S933,關閉雙向通訊通道270,執行步驟S934,將低優先回應佇列中已發送的低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清除。之後,回到步驟S901,讀取擴展器810的狀態訊號。如果沒有檢測得高優先級通知訊號,沒有待處理的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沒有檢測得低優先級通知訊號,也沒有待處理的低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則執行步驟S940,檢查主控端需求佇列中是否有待處理的雙向需求訊息,舉例來說,待處理的雙向需求訊息為主控端裝置210要傳輸給傳輸需求端240的需求訊息。接著,執行步驟S941,控制多工器250導通對應雙向需求訊息的雙向通訊通道270,步驟S942,發送雙向需求訊息至傳輸需求端240,步驟S943,關閉雙向通訊通道270,接著,於步驟S944,將主控端需求佇列中已發送的雙向需求訊息清除。之後,回到步驟S901,讀取擴展器810的狀態訊號。如果沒有檢測得高優先級通知訊號、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低優先級通知訊號、低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主控端需求佇列中也沒有待處理的雙向需求訊息,則回到步驟S901,讀取擴展器810的狀態訊號。詳細來說,高優先需求佇列、高優先回應佇列、主控端回應佇列、主控端需求佇列、低優先需求佇列、低優先回應佇列儲存於主控端裝置210的儲存單元中(圖未示)。於另一實施例中,步驟S902~S908、步驟S910~S914、步驟S920~S924、步驟S930~S934、步驟S940~S944可調換先後順序,舉例來說,可先執行步驟S910,檢查高優先回應佇列是否有待處理的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如為是,則執行步驟S911~S914,之後,再執行步驟S920,判斷是否檢測得高優先級通知訊號,如為是,則相應執行步驟S903~S908。或者,於另一實施例中,在執行步驟S920之前,先執行步驟S940,檢查主控端需求佇列中是否有待處理的雙向需求訊息,如為是,則相應執行步驟S941~942,之後,執行步驟S920,判斷是否檢測 得低優先級通知訊號,如為是,則執行步驟S921~S924。於另一實施例中,在執行步驟S902之前,可先執行步驟S940。進一步來說,將高優先的相關判斷步驟置於低優先的相關判斷步驟之前,可優先處理高優先的回應或是需求。本發明不以此為限,端視需求設計。舉例來說,定期的事件處理將被設置為低優先權,例如定期的溫度、電壓、電流、風扇狀態等資訊的傳輸,可設置為低優先權。而異常狀態,比如溫度過高、電壓過低或過高、電流過大、風扇故障等資訊之傳輸,將設置為高優先權,或是傳輸需求端240需要進行重開機、時間同步、韌體更新、同步異常事件紀錄、限制消耗電力等有時效性之資訊傳輸,亦設置此類資訊為高優先權,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優先權的設置可依系統運作需求而定。
請參照圖9A至圖9C、圖10A與圖10B,其中圖10A與圖10B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主控端裝置處理雙向需求訊息的流程圖。於步驟S1001中,控制器220判斷高優先需求佇列是否具有雙向需求訊息(傳輸需求端240傳輸的高優先級需求訊息),如是,則執行步驟S1002,處理高優先需求佇列中的雙向需求訊息。舉例來說,控制器220分析與比對雙向需求訊息內容,而處理完畢後相應產生回應傳輸需求端240的雙向需求訊息,此處的雙向需求訊息為高優先級回應訊息,比如主控端裝置210在控制器220分析與比對雙向需求訊息內容後所產生的確認訊息、同意訊息、命令訊息等。接著,於步驟S1003中,將回應傳輸需求端240的雙向需求訊息放置於高優先回應佇列中。然後,執行步驟S1004,將高優先需求佇列中已處理的雙向需求訊息清除。之後回到步驟S1001,繼續判斷高優先需求佇列是否具有雙向需求訊息。若,高優先需求佇列中沒有雙向需求訊息,則執行步驟S1010,判斷低優先需求佇列是否具有雙向需求訊息(傳輸需求端240傳輸的低優先級需求訊息),如是,則執行步驟S1011,處理低優先需求佇列中的雙向需求訊息。接著,於步驟S1012,將回應傳輸需求端240的雙向需求訊息放置於低優先回應佇列中。然後,執行步驟 S1013,將低優先需求佇列中已處理的雙向需求訊息清除。之後,回到步驟S1001。當高優先需求佇列與低優先需求佇列中皆沒有雙向需求訊息時,則執行步驟S1020,判斷主控端回應佇列中是否具有雙向需求訊息(傳輸需求端240回應主控端裝置210的高優先級回應訊息),如是,則執行步驟S1021,處理主控端回應佇列中的雙向需求訊息。舉例來說,控制器220將收到的高優先級回應訊息與之前發送的需求訊息進行配對,並且,進一步確認高優先級回應訊息,並對應的儲存高優先級回應訊息內容,或是,對應的紀錄高優先級回應訊息。然後,執行步驟S1022,將主控端回應佇列中已處理的雙向需求訊息清除。之後,回到步驟S1001。當高優先需求佇列、低優先需求佇列與主控端回應佇列中皆沒有雙向需求訊息時,執行步驟S1030,判斷是否具有雙向需求訊息需傳輸至傳輸需求端240。詳細來說,此雙向需求訊息例如為主控端裝置210需要傳輸至傳輸需求端240的需求訊息。如判斷為有雙向需求訊息需傳輸,則執行步驟S1031,將需傳輸至傳輸需求端240的雙向需求訊息放置於主控端需求佇列中,等待控制器220傳送雙向需求訊息。之後,回到步驟S1001,繼續判斷高優先需求佇列是否具有雙向需求訊息。
其中,步驟S1001、步驟S1010、步驟S1020、步驟S1030之執行順序可相互調換,舉例來說,可先執行步驟S1030的判斷(判斷是否具有雙向需求訊息需傳輸至傳輸需求端240),之後再執行步驟S1001、步驟S1010、步驟S1020的判斷步驟。或者,於另一實施例中,執行步驟S1001的步驟後,如步驟S1001判斷為否(高優先需求佇列為空),則先執行步驟S1020的判斷(判斷主控端回應佇列中是否具有雙向需求訊息),之後,再執行步驟S1010,判斷低優先需求佇列是否具有雙向需求訊息。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步驟可視情況調整,將高優先的相關判斷步驟置於低優先的相關判斷步驟之前,可優先處理高優先的需求。
請參照圖7、圖8、圖11A與圖11B,其中圖11A與圖11B 是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傳輸需求端執行步驟的流程圖。於步驟S1101中,傳輸需求端240判斷是否收到主控端裝置210傳輸的雙向需求訊息,如為是,則執行步驟S1102,判斷接收的雙向需求訊息為需求訊息或為回應訊息,詳細來說,傳輸需求端240可根據雙向需求訊息的內容判斷為需求訊息或為回應訊息。如為需求訊息,於步驟S1103中,將此雙向需求訊息放置於主控端需求佇列中。如為回應訊息,於步驟S1104中,判斷回應訊息為回應高優先級需求訊息或者回應低優先級需求訊息。當判斷雙向需求訊息為回應低優先級需求訊息的回應訊息時,則執行步驟S1105,將雙向需求訊息放置於低優先級需求訊息回應佇列。而當判斷雙向需求訊息為回應高優先級需求訊息的回應訊息時,則執行步驟S1106,將雙向需求訊息放置於高優先級需求訊息回應佇列。之後,返回步驟S1101,繼續判斷是否收到主控端裝置210傳輸的雙向需求訊息。詳細來說,如接收的雙向需求訊息為回應訊息,於步驟S1104中,進一步地,將回應訊息的序號與傳輸需求端240之前傳送的需求訊息的序號相互配對,以判斷接收的雙向需求訊息是回應高優先級需求訊息或者回應低優先級需求訊息的回應訊息。當沒有收到主控端裝置210傳輸的雙向需求訊息(步驟S1101判斷為”否”的路徑)時,則執行步驟S1110,判斷主控端回應佇列是否具有雙向需求訊息,如為是,則於步驟S1111中,觸發高優先級通知訊號。接著,執行步驟S1112,掃描主控端裝置210位址的訊息。於步驟S1113,判斷是否收到主控端裝置210位址的訊息,如沒有收到主控端裝置210位址的訊息,則返回步驟S1112,持續掃描主控端裝置210位址的訊息。當收到主控端裝置210位址的訊息時(步驟S1113中判斷為”是”的路徑),於步驟S1114中,傳輸雙向需求訊息至主控端裝置210。詳細來說,此處的雙向需求訊息為對應高優先級通知訊號的高優先級回應訊息。當將雙向需求訊息傳送至主控端裝置210後,則執行步驟S1115,停止觸發高優先級通知訊號。接著,於步驟S1116中,將主控端回應佇列中已處理的雙向需求訊 息清除。於另一實施例中,如主控端回應佇列具有雙向需求訊息時(步驟S1110中判斷為”是”的路徑),傳輸需求端240亦可觸發低優先級通知訊號。傳輸需求端240可依需求定義回應主控端裝置210的雙向需求訊息為觸發高優先級通知訊號或低優先級通知訊號,可預先定義於傳輸需求端240,然,定義回應主控端裝置210的雙向需求訊息為觸發高優先級通知訊號,可使雙向需求訊息優先被主控端裝置210接收。
當沒有收到主控端裝置210傳輸的雙向需求訊息,主控端回應佇列中也沒有雙向需求訊息時(步驟S1110中判斷為”否”的路徑),執行步驟S1120,判斷高優先需求佇列是否具有雙向需求訊息,如是,則執行步驟S1121,觸發高優先級通知訊號。接著,執行步驟S1122,掃描主控端裝置210位址的訊息。於步驟S1123,判斷是否收到主控端裝置210位址的訊息,如沒有收到主控端裝置210位址的訊息,則返回步驟S1122,持續掃描主控端裝置210位址的訊息。當收到主控端裝置210位址的訊息時(步驟S1123中判斷為”是”的路徑),於步驟S1124中,傳輸雙向需求訊息至主控端裝置210。詳細來說,此處的雙向需求訊息為對應高優先級通知訊號的高優先級需求訊息。當將雙向需求訊息傳送至主控端裝置210後,則執行步驟S1125,停止觸發高優先級通知訊號。接著,於步驟S1126中,將高優先需求佇列中已處理的雙向需求訊息清除。之後,返回步驟S1101。接著,當沒有收到主控端裝置210傳輸的雙向需求訊息,主控端回應佇列中沒有雙向需求訊息,高優先需求佇列也沒有雙向需求訊息時(步驟S1120中判斷為”否”的路徑),執行步驟S1130,判斷低優先需求佇列是否具有雙向需求訊息,如是,則執行步驟S1131,觸發低優先級通知訊號。接著,執行步驟S1132,掃描主控端裝置210位址的訊息。於步驟S1133,判斷是否收到主控端裝置210位址的訊息,如沒有收到主控端裝置210位址的訊息,則返回步驟S1132,持續掃描主控端裝置210位址的訊息。當收到主控端裝置210位址的訊息時(步驟S1133中判斷為”是”的路徑),執 行步驟S1134,傳輸雙向需求訊息至主控端裝置210。詳細來說,此處的雙向需求訊息為對應低優先級通知訊號的低優先級需求訊息。當將雙向需求訊息傳送至主控端裝置210後,則執行步驟S1135,停止觸發低優先級通知訊號。接著,於步驟S1136中,將低優先需求佇列中已處理的雙向需求訊息清除。之後,返回步驟S1101,繼續判斷是否收到主控端裝置210傳輸的雙向需求訊息。詳細來說,主控端需求佇列、低優先級需求訊息回應佇列、高優先級需求訊息回應佇列、主控端回應佇列、高優先需求佇列、低優先需求佇列儲存於傳輸需求端240的儲存單元中(圖未示)。
於另一實施例中,步驟S1101、步驟S1110、步驟1120、步驟1130可互換判斷順序,舉例來說,當沒有收到主控端裝置210傳輸的雙向需求訊息時(步驟S1101中判斷為”否”的路徑),可先執行步驟S1120(判斷高優先需求佇列是否具有雙向需求訊息),之後,如果高優先需求佇列為空,才執行步驟S1110(判斷主控端回應佇列是否具有雙向需求訊息)。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步驟可視情況調整判斷的先後順序,相關的判斷步驟的先後順序可預先定義於傳輸需求端240。
請參照圖11A、圖11B、圖12A與圖12B,其中圖12A與圖12B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傳輸需求端處理雙向需求訊息的流程圖。於步驟S1201中,判斷主控端需求佇列是否具有雙向需求訊息,如為是,則執行步驟S1202,處理主控端需求佇列中的雙向需求訊息。舉例來說,傳輸需求端240依據接收到的雙向需求訊息內容,準備需要回應給主控端裝置210的雙向需求訊息,或是執行接收到的雙向需求訊息內容中對應的命令,以將執行結果作為回應主控端裝置210的雙向需求訊息。於步驟S1203中,將回應主控端裝置210的雙向需求訊息放置於主控端回應佇列中。接著,執行步驟S1204,將主控端需求佇列中已處理的雙向需求訊息清除。之後,回到步驟S1201,繼續判斷主控端需求佇列是否具有雙向需求訊息。當主控端需求佇列中沒有雙向需求訊息時(步驟S1201中判斷為” 否”的路徑),則執行步驟S1210,判斷是否具有雙向需求訊息需傳輸至主控端裝置210。詳細來說,此雙向需求訊息例如為傳輸需求端240需要傳輸至主控端裝置210的需求訊息。接著,步驟S1211,判斷需傳輸至主控端裝置210的雙向需求訊息為高優先級需求訊息或低優先級需求訊息。如為高優先級需求訊息,則於步驟S1212中,將需傳輸至主控端裝置210的雙向需求訊息放置於高優先需求佇列。如為低優先級需求訊息,則於步驟S1213中,將需傳輸至主控端裝置210的雙向需求訊息放置於低優先需求佇列。之後,回到步驟S1201。進一步地,於上述步驟S1211中,傳輸需求端240可依照傳輸的訊息內容、觸發事件類型、狀態訊息類型等來判斷雙向需求訊息為高優先級需求訊息或低優先級需求訊息。
當主控端需求佇列中沒有雙向需求訊息,也沒有雙向需求訊息需傳輸至主控端裝置210時(步驟S1210中判斷為”否”的路徑),則執行步驟S1220,判斷高優先級需求訊息回應佇列是否具有雙向需求訊息,如是,則執行步驟S1221,處理高優先級需求訊息回應佇列中的雙向需求訊息。舉例來說,傳輸需求端240依據之前已發送的高優先級需求訊息的序號與高優先級需求訊息回應佇列中的雙向需求訊息序號進行比對,比對到一樣的序號後,建立需求訊息與回應訊息之對應關係,表示高優先的需求已得到主控端裝置210的回應,並對應紀錄或儲存雙向需求訊息與對應關係至儲存單元。接著,執行步驟S1222,將高優先級需求訊息回應佇列中已處理的雙向需求訊息清除。之後,回到步驟S1201。
當主控端需求佇列中沒有雙向需求訊息,沒有雙向需求訊息需傳輸至主控端裝置210,高優先級需求訊息回應佇列中沒有雙向需求訊息時(步驟S1220中判斷為”否”的路徑),執行步驟S1230,判斷低優先級需求訊息回應佇列是否具有雙向需求訊息,如是,則執行步驟S1231,處理低優先級需求訊息回應佇列中的雙向需求訊息。舉例來說,傳輸需求端240依據之前已發送的低優先級需求訊息的序號與低優先級需求訊息回應 佇列中的雙向需求訊息序號進行比對,比對到一樣的序號後,建立需求訊息與回應訊息之對應關係,表示低優先的需求已得到主控端裝置210的回應,並對應紀錄或儲存雙向需求訊息與對應關係至儲存單元。接著,執行步驟S1232,將低優先級需求訊息回應佇列中已處理的雙向需求訊息清除。之後,回到步驟S1201,繼續判斷主控端需求佇列是否具有雙向需求訊息。
於另一實施例中,步驟S1201、步驟S1210、步驟S1220、步驟S1230可調換判斷順序,舉例來說,傳輸需求端240可先執行步驟S1210,判斷是否具有雙向需求訊息需傳輸至主控端裝置210,如為否,可執行步驟S1210,判斷主控端需求佇列是否具有雙向需求訊息。另外,傳輸需求端240亦可以先執行步驟S1220,判斷高優先級需求訊息回應佇列是否具有雙向需求訊息,如此,傳輸需求端240便可先處理或確認異常狀態訊息或具有時效性之訊息,之後,再執行步驟S1210,判斷主控端需求佇列是否具有雙向需求訊息。故,本發明不限制判斷步驟的相關順序,可依需求調整判斷步驟的先後順序,以符合整個系統或個別傳輸需求端240的需求。詳細來說,存於傳輸需求端240的主控端需求佇列儲存主控端裝置210的需求訊息,低優先級需求訊息回應佇列與高優先級需求訊息回應佇列儲存主控端裝置210對傳輸需求端240的回應,主控端回應佇列儲存傳輸需求端240對主控端裝置210的回應,高優先需求佇列與低優先需求佇列儲存傳輸需求端240對主控端裝置210的需求。
綜上所述,利用傳輸通道260控制多工器250導通需要連接的傳輸需求端240,可解決於多點傳輸架構中連接節點數量上的限制,並實現雙向溝通。配合通知訊號與擴展器,使節點端(傳輸需求端240)也能主動與主控端裝置210溝通,使整個系統能連接更多節點,並同時實現主控端裝置210與多個節點端的雙向溝通機制。另外,配合高優先級通知訊號與低優先級通知訊號,使雙方的重要訊息可優先傳達,主控端裝置210 或傳輸需求端240可優先處理異常狀態或具有時效性之訊息。連接節點數量的配置更加靈活,可依系統需求配置需要的節點數量,並且,實現了雙向溝通。
本發明之實施例已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20)

  1. 一種雙向溝通方法,適用於多點傳輸架構,並用於一控制器,該雙向溝通方法包括:檢測一傳輸需求端是否觸發一通知訊號;當測得該通知訊號時,該控制器透過一傳輸通道控制一多工器導通一雙向通訊通道,以接通對應該通知訊號的該傳輸需求端;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接收對應該傳輸需求端的一雙向需求訊息或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傳送對應該傳輸需求端的該雙向需求訊息;以及當該雙向需求訊息傳輸完成時,該傳輸需求端停止觸發該通知訊號且該控制器透過該傳輸通道關閉對應該通知訊號的該雙向通訊通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雙向溝通方法,其中檢測該傳輸需求端是否觸發該通知訊號係包括:當該傳輸需求端檢測得具有該雙向需求訊息時,觸發該通知訊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雙向溝通方法,更包括:該傳輸需求端依據該雙向需求訊息的一優先程度,觸發一高優先級通知訊號或一低優先級通知訊號,其中,對應該高優先級通知訊號的該雙向需求訊息優先被傳送或接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雙向溝通方法,更包括:當檢測得具有該雙向需求訊息時,透過該傳輸通道導通該雙向通訊通道以連接對應該雙向需求訊息的該傳輸需求端;以及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傳送該雙向需求訊息或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接收該雙向需求訊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雙向溝通方法,更包括:當檢測得具有一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時,透過該傳輸通道優先導通該雙向通訊通道以連接對應該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的該傳輸需求端;以及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傳送該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或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接收該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雙向溝通方法,其中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傳送對應該傳輸需求端的該雙向需求訊息或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接收對應該傳輸需求端的該雙向需求訊息係包括:該傳輸需求端透過一基板管理控制器與該雙向通訊通道傳輸或接收該雙向需求訊息;其中,該雙向需求訊息為符合IPMB協定的一需求訊息、一回應訊息、一高優先級需求訊息、一低優先級需求訊息、一高優先級回應訊息或一低優先級回應訊息。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雙向溝通方法,其中檢測該傳輸需求端是否觸發該通知訊號係包括:透過一擴展器讀取一狀態訊號;以及依據該狀態訊號,識別該傳輸需求端觸發的該通知訊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雙向溝通方法,其中透過該擴展器讀取該狀態訊號係包括:透過該傳輸通道控制該多工器導通對應該擴展器的一擴展通道;以及透過該擴展通道讀取該狀態訊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雙向溝通方法,更包括:當沒有檢測得該通知訊號時,透過該傳輸通道控制該多工器關閉該雙向通訊通道,並控制該多工器開啟對應一擴展器的一擴展通道。
  10. 一種雙向溝通系統,該雙向溝通系統包括:一主控端裝置,該主控端裝置包括:一控制器;以及一傳輸埠,該傳輸埠耦接該控制器;一傳輸通道,該傳輸通道與該主控端裝置的該傳輸埠連接;以及多個雙向通訊通道,該些雙向通訊通道用於分別連接多個傳輸需求端;其中,該傳輸通道更連接一多工器,該傳輸通道透過控制該多工器可選擇地連接該些雙向通訊通道之一,該控制器透過該傳輸埠檢測該些傳輸需求端之一是否觸發一通知訊號;當該控制器檢測得該通知訊號時,該控制器透過該傳輸通道控制該多工器以導通該些雙向通訊通道之一以連接該些傳輸需求端之中對應該通知訊號的傳輸需求端;該控制器透過導通的該雙向通訊通道接收對應該通知訊號的該傳輸需求端的一雙向需求訊息或透過導通的該雙向通訊通道傳送對應該通知訊號的該傳輸需求端的該雙向需求訊息;以及當該雙向需求訊息傳輸完成時,該傳輸需求端停止觸發該通知訊號且該控制器透過該傳輸通道關閉對應該通知訊號的該雙向通訊通道。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雙向溝通系統,其中該些傳輸需求端之任一者與該傳輸埠之間更連接一高優先通知通道及一低優先通知通道,且能夠依據該雙向需求訊息的一優先程度,觸發一高優先級通知訊號透過該高優先通知通道傳送至該控制器,或觸發一低優先級通知訊號透過該低優先通知通道傳送至該控制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雙向溝通系統,其中該控制器為一基板管理控制器,該雙向需求訊息為符合IPMB協定的一需求訊息、一回應訊息、一高優先級需求訊息、一低優先級需求訊息、一高優先級回應訊息或一低優先級回應訊息。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雙向溝通系統,其中該控制器透過該傳輸通道與一擴展器連接,該控制器用於透過該擴展器讀取一狀態訊號:該控制器依據該狀態訊號識別該些傳輸需求端之一所觸發的該通知訊號。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雙向溝通系統,其中該擴展器與該多工器連接,該控制器用於透過該傳輸通道控制該多工器開啟對應該擴展器的一擴展通道,且該控制器用於透過該擴展通道讀取該狀態訊號。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雙向溝通系統,其中該多工器與一擴展器連接,該控制器用於在該控制器沒有檢測得該通知訊號時,透過該傳輸通道控制該多工器關閉導通的該雙向通訊通道,並控制該多工器開啟對應該擴展器的一擴展通道。
  16. 一種雙向溝通主控端裝置,用於多點傳輸架構,該主控端裝置包括:一控制器;一傳輸埠,該傳輸埠耦接該控制器;以及一傳輸通道,該傳輸通道與該傳輸埠連接;其中該傳輸通道更連接一多工器,該控制器用於當該控制器透過該傳輸埠檢測得一通知訊號時,透過該傳輸通道控制該多工器導通對應該通知訊號的一雙向通訊通道,且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傳送對應該通知訊號的一雙向需求訊息或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接收對應該通知訊號的該雙向需求訊息;以及當該雙向需求訊息傳輸完成時,該控制器透過該傳輸通道關閉對應該通知訊號的該雙向通訊通道。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雙向溝通主控端裝置,其中該控制器檢測到該主控端裝置具有該雙向需求訊息時,該控制器透過該傳輸通道導通對應該雙向需求訊息的該雙向通訊通道,該控制器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傳送該雙向需求訊息或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接收該雙向需求訊息。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雙向溝通主控端裝置,其中該控制器檢測到該主控端裝置具有一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時,該控制器優先透過該傳輸通道導通對應該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的該雙向通訊通道,該控制器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傳送該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或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接收該高優先級雙向需求訊息。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雙向溝通主控端裝置,其中當該控制器透過該傳輸埠檢測到一高優先級通知訊號時,該控制器透過該傳輸通道優先開啟對應該高優先級通知訊號的該雙向通訊通道,該控制器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傳送對應該高優先級通知訊號的該雙向需求訊息或透過該雙向通訊通道接收對應該高優先級通知訊號的該雙向需求訊息。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雙向溝通主控端裝置,其中該控制器為一基板管理控制器,該雙向需求訊息為符合IPMB協定的一需求訊息、一回應訊息、一高優先級需求訊息、一低優先級需求訊息、一高優先級回應訊息或一低優先級回應訊息。
TW107108373A 2018-03-13 2018-03-13 雙向溝通方法、系統及其主控端裝置 TWI6665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8373A TWI666553B (zh) 2018-03-13 2018-03-13 雙向溝通方法、系統及其主控端裝置
CN201810330728.9A CN110275856A (zh) 2018-03-13 2018-04-13 双向沟通方法、系统及其主控端装置
US15/990,379 US10795848B2 (en) 2018-03-13 2018-05-25 Dual way communication method, system, and master device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8373A TWI666553B (zh) 2018-03-13 2018-03-13 雙向溝通方法、系統及其主控端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66553B true TWI666553B (zh) 2019-07-21
TW201939290A TW201939290A (zh) 2019-10-01

Family

ID=67904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8373A TWI666553B (zh) 2018-03-13 2018-03-13 雙向溝通方法、系統及其主控端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95848B2 (zh)
CN (1) CN110275856A (zh)
TW (1) TWI6665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603516A (en) 2021-02-05 2022-08-10 Aptiv Tech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rial data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master device and peripheral devic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10029A1 (en) * 2001-11-23 2007-01-11 George Jackowski Protein biopolymer markers predictive of insulin resistance
US7788363B2 (en) * 2008-07-15 2010-08-31 Unisys Corporation Secure communication over virtual IPMB of a mainframe computing system
US20140215489A1 (en) * 2013-01-25 2014-07-31 American Megatrends, Inc. Interface specific and parallel ipmi message handling at 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
TW201805826A (zh) * 2016-08-02 2018-02-16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電腦系統及匯流排仲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40421B2 (en) * 2000-12-05 2005-09-06 Becs Technolog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use of communication channels for remote telemetry
US20040260841A1 (en) * 2003-06-19 2004-12-23 Mathew Tisson K.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nternet protocol communication over 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bus
US6815992B1 (en) * 2003-06-25 2004-11-09 Atmel Corporation Circuit for testing and fine tuning integrated circuit (switch control circuit)
US20050111151A1 (en) * 2003-11-25 2005-05-26 Lam Don T. Isolation circuit fo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558320A (zh) * 2004-01-15 2004-12-29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输入输出系统
US20060020726A1 (en) * 2004-07-25 2006-01-26 Kazuo Fujii Controlling enablement and disablement of computing device component
TW200717566A (en) 2005-10-31 2007-05-01 Inventec Corp Connecting switch interface of multiplexing computer peripheral apparatus
CN100468378C (zh) * 2005-12-17 2009-03-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Spi设备通信电路
CN101464724B (zh) * 2007-12-18 2011-09-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多通道主从设备通信电路
CN101894088A (zh) * 2010-07-21 2010-1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i2c总线上多主机冲突的方法及装置
US20130315398A1 (en) * 2012-05-22 2013-11-28 Yao-Hsien Chiu Audio Device and Audio Signal Inputting and Outputting Method thereof
US20170109248A1 (en) * 2015-10-20 2017-04-20 Quanta Computer Inc. Sharing bus port by multiple bus hosts
CN106250336A (zh) * 2016-07-19 2016-12-2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fpga及进行总线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10029A1 (en) * 2001-11-23 2007-01-11 George Jackowski Protein biopolymer markers predictive of insulin resistance
US7788363B2 (en) * 2008-07-15 2010-08-31 Unisys Corporation Secure communication over virtual IPMB of a mainframe computing system
US20140215489A1 (en) * 2013-01-25 2014-07-31 American Megatrends, Inc. Interface specific and parallel ipmi message handling at 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
TW201805826A (zh) * 2016-08-02 2018-02-16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電腦系統及匯流排仲裁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Bus^&rn^Communications Protocol Specification^&rn^v1.0, 1999.
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Bus^&rn^Communications Protocol Specification^&rn^v1.0, 199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5856A (zh) 2019-09-24
TW201939290A (zh) 2019-10-01
US20190286599A1 (en) 2019-09-19
US10795848B2 (en) 2020-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16678B2 (en)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daisy chain communication with an in-frame response
US20090193158A1 (en) Storage system, device controller, and improper cable connec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US9294412B2 (e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worst-case message latency with priority inversion
CN110798324B (zh) 以太网供电方法、系统、供电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TWI666553B (zh) 雙向溝通方法、系統及其主控端裝置
JP4582032B2 (ja) データ転送装置および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
EP290476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high-efficiency atomic operations
KR102549085B1 (ko) 버스 제어회로
JP2007122410A (ja) バス調停回路及びバス調停方法
JP4193746B2 (ja) マトリックス状バス接続システム
JP2010033188A (ja) 送信経路選択装置、データ送信システム、コンピュータ装置および送信経路選択方法
JP4918065B2 (ja) ノード装置
JP6921219B2 (ja) 分散制御システム
US1014682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access memory locations in exact match keyed lookup tables using auxiliary keys
JP2010108275A (ja) バス制御装置
CN111026699A (zh) 基于环形总线的多核网络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JP536464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JP2015184935A (ja) I2cバスの調停システムおよび調停方法
JP2015137054A (ja) 鉄道保安システム及び小形制御端末識別方法
CN116756078B (zh) pcie数据包的通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4118985A1 (ja) バスモジュール及びバスシステム
US10042809B2 (en)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using PCI express dedicated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network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2006119890A (ja) Dma転送制御システム
CN113900978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芯片
CN115437976A (zh) 一种总线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