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4788B - 控制電路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控制電路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64788B
TWI664788B TW107100071A TW107100071A TWI664788B TW I664788 B TWI664788 B TW I664788B TW 107100071 A TW107100071 A TW 107100071A TW 107100071 A TW107100071 A TW 107100071A TW I664788 B TWI664788 B TW I66478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control
switch
coupled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0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1728A (zh
Inventor
楊智勝
劉建成
Original Assignee
偉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偉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偉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000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64788B/zh
Priority to CN201810094012.3A priority patent/CN109996378B/zh
Priority to US16/034,367 priority patent/US10154559B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4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478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31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172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55Coordinated control of two or more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7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 H05B47/18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via data-bus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控制電路包含第一控制單元、電源單元、驅動單元、第二控制單元、電壓源、第一開關、上拉元件及第二開關。該第一控制單元用以偵測設置通道線是否具有預定分壓,及據以產生控制訊號。該電源單元耦接於該設置通道線及電源線以供電至該驅動單元。該驅動單元用以根據該控制訊號致能或失能發光單元。該第二控制單元用以偵測該設置通道線是否具有該預定分壓,及據以控制該第一開關及該第二開關。該第一開關耦接於電壓源及該設置通道線之間。該第二開關耦接於該上拉元件及該設置通道線之間。

Description

控制電路及控制方法
本發明提供一種控制電路及控制方法,尤指可偵測設置通道線及據以驅動發光單元的控制電路及控制方法。
當對電子裝置(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充電時,目前常見的充電方式是透過具有充電功能的介面對電子裝置充電。舉例而言,C型通用序列匯流排(type-C USB)係漸趨普及之介面。第1圖係先前技術中,可支援C型通用序列匯流排之充電裝置10及待充裝置199的示意圖。充電裝置10包含適配器端(adapter)110、導線120及插頭端(plug)130。適配器端110可用以耦接供電插座,例如市電插座,導線120可傳輸電力,而插頭端130可用以插入待充裝置199。
為了改善使用經驗,充電裝置10可另包含控制電路155及發光單元158,設計目標係當適配器端110耦接供電插座、但插頭端130尚未耦接待充裝置199時,控制電路155即可驅動發光單元158,從而發出燈光,提示使用者充電裝置10具有充電能力。
為達此功效,控制電路155須被供電。根據公定規格,C型通用序列匯流排的介面可包含電源線VBUS、設置通道線CC及地端線GND,其中電源線VBUS可具有電壓,故具有供電能力。然而,若要達到上述功效,電源線VBUS實難以對控制電路155供電,其原因在於,根據規格,當插頭端130尚未耦接到待充裝置199時,電源線VBUS並不會具有電壓及供電能力,須待插頭端130耦接到待充裝置199,電源線VBUS才具有電壓及供電能力。
因此,當適配器端110耦接供電插座、但插頭端130尚未連結到待充裝置199時,為了讓發光單元158可發光,研發者須如第1圖所示,另設置發光電源線VLED於充電裝置100內,且將發光電源線VLED耦接於控制電路155。發光電源線VLED係於適配器端110耦接供電插座後,就具有電壓及供電能力,故可對驅動單元155供電。此解決方案將迫使研發者須配置額外的發光電源線VLED。
實施例提供一種控制電路,包含一第一控制單元、一電源單元、一驅動單元、一第二控制單元、一電壓源、一第一開關、一上拉元件及一第二開關。該第一控制單元包含第一端耦接於一通用序列匯流排之一設置通道線,及一輸出端,用以輸出一控制訊號,其中該第一控制單元係用以偵測該設置通道線是否具有一預定分壓,及據以產生該控制訊號。該電源單元包含一第一端耦接於該通用序列匯流排之一電源線,一第二端耦接於該設置通道線,及一輸出端。該驅動單元包含一輸入端耦接於該電源單元之該輸出端,一控制端耦接於該第一控制單元之該輸出端,用以接收該控制訊號,及一輸出端,耦接於一發光單元,其中該驅動單元係用以根據該控制訊號致能或失能該發光單元。該第二控制單元包含一輸入端耦接於該設置通道線,一第一輸出端,用以輸出一第一操作訊號,及一第二輸出端,用以輸出一第二操作訊號,其中該第二控制單元係用以偵測該設置通道線是否具有該預定分壓,及據以產生該第一操作訊號及該第二操作訊號。該第一開關包含一第一端耦接於一電壓源,用以接收一電壓,一第二端耦接於該設置通道線,及一控制端耦接於該第二控制單元之該第一輸出端。該第二開關包含一第一端耦接於該上拉元件,一第二端耦接於該設置通道線,及一控制端耦接於該第二控制單元之該第二輸出端。
實施例提供一種控制電路之控制方法,該控制電路包含一第一控制單元耦接於一通用序列匯流排之一設置通道線,一驅動單元耦接於該第一控制單元之一輸出端,一第一開關耦接於一第一電壓源及該設置通道線之間,一第二開關耦接於一上拉元件及該設置通道線之間,及一第二控制單元耦接於該設置通道線、該第一開關之一控制端及該第二開關之一控制端。該方法包含該第一控制單元及該第二控制單元偵測該設置通道線是否具有一預定分壓,當偵測到該設置通道線具有該預定分壓,該第一控制單元控制該驅動單元致能一發光單元,該第二控制單元截止該第一開關及導通該第二開關。
實施例提供 一種控制電路之控制方法,該控制電路包含一第一控制單元耦接於一通用序列匯流排之一設置通道線,一驅動單元耦接於該第一控制單元之一輸出端,一第一開關耦接於一第一電壓源及該設置通道線之間,一第二開關耦接於一上拉元件及該設置通道線之間,及一第二控制單元耦接於該設置通道線、該第一開關之一控制端及該第二開關之一控制端。該方法包含該第一控制單元及該第二控制單元偵測該設置通道線是否具有一預定分壓,當未偵測到該設置通道線具有該預定分壓,該控制電路週期性地進入一第一模式及一第二模式。於該第一模式中,該第一控制單元控制該驅動單元失能一發光單元,該第二控制單元截止該第一開關及導通該第二開關。於該第二模式中,該第一控制單元控制該驅動單元致能該發光單元,該第二控制單元導通該第一開關及截止該第二開關。
第2圖係實施例中,充電裝置1000及待充裝置299的示意圖。充電裝置1000可包含適配器端210、導線220、插頭端230、控制電路100及發光單元LD1。
控制電路100可包含控制單元C1、電源單元P、驅動單元D、控制單元C2、電壓源VS、開關SW1、上拉元件Ep及開關SW2。
控制單元C1的第一端可耦接於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之設置通道線CC,且輸出端可輸出控制訊號Sc。控制單元C1可偵測設置通道線CC是否具有預定分壓Vd,及據以產生控制訊號Sc。本文所述的通用序列匯流排,可為C型通用序列匯流排(type-C USB),或其他適用的通用序列匯流排。
電源單元P的第一端可耦接於通用序列匯流排USB之電源線VBUS,且第二端可耦接於設置通道線CC。
驅動單元D的輸入端可耦接於電源單元P之輸出端,控制端可耦接於控制單元C1之輸出端,用以接收控制訊號Sc,且輸出端可耦接於發光單元LD1。驅動單元D可根據控制訊號Sc致能或失能發光單元LD1。
控制單元C2的輸入端可耦接於設置通道線CC,第一輸出端可用以輸出操作訊號Sp1,及第二輸出端可用以輸出第二操作訊號Sp2。控制單元C2可偵測設置通道線CC是否具有預定分壓Vd,及據以產生操作訊號Sp1及操作訊號Sp2。
開關SW1的第一端可耦接於電壓源VS,用以接收電壓V1,第二端可耦接於設置通道線CC,及控制端可耦接於控制單元C2之第一輸出端。
開關SW2的第一端可耦接於上拉元件Ep,第二端可耦接於設置通道線CC,及控制端可耦接於控制單元C2之第二輸出端。
若開關SW1及SW2為相同型式,例如為相同型式的電晶體開關,則操作訊號Sp1及Sp2可互為反相。
如第2圖所示,待充裝置299可具有埠端CC1,及下拉電阻Rd耦接於埠端CC1。當插頭端230耦接到待充裝置299時,埠端CC1可耦接於設置通道線CC。此時,若開關SW2係導通,則上拉單元Ep及下拉電阻Rd可形成分壓路徑,使設置通道線CC具有預定分壓Vd。換言之,可根據設置通道線CC是否具有預定分壓Vd,判斷插頭端230是否耦接於待充裝置299。
控制單元C1可另包含第二端,耦接於電源線VBUS,且控制單元C1可另用以偵測電源線VBUS是否具有電壓V2。若偵測到設置通道線CC是否具有預定分壓Vd且電源線VBUS具有電壓V2,則可判斷插頭端230耦接待充裝置299。
第3圖係第2圖之充電裝置1000及待充裝置299的操作示意圖。時段T1中,適配器端210已耦接供電插座,但插頭端230尚未耦接待充裝置299。時段T2中,適配器端210已耦接供電插座,且插頭端230已耦接待充裝置299。
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時段T1中,控制電路100可週期性地進入模式mode1及模式mode2。
於模式mode1中,控制訊號Sc可控制驅動單元D失能發光單元LD1,第一操作訊號Sp1可截止開關SW1,及操作訊號Sp2可導通開關SW2。如上述,當開關SW2導通時,上拉單元Ep可耦接到設置通道線CC,故於模式mode1中,控制單元C1及控制單元C2可偵測到設置通道線是否具有預定分壓Vd,若是,則表示插頭端230已耦接待充裝置299,若否,插頭端230尚未耦接待充裝置299。換言之,於模式mode1,可偵測插頭端230是否耦接待充裝置299。
於模式mode2中,操作訊號Sp1可導通開關SW1,操作訊號Sp2可截止開關SW2。電壓源VS可透過開關SW1提供電壓V1至設置電源線CC,電壓V1可透過設置電源線CC傳到電源單元P的第二端,使電源單元P之輸出端提供電壓V1,進而使驅動單元D得以供電給發光單元LD1,其供電方式可例如為提供定電流。控制訊號Sc可控制驅動單元D致能發光單元LD1。換言之,於模式mode2,可透過開關SW1及設置通道線CC供電給發光單元LD1,以發出指示燈光。
模式mode1中可偵測充電裝置1000是否耦接到待充裝置299,且模式mode2中可發出指示燈光,由於模式mode1及模式mode2的切換頻率可高達數十至數百赫茲以上,故指示燈光於視覺上應似持續發光。因此,可在適配器端210已耦接供電插座,但插頭端230尚未耦接待充裝置299時(即時段T1中),達到既可偵測待充裝置299,又可發出指示燈光之功效。因此,可不額外設置發光電源線,即可通知使用者充電裝置已可充電。
當插頭端230耦接到待充裝置299,可進入時段T2。時段T1及時段T2的交界處,係控制單元C1及控制單元C2偵測到設置通道線CC具有預定分壓Vd時。當偵測到預定分壓Vd,操作訊號Sp1截止開關SW1,故設置通道線CC不再具有電壓V1,操作訊號Sp2導通開關SW2,故設置通道線CC可在時段T2持續耦接於上拉元件Ep。插頭端230耦接到待充裝置299後,電源線VBUS可具有電壓V2,且具有供電能力,電源單元P之第一端可從電源線VBUS接收電壓V2,電源單元P之輸出端可提供電壓V2給驅動單元D,進而使驅動單元D得以供電給發光單元LD1,其供電方式可例如為提供定電流。控制訊號Sc可控制驅動單元D致能發光單元LD1。換言之,於時段T2,發光單元LD1可發出指示燈光。上述可如第1表所示。
時段T1,充電裝置1000尚未耦接待充裝置299 發光單元LD1亮
時段T2,充電裝置1000已耦接待充裝置299 發光單元LD1亮
(第1表)
第4圖係第2圖及第3圖之控制方法400的流程圖,控制方法400可包含:
步驟605:控制單元C1及控制單元C2偵測設置通道線CC是否具有預定分壓Vd;若是,進入步驟630,若否,進入步驟650;
步驟630:控制單元C1控制驅動單元D致能發光單元LD1,控制單元C2截止開關SW1及導通開關SW2;進入步驟605;
步驟650:控制單元C1控制驅動單元D致能發光單元LD1,控制單元C2導通開關SW1及截止開關SW2;
步驟655:控制單元C1控制驅動單元D失能發光單元LD1,控制單元C2截止開關SW1及導通開關SW2;進入步驟605。
第5圖係充電裝置5000及待充裝置299的示意圖。充電裝置5000可包含適配器端210、導線220、插頭端230、控制電路500、發光單元LD1及發光單元LD2。控制電路500與第2圖之控制電路100相同之處不贅述,控制電路500之驅動單元D1可包含兩輸出端,分別耦接發光單元LD1及LD2。驅動單元D1可用以根據控制訊號Sc致能或失能發光單元LD1及LD2。
第6圖係第5圖之操作示意圖。同理於第3圖,第6圖中,時段T1中係適配器210已耦接電源插座,但插頭端230尚未耦接待充裝置299,故設置通道線CC不具有預定分壓Vd。時段T2係適配器210已耦接電源插座,且插頭端230也已耦接待充裝置299,故設置通道線CC已具有預定分壓Vd。時段T1中,控制電路500可週期性地進入模式mode1及mode2。於模式mode1中,開關SW1截止且開關SW2導通。於模式mode2中,開關SW1導通且開關SW2截止。
與第2圖及第3圖相異的是,於模式mode1中,第5圖之控制訊號Sc可失能發光單元LD1及LD2,且於模式mode2中,第5圖之控制訊號Sc可致能發光單元LD1。於時段T2中,第5圖之控制訊號Sc可致能發光單元LD1及LD2(如第2表)。
另一實施例中,於時段T2中,第5圖之控制訊號Sc可失能發光單元LD1及致能發光單元LD2(如第3表)。
時段T1 僅發光單元LD1亮
時段T2 發光單元LD1及LD2都亮
(第2表)
時段T1 僅發光單元LD1亮
時段T2 僅發光單元LD2亮
(第3表)
換言之,於時段T1及T2,使用者皆可看到指示燈光,但可如第2表,讓使用者於時段T2看到比時段T1更亮的指示燈光。或者,可如第3表,可藉由發光單元LD1及LD2配置不同顏色,讓使用者例如看到黃色燈光得知可充電,待插上待充裝置299後,可例如看到綠色燈光而得知待充裝置及充電裝置確已耦接。上述顏色僅為舉例。
由於第5圖的控制訊號Sc可用以控制驅動單元D,從而控制發光單元LD1及LD2皆失能、皆致能,或僅致能其中之一,故控制訊號Sc可為包含複數位元的訊號,例如為兩位元(2-bit)的訊號。或者,控制訊號Sc可為包含複數位準的訊號。
第7圖係第5圖及第6圖的控制方法700的流程圖,控制方法700可包含:
步驟705:控制單元C1及控制單元C2偵測設置通道線CC是否具有預定分壓Vd;若是,進入步驟730,若否,進入步驟750;
步驟730:控制單元C1控制驅動單元D1致能發光單元LD1及/或LD2,控制單元C2截止開關SW1及導通開關SW2;進入步驟705;
步驟750:控制單元C1控制驅動單元D致能發光單元LD1及/或LD2,控制單元C2導通開關SW1及截止開關SW2;
步驟755:控制單元C1控制驅動單元D失能發光單元LD1及LD2,控制單元C2截止開關SW1及導通開關SW2;進入步驟705。
步驟730及750中,發光單元LD1與LD2的發光配置可為相異(如第2表或第3表所示),以造成區別的視覺效果。
第8圖係第2圖及第5圖之上拉元件Ep的示意圖。上拉元件Ep可包含上拉電阻Rp,耦接於上拉電壓源Vp及設置電源線CC之間,當待充裝置299耦接插頭端230後,即可產生預定分壓Vd。
第9圖係另一實施例中,第2圖及第5圖之上拉元件Ep的示意圖。上拉元件Ep可包含上拉電流源Cp,當當待充裝置299耦接插頭端230後,可因電流改變而產生預定分壓Vd。其他適宜的上拉元件亦可使用且亦屬於實施例的範圍。
第10圖可為第2圖及第5圖之電源單元P的內部示意圖。電源單元P的兩輸入端可分別耦接電源線VBUS及設置通道線CC,如上述,電源線VBUS可提供電壓V1,且設置通道線CC可提供電壓V2。為避免電源線VBUS及設置通道線CC提供的電壓造成相互干擾,可設置具二極體功效的元件,以第10圖之方式耦接。第10圖僅為設計示意圖,非用以限制實際的電路細節。
第2圖及第5圖中,發光單元LD1及LD2之任一者可包含發光二極體,或可包含發光二極體串。其他適宜的發光元件亦可採用。第2圖及第5圖的控制單元C2、開關SW1及SW2、上拉元件Ep及電壓源VS可設置於適配器端210內。控制單元C1、電源單元P、驅動單元D及D1、及發光單元LD1及LD2可設置於適配器端210、導線220或插頭端230上,其可根據產品需求而定。
綜上,實施例提供的控制電路及控制方法可不須額外設置超出規格的發光電源線,即可達到通知使用者充電裝置可充電、及已正在充電之發光效果,故對於提示使用者,及排除工程問題,皆有實益。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1000、5000‧‧‧充電裝置
110、210‧‧‧適配器端
120、220‧‧‧導線
130、230‧‧‧插頭端
199、299‧‧‧待充裝置
155、100、500‧‧‧控制電路
158、LD1、LD2‧‧‧發光單元
CC‧‧‧設置通道線
VBUS‧‧‧電源線
GND‧‧‧地端線
VLED‧‧‧發光電源線
C1、C2‧‧‧控制單元
P‧‧‧電源單元
D、D1‧‧‧驅動單元
CC1‧‧‧埠端
Rd‧‧‧下拉電阻
VS‧‧‧電壓源
V1、V2‧‧‧電壓
Sc‧‧‧控制訊號
Sp1、Sp2‧‧‧操作訊號
SW1、SW2‧‧‧開關
Ep‧‧‧上拉元件
T1、T2‧‧‧時段
mode1、mode2‧‧‧模式
400、700‧‧‧控制方法
605至655、705至755‧‧‧步驟
Rp‧‧‧上拉電阻
Vp‧‧‧上拉電壓源
Cp‧‧‧上拉電流源
Vd‧‧‧預定分壓
第1圖係先前技術中,充電裝置及待充裝置的示意圖。 第2圖係實施例中,充電裝置及待充裝置的示意圖。 第3圖係第2圖之充電裝置及待充裝置的操作示意圖。 第4圖係第2圖及第3圖之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第5圖係另一實施例中,充電裝置及待充裝置的示意圖。 第6圖係第5圖之充電裝置及待充裝置的操作示意圖。 第7圖係第5圖及第6圖之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第8圖係實施例中,第2圖及第5圖之上拉元件的示意圖。 第9圖係另一實施例中,第2圖及第5圖之上拉元件的示意圖。 第10圖係實施例中,第2圖及第5圖之電源單元的內部示意圖。

Claims (10)

  1. 一種控制電路,包含:一第一控制單元,包含一第一端耦接於一通用序列匯流排之一設置通道線,及一輸出端,用以輸出一控制訊號,其中該第一控制單元係用以偵測該設置通道線是否具有一預定分壓,及據以產生該控制訊號;一電源單元,包含一第一端耦接於該通用序列匯流排之一電源線,一第二端耦接於該設置通道線,及一輸出端;一驅動單元,包含一輸入端耦接於該電源單元之該輸出端,一控制端耦接於該第一控制單元之該輸出端,用以接收該控制訊號,及一第一輸出端,耦接於一第一發光單元,其中該驅動單元係用以根據該控制訊號致能或失能該第一發光單元;一第二控制單元,包含一輸入端耦接於該設置通道線,一第一輸出端,用以輸出一第一操作訊號,及一第二輸出端,用以輸出一第二操作訊號,其中該第二控制單元係用以偵測該設置通道線是否具有該預定分壓,及據以產生該第一操作訊號及該第二操作訊號;一電壓源;一第一開關,包含一第一端耦接於該電壓源,用以接收一第一電壓,一第二端耦接於該設置通道線,及一控制端耦接於該第二控制單元之該第一輸出端;一上拉元件;及一第二開關,包含一第一端耦接於該上拉元件,一第二端耦接於該設置通道線,及一控制端耦接於該第二控制單元之該第二輸出端。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控制電路,其中當該第一控制單元及該第二控制單元偵測到該設置通道線具有該預定分壓時:該電源單元之該第一端從該電源線接收一第二電壓;該控制訊號控制該驅動單元致能該第一發光單元;該第一操作訊號截止該第一開關;該第二操作訊號導通該第二開關;及該電源單元之該輸出端提供該第二電壓。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控制電路,其中當該第一控制單元及該第二控制單元偵測到該設置通道線不具有該預定分壓時,該控制電路週期性地進入一第一模式及一第二模式,其中:於該第一模式中:該控制訊號控制該驅動單元失能該第一發光單元;該第一操作訊號截止該第一開關;及該第二操作訊號導通該第二開關;於該第二模式中:該電源單元之該第二端從該設置通道線接收該第一電壓;該控制訊號控制該驅動單元致能該第一發光單元;該第一操作訊號導通該第一開關;該第二操作訊號截止該第二開關;及該電源單元之該輸出端提供該第一電壓。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控制電路,其中:該驅動單元另包含一第二輸出端,耦接於一第二發光單元,其中該驅動單元另用以根據該控制訊號致能或失能該第二發光單元。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控制電路,其中當該第一控制單元及該第二控制單元偵測到該設置通道線具有該預定分壓時:該電源單元之該第一端從該電源線接收一第二電壓;該控制訊號控制該驅動單元致能該第一發光單元及/或該第二發光單元;該第一操作訊號截止該第一開關;該第二操作訊號導通該第二開關;且該電源單元之該輸出端提供該第二電壓。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控制電路,其中當該第一控制單元及該第二控制單元偵測到該設置通道線不具有該預定分壓時,該控制電路週期性地進入一第一模式及一第二模式,其中:於該第一模式中:該控制訊號失能該第一發光單元及該第二發光單元;且該第一操作訊號截止該第一開關;及該第二操作訊號導通該第二開關;於該第二模式中:該電源單元之該第二端從該設置通道線接收該第一電壓;該控制訊號控制該驅動單元致能該第一發光單元及/或該第二發光單元;該第一操作訊號導通該第一開關;該第二操作訊號截止該第二開關;且該電源單元之該輸出端提供該第一電壓。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控制電路,其中該第一控制單元另包含一第二端,耦接於該電源線,且該第一控制單元另用以偵測該電源線是否具有一第二電壓。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控制電路,其中該上拉元件係一上拉電阻或一上拉電流源。
  9. 一種控制電路之控制方法,該控制電路包含一第一控制單元耦接於一通用序列匯流排之一設置通道線,一驅動單元耦接於該第一控制單元之一輸出端,一第一開關耦接於一電壓源及該設置通道線之間,一第二開關耦接於一上拉元件及該設置通道線之間,及一第二控制單元耦接於該設置通道線、該第一開關之一控制端及該第二開關之一控制端,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該第一控制單元及該第二控制單元偵測該設置通道線是否具有一預定分壓;及當偵測到該設置通道線具有該預定分壓,該第一控制單元控制該驅動單元致能一發光單元,該第二控制單元截止該第一開關及導通該第二開關。
  10. 一種控制電路之控制方法,該控制電路包含一第一控制單元耦接於一通用序列匯流排之一設置通道線,一驅動單元耦接於該第一控制單元之一輸出端,一第一開關耦接於一電壓源及該設置通道線之間,一第二開關耦接於一上拉元件及該設置通道線之間,及一第二控制單元耦接於該設置通道線、該第一開關之一控制端及該第二開關之一控制端,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該第一控制單元及該第二控制單元偵測該設置通道線是否具有一預定分壓;當未偵測到該設置通道線具有該預定分壓,該控制電路週期性地進入一第一模式及一第二模式;其中:於該第一模式中,該第一控制單元控制該驅動單元失能一發光單元,該第二控制單元截止該第一開關及導通該第二開關;及於該第二模式中,該第一控制單元控制該驅動單元致能該發光單元,該第二控制單元導通該第一開關及截止該第二開關。
TW107100071A 2018-01-02 2018-01-02 控制電路及控制方法 TWI6647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0071A TWI664788B (zh) 2018-01-02 2018-01-02 控制電路及控制方法
CN201810094012.3A CN109996378B (zh) 2018-01-02 2018-01-31 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US16/034,367 US10154559B1 (en) 2018-01-02 2018-07-13 Control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for detecting configuration channel line and driving light emitting unit accordingl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0071A TWI664788B (zh) 2018-01-02 2018-01-02 控制電路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64788B true TWI664788B (zh) 2019-07-01
TW201931728A TW201931728A (zh) 2019-08-01

Family

ID=64556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0071A TWI664788B (zh) 2018-01-02 2018-01-02 控制電路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54559B1 (zh)
CN (1) CN109996378B (zh)
TW (1) TWI6647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57514A1 (ja) * 2015-04-03 2016-10-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制御盤および制御盤の更新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07336A1 (en) * 2011-07-01 2013-01-03 Ee Wen Chu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ower through a reverse local data transfer connection
TWM453285U (zh) * 2012-06-19 2013-05-11 Nuvoton Technology Corp 連接器以及控制晶片
TW201720004A (zh) * 2015-11-18 2017-06-01 光寶電子(廣州)有限公司 嵌入式電源供應器之省電裝置
TWI592059B (zh) * 2016-12-02 2017-07-11 群光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二極體燈具之驅動電流調整裝置
TW201734824A (zh) * 2016-03-29 2017-10-01 英特爾公司 使用具有客體協定支援之中繼器的usb介面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21707B2 (en) * 2002-02-14 2006-10-17 Plastic Inventions And Patents, Inc. Illuminated electrical cords and outlets
US20040071410A1 (en) * 2002-08-29 2004-04-15 Ming-Chuan Ma Illuminant USB cable
CN100437126C (zh) * 2005-10-20 2008-11-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电压检测装置
CN101556461B (zh) * 2008-04-11 2011-08-17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源电路
CA2690585C (en) * 2009-01-21 2013-03-26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Monitoring and control device
US9022605B2 (en) * 2011-09-08 2015-05-05 Irving E. Bushnell Charging connection device with illumination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9805890B2 (en) * 2011-11-07 2017-10-31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Electronic device state detection for zero power charger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14094016A2 (de) * 2012-12-21 2014-06-26 Tridonic Gmbh & Co Kg Erfassung eines led-moduls
CN203251070U (zh) * 2013-03-19 2013-10-23 陈淑玲 电路保护装置
US9620913B2 (en) * 2015-07-27 2017-04-11 Sure-Fire Electrical Corporation Flat optical fiber light-streaming cable
CN105163444B (zh) * 2015-09-11 2017-08-25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增加亮度的方法与电子装置
CN107544921B (zh) * 2016-06-27 2020-06-02 慧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存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JP6838879B2 (ja) * 2016-07-13 2021-03-03 ローム株式会社 受電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回路、電子機器、給電システムの動作方法
GB2552559A (en) * 2016-07-25 2018-01-31 Cirrus Logic Int Semiconductor Ltd Connectors for data transfer
JP6730888B2 (ja) * 2016-09-05 2020-07-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KR20180073119A (ko) * 2016-12-22 2018-07-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에러 검출 방법
JP6884000B2 (ja) * 2017-02-17 2021-06-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TWI618356B (zh) * 2017-03-22 2018-03-1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上電控制電路及應用其之行動電源裝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07336A1 (en) * 2011-07-01 2013-01-03 Ee Wen Chu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ower through a reverse local data transfer connection
TWM453285U (zh) * 2012-06-19 2013-05-11 Nuvoton Technology Corp 連接器以及控制晶片
TW201720004A (zh) * 2015-11-18 2017-06-01 光寶電子(廣州)有限公司 嵌入式電源供應器之省電裝置
TW201734824A (zh) * 2016-03-29 2017-10-01 英特爾公司 使用具有客體協定支援之中繼器的usb介面
TWI592059B (zh) * 2016-12-02 2017-07-11 群光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二極體燈具之驅動電流調整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6378B (zh) 2022-03-08
TW201931728A (zh) 2019-08-01
CN109996378A (zh) 2019-07-09
US10154559B1 (en) 2018-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89876B2 (ja) 電圧源能力の動的学習
US10728970B2 (en) Driving circuit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detecting optimized driving voltage of light string
US10491102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control method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feeding system
TWI707542B (zh) 介面控制電路及其控制方法
US9980334B2 (en) LED lighting system
US9743476B2 (en) Light source control device and light source control method
US8884546B2 (en) Driving apparatus for light-emitting diode curtain lamp
TWI664788B (zh) 控制電路及控制方法
TW201325316A (zh) Led控制電路
US9844110B1 (en) Current adjustment apparatus for LED lighting fixture
TW202103396A (zh) 發光充電連接器或設備及可根據包裝狀態運作的電子設備或系統
CN111225472B (zh) 温度检测和led驱动的引脚复用电路、电源芯片和引脚复用电路的工作方法
JP6583520B1 (ja) 制御装置及び制御システム
TWI593211B (zh) 控制電路及應用該控制電路的電子裝置
TWI540419B (zh) 電子裝置
KR20150072792A (ko) 충전 장치 및 무선 충전 장치
TWI723920B (zh) 可延長壽命之電源傳輸系統
JP2008153027A (ja) 調光装置
TWI517519B (zh) 識別適配器種類的充電裝置及其方法
CN103208252A (zh) 显示屏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
TWI668937B (zh) 智慧型充電裝置
CN110873996B (zh) 投影装置以及光源模块的监控方法
TWI694744B (zh) 具有定序功能之發光二極體燈串系統及定序方法
TWM464710U (zh) 萬用序列匯流排充電電路
TW201351119A (zh) 電子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