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3869B - 區塊可適性顏色空間轉換寫碼 - Google Patents

區塊可適性顏色空間轉換寫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63869B
TWI663869B TW104118180A TW104118180A TWI663869B TW I663869 B TWI663869 B TW I663869B TW 104118180 A TW104118180 A TW 104118180A TW 104118180 A TW104118180 A TW 104118180A TW I663869 B TWI663869 B TW I66386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ness
component
block
offset
valu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8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1578A (zh
Inventor
章立
陳建樂
羅傑爾斯 喬爾 索爾
馬塔 卡茲維克茲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11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1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38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386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4Decod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video decoders which are asymmetric with respect to the enco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57Assigned coding mode, i.e. the coding mode being predefined or preselected to be further used for selection of another element or parameter
    • H04N19/159Prediction type, e.g. intra-frame, inter-frame or bidirectional frame predi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17Filters, e.g. for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24Quant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 H04N19/17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the region being a block, e.g. a macroblo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8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 colour or a chrominance compon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5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 H04N19/50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involving temporal prediction
    • H04N19/51Motion estimation or motion compensation
    • H04N19/513Processing of motion vectors
    • H04N19/517Processing of motion vectors by encoding
    • H04N19/52Processing of motion vectors by encoding by predictive en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5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 H04N19/50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involving temporal prediction
    • H04N19/51Motion estimation or motion compensation
    • H04N19/573Motion compensation with multiple frame prediction using two or more reference frames in a given prediction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5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 H04N19/50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involving temporal prediction
    • H04N19/51Motion estimation or motion compensation
    • H04N19/577Motion compensation with bidirectional frame interpolation, i.e. using B-pi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5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 H04N19/59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involving spatial prediction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6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 H04N19/6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predictive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80Details of filtering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e.g. for pixel interpolation
    • H04N19/82Details of filtering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e.g. for pixel interpolation involving filtering within a prediction lo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8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 H04N19/8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involving reduction of coding artifacts, e.g. of blockin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9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coding techniqu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N19/10-H04N19/85, e.g. fractals
    • H04N19/91Entropy coding, e.g. variable length coding [VLC] or arithmetic co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Color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視訊寫碼器解碼視訊資料之一寫碼單元(CU)。在解碼該視訊資料時,該視訊寫碼器判定該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該視訊寫碼器判定初始量化參數(QP),判定等於該初始QP與一QP偏移之一總和的最終QP,及基於該最終QP反量化一係數區塊,隨後基於該等經反量化係數區塊重建構該CU。

Description

區塊可適性顏色空間轉換寫碼
本申請案主張2014年6月4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2/007,860號之權益,該申請案之全部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係關於視訊編碼及解碼。
數位視訊能力可併入至廣泛範圍之器件中,包括數位電視、數位直播系統、無線廣播系統、個人數位助理(PDA)、膝上型或桌上型電腦、平板電腦、電子書閱讀器、數位攝影機、數位記錄器件、數位媒體播放器、視訊遊戲器件、視訊遊戲主機、蜂巢式或衛星無線電電話、所謂的「智慧型電話」、視訊電話會議器件、視訊串流器件及其類似者。數位視訊器件實施視訊寫碼技術,諸如在由MPEG-2、MPEG-4、ITU-T H.263、ITU-T H.264/MPEG-4部分10進階視訊寫碼(AVC)所定義之標準、目前正在發展之高效視訊寫碼(HEVC)標準及此等標準之擴展中所描述的彼等視訊寫碼技術。視訊器件可藉由實施此等視訊寫碼技術來更有效率地傳輸、接收、編碼、解碼及/或儲存數位視訊資訊。
視訊寫碼技術包括空間(圖像內)預測及/或時間(圖像間)預測以減少或移除視訊序列中固有之冗餘。對於基於區塊之視訊寫碼,可將視訊圖塊(例如,視訊圖框或視訊圖框之一部分)分割成視訊區塊(其亦可 被稱作樹型區塊)、寫碼單元(CU)及/或寫碼節點。使用關於同一圖像中之鄰近區塊中之參考樣本的空間預測來編碼圖像之圖像內寫碼(I)之圖塊中的視訊區塊。圖像之圖像間寫碼(P或B)圖塊中之視訊區塊可使用關於同一圖像中之鄰近區塊中的參考樣本的空間預測或關於其他參考圖像中之參考樣本的時間預測。圖像可被稱作圖框,且參考圖像可被稱作參考圖框。
空間或時間預測導致待寫碼之區塊之預測性區塊。殘餘資料表示待寫碼之原始區塊與預測性區塊之間的像素差。根據指向形成預測性區塊之參考樣本之區塊的運動向量及指示經寫碼區塊與預測性區塊之間的差異之殘餘資料來編碼圖像間寫碼區塊。根據圖像內寫碼模式及殘餘資料來編碼圖像內寫碼區塊。為進行進一步壓縮,可將殘餘資料自像素域變換至變換域,從而產生殘餘變換係數,隨後可量化殘餘變換係數。可掃描最初配置成二維陣列的經量化變換係數以便產生變換係數之一維向量,且可應用熵寫碼以達成甚至較多壓縮。
一般而言,本發明描述用於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程序寫碼視訊區塊之技術。視訊編碼器編碼視訊資料之寫碼單元(CU)。在編碼視訊資料時,視訊編碼器判定是否使用顏色空間轉換來編碼CU。對於顏色分量,視訊編碼器判定顏色分量之初始量化參數(QP),基於該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設定顏色分量之最終QP以使得顏色分量之最終QP等於顏色分量之初始QP與顏色分量之非零QP偏移之總和,且基於顏色分量之最終QP量化CU之係數區塊,CU之係數區塊係基於顏色分量之樣本值。視訊編碼器進一步輸出包含表示經量化係數區塊中之每一者的一或多個經熵編碼語法元素的視訊資料位元串流。視訊解碼器解碼視訊資料之CU。在解碼視訊資料時,視訊解碼器判定該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對於顏色分量,視訊解碼器判定顏色分量之 初始QP,判定最終QP,且基於顏色分量之最終QP反量化CU之係數區塊,CU之係數區塊係基於顏色分量之樣本值。視訊解碼器基於CU之經反量化係數區塊重建構CU。
在一項實例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解碼視訊資料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判定視訊資料之寫碼單元(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判定顏色分量之初始量化參數(QP);基於該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判定顏色分量之最終QP以使得顏色分量之最終QP等於顏色分量之初始QP與顏色分量之非零QP偏移之總和;及基於顏色分量之最終QP反量化CU之係數區塊,CU之係數區塊係基於顏色分量之樣本值;及基於CU之經反量化係數區塊重建構寫碼單元。
在另一實例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解碼視訊資料之器件,該器件包含:記憶體,其經組態以儲存視訊資料;及一或多個處理器,其經組態以:判定視訊資料之寫碼單元(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判定顏色分量之初始量化參數(QP);基於該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判定顏色分量之最終QP以使得顏色分量之最終QP等於顏色分量之初始QP與顏色分量之非零QP偏移之總和;及基於顏色分量之最終QP反量化CU之係數區塊,CU之係數區塊係基於顏色分量之樣本值;及基於CU之經反量化係數區塊重建構寫碼單元。
在另一實例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解碼視訊資料之器件,該器件包含:用於判定視訊資料之寫碼單元(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的構件;用於判定顏色分量之初始量化參數(QP)的構件;基於該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用於判定顏色分量之最終QP以使得顏色分量之最終QP等於顏色分量之初始QP與顏色分量之非零QP偏移之總和的構件;及用於基於顏色分量之最終QP反量化CU之係數區塊的構件,CU之係數區塊係基於顏色分量之樣本值;及用於基於CU之經反量化係數區塊重建構寫碼單元的構件。
在另一實例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使用指令編碼的電腦可讀儲存媒體,當經執行時,該等指令使一或多個處理器:判定視訊資料之寫碼單元(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判定顏色分量之初始量化參數(QP);基於該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判定顏色分量之最終QP以使得顏色分量之最終QP等於顏色分量之初始QP與顏色分量之非零QP偏移之總和;及基於顏色分量之最終QP反量化CU之係數區塊,CU之係數區塊係基於顏色分量之樣本值;及基於CU之經反量化係數區塊重建構寫碼單元。
在另一實例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編碼視訊資料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判定視訊資料之寫碼單元(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判定顏色分量之初始量化參數(QP);基於該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設定顏色分量之最終QP以使得顏色分量之最終QP等於顏色分量之初始QP與顏色分量之非零QP偏移之總和;及基於顏色分量之最終QP量化CU之係數區塊,CU之係數區塊係基於顏色分量之樣本值;及輸出包含表示經量化係數區塊中之每一者的一或多個經熵編碼語法元素的視訊資料位元串流。
在另一實例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編碼視訊資料之器件,該器件包含:記憶體,其經組態以儲存視訊資料;及一或多個處理器,其經組態以:判定視訊資料之寫碼單元(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判定顏色分量之初始量化參數(QP);基於該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設定顏色分量之最終QP以使得顏色分量之最終QP等於顏色分量之初始QP與顏色分量之非零QP偏移之總和;及基於顏色分量之最終QP量化CU之係數區塊,CU之係數區塊係基於顏色分量之樣本值;及輸出包含表示經量化係數區塊中之每一者的一或多個經熵編碼語法元素的視訊資料位元串流。
在另一實例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編碼視訊資料之器件, 該器件包含:用於判定視訊資料之寫碼單元(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的構件;用於判定顏色分量之初始量化參數(QP)的構件;基於該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用於設定顏色分量之最終QP以使得顏色分量之最終QP等於顏色分量之初始QP與顏色分量之非零QP偏移之總和的構件;及用於基於顏色分量之最終QP量化CU之係數區塊的構件,CU之係數區塊係基於顏色分量之樣本值;及用於輸出包含表示經量化係數區塊中之每一者的一或多個經熵編碼語法元素的視訊資料位元串流的構件。
在另一實例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使用指令編碼的電腦可讀儲存媒體,當經執行時,該等指令使一或多個處理器:判定視訊資料之寫碼單元(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判定顏色分量之初始量化參數(QP);基於該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設定顏色分量之最終QP以使得顏色分量之最終QP等於顏色分量之初始QP與顏色分量之非零QP偏移之總和;及基於顏色分量之最終QP量化CU之係數區塊,CU之係數區塊係基於顏色分量之樣本值;及輸出包含表示經量化係數區塊中之每一者的一或多個經熵編碼語法元素的視訊資料位元串流。
在隨附圖式及以下描述中闡述本發明之一或多項實例之細節。本發明之其他特徵、目標及優勢將自描述、圖式及申請專利範圍顯而易見。
10‧‧‧系統
12‧‧‧源器件
14‧‧‧目的地器件
16‧‧‧電腦可讀媒體
18‧‧‧視訊源
20‧‧‧視訊編碼器
22‧‧‧輸出介面
28‧‧‧輸入介面
30‧‧‧視訊解碼器
32‧‧‧顯示器件
40‧‧‧模式選擇單元
42‧‧‧運動估計單元
44‧‧‧運動補償單元
46‧‧‧圖像內預測單元
48‧‧‧分割單元
50‧‧‧求和器
51‧‧‧顏色空間轉換單元
52‧‧‧變換處理單元
54‧‧‧量化單元
56‧‧‧熵編碼單元
58‧‧‧反量化單元
60‧‧‧反變換單元
61‧‧‧反顏色空間轉換單元
62‧‧‧求和器
64‧‧‧參考圖像記憶體
70‧‧‧熵解碼單元
72‧‧‧運動補償單元
74‧‧‧圖像內預測單元
76‧‧‧反量化單元
78‧‧‧反變換單元
79‧‧‧反顏色空間轉換單元
80‧‧‧求和器
82‧‧‧參考圖像記憶體
150‧‧‧步驟
152‧‧‧步驟
154‧‧‧步驟
156‧‧‧步驟
158‧‧‧步驟
160‧‧‧步驟
162‧‧‧步驟
164‧‧‧步驟
166‧‧‧步驟
200‧‧‧步驟
202‧‧‧步驟
204‧‧‧步驟
206‧‧‧步驟
210‧‧‧步驟
212‧‧‧步驟
214‧‧‧步驟
216‧‧‧步驟
218‧‧‧步驟
250‧‧‧概念圖
254‧‧‧步驟
256‧‧‧步驟
258‧‧‧步驟
260‧‧‧步驟
264‧‧‧步驟
270‧‧‧步驟
272‧‧‧步驟
274‧‧‧步驟
276‧‧‧步驟
280‧‧‧步驟
310‧‧‧左群組
320‧‧‧上群組
402‧‧‧當前寫碼單元
404‧‧‧已經解碼之區塊
圖1為繪示可利用本發明中所描述之技術的實例視訊編碼及解碼系統的方塊圖。
圖2為繪示高效視訊寫碼(HEVC)圖像內預測模式的概念圖。
圖3A及圖3B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種技術的用於合併及高級運動向量預測(AMVP)模式的空間相鄰運動向量候選的概念圖。
圖4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種技術的圖像內區塊複製(BC)實例的概念圖。
圖5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種技術的目標區塊及用於圖像內8×8區塊的參考樣本之實例的概念圖。
圖6為繪示可實施本發明中所描述之技術的實例視訊編碼器的方塊圖。
圖7為繪示可實施本發明中所描述之技術的實例視訊解碼器的方塊圖。
圖8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種技術的編碼技術的流程圖。
圖9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種技術的解碼技術的流程圖。
圖10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種技術的編碼技術的流程圖。
圖11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種技術的解碼技術的流程圖。
本發明描述視訊寫碼技術,包括與螢幕內容寫碼(SCC)及範圍擴展(RCEx)相關的技術。SCC及範圍擴展包括可能較高位元深度(超過8位)或高色度採樣格式之支援。更具體而言,在本發明中,提出當使用顏色空間轉換時與判定量化參數(QP)相關之技術。
根據本發明之技術,視訊寫碼器使用顏色分量之最終QP來量化顏色分量之殘餘資料之區塊。視訊寫碼器使用顏色分量之delta QP來導出顏色分量之最終QP。在具有3個顏色分量之實例中,3個顏色分量之delta QP可指示為deltaQPC0、deltaQPC1及deltaQPC2。在以上實例中,deltaQPC0可等於deltaQPC1,兩者均小於deltaQPC2。舉例而言,deltaQPC0及deltaQPC1可各自等於-5且deltaQPC2可等於-3。在其他情況下,當未使用顏色空間轉換寫碼CU時,視訊寫碼器可在不將任何偏移添加至判定之量化參數(亦即,經初始化/初步量化參數)之情況下解碼CU。
若視訊寫碼器使用迴路內顏色空間變換來寫碼殘餘資料之區塊,則對於每一顏色分量,視訊寫碼器可將delta QP添加至顏色分量之初步QP。顏色分量之初步QP可指示為Qp'y、Qp'cb及Qp'cr。視訊寫碼器可使用習知QP導出程序導出顏色分量之初步QP。若視訊寫碼器未使用迴路內顏色空間變換來寫碼特定顏色分量之殘餘資料之區塊,則視訊寫碼器不將特定顏色分量之delta QP添加至特定顏色分量之初步QP。
一般而言,本發明描述用於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程序寫碼視訊區塊以寫碼視訊資料之技術。本文所述之技術可改良迴路內顏色空間變換之寫碼效能且可降低解碼器複雜度。視訊編碼器編碼視訊資料之寫碼單元(CU)。在編碼視訊資料時,視訊編碼器判定是否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CU。視訊編碼器可判定顏色分量之初始QP,且可基於該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來設定顏色分量之最終QP以使得顏色分量之最終QP等於顏色分量之初始QP與顏色分量之非零QP偏移之總和。視訊編碼器可基於顏色分量之最終QP來量化CU之係數區塊,CU之係數區塊係基於顏色分量之樣本值。一旦每一係數已經量化,視訊編碼器即進一步基於經編碼位元串流中之CU之經量化係數區塊來輸出CU。
此外,根據本發明之技術,視訊解碼器解碼視訊資料之CU。在解碼視訊資料時,視訊解碼器判定該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對於複數個顏色分量中之顏色分量,視訊解碼器可判定顏色分量之初始QP且判定最終QP。視訊解碼器可基於顏色分量之最終QP來反量化CU之係數區塊,CU之係數區塊係基於顏色分量之樣本值。一旦每一係數區塊已經反量化,視訊解碼器即基於CU之經反量化係數區塊重建構CU。
圖1為繪示可利用用於螢幕內容寫碼之技術的實例視訊編碼及解 碼系統10的方塊圖。如圖1中所展示,系統10包括源器件12,其提供待在稍後時間由目的地器件14解碼之經編碼視訊資料。詳言之,源器件12經由電腦可讀媒體16將視訊資料提供至目的地器件14。源器件12及目的地器件14可包含廣泛範圍之器件中的任一者,包括桌上型電腦、筆記型(亦即,膝上型)電腦、平板電腦、機上盒、諸如所謂的「智慧型」電話之電話手機、所謂的「智慧型」板、電視、攝影機、顯示器件、數位媒體播放器、視訊遊戲主機、視訊串流器件或類似者。在一些情況下,源器件12及目的地器件14可經裝備以進行無線通信。
目的地器件14可經由電腦可讀媒體16接收待解碼之經編碼視訊資料。電腦可讀媒體16可包含能夠將經編碼視訊資料自源器件12移動至目的地器件14的任一類型之媒體或器件。在一項實例中,電腦可讀媒體16可包含通信媒體以使源器件12能夠即時地將經編碼視訊資料直接傳輸至目的地器件14。可根據通信標準(諸如,無線通信協定)調變經編碼視訊資料,且將經編碼視訊資料傳輸至目的地器件14。通信媒體可包含任何無線或有線通信媒體,諸如射頻(RF)頻譜或一或多個實體傳輸線。通信媒體可形成基於封包之網路(諸如區域網路、廣域網路或諸如網際網路之全球網路)的部分。通信媒體可包括路由器、交換器、基地台或可用於促進自源器件12至目的地器件14之通信的任何其他設備。
在一些實例中,源器件12可將經編碼資料輸出至儲存器件。類似地,輸入介面可存取來自儲存器件之經編碼資料。儲存器件可包括多種分散式或本端存取式資料儲存媒體中之任一者,諸如硬碟機、藍光光碟、DVD、CD-ROM、快閃記憶體、揮發性或非揮發性記憶體或用於儲存經編碼視訊資料的任何其他合適之數位儲存媒體。在再一實例中,儲存器件可對應於檔案伺服器或可儲存由源器件12產生之經編 碼視訊的另一中間儲存器件。目的地器件14可經由串流或下載存取來自儲存器件的所儲存視訊資料。檔案伺服器可為能夠儲存經編碼視訊資料且將彼經編碼視訊資料傳輸至目的地器件14之任何類型之伺服器。實例檔案伺服器包括網頁伺服器(例如,用於網站)、FTP伺服器、網路附接儲存(NAS)器件或本端磁碟機。目的地器件14可經由任何標準資料連接(包括網際網路連接)而存取經編碼視訊資料。此資料連接可包括適合於存取儲存於檔案伺服器上之經編碼視訊資料的無線頻道(例如,Wi-Fi連接)、有線連接(例如,DSL、纜線數據機等),或兩者之組合。經編碼視訊資料自儲存器件之傳輸可為串流傳輸、下載傳輸或其組合。
本發明之技術不必限於無線應用或設定。該等技術可應用於支援多種多媒體應用中之任一者的視訊寫碼,諸如空中電視廣播、有線電視傳輸、衛星電視傳輸、網際網路串流視訊傳輸(諸如,經由HTTP之動態自適應串流(DASH))、經編碼至資料儲存媒體上之數位視訊、儲存在資料儲存媒體上之數位視訊之解碼或其它應用。在一些實例中,系統10可經組態以支援單向或雙向視訊傳輸以支援諸如視訊串流、視訊播放、視訊廣播及/或視訊電話之應用。
在圖1之實例中,源器件12包括視訊源18、視訊編碼器20及輸出介面22。目的地器件14包括輸入介面28、視訊解碼器30及顯示器件32。根據本發明,源器件12之視訊編碼器20可經組態以應用用於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程序編碼視訊區塊之技術。在其他實例中,源器件及目的地器件可包括其他組件或配置。舉例而言,源器件12可自外部視訊源18(諸如,外部攝影機)接收視訊資料。同樣地,目的地器件14可與外部顯示器件介接,而非包括整合式顯示器件。
圖1之所繪示系統10僅為一項實例。可藉由任何數位視訊編碼及/或解碼器件來執行用於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程序寫碼視訊區塊之技術。 儘管本發明之技術一般由視訊編碼器件執行,但該等技術亦可由視訊編碼器/解碼器(通常被稱作「編解碼器(CODEC)」)執行。源器件12及目的地器件14僅為源器件12產生經寫碼視訊資料用於傳輸至目的地器件14的此等寫碼器件之實例。在一些實例中,器件12、14可以實質上對稱之方式操作,使得器件12、14中之每一者包括視訊編碼及解碼組件。因此,系統10可支援視訊器件12、14之間的單向或雙向視訊傳播以(例如)用於視訊串流、視訊播放、視訊廣播或視訊電話。
源器件12之視訊源18可包括視訊俘獲器件,諸如視訊攝影機、含有先前俘獲之視訊的視訊存檔及/或用以自視訊內容提供者接收視訊的視訊饋送介面。作為再一替代例,視訊源18可產生基於電腦圖形之資料,作為源視訊,或實況視訊、存檔視訊及電腦產生之視訊的組合。在一些情況下,若視訊源18為視訊攝影機,則源器件12及目的地器件14可形成所謂的攝影機電話或視訊電話。然而,如上文所提及,本發明所描述之技術一般可適用於視訊寫碼,且可適用於無線及/或有線應用。在每一情況下,俘獲、預先俘獲或電腦產生之視訊可由視訊編碼器20編碼。經編碼視訊資訊可接著由輸出介面22輸出至電腦可讀媒體16上。
電腦可讀媒體16可包括瞬時媒體,諸如無線廣播或有線網路傳輸,或儲存媒體(亦即,非暫時性儲存媒體),諸如硬碟、隨身碟、緊密光碟、數字影音光碟、Blu-ray光碟或其他電腦可讀媒體。在一些實例中,網絡伺服器(未展示)可自源器件12接收經編碼視訊資料,且(例如)經由網路傳輸將經編碼視訊資料提供至目的地器件14。類似地,媒體生產設施(諸如,光碟衝壓設施)之計算器件可自源器件12接收經編碼視訊資料且生產含有經編碼視訊資料之光碟。因此,在各種實例中,可理解電腦可讀媒體16包括各種形式之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媒體。
目的地器件14之輸入介面28自電腦可讀媒體16接收資訊。電腦 可讀媒體16之資訊可包括由視訊編碼器20定義之語法資訊,其亦由視訊解碼器30使用,其包括描述區塊及其他經寫碼單元(例如,圖像群組(GOP))之特性及/或處理的語法元素。顯示器件32將經解碼視訊資料顯示給使用者,且可包含多種顯示器件中之任一者,諸如陰極射線管(CRT)、液晶顯示器(LCD)、電漿顯示器、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或另一類型之顯示器件。
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各自可實施為多種合適編碼器電路中之任一者,諸如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離散邏輯、軟體、硬體、韌體或其任何組合。當該等技術部分地在軟體中實施時,一器件可將用於軟體之指令儲存於合適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中,且在硬體中使用一或多個處理器來執行該等指令以執行本發明之技術。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中之每一者可包括在一或多個編碼器或解碼器中,編碼器或解碼器中之任一者可整合為器件中之組合式編碼器/解碼器(編解碼器(CODEC))之部分。包括視訊編碼器20及/或視訊解碼器30之器件可包含積體電路、微處理器及/或無線通信器件(諸如蜂巢式電話)。
視訊寫碼標準包括ITU-T H.261、ISO/IEC MPEG-1 Visual、ITU-T H.262或ISO/IEC MPEG-2 Visual、ITU-T H.263、ISO/IEC MPEG-4 Visual及ITU-T H.264(亦稱為ISO/IEC MPEG-4 AVC),包括其可調式視訊寫碼(SVC)及多視圖視訊寫碼(MVC)擴展。已由ITU-T視訊寫碼專家組(VCEG)及ISO/IEC動畫專家組(MPEG)的視訊寫碼聯合協作小組(JCT-VC)完成新的視訊寫碼標準(亦即,高效率視訊寫碼(HEVC))之設計。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根據諸如HEVC之視訊寫碼標準來操作,且可符合HEVC測試模型(HM)。替代地,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根據其他專屬或行業標準(諸如ITU-T H.264標準,替代 地被稱作MPEG-4,第10部分,進階視訊寫碼(AVC))或此等標準之擴展而操作。然而,本發明之技術不限於任何特定寫碼標準。視訊寫碼標準之其他實例包括MPEG-2及ITU-T H.263。
ITU-T H.264/MPEG-4(AVC)標準由ITU-T視訊寫碼專家群組(VCEG)連同ISO/IEC動畫專家群組(MPEG)一起制定為被稱為聯合視訊小組(JVT)之集體合作之產品。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中所描述之技術可適用於大體符合H.264標準之器件。H.264標準由ITU-T研究小組且在日期為2005年3月描述於ITU-T推薦H.264(用於一般視聽服務之進階視訊寫碼)中,其在本文中可被稱作H.264標準或H.264規格或H.264/AVC標準或規格。聯合視訊小組(JVT)持續致力於擴展H.264/MPEG-4 AVC。
JCT-VC開發了HEVC標準。HEVC標準化努力係基於視訊寫碼器件之演進型模型(被稱作HEVC測試模型(HM))。HM根據(例如)ITU-T H.264/AVC假定視訊寫碼器件相對於現存器件之若干額外能力。舉例而言,H.264提供九個圖像內預測編碼模式,而HM可提供多達三十三個圖像內預測編碼模式。
一般而言,HM之工作模型描述視訊圖框或圖像可分成一連串寫碼樹單元(CTU)。CTU亦可被稱作樹型區塊或最大寫碼單元(LCU)。CTU中之每一者可包含明度樣本之寫碼樹型區塊、色度樣本之兩個對應寫碼樹型區塊,及用於寫碼寫碼樹型區塊之樣本的語法結構。在單色圖像或具有三個單獨彩色平面之圖像中,CTU可包含單一寫碼樹型區塊及用於寫碼該寫碼樹型區塊之樣本的語法結構。寫碼樹型區塊可為樣本之N×N區塊。位元串流內之語法資料可定義LCU之大小,LCU就像素之數目而言為最大寫碼單元。
在HEVC中,圖塊中之最大寫碼單元被稱為寫碼樹型區塊(CTB)。CTB含有四分樹,四分樹之節點被稱為寫碼單元(CU)。CTB 之大小在HEVC主輪廓中範圍可為16×16至64×64,而亦可支持更小大小(諸如8×8 CTB大小)及更大大小。
本發明可使用術語「視訊單元」或「視訊區塊」或「區塊」以指代一或多個樣本區塊及用於寫碼樣本之該一或多個區塊之樣本的語法結構。視訊單元之實例類型可包括CTU、CU、PU、變換單元(TU)、巨集區塊、巨集區塊分區等等。在一些情形中,PU之論述可與巨集區塊或巨集區塊分區之論述互換。
圖塊包括按寫碼次序之數個連續樹型區塊。可將視訊圖框或圖像分割成一或多個圖塊。每一樹型區塊可根據四分樹而分裂成寫碼單元(CU)。一般而言,四分樹資料結構每CU包括一個節點,其中根節點對應於樹型區塊。若將CU分裂成四個子CU,則對應於該CU之節點包括四個葉節點,該四個葉節點中之每一者對應於該等子CU中之一者。
該四分樹資料結構中之每一節點可提供針對對應CU之語法資料。舉例而言,該四分樹中之節點可包括分裂旗標,從而指示是否將對應於該節點之CU分裂成子CU。可遞迴地定義針對CU之語法元素,且針對CU之語法元素可取決於是否將該CU分裂成子CU。若CU未進一步分裂,則其被稱作葉CU。在本發明中,即使不存在原始葉CU之明顯分裂,葉CU之四個子CU亦將被稱作葉CU。舉例而言,若16×16大小之CU未進一步分裂,則四個8×8子CU亦將被稱作葉CU,儘管該16×16 CU從未分裂。
CU可與CTB大小相同且可小至8×8。使用一個預測模式寫碼每一CU。當使用圖像間預測模式寫碼CU時(亦即,當CU經圖像間寫碼時),CU可進一步分割成兩個或兩個以上預測單元(PU)。在其他實例中,當進一步分割不適用時,CU可包括僅一個PU。在CU分割成兩個PU之實例中,每一PU可為大小等於CU之一半的矩形,或大小為CU 之1/4或3/4的兩個矩形。在HEVC中,最小PU大小為8×4及4×8。
除CU不具有大小區別外,CU具有與H.264標準之巨集區塊類似的用途。舉例而言,可將樹型區塊分裂成四個子節點(亦稱作子CU),且每一子節點又可為上代節點且可被分裂成另外四個子節點。被稱作四分樹之葉節點之最終的未分裂子節點包含一寫碼節點,該寫碼節點亦被稱作葉CU。與一經寫碼位元串流相關聯之語法資料可定義可分裂一樹型區塊之最大次數(其被稱作最大CU深度),且亦可定義該等寫碼節點之最小大小。因此,位元串流亦可定義最小寫碼單元(SCU)。本發明使用術語「區塊」來指HEVC之上下文中的CU、PU或TU中之任一者或其他標準之上下文中的類似資料結構(例如,H.264/AVC中之巨集區塊及其子區塊)。
CU包括寫碼節點以及與該寫碼節點相關聯之預測單元(PU)及變換單元(TU)。CU之大小對應於寫碼節點之大小,且形狀必須為正方形。CU之大小可在自8×8像素高達具有最大64×64像素或大於64×64像素的樹型區塊之大小的範圍內。每一CU可含有一或多個PU及一或多個TU。與CU相關聯之語法資料可描述(例如)CU至一或多個PU之分割。分割模式可在CU經跳過或直接模式編碼、圖像內預測模式編碼還是圖像間預測模式編碼之間有區別。PU可經分割成非正方形形狀。與CU相關聯之語法資料亦可描述(例如)CU根據四分樹至一或多個TU之分割。TU之形狀可為正方形或非正方形(例如,矩形)。
HEVC標準允許根據TU進行變換,該等變換對於不同CU可不同。通常基於針對經分割LCU所定義之給定CU內的PU之大小來對TU設定大小,但可能情況並非總是如此。TU通常與PU大小相同或小於PU。在一些實例中,可使用被稱為「殘餘四分樹」(RQT)之四分樹結構而將對應於CU之殘餘樣本再分為更小之單元。可將RQT之葉節點稱作變換單元(TU)。與TU相關聯之像素差值可經變換以產生可加以 量化之變換係數。
葉CU可包括一或多個預測單元(PU)。一般而言,PU表示對應於對應CU之所有或一部分的空間區域,且可包括用於擷取PU之參考樣本的資料。此外,PU包括與預測有關之資料。舉例而言,當PU經圖像內模式編碼時,PU之資料可包括於殘餘四分樹(RQT)中,該RQT可包括描述用於對應於該PU之TU的圖像內預測模式的資料。作為另一實例,當PU經圖像間模式編碼時,PU可包括定義PU之一或多個運動向量的資料。定義PU之運動向量之資料可描述(例如)運動向量之水平分量、運動向量之垂直分量、運動向量之解析度(例如,四分之一像素精度或八分之一像素精度)、運動向量所指向的參考圖像,及/或運動向量之參考圖像清單(例如,清單0、清單1或清單C)。
作為一實例,HM支援以各種PU大小之預測。假定特定CU之大小為2N×2N,則HM支援以2N×2N或N×N之PU大小的圖像內預測,及以2N×2N、2N×N、N×2N或N×N之對稱PU大小的圖像間預測。HM亦支援以2N×nU、2N×nD、nL×2N及nR×2N之PU大小之圖像間預測之不對稱分割。在不對稱分割中,CU之一方向未分割,而另一方向分割成25%及75%。CU之對應於25%分割之部分由「n」其後接著「上(Up)」、「下(Down)」、「左(Left)」或「右(Right)」之指示來指示。因此,舉例而言,「2N×nU」係指水平上以頂部之2N×0.5N PU及底部之2N×1.5N PU分割之2N×2N CU。
在本發明中,「N×N」與「N乘N」可互換地使用以指視訊區塊在垂直維度與水平維度方面之像素尺寸,例如,16×16像素或16乘16像素。大體而言,16×16區塊在垂直方向上將具有16個像素(y=16)且在水平方向上將具有16個像素(x=16)。同樣地,N×N區塊通常在垂直方向上具有N個像素且在水平方向上具有N個像素,其中N表示非負整數值。可按列及行來排列區塊中之像素。此外,區塊未必需要在水平方 向上與在垂直方向上具有相同數目個像素。舉例而言,區塊可包含N×M像素,其中M未必等於N。
具有一或多個PU之葉CU亦可包括一或多個變換單元(TU)。如上文所論述,可使用RQT(亦稱作TU四分樹結構)來指定該等變換單元。舉例而言,分裂旗標可指示葉CU是否分裂成四個變換單元。接著,可將每一變換單元進一步分裂為進一步之子TU。當TU未進一步分裂時,可將其稱作葉TU。大體而言,對於圖像內寫碼而言,屬於葉CU之所有葉TU共用相同之圖像內預測模式。亦即,一般應用相同圖像內預測模式來計算葉CU之所有TU之預測值。對於圖像內寫碼,視訊編碼器可使用圖像內預測模式將每一葉TU之殘餘值計算為在CU之對應於該TU的部分與原始區塊之間的差。TU不必限於PU的大小。因此,TU可大於或小於PU。對於圖像內寫碼,PU可與用於同一CU之對應葉TU共置。在一些實例中,葉TU之最大大小可對應於對應葉CU之大小。
HEVC指定4×4、8×8、16×16及32×32之四個變換單元(TU)大小以寫碼預測殘餘。CU可遞迴地分割成4個或4個以上TU。TU可使用類似於離散餘弦變換(DCT)的整數基底函數。此外,在一些實例中,可使用自離散正弦變換(DST)導出的整數變換來變換屬於經圖像內寫碼區域的4×4明度變換區塊。色度變換區塊可使用與明度變換區塊相同的TU大小。
此外,葉CU之TU亦可與四分樹資料結構(稱作殘餘四分樹(RQT))相關聯。亦即,葉CU可包括指示該葉CU如何被分割成TU之四分樹。TU四分樹之根節點大體對應於葉CU,而CU四分樹之根節點大體對應於樹型區塊(或LCU)。將RQT之未被分裂的TU稱作葉TU。一般而言,除非另有指示,否則本發明分別使用術語CU及TU來指葉CU及葉TU。
當CU經圖像間寫碼時,可針對每一PU提供運動資訊之一個集合。在一些實例中,諸如當PU位於B圖塊中時,可針對每一PU提供運動資訊之兩個集合。此外,可使用唯一圖像間預測模式來寫碼每一PU以針對每一PU導出運動資訊之集合。
視訊序列通常包括一系列視訊圖框或圖像。圖像群組(GOP)大體上包含一系列視訊圖像中之一或多者。GOP可包括GOP之標頭中、圖像中之一或多者之標頭中或別處的語法資料,該語法資料描述包括於GOP中之圖像的數目。圖像之每一圖塊可包括描述該圖塊之編碼模式的圖塊語法資料。視訊編碼器20通常對個別視訊圖塊內之視訊區塊進行操作,以便編碼視訊資料。視訊區塊可對應於CU內之寫碼節點。視訊區塊可具有固定或變化之大小,且可根據指定寫碼標準而在大小方面不同。
圖2為繪示HEVC圖像內預測模式的概念圖250。對於每一PU之明度分量,圖像內預測方法採用33種角圖像內預測模式(自2至34索引)、DC模式(使用1索引)及平面模式(使用0索引),如關於圖2所描述。
除了以上35種圖像內預測模式之外,亦由HEVC採用被稱為圖像內脈碼調變(I-PCM)的再一個圖像內預測模式。在I-PCM模式中,繞過預測、變換、量化及熵寫碼,而由預定義數目之位元來寫碼預測樣本。I-PCM模式之主要目的為處理不能由其他圖像內預測模式有效寫碼信號之情況。
在使用CU之PU的圖像內預測性或圖像間預測性寫碼之後,視訊編碼器20可計算CU之TU的殘餘資料。PU可包含描述在空間域(亦稱為像素域)中產生預測性像素資料之方法或模式的語法資料,且TU可包含在對殘餘視訊資料應用變換(例如離散餘弦變換(DCT)、整數變換、小波變換或概念上類似的變換)之後變換域中的係數。該殘餘資 料可對應於未經編碼之圖像之像素與對應於PU之預測值之間的像素差。視訊編碼器20可形成包括CU之殘餘資料的TU,且接著變換該等TU以產生CU之變換係數。
在任何變換以產生變換係數之後,視訊編碼器20可執行變換係數之量化。量化大體上係指量化變換係數以可能地減少用以表示係數之資料量從而提供進一步壓縮的程序。量化程序可減少與係數中之一些或所有相關聯之位元深度。舉例而言,可在量化期間將n位元值降值捨位至m位元值,其中n大於m
在量化之後,視訊編碼器20可掃描變換係數,從而自包括經量化變換係數之二維矩陣產生一維向量。該掃描可經設計以將較高能量(且因此較低頻率)係數置於陣列前部,及將較低能量(且因此較高頻率)係數置於陣列後部。在一些實例中,視訊編碼器20可使用預定義掃描次序來掃描經量化變換係數以產生可經熵編碼之經串行化向量。在其他實例中,視訊編碼器20可執行自適應性掃描。在掃描經量化變換係數以形成一維向量後,視訊編碼器20可(例如)根據上下文自適應性可變長度寫碼(CAVLC)、上下文自適應性二進位算術寫碼(CABAC)、基於語法之上下文自適應性二進位算術寫碼(SBAC)、機率區間分割熵(PIPE)寫碼或另一熵寫碼技術熵編碼表示一維向量中之變換係數的語法元素。視訊編碼器20亦可熵編碼與經編碼之視訊資料相關聯的供由視訊解碼器30用於解碼視訊資料之語法元素。
視訊編碼器20可輸出包括形成經寫碼圖像及相關聯資料之表示的一連串位元之位元串流。因此,位元串流包含視訊資料之經編碼表示。位元串流可包含一連串網路抽象層(NAL)單元。NAL單元為含有NAL單元中的資料之類型之指示及含有彼資料的呈按需要穿插有仿真阻止位元之原始位元組序列有效負載(RBSP)之形式的位元組之語法結構。NAL單元中之每一者包括NAL單元標頭且囊封RBSP。NAL單元 標頭可包括指示NAL單元類型碼之語法元素。由NAL單元之NAL單元標頭指定的NAL單元類型碼指示NAL單元之類型。RBSP可為含有囊封於NAL單元內的整數數目個位元組之語法結構。在一些情況下,RBSP包括零位元。
不同類型之NAL單元可囊封不同類型之RBSP。舉例而言,不同類型之NAL單元可囊封用於視訊參數集(VPS)、序列參數集(SPS)、圖像參數集(PPS)、經寫碼圖塊、補充增強資訊(SEI)等的不同RBSP。囊封視訊寫碼資料之RBSP(相反於參數集及SEI訊息之RBSP)的NAL單元可被稱作視訊寫碼層(VCL)NAL單元。在HEVC(亦即,非多層HEVC)中,存取單元可為解碼次序連續且精確地含有一個經寫碼圖像的NAL單元之集合。除經寫碼圖像之經寫碼圖塊NAL單元之外,存取單元亦可含有不含經寫碼圖像之圖塊的其他NAL單元。在一些實例中,存取單元之解碼總是產生經解碼圖像。補充增強資訊(SEI)含有不必解碼來自VCL NAL單元之經寫碼圖像之樣本的資訊。SEI RBSP含有一或多個SEI訊息。
如上文簡要指出,NAL單元可囊封VPS、SPS及PPS之RBSP。VPS為包含適用於零或多個全部經寫碼視訊序列(CVS)之語法元素的語法結構。SPS亦為包含適用於零或多個全部CVS之語法元素的語法結構。SPS可包括識別VPS在SPS在作用中時在作用中的語法元素。因此,VPS之語法元素可比SPS之語法元素更一般化地可適用。PPS為包含適用於零或多個經寫碼圖像之語法元素的語法結構。PPS可包括識別SPS在PPS在作用中時在作用中的語法元素。圖塊之圖塊標頭可包括指示PPS在圖塊正被寫碼時在作用中的語法元素。
視訊解碼器30可接收由視訊編碼器20產生之位元串流。此外,視訊解碼器30可剖析該位元串流以自該位元串流獲得語法元素。視訊解碼器30可至少部分基於自位元串流獲得之語法元素重建構視訊資料 之圖像。重建構視訊資料之程序可與由視訊編碼器20執行之程序大體互逆。舉例而言,視訊解碼器30可使用PU之運動向量判定當前CU之PU的預測性區塊。此外,視訊解碼器30可反量化當前CU之TU之係數區塊。視訊解碼器30可對係數區塊執行反變換,以重建構當前CU之TU的變換區塊。藉由將當前CU之PU的預測性區塊之樣本添加至當前CU之TU的變換區塊之對應樣本,視訊解碼器30可重建構當前CU之寫碼區塊。藉由重建構圖像之每一CU的寫碼區塊,視訊解碼器30可重建構圖像。
在HEVC標準中,存在兩種圖像間預測模式。此等圖像間預測模式分別為針對預測單元(PU)的合併模式(注意跳過模式被認為是合併模式之特殊情況)及高級運動向量預測(AMVP)模式。在AMVP模式或合併模式中,可針對多個運動向量預測因子維持運動向量(MV)候選清單。可藉由自MV候選清單獲取一個候選來產生當前PU之運動向量以及合併模式中的參考索引。
在一些情況下,MV候選清單可含有針對合併模式的至多5個候選及針對AMVP模式的僅兩個候選。合併候選可含有運動資訊之集合,例如,對應於參考圖像清單(諸如清單0及清單1)的運動向量及參考索引。若由合併索引來識別合併候選,則參考圖像用於當前區塊之預測,以及判定相關聯之運動向量。然而,針對自清單0或清單1的每一潛在預測方向的AMVP模式,需要明確地將參考索引連同MVP索引傳訊至MV候選清單,原因是AMVP候選可含有僅運動向量。在AMVP模式中,可進一步改進經預測運動向量。
合併候選可對應於運動資訊之完整集合,而AMVP候選可含有針對特定預測方向的僅一個運動向量及參考索引。兩種模式之候選可類似地自相同空間及時間鄰近區塊導出。
圖3A及圖3B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種技術的用於合併及高 級運動向量預測(AMVP)模式的空間相鄰運動向量候選的概念圖。如關於圖3A及圖3B所描述,空間MV候選自針對特定PU(PU0)的圖3A及圖3B中所示的鄰近區塊導出,而產生來自區塊的候選的方法對於合併模式及AMVP模式不同。
在合併模式中,可使用圖3A中所示的具有數字的次序導出至多四個空間MV候選,且次序如下:左(0)、上(1)、右上(2)、左下(3)及左上(4),如圖3A所示。
在AMVP模式中,鄰近區塊分成兩個群組:由區塊0及1組成的左群組310及由區塊2、3及4組成的上群組320,如圖3B所示。針對每一群組310及320,參照與由經傳訊之參考索引指示的相同參考圖像的鄰近區塊中之潛在候選具有待選擇之最高優先權以形成群組之最終候選。有可能所有鄰近區塊均不含指向相同參考圖像的運動向量。因此,若不能發現此候選,則縮放第一可用候選以形成最終候選,因此可補償暫態距離差異。
諸多應用(諸如遠端桌面、遠端遊戲、無線顯示器、車用信息娛樂、雲計算等)在日常生活中正變得常規。此等應用中之視訊內容通常為天然內容、文字、人工圖形等之組合。在文字及人工圖形區域中,重複圖案(諸如字符、圖標、符號等)通常存在。圖像內區塊複製(圖像內BC)為可使視訊寫碼器移除此冗餘且改良圖像內圖像寫碼效率的技術。在一些情況下,圖像內BC替代地可被稱作圖像內運動補償(MC)。
根據一些圖像內BC技術,視訊寫碼器可使用與視訊資料之當前區塊相同的圖像內的先前寫碼之視訊資料之區塊,其在針對當前區塊之預測的相同圖像中之視訊資料之當前區塊(待寫碼)正上方或水平地成一直線。亦即,若視訊資料之圖像強加於2-D網格上,則視訊資料之每一區塊將佔據x值及y值之唯一範圍。因此,一些視訊寫碼器可基 於僅共用相同x值集合(亦即,與當前區塊垂直成一直線)或相同y值集合(亦即,與當前區塊水平成一直線)的先前寫碼之視訊資料之區塊來預測視訊資料之當前區塊。
圖4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種技術的圖像內區塊複製(BC)實例的概念圖。如關於圖4所描述,圖像內BC已包括在RExt中。圖像內BC之實例如圖4所示,其中自當前圖像/圖塊之已經解碼之區塊404預測當前CU 402。當前圖像內BC區塊大小可與CU大小一樣大,範圍為自8×8至64×64,而在一些應用中,可另外應用其他限制。
在傳統視訊寫碼中,影像可假定為連續色調且在空間上平滑。基於此等假定,已開發出各種工具,諸如基於區塊之變換、濾波等,且此等工具已展示針對天然內容視訊之良好效能。然而,在諸如遠端桌面、協同工作及無線顯示器等的某些應用中,電腦產生之螢幕內容可為待壓縮之主要內容。此類型之內容傾向於為離散色調的且其特徵為具有高對比度物件邊界的清晰線條。然而,連續色調及平滑度之假定不再能適用。因此,傳統的視訊寫碼技術可能無法有效工作。
為了調整此效率損失,視訊寫碼器可使用調色板模式寫碼。2013年4月10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810,649號描述調色板寫碼技術之實例。針對每一CU,可導出一調色板,其包括當前CU中之最主要像素值。首先傳輸調色板之大小及元素。隨後根據特定掃描次序編碼CU中之像素。針對每一位置,視訊編碼器20可首先傳輸一語法元素(諸如flag、palette_flag)以指示像素值在調色板中(「串數模式(run mode)」)或不在調色板中(「像素模式(pixel mode)」)。
在「串數模式」中,視訊編碼器20可傳訊調色板索引,緊接著傳訊「串數」。串數(run)為指示具有與當前正經寫碼之像素相同的調色板索引值的以掃描次序的連續像素之數目的語法元素。若以掃描次序的即時連續中之多個像素具有相同調色板索引值,則「串數模式」 可由語法元素(諸如,palette_flag)指示。可判定一計數器值,其等於接續具有與當前像素相同的調色板索引值的當前像素的像素之數目,且串數設定為等於計數器值。視訊編碼器20不需要傳輸palette_flag或由「串數」覆蓋之以下位置的調色板索引,因為遵循當前像素之像素中之每一者具有相同像素值。在解碼器側,僅將解碼當前像素之第一調色板索引值,且將在「串數」語法元素中指示的像素之「串數」中針對每一像素複製結果。在「像素模式」中,視訊編碼器20傳輸此位置之像素樣本值。若諸如palette_flag之語法元素指示「像素模式」,則僅針對正經解碼之當前像素判定調色板索引值。
針對4:4:4色度格式之序列提出殘餘信號之迴路內色彩空間變換。迴路內色彩空間變換程序將RGB/YUV色度格式之預測誤差信號(亦即,殘餘信號)變換為次佳顏色空間中之彼等信號。迴路內色彩空間變換可進一步減少顏色分量當中之相關性。可由奇異值分解(SVD)自每一CU之像素樣本值導出變換矩陣。顏色空間變換可應用於圖像內模式及圖像間模式兩者之預測誤差。
當顏色空間變換應用於圖像間模式時,首先將殘餘轉換至具有經導出之變換矩陣的一不同域。在顏色空間轉換之後,按順序執行常規寫碼步驟(諸如DCT/DST、量化及熵寫碼)。
當顏色空間變換應用於使用圖像內模式寫碼之CU時,首先將預測區塊及當前區塊分別轉換至具有經導出之變換矩陣的一不同域。在顏色空間變換之後,進一步使用DCT/DST、量化及熵寫碼變換當前區塊與當前區塊之預測因子之間的殘餘。
視訊編碼器件(諸如視訊編碼器20)執行正向操作,其中包含變換值a、b、c、d、e、f、g、h及i的顏色空間變換矩陣應用於三個平面G、B及R以導出顏色分量P、Q及S之值,如下:
所得值可在HEVC規格之範圍內經截割,原因是在最壞情況下該等值可增大至倍。視訊解碼器件(諸如視訊解碼器30)執行反向操作,其中包含轉換值at、bt、ct、dt、et、ft、gt、ht及it的顏色空間變換矩陣應用於三個顏色分量P'、Q'及R'以導出三個平面G'、B'及R',如下,
圖5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種技術的目標區塊及用於圖像內8×8區塊的參考樣本之實例的概念圖。可使用奇異值分解(SVD)自參考樣本值導出變換矩陣。視訊寫碼器件可針對圖像內情況及圖像間情況使用不同參考樣本。針對經圖像內寫碼區塊之情況,目標區塊及參考樣本可如圖5中所示。在圖5中,目標區塊由8×8個交叉影線樣本組成,且參考樣本為條紋及點狀樣本。
針對經圖像間寫碼區塊之情況,用於矩陣導出之參考樣本可與用於運動補償之參考樣本相同。高級運動預測(AMP)中之參考樣本可經子採樣以減少參考樣本之數目。舉例而言,12×16區塊中之參考樣本之數目減少2/3。
在以上方法之一些實例中,可始終應用顏色空間變換程序。因此,可能不需要傳訊是否調用顏色空間變換程序。另外,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兩者可使用相同方法導出變換矩陣以避免用於傳訊變換矩陣的額外負荷。
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使用各種顏色空間變換矩陣。舉例而言,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針對不同顏色空間應用不同顏色空間變換矩陣。舉例而言,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使 用一對YCbCr變換矩陣以將樣本值自RGB顏色空間轉換至YCbCr顏色空間及返回。以下等式展示YCbCr變換矩陣之一個實例集:
在另一實例中,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使用一對YCoCg變換矩陣以將樣本值自RGB顏色空間轉換至YCoCg顏色空間及返回。以下等式展示YCoCg變換矩陣之一個實例集:
另一此矩陣可為YCoCg-R矩陣,其為由因數2縮放Co及Cg分量的YCoCg矩陣之可修正版本。藉由使用提昇技術,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藉由以下等式達成正向及反向變換:
在以上等式及矩陣中,可(例如,由視訊編碼器)在編碼程序之前執行正向變換。相反地,可(例如,由視訊解碼器)在解碼程序之後執行反向變換。
圖塊之圖塊標頭含有關於圖塊之資訊。舉例而言,圖塊之圖塊標頭可含有語法元素,視訊解碼器30可自該等語法元素導出圖塊之量化參數。在HEVC中,圖塊片段標頭語法結構對應於圖塊標頭。下表 展示如所定義之圖塊片段標頭之一部分:
在以上實例及本發明之其他語法表中,具有u(n)形式(其中n為非負整數)的描述符的語法元素為具有長度n的無符號值。此外,描述符se(v)指示首先具有左位元的帶符號整數第0次序指數哥倫布寫碼語法元素。
在上表中,slice_qp_delta語法元素指定待用於圖塊中之寫碼區塊直至由CU層中之CuQpDeltaVal之值修改的QpY之初始值。圖塊之QpY為圖塊之區塊之明度分量之QP。圖塊之QpY量化參數之初始值(SliceQpY)可經導出如下:SliceQpY=26+init_qp_minus26+slice_qp_delta
在以上等式中,init_qp_minus26為PPS中傳訊之語法元素。init_qp_minus26語法元素指定每一圖塊之SliceQpY之初始值減26。SliceQpY之值可在-QpBdOffsetY至+51之範圍內,包括端點。QpBdOffsetY為等於bit_depth_luma_minus8語法元素乘6的變量。bit_depth_luma_minus8語法元素指定明度陣列之樣本之位元深度及明度量化參數範圍偏移QpBdOffsetY之值。視訊編碼器20可傳訊SPS中之bit_depth_luma_minus8語法元素。
另一語法元素(slice_cb_qp_offset)指定當判定Qp'Cb量化參數之值時待添加至pps_cb_qp_offset(或明度量化參數偏移)之值。slice_cb_qp_offset之值可在-12至+12之範圍內,包括端點。當 slice_cb_qp_offset不存在時,推斷slice_cb_qp_offset等於0。pps_cb_qp_offset+slice_cb_qp_offset之值可在-12至+12之範圍內,包括端點。
語法元素slice_cr_qp_offset指定當判定Qp'Cr量化參數之值時待添加至pps_cr_qp_offset(或明度量化參數偏移)之值。slice_cr_qp_offset之值可在-12至+12之範圍內,包括端點。當slice_cr_qp_offset不存在時,可推斷slice_cr_qp_offset等於0。pps_cr_qp_offset+slice_cr_qp_offset之值可在-12至+12之範圍內,包括端點。
當語法元素cu_chroma_qp_offset_enabled_flag等於1時,cu_chroma_qp_offset_flag可存在於變換單元語法中。當cu_chroma_qp_offset_enabled_flag等於0時,cu_chroma_qp_offset_flag可不存在於變換單元語法中。當不存在時,推斷cu_chroma_qp_offset_enabled_flag之值等於0。
變換單元可具有語法如下:
語法元素cu_qp_delta_abs指定當前寫碼單元之明度量化參數與其預測之間的差值CuQpDeltaVal之絕對值。在上表中,描述符ae(v)指定上下文自適應性算術熵寫碼語法元素。
語法元素cu_qp_delta_sign_flag指定CuQpDeltaVal之符號。若cu_qp_delta_sign_flag等於0,則對應CuQpDeltaVal具有正值。否則(cu_qp_delta_sign_flag等於1),對應CuQpDeltaVal具有負值。當cu_qp_delta_sign_flag不存在時,推斷cu_qp_delta_sign_flag等於0。
當cu_qp_delta_abs存在時,可導出變量IsCuQpDeltaCoded及CuQpDeltaVal。
IsCuQpDeltaCoded=1
CuQpDeltaVal=cu_qp_delta_abs * (1-2 * cu_qp_delta_sign_flag)
CuQpDeltaVal之值可在-(26+QpBdOffsetY/2)至+(25+QpBdOffsetY/2)之範圍內,包括端點。
語法元素cu_chroma_qp_offset_flag(當存在且等於1時)指定cb_qp_offset_list[ ]中之條目用於判定CuQpOffsetCb之值且cr_qp_offset_list[ ]中之對應條目用於判定CuQpOffsetCr之值。當變量cu_chroma_qp_offset_flag等於0時,此等清單不用於判定CuQpOffsetCb及CuQpOffsetCr之值。
語法元素cu_chroma_qp_offset_idx(當存在時)指定至用於判定CuQpOffsetCb及CuQpOffsetCr之值的cb_qp_offset_list[ ]及cr_qp_offset_list[ ]中的索引。當存在時,cu_chroma_qp_offset_idx之 值應在0至chroma_qp_offset_list_len_minus1之範圍內,包括端點。當不存在時,推斷cu_chroma_qp_offset_idx之值等於0。
可檢查由於cu_chroma_qp_offset_flag已存在於相同群組之某一其他CU中因此不存在cu_chroma_qp_offset_flag之情況以及由於清單僅含有一項條目因此flag等於1但index不存在之情況。當cu_chroma_qp_offset_flag存在時,設定變量IsCuChromaQpOffsetCoded等於1。隨後導出變量CuQpOffsetCb及CuQpOffsetCr。若cu_chroma_qp_offset_flag等於1,則CuQpOffsetCb=cb_qp_offset_list[cu_chroma_qp_offset_idx],且CuQpOffsetCr=cr_qp_offset_list[cu_chroma_qp_offset_idx]。否則(cu_chroma_qp_offset_flag等於0),CuQpOffsetCb及CuQpOffsetCr兩者均設定為等於0。
在解碼程序中,針對量化參數之導出程序,此程序之輸入為指定相對於當前圖像之左上方明度樣本的當前明度寫碼區塊之左上方樣本的明度位置(xCb,yCb)。在此程序中,導出變量QpY、明度量化參數Qp'Y及色度量化參數Qp'Cb及Qp'Cr
根據本發明之技術,量化群組為CU之TU之集合,其中TU中之每一者共用相同QP值。明度位置(xQg,yQg)指定相對於當前圖像之左上方明度樣本的當前量化群組之左上方明度樣本。水平位置xQg及垂直位置yQg分別設定為等於xCb-(xCb&((1<<Log2MinCuQpDeltaSize)-1))及yCb-(yCb&((1<<Log2MinCuQpDeltaSize)-1))。量化群組之明度大小Log2MinCuQpDeltaSize判定共用相同qPY_PRED的寫碼樹型區塊內的最小區域之明度大小。
視訊寫碼器可由以下有序步驟導出經預測之明度量化參數qPY_PRED
1)可導出變量qPY_PREV。若以下條件中之一或多者為真實的,則 視訊寫碼器設定qPY_PREV等於SliceQpY:當前量化群組為圖塊中之第一量化群組,當前量化群組為色磚中之第一量化群組,或當前量化群組為寫碼樹型區塊列中之第一量化群組,且entropy_coding_sync_enabled_flag等於1。否則,qPY_PREV設定為等於以解碼次序之先前量化群組中之最後寫碼單元之明度量化參數QpY。
2)調用以z掃描次序的區塊之可用性導出程序,位置(xCurr,yCurr)設定為等於(xCb,yCb)且相鄰位置(xNbY,yNbY)設定為等於(xQg-1,yQg)作為輸入,且將輸出指派給availableA。變量qPY_A導出如下:若以下條件中之一或多者為真實的,則qPY_A設定為等於qPY_PREV:availableA等於FALSE或含有覆蓋明度位置(xQg-1,yQg)的明度寫碼區塊的寫碼樹型區塊之寫碼樹型區塊位址ctbAddrA不等於CtbAddrInTs,其中ctbAddrA導出如下:xTmp=(xQg-1)>>Log2MinTrafoSize
yTmp=yQg>>Log2MinTrafoSize
minTbAddrA=MinTbAddrZs[xTmp][yTmp]
ctbAddrA=(minTbAddrA>>2)*(CtbLog2SizeY-Log2MinTrafoSize)
否則,qPY_A設定為等於含有覆蓋(xQg-1,yQg)的明度寫碼區塊的寫碼單元之明度量化參數QpY
3)調用以z掃描次序的區塊之可用性導出程序,位置(xCurr,yCurr)設定為等於(xCb,yCb)且相鄰位置(xNbY,yNbY)設定為等於(xQg,yQg-1)作為輸入。將輸出指派給availableB。導出變量qPY_B。若以下條件中之一或多者為真實的,則qPY_B設定為等於qPY_PREV:availableB等於FALSE或含有覆蓋明度位置(xQg,yQg-1)的明度寫碼區塊的寫碼樹型區塊之寫碼樹型區塊位址ctbAddrB不等於CtbAddrInTs,其中ctbAddrB導出如下:xTmp=xQg>>Log2MinTrafoSize
yTmp=(yQg-1)>>Log2MinTrafoSize
minTbAddrB=MinTbAddrZs[xTmp][yTmp]
ctbAddrB=(minTbAddrB>>2)*(CtbLog2SizeY-Log2MinTrafoSize)
否則,qPY_B設定為等於含有覆蓋(xQg,yQg-1)的明度寫碼區塊的CU之明度量化參數QpY
經預測之明度量化參數qPY_PRED可導出如下:qPY_PRED=(qPY_A+qPY_B+1)>>1
變量QpY可導出如下:QpY=((qPY_PRED+CuQpDeltaVal+52+2*QpBdOffsetY)%(52+QpBdOffsetY))-QpBdOffsetY
明度量化參數Qp'Y可導出如下:Qp'Y=QpY+QpBdOffsetY
當ChromaArrayType不等於0時,變量qPiCb及qPiCr導出如下:qPiCb=Clip3(-QpBdOffsetC,57,QpY+pps_cb_qp_offset+slice_cb_qp_offset+CuQpOffsetCb)
qPiCr=Clip3(-QpBdOffsetC,57,QpY+pps_cr_qp_offset+slice_cr_qp_offset+CuQpOffsetCr)
若ChromaArrayType等於1,則變量qPCb及qPCr基於等於qPiCb及qPiCr的索引qPi分別設定為等於QpC之值。否則,變量qPCb及qPCr基於等於qPiCb及qPiCr的索引qPi分別設定為等於Min(qPi,51)。
Cb及Cr分量之色度量化參數Qp'Cb及Qp'Cr導出如下:Qp'Cb=qPCb+QpBdOffsetC
Qp'Cr=qPCr+QpBdOffsetC
依等於1的ChromaArrayType之qPi而變化的Qpc之規格如下:
在解量化程序中,導出每一分量索引(cIdx)之量化參數qP。若cIdx等於0,則qP=Qp'Y。否則,若cIdx等於1,則qP=Qp'Cb。否則(若cIdx等於2),則qP=Qp'C。在解區塊濾波器程序中,首先判定明度/色度邊緣,其取決於QpY。HEVC之子條款8.7.2.5.3及8.7.2.5.5提供解區塊濾波器程序之細節。
2014年4月18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981,645號定義迴路內顏色變換公式,諸如具有位元深度增量的標準化YCgCo變換及YCgCo變換。另外,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981,645描述顏色變換可應用於圖像內模式之殘值域,亦即,在習知變換/量化程序之前的預測程序之後。此外,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981,645號指出不同顏色分量可使用區塊之不同delta QP,基於變換之標準使用顏色變換寫碼該等區塊。
可以若干方式改進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981,645號之視訊寫碼技術。舉例而言,三個顏色分量之固定delta QP設定可能並非在所有情況下都最佳,諸如所有圖像內/隨機存取/低延遲。此外,當使用具有位元深度增量的非標準化YCgCo變換時,變換導致正常變換之位元寬度增加,其增加了硬體實施之成本。相反地,若正常變換保持不變,則歸因於輸入殘餘資料之增加精度,其可在一些情況下導致溢位。
本發明之技術相較於先前設計提供改良迴路內顏色空間變換之寫碼效能及減少解碼器複雜度之解決方案。諸如視訊編碼器20或視訊解碼器30之視訊寫碼器可執行如關於圖1至圖11描述之技術中之任一者。
在一些實例中,經解碼之三個顏色分量之QP之delta值之設定由(deltaQPC0、deltaQPC1、deltaQPC2)表示,其指示相較使用習知方式判定之qP具有賦能之顏色變換的區塊之QP之偏移。針對使用賦能之顏 色變換寫碼的區塊,解量化程序中使用之最終QP針對具有分別等於0、1、2的分量索引cIdx的三個顏色分量設定為qP+deltaQPC0、qP+deltaQPC1、qP+deltaQPC2。qP為習知QP導出程序之輸出。在一些實例中,deltaQPC0等於deltaQPC1,而deltaQPC0及deltaQPC1兩者均小於deltaQPC2
舉例而言,視訊編碼器20可編碼視訊資料之CU。在編碼視訊資料時,視訊編碼器20可判定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CU。視訊編碼器20可判定顏色分量之初始QP,且基於該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來設定顏色分量之最終QP以使得顏色分量之最終QP等於顏色分量之初始QP與顏色分量之非零QP偏移之總和。視訊編碼器20可基於顏色分量之最終QP來量化CU之係數區塊,CU之該係數區塊係基於該顏色分量之樣本值。一旦每一係數已經量化,視訊編碼器20即可基於經編碼位元串流中之CU之經量化係數區塊輸出經編碼之CU。
在另一實例中,視訊解碼器30可解碼視訊資料之CU。在解碼視訊資料時,視訊解碼器30可判定使用顏色空間轉換來編碼CU。視訊解碼器30可判定顏色分量之初始QP,且基於該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來判定顏色分量之最終QP,以使得顏色分量之最終QP等於顏色分量之初始QP與顏色分量之非零QP偏移之總和。視訊解碼器30可基於顏色分量之最終QP來反量化CU之係數區塊,CU之係數區塊係基於顏色分量之樣本值。一旦每一係數區塊已經量化,視訊解碼器30即可基於CU之經反量化係數區塊來重建構CU。
在一些實例中,針對一或多個顏色分量之顏色分量,可在PPS、SPS或圖塊標頭中之一者中傳訊顏色分量之QP偏移。在一些其他實例中,複數個顏色分量可包含三個顏色分量。在此等實例中,第一顏色分量之第一量化參數之第一QP偏移等於第二顏色分量之第二QP之第二QP偏移,第一QP偏移(及第二量化參數偏移)小於第三顏色分量之 第三QP之第三QP偏移。
因此,在一些實例中,該CU為第一CU。在此等實例中,視訊編碼器20可編碼第二CU。在編碼第二CU時,視訊編碼器20可判定顏色分量之第二QP,基於未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第二CU來設定顏色分量之最終QP值以使得顏色分量之第二最終QP值等於顏色分量之第二初始QP值,及基於顏色分量之第二最終QP量化第二CU之係數區塊,第二CU之係數區塊係基於顏色分量之樣本值。視訊編碼器20可進一步輸出包含表示經量化第二係數區塊中之每一者的一或多個經熵編碼語法元素之第二集合的視訊資料位元串流。
在解碼此實例時,視訊解碼器30可解碼第二CU。在解碼第二CU時,視訊解碼器30可針對複數個顏色分量中之顏色分量判定顏色分量之第二QP,基於未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第二CU來判定顏色分量之第二最終QP值以使得顏色分量之第二最終QP值等於顏色分量之第二初始QP值,及基於顏色分量之最終QP反量化第二CU之係數區塊,第二CU之係數區塊係基於顏色分量之樣本值。視訊解碼器30可基於第二CU之一或多個經反量化係數區塊中之每一者來重建構第二CU。
代替使用所有模式之delta QPs之一個固定集合,三個顏色分量之delta QPs之設定可為模式有關的。在一項實例中,圖像內模式及圖像內BC模式可共用(deltaQPC0、deltaQPC1、deltaQPC2)之相同集合,而圖像間模式可共用(deltaQPC0、deltaQPC1、deltaQPC2)之另一集合,其不等同於圖像內模式及圖像內BC模式使用之一者。在另一實例中,圖像內模式可共用(deltaQPC0、deltaQPC1、deltaQPC2)之相同集合,而圖像內BC模式及圖像間模式可共用(deltaQPC0、deltaQPC1、deltaQPC2)之另一集合,其不等同於圖像內模式使用之一者。在一些實例中,delta QPs(deltaQPC0、deltaQPC1、deltaQPC2)之集合可為(-4+6*BitInc、-4+6*BitInc、-3+6*BitInc)、(-4+6*BitInc、-4+6*BitInc、-2+6*BitInc)、 (-5+6*BitInc、-5+6*BitInc、-3+6*BitInc)或(-5+6*BitInc、-5+6*BitInc、-2+6*BitInc),其中BitInc可為0、1、2.
亦即,在一些實例中,複數個顏色分量包含三個顏色分量。在此等實例中,量化參數偏移可等於(-5+6*BitInc、-5+6*BitInc、-3+6*BitInc)。在其他此等實例中,量化參數偏移可等於其他值,諸如(-4+6*BitInc、-4+6*BitInc、-3+6*BitInc)、(-4+6*BitInc、-4+6*BitInc、-2+6*BitInc)或(-5+6*BitInc、-5+6*BitInc、-2+6*BitInc)。在任何情況下,BitInc可等於0、1或2。
I圖塊為可僅含有圖像內寫碼區塊或圖像內BC寫碼區塊的圖塊。P圖塊為僅含有圖像內寫碼及單向圖像間預測區塊的圖塊。B圖塊為可含有圖像內預測區塊、單向圖像間預測區塊及雙向圖像間預測區塊的圖塊。在一些實例中,代替使用所有模式之delta QPs之一個固定集合,三個顏色分量之delta QPs之設定可取決於圖塊類型。在一項實例中,I圖塊可共用相同集合,而P/B圖塊共用相同集合。在另一實例中,不同集合可應用於I/P/B圖塊。此外,在一些實例中,可在SPS、PPS或圖塊標頭中傳訊delta QPs之集合。
亦即,在一些實例中,顏色分量之QP偏移可取決於CU之圖塊類型為I圖塊類型、P圖塊類型抑或B圖塊類型。在此等實例中,針對顏色分量,視訊編碼器20可判定顏色分量之QP偏移在CU之圖塊類型為I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一值,且在CU之圖塊類型為P圖塊類型或B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二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在其他此等實例中,針對顏色分量,視訊編碼器20可判定顏色分量之QP偏移在CU之圖塊類型為I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一值,在CU之該圖塊類型為P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二值,且在CU之圖塊類型為B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三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該第二值不同於該第三值,且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三值。
在其他實例中,顏色分量之QP偏移可取決於CU之圖塊類型為I圖塊類型、P圖塊類型抑或B圖塊類型。在此等實例中,針對顏色分量,視訊解碼器30可判定顏色分量之QP偏移在CU之圖塊類型為I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一值,且在CU之圖塊類型為P圖塊類型或B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二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在其他此等實例中,針對顏色分量,視訊解碼器30可判定顏色分量之QP偏移在CU之圖塊類型為I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一值,在CU之該圖塊類型為P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二值,且在CU之圖塊類型為B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三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該第二值不同於該第三值,且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三值。
在一些實例中,當歸因於顏色變換增加資料動態範圍時,視訊寫碼器可將經變換之殘值截割至與顏色變換之前的彼等殘值相同的範圍中。舉例而言,若輸入資料在N位元精度中,則圖像內/圖像間預測之後的殘值可在[-2N,2N-1]之範圍內(或更精確地,在[-2N-1,2N-1]之範圍內)。在應用顏色變換後,經變換之殘值亦可經截割至相同範圍。在一些實例中,當三個顏色分量之寫碼區塊旗標均等於0時,可跳過反向顏色變換。
在一些實例中,當應用顏色變換時,使用習知方式導出之QpY可進一步調整為(QpY+deltaQPC0)。因此,在解區塊濾波器程序中,可首先判定明度/色度邊緣之邊界強度,其取決於經調整之QpY。替代地,未經調整之QpY可用於解區塊濾波器程序之明度/色度邊緣之邊界強度中。
亦即,在一些實例中,複數個顏色分量包含明度分量及色度分量。在此等實例中,視訊編碼器20可至少部分基於明度分量之最終QP進一步判定明度邊緣之邊界強度。視訊編碼器20可至少部分基於色度分量之最終QP進一步判定色度邊緣之邊界強度。回應於判定明度邊緣之邊界強度不滿足第一臨限值,視訊編碼器20可對明度邊緣執 行解區塊濾波程序。此外,回應於判定色度邊緣之邊界強度不滿足第二臨限值,視訊編碼器20可對色度邊緣執行解區塊濾波程序。
在其他實例中,複數個顏色分量包含明度分量及色度分量。在此等實例中,視訊解碼器30可至少部分基於明度分量之最終QP進一步判定明度邊緣之邊界強度。視訊解碼器30可至少部分基於色度分量之最終QP進一步判定色度邊緣之邊界強度。回應於判定明度邊緣之邊界強度不滿足第一臨限值,視訊解碼器30可對明度邊緣執行解區塊濾波程序。此外,回應於判定色度邊緣之邊界強度不滿足第二臨限值,視訊解碼器30可對色度邊緣執行解區塊濾波程序。
在一些實例中,可在當針對一個CU賦能顏色變換且使用圖像內模式寫碼CU時CU內的所有PU將使用直接模式(DM)的標準中加入約束條件。當使用直接模式編碼PU時,視訊編碼器20不傳訊運動資訊語法元素,但可傳訊表示殘餘資料的語法元素。亦即,色度預測模式可與明度預測模式相同。替代地,此外,當針對一個CU賦能顏色變換時,pcm_flag將等於0。
亦即,在一些實例中,顏色空間變換之輸入資料具有N位元精度。在此等實例中,圖像內/圖像間預測之後CU之殘餘資料可在[-2N,2N-1]之範圍內。在一些其他實例中,回應於判定該CU係使用圖像內寫碼模式寫碼,視訊編碼器20可使用相同色度預測模式進一步預測CU之所有色度區塊。在此等實例中,視訊編碼器20可使用相同明度預測模式進一步預測CU之所有明度區塊。相同明度預測模式可與相同色度預測模式相同。在另一實例中,一個CU可含有四個明度區塊。在此等實例中,可使用其自身明度預測模式寫碼每一明度區塊,且CU內的左上方明度區塊之明度預測模式可與相同色度預測模式相同。
在其他實例中,顏色空間轉換之輸入資料具有N位元精度。在此 等實例中,圖像內/圖像間預測之後CU之殘餘資料可在[-2N,2N-1]之範圍內。在一些其他實例中,回應於判定使用圖像內寫碼模式來寫碼CU,視訊解碼器30可使用相同色度預測模式進一步預測CU之所有色度區塊。在此等實例中,視訊解碼器30可使用相同明度預測模式進一步預測CU之所有明度區塊。相同明度預測模式可與相同色度預測模式相同。在另一實例中,一個CU可含有四個明度區塊。在此等實例中,可使用其自身明度預測模式寫碼每一明度區塊,且CU內的左上方明度區塊之明度預測模式可與相同色度預測模式相同。
視訊編碼器20可(例如)在圖框標頭、區塊標頭、圖塊標頭或GOP標頭中進一步將語法資料(諸如,基於區塊之語法資料、基於圖框之語法資料,及基於GOP之語法資料)發送至視訊解碼器30。GOP語法資料可描述GOP中之圖框數目,且圖框語法資料可指示用以編碼對應圖框之編碼/預測模式。
圖6為繪示可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程序實施用於編碼視訊區塊的技術的視訊編碼器20之實例的方塊圖。視訊編碼器20可執行視訊圖塊內之視訊區塊之圖像內寫碼及圖像間寫碼。圖像內寫碼依賴於空間預測以減小或移除給定視訊圖框或圖像內之視訊的空間冗餘。圖像間寫碼依賴於時間預測以減小或移除視訊序列之鄰近圖框或圖像內之視訊的時間冗餘。圖像內模式(I模式)可指若干基於空間之寫碼模式中之任一者。圖像間模式(諸如,單向預測(P模式)或雙向預測(B模式))可指代若干基於時間之寫碼模式中之任一者。
如圖6中所示,視訊編碼器20接收待編碼之視訊圖圖像內之當前視訊區塊。在圖6之實例中,視訊編碼器20包括模式選擇單元40、參考圖像記憶體64、求和器50、變換處理單元52、量化單元54及熵編碼單元56。模式選擇單元40又包括運動補償單元44、運動估計單元42、圖像內預測單元46及分割單元48。模式選擇單元40亦可包括基於所選 擇模式的其他單元,諸如圖像內BC模式模組。用於視訊區塊重建構,視訊編碼器20亦包括反量化單元58、反變換單元60及求和器62。亦可包括去區塊濾波器(圖6中未展示)以對區塊邊界進行濾波以自重建構之視訊移除區塊效應偽影。在典型實例中,求和器62接收解區塊濾波器之輸出。亦可使用除去區塊濾波器以外之額外濾波器(迴路中或迴路後)。為簡潔起見未展示此等濾波器,但若需要,此等濾波器可濾波求和器50之輸出(作為迴路內濾波器)。
在編碼程序期間,視訊編碼器20接收待編碼之視訊圖框或圖塊。可將該圖框或圖塊劃分成多個視訊區塊。運動估計單元42及運動補償單元44基於一或多個參考圖框中之一或多個區塊執行視訊區塊之圖像間預測性寫碼以提供時間預測。視訊編碼器20可執行多個寫碼遍次,(例如)以選擇用於視訊資料之每一區塊的適當寫碼模式。
運動估計單元42及運動補償單元44可高度整合,但為概念目的而分開說明。由運動估計單元42執行之運動估計為產生運動向量之程序,運動向量估計視訊區塊之運動。舉例而言,運動向量可指示在當前視訊圖框或圖像內之視訊區塊的PU相對於在參考圖框(或其他經寫碼單元)內的預測性區塊(其相對於在該當前圖框(或其他經寫碼單元)內正經寫碼的當前區塊)的位移。預測性區塊為就像素差而言被發現緊密地匹配待寫碼之區塊的區塊,該像素差可藉由絕對差總和(SAD)、平方差總和(SSD)或其他偏移度判定。在一些實例中,視訊編碼器20可計算儲存於參考圖像記憶體64中的參考圖像之次整數像素位置的值。舉例而言,視訊編碼器20可內插參考圖像之四分之一像素位置、八分之一像素位置或其他分數像素位置的值。因此,運動估計單元42可執行相對於全像素位置及分數像素位置之運動搜尋且輸出具有分數像素精度之運動向量。
運動估計單元42藉由比較PU之位置與參考圖像之預測性區塊之 位置而計算圖像間寫碼圖塊中之視訊區塊之PU的運動向量。參考圖像可係選自第一參考圖像清單(清單0)或第二參考圖像清單(清單1),其中的每一者識別儲存於參考圖像記憶體64中之一或多個參考圖像。運動估計單元42將所計算運動向量發送至熵編碼單元56及運動補償單元44。
由運動補償單元44執行之運動補償可涉及基於由運動估計單元42判定之運動向量來擷取或產生預測性區塊。再次,在一些實例中,運動估計單元42與運動補償單元44可在功能上整合。在接收到當前視訊區塊之PU的運動向量之後,運動補償單元44可在參考圖像清單中之一者中定位運動向量所指向之預測性區塊。求和器50藉由自正被寫碼之當前視訊區塊的像素值減去預測性區塊之像素值來形成殘餘視訊區塊,從而形成像素差值,如下文所論述。一般而言,運動估計單元42相對於明度分量而執行運動估計,且運動補償單元44將基於該等明度分量所計算之運動向量用於色度分量與明度分量兩者。模式選擇單元40亦可產生與視訊區塊及視訊圖塊相關聯之語法元素以供視訊解碼器30在解碼視訊圖塊之視訊區塊時使用。
如上文所描述,作為由運動估計單元42及運動補償單元44執行之圖像間預測的替代,圖像內預測單元46可對當前區塊進行圖像內預測。詳言之,圖像內預測單元46可判定待用以編碼當前區塊之圖像內預測模式。在一些實例中,圖像內預測單元46可例如在分開的編碼遍次期間使用各種圖像內預測模式編碼當前區塊,且圖像內預測單元46(或在一些實例中為模式選擇單元40)可從所測試之模式中選擇適當圖像內預測模式來使用。
舉例而言,圖像內預測單元46可使用對於各種所測試之圖像內預測模式的速率-失真分析來計算速率-失真值,且在所測試之模式之中選擇具有最佳速率-失真特性之圖像內預測模式。速率-失真分析大 體上判定經編碼區塊與原始、未編碼區塊(其經編碼以產生經編碼區塊)之間的失真(或誤差)量,以及用以產生經編碼區塊之位元率(亦即,位元之數目)。圖像內預測單元46可根據各種經編碼區塊之失真及速率來計算比率以判定哪一圖像內預測模式展現該區塊之最佳速率-失真值。
在選擇用於區塊之圖像內預測模式後,圖像內預測單元46可將指示用於區塊之所選圖像內預測的資訊提供至熵編碼單元56。熵編碼單元56可編碼指示所選圖像內預測模式之資訊。視訊編碼器20可在所傳輸之位元串流中包括組態資料,其可包括以下各者:複數個圖像內預測模式索引表及複數個經修改之圖像內預測模式索引表(亦稱作碼字映射表);各種區塊之編碼上下文的定義;及待用於該等上下文中之每一者的最有可能之圖像內預測模式、圖像內預測模式索引表及經修改之圖像內預測模式索引表的指示。
圖像內預測單元46可基於與待寫碼之區塊相同的圖框或圖塊中之一或多個鄰近區塊執行視訊區塊之圖像內預測性寫碼以提供空間預測。此外,分割單元48可基於對先前寫碼遍次中之先前分割方案的評估而將視訊資料之區塊分割為子區塊。舉例而言,分割單元48可起初將圖框或圖塊分割成LCU,並且基於速率-失真分析(例如,速率-失真優化)將LCU中之每一者分割成子CU。模式選擇單元40可進一步產生指示將LCU分割為子CU之四分樹資料結構。四分樹之葉節點CU可包括一或多個PU及一或多個TU。
模式選擇單元40可(例如,基於誤差結果)選擇圖像內或圖像間寫碼模式中之一者,且可將所得圖像內或圖像間寫碼區塊提供至求和器50以產生殘餘區塊資料且提供至求和器62以重建構用作參考圖框之經編碼之區塊。模式選擇單元40亦將語法元素(諸如圖像內模式指示符、分割資訊及其他此類語法資訊)提供至熵編碼單元56。
視訊編碼器20可藉由自正被寫碼之原始視訊區塊減去來自模式選擇單元40之預測資料而形成殘餘視訊區塊。求和器50表示執行此減法運算之一或多個組件。變換處理單元52將變換(諸如離散餘弦變換(DCT)或概念上類似之變換)應用於殘餘區塊,從而產生包含殘餘變換係數值之視訊區塊。變換處理單元52可執行概念上類似於DCT之其他變換。亦可使用小波變換、整數變換、子頻帶變換或其他類型之變換。在任何狀況下,變換處理單元52將變換應用於殘餘區塊,從而產生殘餘變換係數區塊。該變換可將殘餘資訊自像素值域轉換至變換域,諸如頻域。變換處理單元52可將所得變換係數發送至量化單元54。量化單元54量化變換係數以進一步減少位元速率。該量化程序可減小與該等係數中之一些或所有相關聯的位元深度。可藉由調整量化參數來修改量化程度。在一些實例中,量化單元54可接著執行對包括經量化變換係數之矩陣的掃描。替代性地,熵編碼單元56可執行掃描。
在量化之後,熵編碼單元56熵寫碼經量化之變換係數。舉例而言,熵編碼單元56可執行上下文自適應性可變長度寫碼(CAVLC)、上下文自適應性二進位算術寫碼(CABAC)、基於語法之上下文自適應性二進位算術寫碼(SBAC)、機率區間分割熵(PIPE)寫碼或另一熵寫碼技術。在基於上下文之熵寫碼的狀況下,上下文可基於鄰近區塊。在由熵寫碼單元56進行熵寫碼之後,可將經編碼位元串流傳輸至另一器件(例如,視訊解碼器30)或加以存檔以供稍後傳輸或擷取。
根據本發明之技術,視訊編碼器20之熵編碼單元56可執行本發明之一或多種技術。舉例而言,視訊編碼器20之熵編碼單元56可編碼視訊資料之CU。在編碼視訊資料時,顏色空間轉換單元51可判定是否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CU。針對顏色分量,量化單元54可判定顏色分量之初始QP,及基於該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來設定顏色 分量之最終QP以使得顏色分量之最終QP等於顏色分量之初始QP與顏色分量之非零QP偏移之總和。量化單元54可基於顏色分量之最終QP來量化CU之係數區塊,CU之係數區塊係基於顏色分量之樣本值。一旦每一係數已經量化,熵編碼單元56即可進一步輸出包含表示經量化係數區塊中之每一者的一或多個經熵編碼語法元素的視訊資料位元串流。
反量化單元58及反變換單元60分別應用反量化及反變換以在像素域中重建構殘餘區塊(例如)以供稍後用作參考區塊。運動補償單元44可藉由將殘餘區塊添加至參考圖像記憶體64之圖框中之一者的預測性區塊來計算參考區塊。運動補償單元44亦可將一或多個內插濾波器應用至經重建構之殘餘區塊以計算用於在運動估計中使用之子整數像素值。求和器62將經重建構之殘餘區塊添加至由運動補償單元44產生之經運動補償的預測區塊,以產生經重建構之視訊區塊以用於儲存於參考圖像記憶體64中。經重建構之視訊區塊可由運動估計單元42及運動補償單元44用作一參考區塊以圖像間寫碼後續視訊圖框中之一區塊。
以此方式,視訊編碼器20可執行本發明之一或多種技術。舉例而言,視訊編碼器20之熵編碼單元56可編碼視訊資料之一寫碼單元(CU)。在編碼視訊資料時,視訊編碼器20之顏色空間轉換單元51可判定使用顏色空間轉換來編碼CU。視訊編碼器20之量化單元54可判定顏色分量之初始量化參數(QP),及基於該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來設定顏色分量之最終QP以使得顏色分量之最終QP等於顏色分量之初始QP與顏色分量之非零QP偏移之總和。視訊編碼器20之量化單元54可基於顏色分量之最終QP來量化CU之一係數區塊,CU之該係數區塊係基於顏色分量之樣本值。一旦每一係數已經量化,視訊編碼器20之量化單元54即可進一步輸出包含表示經量化係數區塊中之每一者 的一或多個經熵編碼語法元素的視訊資料位元串流。
在一些實例中,可用PPS、SPS或圖塊標頭中之一者傳訊顏色分量之QP偏移。在一些其他實例中,複數個顏色分量可包含三個顏色分量。在此等實例中,第一顏色分量之第一QP之第一QP偏移等於第二顏色分量之第二QP之第二QP偏移,第一QP偏移(及第二QP偏移)小於第三顏色分量之第三QP之第三QP偏移。在一些實例中,可進一步對CU執行解區塊濾波程序。在此等實例中,視訊編碼器20可使用每一顏色分量之初始QP而非最終QP。
在一些實例中,複數個顏色分量包含一明度分量及一色度分量。在此等實例中,視訊編碼器20之量化單元54可至少部分基於明度分量之最終QP進一步判定明度邊緣之邊界強度。視訊編碼器20之量化單元54可至少部分基於色度分量之最終QP判定色度邊緣之邊界強度。回應於判定明度邊緣之邊界強度不滿足第一臨限值,視訊編碼器20之量化單元54可對明度邊緣執行解區塊濾波程序。此外,回應於判定色度邊緣之邊界強度不滿足第二臨限值,視訊編碼器20之量化單元54可對色度邊緣執行解區塊濾波程序。
在一些其他實例中,該CU為第一CU。在此等實例中,視訊編碼器20之熵編碼單元56可編碼第二CU。在編碼第二CU時,視訊編碼器20之量化單元54可針對顏色分量判定顏色分量之QP,基於未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第二CU來設定顏色分量之最終QP值以使得顏色分量之最終QP值等於顏色分量之初始QP值,及基於顏色分量之最終QP量化第二CU之係數區塊,第二CU之係數區塊係基於顏色分量之樣本值。視訊編碼器20之量化單元54可進一步輸出包含表示經量化第二係數區塊中之每一者的一或多個經熵編碼語法元素的視訊資料位元串流。
在一些實例中,針對顏色分量,顏色分量之QP偏移取決於CU之 編碼模式。在一些此等實例中,針對顏色分量,視訊編碼器20之量化單元54可判定該分量之QP差量,以使得該QP差量在CU之編碼模式為圖像內模式或圖像內區塊複製(BC)模式時等於第一值,且在CU之編碼模式為圖像間模式時等於第二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在其他此等實例中,針對顏色分量,視訊編碼器20之量化單元54可判定該分量之QP差量,以使得該QP差量在CU之編碼模式為圖像內模式時等於第一值,且在CU之編碼模式為圖像內區塊複製(BC)模式時等於第二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
在一些實例中,複數個顏色分量包含三個顏色分量。在此等實例中,量化參數偏移可等於(-5+6*BitInc、-5+6*BitInc、-3+6*BitInc)。在其他此等實例中,量化參數偏移可等於其他值,諸如(-4+6*BitInc、-4+6*BitInc、-3+6*BitInc)、(-4+6*BitInc、-4+6*BitInc、-2+6*BitInc)或(-5+6*BitInc、-5+6*BitInc、-2+6*BitInc)。在任何情況下,BitInc可等於0、1或2。
在一些實例中,針對複數個顏色分量中之顏色分量,顏色分量之QP偏移可取決於CU之圖塊類型為I圖塊類型、P圖塊類型抑或B圖塊類型。在此等實例中,針對顏色分量,視訊編碼器20之量化單元54可判定顏色分量之QP偏移在CU之圖塊類型為I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一值,且在CU之圖塊類型為P圖塊類型或B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二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在其他此等實例中,針對顏色分量,視訊編碼器20之量化單元54可判定顏色分量之QP偏移在CU之圖塊類型為I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一值,在CU之該圖塊類型為P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二值,且在CU之圖塊類型為B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三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該第二值不同於該第三值,且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三值。
在一些實例中,顏色空間轉換之輸入資料具有N位元精度。在此等實例中,圖像內/圖像間預測之後CU之殘餘資料可在[-2N,2N-1]之範 圍內。在一些其他實例中,回應於判定該CU係使用圖像內寫碼模式寫碼,視訊編碼器20之量化單元54可進一步使用相同色度預測模式來預測CU之所有色度區塊。在此等實例中,視訊編碼器20之圖像內預測單元46可進一步使用相同明度預測模式來預測CU之所有明度區塊。相同明度預測模式可與相同色度預測模式相同。
圖7為繪示可實施用於解碼視訊區塊的技術的視訊解碼器30之實例的方塊圖,其中一些區塊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程序來編碼。在圖7之實例中,視訊解碼器30包括熵解碼單元70、運動補償單元72、圖像內預測單元74、反量化單元76、反變換單元78、參考圖像記憶體82及求和器80。視訊解碼器30亦可包括諸如圖像內BC單元之其他單元。在一些實例中,視訊解碼器30可執行大體上與關於視訊編碼器20(圖2)所描述之編碼遍次互逆的解碼遍次。運動補償單元72可基於自接收自熵解碼單元70的語法元素判定之運動向量產生預測資料,而圖像內預測單元74可基於接收自熵解碼單元70的圖像內預測模式指示符產生預測資料。在一些實例中,圖像內預測單元74可推斷一些圖像內預測模式指示符。
在解碼程序期間,視訊解碼器30接收表示經編碼視訊圖塊之視訊區塊及相關聯語法元素的經編碼視訊位元串流。視訊解碼器30之熵解碼單元70熵解碼位元串流以產生經量化係數、運動向量或圖像內預測模式指示符及其他語法元素。熵解碼單元70將語法元素轉發至運動補償單元72。
根據本發明之技術,視訊解碼器30可執行本發明之一或多種技術。舉例而言,視訊解碼器30之熵解碼單元70可解碼視訊資料之寫碼單元(CU)。在解碼視訊資料時,視訊解碼器30之反顏色空間轉換單元79可判定使用顏色空間轉換來編碼CU。針對顏色分量,視訊解碼器30之反量化單元76可判定顏色分量之初始量化參數(QP),及基於該 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來判定顏色分量之最終QP,以使得顏色分量之最終QP等於顏色分量之初始QP與顏色分量之非零QP偏移之總和。視訊解碼器30之反量化單元76可基於顏色分量之最終QP來反量化CU之係數區塊,CU之係數區塊係基於顏色分量之樣本值。一旦每一係數區塊已經反量化,視訊解碼器30之求和器80即可基於CU之經反量化係數區塊重建構寫碼單元。
當圖塊為I圖塊、P圖塊或B圖塊時,圖像內預測單元74可使用圖像內預測模式來產生預測性區塊。亦即,可在允許單向或雙向圖像間預測之圖塊中具有圖像內預測區塊。當視訊圖框經寫碼為經圖像間寫碼(亦即,B、P或GPB)圖塊時,運動補償單元72基於運動向量及自熵解碼單元70接收之其他語法元素產生用於當前視訊圖塊之視訊區塊的預測性區塊。可自參考圖像清單中之一者內的參考圖像中之一者產生預測性區塊。視訊解碼器30可基於儲存於參考圖像記憶體82中之參考圖像使用預設建構技術來建構參考圖像清單(清單0及清單1)。運動補償單元72藉由剖析運動向量及其他語法元素來判定當前視訊圖塊之視訊區塊的預測資訊,且使用該預測資訊產生正經解碼之當前視訊區塊之預測性區塊。舉例而言,運動補償單元72使用一些所接收之語法元素以判定用以寫碼視訊圖塊之視訊區塊之預測模式(例如,圖像內預測或圖像間預測)、圖像間預測圖塊類型(例如,B圖塊、P圖塊或GPB圖塊)、圖塊之參考圖像清單中之一或多者之建構資訊、圖塊之每一圖像間編碼視訊區塊之運動向量、圖塊之每一圖像間寫碼視訊區塊之圖像間預測狀態,及用以解碼當前視訊圖塊中之視訊區塊的其他資訊。
反量化單元76反量化(亦即,解量化)位元串流中所提供並由熵解碼單元70解碼的經量化變換係數。反量化程序可包括使用視訊解碼器30針對視訊圖塊中之每一視訊區塊計算之量化參數QPY以判定應應用 的量化程度和同樣反量化程度。
根據本發明之技術,視訊解碼器30可執行本發明之一或多種技術。舉例而言,視訊解碼器30可解碼視訊資料之寫碼單元(CU)。在解碼視訊資料時,視訊解碼器30之反顏色空間轉換單元79可判定是否使用顏色空間轉換來編碼CU。針對顏色分量,視訊解碼器30之反量化單元76可判定顏色分量之初始QP,及基於該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來判定顏色分量之最終QP,以使得顏色分量之最終QP等於顏色分量之初始QP與顏色分量之非零QP偏移之總和。視訊解碼器30之反量化單元76可基於顏色分量之最終QP來反量化CU之係數區塊,CU之係數區塊係基於顏色分量之樣本值。一旦每一係數區塊已經反量化,視訊解碼器30之求和器80即可基於CU之經反量化係數區塊重建構寫碼單元。
反變換單元78將反變換(例如,反DCT、反整數變換或概念地類似的反變換處理)應用於變換係數,以便在像素域中產生殘餘區塊。
在運動補償單元72基於運動向量及其他語法元素產生當前視訊區塊之預測性區塊後,視訊解碼器30藉由對來自反變換處理單元78之殘餘區塊與由運動補償單元72產生之對應預測性區塊求和而形成經解碼視訊區塊。求和器80表示執行此求和運算之該或該等組件。若需要,亦可應用解區塊濾波器來對經解碼區塊濾波以便移除區塊效應假影。亦可使用其他迴路濾波器(在寫碼迴路中或在寫碼迴路之後)使像素轉變平滑,或另外改良視訊品質。接著將給定圖框或圖像中之經解碼視訊區塊儲存於參考圖像記憶體82中,該參考圖像記憶體儲存用於後續運動補償之參考圖像。參考圖像記憶體82亦儲存經解碼視訊以用於稍後在顯示器件(諸如,圖1之顯示器件32)上呈現。
以此方式,視訊解碼器30可執行本發明之一或多種技術。舉例而言,視訊解碼器30之熵解碼單元70可解碼視訊資料之CU。在解碼 視訊資料時,視訊解碼器30之反顏色空間變換單元79可判定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來編碼。針對顏色分量,視訊解碼器30之反量化單元76可判定顏色分量之初始QP,及基於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來編碼而判定顏色分量之最終QP,以使得顏色分量之最終QP等於顏色分量之初始QP與顏色分量之非零QP偏移之總和。視訊解碼器30之反量化單元76可基於顏色分量之最終QP來反量化CU之係數區塊,CU之係數區塊係基於顏色分量之樣本值。一旦每一係數區塊已經反量化,視訊解碼器30之求和器80即可基於CU之經反量化係數區塊重建構寫碼單元。
在一些實例中,針對一或多個顏色分量之顏色分量,可在圖像參數集、序列參數集或圖塊標頭中之一者中傳訊顏色分量之QP偏移。在一些其他實例中,複數個顏色分量可包含三個顏色分量。在此等實例中,第一顏色分量之第一量化參數之第一量化參數偏移等於第二顏色分量之第二量化參數之第二量化參數偏移,第一量化參數偏移(及第二量化參數偏移)小於第三顏色分量之第三量化參數之第三量化參數偏移。在一些實例中,可進一步對CU執行解區塊濾波程序。在此等實例中,視訊解碼器30可使用每一顏色分量之初始QP而非最終QP。
在一些實例中,複數個顏色分量包含明度分量及色度分量。在此等實例中,視訊解碼器30之解區塊單元(未圖示)可至少部分基於明度分量之最終QP進一步判定明度邊緣之邊界強度。視訊解碼器30之解區塊單元可至少部分基於色度分量之最終QP判定色度邊緣之邊界強度。回應於判定明度邊緣之邊界強度不滿足第一臨限值,視訊解碼器30之解區塊單元可對明度邊緣執行解區塊濾波程序。此外,回應於判定色度邊緣之邊界強度不滿足第二臨限值,視訊解碼器30之解區塊單元可對色度邊緣執行解區塊濾波程序。
在一些其他實例中,該CU為第一CU。在此等實例中,視訊解碼器30之反量化單元76可解碼第二CU。在解碼第二CU時,視訊解碼器30之反量化單元76可針對顏色分量判定顏色分量之QP,基於未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第二CU來設定顏色分量之最終QP值以使得顏色分量之最終QP值等於顏色分量之初始QP值,及基於顏色分量之最終QP反量化第二CU之係數區塊,第二CU之係數區塊係基於顏色分量之樣本值。視訊解碼器30可進一步基於第二CU之一或多個經反量化係數區塊中之每一者來重建構第二CU。
在一些實例中,針對顏色分量,顏色分量之QP偏移取決於CU之編碼模式。在一些此等實例中,針對顏色分量,視訊解碼器30之反量化單元76可判定該分量之QP差量,以使得該QP差量在CU之編碼模式為圖像內模式或圖像內BC模式時等於第一值,且在CU之編碼模式為圖像間模式時等於第二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在其他此等實例中,針對顏色分量,視訊解碼器30之反量化單元76可判定該分量之QP差量,以使得該QP差量在CU之編碼模式為圖像內模式時等於第一值,且在CU之編碼模式為圖像內BC模式時等於第二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
在一些實例中,複數個顏色分量包含三個顏色分量。在此等實例中,量化參數偏移可等於(-5+6*BitInc、-5+6*BitInc、-3+6*BitInc)。在其他此等實例中,量化參數偏移可等於其他值,諸如(-4+6*BitInc、-4+6*BitInc、-3+6*BitInc)、(-4+6*BitInc、-4+6*BitInc、-2+6*BitInc)或(-5+6*BitInc、-5+6*BitInc、-2+6*BitInc)。在任何情況下,BitInc可等於0、1或2。
在一些實例中,針對複數個顏色分量中之顏色分量,顏色分量之QP偏移可取決於CU之圖塊類型為I圖塊類型、P圖塊類型抑或B圖塊類型。在此等實例中,針對顏色分量,視訊解碼器30之反量化單元 76可判定顏色分量之QP偏移在CU之圖塊類型為I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一值,且在CU之圖塊類型為P圖塊類型或B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二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在其他此等實例中,針對顏色分量,反量化單元76可判定顏色分量之QP偏移在CU之圖塊類型為I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一值,在CU之該圖塊類型為P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二值,且在CU之圖塊類型為B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三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該第二值不同於該第三值,且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三值。
在一些實例中,顏色空間轉換之輸入資料具有N位元精度。在此等實例中,圖像內/圖像間預測之後CU之殘餘資料可在[-2N,2N-1]之範圍內。在一些其他實例中,回應於判定使用圖像內寫碼模式來寫碼CU,視訊解碼器30之圖像內預測單元74可進一步使用相同色度預測模式來預測CU之所有色度區塊。在此等實例中,圖像內預測單元74可進一步使用相同明度預測模式來預測CU之所有明度區塊。相同明度預測模式可與相同色度預測模式相同。
在以上技術之一些實例實施中,可在序列參數售中發現必需的語法元素。在下表中,斜體文字表示相對於HEVC標準之當前草案的附加物。粗體文字表示語法元素。在一些實例中,序列參數集RBSP可具有以下語法:
在此實例中,等於1的color_transform_enabled_flag指示賦能顏色變換。當語法元素color_transform_enabled_flag等於0時,不賦能顏色變換。當語法元素lossless_enable_flag等於1時,應用無損寫碼。另外,當color_transform_enabled_flag等於1時,使用初始YCoCg-R變換。當語法元素lossless_enable_flag等於0時,應用有損寫碼。另外,當color_transform_enabled_flag等於1時,使用初始YCoCg變換。
替代地,可僅在當chroma_format_idc等於3時傳訊最新引入之旗標。
替代地,可僅在chroma_format_idc等於3時傳訊最新引入之旗標,且不單獨寫碼4:4:4色度格式之三個顏色分量。因此,以上條件'if(chroma_format_idc==3)'可被'if(chroma_format_idc==3 &&!separate_colour_plane_flag)'替代。
此外,當color_transform_enabled_flag等於1,chroma_format_idc可等於3時,可應用約束條件。替代地,此外,當color_transform_enabled_flag等於1時,separate_colour_plane_flag可等於0。
在一些實例中,寫碼單元可具有以下語法:
在以上實例中,針對圖像內模式,首先傳訊顏色變換旗標。當此旗標等於1時,可跳過intra_chroma_pred_mode之傳訊,其中色度分量共用與明度相同之模式。
替代地,在一些實例中,寫碼單元可具有以下語法:
替代地,當圖像內BC模式被視為圖像內模式時,亦即,對應CuPredMode[x0][y0]等於MODE_INTRA時,以上突出條件'if(color_transform_enabled_flag &&(CuPredMode[x0][y0]==MODE_INTER∥!intra_chroma_pred_mode[x0][y0])'可被'if(color_transform_enabled_flag &&(CuPredMode[x0][y0]==MODE_INTER∥intra_bc_flag[x0][y0]∥!intra_chroma_pred_mode[x0][y0])'替代。替代地,在所有以上實例中,CuPredMode[x0][y0]==MODE_INTER可被CuPredMode[x0][y0]!=MODE_INTRA替代。
替代地,以上條件'if(color_transform_enabled_flag &&(CuPredMode[x0][y0]==MODE_INTER∥!intra_chroma_pred_mode[x0][y0])'可被'if(color_transform_enabled_flag)'簡單地替代。在此情況下,可滿足當color_transform_enabled_flag等於1且當前CU為經圖像內寫碼時色度模式及明度模式相同的約束條件。
當當前CU/PU/TU並非經無損寫碼(亦即,當cu_transquant_bypass_flag等於0時),可調用以下變化。在一項實例中,當應用顏色變換時,解量化程序中使用之QP可變化。然而,解區塊程序中使用之QpY可能不變,亦即,不考慮delta QP(deltaQPC0)。
在解碼程序中,針對量化參數之導出程序,此程序之輸入為指定相對於當前圖像之左上方明度樣本的當前明度寫碼區塊之左上方樣本的明度位置(xCb,yCb)。在此程序中,導出變量QpY、明度量化參數Qp'Y及色度量化參數Qp'Cb及Qp'Cr
明度位置(xQg,yQg)指定當前量化群組之左上方明度樣本相對於當前圖像之左上方明度樣本。水平位置xQg及垂直位置yQg分別設定為等於xCb-(xCb &((1<<Log2MinCuQpDeltaSize)-1))及yCb-(yCb &((1<<Log2MinCuQpDeltaSize)-1))。量化群組之明度大小Log2MinCuQpDeltaSize判定共用相同qPY_PRED的寫碼樹型區塊內的最小區域之明度大小。
可由以下有序步驟導出經預測明度量化參數qPY_PRED:1)可導出變量qPY_PREV。若以下條件中之一或多者為真實的,則qPY_PREV設定為等於SliceQpY:當前量化群組為圖塊中之第一量化群組,當前量化群組為色磚中之第一量化群組,或當前量化群組為寫碼樹型區塊列中之第一量化群組,且entropy_coding_sync_enabled_flag等於1。否則,qPY_PREV設定為等於在解碼次序中之先前量化群組中之最後寫碼單元之明度量化參數QpY
2)調用以z掃描次序的區塊之可用性導出程序,位置(xCurr,yCurr)設定為等於(xCb,yCb)且相鄰位置(xNbY,yNbY)設定為等於(xQg-1,yQg)作為輸入,且將輸出指派給availableA。變量qPY_A導出如下:若以下條件中之一或多者為真實的,則qPY_A設定為等於qPY_PREV:availableA等於 FALSE或含有覆蓋明度位置(xQg-1,yQg)的明度寫碼區塊的寫碼樹型區塊之寫碼樹型區塊位址ctbAddrA不等於CtbAddrInTs,其中ctbAddrA導出如下:xTmp=(xQg-1)>>Log2MinTrafoSize
yTmp=yQg>>Log2MinTrafoSize
minTbAddrA=MinTbAddrZs[xTmp][yTmp]
ctbAddrA=(minTbAddrA>>2)*(CtbLog2SizeY-Log2MinTrafoSize)
否則,qPY_A設定為等於含有覆蓋(xQg-1,yQg)的明度寫碼區塊的寫碼單元之明度量化參數QpY
3)調用以z掃描次序的區塊之可用性導出程序,位置(xCurr,yCurr)設定為等於(xCb,yCb)且相鄰位置(xNbY,yNbY)設定為等於(xQg,yQg-1)作為輸入。將輸出指派給availableB。導出變量qPY_B。若以下條件中之一或多者為真實的,則qPY_B設定為等於qPY_PREV:availableB等於FALSE或含有覆蓋明度位置(xQg,yQg-1)的明度寫碼區塊的寫碼樹型區塊之寫碼樹型區塊位址ctbAddrB不等於CtbAddrInTs,其中ctbAddrB導出如下:xTmp=xQg>>Log2MinTrafoSize
yTmp=(yQg-1)>>Log2MinTrafoSize
minTbAddrB=MinTbAddrZs[xTmp][yTmp]
ctbAddrB=(minTbAddrB>>2)*(CtbLog2SizeY-Log2MinTrafoSize)
否則,qPY_B設定為等於含有覆蓋(xQg,yQg-1)的明度寫碼區塊的寫碼單元之明度量化參數QpY。
經預測之明度量化參數qPY_PRED可導出如下:qPY_PRED=(qPY_A+qPY_B+1)>>1
變量QpY可導出如下:QpY=((qPY_PRED+CuQpDeltaVal+52+2*QpBdOffsetY)%(52+QpBdOffsetY))- QpBdOffsetY
明度量化參數Qp'Y可導出如下:Qp'Y=QpY+QpBdOffsetY
當ChromaArrayType不等於0時,變量qPiCb及qPiCr導出如下:qPiCb=Clip3(-QpBdOffsetC,57,QpY+pps_cb_qp_offset+slice_cb_qp_offset+CuQpOffsetCb)
qPiCr=Clip3(-QpBdOffsetC,57,QpY+pps_cr_qp_offset+slice_cr_qp_offset+CuQpOffsetCr)
若ChromaArrayType等於1,則變量qPCb及qPCr基於等於qPiCb及qPiCr的索引qPi分別設定為等於QpC之值。否則,變量qPCb及qPCr基於等於qPiCb及qPiCr的索引qPi分別設定為等於Min(qPi,51)。
Cb及Cr分量之色度量化參數Qp'Cb及Qp'Cr導出如下: Qp'Cb=qPCb+QpBdOffsetC
Qp'Cr=qPCr+QpBdOffsetC
依等於1的ChromaArrayType之qPi而變化的Qpc之規格如下:
在解量化程序中,可導出每一分量索引(cIdx)之量化參數qP。此程序之輸入可為指定相對於當前圖像之左上方明度樣本的當前明度變換區塊之左上方樣本的明度位置(xTbY,yTbY)、指定相對於寫碼區塊的當前區塊之層級深度的變量trafoDepth、指定當前區塊之顏色分量的變量cIdx及指定當前變換區塊之大小的變量nTbS。此程序之輸出可為具有元素r[x][y]的殘餘樣本之(nTbS)x(nTbS)陣列。
可導出量化參數qP。若cIdx等於0,qP=Qp'Y+(color_transform_flag[xTbY][yTbY]?deltaQPC0:0)
否則,若cIdx等於1, qP=Qp'Cb+(color_transform_flag[xTbY][yTbY]?deltaQPC1:0)
否則(cIdx等於2),qP=Qp'C+(color_transform_flag[xTbY][yTbY]?deltaQPC2:0)
在一項實例中,deltaQPC0、deltaQPC1及deltaQPC2可分別設定為-5、-5及-3。在另一實例中,解區塊程序中使用之QpY不變,亦即,將delta QP(deltaQPC0)考慮在內。在解碼程序中,針對量化參數之導出程序,此程序之輸入可為指定相對於當前圖像之左上方明度樣本的當前明度寫碼區塊之左上方樣本的明度位置(xCb,yCb)。在此程序中,可導出變量QpY、明度量化參數Qp'Y及色度量化參數Qp'Cb及Qp'Cr
明度位置(xQg,yQg)指定相對於當前圖像之左上方明度樣本的當前量化群組之左上方明度樣本。水平位置xQg及垂直位置yQg分別設定為等於xCb-(xCb &((1<<Log2MinCuQpDeltaSize)-1))及yCb-(yCb &((1<<Log2MinCuQpDeltaSize)-1))。量化群組之明度大小Log2MinCuQpDeltaSize判定共用相同qPY_PRED的寫碼樹型區塊內的最小區域之明度大小。
可由以下有序步驟導出經預測明度量化參數qPY_PRED:1)可導出變量qPY_PREV。若以下條件中之一或多者為真實的,則qPY_PREV設定為等於SliceQpY:當前量化群組為圖塊中之第一量化群組,當前量化群組為色磚中之第一量化群組,或當前量化群組為寫碼樹型區塊列中之第一量化群組,且entropy_coding_sync_enabled_flag等於1。否則,qPY_PREV設定為等於在解碼次序中之先前量化群組中之最後寫碼單元之明度量化參數QpY
2)調用以z掃描次序的區塊之可用性導出程序,位置(xCurr,yCurr)設定為等於(xCb,yCb)且相鄰位置(xNbY,yNbY)設定為等於(xQg-1,yQg)作為輸入,且將輸出指派給availableA。變量qPY_A導出如下:若以下條件中之一或多者為真實的,則qPY_A設定為等於 qPY_PREV:availableA等於FALSE或含有覆蓋明度位置(xQg-1,yQg)的明度寫碼區塊的寫碼樹型區塊之寫碼樹型區塊位址ctbAddrA不等於CtbAddrInTs,其中ctbAddrA導出如下:xTmp=(xQg-1)>>Log2MinTrafoSize
yTmp=yQg>>Log2MinTrafoSize
minTbAddrA=MinTbAddrZs[xTmp][yTmp]
ctbAddrA=(minTbAddrA>>2)*(CtbLog2SizeY-Log2MinTrafoSize)
否則,qPY_A設定為等於含有覆蓋(xQg-1,yQg)的明度寫碼區塊的寫碼單元之明度量化參數QpY
3)調用以z掃描次序的區塊之可用性導出程序,位置(xCurr,yCurr)設定為等於(xCb,yCb)且相鄰位置(xNbY,yNbY)設定為等於(xQg,yQg-1)作為輸入。將輸出指派給availableB。導出變量qPY_B。若以下條件中之一或多者為真實的,則qPY_B設定為等於qPY_PREV:availableB等於FALSE或含有覆蓋明度位置(xQg,yQg-1)的明度寫碼區塊的寫碼樹型區塊之寫碼樹型區塊位址ctbAddrB不等於CtbAddrInTs,其中ctbAddrB導出如下:xTmp=xQg>>Log2MinTrafoSize
yTmp=(yQg-1)>>Log2MinTrafoSize
minTbAddrB=MinTbAddrZs[xTmp][yTmp]
ctbAddrB=(minTbAddrB>>2)*(CtbLog2SizeY-Log2MinTrafoSize)
否則,qPY_B設定為等於含有覆蓋(xQg,yQg-1)的明度寫碼區塊的寫碼單元之明度量化參數QpY
經預測之明度量化參數qPY_PRED可導出如下:qPY_PRED=(qPY_A+qPY_B+1)>>1
變量QpY可導出如下:QpY=((qPY_PRED+CuQpDeltaVal+52+2*QpBdOffsetY)%(52+QpBdOffsetY))- QpBdOffsetY
QpY=QpY+(color_transform_flag[xCb][yCb]?deltaQPC0:0)
明度量化參數Qp'Y可導出如下:Qp'Y=QpY+QpBdOffsetY
當ChromaArrayType不等於0時,變量qPiCb及qPiCr可導出如下:qPiCb=Clip3(-QpBdOffsetC,57,QpY+pps_cb_qp_offset+slice_cb_qp_offset+CuQpOffsetCb)
qPiCr=Clip3(-QpBdOffsetC,57,QpY+pps_cr_qp_offset+slice_cr_qp_offset+CuQpOffsetCr)
若ChromaArrayType等於1,則變量qPCb及qPCr可基於等於qPiCb及qPiCr的索引qPi分別經設定等於QpC之值。否則,變量qPCb及qPCr可基於等於qPiCb及qPiCr的索引qPi分別設定為等於Min(qPi,51)。Cb及Cr分量之色度量化參數Qp'Cb及Qp'Cr可導出如下:Qp'Cb=qPCb+QpBdOffsetC
Qp'Cr=qPCr+QpBdOffsetC
依等於1的ChromaArrayType之qPi而變化的Qpc之規格如下:
Qp'Cb=Qp'Cb+(color_transform_flag[xCb][yCb]?deltaQPC1:0)
Qp'Cr=Qp'Cr+(color_transform_flag[xCb][yCb]?deltaQPC2:0)
在解量化程序中,每一分量索引(cIdx)之量化參數qP可導出如下。若cIdx等於0,qP=Qp'Y+(color_transform_flag[xTbY][yTbY]?deltaQPC0:0)
否則,若cIdx等於1,qP=Qp'Cb+(color_transform_flag[xTbY][yTbY]?deltaQPC1:0)
否則(cIdx等於2), qP=Qp'C+(color_transform_flag[xTbY][yTbY]?deltaQPC2:0)
在一項實例中,deltaQPC0、deltaQPC1及deltaQPC2可分別設定為-5、-5及-3。
圖8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之技術的用於編碼當前區塊的實例方法的流程圖。當前區塊可包含當前CU或當前CU之一部分。儘管關於視訊編碼器20(圖1及圖6)加以描述,但應理解,其它器件可經組態以執行類似於圖8之方法的方法。
在此實例中,視訊編碼器20初始地產生當前CU之PU之一或多個預測性區塊(150)。在一些實例中,視訊編碼器20使用圖像間預測、圖像內預測或圖像內BC預測來產生一或多個預測性區塊。視訊編碼器20可隨後計算當前CU之每一TU之一或多個殘餘區塊(152)。視訊編碼器20可計算當前CU之TU之殘餘區塊,以使得殘餘區塊之每一各別樣本值等於當前CU之初始、未經編碼之寫碼區塊之各別樣本值與當前CU之PU之預測性區塊之對應各別樣本值之間的差值。
另外,視訊編碼器20可判定是否使用顏色空間轉換來編碼當前CU(154)。針對複數個顏色分量中之各別顏色分量(例如,明度分量及一或多個色度分量),視訊編碼器20可判定各別顏色分量之各別初始QP(156)。此外,視訊編碼器20可基於當前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來設定各別顏色分量之最終QP,以使得各別顏色分量之最終QP等於各別顏色分量之初始QP與各別顏色分量之各別非零QP偏移之總和(158)。亦即,在一些實例中,回應於判定使用顏色空間轉換來編碼當前CU,視訊編碼器20設定各別顏色分量之最終QP以使得各別顏色分量之最終QP等於各別顏色分量之初始QP與各別顏色分量之各別非零QP偏移之總和。視訊編碼器20可基於各別顏色分量之最終QP來量化CU之各別係數區塊,CU之各別係數區塊係基於各別顏色分量之樣本值(160)。
視訊編碼器20可掃描殘餘區塊之經量化變換係數(162)。在掃描期間或掃描之後,視訊編碼器20可熵編碼表示係數的各種語法元素(164)。舉例而言,視訊編碼器20可使用CAVLC或CABAC編碼表示係數的語法元素。視訊編碼器20可進一步輸出包含表示經量化係數區塊中之每一者的一或多個經熵編碼語法元素的視訊資料位元串流(166)。
在一些實例中,針對顏色分量,可在圖像參數集、序列參數集或圖塊標頭中之一者中傳訊顏色分量之QP偏移。在一些其他實例中,複數個顏色分量可包含三個顏色分量。在此等實例中,第一顏色分量之第一量化參數之第一量化參數偏移等於第二顏色分量之第二量化參數之第二量化參數偏移,第一量化參數偏移(及第二量化參數偏移)小於第三顏色分量之第三量化參數之第三量化參數偏移。在一些實例中,可進一步對CU執行解區塊濾波程序。在此等實例中,視訊編碼器20可使用每一顏色分量之初始QP而非最終QP。
在一些實例中,該CU包括複數個顏色分量,該複數個顏色分量包含明度分量及色度分量。在此等實例中,視訊編碼器20可至少部分基於明度分量之最終QP進一步判定明度邊緣之邊界強度。視訊編碼器20可至少部分基於色度分量之最終QP進一步判定色度邊緣之邊界強度。回應於判定明度邊緣之邊界強度不滿足第一臨限值,視訊編碼器20可對明度邊緣執行解區塊濾波程序。此外,回應於判定色度邊緣之邊界強度不滿足第二臨限值,視訊編碼器20可對色度邊緣執行解區塊濾波程序。
在一些其他實例中,該CU為第一CU。在此等實例中,視訊編碼器20可編碼第二CU。在編碼第二CU時,視訊編碼器20可基於未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第二CU來判定第二QP值,及基於顏色分量之第二QP值量化第二CU之係數區塊,第二CU之係數區塊係基於顏色分量之 樣本值。視訊編碼器20可進一步輸出包含表示經量化第二係數區塊中之每一者的一或多個經熵編碼語法元素之第二集合的視訊資料位元串流。
在一些實例中,針對顏色分量,顏色分量之QP偏移取決於CU之編碼模式。在一些此等實例中,針對顏色分量,視訊編碼器20可判定該分量之QP差量,以使得該QP差量在CU之編碼模式為圖像內模式或圖像內區塊複製(BC)模式時等於第一值,且在CU之編碼模式為圖像間模式時等於第二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在其他此等實例中,針對顏色分量,視訊編碼器20可判定該分量之QP差量,以使得該QP差量在CU之編碼模式為圖像內模式時等於第一值,且在CU之編碼模式為圖像內區塊複製(BC)模式時等於第二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
在一些實例中,複數個顏色分量包含三個顏色分量。在此等實例中,量化參數偏移可等於(-5+6*BitInc、-5+6*BitInc、-3+6*BitInc)。在其他此等實例中,量化參數偏移可等於其他值,諸如(-4+6*BitInc、-4+6*BitInc、-3+6*BitInc)、(-4+6*BitInc、-4+6*BitInc、-2+6*BitInc)或(-5+6*BitInc、-5+6*BitInc、-2+6*BitInc)。在任何情況下,BitInc可等於0、1或2。
在一些實例中,針對顏色分量,顏色分量之QP偏移可取決於CU之圖塊類型為I圖塊類型、P圖塊類型抑或B圖塊類型。在此等實例中,針對顏色分量,視訊編碼器20可判定顏色分量之QP偏移在CU之圖塊類型為I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一值,且在CU之圖塊類型為P圖塊類型或B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二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在其他此等實例中,針對複數個顏色分量中之顏色分量,視訊編碼器20可判定顏色分量之QP偏移在CU之圖塊類型為I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一值,在CU之該圖塊類型為P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二值,且在CU之圖塊類型為B 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三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該第二值不同於該第三值,且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三值。
在一些實例中,顏色空間轉換之輸入資料具有N位元精度。在此等實例中,圖像內/圖像間預測之後CU之殘餘資料可在[-2N,2N-1]之範圍內。在一些其他實例中,回應於判定該CU係使用圖像內寫碼模式寫碼,視訊編碼器20可使用相同色度預測模式進一步預測CU之所有色度區塊。在此等實例中,視訊編碼器20可使用相同明度預測模式進一步預測CU之所有明度區塊。相同明度預測模式可與相同色度預測模式相同。
圖9為繪示用於解碼視訊資料之當前區塊的實例方法的流程圖。本發明描述參照當前CU的圖9之實例方法。然而,類似實例可能具有其他類型之視訊區塊。此外,儘管關於視訊解碼器30(圖1及圖7)加以描述,但應理解,其它器件可經組態以執行類似於圖9之方法的方法。
視訊解碼器30可(例如)使用圖像內或圖像間預測模式產生當前CU之PU之一或多個預測性區塊(200)以計算CU之經預測區塊。視訊解碼器30亦可接收表示當前CU之TU之變換係數區塊之變換係數的經熵編碼語法元素(202)。視訊解碼器30可熵解碼經熵編碼資料以重建構當前CU之TU之變換係數區塊之變換係數(204)。視訊解碼器30可隨後反掃描經重建構之變換係數以重建當前CU之TU之變換係數區塊(206)。
視訊解碼器30可判定使用顏色空間轉換來編碼CU(210)。針對複數個顏色分量中之顏色分量,視訊解碼器30可判定顏色分量之初始QP(212)。另外,視訊解碼器30可基於當前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來判定顏色分量之最終QP,以使得顏色分量之最終QP等於顏色分量之初始QP與顏色分量之非零QP偏移之總和(214)。舉例而言,回應 於使用顏色空間轉換來編碼當前CU,視訊解碼器30可設定顏色分量之最終QP,以使得顏色分量之最終QP等於顏色分量之初始QP與顏色分量之非零QP偏移之總和。視訊解碼器30可基於顏色分量之最終QP來反量化當前CU之係數區塊,當前CU之係數區塊係基於顏色分量之樣本值(216)。一旦每一係數區塊已經反量化,視訊解碼器30即可基於當前CU之經反量化係數區塊重建構當前CU(218)。
在一些實例中,針對一或多個顏色分量之顏色分量,可在圖像參數集、序列參數集或圖塊標頭中之一者中傳訊顏色分量之QP偏移。在一些其他實例中,複數個顏色分量可包含三個顏色分量。在此等實例中,第一顏色分量之第一量化參數之第一量化參數偏移等於第二顏色分量之第二量化參數之第二量化參數偏移,第一量化參數偏移(及第二量化參數偏移)小於第三顏色分量之第三量化參數之第三量化參數偏移。在一些實例中,可進一步對CU執行解區塊濾波程序。在此等實例中,視訊解碼器30可使用每一顏色分量之初始QP而非最終QP。
在一些實例中,複數個顏色分量包含明度分量及色度分量。在此等實例中,視訊解碼器30可至少部分基於明度分量之最終QP進一步判定明度邊緣之邊界強度。視訊解碼器30可至少部分基於色度分量之最終QP進一步判定色度邊緣之邊界強度。回應於判定明度邊緣之邊界強度不滿足第一臨限值,視訊解碼器30可對明度邊緣執行解區塊濾波程序。此外,回應於判定色度邊緣之邊界強度不滿足第二臨限值,視訊解碼器30可對色度邊緣執行解區塊濾波程序。
在一些其他實例中,該CU為第一CU。在此等實例中,視訊解碼器30可解碼第二CU。在解碼第二CU時,視訊解碼器30可針對顏色分量判定顏色分量之QP,基於未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第二CU來設定顏色分量之最終QP值以使得顏色分量之最終QP值等於顏色分量之初 始QP值,及基於顏色分量之最終QP反量化第二CU之係數區塊,第二CU之係數區塊係基於顏色分量之樣本值。視訊解碼器30可進一步基於第二CU之一或多個經反量化係數區塊中之每一者來重建構第二CU。
在一些實例中,針對顏色分量,顏色分量之QP偏移取決於CU之編碼模式。在一些此等實例中,針對顏色分量,視訊解碼器30可判定該分量之QP差量,以使得該QP差量在CU之編碼模式為圖像內模式或圖像內BC模式時等於第一值,且在CU之編碼模式為圖像間模式時等於第二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在其他此等實例中,針對顏色分量,視訊解碼器30可判定該分量之QP差量,以使得該QP差量在CU之編碼模式為圖像內模式時等於第一值,且在CU之編碼模式為圖像內BC模式時等於第二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
在一些實例中,複數個顏色分量包含三個顏色分量。在此等實例中,量化參數偏移可等於(-5+6*BitInc、-5+6*BitInc、-3+6*BitInc)。在其他此等實例中,量化參數偏移可等於其他值,諸如(-4+6*BitInc、-4+6*BitInc、-3+6*BitInc)、(-4+6*BitInc、-4+6*BitInc、-2+6*BitInc)或(-5+6*BitInc、-5+6*BitInc、-2+6*BitInc)。在任何情況下,BitInc可等於0、1或2。
在一些實例中,針對顏色分量,顏色分量之QP偏移可取決於CU之圖塊類型為I圖塊類型、P圖塊類型抑或B圖塊類型。在此等實例中,針對顏色分量,視訊解碼器30可判定顏色分量之QP偏移在CU之圖塊類型為I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一值,且在CU之圖塊類型為P圖塊類型或B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二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在其他此等實例中,針對顏色分量,視訊解碼器30可判定顏色分量之QP偏移在CU之圖塊類型為I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一值,在CU之該圖塊類型為P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二值,且在CU之圖塊類型為B圖塊類型時等於第三 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該第二值不同於該第三值,且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三值。
在一些實例中,顏色空間轉換之輸入資料具有N位元精度。在此等實例中,圖像內/圖像間預測之後CU之殘餘資料可在[-2N,2N-1]之範圍內。在一些其他實例中,回應於判定使用圖像內寫碼模式來寫碼CU,視訊解碼器30可使用相同色度預測模式進一步預測CU之所有色度區塊。在此等實例中,視訊解碼器30可使用相同明度預測模式進一步預測CU之所有明度區塊。相同明度預測模式可與相同色度預測模式相同。
圖10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之技術的用於編碼CU的實例方法的流程圖。當前區塊可包含當前CU或當前CU之一部分。儘管關於視訊編碼器20(圖1及圖2)加以描述,但應理解,其它器件可經組態以執行類似於圖10之方法的方法。
在編碼CU時,視訊編碼器20可判定是否使用顏色空間轉換來編碼當前CU(254)。針對顏色分量(例如,明度分量或色度分量),視訊編碼器20可判定顏色分量之初始QP(256)。此外,視訊編碼器20可基於當前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來設定顏色分量之最終QP,以使得顏色分量之最終QP等於顏色分量之初始QP與顏色分量之非零QP偏移之總和(258)。亦即,在一些實例中,回應於判定使用顏色空間轉換來編碼當前CU,視訊編碼器20設定顏色分量之最終QP以使得顏色分量之最終QP等於顏色分量之初始QP與顏色分量之非零QP偏移之總和。視訊編碼器20可基於顏色分量之最終QP來量化CU之係數區塊,CU之係數區塊係基於該顏色分量之樣本值(260)。視訊編碼器20可進一步輸出包含表示經量化係數區塊中之每一者的一或多個經熵編碼語法元素的視訊資料位元串流(266)。
圖11為繪示用於解碼視訊資料之區塊的實例方法的流程圖。本發 明描述參照當前CU的圖9之實例方法。然而,類似實例可能具有其他類型之視訊區塊。此外,儘管關於視訊解碼器30(圖1及圖7)加以描述,但應理解,其它器件可經組態以執行類似於圖11之方法的方法。
在解碼CU時,視訊解碼器30可判定使用顏色空間轉換來編碼CU(270)。視訊解碼器30可判定顏色分量之初始QP(272)。另外,視訊解碼器30可基於當前CU係使用顏色空間轉換編碼來判定顏色分量之最終QP,以使得顏色分量之最終QP等於顏色分量之初始QP與顏色分量之非零QP偏移之總和(274)。舉例而言,回應於使用顏色空間轉換來編碼當前CU,視訊解碼器30可設定顏色分量之最終QP,以使得顏色分量之最終QP等於顏色分量之初始QP與顏色分量之非零QP偏移之總和。視訊解碼器30可基於顏色分量之最終QP來反量化當前CU之係數區塊,當前CU之係數區塊係基於顏色分量之樣本值(276)。視訊解碼器30可基於當前CU之經反量化係數區塊重建構當前CU(280)。
應認識到,取決於實例,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中之任一者的某些動作或事件可以一不同序列執行、可添加、合併或完全省略(例如,對於實踐該等技術而言並非所有所描述之動作或實踐皆為必要的)。此外,在某些實例中,動作或事件可(例如)經由多線緒處理、中斷處理或多個處理器同時而非順序地執行。
在一或多項實例中,所描述功能可以硬體、軟體、韌體或其任何組合來實施。若以軟體實施,則該等功能可作為一或多個指令或程式碼儲存於電腦可讀媒體上或經由電腦可讀媒體進行傳輸,且由基於硬體之處理單元執行。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對應於有形媒體(諸如資料儲存媒體),或包括有助於將電腦程式自一處傳送至另一處(例如,根據一通信協定)的任何媒體之通信媒體。以此方式,電腦可讀媒體大體上可對應於(1)非暫時性之有形電腦可讀儲存媒體,或(2)諸如信號或載波之通信媒體。資料儲存媒體可為可由 一或多個電腦或一或多個處理器存取以擷取用於實施本發明中所描述之技術的指令、碼及/或資料結構的任何可用媒體。電腦程式產品可包括電腦可讀媒體。
藉由實例而非限制,此等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可包含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碟儲存器、磁碟儲存器或其他磁性儲存器件、快閃記憶體或可用於儲存呈指令或資料結構形式之所要程式碼且可由電腦存取的任何其他媒體。又,任何連接被適當地稱為電腦可讀媒體。舉例而言,若使用同軸纜線、光纜、雙絞線、數位用戶線(DSL)或無線技術(諸如紅外線、無線電及微波)自網站、伺服器或其他遠端源傳輸指令,則同軸纜線、光纜、雙絞線、DSL或無線技術(諸如紅外線、無線電及微波)包括於媒體之定義中。然而,應理解,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及資料儲存媒體不包括連接、載波、信號或其他暫時性媒體,而是針對非暫時性有形儲存媒體。如本文所使用,磁碟及光碟包括緊密光碟(CD)、雷射光碟、光學光碟、數位多功能光碟(DVD)、軟性磁碟及Blu-ray光碟,其中磁碟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現資料,而光碟用雷射以光學方式再現資料。以上各物之組合亦應包括於電腦可讀媒體之範疇內。
指令可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該一或多個處理器諸如一或多個數位信號處理器(DSP)、通用微處理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場可程式化邏輯陣列(FPGA)或其他等效的整合或離散邏輯電路。因此,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處理器」可指前述結構或適合於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之任何其他結構中的任一者。另外,在一些態樣中,可在經組態用於編碼及解碼之專用硬體及/或軟體模組內提供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性,或將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性併入於組合式編解碼器中。又,該等技術可完全實施於一或多個電路或邏輯元件中。
本發明之技術可實施於廣泛多種器件或裝置中,包括無線手機、積體電路(IC)或一組IC(例如,晶片組)。本發明中描述各種組件、模組或單元以強調經組態以執行所揭示技術之器件的功能態樣,但未必要求由不同硬體單元來實現。實情為,如上文所描述,可將各種單元組合於編解碼器硬體單元中,或由互操作性硬體單元(包括如上文所描述之一或多個處理器)之集合而結合合適軟體及/或韌體來提供該等單元。
已描述本發明之各種實例。涵蓋所描述之系統、操作或功能之任何組合。此等及其他實例處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

Claims (66)

  1. 一種解碼視訊資料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判定一明度分量之一初始量化參數(QP);針對以經致動之一顏色空間變換編碼之該視訊資料之一寫碼單元(CU),設定該明度分量之一最終QP以使得該明度分量之該最終QP等於該明度分量之該初始QP與該明度分量之一非零QP偏移之一總和;基於該明度分量之該最終QP,反量化該CU之一係數區塊,該CU之該係數區塊係基於該明度分量之多個樣本值;將一反變換應用到該係數區塊以產生一殘餘區塊;藉由對該殘餘區塊與一預測性區塊求和而形成一經解碼視訊區塊;判定該經解碼視訊區塊之一明度邊緣之一邊界強度,其中該明度邊緣之該邊界強度取決於該明度分量之該最終QP;及基於該明度邊緣之該邊界強度不滿足一第一臨限值,對該明度邊緣執行一解區塊濾波程序。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用以下中之一者傳訊:一圖像參數集、一序列參數集及一圖塊標頭。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明度分量為複數個顏色分量中之一第一顏色分量,其中該QP偏移為一第一QP偏移,其中該QP為一第一QP,且其中該第一顏色分量之該第一QP之該第一QP偏移等於一第二顏色分量之一第二QP之一第二QP偏移,且其中該第一QP偏移小於一第三顏色分量之一第三QP之一第三QP偏移。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一色度分量之一初始QP;設定該色度分量之一最終QP以使得該色度分量之該最終QP等於該色度分量之該初始QP與該色度分量之一非零QP偏移之一總和;及作為執行該解區塊濾波程序之部分,判定該經解碼視訊區塊之一色度邊緣之一邊界強度,其中該色度邊緣之該邊界強度取決於該色度分量之該最終QP。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CU為一第一CU,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判定一第二CU之一明度分量之一第二QP未以經致動之該顏色空間變換編碼;基於該明度分量之該第二QP反量化該第二CU之一係數區塊,該第二CU之該係數區塊係基於該明度分量之多個樣本值;及基於該第二CU之該一或多個經反量化係數區塊中之每一者重建構該第二CU。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取決於該CU之一編碼模式選擇該明度分量之不同QP偏移。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以使得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在該CU之該編碼模式為一圖像內模式或一圖像內區塊複製(BC)模式時等於一第一值,且在該CU之該編碼模式為一圖像間模式時等於一第二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
  8.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該分量之該QP偏移,以使得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在該CU之該編碼模式為一圖像內模式時等於一第一值,且在該CU之該編碼模式為一圖像內區塊複製(BC)模式或一圖像間模式時等於一第二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
  9.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明度分量為複數個顏色分量中之一第一顏色分量,其中該複數個顏色分量包含三個顏色分量,其中多個各別QP偏移與該三個顏色分量中之每一者相關聯,且其中該等各別QP偏移等於(-5+6*BitInc、-5+6*BitInc、-3+6*BitInc),其中BitInc等於0、1或2中之一者。
  10.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取決於該CU之一圖塊類型為一I圖塊類型、一P圖塊類型抑或一B圖塊類型。
  11.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在該CU之該圖塊類型為該I圖塊類型時等於一第一值,且在該CU之該圖塊類型為該P圖塊類型或該B圖塊類型時等於一第二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
  12.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在該CU之該圖塊類型為該I圖塊類型時等於一第一值,在該CU之該圖塊類型為該P圖塊類型時等於一第二值,且在該CU之該圖塊類型為該B圖塊類型時等於一第三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該第二值不同於該第三值,且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三值。
  1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顏色空間變換之輸入資料具有N位元精度,且圖像內/圖像間預測後該CU之殘餘資料在[-2N,2N-1]之一範圍內,其中該殘餘資料包括該殘餘區塊,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在執行該顏色空間變換以產生經變換殘餘資料之後,截割該經變換殘餘資料以使得該經變換殘餘資料在該範圍內。
  1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該CU是否使用一圖像內寫碼模式寫碼且回應於判定該CU係使用該圖像內寫碼模式寫碼:基於多個圖像內預測模式指示符使用一相同色度預測模式預測該CU之所有色度區塊;基於該CU僅具有一個預測單元(PU),使用一相同明度預測模式預測該CU之所有明度區塊,其中該相同明度預測模式與該相同色度預測模式相同;及基於該CU具有複數個PU,使用該相同明度預測模式預測該複數個PU中之一第一PU之一第一明度區塊。
  15. 一種用於解碼視訊資料之器件,該器件包含:一記憶體,其經組態以儲存該視訊資料;及一或多個處理器,其經組態以:判定一明度分量之一初始量化參數(QP);針對以經致動之一顏色空間變換編碼之該視訊資料之一寫碼單元(CU),設定該明度分量之一最終QP以使得該明度分量之該最終QP等於該明度分量之該初始QP與該明度分量之一非零QP偏移之一總和;基於該明度分量之該最終QP,反量化該CU之一係數區塊,該CU之該係數區塊係基於該明度分量之多個樣本值;將一反變換應用到該係數區塊以產生一殘餘區塊;藉由對該殘餘區塊與一預測性區塊求和而形成一經解碼視訊區塊;判定該經解碼視訊區塊之一明度邊緣之一邊界強度,其中該明度邊緣之該邊界強度取決於該明度分量之該最終QP;及基於該明度邊緣之該邊界強度不滿足一第一臨限值,對該明度邊緣執行一解區塊濾波程序。
  16. 如請求項15之器件,其中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用以下中之一者傳訊:一圖像參數集、一序列參數集及一圖塊標頭。
  17. 如請求項15之器件,其中該明度分量為複數個顏色分量中之一第一顏色分量,其中該QP偏移為一第一QP偏移,其中該QP為一第一QP,且其中該第一顏色分量之該第一QP之該第一QP偏移等於一第二顏色分量之一第二QP之一第二QP偏移,且其中該第一QP偏移小於一第三顏色分量之一第三QP之一第三QP偏移。
  18. 如請求項15之器件,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判定一色度分量之一初始QP;設定該色度分量之一最終QP以使得該色度分量之該最終QP等於該色度分量之該初始QP與該色度分量之一非零QP偏移之一總和;及作為執行該解區塊濾波程序之部分,判定該經解碼視訊區塊之一色度邊緣之一邊界強度,其中該色度邊緣之該邊界強度取決於該色度分量之該最終QP。
  19. 如請求項15之器件,其中該CU為一第一CU,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判定一第二CU之一明度分量之一第二QP未以經致動之該顏色空間變換編碼;基於該明度分量之該第二QP反量化該第二CU之一係數區塊,該第二CU之該係數區塊係基於該明度分量之多個樣本值;及基於該第二CU之該一或多個經反量化係數區塊中之每一者重建構該第二CU。
  20. 如請求項15之器件,其中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取決於該CU之一編碼模式。
  21. 如請求項20之器件,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判定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以使得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在該CU之該編碼模式為一圖像內模式或一圖像內區塊複製(BC)模式時等於一第一值,且在該CU之該編碼模式為一圖像間模式時等於一第二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
  22. 如請求項20之器件,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判定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以使得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在該CU之該編碼模式為一圖像內模式時等於一第一值,且在該CU之該編碼模式為一圖像內區塊複製(BC)模式或一圖像間模式時等於一第二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
  23. 如請求項15之器件,其中該明度分量為複數個顏色分量中之一第一顏色分量,其中該複數個顏色分量包含三個顏色分量,其中多個各別QP偏移與該三個顏色分量中之每一者相關聯,且其中該等各別QP偏移等於(-5+6*BitInc、-5+6*BitInc、-3+6*BitInc),其中BitInc等於0、1或2中之一者。
  24. 如請求項15之器件,其中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取決於該CU之一圖塊類型為一I圖塊類型、一P圖塊類型抑或一B圖塊類型。
  25. 如請求項24之器件,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判定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在該CU之該圖塊類型為該I圖塊類型時等於一第一值,且在該CU之該圖塊類型為該P圖塊類型或該B圖塊類型時等於一第二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
  26. 如請求項24之器件,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判定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在該CU之該圖塊類型為該I圖塊類型時等於一第一值,在該CU之該圖塊類型為該P圖塊類型時等於一第二值,且在該CU之該圖塊類型為該B圖塊類型時等於一第三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該第二值不同於該第三值,且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三值。
  27. 如請求項15之器件,其中該顏色空間變換之輸入資料具有N位元精度,且圖像內/圖像間預測後該CU之殘餘資料在[-2N,2N-1]之一範圍內,其中該殘餘資料包括該殘餘區塊,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在執行該顏色空間變換以產生經變換殘餘資料之後,截割該經變換殘餘資料以使得該經變換殘餘資料在該範圍內。
  28. 如請求項15之器件,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回應於判定該CU係使用一圖像內寫碼模式寫碼:使用一相同色度預測模式預測該CU之所有色度區塊;基於該CU僅具有一個預測單元(PU),使用一相同明度預測模式預測該CU之所有明度區塊,其中該相同明度預測模式與該相同色度預測模式相同;及基於該CU具有複數個PU,使用該相同明度預測模式預測該複數個PU中之一第一PU之一第一明度區塊。
  29. 如請求項15之器件,其中該器件包含以下中之至少一者:一積體電路;一微處理器;或一無線通信器件。
  30. 如請求項15之器件,其進一步包含一顯示器,該顯示器經組態以顯示該視訊資料之多個經解碼圖像。
  31. 一種用於解碼視訊資料之器件,該器件包含:用於判定一明度分量之一初始量化參數(QP)的構件;針對以經致動之一顏色空間變換編碼之該視訊資料之一寫碼單元(CU),用於設定該明度分量之一最終QP以使得該明度分量之該最終QP等於該明度分量之該初始QP與該明度分量之一非零QP偏移之一總和的構件;用於基於該明度分量之該最終QP反量化該CU之一係數區塊的構件,該CU之該係數區塊係基於該明度分量之多個樣本值;用於將一反變換應用到該係數區塊以產生一殘餘區塊的構件;用於藉由對該殘餘區塊與一預測性區塊求和而形成一經解碼視訊區塊的構件;用於判定該經解碼視訊區塊之一明度邊緣之一邊界強度的構件,其中該明度邊緣之該邊界強度取決於該明度分量之該最終QP;及基於該明度邊緣之該邊界強度不滿足一第一臨限值,用於對該明度邊緣執行一解區塊濾波程序。
  32. 如請求項31之器件,其中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用以下中之一者傳訊:一圖像參數集、一序列參數集及一圖塊標頭。
  33. 如請求項31之器件,其中該明度分量為複數個顏色分量中之一第一顏色分量,其中該複數個顏色分量包含三個顏色分量,其中多個各別QP偏移與該三個顏色分量中之每一者相關聯,且其中該等各別QP偏移等於(-5+6*BitInc、-5+6*BitInc、-3+6*BitInc),其中BitInc等於0、1或2中之一者。
  34. 如請求項31之器件,其進一步包含:回應於判定該CU係使用一圖像內寫碼模式寫碼:用於使用一相同色度預測模式預測該CU之所有色度區塊的構件;及基於該CU僅具有一個預測單元(PU),用於使用一相同明度預測模式預測該CU之所有明度區塊的構件,其中該相同明度預測模式與該相同色度預測模式相同;及基於該CU具有複數個PU,用於使用該相同明度預測模式預測該複數個PU中之一第一PU之一第一明度區塊的構件。
  35. 一種使用多個指令編碼的電腦可讀儲存媒體,當經執行時,該等指令使一或多個處理器:判定該明度分量之一初始量化參數(QP);針對以經致動之一顏色空間變換編碼之該視訊資料之一寫碼單元(CU),設定該明度分量之一最終QP以使得該明度分量之該最終QP等於該明度分量之該初始QP與該明度分量之一非零QP偏移之一總和;基於該明度分量之該最終QP,反量化該CU之一係數區塊,該CU之該係數區塊係基於該明度分量之多個樣本值;將一反變換應用到該係數區塊以產生一殘餘區塊;藉由對該殘餘區塊與一預測性區塊求和而形成一經解碼視訊區塊;判定該經解碼視訊區塊之一明度邊緣之一邊界強度,其中該明度邊緣之該邊界強度取決於該明度分量之該最終QP;及基於該明度邊緣之該邊界強度不滿足一第一臨限值,對該明度邊緣執行一解區塊濾波程序。
  36. 如請求項35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用以下中之一者傳訊:一圖像參數集、一序列參數集及一圖塊標頭。
  37. 如請求項35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明度分量為複數個顏色分量中之一第一顏色分量,其中該複數個顏色分量包含三個顏色分量,其中多個各別QP偏移與該三個顏色分量中之每一者相關聯,且其中該等各別QP偏移等於(-5+6*BitInc、-5+6*BitInc、-3+6*BitInc),其中BitInc等於0、1或2中之一者。
  38. 如請求項35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等指令進一步使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回應於判定該CU係使用一圖像內寫碼模式寫碼:使用一相同色度預測模式預測該CU之所有色度區塊;及基於該CU僅具有一個預測單元(PU),使用一相同明度預測模式預測該CU之所有明度區塊,其中該相同明度預測模式與該相同色度預測模式相同;及基於該CU具有複數個PU,使用該相同明度預測模式預測該複數個PU中之一第一PU之一第一明度區塊。
  39. 一種編碼視訊資料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判定一明度分量之一初始量化參數(QP);針對以經致動之一顏色空間變換編碼之該視訊資料之一寫碼單元(CU),設定該明度分量之一最終QP以使得該明度分量之該最終QP等於該明度分量之該初始QP與該明度分量之一非零QP偏移之一總和;及基於該明度分量之該最終QP,量化該CU之一係數區塊,該CU之該係數區塊係基於該明度分量之多個樣本值;將一變換應用到該係數區塊以產生一殘餘區塊;判定該經編碼視訊區塊之一明度邊緣之一邊界強度,其中該明度邊緣之該邊界強度取決於該明度分量之該最終QP;及基於該明度邊緣之該邊界強度不滿足一第一臨限值,對該明度邊緣執行一解區塊濾波程序;及將該殘餘區塊編碼於一視訊資料位元串流中。
  40. 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中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用以下中之一者傳訊:一圖像參數集、一序列參數集及一圖塊標頭。
  41. 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中該明度分量為複數個顏色分量中之一第一顏色分量,其中該QP偏移為一第一QP偏移,其中該QP為一第一QP,且其中該第一顏色分量之該第一QP之該第一QP偏移等於一第二顏色分量之一第二QP之一第二QP偏移,且其中該第一QP偏移小於一第三顏色分量之一第三QP之一第三QP偏移。
  42. 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一色度分量之一初始QP;設定該色度分量之一最終QP以使得該色度分量之該最終QP等於該色度分量之該初始QP與該色度分量之一非零QP偏移之一總和;及作為執行該解區塊濾波程序之部分,判定該經編碼視訊區塊之一色度邊緣之一邊界強度,其中該色度邊緣之該邊界強度取決於該色度分量之該最終QP。
  43. 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中該CU為一第一CU,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判定一第二CU之一明度分量之一第二QP未以經致動之該顏色空間變換編碼;基於該明度分量之該第二QP量化該第二CU之一係數區塊,該第二CU之該係數區塊係基於該明度分量之多個樣本值;及輸出包含表示該等經量化第二係數區塊中之每一者的一或多個經熵編碼語法元素之一第二集合的該視訊資料位元串流。
  44. 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中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取決於該CU之一編碼模式。
  45. 如請求項44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以使得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在該CU之該編碼模式為一圖像內模式或一圖像內區塊複製(BC)模式時等於一第一值,且在該CU之該編碼模式為一圖像間模式時等於一第二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
  46. 如請求項44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該分量之該QP偏移,以使得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在該CU之該編碼模式為一圖像內模式時等於一第一值,且在該CU之該編碼模式為一圖像內區塊複製(BC)模式或一圖像間模式時等於一第二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
  47. 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中該明度分量為複數個顏色分量中之一第一顏色分量,其中該複數個顏色分量包含三個顏色分量,其中多個各別QP偏移與該三個顏色分量中之每一者相關聯,且其中該等各別QP偏移等於(-5+6*BitInc、-5+6*BitInc、-3+6*BitInc),其中BitInc等於0、1或2中之一者。
  48. 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中,對於該明度分量,該顏色分量之該QP偏移取決於該CU之一圖塊類型為一I圖塊類型、一P圖塊類型抑或一B圖塊類型。
  49. 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中該顏色空間變換之輸入資料具有N位元精度,且圖像內/圖像間預測後該CU之殘餘資料在[-2N,2N-1]之一範圍內,其中該殘餘資料包括該殘餘區塊,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在執行該顏色空間變換以產生經變換殘餘資料之後,截割該經變換殘餘資料以使得該經變換殘餘資料在該範圍內。
  50. 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回應於判定該CU係使用一圖像內寫碼模式寫碼:使用一相同色度預測模式預測該CU之所有色度區塊;基於該CU僅具有一個預測單元(PU),使用一相同明度預測模式預測該CU之所有明度區塊,其中該相同明度預測模式與該相同色度預測模式相同;及基於該CU具有複數個PU,使用該相同明度預測模式預測該複數個PU中之一第一PU之一第一明度區塊。
  51. 一種用於編碼視訊資料之器件,該器件包含:一資料儲存媒體,其經組態以儲存該視訊資料;及一或多個處理器,其經組態以:判定該明度分量之一初始量化參數(QP);針對以經致動之一顏色空間變換編碼之該視訊資料之一寫碼單元(CU),設定該明度分量之一最終QP以使得該明度分量之該最終QP等於該明度分量之該初始QP與該明度分量之一非零QP偏移之一總和;及基於該明度分量之該最終QP,量化該CU之一係數區塊,該CU之該係數區塊係基於該明度分量之多個樣本值;將一變換應用到該係數區塊以產生一殘餘區塊;判定該經編碼視訊區塊之一明度邊緣之一邊界強度,其中該明度邊緣之該邊界強度取決於該明度分量之該最終QP;及基於該明度邊緣之該邊界強度不滿足一第一臨限值,對該明度邊緣執行一解區塊濾波程序;及將該殘餘區塊編碼於一視訊資料位元串流中。
  52. 如請求項51之器件,其中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用以下中之一者傳訊:一圖像參數集、一序列參數集及一圖塊標頭。
  53. 如請求項51之器件,其中該明度分量為複數個顏色分量中之一第一顏色分量,其中該QP偏移為一第一QP偏移,其中該QP為一第一QP,且其中該第一顏色分量之該第一QP之該第一QP偏移等於一第二顏色分量之一第二QP之一第二QP偏移,且其中該第一QP偏移小於一第三顏色分量之一第三QP之一第三QP偏移。
  54. 如請求項51之器件,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判定一色度分量之一初始QP;設定該色度分量之一最終QP以使得該色度分量之該最終QP等於該色度分量之該初始QP與該色度分量之一非零QP偏移之一總和;及作為執行該解區塊濾波程序之部分,判定該經編碼視訊區塊之一色度邊緣之一邊界強度,其中該色度邊緣之該邊界強度取決於該色度分量之該最終QP。
  55. 如請求項51之器件,其中該CU為一第一CU,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判定一第二CU之一明度分量之一第二QP未以經致動之該顏色空間變換編碼;基於該明度分量之該第二QP量化該第二CU之一係數區塊,該第二CU之該係數區塊係基於該明度分量之多個樣本值;及輸出包含表示該等經量化第二係數區塊中之每一者的一或多個經熵編碼語法元素之一第二集合的該視訊資料位元串流。
  56. 如請求項51之器件,其中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取決於該CU之一編碼模式。
  57. 如請求項56之器件,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判定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以使得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在該CU之該編碼模式為一圖像內模式或一圖像內區塊複製(BC)模式時等於一第一值,且在該CU之該編碼模式為一圖像間模式時等於一第二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
  58. 如請求項56之器件,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判定該分量之該QP偏移,以使得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在該CU之該編碼模式為一圖像內模式時等於一第一值,且在該CU之該編碼模式為一圖像內區塊複製(BC)模式或一圖像間模式時等於一第二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
  59. 如請求項51之器件,其中該明度分量為複數個顏色分量中之一第一顏色分量,其中該複數個顏色分量包含三個顏色分量,其中多個各別QP偏移與該三個顏色分量中之每一者相關聯,且其中該等各別QP偏移等於(-5+6*BitInc、-5+6*BitInc、-3+6*BitInc),其中BitInc等於0、1或2中之一者。
  60. 如請求項51之器件,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判定該明度分量之該QP偏移在該CU之該圖塊類型為該I圖塊類型時等於一第一值,在該CU之該圖塊類型為該P圖塊類型時等於一第二值,且在該CU之該圖塊類型為該B圖塊類型時等於一第三值,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二值,該第二值不同於該第三值,且該第一值不同於該第三值。
  61. 如請求項51之器件,其中該顏色空間變換之輸入資料具有N位元精度,且圖像內/圖像間預測後該CU之殘餘資料在[-2N,2N-1]之一範圍內,其中該殘餘資料包括該殘餘區塊,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在執行該顏色空間變換程序以產生經變換殘餘資料之後,截割該經變換殘餘資料以使得該經變換殘餘資料在該範圍內。
  62. 如請求項51之器件,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回應於判定該CU係使用一圖像內寫碼模式寫碼:使用一相同色度預測模式預測該CU之所有色度區塊;基於該CU僅具有一個預測單元(PU),使用一相同明度預測模式預測該CU之所有明度區塊,其中該相同明度預測模式與該相同色度預測模式相同;及基於該CU具有複數個PU,使用該相同明度預測模式預測該複數個PU中之一第一PU之一第一明度區塊。
  63. 如請求項51之器件,其中該器件包含以下中之至少一者:一積體電路;一微處理器;或一無線通信器件。
  64. 如請求項51之器件,其進一步包含一攝影機,該攝影機經組態以捕獲該視訊資料。
  65. 一種用於編碼視訊資料之器件,該器件包含:用於判定一明度分量之一初始量化參數(QP)的構件;針對以經致動之一顏色空間變換編碼之該視訊資料之一寫碼單元(CU),用於設定該明度分量之一最終QP以使得該明度分量之該最終QP等於該明度分量之該初始QP與該明度分量之一非零QP偏移之一總和的構件;及用於基於該明度分量之該最終QP量化該CU之一係數區塊的構件,該CU之該係數區塊係基於該明度分量之多個樣本值;用於將一變換應用到該係數區塊以產生一殘餘區塊的構件;用於判定該經編碼視訊區塊之一明度邊緣之一邊界強度的構件,其中該明度邊緣之該邊界強度取決於該明度分量之該最終QP;及基於該明度邊緣之該邊界強度不滿足一第一臨限值,用於對該明度邊緣執行一解區塊濾波程序的構件;及用於將該殘餘區塊編碼於一視訊資料位元串流中的構件。
  66. 一種使用多個指令編碼的電腦可讀儲存媒體,當經執行時,該等指令使一或多個處理器:判定該明度分量之一初始量化參數(QP);針對以經致動之一顏色空間變換編碼之該視訊資料之一寫碼單元(CU),設定該明度分量之一最終QP以使得該明度分量之該最終QP等於該明度分量之該初始QP與該明度分量之一非零QP偏移之一總和;基於該明度分量之該最終QP,量化該CU之一係數區塊,該CU之該係數區塊係基於該明度分量之多個樣本值;將一變換應用到該係數區塊以產生一殘餘區塊;判定該經編碼視訊區塊之一明度邊緣之一邊界強度,其中該明度邊緣之該邊界強度取決於該明度分量之該最終QP;及基於該明度邊緣之該邊界強度不滿足一第一臨限值,對該明度邊緣執行一解區塊濾波程序;及將該殘餘區塊編碼於一視訊資料位元串流中。
TW104118180A 2014-06-04 2015-06-04 區塊可適性顏色空間轉換寫碼 TWI6638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07860P 2014-06-04 2014-06-04
US62/007,860 2014-06-04
US14/729,486 US10142642B2 (en) 2014-06-04 2015-06-03 Block adaptive color-space conversion coding
US14/729,486 2015-06-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1578A TW201611578A (zh) 2016-03-16
TWI663869B true TWI663869B (zh) 2019-06-21

Family

ID=53488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8180A TWI663869B (zh) 2014-06-04 2015-06-04 區塊可適性顏色空間轉換寫碼

Country Status (18)

Country Link
US (1) US10142642B2 (zh)
EP (1) EP3152902A1 (zh)
JP (1) JP6640119B2 (zh)
KR (1) KR102032603B1 (zh)
CN (1) CN106464881B (zh)
AU (1) AU2015269334B2 (zh)
BR (1) BR112016028547A2 (zh)
CA (1) CA2948011C (zh)
CL (1) CL2016003118A1 (zh)
MX (1) MX363422B (zh)
NZ (1) NZ725617A (zh)
PH (1) PH12016502373A1 (zh)
RU (1) RU2698760C2 (zh)
SA (1) SA516380422B1 (zh)
SG (1) SG11201608822YA (zh)
TW (1) TWI663869B (zh)
WO (1) WO2015187978A1 (zh)
ZA (1) ZA2016083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34253B2 (en) * 2013-04-08 2019-06-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ample adaptive offset scaling based on bit-depth
US20140355769A1 (en) 2013-05-29 2014-1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ergy preservation for decomposed representations of a sound field
US9466305B2 (en) 2013-05-29 2016-10-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rforming positional analysis to code spherical harmonic coefficients
US9489955B2 (en) 2014-01-30 2016-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dicating frame parameter reusability for coding vectors
US9922656B2 (en) 2014-01-30 2018-03-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itioning of ambient higher-order ambisonic coefficients
BR122022001646B1 (pt) * 2014-03-04 2023-03-0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ispositivo de memória ou armazenament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método e sistema de computador
US10182241B2 (en) 2014-03-04 2019-01-1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Encoding strategies for adaptive switching of color spaces, color sampling rates and/or bit depths
BR112016021529B1 (pt) 2014-03-27 2023-02-2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ispositivo de computação, método e mei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para ajuste de quantização/escalada e quantização/escalada inversa ao alternar áreas de cor
US9852737B2 (en) 2014-05-16 2017-1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ing vectors decomposed from higher-order ambisonics audio signals
US10770087B2 (en) 2014-05-16 2020-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ng codebooks for coding vectors decomposed from higher-order ambisonic audio signals
US9620137B2 (en) 2014-05-16 2017-04-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ing between scalar and vector quantization in higher order ambisonic coefficients
US20170280140A1 (en) * 2014-09-19 2017-09-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ly encoding, decoding a video signal based on separable transform
US9747910B2 (en) 2014-09-26 2017-08-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witching between predictive and non-predictive quantization techniques in a higher order ambisonics (HOA) framework
WO2016049327A1 (en) * 2014-09-26 2016-03-31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Encoding and decoding perceptually-quantized video content
CA2963338A1 (en) * 2014-10-03 2016-04-07 Nec Corporation Video coding device, video decoding device, video coding method, video decod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9609362B2 (en) 2014-10-06 2017-03-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ding and deriving quantization parameters
US10687069B2 (en) 2014-10-08 2020-06-1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djustments to encoding and decoding when switching color spaces
WO2017045101A1 (en) * 2015-09-14 2017-03-23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Advanced deblocking filter in video coding
US20170105012A1 (en) * 2015-10-08 2017-04-13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ross Color Space Mode Decision
US10356408B2 (en) * 2015-11-27 2019-07-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enco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WO2017173593A1 (en) * 2016-04-06 2017-10-12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Separate coding secondary transform syntax elements for different color components
CN113452999B (zh) * 2016-07-22 2023-12-05 夏普株式会社 使用自适应分量缩放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的系统和方法
WO2018018486A1 (en) 2016-07-28 2018-02-01 Mediatek Inc. Methods of reference quantization parameter derivation for signaling of quantization parameter in quad-tree plus binary tree structure
EP3526968A4 (en) * 2016-10-12 2020-06-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SIDUAL REFINEMENT OF COLOR COMPONENTS
EP3425911A1 (en) * 2017-07-06 2019-01-09 Thomson Licensing A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picture encoding and decoding
US11019339B2 (en) * 2017-07-12 2021-05-2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Fractional quantization parameter offset in video compression
CN117499684A (zh) * 2017-09-20 2024-02-02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用于对图像进行编码/解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16634149A (zh) * 2018-03-29 2023-08-22 索尼公司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US11909974B2 (en) 2018-03-30 2024-02-20 Interdigital Vc Holdings, Inc. Chroma quantization parameter adjustment in video encoding and decoding
ES2902481T3 (es) * 2018-04-01 2022-03-28 Lg Electronics Inc Un método de codificación de imágenes basado en una derivación de parámetro de cuantificación
US10448025B1 (en) 2018-05-11 2019-10-15 Tencent America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deo coding
AU2019342803B2 (en) 2018-09-21 2023-07-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verse quantization
US10554975B1 (en) 2018-09-30 2020-02-04 Tencent America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deo coding
KR20240064730A (ko) * 2018-10-05 2024-05-13 티씨엘 킹 일렉트리컬 어플라이언시스 (후이저우)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영상 디코딩 및 인코딩 방법과 저장 매체
CN116781915A (zh) * 2018-12-13 2023-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色度块的预测方法和装置
WO2020149298A1 (en) * 2019-01-16 2020-07-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riving quantization parameters for video blocks in video coding
BR112021017428A2 (pt) * 2019-03-08 2021-11-16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 Co Ltd Método de processamento de dados de vídeo, aparelho para processamento de dados de vídeo e meios de armazenamento e de gravação não transitórios legíveis por computador
AU2020235190B2 (en) 2019-03-08 2023-06-01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Constraints on model-based reshaping in video processing
US11973966B2 (en) * 2019-03-12 2024-04-30 Hyundai Motor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ly coding residual blocks
KR20210118951A (ko) 2019-03-15 2021-10-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크로마 포맷에 대한 정보를 시그널링 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20207421A1 (en) * 2019-04-09 2020-10-15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Entry construction for palette mode coding
CN117336469A (zh) 2019-04-12 2024-01-0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根据基于矩阵的帧内预测的变换编码
CN117528068A (zh) * 2019-04-18 2024-02-06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编解码中的跨分量模式中的选择性使用
WO2020218793A1 (ko) * 2019-04-20 2020-10-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Bdpcm에 기반한 영상 코딩 방법 및 그 장치
EP3935855A4 (en) 2019-04-23 2022-09-21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OF CROSS-COMPONENT DEPENDENCE REDUCTION
CN115623208A (zh) 2019-05-28 2023-01-17 杜比实验室特许公司 用信号发送量化参数
CN114051735A (zh) 2019-05-31 2022-02-15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矩阵的帧内预测中的一步下采样过程
WO2020253864A1 (en) 2019-06-21 2020-12-24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Selective enablement of adaptive in-loop color-space transform in video coding
CN117478908A (zh) 2019-06-22 2024-01-30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色度残差缩放的语法元素
KR20220027851A (ko) * 2019-06-28 2022-03-08 바이트댄스 아이엔씨 화면 콘텐츠 코딩에서의 크로마 인트라 모드 도출
JP7460748B2 (ja) 2019-07-07 2024-04-02 北京字節跳動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クロマ残差スケーリングのシグナリング
CN117459744A (zh) 2019-07-20 2024-01-26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调色板模式使用指示的条件相关编解码
CN114145013B (zh) * 2019-07-23 2023-11-14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调色板模式编解码的模式确定
JP7422858B2 (ja) 2019-08-03 2024-01-26 北京字節跳動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ビデオ処理方法、装置、記憶媒体及び記憶方法
US20210058620A1 (en) * 2019-08-23 2021-0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roma quantization parameter (qp) derivation for video coding
JP7343596B6 (ja) * 2019-08-23 2024-02-26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合同クロマ符号化を使用するブロックについてクロマ・ブロッキング解除を実行するためのエンコーダ、デコーダおよび対応する方法
CN114342369A (zh) * 2019-09-02 2022-04-1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视频编解码的色度去方块调谐
EP4014492A4 (en) 2019-09-14 2023-01-11 ByteDance Inc. QUANTIZATION PARAMETER OFFSET FOR CHROMA UNLOCK FILTERING
US11509910B2 (en) * 2019-09-16 2022-11-22 Tencent America LLC Video 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avoiding small chroma block intra prediction
EP4026336A4 (en) * 2019-10-05 2022-12-07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LEVEL-BASED SIGNALING OF VIDEO CODING TOOLS
WO2021072177A1 (en) 2019-10-09 2021-04-15 Bytedance Inc. Cross-component adaptive loop filtering in video coding
US11412235B2 (en) * 2019-10-10 2022-08-09 Tencent America LLC Color transform for video coding
KR20220073746A (ko) 2019-10-14 2022-06-03 바이트댄스 아이엔씨 비디오 처리에서 크로마 양자화 파라미터 사용
CN114902666A (zh) * 2019-10-28 2022-08-12 Lg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自适应颜色变换的图像编码/解码方法和装置以及发送比特流的方法
WO2021086024A1 (ko) * 2019-10-28 2021-05-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적응적 색공간 변환을 이용하여 레지듀얼 처리를 수행하는 영상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장치 및 비트스트림을 전송하는 방법
KR20220070012A (ko) 2019-10-28 2022-05-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색공간 변환을 이용한 영상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장치 및 비트스트림을 전송하는 방법
EP4042689A4 (en) * 2019-10-28 2023-06-07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SIGNALING AND SYNTAX ANALYSIS BASED ON A COLOR COMPONENT
AU2020376669B2 (en) * 2019-10-28 2024-02-15 Lg Electronics Inc. Image encoding/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adaptive transfor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itstream
WO2021086023A1 (ko) * 2019-10-28 2021-05-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적응적 변환을 이용하여 레지듀얼 처리를 수행하는 영상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장치 및 비트스트림을 전송하는 방법
CN115152219A (zh) * 2019-11-07 2022-10-04 抖音视界有限公司 视频编解码的自适应环内颜色空间变换的量化特性
CN114930827A (zh) 2019-11-22 2022-08-19 Lg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无损颜色变换的图像编码/解码方法和装置及比特流发送方法
WO2021107641A1 (ko) * 2019-11-26 2021-06-03 주식회사 윌러스표준기술연구소 적응적 컬러 공간 변환을 이용하는 비디오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KR20220106116A (ko) 2019-12-09 2022-07-28 바이트댄스 아이엔씨 비디오 코딩에서 양자화 그룹 사용
WO2021119337A1 (en) * 2019-12-10 2021-06-17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video coding in 4:4:4 chroma format
CN114731438A (zh) 2019-12-27 2022-07-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自适应颜色变换的编解码方法、装置以及视频编解码设备
WO2021138293A1 (en) 2019-12-31 2021-07-08 Bytedance Inc. Adaptive color transform in video coding
US20230130958A1 (en) * 2020-01-14 2023-04-27 Hyundai Motor Company Video encoding and decoding using adaptive color transform
WO2021150086A1 (ko) * 2020-01-25 2021-07-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Act 레지듀얼 기반 영상 또는 비디오 코딩
US20240048733A1 (en) * 2020-01-25 2024-02-08 Lg Electronics Inc. Image or video coding for residuals using color space transformation
US20230139083A1 (en) * 2020-01-25 2023-05-04 Lg Electronics Inc. Image or video coding based on color space conversion
US11303936B2 (en) * 2020-02-21 2022-04-12 Tencent America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ltering
JP7397213B2 (ja) 2020-02-24 2023-12-12 バイトダン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サブピクチャレベルに基づいたパーティション計算
JP7479492B2 (ja) 2020-03-03 2024-05-08 バイトダン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ビデオ・コーディングにおける低周波ノン・セパラブル変換シグナリング
BR112022019657A2 (pt) 2020-03-31 2024-03-1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rocessamento de vídeo
US11381820B2 (en) * 2020-04-13 2022-07-05 Tencent America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deo coding
US11445206B2 (en) * 2020-04-16 2022-09-13 Tencent America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deo coding
WO2023056360A1 (en) * 2021-09-30 2023-04-06 Bytedance Inc. Method, apparatus and medium for video processing
WO2023060023A1 (en) * 2021-10-08 2023-04-13 Bytedance Inc. Method, apparatus and medium for video processing
WO2023171940A1 (ko) * 2022-03-08 2023-09-1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적응적 크로마컨버전을 이용하는 비디오 코딩을 위한 방법과 장치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86025A1 (en) * 2008-10-03 2010-04-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antization parameter selections for encoding of chroma and luma video blocks
US20130101024A1 (en) * 2011-10-25 2013-04-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ing boundary strength values for deblocking filtering for video coding
US20130329785A1 (en) * 2011-03-03 2013-12-1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olor difference component quantization parameter and device using the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2014A (en) * 1998-09-17 2000-09-19 Motorola, Inc. Modified chroma keyed technique for simple shape coding for digital video
CA2642491A1 (en) * 2006-02-13 2007-08-2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Video encoding/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program
US9001899B2 (en) * 2006-09-15 2015-04-07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Video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with selective chroma deblock filtering
US7907789B2 (en) * 2007-01-05 2011-03-15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Reduction of block effects in spatially re-sampled image information for block-based image coding
KR101365444B1 (ko) * 2007-11-19 2014-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의 해상도의 조정을 통하여 동영상을 효율적으로부호화/복호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401071B2 (en) * 2007-12-19 2013-03-19 Sony Corporation Virtually lossless video data compression
US20120170648A1 (en) * 2011-01-05 2012-07-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ame splitting in video coding
US9848197B2 (en) * 2011-03-10 2017-1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forms in video coding
CN104205847A (zh) * 2012-01-18 2014-12-10 索尼公司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WO2013116849A1 (en) * 2012-02-04 2013-08-08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ext reduction in last significant coefficient position coding
US9451258B2 (en) 2012-04-03 2016-09-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roma slice-level QP offset and deblocking
GB2501535A (en) 2012-04-26 2013-10-30 Sony Corp Chrominance Processing in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ecs
US9414054B2 (en) 2012-07-02 2016-08-0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ntrol and use of chroma quantization parameter values
US9654777B2 (en) 2013-04-05 2017-05-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ing palette indices in palette-based video coding
US9510002B2 (en) 2013-09-09 2016-11-29 Apple Inc. Chroma quantization in video coding
US9948933B2 (en) 2014-03-14 2018-04-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Block adaptive color-space conversion coding
BR112016021529B1 (pt) 2014-03-27 2023-02-2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ispositivo de computação, método e mei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para ajuste de quantização/escalada e quantização/escalada inversa ao alternar áreas de co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86025A1 (en) * 2008-10-03 2010-04-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antization parameter selections for encoding of chroma and luma video blocks
US20130329785A1 (en) * 2011-03-03 2013-12-1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olor difference component quantization parameter and device using the method
US20130101024A1 (en) * 2011-10-25 2013-04-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ing boundary strength values for deblocking filtering for video coding

Non-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exis Michael Tourapis et.al, <H.264/14496-10 AVC Reference Software Manual>, Joint Video Team (JVT) of ISO/IEC MPEG & ITU-T VCEG(ISO/IEC JTC1/SC29/WG11 and ITU-T SG16 Q.6) 31st Meeting: London, UK, 28 June – 3 July, 2009,
Alexis Michael Tourapis et.al, H.264/14496-10 AVC Reference Software Manual, Joint Video Team (JVT) of ISO/IEC MPEG & ITU-T VCEG(ISO/IEC JTC1/SC29/WG11 and ITU-T SG16 Q.6) 31st Meeting: London, UK, 28 June – 3 July, 2009, *
Bin Li et.al, <Fix for adaptive color space coding in JCTVC-Q0035>, Joint Collaborative Team on Video Coding (JCT-VC) of ITU-T SG 16 WP 3 and ISO/IEC JTC 1/SC 29/WG 11 17th Meeting: Valencia, ES, 27 March – 4 April 2014,
Bin Li et.al, Fix for adaptive color space coding in JCTVC-Q0035, Joint Collaborative Team on Video Coding (JCT-VC) of ITU-T SG 16 WP 3 and ISO/IEC JTC 1/SC 29/WG 11 17th Meeting: Valencia, ES, 27 March – 4 April 2014 *
Jianle Chen et.al, <CE6.a.4: Chroma intra prediction by reconstructed luma samples>, Joint Collaborative Team on Video Coding (JCT-VC) of ITU-T SG16 WP3 and ISO/IEC JTC1/SC29/WG11 5th Meeting: Geneva, 16-23 March, 2011,
Jianle Chen et.al, CE6.a.4: Chroma intra prediction by reconstructed luma samples, Joint Collaborative Team on Video Coding (JCT-VC) of ITU-T SG16 WP3 and ISO/IEC JTC1/SC29/WG11 5th Meeting: Geneva, 16-23 March, 2011 *
Tomohiro Ikai, <CE5 related: Simplified residual prediction with luma clipping and chroma removal>, Joint Collaborative Team on 3D Video Coding Extensions of ITU-T SG 16 WP 3 and ISO/IEC JTC 1/SC 29/WG 11 4th Meeting: Incheon, KR, 20–26 Apr. 2013,
Tomohiro Ikai, CE5 related: Simplified residual prediction with luma clipping and chroma removal, Joint Collaborative Team on 3D Video Coding Extensions of ITU-T SG 16 WP 3 and ISO/IEC JTC 1/SC 29/WG 11 4th Meeting: Incheon, KR, 20–26 Apr. 2013 *
Xiang Li et.al, <CE4 Subtest3: Adaptive De-Quantization Offset>, Joint Collaborative Team on Video Coding (JCT-VC) of ITU-T SG 16 WP 3 and ISO/IEC JTC 1/SC 29/WG 11 6th Meeting: Torino, IT, 14-22 July, 2011,
Xiang Li et.al, CE4 Subtest3: Adaptive De-Quantization Offset, Joint Collaborative Team on Video Coding (JCT-VC) of ITU-T SG 16 WP 3 and ISO/IEC JTC 1/SC 29/WG 11 6th Meeting: Torino, IT, 14-22 July, 201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A516380422B1 (ar) 2020-10-18
PH12016502373A1 (en) 2017-02-20
NZ725617A (en) 2020-08-28
US20150358631A1 (en) 2015-12-10
MX363422B (es) 2019-03-22
AU2015269334B2 (en) 2019-10-24
EP3152902A1 (en) 2017-04-12
BR112016028547A2 (pt) 2017-08-22
CL2016003118A1 (es) 2017-10-06
US10142642B2 (en) 2018-11-27
MX2016015649A (es) 2017-04-25
RU2016147170A (ru) 2018-07-16
RU2016147170A3 (zh) 2019-01-16
RU2698760C2 (ru) 2019-08-29
CA2948011C (en) 2020-08-11
KR102032603B1 (ko) 2019-10-15
CA2948011A1 (en) 2015-12-10
JP2017520991A (ja) 2017-07-27
SG11201608822YA (en) 2016-12-29
CN106464881A (zh) 2017-02-22
TW201611578A (zh) 2016-03-16
JP6640119B2 (ja) 2020-02-05
CN106464881B (zh) 2019-07-05
ZA201608338B (en) 2019-08-28
KR20170013274A (ko) 2017-02-06
WO2015187978A1 (en) 2015-12-10
AU2015269334A1 (en) 2016-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3869B (zh) 區塊可適性顏色空間轉換寫碼
US10419755B2 (en) Confusion of multiple filters in adaptive loop filtering in video coding
JP6929647B2 (ja) ブロック適応色空間コンバージョンコーディング
TWI705694B (zh) 片級內部區塊複製及其他視訊寫碼改善
US10271052B2 (en) Universal color-space inverse transform coding
JP6783799B2 (ja) ビデオデータの特定のピクチャ内のインターコーディングのための探索範囲決定
US9832467B2 (en) Deblock filtering for intra block copying
AU2015330676B2 (en) Intra block copy prediction restrictions for parallel processing
JP2017523672A (ja) ビデオコーディングにおける成分間予測
US20150098504A1 (en) Block vector coding for intra block cop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