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7964B - 單車踏板結構 - Google Patents

單車踏板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7964B
TWI657964B TW106101753A TW106101753A TWI657964B TW I657964 B TWI657964 B TW I657964B TW 106101753 A TW106101753 A TW 106101753A TW 106101753 A TW106101753 A TW 106101753A TW I657964 B TWI657964 B TW I65796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edal
shoe cover
bicycle pedal
pedal structure
bicyc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1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27291A (zh
Inventor
林甫民
Original Assignee
林甫民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林甫民 filed Critical 林甫民
Priority to TW106101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57964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27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72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79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7964B/zh

Links

Abstract

在此揭示一種單車踏板結構。所述單車踏板包括一踏軸件和一鞋套。 所述鞋套與踏軸件耦接用以限制個體踩踏於踏軸件上的位置,藉使個體的腳掌懸空。

Description

單車踏板結構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單車踏板結構,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限制個體踩踏位置的單車踏板結構。
一般的單車踏板無法導引騎乘者於踩踏過程中擺放雙腳的位置,使得騎乘者雙腳容易晃動,使得踩踏較無效率,因而無法從中得到騎乘的愉悅感及成就感。目前市面上得以固定騎乘者踩踏位置的商品有卡式踏板,然而,一般卡式踏板必須搭配卡鞋使用,零件較為複雜,且入手成本較高。再者,使用卡式踏板騎乘,停車時需利用特定方式使腳掌(或卡鞋)脫離卡踏結構,在交通繁忙的城市騎乘時,每一次停車時,皆須不斷重複脫離與卡合卡鞋和踏板間的動作,非常不便。另外,騎乘者往往也會因突發狀況,無法及時將卡鞋和踏板分離,導致摔車意外。
有鑑於此,本領域亟需一種改良的單車踏板結構,以改善習知卡式踏板使用不易的缺陷。
發明內容旨在提供本揭示內容的簡化摘要,以使閱讀者對本揭示內容具備基本的理解。此發明內容並非本揭示內容的完整概述,且其用意並非在指出本發明實施例的重要/關鍵元件或界定本發明的範圍。
本發明之一態樣係有關於一種單車踏板結構,用以供一個體使用。所述單車踏板結構包括一踏軸件和一鞋套,所述鞋套與踏軸件耦接,用以限制個體踩踏於踏軸件上的位置,藉使個體的腳掌懸空。
依據一具體的實施方式,所述鞋套配置成使個體腳掌拇指球非位於踏軸件上。
在一可任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鞋套前端和踏軸件的距離至多6公分。在一較佳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鞋套前端和踏軸件的距離至多5公分。在一更佳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鞋套前端和踏軸件的距離為3-5公分。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所述踏軸件在結構上包含一套管、一踏板軸、二軸承和二軸封。所述踏板軸穿設於套管中,該些軸承分別套設踏板軸的兩端且位於套管內,該些軸封設於套管內用以將套設有軸承的踏板軸固封於套管內。具體而言,所述軸承為滾珠式軸承。
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單車踏板結構更包含一上板狀件和一下板狀件,用以夾合所述套管。
上述任一實施方式所示之單車踏板結構,其中踏軸件和鞋套可以利用相同或不同材料製成。例如,所述踏軸件和鞋套均是由鋁合金材料所製成。或者是,所述踏軸件是由鋁合金材料所製成,所述鞋套是由塑化材料所製成。
在參閱下文實施方式後,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當可輕易瞭解本發明之基本精神及其他發明目的,以及本發明所採用之技術手段與實施態樣。
100‧‧‧單車踏板結構
110‧‧‧踏軸件
120‧‧‧套管
130‧‧‧踏板軸
140A、140B‧‧‧軸承
145A、145B‧‧‧軸封
150‧‧‧鞋套
160‧‧‧螺絲
162A‧‧‧上板狀件
162B‧‧‧下板狀件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與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第1圖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所示之單車踏板結構100的外觀結構示意圖;第2圖為第1圖單車踏板結構100上沿著2-2’線所繪示之縱向剖視圖第3圖為第1圖所示之單車踏板結構100的爆炸圖;以及第4圖為第1圖單車踏板結構100上沿著4-4’線所繪示之橫向剖視圖。
根據慣常的作業方式,圖中各種特徵與元件並未依比例繪製,其繪製方式是為了以最佳的方式呈現與本發明相關的具體特徵與元件。此外,在不同圖式間,以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符號來指稱相似的元件/部件。
為了使本揭示內容的敘述更加詳盡與完備,下文針對了本發明的實施態樣與具體實施例提出了說明性的描述;但這並非實施或運用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的唯一形式。實施方式中涵蓋了多個具體實施例的特徵以及用以建構與操作這些具體實施例的方法步驟與其順序。然而,亦可利用其他具體實施例來達成相同或均等的功能與步驟順序。
雖然用以界定本發明較廣範圍的數值範圍與參數皆是約略的數值,此處已儘可能精確地呈現具體實施例中的相關數值。然而,任何數值本質上不可避免地含有因個別測試方法所致的標準偏差。在此處,「約」通常係指 實際數值在一特定數值或範圍的正負10%、5%、1%或0.5%之內。或者是,「約」一詞代表實際數值落在平均值的可接受標準誤差之內,視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的考量而定。除了實驗例之外,或除非另有明確的說明,當可理解此處所用的所有範圍、數量、數值與百分比均經過「約」的修飾。因此,除非另有相反的說明,本說明書與附隨申請專利範圍所揭示的數值參數皆為約略的數值,且可視需求而更動。至少應將這些數值參數理解為所指出的有效位數與套用一般進位法所得到的數值。
在此所述「個體」、「騎乘者」、「使用者」皆指適用於本發明單車踏板結構的個體。在較佳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個體為人類。
本揭示內容所述「腳掌(plantar)」一詞,是指不含腳指頭的足部。
本案揭示內容所述「拇指球」是指前腳掌區靠近拇指的位置,通常拇指球的區域相對應第一蹠骨的位置。
除非本說明書另有定義,此處所用的科學與技術詞彙之含義與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理解與慣用的意義相同。此外,在不和上下文衝突的情形下,本說明書所用的單數名詞涵蓋該名詞的複數型;而所用的複數名詞時亦涵蓋該名詞的單數型。
本發明首次提出一種新穎的單車踏板結構,能夠有效確實限制騎乘者騎車時腳的踩踏位置,讓騎乘者的腳於踩踏的過程中能保持在一定位置,維持踩踏效率。再者,本發明的單車踏板結構能提供不同程度的單車騎乘者(亦即,初學者、或是有經驗的騎乘者)使用,其使用方式簡單,且不需要額外的卡合構件即能夠有效提升使用者的踩踏效率。
本發明單車踏板結構可使騎乘者於踩踏腳踏車時,腳底板能維持在有效發力的位置上,而能大幅提升踩踏效率。本案新穎的單車踏板結構,是藉由踏板鞋套和踏板軸間的特殊配置,使得騎乘者腳掌的拇指球保持懸空(亦 即,高踝式腳尖踩踏法),而能持續、有效地發力,以維持踩踏效率。經由本發明單車踏板結構而達成的踩踏方式,即,高踝式腳尖踩踏法,其不同於先前技術。詳言之,若騎乘者是使用習知的單車踏板結構來騎車時,會需要將拇指球緊壓在踏板軸心上,則踩踏過程中,騎乘者的腳指頭將無法出力,致使腿部需施加更多力,造成騎乘效率不佳。相反的,若騎乘者是使用本發明所提出的單車踏板結構來騎車時,則因本發明單車踏板結構的特殊配置,使騎乘者腳掌的姆指球保持懸空(亦即,可有效發力的踩踏位置),因而能夠提升踩踏效率。
第1圖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所示之單車踏板結構100的外觀結構示意圖。所述單車踏板結構100主要包含踏軸件110和鞋套150。如圖所示,本案的鞋套150用以容納騎乘者的鞋尖,並限制騎乘者的腳踩踏在踏軸件110上的位置,致使其腳掌保持懸空,尤其是讓拇指球T並非踩踏於踏軸件110的軸心上(參見第3圖)。
在此實施方式中,所述踏軸件110和鞋套150是藉由複數個螺絲160和上、下板狀件162A和162B相接。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當可以理解,所述踏軸件110和鞋套150的連結方式可利用其他已知的方式取代,例如,以焊接的方式或其他卡合方式相接。
請參見第2圖,此圖為第2圖單車踏板結構100上沿著2-2’線所繪示之剖視圖,需要注意的是,本發明另一技術特徵不同於先前技術之處在於:所述鞋套150前端和踏軸件110軸心的距離A至多6公分,例如,至多3、4、5或6公分。另一實施方式,所述鞋套150前端和踏軸件110軸心距離A至多5公分。在一較佳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鞋套150前端和踏軸件110軸心距離A為3-5公分,例如,約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公分。
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理解的是鞋套150的構型可依據其通常經驗修改,並不限於本說明書所揭示的構型。再者,所述鞋套150與上、下板狀件162A和162B的配置可根據其實際使用狀況選擇合適的配置方式,例如,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鞋套150的前端是與踏板162A和162B的前側貼齊。
請再次參照第2圖,在一實例中,對身高約為175公分的騎乘者而言,其鞋套150前端和踏軸件110軸心的距離A需約為5公分。在另一實例中,對身高介於165-175公分間的騎乘者而言,其鞋套150前端和踏軸件110軸心的距離A需約為4公分。在又一實例中,對身高為165公分以下的騎乘者而言,其鞋套150前端和踏軸件110軸心的距離A需約為3.5公分。
需要注意的是,本案發明的精神在於踏軸件110和鞋套150間的配置,尤其是踏軸件110軸心和鞋套150間的距離,因此,所述踏軸件110可以是任一種習知的踏板軸。
第3圖為第1圖所示之單車踏板結構100爆炸圖,藉由爆炸圖能夠更清楚瞭解本發明單車踏板結構100各元件的配置方式。如上所述,單車踏板結構100主要是由踏軸件110和鞋套150所構成。所述鞋套150的外型具有一圓弧片狀,用以容納騎乘者的鞋尖或腳尖。所述踏軸件110於結構上至少包含一套管120、一踏板軸130、二軸承140A和140B,以及二軸封145A和145B。所述踏板軸130係穿設於套管120中,且其左、右兩側分別設有軸承140A和140B,使得踏板軸130能夠相對於踏板軸130軸心進行旋轉,所述軸封145A和145B分別設於套管120內部兩側,用以將所述踏板軸130固定並封於套管120內,且更可避免灰塵或其他異物進入套管120中。此外,為了提升騎乘者的踩踏效率,本發明單車踏板結構100採用的軸承140A和140B較佳是滾珠軸承或針狀軸承,以讓踏軸件110在使用過程中更為滑順。
請同時參見第3圖和第4圖,本發明單車踏板結構100是以螺絲160將鞋套150、上板狀件162A和下板狀件162B與踏軸件110鎖合而固接在一起。具體而言,所述上板狀件162A上設有八個孔洞,其中四個孔洞係與下板狀件162B上四個孔洞相對應設置,另外四個孔洞則係相對應於鞋套150上的四個孔洞;安裝過程中,是利用四根螺絲160分別通過鞋套150上的該些孔洞而將鞋套150螺合至上板狀件162A上,至於位於套管120的上、下兩側的上板狀件162A和下板狀件162B,則是再利用另外四根螺絲160將其螺合至上板狀件162A和下板狀件162B相對應的四個孔洞中,使上板狀件162A和下板狀件162B確實固接於套管120外。
在非必要的實施方式中,為了讓踏板軸130能穩定地在套管120中旋轉,在軸承140A和140B和軸封145A和145B間分別設有墊片組(圖中未繪示),以減少軸承140A和140B和軸封間145A和145B之間摩擦。
在可任選的實施方式中,上述任一實施方式所述之單車踏板結構100中的踏軸件110、上板狀件162A和下板狀件162B和鞋套150,可利用相同或不同材料製成。舉例而言,所述踏軸件110、上板狀件162A和下板狀件162B是由金屬材料製成,而鞋套150則是以塑化材料製成。在一較佳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踏軸件110、上板狀件162A和下板狀件162B是以鋁合金材料製成。另外,所述踏軸件110、上板狀件162A和下板狀件162B和鞋套150可皆由金屬材料製成。需要注意的是,當本單車踏板結構組裝完成時,需注意配重,保持鞋套150於踏軸件110上的平衡,方面使用者穿戴。
此外,本發明揭示一種鞋尖踩踏法,騎乘者可依據身高選擇合適尺寸的本發明單車踏板,讓雙腳踩踏於踏板上時,個別腳掌的拇指球能保持懸 空而非貼合在踏板上,接著,略微調升坐墊的高度,再開始踩踏單車。此一方式即為本發明所述的鞋尖踩踏法。依據本案發明人試驗成果,比較同一人利用傳統踏板和本發明單車踏板騎乘單車的效果,利用本發明單車踏板時騎乘效率較佳,至少能提升10-20%的踩踏效率。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單車踏板結構元件配置簡單,開發成本低,製備容易,且使用進入門檻低,能提供各種程度的騎乘者使用,有效改善騎乘單車過程中的踩踏效率。
雖然上文實施方式中揭露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悖離本發明之原理與精神的情形下,當可對其進行各種更動與修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以附隨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9)

  1. 一種單車踏板結構,用以供一個體使用,包含一踏軸件,用以供個體踩踏,包含:一套管;一踏板軸,穿設於該套管中;二軸承,分別套設該踏板軸的兩端,且位於該套管內;和二軸封,位於該套管內,用以將該分別套設有該些軸承的該踏板軸固封於套管內;以及一鞋套,與該踏軸件耦接,用以容納該個體的鞋尖,並限制該個體踩踏於該踏軸件上的位置,藉使該個體的腳掌懸空。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單車踏板結構,其中該鞋套配置成使個體腳掌拇指球非位於踏軸件上。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單車踏板結構,其中該鞋套前端和踏軸件的距離至多6公分。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單車踏板結構,其中該鞋套前端和踏軸件的距離至多5公分。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單車踏板結構,其中該鞋套前端和踏軸件的距離為3-5公分。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單車踏板結構,更包含一上板狀件和一下板狀件,用以夾合該套管。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單車踏板結構,其中該軸承為滾珠式軸承或針狀軸承。
  8. 如請求項1-7任一所述之單車踏板結構,其中該踏軸件和鞋套是相同或不同材料製成。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單車踏板結構,其中該踏軸件和鞋套均是由鋁合金材料所製成。
TW106101753A 2017-01-18 2017-01-18 單車踏板結構 TWI6579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01753A TWI657964B (zh) 2017-01-18 2017-01-18 單車踏板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01753A TWI657964B (zh) 2017-01-18 2017-01-18 單車踏板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7291A TW201827291A (zh) 2018-08-01
TWI657964B true TWI657964B (zh) 2019-05-01

Family

ID=63960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1753A TWI657964B (zh) 2017-01-18 2017-01-18 單車踏板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5796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13754B2 (en) 2001-08-07 2006-03-21 Todd Milanowski Bicycle pedal adapter
TWI527610B (zh) 2014-03-10 2016-04-01 溢洲興業有限公司 與辦公或文書作業同時並存之健身運動器材及其系統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13754B2 (en) 2001-08-07 2006-03-21 Todd Milanowski Bicycle pedal adapter
TWI527610B (zh) 2014-03-10 2016-04-01 溢洲興業有限公司 與辦公或文書作業同時並存之健身運動器材及其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7291A (zh) 2018-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15725B2 (en) Bicycle with rear drive assembly for elliptical movement
US20110048167A1 (en) Shoe positioning device of a bicycle
TWI657964B (zh) 單車踏板結構
JP2005529720A (ja) 足駆動式の車輪付きホビーまたはスポーツ用具
JP5450789B2 (ja) 自転車ペダル
US20160052593A1 (en) Universal Platform Adapter For Use With A Bicycle Having A Clipless Pedal
KR101611960B1 (ko) 트라이서클 킥보드
KR20120027727A (ko) 자전거의 구동장치
Devys et al. Does changing the bike frame influence pedal force pattern in mountain bike cyclists?
JP2010094486A (ja) 三輪ローラースケート
KR200386729Y1 (ko) 외륜 자전거
KR200457898Y1 (ko) 밸런스가 구비된 편심 자전거
CN206391442U (zh) 一种健身车用脚踏板
Hawley State-of-the-art training guidelines for endurance performance
TW202028052A (zh) 人力車之可增力踩踏曲柄裝置
KR101642275B1 (ko) 전륜구동형 스텝자전거
US2141446A (en) Bicycle pedal
KR20230132965A (ko) 클릿 페달
CN207871475U (zh) 一种户外体育运动智能预警轮滑鞋
US260114A (en) Pedal for velocipedes
KR20130121069A (ko) 자전거
JP2007099203A (ja) 自転車用ペダルとそのペダル本体
KR200301206Y1 (ko) 롤러보드
US20200055563A1 (en) Barefoot Bike Pedals
TW202322711A (zh) 自行車專用鞋之助行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