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1977B - 信息推送架構系統及信息推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推送架構系統及信息推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1977B
TWI651977B TW106117275A TW106117275A TWI651977B TW I651977 B TWI651977 B TW I651977B TW 106117275 A TW106117275 A TW 106117275A TW 106117275 A TW106117275 A TW 106117275A TW I651977 B TWI651977 B TW I65197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electronic device
communication
servo platform
interes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7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2240A (zh
Inventor
李睿綾
陳雅文
Original Assignee
李睿綾
陳雅文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睿綾, 陳雅文 filed Critical 李睿綾
Priority to TW1061172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5197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02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22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19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1977B/zh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信息推送架構系統及信息推送方法,用以提供第一電子設備與第二電子設備之間在向對方隱匿其自身通信方式的前提下,通過伺服平台以間接方式向彼此提供關於一關注對象的信息推送,藉以保護第一電子設備與第二電子設備雙方通信的隱私,而提升第一電子設備與第二電子設備雙方通信的意願。

Description

信息推送架構系統及信息推送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通信技術,更詳而言之,係指一種可保護用戶隱私的信息推送架構系統及信息推送方法。
現有的通信系統,係透過為每一位用戶指定一唯一的標識符,例如電話號碼、Email地址,IP位址、社交APP的賬號等,俾供通信系統藉由該唯一的標識符識別出該用戶的身份,從而達成各方之間的相互通信。然而,此採用唯一標識符實現各方之間通信的方式也同時帶來了隱私洩露的困擾。舉例而言,當呼叫方利用行動電話中的簡訊功能傳送簡訊給被呼叫方時,則呼叫方與被呼叫方各自的行動電話號碼即被通信系統認定是實現該二者之間建立通訊的唯一標識符,因此,該呼叫方的行動電話號碼會隨著該簡訊被一起傳送至該被呼叫方的行動電話上予以顯示,此時,該被呼叫方即可利用該行動電話號碼對該呼叫方實施電話、簡訊的騷擾,或者非法兜售該呼叫方的行動電話號碼信息等惡意行為,造成該呼叫方的隱私洩漏,對該呼叫方的正常生活產生不利的影響。有鑑於此,如何在通信過程中,保護用戶的真實身份,以避免將該用戶的唯一標識符洩露給不希望的各方,變得越發重要。
再者,隨著社會老齡化的日趨嚴重,失智症患者也日漸增加,而失智症患者在外出時容易迷路走失則是患者家屬非常困擾的一個問題,目前較為常見的補救方法是讓失智症患者隨身攜帶一張信息卡片,其上記錄有患者家屬的聯絡方式、聯絡地址等信息,以防發生意外時可提供救助者與患者家屬進行聯繫。然此方法無疑會造成患者及其家屬的相關隱私的洩露,且這些信息也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給患者家庭的安全問題帶來極大的威脅。
綜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種通信機制,即能克服現有技術中隱私洩露的問題,即為本案解決的技術課題。
鑒於上述先前技術之種種問題,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信息推送架構系統及信息推送方法,可以在隱匿通信各方的通信方式的前提下,實現通信各方之間的信息推送,以保護通信各方的通信隱私,而增加各方通信的意願。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信息推送架構系統及信息推送方法,可協助找回各種丟失或走失的人或物,應用範圍廣泛,且成本低廉易於實現。
為達到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信息推送架構系統,用於提供關於一關注對象的信息推送,係包括一伺服平台;綁定該關注對象的一信息載體;該信息載體載有一鏈接信息與一識別信息,該鏈接信息係用於鏈接至該伺服平台,該識別信息係用於識別該關注對象;與該關注對象關聯的至少一第一電子設備,該第一電子設備得提供關於該關注對象的一第一通信信息,且具有一第一通信方式,該第一通信方式係提供該伺服平台通信該第一電子設備;以及一第二電子設備,得提供關於該關注對象的一第二通信信息,係具有一第二通信方式,該第二通信方式係提供該伺服平台通信該第二電子設備,且該第二電子設備係讀取該信息載體所載的鏈接信息與識別信息,係依據該鏈接信息鏈接至該伺服平台,並對該伺服平台提供該第二通信信息、該識別信息與該第二通信方式;該伺服平台具有儲存用於識別該關注對象的該識別信息,跟儲存與該關注對象關聯的第一電子設備的該第一通信方式的一數據庫;透過該數據庫與該第二電子設備所提供的識別信息識別該關注對象的一識別單元;以及一通信單元,係根據該數據庫中與該關注對象關聯的該第一通信方式,在隱匿該第二電子設備的第二通信方式下通信該第一電子設備,以將該第二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一電子設備,或透過該第二電子設備所提供的該第二通信方式,在隱匿該第一電子設備的第一通信方式下通信該第二電子設備,以將該第一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二電子設備。
較佳者,於上述系統中,該第一、第二通信方式係分別由該第一、第二電子設備的唯一的硬體識別碼所定義;該第一、第二通信信息係包括關於該關注對象當前的一找尋信息、一狀態信息、一聯繫信息或一地理位置信息;該第一、第二通信信息係為影像信息、聲音信息或文字信息;該信息載體係為具有一電子身份識別媒體或一身份識別圖樣的載體;該至少一第一電子設備的操作者係為該關注對象的監護者或照護者。
較佳者,於上述系統中,該第一電子設備係可針對該第二通信信息,對該伺服平台提供一第一防騷擾信息,或者,該第二電子設備係可針對該第一通信信息,對該伺服平台提供一第二防騷擾信息,該伺服平台還具有一防騷擾單元,該防騷擾單元係根據該第一防騷擾信息,而令該通信單元停止將該第二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一電子設備,或者,該防騷擾單元係根據該第二防騷擾信息,而令該通信單元停止將該第一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二電子設備。
較佳者,於上述系統中,該伺服平台還具有一防騷擾單元,該防騷擾單元係令該通信單元僅於一有效時間內,將該第二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一電子設備,或者,將該第一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二電子設備。
較佳者,於上述系統中,該伺服平台還具有一計時單元,該計時單元係於該第一電子設備提供該第一通信信息時啟動計時,或者,該計時單元係於該第二電子設備提供該第二通信信息時啟動計時,當該計時單元的計時到達該有效時間時,該防騷擾單元係令該通信單元,停止將該第二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一電子設備,或者,停止將該第一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二電子設備。
較佳者,於上述系統中,當該防騷擾單元係令該通信單元停止將該第二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一電子設備時,該數據庫係將停止推送的該第二通信信息儲存並提供該第一電子設備在該伺服平台上讀取;以及當該防騷擾單元係令該通信單元停止將該第一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二電子設備時,該數據庫係將停止推送的該第一通信信息儲存並提供該第二電子設備在該伺服平台上讀取。
較佳者,於上述系統中,該第一電子設備係可對該伺服平台提供一第一暫存信息,或者,該第二電子設備係可對該伺服平台提供一第二暫存信息,該伺服平台還具有一信息暫存單元,該信息暫存單元係令該數據庫暫存該第一暫存信息以作為該第一通信信息,或者,該信息暫存單元係令該數據庫暫存該第二暫存信息以作為該第二通信信息。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信息推送方法,係使用於具有一伺服平台、一信息載體、一第一電子設備及一第二電子設備之信息推送架構系統,用於提供關於一關注對象的信息推送,其中,該信息載體係綁定該關注對象,該信息載體載有一鏈接信息與一識別信息,該鏈接信息係用於鏈接至該伺服平台,該識別信息係用於識別該關注對象;該第一電子設備係與該關注對象關聯,得提供關於該關注對象的一第一通信信息,且具有一第一通信方式,該第一通信方式係提供該伺服平台通信該第一電子設備;該伺服平台係儲存用於識別該關注對象的該識別信息,跟儲存與該關注對象關聯的第一電子設備的該第一通信方式;該第二電子設備得提供關於該關注對象的一第二通信信息,係具有一第二通信方式,該第二通信方式係提供該伺服平台通信該第二電子設備;其中,該信息推送方法,係包括:藉由該第二電子設備讀取該信息載體所載的鏈接信息與識別信息,且令該第二電子設備依據該鏈接信息鏈接至該伺服平台,並對該伺服平台提供該識別信息、該第二通信信息與該第二通信方式;令該伺服平台依據該第二電子設備所提供的該識別信息識別該關注對象,並自該資料庫中提取與該關注對象關聯的該第一通信方式;以及令該伺服平台根據該第一通信方式,在隱匿該第二電子設備的第二通信方式下通信該第一電子設備,以將該第二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一電子設備,或者,令該伺服平台根據該第二通信方式,在隱匿該第一電子設備的第一通信方式下通信該第二電子設備,以將該第一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二電子設備。 較佳者,於上述方法中,還包括提供該第一電子設備針對該第二通信信息,發送一第一防騷擾信息至該伺服平台,或者,提供該第二電子設備針對該第一通信信息,發送一第二防騷擾信息至該伺服平台;以及令該伺服平台根據該第一防騷擾信息,而停止將該第二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一電子設備,或者,令該伺服平台根據該第二防騷擾信息,而停止將該第一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二電子設備。
較佳者,於上述方法中,還包括令該伺服平台僅於一有效時間內,將該第二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一電子設備,或者,將該第一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二電子設備。
較佳者,於上述方法中,還包括令該伺服平台於該第一電子設備提供該第一通信信息時啟動計時,或者,令該伺服平台係於該第二電子設備提供該第二通信信息時啟動計時,當計時到達該有效時間時,令該伺服平台停止將該第一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二電子設備,或者,令該伺服平台停止將該第二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一電子設備。
較佳者,於上述方法中,還包括令該第一電子設備對該伺服平台提供一第一暫存信息,或者,令該第二電子設備對該伺服平台提供一第二暫存信息;以及令該數據庫暫存該第一暫存信息以作為該第一通信信息,或者,令該數據庫暫存該第二暫存信息以作為該第二通信信息。
再者,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內儲有信息推送程式之電腦程式產品,當其載入該程式並執行後,完成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至第11項所述之信息推送方法所述的步驟。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信息推送架構系統與信息推送方法,可提供第一電子設備為與其關聯的關注對象綁定信息載體,俾透過第二電子設備讀取該信息載體的所載信息,以鏈接至伺服平台以提供關於該關注對象的第二通信信息,而藉由該伺服平台在隱匿該第二電子設備的通信方式的前提下,將該第二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一電子設備,同時亦可提供該第一電子設備對該伺服平台提供關於該關注對象的第一通信信息,而藉由該伺服平台在隱匿該第一電子設備的通信方式的前提下,將該第一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二電子設備,藉此以實現第一電子設備與第二電子設備之間在向對方隱匿其自身通信方式的前提下,通過該伺服平台進行間接信息推送關於該關注對象的通信信息,並具有成本低廉,易於廣泛推廣使用的優點。
以下內容將搭配圖式,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之技術內容,熟悉此技術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之其他優點與功效。本發明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亦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背離本發明之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與變更。尤其是,於圖式中各個元件的比例關係及相對位置僅具示範性用途,並非代表本發明實施的實際狀況。
圖1A及圖1B為本發明之信息推送架構系統的基本架構示意圖,本發明的信息推送架構系統10主要用於提供關於一關注對象的信息推送,其中,關注對象係指有意義的人或物,所述有意義的物可以是具有一定財產價值的客觀物體,舉例而言,關注對象可以為失智症患者、幼童、寵物等容易發生丟失或走失的人或物,也可以是汽車等財物對象。本發明可以用於在當關注對象發生丟失或走失的情形時,在確保相關關係人(包括關注對象的關係者以及提供幫助者)的個人隱私得到保護的前提下,相關關係人彼此提供關於關注對象的信息推送,而可有效提升相關關係人針對關注對象進行通信的意願。以下係假設關注對象為失智症患者為例,具體說明本發明的相關技術手段,但不以此為限,舉凡一切有意義的人、事、物、社群、議題都可以作為本發明的關注對象,甚至門禁系統等其他信息推送應用也可以使用本發明的信息推送架構系統及信息推送方法。
如圖所示,本發明的信息推送架構系統10主要包括一伺服平台100、一信息載體110、至少一第一電子設備120、與一第二電子設備130。
請配合參閱圖1B,信息載體110係與關注對象綁定,即由失智症患者隨身攜帶。於本發明的實施例中,信息載體110可例如為具有電子身份識別媒體(電子卡)或身份識別圖樣(紙質卡)的載體,信息載體110上記載有一鏈接信息111與一識別信息113,其中,鏈接信息111為用於鏈接至伺服平台100的一網址鏈接信息,而識別信息113為用於識別關注對象的信息,例如專屬於關注對象的編碼信息。
第一電子設備120係與關注對象關聯,例如,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第一電子設備120的操作者係為失智症患者的監護者或照護者,關注對象的監護者或照護者(如圖1B所示)可藉由第一電子設備120提供關於關注對象的第一通信信息121,第一通信信息121可例如是監護者或照護者針對失智症患者所發佈的一找尋信息、一狀態信息、一聯繫信息或一地理位置信息,第一通信信息121係包括影像信息、聲音信息或文字信息等。第一電子設備120還具有可提供伺服平台100通信第一電子設備120的第一通信方式123,其中,第一通信方式123係由第一電子設備120的唯一的硬體識別碼所定義,所述唯一的硬體識別碼例如為國際行動設備識別碼(IMEI)、行動設備識別碼(MEID)、或蜂窩數據號碼(CDN)等,然並不以此為限,其他例如EMAIL地址、APP賬號(如line賬號)等第一電子設備120的通信方式亦均可作為本發明的第一通信方式123。
第二電子設備130的操作者係指當失智症患者發生走失的情形時,位於關注對象近端的且願意為失智症患者提供幫助的救助者,第二電子設備130例如為手機或電腦(請參考圖1B)。救助者可藉由第二電子設備130提供關於關注對象的一第二通信信息131,第二通信信息131亦可包括影像信息、聲音信息或文字信息等,其可提供救助者發佈關於關注對象當前的一找尋信息、一狀態信息、一聯繫信息或一地理位置信息,然並不以此為限。應說明的是,第一電子設備120的操作者所提供的第一通信信息121,可以是針對第二電子設備130所提供的第二通信信息131的相關回應。
此外,第二電子設備130同樣具有提供伺服平台100通信第二電子設備130的第二通信方式133,第二通信方式133亦可由第二電子設備130的唯一的硬體識別碼所定義,例如國際行動設備識別碼(IMEI)、行動設備識別碼(MEID)、或蜂窩數據號碼(CDN)等,然並不以此為限,其他例如EMAIL地址、APP賬號(如line賬號)等第二電子設備130的通信方式亦均可作為本發明的第二通信方式133。救助者可藉由第二電子設備130讀取(例如掃碼方式)失智症患者所攜帶的信息載體110上所記載的鏈接信息111與識別信息113,並令第二電子設備130依據所讀取的鏈接信息鏈接至伺服平台100,以將識別信息113、第二通信信息131、與第二通信方式133提供給伺服平台100。
請參考圖1A,伺服平台100具有一數據庫101、一識別單元103、與一通信單元105。其中,數據庫101預先儲存用於識別關注對象的識別信息113,其與信息載體110上所載的識別信息113相符,此外,數據庫101中還可預先儲存有與關注對象關聯的第一電子設備120的第一通信方式123。
識別單元103用於根據資料庫101中的儲存資料,針對第二電子設備130所提供的識別信息113進行識別,以查詢識別信息113所對應的關注對象。
通信單元105用於根據數據庫101中所儲存的與關注對象關聯的第一通信方式123,在隱匿第二電子設備130的第二通信方式133的前提下,通信位於關注對象遠端的第一電子設備120,以將位於關注對象近端的第二電子設備130所提供的第二通信信息131推送給第一電子設備120,或者,通信單元105也可透過第二電子設備130所提供的第二通信方式,在隱匿第一電子設備120的第一通信方式123下通信第二電子設備130,以將第一通信信息121推送給第二電子設備130,藉以實現救助者與照護者(監護者)雙方在隱匿各自通訊方式的前提下,藉由伺服平台100相互推送關於關注對象的信息,以在確保救助者與照護者(監護者)雙方隱私權的情況下,協助照護者(監護者)找回走失的失智症患者。另應說明的是,關注對象可以為容易發生丟失或走失的人或物,甚至一切有意義的人、事、物、社群、議題都可以作為本發明的關注對象,而不以上述實施例為限。
請配合參閱圖2A及圖2B,其為本發明之信息推送架構系統10的第一實施例的架構示意圖。請參閱圖2A,於本實施例中,伺服平台100還具有一防騷擾單元107,第一電子設備120可針對第二通信信息131,對伺服平台100提供一第一防騷擾信息,防騷擾單元107係根據第一防騷擾信息而令通信單元105停止將第二電子設備130所提供的第二通信信息131繼續推送給第一電子設備120,以避免第二通信信息131對第一電子設備120造成騷擾。換言之,第一防騷擾信息可以提供照護者(監護者)在發生被對方(救助者)騷擾的情形時,可主動切斷與對方的通信聯繫,俾使對方無法繼續透過伺服平台100與其聯繫。
同樣的,請參閱圖2B,第二電子設備130也可針對第一通信信息121,對伺服平台100提供一第二防騷擾信息,防騷擾單元107可根據第二防騷擾信息,而令通信單元105停止將第一電子設備120所提供的第一通信信息121繼續推送給第二電子設備130,以避免第一通信信息121對第二電子設備130造成騷擾。換言之,第二防騷擾信息可以提供救助者在發生被對方(照護者或監護者)騷擾的情形時,可主動切斷與對方的通信聯繫,俾使對方無法繼續透過伺服平台100與其聯繫。
請繼續參閱圖3A及圖3B,其為本發明之信息推送架構系統的第二實施例的架構示意圖。於本實施例中,防騷擾單元107還可令通信單元105僅於一有效時間內,將第二電子設備130向伺服平台100所提供的第二通信信息131推送給第一電子設備120,或者,將第一電子設備120向伺服平台100所提供的第一通信信息121推送給第二電子設備130。舉例而言,請參閱圖3A,伺服平台100還具有一計時單元108,計時單元108係於第一電子設備120向伺服平台100提供第一通信信息121時啟動計時,並當計時單元108的計時時間到達一有效時間時,停止將第一通信信息121繼續推送給第二電子設備130,此外,亦可如圖3B所示,計時單元108還用以於第二電子設備130提供該第二通信信息131時啟動計時,並當計時單元108的計時時間到達一有效時間時,停止將第二通信信息131繼續推送給第一電子設備120。其中,前述的有效時間與計時單元108啟動計時的時間均可由伺服平台100的管理方予以設置,亦可提供第一電子設備120及第二電子設備130的操作者進行設置。
較佳者,於另一實施例中,當防騷擾單元107令通信單元105停止將第二通信信息131推送給第一電子設備120時,數據庫101可用以儲存通信單元105所停止推送的第二通信信息131,並提供第一電子設備120在伺服平台100上讀取,亦即,第一電子設備120可適時地登錄伺服平台100以讀取數據庫101中儲存的通信單元105未推送給第一電子設備120的第二通信信息131。同樣的,當防騷擾單元107係令通信單元105停止將第一通信信息121推送給第二電子設備130時,數據庫101亦將停止推送的第一通信信息121儲存並提供第二電子設備130在伺服平台100上讀取。當第一電子設備120或第二電子設備130遭遇通信對方的騷擾時,係透過拒收對方所傳送的通信信息的方式予以應對,此方式雖可防止對方的繼續騷擾,但也同時阻隔了雙方的所有通信渠道,可能會衍生無法預期的狀況,因此,本發明藉由上述之技術手段為通信雙方提供了一個防止騷擾的緩衝機制,舉例而言,在當第一電子設備120遭遇到第二電子設備130騷擾時,可提供第一電子設備120選擇不予接收伺服平台100所推送的第二通信信息131,而將第二電子設備130所提供的未予推送的第二通信信息131儲存於數據庫101中,俾供第一電子設備120的操作者在回心轉意想瞭解未予推送的第二通信信息131時,可通過操作第一電子設備120登錄伺服平台101而讀取數據庫101未予推送給第一電子設備120的第二通信信息131。
請繼續參閱圖4A及圖4B,其為本發明之信息推送架構系統的第三實施例的架構示意圖。於本實施例中,伺服平台100還具有一信息暫存單元109,如圖4A所示,第一電子設備120可對伺服平台100提供一第一暫存信息,信息暫存單元109可令數據庫101暫存第一暫存信息以將其作為第一通信信息121,而供適時將第一通信信息121推送至第二電子設備130。此外,亦可如圖4B所示,第二電子設備130也可對伺服平台100提供一第二暫存信息,信息暫存單元109可令數據庫101暫存第二暫存信息並將其作為第二通信信息131,而供適時將第二通信信息131推送給第一電子設備120。
圖5為本發明之信息推送方法的基本運作流程圖。本發明的信息推送方法可適用於具有一伺服平台、一信息載體、一第一電子設備及一第二電子設備的信息推送架構系統,用於提供關於一關注對象的信息推送,其中,關注對象係指代人或動物,亦可以是具有一定財產價值的客觀物體,舉例而言,關注對象為失智症患者,幼童、寵物等容易發生丟失或走失的人或物,也可以是汽車等財物對象,甚至也可以是門禁系統,但不以此為限,舉凡一切有意義的人、事、物、社群、議題都可以作為本發明的關注對象。信息載體係與關注對象綁定,可例如為具有電子身份識別媒體(電子卡)或身份識別圖樣(紙質卡)的載體,信息載體上載有一鏈接信息與一識別信息,鏈接信息為用於鏈接至該伺服平台的鏈接網址,識別信息係用於識別關注對象,例如編碼信息。
第一電子設備係與該關注對象關聯,得提供關於該關注對象的一第一通信信息,且具有一第一通信方式,第一通信方式係提供伺服平台通信第一電子設備,且第一電子設備的操作者係為關注對象的監護者或照護者,第一通信方式係由第一電子設備的唯一的硬體識別碼所定義,例如國際行動設備識別碼(IMEI)、行動設備識別碼(MEID)、或蜂窩數據號碼(CDN)等,然並不以此為限,其他例如EMAIL地址、APP賬號(如line賬號)等第一電子設備的通信方式均適用於本發明的第一通信方式。第二電子設備為當失智症患者發生走失的情形時,位於關注對象近端的且願意為失智症患者提供幫助的救助者所持有的電子設備。
第二電子設備得提供關於關注對象的一第二通信信息,其具有一第二通信方式,用於提供伺服平台通信第二電子設備。第二通信方式係由第二電子設備的唯一的硬體識別碼所定義,例如國際行動設備識別碼(IMEI)、行動設備識別碼(MEID)、或蜂窩數據號碼(CDN)等,然並不以此為限,其他例如EMAIL地址、APP賬號(如line賬號)等第二電子設備的通信方式均適用於本發明的第二通信方式。伺服平台係預先儲存用於識別關注對象的識別信息,以及預先儲存與關注對象關聯的一電子設備的第一通信方式。
如圖所示,首先進行步驟S11,當關注對象發生走失或丟失的情形時,位於關注對象近端的救助者可藉由其所持有的第二電子設備以讀取信息載體所載的鏈接信息與識別信息,以供第二電子設備依據鏈接信息鏈接至伺服平台,並向伺服平台提供識別信息、第二通信信息與第二通信方式,接著進行步驟S12。
於步驟S12中,令伺服平台依據第二電子設備所提供的識別信息識別關注對象,例如失智症患者的個人信息,並自資料庫中提取與關注對象關聯的第一通信方式,也就是失智症患者的照護者(監護者)所持有的第一電子設備對應的第一通信方式,接著進行步驟S13。
於步驟S13中,伺服平台根據第一通信方式,在隱匿第二電子設備的第二通信方式下,通信第一電子設備,以將第二電子設備向伺服平台所提供的第二通信信息推送給第一電子設備,或者,令伺服平台根據第二通信方式,在隱匿第一電子設備的第一通信方式下,通信第二電子設備,以將第一電子設備向伺服平台提供的第一通信信息推送給第二電子設備,藉此以實現在保護雙方通信隱私的前提下,協助照護者(監護者)找尋走失的失智症患者。前述第一電子設備的第一通信方式與第二電子設備的第二通信方式的隱匿,可使得第一電子設備與第二電子設備之間在未知對方通信方式的情況下透過伺服平台間接推送雙方的通信信息,換言之,於本發明中,第一電子設備與第二電子設備兩相對方無法得悉對方的通信方式,因而無法主動呼叫對方進行通信,藉以實現雙方隱私的保護。
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信息推送方法還包括提供第一電子設備針對第二通信信息,發送一第一防騷擾信息至伺服平台,俾令伺服平台根據第一防騷擾信息,而停止將第二電子設備所提供的第二通信信息繼續推送給第一電子設備;或者,提供第二電子設備針對該第一通信信息,發送一第二防騷擾信息至該伺服平台,以令伺服平台根據該第二防騷擾信息,而停止將第一電子設備所提供的第一通信信息繼續推送給第二電子設備。
於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的方法還包括令伺服平台僅於一有效時間內,將第二通信信息推送給第一電子設備,或者,將第一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二電子設備。具體而言,本發明還包括令伺服平台於第一電子設備提供該第一通信信息時啟動計時,並當計時時間到達該有效時間時,令伺服平台停止將第一通信信息推送給第二電子設備;或者,令伺服平台係於第二電子設備提供第二通信信息時啟動計時,當計時時間到達該有效時間時,令伺服平台停止將第二通信信息推送給第一電子設備。
於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的方法還包括令第一電子設備對該伺服平台提供一第一暫存信息,且令數據庫暫存第一暫存信息以作為第一通信信息,並將其推送至第二電子設備;或者,令第二電子設備對伺服平台提供一第二暫存信息,且令數據庫暫存第二暫存信息以作為第二通信信息,並將其推送至第一電子設備。
再者,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內儲有信息推送程式的電腦程式產品,當其載入該程式並執行後,可完成上述之信息推送方法所述的各步驟。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的信息推送架構系統與信息推送方法,可提供第一電子設備與第二電子設備之間在向對象隱匿其自身的通信方式的前提下藉由該伺服平台進行間接通信,以在保護通信雙方通信隱私的前提下,提供第一電子設備與第二電子設備相互推送關於該關注對象的通信信息。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及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任何熟習此項技術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與改變。因此,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TABLE border="1" borderColor="#000000" width="85%"><TBODY><tr><td> 10 </td><td> 信息推送架構系統 </td></tr><tr><td> 100 </td><td> 伺服平台 </td></tr><tr><td> 101 </td><td> 數據庫 </td></tr><tr><td> 103 </td><td> 識別單元 </td></tr><tr><td> 105 </td><td> 通信單元 </td></tr><tr><td> 107 </td><td> 防騷擾單元 </td></tr><tr><td> 108 </td><td> 計時單元 </td></tr><tr><td> 109 </td><td> 信息暫存單元 </td></tr><tr><td> 110 </td><td> 信息載體 </td></tr><tr><td> 111 </td><td> 鏈接信息 </td></tr><tr><td> 113 </td><td> 識別信息 </td></tr><tr><td> 120 </td><td> 第一電子設備 </td></tr><tr><td> 121 </td><td> 第一通信信息 </td></tr><tr><td> 123 </td><td> 第一通信方式 </td></tr><tr><td> 130 </td><td> 第二電子設備 </td></tr><tr><td> 131 </td><td> 第二通信信息 </td></tr><tr><td> 133 </td><td> 第二通信方式 </td></tr></TBODY></TABLE>
圖1A及圖1B為本發明之信息推送架構系統的基本架構示意圖;
圖2A及圖2B為本發明之信息推送架構系統的第一實施例的架構示意圖;
圖3A及圖3B為本發明之信息推送架構系統的第二實施例的架構示意圖;
圖4A及圖4B為本發明之信息推送架構系統的第三實施例的架構示意圖;以及
圖5為本發明之信息推送方法的基本運作流程圖。

Claims (8)

  1. 一種信息推送架構系統,用於提供關於一關注對象的信息推送,係包括:一伺服平台;一信息載體,係綁定該關注對象,該信息載體載有一鏈接信息與一識別信息,該鏈接信息係用於鏈接至該伺服平台,該識別信息係用於識別該關注對象;至少一第一電子設備,係與該關注對象關聯,得提供關於該關注對象的一第一通信信息,且具有一第一通信方式,該第一通信方式係提供該伺服平台通信該第一電子設備;以及一第二電子設備,得提供關於該關注對象的一第二通信信息,係具有一第二通信方式,該第二通信方式係提供該伺服平台通信該第二電子設備,且該第二電子設備係讀取該信息載體所載的鏈接信息與識別信息,係依據該鏈接信息鏈接至該伺服平台,並對該伺服平台提供該第二通信信息、該識別信息與該第二通信方式;其中,該伺服平台具有:一數據庫,係儲存用於識別該關注對象的該識別信息,跟儲存與該關注對象關聯的第一電子設備的該第一通信方式;一識別單元,係透過該數據庫與該第二電子設備所提供的識別信息識別該關注對象;一通信單元,係根據該數據庫中與該關注對象關聯的該第一通信方式,在隱匿該第二電子設備的第二通信方式下通信該第一電子設備,以將該第二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一電子設備,或透過該第二電子設備所提供的 該第二通信方式,在隱匿該第一電子設備的第一通信方式下通信該第二電子設備,以將該第一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二電子設備;一防騷擾單元,該防騷擾單元係令該通信單元僅於一有效時間內,將該第二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一電子設備,或者,將該第一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二電子設備;且當該防騷擾單元係令該通信單元停止將該第二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一電子設備時,該數據庫係將停止推送的該第二通信信息儲存並提供該第一電子設備在該伺服平台上讀取;以及當該防騷擾單元係令該通信單元停止將該第一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二電子設備時,該數據庫係將停止推送的該第一通信信息儲存並提供該第二電子設備在該伺服平台上讀取;以及一計時單元,該計時單元係於該第一電子設備提供該第一通信信息時啟動計時,或者,該計時單元係於該第二電子設備提供該第二通信信息時啟動計時,當該計時單元的計時到達該有效時間時,該防騷擾單元係令該通信單元,停止將該第二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一電子設備,或者,停止將該第一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二電子設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信息推送架構系統,其中,該第一、第二通信方式係分別由該第一、第二電子設備的唯一的硬體識別碼所定義;該第一、第二通信信息係包括關於該關注對象當前的一找尋信息、一狀態信息、一聯繫信息或一地理位置信息;該第一、第二通信信息係為影像信息、聲音信息或文字信息;該信息載體係為具有一電子身份識別媒體或一身份識別圖樣的載體;該至少一第一電子設備的操作者係為該關注對象的監護者或照護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信息推送架構系統,其中,該第一電子設備係可針對該第二通信信息,對該伺服平台提供一第一防騷擾信息,或者,該第二電子設備係可針對該第一通信信息,對該伺服平台提供一第二防騷擾信息,該伺服平台還具有一防騷擾單元,該防騷擾單元係根據該第一防騷擾信息,而令該通信單元停止將該第二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一電子設備,或者,該防騷擾單元係根據該第二防騷擾信息,而令該通信單元停止將該第一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二電子設備。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信息推送架構系統,其中,該第一電子設備係可對該伺服平台提供一第一暫存信息,或者,該第二電子設備係可對該伺服平台提供一第二暫存信息,該伺服平台還具有一信息暫存單元,該信息暫存單元係令該數據庫暫存該第一暫存信息以作為該第一通信信息,或者,該信息暫存單元係令該數據庫暫存該第二暫存信息以作為該第二通信信息。
  5. 一種信息推送方法,係使用於具有一伺服平台、一信息載體、一第一電子設備及一第二電子設備之信息推送架構系統,用於提供關於一關注對象的信息推送,其中,該信息載體係綁定該關注對象,該信息載體載有一鏈接信息與一識別信息,該鏈接信息係用於鏈接至該伺服平台,該識別信息係用於識別該關注對象;該第一電子設備係與該關注對象關聯,得提供關於該關注對象的一第一通信信息,且具有一第一通信方式,該第一通信方式係提供該伺服平台通信該第一電子設備;該伺服平台係儲存用於識別該關注對象的該識別信息,跟儲存與該關注對象關聯的第一電子設備的該第一通信方式; 該第二電子設備得提供關於該關注對象的一第二通信信息,係具有一第二通信方式,該第二通信方式係提供該伺服平台通信該第二電子設備;其中,該信息推送方法,係包括:藉由該第二電子設備讀取該信息載體所載的鏈接信息與識別信息,且令該第二電子設備依據該鏈接信息鏈接至該伺服平台,並對該伺服平台提供該識別信息、該第二通信信息與該第二通信方式;令該伺服平台依據該第二電子設備所提供的該識別信息識別該關注對象,並自該資料庫中提取與該關注對象關聯的該第一通信方式;令該伺服平台根據該第一通信方式,在隱匿該第二電子設備的第二通信方式下通信該第一電子設備,以將該第二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一電子設備,或者,令該伺服平台根據該第二通信方式,在隱匿該第一電子設備的第一通信方式下通信該第二電子設備,以將該第一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二電子設備;令該伺服平台於該第一電子設備提供該第一通信信息時啟動計時,或者,令該伺服平台係於該第二電子設備提供該第二通信信息時啟動計時,當計時到達一有效時間時,令該伺服平台停止將該第一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二電子設備,或者,令該伺服平台停止將該第二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一電子設備,藉此以令該伺服平台僅於該有效時間內,將該第二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一電子設備,或者,將該第一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二電子設備;且當該伺服平台停止將該第二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一電子設備時,將停止推送的該第二通信信息儲存至一數據庫中並提供該第一電子設備在該伺服平台上讀取;以及當該伺服平台停止將該第一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二電子設備時,將停止推送的該第一通信信息儲存至該數據庫中,並提供該第二電子設備在該伺服平台上讀取。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信息推送方法,還包括:提供該第一電子設備針對該第二通信信息,發送一第一防騷擾信息至該伺服平台,或者,提供該第二電子設備針對該第一通信信息,發送一第二防騷擾信息至該伺服平台;以及令該伺服平台根據該第一防騷擾信息,而停止將該第二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一電子設備,或者,令該伺服平台根據該第二防騷擾信息,而停止將該第一通信信息推送給該第二電子設備。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信息推送方法,還包括:令該第一電子設備對該伺服平台提供一第一暫存信息,或者,令該第二電子設備對該伺服平台提供一第二暫存信息;以及令該數據庫暫存該第一暫存信息以作為該第一通信信息,或者,令該數據庫暫存該第二暫存信息以作為該第二通信信息。
  8. 一種內儲有信息推送程式之電腦程式產品,當其載入該程式並執行後,完成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至第7項所述之信息推送方法所述的步驟。
TW106117275A 2017-05-24 2017-05-24 信息推送架構系統及信息推送方法 TWI6519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17275A TWI651977B (zh) 2017-05-24 2017-05-24 信息推送架構系統及信息推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17275A TWI651977B (zh) 2017-05-24 2017-05-24 信息推送架構系統及信息推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2240A TW201902240A (zh) 2019-01-01
TWI651977B true TWI651977B (zh) 2019-02-21

Family

ID=65803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7275A TWI651977B (zh) 2017-05-24 2017-05-24 信息推送架構系統及信息推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5197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82042A1 (en) * 2007-09-21 2009-03-26 Yahoo! Inc. Sms spam control
US20120072508A1 (en) * 2007-01-19 2012-03-22 Synchronica Plc Media instant messaging for mobile device
US20120276867A1 (en) * 2011-04-26 2012-11-01 Openet Telecom Ltd. Systems for enabling subscriber monitoring of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age and service plans
US20160239733A1 (en) * 2012-05-23 2016-08-18 Allen D. Hertz Misplaced or forgotten article recovery process
TWM561863U (zh) * 2017-05-24 2018-06-11 Lee Jui Ling 信息推送架構系統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72508A1 (en) * 2007-01-19 2012-03-22 Synchronica Plc Media instant messaging for mobile device
US20090082042A1 (en) * 2007-09-21 2009-03-26 Yahoo! Inc. Sms spam control
US20120276867A1 (en) * 2011-04-26 2012-11-01 Openet Telecom Ltd. Systems for enabling subscriber monitoring of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age and service plans
US20160239733A1 (en) * 2012-05-23 2016-08-18 Allen D. Hertz Misplaced or forgotten article recovery process
TWM561863U (zh) * 2017-05-24 2018-06-11 Lee Jui Ling 信息推送架構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2240A (zh) 2019-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reed et al. “A Stalker's Paradise” How Intimate Partner Abusers Exploit Technology
Sambasivan et al. " They Don't Leave Us Alone Anywhere We Go" Gender and Digital Abuse in South Asia
CN105721610B (zh) 基于二维码以对被监护人进行寻找的方法及系统
US9306926B2 (en) 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unique hidden identifiers
US20170300629A1 (en) Responder-aware auto-triggering of triaged contact events
KR101970123B1 (ko) 듀얼 채널 신원 인증
US10581990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products for detecting online risks
CN102447772A (zh) 移动设备通信中的保密
TWI611359B (zh) 即時通信消息的傳輸方法、系統及設備
CN108337210A (zh)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系统
US2020000477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retrieving lost property
CN106850506A (zh) 一种应用好友间共享WiFi的方法和装置
WO2015038476A1 (en) Cyber-bullying response system and method
Jain et al. Call me maybe: Understanding nature and risks of sharing mobile numbers o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TWI651977B (zh) 信息推送架構系統及信息推送方法
US2013002323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mislead information to intruders when intrusion occur
TWM561863U (zh) 信息推送架構系統
CN106066968A (zh) 数据保护方法及装置
WO2016095646A1 (zh) 一种无痕通讯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8292528B (zh) 用于便于结合紧急呼叫的患者标识的装置和方法
EP363558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d tagging users
EP2565841A1 (en) Contents service method, and member information providing service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2008065626A (ja) 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US1097289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mergency notification
WO2023248652A1 (ja) 情報処理装置、ドメイン確認方法、及びドメイン確認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