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6891B - 進氣式增氧機 - Google Patents

進氣式增氧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6891B
TWI646891B TW106119104A TW106119104A TWI646891B TW I646891 B TWI646891 B TW I646891B TW 106119104 A TW106119104 A TW 106119104A TW 106119104 A TW106119104 A TW 106119104A TW I646891 B TWI646891 B TW I6468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otor
solar
gas
wa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9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2344A (zh
Inventor
陳善南
陳睿旻
Original Assignee
大青節能科技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青節能科技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青節能科技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191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4689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68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689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02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234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一種進氣式增氧機包括:一馬達;一管體,包含複數個孔洞以及氣流管線,俾使水得以經由上述複數個孔洞流進上述管體,並使空氣得經由上述氣流管線流進上述管體;及一扇葉,連接上述馬達,基於壓差形成氣流,藉以攪拌上述水及上述空氣,以產生溶氧於養殖池水內,並提升增氧機效率。

Description

進氣式增氧機
本發明係關於增氧機,特別是一種進氣式增氧機。
水產養殖業近年來欣欣向榮。從育種及種苗開始,通過培育、餵餌,使得養殖對象生物成長至銷售,每一個環節都有長足的發展。在水產養殖中,水中含氧量的多寡對於魚類生長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條件。當水中含氧量低於魚類生存標準值時,魚類將會停止生長、厭食甚至死亡;而隨著含氧量的升高,魚類的生長速度、攝食能力、代謝能力都將隨之上升。由此可見,水中含氧量的管理對於水產養殖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水產養殖的一個特點是魚塭水質容易受到細微環境變化而無法掌控與海水環境比較,當水質遇到藻類優養化加速水中氧氣消耗時,將導致魚群受到藻類毒素中毒死亡。因此,需要隨時密切關注與監控水質狀況,並與含氧量低於標準值時,得以及時增氧,以保證水中氧氣供給充足。在我國漁用水質標準中,規定連續24小時中,溶氧量16小時以上必需大於5mg/l,其餘任何時候不得低於3mg/l。但在實際養殖中池塘水中溶解氧有時很低,不能滿足魚類的正常生長和維持基礎的新陳代謝,造成養殖魚類活動能力弱,攝食能力差,生長緩慢,進而造成需氧分解的有機物不能分解,形成水質變差,而使養殖魚類易感染病害,導致養殖魚類全池泛塘死亡,造成重大損失。
養殖業者通常大量使用水車來提供魚類足夠的氧氣。由於夜間沒有陽光,水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而氧氣濃度降低,因此,夜間更要提高養殖池中之溶氧濃度。一旦水車葉片因故卡住而導致燒毀,則無法順利提高水池中溶氧濃度,養殖池中的魚群會因為缺氧而死亡。此時,除了需要額外電源緊急供應外,同時也要運用監控技術傳輸溶氧濃度之相關變化資訊。目前水產養殖業大多使用實體線路進行監控,系統符合可用性;但卻可能因為使用定點式採集 水體而失去偵測水質的靈活度。
目前,在水產養殖業之中,由於一般的人工養殖池無法像河水或海水一樣流動,所以養殖池往往會有含氧量不足的情形,此將導致養殖池中養植物死亡。因此,養殖業者通常會於養殖池中設置一台增氧機,用以提高養殖池中的含氧量。在傳統的打水增氧之中,增氧機包括一個可漂浮於水面的浮架單元,以及一個安裝於浮架單元上的打水單元。增氧機啟動之後,通過打水單元把養殖池的水濺起潑向空中,並與空氣中的氧氣充分混合再落回養殖池內,藉此增加養殖池的含氧量。
在夏天時,由於養殖池的水溫升高、蒸發加快,且養殖物的代謝增加,會造成水中的溶氧量大幅降低。此時需要長時間的使用增氧機,以維持養殖池中的含氧量。因此,現有的增氧機仍有待改善之處。
因此,有鑑於傳統的增氧機之限制以及存在的諸多缺點,實有必要發展一種新穎的與創新的智慧節能增氧機系統來解決與克服上述的問題。
本發明提出一種嶄新的智慧節能進氣式增氧機,包括:一馬達;一管體連接該馬達,上述管體包含複數個孔洞以及至少一氣流管線,俾使水得以經由上述複數個孔洞流進上述管體,並使空氣得經由上述氣流管線流進上述管體;及一扇葉,連接上述馬達,藉以攪拌上述水及上述空氣,以產生溶氧於養殖池水內。
本發明亦得採用空壓機作為輔助,空壓機可產生壓縮空氣,依其作動原理區分為兩類,一為排量式壓縮機是將空氣引導到一個封閉的空間中,爾後利用機件的移動,使封閉空間由大變小而使空氣之壓力上升,此類型的空壓機以往復式(Reciprocating)及螺旋式(Rotory Screw)最具代表性。氣流式壓縮機(dynamic compressor)則是利用轉動的輪葉使空氣快速流動,通過升壓環(diffuser)使空氣的動能轉變為壓力能而將空氣之靜壓力提高。於一觀點中,上述進氣式增氧機還包含一空壓機、一儲氣筒,空壓機可壓縮空氣且連接至上述氣流管線,儲氣筒連接該空壓機,儲存高於常壓之空氣。於另一觀點中,該氣流管線係連接至空氣。上述進氣式增氧機更包含一防水罩或其他防水手段,用以 包覆該馬達並防止水進入該馬達。馬達包括一交流或直流馬達,直流馬達可包含永磁馬達。該電源供應裝置包含市電或太陽能電池模組,該太陽能電池模組包括太陽能電池、一轉換單元與一控制單元,其中控制單元電性耦合太陽能電池以及轉換單元。
控制單元包括一輸入介面、一濾波器、一控制器與一脈寬調變模組,太陽能電池模組更包括一光耦合單元以光耦合至該脈寬調變模組與轉換單元,轉換單元為一直流對直流轉換器。
上述太陽能電池模組係配置於一太陽能板之中,上述系統更包括一電磁閥配置於進氣裝置或空壓機之中。根據本發明之一觀點,驅動電路包括複數個電晶體與放大電路。上述系統更包括一氣流管線連接儲氣筒與進氣裝置。
此些優點及其他優點從以下較佳實施例之敘述及申請專利範圍將使讀者得以清楚了解本發明。
100‧‧‧電源供應裝置
101‧‧‧電源供應模組
110‧‧‧太陽能電池
111、112、113‧‧‧串接太陽能電池模組
120‧‧‧轉換單元
130‧‧‧控制單元
131‧‧‧輸入介面
132‧‧‧濾波器
133、214‧‧‧控制器
134‧‧‧脈寬調變模組
140‧‧‧光耦合單元
200‧‧‧空壓機
201‧‧‧(高壓)儲氣筒
210‧‧‧蓄電單元(蓄電池)
213‧‧‧氣流管線
216‧‧‧壓力感應器
218‧‧‧驅動電路
220‧‧‧馬達
300‧‧‧進氣裝置
301‧‧‧電磁閥
302‧‧‧流出管段
303‧‧‧出口(孔)
304‧‧‧空氣與水之混合流
305‧‧‧扇葉
306‧‧‧管體
307‧‧‧孔洞
308‧‧‧防水罩
309‧‧‧傳動軸
如下所述之對本發明的詳細描述與實施例之示意圖,應使本發明更被充分地理解;然而,應可理解此僅限於作為理解本發明應用之參考,而非限制本發明於一特定實施例之中。
第一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進氣式增氧機之簡要說明圖式;第二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進氣式增氧機之簡要說明圖式;第三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進氣式增氧機之簡要說明圖示;第四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進氣式增氧機之功能方塊圖;第五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太陽能電池模組之示意圖;第六圖顯示透過本發明之進氣式增氧機之空氣水混合流噴出之 簡要說明圖。
此處本發明將針對發明具體實施例及其觀點加以詳細描述,此類描述為解釋本發明之結構或步驟流程,其係供以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因此,除說明書中之具體實施例與較佳實施例外,本發明亦可廣泛施行於其他不同的實施例中。以下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之人士可藉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瞭解本發明之功效性與其優點。且本發明亦可藉由其他具體實施例加以運用及實施,本說明書所闡述之各項細節亦可基於不同需求而應用,且在不悖離本發明之精神下進行各種不同的修飾或變更。
本發明之進氣式增氧機係利用市電或太陽能發電裝置所產生之電能以驅動增氧機。並可利用空壓機作為輔助,將空氣打進高壓儲氣筒以儲存高壓空氣;然後,再把高壓空氣透過一高壓噴嘴打進養殖池內,以增加養殖池水中的含氧量,從而大幅改善無電與耗電之苦,並提升養殖收益。在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之進氣式增氧機不論採用太陽能發電裝置,或是採用市電時,均可儲存高壓空氣,並透過進氣裝置將儲存之高壓空氣與水混合藉由高壓噴嘴打進養殖池。
本發明所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降低養殖成本之智慧節能進氣式增氧機系統。本發明之智慧節能進氣式增氧機系統,包含一電源供應模組、一進氣裝置,其包含攪動氣流、水流裝置。電源供應模組包括市電或太陽能發電裝置,太陽能發電裝置係將光照射能量轉換成為電能輸出至進氣式增氧機系統,若利用空壓機輔助,可驅動空壓機而使其運轉並儲存高壓氣體。市電則直接將電能輸出至空壓機。空壓機包括一蓄電單元與一馬達。馬達可以為交流感應或直流無刷馬達,直流馬達可包含永磁馬達。本發明之功效在於:(i)可自由切換市電或太陽能發電裝置,若切換成太陽能發電裝置則藉由太陽能發電裝置接收光照來產生電能,且夏天的光照充足,利用光照來產生電能也能省下昂貴的電費,以降低養殖業者的養殖成本;(ii)藉由高效能的直流馬達,可以省卻逆變器的元件成本,並且在相同的輸出功率條件之下約節省一半的太陽能板之配置成本;(iii)藉由水流攪動裝置,可以達到高效能提升養殖池的含氧量;(iv)藉由將 直流馬達設置於水流攪動裝置中之管體的封閉端中,可提升水流速度,使得增氧效率提高;(v)藉由使水和空氣混合可提高溶氧量。
第一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進氣式增氧機之簡要說明圖式。如第一圖所顯示,本發明之進氣裝置300包含一管體306,於管體306的一端設置有一馬達220,一扇葉305設置於管體306另一端(開放端)與馬達之間,馬達220係以傳動軸309連接至扇葉305,藉此帶動扇葉305使扇葉305轉動,扇葉與馬達之距離可依需求調整之,上述馬達可為直流馬達、交流馬達、永磁馬達等。馬達220之外表面包覆有防水罩308或其他防水手段,例如防水膜,用以防止水滲入馬達220。上述之馬達可為單獨之馬達,或者作為空壓機之馬達,端視需求而加以配置。管體306在靠近馬達220之一側可設置一氣流管線213。於一實施例中,如第一圖所示,當進氣裝置放置於水中時(也可以部分進入水中),氣流管線213可向上突出至水面上,可利用壓差自然進氣,或以連通並引進氣體。管體306的另一端係為開放端,扇葉305與馬達220間的管體306之壁面可設置複數個孔洞307,當本發明置於水中時,透過扇葉305轉動,所產生之水壓差異,可導致水池之水經由複數個孔洞307流進管體306中。且由於馬達220帶動,以及扇葉305的持續轉動,可使水面上的空氣從氣流管線213吸入至管體306中,進入管體306的空氣接著與經由複數個孔洞307進入的水混合,並藉由扇葉305的旋轉攪拌而形成具有小氣泡的水流並向外釋出,藉此可在釋出前即先將空氣中部分的氧溶入水中,故可快速提升養殖池之中的含氧量。於一替代性實施例中,請參考第二圖,第一圖所示之氣流管線213亦可以連接至空壓機200,藉此空壓機200所輸出之高壓空氣可經由氣流管線213進入管體306,進而使高壓空氣與經由複數個孔洞307進入的水混合,並藉由扇葉305的旋轉攪拌而形成具有小氣泡的水流且向外釋放出。本發明之裝置藉由配合空壓機200可作為進氣裝置300,而提供不同程度之供氧需求。第一圖及第二圖僅用以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實施例。
第三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智慧節能進氣式增氧機系統之架構圖,其與空壓機連動作用。本發明之增氧機系統係用於增加養殖池之含氧量,包括電源供應裝置100、一空壓機200以及一進氣裝置300(第一圖之架構可應用於此)。電源供應裝置100包括複數個電源供應模組101,可依據需求 配置不同數量之電源供應模組。於一實施例中,電源供應裝置100可包含市電或太陽能發電裝置。於一實施例中,電源供應模組101可包含市電輸出端或太陽能電池模組。養殖池可以設置於一地表,具有多個不同大小、形狀的養殖槽,以供不同養殖用途使用。舉例而言,養殖池可以利用鋼筋水泥、或其他結構物(磚塊堆疊、鋼結構、塑鋼...等)所製成。若養殖池直接設置於地面之上,則不需要開挖地面,因而使得養殖池可以設置在一般的農地或其他地面上。太陽光照射養殖池可以使得養殖池內的養殖作物、以及養殖池水中的益生菌、藻類等生物得到足夠的陽光照射之後維持其良好的生長條件,以利於養殖生物的生長。
舉一實施例而言,當電源供應裝置100為太陽能發電裝置時,其可包括至少一個太陽能板架設構造,每一太陽能板架設構造上鋪設多個太陽能板。藉由該些太陽能板將太陽的光能轉換為電能。如此,太陽能板所產生、儲存的電能可以提供電力,以供應本發明的養殖系統使用,或者是將生產的電力銷售給電力系統業者,透過售電的收入提高養殖系統整體收益。舉例而言,太陽能板架設構造包括一支架單元,其包括至少一支撐架及一框架。在一例子中,支撐架係縱向設置,而框架則係組設於該等支撐架之頂部,框架係由複數個桿件相互交錯組合而成者。
上述太陽能板包括固定式太陽能板或追日式太陽能板。固定式太陽能板之每一太陽能板可以適當的間隔設置於框架的上方,使得各個固定式太陽能板之間保留一適當的間距,以供太陽光穿過。若為提高發電效率,可以將固定式太陽能板替換為追日式太陽能板。追日式太陽能板可以透過一太陽能板支架而架設於頂部結構的上方。通常追日式太陽能板包括用以偵測太陽位置的追日裝置,並且能夠依據太陽位置驅動擺動架而產生擺動,以使得太陽能板能夠保持面向太陽光源的角度,藉以提高太陽能板的光能轉換效率。追日式太陽能板之發電效率優於固定式太陽能板之發電效率,因此一方面可以提高發電收益,另一方面能夠以較低的太陽能板設置密度維持相同的發電量。
第四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利用太陽能供電之智慧節能進氣式增氧機系統之功能方塊圖。在本實施例之中,當電源供應模組101為太陽能電池模組時,電源供應模組101包括太陽能電池110、轉換單元120與控制單元130,其中控制單元130電性耦合太陽能電池110以及轉換單元120。控 制單元130包括輸入介面131、濾波器132、控制器133與脈寬調變模組134。空壓機200包括蓄電單元(蓄電池)210與馬達220。太陽能電池110輸出電壓與電流至控制單元130之輸入介面131。在一實施例之中,太陽能電池110之輸出電壓與輸出電流可以透過一量測單元來量測,然後再將量測結果傳送至控制單元130之輸入介面131。在一例子中,轉換單元120係以脈寬調變訊號來控制,而為了確保功率量測的訊號品質,輸入介面131將電壓訊號與電流訊號擷取進來之後,再經過一濾波器(例如:低通數位濾波器)132以進行基本的訊號處理。控制器133可以計算出脈寬調變訊號之脈寬比與輸出功率之關係。在一實施例之中,控制器133係一可即時運算之處理器。控制器133驅動一脈寬調變模組134以輸出不同脈寬比之脈寬調變訊號至一光耦合單元140。光耦合單元140係光耦合至脈寬調變模組134,以接收脈寬調變模組134所輸出之脈寬調變訊號並傳遞至轉換單元120之切換開關,以驅動該切換開關導通或斷路。在一實施例之中,光耦合單元140係一光耦合器。光耦合單元140之主要功能係在於利用光耦合方式以減少共地效應可能造成的干擾。藉由操作轉換單元120、控制單元130以及光耦合單元140,可以控制與決定太陽能電池110之電壓輸出。控制器133與驅動電路218可以整合為一晶片,或為單獨分離之晶片。
藉由量測單元之低通濾波器與控制單元130之低通數位濾波器,可以減低所述太陽能電池110之輸出電流與輸出電壓之訊號雜訊,使控制單元130之控制器133得以提升演算效率。於日照環境改變時,可以較短時間而達到太陽能電池110之最大功率輸出,提升整體光伏轉換效率。
在本發明之中,電源供應模組101可以輸出電源至一負載端400。舉一實施例而言,當電源供應裝置100為太陽能發電裝置時,電源供應裝置100可包括複數個太陽能板,每一太陽能板包括數個太陽能電池模組或太陽能電池陣列401。太陽能電池陣列401包括複數組串接太陽能電池模組111、112...、113,如第五圖所示。在一實施例之中,每一串接太陽能電池模組111、112...、113之兩端分別經由電源傳輸線被耦接至個別的濾波器上。在一實施例之中,每一串接太陽能電池模組111、112...、113均透過轉換單元120、控制單元130以及光耦合單元140,以控制與決定其電壓輸出。
太陽能電池陣列401之串接太陽能電池模組111、112...、113係 分別配置於太陽能板之中,則太陽能板上即包含數量非常多的光伏打電池(photovoltaic cell),而根據光能量(來自太陽或其它光子能量源所接收的光子)以產生電能量。光伏打電池可以由結晶矽及/或使用碲化鎘或矽之薄膜電池所製成。在一例子之中,利用二極體可以防止反向電流。
如上所述,當電源供應裝置100或電源供應模組101為太陽能發電裝置或太陽能電池模組時,其可包括轉換單元120,其為一直流對直流轉換器(DC to DC converter)。直流對直流轉換器可以為一分離元件,或是整合製造於太陽能板之上。直流對直流轉換器122係用以接收來自電源供應模組101或太陽能板之第一直流電壓,並且以一穩定的第二直流電壓輸出。換言之,第二直流電壓相較於第一直流電壓具有更少的暫態電流(transient current)。在某些實施例中,直流對直流轉換器包括一變壓器用以將第一直流電壓值轉換為第二直流電壓值。
在本發明之中,太陽能電池110可以輸出電源至一負載端400。轉換單元120電性連接太陽能電池110與空壓機200之蓄電單元210與直流馬達220。因此,在本發明之中,太陽能電池110經由直流對直流轉換器而輸出直流電源至空壓機200之蓄電單元210與直流馬達220,以提供電力以驅動直流馬達220,以及對蓄電單元210充電儲能。本發明之馬達220採用永磁馬達。意即,當本發明採用直流馬達或永磁馬達時,無需逆變器(inverter)或直流對交流轉換器(DC-AC converter)。永磁馬達比傳統的交流感應馬達之效能高將近一倍,請參考底下表一。由表一可知,同樣產生750瓦(W)的太陽能電池110之輸出功率,本發明之裝置配備所需的費用是傳統所需費用的一半不到。
當電源供應裝置100為太陽能發電裝置時,在白天有太陽光時,太陽能電池110所產生的電力可以驅動空壓機200之永磁馬達,利用永磁馬達帶動而壓縮空氣,以儲存高壓空氣於儲氣筒內,永磁馬達係沒有電刷與逆變器之直流馬達。永磁馬達係透過一驅動電路218以啟動。舉例而言,驅動電路包括複數個電晶體、放大電路、檢測線圈與二極體。
當電源供應裝置100為太陽能發電裝置時,在晚上無太陽光時,則蓄電單元210提供電能,利用連接至空壓機200之儲氣筒,再利用本發明之進氣裝置300增加養殖池之中的含氧量。同理可知,利用有線傳輸的市電亦可應用於本發明之中,自不待言。
在一實施例之中,空壓機200包括儲氣筒201、蓄電單元210、控制器214、壓力感應器216與馬達220,其中蓄電單元210、壓力感應器216與驅動電路218電性耦合控制器214,控制器133與驅動電路218可以整合為一晶片,或為單獨分離之晶片。驅動電路218電性耦合永磁馬達220與控制器214。空壓機200之高壓儲氣筒201之中所儲存的高壓空氣,透過連接至進氣裝置300之氣流管線213,經由可彎折調整之流出管段302,改變出口(孔)303之方向或大小,如第六圖所示。馬達220係設置於具有一端封閉,另一端開放之進氣裝置300中,藉此可利用馬達220快速將空氣水混合流打入水中,上述之馬達220可為獨立馬達,或是共用第一圖所示之馬達,端視需求與成本而定。為了適當的控制空壓機200之輸出氣流,利用控制器214以啟動或關閉電磁閥301,以管控空氣噴出之時間及/或大小,如第六圖所示。於另一實施例中,電磁閥301亦可由一開關替代。如此可將高壓空氣注入空氣與水之混合流304於養殖池之中,以增加養殖池之中的含氧量。電磁閥301可以配置於進氣裝置300或空壓機200之中。
在一實施例之中,利用控制器214以啟動壓力感應器216以偵測高壓儲氣筒之中的空氣壓力。在一實施例之中,一擴散器(diffuser)連接進氣裝置300,可以用於擴散高壓噴出的空氣與水之混合流304。
當電源供應模組101為太陽能電池模組時,電源供應模組101 接收光照之後產生電源,經過控制單元130之控制以儲存電能於空壓機200之蓄電單元210之內。當電源供應模組101不受光照時,透過控制單元130之控制可以防止蓄電單元210內之電源回流至電源供應模組101之中,以避免蓄電單元210過度放電。當蓄電池210內蓄滿電能時,控制單元130亦可避免蓄電單元210過度充電而故障。
綜合上述,本發明之增加養殖池之中含氧量之方法主要包含馬達轉動扇葉,形成壓差產生氣流,引入空氣至管體中,與經由孔洞流進管體的水混合攪拌,進而形成具有小氣泡之水流,利於提升水池內水之溶氧量。若有強化效率需求,則可利用空壓機200之馬達以壓縮空氣儲存高壓空氣於儲氣筒內,上述空壓機與進氣之馬達可為共用或者各自獨立。於適當需求下,開啟進氣裝置300之出孔303,使得儲氣筒之內的高壓空氣得以通過氣流管線213藉由進氣裝置與流入管體306中之水混合而提升溶氧,為提高增氧效率,且先行攪動池水和空氣混合,以提高溶氧量,及快速提升水中含氧量。在一實施例中,空壓機之馬達220,可配置於進氣裝置300開放端之相對端,利於直接噴出具小氣泡之水流至養殖池之中,以快速增加養殖池之中的含氧量。因此,本發明提供了潛在的增氧機系統的應用,可以有益於養殖業以及需要增氧的產業。本發明所述之高壓空氣,係指高於常壓之空氣而言。
除描述於此之外,可藉由敘述於本發明中之實施例及實施方式所達成之不同改良方式,皆應涵蓋於本發明之範疇中。因此,揭露於此之圖式及範例皆用以說明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本發明之保護範疇僅應以列於其後之申請專利範圍為主。

Claims (5)

  1. 一種進氣式增氧機,包括:一馬達,其中該馬達包含永磁馬達,該永磁馬達係透過一驅動電路啟動,該驅動電路包括複數個電晶體、放大電路、檢測線圈及二極體;一電源供應裝置,以提供電力驅動該馬達,該電源供應裝置包含一太陽能發電裝置,該太陽能發電裝置包含至少一個太陽能板,該至少一個太陽能板包含至少一太陽能電池;一管體,包含複數個孔洞,及氣流管線,俾使池水得以經由該複數個孔洞流進該管體,並使氣體得經由該氣流管線流進該管體;一空壓機,其中該氣流管線係連接至該空壓機,該空壓機包含一蓄電單元及一儲氣筒;及一扇葉,連接該馬達,藉以攪拌該池水及該氣體,以產生溶氧於養殖池水內,在白天有太陽光時,該太陽能電池所產生之電力驅動該永磁馬達,利用該永磁馬達帶動而壓縮該氣體以儲存高壓氣體於該儲氣筒內,且該太陽能電池所產生之電力部份儲存於該蓄電單元,在晚上無太陽光時,該蓄電單元提供電能,利用連接至該空壓機之該儲氣筒內所儲存之該高壓氣體,再利用該永磁馬達、該管體及該扇葉增加該養殖池水之中的含氧量。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進氣式增氧機,其中該電源供應裝置包含太陽能電池模組或市電。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進氣式增氧機,更包含一防水罩或防水膜,用以包覆該馬達。
  4. 一種進氣式增氧機,包括:一馬達,其中該馬達包含永磁馬達,該永磁馬達係透過一驅動電路啟動,該驅動電路包括複數個電晶體、放大電路、檢測線圈及二極體; 一電源供應裝置,以提供電力驅動該馬達,該電源供應裝置包含一太陽能發電裝置,該太陽能發電裝置包含至少一個太陽能板,該至少一個太陽能板包含一追日裝置及至少一太陽能電池,該追日裝置用以偵測太陽位置,且依據該太陽位置驅動該至少一個太陽能板而產生擺動;一管體,包含複數個孔洞,及氣流管線,俾使池水得以經由該複數個孔洞流進該管體,並使氣體得經由該氣流管線流進該管體;一空壓機,連接該氣流管線,以產生高於常壓之該氣體,該空壓機包含一蓄電單元及一儲氣筒;以及一扇葉,連接該馬達,藉以攪拌該池水及該氣體,以產生溶氧於養殖池水內,在白天有太陽光時,該太陽能電池所產生之電力驅動該永磁馬達,利用該永磁馬達帶動而壓縮該氣體以儲存高壓氣體於該儲氣筒內,且該太陽能電池所產生之電力部份儲存於該蓄電單元,在晚上無太陽光時,該蓄電單元提供電能,利用連接至該空壓機之該儲氣筒內所儲存之該高壓氣體,再利用該永磁馬達、該管體及該扇葉增加該養殖池水之中的含氧量。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進氣式增氧機,其中該電源供應裝置包含太陽能電池模組或市電。
TW106119104A 2017-06-08 2017-06-08 進氣式增氧機 TWI6468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19104A TWI646891B (zh) 2017-06-08 2017-06-08 進氣式增氧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19104A TWI646891B (zh) 2017-06-08 2017-06-08 進氣式增氧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46891B true TWI646891B (zh) 2019-01-11
TW201902344A TW201902344A (zh) 2019-01-16

Family

ID=65803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9104A TWI646891B (zh) 2017-06-08 2017-06-08 進氣式增氧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4689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37310U (en) * 2001-08-20 2003-06-11 Sun Mines Electrics Co Ltd Device for mixing and aeration of gas and liquid
CN102860280A (zh) * 2012-09-17 2013-01-09 成都因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鱼塘增氧装置
TWM532154U (zh) * 2016-06-22 2016-11-21 Da Ben Ying Co Ltd 供氧機結構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37310U (en) * 2001-08-20 2003-06-11 Sun Mines Electrics Co Ltd Device for mixing and aeration of gas and liquid
CN102860280A (zh) * 2012-09-17 2013-01-09 成都因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鱼塘增氧装置
TWM532154U (zh) * 2016-06-22 2016-11-21 Da Ben Ying Co Ltd 供氧機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2344A (zh) 2019-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92170U (zh) 联合增氧装置
CN204047632U (zh) 水产养殖微孔管道曝气增氧装置
CN206182055U (zh) 节能型养殖猪舍
CN103588309A (zh) 一种养殖池塘底层水体移动式增氧装置
TWI646891B (zh) 進氣式增氧機
US20230175144A1 (en) Solar driven aquaculture farm with oxygen generation for enhanced population health stability
CN203498171U (zh) 一种富氧增氧装置
CN109496953A (zh) 一种渔光一体集约化水产培育系统
CN208327536U (zh) 一种太阳能直驱曝气系统
Tucker Pond aeration
CN217398535U (zh) 新型半地下保温及太阳能供电的曝气生物滤池系统
TW201900014A (zh) 智慧節能增氧機系統
US11659822B2 (en) Energy-saving paddlewheel aerator
CN216392703U (zh) 一种养鱼场用增氧装置
TWM571127U (zh) 吹氣式增氧機
CN115777604A (zh) 一种水体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曝气充氧集污生态循环养殖场
CN212697261U (zh) 一种贴地中心散射分布型增氧装置
CN210537741U (zh) 光伏温室鱼菜共生系统
CN213153521U (zh) 一种用于养殖青鳉鱼仿生态养殖池
CN203353463U (zh) 一种多能源增氧装置
CN200974843Y (zh) 曝气式高效沼气发生器
CN202222272U (zh) 水产养殖用增氧装置
CN203523565U (zh) 一种自然生态养殖增氧系统
TWM608013U (zh) 節能造流增氧裝置
US20230175145A1 (en) Photo electrolysis device with photovoltaic driven hydrogen pump for hydrogen generation and water oxygen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