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5134B - 空氣清淨機 - Google Patents

空氣清淨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5134B
TWI645134B TW106127904A TW106127904A TWI645134B TW I645134 B TWI645134 B TW I645134B TW 106127904 A TW106127904 A TW 106127904A TW 106127904 A TW106127904 A TW 106127904A TW I645134 B TWI645134 B TW I64513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pply roller
shaft
roller
winding
air clean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7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35507A (zh
Inventor
小濱卓
山下光義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5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5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51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513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3Ventil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ir cleaning

Abstract

本發明中,清掃裝置30,具有:供應輥40,在軸41上捲繞有片狀的濾網6;捲繞輥50,用以捲繞濾網6;驅動馬達100,驅動捲繞輥50旋轉;施力部70,對供應輥40在捲繞輥50的捲繞方向的反方向施力;以及旋轉量偵測部110,偵測供應輥40的旋轉量;根據旋轉量偵測部110的偵測結果進行驅動馬達100的驅動控制。

Description

空氣清淨機
本發明關於具備清掃濾網的清掃裝置的空氣清淨機。
專利文獻1揭示習知空氣清淨機。此空氣清淨機具有吸入口及吹出口開口的殼體。在殼體內設有連結吸入口與吹出口的空氣通路,在空氣通路內配置送風機。面對吸入口配置前置濾網(濾網)。
在上述構成的空氣清淨機,運轉開始時,送風機被驅動,從吸入口吸入室內的空氣。從吸入口吸入的空氣藉由前置濾網捕獲收集塵埃後,從吹出口被吹出。藉此,可進行室內的空氣清淨。
近年來,具備清掃前置濾網的清掃裝置的空氣清淨機的需求變大。在專利文獻2揭示清掃面對投影機的吸器口配置的濾網的清掃裝置。此清掃裝置具備供應輥、捲繞輥、刷體、供應輥用馬達、捲繞輥用馬達、刷體用馬達、及集塵容器。
在供應輥捲繞有片狀濾網。捲繞輥在軸兩端嵌入有罩構件,軸的一端被支撐部支撐成可旋轉。另外,軸的另一端連結於捲繞輥用馬達。藉此,捲繞輥藉由捲繞輥用馬達的驅動而旋轉,捲繞從供應輥拉出的濾網。
刷體在軸上刷毛形成為放射狀,在捲繞輥旋轉時,藉由刷體用馬達的驅動而旋轉,刷毛擦拭濾網而除去塵埃。集塵容器收集藉由刷體從濾 網上除去的塵埃。供應輥藉由供應輥用馬達而被驅動旋轉,將捲繞於捲繞輥的濾網捲回。藉此,濾網上的塵埃被除去,濾網被清掃。
另外,專利文獻2的清掃裝置具有偵測開關。偵側開關配置在捲繞輥附近,偵測捲繞於捲繞輥的濾網是否成為既定外徑。藉由偵側開關偵測捲繞於捲繞輥的濾網成為既定外徑時,供應輥用馬達被驅動。藉此,捲繞於捲繞輥的濾網被捲回供應輥。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66466號公報(第8頁、第9頁,圖1)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5627066號公報(第6頁、第7頁,圖1、圖4)
然而,根據上述專利文獻2的清掃裝置,由於濾網為片狀,外徑相對於捲繞於捲繞輥的濾網的捲繞量產生偏差。因此,偵側開關無法正確偵測捲繞輥捲繞結束的時間點及向供應輥捲回結束的時間點,會有濾網的清掃不充分的問題。
另外,根據上述專利文獻2的清掃裝置,會有拿錯罩材插嵌在軸端部的情形,會有組裝作業性降低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可充分清掃濾網的空氣清淨機。
另外,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組裝作業性提升的空氣清淨機。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空氣清淨機,具備吸入口及吹出口開口的殼體、連結該吸入口與該吹出口的空氣通路、配置在該空氣通路內的送風機、面對該吸入口配置的濾網、及清掃該濾網的清掃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清掃裝置,具有:供應輥,在軸上捲繞有片狀的該濾網;捲繞輥,用以捲繞該濾網;驅動馬達,驅動該捲繞輥旋轉;施力部,對該供應輥在 該捲繞輥的捲繞方向的反方向施力;以及旋轉量偵測部,偵測該供應輥的旋轉量;根據該旋轉量偵測部的偵測結果進行該驅動馬達的驅動控制。
另外,本發明中,在上述構成的空氣清淨機中,較佳為,具備該吹出口開口的本體部、及該吸入口開口並配置成可拆裝於該本體部且保持該供應輥的蓋部;該旋轉量偵測部具有配置在該本體部的發光部及受光部,且對應於該供應輥的旋轉切換該發光部與該受光部之間的通光狀態與遮光狀態。
另外,本發明中,在上述構成的空氣清淨機中,較佳為,設置形成在該軸的軸方向的端部的周面的凸輪面、及在該凸輪面上滑動往該軸的徑方向位移的桿構件;該桿構件,配置在該發光部與該受光部之間形成該遮光狀態、從該發光部與該受光部之間退開形成該通光狀態。
另外,本發明中,在上述構成的空氣清淨機中,較佳為,該桿構件由在該本體部的內部被支撐成可傾斜的薄狀構件構成,在該本體部設置供該桿構件插入通過的狹縫。
另外,本發明中,在上述構成的空氣清淨機中,較佳為,該發光部及該受光部透過在該本體部開口的窗部面對該軸的軸方向的端部,在該軸的周面設置反射該發光部的出射光的反射部。
另外,本發明中,在上述構成的空氣清淨機中,較佳為,該窗部由透明構件覆蓋。
另外,本發明中,在上述構成的空氣清淨機中,較佳為,在驅動該捲繞輥旋轉後既定時間內該供應輥未達到既定旋轉量時,進行錯誤通知。
另外,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空氣清淨機,具備吸入口及吹出口開口的殼體、連結該吸入口與該吹出口的空氣通路、配置在該空氣 通路內的送風機、面對該吸入口配置的濾網、及清掃該濾網的清掃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清掃裝置,具有:供應輥,在第一軸上捲繞有片狀的該濾網;捲繞輥,用以在第二軸上捲繞該濾網;第一支撐構件,嵌合於該供應輥的一端,將該供應輥支撐成可旋轉;第一旋轉驅動部,連結於該供應輥的另一端,使該供應輥旋轉;第二支撐構件,嵌合於該捲繞輥的一端,將該捲繞輥支撐成可旋轉;第二旋轉驅動部,連結於該捲繞輥的另一端,使該捲繞輥旋轉;以及多個罩構件,被嵌入在該第一軸的兩端及該第二軸的兩端;該罩構件具有可嵌合在該第一支撐構件及該第二支撐構件的嵌合部、及可連結於該第一旋轉驅動部側及該第二旋轉驅動部側的連結部。
另外,本發明中,在上述構成的空氣清淨機中,較佳為,該第一支撐構件及該第二支撐構件具有同徑的嵌合孔,藉由該罩構件的外周面形成該嵌合部,且藉由在該罩構件的軸方向的端面上開口的卡合孔形成該連結部,從該第一旋轉驅動部側及該第二旋轉驅動部側延伸的軸部卡合於該卡合孔。
根據本發明的空氣清淨機,根據偵測供應輥的旋轉量的旋轉量偵測部的偵測結果,驅動控制驅動馬達,進行驅動馬達的反轉或停止。藉此,可正確偵測捲繞輥捲繞結束的時間點及向供應輥捲回結束的時間點。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空氣清淨機,清掃裝置具備使供應輥旋轉的第一旋轉驅動部及使捲繞輥旋轉的第二旋轉驅動部。罩構件的嵌合部形成為可嵌合於第一支撐構件及第二支撐構件。罩構件的連結部形成為可連結於第一旋轉驅動部及第二旋轉驅動部。藉此,能使配置在供應輥及捲繞輥的兩端部的罩構件公用化。因此,可謀求空氣清淨機的零件成本的削減及組裝作業性的提升。
1‧‧‧空氣清淨機
2‧‧‧殼體
3‧‧‧吸入口
4,5‧‧‧吹出口
6‧‧‧前置濾網(濾網)
6a‧‧‧棒材
6b‧‧‧通氣部
6c‧‧‧收納部
6g‧‧‧圖案
7‧‧‧脫臭濾網
8‧‧‧空氣通路
8a‧‧‧第一分支通路
8b‧‧‧第二分支通路
9‧‧‧集塵濾網
10‧‧‧送風機
11‧‧‧離子產生裝置
12‧‧‧阻尼器
14,15‧‧‧風向板
17‧‧‧顯示部
20‧‧‧本體部
20a‧‧‧背面
20b‧‧‧狹縫
20c‧‧‧窗部
20d‧‧‧透明構件
21‧‧‧蓋部
22‧‧‧按壓構件
23‧‧‧磁石
30‧‧‧清掃裝置
40‧‧‧供應輥
41‧‧‧軸(第一軸)
49‧‧‧支撐構件(第一支撐部)
49a‧‧‧嵌合孔
50‧‧‧捲繞輥
51‧‧‧軸(第二軸)
58‧‧‧罩構件
58a‧‧‧主體部
58b‧‧‧突出部
58c‧‧‧卡合孔(連結部)
58d‧‧‧卡合部(連結部)
59‧‧‧支撐構件(第二支撐部)
59a‧‧‧嵌合孔
60‧‧‧齒輪單元
61‧‧‧傘齒輪
62‧‧‧傘齒輪
63‧‧‧平齒輪(第二旋轉驅動部)
64‧‧‧平齒輪
65‧‧‧內齒輪
66‧‧‧平齒輪
70‧‧‧施力部
71‧‧‧旋轉體
71a‧‧‧挾持部
72‧‧‧旋轉體
72a‧‧‧爪
73‧‧‧把手
74‧‧‧連結構件
75‧‧‧發條
76‧‧‧壓縮彈簧
77‧‧‧制動件
77a‧‧‧螺旋扭簧
78,79‧‧‧外殼
80‧‧‧刷體
81‧‧‧軸
82‧‧‧刷毛束
90‧‧‧集塵部
91‧‧‧蓋部
91a‧‧‧開口部
92‧‧‧容器
93‧‧‧梳部
100‧‧‧驅動馬達
110‧‧‧旋轉量偵測部
111‧‧‧光斷路器
111a‧‧‧發光部
111b‧‧‧受光部
112‧‧‧凸輪(第一旋轉驅動部)
112a‧‧‧凸輪面
112b‧‧‧凹部
113‧‧‧桿構件
113a‧‧‧樞支軸
113b‧‧‧突出片
114‧‧‧旋轉體
114a‧‧‧周面
114b‧‧‧反射部
114c‧‧‧非反射部
200‧‧‧加濕部
201‧‧‧托盤
202‧‧‧加濕濾網
300‧‧‧帶狀構件
400‧‧‧轉動板
401‧‧‧軸部
圖1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的空氣清淨機的前視圖。
圖2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的空氣清淨機的側面剖面圖。
圖3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的空氣清淨機的清掃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4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的空氣清淨機的罩構件的立體圖。
圖5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的空氣清淨機的罩構件的側面剖面圖。
圖6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的空氣清淨機的罩構件的側面剖面圖。
圖7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的空氣清淨機的前置濾網的俯視圖。
圖8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的空氣清淨機的清掃裝置的捲繞輥、集塵部及齒輪單元內部的立體圖。
圖9是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的空氣清淨機的清掃裝置的齒輪單元內部的放大立體圖。
圖10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的空氣清淨機的旋轉偵測部的側視圖。
圖11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的空氣清淨機的旋轉偵測部的俯視圖。
圖12是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的空氣清淨機的清掃裝置的施力部的分解立體圖。
圖13表示本發明第二實施形態的空氣清淨機的旋轉偵測部的側視圖。
圖14表示本發明第二實施形態的空氣清淨機的旋轉偵測部的俯視圖。
圖15表示本發明第三實施形態的空氣清淨機的罩構件的立體圖。
(第一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圖1及圖2是表示第一實施形態的空氣清淨機的前視圖及側面剖面圖。此外,空氣清淨機1的前方設為Y1方向,後方設為Y2方向。另外,箭頭S表示空氣的流動。空氣清淨機1具有吸入口3及吹出口4,5開口且設置在室內地面等的殼體2。殼體2具有本體部20及蓋部21。蓋部21配置成可拆裝於本體部20的背面20a,開設有吸入口3。本體部20中,吹出口4,5分別開設在前面上部及上面。
在吹出口4,5分別設置可改變風向的風向板14,15。風向板14由平板構成,藉由設在風向板14的轉動軸部(未圖示)支撐成可往上下方向轉動。在風向板14下面左右方向排列垂設有多個縱擺廉14a,兩側端部的縱擺廉14a越往前方越往左右方向外側傾斜。
風向板15由平板構成,藉由設在風向板15的前部的轉動軸部15b支撐成可往上下方向轉動。在風向板15下面左右方向排列垂設有多個縱擺廉15a,兩側端部的縱擺廉15a越往後方越往左右方向外側傾斜。
風向板14,15在空氣清淨機1運轉停止時分別關閉吹出口4,5,在運轉時開啟吹出口4,5。
在殼體2內設有連結吸入口3與吹出口4,5的空氣通路8。在空氣通路8內從吸入口3朝向吹出口4,5(從氣流上段朝向下段)依序設置前置濾網6(濾網)、脫臭濾網7、集塵濾網8、加濕部200、送風機10、離子產生裝置11及阻尼器12。
空氣通路8具有在離子產生裝置11下游分支的第一分支通路8a及第二分支通路8b。第一分支通路8a及第二分支通路8b分別連通於吹出口4,5,第一分支通路8a的空氣流路的剖面積小於第二分支通路8b的空氣流路的剖面積。
阻尼器12形成為薄板狀,藉由轉動軸部12a支撐成可往上下方向轉動。阻尼器12可從關閉第一分支通路8a的位置(參照圖2)往開啟方向(圖2中,逆時針方向)轉動。藉由阻尼器12可改變第一分支通路8a及第二分支通路8b的風量均衡。
送風機10由藉由馬達10a驅動的多翼風扇等遠心風扇形成,在軸方向吸氣,往周方向排氣。
前置濾網6由聚丙烯等片狀網眼形成,面對吸入口3配置蓋部21。可藉由前置濾網6捕獲收集吸氣中的較大塵埃。
脫臭濾網7形成為蜂巢狀,可吸附空氣中的臭氣成分使空氣脫臭。
集塵濾網9由HEPA濾網構成,框材(未圖示)藉由熱熔熔接以覆蓋濾材(未圖示)。可藉由集塵濾網9捕獲收集空氣中的細微塵埃或較既定粒徑(例如3μm)小的粒徑的PM2.5等微小粒子。
加濕部200,使加濕濾網202下部浸漬在拖盤201內的水,對通過加濕濾網202的空氣進行加濕。藉此,從吹出口4,5送出加濕空氣。
離子產生裝置11具有藉由高壓電壓的施加產生離子的離子產生面11a,離子產生面11a面對空氣通路8內。在離子產生面11a施加由交流波形或脈衝波形構成的電壓。離子產生面11a的施加電壓,正電壓時主要產生由H+(H2O)m構成的正離子,負電壓時主要產生由O2 -(H2O)n構成的負離子。此處,m、n為整數。H+(H2O)m及O2 -(H2O)n是在空氣中的浮游菌或臭氧成分表面凝集而將此等包圍。
接著,如式(1)~(3)所示,藉由碰撞在微生物等表面上凝集生成作為活性種的[‧OH](羥基自由基)或H2O2(過氧化氫)以破壞浮游菌等。此處, m’、n’為整數。因此,產生正離子及負離子從吹出口4,5送出,藉此可進行室內的除菌及除臭。
H+(H2O)m+O2 -(H2O)n→‧OH+1/2O2+(m+n)H2O‧‧‧(1)
H+(H2O)m+H+(H2O)m’+O2 -(H2O)n+O2 -(H2O)n’→2‧OH+O2+(m+m'+n+n')H2O‧‧‧(2)
H+(H2O)m+H+(H2O)m’+O2 -(H2O)n+O2 -(H2O)n’→H2O2+O2+(m+m'+n+n')H2O‧‧‧(3)
在本體部20的上面前部設置操作部19。操作部19具有多個按鈕(未圖示),藉由使用者的操作進行空氣清淨機1的動作設定。藉由各按鈕的操作,可進行從吹出口4,5送出的空氣的風量變更或空氣的吹出方向變更等。
在本體部20的前面上部設置顯示部17。顯示部17配置在吹出口4右方,由例如液晶面板構成。
另外,在蓋部21設置清掃前置濾網6的清掃裝置30。圖3表示清掃裝置30的分解立體圖。清掃裝置30具有供應輥40、捲繞輥50、齒輪單元60、施力部70、刷體80、集塵部90及驅動馬達100(參照圖2)。
供應輥40及捲繞輥50分別配置在蓋部21的上部及下部,保持前置濾網6兩端。前置濾網6在清掃裝置30停止時捲繞於供應輥,在清掃裝置30驅動時從供應輥40被送出且捲繞於捲繞輥50。
供應輥40具有往左右方向延伸的軸41(第一軸),罩構件58被嵌入在軸41兩端部。供應輥40的一端被安裝在蓋部21內面的上端部的支撐構件49 支撐。供應輥40的另一端透過後述凸輪112連結於施力部70(第一旋轉驅動部)。
另外,設置偵測供應輥40對支撐構件49的拆裝的拆裝感測器(未圖示)。拆裝感測器由例如霍爾元件(未圖示)及磁石(未圖示)構成。磁石安裝在供應輥40。霍爾元件在本體部20的背面20a配置在供應輥40的與磁石對向的位置。
捲繞輥50具有往左右方向延伸的軸51(第二軸),罩構件58被嵌入在軸51兩端部。捲繞輥50的一端被安裝在蓋部21內面的下端部的支撐構件59支撐。捲繞輥50的另一端透過齒輪單元60連結於驅動馬達100(第二旋轉驅動部,參照圖2)。
配置在供應輥40兩端部及捲繞輥50兩端部的罩構件58形成為相同形狀。圖4為罩構件58的立體圖,圖5、圖6為罩構件58的側面剖面圖。罩構件58具有圓筒狀的主體部58a(嵌合部)、從主體部58a往軸方向突出的突出部58b、及在突出部58b的軸方向的端面開口的卡合孔58c(連結部)。
供應輥40的軸41及捲繞輥50的軸51形成為同徑。在支撐構件(第一支撐構件)49開口的嵌合孔49a及在支撐構件(第二支撐構件)59開口的嵌合孔59a形成為同徑。主體部58a一端開口,被嵌入於軸41及軸51的一端部。另外,主體部58a嵌入於支撐構件49的嵌合孔49a及支撐構件59的嵌合孔59a,被支撐成可旋轉。
卡合孔58c的內周面形成為母栓槽狀。在連結於施力部70(參照圖3)的凸輪112,公栓槽狀的軸部112d往軸方向突出。在齒輪單元60的平齒輪63(參照圖9),與凸輪112的軸部112d相同形狀的公栓槽狀的軸部63a(參照圖9)往軸方向突出。軸部112d卡合在卡合孔58c,軸41與施力部70(參照圖3) 被連結。另外,軸部63a卡合在卡合孔58c,軸51與驅動馬達100(參照圖2)被連結。
藉此,能使配置在供應輥40及捲繞輥50兩端部的罩構件58公用化。因此,可謀求空氣清淨機1的零件成本削減及組裝作業性的提升。
圖7表示前置濾網6的俯視圖。前置濾網6在捲繞方向W的兩端部具有往左右方向延伸且保持於供應輥40及捲繞輥50的棒材6a。另外,前置濾網6具有在清掃裝置30停止時面對吸入口3配置的通氣部6b、與在清掃裝置30驅動時從供應輥40送出的收納部6c。
在收納部6c上設置與通氣部6b區別且可從吸入口3目視的圖案6g。本實施形態中,作為圖案6g,使用「正在清掃中」的紅色文字。此外,圖案6g並不特別限定,例如,也可以為與通氣部6b不同顏色的線條圖案等。
圖3中,刷體80配置在可拆裝地安裝在蓋部21的集塵部90。刷體80具有軸方向兩端部被支撐在集塵部90的軸81,如後述,在清掃裝置30驅動時旋轉以除去前置濾網6上的塵埃。在軸81的一端(右端)設置平齒輪68,刷毛束82以既定間隔螺旋狀植設在軸81周面。
集塵部90具有蓋部91、集塵容器92及梳部93,配置成可拆裝於蓋部21。集塵容器92由透明樹脂形成,上面開口且在兩側部支撐刷體80。蓋部91開設有遍及左右端開口的開口部91a,覆蓋集塵容器92上面。刷體80的刷毛束82從開口部91a往外部露出。梳部93往左右方向延伸形成,梳齒朝向上方配置在集塵容器92內。旋轉的刷體80的刷毛束82抵接於梳部93的梳齒。藉由梳部93將附著於刷毛束82的塵埃從刷毛束82除去。
藉由刷體80從前置濾網6除去的塵埃及藉由梳部93從刷體80除去的塵埃累積在集塵容器92內。此時,集塵容器92由透明樹脂形成,因此使用者可容易掌握集塵容器92內的塵埃量。
驅動馬達100(參照圖2)配置在殼體2的本體部20內,驅動馬達100的旋轉軸(未圖示)從本體部20的背面20a朝向後方突出。作為驅動馬達100,使用步進馬達。
另外,在前置濾網6前方具有既定間隙而配置按壓構件22。按壓構件22可拆裝地安裝在蓋部21。藉由按壓構件22將前置濾網6沿著吸入口3穩定配置,可防止吸入氣流造成的前置濾網6的鬆弛。
圖8是表示清掃裝置30的捲繞輥50、集塵部90及齒輪單元60的內部的立體圖。圖9是齒輪單元60內部的放大立體圖。齒輪單元60在外殼60a(參照圖3)內具有傘齒輪61、傘齒輪62、平齒輪63、平齒輪64、內齒輪65、平齒輪66、平齒輪67。外殼60a螺固在蓋部21(參照圖3)。
傘齒輪61在軸方向配置於前後方向,在軸上具有嵌合於驅動馬達100(參照圖2)的旋轉軸(未圖示)的嵌合孔61a。傘齒輪62在軸方向配置於左右方向,咬合於傘齒輪61。平齒輪63與傘齒輪62同軸一體形成。
平齒輪63的軸部63a卡合於罩構件58,平齒輪63及傘齒輪62連結於捲繞輥50。
平齒輪64配置在平齒輪63下方,咬合於平齒輪63。內齒輪65與平齒輪64一體設置。平齒輪66咬合於內齒輪65。平齒輪67與平齒輪66同軸一體形成。設在刷體80一端的平齒輪68咬合於平齒輪67。
藉由驅動馬達100的驅動,捲繞輥50透過傘齒輪61、傘齒輪62旋轉。另外,藉由與傘齒輪62一體的平齒輪63的旋轉,刷體80透過平齒輪64、內 齒輪65、平齒輪66、平齒輪67、平齒輪68旋轉。由於與傘齒輪62一體的平齒輪63和連結於刷體80的平齒輪64咬合,能使與捲繞輥50平行配置的刷體80容易旋轉。
此時,由於設置與平齒輪64一體的內齒輪65,因此可將刷體80的旋轉軸上的平齒輪68配置在平齒輪63的旋轉軸與平齒輪64的旋轉軸之間。藉此,可容易將在捲繞輥50上的前置濾網6滑動的刷體80接近配置在捲繞輥50。
此外,傘齒輪61,62只要是交叉軸齒輪即可。另外,各平齒輪只要是平行軸齒輪即可,也可以使用斜齒輪等。
另外,空氣清淨機1中設置偵測供應輥40的旋轉量的旋轉量偵測部110。圖10表示旋轉量偵測部110的側視圖,圖11表示旋轉量偵測部110的俯視圖。旋轉量偵測部110具有光斷路器111與凸輪112與桿構件113。
光斷路器111設在本體部20,光斷路器111的發光部111a與受光部111b在供應輥40的軸方向相鄰配置。
凸輪112透過罩構件58連結於軸41的軸方向的端部,與軸41同軸旋轉。在凸輪112周面形成有凸輪面112a,該凸輪面112a在周方向以既定週期配置有往徑方向凹陷的多個凹部112b。
桿構件113為薄板狀,藉由前後方向(Y1-Y2方向)前端的軸部113a可傾斜地被支撐在本體部20的內部。另外,桿構件113能以樞支軸113a為支點往上下方向可往返地轉動。
桿構件113透過形成在本體部20的背面20a的狹縫20b往供應輥40側延伸,在桿構件113後端設置往下方突出的突出片113b。突出片113b配置在凸輪面112a上方,藉由本身重量抵接於凸輪面112a。此外,一端固定在 本體部20的彈簧(彈性構件)的另一端也可以固定在桿構件113上部,利用彈簧的彈力使突出片113b抵接於凸輪面112a。
由於桿構件113設在本體部20的內部,因此能使供應輥40與本體部20接近設置,能使空氣清淨機1小型化。另外,桿構件113由薄狀構件形成,在本體部20設有供桿構件113插入通過的狹縫20b,因此能使狹縫20b的寬度變窄。藉此,使用者的手指不會從狹縫20b插入,因此可防止本體部20內的電零件與手指接觸,提升空氣清淨機1的安全性。另外,可防止塵埃透過狹縫20b進入本體部20內導致電零件故障。
供應輥40旋轉時,突出片113b在凹凸狀的凸輪面112a滑動,桿構件113以既定週期往軸41的徑方向位移。藉此,與供應輥40的旋轉對應切換發光部111a與受光部111b之間的通光狀態與遮光狀態。
也就是,桿構件113配置在發光部111a與受光部111b之間時,發光部111a與受光部111b之間成為遮光狀態。另外,如圖10的一點鏈線所示,桿構件113從發光部111a與受光部111b之間退開時,發光部111a與受光部111b之間成為通光狀態。
光斷路器111偵測受光部111b接受的光的導通/遮蔽。藉此,旋轉量偵測部110可藉由從受光部111b輸出的脈衝次數偵側供應輥40的旋轉量。
另外,藉由在與供應輥40一體的凸輪112滑動的桿構件113的位移切換發光部111a與受光部111b之間的通光狀態與遮光狀態。因此,可將旋轉的凸輪112形成為小徑,相對於凸輪112只在徑方向的一方向(本實施形態中為上方)配置桿構件113。因此,可謀求空氣清淨機1的小型化。
圖12表示清掃裝置30的施力部70的分解立體圖。施力部70具有收納在彼此螺固的外殼78,79內的旋轉體71及旋轉體72。從旋轉體71的軸方向 的一端面突設挾持部71a且在另一端面設有槽部71b。設在連結於凸輪112的卡止構件48一端面的卡止部48a嵌合在槽部71b。藉此,供應輥40透過罩構件58、凸輪112、卡止構件48連結在旋轉體71,連接於施力部70。
旋轉體72在旋轉體71側的內部收納發條75。發條75的一端(內端)被旋轉體71的挾持部71a挾持,另一端(外端)安裝在旋轉體72的內周面上。從右側面觀看時(從箭頭A方向觀看時),旋轉體71相對於旋轉體72順時針旋轉時,發條75的施力變大。也就是,從箭頭A方向觀看時,旋轉體72相對於旋轉體71順時針旋轉時,發條75的施力變小。
在旋轉體72的軸方向的外側(右側)的外周面以既定間隔設置多個爪72a。制動件77被軸支在外殼78內,制動件77被螺旋扭簧77a往按壓旋轉體72的方向彈壓。藉此,旋轉體72藉由制動件77與爪72a的卡合,限制從箭頭A方向觀看時發條75的施力變小的順時針的旋轉。
在外殼78的右側面開設開口部78a,以覆蓋開口部78a的方式配置圓筒形狀的把手73。在外殼78內配置較開口部78a大徑的突緣部73a。把手73與突緣部73a透過開口部78a在軸方向具有既定間隙螺固於外殼78的外壁。藉此,把手73可旋轉地安裝在外殼78。
在外殼78內,在突緣部73a的軸方向的內側(左側)配置連結構件74。在旋轉體72與連結構件74之間配置壓縮彈簧76,連結構件74被往軸方向外側(右側)彈壓。在連結構件74的周面以既定間隔形成有多個缺口部74c。在旋轉體72的軸方向的外端部形成嵌合於缺口部74c且放射狀延伸的多個肋部72c。藉此,連結構件74與旋轉體72一體地旋轉。
連結構件74形成為較突緣部73a及開口部78a大徑。在連結構件74的軸方向外側(右側)的面以既定間隔設置多個傾斜部74a及多個肋部74b。傾 斜部74a形成為從箭頭A方向觀看時繞逆時針方向逐漸變高。肋部74b與傾斜部74a的頂部相鄰呈放射狀延伸,形成為高於頂部。
另外,在突緣部73a的軸方向內側的面(左側面)設有卡合於肋部74b且放射狀延伸的多個肋部73b。在外殼78的內壁面設置卡合於肋部74b的突起部(未圖示)。
使把手73從箭頭A方向觀看時順時針旋轉時,肋部74b卡合於肋部73b且卡合於外殼78的突起部。藉此,限制把手73的旋轉。
另一方面,使把手73從箭頭A方向觀看時逆時針旋轉時,肋部73b在傾斜面74a上滑動。因此,連結構件74抗衡壓縮彈簧76的彈壓力往軸方向內側移動,肋部74b從外殼78的突起部往軸方向離開。藉此,能使把手73旋轉,肋部74b卡合於肋部73b,旋轉體72往發條的施力變大的方向旋轉。也就是,藉由把手73操作旋轉體72旋轉。
在上述構成的空氣清淨機1中,藉由操作部19的操作開始運轉時,判斷蓋部21是否安裝在本體部20。判斷蓋部21安裝在本體部20時,送風機10及離子產生裝置11被驅動。藉此,從吸入口3吸入室內的空氣在送風通路8流通。此時,藉由前置濾網6捕獲收集空氣中較大的塵埃。另外,藉由脫臭濾網7使空氣脫臭,藉由集塵濾網9捕獲收集空氣中細微的塵埃或PM2.5等微小粒子。
接著,離子產生裝置11產生的離子包含在空氣。包含離子的空氣從吹出口4,5的一方或兩方吹出至室內。藉此,進行空氣送風機1的送風動作,進行室內的空氣清淨。
接著,說明清掃裝置30的動作。在既定時期,清掃裝置30被驅動,開始清掃裝置30的清掃動作。清掃動作,例如在空氣清淨機1的既定期間內 的累積運轉時間超過既定時間的情形開始。在清掃裝置30驅動時,送風機10停止。
清掃裝置30被驅動時,馬達100旋轉,傘齒輪61(參照圖6、圖7)從正面觀看時繞逆時針旋轉。傘齒輪62及平齒輪63從右側面觀看時(從箭頭A方向觀看時)繞順時針旋轉。藉此,捲繞輥50從右側面觀看時繞順時針旋轉,從供應輥40拉出前置濾網6並捲繞。
平齒輪64、內齒輪65、平齒輪66、及平齒輪67從右側面觀看時繞逆時針旋轉,平齒輪68從右側面觀看時繞順時針旋轉。藉此,刷體80從右側面觀看時繞順時針旋轉。此時,刷體80的刷毛束82在捲繞輥50上的前置濾網6滑動。藉此,前置濾網6上的塵埃被除去,塵埃集中在容器92內。
此時,捲繞輥50的旋轉方向與刷體80的旋轉方向成為相同方向。因此,刷體80的刷毛束82從與前置濾網6行進方向的相反方向在前置濾網6滑動。因此,刷體80可確實地除去前置濾網6上的塵埃。
另外,較佳為,刷體80的轉速大於捲繞輥50的轉速。藉此,在前置濾網6上刷毛束82的周方向的接觸長度較刷毛束82的接觸週期長,在前置濾網6上刷毛束82可無間隙地接觸。
旋轉的軸81上的刷毛束82被梳部93梳理,附著在刷毛束82的塵埃往容器92內落下。
前置濾網6捲繞於捲繞輥50時,連接於供應輥40的施力部70的旋轉體71(參照圖8)從右側面觀看時(從箭頭A方向觀看時)繞順時針旋轉。藉此,發條75被扭轉,發條75的施力變大。
此時,前置濾網6的收納部6c上的圖案6g(參照圖4)往下方移動,透過吸入口3被目視。藉此,使用者可容易辨識清掃裝置30正在驅動中。因此, 可防止使用者誤認送風機10因故障停止。此外,在清掃裝置30驅動時也可以使送風機10低速運轉。
根據旋轉量偵測部110的偵側,供應輥40的旋轉量達到既定值時,驅動馬達100反轉。藉此,傘齒輪61往與捲繞時相反方向(本實施形態中順時針方向)旋轉。此時,捲繞輥50及刷體80從右側面觀看時逆時針旋轉。
捲繞輥50進行的前置濾網6的捲繞結束時,發條75的施力較捲繞前大。因此,使驅動馬達100反轉時,藉由發條75的恢復力,旋轉體71從右側面觀看時逆時針旋轉。藉此,前置濾網6往供應輥40捲回。
根據旋轉量偵測部110的偵側,供應輥40的旋轉量達到既定值時,驅動馬達100停止。根據上述說明,結束清掃裝置30進行的清掃動作。
驅動馬達100根據偵側供應輥40的旋轉量的旋轉量偵測部110的偵側結果被驅動控制,進行驅動馬達100的反轉或停止。藉此可正確偵側捲繞輥50的捲繞結束的時間點及往供應輥40捲回的時間點。
此外,即使驅動驅動馬達100,供應輥40也未在既定時間內達到既定旋轉量的情形,在顯示部17顯示表示錯誤的文字等,進行錯誤通知。
供應輥40脫落、或前置濾網6的棒材6a脫離軸41及軸51時,即使捲繞輥50旋轉,供應輥40也不會旋轉。另外,因累積在前置濾網6的塵埃,供應輥40的旋轉負荷增加時,前置濾網6無法正常捲回供應輥40。
在這些情形,控制部(未圖示)判斷供應輥40未與捲繞輥50連動正常旋轉,進行錯誤通知。藉此,使用者可容易辨識清掃裝置30進行的前置濾網6的清掃未完成。此時,由於旋轉量偵測部110偵側供應輥40的旋轉量,因此可容易偵側這些錯誤。
在清掃裝置30進行的清掃動作結束後,使用者從蓋部21移除集塵部90,可廢棄累積在容器92的塵埃。
另外,前置濾網6在更換時,安裝前置濾網6一端的供應輥40安裝在蓋部21。此外,前置濾網6下端安裝在捲繞輥50。
此時,會有供應輥40與捲繞輥50之間的前置濾網6產生鬆弛的情形。此時,使用者使施力部70的把手73從右側面觀看時(從箭頭A方向觀看時)繞逆時針旋轉時,旋轉體71,72從右側面觀看時繞逆時針旋轉。藉此,前置濾網6被捲繞於供應輥40,可消除前置濾網6的鬆弛。因此,使送風機10驅動時,從吸入口3吸入的空氣可確實通過前置濾網6。
根據本實施形態,根據偵側供應輥40的旋轉量的旋轉量偵測部110的偵側結果驅動控制驅動馬達100,進行驅動馬達100的反轉或停止。藉此可正確偵側捲繞輥50的捲繞結束的時間點及往供應輥40捲回的時間點。
另外,在供應輥40未與捲繞輥50連動正常旋轉時,可藉由偵側供應輥40的旋轉量的旋轉量偵測部110容易偵側錯誤。
另外,旋轉量偵測部110具有配置在本體部20的發光部111a及受光部111b,且對應供應輥40的旋轉切換發光部111a與受光部111b之間的通光狀態與遮光狀態。藉此,可容易實現旋轉量偵測部110。
另外,藉由在形成在與軸41一體的凸輪112周面的凸輪面112a上滑動的桿構件113的位移,藉由桿構件113形成遮光狀態與通光狀態。藉此,可將旋轉的凸輪112形成為小徑,相對於凸輪112只在徑方向的一方向配置桿構件113。因此,可謀求空氣清淨機1的小型化。
另外,桿構件113由在本體部20內部被支撐成可傾斜的薄狀構件構成,在本體部20設有供桿構件113插入通過的狹縫20b。藉此,能使供應輥 40與本體部20接近設置,能使空氣清淨機1小型化。另外,可防止電零件與手指在本體部20內接觸,提升空氣清淨機1的安全性。
另外,驅動捲繞輥50旋轉,供應輥40未在既定時間內達到既定旋轉量的情形,進行錯誤通知。藉此,使用者可容易辨識清掃裝置30進行的前置濾網6的清掃未完成。
另外,清掃裝置30具備使供應輥40旋轉的施力部70(第一旋轉驅動部)及使捲繞輥50旋轉的驅動馬達100(第二旋轉驅動部)。罩構件58的主體部58a(嵌合部)形成為可嵌合於支撐構件(第一支撐構件)49及支撐構件(第二支撐構件)59。罩構件58的卡合孔58c(連結部)形成為可連結於施力部70側的凸輪112及驅動馬達100側的平齒輪63。藉此,配置在供應輥40及捲繞輥50兩端部的罩構件58可公用化。因此,可謀求空氣清淨機1的零件成本的減低及組裝作業性的提升。
(第二實施形態)
接著,說明本發明第二實施形態。圖13、圖14表示第二實施形態的旋轉量偵測部110的側視圖、俯視圖。為了方便說明,對與上述圖1~圖12所示的第一實施形態相同的部分賦予相同符號。本實施形態中,旋轉量偵測部110的構成,與第一實施形態不同。其他部分則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
旋轉量偵測部110具有光斷路器111及反射部114b。在本體部20的背面20a具有面對供應輥40開口的窗部20c。另外,窗部20c被丙烯酸等透明構件20d覆蓋。
反射部114b由金屬箔等形成,配置在設在軸41的軸方向端部的旋轉體114的周面114a。反射部114b在周方向以既定週期設置多個。藉此,在 周面114a於周方向交互配置反射部114b與反射部114b以外的非反射部114c。
光斷路器111配置在本體部20,發光部111a及受光部111b透過窗部20c面對旋轉體114。
供應輥40旋轉,發光部111a的出射光照射至反射部114b時,被反射而射入受光部111b。發光部111a的出射光照射至非反射部114c時,由於不會反射,因此不會射入受光部111b。
藉此,旋轉量偵測部110可藉由從受光部111b輸出的脈衝次數偵側供應輥40的旋轉量。
根據本實施形態,可達到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的效果。另外,發光部111a及受光部111b透過在本體部20開口的窗部20c面對設在軸41周面的反射部114b。藉此,可容易實現旋轉量偵測部110。
另外,由於不設置桿構件113(參照圖10),因此能使本體部20與供應輥40接近設置。因此,可謀求空氣清淨機1更小型化。
另外,由於窗部20c被透明構件20d覆蓋,因此可防止電零件與手指在本體部20內接觸,提升空氣清淨機1的安全性。
(第三實施形態)
接著,說明本發明第三實施形態。圖15表示第三實施形態的罩構件58的立體圖。為了方便說明,對與上述圖1~圖12所示的第一實施形態相同的部分賦予相同符號。本實施形態中,罩構件58的形狀,與第一實施形態不同。其他部分則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
罩構件58中,公栓槽狀的卡合部(連結部)58d從主體部58a往軸方向突出。卡合於形成在凸輪112的母栓槽狀的卡合孔(未圖示)及形成在平齒輪63的母栓槽狀的卡合孔(未圖示)。藉此,可達到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的效果。
本發明可利用於具備清掃濾網的清掃裝置的空氣清淨機。

Claims (8)

  1. 一種空氣清淨機,具備吸入口及吹出口開口的殼體、連結該吸入口與該吹出口的空氣通路、配置在該空氣通路內的送風機、面對該吸入口配置的濾網、及清掃該濾網的清掃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清掃裝置,具有:供應輥,在軸上捲繞有片狀的該濾網;捲繞輥,用以捲繞該濾網;驅動馬達,驅動該捲繞輥旋轉;施力部,對該供應輥在該捲繞輥的捲繞方向的反方向施力;以及旋轉量偵測部,偵測該供應輥的旋轉量;根據該旋轉量偵測部的偵測結果進行該驅動馬達的驅動控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空氣清淨機,其具備該吹出口開口的本體部、及該吸入口開口並配置成可拆裝於該本體部且保持該供應輥的蓋部;該旋轉量偵測部具有配置在該本體部的發光部及受光部,且對應於該供應輥的旋轉切換該發光部與該受光部之間的通光狀態與遮光狀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空氣清淨機,其中,設置形成在該軸的軸方向的端部的周面的凸輪面、及在該凸輪面上滑動往該軸的徑方向位移的桿構件;該桿構件,配置在該發光部與該受光部之間形成該遮光狀態、從該發光部與該受光部之間退開形成該通光狀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空氣清淨機,其中,該桿構件由在該本體部的內部被支撐成可傾斜的薄狀構件構成,在該本體部設置供該桿構件插入通過的狹縫。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空氣清淨機,其中,該發光部及該受光部透過在該本體部開口的窗部面對該軸的軸方向的端部,在該軸的周面設置反射該發光部的出射光的反射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的空氣清淨機,其中,在驅動該捲繞輥旋轉後既定時間內該供應輥未達到既定旋轉量時,進行錯誤通知。
  7. 一種空氣清淨機,具備吸入口及吹出口開口的殼體、連結該吸入口與該吹出口的空氣通路、配置在該空氣通路內的送風機、面對該吸入口配置的濾網、及清掃該濾網的清掃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清掃裝置,具有:供應輥,在第一軸上捲繞有片狀的該濾網;捲繞輥,用以在第二軸上捲繞該濾網;第一支撐構件,嵌合於該供應輥的一端,將該供應輥支撐成可旋轉;第一旋轉驅動部,連結於該供應輥的另一端,使該供應輥旋轉;第二支撐構件,嵌合於該捲繞輥的一端,將該捲繞輥支撐成可旋轉;第二旋轉驅動部,連結於該捲繞輥的另一端,使該捲繞輥旋轉;以及多個罩構件,被嵌入在該第一軸的兩端及該第二軸的兩端;該罩構件具有可嵌合在該第一支撐構件及該第二支撐構件的嵌合部、及可連結於該第一旋轉驅動部側及該第二旋轉驅動部側的連結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的空氣清淨機,其中,該第一支撐構件及該第二支撐構件具有同徑的嵌合孔,藉由該罩構件的外周面形成該嵌合部,且藉由在該罩構件的軸方向的端面上開口的卡合孔形成該連結部,從該第一旋轉驅動部側及該第二旋轉驅動部側延伸的軸部卡合於該卡合孔。
TW106127904A 2017-03-27 2017-08-17 空氣清淨機 TWI6451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61428 2017-03-27
JP2017-061428 2017-03-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5507A TW201835507A (zh) 2018-10-01
TWI645134B true TWI645134B (zh) 2018-12-21

Family

ID=63674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7904A TWI645134B (zh) 2017-03-27 2017-08-17 空氣清淨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6924258B2 (zh)
CN (1) CN110431354A (zh)
PH (1) PH12019500481A1 (zh)
SG (1) SG11201901622WA (zh)
TW (1) TWI645134B (zh)
WO (1) WO2018179469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203067A (ja) * 2015-04-20 2016-12-08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
CN103930730B (zh) * 2011-09-27 2017-01-25 夏普株式会社 空气净化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18868A (ja) * 1987-11-02 1989-05-1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検知装置
JP2653280B2 (ja) * 1991-09-03 1997-09-1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オゾン脱臭装置
JPH1133325A (ja) * 1997-07-23 1999-02-09 Norihito Sako 排気浄化装置
JP4724752B2 (ja) * 2007-01-26 2011-07-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粉塵捕捉装置および投写型画像表示装置
JP5213608B2 (ja) * 2008-09-26 2013-06-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清掃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JP6479504B2 (ja) * 2015-03-03 2019-03-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0730B (zh) * 2011-09-27 2017-01-25 夏普株式会社 空气净化器
JP2016203067A (ja) * 2015-04-20 2016-12-08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24258B2 (ja) 2021-08-25
TW201835507A (zh) 2018-10-01
CN110431354A (zh) 2019-11-08
JPWO2018179469A1 (ja) 2020-02-27
PH12019500481A1 (en) 2019-12-02
SG11201901622WA (en) 2019-03-28
WO2018179469A1 (ja) 2018-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90135B1 (ko) 필터 모듈 및 이를 갖춘 공기청정기
TWI622425B (zh) Air purifier
JP2016511041A (ja) 真空掃除機
TWI661165B (zh) 空氣清淨機
KR101507922B1 (ko) 이중 살균기능을 갖는 핸디형 진공 청소기
TWI636819B (zh) 空氣清淨機
TWI636823B (zh) 空氣清淨機
JP2018155471A (ja) 空気清浄機
TWI645134B (zh) 空氣清淨機
JP6755946B2 (ja) 送風装置
JP6405803B2 (ja) 空気清浄機
JP2021058849A (ja) 空気清浄機
KR101076933B1 (ko) 공기청정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